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冷链物流的原则范文

冷链物流的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冷链物流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冷链物流的原则

第1篇:冷链物流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第三方冷链物流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时间比较短,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资本投入上都略显不足,尤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中心地位的凸显,使得冷链物流在整个大物流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对于冷链物流体系而言,虽然只是物流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它能有效地连接城乡的消费与生产,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冷链体系的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副产品及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量举足轻重,所以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意义重大。

所谓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冷链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冷链物流过程。由于生鲜食品易腐易变质的特性,产品必须在流通的全过程中持续保持适宜的温度,并迅速周转,因此冷链物流必须使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所有环节紧密衔接,并配以合适的设备、统一的管理,方能确保生鲜产品的质量。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流程

按照一般冷链物流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可将冷链物流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以下几项活动: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和消费,具体如下:

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初加工、屠宰、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存、运输、物流信息)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批发商、零售商(销售、物流信息)最终消费者

这种简单的流程设置能够非常简洁地表现出冷链物流过程的基本步骤,为冷链物流的流程分析提供了依据。从各个活动流程来看,冷链物流的过程比传统制造业物流的流程要复杂很多,而且每一个流程都还可以继续细分。我们从供应链层面上,按照物流七大要素原则对冷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存在的问题,希望依托这个流程的分析找到关键问题所在,并提出应对措施。

二、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及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环境下运销,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30%,每年有总值约92.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亟待发展与完善。现今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流通加工方面的问题

农产品冷加工的预处理过程良莠不齐。据估计单单食品加工方面,目前全国每年生鲜食品冷加工(慢冻、速冻、冷藏和冷保鲜)量就达到800~1100万吨,占生鲜食品总产量的2%左右。其中冷冻、冷藏食品年生产量约350万吨, 年增长率达25%。但在冷加工品种、数量、质量、包装及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隐患。其一,宏观管理失控致使行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下,相关生产、运输、销售等的标准和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其二,产品质量无章可循,品种单调,重复现象严重。其三,销售条件欠缺。

2.储存方面的问题

有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冷库的实际利用率尚不足40%。在冷库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重视肉类低温冻结冷库的建设,忽视果蔬高温保鲜冷库的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忽视产地加工生产性冷库的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发展及管理,忽视批发销售小冷库的发展及管理。

3.运输方面的问题

冷藏运输工具的发展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冷藏运输工具比较单一且发展不平衡,冷藏运输能力明显不足。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需调运的易腐货物约4000万吨,由铁路调运的易腐货物量约1000万吨,而用冷藏列车运输的货物只占铁路调运易腐货物总量的25%,这些冷藏列车仅占全国总运营车辆的2%。公路调运易腐货物的规模、数量有限,具备冷藏保温功能的汽车总保有量仅近20000辆(其中冷藏汽车约占15%)。而全国水路运输易腐货物量更是不足,约占每年总需调运量的1%,即40万吨左右,其中全国各型冷藏运输船仅200艘,总容量仅为10万吨。冷藏运输设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比地面冷藏设施差,作为农产品冷藏运输先导环节的专用冷却站的建设尚处空白。在各种运输方式上,冷藏运输能力也很不协调,各种冷藏运输工具的发展方向、重点以及步骤等缺乏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微观支持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冷藏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浪费严重,物流成本占农产品成本比重过大。

4.销售存在的问题

我国冷藏农产品的销售过于集中在超市和大卖场,生产厂商把许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了超市和卖场里,导致冷藏农产品在这些超市和卖场里出现了供大于求、流通费用不断增加的局面,但小城镇和农村市场的冷藏设备配置发展却较缓慢,且国产冷柜质量参差不齐,性能不稳定,造成冷链中断;而进口冷柜价格昂贵,令商家望而却步。此外,农产品冷藏柜设备运行服务维护队伍尚未走向专业代、独立化。

5.农产品冷链中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冷链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冷链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只有提供少部分功能的类似于财务管理软件或者库存管理的软件;在企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更不用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自己企业服务。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所以本应形成多边共赢的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了解,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6.我国完整独立的物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从整体物流冷链体系看,我国的物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差距都十分明显,而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套能监控保障农产品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即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状况的完整体系,缺乏相关的温度立法,再加上食品卫生法规执行不力等原因,致使农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被套以“昂贵、易耗食品、无利可图、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印象,这就给我国农产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造成了不利影响,也使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行业缺乏信心和忠诚度。

三、应对措施

1.加强硬件建设

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规划内容包括厂房规划、储藏设备规划和运输设备规划等。因此,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力度,提出冷藏链硬件发展规划,推进冷藏链设备的完善和提高,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尽快普及应用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国外冷冻藏物流之所以迅速发展,冷藏运输装备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2.缩短运达期限

随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和冷链运输市场的扩大,冷链运输所需的各式冷藏运输工具逐步增加,欠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但是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造成了运输中的瓶颈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并保证各个节点衔接的流畅。冷藏多式联运应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形成多式联运体系。同时加大对装卸冷藏运输车辆的考核力度,严格冷藏运输车辆的时间考核标准,缩短冷藏运输的运达期限。

3.加强冷链信息建设

加强农产品冷链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为冷链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

(1)售后服务方面的信息沟通,可以为农产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的信息支持,并对问题农产品追查到底。

(2)运输方面的信息沟通,可通过引进的先进信息技术,如POS技术、EDI技术和GPS技术等,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的运输进行全面的实时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车运输的计划、审批手续和空车调配环节,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

(3)采购和库存方面的信息沟通,通过计算机系统可对产品与其储架的货位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提货和补货,同时可及时了解到产品的保质期、库龄等信息,从而提高冷链物流的作业效率与管理水平。

四、“一体化冷链联盟体系”的建立是完善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

冷链物流市场是由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和作用的领域。但冷链物流市场又不同于其它的商业领域,冷链物流管理得好坏并不能直接和快速地反映到商品的质量上,具有隐秘性和滞后性。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政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限制和监督企业,政府也可以代表行业协会来促进行业内相互监督机制的建立。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务中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操作要求都很高的高端物流,投资成本高,回收期较长。

因此,笔者建议,要建立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首先要建设一个规范的市场,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保证冷链物流市场的良性竞争与发展,同时要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通过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通力合作,建成一个既符合国内需求又符合国际标准的,由客户、运营商和投资者组成建立的一体化冷链物流联盟体系。

政府在其中可以进行资金扶持,对大城市的冷链物流市场进行整合,建立共同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并由此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至全国,从而推动我国整个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时,要求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从供应链的产地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到终端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配套发展储藏、运输、销售不中断的“冷链化”物流,以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经营为指导原则,加速冷库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工作,提高冷库利用率和社会服务面,大力倡导冷藏集装箱运输和按规定温度展示销售产品的新形式。通过规范化、专业化运作,可有效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现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冯志哲.食品冷藏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篇:冷链物流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构建起通往京津等主要城市的农产品绿色通道,提高蔬菜配送设施条件,完善“绿色通道”政策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蔬菜等的生产和销售,为方便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有力地推动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标准化种植水平日益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等多项强制性地方标准得到推广应用,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7580 hm2,年产量701万t。果园面积达到35340 hm2,年产量50万t。肉类、禽蛋、乳制品、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87.9万t,649.5万t、101.9万t、38.07万t。目前,全省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获得标识认证的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60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484万hm2。对黑龙江省蔬菜、水果、肉类、禽蛋、乳制品和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初步测算,分别为4%、3%、10%、13%、95%和1%,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7%、25%、30%、90%和1%。目前黑龙江省已陆续建起一批规模较大、体系较为完整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如哈尔滨金谷粮食物流中心、哈达农产品物流中心、北大荒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冷链物流的规模正在逐步增长。

二、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发展总体水平较低。黑龙江省大部分农产品仍是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等各个方面的衔接仍然是不明确的,缺乏系统性和连贯的工作,损失严重。部分农产品在加工初步环节采用低温处理,而且运输和销售环节断链现象严重,全过程的冷链比率过低。冷链物流组织水平低,管理落后,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二)冷链设施设备规模严重不足。各类冷库结构不合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相对较少,果蔬冷库建设还相对滞后,产地加工冷库建设还比较慢。夏季蔬菜生产供大于求,在冬天淡季的自给不足,主要依靠从省外转移,恒温保鲜库设施严重不足。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屠宰企业拥有冷藏车的比例还较低,多数运输车辆达不到冷链运输的标准,高温屠宰、高温运输造成的二次污染给肉制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三)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黑龙江省物流业还比较薄弱,在国内与多家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影响力。目前,黑龙江省物流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仍然不足,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只有极少数的物流技术和设备供应商实现国际冷链标准的水平,其他大多数厂商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物流过程控制专业的方式。

(四)冷链物流技术应用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冷链物流手段尚未普及,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现在,黑龙江省虽然基本上有了更加发达的信息网络,但信息和利用率仍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只有少数的农产品产区和试点区采取和应用了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对于信息顺畅、快速的传递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五)缺乏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冷链物流系统和专业培训。冷链物流的运作管理具有科学技术和安全的专业特性,涉及多门类学科知识,如: 物流供应链、食品学、冷冻工艺学、制冷技术、机械技术等,目前黑龙江省物流人才培训严重滞后,只有少数院校开设物流专业,而培养的学生精通农产品物流的很少。

三、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包括乡村公路、农产品运输设施、产地预冷设施、储藏设施等,保障实现农产品物流具有良好的载体优化整合资源,发展高水平的农产品加工配送物流中心。

(二)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构建全省集中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信息化已经是各行业的必然趋势,政府和相关的部门应该做好农产品信息的采集与工作,给相关方提供良好的平台,按照协调发展,整体规划的原则,首先在全省市(地)建立“ 第三方物流”为基础的农产品信息网络,使全省各市(地)工商企业都能方便快捷地上网查询农产品供求信息,进行网上交易。

(三)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应尽快制定冷链系统技术标准,如冷链损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准、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等,保证冷链物流行业规范经营。此外,要建立健全检查与监督机制,积极推行专业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屏障。

(四)大力培育专业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加大对第三方物流的鼓励扶持,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积极宣传吸引更多成规模的物流企业到黑龙江省落户,政府还要培育和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把更多的经历放在整个链条的建设上,有效的降低其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五)大力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农产品冷链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整体,要维持正常的农产品冷链发展,我们必须着眼于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企业和科研院所要加强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霍红.冷藏链研究现状及分析[J].物流科技,2008(10):82-83.

[3]兰洪杰.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对象与过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2):20-23.

第3篇:冷链物流的原则范文

关键字: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技术

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低温冷冻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于低温冷冻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保证低温冷冻食品的安全、放心、营养,已成为冷链物流建设的首要问题。低温冷冻品绝大多数是农副产品,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和保鲜期,对物流要求及时性、恒温性和多样性。为了达到冷链物流的高标准、高要求,冷链物流的建设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本文将对冷链物流建设中电子商务三大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

二、 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由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方面构成[1]。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通常还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即原材料采购、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五个环节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冷链物流系统。

目前,食品冷链主要应用于瓜果鲜蔬、肉、水产品、奶制品和速冻食品等。除了速冻食品,其他农副产品通常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保鲜期,而且物理和化学特性各不相同,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要求相异。如何针对不同的食品,运用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对冷链物流体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科学的处理,是保证食品安全、新鲜、健康地达到消费者手中的关键。

三、 电子商务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由于客体的特殊性,冷链物流系统对信息的收集传递、时间的把握和温度的控制要求极高,如何把物流的各个环节整合起来,实现对物流体系时间和温度的全程监控,这正是电子商务技术在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回答的问题。

1.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系统的应用

冷链物流体系中,原材料提供商可为个人、农场等,地域分布广泛,原材料品种繁多,产品保鲜要求严格;终端市场顾客要求多样化,呈现多品种,小数量的特点;另外,不同材料的加工,对时间又有特殊要求,比如鲜奶制品,从原奶、生产到加工都要求在24h内完成。针对这些特点,冷链物流体系可以引入SCM系统帮助解决。

所谓SCM,就是对供应链所涉及组织的集成和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同,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2]。在冷链物流体系中,供应链主要包括原材料提供商、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和销售终端。

冷链物流SCM系统,主要依赖中心MIS、Internet、EDI技术、POS扫描和条形码的使用来实现。

(1)终端销售信息的采集与传输

对终端销售部门,采集、传输的信息主要是销售和存货的数据以及订单、发票、订单的确认和提前运货通知。在实现信息采集交换之前,物流企业首先应当建立一个Web服务器,通过Internet保证终端销售信息的及时传输。在销售终端,零售商必须先安装条形码、POS扫描和EDI等技术设备,然后通过收款检查时的POS扫描,对销售的低温冷冻食品进行条形码阅读,同时转换成相应的商品代码,再根据EDI标准,将销售数据转化为行业标准格式,实现销售和存货信息的反馈。同时,销售和存货信息进入销售终端的数据库,形成存货量的分析数据,根据需要生成订货通知,通过EDI向配送中心及时发出订单请求或提前运货通知,并实现发票、订单的确认。

(2)物流中心信息分析

通过将EDI传输过来的业务单证转换到自己系统可识别的格式,物流中心MIS对各种信息作出相应处理。对销售和存货信息,MIS自动生成销售情况分析;另外,根据销售终端发送的订单请求和提前运货通知,MIS检查配送中心库存,可以满足要求的,向销售终端发送接受订货通知并向仓储部门发出出货通知,同时重新分析库存,剩余库存量底于安全库存的,生成缺货采购通知。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满足订单要求的,则生成紧急采购通知并拒绝或延缓订单请求。一般来说,在冷链物流体系中,由于冷藏冷冻食品对保鲜的要求很高,库存量过大不但不利于库存成本的控制,更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供应;但库存量过小,又会由于原材料的时令性而形成库存不足无法弥补的风险,从而使订单要求无法满足而降低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如何根据产品的保鲜期、原材料的时令性和销售的需求准确地估计最佳库存量并实现JIT,是冷链物流中心MIS必须重要解决的问题。

(3)原材料采购信息处理

鉴于低温冷冻食品原材料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季节性强的特点,冷链物流的采购具有更大的时令性和分散性。这就要求MIS事先生成不同原材料的产地、收获时间、保鲜期限制等数据信息以供采购部门随时使用。对于时令性较弱的原材料,如奶制品、肉类食品等,采购部门可以根据需要通过Internet及时地与原材料供应商进行信息交换并通过EDI实现实时的单据传输从而完成原材料的采购;对于时令性强的原材料,如水产品、热带果蔬等,采购部门主要是在收获季节通过Internet与各地的供应商联系,同时完成不同原材料的采购。采购完成后,通过信息反馈,MIS最快地生成采购、加工入库的相关数据并更新库存信息。

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的应用

冷链物流对于时间的高要求不仅表现在信息流的实时传递上,更体现在商品空间地理位置转移的过程中。冷链物流的原材料采购和终端销售分布范围极广,如何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时有效地设计配送点,在物流运输分配过程中迅速确定最有效的运输模型和运输路线,都显得更为重要。

GIS技术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将GIS技术运用于冷链物流运输模型的确定中,物流企业可以借助其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确定设施定位模型、车辆路线模型、网络物流模型等[3]。

(1)设施定位模型

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配送点的位置。在冷链物流体系中,配送点和运输路线共同保证物品配送的实现。配送点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路线,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此模型可以对节点数量、位置和规模等作出有效决策。

(2)车辆运输模型

冷链物流的采购或配送通常是跨越多个始点或终点的,GIS可以根据对数据库中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如何降低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决策。其中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3)网络物流模型

通常,一个完善的物流体系都会包括多个配送点,如何最有效地将货物从N个配送点运往M个销售终端,而且保证每个销售终端的固定需求量,同时所耗代价最小,GIS网络物流模型便可以用来解决此类问题,即如何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

3. 无线射频辨识(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应用

冷链物流不但对时间长短的限制很高,而且对于恒定的温、湿度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从原材料的采购一直到终端销售,低温冷冻食品都要求一个温、湿度稳定的环境。但是,由于制冷设备的使用、维修耗费很大,致使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偷工减料,尤其在运输配送过程中,制冷设备只在头尾使用,大大影响了冷藏冷冻食品的质量。如何保证冷链物流运输的标准化运作,实现温度的记录与跟踪、温度设备的控制和商品验收的检测,是冷链物流必须解决的另一个大问题。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其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射频识别卡可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以伪造,且有智能[4]。目前,RFID逐渐广泛地运用于物流体系,其中针对冷链物流温度监控而研发的主要有NEC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推出的“RFID冷链温度管理系统”。

“RFID冷链温度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应用程序,主要监控冷链物流运输中的变化情况。在运输环节,企业可以在发货时把“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放置在货物包装内,货物到达后,收货方通过RFID读写装置读取RFID芯片内的温度数据,系统自动生成整个供应链之中温度变化静态图,如果温度超出系统预设的规定温度,温度静态图的温度超出部分曲线将变成红色报警。温度静态图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温度,所以能准确地知道温度在各时间点的变化,容易责任界定,方便信息追溯,同时也保证了冷链运输流程的标准化[5]。

另外,根据需要,将系统扩展为覆盖全冷链流程的冷链监测中心数据平台,建立食品的安全数据库,并通过RFID在供应链上建立商品追溯系统,就可实现从原材料的加工入库,一直到终端销售冷柜整个流程的监测和控制了。

四、 结论

在低温冷冻食品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冷链物流必是今后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必是冷链物流体系健康、有效发展的保证。运用电子商务技术,突破冷链物流时间、环境、卫生安全的瓶颈,加速冷链物流的运营,建立冷链物流的标准,将成为今后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汝春.冷链物流运营实务[M].北京:中华物资出版社,2007. 7-8.

[2]李琪,王学东.电子商务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10-316.

[3] 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0-314.

[4] 周鹏,张明.浅析RFID射频识别与物流信息处理[J].南宁:大众科技,2006,(2):139-141.

第4篇:冷链物流的原则范文

提要:论文分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和发展现状,探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由于冷链的问题,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已经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因此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迫在眉睫。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这也正体现了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独有的鲜活性、易腐性等特性确定了农产品对物流过程的时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严格标准。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点。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管理与运作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第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较大,天气、交通等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其运作和能耗成本较高、较不稳定;第三,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链的各环节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保证易变质农产品的时效性强;第四,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

1、冷链物流市场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蔬菜近3.5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这就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尤其是以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农产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广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形成,加之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

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随着农产品物流需求的提升,政府和农产品流通主体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农产品物流专业化运作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万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

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兴起。在业务外包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农产品经营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冷链物流业务。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冷链物流市场有待细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对物流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要求存在差异,而我国冷库库温一般为0℃~4℃和-18℃~-22℃两种,少数冷库库温为-28℃以下。这种库温适合大多数农产品的储存温度要求,但是对有些农产品来说并不是最佳温度。因此,从提高农产品储存质量、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出发,应对冷链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农产品设定其最佳储存温度。

2、我国农产品冷藏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我国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导致我国冷链物流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在公路运输中约有80%的生鲜农产品采用开蓬设计的普通卡车运输;铁路运输中有6,970辆冷藏车,但60%以上为加冰冷藏车。在储存环节,我国冷库储存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在销售环节,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使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大大降低。

3、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供应商或自身完成,较多的分散了企业的精力,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实力弱,辐射范围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仅有极少数物流供应商技术和设备能达到国际冷链标准要求,一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冷藏运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

4、缺乏冷链物流专业人才。要维持农产品冷链的正常运营和顺利发展,需要有对物流发展有全局认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也缺乏对我国本土物流理论与实际的研究。在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理论的引导和实践的教学。因而,大多数物流人员不能达到冷链物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5、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使得政府在对农产品物流的疏导监控环节缺乏理论与制度依据,许多不良商家因此有机可乘。加上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同时,我国冷链物流技术指标也不完善,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四、改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1、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改进。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中包括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借助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应尽快淘汰陈旧的冷库车与保温车型,研制出能全程控制温度、降低农产品物流损耗、保证其品质及安全性的速冻机及冷库;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遇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改进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低温物流中心。

2、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它应该同上下游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如果供应链上的成员经常变动,会降低此供应链的竞争力,所以合作各方应以多边共赢为原则,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此外,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并推动其向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转变。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3、鼓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等措施来培养市场急需的物流应用人才,尤其是要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鼓励相关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和柔性机制,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第5篇:冷链物流的原则范文

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创新

我国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几年中,形成了许多典型的物流配送模式。如自建物流模式(典型如京东商城)、第三方物流模式(典型如淘宝卖家使用的“四通一达”等快递公司)和混合物流模式(典型如美国亚马逊商城,自建了大规模物流中心以掌控上游环节,同时外包配送环节)。2013年5月成立的菜鸟网络,使得第四方物流模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第四方物流公司原则上自己不做实际的操作运营,而是做第三方管理,整合资源和管理资源但对管理结果和服务结果负责。菜鸟网络做的就是这样智能物流网络系统,为众多网商、服务商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

冷链是农产品电商(尤其是生鲜电商)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不仅仅需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以及末端宅配冷藏配送工具,否则再好的商品,送到客户那里都会成问题商品。目前在我国具备食品运输资质和冷链运输的物流企业中,大部分都没有能力去做“最后1公里”的配送,反之也是如此。菜鸟网络通过整合全国冷链物流的模式,集合了冷链公路货运、冷链中转中心、城市冷链配送公司、 落地配公司等多种物流资源,创新发展了“二段式配送”物流模式。该模式解决了生鲜电商跨区销售难,生鲜电商商品保鲜难的问题,而且有效地控制了成本,成功支撑了天猫平台上美国车厘子、阿拉斯加海鲜的全球跨境电商C2B的冷链服务,帮助了商家和平台拓展,并为双十一双十二保驾护航,为12月菜鸟全面推动冷链物流平台奠定了基础。

农产品物流标准的创新

农产品标准化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基本普及,如日本在1997年就制定了生鲜食品电子交易标准,欧美国家关于农产品的各种标准更是相对成熟。但在我国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差距,且现存的农产品标准多为生产标准,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存在缺失。快速发展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为农产品流通标准的完善提供了机会,新型流通模式下众多的网商和服务商用草根的智慧探索并更新着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尤其是物流的标准。为了确保消费者对网销农产品的认可,2013年夏季,淘宝网特色中国遂昌馆在红提预售活动中大胆尝试了“自订标准”的做法。团购活动对产品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对果穗重量、单粒果重、颗粒大小、着色、甜度、农药检测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并承诺给消费者。物流配送环节更是仔细琢磨和耐心尝试,创新出一些新的标准,比如在运输过程中如何保证红提果粒不脱落、不被挤压,就测试了“抽真空、套模具”等多种方法,进而形成物流方案。又如,为了保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红提的成熟度,遂昌馆同供货合作社的对接更加精准化,确保团购发货日期和成熟日期完全匹配,所有物流标准必须100%符合要求。最终,遂昌北界红提三次团购的总体中差评率低于千分之一,创造了2013年新鲜水果团购的一个小奇迹。

农产品物流载体的创新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农产品流通中的载体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物流的载体,在电子商务的催生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使得社会闲置的交通运力融入农产品物流体系成为可能。如云南的城际班车,在由省城昆明发往地州的班车中,其中有一半回程都是闲置的,通过信息化的物流网络,将这部分运力充分利用成为了可能。再如,随着农产品电商,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兴起,宅配的效率就变得相当关键。如今在北京等城市一些小区中,开始出现生鲜冷藏箱等配套设施,农产品在入箱后,会有二维码发送给消费者,之后凭码开箱。在武汉,电子菜箱已经成为家事易公司生鲜宅配的标准模式。

农产品物流载体的创新还体现在冷链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改善。2013年,包括青岛、廊坊、昆明、郑州、大同、广安、泰安、西安等多个城市均出现了亿元级别的冷链基建投资。据中国冷链委统计调查,2013年中国冷链物流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了100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4.2%。

物流经验的快速复制带来农产品网销品类的突破

不同于传统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一大特点就是经验的快速分享和复制,在包装、物流、配送、营销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能够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和复制,进而带动整个品类电商运营水平的提升,实现品类突破。以美国车厘子为例,在2013年年中天猫成功在线预售车厘子之前,整个车厘子品类的在线销售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但大型预售活动则实现了该品类电商运营能力、消费者认知度的巨大提升,从而使得车厘子迅速成为线上热销产品。2013年6月,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与天猫总裁逍遥子在美国驻华使馆内进行车厘子交接仪式,拉开了美国农产品进驻天猫的序幕。6月27日至7月8日,13天内共有84531人在线预订,订单总金额1500万元,共预订车厘子168吨,相当于国内一座中型超市9年的销量。预订完成后,车厘子通过全程冷链物流,从国外新鲜直达国内消费者手中。

第6篇:冷链物流的原则范文

1国内外发展现状

冷链物流(ColdChainLogistics)指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至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将易腐败的生鲜食品始终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最佳的物流手段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种物流体系[3]。在水果冷链物流过程中,要遵守“3T原则”,即流通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产品耐藏性(Tolerance)要达到特定水果产品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3M条件”,即冷藏保鲜的工具手段(Mean)、方法(Method)和管理措施(Management)要达到一定要求[4,5]。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方面,多以物流网络的形式提品和相关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6,7]。普遍采用水果采后冷却、气调储藏、洗果、涂蜡、分级和冷链运输一系列规范配套的处理方式,使得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量几乎达到100%。并配以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了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在内的完整的新鲜水果冷链流通体系,使得新鲜果品具有极大的冷藏运输率和运输水果完好率。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但产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大部分产地未能解决分选、分级、预冷、保鲜等水果采摘后的处理问题,使得水果在采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每年超过生产总量的30%[10]。我国冷链技术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政府和企业逐步开始重视和支持其发展,但水平依旧较低,特别是预冷处理、冷藏运输等环节尤为薄弱,使得现有的冷链流通难易形成完整、连贯的系统。

2捕食搜索算法

车辆路径问题(VRP)自Dantzing和Ramser于1959年首次提出该问题以来,一直是运筹学和组合优化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车辆最优路径的确定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能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行驶路线等。VRP的一般描述是:为服务于己知的一组顾客的一个车队,设计一组开始和结束于一个中心(设施)出发点的最小费用路径,每个顾客只能被服务一次,而且一个车辆服务的顾客数不能超过它的能力[11]。目前国内外对VRP求解算法的研究较多,大体上可分为精确算法和启发式算法两种[12,13]。精确算法主要应用于早期规模较小的VRP研究,随着计算规模的增大,使得计算量成指数增长,严重限制了精确算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启发式算法早期的代表有Clarke和Wright提出的节约法[14]、Gillett和Miller提出的扫描法[15]、Bramel和Simchi提出的LBH法[16]等。近年来以遗传算法(GA)为代表的现代启发式算法备受关注,也成为了VRP算法的一个新方向[17,18]。但是,上述方法多是对单设施的VRP模型进行求解,而对于多设施的问题涉及不多。动物学家在研究动物的捕食行为时发现,尽管动物物种的不同造成其身体结构千差万别,但它们的捕食行为却惊人地相似。动物在没有发现猎物迹象时,在整个捕食空间沿着一定的方向以较快的速度寻找猎物;一旦发现猎物,则放慢步伐,并在猎物附近区域进行集中搜索,以找到更多猎物。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动物的这种捕食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现代启发式算法,即捕食搜索算法(PSA),利用控制搜索空间的限制大小来实现局域搜索和全局搜索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具有很好的局部集中搜索和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在车辆调度的现实情况中,物流配送网络的顾客(或配送中心)之间不能都有直接最短配送线路,即便在交通十分发达的大城市中,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因而为保证完成对所有顾客的配送任务,一些顾客可能会被多次访问。基于以上因素,本文提出以实际的物流配送网络为基础,采用了PSA对冷链物流的车辆路径模型进行求解,建立岭南特色水果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的模型。

3结果与讨论

本文首先采用模型分析,设计平台使用框架,再到系统设计,最终实现应用集成。并通过实验和实地试用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进行了产品化设计。PSA算法主要实现步骤为:对VRP进行捕食搜索寻优时,先在整个搜索空间进行全局搜索,直到找到一个较优解;然后在较优解附近的区域(邻域)进行集中搜索,直到搜索很多次也没有找到更优解,从而放弃局域搜索;接着再在整个搜索空间进行全局搜索;如此循环,直到找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为止。捕食搜索这种策略能很好地协调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之间的转换,在较差区域进行全局搜索以找到较好区域,即对解空间进行广度探索;然后在较好区域进行集中搜索,即对较好区域进行深度开发。应用PSA计算冷链物流的车辆最优路径,具有一定的应用创新性。该算法简洁、有效,是求解VRP这类复杂组合优化问题的一种较好方法。这样,可以全程记录控制条件、作物生长状况与调节变化进行对比,适当修订控制参数,实现最优化管理。

采用上海秀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P-THT-100温度电子传感标签,内置2.4G有源RFID芯片和温度传感器,具有全自动识别和较高的识别率,能实时在线自动获取环境温度数据并存储在RFID芯片内,还可通过RFID天线发送到RFID读写器,再通过GPRS无线传输系统传送到监控中心。温度电子传感标签内部的超薄纽扣电池能够连续使用三年以上,当电池电量过低时能自动报警,掉电时可保存10y以上。产品外观形貌如图1所示。该温度电子传感器标签还具有如下特性:①空气中的识别距离最远可达80m;②工作频段在2.4~13.56MHz;③射频输出功率-20~0dBm;④存储空间可扩充至最大256KB;⑤ID号码为64bit;⑥工作温度为-40~80℃,保存温度为-60~85℃,温度敏感度达0.5℃;⑦能抗10V/m,0.1~1000MHzAM调幅电磁波的电磁干扰;⑧震动:10~2000Hz15g三个轴。有利于及时掌握水果产品冷链运输状况,减少执行差错,降低水果产品质量损耗,增强冷链物流的技术能力,提高管理效率、透明度和真实度。在运输过程中,将RFID温度监测器放入物品包装或货箱中。结合运用GPS,GIS,GPRS和智能传感等先进技术,开发了水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调度和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监测器按照系统预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记录运输过程中的水果环境温度,系统通过安装在仓库、配送中心等各节点的读写器将这些数据读取之后自动上传至监控中心的信息平台存储和处理,用户可以随时上网下载与之相对应的记录数据,从而实现货物在途信息查询、实时温度监控和地理位置跟踪等功能。同时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方便的查询手段,向社会公布水果产品的安全溯源信息。系统详细拓扑图和架构图详见图2和图3。

其中,水果冷链运输信息监控子系统,主要用于实时采集水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位置等信息,后台信息系统负责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分布式处理和。该子系统根据冷藏车的具体温度控制需求,建立了温度管理接口程序和GPS车载终端控制指令程序。通过GPS车载终端随时侦测温度传感器的感知温度来调整控制,保证所运送的生鲜水果处于恰当的温度,从而保证了货物的质量。基于WebGIS的水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子系统,主要用于实现物流配送信息的收集、存储,并利用Interne网络实现物流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动态数据采集。以Web数据库中配送信息构成空间对象的属性,开发了用于物流配送的GIS应用系统,利用WebGIS技术实现货物空间位置和配送网络的直观展现。针对物流配送的共性问题(综合算法的效率、复杂度),分析、选择算法,实现算法在配送业务流中的集成和在Web平台上的,并保留功能扩展能力,解决诸如网络流量均衡、最优路径、最小费用等实际问题。采用最优化模型,实现算法改进,以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并利用GIS工具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已有的优化结果空间对象进行付诸优化和定性分析。农产品信息管理子系统能提供网上订货(订单处理)、仓库管理等功能,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各项数据的采集、汇总、快速检索和统计分析功能,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标准化方面,借鉴国际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根据HACCP原理和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良好操作规范),制定、修改、完善新鲜果蔬,尤其是广州的名特优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地方标准。加快食品安全、农药残留量、质量及新鲜果蔬采后整修、分选、分级、清洗、预冷、包装、冷藏、气调贮藏、催熟、运输、销售等环节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并加强推广工作。

4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项目由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市从化万祺水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研发与推广。在技术上,利用RFID、GPS、传感器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岭南特色水果冷链物流的应用。通过岭南特色水果冷链物流智能监控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货物在途信息查询、实时温度监控和地理位置跟踪等功能。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上,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水平为基础,以增强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为重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地方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广东省当前约2000多个城镇计算,未来5年按每城镇平均建设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的需求,需要至少2000多套冷链物流智能监控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如果再扩展到全国,需求量将翻好几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发展先进的保鲜、冷链物流信息管理技术,采用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培育冷链物流的各环节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培育壮大冷链物流的各环节主体,降低在冷链物流中农产品流通损耗和成本,从而不断提高岭南特色水果的质量和产销。

5结语

第7篇:冷链物流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绿色物流;物流体系;物流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及模式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2015031202,一般课题)成果论文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30日

一、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内涵

(一)农产品物流的内涵。农产品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与农产品相关的若干领域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集成,指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农产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7项基本功能要素实施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值。其过程包含了与农产品相关的采购、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废弃物处理等多个环节的物流活动,通过“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连接供需主体,完成相关物理性经济活动,创造农产品的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加工价值。

(二)绿色物流的内涵。绿色物流将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的思想渗透到物流战略和物流活动之中,包含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逆向物流等活动,全方位关注生态环境,重点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物流技术,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物流资源,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对物流环境的净化,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物流系统效率的协调发展。

(三)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内涵。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种类繁杂、数量丰富,因此物流的需求量大,地域分布不均,需因地制宜,进行空间范围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农产品季节性强,需保证鲜活性、安全卫生性,质量控制严格,其存储和运输受自然和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较大,物流技术特殊,专业性强,难度较大,对绿色物流要求高;农产品生产分散,市场信息分散,容易造成生产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农产品物流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根据农产品物流的特色,农产品绿色物流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的绿色储存(保鲜技术)、绿色运输(节能减排)、绿色包装(环保材料)、绿色流通加工(农产品增值)、绿色装卸搬运(提高活性)、绿色信息处理(物流信息系统)等,通过全过程的绿色化管理,实现农产品物流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二、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总体状况

(一)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供应市场稳定。根据宏观数据统计,2012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土地经营状况为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为1.89亩/人,经营山地面积为0.1亩/人;2014年,河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713.08千公顷,粮食产量为3,360.17万吨,主要肉类产量为468.13万吨,主要奶类产量为496.12万吨,绵羊毛产量为30,663.00万吨,水产品产量为126.39万吨;至2015年6月,河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值为3,856.99亿元。2013年1~6月,河北省社会货物物流总额为37,855.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为1,8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9%。从以上数据可知,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供应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具有较大的农产品物流市场。

(二)河北省大型农产品物流项目建设情况。目前,以省会石家庄市为核心,河北省在廊坊、保定、张家口等地相继建设了部分大型农产品物流项目。如勒泰集团大河农产品物流项目,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市大河镇,占地1,800亩,定位为石家庄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以“大农业”为核心,园区将设蔬果、禽肉、粮油、调料干货、水产、食品、茶叶等专业市场,并建立有与之相匹配的会展、冷库、停车、管理服务用房等设施,开发农产品生产基地、生鲜产品加工配送、储存、交易、观光等项目。日前,北京首农食品经营中心与河北瑞谷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60亿元,建设10个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形成一个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化安全食品生产、流通和运营体系,实现京津冀农产品流通对接,建设项目分为种植养殖基地板块、冷链物流板块、质量控制板块、电子商务板块和金融科技板块五大板块。目前,瑞谷丰集团已投资20亿元在邯郸建成一个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张家口、沧州、衡水的项目正在建设中,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承德、冀州等地项目已经具备开工条件;河北围场县张家湾乡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已建成,为了增加冷藏保鲜能力,进一步完善胡萝卜产业链条,围场满族蒙古族张家湾乡元昌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御塞”牌绿色食品认证并完成扩建。

(三)河北省农产品物流成本普遍较高。农产品物流包括农产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配送7个基本环节,农产品物流具有规模小、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等问题,实现绿色物流必须要依托先进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物流技术。

在公路建设方面,10年来河北农村公路建设使5,000万百姓直接受益,占全省农业人口的80%以上。2003~2013年,河北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792.8亿元;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5.5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89%;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100%。据了解,到2017年底,河北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8万公里。但据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河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9.8%,高于全国平均比率18%共1.8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河北省在物流硬件系统建设水平方面虽然具备一定的实力,但是尚待提高,整体物流成本消耗较高,距绿色物流尚有一定的差距。

三、河北省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策略

(一)因地制宜地发展河北省农产品绿色物流。河北省为农业大省,是全国粮油集中产区之一,农作物种类较多,可耕地面积600多万公顷。粮食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水稻、高粱、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糖用甜菜和麻类等;果树资源品种多,栽培和野生果树共有100多种,如昌黎县苹果、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赵县雪花梨、板栗、鸭梨、沧州金丝小枣和阜平、赞皇大枣等。

在构建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和选择物流模式时,要根据农作物的种类、特点等,结合省市具体情况,秉承因地制宜、城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资源整合的原则,发展河北省农产品绿色物流。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减少物流环节,降低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在途腐耗率;通过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建立现代化的跨区域农产品物流基地,推进大宗农产品跨区域集散,如按照规划,建立建设张家口、秦皇岛、廊坊、沧州、邯郸五大粮食物流中心,在省会石家庄形成南北大宗农产品物流集散基地。

(二)构建河北省现代化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现代农产品物流区别于传统分散、落后、低效的农产品物流,具有整体系统性、环境适应、信息网络化、设施设备及作业标准化的特征,其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农产品供应主体、需求主体等,借鉴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经验,可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三平台方面构建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

1、构建现代化农产品物流政策法规平台。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物流标准,可以有效保障农产品物流的通畅无阻,提高物流的效率。同时,运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和方法,结合实际制定省市级规划,出台系列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市场化、流通专业化的政策法规,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增加农产品的流通加工,促进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增值,推进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搭建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基础设施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加强运输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畅通的道路建设深入农村腹地,为农产品的输送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基于农产品需保鲜保质的特殊属性,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引用先进的仓储设备,减少仓储环节的农产品损失;同时在整体上做好农产品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物流节点的规划和设计,加强区域协调,减少迂回运输、对流运输等的损失。

3、构建现代化农产品绿色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有效的信息系统是加快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支撑,可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开发和运用先进的通信系统、软件系统、网络系统,在省内建设3~5家权威的农产品交易网站,建立农产品物流交换平台,推行信息技术如ETC(不停车收费系统)、GPS(全球自动定位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EOS(电子订货信息系统)、POS(销售时点系统)的应用,推进农产品电子政务的实施,保证农产品物流企业间的顺利协作,实现农产品绿色物流的运行。

(三)构建河北省现代化农产品物流模式。常见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按照运作主体分为农产品自营物流模式、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模式因其功能专业化、服务个性化、关系合同化、管理系统化、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而具有独特的优势。因农产品的特殊属性,适用于选用第三方物流模式。

1、积极运用绿色物流技术。物流技术的提升是实现农产品绿色物流的保证,必须加强7大绿色物流环节(仓储、配送、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的过程监控及技术提高,从而有效实现农产品绿色物流。如实施绿色节能物流包装产品及技术(生态包装、设计绿色包装等)、绿色节能物流运输设备与技术(新能源汽车、经济型节油车、可再生燃料、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等)、绿色节能仓储设备与技术(仓储节电照明系统、仓储屋顶光伏发电、智能冷库节电技术、标准货架、托盘共用系统、气幕隔潮、气调储存和塑料薄膜封闭等技术),推广应用冷链物流技术,增强冷链运输、城乡冷链配送等业务功能,形成面向京津市场的专业化冷链物流基地。

2、打造品牌化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从目前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状况来看,总体数量较少,规模不大,业务范围较窄,大型的第三方物流模式尚未占绝对优势。河北省较知名的涉及农产品物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金凤冷链物流园经营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省厚朴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廊坊市正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等。如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的绿色农产品基地项目,计划建成集粮食果蔬种植、畜牧渔业养殖、农产品加工、产成品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产品基地;石家庄金凤冷链物流园经营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冷藏物流经营企业,注册资本600万元人民币,由洛杉奇公司为主投资建立,公司拥有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完善的冷藏冷冻和物流配送体系,以中华老字号“金凤”品牌为依托开展冷冻冷藏以及第三方冷链物流业务,为食品生产企业、零售企业提供冷冻食品的仓储、流通加工、冷链配送等服务。河北省要鼓励支持这些有条件的物流企业,积极开展“农超、农校、农社、农餐、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业务,打造若干品牌化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河北农业信息网.http:///hbagri/index.jsp.

[2]鲁楠.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14.

第8篇:冷链物流的原则范文

绿色供应链从实质来看其基本特征与传统供应链并无二致,总体而言表现为:一是运营过程的动态性,这主要是强调供应链通过自身调整和发展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即供应链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必须随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具体形式的多样性且节点交叉性强,这主要强调不同企业所形成的现代供应链的具体形式也是彼此各异的,这主要决定于企业自身的类型、规模以及地域特性,同时,形成各异的现代供应链在供应节点上又彼此交叉;三是以顾客需求为原始动力源,这意味着虽然供应链组成节点众多,且运营过程复杂但最基本的刺激动力却是市场的基本需求,只有切实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实现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整体统一协调运作。虽然具有一般供应链的基本特征,但其绿色特征的强调也必然导致独有的特性(刘斐斐,2010)。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于利润的追求不再是企业供应链运营的唯一目标,在考虑利润回报率的同时还应兼顾环保效益,对于环保和经济利益的相互协调是绿色供应链的新目标,也是其区别于传统供应链的主要特征;其次,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融入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运作成本上不再仅仅关注于可能带来的利润回报率,更要考虑成本使用可能产生的废弃物排放,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投入而产生高污染排放;最后,对于传统供应链的运作流程进行了延伸,即将产品到达终端消费者之后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处理也纳入整个结构中,避免了传统供应链下的资源浪费,可以说绿色供应链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物流系统。绿色供应链中绩效点的准确认知将直接影响企业最终双重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其绩效关注点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是企业自身协同能力,这是绿色供应链良好运营的关键环节所在。由于兼顾利润与环保的双重目标,又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结构体系中,这就必然导致企业间、企业内部各部门间行为的协调统一,否则过多的行动摩擦会阻碍整个供应链的顺利运行,也会降低供应链对于市场需求变化响应的敏捷性,导致其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二是供应链运营的绿色环保性。这是对各节点的具体要求,即参与供应链运营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均应从自身的行为入手,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其中,从资源使用到最终废弃物的回收都应始终关注对外界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若是参与者依然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虽然短期内可以收到不错的回应,但与社会发展趋势相违背的行为,最终会因为能源的过渡消耗严重、污染物的过度排放而不能被容忍。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一)基本框架

综合考虑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冷链物流企业既要坚持效率评价视角客观审视自我的投入产出率,又要与时俱进兼顾整体经济发展的绿色要求,严把企业自身的环保责任。基于此,本文在传统效率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尝试加入物流行业作用于生态环境的相关影响指标,构建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的冷链物流企业效率评价体系。具体而言,该指标评价体系主要从财务、内部管理水平、协调发展、业务流程、环保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共同构建,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1可见,对于市场需求方的满足程度是考核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自身能力的首要因素,而其服务水平的高低最直观的体现又是来自于物流服务的优劣,对于市场消费者而言,又是这一物流服务水平的直接感受者和评价者,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冷链物流企业而言,自身规模的扩展主要建立于对客户多样化需求的满足,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挖掘后续配套服务;而对于绿色环保效应的保障则需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协调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食品品质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是冷链物流企业均必须共同负担相应的生态环保责任,尽量将污染物的排放量降到最小,将可能导致的环境伤害也降到最低,而对于非再生资源的使用更应该减到最小。

(二)具体评价指标构建

其一,作为对企业自身运营效率的评价可选择相关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报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流动比率;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利息支出额度一般较大则应在计算总收入时计入其中,而在计算利润总额时也要将企业所获得的补贴收入、所得税及运营外收支净额计入其中(吴岚,2012)。其二,作为反映冷链物流企业业务运营状况的评价指标则应基于具体的物流流程进行选择,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冷藏运输、仓储与库存两个不同的时段分别进行评价(薛湖,2005)。具体而言,冷藏运输阶段的效率评价主要侧重于对运输工具效能的评价,常选择冷链单位运输成本、冷藏车利用率和冷链运输的货损率等指标;仓储与库存阶段效率的评价则主要侧重于对农产品保存效果的评价,一般常选择以下指标做具体评价:冷库利用率、库存周转率和食品缺损率。其三,作为反映企业客户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则多考虑了农产品的生鲜易腐等特性,多侧重于对物流企业交货准时率和交货准确率的衡量(杨芳等,2011);除上述两个评价指标外,客户满意度与食品质量安全性也是反映企业客户服务能力的直接评价指标,理论界多选择抱怨率为最科学和有效的衡量指标;而选择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作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直接评价指标,且该指标与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水平成反比。其四,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多侧重于各个成员间的融合性的评价,其具体评价主要从战略目标是否具有一致性、企业文化是否具有兼容性,以及信息的共享程度来进行具体描述。其中,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主要侧重于对冷链物流企业与合作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未来发展进行评价;企业文化兼容性则侧重于对企业凝聚力的评价;而信息共享度则着重关注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以及行业效率的提高。其五,对于企业绿色环保责任的评价则主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侧重于对企业能源与资源的利用、环保成本投入以及清洁燃料使用率等方面情况的评价。通常选择能源消耗率、绿色包装使用率、包装回收率、环保投资率和清洁燃料使用率为具体评价指标。其中,绿色包装使用率可以反映企业在资源再利用及再循环方面的贡献度;包装回收率则侧重于对可以回收利用包装物的实际回收利用情况的衡量;环保投资率则直接显示了企业在环保设施及环保技术等的投资;清洁燃料使用率则直接测量了运输工具具体的尾气排放情况,是对企业环保行为执行情况的直接检测。其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则主要侧重于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评价,只有确保自身绩效的稳步提升才能始终占据有效的市场份额。因此,常以客户规模、服务效能、员工素质等为主要具体领域(张瑞夫等,2008),其常选择的指标则主要包括新客户开发能力、新服务收入率、员工素质和员工培训率等;其中,新客户开发能力与企业新服务研发能力成正比,直接关系着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维持;新服务收入率则主要评价了企业在新服务研发方面的状况;员工素质则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它又决定于企业员工培训率的高低。综上,绿色供应链视角下冷链物流企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首先,从政府管理者角度出发,为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履行生态环保责任应加大政策扶持的必要性。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专业化物流服务已经在我国发达沿海地区出现,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一方面,应积极准备与当地实际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相符合的政策措施,以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要求;另一方面,应积极启动与物流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便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交通枢纽的效用。其次,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应积极构建农产品物流联运机制,以实现对物流机制整体规划性的提升。物流产业尤其是以生鲜农产品为主的冷链物流发展更应具备高效的运输服务,多式联运的模式自然应运而生(曹影,2011),其在货物周转速度和商品运输成本方面更具优越性。这就要求企业应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间建立起有效的互联机制;同时实现销售终端与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或产地批发市场有效对接,必要时可构建有效、长期的购买渠道,并将冷链食品的质量生产和检测标准以及农产品冷链的基本行业标准放到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中,确保冷链食品质量的安全。最后,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配送模式,通过必要的产业链延伸,保证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完整性。考虑到农产品的特殊性,其对于冷冻保存的温度控制要求极为苟刻,从企业投入角度来说,通过合作共建大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成本将远远低于独建储藏仓库,而且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构建还能实现农产品的共同配送,有效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降低了合作运营成本,也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降低产业总的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低碳环保的绿色供应链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

作者:李耀华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郭馨.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J].北方经济,2009(22)

2.刘斐斐.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安全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3.宋华等.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2)

5.吴岚.乳制品低温物流市场分析[J].产业经济,2012(4)

6.薛湖.基于绿色供应链的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5

7.杨芳,谢如鹤,刘鹏飞.基于GO-FLOW法的苹果冷链物流系统安全性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5)

第9篇:冷链物流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鲜活易腐品;运输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U16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02-02

鲜活易腐货物是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外贸物资。它的组织运输问题是当前社会一个热门的话题,而鲜活易腐货物的运输本身在物流运输中也占据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家将重点建立健全鲜活农产品高效、平稳、安全、有序的流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示范试点建设将带动全国农产品。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产品,将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链接,加强流动模式之间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创新和完善市场链和布局的流量,提高流通组织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并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成为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保证。

一、鲜活货物定义以及分类

1.鲜活货物定义。易腐货物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制冷、加热、保温、通风、上水等特别措施,并防止腐烂材料变质或病残死亡货物及托运人认为须按鲜活货物运输条件办理的货物。鲜活货物按其自然属性分为易腐货物和活动物两大类。易腐货物――肉、鱼、水果、蔬菜、冰、鲜活植物等;活动物――禽、畜、兽、蜜蜂、活鱼、鱼苗等。

2.鲜活货物的特点。①季节性强,运量波动大,季节性生产的绝大部分农副产品都属于鲜活货物,如:水果集中在第三、四季度,水产品集中在第一、三季度。目前,还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这就造成了鲜活货物运量时多时少,运输计划难于预测,给组织运输带来了极大不便。②时间要求紧迫,组织工作复杂,鲜活物大多数是有生命的物质,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对温度、湿度要求极高。因此,鲜活物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达目的地,才能减少损失,获取最大利润。

3.冷藏运输工具。经过保温处理的运输车辆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运输工具车不附加冷源的隔热车,在装车前将低温的鲜活物包装好,利用鲜活物自身的预冷来控制温度,依靠隔热层来将鲜活物与外界空气进行有效断开。另一类是运输工具车里附加了冷源的冷藏车。根据冷源的不同,又分为机械冷藏车、蓄冷式冷藏车、加冰冷藏车等三种冷藏车。

二、组织鲜活易腐品运输的注意事项

1.鲜活易腐品的运输现状。易腐货物被公认为是各类消费品的重要商品,只要有住的地方就会有新鲜的生活需求,停留时间消耗不长,但它属于人们的消费热点之一。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和销售,市场需求,据统计分析,易腐货物运输的市场需求很大,易腐货物运输量实际完成的只有运输需求的■。可见,易腐货物运输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②多品种供应,小批量,多样化,扩大农副产品方面,各地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易腐货物的流量增加范围的变化。从过去的“产地―销地”单目的地类型的起源货物的方向,起源,分为“产地―集散市场―销地”多个点的分散型的下落的一些过去的,适用于铁路运输长途批量供应,已逐步分散成若干小批量供应的。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和购买习惯的改变,使小批量、多品种、均衡性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而优势易腐货物运输的矛盾日益突出。③分布的多样性,易腐货物配送活动的多样化,促进交通运输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随着个体私营企业的比例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抢时间,推动市场更加自觉的强势,运输质量、运输速度、时效性以及运输成本的要求更加严格。

2.鲜活易腐品运输注意事项。良好的运输组织是保证鲜活易腐品质量的前提,鲜活易腐品运输的特殊性,要求保证及时运输。运输承运人应充分发挥公路运输快递、直达的特点,协调好仓储、配载、运送各环节,将货及时送达。冷藏货物运输组织要注意的事项有:注意运输时限、做好装车工作、合理配载、及时运输、认真负责。

三、冷藏运输的经营模式――冷链物流

1.运作工商企业的冷链物流。由于一些企业不具备专业的冷链物流体系,没有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投资巨大,工程维修投资回收期长,建立冷链物流中心显然不适合我们。这些企业和社会专业物流企业形成联盟,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冷链物流业务。

2.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长期发展和分布的合理形式优化的探索后一种追求,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影响面大的先进的物流,这是提高运营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冷链物流的低温特点,物流企业建立单独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和较长的投资回收期。而对于冷链视频的特性是一样的,所以整个社会的鲜活的交通运输行业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打造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易腐货物运输行业的共同分布。

四、鲜活易腐品保障措施的建议

1.国家要整合资金,支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扶持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包括新鲜的农产品加工和配送,冷链设施的重点项目。要引导和支持国有投资公司,建设一批非盈利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食品)生产和市场的商业设施,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要。为了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过程,提升一些动力,辐射范围广,农产品流通设施项目。税务机关应密切关注蔬菜批发从事国家的实施,为纳税人零售的蔬菜,从增值税政策限制。

2.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建立健全银政合作平台,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贷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上游供应链的农业企业和农户适应农产品发展、金融产品开发、加工配送、开发新业务、现代支付、结算和交付的市场化,都广泛参与农产品流通体系。鼓励合格农产品市场(中心)、批发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债融资等为中小企业搭建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为了进一步发展各类农业相关的安全机制,为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小企业融资提供安全保障服务。鼓励农业保险产品、保险机构、引导企业、农民和农民合作社和保险业流通的研究和发展,在条件允许的地方给予适当的补贴。

3.认真落实安全措施要素。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冷藏配送中心、农产品、农副产品(食品)市场开发和总体规划的土地和商业网点规划和国土资源部相一致的使用,列入年度土地使用计划的主要供应保障。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政府投资为目的,按照投资(股份)计划,利用公共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食品)市场,永远不会改变的性质和用途。农水循环工程的价格,按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同网同价政策。

4.收费和加强市场监管秩序。加强生鲜农产品市场准入手续费及其他收费管理,规范收费和低收费。在农业市场或控股建设,根据政府投资的法律程序,将包括在地方政府定价目录相关的成本,按照保证利润的原则,政府的指导或政府定价管理,实施核定的费用。发展和改革,工商、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投机,在农产品投机,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和其他非法行为,规范,确保农业市场的顺利运作。商务部等部门做好外资并购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安全审查的并购重组。

5.支持新农产品运输政策的实现。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运输,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交通畅通,坚决落实免费电话法律车辆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的政策,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不扣、不罚款、不卸载,“三不”政策,提高运输效率的新鲜农产品,促进区域循环。鼓励符合条件的城市采用国家强制性标准,对新农产品运输车辆、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工商等部门应加强协调与合作,积极向城市提供畅通的车辆进入城市,为生鲜农产品物流、便捷有序的交通和停车。探索建立农业运输油料保障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农业车辆加油运输。

总之,建立健全、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流通体制试点示范农产品,加快推进我省农产品流通体制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节生产和销售,以及创新流动性的市场链与布局,提高流通的现代化程度,进一步降低流通,降低流通成本,保证市场供给的价格稳定。

参考文献:

[1]关善勇.特种货物运输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Z].

[3]王业军,关善勇.运输组织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