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

对企业经营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企业经营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企业经营的建议

第1篇: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强化安全;加强管理;注重科研;提高素质

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业绩下滑、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现金流不足,全球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种种因素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化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形势,通过危机认识机遇、抓住机遇和创造机遇,取得逆境发展。

一、坚定信念,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周期性变化。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建国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以来,企业经历了多次“发展――调整――再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如果每一次调整都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就会取得更大的发展。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和全球经济形势,新一轮调整已经拉开序幕,大家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这种状况,必须从容应对,迎接挑战,逆风飞扬,取得更大的发展。纵观百年企业的发展历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路平坦的,也经历坎坎坷坷、几度沉浮,但走过坎坷终会有阳光大道。没有过不去的坎,面对困境,只有及时调整、适应变化,方能保持持续发展,能挺过难关就是好的企业、好的干部、好的员工。面对困境,百年企业靠的艰苦创业、坚忍不拔、善抓机遇,迎难而上;靠的是同心协力,凝聚人心,团结向上,共度难关,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树立忧患意识,坚定信念,愈挫愈奋。只要行动迅速,措施得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向着百年企业的目标迈进。

二、强化安全,确保生产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行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必须始终把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环保第一要务”的原则,立足防范,强化管理,不断创新,努力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环保生产、清洁生产、文明生产。一是制定安全责任制并逐级分解到个人,明确共同目标,落实各自责任,实行动态管理。实施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加大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力度,大幅度提高安全环保奖罚金额,提高每个单位、每个人的安全环保风险意识和责任心,保证安全环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环保检查工作,把“三废”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实处,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严肃工艺纪律、保证生产环境清洁环保,以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工艺、查设备、查隐患、查落实为主要内容,对生产工艺指标、劳动纪律、项目建设、危化品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员工培训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进行检查,查处隐患及时整改和处理;三是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事故处理并进行责任追究,对违章操作人员严肃处罚,对管理不善、监督不严、工作不力者追究责任,对酿成事故、给环境造成影响、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人更是给予严重处罚,并追根溯源,不管事故原因牵涉到谁,都根据责任大小一并处理,使全体员工时刻关注安全环保工作,保证生产稳定运行。

三、从严控制,积极加强内部管理

生产成本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谁的成本低,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要加强对产品成本和费用的控制,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降低消耗和成本。一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根据原材料及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及时量、本、利决策,以利润最大化原则,调整产品结构,安排产量计划。以利润为中心进行成本管理策划,推行成本倒算制。用倒推法促成本管理,严格考核,超罚节奖;二是向内使劲,树立长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严格控制和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减少各类费用;三是加大用工制度改革,科学合理使用劳务工,降低工资成本。加大工资奖金发放比例,根据经济效益及时调整;四是深入开展班组比较管理绩效考核,提升班组建设水平。以“过程控制”为重点,以各岗位“主要工控指标”为比较对象,以生产厂为单位,开展“班组比较管理绩效考核”,实现“优质、低耗、高效益”的目标;五是扎实开展对标管理,促进各项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以“对照先进、查错纠弊、持续改善、不断超越”为主题,有效开展对标管理活动;坚持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对标,将活动延伸到部门、班组和岗位,形成层层有指标、人人有目标的对标链条,使产品成本、主要消耗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四、重视科研,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原料大幅度涨价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要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一是围绕产品多元化,产品向深加工、专业化、高附价值方向发展,使产品从单品种向多产品、多品种方面转移,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二是及时跟踪行业和相关产业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第一时间的推广应用,突出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作用,依靠科学技术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三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在全公司积极宣贯节能工作的意义,倡导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理念,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电为重点,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创新节能增效工作,积极实施挖潜技改项目,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四是围绕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原料路线优化改造的问题,尽快研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五是继续做好小改小革工作,组织和动员全公司员工广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小改小革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用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价值。

五、灵活机动,不断深化经营管理

一是坚持经营“三大原则”,即价格执行原则、付款原则以及客户选择原则,降低采购价格;二是坚持“满产满销”原则,科学、准确判断市场,在确保资金流向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适量库存产成品;三是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完善采购价格管理体系,采用差别化定价和不同的付款方式,有效提高购进质量和数量,变被动采购为主动采购,掌握市场主动权;四是进一步加大营销力度,发展和巩固一批用量稳定、资金信誉好、市场潜力大的用户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五是加大两个市场的拓展力度,在出口贸易上有新突破,着力培养优质海外渠道资源,加大外贸出口,充分发挥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的业务,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省、市外贸的各项扶持政策,培育具有规模效益的出口基地;六是积极探索物流贸易,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七是积极推行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监督制约的价格管理体系,全面协调供销、物资、设备、项目的价格,确保公司物资采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动态,供应价格合理稳定,内部物流有序高效、项目建设优质高效,通过各种形式,征求意见,改进管理,堵塞漏洞,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六、提升素质,建立一支能打硬战、业务精良的员工队伍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根本方针,积极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和奋发图强、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加大培训投入,拓展培训的范围和深度,有效解决广大员工特别是员工迫切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等问题。通过日常教育培训、转岗培训、取证培训、新员工入厂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形成多样立体化培训,全面提高一线员工业务技能;二是加快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积极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三支队伍,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积蓄力量;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活动,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施“每周一题”和“每月一考”、“每季一训”等措施,激发员工学习岗位知识的积极性;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进一步开展文化手册、行为规范、企业理念的学习、教育,建设企业文化阵地,对内营造出团结实干的文化氛围,对外展示出蓬勃向上的崭新形象,引导、塑造、培育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观念,培养真心实意、真抓实干、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使员工队伍始终保持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2篇: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

(南宁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1)

[摘要]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中,成本控制依旧是一大难题。虽然可以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很多,然而,在成本控制中,也有最为有效的方式与基本原则,即:在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采购阶段,质量监控阶段等成本控制,以及减少资金占用,控制人员管理成本等。

关键词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43

1成本费用控制

建筑工程在管理成本过程中,为满足顾客要求、高层管理者及相关方的要求与法律法规等一类的成本要求,就使得成本的控制必不可少。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为了保障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益,一旦源头控制没有到位,就要求尽可能在节流阶段控制成本,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的控制方式方法,并且确保成本管理责任制更加到位。只有确保成本控制措施针对性强,更加有效科学,综合系统的控制起包括作业,成本工程,成本管理技术方法等各方面,才能确保成本控制工作更有成效,切实使成本控制在相应规定范围,达到预期要求。

2目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现状

(1)施工行业的不完全竞争现象制约着成本管理的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建设市场发展虽快但缺不健全,一些评标不当,关系议标,成本弹性化等不完全竞争现象层出不穷。这样选择企业,就导致了企业自身的成本优势毫无竞争力。除此,在客户关注的因素中,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差异化。上述几点都使得施工成本管理在工程企业中运行缓慢。

(2)施工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大。①在工程建设中,其项目有着技术性高,工艺性强,材料及技术的运用交替速度快等特点。②工程材料品种、规格多,材料质量、档次、价格相差大,定量分析和预算、编标口径较难统一,因此,造成岗位目标成本制定不确切,导致节约成本积极性调动不充分。

(3)成本责、权、利落实不到位,兑现不及时造成成本责任感不强。在工程建设竣工后,经常会出现业主拖延结算的现象,同时还有长期欠工款,成本节约奖失信等方面问题,这样拖长工期,不守诚信便会导致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工程项目与土建项目不同,其施工周期较短,就容易导致成本统计工作跟不上进度,从而使得成本检查过程依据不足,成本控制失败。

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途径

(1)投标阶段工程成本控制。在施工企业运作中,工程项目的竞争从投标阶段开始。工程项目成本期望值的确定,就一定要建立在事前工程项目目标成本预测控制之上,使其投标报价既能保证获利,又具有竞争性。同时,在预测投标成本过程中,要密切结合施工图,通过对项目的分解,并切实了解施工现场状况,从而根据工序标准成本来建立预测方法,从而确定企业的成本期望值。之后,要在此基础上,对于竞争者的技术,管理水平,投标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优利润,从而确定最后报价。也只有如此进行报价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力。这之后,将会使中标后的利润空间加大,促使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鉴于此,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2)中标后施工准备。一旦工程中标,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以及目标责任成本分解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中至关重要的。建设中期目标成本计划的制订方法也要根据工序标准成本的制订方案。从而使得企业施工先进水平有所展现,进而可以有效的控制事中目标成本,促使效益提升。

(3)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成本控制。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是事中目标成本控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就是要从影响成本的因素着手,制定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内。

(4)结算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在结算时,工程造价人员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并与调整的目标计划成本对比,对项目经理部进行考核,项目经理部对班组进行考核,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奖罚。

4建筑业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

(1)控制质量成本。一是预防成本。其主要针对于在预防阶段出现的质量不合格现象导致的费用消耗,其中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信息与专门质量培训,质量技术宣传,管理活动等费用都包含其中。二是鉴定成本。其主要涉及方面是建筑材料检验、试验费用,工序检测费,计量服务费,施工质量评审活动费用等用来衡量施工项目是否与其设计要求和建设规范相匹配的费用。三是内部故障成本。工程施工完工前期,由其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而产生的费用,比如:返工、返修损失费,以及由于质量过多,技术超前而导致的支出增加与损失等。四是外部故障成本。这方面主要是发生在竣工之后,工程建设质量一旦不符合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就会产生相应成本。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方法。建筑施工质量成本控制是对建筑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全面控制。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施工项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的情况下,使其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即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采取措施、及时纠偏,以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控制是一项涉及施工生产各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质量成本的四大构成以系统的思想进行整合,对工程项目的材料、人工等成本项目进行五个方面的事前和事中目标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的质量成本在工程进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优化工作流程。如今,中标在市场经济要求下,大多为低价与合理低价。因此,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务必确保施工现场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障其适应市场。系统的工作流程与步骤的总和形成了工作,人力、物力的消耗体现在每个环节。所以,为了尽可能降低支出,减少浪费,流程控制管理至关重要。

(2)减少资金占用。一个建筑企业最基本的根源以及其流动的血液,便是资金。各种形式,时段的借款,债券,股票,资本,都是资金的体现,都是一种成本,一种机会成本。资金占用越少,资金成本就会降低,收益便会增加。就此,只有科学利用资金,才能解决建筑企业资金耗量大,占时长的问题,提升经济效益。

5结论

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密不可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成本控制是非常关键和复杂的。从投标到施工,从企业层、项目经理层、作业班次等各个部门、环节都涉及成本控制。由此,一个工程越是复杂,规模跨度越大,其成本控制对工程造价的作用就越显著。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与其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和基础离不开工程项目效益。为了使工程成本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将其控制在先进技术与管理水平之下,促使其达到企业施工成本最低值,以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要使绩效考核标准严格根据工序标准成本进行,在项目前、中、后均进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钟汉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

[2]叶小甦.工程财务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

第3篇: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

[论文关键词] 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外部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是指企业系统以外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即人力资源受到当今时代和社会影响而具有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由于这些环境因素都处于企业的范围之外,企业不能直接地控制,而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状态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二者互相联系,互为作用。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主要指政治稳定性、政府的管理方式以及政府的方针政策。

(一)政治稳定性。政治环境一般不能直接作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但能影响企业,进而影响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稳定的政治制度、和谐的社会生活、丰厚的人力资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壮大的的充分条件。总理在十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把握好:一是稳定,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是完善,就是根据经济运行新情况及时完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三是落实,就是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执行力,真正把各项政策部署落实到实处。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中国的富强、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为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

(二)政府管理方式和政府方针政策。与政治稳定性相比,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的作用更有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具有连贯性和延续性,以减少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波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的任务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要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深化电力、邮政、电信、铁路等行业改革,稳步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深化保险业改革,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等等。这一系列方针政策将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宽广的途径。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主要指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状况、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

(一)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具体方式,它集中体现为资源的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价格杠杆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拥有相对独立自,企业可以根据内部的的各种因素自行对人力资源进行统一配置,职能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十五”以来,国有经济布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取得新进展。邮政、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境内外成功上市,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深入开展,深化和扩大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完善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等一系列改革的成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储备了外部变量,使人力资源成为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一种。

(二)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状况。在市场趋向完善,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状况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内生变量。企业在作出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规划时,重要的一项就是企业未来的前景,而企业未来的前景是与整个经济发展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形势繁荣发展,企业的前景看好,企业会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的需求就相应增加,相反就相应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源供需预测时,要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人口规模和结构的改变和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考虑内外部两个渠道,及时调整好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对策。

(三)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是国家的技术环境,是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的晴雨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是市场竞争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本质上说是企业对新技术开发的投入、采用和扩散,是人力资源价值的集中体现。而新技术的快速扩散,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也能扩大人力资源的供需平台,增强人才流动。使企业在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注重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多元化提升、人才化发展,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硬实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导入,使人力资源体现的技术正在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主要指国家的法律规范、国家司法与执法机关、企业的法律意识等。

(一)国家法律规范、国家司法与执法机关。国家法律规范的实质就是对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规范及其相互关系所做的一种规定,它通常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通过法定的程序制定,以国家政权的力量作为后盾强制实行的,法律一经颁布实施,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在我国,除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外,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所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规定、条例等也在这个范围之内。我国的《劳动法》,内容几乎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招聘录用、男女平等、劳动安全和卫生、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和福利、辞退解雇、培训开发等等。企业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规范。因此,法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上。同时,国家在政策法规上,体现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引导和保护。十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企业的法律意识。在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完备性、法律仲裁的公正性和法制的稳定性日趋科学合理的全球化经济进程中,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级别的法律监管和法律风险环境,企业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遵照执行。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所有竞争的焦点则集中于人力资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力资源竞争的成败将决定企业竞争的成败。而且,随着跨国企业的不断涌入,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不仅有国内的公司,与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也逐渐密切,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环境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的法律规范,而应当从全球的范围来分析判断。目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对法律环境变化的认识还相对滞后,对法律风险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同样会遇到一些执法机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当然,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增加,企业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国际间人力资源的交流一定会增多,肯定会形成一个宜于国际人才流动的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主要指国家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国家的教育水平和人们的观念形态。

(一)民族特征和文化传统。在我国数千年的灿烂文明中,无论是“革故鼎新,顺天应人”和“忧勤惕厉,居安思危”的为政法则,还是“振民育德”之修已、正已、教之、化之的仁德之治和“民悦无疆”之亲民、利民、富民、教民的利民之道;无论是儒家中庸和孙子谋略的智慧,还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都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夺目光彩,是中华文明的绝唱。中国的长治久安,促成了中华文化的积淀,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国家号召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尤其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国家还计划: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建设一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保护。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纵观历史,联系现实,探索以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离不开本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本国的企业,离不开本国的人。我们企业的精神文化要从民族文化中去集合,企业的制度行为文化要符合本国文化的特征,企业的形象、物质文化要靠自己人去创造。可见,由于文化结构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影响作用,它内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这种影响具有相对的持久性。对于不同国家来说,由于其历史传统、地域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文化的区别使得其对文化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作用在内容上各不相同。因此,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国家的教育水平和人们的观念形态。全民素质、人才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国家教育水平的一杆秤,也直接决定人们的观念形态,即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教育决定文化,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引伸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直接表现出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工作和成就的态度存在差异,对物质利益的分配心态存在差异,对上级、同事的评价方式存在差异。面对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跨出国门投入到世界市场的竞争中。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带来了一系列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作生产质量和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进行获取、保持、评价、发展和调整的管理过程,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跨文化现象。这种可以通过跨文化沟通、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团队合作完成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就迫切需要提高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特别是提高人才的本土化水平,十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国家的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十一五”时期中央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同时,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水平的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继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整合人力资源管理中零散而孤立的功能、职责和活动,在于如何通过对人的运作来增加协调性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如何顺应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水平的发展、人才战略的运行,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课题。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人力资源在与外部环境的互为作用,劳动者自我丰富、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成为保证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资源的特征。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图通过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运营风险;经营决策;企业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一直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变革,伴随而来的是企业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更。为应对市场的变动,企业需要有效的财务分析作为经营决策的辅助,以趋利避害,降低运营风险,实现企业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一)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财务分析是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根据所收集、整理的企业财务数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编制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并根据这些报表、报告的财务指标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资金状况、发展能力进行评估和预测,供企业管理作经营决策所使用。它是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者、政府单位了解企业过去实绩、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和据此做出正确决策而提供可靠信息的经济管理手段。财务分析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财务政策分析、资金运作分析、经营管理分析、投融资管理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等五个部分。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根据相同指标在两期或连续多期财务报告中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比例,说明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具体运用中主要有: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会计报表的比较、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等方法。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企业各种比率指标,测定企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一种方法。指标比率大致包括构成比率、效率比率、相关比率三类。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根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并从数量分析各种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具体运用中,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两种。

二、企业经营决策加强财务分析的作用

(一)有助于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财务分析能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指标数据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的情况,企业管理层和各相关利益方可以透过这些财务指标,了解企业过去和现时的财务结果,评价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财务分析也是一种预测判断的过程,它基于对企业过去或现在的财务状况及运营成果的评估,可以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及运营成果进行最佳的预测。企业可依据财务分析指标来预测企业将来一定时期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能力,在后续的经营中合理调配资源、做出经营决策,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财务分析过程也是管理者协调业务部门共同复盘或预测业务执行结果的过程,是财务部门协调业务部门共同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企业内部通过不断的磨合,达成“业财融合”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此外,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结果的确认,也是企业划分管理责任,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责任追究、奖惩结合,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各方不断改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规避企业经营风险财务分析在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结果评估过程中,能发现阻碍企业经营发展的风险因素,有助于企业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进行针对性防控,提前制定应对的策略、预案,大大提高企业经营策略的准确度,促进企业稳步实现经营目标。

三、目前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财务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活动,它的实施是否高效、有序,很大程度上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推动。但是,部分企业只注重收入和利润的绝对数据,忽视财务分析对企业资产和经营结果的质量评估,掩盖了企业一些内部问题,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还有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忽视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的预测作用,单凭历史数据和历史经验做经营决策,无法识别和顺应市场不断变动的需求而导致其产品、服务为新市场新需求所抛弃,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局。

(二)财务分析数据信息不全面1.企业历史数据的保存和整理不全面部分企业没有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和制度,作为分析参考基础的企业历史数据没有进行定期收集整理并通过报表或分析报告的形式进行归档,遇到紧急决策,无法为财务分析及时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2.企业同行相关数据信息收集不全面企业财务分析很多需要跟同行的竞争对手进行横向比对,发现差距,弥补不足。然而部分企业由于信息渠道、分析人员能力水平等原因,未能获取足够多的同行信息借以对比分析,导致财务分析结果可靠性不足。3.财务分析忽视外部环境信息指标有些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只注重内部指标,忽视外部环境信息指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作为企业经营决策依据的财务分析结果若不充分考虑政治、经济、环境等外部环境因素,将很容易导致企业错失发展机遇或是陷入市场风险。

(三)财务分析制度不完善作为一项管理活动,企业财务分析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并进行规范。有些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财务分析管理的责、权、利不明晰,导致财务分析工作在企业内部分工协作上出现混乱,影响了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四)财务分析与企业经营业务脱节财务分析没有实现“业财融合”,财务分析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了解或是在分析过程中未能与企业业务部门协同工作,其分析结果必然偏离企业业务实质,财务分析所提出的改进建议无法落实执行,甚至误导企业管理层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

(五)财务分析结论缺乏反馈应用很多企业的财务分析只停留在获取重要财务指标的结果,没有对指标背后的因素构成进行细致的原因分析并形成分析结论和改进方案反馈给业务部门和企业管理层。这样的财务分析不足以协助管理层做经营决策所采用。

(六)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素养不高财务分析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需要分析人员具备较好的综合能力。然而,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未能达到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一方面是企业对财务分析工作不够重视,过多考虑成本因素而选用普通财务人员来负责或兼任财务分析岗位;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只注重财务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企业业务知识、业务流程的了解,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不注重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导致财务分析结果与企业经营业务实质出现较大的偏差,大大降低财务分析结果的参考价值。

四、企业加强财务分析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企业管理层重视并支持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企业管理层应重视和支持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审议企业的财务分析制度,监控财务分析制度的落实执行,参与重大财务分析事项的部门间协调,支持财务分析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对财务部门提交的财务分析结果及时采用或给予反馈。

(二)提高财务分析数据的全面性定期收集和整理企业财务分析的历史数据并妥善保存;灵活运用网络信息、大数据技术、行业协会等渠道采集财务分析所需要的企业同行资料、行业信息资料和外部环境因素信息,提高企业财务分析数据资料的全面性。

(三)建立健全的财务分析制度健全的财务分析制度,包括完善的财务分析流程、完备的财务分析组织架构、畅通的财务分析信息反馈和协调机制、严谨的财务分析考核制度。通过责、权、利分置,调动企业管理资源,全方位指导企业财务分析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督促财务分析改善方案建议在业务层面的落实整改和执行,监控企业运营趋势和预算控制管理,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四)加强财务分析与企业经营的“业财融合”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财务分析人员和业务部门进行业务和财务知识的深入交流,促使双方在业务开展、财务分析过程中务求做到“业财融合”,使业务规划、业务决策、业务结算均能考虑财务的计量和确认需求、重视业务的财务可行性,必要时与财务部门及时进行沟通,寻求财务分析支持。而财务分析人员也应积极主动学习企业的业务知识和流程,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与业务部门保持沟通,多透过业务去理解财务分析指标和分析结果,为经营者提供及时、可靠、可行的财务分析建议。

(五)财务分析结果需要得到及时反馈和落实执行财务分析结果通常以分析报告和分析建议等形式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和业务部门,企业应该通过健全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确定财务分析结果的报告和反馈机制,对改善方案的落实执行也应该有过程监考和事后回顾的安排。

(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企业应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聘用有经验的专业财务分析人员或选调综合能力较好的财务人员出任财务分析岗位。企业还需重视财务分析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企业业务知识培训和财务分析技能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分析水平,特别是“业财融合”的结合度,提升企业财务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第5篇: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应用;建议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含义和特征 

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会计体系。它是在传统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战略决策需要的情况下,为适应和促进战略管理思想应运而生的。它不仅要和特定阶段的特定战略目标相适应,而且要有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从时、空、量上都大大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限定,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有如下特征。 

第一,外向性。战略管理会计扩大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报告范围与角度。而传统的管理会计则只是针对于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做出单一的核算。 

第二,全面性。战略管理会计收集信息涉及面广,考虑多种因素,增加了多项应该考虑的重要非财务信息。 

第三,权变性。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这种权变管理思想必然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在变动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进行各项决策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战略相关度。 

第四,长期性。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持续经营。它主要针对于企业的长期战略计划与决策,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资本投资。 

第五,过程控制。战略管理会计主要通过过程的控制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企业整体目标相联系,以过程的控制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提高了控制的有效性,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意义 

1.扭转了企业经营理念,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会计的作用 

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将扭转企业以往只注重短期利益,只关心自身经营模式的现状,使企业经营者能够以战略的高度指导企业经营,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制定经营决策,充分将管理与会计核算相结合,并使企业能够良性竞争,自然而然地实现优胜劣汰。 

2.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融入了经营管理 

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经营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制定的决策还有赖于员工的执行。决策被执行程度的高低,执行效果的好坏与否,以及执行后的反馈都对企业经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改进甚至是废立都要有赖于这些因素。可见,人力资源在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必然将战略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会计管理与核算中,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增强其可利用性。 

3.促进社会责任报告体系的不断完善 

社会责任报告是一种不同于财务报告的报告形式,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它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是从企业内部来进行评价的模式。目前只有100家上市企业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使公司经营更加透明,使信息使用者可利用信息的准确度,可信度大大提高,也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投资决策,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1.缺乏完整和可引用的理论体系框架 

战略管理会计在上世纪80年代被逐渐引入我国,并有个别企业应用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也仅仅是个例上的表现。由于其引入时间短,理论体系不完善且知识普及程度不高,使企业经营者没有完善的理论框架来引用,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2.企业经营者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的经营处于一种尴尬的转换阶段,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利润不挂钩的现状使企业经营者疏于管理,放松相对制约,缺乏在管理方面创新的热情。

3.企业经营环境不利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 

从宏观的环境来说,我国当前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来说不够完善,与之配套的电子商务也没达到广泛的普及;从微观的角度来说,企业内部环境也不利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由于企业经营者本身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不够,加之企业经营者对于相关方面人才不够重视,不愿在此方面付出过多成本,从而造成战略管理无使用和发展之地。 

四、完善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1.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首先我们应引进现今西方先进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全球经济现状和中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于中国市场经济使用的理论框架,这样设计出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是对西方理论的重新定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框架和方法。这样建立出来的体系才健全,丰富,用以指导管理和核算。 

2.改变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 

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经营中起着总领的作用,他的决策关乎整个企业的命运。而欲想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热情,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潜能就应当首先让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和企业利益相挂钩,那么企业经营者要负担企业的经营责任,这样才能让企业的管理者不由自主地去研究经营管理学,去探究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3.加强企业内外部环境,促进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会计核算和决策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企业内部,内部环境的改进与优化无疑也是促进企业战略管理会计成熟与发展的良方。良好内部环境的营造首先要从企业管理制度出发,企业无论在宏观上的指导性经营理念和微观上员工的具体惩罚措施都应从战略角度出发,使企业始终处于一种战略的氛围下,不至于使企业的战略管理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在现今经济状况下应形势和经营要求产生的。但是,由于其引入的时间短,发展不够健全,内外部环境不佳给企业经营者的运用造成不小的阻碍和困扰,所以,希望文中的几点建议能用于帮助改进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第6篇: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职;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就业需要,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念在高职教育中的体现。就《ERP沙盘模拟》课程而言,体现能力为本,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具体有以下五点。

一、为了保证课程的授课效果,必须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目前,就高职院校《ERP沙盘模拟》的师资队伍而言,有些没有教学经验,有些有教学经验但没有参加过任何ERP大赛,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沙盘运行的整体情况把握不清,容易导致沙盘运行失控和分析不深入的结果。

建议所有授课教师都有参赛或者指导大赛的经验,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对于沙盘运行中各个部门的职责、及沙盘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的意义和关联、以及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及运行结果做出合理的预估,给学生的企业决策带来更有价值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二、为适应专业教学需求,必须明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的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授课,其授课目的和授课形式也要体现差异。比如管理专业学生侧重企业经营管理、营销专业学生侧重市场分析、财务会计专业学生侧重财务预算和财务报表分析等。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授课,以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另外,除了体现专业差别,教师还应该对企业对抗的整体目标进行把控,避免学生为了稳妥完成教学任务,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过于谨小慎微,止步不前的状态普遍出现。而是应该激励学生用战略的眼光思考企业发展问题,匹配合理的战术,力求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深刻理解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战略的重要性和关键成功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三、为了让学生快速入门,在课程导入上教师要做到逻辑清晰、深浅有度

因为该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而且以实践为主,并且有配套的教具和规范的运行规则,因此学生刚开始接受起来总是感觉大脑混沌,找不着北,往往需要摸索到运行年第二年才知道课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普遍发生,建议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只用十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性质、课程要求、及角色分配,然后花更多的时间拿着教具边做边讲、弱化理论、加强实践指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里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课时紧的话,团队建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课堂上只需要做角色分配并将团队简单展示一下即可,目的在于激励士气;第二就是课程导入时教师力求讲明白运行规则就好,不要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否则会冲淡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力度。

四、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在课程组织上也做好控制

《ERP沙盘模拟》课程一般都是集中排课,这有利于保持课程的整体性,但也会让教师淡化课时观念,新上任的教师往往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因此,利用倒计时软件进行倒计时,并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所花费的时间非常重要,同时,这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压力之下执行也会变得更有效率。除了时间控制,ERP运行所使用的各种监控表单,尤其是扣分记录表也要执行到位,避免学生因犯错导致纠偏甚至还盘的时间耗费。最后,助理的水平也非常关键,训练有素的助理能够在课程组织和运行控制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让课程一直走在前沿

阿米巴经营模式是日本的稻盛和夫先生提出的一种经营模式,该模式在多年的实践运行过程中,不断的印证着它的强大力量,稻盛和夫本人负责的三家公司也都依赖这个模式做到了世界500强,该模式目前也是风靡日本、美国、巴西及中国,稻盛和夫本人也来中国讲学多次,中央电视台围绕稻盛哲学做了五期节目,其中《对话》就有三期。各著名杂志期刊频现他的名字,新浪、搜狐微博粉丝近千万。

第7篇: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

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所体现出的企业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使企业领导层与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目标上容易达成共识,在 企业经营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对企业目标的一致认同,从而凝聚成一股巨大的竞争能力,最终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如惠普公司通过确立“企业发展资金以自筹为主,提倡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的价值观,逐步形成了一种注重顾客、股东、公司员工的利益要求,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企业内部提倡人人平等与人人尊重的企业文化系统,在实际工作中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与成果管理,提倡温和变革,不轻易解雇员工,也不盲目扩张规模,坚持宽松的、自由的办公环境,努力培育公开、透明、民主的工作作风。通过对这种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企业的经营业绩有了飞速发展,公司在50-60年代纯收入增加了107倍,投资回报率高达15%,

二是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现出一种优质的管理,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规范的管理制度,领导层的先进管理理念,员工的科学行为方式等等,从而实现企业运作的最高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如柯达公司通过推行“柯达建议制度”的新型管理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出了不凡的经营业绩,并通过这种建议制度总结出了企业科学管理的七个要素,即人事、资金、方法、机器、材料、市场、精神,通过这种管理要素的有机组合,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是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多种传达体系最终塑出优秀的企业品牌,通过企业品牌的辐射力和感召力,从而吸引更大范围内资源的聚合,企业得以滚动式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最佳效益。如戴姆勒-奔驰公司正是通过其品质管理和品质文化的塑造,最终打造出了驰名世界的顶级品牌,为企业蠃来了丰厚的利润和广泛的赞誉,也才有了“如果有人发现奔驰汽车发生故障被修理车拖走,我们将赠您1万美金”这样豪迈的广告语。

第8篇: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

摘要在我国当下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电力行业是重点发展的基础行业,国家的经济建设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和国家能源是否安全都与电力行业能够平稳而较快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的火电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环境问题,煤炭的持续涨价、需求增速趋缓和不到位的电价调整都造成了我国火电企业的资金矛盾凸显。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从根本上提高火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对火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本文结合当前火电企业面临的现状,结合实践,提出一些解决火电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火电企业财务管理管理项目

受金融风暴和国家基建项目投资规模的压缩的影响,火电企业几年来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众所周知盈利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火电企业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还要取得预定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障火电企业的和谐发展,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电力改革,企业管理层和各利益相关都加强了对火电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当前我国的火电企业现行的财务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的设置不尽合理,重复罗列现象比较严重,对财务评价产生的影响非财务指标往往被忽视,这样火电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就不能够完全的反映出来。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经营管理体系对当前的火电企业健康发展迫在眉睫。

火电企业的经营特点

1、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能源产业建设历来都是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火电企业作为电力生产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肩负着更加重大的社会责任。首先,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供电,即保证安全生产、电压稳定、供电充足,实现供电的安全性、连续性和充裕性;其次,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要实现节能减排,火电企业受限其生产方式对环境能够造成巨大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大其自身的环保责任也就越大。在新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下,火电企业要提高科学技术的建设,努力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物、降低煤耗、发展清洁能源。

2、企业经营的资本密集度过高

火电企业的电源建设投资、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都需要资金的巨额投入。在这些投资成本中,多数都属于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它的投资特点是建设周期长,收益周期也长。所以,多数火电企业都具有投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比例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有率高,投入资金运转较慢的资本密集特点。

3、政策因素对火电企业的盈利影响较大

近年来,煤价的不断上涨使得火电企业饱受痛苦,企业的盈利状况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我国施行的“煤电价格双轨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电价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地位,政府在电价方面实施严格的管控,但反之,煤炭的供应方面却完全按照市场竞争体制来制定价格。此消彼长,使得火电企业在生产成本方面承担了更大的压力,极大的削弱了火电企业的盈利水平,更为甚者还会造成资金运转不良的企业形成亏损甚至倒闭。

火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在宏观方面,基于火电企业的经营特点,我们可以找到造成火电企业经营状况不景气的原因,从内部角度出发,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可以让火电企业经营发展事倍功半。

1、火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建设差

在火电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并没有对财务管理基础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利的前提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够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自身的资本负债结构和资本投入产出效率的投资项目,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积压火电企业的大量资金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过于松散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很难实现预算管理制度和资金集中管理。

2、火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火电施工企业受限于工作形式常年都在外地施工,每到一个地方实施建设,都要与当地的政府、企事业单位、银行、地方税务部门建立起联系。在各个环节中,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迟滞,就会使整个项目停滞不前,运转不起来,或者是资金不到位,或者是工程结束以后尾款结不清无法展开下一项工程。

3、财务审计监督有待改进

很多火电企业的经营班子本身出自基层生产,在审计方面的意识还有待加强,一旦企业内部审计不到位势必会造成财务监管不力。另外有的火电企业的内审机构并非独立单位,可能是财务部门分设的内审岗位,加上内审工作人员有的身兼数职,本身即是制度的执行者又是制度的监督者,使得财务审计达不到应有的力度。

4、火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岗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火电企业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当前许多火电企业的财务人员还执行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够与时俱进,其财务管理理念和能力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完善火电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对策。

1、实行一级法人治理结构

建议我国火电企业采取一级法人的治理结构。一级法人治理结构能够使庞大的公司体系内形成资源集中配置,这样便于公司资源的集中调配,增加配置效率,进而降低企业市场竞争的整体风险,便于实现企业经营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2、火电企业实施ERP财务管理项目

火电企业实施ERP财务管理项目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ERP财务管理项目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和集中管理系统,加强财务系统的处理速率及能力,减少审批程序,能够有效的形成信息反馈机制。

3、提高财务人员的岗位技能

火电企业的上级财务主管部门及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管人员要不定期的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学习,有针对性的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ERP财务管理体系的学习,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于公司内部考核没有通过的人员,坚决不予年检,剥夺其上岗资格。

4、加强内部对财务部门的监管

企业在实施经营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资产的安全运作和完整性,必须要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以及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我们完善内部监管,加强事中监控,保障财务体系的“清洁”。

参考文献:

[1]邱真.谈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控.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4).

第9篇: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RP 沙盘 础会计 高级会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ERP沙盘模拟在会计实践教学中进行应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有会计本科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应用ERP沙盘模拟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会计,不能仅仅认为会计就是简单的、孤立的核算和监督的一门技术,要从企业整体资源配置的角度去理解会计,以全面、联系、动态的观念在企业竞争发展的环境中理解会计与企业经营运作的关系,团队协作、交流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为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1 ERP沙盘模拟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其实质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组织生产,力求做到利润最大、成本最低、股东权益最大化。

ERP沙盘实验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模拟出一个动态竞争的环境。在教学中通常是将学生分成几个5-6人的虚拟企业团队,分别承担CEO、CFO、营销总监等主要角色。预先设置具有相同的生产条件、处于同样的市场环境,具有相同的初始资金,企业整体资源的配置情况用沙盘的形式表现。各团队连续从事5-8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在各个会计年末编制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会计报表。并且根据每个虚拟团队的市场开拓、股东权益、利润等关键性指标进行综合排名。

在这个期间,每个团队组成的企业管理层将依据市场信息做出企业整体战略、投资、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等决策。团队做出的决策对于企业运营的影响将直接体现在各个企业经营业绩上。这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利用阶段,不仅要求学生懂得会计知识,还要掌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成本核算等相关专业知识,可以较好地解决过去会计实训只管会计核算的问题。同时,由于ERP沙盘实验是互动的,企业运营需要担任各个角色的学生相互协作,学生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企业经营的本质,并学会以团队的方式工作,增进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

2 ERP 沙盘模拟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1 有助于从整体角度理解会计

在会计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中应用ERP手工沙盘模拟。学生要扮演企业的CEO、CFO、营销经理等角色。把各种要素包括企业全面运作过程、相互竞争的环境、团队协作、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等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理解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会计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会计所起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角度去理解会计,会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核算和监督。进而理解会计在企业管理中所承担的角色,理解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企业财务报告如何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成果。

2.2 增强处理会计基础业务的能力

在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筹资、投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成果核算等会计实训中需要掌握的大部分业务。模拟实验中,每个小组先执行管理职能,做出如企业发展目标等长期决策及购买生产线、购置厂房、投放广告费等短期决策。这些经济业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产生的,所有凭证、账簿、报表与真实生活一致。这为会计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企业经营资料。

在会计学基础阶段可以每个人承担会计部门一个具体岗位,要求学生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记录,并对所有会计处理单据整理保存,学生对会计处理程序的流程及数字间的勾稽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前提下,执行会计部门岗位职责,完成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相关会计工作。同时由于学生自主选择方案,不同小组的经营活动的不同造成各自小组的手工会计实验的资料的不同,所以各个小组将会得到不同的报表数据。在比较的基础上,学生会增强处理会计基础业务的能力。

2.3 ERP沙盘会计实训的体系为学生创造了仿真的企业经营环境

通过模拟企业经营的职业环境,让学生亲自经营模拟企业来体验会计数据的产生与流转,ERP沙盘会计实训的体系仿真度高,实用性强。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以ERP 沙盘为载体,在沙盘盘面上,企业的现金流量、产品库存、应收账款、固定资产、银行借款等清晰直观,企业结构和管理操作也全部展示在沙盘上,沙盘模型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工业企业的缩影。针对学生没有机会到企业参观和工作这一缺陷,或者在实习单位只能学到片面的、个别环节等的不足,为学生创造了仿真的企业经营环境,不仅模拟真实职业岗位,而且仿真企业内部流程、仿真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学生真正体会到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如何处理会计问题,保证了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无缝衔接,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激发学习会计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不枯燥,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实效,教学效果较为明显。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反馈确实入门比较轻松,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2.4 领会企业经营精髓,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ERP手工沙盘模拟内容涉及到制订公司的发展战略、产品研发、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每个公司在连续从事几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中体验企业经营过程,树立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运营开始时首先要充分了解运营规则,要规划好几年的总战略,要高瞻远瞩的去看全体,不能看局部,企业每一步的决策都会影响到下一步的经营,例如作为公司的财务总监,要对规则研究透彻,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和利润分析;要有财务风险意识,每一个经济活动,要心思缜密的考虑它的经济后果,它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是否在企业的承受范围之内,切不可盲目激进,也不能过于固守成规,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例如公司对竞争对手分析不够,没投入相应广告费,销售情况会受到影响,会造成当年生产过量,库存过多,缺乏流动资金,如果资金周转不灵,融资困难,造成没有能力开发新产品,更没能力开发新市场。这样在实战中的成功和挫败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 ERP 沙盘模拟在中高级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3.1 培养会计专业判断能力

在中高级会计实践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会计处理既要有账务数据的精确性,而由于很多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的存在,更要有会计选择上的主观判断性,需要会计人员有很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在以往的会计模拟实验中,会计政策、方法是既定的、答案是确定的,最终所有的人得到一致的报表数据,在中高级会计沙盘模拟中,由于学生自主选择方案,不同小组的经营活动会有所不同,以各自小组的经营活动为实验的资料,不同小组将会得到不同的报表数据。在处理、分析这些不同的数据时,学生能看到不同的业务活动、不同的会计处理会带来不一样的经济后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判断能力。同时在中高级沙盘模拟试验中。会计核算基础实验涉及的会计事项比较少,而一些有代表性的、涉及会计判断、会计政策的选择的会计事项比较多,增加了实验中会计估计与判断的空间。而且每个问题都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查阅相关准则、制度进行合理会计估计与判断,进而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3.2 培养专业综合能力

财务工作是一项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在中高级会计实践教学中,应用ERP沙盘模拟,与基础会计相比,中高级会计课程知识复杂,比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财务报告、会计调整等。这一层次进行 ERP沙盘模拟时,让学生掌握如何在现实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投资的模拟运作时,可以由学生承担投资者的角色,进行投资的模拟运作,使学生理解几种投资方式下计量的不同,从而帮助他们掌握几种投资的不同的核算方式;在存货层面,可以通过沙盘模拟存货的采购、发出存货、存货的结存,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存货的计量以及存货核算的程序和方法;可以通过沙盘模拟针对内部控制专题让学生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构成部分进行演练,可以把会计和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在财务报告部分,能够把财务报表进行适度简化,以沙盘形式模拟出来,能够使各小组分析财务报告,利用它做出主要的筹资、投资和分配的决策。

4 ERP 沙盘模拟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ERP沙盘实验引入会计实践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但ERP沙盘实验应用于会计实验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仍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4.1 修订规则,增加ERP沙盘的财务核算环节

ERP沙盘侧重企业经营过程的演练,而财务核算过程的处理显得过于简单,只有预算、成本核算及报表的编制,没有相应的票据填制与传递,账簿的登记等。这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不利于财务核算能力的提高。

要使ERP沙盘演练与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ERP沙盘这种高仿真的环境中进行会计模拟,感悟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过程,达到会计专业实践的要求。建议将ERP沙盘规则做相应的修订,增加财务核算环节。即设计相应的原始凭证,在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进行规范的企业会计核算。逐步地让学生通过 ERP沙盘来掌握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业务,并对发生的有关业务信息进行加工与整理,形成相关的财务数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的产生、形成及运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习惯。

4.2 提高ERP沙盘模拟教学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ERP沙盘模拟教学的综合性强,涉及企业各职能部门,教师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仅精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的方法,物流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沙盘盘面的点评分析等能力。

提高ERP沙盘模拟教学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途径有:第一,安排缺少实践经验的教师到使用ERP管理方式的企业进行调研学习、参加培训等方式来提高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第二,聘请ERP管理方式的企业中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会计人员作为兼职ERP沙盘模拟教学实践的指导教师来进行模拟教学,带动和培养本校的ERP沙盘模拟教学指导教师,从而提高沙盘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吴娅玲.ERP沙盘模拟实验与财务管理教学耦合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6).

[2] 贾宝娣.ERP沙盘模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2(1).

[3] 郭小芬,谢歆.ERP沙盘模拟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