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政教师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1
在当代高校思政课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思政课教育的重要环节,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培育、价值观念的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产生积极影响。那么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有的放矢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在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内部和外部环境严峻考验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思潮等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部分大学生不讲文明、不爱劳动、不讲诚信、不孝顺父母、不能自律等现象频频发生,还有“学得好不如嫁(娶)得好”这种错误观点,加上大学生在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认识不健全、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以及理想信念不坚定。
二、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1.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充实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人生定位,以及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塑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思想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并且能在课堂上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启发,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为了服务丰富的社会现实实践,高校思政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就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思想分支在当代的思政教育中都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诸如“诚信”“孝悌”“慎独”“持敬”等都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课堂上也便于用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来教育、引导学生。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教材的选择,除了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又增加了我校鲁学军老师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门》这本书,思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增加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有关思想的精髓部分,并最终化为己用,成为自身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
2.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密切配合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文化教学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最佳途径,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渠道,是将专业教育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的必要手段[2]。仅仅在思政课堂上穿插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大学生也非常喜欢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也是思政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多措并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塑造青年大学生完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我校具体操作办法如下:思政课老师学期初布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两次,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我校思政部会预先给出10套方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于期末时提交实践报告、实践照片、实践单位证明等,并将实践活动计入期末成绩,占总评的20%。大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毕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只有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将课堂所学外化为实际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成就学生的一生。为此,高校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多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慰问老人,通过这一活动,能让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孝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比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古迹,让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重要影响。通过社会实践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忧患意识,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接触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文化育人之魂,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因此,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课教育做到真正的相互融合。
3.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思政课教师作为德育教学主导,肩负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塑造青年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这决定了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和教材,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保障。思政课教师的行为举止、治学态度和文化修养不但对大学生有影响,而且可能通过大学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社区,进而影响和扩散到整个社会。高校教师不但应成为大学生的榜样,也应该作为社会的榜样。要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首先要阅读相关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探求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对真、善、美等人类基本价值的颂扬。其次,还需用心去感悟经典,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真正的升华,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最后,高校应有组织地进行各种师资培训来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水平,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专业化思政教师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师培训的整个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是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环节之一。
三、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 有助于在大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1月4日,刘云山在北京召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观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涵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要求相吻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融合,为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地在大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范例。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前,我国仍处于历史转折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献身精神的人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以一种不可抵挡的态势涌入中国,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文化阵地,不少大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了如指掌,而且经常在校园里举行圣诞派对等,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却孤陋寡闻甚至不闻不问,这些现象都表明,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思政课上渗透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通过了解历史上有名的爱国人物,学习历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事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途径,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大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用自身实际行动去不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整体性、群体国主义情感的产生发展奠定教育基础,激发青年大学生对祖国、对民族的无限热爱,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才会更有潜力和希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偏差,具体表现为是非观念不清晰、理想信念不明确、精神意志不坚定、行为习惯不文明,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中心,我行我素,不顾别人感受,在涉及国家民族问题时冷淡麻木或无知偏激等。大学生虽然受到了最好的知识教育,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等原因导致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不到沉淀,总是处于比较浮躁的状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涵盖文学艺术、道德伦常、哲学思想等各个方面,很多优秀思想都值得大学生学习和借鉴,因此,通过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能够让传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四、结语
在当今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使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观念、意志、情感、行为相联系,既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需要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寻找新的途径,使其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J]. 中国德育,2014(7):6-11.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发展制度合作机制
[作者简介]李爱红(1970-),女,安徽砀山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安徽滁州239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校本科研立项课题“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JZ-2011-02)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77-0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处于后发优势的高职教育,走的是规模的外延扩张与内涵建设并举的发展之路。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采取开放办学、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职业化、能力双师化、学历(位)硕士化三合一的教师队伍。其中,教师队伍是发展高职教育的根本因素,因为再好的理念和方法都得通过一支结构优化、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去实现。然而,高职教师队伍的发展,无论是比较高职院校规模的外延还是内涵发展,都是滞后的,这成为制约高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重视和研究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是当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在时间上,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是指从业以后的发展。在外延上,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是基于教师工作岗位技能发展之上的教师职业素质发展,表现为职业价值的良性变化,包含“职业发展意识”和“职业能力发展”两方面。高职教师“职业发展意识”是指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积极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促进自己职业能力进步的自觉性,是职业教育责任感的表现;“职业能力发展”是指在高职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统领下的专业知识发展、教育教学知识的发展、对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教育能力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双重性质决定高职教师应具备“教师职业化、能力双师化、学历(位)硕士化”三位一体的总体特征,而高职教育独特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要求又决定了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具体特征。其中,人才培养目标决定高职教师必须把适应岗位发展变化的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三位一体职业发展的重点;办学模式决定高职教师必须把专兼职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作为三位一体职业发展的方针;培养模式决定高职教师必须把以“双职称+双证书+双能力”为标志的双师素质作为三位一体职业发展的核心;专业建设与改革决定高职教师必须把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作为三位一体职业发展的目标;高职课程建设和改革决定高职教师必须把优化课程体系、探索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打造高职精品课程作为三位一体职业发展的落脚点。
二、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
1.来自学校的困境。学校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管理分两个层次或两阶段,第一阶段是静态的管理,主要是在一定师生比要求上的教师规模管理,通过教师招聘引进工作完成;第二阶段是动态管理。是对教师职业发展管理,属师资再教育或培训工作,目的是不断实现教师整体的质的提高和结构优化。高职院校大多成立较晚,院领导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静态管理,关注新教师招聘和高级人才引进以实现教师总数和各级职称人数的量的快速达标,所以教师规模可视为学校一项重要的硬件指标,重视教师的静态管理即量的达标对于学校的发展能起到短平快的效果。而教师动态管理即培训工作,由于成效的影响较为隐性,不易被重视。另外,有的学院在师生比过高的情况下,教师授课任务过重,天天疲于奔命,客观上也不利于其职业发展。还有在行政权力至上,教学研究从属于行政体系之下,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缺乏平等交流、讨论的文化氛围也难以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2.来自企业的困境。虽然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之下,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了诸如“订单式”共同培养的目标和任务,但企业从自身发展的利益出发,把对学生的教育看做职前培训,所以对学生的培养企业是能积极接受的。而因为高职教师并不属于企业人事管理,企业是没有职责和义务去培养教师,而企业又恰恰是促进高职教师职业发展最好的舞台,如果没有学校或第三方的支持,教师以个人的身份很难在企业寻求职业能力提高的机会。
3.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的困境。由于高职教育本身发展历史不长,对于这一领域的宏观管理,教育主管部门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注意力特点一致,主管部门在一开始往往重视高职教师静态的构成管理,对于动态的发展管理比较忽视,在制定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管理政策方面并没有走在学校前面,当教师职业发展问题产生之后,再制定对于学校的行政规定,显得有些事后管理。当前虽然在高职教师职称评聘环节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关规定,但是一些评审条件和标准仅是在套用普通高等学校标准的基础上稍加降低而已,并没有体现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的特殊性,没有抓住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重点,造成学校在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要求上的不得要领。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在高等教育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管理上的被动,造成高职教师职业发展又一客观困境。
4.来自社会的困境。虽然在国际上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但在我国,高职教育仍处在高等教育低层次教育或补充教育的位置,这固然与招生分数和招生政策的误导有关,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狭隘教育价值观,也使人们对于高职教育不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社会对高职教师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自然不足,高职教师得不到应有的社会普遍尊重,认为高职教师不是真正的高校老师,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或素质要求不高,这样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心理环境,对于高职教师自我职业发展,形成一个看不见却影响力很大的困境。
5.来自自身的困境。在高职教师职业发展中,教师本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根本因素,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社会仅是为职业发展提供条件,最终这些条件还是要通过个人的自我职业发展意识和行为发挥作用。但是,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些高职教师对于高职教育也是了解不多,仅仅是来高职院校谋个饭碗而已。有些教师在应试教育或称分数教育的影响下,对于高职教育的目标、学生的成才标准认识偏差,很容易对高职教育另眼相看,或对高职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有的由于对教育效果不满意,从而对自身教育能力产生怀疑。上述情况说明,高职教师整体对于自身职业的价值观判断发生偏差,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也就不高,产生职业能力提升的主观愿望和动力自然不足,故而对于职业发展很容易形成一个最致命的主观困境。
三、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放性特征决定了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取决于主观和客观、内部和外部的合力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转。所以建立一个学校、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与全社会相互配合的高职教师培训体系,是促进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事者,乃制度之谓也。”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关键在制度。没有相应的制度依托,教师职业发展难以持续。以下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两个层面谈谈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1.高职院校的微观制度思考。学校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是教师职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器。首先学校在职称评聘、考核、评优等制度中应体现对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促进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从而让教师们自觉产生源源不断的职业发展动力。其次,制定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在职教师学历、技术、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进修制度,对于不同来源、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以及不同学科性质的教师分别采取灵活多样的针对性发展方案。如对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的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培训,对年轻教师加强导师指导,使他们快速成长。对专业课教师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对文化课教师加强课堂教法的创新。对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校内教师与企业聘用兼职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学习制度。最后,做好与企业、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培养方案,发挥教师与企业与其他培训机构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为教师的职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
2.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思考。教育主管部门是高职教师的间接管理者,在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法律及规章制度的框架内,统一指导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工作。首先,制定严格的高职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举行高职教师资格考试,促进高职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把好入门关。其次,建立高职师资培训的检查评估标准,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教师学历、职称、能力等方面制定达标规定,从宏观指导和监督学校的教师再教育工作。最后,完善立法,为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提供法律保障,把企业对高职教师培训的“闲事”转换为法律义务,发挥企业在教师人才培训中的优势,扩大企业的社会效益,实现校企之间真正的“双赢”和多方面的“双赢”。最终目标是在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的统筹下,建立一个由高等院校、企业、高职院校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共同培养师资的开放性合作机制。
四、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认识误区
1.个体的发展。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不适宜作整齐划一的要求。对于高职院校师资管理来说,把高职教师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中每个组成部分的针对性发展,最终形成的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是最为切实可行的。按照系统论理论,高职教师注重团队内部优化组合的职业发展,将能最大化的发挥整体的功能,这个“合力”是大大超过个体教师能力的简单相加之和的。
2.个人的发展。教师的职业发展不是教师个人的私事,也不是学校单方面管理的事。高职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建立全社会开放式的高职教师再教育体制,多管齐下,才能营造利于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最佳环境。
3.学历的发展。职业发展是综合的发展,体现学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品质等多方面结合。应避免形成在职教师培养的学历化、学科化、学术化倾向。
4.“快餐式”的发展。重视短期发展忽视长期发展,是不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所以应避免专业建设中的短视现象,积极建立宽松的环境,给予教师一定的职业发展话语权、自,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最大化实现职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家颐.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赵兴碧.职业教育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根顺,王成涛.高等专业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周建松.大众化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