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传统教育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理财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23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155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幼儿获得的零用钱越来越多,但是如何教会孩子合理有效地利用零用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因此,为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促进其健康成长,作为在幼儿成长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家庭与幼儿园必须联合起来肩负起这项艰巨的教育责任。
二、幼儿理财教育的意义
对于金钱的合理掌控与运用,是当今社会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态度。家庭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基地,幼儿园是孩子的成长园地,因此,家园联合教育孩子的理财观念是十分必要的[1]。当今社会处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能力与对金钱的掌握能力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种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和评价财富的具体形式与价值,建立起一整套与社会经济体制相符的价值体系,形成一种良好的理财教育系统,促进幼儿理财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 家园合作理财教育的现状
(一) 家园合作双方教育观念不一致
我国当前的家园合作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家长与教师教育观念的差异性,因此使幼儿的理财教育陷入困境。家长受常规的教育意识的影响,认为孩子在校园中应多学习课本知识,掌握文化知识[2]。而教师受新兴教育观念与模式的影响,更希望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获得有用知识。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就极易造成家园双方在教育中的不理解与不支持,形成一种较为消极的合作模式,使幼儿理财教育陷入僵持阶段。
(二) 家园合作双方教育地位不平等
家园合作教育突出的是“合作”,双方必须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地位上才能有效地开展幼儿理财教育。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双方的地位处于不平等状态,这在幼儿教育中表现得极为明显。首先,是教师的教育地位高于家长,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意见与主张,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许多家长在思想中认为教师的教育理念要高于自身,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准确、科学,这种盲目的信任导致家园合作教育出现缺失[3]。其次,是幼儿园教师教育地位低于家长,只是将幼儿的情况简单地反映给家长,无法坚守自身的教育理念,从而严重影响教育合作幼儿理财教育的实施。
四、 家园合作进行幼儿理财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家庭方面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受传统应试教育和望子成才心理的影响,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对社会生存技能的重视。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理财等社会基本生存技能的掌握能够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许多家长为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对孩子实施物质奖励,使孩子对金钱的概念出现偏差[4]。社会调查研究表明,现代的幼儿智力发展水平明显要高于以前,并且复杂的社会环境也使得他们的眼界要高很多。许多幼儿渴望提前加入到社会的交换与消费生活中,因此家长必须重视理财教育。
(二) 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教育者与管理者也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剔除传统教育中的教育误区。在重视幼儿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理财教育的重视。幼儿园管理者要在原有的课程教育中,适当的添加理财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与意识。并且要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理财教育培训,只有教师拥有良好的理财意识与知识技能,才能有效地对幼儿开展理财教育。幼儿园教师在理财教育课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课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其基本的理财技能[5]。
(三) 家园合作方面
家园合作开展理财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与家长之间通过沟通能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教育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生长过程与基本性格,从而可以依据这些信息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育措施。而家长也可以通过教师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与表现情况,并依据教师的建议与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方式的调整。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家园合作开展理财教育,对幼儿的社会技能培养,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无论是家庭方面还是幼儿园方面,都必须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沟通与协作,及时有效地达成对幼儿理财教育的共识,促进幼儿良好理财观念与技能的养成,促进我国理财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航,朱,刘雯.幼儿父亲参与父职教育的意愿及其阻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34-40.
[2] 廖晓萍,程玲.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幼儿生命教育项目活动”初探――以浙江大学华家池幼儿园的实践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08(04):16-21.
[3] 刘宏彬,胡卫萍.充分利用协同教育平台促进家园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实验报告[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5):112-118.
做好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需要班主任运用智慧和才能去精心管理。
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在幼儿园班级秩序管理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比较突出和普遍。少数班级的幼儿能够自主参与活动,表现出极大地热情和积极性。大多数年轻教师的管理行为表现随意、缺乏规范,幼儿多处于被动状态,没有体现出自我管理的意识。班级教师和保育员缺乏沟通,造成班级管理目标及具体配合策略出现不一致,导致班级管理混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目前班级一日生活中,师幼互动以传递知识技能为主,缺乏情感交流。部分教师能够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教育幼儿时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但有一些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喜好来管理班级,对于班级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做了解和分析就轻易作出判断,甚至批评指责幼儿,给幼儿带来心理恐惧,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2.幼儿园班级管理问题的原因目前,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幼儿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等因素引起的。作为幼儿园班级的管理者,教师的教育观、价值观、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是影响班级管理效率的根本因素。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引发不同的班级管理行为,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班级管理效果。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认知、动作、社会性发展等不成熟,必须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这使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另外,班级活动的环境、组织形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成效。幼儿教师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巧妙借助有利因素,进行积极协调,使班级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现代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师观,培养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行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客观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1.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美的教育”“美的教育”分为有形美和无形美。有形美,就是美化班级环境。教室是进行班级教育的大本营,幼儿每天都在这里游戏活动,教室的巧妙布置和装饰,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影响。例如,每天放学后引导幼儿擦干净桌面,让幼儿养成整齐干净的好习惯,第二天幼儿回到教室,干净的环境可以给他们一天的生活奠定一个美好的开始。无形美,是指创建良好的班风。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幼儿受到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心是美好的;如果幼儿经常笼罩在批评和指责中,他们的心就会厌倦。比如,开家长会时,对幼儿进行具体表扬,使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可以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营造美好的舆论,去熏陶幼儿的情操,规范幼儿的心理和行为。
2.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爱的教育”幼儿教师只有付出真诚的爱,才能与幼儿心灵相通。教师要走近幼儿,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对老师产生认同和依恋,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学习、成长。当幼儿从教师那里得到热忱的爱护和关怀,以及良好的感情体验时,他也能较好地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如何友善待人。幼儿教师应尊重、理解幼儿,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在保教过程中,教师在工作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善于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幼儿,过于急躁和严厉,容易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放开手让幼儿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某个角色参与其中,起到引导者、帮助者的作用,让幼儿自主、自信、自动的发展。
3.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赏识教育”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刻的本质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实际是对幼儿的一种关爱。幼儿教师面对孩子,要用赏识的目光,找出他们积极的方面,加以表扬和肯定。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更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赏识教育是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药。“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对幼儿的尊重,提倡激励性评价,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赞美,要有限度和方法。教师在幼儿园中并不是要给幼儿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员,引导孩子重新建立自信。总之,要辩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去教育幼儿。
4.在班级管理中渗透“榜样教育”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会在耳濡目染中学习模仿。教师要处处做幼儿的表率,才能打动幼儿的内心,让威信力和说服力倍增。心理学家班杜拉也提出“替代性强化的教育原则”。他指出观察者通过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强化作用。在幼儿园里,班主任接触孩子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幼儿的影响最大,在幼儿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因此,规范幼儿的行为、提高幼儿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三、结论与反思
1.综合利用传统节日。据有关研究表明,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的相互发展,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民俗习惯、社会礼仪及规范,萌发积极健康的情感,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众多,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孕育了众多的民俗文化、节日活动,这些活动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需要我们提炼并加以利用。结合传统民俗节日,精心设计过节方案,开展一些专题性的节庆活动,通过专题性节庆活动、节日环境熏陶、节日亲子活动等途径,对幼儿进行情感的培养。如过“端午节”“中秋节”时,组织幼儿做粽子、月饼,使幼儿切身体会劳动的辛苦以及收获的喜悦,在初步了解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愉快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学会分享,萌发关爱父母、关爱老人、关爱同伴、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2.发掘利用传统民间游戏。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游戏,幼儿的体验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再运用这些知识及能力来感知认识世界。众多传统民间游戏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幼儿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以及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这其中,有的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有的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有的可有效锻炼幼儿投掷、跳跃、平衡、协调等能力,使幼儿在娱乐中得到有益锻炼,促进身体发育;有些游戏具有竞争性,可以培养幼儿的进取心;有些游戏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以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品质。另外,游戏的规则性,可以使幼儿受到遵章守纪的训练。通过有趣、有益的游戏,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健康快乐成长。
二、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1.存在的问题。目前,幼儿园开展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绝大部分幼儿教师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明显不足,幼儿园传统教育整体氛围欠缺;在选择传统启蒙读物上存在盲目性,在开发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上缺少积极性主动性;与家长沟通不足,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目标上有较大分歧甚至争议……
小学化” 倾向的有效路径。[关键词] ; 现象;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不适合儿童身心成长发育规律的教育方法,将幼儿放入与小学相同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中,对儿童进行与小学相同的管理和教学,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儿童更早的接受知识,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阻碍,这种扭曲的教学方式与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有一定的关系,为了给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建设儿童应有的幼儿园教学体系,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展开讨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出现的原因探究
1.1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由来已久,但该现象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消除,这与当前所实行的应试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关系,应试教育通过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想品质,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幼儿园与家长都将升学率作为幼儿园教育当中的首要内容,加重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忽视了幼儿的正常生理与心理发展。造成当前的教育模式变成了幼儿园学习是为了入好的小学,入好的小学是为了入好的初中,入好的初中是为了入好的高中。这种教学目标一直延续下去,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1.2家长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近年来在家长当中流行一些观念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出名要趁早”等,都将家长引导进一个误区,就是孩子的知识学习时间越早越好,才能不被其他的孩子所赶超,这种攀比、赶超心理将幼儿园教育逐步的引导至错误的体系当中,许多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会按照幼儿园的教学特点进行选择,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多学些知识”,这导致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将越来越多的小学知R内容放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愈加严重。
1.3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我国的幼儿园教学当中较为明显和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强、专业化水平较低,当前我国许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幼师的培训与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许多幼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不足以进行日常工作,而一些具有小学教育资格的教师在转向幼儿园教育培训过程中,也没有达到相应的合格标准,教师的教育方法与教学理念依旧以小学教育理念为中心。我国当前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普遍以中专学历为主,部分教师通过在职学习提高到了大专和本科学习,但整体素质并未得到巨大的改善。再加上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性强,也使得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十分严重。
二、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对策探究
2.1加强政策监管
针对应试教育下的教育体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分严重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管的力度,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通过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制度上对幼儿园教育进行去“小学化”工作。首先,政府可以加强对幼小衔接的监管,规范幼儿园以及小学的办学行为,对幼儿园的班额、教学内容等进行监管,避免幼儿园教学内容的“小学化”现象。而对于小学方面,则要严格的禁止小学入学前的考试,禁止对幼儿园升小学的儿童进行“幼升小”试题的加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的进一步扩张。
2.2树立科学发展观
针对幼儿园教育出现失调,幼儿园教师普遍职业水平不足的问题,需要在幼儿园内部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建立。幼儿园应充分的认识到以质量求生存的正确发展观,对幼儿园幼儿进行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建立主要以“游戏化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的应用,充分塑造幼儿园的个性化形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亲子活动,使家长和儿童能够参与进日常教学当中。幼儿园教师应加强对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素质建设。主要进行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的培养,积极的进行在职学历的学习,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与职业素养,针对当前“小学化”问题十分严重的现状,积极的组织教师进行国家政策的学习,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
2.3形成科学的育儿观
针对当前家长的教育误区,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家长应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智力的发展、坚强的意志、美好的品德、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多种为未来学习与工作有直接发展需求的“软知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恰恰使儿童失去了获得这些知识的能力与机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与成长会造成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家长应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当中的“游戏教育”不是单纯的玩,而是又教育意义的“游戏学习”。家长应在理解和领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后,主动的为子女选择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帮助儿童获得更为立体、丰富的知识,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抵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需要加以改变和禁止。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幼儿园以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需要三方共同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找回幼儿园教育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教育,“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活教育”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有力批驳,而且也体现在“活教育”创立了全新的幼儿教育观,同时还强化了学校、家庭与社会合作的教育理念,所有这些对今天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教育流派,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于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源头活水”之一脉,其历史价值是不言自明的。
一、“活教育”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有力批驳
活教育是“五四”以后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教育改革理论,它揭示了很多的教育、教学上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有力的挑战。
中国的传统教育由于受封建主义和科举制的影响,注重灌输知识,强调死记硬背,把儿童的思想禁锢在书本中,把儿童的活动限制在课堂上。清末以后,西方近代教育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过一定的促进作用。到了20世纪20至30年代,我国教育界又受到西方现代教育理论—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但那种束缚儿童思想、压制儿童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死气沉沉的现象却有增无减。陈鹤琴意识到传统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进步的重大障碍,迫切需要改革,所以他从改造儿童教育着手,提出了“活教育”思想。从总体上说,活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向传统教育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挑战:
一是在教育目的上,针对传统教育只注重灌输零星知识技能的弊病,活教育提出:“今后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无知的人使他有知,主要的还要教会不会做人的人会做人”。就是说,不仅要使儿童在智力上得到发展,还要使儿童在道德、身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是在教育内容上,针对传统教育固定的、僵化的教育内容,活教育提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活教具、活教师,突破了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框框,对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和书本以外的知识,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三是在师生关系上,针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活教育强调了儿童的学习应以儿童自己学、做为主,调动一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学校教学的气氛。四是在教育方法上,针对传统教育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消极制裁的管理方法,活教育主张采用诱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积极鼓励的管理方法。
五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儿童只会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现象,活教育竭力主张培养儿童自动研究和创造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新儿童。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改变那种“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死气沉沉的旧教育。
二、“活教育”创立了全新的幼儿教育观
活教育强化了现代儿童观,使研究与了解儿童、热爱与尊重儿童成为教育儿童的前提,为中国现代幼教事业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石。在活教育实验中,陈鹤琴便确立了“儿童中心”、“一切为儿童”的原则。他认为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做到在明了儿童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施行“活教育”,反对儿童心理特点的成人化倾向。同时,他还指出,作为幼教工作者须有“爱满天下”的情怀,做到热爱与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格,不要仅视其为成人的财产或附属物,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性的人,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与价值。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中,也要把热爱与尊重儿童作为一个搞好教育的前提。
活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从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德育方法诸方面都提出了有创造性的主张。比如,在教育目的上,强调“教人做人”,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在课程设置上.主张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提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活教具、活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做”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等等,都体现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全新的教育观。
活教育更为集中地反映了幼儿教师观。认为作为教师,要树立儿童本位的理念,须有对幼教工作的认识与决心,做到敬业、乐业、专业与创业。陈鹤琴曾指出,幼儿教育的三大要素是儿童、教材和教师。尽管儿童是主体,但教师却是前提,这是因为须“教师度量儿童的能力与个性,用种种最适宜的方法,把教材介绍给儿童”,活教育无疑强化了师范教育事业“工作母机”的观念。
“科学素养”一词最早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onant J.)提出,科学素养开始由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起始于美国提出的“2061计划”、《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英国《国家课程中的科学》等西方科学教育改革方案,我国在1988年引入科学素养,并于2006年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其中对科学素养(科学素质)的定义为:公民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素养的高低影响公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现代社会生活的质量,并直接影响了国家宏观科技决策的制定,关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具备公民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3.27%,远远低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有文献记载,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大力发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情感态度培养和科学经验形成的有机结合[1],而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入“幼儿科学教育”理念。在国外教育热潮的带动下,我国先后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结合幼儿思维和认知特点,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自幼儿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很多弊端[2],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达州市4所幼儿园(市机关幼儿园、小红帽幼儿园、铁路幼儿园、商业幼儿园)进行调查,了解当前达州市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域特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达州市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现状分析
1.对幼儿科学教育重视度不够
据了解,达州市除市机关幼儿园为公立幼儿园以外,其他多数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立幼儿园,这一现实决定了幼儿园管理者更需要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如孩子能背多少儿歌,会数多少数等,让家长看到幼儿园的价值,保住幼儿园的生源,同时在与达州市机关幼儿园、小红帽幼儿园、铁路幼儿园和商业幼儿园等幼儿园管理人员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多数幼儿园管理者认为幼儿园更需要幼儿教师具有弹、唱、跳、画等素质和技能,像科学教育活动(或自然常识)这种具有隐性、远期效应的课程往往被忽视或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除此之外,在翻阅教师月(周)计划时我们发现,作为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之一的科学教育,每周仅安排一次课,且教学目标设定简单,偏重于知识目标,忽略了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培养,不利于幼儿科学素质的发展。
2.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偏低
作为科学启蒙教育者的幼儿教师,其科学素养的高低是决定幼儿科学教育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4所幼儿园师资情况的调查数据普遍反映了以下3个问题: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且多为女教师,其中20岁以下的教师占14%,20~29岁的教师占58%,30~39岁的教师占19%,40岁以上的教师占9%,教师队伍年轻化明显,她们大多对新的科学教育理念理解不透,教学经验不足,统筹各学科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能力较差;二是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幼儿教师毕业于中师或职教幼师,学历总体偏低,专业知识薄弱,科学素养较低,缺乏必要的学前教育理论基础,因此针对教学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欠缺;三是幼儿教师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意识较差,对待教学缺乏热情,并往往具有职业倦怠情绪,这一工作态度,往往使她们了解科学知识的最新动态较为滞后,利用各种资源带领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动力不足,不利于科学教育的开展。
3.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等单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物品开展科学活动,引导幼儿接触自然,认识科学现象,发现科学技术与生活的联系,萌发对科学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幼儿教师往往将幼儿科学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或是常识教育,普遍采用讲授法,不符合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受幼儿园办学条件的限制,幼儿园对于科学教具和科学探究材料的购置欠缺,另外幼儿教师利用身边材料开发科学教具或实验材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开展公开课活动之外,教师很少采用发现法或是探究法,无法实现幼儿自主探究;同时受教学场地设施的局限,大部分科学教育活动安排在教室进行,教学形式和教学场地单一,不利于调动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科学教育资源缺乏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即是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各种教具、帮助幼儿学习的各种科学教育资料,以及可供科学教育利用的社会资源等,具体类别包括教、学具(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图表、电化教具、各种实验用器材等)、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科学活动专用场所(自然角、种植园、饲养角、气象角、科学发现室等)[3]。在所走访的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儿园没有配备完整的科学教学具及实验材料,另外,受办学场地的局限,大部分幼儿园科学角建设不足,据了解金兰幼儿园专门设立了植物生态园,可供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而所调查的4所幼儿园中,仅有小红帽幼儿园设置了单独的图书资料室,并建设有“弗雷德科学实验站”,并以特色兴趣班的形式开展幼儿探究活动,科学教师选择了一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小实验供幼儿体验探究,如让孩子通过“有趣的溶解”实验,了解生活中一些可以溶解和不能溶解的事物,初步感知溶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使用溶解的方法配制一些饮料,在动手中,孩子们会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加快或减慢溶解的速度,逐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改变达州市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现状的对策
1.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科学素养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多种途径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幼儿教师是最重要的人的因素,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4],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着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因此,要改变达州市目前幼儿科学教育的现状,首先要从教师源头抓起,建议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是考虑到大部分幼儿教师学历不高、科学素养偏低的实际情况,幼儿园可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尽可能给广大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同时可与地方院校合作,邀请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幼儿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或是选派教师到高校学习科学实验技能,提倡高校幼儿科学教育研究者与幼儿园加强科研合作,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二是利用高校每学期都会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习的机会,幼儿园可趁此机会鼓励实习生走上讲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由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从旁指导,双方互相交流学习;三是幼儿园应逐渐引入高学历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改善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在不同层次幼儿科学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下[5],部分幼儿园管理者认为中师或是职教幼师的毕业生比学前教育本科或专科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但不能忽视的是,后者更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其专业发展潜力和个人能力是很强的。
2.结合地域特点合理创设幼儿科学教育资源
课程整合—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中,教师们对教学软件内容与幼儿园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由于软件具有良好的教育性、艺术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特点,将软件融入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与课程整合后拓展了教学资源。在当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下,利用计算机技术容量大、密度高、节奏快的特点,通过电脑与课程的整合,使幼儿在“声形一体,图文并茂”中感受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创造了高效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了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在课程整合中教师们善于学习,敢于创新,虚心请教,大胆解决问题,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激发幼儿学习动机—主动地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幼儿心理发展看,幼儿期又是形象思维、直接兴趣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小小探索者”项目引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电脑软件的交互作用,电脑软件的使用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把文字、图文、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结合在一起,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营造开放式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唤起幼儿持久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游戏,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2.调动幼儿积极情感—快乐的学习
在活动中,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感到舒适和满足,感到有意义。电脑游戏运用了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在各种生动形象的游戏中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探索发现的欲望,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使他们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3.增强幼儿自信心—大胆尝试探索
电脑教学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主动学习的环境,遵循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现代化教育原则,使幼儿从被动接受的地位变为主动参与、发现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三、完善传统教育方式,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1.教学内容—由抽象走向直观
软件利用文字、声音、图形等多种途径充分刺激幼儿的眼、耳、手等多重器官的发育,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进幼儿的记忆、思考、探索等活动,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直观生动的形象,使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示更为生动逼真,使学习摆脱了文字的平面化叙述,扩展了幼儿的视野,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教学过程—由关注共性走向关注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到较大体现,通过“人机对话”实施个别化教育。幼儿可按自己的要求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吸引着幼儿的注意,而游戏中体验到的成功,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促进了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3.教学结构—由“幼儿为主体”走向“双主体”
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把握《纲要》精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最科学的思想理念渗透到幼儿教育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具体工作要点
(一)、建合格教职工队伍,促进专业之成长。
1、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与交流。规范教师职工言行、仪容、仪表,与家长建立友好的服务关系,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同伴关系,与领导和同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营造积极健康、亲切和谐的育人环境。
2、加强新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提高新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和评价能力;尝试“师徒结对”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开展园内邀请课活动,通过观摩上课、交流讨论、竞赛活动等,使全体保教人员清楚地感到责任感和紧迫感吗,从而更加遵章守记,团结协作,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做到人到岗位心到岗,工作更到位。
(二)、认真抓好常规管理,提高保教之质量。
1、加强日常活动管理,进一步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内容,注重活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备课管理,针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对备课方式作出要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准备要在课前一天完成。
2、重视教研活动的质量。根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问题作为教研组讨论的专题,并能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共同商讨。继续规范班级计划、周计划的制订,并检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使一日活动有序、有效。在保教结合原则的基础上,提升保育员的保育水平,协助教师做好一日生活管理。
(三)、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确保健康之成长。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重点把好食堂、点心的卫生关,确保幼儿饮食安全卫生。加强安全教育,积极向幼儿、教师、家长宣传安全常识,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做到认识到人,操作到位,把不利于幼儿安全的事故防范于未然,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四)、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家园共育。
1、通过家访电访、家园联系册、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开放等形式,不断推广家教新理念、指导新技能,使家园联系更通畅,家教指导更具先进性,科学性,快捷性。
2、充分发挥家委会代表的作用,在幼儿园和家长间搭建起坚实的桥梁,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并能以提议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来,为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
3、开展家园共育系列活动,以具体的问题引发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碰撞,从而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同步教育。
三、具体日程安排
二月:
1、做好开学报名、幼儿体检查验工作、做好事业统计。
2、召开家委会、各班开展家长会。
3、教师业务学习、制定班级计划、环境创设,丰富幼儿活动材料。
4、2013年重点目标安全责任书签订。
5、开学第一周安全应急演练
三月:
1、组织幼儿参加绘画与手工比赛。
2、各班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3、庆祝“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
4、园本培训,请专家来园讲座《潜能阅读》
5、迎接期初工作检查,常规检查。
6、迎接民办园年检。
7、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系列活动,举办法制讲座
四月:
1、大班段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2、开展青年教师美术折纸手工比赛活动。
3、进行安全演练
4、开展祭扫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5、组织幼儿参加校园歌手卡拉OK比赛
6、加强食堂管理工作,迎接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检查。
7、组织教师参加晋江市民办园“区域活动的规划与设置”专题研讨活动
8、组织教师参加苗苗中心园表演游戏开放活动。
五月份:
1、中班段运动展示周活动
2、园本培训《潜能阅读》
3、安全宣传教育讲座
4、组织教师参加“安海镇幼儿园青年教师六项技能比赛。”
5、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
6、开张助残扶弱献爱心活动。
六月:
1、庆“六一”系列活动
2、安全预案演习和消防演练
3、小班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4、各类计划的总结、归档工作
5、做好财产清点工作
6、总结与整理一学期的研究经验
七八月份:
1、准备秋季招生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幼儿园;艺术教育;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幼儿具有较强的探奇心理,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大,但由于理解能力的有限,对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难以真正把握,对于学习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艺术教育正好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把握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艺术的直观性和鲜明性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是非常吻合的,所以幼儿园开展艺术教育的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是幼儿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意义
(1)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发展创造力的前提,幼儿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稚嫩的特点使得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幼儿园应该把握这一契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包含了手工、音乐、绘画、舞蹈等众多内容,为幼儿接触新鲜事物提供了很多机会;同时,在艺术教育这样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幼儿的想象力能够得到无尽自由地发挥。因此,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体通过参与一些活动而获得的关于美的看法的能力,艺术教育中的绘画、舞蹈等活动均为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适当的肯定幼儿的无意识审美本能、引导幼儿的审美取向,启发幼儿的审美能力,有利于使幼儿对艺术无意识的积极表现转化为有意识的审美体验,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艺术教育自由活跃的教学氛围和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幼儿活泼好动、乐于动手的性格特点。使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较大的内在满足感。幼儿通过自己的歌声和绘画成果等表达自己对美的认识和感受,在获得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后,内心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获得成功感和自信感,久而久之,自信心也会逐步建立和发展。
二、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现状
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幼儿艺术教育既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又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由于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各式各样的幼儿艺术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发展起来,家长也热衷于让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班,发展孩子的多种艺术能力;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对幼儿艺术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许多幼儿园认为艺术教育需要投资的成本较大,学生生源比较缺乏,这样的投入容易使幼儿园入不敷出,很多家长认为在幼儿园让孩子接触艺术教育还太早,占用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这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现实条件的限制,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视幼儿的兴趣。虽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强调发展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目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大部分主要集中于内容教学,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很少从幼儿的兴趣入手,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发展水平,忽视了幼儿的兴趣爱好,自然也就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幼儿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当前我国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普遍存在“老师这样做,你们也这样做”的现象,教师通常让幼儿观察模仿老师的做法,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也不利于幼儿能动性的发挥。
(3)忽视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人的自我意识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有所发展,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也是从幼儿阶段就开始的。幼儿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希望在艺术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并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和表扬;然而,我国目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常常忽视了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通常把幼儿的活动圈定在刻板的模式下,让幼儿跟着教师的步骤来,压抑了幼儿自我表现的意识,对幼儿绘画等艺术活动过多的干涉,约束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难以切实实现自我表现的需要。
四、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发展的策略
(1)创新幼儿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幼儿园教师在选择艺术教育的内容时要更多的贴近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艺术教育活动。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是与幼儿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其次选择的教学方式要具有开放性,为幼儿提供更多自我思考探索的空间;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紧跟时展的需要。例如,幼儿教师可以更多地学热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的一些活动和教育方式,适当在幼儿园内开展亲子教育,鼓励家长多多参与到与幼儿的艺术创作活动之中,让幼儿在与亲人的互动过程中更加轻松自由而真实地表现自我。
(2)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艺术创作。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想象力也比较丰富,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培训幼儿,将幼儿的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当幼儿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与现实情况不太符合时,教师切不可用“不对”、“不应该这样”等言语去评价和限制幼儿的审美角度,打击幼儿的审美情趣,而应该启发、引导、鼓励幼儿的创造活动,捕捉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闪光点。例如,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可以给幼儿更多自我创作的机会,在绘画工具的选择上,让幼儿自由选择;可以给幼儿提出一个诸如“美丽的春天”的绘画角度,让幼儿自由选择颜料,自由发挥想象,绘画出自己认知里的春天。
(3)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现代幼儿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以灌输为主的艺术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支持并鼓励幼儿的创新想法和创作行为;不应该仅仅用知识记忆和技能模仿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要把“创造性”作为艺术教学的重点指标。例如,开展以“我自己”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为幼儿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零食,让他们自由选择,允许他们采用自己吃掉、送给同学、保留下来或者拼凑组合等方式处理这些零食,在活动过程中,适当地鼓励幼儿与其他同学共享零食,或者把自己的零食拼凑成自己喜欢的模型。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艺术教育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生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对艺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幼儿园在进行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克服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创造出幼儿易于接受的艺术教育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注重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幼儿艺术教育营造轻松自由的艺术氛围。
参考文献:
[1]刘铁芳,颜桂花.基于生命立场的儿童教育:理想与实践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5(04)
[2]杨淑萍,郭文文.学校教育中生命价值的异化与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1)
[3]边霞,林兰.走向生态:儿童艺术教育之必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