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离任审计报告范文

高校离任审计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离任审计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离任审计报告

第1篇:高校离任审计报告范文

    我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可行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被调查的66所高校中,60.61%的高校制订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相关制度,尚有34.85%的高校明确回答没有制订该制度。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是审计结果得到良好运用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其建立和执行情况关系到高校组织、人事、纪检、财务、审计等部门对审计结果运用的沟通与协调是否充分和有效。调查发现,66.67%的高校制订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6.06%的高校已有该制度的草稿,但尚未正式发文。关于联席会议的主要工作职责,在已制订该制度(含已正式发文和未正式发文,下同)的高校中,有75%的高校包含了“监督检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落实情况”的职责,但只有北京某高校的联席会议具备“交流通报审计结果运用情况”的职责,绝大多数高校没有重视联席会议对加强组织、人事、纪检、财务、审计等各部门之间关于审计结果运用的沟通和反馈作用。对于联席会议制度的执行效果,在已制订该制度的高校中,认为执行效果非常好的只有8.33%,认为执行效果良好的有54.17%,认为执行效果一般的有33.33%。各相关部门在审计结果运用上的协调和反馈仍然不到位。仅15.15%的内部审计部门将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优秀的提请组织人事部门作为正面典型进行推广;仅12.12%的组织人事部门向审计部门反馈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情况;仅45.45%的纪检监察部门对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向学校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干部任用和职务调整的建议和意见。而财务部门甚少向审计部门反馈审计结果的运用情况。另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也是审计结果运用的一项重要举措。调查发现,18.18%的高校制订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制度,6.06%的高校已有该制度的草稿,72.73%的高校没有制订该制度。其中,12.12%的高校没有制订该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实施审计结果公开。(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具体内容和报送对象分析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具体内容,在被调查的高校中,96.97%的高校包括审计报告,46.97%的高校包括管理建议书,42.42%的高校包括审计结果报告,12.12%的高校包括审计信息和简报,还有少数高校出具审计结果落实书、审计要情等。其中,审计报告的报送对象主要包括组织部门、被审计领导干部和其所在单位、审计部门主管校领导、被审计单位主管校领导或主管部门,少数高校还将审计报告报送纪检监察部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人事部门。而审计管理建议书的报送对象主要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和其所在单位、审计部门主管校领导;审计结果报告、审计信息和简报的报送对象则主要是组织部门和审计部门主管校领导。目前,法规制度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尚未作强制性的规定,各高校具体如何运用、运用到什么程度都具有一定的灵活度。而高校内部审计与上级部门监管、外部单位监督不同,不具备强制性。在这一环境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能否得到良好运用和落实,就与学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是否重视内部审计和审计结果密切相关。调查发现,部分高校仍存在一些部门对审计结果运用不够重视,如财务、设备、人事等相关职能部门。(三)高校各部门和单位对经济审计结果运用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可行性,本文重点考察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财务部门、被审计单位和主管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现状。1.内部审计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现状。经统计,目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主要途径如表1所示。2.组织、人事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现状。组织、人事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主要途径有:68.18%的被调查高校组织人事部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66.67%的高校组织人事部门将审计结果和运用情况存入领导干部本人档案;59.09%的高校组织人事部门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3.纪检、监察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现状。有63.64%的被调查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对审计部门在移送通知书或审计报告中所提及的严重违法违规的领导干部及相关责任人,及时立案调查,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而纪检监察部门采用其他途径运用审计结果的高校占被调查高校的比例均在半数以下。4.财务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现状。统计数据显示,80.30%的被调查高校财务部门根据审计结果反映的普遍性问题,及时研究分析,针对薄弱环节完善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而财务部门采用其他途径运用审计结果的高校占被调查高校的比例均在半数以下。5.被审计单位和主管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现状。统计发现,被审计单位和主管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途径比较集中,有80.30%的高校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本单位实施整改,并向审计部门提交整改报告;78.79%的高校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对审计结果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制订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措施;65.15%的高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在职权范围内进行调查处理。(四)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主要因素分析对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影响因素,80.30%的被调查高校审计部门负责人认为,“先审后离”原则未真正落实是影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因素之一;77.27%的被调查人认为,学校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制度仍需健全和完善;54.55%的调查人认为,学校审计力量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自身方面的因素,80.30%的被调查人认为审计结果中关于经济责任的界定难度大;71.21%的被调查人认为审计结果中审计评价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

    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机制的举措

    (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执行力度只有健全审计结果运用相关制度,完善制度环境,审计结果运用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工作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进一步明确审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务、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等各部门和个人在运用审计结果工作中的目标、原则、方式、责任、要求和考核检查办法等,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建立健全各部门间关于审计结果运用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纪检监察、审计、组织人事等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力度。一是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其在审计结果运用方面的职责,如研究制订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方面的规章制度,跟踪检查、交流通报各部门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和审计结论落实情况,协调解决结果运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二是要明确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关于审计结果运用情况什么时候应反馈、如何反馈、责任如何追究等。(三)进一步营造审计结果运用的良好环境只有营造高校内部重视内部审计,认可内部审计结果的良好氛围,才能提高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的质量,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效。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需积极主动争取各方的重视。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宣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内部审计的理念,提高被审计学校各职能部门对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认识,增强对内部审计根本目的是为学校增加价值、为各单位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服务的理解。二是可以把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一定形式进行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四)建立任中和离任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先审后离”原则未真正落实是被调查高校审计部门负责人中认为影响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先审后离”的情况仍十分普遍,要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效果,使其真正成为高校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应逐步建立起任中和离任相结合的审计监督机制。将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在届内至少进行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实时监督;又可缓解内部审计部门在领导干部集中换届时成批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压力,化整为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五)注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质量的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结果运用的质量。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组织人事部门等审计结果使用主体的需要,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做到重点突出、分析到位、表达准确,必要的专业术语应尽量解释清楚,并提高审计效率,做到报送及时。应建立健全科学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制度层面制订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具体办法,对评价原则、评价程序、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统一,使评价体系既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又能体现出一定的区分度,便于组织人事部门理解和运用。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探索经济责任界定的途径《。规定》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作了新的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应吃透《规定》的精神实质,把握在决策和执行环节上领导干部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分清责任主体,准确辨别责任类别。

第2篇:高校离任审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 高校 处级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审计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二级学院、系部不断增多,校办产业也不断增加,高校所属二级单位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权、支配权等方面的权力越来越大。因此,作为对高校处级领导干部监督和规范高校内部经济管理的审计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但怎样搞好高校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不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高校审计工作者所研究的新课题。本文结合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对高校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展开论述。

一、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意识不强,存在认识的误区和偏见

(1)一些高校的领导不重视经济责任审计,认为高校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内审作用不大,只要抓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就可以了。

(2)部分处级领导干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经济责任,误认为对其审计就是不信任他,审计就是对自己挑毛病、找错误,从而产生消极或抵触的行为。

(3)有些教职员工存在错误的看法,片面夸大或贬低曲解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表现在:认为被审计者的调任或晋升已有意向,经济责任审计不过是搞形式罢了;认为是哪位处级领导干部有了经济问题,学校才委托审计部门审查;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只要审计了,就能解决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个别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敢坚持原则,甚至产生畏难思想和厌战情绪。

2、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根据《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责任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的内容,对领导干部评价什么,没有明确要求;对领导干部怎样评价,没有规定格式。特别对行政部门、教学部门和后勤集团等不同模式的单位,考核指标都无规定。虽然2009年《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中有一章阐述了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要求,也提出了一些定量化的指标,但总体来看,目前仍没有形成科学统一、便于操作、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的审计评价标准。这样使审计人员对高校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工作只能依据个人经验分析和评价,出现审计结论随意性、偏差较大等问题,增大潜在的审计风险。

3、审计程序滞后,时效性不强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高校对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往往是先离任后审计,有的甚至离任一段时间后才进行审计,出现了经济责任审计程序滞后的情况。这样,一方面产生了配合难和执行难的情况。因为被审计者己到新的岗位走马上任或己退休,有些新任领导者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想法,在资料提供、人员配合上不积极、不主动,使得审计人员在收集、查证等方面都很被动;另一方面,对审计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不好处理,比如追缴款项等需要在原单位落实,新任领导者有怨言或认为这是前任的责任,可能对审计结论置之不理,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4、审计结果不公开

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高校普遍存在审计部门依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并按程序将此报告提交给学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报送学校有关主要领导,同时抄送组织部门、审计者所在单位及其本人,未将审计报告在校内一定范围内公示。除了上述人员之外,其他人员无从得知审计情况。这种做法不利于广大教职员工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价值难以真正体现。

5、审计的手段和方法落后

高校虽然基本上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真正利用财务审计软件开展工作较少。当前,很多高校的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仍通过查看账目、翻阅凭证等方式,来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审计信息。但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如“私设小金库、私分公款”等问题。这种相对落后的审计技术和手段使审计人员无法全面准确了解经济责任人的真实情况,因而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6、审计队伍素质不高,审计风险较大

高校大多数审计人员都是会计专业出身,在管理、法规、信息等方面的知识还掌握不够,业务水平相对较低。在实践上还存在经验不足,尤其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之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时,往往缺乏审计专业的判断和识别风险的能力,造成审计评价偏差,形成了审计风险。同时,审计部门一般存在人员少、任务重,后续教育及培训跟不上,缺乏创新动力,这也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成效。

二、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成因分析

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差

一方面,有些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设置,基本上都是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或在财务部门设置一个审计岗等,致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难以向纵深层次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审计部门与主管领导之间、部门之间及其人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有些主要领导的意见参与其中,使得审计人员很难依法独立行使监督和评价的职责。

2、审计工作规划缺失

由于高校普遍实行了人事制度改革,高校中层干部一般三年或四年一竞聘,干部的变动比较集中,审计部门对他们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任务重、范围广,审计人员要承受的压力和风险增大,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批量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甚至有些项目还要跨年度审,即便是完成了审计任务,审计效果也大大降低。所以,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审计工作规划,可能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的后果。

3、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高校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配置普遍不足,一般高校只配备专职审计人员2至3人,学生规模超过万人的本科院校也只有4至5人,个别高校仅有1人,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还没专职的审计人员,无法开展审计工作。有审计人员的高校中这些人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审计,还要承担基建工程结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工作。如何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完成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这也是高校广大审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审计意识

首先,学校领导要把审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审计工作会议,积极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其次,审计部门不仅要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中碰到的难题,而且还要介绍兄弟院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使领导在指导工作时更有针对性。最后,审计部门要通过校报、校园网络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经济责任审计的业务知识、有关政策和规定等,使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理解审计行为,配合审计工作。

2、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

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和高校自身的特点出发,高校主管部门要制定分部门、分层次的《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内容包括评价、考核两个指标体系。并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出不同性质的部门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通过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使审计人员的审计评价有章可循,从而降低审计风险,确保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实效性。

3、灵活应对,提高审计成效

要有计划安排好审计工作,尽量减少突击审计和“成批量”式审计等做法。组织部门在对领导干部调换届或离任前三个月,向审计部门送交审计通知书,使审计人员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搜集相关资料和审计信息。同时,审计部门还要将离任审计与届中审计相结合起来,实现审计监督关口前移,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和堵塞漏洞。更有效地贯彻“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从而解决现实中“先离后审”或“先任后审”引发的审计被动、审计配合难等一系列问题。

4、实行审计结果公开

除审计结果中涉及保密的内容外,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公开审计结果:(1)以会议宣读形式向被审计处级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干部职工公开;(2)在校园网或审计部门内网上予以公示;(3)以校内文件形式下发到全校各学院、处、室、所等二级单位。通过对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公开,不仅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透明度,发挥了群众监督的作用,而且提高审计的权威性。

5、改进审计手段与方法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算化会计的广泛应用,高校审计部门要在传统审计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计算机审计的新路子,促进审计手段现代化。如对后勤服务集团或校办企业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审计软件等先进技术与被审计者及其部门的财务数据接口连接,进行专用网络审计、在线审计等,从而保证所提取资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审计部门因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取证比较困难,所以审计方法必须有所改进或突破。比如,为了扩大学校审计线索的来源途径,可在校园审计内网上公布对学生乱收费、滥发职工福利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受理电话和电子邮箱,让知情者有机会提供审计相关线索,同时做好保密工作。这样使审计人员从蛛丝马迹中获取信息,进行调查取证和分析判断,提高了审计质量。

6、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降低审计风险

一是要加强审计人员政治理论学习,并有计划安排审计人员进行后续业务培训,才能适应高校审计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二是要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的审计经验和方法技巧,才能更好地去化解和避免审计风险;三是要鼓励审计人员进行、申报课题等一些审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四是要制定合理激励机制,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尤其在福利待遇、升迁考核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稳定审计队伍并发挥其作用。

总之,高校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只有高校领导重视和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审计的最大效力。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开展,高校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会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在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高校离任审计报告范文

高校审计工作常常出现重视财务收支的审计,轻视内部控制、专项、离任等的管理审计。内部控制、专项、离任等的现代管理审计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相应的审计立法和规章制度较落后,没有得到高校审计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审计人员的审计方法也是采用传统的查找错误和纠正错误的层面上,缺乏广阔的看待错账、漏帐的角度和眼光,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待问题,也不能发现潜在于问题下的风险,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另外,在审计工作中事后审计的现象较严重。这种轻事前和事中审计的做法越来越多地暴露了高校审计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合同的制定不规范,图纸的设计不完善,材料价格的虚报、虚增,工程建设中的偷工减料等问题。事后审计就像是“亡羊补牢”,等出现经济损失等重大问题时,就“为时已晚”了。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欠缺

在高校审计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这部分的重要性,对审计的定位也不准确,片面地认为高校就应该以教学和科研为重点,审计工作只是一般的管理活动,只与高校的财务收支是否合法有关,审计部门的日常监督会影响和约束财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正常工作,会阻碍高校的长远发展与深化改革,在日常管理和机构设置方面忽视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有些高校的审计部门则过于谨慎,任何经费的来去都向行政审批办公室申请,过分注重审计工作,造成职责分工不明确,权限不清楚。此外,在工作中,还认为审计部门的工作主要就是挑毛病、找茬,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不准确的,也正是由于这些观点的存在导致了审计工作不能真正得到发挥。

没有形成有效的审计管理机制

高校审计工作中,常会出现一种不良现象,即查出的问题较多,得到处理的少,个人得到处理的更少。出现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审计人员是思维方式较为微观,只把目光放在微观审计和个体审计上,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另外,由于一般高校的审计工作都是由学校领导直接管理的,同时受国家审计的监督和指导,但它不是两者的重点工作,审计部门常被边缘化,出现“实力”不足的现象,审计部门没有足够的专业工作人员,而且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参与管理的热情和力度不够,而且没有发挥有效监督的能力。

完善学校审计工作的措施

(一)开展学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领导队伍是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的设计者与领路者,同时还是党的政策方针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大都掌握一定的权力,比如人权、物权和财权,而这些权力能否正确使用,能否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和服务,都需要学校领导队伍全心全意工作,尽职尽责,发挥表率作用,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实行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有力地批评和督促政绩一般人员,肯定和褒扬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人员,为组织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榜样,有利于正确选用和全面了解学校领导干部,同时通过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防止问题的再次出现,促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的资金利用率和办学效益。

(二)加强和创新审计基础建设

高校审计工作的推进和发展离不开各项审计基础工作。当前的审计基础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加强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和完善,加快人、法、技的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首先要收集、整理和保管日常审计法规文件规定的材料,加强高校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审计工作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审计的质量,而审计工作的质量又直接与审计控制体系相关。高校审计部门要基本做到有规章制度、有专业人员,还要加强科学管理和引导,使审计工作更加规范。

在材料保管方面,学校要指定专人进行保管,进行科目分类,便于使用时查找,还要为审计人员指明工作的方向。审计标准也要科学合理,在基建审计、内控制度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审计标准,提高工作效益。规范审计工作的程序,让审计工作充满统一性和条理性,统一项目审计大纲、作业计划、实施规划、审计稿件、审计报告等格式要求,制定各项审计工作的程序和实施办法,加强规范化管理审计工作。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需要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硬的审计队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是高校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使命,因此,加速培养内部审计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重要。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注意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形象,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总结提炼工作中常用的有效方法和经验,将其上升为理性知识,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激励褒扬措施,引进优秀审计人员,提高审计队伍的质量和战斗力,讲究审计的效果,节约并充分使用审计人才,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和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审计人员工作的熟练程度,才能满足学校对审计部门不断提出的要求,也才能凸显审计部门在学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四)审计部门要增加工作灵活性

高校审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坚持原则性,也要适度灵活,因为各项法规、审计程序、财务制度等本身就是集原则性与灵活性于一体。比如,会计准则规定:允许各单位在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上有多种选择,这就是灵活性的一个表现方面。但一旦选定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必须要前后一致,这就是原则性。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应成为学校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但又灵活多变,以利于更好地为学校服务。

结语

第4篇:高校离任审计报告范文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 对于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中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综上笔者认为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应该是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故意性地使用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或者进行错误估计和判断而发表了与事实不相符的审计结论,因而受到利害关系人或潜在利害关系人的指责或控诉,承担法律责任和名誉损失等伤害的可能性。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主要有:

(1)客观性。由于抽样审计是现代审计采用的主要方法,抽取样本的特征会与总体特征存在误差,这种误差不能消除只能控制,因此不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用抽取样本的结果来推断总体,必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而这种偏差可能会给审计人员带来做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该种风险无法避免。

(2)普遍性。虽然审计风险仅通过审计结论表现出来,但引起审计风险的诸多因素使得审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存在着风险。这些风险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因素、审计人员的素质因素以及审计方法使用的因素等。

(3)潜在性。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上不受任何约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由于高校内部审计除了财务审计外,还有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等,虽然审计结论不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但有可能给学校造成比经济后果更为严重的不良影响,一旦这些不良后果发生了,这些潜在的风险就转化成了实际风险。

(4)偶然性。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中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肯定审计风险具有无意性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审计人员才会努力减少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有意义。

(5)可控性。作为审计人员要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尽管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运用审计专业技能和经验,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将审计风险中的检查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而高校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那些高风险、高竞争的行业相比其固有风险较小而控制风险较大,所以高校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强弱的测试,运用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将审计风险控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二、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包括:(1)高校内部审计缺乏其必要的独立性。由于高校内部审计缺乏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和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学校部分利益的约束,从而无法进行证据和信息的充分搜集,影响了审计结论客观公正的发表。(2)被审单位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目前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投资内容多样化,但与之相配套的资金管理制度还没有建立,而相应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得到健全,在疏于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舞弊行为,这也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3)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审计内容的多样化。高校内部审计不仅仅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发表审计意见,同时也要对学校资金的管理情况和使用效率做出评价、并且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二)主观原因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包括:(1)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由于高校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内部审计力量相对其他行业来说相对薄弱,加上人员编制的控制要求,使得专业内部审计人员极度缺乏。同时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又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和审计实践,而高校内审工作的复杂性和广泛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这种对审计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矛盾势必给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2)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现代审计风险意识。高校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行政指令性,且内部审计报告也不对外披露,内部审计风险造成的直接损失可能性较小,加之尚不完善的高校经济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因素都造成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意识的淡薄化。(3)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的相对滞后。目前高校内部审计还是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审计人员采用的是手工对账和抽样判断这些传统的审计方法,很少采用抽样审计和分析性复核的现代审计方法,他们往往凭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判断下结论,因而审计结论的主观性较强。另外审计软件的开发相对滞后,传统的审计方法和落后的审计手段造成了效率低风险大的局面。

三、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确保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审工作之本,是审计人员发表公正审计结论的保证,其包括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和经费独立。内部审计机构应该是一个完整独立的部门,直接由学校的法人代表或校董事长直接领导,并且有独立的审计人员和充裕的审计经费。其审计工作直接向法人代表负责并报告。

(二)转变审计观念,创建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 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已由原来的“监督导向型”转变为目前的“服务导向型”。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从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中,可以看到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不仅仅是监督职能,它还具有管理职能,能帮助学校增加价值,实现学校的最终目标。所以要把最新的内审观念深入到学校各个管理层,使其充分理解内审的涵义,清楚明白地开展内审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其防范风险、加强制度建设工作,帮助其提高工作效率,让其真正地从心理上接受内审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各部门的价值增值,而且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降低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

(三)建立健全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高校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高校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高校各管理者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遵循相互牵制、协调配合、程式定位、成本效益、整体结构五大原则,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工作。一所建立完善有效内控制度的高校,对于内审人员来说其审计风险比没有内控制的高校要小很多。

(四)规范内部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 高校内审机构应提前制定本学期或本年度的审计工作计划,报经领导批准后,按计划进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计划如有变动,或有上级领导临时安排的审计任务,要进行审计计划的修改,以保证审计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在每次执行审计任务之前,要做好审计工作的事前安排,确定审计目标和重点,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合理地安排审计人员的工作。在审计过程中要认真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充分收集证据,保证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充分性和可靠性,并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三级复核,得出审计结论时应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反映审计问题,建立审计报告复核责任制,这些都可以降低因个人的职业判断有误而给整个审计小组带来的审计风险。

(五)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内审人员的风险意识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而且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和廉洁奉公的精神。所以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法规、新知识,加强业务培训来面对不同的审计项目,逐渐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并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同时要树立审计风险意识,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首先对审计项目进行审计风险分析,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分析了解要承担的风险责任,并制定出控制或转嫁风险的策略,以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六)建立审计“承诺制度”,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承诺制度”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前要求被审计人就其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做出书面承诺,保证审计工作能在合法、真实、完整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承诺制度”明确了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之间的法律责任,即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审计人员。它在内审工作中的作用实质上填补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是防范审计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

(七)实行“内审外包”,转嫁审计风险 随着高校内审工作内容的逐渐多样化,对审计要求也更加专业化,而高校内审人员知识结构有限、工作经验不足使得某些审计业务光靠内审人员是没有能力完成的,因此应根据审计工作“全面审计、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方针精神,主动地转嫁审计风险。“内审外包”就是转嫁风险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当审计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和能力超出内审机构所具备的技术能力,或审计结论需要权威机构认可时,内审机构应报告审计委托人,请求聘请有关专家或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从而将有可能发生的审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出去。这样既保证了审计质量,又降低了审计风险,使得审计工作更好地为高校管理工作服务。

(八)进行内部审计部门的“被监督” 内部审计的效果依赖于其独立性,因而它享有很高的自和决策权。审计主管的监督毕竟是一种内部监督,监督内部审计工作也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这种监督应由独立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合理人员来进行,并且没有真正的或明显的利益冲突。这种监督应定期进行,监督内容应包括检查和评价内部审计部门的政策与程序、细致深入地检查单项审计工作,对已经执行的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提出适当的工作改进意见。这将更加有助于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效率,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培养审计风险防范意识、降低审计风险。

第5篇:高校离任审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校 内部审计 独立性 经济活动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19-02

一、高等院校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和各种创收逐年增长,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这些都要求加强内部审计,对高校内部的经济活动及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评价、鉴证。

1.开展内部审计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内部审计可以协助高校领导研究和审查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经济有效,是否切实可行;还可以促进高校在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在竞争中不断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校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自我约束机制,从而使学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开展内部审计是提高高校综合效益的需要。提高综合效益是高校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发现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失误,防止浪费。由于内部审计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便于对高校的各项活动和各种决策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熟悉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管理情况,可以较好地促进高校切实改善管理、提高综合效益。

3.开展内部审计是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需要。当前教育经费紧张是制约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教育经费毕竟是有限资源,所以必须节约开支,避免或减少经费的损失和浪费,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这就更离不开内部审计。

二、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强。目前一般高校的管理结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业务上,审计部门接受主管校领导管理;行政上,有些则分属党务系统管理。过于紧密甚至有些交叉的行政关系有时难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审计的独立性不够强的直接后果是审计部门的地位不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不够,审计工作受被审计部门影响的机会大大增加。

2.审计思路和手段的相对落后。目前,高等院校的经济活动趋于多元化,内部审计所要监督和评价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内部审计的过程控制需要改变审计思路,运用新的审计手段。但是,原有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手段与日益发展的高等院校的经济活动相比存在断层。

首先,在审计思路方面,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大都是以传统的事后审计为主,较少开展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对学校教育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效益性评价不够,没有发挥出现代内审在提高经营效益、优化校内资源、改善管理绩效等方面的作用,造成审计深度不够,作用层次低,时间滞后。

其次,在审计手段方面,电算化普及程度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已经在较大范围内推广,但高校内部审计因受相应运用软件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限制,部分高校未能实现计算机网络在审计中的应用,也就不能实现校内审计与校内各部门特别是计划财务部门的数据共享,更没有达到高校内部审计自动化、网络化。

3.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综合能力要强。但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审计项目逐年增加,审计内容逐年扩大,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往往也在增大。我国不少高校内审人员是从财务部门、管理部门调配的,专业的审计人员配备较少、知识结构也不尽全面。

由于内审部门人员配备上的不足,有时容易造成审计报告对审计信息披露太少,降低了内部审计应有的功效,保证不了内部审计的高效率,不能充分满足高校管理者的需要。

4.少数高校审计工作不甚规范,加大了审计风险。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办学自逐步扩大,审计工作量急剧增加,审计对象变得复杂多样。内审工作重点需要由过去的查错防弊和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逐渐转变为“风险基础审计”。但高校内部审计的风险意识并没有因此提高到应有的高度,这无疑加大了内审人员的审计风险。

作为内部审计,高校审计缺乏国家审计的强制性和社会审计的公正性,审计工作有时较难开展。有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形成计划,审计业务和项目的开展大部分是按照领导的指派和安排办理,容易形成审计工作的临时性和短期。由于是内部审计,审计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单位管理体系的影响,特别是审计对象处于较高层次时,内部审计人员的压力更大,在实施审计时就会有偏颇。从而降低了审计的公正性,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1.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强化内部审计的地位,提高内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保证内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审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前面论述到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不仅要求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还要求保证审计工作独立,而内审组织形式的独立是内审工作独立性的根本保障。因此,单独设置内审机构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主管领导级别越高,则审计机构的地位也越高,越能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高校主要负责人亲自领导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并且赋予相当的职权,能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直接领导层次,减少学校其他部门对审计的干涉和影响,从而保持内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以及结论的权威性。

内部审计监督的“内向性”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特别需要领导者的重视,必须依靠领导者的支持。而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其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程度以及审计工作成绩的取得。为此,审计部门一定要作出成绩,让领导真正体会到内部审计工作对高校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转变审计观念,拓展审计职能。首先要转变审计观念,将内部审计定位于为决策层、管理层服务上,为领导解决综合性、深层次的问题提供科学、合理、可靠的依据。内部审计应从以查错防弊为主的防护性审计,向改善学校经营管理为主的管理型审计发展。管理型审计是对组织的状况和环境以及是否以合理、健康的方式实现目标进行持续调查,以便对组织的措施表达意见,对组织经营进行更好的控制。发挥管理型审计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内审工作不仅局限于查账,而且应当充分利用熟悉学校规章制度及财务状况的优势,有效充当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

高校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评价的职能作用,必须拓宽审计职能。除了财务收支、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等审计外,还应完善专项审计和尝试风险审计。完善专项审计,是针对某一特定事项或情况,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以揭示问题的原因,为管理层进行决策和制定措施提供建议的活动。高校专项审计调查应关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新情况、新动向。尝试风险审计,主动参与到学校发展战略、经营决策中,随时预测风险,把风险及时地反映给学校有关决策部门,提出避免或减少风险的建议。

另外,为适应新形势,审计工作在其工作的手段方面也需要进行变革。把电子化、信息化作为审计工作的基本技术手段,从购买适宜软件、培训人员开始,尽快在对同级财务部门审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审计技能。同时要加强审计信息技术的研究和规划力度,加快对审计应用系统和程序的全面开发。

3.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高校应该创新用人机制,设置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标准,使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进入审计队伍。同时,加强对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审计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在体掌握会计、管理科学、税务、工程技术、经济数学、计算机信息系统、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熟悉高校经济管理全过程和有关高校管理的法律规范,加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此外,审计部门还要引进管理科学、基建工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审计工作日益复杂的需要。

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减少审计风险。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是开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高校内部审计内容大体包括:财务收支审计、预决算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等。根据《审计法》、《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文件,结合高校自身的审计相关制度,严格按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和内容完善审计制度,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减少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曹振华.高校内部审计的思路[J].中国审计,2007(15)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背景[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3.刘晓北.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7(7)

4.孟会琴.浅谈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途径[J].会计之友,2008(9)

5.王莹,苏运法.香港高校内部审计初探[J].教育审计,2005(1)

6.余来.高校内部审计结论难落实的成因及对策[J].审计月刊,2008(6)

7.张庆伟,李文华.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北方经贸,2007(4)

8.张蔚,王青.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实现增值服务目标[M].经济师,2007(5)

第6篇:高校离任审计报告范文

1.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来州市工商银行是一家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结算、电子银行、国际业务等新兴业务并行发展的国有商业银行,全行员工536人,辖13个支行,20个分理处,120个储蓄网点,截止2003年12月末全行储蓄存款5亿,对公存款12亿,贷款25亿,信贷业务长期以来是该行的主营业务和传统业务,信贷对来州市经济建设与发展,扶持企业生产,繁荣和活跃商品流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这25亿贷款中不良贷款占比高达35%,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信贷风险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来州工行的健康良性运行。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是下列因素造成的:

1.1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

计划经济时期来州工行作为一家国有专业银行,而不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位,使得该行过多地承担和充当了政府财政“金库”的角色,政府直接干预,很多政策性贷款应运而生,来州工行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这些政策性贷款90%已逾期。

1.2社会信用环境缺失

“人无信而不立”,长期以来来州市的不少企业和借款人无视自身信用,取得银行贷款后,拒不归还或久拖不还,全市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充分、信息共享的信用监督惩罚机制。

1.3经济资源缺乏,新增贷款的亮点有限

来州市经济整体上比较落后,缺乏重大基础产业和规模支柱工业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发展基础,传统产业领域的优质客户资源较为缺乏,信贷营销空间有限,我市国有企业改制全面铺开,企业改制所带来的信贷资产保全、客户主体变更分流和信贷市场的重新分割,给信贷工作增加了难度,不良资产显得更加突出。

1.4银行自身的问题

信贷人员是营销、管理信贷业务的主要力量,无论是从当前信贷队伍整体素质状况,还是从适应信贷业务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看,信贷队伍的建设都亟待加强。部分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加之银行内部监督奖惩机制尚未完全确立,从主观上导致了信贷风险的出现。

1.5贷款结构不合理

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和房地产贷款构成了来州工行的三大贷款业务板块,流动资金贷款占比高达80%,该种贷款期限只有一年以下(含一年),风险最难控制、质量最难保障、管理最难到位,企业资金一旦周转不足,信贷风险极易显现。

1.6贷款分类不科学

按贷款期限划分的“一逾两呆”分类方法,是来州工行的主要分类方法,按贷款质量划分的“五级分类法”只是该行的辅助分类方法,很多实际上已无偿还可能的贷款在“一逾两呆”分类方法下却显示正常,而在五级分类法下不良贷款却隐性化,由于适应国际惯例的五级分类法将逐步成为工行的主导分类方法,原来隐性化的不良贷款上升较快。

2.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2.1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准确把握贷款投向

来州工行要根据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行业发展壮况,对不同行业、企业分类,如将其分为支持类、维持类、限制类、退出类。对以京福高速公路、东临公路、交通建设、通信等基础产业可予以支持,对经营无望,无资金流的企业应及时退出。

2.2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信贷管理机制

2.2.1强化信贷原则和贷款决策程序,建立贷款评估决策机制。要定期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状况、经营状况以及偿债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以此作为贷款的审查与批准的标准,严格掌握企业借款。

2.2.2坚持从制度入手,进一步提高决策水平,坚持依法管贷,依法维护债权安全和自身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各种有关信贷、经济方面的法律规定、条例,提高法律意识,从传统的按习惯操作业务向依法管贷转变。其次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内容办事,对各种贷款申请、借据、合同担保书、抵押书等凡涉及法律明确规定的内容、条款要一丝不苟,坚持执行。既要依法规范自己的业务活动,也要依法规范客户的各种行为。

2.2.3全面实行审贷分离和按贷款风险程度划分信贷审批权限的分级审批制,充分发挥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集体决策作用,防止“一言堂”和“拍脑袋”决策,实行贷款签批责任人制和岗位权责制约。应逐步建立以“权限管理、体制约束、风险度量”为核心,以企业净资产或抵押为授信依据,充分运用量化指标预测和评估贷款风险,按风险度高低划分审批权限,实施部门、岗位和程序三项制约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从而实现从“贷款审批权限下的数量管理”到“贷款风险界定贷款审批权的质量管理”的转变。

2.2.4建立贷后稽核制度和信贷岗位离任审计制及岗位调换制,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严防违规行为和工作疏忽现象发生。

2.2.5统一制订信贷风险的衡量标准,使风险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统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具体讲应,包括:企业法人代表个人资料,企业的信用状况及有无违约记录,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及有无违纪记录,企业经营水平及市场发展前景等。一般说来,工行必须每一年或半年对现有信贷客户进行一次信用等级评审,并对照原有评级进行调整。

2.2.6应大力推广贷款五级分类法,以真实反映贷款质量,通过这一分类法对企业贷款进行监控。

2.2.7要在继续强化一级法人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内部授权制度.对各级机构、各个部门以及信贷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授权,既要考虑充分调动各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又要防止权力过大,尤其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和制度。

2.3转变风险防范观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2.3.1建立以风险控制为目标,防范风险与转化风险相结合的风险管理制度。借鉴西方银行先进的风险控制方法和经验,根据上述贷款风险衡量新标准,力争使每一笔贷款都能置于银行的风险监督之下,及早发现贷款风险发生的征兆,以便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2.3.2建立健全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对贷款风险的监测考核力度,认真做好企业信息反馈工作。来州工行要充分利用信贷管理系统和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企业档案查询系统,连续记录企业基本生产经营情况、贷款使用情况、经济效益情况,根据监测信息随时进行电脑分析,及早发现风险苗头,提出预警信息,采取防范化解风险的对策。

2.3.3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机制。依据借款人的经济实力、资产负债情况、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及管理能力、经营业绩、市场进入情况等确立企业风险等级,除对信用优良的企业可发放部分信用贷款外(应严格条件、逐步减少),其它均采取担保、抵押贷款等方式。

2.3.4对历史遗留问题,实行“新老划断,分类管理”。对过去的贷款,凡没有办理合法有效的抵(质)押或担保手续的,要对照《担保法》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对新发放贷款。要严格贷款管理与发放程序,明确第一责任人,实行“连带责任制”与“永久责任制”,坚持谁调查谁负责,谁放款谁收回的原则,坚决卡住风险发生的源头,抵(质)押、担保手段是贷款重要的第二还款来源,故要严格评估其价值,防止人为因素,把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2.3.5修订、完善各项信贷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制度之间的协调、配合和制约,确保各项信贷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首先,从制度上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尽快制定、实施《信贷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就信贷档案的收集、交接、检查进行明文规定,指派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考核执行情况。对企业财务资料虚假问题,可以考虑建立“四相符审核”和“财务报表审计失实责任赔偿制度”。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银行本身对借款企业的总账、明细账、原始凭证和重要实物进行核对,做到“四相符”;另一方面可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合同,委托事务所对银行贷款申请人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作为银行审批贷款的依据,并同时在合同中规定,如因其报告不实而致使贷款损失,注册会计师本人及其所在事务所负责全额赔偿银行因此而受到的损失。

2.4建立风险转化与保障机制,合理处理信贷风险

2.4.1建立信贷风险转移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可采取更换贷款方式的方法将风险转移给借款人或担保人;另一方面可由银行和借款企业及其担保企业分别向保险公司办理资金和财产保险,对贷款发生风险时,由保险公司按投保情况给予经济补偿,从而实现风险转移。此外还可以采取根据贷款性质将风险转移给地方政府的方法。即根据贷款合同条款规定,凡由地方政府承诺的项目,当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债务时,地方政府要负责组织还款。

2.4.2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对企业原有的债务可采取债务重组的方式,明确原有银行债务的数额、承继人、偿还期以及偿还方式,制定具体的偿还计划,督促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户储存,建立贷款风险基金。

2.4.3采取份额分散、对象分散、期限分散、行业分散等方式,建立风险分散机制。份额分散,即对贷款额度巨大的资金项目。采取银团贷款的方式。使来州工行只承担有限份额。对象分散,即对某一客户的贷款不能超过该行资本总额的一定比例,要实行贷款最高限额管理制度,防止风险过于集中。期限分散,将贷款按一定比例分散到几种期限不等的贷款中,通过长、中、短期贷款的互相搭配、协调运用,分散由时间因素而发生的风险。行业风险,指银行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需要适时地将贷款分散在不同行业,避免因个别行业的大起大落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2.5实施信贷审批人员专职化和专业化制度,完善经营人员激励机制

2.5.1审批人员专职化。长期以来,来州工行并无专职的信贷审批人员。信贷审批人员往往是由有一定行政职务的行领导或部门领导担任,审批人员不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审核分析,审批工作只是其繁琐行政事务工作中的一个方面。参考西方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作方法,审批工作可由专职人员担任,其根据自己的判断,独立地提出意见,仅对信贷项目负责。这一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迫使信贷审批人员把全部精力集中于信贷审批工作,深入分析每一个信贷项目,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审批人员可由专人进行管理,并设审批会议制度对其表现进行评判。对审批人员的任职资格应有所规定,如一定的工作年限,一定的技术水平等等。但更为重要的是专职审批人这一制度本身产生的压力与动力,可以有效提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增量信贷资产的质量。

2.5.2审批人员专业化。要培养一批信贷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懂财务、懂法律、懂管理、懂计算机的信贷人员,要逐步从“职务审贷“向“专家审贷”过渡。

2.5.3对信贷经营部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防范风险并非对银行信贷业务束手缚脚,而是要激励为银行效益努力工作的员工,约束损害银行利益的做法。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激励与处罚并重。对国有银行而言,首先强调的是要加强激励机制,提高开拓市场能力,使责任与利益二者紧密相联,以增进经营人员在艰苦市场环境中积极开拓的动力,从信贷源头降低风险。

2.5.4建立风险经理制度。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风险经理在信贷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客户经理必须与风险经理一起合作,才能最终决定一笔贷款的发放。风险经理根据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进行客户的风险识别,决定贷款的授信、发放等等,其具备有“最后一只笔”和最后责任人的职能,处在属于后台部门的贷款审批中心。考虑到来州市工行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若要实行风险经理制,必须要建立相关的考试和选拔“准入”制度,合理了界定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之间的职责划分,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2.6完善对信贷企业的制度建设,实施银企共担信贷风险制度,从根本上降低信贷风险

2.6.1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择优抉择”的原则,盘活贷款存量,优化贷款增量。来州工行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信贷风险要有一个认真、清醒、全面的认识,不能谈虎色变,实行一刀切。要主动改进服务,主动送贷上门,大力支持和倾斜;对转制后扭亏有望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支帮促”活动,实行“一厂一策”;对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或扭亏无望的企业,鼓励和促进其改制,把债务落实到新的经济主体,明确承贷主体。要想方设法盘活现有信贷资产质量,严把新增信贷资产质量关,多渠道多方式提高资产质量,降低经营风险。

2.6.2实行企业与银行信贷风险共担制度,降低银行信贷风险。(1)实行企业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自筹资本金制度。凡企业新上固定资产项目,必须自筹30%~50%的资本金,并存入主办银行账户,实行监督。凡企业自筹资金未落实到位,有关部门不予立项,银行不予申报项目,不予发放贷款支持。(2)实行企业贷款预交风险保证金制度。凡是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应扣除10%~20%的补偿性余额留存银行。所谓补偿性余额,即企业贷款时,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款额一定百分比计算的最低存款额。通过补偿性余额的留存,从企业角度来讲,可以增进其信用意识及积极主动还款意识,提高偿债能力;从银行角度来讲,可以降低风险,补偿可能透支的贷款损失。

2.6.3进一步完善贷款证制度建设。贷款证是企业法人向金融机构申请借款的资格证明书。贷款证的实施,增加了企业负债的透明度,有助于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决策,提高贷款的科学性,优化贷款结构。目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一是扩大发证对象,将目前单一的贷款证形式加以丰富;二是制定统一简化的领证手续,延长贷款证使用年限;三是尽快实现贷款证管理的电子化。

2.7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增强政府为银行创造宽松环境的积极性,减少因政府行政干预而带来的信贷风险

2.7.1针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对国有商业银行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来州市工商银行应加强宣传,统一认识,理顺与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关系。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地方经济,而银行资金也是用来支持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二者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来州工行应做好对地方政府的解释工作,互相体谅,共同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更要大力促使企业改革创新,增强企业自身活力和竞争实力,以保证偿还贷款本息,真正减轻银行负担,为银行创造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条件。当然,银行在资金宽裕,不违背信贷政策的情况下,适当地对地方予以信贷倾斜,扶植一些地方优势项目,如医药工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以次促进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7.2密切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法院、公安的联系与合作,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借助媒体,对故意不还贷、赖贷、欠贷企业与个人保持威慑力和震慑作用,维护工行的合法权益。

2.8强化信贷业务的内部稽核工作。

2.8.1转变稽核职能。稽核部门要将信贷工作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在执行规章制度方面的情况作为主要稽核对象,查验信贷业务管理部门对业务操作岗位的检查记录。稽核的重点应放在合规性稽核、风险稽核和对主要经办人员的责任稽核等方面,由事后稽核控制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稽核相结合,并以事前预防性稽核、事中阻滞性稽核为主。

2.8.2配备高素质的稽核人员。

2.8.3切实提高稽核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来州市应使稽核部门享有足够的权威,使其能在全行范围内独立地行使稽核职能,银行的最高领导者必须对稽核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给予高度重视和优先处理。超级秘书网

3.结论

信贷风险是伴随信贷业务而产生的,有信贷业务必然有信贷风险,来州市工商银行应正视这一情况,直面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困难,迎难而上,科学管理,规范运作,精密筹划,大力处置不良贷款,将信贷风险消灭于萌芽之中,把风险给银行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致谢:在信息采集、定稿、写作、打印过程中得到了张文、胡建军两位同志的热忱帮助,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信贷》万军、刘清明、徐小平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2]信贷进与退的实践思考李勤《中国城市金融》200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