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经济评估范文

企业经济评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经济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经济评估

第1篇:企业经济评估范文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企业价值评估;风险溢价;风险调整系数

一、经济增加值的概念和本质内涵

2010年1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公布修订后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其中经济增加值指标占到整个业绩考核的40%权重。

(一)经济增加值的由来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一种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其思想源于责任会计中的剩余收益的思想,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和金融经济学的革命分不开的。莫顿・米勒(MertonH.MilIer)和佛兰科・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lanf)等经济学家把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第一次应用于公司财务,他们认为企业经济模型比会计制度更应受到重视,应当把企业的经济模型和相关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形成投资项目的判别工具:他们还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将EVA作为核心指标来评估企业价值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管理层和投资人的利益保持一致。

美国斯特思・思腾尔特管理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Co)的合伙人根据长期实践经验得出结论,当前流行用会计准则下的利润总额、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等指标来衡量公司业绩存在严重缺陷,在1991年将EVA引入价值评估领域,并将EVA注册为商标,积极推行EVA的研究和应用。

(二)经济增加值的本质内涵

经济增加值基于这样的一种思想:按公认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表中没有包含资本成本这一关键信息。传统的会计方法以利息费用的形式反映债务融资成本,但是,它却忽略股权资本成本。也就是说,它认为投资者的股权资本投入对于公司来说是免费的。但实对于投资人来说,股权资本的真实成本等于他将同一笔投资转投于其他风险程度相似的企业所获取利益的总和,这也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机会成本,投资人将资金投向公司,是因为预期这笔投资能带来超过其他投向的回报。因此,企业需要获取足够的利润,以弥补包括债务和股权投入资本的全部成本。只有当企业当年的利润超过所投入的资本成本而有余,企业才在当年为股东创造了财富。而会计利润因为没有考虑股权成本,而扭曲和夸张的反映了它能带给投资人的权益增值,而经济附加值衡量的是企业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减去其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差额。显然用EVA评价指标计算出来的经济附加值一定小于企业的经营利润,EVA理论显然更加理性。

二、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斯特思・思腾尔特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步骤如下:

一是对报告期营业净利润进行一系列调整后得到税后净营业利润:

二是用投入资本总额乘以加权资本成本,得到投入资本占用的成本;

三是用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投入资本占用的成本就得到了经济增加值。

2010年1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公布修订后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给出的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如依据现行财务报表数据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须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斯特思・思腾尔特公司列出共有164项调整项目,调整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准备和担保金的调整,从而将会计账面价值调整为经济账面价值。主要包括:(1)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调整项目主要有坏账准备、研发费用、商誉摊销、存货转回等;(2)对投人资本的调整主要有当期及前期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摊销、有价证券、坏账损失、存货损失、非资本化的长期租赁等。

经济增加值调整的意图有两个:(1)使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反映公司价值,能够减少经理人的盈余操纵和会计舞弊的机会;12)使经理人员具有长期化意识。但对如此多的项目调整,过于繁复。来自国外的经验,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企业集团只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5-10个项目,就基本能反映企业集团实际创造的价值。《暂行办法》给出的调整公式为: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1995年,费尔森和奥尔森给出在企业持续经营假设下。用经济增加值法计算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期初投资资本+经济增加值的现值公式中的期初投资资本是指企业在经营中投入的现金:

期初投资资本=所有者权益+净债务为了弥补持续经营假设的局限性,可用以下公式计算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期初投资资本+N年每年经济增加值的现值+

[(第N年预计市净率-1)×第N年预计净资产]的

现值其中N为预测期,第三项是预测期后的连续价值。

求经济增加值的现值采用的折现率采用调整CAPM模型测定时,通常可按以下公式计算权益资本成本:

K=R1+β×RPm+R。

其中:R1=无风险报酬率;

β=企业风险系数

RPm=市场风险溢价

Rc=企业特定的风险调整系数

β系数主要衡量该公司股价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联。这个信息可以在一些金融网站上获得。美国金融学家为代表的观点,认为新兴市场的风险溢价可以用成熟市场的风险溢价进行调整确定,其公式为:

市场风险溢价=成熟股票市场的基本补偿额+国家补偿额

=成熟股票市场的基本补偿额+国家违约补偿

额×(σ股票/σ债券)

但CAPM公式只是单纯一个量化的数学公式。投资者在分析投资报酬率时,除了考虑市场风险与报酬率之外,其实还会考虑其他公司特定的经营状况。这些与公司相关的考虑皆会影响投资人对投资报酬率的要求,但是无法以简单的数学公式将其量化。因此,在计算权益资本成本时应加入定性的分析。分析的项目包括:公司的业务与其他市场的业务风险度相比差异如何?公司的生产线与其他市场的生产线相比差异如何7公司的商誉与品牌与其他市场的品牌相比差异如何?公司的营销渠道与其他商品的营销渠道相比差异如何?公司员工的价值与其他公司员工相比差异如何?以上每个项目均对权益资本成本有增加或减少之影响,经过综合考虑后,才能选定折现率。

三、经济增加位法在企业价值评估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一)同传统财务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是能够正确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

长期以来,会计利润和每股收益作为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而这些指标无法体现企业价值。它们只是考虑了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产出,但没有考虑资本的投人规模和机会成本,没有考虑获取这些利润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导致企业管理者认为股东投入的资本可以免费占用,而去片面追求利润,不去顾及资本的投资收益效果,盲目进行资本扩张,这样股东投入的资本极有可能配置在低于机会收益的项目上。

利润是营业收入在扣减各种经常性与非经常性成本费用之后,再扣减债务资本成本之后的剩余。价值则不然,它在这一剩余的基础上进一步扣减权益资本的成本,即在扣除一切成本费用特别是全部资本成本后的剩余。经济增加值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减去了权益资本的成本,它衡量的是“增量利润”,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部利润”,而只有获得了“增量利润”。才真正意义上为股东创造了价值,所以经济增加值能够用来衡量企业价值。

(二)剔除了非主营或非经营性业务收入

利润的来源可以是本企业的任何收入,只要扣减成本费用和利息之后的剩余越多,利润就越丰厚,但价值的衡量是以经常性业务为基础的。因为既然是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其经营活动必须是经常性的和持续性的。那些非主营或非经营性业务收入将不被认可(即在会计调整中被消除)。

(三)剔除了会计造假的因素

经济增加值计算时的160多个调整事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会计造假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准备金和担保金的调整。

利润的核算可以是实际的现金收入,也可以是非现金收入。而价值的计算则只承认实际的现金收入。会计核算遵循的是谨慎性原则,它要求对将来可能发生、金额可以合理预计的损失和支出通过计提准备金和担保金形式提前计入成本费用,准备金等项目的计提可以挤掉一部分财务报表的“水分”,提高财务报表和资产的质量,但是准备金和担保金的计提完全是凭借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容易为企业管理当局利用,成为调节利润的渠道。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将各项准备金和担保金的影响彻底消除,即要在净利润基础上将本年度增加(减少)的准备金加(减)回。经过调整,堵截了企业管理者调节利润的渠道,其结果和企业的实际现金流量更加接近,也更公允可靠。

(四)避免了企业管理当局的短期化行为

企业管理当局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放弃投资额大,建设期长但长期收益丰厚的项目,而优先选择投资额小,见效快的项目。特别是对于经济效益要到后期才能充分体现的项目不感兴趣,而为了前期的高额收益不惜选择总体净现值很低的项目。

企业管理当局的短期化行为还体现在为了避免利润的下降,大幅减少技术创新所依赖的研究费用的投入。经济增加值计算要求将这些支出全额资本化,使当期费用为零,因此不会应研发费用的投入而减少,经济增加值一定程度上可以放长企业管理当局的眼光。

(五)改变了企业管理当局对待风险的态度

根据理论,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不肯冒过高的风险,如为了避免债务过高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在融资时过分的谨慎;为了避免现金支付危机而保持较高的现金余额,甚至减少和推迟现金股利的发放,导致现金低效率的使用。

经济增加值鼓励在风险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扩大权益资本的回报率,这是因为计算经济增加值要用到资本成本是权益资本成本和负债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值。同时也使企业管理当局注意现金流量控制。积极发放股利。降低资本占用成本。

(六)与现金流量折现法、市盈率法、市净率法、收入乘数法和托宾Q比率法等相比,利用经济增加值对企业进行评估更加科学可靠,操作也比较简便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建立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资产价格能反映资产的价值、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确定的等一系列前提条件之上的。并且存在不适用处于投资期的企业、随经济周期有较大变化的企业和处于重组期间的企业等缺陷。市盈率法等比较乘数法虽然计算简单,但误差较大。经济增加值法没有前提条件的限制,使用比较简便,能克服其他模型的缺陷,能够科学地衡量企业的实际价值。

经济增加值法主要的不足是:(1)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比较复杂,会计调整事项较多。(2)权益资本的确定较为复杂。(3)折现率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市场风险溢价的计算需要国际资本市场的历史数据和投资评级相关资料。企业特定的风险调整系数的计算要进行大量的定性分析和判断。(4)尽管经济增加值能够尽量排除企业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但无法应对企业管理当局在主营业务科目上的造假行为。

2010年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意味着中央企业从战略管理进入价值管理的新局面,经济增加值法将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迪姆・科勒等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与管理(第四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第2篇:企业经济评估范文

如何理解民非单位的“非营利性”?民非单位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特点,其宗旨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并非为了营利。但民非单位的非营利性并不排斥其根据自身提供的社会服务收取合理的费用,这些费用是服务的成本价格,是维持并扩大其服务必不可少的资金。对非营利性的正确理解还应包括能够理解民非单位可以从事一定的营利性经营活动。区分营利与非营利的根本不在是否营利,而在营利如何分配。民非单位的盈余资金不得在成员中分配,注销后财产不得私分。

我们目前登记的所有民非单位都制定了与《暂行条例》规定相一致的章程,并在章程中突出强调“资产管理、使用原则”和“单位终止后资产处理程序”,也即明确界定了民非单位的非营利性。但大多民非单位的章程只留于形式,并未真正理解其中“非营利性”所包含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民非单位只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却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如一些民非单位打着非营利组织的旗号,从事营利性的活动;帐目不透明,财务支出不合理;在成员中分配资金,私分或挪用固定资产;从事宗旨以外的活动等等。这些民非单位假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举的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必将引起市场竞争秩序的混乱,影响社会经济的增长,甚至带来社会的不稳定。

我们目前对民非单位的主要管理手段是年度检查和平时的行政监督。《暂行条例》中规定,年检的内容包括①遵纪守法情况;②照章(程)办事情况;③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④财务管理情况;⑤从事经营活动的情况。可以给予行政处罚的情形中也包括了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违反财务制度;侵占、私分、挪用单位资产等内容。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在保证民非单位“非营利性”的性质上,用法律从宏观的角度给予了明确规定,但登记管理机关在履行职责时还缺乏明显针对非营利性的有效制度和具体标准,具体工作很难于操作。这一问题已成为规范我国民非单位发展过程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民非单位的管理领域急需建立起科学性与可行性兼顾的非营利性评估机制。

在国外,很多民非单位比较发达的国家相应的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非营利性评估机制,包括健全的评估制度和详细的评估标准。这里笔者试图通过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探讨一下我们在建立非营利性评估机制中的几个要点。

(一)建立中国非营利性评估制度的几点想法

1、在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但政府对民非单位的监督与评估决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强化。即使象美国这样政府“很斜的国家,仍要依靠国税局这样的强势部门来落实对民非单位的监督职能。在我国,民政部门是政府对民非单位登记管理的执行机关。但目前民政部门还是个相对弱势部门,要树立政府对民非单位评估的权威性,必须赋予民政部门更大的职权,加强民政执法力度。但在评估的内容和方式上必须变革,使得既不会管死守法的民非单位,又能较好的促进其整体向前发展。

2、我们的民非单位由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实行双重管理,在管理范围上是无一遗漏,在管理内容上更是面面俱到,表面上看这种管理方式非常完善,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美国国税局每年通过抽查和重点审计的办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不妨效仿一下,将我们以往的全面监察,改为随机抽查和对重点的单位重点审查。这样一来可以令民非单位防不胜防,二来可以从精力上保证重点对象重点检查。同时,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经劝告仍不悔改者必须进行更为严厉的处罚。

3、建立民非单位的信息公开与透明制度,借助公众的力量来对民非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即以一定的方式强行规定民非单位公开财务信息,所有公民只要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从任意一家民非单位得到年度报告和财务信息。外国的实践经验证明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全社会的公民参与其中,效果非常好。比方说有A、B两家诊所,A是营利性的,B是非营利性的(可以享受税收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如果B诊所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势必造成A诊所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监督的动力。再如,同是两家民非单位,一家遵纪守法,一家违法乱纪,这也必将调动起同行互相监督的积极性。再放眼全社会,民非单位提供的是社会服务,其服务受全社会公民的关注,从而形成了以全社会公民为监督主体的强大监督力量。

4、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民非单位的非营利性。美国对非营利性评估制度的一条有效经验是充分发挥媒体与舆论监督的作用,尤其是互联网的作用尤为突出。而在中国,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多是报喜不报忧。这也许是政府扶持民非单位发展的结果,但长此下去,显然不利于民非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中国非营利性评估标准的几点想法

1、治理结构。从理论上讲,民非单位的产权并不属于其负责人,而应属于社会大众,因此需要用机制来确保民非单位的执行管理人员不损害公众的利益。因此应将决策层和执行层分开,即由执行者实施决策者的决议。建立由独立的自愿人组成的董事会(或理事会),减少直接或间接受薪的董(理)事,通常不超过有投票权的董(理)事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决议的公正性和代表性。

2、资金的使用和运作。根据国际惯例,民非单位每年至少有50%--60%的经费支出要用于项目开支。以民办教育机构为例,它每年用于教育事业上的开支最少要达到全年总支出的50%,否则则有营利性之嫌。当然维持一个单位的正常运作,行政性开支又是不可避免的,这里关键是强调一个比例,这一比例应在50%左右。不过不同行业或不同规模的民非单位的行政性支出比例也应有所不同,例如规模大的民非单位用于行政开支的比例应较规模小的低一些。

3、经营收入的比例。如果一个单位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市场销售的收入,它就是营利组织;如果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则是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收入应来自于其提供服务的成本。但并不能彻底否定民非单位从事营利活动,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有利于其发展,关键看营利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根据联合国的标准,这一比例不应超过50%。另外,一定要从制度上保证营利收入用途上的透明,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要通过一定程序都可以得到其营利收入的使用情况。

第3篇:企业经济评估范文

关键词:生态效益 绩效评估 企业环境报告 可持续发展

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于199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为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企业能够同时兼顾环境、经济与社会三方面的绩效。目前,公众对于企业的要求与认知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到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的责任。近年来,企业已渐渐从被动遵循法律法规转变为主动进行环境管理,国际间也正在积极推动企业环境报告书的发行,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其目的是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均能了解企业设计、生产、运营及产品服务等过程,以及企业对环境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或所投入的努力。然而要完成一份完整的企业环境报告书,必须要有一套能广为适用的环境管理工具来测度企业的环境绩效。生态效益测量系统,是从评估企业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来检讨与改善企业的相关绩效,是一种能够同时改善经济与环境的绩效评估概念,鼓励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积极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并且通过效率的提升和污染的减少,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管理层也能够利用这一绩效测度工具,了解企业的内部环境及经营绩效。

虽然部分国际知名企业已建立了生态效益指标测度系统,然而生态效益指标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工具,其实际应用仍处在探索阶段。有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回答下列基本问题:企业生态效益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国际间企业是如何建立生态效益指标系统?企业导入生态效益指标系统应考虑哪些因素?企业导入生态效益指标系统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一、文献探讨

(一)企业绩效评估与环境绩效评估关系

企业绩效的内涵丰富,涉及产品、流程、顾客服务及市场开发等多个层面。一方面,传统的绩效评估往往沿用短期的财务指标,例如投资报酬率、销售增长率、资产报酬率等,未能反映出企业生态效益和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陈静(2007)指出企业绩效的指标,不能仅通过财务绩效呈现,包括质量、顾客满意度、创新、市场占有率、环境管理等在内的非财务性指标,可能比财务利润更能反映出公司的状况和成长前景。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报告中有关环保方面的事项通常未被考虑,为了更有效地将环境绩效的内容融入财务会计中,亟需将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益与环境损失等纳入现行的会计核算系统。黄正忠(2009)指出,有必要通过财务项目表示环境绩效,此观念已被应用于量化环境与资源的成本,以及因环境绩效的改善而节省的其他支出成本。例如,环境绩效指标至少可以涵盖如下内容:(1)资源投入指标,包括原料的稀缺性、可再生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和水资源消耗量;(2)污染物排放指标,包括“三废”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噪音污染程度等;(3)环境投资指标,包括环境研究与开发费用、购置治污设备、资助社会环保活动经费;(4)环境管理成果指标,包括排污达标率、环境事故发生率、社区居民满意度、投诉案件数等。

相关研究也表明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例如Jaggi(2003)研究指出若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是为了短期应急,以避免因违反环保法规而受罚,将使环保绩效与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反之若为企业长远着想,则在减少污染的同时还可提高生产力,将使环保绩效与经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在环保与社会公益事业上表现优秀的企业,投资报酬率均高于市场平均值。道琼斯与可持续资产管理公司(SAM)于2000年9月率先推出道琼斯可持续性群组指数(DJSGI),相关数据分析表明,该指数较传统指数高出5.5%,但风险仅增加1%。营运研究与管科学研究中心于2010年针对89家美国大型跨国企业开展调查,发现公司所采用的环保标准越高,其在股票市场的总市值越高,并指出发展中国家以较低的环保标准来吸引外资,结果只会导致更差的环境质量和引进更不具竞争力的企业。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

Elkington(1998)首次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认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三方面的平衡发展,为社会创造持续发展的价值。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在于能够维持和延续世世代代的福祉,重点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三个层面,只有三者有机紧密结合才能增进人类的福祉。在可持续性测度的概念模型中,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的重叠部分能够代表社会环境;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重叠部分能够代表生态效益;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重叠部分能够代表社会经济,三者重叠部分代表可持续性的测度。温素彬(2010)建立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重绩效“互惠共生”的企业绩效体系,认为企业应该从单一的经济绩效向经济绩效、生态绩效、社会绩效三重绩效转变。其中经济绩效重点考察企业在经济方面的贡献,反映企业创造的经济财富;生态绩效反映企业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考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贡献;社会绩效反映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主要考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效果,最终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三者的持续均衡发展。

(三)生态效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

生态效益分析评价系统通常从环境或可持续发展视角,收集企业内部管理目标的绩效信息。有学者从经济视角出发,论证了确立生态效益的可行性,证实施行生态效益可达到经济效率与生态环境效率的最优化。也有学者将运筹学中的对偶性方法加以推广,论证了企业在追求生态环境效率的同时,可为企业带来最佳的经营绩效,这是值得深思和借鉴的企业经营理念。

自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全球高峰会议后,发达国家众多知名企业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使得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日益增加,企业经营绩效与环境绩效间的关系也成为重要议题。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协会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涵盖经济成长、生态平衡及社会进步三个维度,事实上,一切行为都会影响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见下页图1)。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企业实施生态效益,可以获得所谓的企业“三重盈余”,即实现企业盈利、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三者相统一,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相统一。

二、生态效益及其指标测度

(一)生态效益的内涵

生态效益(Eco-efficiency)就其字面意思而言,Eco表示从生态(Ecological)与经济(Economic)两个视角去思考环境问题,而Efficiency指在两者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简单来说这是一种改善经济与环境绩效评估的概念,在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能兼顾减少资源的使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效益期望企业能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兼顾生态体系的平衡。基于“以少产多”及资源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7年将生态效益定义为符合人类需求而使用生态资源的效率,即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其中产出是指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价值,投入是指公司对环境的压力总和。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认为生态效益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基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的视角,将生态效益定义为生态效益的达成,一方面需要提供价格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与此同时,在商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降低其对自然资源的耗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上述定义中的生态效益至少涵盖7个基本要素,可分为关注资源生产力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的运营、设计、生产及市场活动两大类。前者包括减少商品和服务的原料强度、减少商品和服务的能源强度、减少有毒物质的扩散3个要素。后者包括提高原料的可回收性、使可更新的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延长产品的耐久性、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服务强度4个要素。这些要素中,原料强度指生产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使用的原料数量,能源强度指生产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服务强度意指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能提供的服务效能。每个要素均可应用于不同的产品,其目标是减少物质与能源的使用进而降低生产或服务过程中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二)生态效益的测度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生态效益的目标既包括最大化产品附加价值或获利能力,又包括减少资源使用和对环境影响。为了达到量化生态效益的目标,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结合国际上众多跨国集团代表和专家学者,共同开发了一套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可同时结合环境和经营信息以量化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测度基于投入与产出指标而定,基本表达式为:

生态效益=影响环境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

上式的分子可表示为产能、产量、总营业收入、利润等形式。分母可表示为总耗能、总原材料消耗量、总耗水量或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量等。这个公式可用于计算各种不同的生态效益指标值,各个公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适当的信息作为分子或分母,例如每单位耗水量的产品生产数量、营业收入、利润;单位耗能的产品数量、营业收入、利润等。

在上述生态效益基本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该理事会还定义了生态效益的核心和辅指标,但为了满足企业多样性的需求,现已形成了一般适用性和企业特定性指标。其中,一般适用性指标与全球环境或企业的价值有关,其测度方法已被普遍接受,适用于所有企业。而企业特定性指标指因企业或行业的差异而由企业自主定义的指标。值得注意的是,就指标重要性而言,企业特定指标并非低于一般适用性指标,只是其判断的依据在于企业自身,并且在接受度上仍然存在差异。

(三)国际企业使用生态效益指标情况的比较分析

本文通过多家国际企业的实际案例分析,对该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生态效益指标全球试行计划遴选出16家公司,涵盖了化学产品制造业、电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消费品、药品、运载、物流零售业、电力、半导体业、矿业等10个产业。本文分别对各公司所采用的指标进行统计(见表1)。结果表明,各企业在一般适用指标的使用上大多具有一致的标准,因此可以认为各企业对于一般的环境问题及财务信息披露部分基本达成共识。

就财务方面而言,近2/3的企业使用净销售收入作为企业财务面的指标,另外超过3/4的企业使用产品数量作为一般适用性的财务指标,同时使用净销售收入和产品数量的企业占2/3,在财务方面只使用一项指标的占1/3。就环境方面而言,在所使用的一般适用指标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能源耗用,其次是水资源耗用和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随着国际上日益关注的臭氧层破坏问题,已有1/3的企业采用臭氧破坏物质排放的指标来反映此类环境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大致反映出生态效益指标中一般适用性指标的实际使用情况,企业在环境面的信息提供较财务面更加完整,可能是由于提供环境面的信息往往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或更不易于泄露商业机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态效益指标系统是一个新兴的管理工具,尚未被企业界广泛使用,企业正式施行的案例数较少,因此,考虑到本研究仅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试行的企业案例为主,结论的可靠性和普适性尚有待检验。

第4篇:企业经济评估范文

钢铁企业低碳经济评价是通过对钢铁企业低碳经济系统的资源环境分析、经济效果分析和生产效率分析,找出钢铁企业这一系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面临的危机,或遇到的机遇,从而帮助决策者采取措施,以保证系统长期、和谐的发展,并产生尽可能大的经济、环境效益。其评价体系应具有信息收集、描述、解释、分析、评价、预测以及决策等功能。钢铁企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既要反映低碳经济内涵,又要考虑社会特性以及钢铁企业的实际工艺流程;既要有利于钢铁企业管理者决策,又要有利于行业发展。因此,在构建钢铁企业低碳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整体性、科学性、可得性、可比性以及静态与动态结合的原则。依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原则,可确定钢铁企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低碳经济理论为基础,合理的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有关低碳经济评价的先进成果,并考虑钢铁企业生产的相关特征及钢铁企业的关键影响因子,来构建钢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钢铁企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面。其中,目标层(一级指标):综合表达钢铁企业低碳经济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准则层(二级指标):按照低碳经济运行原则设置指标,评估钢铁企业低碳经济整体状况,将总体状况分解为能源消耗及利用、环境污染及碳排放、经济效益、综合协调发展、低碳可持续发展潜力五个方面。指标层(三级指标):指标是指标体系的基层要素,因此指标层包含的是直接度量钢铁企业低碳经济基本特征的具体指标,须进一步设置和筛选。依据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经过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初选确定88个评价指标,剔除32个可行性和准确性无法满足的指标,经过指标的主成分和独立性分析剔除了36个指标,最终留下20个评价指标。其中,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而言,由于能源的种类繁多,单位不统一,所以先将各能源消耗转换成标准煤,再进行计算。能源利用率反映能源消耗水平和利用效果,即能源有效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每单位钢铁企业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产值能耗指标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能源使用强度,说明钢铁企业每单位总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

钢铁企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方法

(一)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的选择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理想值是低碳经济发展及绩效评价的参考系,是判断钢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钢铁企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就是界定各项指标的最高值(正向型、效益型、极大型指标)和最低值(逆向型、成本型、极小型指标)。确定理想值的目的是将指标实际值与理想值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为企业低碳经济的运行状况制定一个标杆值,从而对评价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而评价标准确定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因此,确定钢铁企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理想值须遵循必要的原则,采取恰当的方法。依据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依据国家或地方标准值、国内外钢铁行业或企业最优值等方式综合确定。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复合系统中,各级子系统或各要素的改变对整个系统的改变贡献不同。因此,作为对评价指标体系复合系统变化特征的表述,不同的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和分量有所差别,即不同的指标就具有不同的权重。钢铁企业低碳经济的评价作为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其“不平衡性”尤为突出,指标权重的确定成为关键。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结合钢铁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特征和生产流程特点,同时基于钢铁企业低碳经济系统评价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这一基本特质,本文依据各指标的权重应反映其对其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运用德尔非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层次权重。在钢铁企业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要素各具内涵,且相互之间存在着属性、计量单位、数值量级等多方面的差异,与钢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存在正向、逆向或适度关系,若不予规范化,则会造成综合评价结果的误差,如成本投入指标属于用货币计量的正向(极大型)指标,废弃物排放量放则是物理单位计量的逆向(极小型)指标,而单位产值的废弃物排放量则为混合单位计量的逆向(极小型)指标。为能使它们纳入统一评价体系,且能相互比较,因此必须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指标的规范化处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定性指标的量化;二是指标值的无纲量化,即标准化。前者主要有头脑风暴法、模糊方法、灰色方法等;后者主要有极大法、极小法、中心法、极差法、均值法等。目前,国内外积极探讨尝试运用各种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国家、区域及企业的低碳经济绩效,常用的综合评价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数据包络法、物质流分析法、投入-产出(I-O)模型、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模型)等。[14-16]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是美国控制论专家艾登(Eden)于1965年创立的。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钢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模糊评价的理论依据是: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具有模糊性,一些因素因具有模糊性而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分数来评价。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在确定评价方法之后,通过综合评价调查问卷设计,来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该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设计的问题应该浅显易懂,且编排具有逻辑性。同时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之间和问卷边缘留有足够空白。为节约被调研人员时间,使之不觉得繁琐,且又能让调研数据易于收集、整理和分析,一般采取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设计。调研问卷的对象主要针对钢铁企业正在实施低碳经济措施或打算实施低碳经济策略的企业中高层技术及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生产第一线或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比较了解企业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而且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和重大战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能够得到一些企业的真实、详尽的数据信息。而调研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如何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文调研的企业以及专家主要集中在一个地区,根据各个城市地理位置的不同,主要采取了邮寄和现场发放的方式。

(三)多级模糊综合评价过程的构建为了尽量获取准确可信的指标权重,本文选择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来得到指标权重。层次熵评价方法,是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指标的模糊权重,利用决策矩阵提供的信息,进一步用多目标决策中熵技术修正决策者先前决定的优先权重,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指标权重。由于每一因素都是由第一层次的若干因素决定的,所以每一因素的单因素评价应该是第一层次的多因素综合评价。在钢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中,应该从第二层开始评价,然后再按上一层次的各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直到最高层次,得出总的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其核心主要包括因素集的确定、评价集V的建立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过程。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最终结果应以数量形式定量表现出来,表示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其数值区间为[0,1]。当评价所得分值为1时,指标、系统或整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最理想状态;当评价所得分值为0时,指标、系统或整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差。对区间内的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由高到低划分为个不同等级,以表达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等级,具体划分思路如下所示:从现实意义角度考虑,当0≤G<0.5时,钢铁企业处于弱低碳经济发展状态。此时评价指标体系中多数指标值与目标值由较大的距离,钢铁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不够理想;当0.5≤G<0.8时,钢铁企业处于基本低碳经济发展状态。价指标体系中多数指标值比以前弱低碳经济状态时有了改进,但与目标值仍有一定的差距,钢铁企业低碳经济整体发展水平逐步向良性发展状态转化;当0.8≤G<1.0时,钢铁企业处于强低碳经济发展状态。此时评价指标体系中多数指标值与目标值比较接近,钢铁企业低碳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进入良性发展状态。因此,本文把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在[0,1]范围内划分为三类,按数值由小到大依次命名为弱低碳、基本低碳和强低碳。

钢铁企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的数据计算与结果分析

(一)钢铁企业基本情况分析某钢铁企业是目前中南地区钢铁企业中最具规模的龙头企业之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是当地最重要的国有骨干企业之一。该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建筑类钢结构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工业用金属板材的专业分条及剪切。重要的钢铁产品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等上百个品种。企业重视环境保护,荣获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以发展超前、共性、环保节能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技术为取向,先后启动了50多项重点科研开发项目,并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和装备改造,如烧结机烟气脱硫、防尘挡风网、废水综合处理回用设施、环境自动监测、监视和管理系统等。2009年,该企业提出建设“绿色环保低碳型钢铁企业”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为切入点,全面推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主要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持续进步。作为一家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其生产体系庞大而复杂,主要包括原料处理、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其重点生产流程为:(1)原料处理工序。其采购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和废钢,辅料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等,燃料主要是煤、焦炭以及天然气等。采购的原料、辅料经烧结工序和焦化工序变成烧结矿和焦炭,产生烟尘、粉尘、SO2、NO、废水、废渣等废弃物。(2)炼铁工序。即利用铁矿石、烧结矿、石灰石、焦炭等在高炉中冶炼成生铁,为后面的炼钢工序提供材料。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高炉渣、高炉煤气洗涤水、烟尘、粉尘、SO2等。(3)炼钢工序。即利用转炉或电炉将生铁和废钢冶炼成钢坯,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钢渣、污泥、废水、烟尘、粉尘等。(4)轧钢工序。即将钢坯经轧制等塑性变形方法加工成各种用途的钢材,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废油、氧化铁皮、污泥、废水、烟尘、粉尘、SO2等。

(二)数据计算与结果分析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思路,首先进行打分。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打分的标准比较多,本文采用的是专家评价法。邀请15位专家根据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中两层指标体系的重要程度来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并打分。同理,分别可得能源消耗及利用指标判断矩阵、环境污染及碳排放指标判断矩阵、经济效益指标判断矩阵、综合协调发展指标判断矩阵、低碳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标判断矩阵。同时,对该企业10位中高层管理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逐一调查,在收回的10份调查问卷中有2份不合格,合格有效的问卷为8份。根据8位相关人员对各指标的评价情况,可求得被调查对象对各指标的打分情况。通过以上逐个评价的结果可以推断,在该钢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及利用、综合协调发展两个方面有明显改善,而环境污染及碳排放、低碳可持续发展潜力方面有所改善,而经济效益方面为基本不变,从而导致了企业低碳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改善强度不大。所以,该企业要提高整体低碳绩效,就必须重点弥补经济效益方面的不足,还要注意推进环境污染及碳排放、低碳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改善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低碳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更好的发展。

结论

第5篇:企业经济评估范文

(安徽新华学院 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88)

摘 要: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传统的定性评估方法已经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环境风险。论文引入环境管理会计中的材料流成本会计MFCA的基本原理,建立环境评估的理论预测模型,核算出材料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评估指标,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以及损失物料金额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环境评估提供精确和客观的依据。

关键词 :环境评估;材料流成本会计;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064-02

一、 材料流成本会计(MFCA)理论概述

MFCA是对作为生产的原材料及其它物质、能源等进行数量控制和跟踪,了解这些生产资料在企业制造过程中是如何流动,在减轻环境负担的同时降低环境成本的一种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方法(国部克彦,2008)。国内学者以MFCA法为契机,导入以成本降低和环境负荷削减活动为起点的环境经营,实现企业经营和环境保护相统一(冯巧根,2008);MFCA方法从数量与价值角度使企业资源损失定量化,从微观层面为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罗喜英、肖序,2011);依据MFCA核算体系提供的环境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对案例企业的环境设备投资项目进行优选设计,为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评价企业环境设备投资项目提供了新思路(朱卫东、程品龙,2010)。

MFCA追踪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测出全部物质(物料)的投入和产出实物的数量和金额,对生产原材料及其它物质、能源等进行跟踪和控制,核算中将成本分为四类:物料成本(Material costs,MC),包括生产过程中需要的主材料、副材料及辅助材料;系统成本(System costs:SC),包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能源成本(Energy costs,EC),包括电力、燃料费用等;废弃物处理成本(Waste treatment costs,TC)。根据生产资料在企业制造过程中的流动,对下道工序的合格品部分与废弃物部分加以区分,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流动和价值流动透明化,将传统成本计算中难以明确反映的废弃物价值,作为企业制造过程中的一种负产品,从而动态反映废弃物对自然资源价值的消耗状况。(图1)

二、基于MFCA的企业环境评估定量分析

根据MFCA原理,建立企业环境风险定量分析理论预测模型,搜集企业主要生产线的重点工序的材料和能源投入的相关成本资料,运用设计的模型核算出材料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根据核算出的材料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作为主要定量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环境状况。

1.建立基于MFCA的企业环境评估理论预测模型

MLR是材料损失率,ELR表示能源损失率,此处定义为金额的损失,而不是数量的损失,MC01=0和EC01=0。MC0i和MCi表示第i工序的前道工序投入本工序和本工序新投入的材料成本,EC0i和ECi表示第i工序的前道工序投入本工序和本工序新投入的能源成本,Si表示第i工序的材料损失率。

由于MFCA法的运用尚未普及,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能源成本的相关数据难以获取,但是可以根据企业以往的成本数据或经验,遵循接近现实原则,对各工序能源投入与材料投入成本的比例关系做出假设,理论估算出能源损失率。

2.核算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公式(1)(2)计算出的材料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为财务比率指标(定量指标),对照设定的4档判断标准(如表1)分别进行打分。环境指标比率落于不同的区间时得到对应的分值,该得分标准表可以根据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检验和回测情况调整。

主要考虑资源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指标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系统成本和废弃物处理成本的在整个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当MLR或者ELR高于75%,表明企业环境成本过高,生产效率很低,给予0分。MLR和ELR都小于20%,表明企业环境状况较好,给予15分。

对于得分结果,再依据传统资信评级的设计原理,可划分为3个等级,每连续10分划归为同一类档次,得分落入该档次内的所有客户为该等级客户(如表2)。对于得分段落入环境状况定性为差的企业,银行要拒绝放贷,而定性为优秀和中等的企业则进行不同程度的放贷。

三、基于MFCA法的企业环境定量分析法案例运用

C中小企业自2004年以来产品总产量不断提高,经营风险、管理风险都较低。产品主要有建筑机械用司机室、燃油箱、液压油箱、机棚件。由于后两个生产线的原材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企业只是进行装备与后续的表面处理工作,并不进行生产加工工作,所以选择油箱生产线,又由于油箱生产过程中,对水、油漆以及表面处理的药剂,包括磷酸、碱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浪费最为严重,所以重点评估的工序为磷化、试压、洗净以及涂装。根据C企业提供的一个重点生产线的主要工序的投入材料明细数量和金额,运用MFCA对该企业重点工序数据核算见表3。

根据上表数据利用公式(1)核算出C企业的MLR为12%,得15分。由于本案例缺乏相关能源成本数据,无法核算ELR的精确值,可根据C企业以往的成本数据或经验,遵循接近现实原则,确定各工序能源投入与材料投入成本的比例关系,再根据公式(2)估算出ELR的值小于15%,得15分。C企业共获得30分,划分为1级“优异”客户,表明是环境友好型企业,生产效率高。同时,由于磷化、试压、洗净以及涂装工序的水、油漆、药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浪费最为严重,建议C企业投资循环水系统、在涂装环节投资稀释剂回收装置以及建立污水处理池等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污染,从而更好的控制环境风险。

四、结论

本文构造出一种新的基于MFCA法的环境评估定量分析方法,根据MFCA原理建立碳金融信贷决策环境评估理论预测模型,核算出材料损失率和能源损失率,通过划定得分,评定企业环境状况等级。实现对碳金融信贷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和预测。此外,对难以获知环境评估指标的平均水平,仅按理论上的平均分配来设置不同档判断标准的打分,但无法通过统一标准予以确定。因此,各企业应根据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检验和回测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国部克彦.实践物流成本会计(MFCA)[M].东京:产业环境管理协会,2008:235-236.

[2] 冯巧根.基于环境经营的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及应用[J].会计研究,2008,(12):69-76.

[3] 罗喜英,肖序.物质流成本会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7):113-117.

[4] 程品龙,朱卫东.基于MFCA的环境设备投资项目优选方法研究[J].财会通讯,2010:11-13.

[5] 甄国红.基于材料流动成本核算的企业环境成本分析[J].财会月刊,2007,(4):76-78.

[6] [日]河野裕司.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兼顾的环境会计[J].商业研究,2005,(7).

[7] Markus Strobel.Material Flow Orientation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Cost Accounting[M].IMU,2001.

[8] METI (Japan 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Guide for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R],2007:1-48.

[9] 张晨,范佩霞.基于MFCA的商业银行碳金融信贷决策研究[J].财会通讯,2013,(6):122-124.

第6篇:企业经济评估范文

关键词:绿色持续创新;中原经济区;AHP-FUZZY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30-02

引言

为寻找到中原崛起的突破口,河南省制定了“大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包括安徽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东菏泽、聊城,河北邯郸、邢台,山西晋城、长治、运城等周边省份约12个地级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第五章第三节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并提出,中部地区要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当前对中原经济区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原经济区的规划进行,而在创新视角下,从微观角度对中原经济区企业实际发展中的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估机制研究尚未形成。

一、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是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不断地推出、实施新的基于某一系统或某系统的核心,从而把若干要素(参照熊彼特的理论并作一定扩展,含产品、工艺、市场、组织、管理等创新及其内部扩散)创造性地集成组合在一起,使系统或产品达到新水平和实现新功能,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商业化,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的过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具有持续性、内核性、系统性等基本特征。

(二)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是基于一定内核的创造性的持续集成,包括绿色持续创新的资源持续投入能力、R&D能力、绿色持续创新管理能力、绿色持续生产能力、绿色创新营销能力和绿色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

二、中原经济区中小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在对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时,首先需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才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

(一)构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基于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评判指标体系才能反映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在设计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按照下列原则:(1)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2)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3)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4)完备性与简明性原则。

(二)构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包括绿色持续创新的资源持续投入能力、R&D能力、绿色持续创新管理能力、绿色持续生产能力、绿色创新营销能力和绿色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因为绿色持续创新几乎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因此,绿色持续创新能力是种综合能力。参照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基于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建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估模型

(一)建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由于评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中存在较多的定性、定量指标及其外延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就决定了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1.确定评价因素集A

根据表1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因素集。一级评价指标(主因素集)A={B1 B2 B3 B4 B5 B6}={绿色创新资源持续投入能力、R&D能力、产品生产能力、绿色市场营销能力、绿色持续创新管理能力、绿色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二级评价指标(子因素集)Bi={Bi1、Bi2、……Bin},n为一级指标Bi含有的指标数。

2.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反映了评价指标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状态,是由若干专家对各种指标作出评判结果的集合,其大小可根据实际细化程度和计算量大小而确定。我们根据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的目的,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语集{强、较强、一般、弱},即V={V1(强),V2(较强),V3(一般),V4 (弱)}。

3.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4.模糊综合评价

主因素指标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值

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所属等级。

(二)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估

在评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过程中提供给评价者的信息是模糊的。为正确地评价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下面采用上节构建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估根据表1建立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聘请专家采用1~9标度法确定权重,经过数据处理后确定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如下:

由此可知,对该公司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模糊评价结果为:认为该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强”的占67.9%;认为“较强”的占14.2%;认为“一般”的占8.7%;认为“差”的占9.2%。所以,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可以判定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属于强的程度。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真实水平,对评估中原经济区企业评估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Lansiti,M .Technology Integration-Making Critical Choices in a dynamic World HBS Press Boston Massachusetts,1998.

[2] 李宝山.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17.

[3] Zhang ZhengYi.On Knowledge-based Economy&Integrating Innovation ISMOT’98.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 .606-611.

[4] 向刚.企业持续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9-32.

[5] 李文博,郑文哲.现代企业的集成创新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4):66-68.

第7篇:企业经济评估范文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构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09

[中图分类号] F239.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023- 02

0 引 言

本文首先构建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然后根据构建的模式流程阐述整个模式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识别、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对及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这四个过程。

1 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构建

首先要对审计的环境及企业内部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流程风险及战术决策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参照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并引入风险警示系数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剩余风险及检查风险;在风险评估后依照风险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制定审计策略及方案并实施风险应对;最后把审计结果交于管理层决策,并完成企业经济责任评价和审计报告。

2 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阐述

2.1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动态分析法、财务报表法及环境分析法等多种。本文风险识别采用环境分析法,可分为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了解所审计企业所处的行业的发展情况、生产经营是否存在周期性和季节性,行业的盈利水平及发展趋势。审计人员通过国家统计部门的网站及行业协会提供的调查数据来收集所需的行业状况的数据。法律和监管环境主要是了解相关部门在本行业的一些特殊规定。其他外部因素主要有银行利率的变动、通货膨胀及全球经济形势等。

内部环境分析:审计单位的性质对于企业的税收及财务报告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作为审计人员首先要分析企业的性质。审计单位使用何种会计政策对于审计单位所做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等一系列内部经济活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审计人员应该了解被审计企业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法律及会计准则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是企业是否遵守法律规定及衡量经营效果的尺子。

2.2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首先对被审计企业的总体风险及流程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引入风险警示系数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及剩余风险。

总体风险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的战略决策风险,使用的方法是SWOT矩阵法。流程风险评估主要使用流程图法。风险警示系数是直接利用审计人员被处罚的概率来计量的,是对审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的综合控制参数。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包括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此风险评估法能事先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账户和披露,能节约审计资源。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可以通过两个层次来评估,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层次,并在这两个层次中引入风险警示系数,使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更为合理。检查风险主要受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影响,首先要确定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然后审计人员要明确审计证据、重要性水平及检查风险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前两条以及风险警示系数来评估检查风险。剩余风险来源于战略分析和经营环节分析,是审计人员较为关注的方面,审计人员在评估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后得出剩余风险。

2.3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及风险再评估。内部控制测试首先要初步评估控制风险,然后根据风险水平不同分为高水平内部控制、低水平内部控制及低于最大值的控制风险。对于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不必继续了解;对于低水平的内部控制要测试全面的控制活动;对于低于最大值的控制风险要测试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控制来应对控制风险水平。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及实质性分析程序,其流程是依据被审计企业的资料,对财务指标复核,寻找审计重点难点和疑点,然后项目组成员分头实施有关会计账户的审查工作,根据审计中的特点确定重点,并正确划分经济责任界限,最后做好底稿。风险再评估企业经济审计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审计过程中法律法规可能有重大变化或企业内部有重大改变都需要审计人员再次评估,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4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把审计结果交于管理层决策并最终完成审计报告。管理层在处理审计结果时要对审计结果进行评价及考虑报告带来的审计风险。对审计结果进行评价常用的指标有财务效益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等。评价过程中使用的评价原则主要是客观性、谨慎性和统一性。报告带来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的了解不全面所造成的,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企业的真实情况对企业审计并编制审计报告及披露被审计企业存在的问题,减少报告带来的风险。

3 结 语

本文首先构建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然后对整个模式的全过程进行阐述,主要包括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识别、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对及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这四个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唐可蔚,宋夏云,郭强华,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流程[J].审计与理财,2015(5):40-42.

第8篇:企业经济评估范文

当前的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经济风险主要有以下四种:流动性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这四种风险之间又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牵扯到发包方、分包方、材料供应商等各方的利益。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的管控,最有效的办法和前期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完整的财务管理系统和健全的企业内部监控机制,依靠完善的风险监测评估报告体系,对企业可能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进行评估和确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企业中全面推行风险管理,根据企业政策进行战略调整,对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及时衡量、报告、监测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一、建筑企业经济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一)建筑企业经济风险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经济风险识别大多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同时使用鱼刺图辅助识别企业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来源及风险种类,然后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评估。上文提到常见的四类经济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和利率风险的主要表现以及原因分别如下:

第一类,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短时间内无法履行财务义务,不能支付供货商的材料款项、设备租赁费用和人工费用等。这种现象将无法保证施工必需的材料和设备供应,极大的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筹集资金、资金运用、积累和重新分配等财务手段进行调节。

第二类,信用风险是指发包方不遵守合同、不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而导致建筑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通常是因为开标前对各企业调研不足,发包方信誉太差,履约能力不足所致。

第三类,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建筑材料价格及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价格临时突然上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另外还包括国家政策变动、对工资以及税率等进行宏观调控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第四类,利率风险指的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引起的货币贬值,间接导致发包方在资金供应、材料和设备的购买、租赁上不及时或不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从而引起建筑企业承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建筑企业经济风险评估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评估,是通过对风险的敏感性分析和预期值的确定,列明潜在风险清单,确定最重大的风险;再评估承担各风险的成本和风险期望值。常见的评估种类有:超支风险、工期拖延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意外事故风险等。

二、建筑企业经济风险应对措施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常见的应对方法主要有风险规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等。

(一)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加强企业的经济风险意识,对风险较大的项目从风险源头进行防范,避免风险的发生。该方法重点在于加强标前调查,通过对项目风险的充分分析,对于有不诚信记录或信誉较差、履约能力差的发包方要主动放弃,从根源避免经济风险。建筑企业要牢记“三不揽”原则,即项目垫资过多不揽、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揽、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不揽。必须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认真的调研,量企业之力而行;认真研究施工合同条款,完善签订流程,最大限度的规避合同漏洞导致的经济风险。

(二)风险缓解

投标前期,建筑施工企业要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项目招标文件,对发包方的意图和要求做到了如指掌;仔细审查施工图纸,认真复核工程量,制定严谨合理的投标策略,减少合同带来的风险;时刻注意主要建材的市场价格动态,确保报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可调价格的合同,一定要随时掌握市场价格的变化,才能及时按照合同条款进行调整,减少价格风险;合理选择分包商并进行科学管理,监督和敦促分包商及时到位履行分包合同,最大可能降低项目分包风险。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实行担保制度和购买工程保险,将经济风险尽可能的转移到第三方。建筑企业可以与合作者或分包商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以此将经济风险分散转移到各合作者上。还可以在工程施工阶段实行保证担保或抵押担保,将风险转移到分包方。另外购买工程保险也是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在保险公司购买工程保险,在出现担保范围内的经济损失时可向保险公司索赔从而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常见的工程保险有建筑工程一切险、施工机械设备险、第三方责任险以及人身伤亡险等。

(四)风险保留

企业通过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制订完善的风险应对计划,提高在资金、进度、技术等方面的应急储备,增强企业对经济风险的承受能力。企业要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益,通过加强对资金运行的监控和管理,以保证资金能合理到位使用。建立健全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全面系统的评价企业效益,从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范经济风险。其中,获利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流动资金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经济效率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产销平衡率;发展潜力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销售净现率和股东收益率。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全面研究审核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综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工期、成本等因素,制订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密切注意市场要素的变化,如材料价格、政策变化趋势;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善于运用法律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9篇:企业经济评估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创新;知识经济

企业经济管理,简单而言,是指企业以价值原理为基础,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对生产经营经济活动进行的各种资金收支活动,其涉及范围囊括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以及售后业务等各个方面,既复杂又艰巨。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特征要求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管理上加强改革和创新,然纵观我国多数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仍较薄弱,造成企业内部产权混乱、财务风险预测薄弱等种种问题,加剧了企业风险。基于此,本文就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进行粗浅探讨,以期实现企业经济增长的稳步发展。

一、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由来已久,但直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内部控制定义才在美国产生,即“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企业为了保护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等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措施。”1992年,COSO关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又将内部控制总结为“内部控制是一个由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员工所实施的过程,旨在为一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行性。”由如上分析可见,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内部控制职主要含如下几大方面:领导层用于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为对企业经济活动而进行的综合计划、控制及评价制定或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等等,可以说,它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及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际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创新改革,可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架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内部控制能力、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等几方面入手。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内部控制过程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笔者在此重点探讨财务风险防范控制问题,具体如下:一是抓好筹资风险的评估。筹资是企业正常营运的有效保障,因此要事先对各种筹资活动(如筹资结构的安排、筹资金额及期限的制定、筹资成本的估算、筹资的偿还计划等)做好评估工作,并加强事中的监督及事后的考核。二是抓好投资风险的评估。要加强各种股权投资及债权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预先考虑充分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因素,做好应对预案。三是抓好信用风险的评估。本文所指的信用风险,特指企业应收账款回收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应结合不同客户的实际,构建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信用活动的管理,降低信用风险。四是抓好合同风险的评估。企业的合同风险主要是指在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因法律纠纷而导致的被诉或败诉的几率,对此,企业应积极建立合同风险评估体系,严格规范合同的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监督等各种行为,有效降低合同风险。

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而抵减利润的一大因素即是成本,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二是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产品价格受成本水平影响极大,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水平,则势必提高产品在价格竞争中的优势。要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除了科学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外,还应重点抓好如下几点:一是抓好物资采购环节的控制管理。采购成本管理控制在企业成本结构中具有重大作用,做好该环节的管理控制,确保企业采购物资的价格优势,能给其后的一系列成本管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仓库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物资储存及保管的部门,每月末,各内部单位应将对物资的需求情况列表报仓库管理部门,由仓库管理部门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做好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工作,再由采购部门依据该计划进行采购,同时,由物资采购定价委员会对采购部门的采购活动进行监督。二是抓好企业成本管理的事中控制,如建立全过程控制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建立低值易耗品管理台账,加强物资的领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和定额成本管理相结合;推行责任成本会计,划分责任成本中心,确定责任范围,编制责任预算,制定考核标准,等等。三是抓好成本管理的事后分析。结合“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的原则,通过指标对比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措施,做好各种成本分析工作,如单位成本的分析、成本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营运支出项目的分析,等等,切实掌握成本升降的原因,进而有效改进成本管理工作。

三、搞好人力资源的经济核算

企业的人力资源并非劳动者本身,而是指劳动者现实及潜在的智力水平、劳动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是一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无形的资产资源。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否步入更高层次,而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手段之一即是搞好人力资源的经济核算。人力资源的经济核算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量化,从而明确人力资源存在的经济价值,避免或降低人才的浪费及流失,同时,还能促进人才管理模式和经济管理模式的对机结合,将人力资源的经济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到实处。在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的经济核算可从如下三大方面入手:一是成本的取得核算。所谓取得成本,是指招聘劳动者所花的费用,其在招聘过程中已经发生,因此无论后期的实际使用程度如何,它都不会随着劳动者后期的价值而发生改变,因此对企业而言,取得成本是沉入成本,在支出该费用后,应在当期将其作为期间成本在收益中扣除。二是培训和开发成本核算。相较于其他项目投资,人力资源投资的不稳定因素更多,人力资源的培训结果往往因职员自身因素的差异而取得不同效果,也即是说,投入相同但所得效益不同,因此在培训核算方面,不能简单地以平均法来进行分摊,而应该构建培训收益账户,对每次培训的收益进行整体的核算。三是人力资源增值核算。对于初入企业的职工,为能更好地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是否得体以及该职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应单独核算该职工的增值价值,以方便管理层以此为参照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四、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财富,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对促进企业经济的增值具有重要意义,如,企业将开发出的信息资源有效投入到生产及经营活动中,能有效促进劳动力、劳动手段以及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产生放大效应,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值。此外,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只要能以信息为支撑,必能抓住机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见,企业一旦能掌握利用好信息这一无形资源,必能充分获取其重大价值,且可能以几何级数增长。要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一是抓好营销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营销水平对其盈利水平及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应积极构建市场营销的电子商务平台,在该平台上集中管理企业的客户信息、交易信息以及资源信息等,以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目标销售群体的具体信息,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营销战略。二是抓好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的“经济链”理论,对企业而言,完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有效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升企业绩效,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手段,而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将企业的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构筑于一个完整的信息控制链体系中,从而更方便企业在第一时间内获取第一手资料信息,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居有利地位。

总之,经济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是企业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法宝,企业应将经济管理与其他各项工作紧密结合,通过采取种种相应措施,促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得到有效革新和改善,确保企业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