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家务劳动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一份关于各国中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显示:美国72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 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法律明确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其中6―10岁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负责擦汽车和菜园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而我国的年轻家长根本舍不得让孩子干家务劳动。
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家务劳动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会煮饭的占84%,不会或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种种现象表明,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吃不得苦,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反方家长:
齐女士(外企高管,女儿读五年级):我觉得这要因家庭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我就不提倡让小孩干家务。女儿上幼儿园后,主动要求自己洗手帕和袜子。开始我以为很好,就同意了。结果洗衣粉放得太多,用净水清了几遍也清不干净,还弄得满地都是脏水,害得我费了好大劲,帮她收拾“残局”。之后不久,她说要帮我洗碗,我想让她锻炼锻炼也好。因为她个子矮,够不到水池,我就端个小凳子给她垫脚。结果她洗着洗着,脚踏空了,人摔倒了,碗也摔碎了。从此,我就再也不让她干家务了,我觉得还没我自己干省心。
牛先生(小学教师,儿子读初二):我不支持孩子干家务的理由是:幼儿阶段的孩子因为年龄太小,买米、拖地这类重活干不动,烧菜、洗衣这类技术活又不会干,而孩子渐渐到了能干活的年龄,他的主要任务又是学习。我觉得,孩子学习是大事,而会不会做家务倒是其次。不会做家务或不做家务最多变成“懒虫”;而会干家务、经常干家务的孩子,若分数上不去,仍然不能成龙。这道理很简单!
张女士(设计师,儿子3岁):即使孩子长大不会干家务活,也没什么了不起。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将来不会干,可以请“家政”;再者,家庭逐步现代化了,做饭有电饭锅,做菜可用微波炉,洗碗有洗碗机,洗衣服有洗衣机,打扫卫生有保洁工。还有多少活要自己亲自干?
宋先生(律师,儿子读高一):我通常把干家务活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在孩子做错事时,我逼着他干家务活,这就是我的所谓“家庭劳动改造”。平时,我是不会让他干的,他也没那个时间。
正方家长:
王友彬(公务员,女儿6岁):教会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父母减少负担,也不仅仅为了教孩子怎样干活。把盘子洗干净,把房间整理得窗明几净,都是次要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做家务活儿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动手能力,这些是塑造孩子健康心理的基础。
蒋亚莉(心理医生,儿子读四年级):学龄前是引导孩子做家务的好时机,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对任何事情都想试试,所以只要大人让做的事,孩子都会积极去干。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小不能干。一般说来,两岁的孩子能搬拿较轻的东西,还能整理衣物;4―5岁的孩子能“跑腿”和整理玩具、穿衣;6―7岁的孩子已能打扫房间、洗碗盘、做饭做菜等。再大一些,干家务就更没问题了。
阎宇光(大学教师,女儿读初一):劳动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通过家务劳动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从小培养独立生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另外,学习累了,适当做些家务,可以刺激大脑,缓解压力。通过做家务,可以引导孩子珍惜家长的付出,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最终会转移到学习上。
孙女士(幼儿教师,儿子读初三):我的体会是,孩子的劳动习惯最好从小培养。不过,家长要考虑到幼儿的自身特点和接受性,劳动的内容、时间必须是幼儿能承受得了的。3-4岁的幼儿每天可劳动10-15分钟;5―6岁的幼儿每天可劳动20-30分钟。5岁以前的孩子可以完成收拾碗筷、关灯、关水龙头、衣服分类、收拾自己的物品、帮大人递拿一些轻微物件等劳动。家长可以有选择地让孩子动手做这些事情。另外,要增强劳动的趣味性。比如采取竞赛的形式,既可激发孩子劳动积极性,又可以使劳动富有情趣。家长通过教孩子做家务活儿,把劳动的观念灌输到孩子心里去。
孩子长大以后,安排劳动也要适度,不要让孩子干太多的活儿,使孩子疲劳不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体会:
路宽(初二学生):我小时候看到家长整理房间,洗衣服,洗菜做饭,觉得很有兴趣,总是想模仿他们。但父母不理解这种心理需要,担心我年幼无知,笨手笨脚,弄坏了东西,弄脏了衣服。这严重挫伤了我们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当我们长大了,却没有兴趣干这些事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产生了新的、更广泛的兴趣,所以当家长要我们干这干那的时候,我们很不情愿,甚至反感,惹得家长生气,造成亲子矛盾。
卢亚男(高三学生): 5岁以前,我就开始做家务,父母在旁边督导。这样一是可以及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方式,二是可以防止孩子在做家务时发生意外。父母对我十分耐心,虽然我经常丢三落四、虎头蛇尾,但他们一直鼓励我。我认为,对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应分配不同的家务。这样就会使孩子充满自信,乐意去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要适当增加孩子参加劳动的内容,鼓励孩子多参加公益劳动,这有利于孩子的道德成长。
廖旺(高三学生):家长们应该明白,如果自幼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孩子长大之后,仍然能愉快地参加家务劳动,并不感到额外的负担。错过时机,再想补救,就比较困难。
专家观点:
郑沪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吉林省家教学会理事):首先,家庭劳动教育能引导孩子学会生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研究证明,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不爱劳动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对波士顿地区490名孩子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比例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人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人高出20%左右。
其次,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孩子在做家务劳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每一个困难、挫折都是对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练;每一次磨练都会让孩子增长勇气,抑制惰性。此外,通过劳动实践,能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好作风;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进取精神。
再次,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在劳动中能学会关心他人,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确立起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有责任感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很认真,很负责,一旦遇到困难,也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发挥自己最大潜能战胜困难。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长大后就能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重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另外,劳动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大脑疲劳,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发育,对智力发展十分有益。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在卢梭看来,劳动既可锻炼儿童身体,也可以在“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的习惯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还养成了他反复思考的性情”。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
本刊观点: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当代青少年劳动观念日趋淡薄,劳动能力普遍较差,不善于料理自己生活,即使跨入成人的行列,仍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由于家庭忽视了劳动教育,孩子缺少劳动机会,经不起劳动的苦累,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也有些孩子人格不健全,缺少爱心,不懂谦让,厌恶劳动,贪图享乐,承受不起挫折磨难等。
从小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使他们在家庭劳动的潜移默化中增长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总要求。建议家长朋友们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更新观念,走出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目前家长们对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误区:一怕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二怕孩子不会做家务,反倒添乱;三怕孩子吃苦受累。
第二、放手让孩子做事,从小培养劳动行为习惯。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机会与环境,让孩子从小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意义,在劳动中磨练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使他们终身受用。父母也不要求全责备,孩子做家务,无论结果怎样,家长都应给予认可和赞许,鼓励并帮助他们把事情做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要因孩子不会做事而指责他们或包办替代,那样就会扼杀孩子爱劳动的热情。
教学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的交流过程,充溢着浓郁的情感色彩。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情感是推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动力。这里,我主要从情感体验、情感陶冶、情感互动这三方面来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作初步探讨
一、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验是情感教育的最佳途径,它指教师提供和利用具有一定现实针对性的材料,让学生面对问题,切身体会、感受和思考,提高感性认识,从而形成较稳固的道德观念和信念,完善道德行为。
1、满足学生的生活体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生活即教育",这是因为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都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所以,教师要随时留意生活教育的因素,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机会。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能扩大和加深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经验,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为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我带领学生到田野里,欣赏绿油油的麦苗在风中荡漾;一个"巧手摘野菜"的活动,就可以让大家兴奋起来。从他们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脸上,足以体会到他们回归大自然的喜悦,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主题活动。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沃土。精心策划班级主题活动,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而健康的情感体验。例如,三月,开展了"让雷峰精神代代传""让红领巾更鲜艳"的活动,使学生间互帮互助的良好现象蔚然成风;十月,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活动,使学生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
2、满足学生的情景体验。
情境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
(1)问题讨论 .问题讨论是指由老师或学生确定某种情境,通过讨论,获得情感体验的一种方法。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放学了,明明看见妈妈刚下班就去做饭,心想:妈妈太累了,我应该帮妈妈做些家务。于是,他就跑去帮妈妈拣菜。妈妈却说:"小孩子,读书要紧。"让学生对这个情景展开辩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人不重视家务劳动,长大后,他的生活会遇到什么麻烦呢?对他的工作又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通过讨论,激起学生想象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明辨是非。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让学生通过扮演自己向往的角色,获得情感体验的方法。比如,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之情,就可以让学生化妆成二十年后的模样,展现自己实现理想后的风采,通过这种特长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利用多种教育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感
情感陶冶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利用各种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得到感化。
1、人格感化 :人格感化是指教育者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受教育者,使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的情感还很稚嫩,可塑性较强。因此,在教育中,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2、激励引导: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日益丰富的,这对他们的智力开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老师用鼓励的语言向学生提出要求说:"你长大了,应该懂事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生听了心里乐滋滋的,产生一种高兴的体验。
3、环境陶冶 :环境陶冶是指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对思想品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它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外部条件。如在教室布置时,体现"让教室的每一堵墙都说话"的教育理念。其次,布置教室生物角,摆放各种鲜花,使教室充满生机,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气氛,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触景生情,产生积极、向上、乐观的情感体验。
4、以趣生情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杠杆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
参考资料
[1]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一 联系实际,晓之以理
思想品德课要依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晓之以理。一种行动是好是坏,不能简单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应使学生懂得为什么好和为什么坏;一件事是否应该去做,不能简单地提倡或禁止。有一段时间,我班提出禁止砸纸牌,可是禁止不了。后来,我在“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这堂课里,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禁止砸纸牌,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学生们认识到,在地上砸纸牌不卫生,又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容易沾染赌博的坏习气。学生们弄清了禁止砸纸牌的道理,就产生了相应的行为动机,形成了由知到行的内部动力,从此以后再不砸纸牌了,代之以其他有益的活动和游戏。
二 创设情境,动之以情
思想品德教学,要多给学生创设情境。教师应用自己的感情去激发、引发学生的情感。小学生富于幻想,好胜心切,模仿性强,他们特别需要有具体的、值得尊敬的人物来学习和模仿。他们看了战争故事片就想当,看了科教片就想当科学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利用历代伟人、英模人物、学生中的好人好事进行教育。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但让学生知道他们是怎样做的,而且让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抓住人物的道德情感,能促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沟通思想,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逐步启发学生进入“角色”,把英雄人物的情感自然转移到学生身上,推动学生迈出化知为行的第一步,而不是将观点强加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们想起史光柱的事迹,便会产生对英雄的敬慕与爱国主义的情感;想起李四光、雷锋的形象,就唤起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自我牺牲的精神。
此外,思想品德课上的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对教育效果影响极大。我班有个学生调皮倔强,作业潦草而且经常不交,经多次教育,但效果不佳。在教学“团结友好”一课里,我讲了在抗洪救灾中不怕劳累不怕牺牲,救出了一批批灾民,还有人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听后非常感动。这时我抓住有利时机,当众表扬他并选他当生活委员。从此以后,他每天一早到校就扫地,擦黑板,有时,还主动打扫教室。实践证明,将学生的行为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对道德行为产生愉快的体验,强化了道德行为,促进学生形成道德行为的良好习惯。
三 通过事例,导之以行
您好!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安排,今年的暑假时段为 小(中)学6月30日(正式放假)---8月31日(报到)、9月1日(正式上课)。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安全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您的孩子是否过得健康、安全、充实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请各位家长做好学生暑假的安全教育和监管。我们诚挚地希望您积极配合学校,在家对孩子做好以下方面的教育工作:
一、防溺水安全教育
1、增强孩子的游泳安全意识。各位家长应严格教育并督促子女,不准擅自下河堰洗澡、不准到无安全设施、偏僻、不明水情的水域等危险地方游泳、玩水、钓鱼、捉鱼,防止溺水死亡事故发生。
2、如学生发生溺水时应学会自救。 ⑴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⑵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 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⑶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⑷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3、如学生发生溺水时应学会互救。若发现溺水者,严禁未成年人私自下河堰营救溺水者,以免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应该紧急向附近的成年人求救。同时在岸边可将找到的木板、救生圈等向他抛去以助其浮出水面;或将竹竿、树枝伸过去,绳子抛过去将其拉上岸。
二、其它安全教育
1、教育孩子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外出旅游,都要提前告知家长学生的去向,更不要在同学家留宿;都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在公路上玩耍,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
2、假期正值炎热季节,应注意子女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霉、烂食物,不喝生水,防止疾病的发生。
3、重视提高孩子防拐骗、防绑架、防敲诈、防盗的意识,教育子女未经大人同意不擅自外出,不走僻静小路,不随便搭乘便车,不随便与陌生人交往。
4、引导孩子安全上网、文明上网,教育孩子从网络中获取健康有益的信息,不下载和传播有害信息。坚决不进营业性网吧、游戏厅、舞厅、录像室、台球室。应严格禁止孩子打***、看不健康书刊或录像。
5、注意防雷防汛安全。雷雨天气不在大树下躲雨,家用电器及时关闭。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培养孩子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教育孩子不要到江边滩涂和涌潮区游玩,做好预防潮水教育。
6、督促子女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多引导孩子接触大自然、了解社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活动中磨练意志;鼓励子女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孩子从小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促进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
7、各位家长应在百忙之中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情。
8、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不要携带火源,杜绝火灾事故发生。此外,假期还要注意防中暑、防盗、防煤气中毒等。家长要引导孩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安全实践活动
小学部1至5年级举办“安全童画”学生假期安全绘画比赛活动。开学上交评选出优秀作品展览并颁奖。
请您指导好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有计划地完成假期作业,认真阅读课外读物,不断增长见识;做到劳逸结合,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祝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祝您全家幸福美满!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 初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在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农村学生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周而复始、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可以感动别人、感动自己的事迹太少,或是在纷繁杂乱的零碎材料中找寻不到能触动心灵引发共鸣的主题,结果学生作文时或是拿到作文题咬笔头写不出文字,或是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加无病,即使有写的东西也往往是空泛缺少可读性,缺乏灵性不能打动人。甚至出现一个班的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如出一辙的“撞文”现象。这固然有农村中学图书资源匮乏、学生知识面狭窄、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等原因,而农村学生写作源泉匮乏,缺乏写作的素材亦是重要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切实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农村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充实课内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一、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陶行知有一句名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用生活来教育,要为生活而教育。”作文只有充盈着生活气息才能感动人,初中作文教学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真实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和真切体验。农村中学生也许没见过繁华都市,但广阔的农村天地中熟悉的农村生活则是农村语文作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只是需要农村教师帮助学生去发掘其中的精彩和感动的人和事。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田野,感受大自然的真实之美,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山水田石、日月星辰等,发现大自然的秘密,感受大自然万物消长之规律,这样在写作时自然而然就会迸发出内心的赞叹之声。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的风土人情。广大农村中一些地方都有着源远流长的独特文化和民俗风情,比如,邵阳就有寿宴或婚丧时演出一场花鼓戏的习俗。戏曲粗犷爽朗,有时还串有插诨打科,令人捧腹,地方色彩浓郁,学生平时在看中多思考也能从中发现一些生活的真谛。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感受劳动之美。要求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亲手实践中体验生活,感受劳动的酸甜苦辣,这样也能写出反映真实生活、流露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二、丰富生活,感动生活
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单纯,活动空间有限,有的学校课业也相当繁重,学生成天埋头在“题海”中。这样单调的生活使农村学生视野更加狭窄,难以写出有血有肉、有灵性的文章。农村教师应该抓住国家这几年对农村教育关注和重视的好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农村教育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增长见识、充实头脑,积累作文写作素材。(1)组织学生多阅读、勤练写。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不够丰富,语言苍白干瘪,老师要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读物的共享和课外读书比赛。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注意积累好词好句,领悟写作方法,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对于一些经典的名篇,还应该要求多仿写、改写、练写。如,读朱自清的《春》时,就可借鉴和模仿文中的写景角度、修辞运用以及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来描写自己家乡的春夏秋冬。(2)丰富班文化活动。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出黑板报,集体收看有益的影视节目以及开展学雷锋活动、植树活动、创卫活动等,在活动中指导学生与老师、同学、家长沟通感情,发展情商。(3)开展书法赛、朗读赛、演讲赛、辩论赛及各类文体竞赛,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还能活跃农村学生思维,体验情感。当学生有了丰富的活动素材和真切的感触,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真挚感人。
三、领略生活,思考生活
一、作业内容生活化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例如我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安排学生的作业是:去家里找一找贴有重量标志的物品,看看各是多少千克?这道题目会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作业过程活动化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知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因此,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安排这样两道题:①通过度量、计算,求出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外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内盒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②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够吗?(本题学生要知道先测量出自己卧室的长、宽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花板的面积,最后还应扣除门窗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100千克油漆够不够。)通过这两题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深度和广度上发展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三、作业形式多样化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皮亚杰)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它不仅限于书面作业,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我们的作业设计正应还其本来面目。
1.书面作业要创新,要讲究图文并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对话、情境图等形式,做到“寓做作业于兴趣中”。
2.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例如学了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的村民小组各户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调查报告。
3.设计一些制作或者创作,做到“寓做作业于创作中”。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后,布置学生用七巧板拼出一些有趣的图案。又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以后,布置学生用若干个圆创作一幅美丽的图案(如:奥运五环图、肥猪“嘟嘟”等)。
四、作业数量个性化
关键词:入学教育;新生;班级管理
据调查,绝大多数科学家在谈及自己取得成功的秘诀时,他们都会说“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他们成功的关键就是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可见,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快速成才是多么的重要。
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在心理、生理上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再加上当前中小学教育的衔接中存在诸多问题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呈现出较大的难度。如何正确引领这些转型期的懵懂少年们成功地完成由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是值得班主任老师深深思索的问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一新生来说,入学教育便是他们成功转型的关键。成功的入学教育,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引领和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学校新环境和中学生的角色,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其快乐成长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巧用第一节班会
对于初一新生来说,初中就好像是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这恰恰是班主任进行管理的最佳时机。因此,班主任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开好第一次班会,迈好班级管理的第一步。
学校的规章制度、任课教师情况、学习方法指导……所有这些都是班会上应该讲的,可时间有限,第一节班会该讲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大方面来要求学生的:
(一)良心教育
第一节班会上,首先要求学生做一个有良心的人,从道德品质上给学生树一根标杆。要求学生做到四个“不”:
1、不给父母添麻烦
“不给父母添麻烦”要求学生做到:在家尊敬长辈,听从父母教诲,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挑吃、不比穿,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不给老师添麻烦
“不给老师添麻烦”要求学生做到:认真聆听老师的教导,课上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课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尊重老师的劳动和人格。
3、不给同学添麻烦
“不给同学添麻烦”要求学生做到: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提高;积极向上,不因自己的原因影响团队,不给班级抹黑,不拖集体的后腿。
4、不给社会添麻烦
“不给社会添麻烦”要求学生做到:每个学生要爱国爱校、遵规守纪、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做文明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做危害国家和他人的事情。
(二)责任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都担当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要求我们承担不同的责任、履行不同的义务。所谓的责任教育就是指让学生明确自己担当的角色,完成分内的任务,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责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明确身份,树立目标
每个人都是多重身份的,学生亦如此。每个学生首先弄清自己的身份――学生,明确自己应担负的责任――认真学习、长大成材、报效国家。在此基础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制定出总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然后帮助学生制定出具体的学习步骤和实施措施。
2、自理、自立教育
初一的学生处于由童年向少年过渡的时期,很多方面还需要师长的引导。在这一特殊时期,师长应该从思想和行动上进行具自理、自立教育,教育和帮助学生学会自理、自立的习惯和行为,顺利完成由童年向少年的过渡。
3、自律、自强教育
处于儿童期的学生,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纪律性较差,而初中生活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制力来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因此,对处于过渡期的初一新生,应该教会他们养成自律、自强的良好习惯。
4、自尊、自爱教育
初一的新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其独立意识也日益增强,他们开始注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这就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更加广泛、复杂。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正确引导新生的交往,教育新生要自尊、自爱。所谓的自尊是指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自爱是指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名誉。自尊、自爱,是平等交往的基础,也唯有自尊、自爱,才能引导和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躬亲示范、身体力行
初一新生刚入校,面对纷杂的规章制度和陌生的面孔,一开始难免会不知所措。身为班主任,应该引导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生活。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讲解规章制度,给予理论指导
通过亲自讲解和观看视频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概念,并形成视角表象,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二)现场引领,指导实践
为了确保每一名同学能够尽快地适应生活,在打水买饭、卫生扫除、午休晚休等人员比较拥挤、时间比较紧促的场合,给学生以指导,教他们学会排队、守秩序,教他们怎样整理床铺,指导他们合理分配时间。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言传身教能够起到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刚入学的一周,对学生要紧跟多讲,由理论到实践,让学生及早养成良好的学校生活习惯。
(三)循序渐进,顺理成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生的指引逐渐由实践到理论,班主任从每天陪伴学生,转变为不定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在逐渐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三、及时反馈,奖惩分明
孝道教育属于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实施的主体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家庭或者社会。孝道教育是以儒学孝道文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简言之就是敬亲养亲。其方法可以是知识传授、身体力行和潜移默化等,最终能使学生达到既有孝心也有孝行的结果。而实际上孝道教育乃是一个修养身心、立德践行的过程,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真心转变,而不是流于形式。所以孩子应当是从内心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感激、尊敬父母,最终自发地为父母分忧解愁。
2儒学孝道教育在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2.1儒学孝道教育是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正所谓“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一个家庭的和谐与稳固必须要有一条牢固的情感纽带,而维系这条纽带的就是“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则是这里谈的“孝道”。子女赡养父母、侍奉父母都是孝的体现。那么如若子女不孝,便会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我们应该从源头来找出症结、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待问题发生后去“治疗”。所以中小学生德育中的孝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加入一定的中国传统儒学孝道教育的内容,使得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必定能加强孩子对亲情的重视程度。
2.2儒学孝道教育是中小学生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将大部分的精力、金钱、时间都投入到唯一的孩子身上,不少家庭都忽视了让孩子承担一些事。儒学孝道教育就是要告诉中小学生,父母对子女倾注了大量的爱,子女也应回馈于父母同样的爱。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孩子“反哺”父母的机会,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长此以往,孩子便会有了主动分担家庭各种事务的意识,知道自己该如何自处于自己的家庭,如何与父母融洽地相处。此种民主型的培养方式有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责任感的加强。事实上从小就能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的孩子长大后对父母孝顺的可能性要比从小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孩子大很多。
2.3儒学孝道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社会交往的基本前提
“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孔子儒学中一直在探讨做人的道理,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君子。上面的话给出了答案,为人即是学会“为仁”,“仁”是孔子学问的中心,“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因而“仁”表达了一种体用一贯的境界,“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意思是一个人有真善美的内心修养,又有真善美的外在处世之道,那么就是达到了“仁”。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交往的训练在这一时期是非常有必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不仅应当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还应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孩子与父母的交往是他们经历的最早的人际交往,只有在这一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明白克己爱人的道理,并付诸交往实践中,才能对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有帮助。
3儒学孝道教育的实施策略
孝道教育的实施主要以家庭教育和熏陶为主,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辅。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存在于家庭之中,在这个“小社会”里,亲子之间的交往是孝道教育的基石,“小社会”就是“训练场”,所以父母在孝道教育中扮演了两大角色:既是孝道教育的示范者也是孝道教育的受惠者。
3.1学会分享,建立健康民主的亲子关系
在亲子交往中,家长可以与子女分享食物、分享心情。有些家庭,长辈们总是把好吃的食物全部留给孩子,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会产生特权主义的思想。所以切勿因为孩子年龄小,家庭成员就对他骄纵溺爱。这样长此以往,便会令孩子形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一个从小没有孝心孝行的孩子,很难因为他长大了就会突然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敬。再比如分享心事的问题,中国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内容更多的倾向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或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几乎很少有父母会把自己的工作压力、负面情绪向自己的孩子倾诉,所以日后很多青少年自己有了心事也不愿向父母吐露。这其实就是一个沟通障碍的情况,所以父母与孩子建立互相支持和信任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具备孝心孝行的关键所在。这是从孩子幼年时就应该开始去尝试的事情。
3.2学会承担,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小学门口,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孩子背书包的场景。这的确是件生活小事,但是背书包这件事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当及早地对孩子进行教导,让他们明白自力更生的道理。对于家长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对孩子来说,却让他们形成喜欢接受别人帮助的观念。父母的过度帮助,令孩子失去了付出的机会,也让孩子产生不劳而获的惰性心理。这种性格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懒惰,要么不负责任,要么自私。他们是很难去孝敬自己的父母的。因此父母应当让自己的孩子多去完成自己的事。例如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玩过的玩具自己收拾好,自己洗澡换衣服等等。这些训练是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完成的。按照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观点,应该从小培养儿童吃苦耐劳的体魄,切勿对孩子娇生惯养。所以孩子小时候吃点苦是有必要而无害的。
3.3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以身作则多孝敬自己的长辈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发表了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在道德教育中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就是强调榜样在人的道德内在、道德行为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行为是可以依靠对榜样的观察、模仿学习而习得的。因此我们推论一个与自己父母感情淡薄的人,他的孩子也很难会做出孝敬父母的行为。因为孩子就是“镜子里的父母”,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最终会表现出与父母相似的行为习惯、性格特质。所以孝道教育的成功与否和平日里父母的以身作则息息相关。
4结语
【关键词】合作;改革;更新;转变;创新
家校在合作上存在诸多问题,那究竟如何进行家校合作革新,给孩子们安全的生活环境呢?本人针对农村小学的自身特点,力求创出农村学校自己的特色,努力走出一条适合实际的家校合作之路来。
一、改革教育模式:改单向教育为双向合作
作为社会的教育专业机构,学校应强化担负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家庭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学校必须和家庭保持密切的合作。特别是在教育不发达的农村小学,我们不能期盼家长们的觉悟在一夜之间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积极地与学校取得联系,我们要创造条件,想尽办法主动地同家庭联系。我们可以从办好家长学校入手,建立起科学的运行机制,努力把家长学校办成一个“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组织的成人教育机构”,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部门或机构。把家长学校工作切实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按规律、有系统地运转,使家长学校真正成为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有效途径,使之成为密切联系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桥梁。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可以主动邀请我们的家长参与到学校每年的教育计划制定中,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计划制定的参与者,家长就能更加清楚学校教育的目的,也能更有效的与学校的教育合作,使得学校的教育在家庭中得到最大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学校也能及时的发现并改变那些不全面或不符合社会实际的教育计划,也能使教育更贴近生活实际,避免在教育中出现学校教育中肯定,家庭教育中否定的现象。如何使单向教育向双向合作转变呢?
1.学校和家庭应保持密切的联系
家庭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学校必须和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但做为教育专门机构的学校,特别是在教育不发达的农村小学,我们不能期盼家长们的觉悟在一夜之间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积极地与学校取得联系,我们要创造条件,想尽办法主动地同家庭联系。常规方法有定期召开的家长会,经常性的家访活动,鼓励家长不定期的访校等,特殊时期还可以请家长座谈,交流教育心得等。
2.学校给予家庭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有其优越性,但同时也不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学校想尽办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家长以热心的帮助,调动其关心子女成长的积极性,帮助其搞好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其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为解决放学后无人照管孩子,学校开设的放心班等。
二、更新教育方法:改口头教育为实践教育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学校天天把安全教育挂在心头上,但我们的实际情况却又如何呢?每年有多少条鲜活的生命消失在交通事故,溺水事件中。天台5位孩子的不幸遭遇似乎在告诉人们,我们的教育缺了些什么?没错,缺了实践的检验。当孩子们迈进养殖场的大门时他们不知危险的存在,他们只记得老师或者是家长说过池塘危险,但并没有什么实践的经验。当好奇心占据孩子的心灵时,危险便已降临。想到这我不禁要问:“难道我们的教育只是要教出一群考试成绩优秀,却无法在社会中生存的‘残疾人’吗?”
正如《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曾经说过:“我宁可让战士们在训练中受伤,也不要让他们在战场上送命!”难道我们的教育不也应该这样吗?忽视实践教育的后果便是一个又一个血的教训。因此,我们不能再忽视实践教育的作用。
首先,树立实践教育的正确意识。实践教育不是简单的社会实践,其目的是让孩子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适应社会,创造社会的目的。这就要求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要有实践教育的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
其次,学校教育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学校、家庭的联系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不是没有得到开展,而是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广、影响不深的缺陷,这源于社会支持的不够、学校改革的力度不够、家庭渴求的愿望不够。学校在办学思想上重视实践,在活动组织上做到求实创新,做到简单可行的实践方式,才能争取到更多家庭的信任,把培养学生的任务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最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树立对孩子劳动教育的正确意识。要知道,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孩子们有义务为家庭服务,他也应尽义务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另一角度来说,劳动是儿童生活的基本权利,因为孩子在劳动中学到知识,获得乐趣。因此,我在此呼吁我们的父母们不要剥夺孩子们参加劳动的权利,因为这是他们在未来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
三、转变家长身份:从“旁观者”到示范者与实践者。
1.家长是优秀的示范者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最长久的场所,是孩子天然的学校。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虽小,但模仿能力却是很强的。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的行为是孩子唯一可仿照的模式;孩子对家长又绝对信任,因而在模仿时就会不加任何选择。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家长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孩子们从家长的学习中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动力,从家长的自我教育中得到了教育,体验到了乐趣。这是任何学校教育所无可替代的。
2.家长是坚定的实践者
家长既是子女的启蒙教师,又是终身教师。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们认物、识字、术数、明理,先在家长指导、帮助下进行,后独立自主完成,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当然,为促成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家长们往往各显神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寻找指导孩子的好角度与切入点。哈佛天才卡尔・威特、哈佛女孩刘亦婷等的成长就是最好的例子。时下,教育界盛行教学最要紧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借鉴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自悟、自觉,最终实现自我的升华。
四、创新教育方式:放心班和家长考评制
1.创办放心班
学生每天24个小时,在校时间只有短短的6个小时左右,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而不少家长又忙于工作,在某些时间段出现了教育真空。为了不至于造成学生教育上的时空断裂,隔断不健康的东西侵害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就需要学校急家长之所急,安排部分教师组织无人照管的学生进行管理,辅导。这就是所谓的放心班。
2.家长考评制
学生每学期总要评选三好学生,积极分子,我们的家长为什么不能设立这样的考评制度呢?家长作为孩子们优秀的示范者,他们的表现无疑是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家长考评制给了孩子们点评自己父母的好机会,同时父母们也能了解自己在孩子们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的家长们也能更新素质,自我提高。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诚如教育家Hymes所言:“无疑地,当你和家长们密切合作时,必须付出代价。你要去适应每一个人的想法,有时会进行得较快,有时又比你所想的进行缓慢,但共同合作的好处是独力行事不曾有的,老师会有收获,父母会有所得,而孩子则是真正的赢家。”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家校合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