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范文

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

第1篇: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范文

一、甘肃民族地区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幼儿园艺术教育在大城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甘肃省保育院为代表的幼儿园在幼儿艺术教育方面为地方幼儿园开展幼儿艺术教育树立了榜样。但是,甘肃省地处西北边陲,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就整体而言学前教育比较滞后,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就更加滞后,尤其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幼儿园办学条件很差,幼儿入园率极低,幼儿园艺术教育举步维艰。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学前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甘肃省幼儿园艺术教育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幼儿园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艺术教育形式令人堪忧。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艺术教育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从幼儿园教师的年龄、学历层次,对艺术知识的了解程度切入,分析探究民族地区幼儿园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改善民族地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措施和实施策略。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全国3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也是之外的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东连秦陇,西接雪域,南邻天府,北与宁夏接壤。历史上是中原地区通往青、藏及川北的交通要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甘南州在内地与藏区之间起着承接过渡的作用,是“藏族现代化的跳板”[2]。甘南州成立于1953年,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现辖7县1市。全州有藏、汉、回、蒙、土、撒拉、保安、东乡等24个民族,总人口68.01万人,其中藏族36.7万人,占总人口的54%。这里高寒缺氧,境内海拔多在3 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4℃,其中夏季平均气温8-14℃[3]。

甘南州共9所公办幼儿园,分别为夏河拉卜楞幼儿园、玛曲县中心幼儿园、碌曲县中心幼儿园、卓尼县幼儿园、迭部县幼儿园、临潭县幼儿园、舟曲县幼儿园、甘南州中心幼儿园和甘南州军分区八一幼儿园。在编在岗专任教师或带班教师(不包括保育员和勤杂人员)共116名,其中:艺术类教师8名,仅占教师总数的7%。调查数据显示:1.民族地区幼儿园师资构成还是以汉族居多,少数民族师资特征不明显。如在甘南州9所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主要由汉族、藏族等民族构成,其中汉族占51%,藏族占41%,其他少数民族教师所占比例均不足10%。2.懂汉语和本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师人数较少。如在甘南州9所公办幼儿园116名教师中,懂双语的教师仅25人,占教师总数的22%。3.幼儿园艺术教师奇缺。例如在甘南州9所公办幼儿园中对艺术类知识(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手工)非常了解的幼儿教师只有14人仅占12%,60%的教师对艺术类知识很不了解。调查中有81%的教师认为,幼儿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质应该是掌握一门艺术类知识,但是由于条件所限民族地区幼儿园缺少的正是这方面的幼儿艺术教师。

二、甘肃民族地区幼儿园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我省是典型的多民族居住地区,随着各民族频繁的交流和融合,民族艺术的单一性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多样化本应是民族地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强项,但交通的不便和经济基础欠发达,造成了民族地区幼儿园艺术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规范。在我国学前教育也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政府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政策,政府的保障机制与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学前教育既然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办好幼儿教育应该也是政府的职责之一。据调查了解: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大都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的保障体系。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学前教育没有专项投入,对学前艺术教育的投入几乎没有,只能做到保障教师的工资和适当改善硬件这两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忙于“普九”,把主要的时间、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义务教育,对学前教育做得不够,广大农村和民族地区的学前艺术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政府主管部门对学前艺术教育没有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与经费上的支持。

2.民族地区幼儿园艺术教育师资匮乏、人才难留。我省少数民族居住地一般为山大沟深、地形复杂、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偏远山区,交通的不便和艰苦的居住环境,使幼儿园艺术教师难以引进或留住。如甘南州9所公办幼儿园116名教师中,学前和中师艺术专业毕业教师只有8人,仅占教师总数的6.9%。

3.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单一、方法简单。《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1]。根据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在艺术教育活动过程的调查(《甘南州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状况的调研》),甘南州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以观摩活动为主[5]。观摩活动具有能够结合本地幼儿园实际的特点,同时便于实践操作,但观摩在一定程度上毕竟只是一种简单的临摹,对提高幼儿艺术素质、开发幼儿音乐潜能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

4.幼儿园艺术教育设施简陋、场地奇缺。调查发现,幼儿园艺术教育基础设施简陋、缺乏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场地在民族地区幼儿园已成普遍现象,甘南州幼儿园生均占地面积只有5.5平米,远小于13平米的国家最低标准,有些幼儿园生均占地面积仅有2.3平米,普遍缺乏室外活动场所和活动设备,园舍的空间结构、防震、采光和通风条件也不符合要求。9所公办幼儿园中只有一所幼儿园有专门的音乐房、舞蹈室和多功能活动室。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帮助每个幼儿建造一个美好精神家园、和谐的精神境界,让幼儿在获得精神满足和审美愉悦的同时促进其完整的人格形成,因此,只有完备的艺术教育设施,才是提升幼儿的审美敏感性和审美情趣的前提。

5.幼儿园艺术教育质量不高,缺乏民族特色。首先,幼儿园艺术教育小学化倾向明显。大部分幼儿园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一架脚踏琴、一本教科书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课堂上是简单的你问我答,我教你唱,教育方法大都是传统的灌输式,忽略了音乐艺术对幼儿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能力相对较弱。幼儿园的环境也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对幼儿审美情趣的教育任务。而民族地区大部分幼儿园只是把环境创设当成了幼儿园简单的区别小学的一个标志,在墙上画一些画、贴一些图片、写一些彩色的字,从此就不会更换,没有将幼儿园的环境与幼儿艺术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将环境利用起来。最后,幼儿园艺术教育缺乏民族性。少数民族地区本身具有文化优势,有丰富的本民族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可是幼儿园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很少涉及到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和特色,对于乡土知识以及乡土的材料的利用性较低。#p#分页标题#e#

三、改善民族地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措施和实施策略

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10条意见,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其中第三条意见强调要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6]。因此,民族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幼儿园艺术教育教师建设步伐,尽快建设一支业务精良、作风过硬、安心从事幼儿艺术教育的教师队伍。

1.建立学前艺术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建立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逐年加大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各级财政的年度预算,保证公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及教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要从地方财政自筹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学前艺术教育。学前艺术教育的经费要随事业发展和教育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沉淀、截留和挪用。

2.结合本地民族特色的实际,确定合理的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大幅提高该区幼儿教师,尤其是幼儿艺术教师的福利待遇,着力解决当前高素质幼儿艺术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的难题。

3.教育主管部门要信任幼儿园的管理能力,放手让幼儿园管理者到有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招聘具备条件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针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初始学历低、专业不对口、艺术素养质差的特点,制定措施,安排教师到相关大专院校培训或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及艺术理论知识,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

第2篇: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范文

【关 键 词】 美术活动;策略;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5岁以前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良好时期,一些家长为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往往抓住这一段时间,送孩子进绘画班、提琴班、电子琴班、舞蹈班等,对孩子进行专门的艺术训练。因而,一些幼儿园也相继开办音乐、舞蹈、绘画等兴趣班,可以说,已开始形成一种“热潮”。

怎样看待这一“热潮”,怎样使艺术教育和智力开发有效的结合,我们认为在这一问题上,需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艺术及幼儿园教育的目标?(2)幼儿园艺术教育教什么、怎样教?在艺术教育这一大课题中,我重点就美术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艺术活动是一种饱含情感的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满足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切艺术之本质,皆在使听观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艺术在给我们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观的同时,它还执行另一种崇高的使命,这就是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即人们常说的美育,或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

为什么艺术能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呢?因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一个艺术品就是一个审美对象,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还学到了真(知识),习到了善(道德),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了趋向真善的意愿,陶冶和提高了人的情操,从而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尔基曾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就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它赋予艺术家的创作和创造品以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作为艺术教育,我们认为,它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创造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和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音乐家、舞蹈家,而是启蒙教育、陶冶情操,我们不主张仅仅培养几名尖子,而是要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出人才,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发展,技巧技能得到提高,为新一代的全面发展,为民族文化增加色彩。为此,老师应培养幼儿爱好艺术的情感,善于发现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兴趣倾向,要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培养幼儿的意志力,以免半途而废。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艺术的兴趣,这是幼儿园艺术教育成败的关键。就美术而言,《纲要》规定,除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发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及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方法,并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幼儿教育教什么,怎么教?

教育旨在促进儿童发展这个幼教基本观念出发,再结合当今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正走向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渗透的方向。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除了传授基本的技能技巧外,重点应放在教会幼儿如何欣赏艺术美。因为欣赏是艺术学习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关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同龄人的绘画作品、演出等,同龄人共同语言多,孩子若到美术馆来看展览,看儿童画的比看成人画兴趣大得多。在幼儿观摩感受音乐、舞蹈、绘画等特征的基础上,教给幼儿初步熟悉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材料的性能,教给幼儿粗浅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充分自由地表现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和认识。

面对那些有激情而没有“长性”的几岁的孩子来说,老师怎样教呢?

我们以作画为例:在幼儿作画前,很重要的一环是“先读画、后动笔”,所谓“读画”即理解作品,包括讲解结构,构图、作品程序。

读作画程序:第一步画哪里,第二步画哪里,也就是动笔先动脑“意在笔先”。

评画:即评论画的优点和缺点,主要包括结构、构图。评画应当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对初学的孩子,出现了一两处合格的地方就应当及时肯定,对画得好的可以表扬其精神“真专心,再练练一定会画好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教学内容基本上以认知、技能为中心,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示范为标准来衡量。

幼儿绘画是儿童借助画笔来表现自己对现实社会事物的认识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幼儿绘画教育不应只是为绘画而绘画,绘画是手段,目的是要促成幼儿心理因素的有效发展,使幼儿的认识因素和情感因素、思维、创作有机统一起来。而教师的示范则是幼儿的一大障碍,它使幼儿的创作思维受到限制。教师示范,幼儿直接模仿又是被动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应以幼儿为主体,绘画中教师不示范、不出示范例,而是引导幼儿观察、体会、理解,让幼儿的绘画真正成为“儿童画”。为此,我们进行了为期一星期的美术探索,活动设计多以实物写生为主。

实验方法: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的一般规律,选择制定了汽车、公鸡、小猴、鹅、梅花、我的老师等一系列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重点运用同类比较法进行,由易到难推进。

如小鸡――白鹅、梅花――桃花等,因为形近似,就有比较,有鉴别。可以锻炼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逐渐深化,加速眼、脑、手的训练。

例:绘画――我的老师

先请两位老师做模特,然后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两位老师的特征,教师以猜谜的形式,让幼儿把画画好,老师来猜他画的是哪位老师,以激发幼儿仔细观察能力及表现力。

实验效果:回答是肯定的,幼儿可以接受,且让幼儿快乐,自信心增强了。如画我的老师,全班40多名幼儿,虽然画不同的点,但都抓住了主要特征,,提升了孩子的兴趣。实验的目的是锻炼幼儿的形象思维,_发幼儿智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广泛爱好。

实践证明:知识靠积累、技能靠训练、兴趣靠培养,因而作为老师提高艺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某些幼儿园及美术班的老师只注重教授方法,而不是去挖掘、引导、发展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天分。诚然,这种教学方法对孩子掌握一些技巧以至认识世界都会有所帮助,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会使很多孩子的天分没有能及时地表现,这样做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会导致孩子们模仿大人观察世界的方法,所画出来的画失去了那种雅嫩、纯真、纯情,而更像是老师范画的仿制品了。

我们认为,在教师教儿童绘画技巧的同时,要多顾及一下每个孩子那一瞬即逝的自然赋予,鼓励他们多画一些自己心灵中的画,多留下一些对于他们自己也对于社会有意味、值得珍爱的东西。

怎么让幼儿拥有自己的艺术世界,有待我们幼教工作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韩雨洁. 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1).

第3篇: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蒙古族舞蹈;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50-01

幼儿园的舞蹈的教学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它能丰富幼儿的生活,发展幼儿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审美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它既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技能”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必须以发展幼儿素质为根本目标。作为蕴含了蒙古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等丰富的内涵而最终表现为与浓郁的民族音乐旋律相和谐的蒙古族舞蹈,自然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幼儿蒙古族舞蹈活泼的曲调,鲜明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新颖多样的体裁,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的性格以及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感知特点,为幼儿蒙古族舞蹈的学习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发挥艺术教育在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和纽带作用。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我结合幼儿教育实际,进行了“蒙古族舞蹈教学尝试”,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蒙古族舞蹈教育,让幼儿了解蒙古族灿烂的舞蹈文化,初步学习和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的表现美的能力。

一、视听结合,充分激发对蒙古族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要使幼儿对蒙古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幼儿蒙古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因为,良好的音乐舞蹈感受力是学习幼儿舞蹈的基础,也是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而培养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幼儿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动作美,以引起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而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多感官感知,“多通道”欣赏才有效果。蒙古族舞蹈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应根据题材风格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对学习蒙古族舞蹈的兴趣,从而获得一些舞蹈技能。例如:教授大班蒙古族舞蹈《草原小姐妹》,我先讲述了《草原小姐妹的故事》,让孩子从心里喜欢勇敢的小姐妹,使幼儿产生学习兴趣,然后我穿上蒙古族服装,以自己优美的舞姿,充分展现蒙古族的刚劲、豪爽、热情的动作美,孩子们看了以后情绪高涨,兴趣极浓,个个跃跃欲试,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成功地掌握舞蹈基本动作。

二、创设环境,充分营造蒙古族舞蹈的氛围

环境对幼儿的印象是深刻的、隐性的、潜移默化的。《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与幼儿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蒙古族音乐舞蹈环境和氛围,增加幼儿倾听,感受,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幼儿主动与环境发生作用,引导幼儿在音乐舞蹈的感染下陶冶性情,促进幼儿对蒙古族舞蹈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

(1)在一日生活中营造蒙古族舞蹈气氛

由于音乐具有弥漫性的特点,我利用晨间接待、进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动的时间,为幼儿播放优秀的蒙古族乐曲,如:《吉祥三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让蒙古族音乐时时萦绕孩子身边。同时,随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音乐舞蹈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随机的组织深化幼儿进行自发性的舞蹈活动。

(2)在区域活动中渗透蒙古族舞蹈文化

音乐区:投放蒙古族服饰道具、音乐等,鼓励幼儿穿上蒙古族服装,大胆自由随意的表演欢乐的蒙古族舞蹈,给幼儿自己展示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求,同时孩子们之间自发的音乐行为多了也会吸引同伴积极参与,互相促进,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娱自乐的舞台。

认知区:投放各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图片,VCD、画报等,如:蒙古族人们喜欢骑马,射箭弹马头琴,住在辽阔的草原上,造就了他们像神鹰一样勇敢,心胸像草原一样宽广------通过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更好的表现蒙古族舞蹈豪迈奔放的风格。

手工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蒙古族歌舞,建筑物、乐器及其它照片,并提供许多废旧物品,让幼儿根据相应的蒙古族音乐或背景,制作相应的蒙古族服装,如可以用纸盒子做蒙古族尖帽,用旧报纸裁剪并装饰做成马甲。

第4篇: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美术欣赏;创造力;审美

艺术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起着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感受和体验的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当代美学的理论认为,艺术欣赏是欣赏者从艺术本体出发,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感悟之后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对艺术作品有一个全新的感悟与品鉴结果,从而使审美对象具有个体的独特思想。可见,艺术欣赏不仅是欣赏者被动接受的过程,更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创造性活动。所以,幼儿园的艺术欣赏教育应是一种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术作品能力的教育。艺术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幼儿感受美、体验美之后通过自己想象进行思想上创造发展的能力,是基于兴趣的更深层次的审美感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使幼儿可以在全新的或熟悉的周围教育环境中发现美的存在,从而发展幼儿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实际欣赏艺术作品教学活动的分析,提出了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力求寻找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应当完善自我,提高艺术能力

因为受到年龄的限制,幼儿的接受和认知能力不足,因而必须通过教师的悉心引导,才能充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教师的艺术素养要有足够的水平,这样带出来的孩子才会有艺术气息,当然,其中也不免有孩子本身的天分因素。教师应当充分抓住作品的特点并通过美术欣赏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的兴趣。

1.幼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理论修养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因而,教师的艺术素养程度也受到职业的考察。艺术素养是指人们在对艺术品有着基础的生理感觉后,通过艺术理论进行理性判断,也是追求艺术美的过程。教师应当对部分美术作品M行充分的了解,知道它们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知识,进而找到适合幼儿培养创造力的点,让幼儿最大限度地打开思维。同时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论能力,进而才能逐步提高艺术欣赏教学能力。

2.教师要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每个艺术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教师根据已有的审美和理论观念,对作品进行鉴赏。教师通过对艺术作品不断的观察品鉴、理论分析、思想探讨等,所形成的鉴赏作品能力是指对艺术作品认知和审美鉴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不断调动审美知觉和审美情感,教师应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仔细探索、技法分析等,与艺术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在不断地对作品的细细品读中探索作品的美与不足,从中受到启发,得到艺术作品从视觉上和心灵上的美感享受。幼儿教师虽然不是艺术专业出身,且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十分有限,但是可以通过向有艺术专业特长的人学习,请教如何品鉴美术作品的面貌、创作思想与方法等探索得知方式,在其引导以及努力的学习下,能够实质性地提高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二、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的过程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师幼互相交流的过程。幼儿美术欣赏中的交流应该是在民主与平等、自由与尊重的环境影响下,教师与幼儿以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为中介,围绕其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悟,理解想象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与幼儿在平等对话中实现对美的艺术感悟的共振,共同欣赏艺术作品美的过程。对话交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在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与幼儿都是欣赏的主体。如果在欣赏教育的对话中,教师只是提问人与评价者的角色,那么对话交流就失去了民主平等的精神以及通过对话交流得到尊重的个人意义。所以,在美术欣赏教育对话中,教师应该知道与孩子之间处于一个相同的平台,要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接纳幼儿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强迫幼儿去接受权威对于作品的欣赏观点或教师自己对艺术作品的个人看法;教师尤其要鼓励幼儿突破创作者对艺术作品的原创意图,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审美理解,勇于探索自我感受中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观点,从而使幼儿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丰富的艺术欣赏感悟。

总而言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运用扎实的知识理论和高水平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范文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帮助幼儿主动获得知识,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为了激发幼儿对于绘画活动的兴趣我采取了游戏的组织形式进行绘画教学。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我将绘画活动故事化、游戏化。

如:故事画《三只小猪盖房子》,我先让幼儿听故事,再让幼儿戴上头饰表演三只小猪的故事,最后再让幼儿动手画。由于前者的辅垫,所以幼儿的画面真实、生动,绘画时不感到有任何压力,使幼儿们在游戏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真正达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

二、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绘画环境

《纲要》中指出:“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因此,我们要为儿童创设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让孩子大胆地,不受拘束地画,他们想 画什么就画什么,不要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去限制他们。

在每次教学活动之前,先与家长沟通,带孩子亲自感受大自然,去观察、去捕捉美好的题材,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开发。因此,在教幼儿绘画时,我尽量不采用固定的模式,只教幼儿基本的方法,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周围的世界,让幼儿自己去思考,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让幼儿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改进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所谓创新精神,就是一种乐于思考、乐于探索、大胆实践,刻意求新的精神。在美术课中,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中心,通过联想、类比等思考方式,使思维向各个方面扩散开来,从而产生新的方法,这就是求异思维。在美术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表现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幼儿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改进教学方法、评价模式,鼓励幼儿标新立异,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惊人力量,选择有意义、积极、正面的语言,如“你真棒”、“真聪明"、“很好”、“行”、“就这样”、“可以试一试”等简明扼要的语言对幼儿发出暗示和鼓励,从而促进幼儿树立“我也能创造”的信念,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内因,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

四、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

成果展评是幼儿提高认识的过程,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过程,当然更是他们体验创新乐趣的过程。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采用幼儿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分层主评等形式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对完成质量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并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对有进步的幼儿作品给予肯定,对其不足用商量的口吻、建议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尤其是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师更应给予大力的鼓励和表彰,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逐渐树立创新的信心,并能主动地进行创造,从而更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

第6篇: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范文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园本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为了使我园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促进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11月25日,英才幼儿园特别邀请无锡亿童音乐培训师宋老师来园进行了第二期课程培训及探讨。

此次培训主要针对小、中班音乐课程内容,分别探究适合这两个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老师们积极研讨,认真地做着笔记,同时还踊跃参与音乐游戏互动,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向老师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伴随着优美、欢快的音乐,老师们按“歌唱歌谣、韵律游戏、玩奏乐器、音乐欣赏”等专题,探究了先进、有趣的音乐教学方法。

本次园本培训及研讨,开拓了教师们的视野,掌握了前沿的幼教资讯和先进的幼儿音乐教学法。让老师们对音乐教育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大家纷纷表示:园本课程培训对今后的实践教学很有帮助。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结束了为期五天的亿童培训,亿童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深刻,依次学习了阅读,蒙数,英语等。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全面提出日常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大家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是我们常说的话,但我们如何真正地运用起来,那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在课堂的设计上还是游戏的规划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照顾到每个孩子。总之,英语教学必须遵循幼儿学习英语的规律,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环境熏陶,开展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英语教学活动,既可以控制学生亢奋的情绪又可以保证幼儿的正常学习,这将是我下一步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让幼儿真正地参与到活泼、生动的英语学习中来,体会学习的快乐!

亿童英语是以游戏和TPR表演形式来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语感和初步使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亿童讲师首先讲的是如何营造一个幼儿轻松学习的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发现一种吸引自己的物品时,他的接受能力和感受力是最快的。再次也讲到了突显个体幼儿和重视集体幼儿,如何以表演的形式让个体幼儿施展自己,同时也要高度重视集体幼儿的展示。

培训中,培训老师围绕“亿童幼儿英语课堂教学”的主题,结合英语教学流程,从热身活动,内容呈现,活动操练,创造巩固四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以课为例,当场展示了一节英语活动课,从活动总体设计与组织、活动流程、课堂组织、教学方法与技巧、亿童英语教学法的运用等方面对老师们进行全方面的培训。此外,老师还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与老师们互动,增强了幼儿英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本次培训“寓教于乐”提高了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对于教师开阔教学思路,丰富课堂内容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这次学习收获颇丰,我会把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也很感谢园长给了我学习的机会。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为了提高教师们对新教材的授课能力,有效提升幼儿园艺术教育质量,3月31日上午,幼教中心主配班教师对《我的身体会唱歌》音乐教材进行了培训,此次培训活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此次培训邀请亿童教育机构刘老师进行讲解,刘老师首先讲解了音乐活动的四个类型:《歌唱歌谣》《韵律游戏》《玩奏乐器》《音乐欣赏》,其次又每一个题材中对重、难点的把握,之后又对教学活动的总流程(四个流程:预备导入、感知体验、音乐表现、结束活动),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刘老师将理论知识和现场体验相结合,是我们对该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经过对音乐课的培训学习,我回顾原来的教授方法,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知道怎样一层一层加难度;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又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回顾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的理解了在唱歌音乐活动中,不仅要教会幼儿唱歌,还要教会孩子们歌唱的技巧,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养成比较自觉地从音乐舞蹈欣赏过程中获取认知满足和情感体验满足的习惯,并从中获得快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

丰富精彩的讲座内容、先进领先的学科理念、令人震撼的音乐动画和互动式的氛围……给大家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今后一定将把学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逐步地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创新,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为了提高全园教师们对《我的身体会唱歌》教材的授课能力,有效提升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质量,8月23日下午,武汉亿童音乐培训中心的王老师到我们幼教中心对《我的身体会唱歌》音乐教材进行了培训,此次培训活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王老师首先讲解了在音乐活动中作为教师应关注哪些重难点,又针对教材中音乐活动的四个类型:歌唱歌谣、韵律游戏、玩奏乐器、音乐欣赏,其次又每一个题材中对重、难点的把握,之后又对教学活动的总流程(四个流程:预备导入、感知体验、音乐表现、结束活动)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王老师将理论知识和现场体验相结合,使我们对该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经过对《我的身体会唱歌》教材的培训学习,我回顾原来的授课方法,还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知道怎样一层一层加难度;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又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回顾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的理解了在唱歌音乐活动中,不仅要教会幼儿唱歌,还要教会孩子们歌唱的技巧,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养成比较自觉地从音乐舞蹈欣赏过程中获取认知满足和情感体验满足的习惯,并从中获得快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

一个下午精彩的学习活动,先进领先的教学理念、互动式的氛围……给大家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今后一定将把学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逐步地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创新,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4月31日上午,亿童教材培训中心的刘老师给我们幼儿园的全体主配班老师进行了音乐教学《我的身体会唱歌》的培训。培训老师用她特有的艺术风格,给一线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丰盛的精神大餐,穿插着有趣的互动游戏,不仅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还愉悦了身心。老师们聆听着,学习着,思考着…… 都沉醉其中。

刘老师从玩奏乐器、歌唱歌谣、音乐欣赏、律动游戏四个内容的易难点进行的细致的分享。随后现场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大班音乐欣赏展示课《眼镜蛇与老鹰》,一直以来都没有见过音乐课能上的这么轻松自如,感觉像玩一样,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孩子们的音乐素养。也让全体参训老师和孩子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艺术性的快乐。这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音乐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对我们自身的教学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刘老师的示范课使我们老师体会到《我的身体会唱歌》真正能做到将音乐与身体乐器相结合,此次培训活动,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提升了教师的音乐教学理念,教师掌握了更实际的教学技能,相信此次培训一定会让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全新的提高。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620xx年3月2日,亿童培训中心的音乐教师徐秋老师来到天山实验幼儿园为老师们做音乐教学的培训。

首先,徐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一节示范课玩奏乐器《快乐的波尔卡》。我们班的孩子有幸参加这节活动。整个活动徐老师完全是平常的问题、简单的游戏,如“小朋友下午好”“你平时和爸爸妈妈说话吗?用身体的哪里说话?”“我们的身体除了嘴巴能说话,还可以用哪里说话?”孩子们拍手、跺脚的边说边做。徐老师带着孩子们“慢慢的说、快快的说”这边做,那边合。朴实中带着真诚,深深的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快乐,更愿意听从徐老师的指令。平时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总是想尽办法的编织情景和游戏,却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徐老师这样做恰恰是以幼儿为本出发,才收获孩子的积极参与。一个简单的节奏X X|X ~~|徐老师用身体语言、模仿动物的叫声、乐器的声音,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正是《指南》解读中的“尊重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许卓娅老师的“玩音乐”的教学理论。活动在徐老师的歌唱发声练习中结束,老师唱“小朋友再见!”孩子们虽然是“老师再见!”但音准却相差很远。这让我反思日常的

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依赖音乐音频,而忽视钢琴对幼儿音准的引领。

第7篇: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范文

1.自主型教学法

以锻炼学生自主性为目标、挖掘学生自主潜能,用启迪的智慧来创立学生的个体意识和自主体验,学生由此而获得能力与人格的塑造,这是自主型教学的终级意义所在。教师在传授学前专业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设问求疑,指导学生自己探寻舞蹈背景知识与内涵,而不是由老师来直接传授舞蹈相关内容。例如:在教授学前专业的舞蹈学生进行民族舞蹈的学习当中,通常老师会向学生讲解各民族舞蹈渊源、风俗人情、舞蹈特点等,再进行示范舞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对老师讲解的民族舞蹈内容有所了解,不能发表意见,也没有自己什么独到的见解,而在新型的教学方法演绎中,所有的舞蹈相关知识都由学生来自己发掘,包括对民族舞蹈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地域风情特点都要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来自己发现、搜集,只有自己亲自经历、找寻的资源才是记忆深刻的知识。

2.潜在暗示法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在不同的环境氛围里,每个人都可以收到不同的讯号,大脑可以接收到不一样的传递信息,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大脑也会无意识地接受到各种讯号,从而指导人加以调整。舞蹈教学中也存在这样的意识潜能,对学生有研究的资深教师就善于运用暗示的方法或者是“冷处理”的方法,来进行舞蹈教学。暗示法有其鼓励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老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表情、眼神等暗示,能起到鼓舞学生激情的效果;对故意调皮或捣蛋的学生可以用“冷处理”的方式,也就是说老师对这种学生蓄意做出的行为采取故意装作没看见,等学生的行为“冷”下来了以后,再进行教育指正。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可以适时制约学生的蓄意行为,让学生觉得蓄意的行为没有什么效果和意义,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也就慢慢消退了这种蓄意行为。但是,暗示法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老师不顾实际情况而无心的态度就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在冷处理后要善于发现调皮学生的优点并让其发挥。例如:有的调皮学生因对学舞蹈不自信,所以没有学习兴趣,但她们的节奏感好,我会让她们在练习时呼拍,能让其他学生在练习时更准确的把握音乐节奏,学生在这种被重视的过程中有自豪感,她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教学效果会得到提高等等。

二、运用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不同层次需求,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层次划分,突出教学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并存,实现舞蹈教育总目标。

1.循序渐近的目标分层

在学前舞蹈教学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首先是基础舞蹈的培训目标,这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舞蹈能力,因为基础舞蹈知识和理论在未来的职业工作中必不可少,基础知识将决定每个幼教的就业选择方向,同时,幼师的基本舞蹈技巧和幼儿舞蹈的编排方法也必须把握,这些基础目标将有助于他们未来幼儿园中的舞蹈职业;其次,是舞蹈的发展性目标,这是针对在具备基础舞蹈技能的一定的编排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适时的指引,考虑他们对舞蹈水平的理解传授更多的技艺和知识;再次,是舞蹈的升级目标。教师对一些表现优秀、舞感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目标,他们不但要舞蹈动作规范标准,而且在柔韧度上、美感表达上都要有更高的艺术要求,更深层次的是要在动作规范并具有美感的基础上,用舞蹈动作表达出舞蹈的情感元素和内在张力,让人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舞蹈的背景特点和文化内涵。

2.具有“层递”特征的内容分层

第8篇: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村职校;学前专业;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实效性。理实一体化教学现已广泛应用于一些职业学校,这种教学方法很易被学生接受,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将理论与实习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如何开展一体化教学,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贫困地区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

笔者曾到百色市各中职学校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情况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获知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的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1.课程设置不当,课程结构脱离实际

(1)课程设置比例失调。目前开设的课程体系、结构已跟不上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表现为一是课程设置不全,缺少农村幼儿园实际的课程,二是实践性课程薄弱,针对性不强,理论课程偏多。

(2)课程安排割裂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这表现为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各自制订教学计划,缺少之间的沟通、合作,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儿童舞蹈、儿童简笔画、钢琴演奏等技能技巧课,对于难以理解的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这无法满足学生对幼儿园进行了解的需求。

2.课程内容重复,理论与实践脱节

(1)学前专业各学科课程之间内容复杂、交叉,教学内容出现重复、学习内容不系统等现象,内容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如《幼儿游戏》《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社会化及教育活动设计》与学前幼儿教育学重复、交叉,不能更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影响学生生成目标的完成。又如《幼儿心理学》课程中有很多和教育学、卫生学交叉重复的内容,但观点各有差异,学生很易

混淆。

(2)有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现在许多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和教学内容与现行的行业发展脱节,缺乏新知识,忽略了将来的实用性,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甚至有的课程内容太深,特别是专业课理论性过强,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实践技能差,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效果不理想

(1)教学存在着模式陈旧、僵化的倾向,表现出理论脱离实践、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等弊端,阻碍着学科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科教学改革。

(2)有的教师依然存在一本书、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只会照本宣科,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听课兴趣,表现为教师在台上自我精彩、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

二、学前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面对当前贫困地区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如何从学生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实行理论与实习的一体化教学,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

(1)确定“一专多能”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方向。要充分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努力培养学生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除了具备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能力外,还要能设计幼儿园的课程、编制具体的教育方案、设计儿童玩具等能力。

(2)构建“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技能要求及养成规律安排教学:一年级学生主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语言教学法、幼儿数学教学法、幼儿保育教程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驾驭理念,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形成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进行普通话考证和保育员考证;二年级安排学生进入五个模块学习,分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讲故事)、音乐技能(唱歌,弹琴)、美术技能(儿童画、三笔字、手工制作)、舞蹈技能(少儿舞表演及编排)、教学活动设计技能(活动设计、实施、课件制作)等教学模块,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各项技能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融合在五个学习模块中,通过这五大模块平行化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掌握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年级安排学生见习与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优化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一个个教学项目。

(1)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方向,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选择难度适中,能够体现专业特色,可以作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学资料的学习内容,

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必要的专业技能后,掌握一定的幼儿教育教学能力。例如幼儿卫生学,可以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着重掌握幼儿的保健技能和相关营养知识的应用,也就是着重掌握幼儿保育方面的技能,如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技能、营养的搭配、生活护理等。

(2)结合教学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对骨干专业的核心课程的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一是紧密联系培养目标的特征及学校实训设备,坚持按照“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的原则整合课程内容或编写教材,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二是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三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培养学生结合农村地区情况开发适宜课程内容,从而在更广程度上让学生了解他们即将工作的环境。诸如《幼儿园教育案例汇编》《幼教钢琴基础教程》等。

3.改革教学方法,推行理实一体教学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根据不同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互相配合、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幼儿心理学的知识时,结合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flas,充分利用动漫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结合欣赏活动,对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评,引导学生分析角色的心理,了解幼儿故事演讲的策略。

又如上《领域和主题活动》课程时,可以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和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环境的创设,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动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教”变“导”,学生从“学”到“做”。

4.建设一体化实训基地,突出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应积极调整办学思路,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综合实训场所,建设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如建设视唱练耳、美术训练室等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并在实训室旁设置理论教室,为教师提供理论教学的场所,理论讲解完后紧接着就可以在仿真室、实训室进行训练。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一位教师主讲并指导实操,因此该理实一体化实习场所为教学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了保障,在教学中不存在没有理论的实践,也不存在没有实践的理论,真正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关键。只有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幼儿教师、幼教机构保育员。

(1)学校优化师资配置,将部分专业课理论教师充实到实习教学中去,参与学生的实习指导,并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把教师分成多个子模块组,做到模块式“一体化”。并要求在职教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学习,提高教学技能。

(2)教师到幼儿园顶岗锻炼,亲身体验企业工作环境,为教师接触实际和了解科技进步的发展动向创造条件,大力培养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

(3)向社会招聘教师,包括各种有实践经验的幼儿教育管理人员,让他们取得教师资格以后,以专职或兼职形式担任教育教学工作。

目前,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舞蹈、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等课程中,开展了一体化教学,改善了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了课堂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厌学的现象,提高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愿教、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的成效是显著的,毕业生一到工作岗位,很快就能进入角色,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一体化教学所培育的学生顺应了市场的需求,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拓展了空间。

参考文献:

[1]涂清林.浅谈专业一体化教学[J].中国培训,2001(7).

[2]贺应根,夏金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5(13).

[3]陈怀俊.探索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J].交通职业教育,2004(3).

第9篇:幼儿园艺术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实质,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幼儿艺术教育与成人艺术教育一直为人所混淆,人们把幼儿艺术教育更多地看做是一种专才教育,呈现出非艺术化、专业化、成人化、时装化、尖子化和庸俗化等特点。忽略了幼儿艺术教育真正的也是最主要的目标――实现美育。本文旨在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宗旨与实质进行探讨,基于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找出最可能实现幼儿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手段。

关于幼儿艺术教育研究,国内可查阅到的相关文献比较多,已有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幼儿艺术教育的某一方面,例如幼儿音乐教育,幼儿美术教育等。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及幼儿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引进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也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原来的音乐、美术两门学科重新整合,称为艺术教育。因此,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宗旨及实施对策等问题,应引起关注并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它的宗旨又是什么。

在艺术教育本质论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幼儿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也发生了变化,由原先设想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与表现力,而艺术教育正是发展儿童这些能力的工具,转为现在的以培养儿童理解、欣赏艺术的能力,并且通过艺术教育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教育目的。[1](陈敏君2009:20)《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也告诉我们,幼儿艺术教育不仅是艺术教育的开始和启蒙阶段,更有着促进幼儿实现人格的完善的美育功能。即,幼儿艺术教育就是让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在教师适当的帮助下,按他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并从中体验到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其中提到的幼儿美育是培养幼儿感受美,爱好美和表现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难看出,要想实现幼儿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就必须以实现它的目的――美育为宗旨,在找到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的基础上教幼儿掌握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幼儿的兴趣,初步发展他们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中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

幼儿艺术教育所涉及的教育领域包括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歌舞、幼儿表演、幼儿书法、幼儿文学和幼儿影视等等。西北师范大学沈建洲教授对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作出过这样的诠释:第一,幼儿艺术教育是操作教育。即幼儿的愉悦情感、美感体验和技能习得都是在操作性的艺术行为中获得的,所以必须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环境;第二,游戏伴随着幼儿艺术教育的全过程。即艺术与游戏同源同质,具有渗透性和互通性;第三,幼儿艺术教育是源于美的情感教育。幼儿即艺术教育不是艺术领域中某一门类的学科教学;第四,幼儿艺术教育是基本素养教育。即利用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其创新性特质,为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那么,该怎样寓此种教育理念于我们日常的幼儿艺术教育之中呢?仍然只是探讨幼儿美术教育或音乐教育如何给孩童带来身心的健康发展并培养其创造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仍然只将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某个领域孤立起来进行微观分析,那么艺术教育仍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无论从幼儿认知(视听觉的),还是从游戏(主体性的)、艺术(审美)的实质讲,幼儿艺术与其称之为艺术,不如称之为游戏。对教师而言,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幼儿艺术教育的开展。”[2](沈建洲,2002:1)沈建洲教授是这样理解幼儿艺术教育的。他把幼儿艺术看作是游戏,看做美的形式上的游戏活动,看做是幼儿游戏的高级形式。他提倡在游戏精神下进行一切幼儿艺术的教育及培养。

沈建洲教授的观点跳脱出了仅仅在幼儿艺术中某一个领域研究的狭隘性,从宏观层面把握住了整个幼儿艺术教育的方向――没有突出审美性和愉悦性的幼儿艺术教育就不是真正的幼儿艺术教育。从而他提醒了我们,不论是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歌舞、幼儿表演、幼儿书法还是幼儿影视,我们都需要赋予其一种游戏精神来教学。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来解释,即: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只是一种手段,使儿童更好的生活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育活动更多的是指教学活动。由此观之,如果教学能真正做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能把教学上升到作为儿童生活本身的层面来看待的话,教学就能自成目的性,教学就会成为儿童的一种真正体验过、经验过的生活,教学就会成为儿童当下生长发展一种活动,教学就再也不会是获得知识、技能的“苦役”,教学也就会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儿童的一种游戏。从而我们得出结论:在游戏精神的关照下,幼儿艺术教育才能从整体上得到良性发展。在游戏精神下实施的幼儿艺术教育才是实现美育的最佳途径。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其主要的活动方式,也是其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在他们的世界里,游戏与艺术可以说相生相随。幼儿的游戏就是幼儿的艺术,幼儿的艺术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游戏既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幼儿艺术教育的手段和形式,这确实增加了孩童学习艺术的乐趣,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但根据相关国内研究文献显示:游戏形式的引入并没有使幼儿艺术教育从根本上摆脱沉闷、乏味的困境。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游戏的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以游戏的内在品质――游戏精神作为价值导向来指导目前的幼儿艺术教育。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愉悦、超功利、创造、平等的精神。当我们以此定义审视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时,会发现幼儿艺术教育实践中存在游戏精神缺失的现象。

“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开放、极具创造力的精神。因此在游戏精神下的艺术教育在组织幼儿艺术教育内容时应包含不仅是单个的艺术门类,还可以是多个艺术门类间的相互融合。(如:容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整合为一体的教育内容。)因为学内容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能使得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游戏性”,从而效果也更加明显。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来源不仅可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事先预设的,也可以是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敏锐地捕捉来自幼儿生活和兴趣中突发性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整个幼儿艺术教育的活动主题都应呈现动态、灵活的特性。游戏既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艺术教育的主要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墨守成规,使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变,使幼儿总是能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为其创造动手、动眼、动耳、动脑创造条件。在实现教育手段多元化的同时,更应该崇尚个性化及民主化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要以能够为满足幼儿的“心灵需要”提供条件,教学具有创造性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艺术思维和想象力,使其充满创造性。当然,游戏精神的艺术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的改变,幼儿家庭环境及幼儿园的硬件布置也该迎合我们强调的“游戏精神”。利用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视觉,来让环境多一些艺术气息,为幼儿的艺术成长提供丰富新颖的视觉环境刺激。另外,更应该充分利用大自然,不固守特定的教室或者活动室,在适当的时候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感受艺术,去欣赏大自然对艺术最生动的解释。

参考文献:

[1]陈敏君.文化价值影响下的中美挪幼儿园艺术教育比较研究[D].2009.5:20-80

[2]沈建洲.幼儿教育艺术的性质[J].《早期教育》2002.9:1

[3]陈蕾.幼儿艺术教育的本义[J].《早期教育》2002.7:16-17

[4]刘丽玲.回归自然的幼儿艺术教育研究[D].2003.4: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