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混凝土机械行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发展的条件
目前,我市生产的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的企业有80余家,20*年完成销售收入60亿元。产品主要有:污水处理设备,混凝土砌块设备和节电器、节电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其中:污水处理设备、节电设备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风力发电设备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xx市机械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980家,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已形成配套网络,能够为发展节能减排设备类产品,组织协作配套和快速形成生产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发展重点
目前,我国的环保设备、节约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发展环保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前景广阔。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支持发展污水处理设备,建筑垃圾和混凝土砌块设备和节电器、节电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势力。
1、污水处理设备。以xx机械(xx)有限公司、高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重点加快水污染特别是造纸污水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提高大型成套设备制造能力,实现工业污水处理通用设备与专用工艺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系列化、成套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标准化程度,实施“交钥匙”工程。同时,带动通用配套机械的同步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
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以安丘瑞贝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临朐环新除尘设备有限公司、xx宝威滤清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大力发展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和电除尘设备。重点发展超高压、宽距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和大型、高效复合式袋式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开发250m2以上的大型设备和蜂窝式电除尘产品。
3、新能源设备。以xx宏力集团、青能动力、中云机械、豪迈科技、xx五洲风电设备等企业为主,解决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地源、气源热泵空调机组,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加快推广新能源设备的普及应用,尽快建成xx省重要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
4、节能设备。重点支持xx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xx康跃增压器有限公司、xx瑞斯电子科技、雷奇电器、多元电器设备公司等企业发展节油、节电等产品,加速开发适应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内燃机配套涡轮增压器等产品,进一步推动增压器的应用范围。发展系列化、智能化节电装置等节电产品,并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支持xx开元电机有限公司发展高效、节能、大功率新型电机。
5、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依托xx圆友建筑机械有限公司、xx中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改进,研制以建筑垃圾为主料生产新型建材的核心生产设备,尽快实现核心设备国产化。同时对前期研发的粉碎、配料、搅拌等配套设备系统,进一步完善生产系统和综合技术规范,实施粉碎、拣选建筑垃圾环节的节能降耗技术改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专利和工艺专利,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三、保障发展的措施
(一)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依据我市机械工业特点,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抓住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市场营销网络,创新产品营销机制,引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通过节能环保产品的认证,争取更多的产品列入政府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清单,扩大采购范围,拓宽销售渠道。
(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对列入国家、省、市重点节能减排新产品开发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形成规模。
工程机械:行业继续低谷徘徊
2004年前9个月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981296万元,利润总额278975万元,应收账款125141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3.95%、-10.77%和22.62%。需求下降,产品价格下调,原材料价格上涨,应收账款大幅增长造成坏账准备增加。这些因素的出现说明工程机械行业的景气低谷已经出现。
加息等重大事件推迟了行业的复苏,同时预示着2005年国家将执行中性偏紧的宏观政策,我们预测下一个拐点将至少推迟到2005年底。
2004年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可望保持5-8%的增长,而2005年回落幅度可能达到15%以上,回调的风险快速显现。预计主营工程起重机、商品混凝土机械和叉车等机种的优势企业的业绩较好。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市场,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17%和10.31%,远远高于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平均增长率。维持行业未来一年的“中性”投资评级,对上市公司的投资策略为:精选个股,波段式操作。
电力设备:来年电网设备增两成以上
在2004年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高峰的背景下,2004年发电设备子行业保持了高速扩张势头,预计全年发电设备产量将达到7500万千瓦左右,比去年全年产量3700万千瓦增长100%左右。而2005年发电设备子行业增长大幅放缓到10%~20%之间。
由于发电设备是波动极大的周期性行业,目前行业发展正处于顶峰,并且已出现明显过热。我们认为,以简单的市盈率对发电设备上市公司估值很不合适。采用现金流折现的方法计算得到的东方锅炉、东方电机、华光股份的价值均远低于目前它们的二级市场股价。所以尽管2005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但目前价位上我们并不推荐买入。
预计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总共将投资1450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比2004年增长20%左右。由于电网设备行业的运行情况与全国电网建设投资金额线性相关,可以认为2005年电网设备行业会在2004年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再维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电网设备行业的投资价值自然非常乐观。
电网设备作为机械制造产业,在固定资产折旧,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刚性部分不变的情况下,利润总额的增长必然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所以在2005年电网设备行业增长20%左右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增长预计会达到30%以上。投资策略仍然为,看好高端和高压类产品生产企业,看好有区域优势的优质企业。
船舶制造业:三大产品值得看好
世界经济形势的向好、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以及21世纪中国海洋事业的需求与造船业的发展使命,这三大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中国船舶制造业未来的长足发展。此外,以中国为首的世界港口建设在2006年至2007年又进入高峰期,船用柴油机,集装箱及其起重机械等三大产品值得看好。
中国造船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造船能力过剩,而是严重缺少大型造船设施,不能满足国内船东需求的问题。国际上,中国船舶工业世界位次连续9年居世界第三位,与日韩两国差距在逐步缩小。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产业政策?“531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三大造船基地的加速推进,中国在未来10年中较有可能成为世界船舶的第一制造大国。
当前沪东重机在国内船用柴油机的市场占有率在65%以上,处于准寡头垄断地位,未来公司作为中国柴油机生产的龙头企业可以出现在世界船用柴油机制造的最前列。
过去15年的数据表明,世界集装箱与造船呈基本正相关。我们预计未来世界集装箱制造业年均增长率在10-15%之间。中集集团全球市场称老大,连续5年保持行业第一,世界市场占有率为50%左右,其半挂车产销量五年内也有望夺世界第一,占有全球箱式半挂车市场10%以上。
世界集装箱起重机与集装箱制造业、造船业紧密相关。振华港机的主营业务???集装箱起重机已连续五年居世界销量第一,占到世界市场份额50%以上,世界一流的长兴岛基地的顺利完工将进一步巩固其竞争地位。
汽车及零部件:上升周期中的波动
汽车产销增速放缓,利润落后于销量的增长:预计全年产销汽车505万辆,同比增长15%,明年全行业也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整体态势呈现为上升周期中的短期波动。
子行业出现分化:替代性需求使重卡、大客销量高速增长;潜在消费者减少和持币待购心理使得轿车销售势头趋缓。
成本接近刚性之后产品价格下跌使轿车企业利润将来出现负增长:汽车尤其是轿车产销初具规模后,成本下降空间减小。通过降价扩大产销规模,降低成本,以保持盈利和销量同步的模式已经失效,即便优势轿车企业的利润增长也已现出疲态,行业利润明年会出现负增长。
重卡子行业产销两旺,但短期内市场容量增长空间有限:公路物流总量的上升和治理超载后产生的替代性需求是重卡销量上升的动力;但随着运输效率的提高,市场容量增长空间有限。
大型客车今后几年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前进、公路客车和公交客车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大客不可替代的便利性将推动大客行业稳定增长。
缝制设备:后配额时代的投资拉动
经过多年的发展,缝制设备行业已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缝纫机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其中:家用机占全球产量的75%以上,工业机约占全球产量的70%,绣花机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中国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第一”的缝制设备大国。行业内呈现民企、国有、外资三足鼎立
的格局,其中民企凭借良好的经营机制,占据半数的市场份额。
平缝机、包缝机是产销量最大的机型,生产的企业众多,规模厂商利用成本优势,通过降价挤压中小厂商,2005年会延续价格竞争的格局。在特种机市场,需求量小,产品保持较高的利润率,主要是主流厂商在生产。
在服装需求快速成长、出口贸易量增加、设备更新、进口替代等四驾马车的拉动下,缝制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积极备战,纷纷扩大产能。预计2005年国内企业的产能在700万台左右,而需求量在800-1000万台左右,供求之间依然有较大差距,行业持续看好。
对于其他子行业,我们认为由于一些特殊性因素,这些子行业难以成为板块轮动中的重要品种,如国防军工制造、铁路机车制造、石油和化工设备等。比如由于铁路机车的制造成本中的钢材成本占比高达65%以上,加上其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浓,因此尽管该子行业继续景气,但是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不佳。
2005年行业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
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加速推进重工业化无疑是中国当代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主题。我们不能忽视机械行业中的投资机会。具体思路主要包括:
从关注投资调控的新动向的方面来看,加大投入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设备、农业生产机械和医疗保障以及国内的瓶颈领域(如船舶制造、铁路机车制造业和石油化工设备等)等方面,如:沪东重机、北方创业和石油济柴等。
从消费升级的方面来看,消费升级给机械行业带来的直接机遇主要集中在轿车、大型客车、电动工具、空调压缩机和中央空调等领域。同时我们认为,在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低消费、高投资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常态,消费升级给机械行业带来的直接机遇是有限的,如山东威达和长安汽车等。
来年需要关注东北板块。在东北振兴过程中,东北地区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国家粮食基地等。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船舶制造业、机床工具、电力设备、国防军工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如沈阳机床等。
关键词:陶瓷防腐涂料;机械设备;应用
陶瓷防腐涂料应用在机械设备上不但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其还比较符合当前社会对低碳环保的要求,随着生态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国家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节能环保的要求,而陶瓷防腐涂料与一般的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涂料相比有着较多的优点,其对环境的污染小,而且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运行的成本,其中机械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1 陶瓷防腐涂料的应用优势
陶瓷防腐涂料是一种耐磨型非金属材料,其具有较高的耐酸性以及耐碱性,采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技术,结合无机聚合技术制成了粉状陶瓷材料,在与无机胶水结合后可以涂抹在任意机械设备上,经过化学处理,可以与机械设备紧密的粘贴在一起。陶瓷防腐涂料具有耐热、稳定性高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以及可加工性,再加入碳化硅后,可以增强抗折强度,应用这种材料提高了设备的机械强度,还增加了设备的耐磨性。将陶瓷防腐涂料应用在机械设备上与这种材料的性能有着较大的关系,首先,其具有较高的刚度,密度非常大,可以使强度达到130MPa左右,这有效的提高了物料的抗冲击能力,在与化学技术结合后,机械设备的强度也大大增强了。
陶瓷防腐次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韧性以及抗震性,由于机械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冲击,设备会发生强烈的震动,这时设备表面的材料可能会破裂或者剥落,而陶瓷防腐涂料有着良好的断裂韧性,其受到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在极高的振动频率下,也不会出现损坏迹象。陶瓷防腐涂料还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在制作这种涂料时采用了补强技术,这改善了材料的性能,一般的陶瓷材料存在体积不稳的问题,很容易出现裂缝,而采用补强技术后实现了无接缝应用。这种材料的环境相容性也比较好,采用的原料具有较强的耐酸性以及耐碱性,所以不容易与矿渣等发生反应,受温度的影响也比较小。陶瓷耐腐蚀性材料的种种特性都使得其在机械设备的应用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有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设备的运转效率,发挥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在机械设备的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一致好评。
2 陶瓷防腐涂料的分类
2.1 无机纳米耐高温陶瓷涂料
陶瓷防腐涂料是采用无机技术研制而成的,属于无机化合物,其在高温的环境下不容易分解有害物质,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这种材料采用了多种无机材料,采用的是耐高温瓷膜涂料技术,所以具有耐高温的特性,而且硬度比较高,其可以代替,特氟龙,材料,而且比较适合应用在加热炉这一设备上,可以减小辐射,还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有效延长了炉衬炉管的使用寿命。
2.2 无机和有机纳米杂化复合耐高温陶瓷涂料
这种材料既具有无机材料的特性,也具有有机材料的特性,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复合型材料,实现了两种材料的性能互补。无机和有机纳米杂化复合耐高温陶瓷涂料有着较强的耐高温特性,其可以在900-1200℃的环境下使用。
2.3 耐化学腐蚀陶瓷涂料
涂料主要是用于各种环境下,对于酸、盐类等的抵抗,以获得对于器材等的保护。在工业特殊生产上,该种涂层为了获得综合性能的提高,进行大量的改进)而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该种陶瓷涂料主要又以无机、水性等形式来获得绿色环保的性能,不但避免了传统有机涂料对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不利的缺点,又进一步对其自身进行改良,使其附着力、柔韧性、综合防腐性得以大大提高。该涂料安全、环保,可直接涂覆、涂层致密、耐磨性强,成本低,防腐性能优良、且常温固化、易喷涂、工艺简单、绝缘性高。同时具有很强的杀菌防霉功能,是一种尤其适用于管道防腐的。
2.4 重防腐耐磨防腐涂料
重防腐耐磨防腐涂料是以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陶瓷粉作为耐磨填料的可在常温固化的双组分涂料、是将纳米、亚微米陶瓷颗粒和树脂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囊状陶瓷,可在常温固化的涂料、由于该涂料中使用三种不同球型结构纳米、亚微米级的陶瓷粉,并合理选择填料的PVC值,使每一个陶瓷粉颗粒均被涂上环氧树脂,紧紧地包在固化膜下,同时具备陶瓷的刚性和环氧树脂的韧性,从而使涂层具有超光滑的表面、极强的抗冲击力和卓越的耐腐蚀性、该涂料具有耐磨性、耐蚀性优异、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较高、施工方便等特点。据介绍,油田油气的集输管道、自喷井、注水井和地下管道等设备的内壁除易腐蚀外,还常伴有设备间的摩擦、液态介质冲刷等机械性破坏。在介质的腐蚀作用中、油田污水对设备的损坏最严重。重防腐纳米陶瓷涂料则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涂料同时还可用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复合材料设备的长期防腐。新型耐磨防腐涂料主要应用于各类管道内防腐新型防腐涂料、它解决了不锈钢内衬管在使用中出现的内衬脱落现象、填补了我国在利用陶瓷涂料进行管道内防腐的技术空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高速列车、汽轮机和发动机的叶轮、舰船的螺旋桨、水轮发电机的叶片、船舶的甲板、远洋货船、海上平台、污水处理槽、以及泵体、泵的叶轮,阀、建筑物的地板、路标漆等,它们受到高速气流和水流的冲刷和机械力的作用,材料的腐蚀和磨损非常严重。油田油气的集输管道、自喷井、注水井和地下管道等一些设备的内壁腐蚀情况也非常严重,设备除去单纯的腐蚀破坏之外,常伴有设备间的摩擦,液态介质冲刷等机械性破坏作用。开发研制具有优异防腐性能和耐磨性能的重防腐纳米陶瓷涂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结束语
陶瓷防腐涂料有着较多的应用优点,其不但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还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机械设备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机械设备企业应用陶瓷防腐涂料技术,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在应用陶瓷防腐涂料时也具有一定缺点,比如涂层的硬度比较大,而且表面过于光滑,是的成膜性较差,涂膜容易发生开裂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采用喷砂的方式,但是对于大工件则会增加成本与工作量,所以这一材料在推广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限制,需要不断的完善与解决。
参考文献
[1]一种新型多功能防腐涂料顺利完成小批量研制[J].宁波化工,2011(03).
那么,你知道系列运载火箭的心脏――火箭发动机是哪里研制生产的吗?它就是陕西制造的。火箭发动机制造属于陕西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陕西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陕西装备制造业加快了自主开发、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开发了一大批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使陕西成为全国四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成为领跑陕西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形成了门类齐全、产品众多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许多产品代表了中国的发展水平,为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陕西装备制造业进入了快速腾飞时期。2006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04.3亿元,比2005年增长29.6%,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以上,仅次于石油化学工业居全省第二位;实现利润39.7亿元,比上年增长62.7%;销售收入849.4亿元,增长27%;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净值达350多亿元,从业人员达40多万人。
陕西装备制造工业已经形成五大主导行业。一是汽车工业。以重型汽车及其零部件为主,载货汽车、轿车、越野汽车、特种汽车等品种齐全,并打入国际市场。目前,陕汽集团正在西安泾河工业园区建设5万辆重型汽车新基地,将于2008年全部建成。
二是电工电器行业。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高压、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等电力机械产品科研、开发与生产企业,承担着全国高压输变电设备1/3的制造任务,是国内唯一能成套提供直流输变电设备的企业。
三是航空航天行业。其总体规模居全国第一,研制生产的运七、运八系列飞机、新舟60客机、火箭发动机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内航空工业最密集的地区。目前,国家已批准建设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四是机床工具行业。齿轮磨床、螺纹磨床、坐标镗床、复杂刀具等产品享誉国内外,并在向大型、集成、高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秦川精密机床股份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绿色环保高精密数控磨齿机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是通用机械行业。大型混凝土搅拌机、大吨位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产品出口国外,轴流压缩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
发展重型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工业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和规模经济性强的特点,近几年正迅速朝着集群化方向发展。陕西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条件相当有利:整车产销量已形成规模,产品覆盖4大类、16个系列、近1000个品种。8吨以上重型汽车产销量位居全国第4位,15吨以上重型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越野车占军方采购量的95%以上。
“十一五”期间,陕西将集中力量将重型汽车培育成一大产业集群,建成全省一大工业支柱和产业亮点。其主攻方向是以大吨位、大功率和适用专业化运输的高端重型汽车。要抓好扩展重型汽车产业链条,推动企业结成创新网络,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坚持集团化与集群化结合,互相促进,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带动生产要素的聚集整合;坚持整车和零部件结合,双向驱动,着力加强省内配套体系建设;坚持核心产业与辅助产业结合,联动发展。
“十二五”期间,以增强区域竞争力为重点,采取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的产业升级措施,全面提升集群的整体素质,形成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确立国家级重型汽车产业集群和西部重车产业高地的地位。
“十二五”以后,为集群跃升阶段。要以增强集群国际竞争力为重点,使产业集中度、产品外向度、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分工合作中确立一席之地,使陕汽集团发展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并跻身世界重型商用车行列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要抓好重型汽车供应链建设,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要整合相关科技资源,加强重型汽车创新网络建设。创建陕西汽车研究院,形成集群创新网络核心。在泾河产业园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城,发展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汽车衍生经济,对外打响陕西重型汽车这一区域品牌。
参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陕北能源化工业和关中装备制造业是陕西最为重要的两大支柱产业。在能源化工产业中,设备投资一般要占工程总投资的40%左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实施的“三个转化”中,将需要一大批重大装备。但从国外省外购进的大型设备,因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的限制,运不进去,不得不降低设计标准。加之运距长费用高,一个百万吨的甲醇厂,仅设备运费就要花近1亿元。而陕西的装备制造业完全有能力承担起能源化工重大装备的研制。为此,要积极组织关中装备制造业北上,参与研制能源化工装备,这将会大大减少项目投资,降低维修和运行成本,促进能源化工业与装备制造业紧密结合,培育面向未来的接续产业。
按照规划,2020年以前陕北能源化工业总投资将达到6000亿元以上,其中机械装备约2400亿元。当前,陕北能源化工绝大部分装备被国外和省外企业占领。如不迅速扭转这一被动局面,陕西装备制造业将痛失难得的发展良机。
组织陕西装备制造业进军陕北参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重点在五大领域:一是煤化工设备。它的种类多,数量大,前景广阔。陕鼓集团、524厂等20多家骨干企业可以从事煤化工设备的制造,西北化工研究院等5个单位能够承担工程和工艺设计。二是电力设备。预测全国煤电装机在“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将净增2000万千瓦,2010年至2020年平均每年净增1850万千瓦。陕北是我国重要煤电基地之一,为“西电东送”北方大通道建设提供成套输变电设备,前景非常广阔。三是一次性能源的生产、运输设备。这给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创造了市场机会。四是环保技术装备。现代能源化工项目需要大量环保设备进行配套,环保产业将伴随基地建设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新型产业。五是工程机械。适应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需要,陕北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对各类工程机械需求巨大。
组建一批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集团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火车头,是创造经济效益的顶梁柱,是创立名牌的主力军。中国名牌大都是大型企业集团创立的,陕西大型企业集团也先后创建了重汽、陕鼓、法士特、标缝、龙钢等一批知名品牌,为陕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发展陕西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集团,要依托优势企业,重点在重型汽车、机床工具、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电子设备、石油机械和输变电等领域,培育10多家销售额达10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要坚持以产权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有效整合,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迅速壮大集团实力。要坚持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重点,做到集团化与集群化结合,行业整合与资产重组结合,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资本运营与实业经营结合,不断推进集团做大做强。
发展陕西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集团,一是要制定组建规划。要以“十一五”规划为依据,突出发挥产业优势,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帮助重点企业集团理顺银企关系,提高信用等级,增大信用额度,解决企业集团运营中的资金不足问题。三是推动科研单位加盟大型企业集团,以迅速提升企业集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发展,支持其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关链接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
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国际组织并未提出“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因此,这一概念可以说是我国所独有。它的正式出现,见之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185个小类。
(2)内容
装备制造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重大先进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工业“母机”,包括数控机床(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
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少(无)排放、环境友好、方便操作等特点。
关键词:热处理;车间设计;通风排烟系统;冷却系统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在机械行业技术改造中,热处理车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厂的热处理车间(或工段)以中小型为主,过去未予足够重视又大多年久,设备比较陈旧,生产环境有所下降,设施布置方法原来就不够理想或欠完善,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以致故障时有发生。
热处理车间的设计,除要求工艺分析正确,设备选择和平面布置合理,通风排烟系统设计环保外,还应将冷却循环系统方案设计好。热处理车间技术改造应当本着“既科学合理又符合生产实际需要,投资费用较少”的原则进行。
1热处理车间厂房的设计
1.1 车间厂房的设计
车间的设计应有利于车间的通风、排烟及除尘设备的安装,即有利于环保要求。热处理厂房的外墙、隔墙、地面及顶棚的设计采用防火、耐热结构与材料。
1.2 厂房的主要尺寸
(1)厂房的跨度和柱距。厂房柱距一般采用6m或6m的倍数。钢结构厂房可适当加大,一般为6~9m,在起重机起重量不大时,钢结构厂房的柱距在7.5m 较经济。厂房跨度≤18m时应采用3m的倍数,厂房跨度≥18m时应采用6m的倍数。
热处理车间柱距与跨度选择:厂房的跨度和柱距取决于生产规模、设备类型和平面布置。当采用钢结构厂房时,其跨度和柱距可根据工艺需要由结构专业做出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本热处理厂房为钢结构厂房,跨度采用24m,柱距采用8m。
(2)厂房的高度
厂房内应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阳光充足,这就要求厂房有足够的高度。热处理车间厂房的高度取决于产品的工艺需要和设备类型。井式炉应尽可能置于地坑内,以降低厂房高度。
在通常情况下,厂房高度的确定,可参考表1-1。本厂房高度采用9m。
表1-1厂房高度的确定
车间情况 下弦高度(m)
不设吊车的单件小批生产车间 6~7
设有吊车的成批生产车间 8~9
大批大量流水生产且有桥式起重机车间 10~11
需要特殊高度的车间,如有较长轴件的车间 计算决定
1.3 厂房的结构形式设计
除要求厂房有足够的高度,并设置足够的门窗、天窗(设计采用电动控制),便于空气流动,以减少车间内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污染,同时还应设计与安装向外排除有害烟尘的通风、排烟及除尘装置。
车间厂房采用钢结构形式,并配合使用(阻燃)彩钢板。在车间易产生污染源的房顶处设计与安装通风排烟装置。
2.热处理车间的平面布置
在设计车间平面布置图纸时,除了将厂房、主要设备、附属房间、车间大门等主要尺寸标注在图纸上,还应标明设备的动力点、压缩空气供应点、水的供应点和排放点、通风排烟点及除尘点等。其原则如下。
(1)有利于车间通风、采光和改善劳动条件。所采用的可控气氛多用炉作为高大热处理设备,靠近内墙布置,便于车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而自动校直机及中频感应加热炉、抛丸清理机作为小型设备和产生有害物质的设备,靠墙外布置,利于通风、排烟及除尘装置的安装。
(2)附属房间的设计。可控气氛多用炉所用的丙烷气、甲醇等属易燃、易爆物品,其供应间或减压间等设在厂房外,建成独立房间。为防火防爆安全起见,其房间承重结构设计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顶设计宜采用轻质屋面板,房间安装的门窗设计要求呈开启状态(即向外开启状态)。
3 通风排烟、除尘系统的环保设计与安装
热处理生产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油烟及粉尘等,必须及时处理并排放掉,以满足环保要求。当然废气最好燃烧后排放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环保的方法是采用湿式过滤机,将可控气氛多用炉产生的废气用管道送到湿式过滤机,废气在湿式过滤机内同循环水幕进行交换,除掉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再排放到空气中。湿式过滤机有利于净化空气、保护环境,而且设备的购置成本和运行成本都不高,完全符合当前国家环保要求。
3.1 通风排烟系统的环保设计与安装
采用全面通风排烟系统设计,车间房顶设计通风排烟点及天窗等。天窗的设计采用了电动开启系统,这样可以将室内废气及时排放掉,并将室外大量新鲜空气引入车间内,使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稀释到国标所允许的范围。
而且,在车间局部(如吊挂式抛丸机、连续清洗机、淬火压床及可控气氛多用炉用回火炉、清洗机及淬火油槽等处)设计与安装了通风排烟系统,即把有害气体、粉尘等从其发生源旁直接排走。经使用,其通风排烟效果明显,完全达到JB/T 5073《热处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
油烟处理更加环保的设计是采用油烟净化设备,如采用郑州机械研究所利用静电化原理生产的烟气净化设备对淬火油槽、回火炉及淬火压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进行净化处理,从污染源头将排放油烟收集净化,因此可以保证对大气环境没有污染。
3.2 通风排烟管道的设计与安装
(1)通风排烟管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车间吊车、管线和其他设备的影响,可设计采用空中与地下布置形式。
(2)通风排烟管的壁厚一般为1.0~1.2 mm,管材最好选择耐腐蚀的镀锌板。采用咬接,咬口缝应紧密,宽度均匀,以免产生漏气。
(3)根据每一设备的排烟要求,可设计单一或几个排烟点的联合管道系统,有干线与支线。并设计出相应流量、功率等要求的通风机,以保证具有足够排烟能力。可控气氛多用炉选用4-72-10C型离心式通风机,其流量与功率分别为26 750 m3/h和7.5 kW;淬火压床排烟选用4-72型通风机,其流量与功率分别为3 709 m3/h和1.1 kW,完全可以满足排烟要求。经使用,效果良好。
(4)通风机安装时,执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TJ 231(五)—1998)。
(5)通风排烟管支、吊架间距要求如下。
a.水平安装。在通风排烟管道直径小于400 mm时,其管道的支撑立柱、吊架间距不得大于4 m;在通风排烟管道直径大于或等于400 mm时,其管道的支撑立柱、吊架间距不得超过3 m。
b . 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 m,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应少于2个。
(6)车间向外排烟的烟囱高度
设计应高于15 m,一般要求高于车间房檐高度,以利于排烟。
3.3 排烟管道灭火装置的设计与安装
淬火油槽、淬火压床等使用的排烟管道,长期使用后管道内会残留有油垢,在遇明火时很容易燃烧。若处理不当,会发生火灾。
这是热处理车间经常着火的原因之一。在车间具备氮气源(如制氮机等)的条件下,可在排烟管道上分段设计并安装灭火点(即氮气排放口)。氮气灭火效果很好,加上本次工艺设计采用氮气-甲醇工艺,有制氮气机提供充足的氮气作为保证,因此本次设计采用氮气灭火案很方便。
3.4 除尘引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渗碳淬火后的齿轮表面清理所采用的抛丸清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产生固体有害物,即热处理生产性的金属及混合粉尘等。本设计采用了吊挂式抛丸清理机,它的使用不仅密封效果相对较好,而且生产效率高,并大大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同时,除尘设备采用了除尘效果较好的滤筒式脉冲反吹除尘器。抛丸清理机安装在车间内部的外墙附近,这里容易安装相关引风与除尘系统,并设计成独立的房间,以满足环保要求。经使用,抛丸机除尘效果良好、环保、无污染。
更环保的方法是采用湿式除尘器,用风机将含金属粉尘的废气抽到湿式除尘器内,利用水幕除去金属粉尘,再将不含金属粉尘的气体排放到厂房外。
3.5 蒸气引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在使用自动清洗机清洗齿轮的过程中,产生的热蒸气需要及时排放掉。若清洗设备靠近车间外墙附近安装,其蒸气引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同排烟系统一样相对比较容易;对于清洗机必须安装在车间中间,而且有吊车行走时,可以考虑将其设计成地下引风管道排布形式。本次设计采用后面方案,经过生产应用,清洗机蒸气引风效果很好,车间无污染。
4.冷却系统
闭式冷却塔循环冷却是目前热处理车间最新型的循环冷却方式,该方式以不用另设循环水池、占地面积少、布置灵活、节能环保、适应性广、综合效益好等优点,已在热处理车间中规模化成功使用,是目前热处理车间在大多数工况下循环冷却系统设计的首选。
4.1工作原理
闭式冷却塔将被冷却介质通过盘管与管外的空气和喷淋水进行热交换,形成了封闭循环系统,避免了被冷却介质与空气直接接触而导致污染,从而造成被冷却介质的浪费、设备堵塞等故障而影响正常使用。喷淋系统会在介质温度过高时( 超过设定的温度时) 自动启动,喷淋泵将水喷洒在湿热的盘管管壁上并形成水膜,通过蒸发吸收大量热量( 蒸发潜热) 。喷淋水一部分变成水蒸汽,被流动的空气带走,未被蒸发的水滴落在集水槽里供下一次循环。
4.2热处理车间应用闭式冷却塔的优点
4.2.1设施简单、布置灵活
闭式冷却塔大多数情况不需要在车间外部设置循环池、水泵房等其它结构设施,其为集成化设计,体积较小,布置起来比较灵活,为动力管线复杂、设备地坑多、通风换气多、供水供电量大的热处理车间的工艺布置带来很大的方便。
4.2.2节水、节电
闭式冷却塔的冷却介质( 水) 为全封闭内路循环,不需要在循环池里边一次注入大量的水,并且省去了从循环池至设备的供水泵,因此,节水、节电效果比较明显,综合经济效益较高。
4.2.3适应性广
闭式冷却塔可冷却的介质包括自来水、软水、淬火水、PAG 淬火液、淬火油等,基本上包括了热处理车间大多数冷却介质,适应性非常广。
4.2.4 环保
闭式冷却塔全封闭循环,既保护了冷却介质不被空气污染,也避免了介质对空气的污染,喷淋水的蒸发量减少,也会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5.结语
随着人们提倡低碳环保,建设绿色工厂意识的深化,热处理车间设计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结构简单,布置灵活、节能环保、适应强、综合经济效益高的设计方案将会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先泳.热处理车间设计.武汉:华中理工在学出版社,1989
[2]谭文胜,李子均,项品义,等.密闭式冷却塔的优化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 2) :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