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

第1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 义务教育 经费管理 绩效

一、研究的背景

(一)政策背景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紧急通知》(财教[2012]425号)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近年来,为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国家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据全国教育经费统计,2012年我国实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然而,在义务教育得到财力保障的同时,对义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规范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绩效,也就成为了当前教育经费管理中突出而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2年11月26日,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紧急通知》(财教[2012]425号),一是要求各级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管理好义务教育经费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工作任务,抓实抓好;二是科学合理安排经费、严格学校经费管理,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三是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奖惩机制。财教[2012]425号文件的出台,为各地财政和教育部门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提供了制度性、纲领性指导意见,但是具体如何操作,需要各地认真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经费管理模式,实现义务教育经费的预期绩效。

(二)现实背景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教育经费管理工作的难度也相应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凸显,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一些地方虚报学生人数套取财政资金,有的甚至人为调账,多报债务;二是挤占、挪用教育经费时有发生;三是部分地方教育经费预算只做到县教育部门,学校没有单独编制预算;四是学校支出科目不统一,报表不统一,记账不规范;五是绝大多数农村学校财务基础薄弱,没有会计报表,没有会计档案,“包包账”、“流水账”、“纸烟盒账”等不规范的原始单据普遍存在;六是部分学校核算不真实,多列支出,少计收入,甚至伪造假合同、假依据、假基建专账和假会计凭证等;七是有的学校严重违背《会计法》有关规定,财务人员既做会计,又兼出纳。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资产、债务、收支等数据不真实、难以提供真实依据,也难以堵住虚报冒领等种种漏洞。究其成因,既有思想认识不足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尚未实行事前(预算)、事中(执行)、事后(考核)全过程管理,继而管理不到位、执行不严格、追踪问效不力,最终资金使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绩效管理模式。

二、“校财局管”:沙洋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绩效管理模式

2012年12月笔者在湖北沙洋县进行了调研,沙洋县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模式,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构建了安全、规范、高效的义务教育经费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06年秋季,沙洋县被国家确定为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县。沙洋县组织人员经过认真调研和分析,大刀阔斧,积极探索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创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模式。

(一)制度保障

沙洋县为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从财务管理、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产管理、资金管理、信息网络管理、监督问责等各制度层面出台了相关规定,这些制度体现了绩效管理理念,提出了绩效管理要求,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改革予以制度保障。

2006年9月,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的意见》,在全县实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农村中小学启用新机制财务核算管理系统,实现学校、教育、财政主管部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管理。

2010年,沙洋县教育局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的意见》(沙教字[2010]9号),对中小学预算管理、收费管理、支出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学校债务管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票据管理、财会队伍管理,以及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责任与监督方面做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2011年,沙洋县教育局、财政局重新修订了《关于农村中小学收费和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资金管理严格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专款专用、收支平衡、公开透明、责任追究的原则。《沙洋县中小学公用消耗物资管理制度》(沙教计[2011]2号),明确公用消耗物资使用和保管的经济责任。《沙洋县中小学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沙教计[2011]3号),明确规定学校必须按照国库集中收付工作流程办理国库集中支付。《沙洋县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沙教计[2011]5号),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账务处理、调出变卖报废固定资产的申报制度和审批制度、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等方面予以规定。《沙洋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资助的管理制度》(沙教[2011]8号),明确了资助对象及核定程序和要求,并对资助经费的拨付和使用、资助管理和资助监督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确保中小学贫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具体做法

沙洋县制定《沙洋县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实施意见》,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预算监管为抓手,立足科学化、精细化,切实加强学校预算管理,从源头把握支出去向,从过程控制支出额度,确保学校公用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1.抓预算编制,体现预算的统一性和真实性。在预算编制上做到“三全”:即全部学校、全年时间、全部收支,力求学校预算编制科学、规范、全面、真实。在操作上,一是摸清家底,确定基本数据。学校全面认真地开展资源调查,确定学校人员情况、校舍情况、设施设备情况等基本数据,为编制学校预算打好基础。二是掌握政策,分析预算形势。学校先总结和分析上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掌握学校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的变化情况,确定本年度预算的一般性因素;然后对影响预算的各项政策进行分析,掌握学校收支的政策性变化;最后考虑各项县级已列入计划的大型支出项目等因素,科学分析预算形势,准确判断学校收支情况。三是量入为出,编制收支预算。在编制的过程中做到收入编全,支出编实。

2.抓预算执行,确保预算的刚性和严肃性。学校编制预算经县教育局审查后,送县财政局审核,报县人大批准后,下达各中小学执行。每月10日前,各中小学按预算指标在网上申报当月资金用款计划,经县教育局审查,县财政局审核后下达。学校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各中小学在下达的用款额度内,在网上录入支出项目,经县教育局审查后,在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实施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通过一整套严格的预算执行程序,强化对学校的资金管理,确保学校经费用在刀刃上。

3.抓决算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性和绩效性。决算是对一定时期预算执行结果、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是预算管理的终结。每年,学校均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下年度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做好准备。同时对资产进行清理清查,报送教育、财政主管部门汇总、审核,提交县人大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4.抓预算监管,做到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一是监管学校预算编制。县教育部门对学校上报的预算报告进行审查,要求学校预算项目及额度符合主管部门的编报口径,符合学校实际需求。二是监管学校预算执行。县教育部门每月审核学校申报资金用款计划,控制学校月度用款额度;审核学校支出,监督学校财务行为,对学校财务进行年度审计。三是实时监控。从2007年开始,各学校年度预算均经教育、财政部门网上审核、批复,实现“预算编制直达学校”、“财务核算直达学校”、“资金拨付直达学校”、“财务监控直达学校”。全县92所农村中小学归并为35个财务核算点,其他学校为报账员,学校成为独立的核算主体;35个财务核算点已在当地农业银行设立零余额账户,每月各学校通过网络申报用款计划,经县教育局汇总审核,县财政局终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可对全县中小学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三)经验总结

1.以加大投入为关键,把握保障性。一是确保中央、省级资金划拨到位。县级财政坚持“优先划拨、足额划拨、按程序划拨”的原则,将中央、省级资金及时按预算计划全额下达学校。2007年以来,中央和省补助沙洋县资金全部直达到校,充分保证了学校经费足额预算、全额到位、正常运转。二是确保县级资金配套到位。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同时,坚持“上进下不退”的原则,保证学校有充足的经费加强基础建设。三是确保学校非税收入管理到位。各中小学收取的各项非税收入资金,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原则,统一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并作为学校可支配经费统一纳入预算,按规定程序拨付使用,有效堵住了支出漏洞,防止了乱收乱支现象的发生。

2.以强化管理为重点,把握规范性。为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2007年,沙洋县财政拨款为全县农村中小学财务核算点统一配置电脑设施,安装了“湖北省农村中小学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校与县、县与省市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网,实行对学校财务管理的全程监控、时时监控,建立起规范化、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新机制。学校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参与学校经费预算管理,监督学校资金运行。

3.以提升素质为根本,把握原则性。为实现财务人员实际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因业务不熟和违纪违规造成损失,沙洋县切实加强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一是转变观念,选准人。选择具备从业资格、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法纪意识牢的财会人员从事报账工作,在工作量及相关待遇上给予保证,使之能安心本职。二是强化学习,培养人。通过对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多次专项培训,让他们熟悉业务、迅速进入角色,熟悉法律、坚持按规操作,使之能严格履职。三是严格要求,用好人。要求学校报账员精通业务,通盘掌握学校的开支渠道及规模,当好校长的参谋和助手,实行“预算失控与违规责任追究制”,使之能尽职尽责。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模式的管理绩效

从沙洋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实证分析可见,“校财局管”模式以推进绩效管理为目标,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多层次、全方位的预算执行监督管理机制,真正做到了“收入一个笼子、计划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确保了教育资金的安全高效,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成功模式,在实现义务教育经费绩效管理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管理绩效。

(一)义务教育经费得到有力保障

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来说,强制性、普及性、基础性是其三个本质特点(刘冬兰,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模式,规范了政府行为,按时保量地分担、拨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二)财务管理得到有效规范

通过改革经费管理体制,实行“校财局管”,初步形成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六统一”的运行管理模式,即“统一编制预算、统一科目、统一核算、统一国库集中支付、统一财务核算管理软件、统一报表”。既规范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更重要的是学校财务收支计划更加透明,从而有效杜绝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有效杜绝了学校的违规乱纪行为,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率性和效益性。2011年3月,“沙洋县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成果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三等奖。

(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校财局管”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根据调研整理,几年来,沙洋县学校投入1 961万元,新建、改造校舍61 642平方米;投入330万元,更换学生课桌凳30 630套;投入308万元,在80所学校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了远程教育“校校通”全覆盖;投入191万元,启动了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程,全县各学校办学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四)治乱减负取得显著效果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模式以来,学校所有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学校按照审批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费用,将资金通过开户银行缴入“县非税收入汇缴专户”,实行分校管理、核算。通过严格学校经费管理,杜绝了学校乱收费行为,实现了学校收费多年来的“零投诉”。2008年,沙洋县被评为湖北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紧急通知(财教[2012]425号)[Z].2012-11-20.

2.俞世国,马云琴.金塔县规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实践[J].财会研究,2011,(12).

第2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教育 管理 质量

义务教育有一个十分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本质是公平的,义务教育要求所有达到年龄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教育。公平并不指的是儿童都要上学,还要求教育的教学质量公平,达到统一。可是调查发现,我国农村的小学教育是相对落后的,不论是在学校的各种设备上,还包括师资力量等等方面。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本文对农村小学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对策,以此来提高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的质量。

一、农村小学教育出现的问题

1.学校设备以及师资力量差

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小学的课桌残缺,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甚至有的学校缺乏教具、粉笔、书本等教学所必备的东西,尤其是西部地区,比如、新疆、青海、甘肃等一些地区,孩子上学的条件十分艰苦,学校环境差,设施落后。

2.形式主义,管理不当

农村教师、领导的素质偏低,经过教师采访和其他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学校的教改、教研等国家下达的政策都只是一个形式,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例如公开课,只是临时进行整顿,做个样子给听课的老师看,一旦听课的人离开了,课堂依旧和以前一样,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二、提高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对策

1.提高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提高是农村小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由于农村学校存在大量学历低、素质差的教师,使得农村学校的管理不当并且教学质量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国家要设立专项资金供给参与培训的教师,借此来留下骨干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基地、卫星、互联网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对教师进行培训,并且要建立并完善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要求教师按照国家规定,每年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考核工作。

2.师生交流

教师应该多注意和学生进行交流,农村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平时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他们的心理问题无法和亲人交流,这就需要老师多做工作。在学校的时候,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学生不开心了,还是其他状况,要及时地和学生谈心,帮助他们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学习,师生之间的关系对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3.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对学校领导的培训和管理,培养出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校长队伍,借此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学校要做好以下四点:第一,执行师生考勤制度。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按照学校的时间表来上下课,不得无故早退或迟到。第二,完善听课制度。规定小学校长、主任每年听课不少于50节,学科组长、年级组长每年听课不少于40节,普通的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并且要求每一次听课后都要有记录和评价,严禁形式主义,听课过后要上交一份报告,提出关于如何加强小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感想。第三,建立教改、教研的成果评比、交流制度。要求各个学科组每学期都要完成课题研究,每一个教师都要上一次以上的公开课,并且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杜绝走过场的行为,要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任务,真正利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最后,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农村学校在对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进行改进后的表现。以西部地区为例,我们知道西部地区有特别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的家庭条件都比较艰苦,家长也无法对孩子的学习给予帮助,这就要求学校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国家对该区的农村教师实行了培训制度,并且对愿意在该地区留任的教师给了一定的补助,对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一定的帮助。2012年调查发现,西部地区的学校小学语文成绩十分不理想,平均只有58分,合格率仅有46.2%,并且学生的各科成绩差异比较大,有学生的最高成绩达到90分,可是最差的成绩是二十几分。在对该地区进行关注后,学校完善了管理制度,并且组织了一部分老师“走出去”,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今年再去调查发现,学校学生的成绩明显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基本上及格了,并且成绩之间的差异也缩小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很多。

结束语

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学校领导、教师应该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并且国家和各界人士要给予其支持。农村学校教育落后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其中包括资金、环境、师资、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家庭条件等等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各个突破,为营造一个好的农村教育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及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阜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明确县、乡两级教育教学、人事、财务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领导。

二、实施内容

(一)明确县乡政府教育工作职责

1、县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其职责具体包括负责抓好全县农村中小学的发展规划、布局调整、建设和管理;制定本县教职工编制方案,根据省政府核批的教职工编制总额,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决定中小学校长任免,负责教职工人事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育经费的法定增长,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证农村中小学的正常运转和师生安全;统一安排校舍建设项目和危房改造资金,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督导评估乡镇教育工作,并依据评估结果对乡镇政府和中小学实施奖惩。

2、乡镇政府对本乡镇义务教育负有支持、监督、指导责任。主要管理职责有:根据国家规定筹措教育经费,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适当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承担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工作;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承担校舍安全以及学校治安的直接责任,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协助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本乡镇中小学,协助有关部门治理中小学乱收费。

3、村级组织参与、协助并支持本村及联村学校的管理和建设,负责动员适龄少年儿童按时入学、控制学生辍学,维护学校的治安和安全,积极发展幼儿教育。

(二)撤销乡镇教办室,建立以县为主的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1、撤销乡镇教办室。妥善分流原乡镇教办室人员,原乡镇教办室人员属教育编制的人员到学校任教或从事其他工作;非教育编制的人员回原单位工作;现担任党政机关行政职务的人员一律到所在党政机关工作,不再占用教育编制;临时聘用人员,一律清退。乡镇教办室撤销后,乡镇中小学由县教育局直接领导,同时接受乡镇政府监督和指导。乡镇中小学业务管理由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对原乡镇教办室进行全面资产清理和财务审计,原乡镇教办室的债务不得留给学校。资产拍卖、变现所得全部用于当地教育。原乡镇教办室保管的农村义务教育有关档案资料等全部妥善移交至中心学校。

2、设立乡镇中心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一般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初中;乡镇政府所在地如无单设初中的,设在中心小学。中心学校由县教育局直接领导,同时接受乡镇政府监督和指导。

中心学校主要职责是:负责本乡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协助县教育局管理全乡镇师资队伍,实施教师晋职晋级、评优、培训等工作;负责所辖学校的财务收支管理工作;负责本乡镇教育统计工作;负责管理教育教学资料等。

乡镇中心学校校长的产生,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与有关部门协调后,在教育系统内按有关程序选拔产生,中心学校校长按干管权限任命。

中心学校校长全面负责乡镇所辖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业务管理工作,依法享有学校人事聘用权、教育教学管理权。

中心学校配备校长1名,副校长按规定职数配备,并明确1名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本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心学校设校长办公室,办公室正、副主任各1名,负责办理本乡镇所辖学校教育管理日常事务;办事员1名,负责本乡镇所辖学校财务、统计及其它业务工作。

(三)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保证义务教育投入

1、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国家有关工资标准、省津补贴发放的规定,实行县长负责制,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县级财政年度预算要保证初中每生每年15元,小学每生每年10元的公用经费差额补贴,并及时拨付到位。

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小学现有危房改造力度。中小学危房改造要以县为主,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项目审批、统一校园规划、统一勘探和图纸设计、统一工程投标和监理、统一资金管理。

中小学实施“两基”达标和改造办学条件所欠债务,由县政府在化解乡镇债务时统筹解决,县、乡两级政府要确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因追索债务而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2、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农村中小学上收县管理后,中心学校(含农村中心小学和农村初中)作为县级基层预算单位,其财务管理纳入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核算。在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下,设立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具体负责中小学教育经费的统一核算、支出和管理。中心学校作为财务会计主体,负责所属学校和教学点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并对单位财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完全责任。乡镇中心学校设置专职财会岗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的管理规定。学校代收的费用应与杂费收入分开,实行单独核算管理,书本费用于直接购买课本和作业本,不计入学校收入。中小学杂费收入实行“校收、县管、校用”,即各校收取的杂费,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及时存入县级财政专户,中小学杂费收入由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各校经费由各校使用。在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设立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在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的统一领导、管理下,收费统一纳入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后,一次性划拨至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由核算中心根据教育局编制核定的各校用款计划进行统一划拨。对各项教育经费,按照收支规范、事财统一、监督到位、快捷高效、方便学校的原则加强经费管理。

3、县财政、教育、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农村中小学杂费收入要按照预算外资金管理规定全部用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标准安排使用本校教育经费,定期公布收支情况。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收取规定项目以外的费用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严禁坐支行为,严禁挤占、挪用和平调中小学杂费收入和代收代支资金。对违反规定的,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四)完善教育人事编制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县教育局会同县机构编制部门在省政府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具体情况及时分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案,报县编委批准执行。县财政部门依据核定的人员编制核发人员经费。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占用学校编制而不在学校工作的人员,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县教育局和学校不得为其支付工资。对擅自离岗人员,根据人事管理有关规定予以除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县教育局会同县机构编制部门,根据生源变动情况,在核定的总编制内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乡镇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对因缺编造成教师短缺的,经县编委研究批准,采取公开招聘等方式从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中择优选聘。

2、在县人才交流中心下设立教育分中心,承办本县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聘用前档案代管、外地拟调入教师试用期关系代管、未被单位聘用人员及辞职和辞退人员关系代管等事宜。

县教育局依法履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乡镇、村无权聘任中小学教职工。改革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中心学校校长、农村初中校长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交流由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共同归口管理。担任农村小学、初中或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应具备中级以上教师职称和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历。校长初任年龄,男性不超过50周岁,女性不超过45周岁。校长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为5年,可以连任。

农村小学校长由中心学校提名,经中心学校考核后,由中心学校报县教育局批准任用,中心学校负责管理。农村中小学校长任用逐步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

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教职工的聘用制度。农村中小学任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出教师队伍。积极推行教职工聘任制度,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限期清退农村中小学代课人员。

三、组织领导

为保证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的顺利实施,县成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领导小组,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教育的负责人任副组长,党办、政办、组织、宣传、监察、教育、财政、审计、人事、编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承担具体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关事项,及时处理有关问题。

四、实施步骤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并于8月底前完成。

(一)启动准备:*年7月22日至8月8日。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前期谋划和论证,完善实施意见。

(二)宣传部署:*年8月9日至8月10日。制发文件、召开动员会,层层动员,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专栏等传媒,广泛深入宣传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引导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第4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政策

近年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差异显著,突出表现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这种差距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阻碍了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2005年5月25日,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今后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表明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将发生转变,从忽视农村教育发展转为优先向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倾斜;从集中优质资源打造重点学校、培育精英的教育转向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重视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公平性。义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它作为一项公共支出,理应由国家承担,政府提供。本文从财政的角度,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一)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义务教育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在现代社会里,人的基本教育权利,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作为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的合格规范教育,保障的是人的基本人权和发展权利。所以,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和机会,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为此,无论儿童出生于城市还是乡村,政府都应该为各地区提供均衡的经费,使他们接受相同条件和水准的义务教育。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如果不加以有效遏制,必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平如何,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必然造成农村文盲增多、劳动力素质下降,使其陷入“落后—贫困—教育水平低下—更落后”的不良循环。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就是生产投资,通过接受教育,人们的经济决策效率得到了提高,人们的获利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而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农村,初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最高的。因此,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

二、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并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其一,中央政府要下决心压缩其他开支,确保国家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并在2010年达到4.5%左右。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教育投入要确实做到“三个增长”,年初看预算,年终查决算。人大要加强对同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其二,各级教育投入既要解决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要对农村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政策照顾和倾斜,真正缩小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Adz的差距。

(二)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是实施“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以最困难的县乡两级财政为主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仅依靠县乡的财力是很难保证的,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在强化县级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加大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责任,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可以根据各级政府的现实财政能力,对东、中、西部三类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的各项经费的初始来源和责任作出明确合理的分工,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危房改造等义务教育所需要的各项教育经费,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分别由各级政府财政来分担。建议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承担主要责任,对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承担部分责任;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省级政府也应承担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部分经费。通过明确各级财政主体的投入责任,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真正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三)同一区域内,以学生数为标准,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不区分城市和农村,以学生数为标准,实行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以北京为例,2001年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财政局重新修订了《北京市普通教育事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新标准对满足教学所必需的正常运行经费做了明确规定,不再分为城镇、农村标准,实行统一的公用经费标准。市级财政还专门设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规定每年至少投入一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消除危房、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等项目,为“城乡统一标准办学”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制度保证。

(四)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政策。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国家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是指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成国家规定教育目标所需的办学条件的最低经费投入的保障,主要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制定出台各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最低保障线,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的“基尼系数”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从义务教育均衡推进与政府财政能力的关系来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仅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义务教育“低保”制度下,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所辖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尤其关注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范围内的非均衡问题,负责协调、均衡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建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预算,以预算的形式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第5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文

最近10多年来,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及至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国85%的人口地区初步实现了“普九”。这对中国来说是来之不易的,也是一项历史性突破。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普九”的基础还很脆弱,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这种普及只是低水平的普及。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义务教育政府财政投入体制建立在十分脆弱的乡级财政的基础之上,乡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担负主要责任,其结果是导致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政府财政投人总量严重不足,财源很不稳定,经费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成果很不稳固,已经达到的指标随时都有下滑的可能。在尚未“普九”的15%的人口地区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其经济文化基础相当薄弱,实现“普九”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总之,在21世纪开始之际,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以乡作为主体的低重心的政府财政投入体制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已有成果的巩固,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的推进和发展,迫切需要国家财政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与此同时,在21世纪开始之际,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为了减轻农民的过重负担,促进农村和农业的持续发展,中国农村地区的税费改革于200。年首先在安徽全省开如试点,2002年已经覆盖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乙003年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扩大到全国除以外的所有地区。在实行税费改革的省、自治区,曾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30%左右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被取消,而被取消的各项经费来源则需要由政府补上。因此,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来说,税费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原有格局和结构,促使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必须由过去过多依靠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的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转变到由政府财政拨款的体制上来。为了实现这样一种根本性的体制转变,同样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体制。

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正是在上述农村社会经济改革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面对严峻形势的背景下出台的。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调整、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中国政府在总结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实践经验,分析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后,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方面,决定将政府投资的统筹主体从原来的乡提升到县,同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200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并且较为具体地规定和划分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投资责任。

二、对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行财政体制的实证分析与基本评价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自2001年起推行以县级政府作为投资统筹主体的财政体制至今已有3年。为了及时了解现行财政体制的实施情况,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团于2001年9~12月,集中督察了匡宁、广西、内蒙古、山东、陕西、新疆、黑龙江等7个省、自治区,并对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吉林、福建、云南、贵州、甘肃等个省的2乏个县进行了调研。2002年8一9月教育部和财玫部组成督察组对四川、山西、云南3个省进行了督察。本课题组亦于2002年10~12月和2003年12月对湖南、山东、河南等3个省的5个县进行了实地调查。上述一系列的督导和调研覆盖了全国22个省、自治区。调查的结果是,一方面,由于中央政府采取了加大转移支付的财政政策,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紧张问题在许多地区得到铰大程度的缓解,特别是在教职工工资筹措和发皎方面改由县级政府统筹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县级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再加上许多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获得了一定数额的中央或省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总体上教职工工资拖欠现象大有好转。另一方面,尽管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实施了新的财政体制,但从全国情况看,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可以说现行财政体制还未能获得全面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理想效果。从各级政府责任的分工和落实看,在现行国家财政体制下,中央财政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宏观调控还需进一步加强;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和支持力度仍普遍较弱;从中央到省、地、县、乡,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应当承担的责任既不明晰,也未落实。作为义务教育政府投资统筹的主体,县级政府普遍感到压力过大,缺少必要的财政统筹能力,县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短缺情况普遍存在。从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总的情况看,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仍然短缺,拖欠教师工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投入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资金跳正常投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一直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财政性公用经费仍未得到有效保障,对经济困邓学生的资助还未落实。

在上述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各地区当前农小‘义务教育的财政形势表现出较大差异。根据本世纪初教育部依据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义务教育普及现状而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划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7个省、直辖市,本次督察和调研了其中的江苏、浙江、福建3个省。由于这3个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程度总体上处于优势地位,3个省的农村义务教育因得益于地方政府较为雄厚的财政能力,总体上可以说已经基本解决了教师工资和校舍建设经费问题。但同时也发现,东部各省省内不同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同样存在着很大差距。例如江苏省有苏南与苏中、苏北的差距,浙江省有浙东与浙西的差距,福建省有闽东与闽西的差距。由于这些省内区域差距的存在,处于弱势区域的一些县的义务教育同样存在问题,主要的困难是教职工工资省贴部分仍然不能足额发放,另外学校公用经费不足也是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应该说,这些情况的存在是不正常的,是与东部各省总体财政能力状况不相符的,反映了一些省级政府没有对辖区内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海南等12个省。本次督察和调研了其中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江西等10个省。这10个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好于西部地区,但是由于中部地区集中了一些人口大省,再加上获得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不及西部地区,因此这些地方的农村义务教育也存在着种种困难。从教职工工资的发放情况看,由于税费改革后中央和省安排了一些转移支付资金,国家规定标准工资拖欠现象明显好转。不过许多农业县只能维持教职工国家规定标准工资的发放,省贴部分不能保证。在一些县,由于县发工资实行统一标准有困难,教师工资发放名义上上升到县,实际上一些乡镇的教师工资还是自己筹措的。于是出现了在同一县内实行了城镇与农村两个工资标准甚至多个工资标准的现象,造成县内教师工资的不平衡。另外由于中部地区多数县财政属于“农业财政”、“吃饭财政”,在保教职工工资和保学校发展的问题上常常顾此失彼,勉强保工资后再无财力改造危房和补充学校公用经费。尤其在一些人口大省的许多县,近年来由于既得不到当地经济的有力支持,也得不到中央财政的补助,义务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有些地方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很低,甚至明显低于西部的一些地方。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的增长弥补不了被取消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差额,县级政府统筹不了义务教育所需的经费。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重庆、广西、贵州、云南等12个省、自治区。本次督察和调研了其中的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8个省、自治区。这些省、自治区大部分是少数民族集居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的薄弱给这些地区的教育带来了严重困难。由于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多数地区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因此这些地区教育基础较差,教育投人严重不足,教育设施非常短缺,办学条件十分艰苦。不过由于近年来上述省、自治区一直是中央政府扶持的重点,获得了数量较大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因此,这些省、自治区教师工资发放情况明显好转。不过即使如此,有的省、自治区如甘肃、内蒙古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仍较严重。总的情况是,西部地区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可以勉强保教师工资,但无力安排公用经费,许多地方由县财政拨款的公用经费为零,危房改造资金亦十分短缺。综合上述情况,本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现行的以县作为政府投资统筹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使政府投资主体的重心有所提升,中西部地区获得了较之以前更多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但是由于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部门—县级政府,大多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能力,而县以上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仍然缺乏稳定可靠的保障,经费供给总量依然严重不足,各级政府投资结构不合理以及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教职工工资拖欠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中小学校公用经费在相当一些地区出现了真空,校舍改造资金短缺情况普遍存在,贫困学生助学金并没有形成制度,教学仪器、图书购置经费几乎没有来源,且地区之间教育投人水平差距很大。

第6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社会互构理论 农村义务教育 农民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式落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方式依然是以课堂传授为主,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接受课堂教育的时间、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但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显得落后了,重课堂而轻实践的教育方式易导致学生的知识范围狭窄。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模式,这是建设新型农民的巨大阻碍。另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缺乏多媒体教室、现代化操场等先进的教育设施。这些教育设施的落后使教师缺乏教育创新的载体,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育内容单一。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据笔者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课程依然围绕升学考试设置。授课内容依然固定在所谓的“主科”即语数外等科目,而所谓“副科”的音乐、体育等课程则理所当然的让位于“主科”。长期枯燥单调的课程学习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应试教育没有注重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动手能力等的培养,而这正是造成当代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

3.学生流失严重。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有所上升。我国农村教育虽已经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学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学生较早的脱离学校教育固然能给家庭带来一时的负担减轻和收入增加,但却不利于其长久的发展和进步。

4.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直接参照物和重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流失严重,数量不能满足教育之需求。第二,教师授课水平差,责任心不强。

二、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

1.政府职能缺失。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农村义务教育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政府职能的缺失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基础性因素。政府职能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体制不完善。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与之前村镇主导相比,以县为主确实能更好协调县级区域教育资源,减少乡镇教育负担。但随着社会转型加剧,各个地区贫富差距加大。以县为主就不能合理协调更大范围的教育资源,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落后。

第二,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使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突出的“城市优先取向”,在表现出不平等的同时拉大了城乡差距。建立在城市学校基础之上的办学标准,自然出现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先城市后农村,先重点再普通,先市民子弟后农村子弟,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以农村和农民为的教育资源配置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后就是一种必然现象了。

2.农民自身原因。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以及受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开始出现。很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另一方面,部分学校教学质量差,教育方式落后,导致学生缺乏上课的动力。另外,二元体制下,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开始集中化向城镇靠近,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农村学生辍学,上不起学的现象的出现。

三、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推进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创新。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保障体制主要是“以县为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以县为主”的资金保障体制与农村义务教育溢出效应是不相协调的。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增加中央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应赋予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适当的权限。在具体管理事务上仍然“以县为主”,在教育资金方面,要由“以县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国为主”。

第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政府职责划分不明已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阻力,当前各级各类政府职责划分不明的问题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省级政府不能有效发挥积极作用,造成中央政府越过省级直接对基础教育进行统筹,这种直接的统筹和管理措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另一方面,乡镇政府办学积极性不高,造成其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中的缺位。学者们提出的改进措施包括: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管理重心,明确改革的重点;强化中央和省市政府的统筹规划职能,构筑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平台;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等。

第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考评和监督机制。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变成实在的行动,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考评和监督机制。把农村义务教育建设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使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建设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农民自身作用

第一,促进农民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要让农民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农业劳动者,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建设者。而新的角色定位不仅要求农民掌握农业劳动技术,更需要掌握新时代所需要的科学文化技术,而农村义务教育就是农民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的根本所在。

第二,改变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农村义务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支点。在此过程中,农民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对教育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而针对目前出现的读书无用论,更应从农民自身的认识着手,加强宣传力度和激励方式,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唯有从根本上让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参考文献:

[1]原春琳.中高级教师配置不平衡农村教师工资偏低[N].中国青年报北京,2008-12-16

第7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 农村中学义务教育质量 问题 成因

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广大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尤其是“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农村“公共财政”机制的确立,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基本解决了农村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但政策在保证普及率提高的同时,却忽视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办、城市义务教育基层政府和人民办”是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致使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偏低。本文以遵义部分农村中学为调查对象,对农村中学义务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1.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流失严重,整体素质较低。

近几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大幅度增加,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教师队伍,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教师队伍还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城乡结构性失衡等问题,表现为:城市地区教师过剩,农村地区教师则普遍短缺。原因主要是农村中学的待遇差,条件艰苦,不仅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就是在职的老师多数也都不安心,总想千方百计调离农村,导致学校陷入“培养、发展一个,就流失一个”的尴尬困境,教师队伍流失严重,再加上教师的整体素质比较低,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师资不足、教师培训时间少、流动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高。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加,农村中学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有所增多,但总的来说,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1.2升学率普遍不高,辍学率高于城市。

农村中学义务教育质量问题首先突出表现为升学率低。在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上,由于农村中学所处的特殊环境,学生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升学率低(见表2)。但学生的优秀率与及格率是直接影响升学率的因素。统计显示近三年农村中学的升学率在20―40%之间徘徊。据2006年10月12日的新华网载:至2005年,遵义市14个县(区、市)已通过“两基”达标验收,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从2000年的5.2%下降到2005年的2.1%。但实际上部分边远、贫困地区并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应控制在3%左右”的底线标准。对遵义部分农村中学的调查显示:初中一年级辍学不明显,但年级越高辍学和流失的现象越严重。辍学或流失的原因主要有:成绩稍好的学生转往条件好的城市中学;成绩很差的学生自感升学无望,要么在家务农要么外出打工,还有部分学生事实上已经辍学,但学籍仍然保留在学校,成为隐性辍学者。因此,实际的辍学率远远高于3%。这说明农村学校教育观念滞后,缺乏生机与活力,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农村教育需要,等等。

1.3新课程实施难度大,问题多。

农村中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参与到新课改当中来。但是大多数农村中学由于远离城市,存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配备不齐,学生素质差等问题,使新课改的实施面临很大的困难。应该说,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既能适应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有利于农村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农村义务教育存在上述方面的现实困难,新课程在农村中学进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为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城乡之间课程实施水平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村中学的教师还不了解新课改的真正意义,因而对新的课程观念、内容与新的学习方式,表现出疑惑、甚至排斥的态度,部分课程名存实亡,老师备课不上课,或者在应付检查时才备几节课。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根本不可能考上高中,更不用说大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苦读九年后,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不能吃苦,搞二、三产业无门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家长看不到教育的经济效益,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由于许多农村地区的财力有限,绝大多数县镇仅能做到按时发放教师工资,要想拨一部分资金保证新课改工作的开展,更是难上加难。靠学校本身的财力更不现实,因为学校所收取的学杂费最多只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但实行新课改确实离不开相当数量的经费。

1.4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调查反映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1.4.1学校布局不合理和校舍不足。偏远的农村中学在校园建设规划,教学、生活、运动区的布局上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学校周边环境还有安全隐患与污染。这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1.4.2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大部分农村中学教育资源不能均衡配置,缺乏教学设备,影响了教学工作正常的开展。

1.4.3部分农村中学主管领导对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对常规管理工作抓得不细,缺乏规范性管理。这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直接因素。

1.4.4近几年,一方面是中小学在校生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是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加上难以吸引大学生和留住优秀教师,既造成了教师局部缺编或结构性缺编问题日益突出,又使农村中学师资素质不高,成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1.4.5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虽然政府部门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是影响农村中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2.农村中学义务教育质量存在问题的成因探析

2.1农村教育投入机制是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源。

农村自实行税费改革以来,国家确立了“以国务院为领导,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农村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起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一新体制的实施,使县级政府成为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主体。但由于县与县之间经济实力差距较大,经济困难的县自身财力有限,因此“以县为主”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我们调查的遵义务川县就是如此,很多农村中学还是负债运行,基本上无力改善办学条件。很多县根本承担不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重任。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又对“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经过调整,“以县为主”体制逐步清晰地界定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教育经费由各级政府合理分担。2005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应承担的责任,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义务教育纳入国家财政保障,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实行省统筹的经费保障新机制,并明确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至此,教育投入的重心逐渐上移,在教育经费方面,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投入体制的变革与投入重点的上移对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问题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现行的体制并没有明确规定中央政府应当担负的具体责任,现实中中央政府只提供少量的义务教育专项补助,没有规范的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宏观调控能力很弱,把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大部分责任推给了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的财力能否承担呢?这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师资队伍结构失衡。

今天的农村中学,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的典型特点是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及学历结构失衡等。年龄结构失衡是指农村地区中学中老教师偏多,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数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严重;学科结构失衡是指农村中学中专业教师少,能胜任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师屈指可数,一师多科目多年级上课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教学蜻蜓点水,难以求精。学历结构失衡是指农村地区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特别是民办教师转正的同志,几乎都是初高中毕业生,基本上通过补偿教育获得大专文凭,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很少。如此的师资队伍现状,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矛盾。

2.3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

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给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农村中学通常位于偏远山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对先进文化和重要信息的吸收比较缓慢,人才与人才之间的交流,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都较缺少。其次,农村经济滞后,很难为农村中学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多功能的实验室与阅览室等。不少农村孩子有刻苦奋斗的学习精神,但生存的环境、闭塞的文化限制了他们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最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不能给农村学生提供优良的师资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长期以来,政府对城市地区尤其是城市中的重点学校“精耕细作”,而对广大的农村学校基本上实行的是放任自流的“放养”政策,使一些农村中学只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从教育投入的结果来看,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太小。全社会有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居民只获得其中的23%[1]。农村教育条件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设施简陋,图书器材严重不足。并且在农村这些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又低,实际起作用的效力就更小了。

3.结语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存在,要完善解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们认为,总体的思路应是在充分了解现状与问题并加以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加以筛选,洋为中用,循序渐进地完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提高教师的素质。目前工作的重点应着眼于建设与规范公平合理的教育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村义务质量监控、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加强适合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1]祝俊初.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015997115736.工人日报,2005-02-24,(5).

[2]李良.广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17-19.

[3]陈桂华.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财政制度安排.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8-11.

[4]周元武.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新机制解读.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2):8-12.

[5]邬志辉,王海英.农村义务教育的战略转型:由数量关注走向质量关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31-34.

[6]粟占荣.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一些意见.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2):52-54.

第8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经费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32-02

义务教育经费是义务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成为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是目前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使义务教育陷入“经费困境”,严重制约了中国义务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存在不足

各级政府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划分问题是该机制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机制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而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中央与各省以及省级以下各级政府制定的责任划分模式基本相同,而正是这种整齐划一的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方式,没有考虑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属性和各地区间的教育差异,反而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项目经费一般由各级政府按一定比例配套分担,但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为了减少配套资金,故意低报生均杂费和公用经费标准,造成这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较之前普遍减少。其次,地方各级政府不落实或未能足额落实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尤其是不能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机制”中要求各级政府在每年新学期开学前,将其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拨付到账,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级县财政滞留义务教育各项经费而导致不能按时拨付学校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定额定项的学校预算制度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学校预算是在政府定额定项的基础上编制,即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事先确立了学校生均拨款定额和经费支出项目,学校所做的收支预算都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展开的。由于省级核定的生均杂费和公用费用普遍较低,按照这个标准向农村学校拨付,导致学校公用经费不足、债务化解难度加大、自主发展缺少经费支持、绩效管理缺少激励资金。

定额的学校经费分配机制使得学校发展缺少资金支持。实行学校预算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维持运转的可支配资金主要是财政补助资金和公用经费拨款,但这两项在当前保障机制下并未显著增加。另外,学校预算将在校人数作为公用经费拨款的唯一依据,忽略了学校规模、原有办学条件和基础、地理条件等差异因素,使得部分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公用经费来维持学校正常运转。

定项的学校经费使用机制使得学校缺少自主发展制度。首先,缺少债务化解机制。农村学校债务主要是“普九”债务和危房改造债务。而学校预算支出项目中除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基建经费外,尚没有学校债务偿还方面的预算,沉重的债务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自主发展也无从谈起。其次,缺少绩效管理机制。绩效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农村学校运行效率,是发挥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支出范围中缺少灵活机动的绩效管理激励资金,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建设。从长远来看,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学校效率低下,也会造成农村优秀教师的外流。

二、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的建议

(一)明确各级政府主体投入比例,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

在中国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转变办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增加用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及时足额供应。同时要建立与国家财税体制相适应的各级政府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即中央和省级政府成为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共同承担80%左右的经费,地(市)和县级政府各承担10%的经费。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委托县级财政进行一并管理,由县级政府视实际情况安排使用。

县级财政在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时,首先要确保全年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其次对年初预算安排的新增教育经费和执行中超收安排的教育经费,应当主要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切实做到公开透明,面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强化县级政府“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主体责任。

(二)加大公用经费筹措力度,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农村学校的具体情况,统一各类公用经费标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方便农村学校编制年度预算,统筹计划公用经费的使用。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可以依此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减少挪用公用经费的现象。国家要根据农村教育教学的需要,加大公用费用筹措力度,督促地方各级政府不断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在制定经费拨付标准以及实际拨付过程中,应首先确定维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运行的最低基本开支,避免出现虽然公用经费达到按生均标准、却难以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现象。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是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缺口进行补偿的制度,其接收对象一般为县级政府,是中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规范当前的转移支付制度,把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增加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数,减少税收返还形式的补助金额。同时要把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决策过程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在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县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的监管,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一是要高效地执行义务教育经费年度预算,使教育经费发挥有效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三是要严格落实农村教育事业费专款专用,保证中小学健康运转。着手构建义务教育经费财政监督体系,目的是加强“三个监督”:加强各级人大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加强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对行政机关和学校内部的监督。在监督中互相配合,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用到实处。

(四)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

对于那些地理位置偏僻、生源较少、规模较小或办学成本高的村办学校,可以考虑将其撤并到就近的其他学校,同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每年拿出一定经费来逐步扩建校舍。要进一步做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落实教师资格考核,合理配备教师。这样,既节约了教育资源,又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也可建立教育发展基金,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减轻财政投入的压力。

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和教师支教工程,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解决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现象。通过城市教师到农村代职教学和城乡教师交流互换,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等活动,切实解决农村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的问题。考虑到农村义务教育底子薄的实际情况,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尽快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要的音乐、体育、美术、图书馆和配套的实验室等相关软硬件建设,同时改善学校食堂、厕所、活动室等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五)实施绩效管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根据国务院2009年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实施极大的带动了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要将教师津贴和绩效工资按照一定比例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的预算,同时要明确规定中央和各级政府所负担的比例。

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首先要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将改善教师住房所需资金纳入学校校舍改造项目范围。其次要提高工资水平,实行城乡教师同工同酬,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甚至向农村教师适当倾斜。要为农村教师解决其家庭生活、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立足农村,安于本职工作,从而稳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何广前.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财政,2009,(22):39-40.

[2]熊晓花.关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几点认识[J].中国农业会计,2007,(2):20-21.

[3]于相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7,(1):5-9.

Mechanism to Ensure Funding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JIAO Shu-guo, ZHANG Yong,WANG Chuang

(The Military Econmic Academy Xiangfan College,Xiangfan441118, China)

第9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文

一、农村义务教育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农村教育目标严重错位,农村教育“城市化”

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领导、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定位,即义务教育学生培养目标、义务教育的任务、学生培养模式等问题缺少深入思考,思想认识不清,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义务教育就是“升学教育”。可以说,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目标的单一应试性、唯城市性和离农性,升学应试已成为整个社会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事实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指向应该是造就合格公民,而不是培养人才。农村义务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受城市学校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顾农村经济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实际,形成了盲目追求升学的风气。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升学教育和“应试教育”仍然是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主导倾向,这种单一的升学教育、“应试教育”模式是对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严重相悖,它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农村教育目标的错位,使农村学生以通过逐层考试、最后脱离农村生活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指向。在农村义务教育的“城市化”模式下,无视农村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视农村义务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脱离农村实际的现实,就势必会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贻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最终必然会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使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重新构建农村教育目标,树立“一切为了农村,为了农村的一切”的观念和原则,乃是农村义务教育走出困境的重要环节。

2.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改善困难

由于人口基数大,农村中小学承受的就学压力大,再加上经济状况不一,不少地方甚至缺乏最起码的办学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实行的“两免一补”的政策,确实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在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学校的一些基本开支经费;但仅靠政府有限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而其他的经费筹措渠道又往往是不经常、不稳定的,缺乏制度性的保障。同时,有些地方还存在把教育经费挪作他用的现象,从而使经费的短缺更是雪上加霜。可以说经费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发展的“瓶颈”。由于经费短缺,学校公用经费入不敷出,正常的办学条件也无法改善,教师辅导用书、图书资料、文体器材无钱添置,危房更是无钱改造,有的农村初中至今连自来水也因缺钱而无法安装,住宿学生的生活用水只能定量、定时从深井汲取,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由于经费短缺,教师工资难以全面到位,导致教师人心不稳。可以说,教育经费短缺已成为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3.农村教师的“生态环境”不佳,师资水平提高困难

由于农村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不佳,农村有限的教师资源进一步减少,尤其是优秀的教师更是难以留住。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差距明显,城乡教师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相差太大,这是很多农村教师希望进城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而且农村教师普遍感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参加培训提高的机会少,感觉到在农村做教师没有发展的空间。恶劣的“生态环境”,使本来水平不高的农村教师队伍更是后继乏人。从总体上看,农村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尽的努力与贡献,获得广大农民及其子女的好评。但是,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年龄老化。同时,农村教师由于信息资源匮乏,还存在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的问题,导致教师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低下。教师学科结构单一,非基础学科教师难以到位;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队伍老化,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又因为编制问题而难以补充到岗,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重。

4.农村教育的内容脱离农村实际,课程改革实施困难

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居中心地位,它规定了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教什么”和“学什么”。农村教育无视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异,实行的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升学为目标,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应试教育”模式;且课程门类过多,课程中主要是文化知识课程,劳动技术和专业技术课程很少,有的甚至全部取消,课程的开设同中考高考对等起来。现行的课程标准、教材的知识内容都是为升学而编写的,为学生升学而服务的,忽视了青少年进入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内容过多过深,要求过高,迫使学生只能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基础差的学生更是适应不了,造成两极分化加剧,“学困生”越来越多,致使一部分学生流失。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农村实用的知识在教材上没有,在课堂上也不讲授,学生未能掌握。农村学生家长及群众普遍反映,孩子学了语文不会写合同书、协议书之类的农村应用文,学了数学算不了账,学了化学不懂化肥和农药。农村毕业生回乡之后,欲干无能,无所适从。他们本应成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生力军,但由于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外出打工又身无一技之长,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改革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成为改革农村教育的重要内组成部分。

5.农村教育结构高度单一,加剧了学生培养模式的单一化

目前,农村教育在结构类型和教学模式上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不适应。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重要阶段的初中教育,从总体上看,其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普通教育。由于农村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而全国义务教育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要求,这就造成大批学生因学习困难而厌学,因厌学而辍学,导致他们没受过初等职业教育就直接走向了社会,这一状况使农村初中成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最困难的阶段。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作了较大调整,职业教育在招生数量上取得较大突破,但在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上却不尽如人意,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面临不少困难。农村教育结构高度单一,加剧了学生培养模式的单一化,进一步使农村教育城市化。

6.管理体制僵化,学校改革步履维艰

在县(市)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从教育经费划拨到学校招生,从人员配备到教师管理,从干部任用到机构设置几乎全部由教育行政部门控制,学校很少有办学自。从调查情况看,反映强烈的问题有:上级部门要塞的人学校必须接受,上级部门要抽走的人学校无权拒绝;教师的职称晋升指标由人事或教育行政部门分拨,在下达指标时也只倾向于城市的重点学校;教师脱产培训与进修指标也完全为教育行政部门控制,有的学校教师已经有几轮外出进修培训,而很多学校的教师多少年也未轮上一次,许多农村教师终生也未轮上一次脱产进修培训的机会。“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意在让农村学校的教师进城体验、考察城市及其学校生活与教育,但是由于指标完全由教育行政部门掌握,主要用来“奖赏”“重点学校”,因此常常是那些有机会进城、本身就在县城的学校教师和干部机会多,而长期身处农村最基层的学校教师和干部倒无缘 享受。

二、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设想与建议

1.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方向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新时期教育方针,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这一方针,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克服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办学中只顾升学、不顾社会需求,只顾书本知识的传授、不顾学生能力培养的狭隘观念。因此,要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思想,真正把农村地区的教育办成在宏观上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适需对路的教育,以量力量需和实效为综合尺度、发展规模和速度适度超前的教育,学生受教育的内容与毕业生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教育,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适材成长的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只有做到适需对路、适度超前、适用实效、适材成长,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回自己的位置,体现服务农村经济的宗旨,提高办学效益。

转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观念,除了要正确认识农村教育的特征外,还要重新审视和定位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方向。农村义务教育一是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二是要向城市建设输送既有文化知识、又有较高技能的实用人才,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能力的城市劳动者,以满足城市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承担起农村地区所需的各类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和本土人才的改造与提升的重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方向,是改革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前提。

2.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合理分流和多元发展

转变义务教育办学思想,重新定位义务教育办学方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的合理分流和多元发展。针对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这一现状,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破除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合理分流和多元发展。在兼顾农村义务教育的多重价值功能基础上的,改革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实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在义务教育阶段适当渗透职业教育的内涵,以便为一部分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顺利地进入职业教育打下思想意识和知识能力方面的基础,进而从总体上为实现农村教育分流创造必要的条件。

当前,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适当引进职业教育的内涵,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分流具有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一,通过引进和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变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主导倾向。通过适当的教育分流,引进职业教育的机制与内涵,是用一种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打破“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措施之一。而且在农村基础教育教育阶段实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分流,不仅具有抵制和消解“应试教育”负面效应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客观的社会需要和可能。第二,通过教育分流,可以加强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和其他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合理分流和多元发展,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改革农村初中阶段的办学模式。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的情况和学校的特点,实行“四年制初中”模式、“职业渗透”模式、“分流式”办学模式、“综合初中”办学模式等多种方式,以便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合理分流与多元发展。

3.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

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学校要根据当地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中小学的培养目标、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办学模式、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要结合农村实际开发校本课程。一是要突破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在各科教学内容中渗透职业技术课,增加农村实用知识的教学内容。在普通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中,使学生掌握与农村生产技术相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如政治课增学党的农村有关经济政策、生产责任管理、经营管理,语文课增学书法、应用文、农村文艺创作等,数学课增学珠算、土地丈量、生产统计等,化学课增加化肥、农药、土壤成分简易测定等,物理课充实有关家用电器的安装与拆修、农用机械的保养与维修知识等。二是要突破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增加“劳动课”和“职业技术课”,组织学生学习农村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各种劳动生产技能。组织学生参加适量劳动,也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需要,要让学生在勤工俭学、生产劳动中增强劳动观念,树立兴农爱农的思想,同时也为学校创收一定的办学资金。三是要突破关门办学的封闭性,实行课内外与校内外教学、生产劳动、科技服务“开放型”的教学体系。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开设活动课程作为学科课程的必要补充。活动课程要根据农村实际,体现农村特色。学校的生产技术课和科技活动课,要与农业生产需要息息相关,使学校生产技术教育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毕业后回乡生产能直接发挥作用。四是要建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举、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多元课程模式。一方面要依据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受到良好教育;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认识活动整体性特点,使农村教育各科教学内容既有针对性又有类别性,并使之统一起来。农村中学的课程设置要体现文化课和技术职业课并重、选修课与必修课并重的特点。选修课的开设应给学生一定的自,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带着满意的心态投身社会。选修课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需和学生本人的志向开设,如外语、财会、种植、养殖、食品、市场知识等。总之,农村义务教育一定要体现农村的特征,体现为农村服务的宗旨。

4.在“新机制”下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改革农村义务教育,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农村义务经费的投入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在义务教育经费投资“新机制”下,中央加大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省市应保证按比例增加投入。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问题一是投入总量偏低,二是投入结构不合理,投入明显偏重于城市教育和高等教育,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得不到有力的经费保障。因此,应进一步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要强化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渠道作用,确立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在公共财政中的优先地位,重点投入农村基础教育。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新机制,在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基础上,根据各市、县财力水平和开支标准,确定省、市、县三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两免一补”专项经费转移支付的分项补助和分担数额,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省市政府应该负责设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村中小危房改造、学校布局调整、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补助。

5.改善教师“生态环境”,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面对农村教师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普遍存在着信息比较闭塞、图书资料少、学历层次较低、平均年龄偏大等问题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一是进一步强化和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除了省级政府加大培训投入的力度外,市县要依托地方高等院校进行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培训活动,同时,各个乡镇中心校可以组织教师依托县教研室进行校本培训;那些经培训仍不合格的教师,政府要尽一切努力,强制清退和妥善处理。二是处理好总额超编与学科短缺的矛盾。建立“农村学校教职工最低编制保障标准”,着力解决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缓解农村中学教师短缺的矛盾。优先补充师范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把分散的教师力量集中起来,用一流的师资去支撑一流的教育质量。三是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职业准入制度,逐步建立教师社会保障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教师人心稳定。省政府要加大对省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同时,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校内民主机制,使农村学校教师民利能得到有效保障,为农村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既有利于稳定农村优质教师队伍,又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农村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6.建立社会参与、评价办学机制,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