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环境检测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检测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检测管理制度

第1篇:环境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规范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应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对全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实施监测,为实现为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环境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四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负责制订有关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全国水土保持公告。

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管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设立的水土保持机构、以及经授权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对辖区内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管理。

第五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按水利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第六条省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进行修订的,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查同意。

第七条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或报请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监测站网的建设与资质管理

第八条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指导下,按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其运行实行分级负责制。

第九条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由以下四级监测机构组成:一级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二级为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松花江及辽河、太湖等)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三级为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级为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

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根据全国及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设立相应监测点。具体布设应结合目前水土保持科研所(站、点)及水文站点的布设情况建设,避免重复。部分监测项目可委托相关站进行监测。

国家负责一、二级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三、四级及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的监测站点不得随意变更,确需调整的须经规划批准机关的审查同意。

第十条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监测成果。

第十一条下级监测机构应接受上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二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须由具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从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第三章监测机构职责

第十四条省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实施计划,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实施计划,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承担并完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任务负责对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质量保证,开展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的研究及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负责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对下级监测成果进行鉴定和质量认证,及时掌握和预报水土流失动态,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报告。除本款规定的职责外,各级监测机构还有以下职责: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具体管理。负责拟定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组织对全国性、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负责对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技术认证,承担对申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单位的考核、验证工作。

大江大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与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和开垦跨省际区域、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和监测工作。

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对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管理,承担国家及省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监测工作。

第十五条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主要职责:按国家、流域及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对列入国家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的水土保持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

监测点的主要职责:按有关技术规程对监测区域进行长期定位观测,整编监测数据,编报监测报告。

第十六条开发建设项目的专项监测点,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接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第四章监测数据和成果的管理

第十七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成果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第十八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行年报制度,上报时间为次年元月底前。

下级监测机构向上级监测机构报告本年度监测数据及其整编结果。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向当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报告。

年报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

第十九条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成果实行定期公告制度,监测公告分别由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省级监测公告前须经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审查。监测公告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水土流失危害及发展趋势,水土保持情况及效益等。

国家水土保持公告每五年一次,重点省、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成果根据实际需要。

第2篇:环境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就目前而言,内控管理制度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应用,然而,由于内控管理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时间不长、制度不成熟等,上海长江汽车检测维修公司对内控管理制度的应用存在意识薄弱、执行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最终阻碍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的治站方针是严治站、宽待客、重信誉、创文明。为了贯彻落实方针,务必就要加强公司的内控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汽车维修行业即是对汽车进行检测修理和维护保养。追溯汽修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知道其起步晚,而今的汽修市场也还未被充分开发,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的汽修市场大致情况为:国营单位是汽修市场的先行者;汽修企业的经营由传统单一化向开放多元化发展;家用小型汽车迅速占据汽车市场的份额;外资企业竞相进入汽修行业。从这些现实背景考虑,我国的中小型汽修企业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由企业内部管理出发,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内控管理制度的涵义和必要性

内控管理制度是以成本和效益相结合为前提,为了防止依靠职权把投入的成本和累计的差额变为合理的机制。内控管理制度有五个要素,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交流与信息、监控。汽修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精确度的保证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汽修企业实行内控管理制度是为了达到操作性、信息性和合规性三大目的。操作性是指企业每一种经营活动;信息性是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合规性是指企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为此,内控管理制度能更好提高汽修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展开、财务信息的可信度、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一定的保证。

首先,内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能更好的实现汽修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因为内控管理制度能够促使汽修企业更好的规避风险以及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最终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成长。其次,内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提高内控管理水平的关键点。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内控管理水平高低息息相关,为此,内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最后,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做好内控管理工作,为此,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上海长江车检测维修公司内控管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企业管理者并不重视内控管理制度,从而导致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对内控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同时,企业并无主动强化自身的管理且缺乏动力。和外国企业对比,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层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汽修企业制度不与时俱进,企业的发展将停滞不前。企业管理者应在内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过程中及时吸取教训和经验。第二,虽然内控管理制度已在一些企业中得以运用,但因为企业不能正确认识该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监督不到位,致使内控管理制度难以发挥作用。第三,企业管理者惯性把控制权、监督权和执行权集于一身。这种情况将导致一些管理者位于企业之上,所制定的内控管理制度将无法约束这部分的管理者。

此外,从汽修行业的五种竞争力模型,即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和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这五个方面来分析,现今的汽修行业竞争程度激烈,企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向上。

1、控制环境不协调

控制环境不一致是由于员工对于主动参加和接受内控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培训时间过长,深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行政管理的氛围浓郁,管理者惯性独自制定决策,员工总是被控制。为此,企业的大多数员工参加内控管理的意识、价值观等都无法适应内控管理制度的要求。在汽修行业,有部分中小型企业正是因为内部控制环境不协调而给企业各方面工作带来不便,更有甚者导致了企业的倒闭,为此,企业要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并创造一个合适的控制环境。

2、对企业内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中小型汽修企业的管理者一般较关注短期的经营业绩,长远的发展考虑较少。并不重视长远的规划目标,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比较严重,因此在内部控制方面花的时间和精力更是少之又少。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并没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就算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内控管理制度依旧如同虚设,因为基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不了解内控管理,并把内控管理看作是监督机制的另一个说法。为此,就会出现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不向上级反映以及随意执行上级交待的任务等问题,最终将导致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付之东流。

3、内控管理信息滞后

中小型汽修企业的内控管理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的现状,从而阻碍内控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效的、合理的内控管理能够全面反映汽修企业的发展现状,而不合理的内控管理将会导致企业信息滞后,最终致使管理者不能准确作出有效的决策。就当前我国汽修行业内的内控管理发展状况而言,多数中小型汽修企业的内控管理信息一般都是单向的,这将会对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内控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将会严重影响中小型汽修企业的发展。

4、中小型企业难以有效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作为内部控制最有效的评价反馈方式,内部审计能够科学地反馈出内部控制工作运行的详细情况。资源保障、独立性这两方面是建立完整内部审计体系的关键。但是从当下大部分中小型汽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完整的内部审计体系难以建立,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也难以实现。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中小型汽修企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且未将内部审计部门从财务部门中独立出来。这使得内部审计体系缺失了完整性和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也难以运行。

5、相关工作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中小型汽修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和其内部管理水平休戚相关,而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呈正相关的关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整体的业务素质。但是目前,根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调查,从事汽车维修的技术工占63.4%;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的占26.2%;在从事汽车维修的管理人员总体中,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此外一些管理人员在上岗之前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整体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重视内控管理制度

中小型汽修企业管理者要端正对内控管理的态度,客观、正确的认识内控管理。管理者要优化内控管理的方式,制定贯穿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内控管理制度,并通过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同时,管理者应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重点关注企业经营风险预防,从而更好的提高风险规避的能力,最终提高中小型汽修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另一方面,管理者应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检测出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高度重视这些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2、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不断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为了降低中小型汽修企业违法行为的次数,企业应当完善内控管理制度。首先,中小型的汽修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以及内控监督机制。在完善制度时,要一再强调员工自身的职权,并对工作的流程做出严格的规定,特别是重要的工作业务,要制订双签制,从而防止个人独断。紧接着,要制定事后监督制度,中小型汽修企业要加强对各项工作流程的监督。最后,中小型的汽修企业要建立只对董事会负责的审计部门,在审计部门的监督中,要实施会计内控机制,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3、加大对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中小型的汽修企业管理越加重要。保证信息沟通的通畅能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全面、正确的信息,并通过不断加强与各部门员工的沟通,发现企业管理中的不足,从而能够及时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中小型汽修企业在开展内控管理工作时,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并对管理的理念进行创新。同时,信息技术在风险评估的提高和预警的准确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中小型汽修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共享,从而能够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的现状,最终为企业的经营安全提供保障。

4、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中小型汽修企业在建立财务审计内部机制的时候除了要将财务审计部门与其它职能部门分设开来以外,还需要对财务审计部门人员制定工作规范,避免与其它部门建立利益关系。财务审计的工作开展要按照规范化的规章制度进行,保证财务审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除此之外,汽修公司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去配置优秀的会计师、工程师、审计师以及律师等。

5、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于企业的管理而言,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培训学习方案,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管理人员能更好地开展企业管理工作。

第3篇:环境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那么,创安带动企业实施了哪些伤害预防项目和计划?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哪些积极作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两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伤害干预计划 预防事故伤害

据广东亚太西奥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西奥”)副总经理董建敏介绍,2012年里水镇全面推进创安工作,实施伤害预防,结合公司实际,公司积极参与了多个安全促进项目。

亚太西奥位处里水镇工业区内,是全球大型电梯生产、销售、保养、服务厂家之一。2010年在佛山市建设电梯大中华区研发、制造、营销和客户服务中心、远程监控中心,规模达10万m2,现有职工350余人。

开展高空作业安全干预计划

2012年,里水镇安委办向全镇生产经营单位下发《关于加强工业厂房等屋面采光瓦安全防护措施的通知》,推广有采光瓦的厂房在采光瓦下面加装防护网。

亚太西奥厂房面积较大,车间与车间之间的通道宽阔,为了方便作业,通道顶部均安装了铁棚搭配采光瓦进行挡雨和透光。用于透光的采光瓦,多数使用PVC塑料,在一两年的使用后,容易老化、脆化,工作人员在进行清洁作业时,由于采光瓦表面脏污使其与其他瓦片颜色差不多,再加上天面建筑结构无安全防护设施,实施清洁作业的工作人员无法装配安全带,如工人不慎踩在采光瓦上时,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董建敏介绍,公司领导在获悉里水镇推广采光瓦安全防护网促进项目后,认为此做法能够切实保障员工安全。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和员工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亚太西奥于2013年8月开始筹备加装屋面采光瓦安全防护网。多次与镇安监部门沟通,排查统计需要安装的安全防护网数量,比对防护网的质量,筛选质量过硬的防护网,与施工单位进行研究,确定安装办法。最终公司投资2万多元,安装采光瓦防护网面积500 m2。

此外,亚太西奥还组织对采光瓦进行维护和清洁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播放采光瓦安全宣传教育视频,提高从业人员在作业时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和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

开展机械伤害预防干预计划

电梯配件生产需大量使用到冲压、折弯等重型设备,传统的设备需人工操作,容易发生肢体伤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2015年3月投资了300多万元,增设了自动化机械手生产线,最大限度保障了员工的人身安全。

加强宣传教育

随着创安工作的推进,里水镇安监局不仅加大了全镇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力度,还借助企业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亚太西奥外来务工人数占据90%以上,据董建敏介绍,自参与创安工作以来,积极配合里水镇安监部门的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设置安全宣传栏,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全员安全培训,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

作为一家特种设备制造企业,亚太西奥一直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安全作业。执行安装改造维修等生产工艺时,始终坚持科学、规范、安全和文明作业;配齐配全劳动防护用品。董建敏告诉记者,“创安工作提出的各项伤害预防计划的实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们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员工自主安全意识,有效减少和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密切与镇安监局联系,进一步完善高空作业安全促进项目及机械伤害干预促进项目,定期检查采光瓦安全防护网的质量及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刻进行设施改造,为企业和作业员工提供更安全的生产环境。“让企业员工都能享受安全和健康,创造一个高效安全的生产环境”,董建敏很有信心。

职业健康计划 减少职业伤害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志高暖通”)的安全主管轩告诉记者,里水镇创安工作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公司以前只重视环境测试评价工作,现在意识到职业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同样很重要。从2013年起,在南海区、里水镇安监局支持下,公司逐步建立了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还获得了“佛山市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示范企业”“里水镇2015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等荣誉。

志高暖通成立于2011年,是专业从事中央空调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工程设计安装、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设备制造和供应企业。目前,工厂占地 16万6 667 m2,员工 1 100 余人。

修订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轩说,志高暖通不断完善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体系。公司开展里水镇安监局职业健康计划以来,每年3月份会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对标、修订。现有制度包括:《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防尘防毒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管理考核办法》《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年度计划

公司规定每月1次防护用品配置检查,每年4月开展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每季度1次职业病预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每年12月进行职业病体检,每年11月职业病应急救援演练。每项计划规定具体实施部门,按用途、内容投入经费,完成年度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目标、指标。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据轩介绍,志高暖通产生的职业危害主要有三项:噪声、烟尘、粉尘。比如蒸发器和冷凝器生产工艺,需要“冲片”成形会产生噪声;室外机生产,涉及气焊工序,产生气焊烟尘;钣金生产涉及焊接、打磨工序,会造成烟尘、粉尘暴露。

目前,志高暖通焊接工人15人,高冲岗位20人,打磨岗位2人。针对噪声,加装冲床隔音房工程防护,员工配备个体防护用品,提供耳塞、手套;气焊、焊接烟尘防护,安装焊接工位通风排气系统,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包括耳塞、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打磨产生的粉尘防护,安装了吸尘器、水帘空调,向员工配发了耳塞、口罩、防护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在车间各作业场所还张贴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时刻提醒员工关注作业环境及做好预防措施。

职业病体检

公司从2013年开始进行职业病体检相关工作,每月定期开展员工的入职、离职职业病体检工作,并每年组织一次在岗员工职业病体检工作。建立了员工健康监护档案,保证“一人一档”。

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

第4篇:环境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医疗机构制剂检验;药检室;质量管理文件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106-02

医院药检室质量管理文件系统是由检验人员编写,并经质量管理组织审核、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文件,用于管理和规范医疗机构制剂检验的质量,是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在文本上的体现。制剂质量是保证制剂产品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医院药检室应依据药品标准和制剂配制规范,对自配制剂成品及相关物料、配制环境等进行监测,并做出是否符合标准的判断;药检室的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自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2001年3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并施行之后,核发制剂许可证的验收标准对医院制剂的质量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结合药品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本院制剂配制的实际,建立了药检室质量管理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由以下5个模块组成:

1 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文件

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法定药品标准(包括制剂规范)是药检室质量管理文件系统的法律依据,保证了药检室的质量管理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自拟制剂质量标准不能低于《中国药典》中相同剂型的检验通则,并按各品种处方制订检测方法。

1.1 法律、法规

本类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由SFDA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各级药监局与医院制剂相关的文件、通知、指南、验收标准等。

1.2 药品质量标准

包括《中国药典》、《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以及各省管理机构的医院制剂规范、药材标准、药材炮制规范;未列入以上标准集的其他制剂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法定质量标准。

1.3 制剂自拟质量标准

本类质量标准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取得正式批准文号。其处方为本医院在临床和科研中使用的验方、协定处方,有固定的剂型、配制工艺、检测及贮存方法。为控制成品质量,可制订其中间品、半成品的内控质量标准;内控标准的某些检验指标应高于法定标准,如颗粒剂的粒度、液体制剂的含量范围等。

2 管理文件

是由药检室负责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订的一整套规章制度,或称为管理办法。针对检验的操作程序和设施、物资管理、人员责任制订和修订,并由制剂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审核批准,是质量管理的纲领。管理文件的范围纵向涵盖检验全过程,依次为抽样检验记录复核报告审核留样稳定性观察;横向涵盖了场地、设备、物料、记录、工作程序。本类文件规定的管理制度各有其适用范围和施行目标,严格地执行这些制度可保证药检室各单元的工作有序地进行,对人员、设施、物资、记录、检品流向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药检室的质量管理规范化。主要的文件有:

2.1药检室工作制度

用于规范药检室的检验工作和设施、物资的管理,保证各种管理细则的施行,是管理制度的总则,体现一个药检室的管理水平。

2.2 检验工作程序

用流程图的方式规范检验过程,可保证样品检验的有序进行,并指定各检验环节的责任人。

2.3 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用于规范工作人员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以及各个管理环节中须达到的目标和水平。

2.4 各检验室工作制度

药检室设置化学、中药、微生物、留样观察等各个检验工作室,各室均按各自的检验范围和工作特点制订工作制度,将“2.1”项的内容具体化,使各室运作、安全、环保、维护均达到要求。

2.5 洁净区质量管理制度

明确规定各配制间及微生物检测室的洁净度检测项目、检测责任人和检测周期,保证洁净区的净化度达标。

2.6 设备、仪器及计量管理制度

用于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对操作者、检定周期、日常保养均制订详细的规定,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信。

2.7 检验用物资管理制度

用于规范物资管理。根据各种试药、试液、微生物培养基、标准品、对照品、菌种、滴定液的特点和用途,制订详细的管理制度。规定领用、配制、使用、贮存和废弃的方法,确保其使用时安全、有效、不污染环境。

2.8 检品取样制度

用于规范取样的程序和方法,以保证样品的取样量和代表性。

2.9 制剂相关物料质量管理制度

用于规范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工艺用水等物资的质量管理,保证物料质量从购进至使用的全过程都处于有效监控中。

2.10 制剂质量管理制度

用于规范中间品、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的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已发付使用的成品召回制度。

2.11 留样观察制度

用于规范样品的留样观察,根据各品种的性质,规定样品量、观察时间、抽样检测周期、异常结果处理程序等。

2.12 检验结果核对制度

用于规范核对人员、核对内容和方法,并明确规定未经核对的检验记录不能作为发出检验报告的凭证。

2.13 检验记录、报告管理制度

用于规范记录文件的种类和管理,保证原始记录资料真实、齐全。

2.14 委托检验管理制度

用于规范委托检验的程序、受托单位和项目。限于设备条件,本室不能进行检验的检品,须按具体品种的需要,委托有资质的检测部门代为检验。

3 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标准操作规范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文件是经批准用以指示检验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有统一的格式、编制和验证方法。《中国药典》及其配套的《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各级制剂质量标准是编写SOP的重要依据。SOP文件必须引用标准正确、描述明确详细、可操作性强。SOP由质量管理组织审核批准,并在使用中随质量标准的升级和设备变换及时修订更新。主要的SOP有以下几类:

3.1 制剂及相关物料检验SOP

针对某一种特定的检品,由检验人员根据该检品的质量标准编写,将药品标准上严谨的条文转化为具体而又详细的操作步骤,将分列在药典凡例、正文、附录中的标准规定、操作方法、所用设备、试剂、反应时间及现象、计算公式或程序、结果判断等内容进行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SOP文件。每一种制剂及各种原料、辅料、半成品、包装材料、纯化水的检验均应有其专属的SOP,按剂型、类别装订成册。

3.2 检验项目SOP

在“3.1”项中涉及的各种单项操作,如剂型检验通则、微生物限度检查、最低装量检查等,均应按药典和规范要求,结合本室设备条件编制SOP。内容包括方法简述、准备、仪器装置、操作步骤、各项参数、结果判断、注意事项等。一些保证配制质量和检验质量的检测项目如洁净区细菌监测、容量仪器校正的SOP文件,也属此类别。

3.3 仪器设备SOP

针对某一台仪器或设备,根据其使用说明书结合检验需要进行编写,其内容除了“3.2”中各项外,还应有使用限制范围和使用记录等项目。详细列出每个操作步骤和仪器相应的反应、指示,以备在使用中及时发现仪器异常并修正,国家规范[1,2]中已编制出常用仪器SOP,可供引用。

3.4 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的书写细则

本细则规范了每项记录和报告书的书写方法、用语,指导性强,故本文将其列入SOP类文件。SFDA在2000年的《药检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中指出了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的书写规范,可供医院药检室结合实际情况摘录引用。

4 档案文件

主要用于检验设备和物资的管理,如各种设备和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说明书、计量检定证书、附件清单,标准物质的使用说明书、试药购进记录等。每种设备或物资设一份登记表作为其档案的首页,方便查阅使用档案。

5记录文件

此类文件不同于以上各类文件,不是预先制订用以指导和规范检验操作,而是随日常检验而产生,其质量反映了药检室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和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其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性、延续性是此类文件的基本要求。预先设计各种表格和电脑计算程序,可使记录文件较为规范。在实践中,有同行建议检验记录、报告由国家管理部门统一格式[3];或构建计算机网络,使用电子化记录文件以达到规范化[4]。记录文件均保存2年以上备查。

5.1 管理记录

是记录药检室对配制部门物料和配制环境进行监控、药检室各工作单元状态、检品和设施状态的文件,各项管理制度均应有相应的管理记录。如收检、留样观察、洁净区监测、仪器设备保养检定、仪器使用、室温和相对湿度、检验用物资管理等。各种管理记录可规范为表格的形式,分类装订备查。

5.2 检验记录

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要求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书写清晰整洁,书写格式符合“3.4”项的规定。每一个批号的样品均应有一份能反映检验各个环节的完整检验记录,称为批检验记录。其中至少包含送检(抽检)通知单、各项检验原始记录或委托检验报告书、检验项目汇总卡、检验报告书的副本。

6 讨论

综上所述,医院药检室质量管理文件的制订和执行包含了较多的条条框框和较大的工作量,但并非不切实际的空谈。有业内人士认为,医院药检室的业务内容相当于一个小型药检所。即使只配制口服和外用中西制剂,药检室也涉及了药检所业务管理室、化学室、仪器室、生测室、中药室的有关工作[5]。要保证医院药检室能胜任全方位的制剂质量管理,除合格的人员和必要的设施、仪器、试药等外,还必须建立药检室质量保证体系,编写出既符合管理部门的要求又适应实际需要的检验质量管理文件,从文本上规范检验工作,以保证人员和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保证检验数据与报告正确可靠,从而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达到制剂质量管理的目的。经过几年的运作、修订,有效地规范了医院药检室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质量管理有法可依,检验结果有据可查,使药检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质量水平得到了提高。自施行质量文件管理之后,未出现检验质量事故,保证了医院制剂质量和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3]余爱霞,戚园.医院制剂检验记录、报告应有统一格式[J].中国药事,2002,16(10):600.

[4]沈小庆,王珏,盛炳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8):625-626.

第5篇:环境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不断加强,汽车也成为人们工作以及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相比于其他交通工具,汽车快速、机动、灵活的特点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人们对公路的安全要求不断升高。为了更好满通发展的需求,中国交通运输部门也在积极寻找发展的道路。虽然交通运输部门针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而且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为我国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人员对试验检测工作的主观认识不足

项目负责人和监理人员在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前,很少对实验室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并且缺少对现场人员配备、设备配置、场地布置等科学系统的分析。公路分项建设完成后,缺乏审核检测数据操作规范相关过程,缺少对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自检流程。有些监理人员也并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抽查试验等。甚至有些主要领导直接出面影响试验数据的真实性。

2、混凝土强度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试验检测中混凝土的强度试验检测存在着很多问题,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本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首先,我国的公路混凝土试验的台账格式比较死板,灵活性低。在一些人看来,公路的混凝土检测很普通,不需要技术含量,只需要一些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参与就行,所以工作一直得不到重视;其次,我国公路混凝土的试件制作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许多产品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一般而言,要使混凝土强度试件制作符合相关标准,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将其分为两层,之后必须将这些装到试模中。对于试模是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试验的次数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要真正达到标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只能尽量减少试模的误差,提高试验的准确度。

3、压实度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试验检测中存在的压实度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的,这些都不利于公路工程的建设。技术人员进行试验后,总结出以下的经验:在我国公路的试验检测中,常用来进行试验的灌砂筒存在问题,它的直径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不能达到各个工程层次的需要,难以完成试验。但是在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情况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采用的灌砂筒的直径都比较大,这样加大了工程的负担,给公路施工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我国标准砂的标定频率没有符合公路建设的实际需要,存在着不稳定性。在现在许多的公路建设中,一些企业仍然无法避免这个问题,所以难免出现较多的公路安全事故。

4、试验检测工作中使用的检测设备精度低,实验室环境差

试验检测工作人员的检测仪器设备存在精度低、质量技术落后的问题。项目管理人员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试验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在仪器配备上往往使用的都是价格便宜,技术落后,性能差的检测设备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很多现场实验室的环境简陋,用电设备管理不规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解决我国公路试验检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路试验检测工作要建立一套完整、详细、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度,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标准。其中主要包括:各岗位职责;试验检测工作守则;考勤和奖惩制度;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检测仪器的操作制度;技术资料的管理和保密制度;试验仪器的保养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等,这样才能使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质量管理手册》是开展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的纲领文件,各级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家对公路工程质量的新要求,不断修改、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保证试验检测工作质量。

2、严格落买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落实试验检测管理制度试验检测人员要按照试验检测设备的操作说明规范操作试验检测设备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要将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烂熟于心在试验检测工作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试验检测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发挥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作用。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检测出质量不合格的样品要及时送交质检部门填写追修、返工单将质量管理部门审批之后应即进行追修或者返工追修或者返工之后再进行试验检测,一旦发现及时进行解决,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公路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3、改善实验条件,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所用的检测器材、检测设备、检测工具等,对现场施工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不同类别的检测对象,要在湿度、噪声、通风和密闭要求等几个方面保证不同的环境要求。例如,为了保证检测数据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现场设立的水泥实验室、水泥砂浆标养室都需要在实验室内安装空调,并装设温湿度计随时监控周围外部环境,同时还要由专人负责现场数据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管理者应该根据检测对象对环境的不同要求,设立相互独立的试验工作区域,避免实验过程中互相干扰,影响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求公路试验检测实验室要有一定的场地空间,满足试验的相互独立性。同时,试验检测过程中应用的试验器材和设备等,要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购置,还要保证现场使用过程中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

4、加强试验操作和检测数据的管理工作

试验检测工作人员在建设项目开工之前,要对各种原材料和混合料进行抽查试验,将试验结果上报监理,由监理人员对数据进行复检抽查,并将抽查结果送中心实验室。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按照自检、抽查、巡检的工作原则对公路施工质量随时检测,随时掌握。在取得试验检测数据后,工作人员应及时对检测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获取正确的施工质量评定数据。针对检测数据结果要建立相关台账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5、提高试验检测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对公路进行试验检测工作的时候,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挥检测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试验检测工作质量。首先,管理人员应该重视一线试验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检测工作的最终结果是要提供客观、准确、即时的检测数据来真实的反映被检材料和在建项目的质量特性。所以,要求检测人员应该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公正的敬业精神。其次,要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试验检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一线检测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才能对检测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从而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这就要求检测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掌握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在学习钻研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最后,管理人员应该为检测人员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环境,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

6、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意识

首先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试验检测的重要性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意识。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撇好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建立专业的试验检测团队定期对试验检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将试验检测工作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充分调动试验检测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试验检测人员主动地学习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外要根据公路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况置完善的、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流分发挥试验检测的重要作用,保障公路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建设。

7、做好公路工程的验收检验

公路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要按照公路工程的技术方案和施工要求进行定点、定段的试验检测并且将相关试验检测数据报告公路工程的主管部门在公路工程的全线测定过程中全方面检测公路工程的级配、沥青用量、压实度和路基厚度严格把关公路工程质量。

三、结束语

公路建设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对于提高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加强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降低施工成本,优化施工工艺流程,明确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责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加强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的同时,要重点了解分析在实际试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积极查找原因,解决问题,保障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为国家建造高标准、高质量的公路工程。

参考文献:

[1]薛跃武,贾广平.如何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3).

第6篇:环境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1加强选煤厂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措施

加强选煤厂质量管理,需要强调全面管理,包括整个产品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还要强调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贯彻落实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1.1选煤厂要加强质量管理教育。要想扎扎实实的推进质量管理工程,必须重视对人员的理念教育,这是最基础的工作。通过专题讲座、月班例会、宣传标语、广播等方式宣传质量管理理念,加强对职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培训,强化质量管理意识。1.2选煤厂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选煤厂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如选煤厂质量工序管理制度、质量倒查实施办法、全员质量管理贯标制度、《小指标管理考核细则》、《生产技术管理考核细则》、《质量事故追查》、《调入原煤管理办法》等多项质量管理制度,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与该厂的《双文明一体化管理》相结合,与每个车间和岗位工资、奖金挂钩,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不光局限在产品质量上,还应该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通过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为选煤厂质量管理提供制度保障。1.3选煤厂要推行标准化工作标准。选煤厂质量管理中,标准化工作是质量管理的目标、依据、结果,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整个选煤厂工艺流程中,各个工艺环节的工作规范化的集合就是产品质量管理的保障。标准化,包括国际标准(ISO)、国标(GB)以及煤炭行业标准、企业岗位工作标准。要想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选煤厂必须要完善现有的标准化工作标准。1.4选煤厂要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选煤厂质量管理重在过程控制,要明确各个工序中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并制定信息反馈、检查考核标准和制度,让选煤厂质量管理有法可依。要明确选煤企业各个岗位的责任义务,渗透到各个工艺流程环节中去,特别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要做到办事有标准、监督有人反馈、问题有人处理,形成覆盖整个生产车间的闭环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对具体问题的责任人,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和办法,并加强奖惩执行力度。1.5选煤厂要推行量化工作。量化工作,要依靠数据来说话。因此,要重点对数据进行检测、统计。对于仪器设备,要求及时保养维护,操作人员要精确标准,并不断改进、更新设备仪器,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此外,还要注意人工检测与仪器自动化检测“双控”,最大程度的避免仪器和人工的检测数据失误。1.6选煤厂要开展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单单依靠少数部门和少数人是难以实现的。在具体工作中,选煤厂应该调动全厂职工都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将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检查、问题反馈、处理工作下放到职工基层,通过自查、互查、抽查以及评比的机制,调动群众形成人人关心质量管理、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人人为质量管理做贡献的良好工作局面和工作氛围。1.7选煤厂要加强质量研究工作。选煤厂,要放开视野,要不断的关注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以及发展趋势、发展方向,为企业自身的管理改革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1.8常态化抽检和例会制度。实行常态化抽检制度,对抽检产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以此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工作责任心和主人公意识,使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人。实行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在会议上强调质量管理意识和责任,反馈一些问题和现象,研讨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和方案。1.9选煤厂要重视满意度反馈制度。为了强化质量管理,可以通过对产品的追踪调研,采集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信息,根据满意度信息及时整改产品质量管理流程,并追求相关责任人。

2结束语

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一个现代化企业成熟的象征,不是企业的资产,而是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文章针对黑龙江省龙煤集团在选煤厂质量管理中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加强选煤厂质量管理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采煤企业管理改革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作者:陈春柱 单位:双鸭山矿业集团选煤厂

第7篇:环境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计量管理;应用;发展

企业要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就要保证生产和经营中的计量测试方法准确,设备齐全才能有效准确的进行经济核算;才能控制过程产品质量和终端产品质量。因此,在企业生产中计量起着基础性作用。

一、计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计量是企业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基础工作。它包括企业的能源计量、工艺监控、物料检测和安全防护、质量检验以及经营核算等工作。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就无法进行正常控制工艺过程,也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企业的效益也就得不到保障。企业计量管理主要是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的计量活动,保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能源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和调查研究活动提供科学的定量分析,把它贯穿于产品质量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验收到产品出厂,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计量保证,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二、计量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由于企业对物料检测、工艺监控和质量检验的要求,企业计量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确保产品质量的计量确认体系。另外,还要对环境检测、安全防护及核算等方面计量测试工作实行有效的管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计量工作在推向“两个根本转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的说企业计量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体现在下列3个方面。

(1)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工具。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均要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要在降低成本损耗上下功夫,“计量就是计钱”,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计量在企业经济核算中的重要作用。要改善经济状况和提高经济效益,只有以科学的计量检测数据为依据和前提。中石化的企业加强原油及大宗物料的计量管理,仅3年就创经济效益1.67亿元。

(2)企业质量体系的关键要素,产品质量实现必不可少的手段。无论是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还是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都把企业计量工作即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关键因素。

(3)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计量测试已成为当代工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在石油化工、建材等行业,计控一体化是其生产过程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只有使生产设备、设备上的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装置完好,才能确保正常的生产过程。如石油储运的联合站、炼化企业等都拥有数量庞大的自动化计量控制装置,用来保证生产工序的安全、稳定以及产品的质量;上海宝钢的600多万台套自动化仪表,300套自动电子称量装置与69台声生产过程控制计算机,4台中型生产管理机,500台微机与70万吨的大大小小生产设备紧密的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连续、自动、高速的生产过程。计量测试方式以自动化在线检测为主,成为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序。

三、计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应如何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量管理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产品的质量也由过去政府统管变成由市场选择。在竞争不充分的条件下,一些企业必然趁机掺杂弄假,降低产品质量,损害消费者利益。因此,计量管理在社会上呼声愈来愈高,其对象已经超出企业,扩大到市场过程。它不仅在质量管理的意义上被社会所重视,而且在质量保证的意义上也受到社会的欢迎。所以,计量管理在市场经济中已经成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础,是确保企业信誉、提高用户满足感的基石。

计量管理工作是企业基础技术工作之一,它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器具的控制管理,合理的分析计量数据,才能充分发挥计量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1)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和计量管理的需要,建立必要的计量规章制度,并不断地完善。只有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计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实现,使企业计量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增加经济效益上发挥重要作用。

要建立合理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必须包括以下几点:①企业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计量培训教育制度。②计量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③计量器具采购、入库和流转制度。④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⑤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⑥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⑦计量检测管理制度。⑧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

(2)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能确保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风险。有效地控制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应如何实施呢?首先企业应根据材料检测、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计量、产品检测等方面的需要确定计量检测点,配备符合使用要求的计量器具。其次编制本单位计量器具管理台账,制定计量器具分类管理方法和周期检定计划。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对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自行开展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

(3)企业还应对计量器具实施标志管理。标志要注明检定(校准)日期,有效期和检定(校准)单位,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作出明显标志。

(4)对计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准确有效的计量检测数据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检测、生产工艺监测和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考核装置或设备的工作能效也能判断计量点是否准确,还能为企业的技术革新提供有效的技术来源;生产操作人员最熟悉装置流程的关联性、设备的负荷、计量器具的稳定性以及物料的损失情况,让他们确认生产控制计量数据是最合适不过的,但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相应的计量职能部门应对他们进行监督执行。

总之,计量工作是在企业的生产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只有不断完善计量管理工作,才能为企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计量保证,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8篇:环境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为进一步规范有限空间外包作业行为,强化外包单位的安全意识,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根据国家和公司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结合生产实际,特制定有限空间外包作业管理制度。

一、目的

在有限空间外包作业中,为明确各方安全责任,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二、依据

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013年第59号令)

2、《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

3、《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三、范围

凡在公司区域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发包和相关方承包有限空间作业项目的均在本制度的管理范畴内。

四、职责

(一)

发包单位的安全责任

在公司范围内需委托或发包给相关方单位(简称承包方)实施有限空间作业项目工程的,项目管理单位(简称发包方)应履行以下安全责任:

1、严格审查承包方的安全资质和作业条件,严格控制承包方的承包范围,严禁承包方再行转包。

2、对符合承包作业条件的相关方办理相关安全资质备案手续,签订项目施工作业合同,同时签订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在内的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

3、审查承包方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对其方案的安全可行性和有效进行确认,并对安全措施的落实和进行作业过程的监督管理。

4、作业前,应对承包方作业人员履行安全教育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安全管理和现场协调的职能。

5、协助承包方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手续,督促承包方及其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有限空间“一备兰查”和“先隔离、再通风、又检测,后进入”的制度。

6、检查承包方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工具和防护装备的配备和使用,对承包方人员的作业行为和安全措施的执行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作业的违规行为。

7、作业完毕,督促承包方做好现场作业人员的清点及安全撤离。

8、发生有限空间事故,督促承包方及时上报,并协助作好现场应急救援及善后事宜。

(二)承包单位的安全责任

1、承揽符合安全资质和作业范围的有限空间作业项目,自觉接受发包方(含项目所在区域的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

2、建立包括项目负责人、安全监护人、作业人员在内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制定包含有安全职责的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规程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上报发包方审查合格后贯彻落实;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防护用具,为作业现场配备防毒、防火、防爆等应急设备或救生设施。

4、进入承包作业区域前,必须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存在的危险因素、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和紧急避险的技能知识。

5、开工前,对作业设备、安全器具、人员状态及现场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和确认,并及时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手续。

6、作业中,严格执行发包方及所在区域生产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作业安全规程,认真执行现场监护及作业安全确认,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后检测、再进入”的制度。

7、主动接受发包方及所在区域生产单位人员的现场管理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和隐患,要发时纠正和处理。

8、作业中发生异常情况或出现事故的,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离,并在确保人员自身安全情况下,参与事故抢险和应急救援。

(三)生产单位的安全责任

1对进入本生产区域的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方实施安全管理对世级

以上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进行审查、审批,对相关方报送的作业安全措施进行符合性检查。

2、对进入本管辖区域的相关方人员履行安全告知、现场检查、作业条件确认等安全管理。

3、为相关方提供符合安全作业的工作环境,并为相关方的有限空间作业提供便利条件。

4、对本辖区发生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实施事故抢险和现场救护,并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紧急疏散等应急支援和支持。

(四)安全部门的管理职责

1、负责对有限空间外包作业的安全监管,对相关方进入公司施工作业的进行安全资质备案管理。

2、对承包方提交的级有限空间作业许可手续进行审批,对其作业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3、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综合监管,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和现场隐息以管处,并路促有限空间外包方进行隆患项目的擎改落实

4、参与有限空间事教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对发生的有限空司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5、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变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变更,及时对本制度进行修改或补充。

五、管理流程

(一)严格审查承包方作业安全条件

工程管理部门或各生产单位需委托相关方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应依据公司在相关方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对承包项目作业的相关方进行严格的作业条件审查。主要审查内容如下: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

(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制度及相关记录

(5)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6)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

(1)一氧化碳检测仪及氧气含量检测仪

(2)机械通风设备(密闭空间或仅有单个出入口的有限空间)

(3)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等应急逃生设备

(4)安全照明灯具、安全带、安全绳索、安全梯、安全支架等公用安全防护器具

(5)

灭火器、现场呼叫联系的通讯工具

(6)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帽、劳保鞋、防护手套、护目镜)安全护栏以及现场警示标志

3、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条件

(1)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用工年龄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凡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身质较弱的不宜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2)项目负责人应熟悉作业现场环境、工艺,有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

(3)现场监护人应有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工作负责,反应灵敏,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示警信息,紧急通知作业者撤离。

(4)作业人员应具有基本的操作技能,并持有国家规定的专业作业资格证。

(4)

作业人员应具有基本的操作技能,并持有国家规定的专业作业资格证。

(二)签订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责任

发包单位在与承包方签订施工作业合同时,必须同时签订包含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内容的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管理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外包方的管理职责分工和双方的安全权利及义务。

2、明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提供方和管理方。

3、明确对突发异常事件的应急救援的程序、措施以及职责和义务。

4、明确作业中的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三)强化作业现场管理

1、外包单位必须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前办理有限空间工作许可审批手续,并附相应的记录资料。双方签宁并经许可审批部门签字同意,方可进入现场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2、承包方在单个独立的区域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有发包单位对作业进行直接安全管理。

3、如进入生产现场从事检修、交叉施工等有限空间作业项目的,承包方还须接受所在区域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服从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的入场安全培训,安全告知、现场管理和违规处罚。

4、无论独立区域还是在生产区域,发包方均应对承包方进行全面安全管理。

5、在生产区域作业的,由生产单位对发包方和承包单位实施统一协调、管理。

6、做好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交底,防止因安全交底不清而引发事故。

(四),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及安全要求

承包单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按作业审批、作业前的准备、作业的组织和实施、撤离、总结评价等流程,做好各阶段的安全工作。

1、作业许可证的审批

(1)进入二级以上有限空间作业点作业的,承包方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中批程序,经管批单位签字同意,方可进入作业,未经许可或审核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作业。

(2)进入三级有限空间作业点的,承包方必须制定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经发包方管理人员或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对安全措施的执行确认,方可进入作业

3进入一级有限空间作业的,乐创方办理许可手续,经发包方或生计单位(进入生产区域作业的)审查,报公司安全部门审批。

(4)在独立区域进行二级有限空间作业的,由发包方对其许可手续进行审核签批,并对作业安全实施管理。

(5)进入生产场所区域的二级有限空间作业的,由所在区域生产厂的厂级管理部门对其许可手续进行审批,并对作业过程进行过程控制管理。

(6)许可审批单位在作业审批时应对作业项目负责人及监护人、现场联系人等进行明确,并对其作业安全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

2、作业前的准备

承包方项目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听取发包方项目管理负责人员对作业内容以及危险因素和防范重点的告知。

(2)到现场对作业环境及相关设备设冠、作业条往进行熟悉和了解。

(3)对作业成员进行分,对安全提出具体更求

(4)编制作业安全方案,填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按规定程示履行电报

(5)对作业用的设备、

器具、安全防护装各以及应怎救护设施进行准各

3、作业的组织和实施

承包方作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作业人员接受现场安全培训或安全告知教育,对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

(2)在作业区域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识,如夜间作业,还需设置警示灯光。

(3)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以及使用的安全工具和必要防护器具。

(4)对作业场所的安全条件进行确认,对连接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设施的隔离措施进行检查,并对现场通风进行确认。

(5》由专业人员对作业现场氧合量和有涛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组织人员进入。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

人员不得进入。

动火作业,

氧化硕应小于12.5%.作业场所一氧化碳氧含量浓度应低于30ppm,氧含量为19.5-23%,流化氢浓度应低10ppm,加低于安金值范围,迁入人员必须采取佩戴正东式空气呼概器

并增加现场机械通风设施,加大通风量和换气次数。

6,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或

作时

小村的还应对作业场所进行重

新检测《锤2个小时定时检测

晚定生上方象和防控措泄的执

行或补充。

(6)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或工作时间超过

2

个小时的,还应对作业场所进行重新检测(每2个小时定时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作业方案和防控措施的执行或补充。

(7)作业期间,要保持连续通风,确保空气流通,禁止使用氧气进行通风换气。

(8)作业过程中,负责人和现场监护人要密切观察作业状况,并与作业人员保持通畅的联系,定时呼叫,对作业现场安全进行确认。

(9)一旦发现异常,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紧急撤离。

4、撤离

作业完毕后,现场负责人应清点人数和设,并组织人员撤离和撤除设备、设施,恢复作业现场原状。

第9篇:环境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1加强依法管理,提升检测水准

在我国,虽然产品质量认证检测的考核规范是依据《计量法》所制定的,但在实际使用中,不同体系的各级检测机构却因为自身情况、观念乃至习惯,而添加了众多形式主义内容,这使得我国质保体系的运转阻力重重,质保体系不断出现滑坡现象。为有效改善这一现象,首先必须确保各级质监机构有一个正确的质监指导理念,即通过质监工作,为商品市场的有序运行和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提供提供切实保障。其次,为确保质监工作的高效、高质,国家应依据市场需求制定统一的质量检查工作规范,规定各级检测部门必须每月对其各类检测、卫生环境、设备保养等工作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及记录工作,并对各类报告中是否存在不足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立即予以纠正;同时每年年末还应再进行一次年终检查,对各月记录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漏、重、错的现象出现。再次,组织专人对已有的《质量管理手册》进行修缮,确保其可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并对照《质量管理手册》增补相应的说明手册,从而确保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有章可依,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不规范行为。最后,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对全员质量意识的培养,使所有检测人员想做好且能做好质量检测工作。浅析如何做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2提升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性

为使质量保证体系能正常运行,需要摒弃传统管理制度的缺陷。传统管理有两个显著缺陷,一是奉行“救火”方式,而不顾之前的预防;二是管理不规范,总想走捷径。这种管理制度容易造成员工素质较低,不认真对待和处理相关事件。因此要强化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担负起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的责任。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种类的增多,《质量管理手册》难免出现一些与现实不符的内容,需要进行改进。

质量保证工作较质量策划、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要高,难度也高。单以纠正来说,不应仅仅定位到“纠正”的结果,而且要明白“为什么纠正”,这样就有依据制定方案进行验证。通过对《质量管理手册》中的不适用条款进行改进,质量检测水平也会不断上升。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下,检测机构不断增多,客户对检测水平的要求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质量检测方式、不断创新质量检测方法、不断改善服务模式,从而提高质量检测的效果。

3确保原始记录和报告单填写完整和真实

检测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原始数据记录,记录一定要及时、完整和真实。原始记录是检测报告内容的一部分,检测报告是能够体现产品质量真实性的客观凭证,也能够展示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完成的程度,检测质量的高低与检测报告的内容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