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病防治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日—29日。
二、活动内容
扎实组织开展宣传周“八个一”活动:
(一)做好一次领导动员。请各县区政府主管领导于4月22日发表电视讲话或在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对“《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进行宣传发动,全面启动宣传周活动。
(二)开展一次现场咨询。4月23日上午,各县区要认真组织由政府主管领导,安全监管、卫生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参加的宣传周启动仪式,通过现场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布置展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介绍职业病防治进展成效和有关部门职责。
(三)实施一次专项执法。各县区要结合“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在3、4月份,组织一次以专项治理的行业为重点的职业卫生专项执法,对本县区职业病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暗查暗访,并于宣传周期间,在当地的晚间新闻上进行典型曝光。
(四)组织一次讲法学法。各县区要认真组织辖区内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讲法学法活动,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一个小时,参加范围不得低于单位员工的80%。各用人单位要在显要位置悬挂横幅(宣传用语将在4月中旬),并运用视频讲座、现场宣讲、知识问答、竞赛等方式,组织职工全员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各用人单位要将“关于组织本单位讲法学法的通知、参加人员签到表、学法现场照片、标语照片”等四项内容存档备查。
(五)实行一次免费体检。各县区要选取1-2家开展职业病体检不充分的企业,联系好一家医疗机构,由政府出资,对企业接害人员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并在不涉及接害人员隐私的情况下,进行报道,宣传体检知识,提高全社会对职业健康体检的认识。
(六)进行一次警示教育。警示教育专题片在省局网站下载。各县区要集中组织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辖区内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分管负责人参加警示教育活动,收看专题片。警示教育活动由安监局局长主持,政府分管负责人作动员,届时市局将印发动员讲话通稿。各县区将“参加警示教育活动的通知、参加人员签到表、现场照片”留档备查。
(七)发动一次集中报道。各县区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平台,强化宣传周活动报道工作,及时刊发宣传信息,将各项特色宣教活动宣传出去,扩大社会影响。要组织媒体开辟宣传周专栏,多角度宣传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多层次报道职业卫生执法检查、多频次反映企业讲法学法用法情况,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
(八)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各县区要在4月10号前召开一次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部署宣传周活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通报职业健康工作开展情况。
除此之外,各县区可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文艺汇演、在线访谈、专家讲座、答记者问、图文展览、影视展映、专题研讨、知识竞赛、基层送法、暗访曝光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宣传周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县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深刻认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提前谋划,并将其作为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班子成员要结合工作分工,积极参加“《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各项活动。
(二)形成联动。要积极发挥联席会和安委会成员单位的作用,明确分工、全体动员、各负其责、形成联动。要制定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分工方案,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员,做到互相配合、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形成合力。
(三)扩大范围。要改变往年点式宣传的做法,使宣传周活动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真正做到面向全社会宣传职业健康知识,推动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职业病防治工作。
(四)依托机构。要充分利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技术和知识优势,在专家讲座、在线访谈、专题研讨、知识竞赛、讲法学法、员工座谈等活动中,提供支撑。
(五)实施考核。此次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将列入职业病危害防治季度问效和年度评估考核内容,对《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组织出色的县区和部门,考核时将按规定加分。
近日,市安监局专门下发通知,部署开展主题为“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本次活动时间为4月25日至5月1日,主要开展“六个一” 活动 一是开展一次“七进”活动现场咨询。联合卫生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开展一次职业病防治法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布置展牌、发放宣传资料、职工签名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介绍职业病防治进展成效和有关部门职责。二是开展一次职业卫生知识竞赛活动。利用市安全监管局官方微信微博,组织开展职业卫生有奖知识竞赛。同时,组织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参加全省职业病防治知识网络学习竞赛活动。三是实施一次专项执法。结合“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在4、5月份,组织一次以专项治理的行业为重点的职业卫生专项执法,对本地区职业病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暗查暗访,并于宣传周期间,在当地的媒体上进行典型曝光。四是组织一次讲法学法。组织辖区内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讲法学法活动,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一个小时,参加范围不得低于单位员工的80%。要求各用人单位在显要位置悬挂横幅,并运用视频讲座、现场宣讲、知识问答、竞赛等方式,组织职工全员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五是实行一次免费体检。各县区选取1-2家开展职业病体检不充分的企业,联系好一家医疗机构,由政府出资,对企业接害人员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并在不涉及接害人员隐私的情况下,进行报道,宣传体检知识,提高全社会对职业健康体检的认识。六是发动一次集中报道。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平台,强化宣传周活动报道工作,及时刊发宣传信息,将各项特色宣教活动宣传出去,扩大社会影响。此外还组织媒体开辟宣传周专栏,多角度宣传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多层次报道职业卫生执法检查、多频次反映企业讲法学法用法情况,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
同时,通知对活动提出要求,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要深刻认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提前谋划,并将其作为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在的实施方案,确保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二是创新手段,形成合力。要积极发挥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和安委会成员单位的作用,明确分工、全体动员、各负其责、形成联动。要制定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分工方案,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员,做到互相配合、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三是认真总结,积累经验。各单位要全面总结活动开展的经验和创新做法、剖析存在的不足,及时上报工作总结。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X条第二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二章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及卫生监督部门要求;
2、针对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原因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3、技改、技引要求;
4、职工的合理要求。
二、 事项、实施日期、实施部门和经费预算
事项
实施日期
实施部门
经费预算
实际费用
1、工作环境改造、生产工艺改进
2、 职业病防护设备配置与维护
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与更换
4、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5、接危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
6、 职业卫生宣传
7、 职业卫生培训
8、 危害作业岗位警示标识设置
9、职业病人诊疗
10、其他
关键词:信息安全;工控机;防病毒
工业控制计算机(以下简称工控机)专门为工业控制而设计,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其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控性都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的进程和结果。工控机虽然外观形态各异,但它们仍具有重要的计算机属性和特征,具有CPU、存储、接口,并有操作系统、计算能力、友好的人机界面等,因而工控机也有可能遭到计算机病毒的损害,工控机病毒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控机防病毒分析
出于安全保密需求,企业许多工控机采用单机模式运行,与互联网及其他网络物理隔离,只能通过移动存储介质(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与外部进行数据传递,一旦移动存储介质携带的数据中包含病毒木马,就会被感染,而染毒工控机又会感染其他与之数据交换的工控机,从而造成广泛的影响,和无法预估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以往采取的措施一般是给工控机安装杀毒软件来查杀病毒,这种方式有六点缺欠:一是部分顽固病毒不能被杀毒软件完全清理;二是部分工控机因系统配置或软件兼容性问题,不适宜安装杀毒软件;三是杀毒软件存在误杀,即使用查毒模式,现场操作人员对扫描结果也难以判断;四是单机状态下必须手动更新病毒库,实际应用中,并不能确保更新到位;五是目前市场上的杀毒软件往往会占用较大的系统资源;六是查杀过程会占用较多时间,影响正常科研生产活动的推进。
2工控机防病毒新措施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式。
2.1变更流程,预防为主
简单说来,就是“先杀毒,后上机”。具体措施是在生产现场设置少量中转计算机(以下简称中转机),所有移动存储介质必须先通过中转机进行病毒查杀,确认安全后,才被允许接入工控机。在中转机查杀,既不占用工控机自身的运行时间和系统资源,也省得一个介质在多个工控机上重复查杀,更为不适宜安装杀毒软件的工控机提供了支持。查杀中若发现病毒,在中转机上即时处理,若有删除不了的顽固病毒,可以尝试手动方式清除,若仍无法清除的,退回处理。以此保障所有接入工控机介质的安全性,从源头扼制病毒木马传播,杜绝交叉感染。为中转机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更新病毒库,使病毒库维持在最新状态,并对每一次中转情况进行登记记录,方便日后查找原始数据来源,为判断误杀、数据恢复等工作提供帮助。
2.2技术手段保落实
单纯的管理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有疏漏。要保证“先杀毒,后上机”的落实,需要辅以技术手段。以实际使用频率最高的U盘为例,关键在于上机的U盘必须是查杀过病毒木马的U盘,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对U盘本身进行定制,通过软硬件编程,对U盘写入标记,标识“已杀毒”、“未杀毒”两种互斥的状态,并在相关计算机上配置处理程序。初始,U盘赋予“未杀毒”状态,在中转机上杀毒成功则赋予“已杀毒”状态,工控机对接入U盘首先进行状态识别,“未杀毒”的拒绝读取,“已杀毒”的允许读取,并将状态重置为“未杀毒”。以此确保工控机使用的都是已杀毒的U盘。另外,U盘病毒大多是利用Autorun.inf自启动,从而感染宿主。禁止自启动是最为简单,却也是最为有效的防毒方法,可在计算机组策略或者注册表中进行设置,为简化操作,利于推广,将这一系列操作编成批处理命令运行,进一步强化工控设备本机安全。
3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工控机病毒防治的重要性,分析了现行措施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推行“先杀毒,后上机”的操作流程,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U盘的状态识别,保证上机U盘均为杀毒U盘,如此,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双管齐下,从根源上隔离了病毒木马,为工控机群留出了一片干净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靳悦振.浅谈U盘病毒(auto病毒)及其防治措施[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3):100-103.
[2]李佳玮.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J]中国电力,2015,48(10):139-143.
[3]周航.图书馆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9):323.
[4]“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大会在津召开[J].信息网络安全,2014,(08):99.
一、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措施
1、发生特点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在水稻秧苗期至抽穗期都能发病,其中以苗期至分蘖期最易感病。一旦发病,难以治愈,病株产量损失几乎达100%,具有毁灭性的特点。一般在1个单株发病以后,在其单株上所产生的分蘖株也会全部发病,曾有水稻“癌症”之称。
(1)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灰飞虱具有持久传毒功能。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主要与灰飞虱虫量、带毒率、品种抗性及水稻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传毒高峰期的吻合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灰飞虱带毒率高、虫量大、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则发病重。
(2)栽培措施不同,病情差异大。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之间的病情差异比较大,表现为播种越早,秧田期越长发病越严重,孤立秧田重于连片秧田。在防治水平基本相同条件下,小麦茬移栽稻田的病情最重,油菜茬、移栽稻田次之,机插秧和直播稻田发病则较轻,稻田周围杂草丛生,则病害发生重。
(3)不同水稻品种类型对条纹叶枯病抗病能力有所不同,同一品种播种期不同其发病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粳稻品种重于籼稻品种,早播重于迟播。
2、防治措施
(1)狠治秧田灰飞虱,在灰飞虱迁入秧田高峰期及时用药防治。
(2)适期防治大田灰飞虱,在灰飞虱卵孵高峰期用药防治。在药剂防治上重点是要把握好3个关:一是抓好越冬虫源地防治,把住减少迁入量关。在越冬虫源地灰飞虱虫量较大区域,在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做好药剂防治,做好麦田灰飞虱的防治及其他冬闲田杂草上的灰飞虱防治,防治冬闲田的灰飞虱可结合喷施草甘膦时加入毒死蜱进行混配防治。二是抓好本田前期防治,减少再次传毒关。水稻移栽后是灰飞虱迁入危害和再次传毒的时期,要再接再厉抓好防治。一般要求在大田插种后5 d左右(返青后、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防治,用25%吡蚜酮300 g/hm2加40%毒死蜱1.2~1.5 L/hm2对水600 kg喷雾。三是狠抓秧田期防治,把住前期危害传毒关。在水稻浸种时,用25%吡蚜酮粉剂与种子处理剂进行混配浸种。移栽秧苗在播种后7~10 d,用25%吡蚜酮300 g/hm2加40%毒死蜱1.2~1.5 L/hm2,对水600 kg进行混配防治,重病区应防治2~3次。直播稻田在1叶1心至2叶时进行第1次防治,防治药剂与秧田相同。在秧苗移栽前2~3 d要用好起身药,做到带药移栽,用2%宁南霉素1.50~2.25 L/hm2与灰飞虱防治药剂混配防治,以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
二、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措施
1、发生特点
白叶枯病病原是一种黄单胞杆菌,菌体两端钝圆,短杆状极生单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为好气菌,最适宜温度为28~30℃。水稻发病后,引起叶片干枯、秕实率增加、米质松脆、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凋萎型白叶枯病造成死丛的现象,损失更甚。发病轻重主要视品种的易感性、气候条件和水稻的孕穗至抽穗期是否处理适宜而定。稻草和谷壳中存活的病菌,随流水传播到秧苗。稻根的分泌物可吸引周围的病原,细菌向根际聚集,然后从根部、茎基和叶片的伤口或叶片的水孔浸入,到达维管束,在导管中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典型的症状。如果只沿中脉侵入,则引起中脉型症状。侵入到维管束的病菌大量增殖并扩展到其他部位,形成系统性感染。初次侵染稻田的菌量都比较少,且由于温度低,繁殖速度慢,所以除南方稻区的后季稻外,一般在秧田苗期不表现症状。肉眼能见到病斑,一般早发的在拔节期,迟的则在孕穗期或破口期,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向上部叶片蔓延。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再侵染就不断发生,使病害传播蔓延。
2、防治措施
2.1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用水,在施肥上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及巧施穗肥,要氮磷钾综合施用,以增强植株抗病力。要做好渠系配套、排灌分家、浅水勤灌。
2.2加强检疫工作
查清病区与无病区,调运种子时必须检疫,无病区不得引进病种子,以控制病害传播与蔓延。
2.3化学防治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人体健康;防治措施
2010年国际劳工组织(ILO)修改国际职业病名单,并报告全球处于就业年龄的有32.6亿人,劳动者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场所度过。与工作有关的有害因素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也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职业卫生和安全技术也飞速发展,尽管工作条件不断改善,但与工作有关的有害因素仍广泛存在于所有的职业和工作中,职业病形势十分严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工作场所对劳动者健康有害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约100000种,其中许多是致癌物)、生物因素(约200种)、物理因素(约50种)、不良人类工效学条件(约20种)和致敏原(约3000种)等[1]。1职业病发生的原因
1.1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职业病危害防治由于经费不足,设备老化。职业病防治的法律制度尚未得到全面落实,监督执法人员不足,检测执法手段和设备落后,信息渠道还不够畅通。一些基层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对企业监管不到位,甚至引起污染严重的企业、大量未经职业危害评价审查的企业仍在生产,危害源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1.2经济的发展引起劳动用工制度发生相应的改变,劳动用工管理混乱,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集中的重点人群是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劳动者,他们文化水平低,防范职业病的意识薄弱。很多都未经过岗前培训便上岗操作,以至于成为职业病的高危人群。
1.3由于某些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没有职业病史档案等种种原因,致使职业病患者的工伤保险待遇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尚需要法律的不断健全[2]。2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职业病是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疾病,但它同时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具有社会病的基本特点。
2.1职业病具有公共性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不是因劳动者不良的个人行为或生理心理问题而产生,其发生也不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愿意。职业病会对劳动者及其家庭产生重大影响,处理不当往往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职业病的危害人数多,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危害尤为严重。
2.2职业病危害的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新增危害对象主要是农民工。新发职业病中农民工患者占80%以上,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农民工流动性大,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危害严重的工作没有科学的认识,更谈不上采取科学的个人防护措施,因此,他们是当前新增职业病病人的主要来源。
2.3职业病发生的原因复杂职业病的产生虽然与个人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个人的特殊体质,个人是否合理使用防护设施有关,但产生职业病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原因是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环境和不合理的作业安排、政府执法部门职业卫生安全监督不到位、职业病健康教育不到位、职业病技术服务提供能力不足、缺乏职业病诊断治疗机构等复杂的社会因素。
2.4职业病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职业病这种危害性可以表现为伤害劳动者身体健康,降低劳动能力,消耗大量社会资源用于职业病的康复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等。在农村,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有的职业病因为处理不当还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到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3职业病防治对策
3.1加强劳动卫生观念和职业卫生与安全的健康教育我国应参照西方发达国家,从法律法规上要求企业用人单位重视职工的劳动卫生观念的培养,使每个从业人员受到足够的与其工作相关的职业卫生安全的培训。一旦发生职业病,应严格执行“无过错补偿”原则,即不管企业方有无过错,均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
3.2做好个人防护正确选择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确保劳动防护用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改变个人不良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如长期不注意人体工效学的原理,座椅偏高或者弓腰哈背的坐姿极易引起技术人员的颈椎、肩周疾病。另外,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更易受职业病的侵害,甚至诱发职业病。
3.3预防职业人群接触有毒有害因素依靠技术进步、工艺改良,利用“物”的因素预防致病因素与人群的接触这需要技术和实践部门精诚合作,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经济方便的生产装备和加工手段。比如最典型的尘肺病,为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劳动者和粉尘的接触,从最初级的由干式作业改为湿式作业,到现在用压力铸造代替砂型铸造等综合的防尘除尘措施。
3.4进行劳动卫生的科学管理,通过“人”的因素预防致病因素与人群的接触。真正落实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审查工作,做好企业内部的日常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工会的劳动监督作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行业工会,充分发挥其专业劳动监督作用。
3.5加强职业健康监测重视和加强职业病防治研究,要摸清各种职业病的发病机理、影响因素等,以便探索更有效、更经济的预防方法。在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制定职业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截至目前,国家制订和公布了一系列劳动保护法规和数百个职业卫生标准,这些法规和标准,是做好劳动卫生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依据。
对工作环境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评估,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经常和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强)度,并记录在册。及时了解有害因素产生、扩散、变化规律,鉴定防护设施的效果。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建立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
参考文献
关键词:40%丙环唑ME;香蕉叶斑病;药效
海南省是我国香蕉的主产区,而香蕉叶斑病在各香蕉产区均有普遍发生,该病主要危害香蕉的功能叶片,造成早衰,影响果实发育,严重时会导致香蕉减产30%~50%,这严重影响了我省香蕉的产量和品质。为此,通过不同药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实验,了解40%丙环唑ME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效果、使用剂量,为该药剂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叶斑病(Cercospora musae spp)。试验作物为香蕉,品种为“巴西蕉”。
1.2 环境条件
试验地为红壤土,地势为坡地,保水保肥较好,肥水管理正常,长势较为一致,香蕉株高约3m,田间叶斑病初发为害。
1.3 试验设计
1.3.1 药剂
试验药剂:40%丙环唑ME,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产品。对照药剂:40%丙环唑ME,山东青岛翰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1.3.2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1.4.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每个小区面积50m2,蕉树15株。重复次数:4次。
1.5 施药方法1.5.1 使用方法
采用手动喷雾器喷雾,施药做到均匀喷湿叶片正反面为止。
1.5.2 施药器械
Model HD300 Jacto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器扇形喷头,喷头直径0.7mm。
1.5.3 施药时间和次数
本试验共施药三次,第一次于2011年6月18日下午5:30进行,第二次于2011年6月25日下午5:30进行;第三次于2011年7月2日下午5:30进行,施药时没有降雨,香蕉处于营养生长期。
1.5.4 使用容量
每亩实际使用药液量为60㎏。
1.5.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施药期间未使用过其他药剂。
1.6 气象资料
本试验共22天,晴天和多云天气为18天,雨日4天,降雨量为46.2mm,气温最高为34.0 ℃,最低气温 24.0℃。
1.7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7.1 调查时间和次数
药前(2011年6月18日)调查病情基数,第一、第二次、第三次药后7天(即2011年6月25日、7月2日、9日)进行药效调查,共查4次。
1.7.2 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调查10株,每株香蕉从顶叶往下调查10叶,记录调查总叶片和被害叶片,叶片被害分级方法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6%-25%;
试验结果表明(表2),40%丙环唑ME第一次药后7天防效为44.78%-52.41%,第二次药后7天的防效为49.54%-60%,而第三次药后7天的防效为56.87%-69.51%。三次用药后,中、高浓度(1250倍、100倍)均对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高浓度效果最好,持效性较好。高浓度处理的防效比对照药剂好,中浓度处理的防效和对照药剂相当。
3 小结与讨论
关键词:并购;支付方式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发展时间尚短,我国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除了传统的现金支付、少量换股收购外,还有承债收购、政府无偿划拨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购支付方式。
1现金支付
现金支付是指收购方通过支付一定数量的现金来购买置换目标公司的资产或股权,从而实现并购交易的支付方式。它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并购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也是并购活动中最为直接、简单、迅速的一种支付方式。
主并购公司在决定是否用现金方式进行支付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流动性;(2)融资能力;(3)货币的流动性。
现金支付其优点主要表现在:(1)对目标公司的股东来讲,不必承担任何证券风险,可即时得利(在公司价值没有被低估的情况下)。(2)对并购方而言,支付方式简单明了,可减少并购公司的决策时间,避免错过最佳并购时机。而且并购方用现金收购目标公司,现有股东权益的结构不会因此而变化,也不会导致股权稀释和控制权转移等问题。(3)对并购方未来的发展而言,现金支付可以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表明其现有资产可以产生较大的现金流量,企业有足够的未来现金流抓住投资机会。现金收购还可能反映了收购者对收购的赢利性拥有秘密的信息。
缺点在于:(1)目标公司股东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不能享受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也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这会影响具有持股偏好的股东接受并购的意愿与积极性。(2)对并购方而言,现金支付是一项比较沉重的即时负担,要求并购方确实有足够的现金头寸和筹资能力,交易规模也受到获现能力的制约。在跨国并购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还意味着收购方必须面对货币的可兑换性风险及汇率变动风险。
现金支付是早期并购交易主要的支付方式,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各种金融支付工具的出现,纯粹的现金支付已经越来越少了。正由于现金并购方式存在着制约并购的诸多因素,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并购交易中,各种金融支付工具不断创新,如股权支付、杠杆支付、综合证券支付等越来越多地成为并购交易中的主要支付手段。
2股权支付
股权支付也称换股并购。指收购公司按一定比例将目标公司的股权换成本公司的股权,目标公司从此终止或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
主并公司在决定是否用股票方式进行支付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股权结构;(2)每股收益、股票价格和每股净资产的变化;(3)公司股价水平;(4)证券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换股并购的优点表现在:(1)对于目标公司股东而言,既可以推迟收益时间,达到延迟纳税的目的,又可以分享联合公司价值增值的好处;(2)对并购公司而言,换股并购使其免于即付现金的压力,不会挤占营运资金,减少了支付成本。同时,股权支付可不受并购方获现能力制约,可使并购交易的规模相对较大。近年来,并购交易的目标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若使用现金并购方式来完成并购交易,对并购公司的即时获现能力和并购后的现金回收情况都要求很高。而采用股票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公司无须另行筹资来支付并购交易,轻而易举地克服了这一瓶颈约束。(3)换股并购具有规避估价风险的效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并购交易中,并购公司很难准确地对目标公司进行估价,如果用现金支付,并购后可能会发现目标公司内部有一些问题,那么,由此造成的全部风险都将由并购公司股东承担。但若采用股票支付,这些风险则同样转嫁给原目标公司股东,使其与并购方股东共同承担。
其缺点在于:(1)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稀释了原有股东的权益及对公司的控制权。同时可能招来风险套利者。他们抬高目标公司的股价,打压并购方估价,以便在并购后对冲抵补获利,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并购方收购成本增加。(2)换股并购由于受上市规则制约,其处理程序相对复杂,这会延误并购时机,给怀有敌对情绪的目标公司管理者组织反并购提供喘息之机,也会使竞争对手有机会组织参加并购竞争,从而导致并购成本增加,加大并购交易风险。(3)对并购方未来的发展而言,会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并购方的股价被高估或者企业预期未来现金流量会有不利变化,兼并后的企业利用内部资金抓住投资机会的能力较弱。
在换股并购中,一些国家允许采用证券包销的方式,即目标公司股东先接受收购公司的股票,而后把它们出售给商业银行变现。这种方式比认股权证的发行更加灵活,由于提前终止收购,会增加对目标公司的压力,从而增加成功收购的机会。此外,对目标公司股东而言,现金包销证券收购具有更多减税的功效。
3杠杆支付
杠杆支付是指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或将来的现金收入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再用贷款收购目标公司的支付方式。
杠杆支付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债务融资的现金支付方式,因为它以债务融资取得的现金来支付并购所需的大部分价款。所不同的是,杠杆支付的债务融资是以目标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收入为担保来获取贷款,或是通过目标公司发行高风险高利率债券来筹集资金。在这一过程中,并购方自己所需支付的现金很少(一般占收购资金的5%-20%)。并且,债务主要由目标公司的资产或现金流量来偿还,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金融支持型支付方式。
另外还有一种杠杆现金融资方式正得到越来越频繁的运用。就是一小群投资者主要通过大量的债务融资,收购公众持股公司拥有的股票或资产,而这种收购管理层往往是主要推动力,目的是进一步取得公司控制权,防御他人的接管,因此又被称作管理收购。杠杆收购的债务融资包括银行借款或者证券化负债(即债券),杠杆收购股东的收益通常都很高。新晨
杠杆支付在融资方面的一个最重要考虑就是收购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即定期支付利息与资本再支付的能力。为此,收购公司可能依赖两种可选择的财源:(1)营运现金流量。(2)变卖目标公司资产的现金收入。
运用杠杆支付的主要优点是:并购方只需较少的自有资金就可完成并购,具有杠杆效应,而且,并购过程中的负债利息可起到合理避税、减轻税负的作用。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主要是会导致并购方资本结构中的债务比重过大、贷款利率过高,一旦经营不善极有可能被债务压垮。
4综合证券支付
综合证券并购又叫混合并购支付方式,为了避免单项支付方式为主并购公司带来的种种不利,并购方的出资不仅有现金、股票,还有认股权证、可转换证券、公司债券等多种混合方式。此种方式将多种支付工具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其缺陷,如能根据实际情况搭配得当,不仅可避免支出更多的现金而造成财务结构恶化,而且可有效防止并购方原股东股权稀释而造成的控制权转移等问题。
在企业并购中,支付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不仅关系到并购能否成功,而且关系到并购双方的收益、企业权益结构的变化及财务安排。事实上,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各有特点与利弊,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各有优劣,企业并购应以获得最佳并购效益为宗旨,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与其所处的市场地位,合理选择支付方式,以便设计出最佳的并购支付方案。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路基,施工,病害,防治
前言 路基是公路的承重主体。路基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量大、涉及面广、耗劳力多、耗资多、工期较长。路基施工改变了沿线原有的自然状态,填挖借弃土石方涉及当地的生态平衡、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的自然条件所影响,并可使路基及其各部分产生各种病害。正确、规范施工则会避免病害发生。[1]
1路基沉陷
路基局部路段在竖向产生位移,形成坑槽或地基沉降使路基整体下沉。
原因分析:
⑴路基填前没有处理好基底,路基在自重作用下,基底压缩沉陷。
⑵填料选择不当或不同土质的材料没有分层填筑。
⑶压实机械质量小或压实方法不对,压实不均匀或压实度不够。
防治措施:
⑴路基填筑前要对基底进行彻底处理。应挖除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杂草、树根,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应清理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挖除路基用地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并用原状土或砂性土回填,按规定要求进行压实。当路基基底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与1:5时,基底坡面应按设计要求挖成台阶施工,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并从最低处分层填筑,逐层压实。[2]
⑵对不同性质的拟作为路基填料的材料进行取样试验,优先选用级配、水稳性良好的粗粒土作填筑材料;采用细粒土时,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2%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白石灰等技术措施处理。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核心期刊。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每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填筑,充分压实,不得混填。路基分段施工时,先后填筑路段应按1:1坡度、不小于2m长的分层台阶搭接,且将透水性好的土层填在上面。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土方路基每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cm。[2]
⑶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压实工艺参数:压实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含水量偏差、沉降差等。压实标准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路基基地的压实度应符合原设计要求,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的路堤、零填及挖方路床的加固换填宜选用水稳性较好的材料,且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2]
⑷软基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规范施工,要确保隔离层、隔温层、砂垫层、反滤层等的施工质量。路基、路面横坡可适当提高,防止出现沉降引起倒坡现象。
⑸在路面铺筑前产生路基沉陷,应查明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提高路基高度、设置地下排水沟、增加或加高加宽护坡道、路基内部加固等和其他可行的处理方法。一般路基的整体下沉可不做处理。
2边坡滑塌
路基(路堤)边坡塌陷或(路堑)沿某一滑裂面滑塌。
原因分析:
⑴路基边坡过陡,尤其在高填方路段或挖方路段。
⑵路基边坡没有与路基同步施工,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次贴补。
⑶坡顶、坡脚排水设施不利施工,由于水的渗入,或边坡被水流冲刷,造成边坡滑塌。
⑷沿水路段路基未采取防护设施,长期受水浸袭,使路基坡脚和边坡逐渐被水浸蚀,塌落坍塌。
防治措施:
⑴路基边坡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如因现场条件限制达不到规定坡度时,应提出相应合理的处理方案。
⑵路基应全断面一次性分层填筑压实,填宽应按规范要求比设计宽度大出20~50cm,超宽部分在路基整修时做削坡处理。对于加宽路基衔接处或填挖交界处或路堤、路堑过渡段,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为不小于2m,台阶底应做成2%~4%向内倾斜的坡度。挖方路段应至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空开挖,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挖石方路段施工,应从上往下逐级开挖,按现行《爆破安全规程》严格操作,并制定详细的爆破技术方案。[2]
⑶坡顶、坡脚要及时做好排水设施,路基边坡较高时,要设置栏水梗或截水沟,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出,进入边沟或排水沟疏流。挖方路段的截水沟应从下游向上游开挖,及时进行防渗处理,避免雨水渗流。[2]俗话说得好:路基施工,排水先行。
⑷采取边坡加固措施,进行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以及修筑挡土结构物如:抛石防护、石笼防护、浆(干)砌护坡、挡土墙、喷浆护面等施工,或加大边坡坡度。[1]
⑸如发生边坡失稳滑塌,应把失稳路段塌方立即清除,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再将路基分层填筑压实,或对路堑边坡进行合理防护处理,同时做好相应排水设施。
3路基弹簧
路基填土在压实时产生受压处下陷、四周弹起,如弹簧般上下波动,路基土形成软塑状态,体积没压缩,压实度不达标,俗称弹簧土核心期刊。
原因分析:
⑴填土为粘性土,含水量大,而水份又无法散发时压实,就产生弹簧土。
⑵下卧层软弱,含水量大,上层碾压时,下层产生弹簧反映到上层,引起弹簧;或下层水份通过毛细作用,渗入上层路基,增加了上层含水量,严重时会造成翻浆,并发引起弹簧。
⑶过度碾压使土颗粒之间间隙较小,水膜增厚,抗剪力较小,引起弹簧。
防治措施:
⑴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施工,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2% 的细粒土不得直接用于路基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土质改良“砂化”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2]
⑵填土压实时,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且下层填土的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土。
⑶填土时应及时开挖好排水沟,或采取其它措施把地下水位降低到50cm以下。[1]
⑷如出现弹簧土现象时,应将弹簧土翻挖晾晒、风干至最佳含水量±2%时再行填筑压实;或将弹簧土挖除换干土或透水性材料回填压实;或用石灰粉等材料均匀拌入弹簧土中的技术措施,降低土的含水量再填筑压实。
4压实度不达标
路基基底或分层填土层压实度不达标。
原因分析:
⑴基底表面的种植土、草皮、树根、淤泥等没有清除干净。
⑵基底土的含水量高,且水又无法排出。
⑶分层填土含水量达不到最佳含水量。
⑷填土颗粒过大,至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填料中含有不符合要求的粉质土、有机土、高塑指的粘土等。
⑸填土层超厚或压实功不够。
防治措施:
⑴路基填筑前应彻底清除地表种植土、草皮、树根、淤泥;对于水地、池塘、洼地土的含水量高,应先开挖纵横排水沟,将水疏干,再行平整压实。
⑵路基分层填筑时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及路基压实度(重型击实)应符合规范要求。
⑶填土应水平分层填筑,通常细粒土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并通过试验段确定压实机具和压实遍数。
⑷如有压实不达标现象,则将填料或底层挖出,或换填或晾晒或掺入石灰粉等技术措施;含水量过小的土,则洒水湿润后进行碾压。压实厚度过大或压实机械功力不够时则应将厚度铲薄,或增大压实功机械进行压实。
5路基与结构物错台
路基在与结构物连接处产生沉降,引起错台,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发生跳车现象。
原因分析:
⑴路基与结构物错台多发生在桥台、涵台后路基,由于连接处路基预压荷载或路基压缩固结时间短,使路基施工后沉降量偏大,引起错台。
⑵结构物后缺口的回填土施工,尤其是开挖后的回填土,填筑范围小、填料不合格,分层碾压效果差,压实度偏低。
防治措施:
⑴路基填筑可提前施工,待桥头路基沉降固结后再进行桥台施工。
⑵桥台路基软基处理要超载预压较长时间(6个月以上),再施工桥台。
⑶结构物缺口回填,应严格控制填料质量,采用砂类土、透水性好的土或改良土,两侧对称填筑。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应自台身起,顶面不小于台高加2m,底面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锥坡填土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宽度一次填足。
⑷在桥、涵台后设置适长搭板,起缓冲作用核心期刊。
⑸小桥、涵有其自身适量均匀的沉降,为与路基沉降相协调,一般可将路基超高填筑3cm左右,铺筑路面时视具体情况再行处理。
⑹对错台引起的桥涵头跳车,应加强经常性的养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需在路基桥头部位罩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沥青罩面,以消除错台影响。
6路床积水
路床上有水无法排出。
原因分析:
⑴路床横坡过小,水无法通过横坡排除。
⑵路床凹凸不平,平整度差,在凹槽处形成积水。
⑶路床施工后,没有及时做好排水设施,路床上有水无法排出。
⑷路床标高低于周围地面标高施工,而路基又没有边沟或其他排水设施,以至路床上水不能排出。
防治措施:
⑴路床施工时横坡宜为2%~3%,以利排水。
⑵路床平整度应达规范要求。
⑶边沟与路槽应同步施工,并同时做好其他相应排水设施。[2]
⑷如有积水,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补救,迅速消除积水。
结束语 路基质量病害是路基施工中经常发生、也较普遍的质量问题,其对路面的使用品质与寿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施工队伍应按照设计要求精心施工,严格检测,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合理的季节性施工方案,做好排水,保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认真执行技术规范的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好耕地、农田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则会在人为因素上避免工程病害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人民交通出版社《路基工程》(方左英主编,1995)
2.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