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论文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微课
微课称为短期课程或者单元课程,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其核心是列出课堂教学过程中传递的核心概念,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强调视频的类型是在线网络课程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学习微资源。微课的特点:视频教学的时间较短,教学内容相比与传统的课堂来说较少,微课的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微课的制作方法非常的简单,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微课的问题精确,主题突出,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认知规律,更加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的时长一般是5-8分钟。一个微课就是一个小小的主题,只需要会制作简单的PPT以及录制软件,里面包含着所有的教学环节,却能以此制作出有自己教学特色。
1.2翻转课堂与微课的关系
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19世纪初期,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的以课前、课中为分解,把过去教师上课知识传递的部分迁移到课前,即课前学生观看教师讲解视频,让学生在课外预习,预习完回到课堂研讨,课中包括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不懂的问题首先由小组内学生帮助,促进学习、情况简述和反馈,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讲解。翻转课堂的重构了学习的流程。实际教学中,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核心,课堂上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和协作探究,直接决定了课前知识传递效果,影响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互动交流来解决学习的困难。从而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微课所选择的内容,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知识,是在现实生活和真实的情景中产生,是学生在网上主动的收集学习资源,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认知结构。通过微课的学习,自主进行学习,小学生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小学数学微课的教学设计
在微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正确选择微课教学的内容,在内容上我们需要将其进行分割;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相互沟通,以一个问题为主线,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问题的设置一定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互动性问题应该从实际生活中出发,微课的时间应较短,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设计互动性问题的时候一定难度事宜,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层次性以及递进性,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还可以在设计微课过程中添加些互动性的措施,如微课带有教师头像的视频,添加背景音乐,以及把握语言和字幕的节奏。设计网络交流平台,可以内嵌在前测、后测、测试反馈中,学生也可以互相监督和交流;微课的教学设计遵循精细化原则,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是什么,然后分成概要过程和细化等级过程,在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使教学的过程能够层层递进,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选取出来基本的概念和法则,适当加入与知识有关的图片和动画等,不断的一步步加深对知识的提升,以此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微课的教学设计步骤:必须弄清楚课本中有价值的内容,要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要从生活中常常碰到的问题入手;要讲述性比较强的知识点,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学生作业中的易错点制作成微课;确定需要围绕数学的核心概念,采取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自学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素材选择。
3小学数学微课的个案设计
小学数学圆的学习属于重点。本课采取的是基于情境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圆、圆心、半径和直径等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录制课件:录屏软件+PPT式。微课制作:步骤一:情境导入(3分钟)。步骤二:分发前测任务单,明确教学任务,正确使用圆规画圆的步骤问题。步骤三:观看《圆的认识》微课视频。让学生将疑问及时的记录下来。步骤四:课堂答疑(7分钟)。让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讨论。步骤五:教师讲解与总结(3分钟)。教师将各组都不会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询问学生是否都已经理解。最后是教学效果评价。学生们兴致活跃,课堂氛围很好。需要强调的是,在设计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能力,应当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全面的表现出一个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动脑。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提供更有效的微课制作工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满足教师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的条件。
作者:尹丽峰 单位: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
参考文献:
[1]Shieh,D.Theselecturesaregonein60seconds[J].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2009(55).
[2]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3]Tan,S.C.,&Wong,A.F.L.Teachingandlearningwithtechnology-AnAsia-Pacificperspective[M].Singapore:PearsPrentice-Hall,2001.
例如,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时,学生对生活中的多位数司空见惯,但很少会注意到这些多位数的使用。在课前,可以借助《问题生成单》,让学生通过上网、手机查询、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课堂中学生交流汇报:有的是今年全国十一黄金周的旅游统计数据,有的是甘肃省的土地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少,利用这些生活中的多位数来教学读法和写法。同时,这些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也让学生了解了国情、省情、市情,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
我们现在大多还沿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统一的教学时间、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形式,教师限制较大,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则可变革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我课前设计了一个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有关涉及百分数的数据。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反映我市政治、经济、教育发展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百分数进行处理、分析,绘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收集一些数据,选择部分数据作为家庭作业来完成。有的学生选择近年来全市人口的增减变化、城镇居民纯收入的变化;有的选择宽带用户、手机用户数据等;有的选择各县区的高考录取率、中考升学率等数据,作业形式灵活设计为科技小论文、统计图、调查报告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百分数的知识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小学数学
学科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一直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中缺少合作学习,更缺少自主探索,教学中也很少有机会独立获取知识。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方法呈现信息化、学习开放化、学习过程交互化。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学重点是掌握面积公式,而难点在于面积公式的推导。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对于如何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学生很难理解。但我们用多媒体演示就形象多了,动态演示把一个平形四边形沿一个高割成一个梯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别用不同颜色表示;然后,再把直角三角形旋转后平移到梯形的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用颜色闪烁,加以重强,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到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和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不变。在明确面积不变的基础上,再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后得知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是对应相等的,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化静为动,把学生的难点轻松解决,实现了由感知到抽象的转化过程,学得轻松自如。
(二)利用网络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传统的课堂转移到网络环境下,可以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数学教学。例如,我们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可以选择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自主选择练习题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网上完成,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室的电子举手功能向老师提问,或者利用网络教室或聊天室学习,这样就做到了因材施教,避免学生“齐步走”的现象,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这样让学生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有乐趣,优化了课堂练习。
(三)利用网络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在线学习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智乐园教学平台等教学软件进行在线学习。学生在登录软件平台后,自行浏览教学视频,学习中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在线向老师、学生请教,实现生生交流或师生交流,可以得到不同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还可以在线讨论、发表帖子。在网络自学之后,选择软件中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进行练习,练习题的设计运用人机交互,实现个体化学习,就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本节教学结束或单元教学结束后,还可以选择测试题检查自己学生本课或本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自我检测,学生在线答题、提交后,及时查看成绩,可以知道哪些题做错了。测试可以设计为数学游戏的方式,也可以是过关的方式,还可以根据难度设计为星级测试方式等,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挑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使其感受到了快乐。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
不论是小学数学,还是中学数学的教学,提升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开头。通常,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为了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还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有效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强烈的求知欲望,因而,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将信息技术适时的运用于教学中,有效的开启学生的知识大门,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探究思想等,促使小学生在一堂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状态下由以往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首先,面对比较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那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为了更形象化的将该堂课的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我们学校内的绿化环境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结合多媒体的形、象、声、色等的有机结合,画面上出现了正方形、菱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的环境图。最后,问同学们:“这些图片好看吗?”“很好看”同学们一同回答道。老师接着问:“那它们都是由什么样的图形组成的呢?”此时,同学们的兴趣已经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争先恐后的议论着并抢着回答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活跃数学课堂的氛围,还能提升教学效率。
2重难点的讲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见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采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以便学生更加自如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重难点知识。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本章的重点主要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借用三维动画的变形功能,在学生的面前展现“一个圆柱体在侧面在展开之后形成一个长方形”。同学们通过对该过程的仔细观察之后,就很容易的掌握该章节的重点知识:圆柱体的表面积主要是由两个圆形面积加上一个以圆的周长为长、圆柱体的高度为宽的长方形面积之和。这样的教学方法中,主要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制作出动画,通过立体式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不仅能帮助学生在思维上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借助信息技术了解清楚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特点,以及表面积的公式等,促使该堂课的重难点知识轻易的被破解,有效的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揭示规律——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演示出实际的整个操作过程,还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去[2]。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比较等掌握知识的实质内容,从而更加科学、正确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对于同学们来讲,要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整个过程中比较困难的,理解起来也是比较发杂的,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的客观限制,凭借自身的能力是很难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所拼凑成的圆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小学生是很难理解化园为方这个道理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将一个圆分成2等分,这两个半圆分别采用黑白表示,接着将这两个半圆分别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再将小扇形排成两列,将其拼似成为一个长方形,且闪烁显示出来。然后,再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方法进行割补。通过这样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深深的了解到等分的份数越多,圆就更容易转变为长方形。同时,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思维去想象无限分割的情形,并且还要理解和掌握圆是可以转换成一个等面积的长方形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圆的面积公式自然而然就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同学们也是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并掌握其难点知识;同时,在一定的基础上,还能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思维。
1.1建立专业的调研机构和组织
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产物,这个也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国家的教育部分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围绕这个新的课题进行全面专业的调查研究,这样需要专业的人士对教学的内容、过程、目标和模式如何与信息技术进行更好的结合,对于结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且对方案进行多种验证。及时的发现信息技术和小学教学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出合情合理的方针策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同时专业的调研结果也可以为政府部分做出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可以更好的引导教育行业的发展,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1.2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接触信息和接受知识的范围。信息技术也走进了课题,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设计和传统模式有着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以计算机教学方法为主,突出信息技术教育在实际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计算机当成新的教学工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态度,自觉地获取新的知识和有选择地接触新事物,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1.3重视信息技术中所用到的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和管理
信息技术进入学校,不仅是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的改变,学校提供给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使用资源也要有所变化,专业的网络资源和办公用品是学校应该给教师配备的基本教学用品,网络化办公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可以通过网络把一些有经验教师的讲课方法和讲课过程直接呈现在教师的面前,这样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学习先进的讲课经验和讲课方法,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让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使用比重的加大,国家应该研究制定适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政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推广,不管技术支持方面,还是软件建设方面,都需要各级政府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和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良性发展。
2加强政府行为,切实处理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2.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新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中能否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领导者的重视以及正确的决策可以使得政府做出一系列的有效行为。由于领导的认识、设备配置的经费以及当前的教育体制,使得中小学的实际教学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十分有限的。政府应该采用适合当前状况的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服务。
2.2经费投入的问题
学校进行有序的信息技术教学,稳定的经济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资金的持续稳定。对此,政府主管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资金项目,专款专用,进行信息技术建设,可以采用奖金或者校园建设等多种方式发放到各个小学。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中小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建设中,社会企业在学校或者教育专管部分在采购信息技术设备时应给予低价或者折扣,教育主管部门在进行信息技术设备建设和规划时,要做好全面的考虑,在硬件个软件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分配中要有机结合,使得资金和人力能发挥最好的整体效果。教育主管部分再进行经济投入和整体规划的时候,也要尽量照顾到经济条件比较差和基础设施不好的中小学,尽量地缩小教育上的地区差异。
2.3硬件问题
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着这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所以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中,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从实际出发,确定自己需要的基础教育设备,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更好地解决问题,也使得新的建设和原有的教学设备更好地融合。除此之外,还要对硬件维修和维护工作上做出有效合理的安排,以便保证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转,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2.4软件问题
四年级数学实验小论文摘要: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肤浅的体会。
关键词:四年级数学教学兴趣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转换教师角色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让学生多“看一看”,让学生多“做一做”,让学生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我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昂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新课程改革对教
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当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就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对数学兴趣。
四、猜测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1.忽视经济数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一向是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往往会偏重实践操作课程而忽略各种基础理论课程,以致理论课程课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剪裁,其中就包括经济数学这门基础理论课。这样压缩了经济课程的学时,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另外,经济数学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但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偏低,导致学生学习投入不够,热情不高,严重地影响教学的开展。
2.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课程仍采用“以教师为主,以书本为主”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一地沿用“引出定义、证明定理、例题讲解、布置作业”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大量定义、定理和解题技巧。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打造成装载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考核方式单一
采用笔试方式进行学生考核,是高职院校一直贯彻的理论课考核模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虽然对维持教学秩序有一定作用,却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以成绩来判断学生学习状况无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反而增加学生心理负担,降低学习的热情。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学生只会疲于应付,无法做到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经济数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课程,目前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揭示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笔者从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素质的角度,对如何有效促进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校本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经济数学》教材往往不能结合高职学生的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工作,一方面,教材内容上偏重理论知识,没有突出经济数学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教材中所用到的定义、概念等基础知识过于严谨,使学生很难从抽象、严密的逻辑体系中脱离出来,真正理解掌握教材知识。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以经济应用为主线,对严谨的数学定理、概念等进行合理整合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减少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强调经济数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据调查,经济数学教材中有关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实例非常少,导致学生不理解经济数学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出相应的数学概念,避免采用过于专业化的叙述来表达概念的定义,减少经济数学的理解难度。例如,在介绍极限的这一抽象概念时,可以从庄子所说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例子出发引出极限的定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直观表象,降低理解难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将经济数学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例如,运用极限的知识解释细胞的繁殖、树木的生长等问题。这样结合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经济数学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3.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如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关键。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往往遵循“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因此,在经济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特色,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把数学问题具体化,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各种经济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印象,提高了经济数学在学生中的地位,还培养了学生从问题中不断探讨解决方法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完善经济数学课程考核模式
单一的经济数学课程考核,不仅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反而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出发,优化并完善经济数学的课程考核机制。一方面,院校在考察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能力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核。杜绝采用单一片面的考核方式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除了笔试这种常用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调查报告、论文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促进了学生技能方面的发展。
三、结语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有效地弥补教师生硬的讲解,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富有趣味。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加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大脑,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根据需要将教材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灵活性得到很好的培养。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多媒体数字化演示方式是一种有力的教学工具,它能将用语言不容易表述清楚的概念和问题变得具体化且形象化,而这无疑使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时变得更加容易。
二、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优化课堂教学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形象性,这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恰当地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就能使小学教学教学变得更加容易。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闪现的文字、动态的图形以及变换的色彩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清晰。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方式,科学地创设题意场景,能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题,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有关行程问题的时候,明确运动的物体和运动的起点、方向、时间、结果等,是解答行程类题目的重点,如果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素材,就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技术,让学生能够借助形象的事物进行思维,就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题意,从而使教学的难点轻松解除,也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帮助。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教师都需要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需要,使静态的书本知识通过课件动态化得展示出来,直观生动地显示文字和图形的变化,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心理,使教与学之间互动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在教学生认识角度的时候,由于小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很难理解角的意思以及掌握角的画法。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先使一个亮点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用不同的颜色从这个点引出两条线,并且使这个亮点和两条射线处于闪烁状态,这样就能使学生再看到之后,马上明白角是如何形成的。分别闪烁亮点与两条射线,有助于学生认识角的组成与各部分的名称。将一条边固定而另一条边移动,就能形成不同大小的角度,这样就能很容易得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的叉开程度有关的,而跟两条边的长短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将以往静止的画面变得活动起来,就能非常轻松地突破一些教学难点,并且能够明显地压缩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四、现代信息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题目,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一组的学生围绕问题自己解答,并将解答情况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并组织各组学生互相交流探讨,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这样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在选取内容时需要多下一些工夫,尽量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题目,激起学生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学习网站,通过网络学习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等,使他们能够运用并善于运用新方法去自觉学习和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五、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开发小学生的潜能。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数学概念很多,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帮助学生很好的进行理解。
六、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的重要时期,很多小学生愿意去发现新的事物、探究新的事物。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应用网络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是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和严谨,导致学生感觉数学课程十分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网络技术的教学环境中,教学信息以立体、形象、丰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面对这种多样式的信息呈现方式,小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作用下,他们会迫切地想要了解这些信息,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力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教学活动中,而将网路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能通过计算机展示的图像、数据、动画等进行模拟、探索,学生能通过直观的感受,对知识进行验证。网络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能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多样化、形象化、视觉化,这样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2揭示数学内在规律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活动几乎都是教师看着教材,在黑板上简单地画几个图形进行讲解,整个教学活动几乎是静止的;而利用网络技术能动态地展示出教学内容,这样化静为动,揭示数学的内在规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圆的认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圆的形成过程,将绳子的一端固定,然后在另一端系上一个小球,甩动小球,让其作圆周运动,从而让学生了解圆的形成过程。通过这样的动态演示,能让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为圆的进一步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合实际生活,感受知识的生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动画、声音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虚拟情境,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例如,教师在讲解“相遇问题”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两个人在不同的位置,同时向某一个位置前进,动态地展示出两个人相遇的场景。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遇”等专业术语的含义,从而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总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策略,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协作互助,让学生在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我们熟悉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准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
一、了解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为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打好基础
任课教师对教材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新旧知识的关联、迁移程度,内容的重难点都要了如指掌,吃透各知识点在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教师就能胸有成竹、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知识技能。
我们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注重以情境引入,如“小雷哥哥带领椰妹学习”几乎贯通了全部课程的学习。它以问题导入,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等等。所以,作为信息技术科任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精神,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我们要做到不光让学生学完课本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知识,运用知识。
二、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做到因材施教
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记忆力、注意力、理解能力、学习态度,了解各起点不同的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我们在设计作业或任务时要有难易不同程度或同一任务对各层次同学设不同要求。比如五年级下册学习制作幻灯片中,有的学生打字速度比较快,老师可以在他们完成课本操作内容的基础上,为他们设计一两张新幻灯片给他们操作,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想象、创造性地自己设计幻灯片来制作,而打字慢的同学他只要完成课本内容就好了。此外,教师再联系教材,确定好整体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然后通过找出学生间的差距,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任务,注意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正确引导、鼓励其追赶上学“快”生。
三、精彩、合适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精彩的课堂导入能让课堂锦上添花。课堂一开始的3~5分钟是整堂课的重要时机。老师要善于将课堂的导入做到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恰当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在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能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老师则由传统课堂中的主体转为“主导”的身份。自然,学法不是单一的,平时我们可以让任务驱动教学法与讲授法、演示法结合起来使用,可更加快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