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

工程改造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改造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改造方案

第1篇:工程改造方案范文

广场作为的门脸所在,一直是对外的形象展示窗口。于2008年竣工的新城商业中心与广场隔街相望,早已在民众心里形成了与广场相互关联的商业街区,因此,在民众心里,新城商业中心亦为的一张形象名片。

由于长期无物业管理,导致目前新城商业中心街区脏、乱、差现象严重,不但有碍市民观瞻,更是有损城市形象,因此,迫切改造新城商业街,提升城市品位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更是作为置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围绕快速有效、高品位地改造好新城商业街,把它打造成城市的一张名片,置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主管部门领导的组织下进行了大量的实地与民意调查,并聘请了专业的策划和设计队伍,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力求将新城商业街区改造成形象商业街区和物业管理模范小区。

二、改造的项目和内容

(一)当前新城商业街现状

1、商铺和居民缺乏统一的物业管理是导致脏、乱、差的首要原因。据调查,目前广场建筑占地约120亩,仅新城商业中心住宅房374套,其中未纳入物业管理的有64套;商铺93间,未纳入物业管理的有58间;二楼商铺有9500㎡,未纳入物业管理的有6400㎡;内环步行街商铺240间,未纳入物业管理的有97间。没有管理就是没有约束,长此以往,直接导致整个新城商业中心脏、乱、差。

2、商业布局混乱。缺乏整体系统的商业规划和布局理念,有烟酒、土特产、服装、手机、电器、银行、餐厅、网吧、沐足、美容美发店等等散布其中、杂乱无序。

3、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没有定点停车位,没有统一管理监督,人多、车多、空间小,乱停、乱放、乱摆现象严重,导致市容不整、交通不畅。

4、设施破旧。主要包括地板破烂不堪、路灯、广告牌破旧、临街墙面装修五花八门,墙漆褪色,随处可见“牛皮癣”广告。

5、环境卫生差。主要有商贩乱搭、乱建、乱摆现象,花草树木零散稀疏,垃圾较多。因缺乏管理,常有破坏设施、环境现象,经常发生乱扔垃圾、有碍观瞻的人和事。

具体的改造方案及措施将结合广场功能多样化、区位集中等特点。改造的总体理念是“年轻、时尚、潮流”,并通过多样的承载平台、时尚的点缀元素和潮流的设施风格加以体现。

(二)、改造的主要内容

1、规范物业管理。参照发达城市的做法,聘请专业的物业服务企业对新城商业街实行统一管理,主要包括卫生、停车、设施维护维修、广告牌、场地出租管理、秩序监督等。物业管理收益用于该区域的日常维护和改造建设。

2、划行归市。重新布局商业店铺行业经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促使商业区整体升级。

3、规范停车管理。划设定点停车位,实行停车收费制度,禁止乱占乱停行为。

4、改造外观。主要针对建筑临街外墙、广告标牌等,统一样式。

5、改善设施。重新设计方案,一方面要修补现有残缺的设施;另一方面要增添各种新式、有品位、有意义的布景、绿化、美化和休闲设施。

6、更新卫生设施。增设新式果皮箱和垃圾桶,实行果皮入箱、垃圾分类存放。

(三)、主要目标及指标

1、实现划行归市、集中统一、秩序井然、面貌一新、时尚潮流,为市民打造一个和谐、美观规范的安居、商贸、休闲环境。

2、造价预算:总价约488万元,其中,街道路面改造约140万元、排水疏通约20万元、街道亮化约120万元、街道绿化约70万元、其它约138万元。

3、具体工程量:路面12000多平米,采用广场吸水砖铺设;墙面28000平米,使用外墙涂料进行粉刷;街道亮化将安装LED亮化设备,绿化面积达1800平米,同时对80个下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更换等。

4、工期:约3个月,

三、改造后应达到的效果

改造后的新城商业街区,将以充满时尚化和潮流化的街区形象炫现在世人眼前。

1、经过对路面铺设坚固瓷砖配合颜色与造型的绝配,街区路面将呈流线型和动感的路面形象;

2、经过详实划设停车位之后,杜绝汽车和摩托车乱停乱放现象。同时在街区进出路口设置植入地下的钢管汽车门禁,只允许摩托车进入,并且在街区内划分摩托车位,使之规范停放,方便市民出行;

3、针对居民生活垃圾乱倒乱扔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现象,改造后在每条街区相隔50米的距离摆放分类垃圾桶和分类果皮箱,对垃圾进行回收,杜绝环境污染;

4、针对墙面油漆脱落和布满小广告“牛皮癣”的现象,对墙面柱面进行粉刷,利用颜色搭配,扮靓新城形象,呈现活力街区;

5、对长期困扰居民和商户排水排污的问题进行重点排查疏通,对下水道及管线进行疏通和改造,解决居民长期困扰;

6、设置景观小品。通过植入具有特色的雕塑及景观,为外地来的朋友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及元素的街区,同时供市民休憩纳凉;

7、购买超大变形金刚,摆放于街区汇合处,提升街区形象,供市民观瞻;

第2篇:工程改造方案范文

关键词:饮水安全;改造工程;方案;设计

新疆位于我国内陆干旱区,虽然人均水资源量高居全国第三,但是水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以天山北坡为例,全疆超过50%的经济产业及25%的人口分布于此,但是其水资源分布仅占全疆的7%左右。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使全疆各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但是目前很多供水系统依然存在着安全性差、设备老化、水质不达标等问题。所以加强自治区内饮水安全改造工程已成为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

1工程概况

截止到2008年底,乌苏市农牧区总人口14.68万人,饮水不安全人口达8.98万人,其中有0.99万人饮用高氟水,1.01万人饮用其他水质问题的用水,6.98万人的水量、用水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不能得到保证。乌苏市古尔图片区饮水安全改造工程项目区距离乌苏市80km,本次改造工程设计的供水总规模为1470.80m3/d,预解决9687人及56600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工程建成后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可达到60L。

2饮水安全改造工程方案设计

2.1水源选择

距项目区50km有最近的地表水源———古尔图河,但由于地表水受季节影响明显,且流经项目区时存在断流现象。因此本工程不考虑地表水作为饮水水源。根据2014年底调查显示:项目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84×104m3,原水源井出水量为100~160m3/h。井深150m,静水位30m,水位降深12m。经检测,该水源井水质良好,完全能满足项目区的供水需求。因此,选取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为满足使用要求,本工程设计在原水源井北面增设一座备用水源井,设计井深200m,预计出水量为200m3/h。

2.2新水源井的设计及施工方案

2.2.1井管内径及井孔直径的确定新水源井选定的水泵型号为250QJ200-100,其外径为250mm。根据相关规范规定:井管内径宜比抽水设备标定的最大内径大50mm。因此,井管内径应大于300mm,本次设计取365mm。选用6mm的螺旋焊缝钢制井壁管,最终确定井管外径为377mm。根据地质勘查结果显示该项目区含水层为中砂地层,滤料厚度宜为100mm,则井孔直径=井壁管外径377+200=577mm,最终确定井孔直径为650mm。

2.2.2过滤器的参数设计过滤器是管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着集水和保持填砾及含水层稳定的作用。其各项参数对管井的出水量、含砂量、工作年限都有直接影响。由于骨架及过滤层结构的不同,过滤器可分为骨架过滤器、缠丝过滤器、包网过滤器及填砾过滤器等几种形式(见图1)[1]。本项目水源井采用单层填砾和缠丝过滤器,过滤器内径外径与井壁管相同,内径为365mm,外径为377mm。每根滤水管垫筋(φ8mm)17根,垫筋间距10cm,缠丝间距5mm,孔隙率30%。过滤器的长度确定一般以含水层厚度为依据。当含水层厚度小于10m时,过滤器的长度宜等于设计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厚度;当含水层厚度大于10m时,宜根据含水层的透水性和设计降深确定过滤器厚度。本项目可开采含水层累计厚度为90m,过滤器长度L可按式(1)计算,最终得出L=31.8m,设计取值为32m。此外,在新水源井的井管底部设沉淀管,长度2m,底部用钢板焊死;根据钻孔取样鉴别结果与电测井结果相互对照排列滤水管,滤水管长度8m[2]。2.2.3水源井施工技术(1)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钻井作业,用专用泥浆搅拌机制备泥浆,其比重和用量可根据钻探专业规范和实际经验合理掌握。下管前捞净沉淀渣,测量井深,检查孔斜率,每100m孔斜不应超过1°。井管(包括滤水管)接头处要全部焊接上,不得留存砂眼;管与管的接头处不得采用点焊方式。井管下到底后,将整个井管提升5~10cm,以保证井管直立于井中心,井管应高出地表1.0m。(2)滤料规格要求8~12mm,不得含土,合格率不小于90%。滤料回填数量每米不少于0.27m3;回填滤料要慢,从四周均匀回填,不允许用车或其他方式快速回填;回填滤料要有记录,每填进10m要测量滤料上升高度,当发现滤料超过预计高度时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防止滤料回填不实;回填滤料前要更换孔内泥浆,泥浆黏度界于18~22Pa•s[3]。(3)本项目采用活塞洗井方法。活塞应不少于3组;从上至下每次清洗段不得大于5m;活塞与管壁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5mm;活塞提升速度应不小于1m/s;纯洗井时间不应少于6个台班;洗井的同时要及时清除孔内沉淀物,最终做到水清砂净;洗井完毕后清除孔内沉淀物,最后测定孔深。

2.3配水管道设计

2.3.1管材及配水管网布置设计本项目需改造配水管道总长11.9km,设计输水流量0.06~34.05L/s。可供选用的管材有PVC-M管、PVC-U管、PE管。综合考虑PE管具有良好的韧性、耐久性,且焊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因此采用PE管作为配水管管材[4]。该饮水工程配水管网布置形式为“树枝状”形式,其具有总长度短、总造价低、建设期短等优点。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程运行后经济效益的发挥,树枝状管网通过增设部分管道可连接成环状管网,提高供水安全可靠程度。

2.3.2配水管道纵横断面配水管道纵断面设计要保证设计输水能力、水流安全通畅、施工运用和管理方便等。纵坡应尽量接近自然地面线,少出现倒坡,不出现填方,减少大挖方,保证管沟开挖深度满足防冻要求。本项目要求管道埋深应在最大冻深1.5m以下[5]。管道横断面为梯形,底宽0.6~0.8m,开挖边坡为1∶0.3,管道挖深2m。管道底部回填20cm厚细土垫层,细土粒径小于20mm,细土来源是砂砾料就近筛分料。管材周围以上30cm采用细土回填,细土粒径小于20mm,细土来源是砂砾料就近筛分料。细土以上采用开挖料回填。

2.3.3附属设施设计管线纵坡大于5%时,在管道凹凸处设计镇墩。管道平面上当转角大于10°均设转弯支墩。本设计中,管线纵坡均小于5%,采用C20F200现浇混凝土。检查井选用树脂复合井,内径1.8m,井高2.2m,井内设工作闸阀,阀门直径根据管线管径确定。井上盖板厚2cm,盖板沿内壁设φ70cm进人孔。泄水井型号与检查井相同。补排气井选用树脂复合井,内径1.2m,井高2.2m。井上盖板厚2cm,盖板沿内壁设φ70cm进人孔。

3结论

饮水安全改造工程覆盖范围较广,涉及居民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本文中新疆乌苏市古尔图片区饮水安全改造工程遵循“经济适用”原则,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源井及配水管网进行设计和施工,达到了饮水安全改造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很好地解决了当地的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娅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方案比选[J].水利技术监督,2012(4):15-18.

[2]简士洋,丁昭佐,沈宽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30-33.

[3]周雯.农场安全引水工程改造方案设计探讨[J].陕西水利,2015(1):20-24.

[4]欧震.玉州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方案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10):45-47.

第3篇:工程改造方案范文

一、目标和任务

县(市、区)政府负责统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在*年4月底前,将现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D级危房全部拆除;9月1日前,将现有的C级危房维修加固及翻新;12月底前,改造新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和教师工作用房竣工交付使用,全部完成C、D级危房改造工作任务。

二、工作原则

坚持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的原则,危房改造的规划、立项、建设和资金管理以县为主;坚持危房改造与规范化学校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修复受灾学校、校园环境美化、解决大班额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以及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和建设资金绩效评价的原则。

三、资金保障和拨付

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按照C级危房维修加固及翻新每平方米160元、D级危房拆除新建每平方米500元标准,由省财政全额负担。其中,*年2月底前拨付50%,*年7月前拨付35%,其余15%的资金,待在*年底对实际建筑面积审核验收后,在省核定的控制数范围内,按实际建筑面积计算拨付。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直接支付给工程施工单位、商品供应商和服务提供者,不得下拨至乡镇及项目学校。

四、规划和项目管理

(一)科学制订危房改造规划。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省核查确认农村中小学校舍C、D级危房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省下达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控制数,结合本地区教育发展规划及中小学布局调整实际,制订科学可行、覆盖全部现有C、D级危房的改造规划,由市教育局会同市财政局审定汇总后,上报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备案。

(二)确保改造资金专款专用。对省财政全额负担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县(市、区)政府设立专户管理,必须全部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做到专款专用,绝不能截留、挪用。

(三)确保工程质量。危房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采购、设备安装和验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范和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四)严格控制工程投资。各县(市、区)政府要严格控制危房改造工程造价。在保证安全、适用的前提下,对危房改造实行限额设计,并落实工程建设规费减免政策和优惠政策。对超出省财政补助资金的投资,各县(市、区)政府必须统筹落实,不能产生新的教育负债。工程完工后,应按规定及时做好工程结算和财务决算工作。

(五)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各县(市、区)政府应将本地危房改造工程列入*年重点建设项目,明确进度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前期报批工作,对列入改造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投资计划要一次性下达;对辖区内所有改造项目的施工、监理等,有条件的实行一次性招投标;要特事特办,简化工程报建手续,要及时落实供水、供电、道路等开工条件,确保按时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六)加强监督检查。为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各县(市、区)要每月通过简报等方式向市教育局上报危房改造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市教育局每两个月将全市危房改造工程进展情况汇总报省教育厅,并每季度向社会公布一次,以及以简报形式通报全市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同时,市教育局牵头会同市财政、审计、监察、发展改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对全市危房改造工作全过程进行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危房改造任务顺利完成,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责任书》。各级政府承担危房改造工程的责任,政府主要负责人承担领导责任,分管教育的政府负责人承担直接责任。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危房改造工程,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教育、建设的负责人为副组长,教育、财政、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检查监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危房改造工作的组织实施,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和监管危房改造资金,保证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和使用安全。各级监察、审计、工程质量监督等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危房改造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的监督。

第4篇:工程改造方案范文

关键词: 城镇电网; 工程方案; 规划

中图分类号: TM7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125-01

一、总体规划原则

随着人口进城的增加,用电负荷每年也在持续上升,作为供电部门,如何规划电网发展供电能力、电网升级改造方案的规划,实施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如有政府部门大力的支持和同领,其次电力管理部门结合城建规划发展方向,合理地加以升级改造,形成城区电网总体发展规划,引领升级改造顺利实施。

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走廊和地下空间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规划,实施不到位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重复建设。在电缆入地工程中还用考虑路灯和电力通讯线路的入地,在条件允许经济效益客观的情况下,力争同步建设环网供电,配电自动化系统。

二、整体负荷预测

根据城镇街巷商业繁华集市地域状况,地理位置,居民集中区,工矿、企业、人口、用电、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各功能分片的市局和发展规划,结合县域发展的有关资料进行负荷预测。近年来,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区用电量每年均提增在25%以上。10kV配电网络将按照升级改造有关规程、建设规范要求、标准规划水平按15年,10kV以下低压部分按照规划负荷水平10年较为合理。

三、10kV供电干线、支线改造

1.城区干线一般不超过8公里,郊区干线一般不超过12公里,城区尽量形成环网供电方案,郊区尽量形成手拉手工程,支线尽量形成东西或南北都有电源接入的可能,这样便于负荷调整,拓展捷及,利于今后发展及平衡负荷。

2.架空线路设计应重点考虑大街、小巷建筑、对地是否符合安全距离,直线、转角、拉线是否影响道路交通,避免造成车辆撞杆碰线事故。

3.电缆沟设计应合理考虑通道,沟体坚固耐抗外力损坏,尽量与其它官网远离,确因条件限制,应做隔离保护,尤其对洪水、街道雨水进行特殊处理,譬如:电缆地沟结构、出水、渗井、接地网的处理等。

4.电缆设计应考虑好易于检修,更换。高压分支箱、电缆(中间接)头等处的长度,尽量测出准确的段长,蛇形固定与电缆沟中的电缆支架敷设时应按5%考虑电缆曲折率,且不易于遭受热力、火情、刺伤、振动之灾,干线电缆规划时要做出1/500电缆敷设图,十字路口、管线密度地段应为1/100并标明层数、揽向、双重命名编号、警示、标示、区位与实际相符,便于查找发生故障原因,尽快恢复供电。

5.高压电缆敷设干线段长度最好不超500m,以减少电缆的割接及中间接头,也便于施工,根据目前符合发展情况,选用YJV22-3×185~240铜芯电缆能满足要求,分支可根据用户发展做出适当选型配置。

6.公变低压配电盘出3~4路,YJV22-4×185~240低压电缆到低压电缆分支箱再由分接箱出5~6路YJV22-4×50~120电缆进每个单元。接户线可采用绝缘线沿墙敷设或利用电缆接入。

四、高压分接箱及箱变

1.变台确定后,根据主干线走径,合理地规划高压分支的走径和敷设方式。高压分接箱,箱变的安装位置一定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应充分考虑电缆长度和分接箱的价格比,合理布点,分接箱一般按2进3~5出设计较为合理。

箱变选择要因地制宜,尽量选用干式变,多级容量较为合适,减少重复投资或增容所带来的不便。

2.高压分接箱应考虑一定的备用出线,以满足供电区负荷发展适时出线的要求。订购高压分支箱时,应考虑一定量的肘型接头和T型接头等备件,以方便运行与维护。

五、10kV高压供电系统设计

1.10kV配电系统实行环网建设,电缆一般沿大街人行道和公路,形成格状网络,相对独立,不交叉重叠。环网具有足够的联络容量,事故停电能通过道闸操作向用户连续供电,负荷切换转移不致使载流体元件过载发热。环网线路中间设有可靠闭锁的联络点,正常时开环运行,事故时联络开关运行。

2.分支线应尽量便于运行和故障隔离。如采用开关、刀闸、跌落式丝具配合等。

3.无功补偿尽可能的设计在架空线间,根据线路长度尽量安装在2/3段处。

六、设备选型

1.电缆主干线选用YJV22-3×185~240铜芯交联电缆,支线应选用满足稳定性要求高的几种截面,如YJV22-3×70~120型的10Kv铜芯交联电缆。接件过渡一定要牢固、可靠、接触面符合载流要求。

2.箱变以400kvA为宜,一般不超过630kvA。在主要街道,路间绿地尽量采用以美化环境,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中应尽可能地设置于房间。但要求防止水火灾,不能置于地下室或锅楼房内。

3.箱变高压室、配变、低压室一定要有防雨、防碰撞措施,接地应符合规程要求,且必须独立接地,不能与电缆沟或其它官网链接,且有良好防雷措施和保护装置。

4.环网开关的选型,一般应为真空断路器,开断电流及动稳定电流大于16kA,开关部分具有远方功能的RTU接口,高压分接箱选用带有故障报警指示器,保护霹雷器、带电指示器及试验用的电流插座和检修用的接地插头。

5.低压分支箱内置铜排加绝缘护套,配不饱和聚酯压制而成的PMC绝缘支架,出现采用RT16型熔断器和漏电保护空开。高、低压表内加电子智能装置实现防盗功能动力出线户设空气断路器。

七、施工

1.电缆沟开挖和砌筑中,设置好沟内的排、渗水、防火墙、接地体、电缆支架、挂板、电缆支架每层间取电缆外径加60mm,分接箱基础要根据图纸设计做好尺寸预留。回填土之前,缆沟一定要凝固好。

2.电缆排管敷设时,管低土壤逐层夯实,管顶部距地面大于700mm,直线段每隔50~100m,以及转角和分支设置竖井,以便电缆穿入和拔出。下排管时,要排裂整齐,距电缆入口处留1%坡度。管孔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每一根电缆穿一根管,不能同时设入。

3.电缆敷设要统一组织,安顺序施放,排列整齐,预留好电缆接头,安电缆外径10倍以上控制好转弯半径。多层敷设按“高压电缆在上。低压和路灯电缆在下,通讯电缆在最底层”的原则。

4.做好电缆试验工作,试验项目包括:连续性直流电阻、绝缘电阻、直流耐压、电容和相序等。中间竖井还应做好电缆编号工作。交叉管道要在图纸上标示清楚,作为设计补充部分,计入竣工图纸。

5.电缆通电之前,应分段、分片进行,编写出细致的验收试运行方案和漏电保护试验程序,并组织好抢修排险工作。

6.电缆通电器,一定要做好防人身、防设备事故预案,投入运行后,为及时消除接地、断线及闪络等故障,尽量缩短故障修复时间,需准备专门仪器设备,如SDDL-2008、QF1-A型电缆探测仪、1500V直流电源器、线路故障脉冲遥测仪等,便于故障检测。

八、运行、维护及其它

第5篇:工程改造方案范文

Abstract: The second highway is from the Baimang gateway to Makan,Dakan community that connected Futian Meilin area. Due to the original special zone outside the junction, the infrastructure is poor. With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Shenzhen continues to improv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regional traffic, road status can not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raffic demand. To reform and improve the second highway traffic capacity and improve the municipal facilities along road is very necessa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cond highway design contents.

关键词:二线公路;方案设计

Key words: the second highway;design

中图分类号: U65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深圳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深圳特区内城市建设起步早、投入大,市政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特区外的龙岗、宝安两地以及二线关周边地区城市建设相对滞后。随着《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获批,深圳市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特区内外市容环境建设与管理一体化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树立“大特区”概念,以继续深入推进特区外农村城市化工作为契机,大力推进特区外包括市政道路、公路、高速公路在内的市政道路建设和设施管养工作,打通断头路,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早日实现特区内外一体化,为实现深圳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证。

二线公路改造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白芒关附近的大社区和麻社区范围内,属于西丽水库地区法定图则区域内。白芒关是特区内通往宝安、石岩等地区的重要关口,起到特区内与特区外的重要联通作用,目前白芒关交通流量较大。二线公路是从白芒关通往麻、大社区以及连通福田梅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由于地处原特区内外的结合处,基础设施落后。现状二线公路为一条6~8米宽的简易二线边防巡逻水泥路,是大社区和麻社区对外连通的重要道路,现状道路弯道较多,局部路段坡度较大,部分路面有破损,随着深圳城市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区域交通量的快速增长,现状道路不能满足区域交通发展需求。改造和提升二线公路的交通通行能力以及完善道路沿线市政配套设施显得非常必要。

此外,改造二线公路可解决大社区和麻社区对外的交通问题,也可强化西丽北部片区与福田、梅林等区域的联系。

1 设计范围及内容

二线公路位于南山区大社区和麻社区,根据《深圳市南山11-T1号片区[西丽水库地区]法定图则》,二线公路西起松白公路,东至大社区,道路由西至东。至大二村,道路长约6.36千米,道路规划红线宽12米,双向两车道;全段设计车速为20~30千米/小时,规划为城市次干道。

二线公路区域位置图

2 主要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按建设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如下:

(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

(2)设计车速:20~30千米/小时;

(3)路面设计年限:15年;

(4)桥梁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5)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6)最小平曲线半径:100米;

(7)最大纵坡:4.125% 最小纵坡:0.3%;

(8)一条车道宽度:3.5米;

(9)车道数:白芒关至麻社区路段为双向4车道,麻社区至大社区路段为双向2车道;

(10)路面结构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

3 道路平面设计

二线公路改造工程起点接上松白公路,道路由西至东,通至大二村。道路整体线位为东西走向,全长约6.36千米。道路全线设20处平曲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100米,最大平曲线半径为1000米。道路起点处为松白公路临近白芒关口,本次对该路口进行局部改造。道路沿线为各单位和村落预留道路开口,以方便居民出行。

本次二线公路改造平面以现状巡逻路的平面为基础,由于道路路基拓宽,沿线二线铁丝网需随之北移。

4 纵断面设计

二线公路为对现状道路进行改造,本次道路设计标高按现状道路标高进行拟合。道路起点路段和终点路段地形较平坦,中间段地形起伏较大,两侧为现状民宅、厂房、冲沟以及菜地。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结合现状地面标高,充分考虑与两侧建筑物标高以及现状路口标高的衔接。道路全线设置了26个变坡点,最大竖曲线半径为5000米,最小竖曲线半径为1000米。

二线公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最大纵坡:4.125%最小纵坡:0.3%

最小坡长:98.579米最大坡长:550米

竖曲线半径:

最大凹型半径:4000米 最小凹型半径:1500米

最大凸型半径:5000米 最小凸型半径:1000米

5 道路横断面设计

根据《深圳市南山11-T1号片区[西丽水库地区]法定图则》二线公路规划道路红线宽12米,双向两车道。由于二线公路为西丽北部麻、大社区主要对外交通通道,尤其麻社区日常出行主要依赖二线公路,为了有效改善麻、大社区的交通环境,二线公路有条件情况下考虑双向4车道,为西丽北部地区远期发展预留空间。

因此,本次二线公路白芒关至麻社区段横断面宽设计为19米,机动车道为双向四车道,麻至大社区段按规划断面12米宽进行改造,机动车道为双向两车道。

道路北侧为二线铁丝网,人行出行较少,二线公路北侧人行道考虑设置为绿道(专供自行车道)。

白芒关至麻社区段断面组成为:2米(人行道)+15米(机动车道)+2米(绿道)=19.0米。如下图所示:

麻社区至大二村路段断面组成为:2米(人行道)+8米(机动车道)+2米(绿道)=12.0米。如下图所示:

6 路面结构设计

由于在道路下埋设市政管线,需对现状道路进行开挖,现状路面将无法利用,本次路面考虑新建。按照道路等级、交通量对路面的要求,根据地区气候、水文地质条件、筑路材料分布情况,结合本地区路面使用经验,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结构形式进行方案比选。

方案一:沥青混凝土路面:

细粒式沥青砼SBS(AC-13C)厚 4cm

乳化沥青黏层油(0.3~0.6kg/)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C)厚5cm

乳化沥青黏层油(0.3~0.6kg/)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5C)厚7cm

ES-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0.6cm

透层沥青(0.3~0.6kg/)

5%水泥稳定碎石厚 25cm

4%水泥稳定石粉渣厚 18cm

总 厚59cm

方案二:水泥混凝土路面

C35水泥混凝土面层厚 24cm

5%水泥稳定碎石厚 20cm

4%水泥稳定石粉渣厚 18cm

总 厚62cm

方案比选:

沥青路面的特性: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音低、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沥青提炼质量的提高,改性沥青等工艺的成熟和广泛运用,沥青面层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问题都得到改善,并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性能,沥青路面的优越性也充分体现出来。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强、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有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但水泥混凝土路面有接缝,影响行车的舒适性,路面边部和板角也容易破损,水泥路面损坏后修复较困难。

经过上面综合比较,本项目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7 人行系统设计

(1)人行道材料选择

方案一:(推荐方案)人行道采用透水性彩色人行道板砖,结构如下:

C30透水性彩色人行道板砖 23×11.5×5cm

中粗砂厚 2cm

6%水泥稳定石粉渣 15cm

总 厚22cm

方案二:(比较方案)人行道采用砼预制方砖,其面层可采用仿大理石,既防滑,又有大理石的高贵,又比大理石经济,结构如下:

仿大理石面砖 25×25×5cm

1:3水泥砂浆2cm厚

6%水泥稳定石粉渣15cm

总 厚22cm

机动道车道外边缘和人行道上的缘石均采用水泥砼预制路缘石。

经过比较环保透水砖有以下优点:

① 环保透水砖经济耐磨;

② 透水砖特有的毛面设计,能增强行人、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强度,起到防滑和减少交通事故的作用;

③ 透水砖的高渗透性,可以使雨雪水迅速渗入地下,起到补充地下水;

环保透水砖外表美观、环保、可以很好的收集雨水,保证雨水不会流失,而且贴近人性化。

经过上述综合比较,本次推荐方案一。

(2)人行过街系统布置

二线公路道路两侧主要为非建设用地,需结合公交站的设置和沿线主要人流集散地综合布置人行过街设施。二线公路为城市次干道,沿线交叉口均为平面交叉口,人行过街主要由地面系统组成。

8 绿道系统设计

方案一:(推荐方案)绿道采用彩色沥青,结构如下:

红色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3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5cm

6%水泥稳定粗砂 20cm

总厚 28cm

方案二:(比较方案)绿道采用透水性彩色人行道板砖,结构如下:

C30透水性彩色人行道板砖 23×11.5×5cm

中粗砂厚 2cm

6%水泥稳定石粉渣 15cm

总 厚22cm

彩色沥青外形美观,路面平顺,不易积水,让自行车的出行舒适、惬意,更能表现“绿色出行”的意义。而人行道板砖对于自行车出行来说摩擦力较大,路面不平顺,而且易于积水,对于雨天出行较不方便。经过综合比较,本次绿道结构推荐方案一(彩色沥青)。

9 存在问题与建议

1、设计标高要与现状标高拟合,但地形数据已过时,并不准确,故进行二线公路沿线地形测量及地下管线物探非常有必要;

2、现状多处挡墙、边坡使用状况较好,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保留,以减少工程量;

3、本道路在松白公路路口经常与南往北的交通冲突,故本道路在该路口建议实行右进右出的交通管制。

参考文献:

[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6篇:工程改造方案范文

关键词:铁路;铁路桥梁;改线方案;比选

1、工程概况

沈丹线K155+979草河1号桥位于林家台(K151+091)~刘家河(K157+718)区间,为16-10m钢筋混凝土π型梁桥,设计荷载L22,桥梁全长172.7m,桥上客车行驶速度100km/h。U型桥台,圆端形桥墩,16#桥台为浆砌石结构,其余墩台均为混凝土结构,桥墩台基础均为混凝土扩大基础,深度约3m,桥下河流与桥梁中心线正交。

桥位处线路为单线、直线,线路坡度0.4‰,60kg/m无缝线路,钢筋混凝土桥枕,桥下净空为5~7m。

该桥始建于1943年,其中8#、9#、11#、12#桥墩于1955年新修墩帽,2#~10#桥墩于1971年进行包箍处理,11~15#桥墩于1984年包箍处理。

根据工务段挖验资料及现场实地勘察,桥梁主要病害如下:

1、梁体局部风化、腐蚀、裂损严重,且有混凝土脱落,漏筋及渗水等现象,其中第1、3、9-16孔梁防水层失效,梁内部渗水严重。

2、河床下切导至部分基础外露,且有混凝土包箍脱落及漏筋现象,钢筋腐蚀严重,8#~10#桥墩基础尤为严重。

3、墩台腐蚀、裂损严重,其中0#桥台距地面2.5m处横向断裂,缝宽10mm,虽用环氧树脂胶合,但裂纹仍有发展;1#~2#、11#~14#桥墩底部包箍混凝土腐蚀深度达200mm,16#桥台边墙竖向断裂,缝宽20mm。

2、存在问题及建设必要性

3.1 桥梁存在的主要问题

梁体冒浆渗水严重,混凝土碳化;墩台腐蚀风化严重,裂缝较大,最大处有10mm;基础埋深不足,为浅基桥,不满足规范规定的冲刷深度;过水断面不足,洪水时水位接近梁底,曾冲毁丹东侧路基。

3.2 改建的必要性

桥梁为1943年日伪时期建造,建造年代较早,建造标准较低,桥梁病害较多,虽经多次大修补强,仍然存在浅基、过水断面不足等较多安全隐患。因此对该桥的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3、建设方案及主要工程内容

本次共对两个方案进行研究,均为永久改线异位新建桥梁方案,新建桥梁形式均为11-16.0m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方案一新建桥梁位于既有桥梁下游,为直线桥,与既有线平行,线间距20m。

方案二新建桥梁位于既有桥梁上游。新建桥一部分位于缓长l=50m的缓和曲线上,一部分位于直线上,与既有线不平行,线间距12m~27.4m。

4.1方案一:既有桥下游侧新建桥梁方案

本方案为在既有桥下游侧外20m新建11-16.0m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新桥建成后,将既有线转至新桥,最后拆除既有桥,清理河道。

(1)线路

减小既有沈丹线K154+980.47~K155+750.37段曲线的转向角,在K155+400.00处引出缓和曲线,将原有曲线长度缩短,并改变曲线的切线方向,在改线里程CK155+869.41处引出直线方向,新建桥梁位于该直线上,该直线与既有线通过曲线半径R=800m,缓长l=80m的曲线在CK156+683.86处连接。

改线地段最大坡度为6.5‰,最小坡段长度为200m,改线长度1.303km。

(2)桥梁

改建线路CK155+980.5处新建11-16m单线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桥梁位于平坡及直线上,长182.22m,全长194.78m。梁设计跨度16m,全长16.5m,梁高1.1m,轨底至梁底建筑高度为1.7m。

桥墩采用C30 单线圆端型实体桥墩,桥台采用C30 T型桥台,基础采用C30矩形承台、桩基础,C30钻孔桩直径为1.0m。

桥梁设双侧1.05m宽角钢栏杆人行道。墩台均设围栏、吊篮及检查梯,并按规定布置避车台。

桥台护锥采用35cm厚M10浆砌片石,下设10cm厚碎石垫层,两线桥台外侧各设置一座C20混凝土检查台阶。

桥墩台承台施工时采用薄壁沉井围堰防护。

主桥施工结束转线后,拆除既有桥梁。

(3)涵洞

既有沈丹线K155+752处有1-5.4m框构桥(立交)一座,线路平面改移后,与既有线线间距17.36m,改建线路CK155+747.43处需新建1-6.0m框构桥。

4.2方案二:既有桥上游侧新建桥梁方案

本方案为:在既有桥上游侧沈阳方向外12m、丹东方向外27.4m新建11-16.0m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新桥建成后,将既有线转至新桥,最后拆除既有桥,清理河道。

(1)线路

改变既有沈丹线K154+980.47~K155+750.37段曲线大里程侧直线方向,以曲线半径R=1900m,缓长l=50m的曲线新做一条曲线,在改线里程CK155+901.38处引出直线方向,该直线与既有线通过曲线半径R=2000m,缓长l=50m的曲线在K156+614.84处连接。新建桥梁一部分位于直线上,一部分位于缓长l=50m的缓和曲线上。

改线地段最大坡度为12.8‰,最小坡段长度为200m,改线长度1.795km。

(2)桥梁

方案二桥梁除中心里程改至CK155+979.6外,桥梁主体、结构类型、长度尺寸及附属设施均同方案一。

(3)涵洞

既有沈丹线K155+752处有1-5.4m框构桥(立交)一座,线路平面改移后,与既有线线间距3.5m,该涵需接长。

(三)方案比较

本工程方案优缺点比较见表3-2。

表3-2各方案优缺点比较表

优点 缺点

方案一 1、桥梁全部位于直线上,施工简便,日后维护工作量小

2、改线长度短,对既有线干扰小,建设周期短

3、施工进场条件便利,伐树少 1、改建后既有JD2曲线半径由既有R=2100m变为R=800m,曲线半径较既有减小,但仍满足本区段100km/h行车要求

2、涉及既有民房、红外轴温探测站及道路迁改,迁改工作量大

3、造价较高

方案二 1、不涉及拆迁民房、红外轴温探测站及改移地方道路,迁改工作量较小

2、改建后曲线半径与既有曲线半径相差不大

3、造价较低 1、桥梁部分位于缓长l=50m的缓和曲线上,施工难度较高,维修和维护工作量较大

2、改线长度长,对既有线干扰大,建设周期长

3、无进场道路,伐树较多

第7篇:工程改造方案范文

关键词:惠东县 灌区干渠 改造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流失防治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331-01

惠东县白盆珠上鉴陂灌区干渠改造工程位于惠东县境内,左右灌渠分别沿西枝江两侧呈东西走向,西起惠州市惠东县多祝镇上鉴陂,终点至惠州市惠东县平山镇。现状干渠经过多年运行,工程年久失修,干渠破损严重,常年无水。现状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仅4.50万亩左右,有1万多亩农田灌溉用水无法得到保障。

1、基本情况

1.1 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

工程区域地形地貌为侵蚀~剥蚀地貌、河流沉积~冲积地貌、人工地貌。项目所在地涉及的西枝江属珠江水系东江第二支流。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1℃,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900mm。土壤主要为山地草甸土、赤红壤。植被为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根据现场踏勘,工程沿线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主要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km2・a)。

2010年惠东县实现生产总值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人均GDP29018元,增长14.1%。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马铃薯、甜玉米等特色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增长6.2%。工业经济效益提高,民营工业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8.3亿元,增长18.2%。旅游、商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7亿元,增长15.1%。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任务。

1.2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性质为改扩建建设类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上鉴陂干渠和渠系建筑物改造,其中上鉴陂左干渠全长38.95km,引水流量为4.83m3/s,上鉴陂右干渠全长28.24km,引水流量为2.96m3/s。上鉴陂干渠设计灌溉面积6.06万亩,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中的有关规定,本灌区为中型灌区,灌区工程等级为Ⅲ等,永久性建筑物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临时性建筑物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

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为16个月,总投资估算12348.54万元。

2、防治分区

本工程防治分区为以下:主体工程区、施工营造区、施工道路区、临时堆土区和弃渣场区。

3、水土流失预测

3.1 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

工程建设期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115.63hm2。工程建设破坏植被面积27.37hm2。

3.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工程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7.37hm2。

3.3 弃渣量

工程建设产生弃土总量为44.43万m3。

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6660.17t,新增水土流失量6130.97t。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4.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在措施布设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⑴ 分区治理原则;⑵ 互补性原则;⑶ “五定”原则;⑷ 效益优先原则;⑸ 绿化美化原则。

4.2 分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4.2.1主体工程区

临时措施:渠道两侧填筑段有部分区域紧邻耕地、果园等敏感区域,为防止填筑边坡坡面土方在雨水冲刷下造成的水土流失对耕地、果园等区域产生影响,施工前先沿征地红线设置编织土袋挡墙拦挡。土袋挡墙外侧设置临时排水沟,作为本区的一个临时排水系统。排水沟出口处设置临时沉沙池,对泥沙水进行沉淀,避免黄泥水直接流出项目区。

渠道施工期间,为防止渠道内地表在雨水冲刷下造成的水土流失直接流进下游耕地与河道内,需要在河道底部每隔1km设置一座临时沉沙池,对渠道内黄泥水进行沉淀。

设置临时排水沟2365m,临时沉沙池85座,土袋挡墙2365m。

4.2.2施工营造区

工程共布设11个施工营造区,占地1.70hm2,占地类型为草地。

工程措施:施工结束后,对本区需进行土地整治与植被恢复,土地整治面积为1.70hm2。

植物措施:土地整治后,本区需要进行撒播草籽植被恢复,草籽选用狗牙根与百喜草, 撒草籽绿化面积为1.70hm2。

临时措施:施工期间,沿施工营造区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作为本区施工期间的一个临时排水系统。排水沟出口处设置临时沉沙池,对泥沙水进行沉淀,避免黄泥水直接流出项目区。

设置临时排水沟1780m,临时沉沙池16座。

4.2.3临时堆土区

本工程沿线共设置弃渣临时堆土转运站34个,每个转运站面积为100m2。总占地面积为0.34hm2。

本方案要求堆土高度不超过3m,堆土边坡按1:1.5放坡,同时还应做好拦挡、排水与沉沙等设施,该占地区域后期还需进行植被恢复。具体防护措施设计如下:

工程措施:施工结束后,对本区进行土地整治与植被恢复,土地整治面积为0.34hm2。

植物措施:土地整治后,本区需要进行撒播草籽植被恢复,草籽选用狗牙根与百喜草,撒草籽绿化面积为0.34hm2。

临时措施:堆土前沿堆土场四周设置编织土袋挡墙拦挡与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出口处设置临时沉沙池,对泥沙水进行沉淀,避免黄泥水直接流出项目区。

设置临时排水沟1380m,临时沉沙池34座,土袋挡墙1360m。

结束语

水土保持措施投资141.76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194.41万元,植物措施费4.34万元,施工临时工程费43.82万元,独立费用69.38万元,基本预备费18.72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8.21万元。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利因素,但只要切实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

参考文献: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第8篇:工程改造方案范文

关键词 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改造方案

中图分类号 TN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3-0047-02

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沟口站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由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和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系统两部分组成,在原有37CH单频网和42CH多频网2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的基础上,又新增21CH多频网和36CH单频网2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和1套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系统,实现12套中央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和承担4套中央广播节目无线覆盖模数同播试点工作。为推进此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按照《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报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发射机配套系统改造方案的通知》(宁新广技术[2015]23号)文件精神,结合本站原有广播电视发射机的重新布局安放、新增发射机安装位置、天馈线扩容、供配电扩容、暖通扩容、防雷接地、卫星地面接收天线安装、信源监测和自动化系统等进行此《方案》编写。

1 发射台站现状

1.1 发射台站概况

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沟口站始建于1973年,原址在惠农区红果子镇半山坡上,当时称石嘴山市差转台。1976年迁至惠农区沟口301省道(平石公路)以北的台址,称石嘴山市转播台。1990年,石嘴山电视台成立,在转播台建立183m高的广播电视发射塔。2003年,“西新工程”淘汰了转播台电子管发射机,全部更新为全固态发射机,更名为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沟口发射中心。2013年又更名为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沟口发射站。

目前,沟口站成为自治区三大发射台站之一,总发射功率达47.5kW,其中中央一套、中央七套、宁夏公共电视发射系统各1套,发射功率均为10kW;石嘴山综合电视节目发射系统1套,发射功率为5kW,调频广播中央一套中国之声、宁夏新闻和石嘴山调频广播发射系统各1套,发射功率均为3kW;宁夏交通音乐98.4MHz发射系统1套,发射功率1kW;手机电视CMMB发射系统1套,发射功率1kW;“户户通”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单频网和多频网的各1套,发射功率分别为0.5kW和1kW。所有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信号源来自于光缆或卫星信号。

1.2 机房及办公用房使用情况

沟口站各机房、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楼均为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超1000m2,其中动力机房120m2,大发射机房100m2,小发射机房27m2,操控机房72m2,办公用房137m2,库房60m2,职工宿舍楼440m2。

1.3 供配电情况

1)现有大武口简泉变513简林线和平罗简泉变512简林线两路10kV高压输电线路,拥有2台S9-M315/10变压器,变压器到动力机房的输电线均为铠装多股铝芯240mm2*3+1三相四线规格电缆,并由施耐德WTS320开关柜完成自动切换。

2)沟口站2台变压器同时为本站和台影视基地供电。

3)原有三相交流电源稳压器已损坏并停止使用。UPS电源有2套,分别为易事特EA660-60和科华FR-UK33100,其中EA660-60使用了30%的容量,FRUK33100使用了75%的容量。

4)新增2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和1套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系统及配套系统设备后,供电系统容量将增加30kVA,显然原供配电系统不能满足要求。

1.4 信号源系统

1)各发射机信号源来源情况:视中央一套节目发射机主信号源均为中星6B信号,备用信号源光缆信号,切换方式为手动;电视中央二套节目、中央七套节目和调频广播中央一套节目中国之声92.0MHz、宁夏新闻101.2MHz、宁夏交通音乐98.4MHz发射机主信号源均为中星6B信号;电视宁夏公共、石嘴山综合、和调频广播石嘴山广播以及数字电视单频网、多频网和CMMB发射机的信号源均为光缆信号。

2)光缆通达情况:有2条4芯光缆到达沟口站机房,能使用的是5芯,正在使用的3芯;卫星接收天线有5面,能使用的2面,并正在使用。

3)广播电视节目台内监测切换设备1套,可以监测5套模拟电视和3台调频广播的信源和发射回收信号,能进行信源切换和故障记录等,不能监测数字电视。

1.5 天馈线系统

1)铁塔高度183m,在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项目中完成了塔身除锈上漆和地锚加固。

2)在铁塔上已有16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正在使用发射的天线有10副,停用2副,不能使用的4副,并占用着较好的位置。

3)使用多工器的情况:只有3套调频广播发射系统,即调频广播中央一套中国之声92.0MHz、宁夏新闻广播101.2MHz和石嘴山广播95.4MHz使用1组多工器。

1.6 机房通风散热情况

大发射机房配置了制冷量60kW的精密专业机房空调1台,家用级5P空调2台。小发射机房配置家用级5P空调1台。动力机房配置家用级3P空调1台。操控机房配置家用级3P空调2台。

以上空调机为多年不间断使用的陈旧空调机,性能指标大大下降,已经过多次维修勉强维持。

1.7 防雷接地情况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在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项目中全部完成。

2 台站改造方案

2.1 新增发射机的安置方案

1)将新增2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分别安置于60KW精密空调左侧位置和电视中央七套节目39CH发射机与电视宁夏公共15CH发射机之间原宁夏交通音乐调频广播发射机位置。

2)将小发射机房的数字单频网37CH和数字多频网42CH两部发射机搬迁到大发射机房,并安置到原三部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位置。

3)将新增1部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系统和3部调频广播发射机安置于小发射机房,使其成为广播发射机,具体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

2.2 供配电系统增容方案

1)大武口简泉变513简林线变压器迁移到本站院内,与平罗简泉变512简林线变压器同排,并更换相关电缆。

2)更换施耐德WTS320自动切换开关电器为施耐德WTS630自动切换开关电器和其柜6只电流监测表头(包括配套电流互感器)。

3)更换动力机房低压配电柜到各发射机房发射机的配送线路。

4)增加1套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2.3 信号源系统改选方案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信号源采用接收直播卫星信号源(主)方案和地面光缆网传输(备)方案来解决。

1)卫星天线安装主方案:在动力机房屋顶有适合安装中星6B、中星6A和亚太6号卫星天线。

2)地面光缆网传输(备)方案:操控机房光缆有冗余,可在前端机房和操控机房增加相应设备将所需信源传送过来,为广播电视发射机再增加一个备用信源。

3)地面多路微波传输(备)方案: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通往沟口站的16km直埋光缆中有10km在郊外,其中直埋在沙丘下的6km光缆,由于风吹日晒已露出地面,现需要架空处理。另外郊外光缆,时有被撕断的现象发生,为此建议设立地面微波传输系统做备用。

4)在操控机房增加2台机柜用于安装数字卫星接收机、各类适配器和码流切换器等信源设备。

5)配置地面数字电视综合测试仪(包含测试天线)1套、数字电视ASI解码器1台和多功能数字射频电功率计1台,主要用于台内与台外广播电视信号测试。

6)台内广播电视信号监测方案:从主要能监测的3套调频广播、5套模拟电视节目、5个数字频道的主备节目源和各发射节目质量回收效果监视测量考虑,增加1套具有自动监测、自动(短信)报警、自动诊断、自动切 换等的广播电视信号监测系统。

2.4 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

将广播电视信号监测系统与发射机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电力及空调管理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以及自动化管理系统一并纳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对发射机、变压器、柴油发电机、配电设备、UPS等重要设备的信息采集、控制和(远程)报警;在动力机房、发射机房、操控机房、库房、宿舍楼以及重点部位和关键点设置高清视频摄像头、温、湿、烟、水等感应器,实现异常自动报警;实现自动化技防与人防相结合,有力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主机安放于发射机房,监视报警设备安放于值班室,实现对便于值班人员监视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消 防安全情况。

2.5 天馈线系统扩容方案

1)首先拆卸发射塔上原有废弃的天线,为新装发射天线创造有利条件。

2)新增的2 1CH电视天线,暂定安装到铁塔从上向下第四层天线南角,新增的36CH电视天线安装到铁塔顶层,两付发射天线需要主馈管-50-80馈线2×200m。

3)增加1多工器,将原37CH与新增36CH合成到一起经220m主馈管-50-80送往新增36CH发射天线。

2.6 机房通风散热改造方案

1)经过重新布局的东侧大发射机房,包括新增2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在内共有10部发射机,总发射功率比重新布局前降低了5.5kW,耗与产生的热量也随下降,因此空调可以暂不考虑。

2)经过重新布局的西侧广播发射机房,正常发射时发射功率近9kW,耗电量达40kVA左右,因此考虑安装1部10P恒温恒湿专用机房节能空调。

2.7 防雷接地方案

发射站接地体总体的接地电阻较好,在1Ω左右,这次仅考虑对外接地体进行检查维修,不进行大的改造。为了确保设备接地良好,对机房内的接地引线系统进行全部改造,并对电力系统进行防雷改造,增设高压防雷器、配电柜加装三级防雷器。

参考文献

[1]纪康宝.广播电视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标准[M].北京: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2003.

第9篇:工程改造方案范文

关键词:基本负荷 峰值负荷 二次网热平衡 设计方案 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TF54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自然条件背景

该市是一个县级市, 2012年成为某省首批扩权县(市)之一。全市总面积744平方公里,市区辖7镇3乡251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北坛街道、裕华街道、北关街道、西关街道、南关街道。2010年总人口约40万人,境内平川、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从北向南梯次排列,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交替分明,日照充裕,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0.4℃,平均降水量477.2毫米。截至2012年年初,全市城市绿化总面积达591.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2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7%,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7.5%。建有园林式街道19条,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达标率达90%。结合创建活动,该市还实施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古树名木保护,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绿地的总量和质量迅速提升。2012年,该市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2.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供热面积:407543平方米

其中:环保局换热站 187081平方米

二运换热站 220462平方米

(2)供热量:

最大供热量:19.15MW

其中:环保局换热站8.79MW

二运换热站 10.36MW

平均供热量: 13.85MW

最小供热量: 9.19MW

(3)管网设计温度:

二次网供回水温度 55℃/40℃

(4)改造二次管网长度:

环保局换热站: 1844.25m

其中:设计改动二次管网长度:767.33m

管道腐蚀更换二次网长度:1076.92m

二运换热站: 2270.61m

其中:设计改动二次管网长度:928.09m

管道腐蚀更换二次网长度:1342.51m

(5)工程总投资:1288.80万元

环保局换热站工程费用:450.88万元

其中供热管网(设计改动):245.08万元

供热管网(管道腐蚀):130.28万元

换热站:75.52万元

二运换热站工程费用:542.22万元

其中供热管网(设计改动):294.83万元

供热管网(管道腐蚀):160.45万元

换热站:86.94万元

四、设计热负荷

本工程热水采暖设计最大热负荷19.15MW,平均热负荷13.85MW,最小热负荷9.19MW,其中环保局换热站热水采暖设计最大热负荷8.79MW,平均热负荷6.36MW,最小热负荷4.22MW;二运换热站热水采暖设计最大热负荷10.36MW,平均热负荷7.49MW,最小热负荷4.97MW。室外计算温度为-9.1℃,冬季室外平均温度为-1.6℃,冬季采暖期采暖天数为151天。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中年耗热量的计算方法,

环保局换热站年耗热量为

Qah =0.0864×N×Qh×(ti-ta)/(ti-to.h)

=0.0864×151×8.79×103×[18-(-1.6)]/ [18-(-9.1)]

=82912.09GJ/a

二运换热站年耗热量为

Qah =0.0864×N×Qh×(ti-ta)/(ti-to.h)

=0.0864×151×10.36×103×[18-(-1.6)]/ [18-(-9.1)]

=97721.18GJ/a

得出本项目年总需供热量为180633.27J/a。

为了清楚的了解热源所负担的基本负荷和峰值负荷,做好本工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经济分析工作,本可研绘制了采暖年热负荷延续曲线,图如下:

采暖热负荷延续曲线图

五、工程方案

1、供热介质及供热参数

本工程供热介质为热水。

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环保局换热站一次网实际运行温度为92℃/46℃,二次网温度为52℃/40℃;二运换热站一次网实际运行温度为87℃/51℃,二次网温度为49℃/40℃。

根据以上运行参数,确定本可研计算供热参数为一次网90℃/50℃,二次网温度为55℃/40℃。

2、改造方案

2.1、用户热力入口

现状管网缺少入户阀门井及支管阀门井的调节,因此,水力失调严重,本工程设置入户阀门井及支管阀门井,管道阀门采用自立式压差调节阀,以增强管网的调节能力。

2.2二次管网

①管网布置

本工程为新建管网和旧有小锅炉管网并网连接,原有部分管网为同程系统,所以存在管网布置不合理现象,供热管网的改造原则为尽量利用原有路由,合理布置管网走向。具体管网布置见附图。

②管径

管道比摩阻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的要求,管网经济比摩阻应控制在30~70pa/m范围内,经核算,部分现状管网的比摩阻达到了100pa/m以上,因此,改造管径偏小的管段。

2.3换热站设备校核计算

根据建设方提供运行参数,确定本工程供热参数为一次网温度90℃/50℃,二次网温度55℃/40℃。

1、环保局换热站

1).换热器

环保局换热站供热负荷为8.79MW,取换热器传热系数2500 W/(m2.℃),换热器换热面积预留20%余量,计算得换热器换热面积为221.60m2。

2).循环水泵

根据管网水力计算得,管网总阻力为152930.24pa,换算为15.3mH2O,用户阻力为10mH2O,换热站阻力为10mH2O,所以,换热站循环水泵扬程为15.3+10+10=35.3mH2O。

循环水泵扬程考虑20%的余量,循环水泵扬程为35.3*1.2=42.4m。

本工程供热负荷为8.79MW,二次管网温度55℃/40℃,计算得循环水泵流量为

循环水泵流量考虑10%的余量,循环水泵流量为503.96*1.1=554.36m。

由此得,环保局换热站循环水泵参数为:流量554.36m3/h,扬程42.4mH2O。

2、二运换热站

1).换热器

二运换热站供热负荷为10.36MW,取换热器传热系数2500W/(m2.℃),换热器换热面积预留20%余量,计算得换热器换热面积为261.60m2。

2).循环水泵

根据管网水力计算得,管网总阻力为114378.15pa,换算为11.4mH2O,用户阻力为10mH2O,换热站阻力为10mH2O,所以,换热站循环水泵扬程为11.4+10+10=31.4mH2O。

循环水泵扬程考虑20%的余量,循环水泵扬程为31.4*1.2=37.7m。

本工程供热负荷为10.36MW,二次管网温度55℃/40℃,计算得循环水泵流量为

循环水泵流量考虑10%的余量,循环水泵流量为593.97*1.1=653.37m。

因此,二运换热站循环水泵参数为:流量653.37m3/h,扬程37.7mH2O。

参考文献:

1.北方某省某市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