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人工智能技术范文

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人工智能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人工智能技术

第1篇:医学人工智能技术范文

【关键词】 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聚集率

血脂异常往往表现为高胆固醇(tc)和(或)高甘油三酯(tg),与某些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和血栓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卒中和高血压等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血脂异常可损伤血管壁内皮细胞,促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从而引起血小板各参数的变化[1]。为了探讨不同浓度胆固醇、甘油三酯对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2],将不同含量tc和tg进行分组,对血小板参数和聚集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这些指标对心脑血管和血栓性疾病发生风险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5月30日在我院体检人员中,抽取测定过血小板聚集率392例,其中男性293例,年龄35~65(平均46.5±9.8)岁,女性99例,年龄35~65(平均40.4±6.7)岁,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2],将tc和tg分成六组,分别为对照组(tc<5.18mmol/l且tc<1.70mmol/l)、边缘升高tc组(tc 5.18~6.19mmol/l且tg<1.70mmol/l)、边缘升高tg组(tg 1.70~2.25mmol/l且tc<5.18mmol/l)、升高tc组(tc≥6.22mmol/l且tg<1.70mmol/l)、升高tg组(tg≥2.26mmol/l且tc<5.18mmol/l)、tc、tg均升高组(tc≥6.22mmol/l且tg≥2.26mmol/l)。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肝肾疾病,排除药物干扰,各组间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试剂、检测方法:(1)全自动血球分析仪backman coulter lh750(美国)原装配套试剂,电阻抗法测定plt、mpv;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chrono_log aggro meter(美国),原装配套试剂,比浊法测定pag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2700(日本)上海丰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酶法测定tc和tg。(2)受检者按常规取血至检验,以二磷酸腺苷(adp)0.5umol/l、2.0umol/l,肾上腺素(adr)2.78umol/l、5.56umol/l作为诱导剂,4h内检测完pagt,取最大聚集率;3ml凝固血分离血清检测tc和tg,3h内检测完。(3)质控:所用仪器严格按照sop操作,每日做室内质控,参加部省级室间质控,成绩优秀。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全部实验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均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行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血小板参数及不同诱导剂刺激聚集率比较:见表1。各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边缘升高tg组、边缘升高tg组、升高tc组、升高tg组、tc、tg均升高组结果mpv明显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pagt在诱导剂adp 0.05umol/l刺激下边缘升高tc组、边缘升高tg组、升高tc组、升高tg组、tc、tg均升高组结果pagtadp0.5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pagt在诱导剂adr 2.78umol/l刺激下,升高tc组、升高tg组、tc、tg均升高组比较结果pagtadr2.78明显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agt在诱导剂adp 2.0umol/l、adr 5.56umol/l刺激下,对照组与各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边缘升高tc组、边缘升高tg组、升高tc组、升高tg组、tc、tg均升高组五组之间mpv、pag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lt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各组血小板各参数及不同诱导剂刺激的聚集率结果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相关性分析:tc、tg、mpv、pagt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mpv与tc、tg结果存在正相关p<0.05,r值分别是rtc=0.208,rtg=0.215;pagtadp0.5、pagtadr2.78与tc、tg结果存在正相关p<0.05,r值分别是rtc adr0.5=0.156,rtc adr2.78=0.201,rtg adr0.5=0.147,rtg adr2.78=0.198。tc、tg与pagtadp2.0、pagtadr5.56结果无相关性p>0.05,r值分别是rtc adr2.0=0.016,rtg adr5.56=0.011,rtg adr2.0=-0.007,rtg adr5.56=0.010;mpv与pagtadp0.5、pagtadp2.0结果存在正相关p<0.05,r值分别是rmpv adp0.5=0.194,rmpv adr2.78=0.187,与pagtadp2.0、pagtadr5.56结果无相关性p>0.05,rmpv adp2.0=0.007,rmpv adr5.56=0.024。

3 讨论

血脂异常对人体最大危害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相应器官或组织供血不足。当血小板受到某些生理或病理因素作用时,血小板被大量激活。血脂代谢异常会使完整的血管内皮受损,消耗血小板,刺激骨髓巨核细胞增生血小板,导致mpv升高[3],mpv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指标,mpv越大表示体内血小板越容易被激活,本文结果,边缘组、升高组与对照组相比mpv升高(p<0.05~0.01)。

本文结果显示边缘组、升高组与对照组相比,pagt在诱导剂adp 0.5umol/l、adr 2.78umol/l刺激下明显升高(p<0.05~0.01),有报道[5]体积大的血小板功能活跃,致密小体含量多,释放adp、肾上腺素、血栓素等因子,促使血小板聚集,导致pagt升高,另外血管壁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内皮细胞可释放出组织因子,产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进血小板聚集,同时因内皮细胞表面adp酶生成减少,使adp灭活减少,促使血小板聚集[5],进一步导致pagt升高。本文提示,pagt对低浓度诱导剂adp和adr刺激的敏感性较强(p<0.05~0.01),而对较高浓度的诱导剂adp和adr刺激时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高浓度诱导剂不能反映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敏感度变化,这提示临床实验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时应选择几种适当的浓度。

mpv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是心肌梗死的和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pagt是血小板功能变化、血栓形成的最初阶段。本文分析表明,tc、tg与mpv、pagtadp0.5、pagtadr2.78,mpv与pagtadp0.5、pagtadr2.78均呈正相关(p<0.05),因此建议血脂异常人群有必要监测血小板参数及聚集功能,对预测心脑血管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志军,柯元南,程文立,等.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18(3):10-13.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3]孙洪武,王鸿利.临床实验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1-114.

[4]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7,118-123.

第2篇:医学人工智能技术范文

城市规划管理指对城市规划的组织与编制、规划的实施和实施后的监督检查等进行管理,实施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发展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的和有效的机制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本质具有二重性首先,现代城市规划管理带有明显的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与城市的生产力发展、城市社会劳动分工紧密协作相联系的同时它又一种社会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功能、原则

城市规划管理最重要的目的通过规划的实施,实现城市的美好形象为了实现一个城市的美好形象,近年来城市规划的一个新的目的引导和促进城市的发展,特别在经济全球化、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城市规划管理的另外一个基本目的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保护良好的生态和物质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城市规划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遵循城市规划理论和各项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可持续发展原则、法制化原则、公众参与的原则、促进发展和保护公共利益的政策原则、坚定性和灵活性的监控机制原则。

三、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新技术

1.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在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遥感学、城市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日趋成熟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GIS主要特征描述、处理地理数据、属性数据以及空间关系,能够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建设、管理、规划及决策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城市规划提供规划、管理决策的辅助信息,并能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

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建立起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经验化规划管理到科学化规划管理的转变,对建设项目审批过程进行监督,能够提高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杜绝暗箱操作,从而促进政府职能部门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基于GIS、GPS和RS(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城市”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管理手段,图文一体化的规划管理办公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基础数字城市包括了城市空间信息运行机理、空间信息运行技术系统、空间信息服务、产业体系和社会文化等多层框架它能够为规划工作者提供了准确坐标、时间、地理空间属性的四维虚拟空间,创造了全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新方法数字城市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应变性强的手段。

2.人工智能

另一项新的技术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它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前沿科技领域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手段以及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就计算机,它的发展历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紧密联系的各种人工智能应用系统都要用计算机软件去实现。

人工智能被能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主要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大量的、复杂的决策都可以依靠它来辅助完成决策支持系统数字城市最顶部的数据分析决策的工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主观性、复杂性,决策支持系统只能辅助人工来完成决策而不能替代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将会越来越方便、合理。

3.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及硬件设备,实现一种人们可以通过视、听、触、嗅等手段所感受到的虚拟幻境,又称幻境或灵境技术虚拟现实的核心由一些三维的交互式计算机生成的环境组成这些环境可以真实的,也可以想象中的模型,其目的通过人工合成来表达信息虚拟现实综合性极强的先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艺术、军事、规划等领域。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管理才刚起步,但其优势非常明显的以虚拟现实技术搭建的虚拟城市,具有沉浸感和互动性的特点,能够使用户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在实时的虚拟环境中随时获取项目的数据资料,使大型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报批、管理等工作变得方便快捷,有利于管理人员进行规划方案设计及规划方案评审虚拟城市可以模拟再现城市发展过程及规划成果,尽可能的避免规划设计和管理中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整体质量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公众参与,虚拟现实系统可以将现有规划方案导为多媒体文件展示在公众面前,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四、结论与展望

第3篇:医学人工智能技术范文

医学信息学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最初的标志可追溯到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nternarionalFederationforInfonllationprocessing,IFll〕)在1967年成立的与卫生有关的技术委员会(technicalC~ttee4,TC4)。经过10年的不断发展,于1978年成立了国际医学信息学学会(玩tennationalMedicalh】fo~‘iesAsseiati朋,IM认)。IM认是国际医学卫生信息学领域内公认的领导,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非政府组织。目前,IMIA已拥有45个以上的国家级和相当于国家级的团体成员以及4个地区性联合会。在美国,作为国家卫生服务研究和发展中心的胡RQ(TheAgencvforHealtheareRecearchandQuality)在1%8一1999年提供医学信息学研究基金的过程可谓是全球医学信息学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从30年间AHRQ提供资助的130个医学信息研究课题看,大致可分为3个方面(表l)川。

由此可见,国际医学信息学的研究是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的。在早期,由于医学知识面广量大、医疗数据复杂多变,大多数的医生和医院是依赖手工在书刊、病历、图片等各种文献中去查找数据,以便作出正确决策和解决问题。当时的研究者认识到计算机在数据存储、检索和建立信息系统方面有着巨大的能量,并开展了医学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20世纪70年代初,Mo币sCollen等人已经成功建立了“可集成、可扩展、变长和可变格式”的包含1百万病人记录的数据库川。F浏吐St~:等人建立了计算机化冠状动脉树的几何结构,且成功应用于心脏疾病的分类闹。当初开发成功的COSTAR(eo呷uterstoredanll〕ulato巧record)、STDR(sullllnarytinle一oriented,eo记)、RMIS(托罗nsrriefmedical11示〕nnationsystelns)等优良系统,不但有力推进了计算机在临床及其实验室、影像科和危重病人处理中的应用,而且至今仍对医学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产生影响〔7一9了。

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医学决策的第一代系统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后期,而真正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最早开发成功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Stanf(耐大学的Feigenbaum所领导的研究小组于1976年完成的MYCIN专家系统,用于抗生素药物治疗。其间,研究人员开发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如DeDorlU〕al’s急腹痛诊断系统、IN兀RNIST内科疾病诊断治疗系统等:’,’0二。与此同时,应用信息学方法进行诊疗质量控制也是AHRQ基金资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早期的ACMAD(出11bulato叮comedie欲auditdemonstration)、CSP(eomplieationssereeningpro-91翅lu刀),直至90年代后期“weh一即abled”临床信息系统,充分显示了计算机系统在帮助医生改善医疗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一ls]。

建立一个基于知识的电子病案(electroniCmedi-eal二ords,EMR或eo哪uter-based娜tientoe耐s,CPR)及其整合信息系统一直是关系到如何有效地检索病人医疗数据并综合利用医学知识来改进医疗处理过程的重点和难点课题。早在1971一1974年间,Elcalmno医院最先获得了AHRQ的基金资助,研究成功了在医院内具有管理和临床功能的医学信息系统(technieonmediealinformationsystem),使其护理费用减少5%,平均住院时间缩短4.7%,医院成本全面下降仁21。随着医学信息学研究的不断深人,医学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亦日益突出,并逐步成为成为医学信息交流和通讯的基础。到90年代的中后期,AHRQ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合作资助了l力INe(一ogie习山seoationidentifiernamesande闭es)标准的研究,并开展了与包括150厂rCZ巧(inielnatonalstand耐s)卫尹nization’5technie习。~ttee215)在内的多方合作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仁’4,’5·2。

二、当前状况

在Intemet上,用于提供医学信息检索服务的计算机系统种类很多。除了基于文件名和目录名检索的An{hie、基于关键词检索的WA巧、基于菜单检索的Gophe:外,当前最主要且最常用的网络医学信息检索工具是基于超文本的搜索引擎(seaohingen-gines)。搜索引擎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网站,也可以是附属在其他类型网站或主页上的一个搜索工具。它具有信息检索服务的开放性、超文本的多链接性和操作简易性的特点。近年来,由于以超文本技术建立起来的双jeb已成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主流形式,而且Web检索工具既以Web形式提供服务,又以Weh资源为主要检索对象,检索范围还涉及到其他网络资源形式,如usenet沃孙,herJl?等。因此,基于超文本的搜索引擎已显得格外重要,已成为人们获取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主要检索工具,也几乎成了网络检索工具的代名词。

医院信息系统(hosnitalin五〕m拍tionsystem,HIS)是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通信设备和技术,对医院内外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动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为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应用信息系统,主要由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info卜matio。system,cls)、以医院为中心的管理信J息、系统(hospitalman卿mentinfonllationsystem,HMIS)和以知识为中心的医学文献服务信息系统组成仁’“〕。在美国和欧洲,不乏应用功能完整的HIS的成功范例。美国Regellstrief研究所的一个小组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CIS之后,医院的开支可减少12.6%,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川。在中国,Hls的建设已有十多年,以人、财、物管理为基础的HMIS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临床工作效率的CIS却在近两年才有少数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以致国内现有的HIS基本上多呈只有1MIS而没有CIS的跋腿现象。特别是在今年春天的SARS考验面前,暴露出不少的弊端。其主要有:①HIS的应用范围和普及程度还很不够,几乎没有哪个医院实现了完整的病人信息管理;②医院之间由于缺乏标准化而无法实现病人信息的交换和共享;③医院与卫生管理部门和疾病控制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电子化信息传递手段川;。

EMR是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的一个完整的、终身的、纵向的、多媒体的、包含所有重要临床信息的记录。电子病案是CIS的核心,应该同时具有辅助临床决策功能。近年来,EMR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讨沦的热点,其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HI刀(healthleve17,计算机之间通信的医疗卫生标准)中cDA(Chnical奴~nt,hitectu此)定义的EMR标准格式也逐渐被世界各国医学信息学界所公认,成为EMR建设的重要依据。EMR数据的作用主要有:①直接面向病人的医疗和护理;②医疗保健质量的评估;③管理和计划支持;④研究和教育田。当前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建设医生工作站、处理临床用药、诊疗信息和病人的部分临床记录。香港医院管理局计划到2(X科年底建成初步的EMR系统,包括病人医嘱信息处理、病人检查和检验信息处理、并集成用药咨询和临床数据分析的系统;而一个完整的、带有决策支持功能的EMR系统正在一个更长远的规划之中。医学信息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

美国NLM早在1972年就开始支持医学信息学研究生培训计划,现在不但建立了医学信息学系、规范的学位教育,而且有了较为专门的研究中心和公认的学术单位。欧洲的许多医学院校在如年代初也设立了医学信息学专业,荷兰鹿特丹的E璐mus大学同时有医学信息学的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课程。我国在80年代就有4所医学院校开办了图书情报专业,至今约有30所高校设有医学信息学方向的专业,而教育部在2(X)3年才将“医学信息学”正式列为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外专业。

三、面临的挑战

1.提高医疗卫生质量:通过医学信息学的方法来改善和提高医疗卫生的质量,是医学信息学界人士面临的最大挑战。如现在尚无一个基于标准的、完整的、带有临床决策支持功能的电子病案系统;如何将大量的医学经验抽象成为方便和容易使用的形式,为临床工作提供方便和可靠的决策信息,并符合伦理和法律的要求[ls,l0]。

2.完善医学信息系统:除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CIS为重点的HIS、网络化的全文文献检索系统外,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推上了议事日程。我国卫生部2(X)3年9月公布的《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草案)明确指出要用3年的时间初步完成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力图改变当前信息网络覆盖面小、医疗救治系统信息不灵、疫情报告和疾病监测时效性差、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整合能力落后的严重局面。

3、经费、人才、技术和标准:医学信息学是一个特殊的领域,由有着不同背景和训练水平的个体组成。我国的医学信息机构正经历着经费和人员改革的挑战,留下的是否真正的医学信息学人才?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资料、信息及知识结构吗?专业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是否适应国际医学信息学发展的需要?安全保密和标准的确立与应用能否适合实际的需求工’8,,9]?

四、未来与对策

医学信息学的未来很难预测。但它必将成为各个国家医疗卫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S恤而rd大学的MllsenMA教授称医学信息学正面临它的青春期,而它并没有像青春期少年般的奢侈,没有考虑为何世界会对他们不公平,他们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目的并制定未来可达到的目标[’8]。根据当前国际医学信息学发展的现状,在此拟就我国未来的医学信息学建设策略做一简要探讨。

1.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医学信息学研究的徘徊不前,已让许多医疗卫生机构开始对他们在信息学中作出的投资价值产生怀疑〔‘6,’9]。究其原因,仍然是高素质的专业研究人才的严重匾乏。这种现象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例如,现有岗位上的人员知识结构层次低,专业综合素质差,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学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专业人员。因此,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医学信息学界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不但要加快建立健全医学信息学专业的规范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信息学专「l人才;而且要尽快改变医学信息学研究机构的现有用人体制,吸引有志于医学信息学的复合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在岗人员培训和进修,尽快适应我国医学信息学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