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职教师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管理制度的敷衍执行
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有时做权宜应对,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操作措施,或者执行起来前后紧、中间松,敷衍塞责,使教学管理制度变成一纸空文。例如,在D校针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调查访谈中,该校教学管理制度规定主讲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加学生的课外答疑、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且将学生作业作为期中教学检查的一项,期中教学检查时至少完成一次作业。部分教师对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是:基本上都按学校规定次数给学生布置作业,可在批阅时却是有选择性的,或者只批改本科作业,或者只批改第一次作业等。这种外紧内松、敷衍塞责的“软措施”是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中常见的表现形式。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制度资源,也容易给年轻同事、学生带去不良的影响。因为教师的认真负责会因为其他认真负责的教师而得到加强,正如学生的认真学习会因为其他认真学习的学生而得到鼓励一样①。同事间的制度执行行为会通过关系权威来发生传递,因此,制度的敷衍执行,尤其是同事群体中有声望的老教师集体选择的制度执行行为会使年轻教师有意无意地去模仿,从而产生制度执行的敷衍。
(二)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抵制
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主体对现有的制度不认同,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产生抵制制度执行的显性梗阻行为,使教学管理制度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调查中发现,学校规定主讲教师要有教案和讲稿,教案上要清楚表明本课程的授课计划、授课重点与难点、教学设计等,讲稿和教案不能一样,学校也将此项列为教学检查的必查内容。但大多教师对此不认同,认为这是对教学的过度干预,是对教师的不信任。因此,导致部分教师对制度要求采取不作为或者消极作为,教案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应付检查的摆设。
(三)打教学管理制度的“球”
所谓打“球”,是指能够从教学管理制度的某些条文中找到微弱的依据而采取与原制度规定偏离的做法。比如,教师对学生的考前辅导,按照学校教学管理规定,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复习迎考,认真辅导答疑,不得圈定考试范围。但是现实中却形成了师生之间的隐性约定。教师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的平均成绩不理想,学生也希望能以最小的精力投入获得尽可能高的分数,所以部分教师在明知道学校不准给学生划范围的情况下,采取“串讲”的方式,将每一章的“重点”告诉学生,而这些所谓的重点其实就是考试出题的范围,只不过换了具有合法性的概念符号来表达而已。这就是借助制度的抽象性和模糊性,打教学管理制度的“球”。(四)教学管理制度的虚化这是指学校制定的正式的、实体存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没有明确获知,没有充分地学习、理解而导致制度执行受到隐性梗阻。比如,在D校的访谈调查中,当谈到他们是否清楚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时,很多教师认为教学规章制度只是对没有认真履行教学责任,导致出现教学事故的教师而言的,对于没有出现教学事故的老师,他们觉得教学规章制度离他们很遥远,没有兴趣去学习。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闲置、虚化。制度制定的目标原本应该是为了指导成员的行为,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可成员对此并不了解,制度汇编成为应付外界检查、凸显组织正规性的手段。
二、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中梗阻”的归因分析
(一)教学管理制度执行环境的原因
1.政府和社会干预高校自主发展的微观反映
高校作为社会性的开放系统,时刻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干预和影响。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采取集权式的教育行政管理方式,通过考核评优确定财政拨款的制度影响到学校的自主发展。高校为了获得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往往制定很多规章制度来显示对制度环境的遵守,包括教师的教学工作。而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制度并没有真正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同时,学校为了应对来自社会团体的量化排名压力、获得社会组织的捐赠,应对来自学生家长对教学质量问责的压力,也纷纷出台很多规章制度,以向外部组织应对压力的积极作为的信息,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促进学校的发展。这种功利性的发展逻辑影响到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在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资源,需要获得学校、同行以及学生的认可,部分教师开始转向关注个人的“适应性发展”上去。而当前无论校内还是校外,评优的标准还是倾向于科研,科研可以带来一系列的连带利益,因此,受这样的评价倾向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必然出现敷衍、打“球”的现象。另外,大学章程作为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最为核心的规则,作为连接国家法律法规与高校规章制度的中介,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处于严重缺位状态。这就造成政府对学校的过度“关照”,学校对政府的高度依赖;同时,由于大学章程的缺位,高校内部规章制度的出台没有依据,过于随意,体现出明显的行政权力优势。行政权威过于强调对制度的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本来只是被认为是一种手段,却变成了一种目的。这是一种目标替代过程,一种工具性的价值观变成了一种最终的价值观②,对高校形成合理的“善治”环境是不利的。
2.对学校组织科层属性的过分强化
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类,从理性组织的视角看,也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产生的,甚至存在对科层属性的过度强化。维克多•鲍德里奇(J.VictorBaldridge)认为大学具有科层组织的性质。具体表现在:第一,大学如同其他官僚机构一样,是国家管辖范围内的组织;第二,大学是一个由众多层级部门职位以及相关的工作规程构成的科层机构;第三,大学里有正式的沟通渠道;第四,有明确的科层权威关系;第五,通过大量的成文规则管理着学校的方方面面;最后,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也是科层性质的③。从这六个方面看,高校具有明显的科层属性,应该通过专业分工、规章制度等手段实现高效管理。但是高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除了科层属性外,它还是专业性的学术组织,应该凸显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但现实是,受外部集权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官本位传统文化的影响,高校内部权力失衡,专业权力很难与行政权力对抗。韦伯所假设的“每当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意见出现不一致情形时,上级的判断从技术专业性的角度来看也是较为正确的判断”④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行政主管不可能成为其权限范围内每个领域的首席专家。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决策大多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制定,很少从学校成员的现实感受和需要出发来制定,制度成为他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工作目的,因而习惯于将制度制定得很细、很繁琐,并伴有相应的评价制度和督导制度。另外,制度传递过程中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权力传递,也导致部分教师对此产生抵触。在制度的严格控制下,部分教师为了维护自己利益,也可能忘记制度只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手段,而将遵守制度视为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最终目标。这样一来,教学管理制度就易出现执行“中梗阻”现象。
3.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学校内部成员之间非正式关系的存在,即非正式关系网络较强大和成员间私下活动较频繁时,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往往会有一种抵制作用,尤其是年轻教师更明显。因为年轻教师刚步入学校,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还不甚清楚,但是又迫切想获得一些教学经验,他们往往会向资历较深的年长教师咨询,一方面想得到年长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想尽快融入一些非正式群体,建立心理上的“舒适地带”。依托这样的非正式关系,年长教师一般会把他们已经习惯化的一些制度执行行为或者一些他们总结出来的所谓的“注意事项”告知于年轻教师,而这些从年长教师那里获知的、已经经过他们节选的信息,很多已经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有出入,成为明文制度的“变异”。年轻教师依此来开展教学工作,而对学校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往往不甚关心,这样容易导致教学管理制度的虚化。
(二)教学管理制度自身的原因
1.教学管理制度价值合理性缺失
教学管理制度合理性包括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工具合理性是制度满足主体需要的合理性;价值合理性是制度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合理性,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制度价值合理性缺失主要体现就是教学管理过程中依靠指令控制较多,行政色彩浓厚,而服务支持欠缺,人本化色彩淡薄,对教师教学管理过多、过宽,阻碍了教师的自主发展。作为规范体系,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是一种约束和限制。杜威曾言:“和制度相比,个人没有精神的权力;个人的发展和教养在于对现成制度的精神的恭顺同化。”⑤但约束和限制并不是制度存在的本真目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的自由发展,实现由“管”到“不管”的转变。但是现实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往往成为管理者的“独语”,教师处于“失语”状态,管理者以制定制度为目的,依靠制度实施管理,教学管理制度从手段变成了目的,没有充分体现出以教师为本的伦理价值。因此,教学管理制度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不是因为对教师的教学形成了约束和限制,而是因为这种约束和限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负面的阻碍作用。生活在具有学术氛围的组织环境中,教师感觉到“被绑架”和“不自在”,甚至出现对组织抵触的倾向,对组织的刚性约束人们往往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⑥。
2.教学管理制度合法性失衡
教学管理制度的合法性不仅指合乎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学校的法律地位和身份,而且也指制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规范、文化和个体认知相一致的程度,后者强调在社会认可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权威关系⑦。学校生活在制度环境中,追求合法性和社会承认是符合情理的逻辑。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合法性失衡主要指组织内外合法性失衡,即学校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了像重点大学一样获得社会承认、为了赢得社会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学校作为一个正式组织的认可,从而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因此,教学管理制度具备外部合法性,但是在组织内部的合法性较弱,主要体现就是组织成员对制度不满意,认同低,很难建立制度权威。合理性是合法性的前提,这种较弱的内部合法性的存在主要在于制度本身的合理性缺失,只看到人与制度关系中人被动的一面,即“作为制度内在环节的人,似乎具有制度化存在的意义”⑧。人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制度化或体制化的存在形态,但是人与制度还有另一层关系,即人在制度环境中的主动性。正是对人与制度的双向关系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教学管理者将制定制度看成目的,将依靠制度维持秩序、提高管理效率视为追求的目标,忽视了对管理对象专业发展需要的满足。客体式的管理模式将教师置于被动的、制度执行者的位置,因此,难以获得教师共同体的认同,导致制度内部合法性缺失。
(三)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主体的原因
1.利益因素的驱动
教学管理制度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而教师也有自身的利益追求和行为倾向,因此在制度执行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如果制度执行影响到自身利益,制度执行者就有可能抵制这一制度,因而造成该制度很难顺利有效地被执行。或者有些教师在感知到遵守规则与自身的切身利益相关,在个人力量无法与规则相抗衡的前提下,他们往往会采取满足刚性指标,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来作为规避风险的策略⑨。为了尽可能少地付出而尽可能多地获得回报,开始关注制度、钻研制度,在工作中尽可能找到制度的漏洞,将执行制度视为目的,而忽视制度背后伦理价值的追求。这种表面上唯校规是从,基于制度的要求和安排而进行的教学集体行为选择,从长远来看,不仅不利于教学管理制度权威的建立,也不利于合理的教学理念的形成。
2.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价值取向上有差异
制度的制定者作为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受科层组织属性的影响,其最直接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追求秩序。因此,他们强调纪律的作用,制定规章制度,依此来要求师生严格遵守、谨慎行事,要求成员在情感上对上级、对组织要忠诚,行为上与组织规章制度保持高度一致。而教师作为教学管理制度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专业身份决定了他们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学术自由(包括教学)。因此,不同的价值取向就造成了组织内部行政权力与专业权力的对抗。因为存在学科差异,专业活动存在高度复杂性,不同学科之间,往往把行政人员甚至其他学科专家视为外来者,他们更倾向于内部的同行评价,而对于其他人的介入都认为是对自己领域的侵犯,由此导致学校内部两种权力之间的对抗不断,行政权力失去公信力,组织内部教师满意度下降,工作积极性受阻。
三、解决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中梗阻”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减少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控制,尤其是对学校内部教学制度的安排应让学校自主决定。另外,政府要督促大学章程的建设。大学章程作为大学内部学术治理的“基本法”,它为权力主导者的活动提供了制度依据,为有关权力的约束和权利的保障提供了基本原则。大学章程的价值在于规避学校内部制度生成的随意性,能够形成对行政权力的一种约束,而且有利于保障大学的办学自,明确政府和大学、大学内部各主体的权责分配。大学章程的建设为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权力保障。高校内部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学校松散结合的组织特性,既要看到学校科层组织特性的一面,依专业进行分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同时也要注意到高校作为学术组织的社团属性,“在学校内部的管理中出现两个来源不相同的‘幽灵’:一种是理性化的组织,……而另一种则以教师的非正式的权威和专业主义为基础的自然化社团”⑩。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自主性,科层组织中以“组织精英”为主导通过建规而实施的等级控制式管理不适合对教师教学的管理。现实中教师对规则要么抵制、要么采取策略上的应对,说明单纯制度管理的局限性。因此,学校管理者在依靠制度管理时要重视人文关怀,在校内营造相互尊重、合作共建的文化制度环境,树立行政权威,提高成员对行政管理的认可度。教学管理不应该成为管理者向管理对象“灌输”规章制度和规则的单向行为,而应该是让管理对象理解这些规章制度和规则的内涵与意义,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合理地解读,内化为指导个体行为的内隐观念和行为逻辑,这样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就能达成一致。同时,学校管理者还要重视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合理引导,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对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管理者要经常与之沟通,通过沟通将管理者的意图、想法渗透到非正式群体中去,从而得到成员的认可和支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除此之外,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还要合理发挥组织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即组织中产生的美化的意识形态和信念的作用。通过创造群体的共同目标来加强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和承诺,通过赋予某些活动很高的威望,美化学校组织传统的共享信念来创造一种“神话”,即社会性整合的神话,这些“神话”用道德和理想主义的语言来阐释这个学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增强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力。通过美化某些信条,特别是那些赞美为了自己而努力工作、自己与组织密不可分的神话,对组织的发展非常有利。因为它强化了成员对组织的责任感并以适当的方式加强对组织的承诺,从而为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了积极的情感支持。
(二)提高制度自身的合理性、合法性
提高教学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关注焦点从工具理性兼顾到制度的价值理性,合理性包括公正和适度。公正与否主要在于是否有利于个体和群体通过积极付出获得利益。这样的利益可以是有形的物质利益,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利益和发展机会。逐利是个体和群体的本体权力,本身无可厚非,但是逐利的手段却有价值好坏的区分。通过公平竞争获利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规范人们逐利的方式和手段,保护正当手段,规避不当行为。同时教学管理制度的合理性还在于适度,不能管理过宽、过严,过宽就会导致无序,过严就会导致死板、教条,就容易导致制度执行“中梗阻”现象。适度的教学管理制度既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限制不当的教学行为,又能为个体和群体的发展创造合理的空间。公正和适度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个体和群体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同时又为这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规范,这样的制度必然会获得成员的普遍认同,从而增强其权威性,即合法性,合法性是教学管理制度获得有效执行的基础。此外,还要开辟多元化的制度传递途径,不仅要自上而下依靠权力的强制性,还要提高行政人员和组织部门的权威,依靠关系权威传递制度更容易获得合法性认同。另外,还要加强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号召教师学习先进,形成良好的制度执行氛围。
(三)还原教师应有的学者权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38-02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更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为此,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把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了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意义,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难点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情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当客观事物以一定方式影响人的时候,人就会进行认识并产生相应的态度和体验,表现出明显的赞同或反对、愉悦与愤怒、乐观与悲观等两极性特征。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它是个体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外化出的对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并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观点,因此态度的成分将明显包含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所谓价值观就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性社会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评价的最高层次,是系统化、理论化、观念化的情感体系,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情感教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关系是递进式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所以,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
一、以知识激起情――形成学生的外部情感体验
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通过对历史教材及历史课外书籍的阅读,或通过教师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从中受到的感悟与启示,或对某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感知,或通过教师移情的感染,从而引起注意、产生兴趣,表示认同,愿意接受,同时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并产生情感上的体验,形成相应的外显行为。但这时情感仅处于情感体验的层面,尚未内化而转变为情感态度,仅仅是暂时的、肤浅的,其表情行为上的喜怒哀乐及言语上的赞同、惋惜和反对,也往往不固定,转瞬即逝。
如教师讲述岳飞抗金的有关史实时,当讲到在开封郊外朱仙镇,岳飞大败金军主力,取得郾城大捷,欲直捣黄龙府时,学生会喜形于色,内心受到鼓舞;当讲到岳飞被迫接受宋高宗班师回朝的命令,感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抗金大好形势由此逆转时,学生会感到惋惜;当讲到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惨死于风波亭,年仅三十九岁时,学生会深感悲痛……随着教师的讲述,随着情节的变化,学生的面部会相应出现表情的外显变化,或喜、或惜、或悲,这些外显行为的变化,说明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已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对岳飞这一历史人物产生了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直接的、真实的情感流露。
在“接受”这个情感水平层次,教师要善于烘托情感氛围,选择恰当的易被学生接受的切入点。在选择切入点时,既要考虑史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因素,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在“接受”这一水平层次,学生所实现的情感目标是属于低级水平,只要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表示接受或认可,并呈现外部表情和行为的变化,就达到这一水平层次的要求。“接受”是情感教育目标的初级水平层次。
二、以情连结知识――确立学生内部的情感态度
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出价值的判断,形成相应的价值倾向性,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并在情感上确信其价值的存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对历史反思评价的过程,是褒是贬,是赞扬是批判,无不体现在对历史事物判断评价之中。如学生从南朝无神论者范缜绝不卖论取官的高风亮节中,养成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的熏陶中,确立历史的责任感;从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确立历史审美情趣;从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远大志向中,感悟历史的使命感;在“确信”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通过移情,烘托强烈的历史情境,为了充分发挥移情的作用,教师必须“动之以情”,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既要深入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又要站在理智的更高层面,对历史事物做出价值评判,促成情感体验的升华,确立为鲜明的情感态度。“确信”是情感教育目标的中级水平层次。
三、情识交融成“道”――建构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对若干“确信”的历史知识进行有机合理的整合,不断深化,在对情感信念的反复感悟中,在对价值观念的多重审视中,将情感态度的倾向性组成系统的价值观,并以此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我们教育的最高目标可以说已基本达到。但由于情感体验与态度,都带有个性化特征,因此,学生对于历史的价值观应具有鲜明的性格化。性格化这一情感水平层次,既是情感、态度、意志和个性形成发展过程的终极结果;也是历史“育人”社会功能的最高体现。性格化情感目标的实现是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历史教师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在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强调师生互动、进入角色,激感,进而思索,达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以发挥历史教育增长才智、陶冶情操、坚定信念、追求进取的社会功能。
教师首先应选择典型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创造浓厚的情感教育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愉快地接受刺激,产生满意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再从“确信”这一情感水平层次考虑,通过典型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例,对爱国、爱国者和爱国主义的范畴进行价值层面的探讨,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到爱国主义的感情;最后只有达到“性格化”这一情感水平层次,即学生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朴素的爱,升华至爱国主义价值观层面的理智的爱,形成相应的思维定式,以此作为准则,来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判断社会上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并以此作为规范,来指导反省自己言行举止和所作所为,才能真正使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启动和逐渐深入,各种教改活动、教研活动轰轰烈烈地进行。听评课作为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深受学校和教师的青睐。不过,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他们对待听课评课的态度往往不尽相同。在现实中,有的学校,只注重教师听课的数量,不注重听课质量,不切实际地规定教师听课节数,不注重检查和落实,造成教师平时不听课,期末学校检查听课笔记时集中听课,疲于完成听课任务量而胡乱选择听课学科,甚至出现教师抄袭听课笔记,弄虚作假的现象;有的教师,不重视听课学习,听课不认真,行为不严谨,或私下窃窃私语,或摆弄手机,甚至打瞌睡,他们评课不能切中要害,不是一味高唱赞歌,就是把一堂课批得体无完肤;还有的教师,不重视别人听自己的课,或在课堂上表演作秀,或以没“准备”为由拒绝,关起门来上自己的课……这些都与课改的初衷相悖,自然达不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为切实搞好学校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主动参加听课评课,自觉进行教学研究,学校应不断完善教研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之间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方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一、建立健全教学研讨制度,教育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
学校应成立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研讨小组,各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研究课等研讨活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每周每学科至少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教导处提前通知教师调好课按时参加。听课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写出听课心得等。听课结束后,学校要组织人员检查,凡是听课无记录,无心得体会的,视为没参加听课。鼓励教师自发参与随堂听课学习活动,其听课后的感想或意见可私下同上课教师单独交流,但听课笔记本中必须有记录备查。教导处统一安排的听评课活动,听课的教师必须按时参加评议,评议时,要认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充分指出其优点和可探讨之处。学校教导处对每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教师的听、评课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体系。学校校长和行政班子成员要,带头参加听课、评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认真参加评议,在教师中起好榜样和示范作用。因为学校领导只有通过和教师一起上课,一起听课,一起评课,才能带动教师更好地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探究,深入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课题研究等教学研究工作,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集体备课、讲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制度,引领教师变传统的单一、个体备课为集体备课,变各自为阵为集体攻坚,避免各自为战,盲目探究的现象,促进他们将个人经验凝聚成集体智慧,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实现专业成长。
二、合理安排教师日常事务,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听评课活动
教师由于受地域和工作条件的限制,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被封闭在校园内,定格在教室、办公室、宿舍这三点一线之间,做教师很累,尤其是做班主任。平时,课内、课外,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甚至是衣食住行等,他们都得关心,他们甚至比家长更关心学生的一切。因此,学校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日常事务,让他们能从许多不必要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时间,有精力去参加听课和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首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岗位和教学课程,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教导处安排教师课程时间表时,要尽力将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上课的时间错开。如某年级某天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那同年级其他班这一节就尽量不安排语文学科,这样,当某教师上语文公开课时,同年级其他语文教师用不着换课就能去参加听课了。第二,大力开展集体备课、网络备课等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尽量减少教师因独自钻研教材、撰写备课教案等所耽误的时间。第三,以向课堂要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标,减少教师批改作业的数量和时间,鼓励教师多采用重点评讲、学生互改、单独辅导等方式,改变教师单一地在学生作业本上画钩叉的那种既浪费时间、又没什么效果的批改方法。第四,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学习和流于形式的其他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三、大力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各年级组或教师备课组应经常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比赛活动,并把它作为评先选优的条件,每次活动后,要根据其质量评定等级,给予奖励,以激励教师多上公开课,多听示范课,认真评议所听课程。要积极鼓励教师把自己听课、评课的心得体会修改整理后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投稿,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为避免教师在网上下载或抄袭他人的文章作为自己的听课笔记或心得交差,我们可以把他们交上来的文章和网络上的文章进行对比,或把几个相似的文章张贴出来,进行对比曝光,制定必要的惩戒措施,纳入年度考核或综合素质评估,以此激发教师的听评课兴趣,规范他们的听评课行为,促进他们自觉参与听课,认真写好听课笔记,按时参与评课活动,畅谈听课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挑水,甚至更多。学校应推行开放课堂制度,一是面对全体教师的成长共同体的开放(相关的教师、领导以及研究者都能畅通地进入真实的课堂),二是授课教师的自我开放(教师的心态在课堂中放开,深入课堂,有意识地琢磨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打开教室的大门,欢迎同行们观摩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把自己的课拿出来在阳光底下晾晒,和同事相互切磋,互相探讨;鼓励教师充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推开别人的教室门,走进同事的课堂,学习他们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自己提升专业素质。学校通过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促使他们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学到老。
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教学三维目标之一,它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
一、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必要性
1.当代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历史课有趣吗?重要吗?许多学生可能会回答“有趣”,但一点不重要。因为他们许多人视其为副课,在繁重主课压力下用以休闲消遣的课程。学习在现实中已经越来越被扭曲,浮躁、功利的学习代替了自我充实、自我完善的科学探索与人文价值的追求。所以,想到历史教育的现状,许多老师难免会有几丝悲哀与无奈。历史老师们或许都遇见过这样的学生,看《》的纪录片,他感到的不是悲哀、愤慨,而是有趣。也有学生视希特勒为偶像。想想社会中许多背离道德文明的现象,这些都说明了人文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2.教师教学偏重“理性”缺少“感性”
这个现象可能更多出现于高中历史教学和教书多年的教师身上。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越来越呈现出“理性化”特征,历史知识强调精确性、逻辑性,尽量回避人的主观意识和合理想象,有时就会让历史失去了思想和情感。我自己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在一节公开课上为了展现自己的专业性,而加深了教学的难度、深度,忽视了这是一节校级公开课而不是历史专业教师为主体的公开课,更重要的,忽视了我的学生是民办高中生。结果,一节课结束,常年执教高三的老师深表欣赏,其余老师一脸漠然,我的学生们一脸茫然。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多是一种叙事性思维,他们更需要“感性”的体验,如果教师忽略了这点,学生们将很难喜欢上历史课,更别提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在教学中实施的措施
1.用讲述法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时间上纵横古今,空间上囊括中外。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克服对历史的陌生、枯燥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人物的活动情节,进行生动的讲述来增强感染力。如讲述林则徐这个人物形象时,过去传统方法是:介绍林则徐的成长经历,主要事迹(如虎门硝烟)及意义,再提问学生“从林则徐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目的在突出林则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而现在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一百多年前的一张图片:英国伦敦蜡像馆陈列的林则徐蜡像,并说明经过成千上万的英国人的多次投票依然当选,长期陈列在馆中。问:英国人怎么知道林则徐的?林则徐的蜡像为什么长期摆放在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名人蜡像馆里?英国人崇拜林则徐什么品质?为什么当年英国的敌人竟成了他们崇敬的对象?这样的例子会使我们的学生信服,并会深深感受到人格魅力跨越国界的伟大力量和民族气节亘古今的光彩,受到触及心灵,内化情感的深刻教育。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动力。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2.用比较法调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挑选恰当、鲜明、可比性强的内容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其灵感的火花,使他们主动参与,而且可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产生,以达到提高记忆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3.用联想法帮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有了很大的改观,内容也更能适应高中生的认知需求,但受到课时和篇幅的限制,在有些地方显得比较抽象,往往是经过浓缩的书面语,其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话与交流,情感就像催化剂一样,有力推动着联想和想象的发展,与此相对应,当联想和想象递升到一定高度时,又会反过来促进情感向更高的阶段攀升。“情以物兴”“物以情观”,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情感与联想和想象之间的关系。
4.分析史实,深化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历史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历史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因素。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主要场所首当为学校,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思想教育与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相融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凸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且针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从三个维度还提出了非常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可见,加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课改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一,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是人的一种自然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在人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活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情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调节功能、动力功能、强化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和信号功能。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情感既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又是教育的结果。目前正在进行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适应了人的情感发展的规律。
第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解,而忽视情感的体验;过分提倡接受和掌握,而冷落发现与探究;过分重智力因素,而轻非智力因素,使传统的历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简单的价值判断或道德说教。因此,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情感意识的调动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发挥情感的教育功能,才能使素质教育和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不是就放松或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呢?即使不是,那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会不会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呢?答案恰恰相反,不但不会影响,相反还有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时间、年代和人物,面对枯燥乏味的历史理论知识,对于学习任务本来就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但如果我们在历史的教学中,积极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的事件中,每一个学生就是历史事件的主角,那样历史教学就是学生带着兴趣仿佛自己在亲身经历,这种人为创设的“经历”一定也比教师枯燥的讲解要好的多。
二、擅用高中历史教材资源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第一,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史诗,它应当成为提高一个民族素质的最基本的国民教育的内容,故而历史教科书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最好素材。让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悄然地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熏陶。
1.培养学生历史地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同时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2.培养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探讨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亲近历史、触摸历史,使他们逐步朝着正确价值判断方向靠近,以便最终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以及画面展示、播放录音带和录像带等多种手段,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过去,感悟历史,围绕主题主动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主动探索的目的,使过去的、陈旧的、死的历史变成鲜活、生动、具体的历史,以此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使情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将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趣味横生的小故事,并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把学生自然而然带入历史的情境中。
最后,通过编排历史课本剧,使学生在自导自演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历史,既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历史的激情,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三、为增强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历史教师也必须注重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
第一,尊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作为80年后乃至90年后的学生生活在社会思想开放、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他们在历史问题的认知上更注重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所以在历史的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上,应该在学生原有的情感基础和认知结构上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关键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时间度量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V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89-01
1 空中流量管理的概念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可以有助于空中交通有序及安全,并且可以加速空中交通流量,匹配空中交通机构公布的空中交通容量和极大程度上利用空中交通管制能力的服务。其任务主要对接近或者达到空中管制可用能力的空中流量进行控制和调整,以保证进入或者通过相应领域的空中交通处于最佳的状态,进而提高空域、机场的利用率。
关于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分类,不同地域存在着差异。欧控将流量管理分为战略流量管理、预战术流量管理、战术流量管理。而我国将流量管理分为先期流量管理、飞行前的流量管理和实时管理这三个阶段。先期流量管理是为了防止飞机等航空器过度集中于某一地区或者机场而出现的超负荷流量的现行的发生,而对全国和地区的航线结构、制定的航班表以及非定期航班的飞行时刻等在实施之日前的几个月至前几天进行的协调和调整。飞行前的流量管理是通过改变计划航路、地面停止、地面延误程序等方法,在飞机起飞前1~2 h之内改变起飞时刻和航线来避免空中交通堵塞。实时的流量管理则是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通过改变飞机的飞行高度、飞行航路、飞行素等等来避免可能的空中拥塞。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主要方法主要有空中交通流量统计与预测、地面等待策略、终端区排序、改航策略、尾随间隔管理。
2 时间度量指导下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概念
时间度量指导下的交通流量管理是取代尾随间隔流量控制,充分的考虑航空器的性能、运行能力及自动化程度,可以确定的告知航空器通过关键节点的时间,更精细地进行交通流量控制,提高了整体效率。时间度量指导下的流量管理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流式管理,其在考虑到上游空域资源限制的情况下,获得区域交接点和交叉路口的流量的最优解,进行关键点的流量分配。相比于分流式流量管理,中心式流量管理是运用在扇区或者更大范围,在获得全局信息之后取得最优解,对全局进行流量分配,确定各进入点的流量分配。
3 时间度量指导下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策略研究
时间度量指导下的流量管理策略的基本设计思路是,在空域单元的交通流量受限或者超过其接受能力时,通过控制未来到达该空域单元的航空器的通过时间来实现高效运行的交通流。
基本手段是将通过该空域的时间轴进行时隙分配,按照全局效率最优的标准,将要通过的航空器天道时隙中,而且每架要通过的航空器要根据自身的机动性能进行时隙选择。基于时间度量的交通管理策略包括分流式交通流量管理策略和中心式交通流量管理策略。
3.1 时间度量指导下的分流式流量管理策略
时间度量指导下的分流式流量管理下,航空器的波动范围是由航空器的机动能力和目标节点间的距离决定。
根据经验飞行速度和航班计划可以计算出航空器到度量点的预计到达时间。航空器距离度量点越远对应的流量管理窗越大,可任意调整的速度范围也越大。当飞机距离度量点变近,则可以控制的速度范围减小,时间窗逐渐缩小。一个时间窗可能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隙,代表了在时间轴上可选的时隙范围,并在考虑最优的整体效率下,得出最有序列图。
3.2 时间度量指导下的中心式流量管理策略
目前管制员为确保终端区、扇区等区域内的航空器的数量不超过容量,控制进入扇区单元航空器的时间间隔,航班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严格按照制定的时间间隔通过将控制点进入到空域单元,来控制流量。分流式流量管理策略指定一致的时间间隔,中心是流量管理策略所不同的是其提供的流量管理较为精细,只要扇区区域内的航空器的数量没有超过容量限制,则同一个区域内可以容纳多架航空器。基于时间度量的中心式流量管理策略以全局最优为目标,在扇区边界设置边界点进行管理的模型。该策略模型以进入区域内的航空器的数量不超过流量限制为基本原则,以每个离散时间片的航班统计和预测为基础,得出边界上每个进入点在各个时段的进入率,进而对各个进入点的进入率进行排序和调整从而得到航班序列。在该模型中,扇区时通过人为规定的,航班通过扇区边界点进入扇区.
4 结语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导致空中交通拥挤现象。传统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已经不能符合民航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给予时间度量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策略,并将其分为分层式流量管理策略和中心式流量管理策略,并对两种策略的设计思路和运行方法进行了介绍。时间度量的流量管理策略需要每架航空器的过点时间序列,对管制员的协调时间能力和合理地配置运行机制提出了要求。管制员、航线、航空器自身性能、天气等因素都可能对策略的试试造成影响,如何在考虑这些复杂因素的情况下建立模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宋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改航策略初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
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高尚情操、成功与挫折、智慧与幽默、分歧与争论,物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演变、物理学发展跳动的脉搏,都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奋发向上的激情,引起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思考。例如亚理士多德,他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最先把哲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例如伽利略,他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理想实验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亚理士多德的错误理论。另外他还证明了摆的等时规律,他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他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卓有成效,是世界上首先融会贯通数学、天文、物理三门科的科学巨人,他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所以说象这样物理学史的教学,有助于活跃思维,增强胆识,学生更加自觉地继承前人的事业,有效地进行学研究,激励他们把对科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学习动力。同时引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这样,我们就能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并不断发展学生学习物理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2、促进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是指从事科学活动应具有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包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谦虚谨慎善于合作、独立思考追求新知、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等。
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科学的探究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都是经过曲折和磨练,这需要科学家顽强的意志甚至是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笛卡儿、牛顿、惠更斯、卡文迪许等为了科学研究终身不娶;富兰克林为了研究雷电而冒险进行“费城实验”,科赫曼为同一目的而遭雷击身亡;法拉第经10年的不懈努力做了三百多次的实验,最终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这些感人的事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顽强意志及忘我牺牲的精神非常有感染力。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追求真理的科学思想和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是科学伟人们取得成就的崇高思想境界的支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一些科学家的光辉言行、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高尚品格以及丰富的个性,这些介绍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3、有利于养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当前,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信息化和高科技的加速发展,教育从人文科学到科学化再走上科学化与人文兼容互补的历史发展轨迹。而物理学史是自然科学、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史哲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体。决定了物理学史在实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中的特殊作用。
人文精神是“爱”的精神,热爱科学,热爱科学事业,热爱自己的祖国。科学家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现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体现了谦虚诚恳的态度。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正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和自己的祖国,并三次获得了诺贝尔奖,最后均因长期接触放射物质而死于白血病,因而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献身精神。爱因斯坦就曾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人文精神还体现为团结、合作、民主的精神,曾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的汤姆孙总是把他所知道的和所能想到的全部告诉助手和学生,甚至把他自己设计的方案无代价的给予学生,在他任期内共培养了84位物理学教授,27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诺贝尔奖获得者7人。教学中将这些物理学史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其中蕴涵的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将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4、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有帮助。比如可以通过物理学史实例向学生反复阐明偶然与必然的关系,指导学生正确看待机遇、使他们明确今天的准备正是为了明天抓住机遇;例如伦琴发现X射线和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和昂纳斯发现超导电性、钱三强发现重核三分裂以及某些科学家的挫折和失误,分析其偶然性与必然性、机遇的得失、经验与教训,并联系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让学生们树立向科学进军的决心和信心。
一、目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1.从教师层面上分析
(1)分数至上。在绩效、考评等因素引导下,教师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许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满堂灌”“满堂问”,教师主宰整个课堂,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开发,一味追求分数。
(2)教师权威论的影响。教师采用压迫式的教学,训斥、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3)教师教学手段落后。许多教师不积极进行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教学理念跟不上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2.从学生层面上分析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地理学习的情趣。原因很多,如:对地理课程的认识不够,地理知识的应用较少等。
(2)地理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参考,学生有一定的压力,面对枯燥的知识点和习题,学生容易产生对地理的疲惫感。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可以感觉到,在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驱动下,学生对教学充满热情,积极参与。而消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对教学活动缺乏热情,勉强参与,显得被动,自信不足。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以下几个方面
论述。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地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学生原有的兴趣、学习动机挂钩,充分挖掘地理素材,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利用地理学科可探索性较强的特征,将猎奇求异的心理转化为渴求知识,积极探索的学习兴趣。利用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特征,将分散、低级的学习兴趣转化为综合、高级的学习动机。如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用地理学科实用性强的特征,让学生体验、运用地理,增强实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两个基本理念。
兴趣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要把握课堂45分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地理教学的方式方法。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挖掘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可以从自豪感、危机感、责任感三方面进行渗透。
增强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自豪感。如在讲述家乡和祖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河流湖泊、自然风光、经济发展的要素时,探讨有利的方面,有哪些优势因地制宜地促进家乡和祖国的发展。也要和其他的区域进行对比,进一步体现出其优
越性。在存在的问题中学生要有危机意识。例如,在讲述中国的土地资源时,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学生要有危机意识。在讲述家乡的环境与发展时,看看有哪些制约家乡环境与发展的不利因素,使所学内容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思考和反思。
在自豪感、危机感的基础上树立责任感的意识。发展是家乡和祖国的永恒主题,在分析家乡与祖国环境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后,如何因势利导,克服不足,又快又好的发展,让学生出谋划策,争当小主人,树立责任感。在教学情境中可设置如果你是当地行政官员的话,你认为应当怎样促进当地的发展,通过这样的话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能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在讲述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还要使所学内容对学生现有的生活和学习有用,促进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对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渗透到学生的行为和意识中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会使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关注,学生会全面发展,从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客观地讲,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物理课堂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仍不到位,经常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异化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仅在常态课中司空见惯,就是在公开课、竞赛课中也不鲜见。
现象一
将教材中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密切关联的部分完全丢弃,或者以课后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为名搪塞了事。
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配套的“苏科版”物理教材有这样一个栏目:“生活·物理·社会”,在很多课时中都安排了这个内容。如:十二章第一节《动能势能机械能》安排的内容是“大海中蕴含的机械能”;十三章第四节《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安排的内容是“废干电池污染与安全处理”等等。这些内容是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思想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组织好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体会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教师过度关注知识技能目标,在讲清楚、讲透彻知识和技能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当课堂教学任务较紧时,它们常常被随意丢弃,或者被安排到课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而这样的安排显然徒具形式,学生在课后真正能自行阅读的其实很少。“生活·物理·社会”栏且随意丢弃与变相丢弃的做法显然有违教材编写的初衷。
策略一
学好教材,用好教材,自觉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材是组织学科教学的第一资源,也是组织学科教学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在教师教案和学生学案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不轻易删减教材内容;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综合考虑教学要达成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整合进课时目标中,使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灵活地穿插、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提高自觉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的有机渗透很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力。
在一堂九年级物理课《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的教学中,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出示电视机说明书上的电路图和实物,问:“电视机内部结构的电路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元件太多了”、“这个电路真复杂”、“这个电路制造一定很困难,要求很高”、“电视机贵就贵在电路板上”……
教师接着顺势提问:“同学们能想象成千上万个元件组成一个电路,体积却比手指甲还小吗?它的价值会怎么样呢?制造它对工艺的要求该有多高呢?”学生们很快在老师问题的指引下,阅读教材中“集成电路”这块内容,其间不时地发生惊叹声,惊叹小小的集成电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能起这么巨大的作用,对集成电路严格的工艺制作流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这些情感的流露是真切自然的。也就二三分钟的时间,就把本节内容中一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不露痕迹地融入了教学流程中,这种渗透不仅没有影响其它二个维度教学目标的落实,相反由于情感的激发,学生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学习更积极了,让人感受到积极的情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催化作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赫得博士指出:要把科学教育、科学课程的重点放在价值观、社会、技术和决策方面,要联系社会、技术和人类进行科学教育。这段话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教材在这方面也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所以要想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应该首先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使用好教材。
现象二
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还是习惯于传授,习惯于把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即使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也要转化为知识或技能来组织教学。
例如,“www”中有这样一个题目:用绳和木棍体验“滑轮组”的威力(如图)。我们的老师都不太愿意让学生用唾手可得的器材去表演、体验,而是把它设计为填空题:如图装置相当于——,它的作用是一个活动就这样被当作一个练习题一做了之。不可否认,这个活动本身就包含了对所学知识——滑轮组的特点与作用的复习与巩固,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用活动让学生探索、体验,从中既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获得解决问题的喜悦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合作与交流,培养主动交流合作的精神呢?为什么我们总习惯于用传统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不能作出改变呢?
自制量筒、自制弹簧测力计、观察一辆自行车,研究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其作用分别是什么……这样的活动俯拾即是,教师对这些探究活动功用的认识及使用不到位甚至是错位,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落空。
策略二
敦促探究,多元评价,促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苏科物理教材除了在章节内容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外,还将大量的探究延伸到课外。不仅教材的“www”中设置了相关的“拓展活动”,配套的“实验册”(苏科版物理实验)也有大量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安排显然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应学生认知规律作出的一种安排,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知,在实验中学习。这样的安排也方便了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基于此,教师应该做到放手并且督促所有学生参与到各种探究活动中,应该做到不把探究活动的目标只停留在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物理原理,正确地写出操作步骤、实验注意点、表格的设计方法、结论的归纳方法,更不能把这些活动只当作习题让学生纸上谈兵,而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身心自由地投入到真实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从实验、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培养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放手并不等于放任,探究活动的开展同样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精心引导,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活动,在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始于欢乐,终于智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