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

妊娠高血压发病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妊娠高血压发病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妊娠高血压发病率

第1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发病因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33-01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病变时会累及机体的多个系统,严重时会导致孕产妇脑出血、颅内静脉栓塞以及肾功能障碍等多个脏器功能的改变,是目前造成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孕产妇的发病率约为9.4%,因对其发病因素尚不明确,使得防治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通过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临床资料,对影响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接收住院分娩产妇1024例,年龄为18-41岁,平均年龄为27.6岁,初产妇为782例,经产妇为242例,其中,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为62例,占周期分娩总数的6.05%,轻度妊娠高血压患者为34例,中度患者为18例,重度患者为10例。

1.2 方法。对62例妊娠高血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其年龄、文化程度、产次、孕周、家族史等因素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3.0 进行统计分析,参数用(X±S)表示,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以P

2 结果

2.1 按

2.2 按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等4个阶段统计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人数及发病率。各阶段的分娩产妇分别为264、343、231和186人,发病人数分别是19、23、12和8人,各阶段的发病率为7.2%、6.7%、5.2%和4.3%。可知,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逐渐下降,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其发病率具有明显差异(P

2.3 6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初产妇49例,发病率6.3%,经产妇13例,发病率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 在62例患者中,孕周为20-27周的患者有21人,占总人数的33.9%;孕周为28-37周的有32人,占总人数的51.6%;而≥37周的患者为9人,所占比例为14.5%。可知,孕周≤37周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妊娠孕妇(P

2.5 62例患者中,其母亲有高血压者的为38例,母亲无高血压者19例,其余5例不明确。

3 讨论

3.1 本次研究显示,年龄

3.2 文化程度较低的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主要与孕产妇文化程度低,自我保健能力弱,产前保健意识差,对孕育知识缺乏了解,而文化程度较高的孕妇能够主动通过书籍、电视以及网络等信息渠道掌握更多的孕期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强;此外,文化程度较低的孕产妇一般多为农村居民,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而文化程度较高的孕妇一般多为城镇居民,经济和医疗水平均要高于农村,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条件更有利,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才能更好的预防农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3.3 初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高于经产妇,目前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初产妇对妊娠知识缺乏了解,容易精神紧张有关,同时,初产妇腹壁肌纤维富有弹性,子宫增大容易压迫腹主动脉,从而诱发妊娠期高血压;此外,据相关研究,经产妇对丈夫同种抗原识别能力和反应减弱,引发免疫耐受也是不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孕妇心理变化,应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保持身心放松状态,此外,指导孕妇睡眠左侧卧位,避免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维持下肢大静脉血管正常回流,预防水肿,从而降低妊高征发生。

3.4 由于孕周≤37周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妊娠孕妇,因此,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更应该注意,尽量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3.5 本次研究6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其母亲有高血压者约占61.3%,母亲无高血压者仅占30.6%左右,因此,高血压家族史可作为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一项重要因素;肥胖孕妇由于血脂、胆固醇常较高,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妊高征,因此,针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和肥胖患者,除加强围生期监测外,还应指导患者控制钠盐和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并进行适当运动。

参考文献

[1] 畅英.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2010,14(11):967-968

[2]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3

[3] 周艳颖,马艳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危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7):162

第2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妊娠期高血压仅发生于妊娠期的妇女,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妊娠期高血压是以血压病理性升高并伴有轻度蛋白尿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严重威胁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孕妇的心、肾、脑有较大危害,对胎儿可导致其供血不足影响发育,严重者发生栓塞引起死亡。国内外目前的研究仍对其发病机制不清楚,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1]。此次通过对我院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临床资料的随机调查与分析及对危险因素的筛选,总结出了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提早发现、快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标准为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或孕前与妊娠期的血压变化,SBP(增量)≧25mmHg或DBP(增量)≧15mmHg。排除其他干扰因素,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的科学调查,其中的调查内容包括孕妇年龄、生产次数、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情况、本人及家庭成员是否吸烟等。该调查表由专业人员通过浏览文献内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描述及其可能的致病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和科学依据,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1.3 调查质量控制 此项调查事先已告知被调查者,调查表由孕妇本人填写,如无书写能力的可由专人对孕妇的口述进行记录,严格统一标准和方法,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内自动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多组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多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初次生产、高血压家族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规律产检、不良情绪和吸烟情况均是妊娠期孕妇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见表1。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中的一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通常合并产科出血、感染性抽搐等疾病,是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另据相关报道称,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6%-10%,因妊娠期高血压造成死亡的比例约为10%-15%,是造成产科死亡的主要原因[2]。

此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孕妇的年龄>35岁、初次生产、高血压家族病史、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是否进行了规律的产前检查、是否有不良情绪、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吸烟情况等是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P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现对各个因素概括总结:①妊娠期高血压与孕妇年龄密切相关,各年龄层的孕妇均有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病例,但尤以高龄孕产妇的发病率最高,其原因与高龄孕妇的自身身体状况有关,如其机体内不同程度的代谢的紊乱。②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初次生产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经产妇,其主要原因包括初产妇因无怀孕知识、无生产经验、分娩疼痛、体型剧变及缺乏自我心理疏导,导致其精神较经产妇更为紧张,所以会一定程度的引起血压的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③高血压家族病史与妊娠期高血压在遗传学上是有一定联系的,这与其基因遗传不无关系,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孕产妇的发病率往往高于正常无病史的孕妇[3]。④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女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仍然有一部分没有受过基础教育的女性,其健康意识淡薄、对孕产知识了解甚少并缺乏孕产指导,是导致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因素。⑤能否按时的进行产前检查,对提前发现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予以相应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具有预见性的人为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4-5]。⑥不良的情绪如烦躁、焦虑、紧张可影响孕妇的正常生理状态,如出现失眠多梦,精神萎靡等症状,并会进一步影响内分泌功能及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是避免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5-98.

[2] 雷玉秀,李凤莲.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学研究现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3):124-125.

[3] 刘云梅.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J].中国社区医生,2007,9(12):3.

第3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65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均入院治疗,其中初产妇213例,经产妇253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者42例,双胎妊娠8例,肥胖279例。根据第七版《妇产科学》[1]对其轻重程度进行分类:妊娠期高血压74例,子痫前期轻度178例,子痫前期重度208例,子痫5例。

1.2治疗方法将465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季节和月份统计发病人数,观察四季气候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关系。

2结果

春季发病130例(28.0%),夏季发病57例(12.3%),秋季发病110例(23.7%),冬季发病168例(36.1%)。显而易见,冬季发病率最高,且病情较其他季节偏重。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的季节气候特点,采用中医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见表1。3预防措施冬季是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多发季节,中医认为与以下有关:一是寒邪侵入血分,血寒而凝,形成血瘀,脉道受阻而血压升高;二是寒主收引,受寒以后,血脉拘挛,脉道阻力增大,而出现血压升高。三是某些孕妇体衰,阳气虚损,鼓动无力,因而致瘀,导致血压升高。针对寒邪致病特点,中医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病包括以下几点:①指导孕妇顺应自然,防止外邪侵害,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也以“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认识指导预防疾病,认为人体应该顺应自然、趋利避害[2]。据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建议怀孕前妇女应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寒能力。指导孕妇在天气骤寒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保暖。②饮食调养:忌食肥甘厚味,避免高盐、高脂及高糖饮食,以免伤人正气。明代养生专书《寿世保元》曰:“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外者咨口腹之欲……内浊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③注意调摄精神,避免和消除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通过调摄精神提高正气,避免使寒邪乘虚伤人[3]。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④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加强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尽早筛查出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及早给予防治。也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

第4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

中图分类号:R71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230-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和健康。据报道,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为7%~l2%[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常见的而又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2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资料,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预防,以及对孕妇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264例,年龄(25.9±5.8)岁,发病孕周≤32周者71例,32~34周者94例,34~38周者57例,≥38周者42例,其中初妇产193例(73.1%),经产妇71例(26.9%)。

1.2诊断标准

按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标准及《妇产科学》第6版[2],根据病情将研究对象分为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3组,见表1。

1.3合并症

本研究中95例患者出现合并症,其中子痫13例,合并胎盘早剥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7例,视网膜剥离12例,HELLP综合征8例,产后出血不同程度出血38例,心衰2例,无孕产妇死亡病例。

1.4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硫酸镁解痉,同时给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降压,效果不明显者改用乌拉地尔。夜间给予苯巴比妥镇静,适当扩容和利尿。针对并发症或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胎心监护异常,胎盘功能下降,及时终止妊娠。孕周低于34周者,终止妊娠前单疗程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1.5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孕产妇结局

本研究中妊娠高血压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轻度组,轻度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重度组(P

2.2胎龄与围产儿的情况

本研究中32~34周胎龄围产儿与≤32周,34~38周相比,窒息率、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母婴健康,尤其先兆子痫,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主要原因[3]。母儿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子痫前期重度。本研究表明,子痫前期重度组的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组和子痫前期轻度组。

3.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

孕妇并发症的发生较高,本研究中发生98例,发生率为29.2%,略高于相关研究,但通过及时合理治疗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264例患者中视网膜剥离12例,通过积极治疗均获痊愈。3例脑梗死通过治疗痊愈。8例因HELLP综合征、血小板严重减少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因肾衰竭转上级医院。

3.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终止妊娠时机

适时终止妊娠可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终止妊娠时间以34~37周为宜,但若患者血压下降不理想,临床症状严重,子痫发生则控制症状后终止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方式、指征,本研究终止妊娠的方式有2种,水囊引产及剖宫产,选择原则是孕妇病情严重,宫颈条件不成熟,不能经阴道分娩,或胎儿窘迫,但是存活的机会较大的予剖宫产,孕妇病情可耐受阴道分娩。本组由于各种病理因素导致产程进展不顺利,而采取剖官产者163例,占全组的61.7%,在临床中我们意识到重视术前严密观察及监护,同时又要重视产后母婴的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

表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组情况

分组 病例数 发病率(%) 血压(mmHg)

妊娠高血压 123 46.59 141±1.9/87±2.9

子痫前期轻度 75 28.41 142±2.8/85±3.5

子痫前期重度 66 25.00 155±4 4/ 101±3.8

表2孕产妇结局[n(%)]

分组 例数 早产 胎盘早剥 产后出血

妊娠高血压 123 4(3.3) 0 6 (4. 9)

子痫前期轻度 75 9 (12. 0) 4(5.3) 10 (13. 3)

子痫前期重度 66 20(30.3) 11(16. 7) 22 (33. 3)

表3胎龄与围产儿预后

胎龄 围产儿例数 窒息数 窒息率(%} 死亡数 死亡率(%)

32~34周 71 55 77.46 9 12.7

34~38周 57 45 78.9 5 8.8

>38 42 0 - 0 -

3.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饮食与休息指导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我们应当在饮食与休息方面给患者必要的指导。孕妇应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水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同时可以给少量药物进行预防,主要包括:①小剂量阿司匹林。其作用机理为抑制血小板的凝集,表明阿司匹林应用可使先兆子痫的发病率减少30%。②补充钙剂。钙剂可使孕妇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有所下降,减少先兆子痫的发生。③给予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是水溶性化合物,吸收后的维生素C不仅存在于细胞内也存在于细胞外,可在细胞内外发生抗氧化作用,对氧自由基的损伤起到初步的防御作用,维生素E是脂溶剂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中,对保护生物膜免受自由基损害有重要作用。

综上,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医生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已下降,母儿预后已有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罗晓利.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J].重庆学,2007,36(8):749.

第5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6―0563―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的特殊类型有HELLP综合征和妊娠期肾病综合征。1992年全国妊高征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学术研讨会上将妊娠期。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of pregnancy,NSP)定为妊高征Ⅲ型。NSP的发病率虽较低,国外Weisman等报道大约为0.04%,国内姚天一报道占分娩总数的0.048%;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总数的0.48%,但对母婴的危害大、预后差,孕产妇病死率为2.5%;围生儿病死率为42.23%;人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增高。随着人们对此疾病的认识及诊断率的提高,发生率有所上升,李乃等报道发病率为0.068%,占妊高征总数的0.8%。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例NSP病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6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共1951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2例,发病率9.32%,NSP5例,发病率为0.26%。5例NSP孕妇,4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发病率2.74%。其中慢性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1例,重度子痫前期3例,1例为不明原因者。产次:初产2例,经产3例(1例为慢性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1例第1胎时即并发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2次妊娠前血压情况不详;1例为不明原因者)。孕周:20周1例,24周1例,27周1例,30周1例,32周1例。

2妊娠结局

3例不足28孕周者,经解痉、降压、控制血压后因大量蛋白尿终止妊娠;1例孕30周者,因曾有不孕史胎儿珍贵,血压控制稳定,期待至34周剖宫产分娩,早产儿体重1 600 g;32周者系单纯型NSP待治疗至37周分娩,新生儿体重2100g。

3讨论

3.1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分型 此病不是独立疾病,既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又具备。肾病综合征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3.5g,明显水肿、腹水伴高脂血症(胆固醇>7.77mmol/L),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

3.2妊娠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 血流动力学因素:妊娠高血压的病理基础是全身小动脉痉挛。由于肾动脉痉挛,肾血管阻力增高,增进肾血管阻力对血管收缩因子的反应和肾血管收缩;妊娠时肾血流量增加出现高压、高灌注状态,导致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非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高压、高灌注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后,损伤的内皮细胞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高血压本身可导致。肾脏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及氧化应激反应。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肾脏受损。

3.3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发生与妊娠有关。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很可能是母体肾脏对胎儿或胎盘释放的异常蛋白或其他产物发生异常反应所致[6]。胎盘与肾脏具有共同抗原,滋养细胞与肾脏起交叉反应时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子宫和胎盘的毛细血管,发生Ⅲ型免疫变态反应,导致肾脏、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组织缺氧,促进了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胎盘脂质过氧化产生过多,破坏了胎盘氧化一抗氧化之间的平衡,内皮功能紊乱,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肾脏的损害进行性加重,产生典型的肾病综合征。

3.4妊娠对肾病综合征的影响 妊娠对轻度肾功能不全者无不良影响。孕期由于血容量的增加,肾血流量也随之增加,使得肾静脉压力增高,而致病情加重,尿蛋白排出增多。另外由于血液浓缩、血流迟缓等因素,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一旦发生肾静脉血栓栓塞会加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肾病在临床上有时很难分开,根据病情变化、眼底变化及生化指标分析,两种疾病可共存,后期表现肾病综合征明显。

3.5 肾病综合征对母儿的影响 对孕产妇的影响除了-肾病综合征本身的影响和常见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高脂血症、营养不良、肾功能损伤等)的潜在危险外,更重要的是容易出现子痫、高血压脑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其次,由于低蛋白血症,血管内的水分向组织间隙转移增多,容易造成血容量的减少,由此可引起子宫胎盘血液灌注不良,常使得胎儿出现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现象,并且增加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的发生率。同时新生儿期的各种并发症明显增加,围生儿死亡率也有所增高。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致病原因和肾功能损害的程度,轻度肾功能不全,又不伴有高血压者发生孕期并发症机会少,一般预后较好,而重症者常母儿预后差。因此对于本病病人要高度重视。

3.6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本病不是独立疾病,由妊娠引起并发高血压、高血脂、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一组证候群。故治疗时以综合治疗为主,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同时给予对证治疗。

3.6.1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为全身小动脉痉挛,使全身主要脏器功能均受影响,故在皮质激素的利用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对药代动力学的特殊影响,避免使用那些加重脏器负担而影响药效发挥的剂型。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副反应:妊娠前3个月使用可能引起畸胎等,后期大量应用,可抑制胎儿下丘脑一垂体,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出生后产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3.6.2人血白蛋白 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低蛋白血症和胎儿的营养状况,亦有利于降低血脂和减轻水肿。5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孕妇应用白蛋白最多1例达180g。

3.6.3中药 静脉输注黄芪、丹参注射液以益气活血,口服温脾助阳,行气利水之剂。我院应用杜仲颗粒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杜仲颗粒通过中枢调节、扩张血管、利尿、镇静等综合作用降血压;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疲劳;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协同作用。

第6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发病原因;治疗措施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可高达 20%-40%,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危急症[1]。该病病因复杂,发作较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者并发其他并发症,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寻找病因对降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死亡率、提高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为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及治愈率,对7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40例新生儿,早产儿279例,足月儿561例,其中7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男40例,女30例,胎龄31+4-42周,早产儿42例,平均胎龄为(31.2±1.5)周,体重1.72-2.68kg,平均体重为(2.16±0.51)kg,足月儿28例,平均胎龄为(38.5±0.65)周W,体重2.54-3.78kg,,平均体重为(3.18±0.66)kg,顺产85例,剖宫产55例。所有患者入院时血小板数均小于 100×109/L,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有关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3],患者的发病日龄均小于28 天,其中,9例患者发病日龄例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均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于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给予抗感染治疗,严重者可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904B002) 2g・kg-1;疗效不佳者给予激素治疗;对于重症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加用地塞米松(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批号:08042111)0.5~1.0mg・kg-1・d-1治疗,患者血小板数正常后改为泼尼松治疗,并逐步减量,直至停药;对于有出血症状的严重患者,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分析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原因分主要有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早破、羊水污染、免疫因素、糖尿病,败血症、窒息、真菌感染等,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早破、羊水污染、免疫因素、败血症、窒息、真菌感染、CMV感染早产儿与足月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胎龄发病率的比较

本研究840例新生儿中有70例患有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为8.33%,其中279例早产儿中有42例患有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为15.05%;561例足月儿中有28例患有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为4.99%,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治疗及转归

治愈标准为患者血小板计数>l00×109/L,本研究7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67例,死亡3例,治愈率为95.71%,死亡率为4.29%,1例患者死于肺炎,2例患者死于颅内出血。

3讨论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在NICU病房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着广大患儿的身心健康,有关数据表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5%,在NICU中的发病率可高达15%~40%[4],本研究中840例新生儿中,有70例新生儿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为发病率为8.33%,早产儿的发病率(15.05%)明显高于足月儿(4.99%),分析原因可能为早产儿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功能更差,极易诱发各种感染性疾病,且早产儿调节能力较差、血小板生成素水平低。多项研究表明,新生期的很多疾病多与母亲生活方式、身体状况密切相关[5],本研究中,早产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羊膜早破的关系显著,而足月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羊水污染的关系显著,另外,在本研究中,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原因主要有感染、败血症、窒息等。本研究7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67例,死亡3例,治愈率可高达95.71%。

综上所述,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多发于早产儿,发病原因多样化,早诊断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临床诊治过程中需同时注意患者与母亲的异常免疫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国标,谢美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动态变化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6):634-635.

[2] 陈 洁,林海龙,林振浪.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8):713-714,728.

[3] 邵肖梅,叶鸿帽,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28-639.

第7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

【关键词】 双胎妊娠;三胎妊娠;妊娠结局;多胎妊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of gemellary pregnancy and triplet pregnanc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01 pregnancy termination cases of gemellary pregnancy and 78 cases of triplet pregnanc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triplet pregnancy cases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gemellary pregnancy cases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age, gravidity and parity, fertilization ways, delivery ways, neonatal outcome, and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analyzed. Results ① The parity and incidence of ovulation in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② The incidences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③ The average birth weight of newborn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Gemellary pregnancy; Triplet pregnancy; Pregnancy outcome; Multiple pregnancy

双胎妊娠和三胎妊娠均为多胎妊娠, 大多数文献均将其一并研究, 两者均有较差的新生儿妊娠结局。但三胎妊娠和双胎妊娠都有其临床特点, 并且三胎妊娠有更差的新生儿妊娠结局,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9月~2013年10月于本院终止妊娠的双胎妊娠201例和2009年9月~2013年9月于本院终止妊娠的三胎妊娠7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三胎妊娠78例为研究组, 双胎妊娠201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年龄25~35岁, 孕次1~5次, 产次0~3次, 流产例数+引产例数7例, 34周之前分娩33例, 37周之前分娩67例, 足月分娩4例。初产妇46例, 经产妇32例, 明确促排卵史12例, 试管婴儿16例, 得婴128枚。对照组:年龄19~41岁, 孕次1~7次, 产次1~4次, 流产例数+引产例数27例, 34周之前分娩44例, 37周之前分娩111例, 足月分娩63例。初产妇120例, 经产妇81例, 促排卵0例, 试管婴儿38例, 得婴343枚。

1. 2 研究方法 复习患者的年龄、孕产次、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妊娠期并发症。复习新生儿住院病例, 分析新生儿结局。胎儿丢失个数以流产胎儿个数+引产胎儿个数+新生儿死亡个数计算。平均分娩孕周为妊娠满28周后的例数的平均分娩孕周。对照分析两组间的年龄、孕产次、受孕方式、37周前早产率及34周前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丢失率、新生儿体重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贫血、ICP发生率。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研究组促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研究组妊娠期ICP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研究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1785.9±376.99)g, 明显低于对照组(2259.46±556.59)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4 研究组37周前早产率及34周前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 1 随着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增加, 多胎妊娠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增加。多胎妊娠的发病率升高和产次的增加、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增高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广泛应用有关。本研究提示: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导致的多胎妊娠, 在三胎妊娠者更加明显。本研究也提示三胎与双胎相比, 产次有显著性的差异, 提示产次的增加和三胎妊娠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而年龄、孕次、IVF-ET的应用对双胎妊娠及三胎妊娠发病率的影响相当。

3. 2 孕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P、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等, 多胎妊娠较单胎妊娠的发病率均高[1]。本研究提示:三胎妊娠与双胎妊娠相比, ICP和产后出血及早产的发病率显著增加。ICP可以导致突发的不可预料的胎儿死亡, 其治疗同单胎妊娠。参照2011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第11版)》[2], 三胎妊娠满34周可考虑终止妊娠。三胎妊娠终止妊娠时要特别防治产后出血。除了促宫缩药物的联合应用[3]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等常规措施外, 产前或产时要特别成立抢救预备小组, 保证突发的抢救等能顺利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33.33%)高于双胎妊娠, 但胎膜早破的发病率低于双胎妊娠, 提示三胎妊娠早产多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所致, 而双胎妊娠终止妊娠多由于胎膜早破后临产所致。孕期要确保筛查及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ICP的发生。

3. 3 本研究提示, 三胎妊娠平均分娩孕周为(33.83±2.093)周, 而双胎妊娠平均分娩孕周为(35.52±2.484)周。和杜鹃等, 邱辉等[4, 5]的研究相似。杜鹃经过研究证实, 三胎妊娠较单胎妊娠平均分娩孕周提前6.24周。由此可见, 三胎妊娠的预产期明显短于双胎妊娠。大多数文献研究认为双胎妊娠的预产期为36周, 本研究提示三胎妊娠的预产期可认为是34周。许多研究[6]表明, 无论是单胎还是多胎妊娠, 超过平均孕周以后, 胎儿表现出诸多过期妊娠特征, 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将迅速增加。故强调在适宜孕周让胎儿出生, 较其在宫内更具有安全性。

3. 4 本研究提示, 三胎妊娠平均新生儿体重(1785.9±376.99)g明显低于双胎妊娠平均新生儿体重(2259.5±556.59)g, 和杜鹃等[5]的研究相似。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21.37%)明显升高, 34周前早产率也有显著性差异。随着体重的降低及早产率的增加, 新生儿的死亡率和患病率明显增加(特别是神经发育障碍和慢性肺部疾病)[7]。由此可见, 三胞胎的不良结局有更大比例。本研究也证实, 三胎妊娠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期死亡率、胎儿丢失率均较双胎妊娠显著增加。

3. 5 关于三胎妊娠早产的预防及治疗, 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超声监测宫颈管长度似乎可预测早产。没有证据显示常规住院、卧床休息、宫颈环扎和保胎药的预防性应用能改善结局。但建议只要没有类固醇激素使用禁忌, 应当给予一个疗程的类固醇激素[8]。

综上所述, 三胎妊娠ICP及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较双胎妊娠高, 有着更差的新生儿结局。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降低其发病率, 改善新生儿结局。

参考文献

[1] 戴哲凡, 许波, 陈海伦. 21例三胎以上妊娠临床分析. 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7):75-77.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诊疗指南.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 46(5):391-395.

[3] 余俊, 冯玲, 胡月, 等.药物控制多胎妊娠产妇剖宫分娩产后出血的回顾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8(4): 477-480.

[4] 杜鹃, 张燕. 三胎妊娠胎儿发育及适宜分娩孕周的研究.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9):698-700.

[5] 邱辉, 靳祖群, 杜鹃. 三胎和单胎妊娠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死亡率比较Meta 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29(4):291-294.

[6] Minakami H, Sato I. Reestimating date of delivery in multifetail-pregnancies. JAMA, 1996, 8(18):1432-1434.

[7] 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er for Women’s and Children’s Health (UK). Multiple pregnancy: the management of twin and triplet pregnancies in the antenatal period. London: RCOG Press, 2011.

第8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

【关键词】 高龄初产;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新生儿病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生育观念的改变,选择晚婚、晚育的女性越来越多,高龄初产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医学观点认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3岁-29岁),随着妊娠年龄的增长,尤其是高龄初产的母儿风险也随之增加[1,2]。目前高龄初产的风险已受到高度关注,高龄初产的围产期保健也引起妇产科界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6例高龄初产,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6例高龄初产(设为观察组),年龄35-43岁,平均年龄(38.43±3.65)岁;同期分娩非高龄初产116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3-29岁,平均年龄(26.42±3.37)岁;比较2组间的剖宫产率、合并症率、并发症率、新生儿病率(早产、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

1.2 诊断标准 ①高龄初产:初次分娩年龄大于35岁;②妊娠合并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③早产:分娩孕周小于37周;④巨大儿:新生儿出生体重达到4000g;⑤低体重儿: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⑥产后出血:产后出血量目测达到或超过400ml;⑦新生儿窒息:参照阿氏评分标准。本组诊断标准参照8年制妇产科学(第二版)诊断标准,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妊娠合并糖尿病实用手册[3]。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2.1 合并症、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23/116)、妊娠期糖尿病(19/116)、妊娠合并子宫肌瘤(9/116)、早产(16/116)、巨大儿(19/116)、低体重儿(8/116)、产后出血(9/116)、新生儿窒息(17/116),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本资料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类别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P

妊娠期高血压 23 19.82 8 6.89

GDM 19 16.37 9 7.75

子宫肌瘤 9 7.75 3 2.59

甲亢 16 13.78 8 6.89

巨大儿 19 16.37 9 7.75

新生儿窒息 17 14.65 8 6.89

低体重儿 8 6.89 3 2.59

产后出血 9 7.75 4 3.44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例数均为116;*以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

2.2 剖宫产率 本组观察组,由于患者妊娠合并症及病理妊娠发病率的增高,剖宫产率(107/116)明显增高,其中选择择期剖宫产90(90/116)例,手术指征为高龄初产,急诊剖宫产17(17/116)例,手术指征为胎儿窘迫。对照组剖宫产32例(32/116)24例为择期剖宫产,其中11例因产道异常选择剖宫产,急诊剖宫产8例,手术指征为胎儿窘迫。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见表2(本资料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的比较(n,%)

类别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P

剖宫产 107 92.23 32 48.27

顺产 9 7.77 84 51.73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例数均为116;*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3 讨 论

3.1 高龄初产与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医学界上学者将初次生产年龄大于35岁者,定义为高龄初产。受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龄初产患者的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生殖能力的降低,病理妊娠的增加,难产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母儿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高龄初产已被视为视为高危妊娠。由于高龄孕妇患者的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度的增大、血管容量降低、血管储备能力下降导致血压升高[4],心肌收缩力和射血阻力增加,从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相应增加。从本组研究中可发现观察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19.8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中还能发现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16.3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孕妇对葡萄糖需要量增加,肾血流量、肾小球率过滤增加,肾小管重吸收率不能响应增加,又由于胎盘功能的影响使孕妇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孕妇通过升高血糖来满足胎儿的需求,并且随孕周进展而增加[5]。妊娠期糖耐病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Franz报道[6]随年龄的增长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应增加,不良妊娠结局也相应增加。由于高龄初产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本组中观察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导致子宫动脉血管硬化,胎盘灌注量减少、胎儿营养不足等导致宫内环境差对胎儿生长发育存在不利影响。

3.2 剖宫产比率 本组中观察组剖宫产率(92.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于高龄初产患者,年龄大并发症、合并症多、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期望值过高显得胎儿相对珍贵患者主动选择剖宫产的比率增加,剖宫产可尽快结束分娩,可避免试产过程中的风险,这些均是导致高龄初产高剖宫产率的因素。高龄初产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对无剖宫产指征的患者可鼓励其阴道试产。

3.3 预防措施 由于高龄初产患者的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合并症多,母儿风险大,因此孕期应加强围产期及围生期保健,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自觉进行产前检查。尤其是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均因加强孕期监护,对于检测不便,病情反复或病情重者均应住院积极治疗,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发病率,提高母婴预后。

参考文献

[1] 楮水莲.95例高龄初产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218-2220.

[2] 章小唯,郭明彩,杨慧霞.高龄初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2):111-112.

[3] 杨慧霞,主编.妊娠合并糖尿病实用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5.

[4] 郗欣君.141例高龄初产妇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8);47.

第9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239-01

目前,我院产科随着分娩量的增加,各种并发症也相应增加,就子痫前期,子病的病人也随之增加。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故各级医师应对子痫前期,子病的治疗有一个高度的认识。据国外报道先兆子痫的发病率为5%,高血压的发病率为6.4%~70%,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平均发病率9.4%,随着围生期,检查的普及与加强,全世界先兆子痫,子痫的发病率逐年下降,我国为0.2%近年来就诊病因、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为进一步做好该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而且治疗进一步成熟。目前治疗的原则是解痉、降压、镇静、改善脏器灌流量和脏器功能,在临床上诊治病人要做好临床症状的监护,及时发现和掌握疾病发展的过程,及时处理以免发生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在治疗中以下几个方面提醒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1 治疗目的

预防子痫发生,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死亡率和严重后遗症。不能把解痉、降压等对症治疗作为目的,以致延误或影响正确的治疗策略的制订。

2 分级管理及规范产前检查

对重症子痫,病情发展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严重性。应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在围产期加强孕产妇的管理,早期及早发现和预防,对重症疾病也有一个好的转归。

3 解痉剂硫酸镁的应用

硫酸镁有预防子痫发作,轻度降压,改善脏器,微循环的作用,所以是目前治疗的首选药。他的药效和副作用主要取决于镁离子的浓度,正常人的血镁尝试为1mmol/L左右,血镁尝试治疗量为1.7~3mmol/L,当血镁浓度>3mmol/L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因此必须掌握好应用硫酸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适当给药途径(密切监护镁离子中毒症状,密切观测呼吸、脉搏、膝腱反射)。从药代动力学来说,为了使前期重症患者应用硫酸镁,是血镁浓度达到治疗浓度,所以应强调首次负荷量的必要性。首次用量25%硫酸镁20ml加在5%葡萄糖100ml中静脉滴注(1h内滴完),而后将25%硫酸镁60ml加在5%葡萄糖100ml以1.5~2.0g/h的速度滴注(第一个24小时总量为20~22.5g,第二天酌情减少到维持用量)。为了安全起见,应提倡输液泵以有效控制滴速,临床上可根据膝腱反射和辅助检查调节药物用量。

4 降压药的应用

子痫前期高血压心脏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特点后负荷增加,前负荷一般正常,心脏收缩轻度受损,心率增快,因而多数情况心排量维持在正常水平。当血压达到160/110mmHg水平,为了预防心脑血管以外,应该用降压药,快速的把血压控制在150/100mmHg左右。如果过快,使血压低于这个水平,就有可能引起脏器血液灌流量的下降,而肝功能受损。目前应该选用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药物。国内一般选用柳氨苄心啶,酚妥拉明,二线选用硝普纳,尼群地平。

5 利尿剂的应用

当血压过高而快速降压药而不能奏效,有心衰合并症或合并颅内压增高时,为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可选用快速利尿剂,目前一般使用速尿。

6 扩容剂的应用

扩容剂的选择指征:若细胞比容>35%,全血粘度比值>3.6~3.7,或血黏度>1.6者;或重度低蛋白血症,贫血,产时或产后有出血者可考虑应用扩容剂。禁忌症:心血管负担过重、严重水肿或有心衰或有肺水肿表现,肾功能不全均禁忌。

7 适时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