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经营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企业是由镇、村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联合企业组成的,具有规模小、投资少、经营机制灵活等特点。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中乡(镇)、村民群众联办及个体劳动者兴办的企业,它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其前身是农村手工业和社队企业。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明确把乡镇企业定义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中国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实际中,所有成立于农村地区、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和组建的企业都被称为乡镇企业,即乡、镇、村的集体企业,农民组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企业。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是中国工业化的重要一翼,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我国乡镇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乡镇企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乡镇企业是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3)乡镇企业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内容;(4)乡镇企业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的基本途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对乡镇企业十分关心、十分重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搞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是一项重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目前我国学者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改革和制度管理、发展战略和上市融资、企业体制和产业结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对乡镇的具体的贡献分析等。西芹镇地处福建省南平市区西郊,距市区10km,是南平市委、市政府实施“拉开城市框架,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战略中西拓的中心腹地。自唐五代建制镇系闽北千年古镇之一,原称西津镇、三芹镇,因址在延城之西,清代时更名西芹至今已有1104年的历史。自古商贾云集,商贸繁荣,为闽江上游主要商埠。东邻夏道,西交沙县,南接塔前,北连来舟、茫荡。境内青山叠翠,自然资源丰富,沙溪、富屯两大河流贯穿全镇。西芹镇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距北面205、316国道、福银高速公路和待建成的浦南高速公路互通口仅1.5km,东、西两面有绿水、西芹两个火车站,数个水运码头,500t级货轮可直航省城福州。全镇共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7个自然村,1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1万人,其中镇属人口3.5万人。全镇土地面积251.1km2,耕地面积1400hm2,林地面积1.7万hm2。西芹镇是福建省重点工业卫星镇、省明星乡镇、省乡镇企业百强镇、省文明乡镇、闽北十强乡镇。地理位置优越,是南平市西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具有“亚城市文化圈”美誉。
1西芹镇乡镇企业组成与发展现状
西芹镇主要产业有加工业、种植业、畜牧业、流通服务业。全镇现有18家林木加工厂、8家笋罐头厂、56家竹制品厂、6家机械制造厂、5家饲料加工厂、3家建材厂。全镇果树种植面积约866.67hm2,其中种植早种六号枇杷、日本板栗等优质果品种面积约200多hm2。蔬菜基地面积174.4hm2,稻菜轮作面积270hm2,年上市蔬菜总量达2600t,产值3000多万元。全镇有规模养殖企业20家,其中万头猪场2家、800头奶牛场1家,年出栏生猪6.8万头、家禽50多万只、蛋品700多t。流通服务方面,现全镇从事流通专业户达400多户,在省内外设有20多个流通窗口,建有延平区最大的笋菜批发市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芹镇加快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的步伐,努力拓宽商品流通的渠道。20多年来,全镇建成一大批设施比较完备、大中小衔接的商品交易体系,形成以西芹车队、龙盛运输、公交运输为依托的汽车运输业;以广本四位一体专卖店为龙头的汽贸业和以新力量医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仓储服务业等工业产业化集群。特别是“十五”期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事批零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及其他行业的个体工商户有741户,有以服装鞋帽为主的前溪路商业步行街,里面有才子、红豆等驰名品牌专卖店。又拥有品种齐全、种类繁多、管理规范、服务到位的西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面积达1.52万m2,历来是闽北农副产品集散地,集聚了延平、建瓯、尤溪、沙县、将乐、顺昌6个县市近40个乡镇农副产品,并被列入全国“万村千乡”市场改造工程。同时西芹镇将在近期内启动建设闽北最大西区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该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西区商品集散地的优势,建成一个集订单处理、仓储管理、流通加工、捡货配送于一体的中心,使之成为福建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结点。
2乡镇企业对西芹镇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西芹镇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的变化大概可以分为3个阶段。
(1)1996~200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企业个体数在正负增长率间波动,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总收入也处于振荡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乡镇企业在西芹镇刚刚开始起步,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还不成熟,导致了这种增长率的正负波动。但工业总产值的正负变化也引起了地方财政收入的正负变化,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时期乡镇企业已占据相当的比例,农业不再是经济的绝对主导因素。
(2)2001~2003年:西区开发大潮中,西芹人民思想解放,抢抓机遇,与时俱进,迈着开拓创新的坚实步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步入了快车道。这一期间西芹镇的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年平均增幅分别为21.92%、16.09%、9.23%。经济总量(GDP)居闽北各乡镇前列,集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购买力和实际消费超过闽北各乡镇平均水平。仅2003年,年财政收入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人均纯收入支持率分别为41.18%、20.11%、10.54%,均达到10年来的最大。这一时期是西芹镇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奠定了西芹镇乡镇企业的坚实基础。
(3)2004~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仍然保持缓慢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只有14.29%、12.05%、7.69%,比2001~2003年显著降低。到2006底,西芹镇固定资产投资13815万元,工业总产值57680万元,财政总收入1713.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0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19元,这表明乡镇企业是经济快速成长的主导因素,并在高速成长中伴随有不稳定因素。
总之,从2001~2006年来看,由于“十五”计划在西芹镇得到高度的重视,政府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投资,为发展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地方经济,西芹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鼓励优惠政策,促使了乡镇企业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企业个体数稳定增加,从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总收入亦稳定增加,特别是2003年之后,乡镇企业在西芹镇的发展已趋于成熟稳定,农民年均纯收入趋于稳定的增长。同时地方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减缓,也暗含着乡镇企业在西芹镇增长潜力的下降。可见,乡镇企业产值激增和乡镇企业数量的增加,使地方政府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乡镇企业是西芹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分别建立财政总收入(x1)、地方财政收入(x2)、农民人均收入(x3)与工业总产值(y)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经检验,所建立的模型均达到极为显著的水平,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与工业总产值之间的相关性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充分说明乡镇企业的崛起在西芹镇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乡镇企业总产值是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增加的核心动力,极大地带动了西芹镇经济的发展。#p#分页标题#e#
3结论与建议
1996~2006年这10年期间,西芹镇乡镇企业的总产值直接拉动了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为西芹镇地方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研究中也发现西芹镇的乡镇企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企业资金投入盲目,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降低,员工素质不高,劳动生产率低,甚至个别企业为谋取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惜以破坏西芹镇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合理投入资本要素。西芹镇乡镇企业必须抛弃主要依靠资本要素投入增加拉动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道路,应依靠技术进步,把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转移到技术更新和改造方面来。同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此外,要积极发挥乡镇企业外部的管理人才的作用,为乡镇企业管理现代化献计献策,努力实现西芹镇乡镇企业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
(2)提高劳动力利用率。西芹镇乡镇企业不能只靠单纯的增加农村劳动力数量来提高企业的经济产值。乡镇企业应该提高企业职工素质,要加强新生劳动力资源管理,将调节就业需求和推动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对新增的劳动力进行就业前培训,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工人队伍,特别是提高本乡本土的人才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推动乡镇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
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日益深入,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19世纪60年代,中国先是出现了由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继而到70年代末,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渐次产生。中国的民族资本企业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是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在与外国资本激烈的竞争中,虽然他们在资金、原料、技术和设备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却能得以逐渐发展和壮大,并敢于与外国资本相抗衡。究其原因,除客观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历史条件给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时的有利时机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有一批民族企业家,他们在民族企业艰难、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思想并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经营管理思想
民族企业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重要的任务就是从它所要达到的经营目标和战略高度,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计划,组织生产,指导企业的经营。在国外商品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要赢得市场并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打破洋货独霸市场的局面。民族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方面,其经营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加强质量管理,开拓流通市场
外国在华企业凭借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以图挤垮民族企业。这就迫使民族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用名牌优质产品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名牌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企业不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就不能建立企业的信誉,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很难在市场上站住脚跟。创制名牌国货产品对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它不仅是民族企业生存能力的表现,也是民族企业家抵御外侮,以国货优质产品击败洋货,在市场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赢得一席地位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民族企业家深深懂得,“凡百业如欲抵御外侮,专持国家保护政策与社会爱国心理,而不力图改进产品,实非竞争之根本办法”(载《中国民族火柴工业》)。为此,一些民族企业莫不精心生产出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名牌产品,如:荣宗敬(公元1873年-1938年)、荣德生(公元1875年-1952年)兄弟企业的“兵船”牌面粉;宋fěi@①卿(公元1898年-1956年)东亚毛纺厂的“抵羊”牌毛线;简照南(公元1870年-1923年)、简玉阶(公元1875年-1957年)兄弟企业的“双喜”、“飞马”牌香烟;张謇(公元1852年-1926年)大土毛纺厂的“魁星”、“红魁”、“绿魁”棉纱等。在与洋货竞争中,这些产品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信任和赞誉,充分显示出名牌优质产品对企业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影响。
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必须在产品的原料上和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管理,并不断更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因此,民族企业家对以下管理原则非常重视。
1.注重原料质量,保障原料来源
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优劣。民族企业所创名牌,无不从原料质量入手。所谓“熟货之良梏,视乎生货之优劣”(张謇,《实业文钞》)。穆藕初(公元1876年-1943年)在收购原料时,以质量为第一标准,他主张宁可多花钱,也要采购优质原料。荣氏企业生产的“兵船”牌面粉之所以在市场上经久不衰,是因为荣德生对原料选购有严格的规定,他指出“货好必真工,优质需实料”(《荣氏企业史料》,上册)。因此,该企业在各处所办的麦庄,绝不收失晒热伤的小麦,进仓小麦皆由专人负责挑拣。民族企业家在严格控制收购质量合格的原料时,还提倡“广集国内所有工业制品原料,分别研究,以期有得”(张謇,《实业录》)。他们对原料的选购可以说是到了十分挑剔的地步。
为了保证原料的质量,张謇在1900年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自己生产原料。到1920年,共开垦数万亩土地,可产棉花116 000担。穆藕初也极力主张改良中国的棉种和扩大种植面积,强调“棉质不改良,纺织事业亦难求充分之发展”(穆藕初,《藕初五十自述》),他专门租地成立穆氏试验场,从事改良棉质之研究。民族企业家的实践活动说明,没有丰富的原料,工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坚实的基础。因此,他们在自办试验场、农垦场的同时,也曾上书政府,希望能实施改良计划,提高国产原料的质量。拿荣氏兄弟来说,他们曾一再向政府当局条陈“大农计划”案、“垦边”案以及“振兴农业、复兴工业”案等,呼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视农业的发展,以促使民族轻纺工业得到充足的原料供应”(荣敬宗,《开拓西北,推广植棉案》)。民族企业家的这些经营思想,不单单是从企业利益考虑,也是从整个社会出发的,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以实业推动社会进步,促使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
2.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产品质量
一个企业要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不断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民族企业中一些资本雄厚的企业,对机器的扩充和设备的更新都比较重视,他们不断引进性能先进的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荣家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成功之道,就是“设备求其新”(《荣氏企业史料》,上册)。他们认为,要生产出与洋货相媲美的国货,就必须引进设备,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仅以茂新厂为例,1905年曾向英商怡和洋行订购18寸英国钢磨6部,新机落成后,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优良,推销甚爽。1913年又改装美式机钢磨24部,使产品质量达到优异。范旭东(公元1883年-1945年)是民族企业家中靠科学技术创办化学工业的典型,他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企业之本”(《天津文史资料选集》,第23辑),企业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的技术设备为物质基础。他坚持不惜花费资金购买最先进的机器设备,追求最先进的技术。他所创办的水利制碱公司在生产中遇到困难时,决定拿出重金到美国购买最先进的烧锅。在他委任侯德榜(公元1890年-1974年)出国购买设备时,特别强调要以最新式和质量优秀为首要条件,其“工艺和设备都必须是先进的”,“在这方面如有闪失,将会给我们带来千古的创痛”(李祉川,《侯德榜传》)。正是依靠先进的技术,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使水利制碱公司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1926年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为中国工业产品赢得了荣誉。
(二)削价竞销,以价格低廉争得市场
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并不等于已经占领了市场。民族企业要在与外资企业竞争中夺得市场,除确保产品质量优胜外,也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者的消费水平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水准,否则,即使质量甚优,而价格高于洋货,产品也会无人问津。因此,针对洋货的低廉价格,民族企业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基础上,也采用低价促销策略,以赢得市场。简氏兄弟曾认为:“货必求美而胜英美,而价钱则贱过英美,人心自然推向”(《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这就是南洋烟草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所采用的竞争策略。民族企业家还认识到,采用廉价策略,使产品在市场上尽快出售,就可以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价格的高低,而国货产品价格的定位,应视市场上同类洋货价格而定。张謇认为,价格高低的标准在于促使产品“利在速售”,因此应根据市场行情,“有时而减,有时而平”(张謇,《实业录》)。东亚毛纺厂生产的“抵羊牌”毛线,打破了外国企业产品独霸毛纺市场的局面,与进口毛线形成了竞销的格局。当时英国在华毛纺织厂生产的“蜜蜂牌”毛线,日商加藤洋行经销的“麻雀牌”毛线,都以低价销售,企图垄断中国的毛线市场。宋fěi@①卿遂提出针锋相对的管理措施。首先,在毛线产品的商标上,宋fěi@①卿经过精心设计,以双羊抵角为标志,取名“抵羊”,“抵羊”既反映以羊毛做原料的纺织品的特点,又是“抵洋”的谐音,即抵制洋货之意。这种巧妙的构思,正迎合了“九·一八”后群众抵洋抗日的心理。因此,“抵羊”牌毛线一经问世,立即受到了国人的欢迎。与此同时,宋fěi@①卿又狠抓产品质量,使“抵羊牌”毛线在色泽、拉力、手感等方面,都达到了优质产品的标准。在价格上,宋fěi@①卿则以英、日为准,随其变动而上下浮动,必要时不惜放弃部分赢利,砸价甩卖,甚至采取买两磅送一磅的促销手段。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抵制了洋货的竞争,打破了英日企业垄断我国毛纺市场的阴谋,使“抵羊牌”毛线成为家喻户晓、畅销全国的名牌产品,巩固了东亚毛纺厂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
(三)建立广泛的销售组织,采用灵活的销售技巧,扩大市场占有率
关键词:公司治理;多元化经营;企业绩效;多元化折扣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0-0024-03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臻完善的发展,许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完成资本积累的同时,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才是现代企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既有的经营范围内,为了保证企业必要的成长规模并能够进一步的扩大发展,企业就必须向原有经营范围外的领域发展业务,也就是需要多元化经营。
通过开展多元化经营,在与原有经营领域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上经营多项不同业务,从而达到投资经营多样化来更好的规避风险。然而,随着多元化经营方式的发展,多元化经营并不总是为企业带来利润,相反,甚至对公司价值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关于多元化经营动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治理结构对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周晓艳、刘F生,2004;秦拯、陈收、邹建军,2004;余鹏翼、李善民、张晓斌,2005;魏锋,2007;等)。本文基于理论,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探讨公司治理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而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 多元化溢价和多元化折价的产生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既可能为公司带来多元化溢价,也可能带来折价。多元化溢价主要表现在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在内部资本市场完成融资,从而避免外部资本市场增加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多元化经营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多元化经营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等。然而,多元化经营却并不总是给企业带来溢价。相反,受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多元化经营会增加企业成本,产生多元化折价。
1.1 多元化溢价
首先,在多元化经营下,内部资本市场的建立,使企业更为便捷的完成融资,避免了在外部资本市场融资时产生的交易成本和借助外资时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限制等问题。而通过多元化经营所建立的内部资本市场,有利于资金在企业不同经营部门内灵活周转,使企业及时筹集到所需资金。同时,管理层也能及时掌握企业内部相关信息,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做出最优选择,从而给企业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回报,提升企业价值。其次,多元化经营的实现使公司不同经营领域的部门间能够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加快信息和资源的传播与利用;同时,管理层也可根据不同经营部门的需求对公司资源及时进行最优配置,达到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第三,多元化经营利用不同的投资组合实现投资多元化,以分散和降低经营风险。企业通过协调不同领域经营的部门资金流,稳定公司收益。
1.2 多元化折价
多元化经营并不总是带来多元化溢价,相反,也可能增加经营成本,加剧问题,降低内部资源配置效率,致使企业在市场估值方面有一个折价,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的价值和绩效产生负向关系。相较单一经营的企业而言,多个经营部门会增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成本。管理层和股东利益的冲突在多元化经营方式下更为突出。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股东委托管理层经营公司,当股东对管理层的制约和监督力度不够时,管理层在经营过程中,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采取一些会给股东利益带来损害的经营决策,选择一些对其自身有利的项目投资,而这些项目带给企业的回报可能并不能达到股东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内部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内部资本市场未能有效发挥。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时,在多元化经营方式下建立的内部资本市场会丧失职能,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导致多元化折价加深。
2 公司治理和多元化经营的关系
多元化溢价所带来的正向价值效应是企业从单一经营方式转向多元化经营方式产生的动因。然而,多元化折价的产生却反映了多元化经营带给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多元化经营会导致企业价值折价。如上文所述,多元化折价主要由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无效引起。随着不同经营部门的增加,各部门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会加剧,从而影响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Scharfstein and Stein,2000)。金融理论研究表明,信息的不对称和问题对企业投资绩效有重要影响(Bertrand and Mullainathan,2003)。这一影响决定着多元化经营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企业运营绩效甚至企业价值。而公司治理在调解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矛盾时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影响着多元化企业资本的配置和企业的投资效益。因此,好的公司治理能缓解问题,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减少多元化价值折价,有助于多元化经营企业获得更高效益。第三部分将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如何影响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绩效。
3 公司治理结构对多元化经营企业绩效的影响
基于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的关系有大量of Finance,2003,(58). 实证证明(魏峰,2007;黄海波、李树茁,2007)。这一部分内容侧重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将如何缓解问题,从内部治理机制(包括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机制和审计机制)以及外部治理机制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等多方面论述公司治理结构对多元化经营企业绩效的影响。
3.1 董事会结构
董事会代表着股东利益,行使着治理和监督权,通过监督管理层,维护股东利益并发挥制衡作用。董事会的运作影响着管理层决策的质量(Fama and Jensen,1983),有效的董事会有助于降低企业决策风险。
3.1.1 董事会规模
Jensen(1993)曾提出小规模的董事会能减少管理层的不作为现象并有效监督管理层,具有小规模董事会的多元化企业更能优化资源配置。相反,Boone,et al.(2007)认为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且经营范围涉及多个领域时,投资决策需要通过规模更大、复杂度更高且对所经营领域熟悉的董事会审查和批准。基于之前的研究表明,董事会的规模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并未呈现显著特性特征。另外,我国《公司法》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人数要求5~19人,而我国绝大多数股份有限公司不论公司经营规模大小、经营所涉及领域,平均设置董事会人数为5人。因此,这样的董事会规模不能很好地反映董事会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1.2 董事会独立程度
Fama(1980)和Jensen(1983)提出董事会的独立性是能否有效监督管理层决策的重要因素。多元化经营企业的董事会独立性越高,更能有效监督管理层决策,充分体现董事会的价值。内部董事占董事会比例过高,则无法有效监督管理层,甚至无法尽责保护股东的利益,相较而言,外部董事独立性更高,更能独立监督管理层,从而有效缓解问题。(Chen,Firth,Gao,&Rui,2006)在针对股权结构和董事会对中国企业舞弊现象的影响研究时,发现外部董事占董事会比率高、董事会召开会议讨论次数多和董事会任期短的企业较少存在舞弊现象,证明外部董事更能有效监督管理层决策,减少舞弊发生。
3.1.3 管理层结构
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由不同的人担任有助于提高董事会运作效率(Fama and Jesen,1983;Jensen,1993)。基于理论,董事长兼职总经理工作不利于董事会职能的发挥(Goyal and Park,2002)。由内部董事兼任管理工作,削弱了董事会的监控效力,降低了对管理层的监督力度,管理层因此更容易通过多元化经营方式谋取私利,损害股东的利益。
3.2 股权结构
企业股东持股比例代表了股权的集中程度,大股东所持股票份额越大,企业股权越集中。股权结构影响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程度,也就是与问题密切相关。过去研究表明,当管理层持股份额最大时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并与企业价值有因果关联(Leland and Pyle,1977)。这种情况下,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捆绑,会更多的考虑股东利益,做出有利股东的投资决策。但是,当股权过高集中在管理层时,可能管理层所做的投资决策会从管理层个人利益出发(Aggarwal & Samwick,2003),而不是综合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甚至所做决策出现重复性,而未能保证投资多样化。当股权高度集中在产权所有人,而不是管理层时,企业内部资金调配更灵活,更有利于控制外部投资人,更好的监督管理层决策,提高投资效益。第三种情况是当机构投资者持有多种大量份额股票时,他们会更加密切监督和规范管理层。所以,在他们的监督下,管理层投资绩效更高,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最后一种情况是股权高度集中在外部投资人。Jesen(1993)发现外部投资人与企业利益联系最紧密时,监督管理层积极性最高,对提高企业效益有很大的帮助。
3.3 管理层激励机制
在缓解人问题时,采取管理层激励政策有助于减少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影响着管理层的投资决策质量。企业投资决策的质量,与管理层和企业之间的牵连程度成正相关。好的激励政策把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企业绩效紧密捆绑,管理层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绩效牵连越深,越会有较大的动机去关注企业效益,从股东利益出发为企业制定投资计划。
3.4 审计机制
审计管理制度是提升内部公司治理能力时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有效减少公司内部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Bushman and Smith,2001)。通过审计员评估投资项目价值,从中筛选出优质项目投资,对管理层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并能避免投资者做出错误选择。一些研究表明聘请外部审计员管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更加独立监督管理层和改善董事会工作。此外,增加审计会议次数能够提高审计效率,如果不经常举行审计会议,会助长企业内部欺骗现象(Beasley,et.al.2000)。
3.5 公司控制权市场
公司控制权市场,也称为接管市场,指的是通过股权的收集或投票权获得控制企业的权利,以实现接管和更换不作为管理层的目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从市场上购入小股东的股票,或者是直接从大股东手上较大量的购入。这种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可以约束监督管理层,有利于解决企业管理矛盾,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4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解释了多元化经营产生的多元化溢价和多元化折价两种现象。进一步针对多元化折价现象,分析多元化经营企业绩效和公司治理的联系。最后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绩效还有价值密切相关,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多元化经营企业经营起着积极作用,有利于解决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使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增加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 Aggarwal,R,Samwick,A.Why do managers diversify their firms[J].Journal
[2] Beasley,M.,Carcello,J.,Hermanson,D.,etc.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consideration of industry trai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J].Accounting Horizons,2000,(14).
[3] Bertrand,M,Mullainathan,S.Enjoying the quiet life[J].Journal of Po-
litical Economy.2003,(5).
[4] Boone,A,Field,L,Karpoff,J,etc.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ard size
and composi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
mics,2007,(85).
[5] Bushman,R, Smith, A.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1,(32).
[6] Chen, G, Firth,M,Gao,D.N.,etc.Ownership structur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raud: 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6,(3).
[7] Fama,E.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Po-
litical Economy,1980,(77).
[8] Fama,E,Jensen,M.Agency problem and residual claims[J].Journal of L-
aw and Economics,1983,(26).
[9] Goyal,V,Park,C.Board leadership structure and CEO turnover[J]. Jour-
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2,(8).
[10] Jensen, M. 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it 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Journal of Finance,1993,(48).
[11] Kassinis, G&Vafeas,N.Corporate boards and outside stakeholders as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
urnal,2002,(5).
[12] Leland,H, Pyle, D.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77,(32).
[13] Scharfstein,D,Stein,J.The dark side of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divi-
sional rent-seeking and inefficient investment[J].Journal of Finance,
2000,(55).
[14] 黄海波,李树茁.公司治理与多元化经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 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
[15] 秦拯,陈收,邹建军.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治理结构[J].
管理学报,2004,(2).
[16] 魏锋.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J].管理科学,2007,(6).
一、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对企业的发展与生产经营带来了有利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即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它是一项比较系统且全面的工程,将生产经营与政治思想工作有机结合,也是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达到相关道德的规范与标准,将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凝聚出一股团结的力量,将大大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一,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顺利,那么对员工的整体素质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我国的油气化生产企业关乎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企业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最主要就是为让员工适应现代化生产经营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道德、有纪律、有责任心的员工,以便来更好的服务社会大众,同时也将企业的竞争力大大提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坚持以人为本,能将点燃员工工作的激情,员工也会无私的为企业奉献,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变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这也是企业将生产经营活动做到最好的基本保障。所以说,将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高员工的创新性与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激情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占主导作用,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与爱岗敬业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用优质的服务征服社会大众,在市场上占领先机。我国的油气生产企业也是一个高端的服务行业,服务特点的好坏,都将直接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开设是管理整个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作业中的重要内容。在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管理工作精神文明机制,在规划以及制定生产经营年度总目标时,应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并包含在内,在检查各项工作时,应检查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对工作进行总结后,应看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否有效果。在工作中,应紧抓各员工各领导的思想教育,以便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务必将每项工作做好,落实每项流程,将各项工作执行到位。
二、开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打下基础
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能正常的进行生产经营,离不开建设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思想政治工作也离不开正常的生产经营。
第一,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企业的生产经营又为其提供了保障,一个企业的核心工作内容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如果工作人员没按时完成上级领导派的任务指标,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将无从开展,在经营管理上也会面临比较紧张的形式。
第二,一个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为开展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一直以来,油气生产企业主打将油气服务站创造成一个高端文明的服务站点,我们应在条件允许的环境下,为社会公众创立一个舒适文明的服务环境。使用标准化的一站式微笑服务,认真的听取客户的意见。
第三,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切实务必的要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即将文明建设与生产经营相互融会贯通,并培养一支高端文明素质的员工,创造出具有现代化文明的服务经营理念。
三、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应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近些年,油气生产企业一直在紧抓思想政治经文文明建设,适时的开展一些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活动,这样能使员工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后能在自身整体素质中得到提高以及锻炼,同时,应加强各级领导完善一些管理机制,及时的对一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小组进行适当的调动,保证工作的稳定性与延续性;适当的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考核。在企业文化上应培养一批积极性较高的团队,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对生产经营建设中遇到的突发问题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同时应树立好企业的形象,将服务工作抓好,建立文明单位的同时。也能满足社会群众的需求。
四、结语
关键词:经营模式;思想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2-0003-02
随着国际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需要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以前有明显增多,许多企业都在进行企业发展创新的布局,力求使企业在竞争中能够战胜困难,客服挑战。经营模式的转变就是企业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改变,从而获得新的资金和技术来源,增长企业的经济实力。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同一种经营模式的转变,经营模式的转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取得实质上的成功。企业的思想灵魂就是企业经营模式转变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加强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促进企业思想工作的创新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必要。
1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所谓企业的经营模式,就是企业通过一定方式,获得利润,即企业经营模式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通过各种各样的企业经营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内部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其他现有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最终促进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经营模式的选择十分重要。从目前来看,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经逐步被其他种类的经营模式所替代,但是在企业内部,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他在企业内部依旧呈现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重要作用依然呈显性状态。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在发生一些转变,具体来看,分工协作经营模式和特许权经营模式,以及利基经营模式,还有虚拟经营模式都在企业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是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首先,随着一些大规模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额不断提升,许多小企业很难在同样业的市场中立足,与大型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正面的竞争毫无取胜的把握,面对这种现实情况,许多小企业便产生了与大中型企业进行合作的模式,通过大中型企业为自己的发展谋求更多的空间,从而使那些小企业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额。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这种将一部分工作分配给小企业去完成的一种经营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减少了许多生产上的压力。这种经营模式我们通常称其为“分工协作式”。
其次,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中,都会出现连锁店,或者是连锁厂家,这些厂家和企业对于总部来说,都是下属的连锁厂和连锁企业,他们可以共同拥有同一个品牌,享有同等的品牌效应,其中下属的一些企业通过总公司的支持能够增强其经营力度,而总公司通过下属的连锁机构能够促进企业扩展发展空间,在不同的地区建立分部,减少了其发展的压力。这种经营模式就是“特许权式”。通过对权力的使用而转嫁压力,减少竞争,为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第三,虚拟经营模式在当今社会中影响广泛。虚拟经营模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利用的是企业的资源,通过资源的共享而实现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同时,通过虚拟经营模式,能够使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掌握竞争的资本,促进企业经济的增长。
2 企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不是无稽之谈,而是有一定事实根据,企业在经营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承担着很大的风险,需要面对很多的困难。但是,面对如此多的困难,企业依旧在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就证明企业有必要去进行改革和创新,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有着其必要性,能够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1 有利于明确产品定位
清晰明确的产品定位对于企业来说十分必要,只有企业明确自己需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之后,才能够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来说,转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就有利于企业明确自身产品的定位,使企业在生产产品的时候能够有消费群体,并能够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内部的经济模式和经济营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经营模式的转变,同样,企业产品的定位也需要经营模式的转变。比如说,海尔企业所采用的“安营扎寨”的经营模式,海尔集团为了推广自己的品牌,在海外市场中建立符合海尔自身发展的生产基地,从而更好的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这种经营模式的转变使海尔在产品定位上更加清晰,同时也为海尔获取更多的外部市场提供了可能。
2.2 有利于减少压力
当今的企业所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企业外部,来自国内外同行业的竞争压力,同时还来有来自企业自身发展的压力。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自身问题越来越多,大中型企业需要面对国内和国外的双从压力,而小企业则还需要面对大企业所带来的压力,面对这些无形和有形的压力,企业就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经营模式,以减少企业发展的压力。比如说联想经营模式中所提及的“借船出海”的经营模式,联想收购IBM对于联想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更是一个机遇,联想集团以“借船出海”的模式通过收购IBM获得了海外市场,获得了更多的销售渠道,这就减少了联想拓展市场的压力。这种模式对于联想来说是一种成功的模式。联想收购IBM后的联想发展情况就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同样的模式并非在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具有切实意义的,因此,在进行经营模式改变的时候,要斟酌进行。但无论怎样,成功的经营模式转变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减少压力。
2.3 有利于促进企业资源优势的互补
从目前的经营模式出发,许多企业的经营模式的转变都不是某一个企业单独进行的,而是在不同的企业间进行的,需要在不同企业相互配合下才能完成。所以,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资源优势的互补,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中石油和中海石油在经营模式上就实现了资源的互补。资源上的优势是企业获得更好发展的机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最优的方式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情况,促进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3 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中的思政工作创新
通过前文对企业经营模式的详细分析,可知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离不开企业财力的支持,更离不开企业的人力支持,促进企业的经营模式的转变需要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加强企业思想工作的创新是企业获得更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的保障,在企业内部,加强思政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变。因此,在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企业思想工作需要进行如下方面的创新。
3.1 提高思想工作者的文化水平
文化的积淀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企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进步和企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中创新思想工作,也需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思想工作人才,提升人才的水平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企业思想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文化水平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十分必要,充实的文化知识不仅能够使思想工作者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更能够提高其工作的效率,为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提供原动力。
3.2 加强企业思政工作的抗压能力
企业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还需要企业的思想工作经受得住压力和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下给企业提供的必然选择,面对重重的压力,许多员工的思想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再加之企业经营模式为企业员工所带来的压力,他们随时有可能打退堂鼓,思想工作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要打破常规,对其进行思想承受力上的教育,提高其抗压能力。那么,增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抗压力之前,要做到的就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抗压力,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理性的面对企业经营模式转变所带来的变化。
3.3 改革思想工作方式
传统的企业思想工作大多集中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相对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具有统一的思想。面对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一味的进行常规的思想工作是不够的,同时企业的思想工作方式也需要发生转变,比如要将思想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小环节中,同时,也要将这些在进行企业变动的时候进行统一的培训。这样,不仅使企业员工在平时能够形成一定的思想积累和思想沉淀,在经营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也能够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使企业员工在面对变动的时候能够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3.4 提升思想工作的适应能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无论是任何一种规模的企业,都会形成一种属于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但是市场随时随地都在变化,面对变化,企业需要提高企业员工对这种变化的适应能力,使企业员工在面对变化的时候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思考问题。企业的经营模式转变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种为了适应变化而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需要领导者去适应,更加需要企业的员工去适应,适应经营模式转变后为企业带来的改变,其中不乏机遇,也会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在企业进行经营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企业思想工作要着重对企业员工进行适应能力的培养,并且将这项工作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在日常的思想工作中要为员工培养“求变”的意识,让这种意识在员工的心中得到普及和深入。
加强企业思想工作创新,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新,既需要对思想工作方式的创新,还需要有思维理念的创新,通过对企业思想工作进行创新,能够促进企业在经营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更有动力,促进企业成功的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变,提高企业应对国内外竞争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抗压能力,最终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欧阳利平.新形式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8).
关键词:经济管理思想 伦理价值 重农抑商 家国同构 创新
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介绍
(一)伦理价值的经济管理思想
经济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分不开的。我国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也是在我国的政治文化制度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自古重视对伦理道德的尊重,讲究三纲五常、贵贱有序,例如儒家的忠孝节义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道家的无为、共利思想,法家的维齐非齐思想等,这种价值反映在经济管理上,形成了我国传统的伦理价值经济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我国传统观念中的天人对应意识。我国传统意识中天与道、人与德是相对应的,二者构成了我国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两大关系天道与人德,天道是万物存在与运行的本源,自然规律产生的根源,人德是人们根据自然规律办事的准则,天人合一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价值伦理的经济管理思想是通过道德约束进行经济管理,主要反应在经济管理中的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环节。传统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和当今的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市场经济是对商品经济的规范,也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运行的,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适应天道人德的道德经济。
(二)重农抑商的经济管理思想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经济的重点产业,重农抑商的经济管理思想也是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
重农抑商的经济管理思想源于我国传统的国富民强的思想观念。在传统的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国家富强、人民安乐的关键在于有足够多的土地生产足够多的粮食,从而能够供养更多有充沛生产力的劳动力来从事国家的各项建设,故而农业有助于劳动力的增长,得到国家的充分重视,成了国家发展的基础。与之相反,传统的手工业等商业活动发展会占用稀缺的劳动力资源,会影响农业生产,而且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和农业生产抢夺劳动力的现象发生,故而在劳动力作为当时稀缺资源的情况下,手工业等商业活动必然会受到抑制,以利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商鞅变法以来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的思想产生之后,重农抑商的经济管理思想,就对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致使我国的商业经济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家国同构的经济管理思想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其经济制度是土地所有制,崇尚自给自足,政治制度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奉行君主集权制,推行父系社会的家族制和尊卑制,表现出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统治集团。在这种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影响下,传统经济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家族企业的色彩。在经济的管理中往往和家规、族规等体制联系在一起,其管理体系一般按照宗族中的长幼尊卑来进行管理,而且往往带有继承发展性。而对于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也往往由统治阶级的最高层直接控制。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实践的影响
(一)传统的伦理价值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伦理价值的经济管理思想不仅能够使企业管理者形成更为正确的价值观,更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而且职工更容易接受那些一直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能够极大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伦理价值观念极大的影响了当今经济管理中企业价值,增强企业价值的魅力,从而极大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实现经济管理的目标。
但是传统的伦理价值的经济管理思想在当今的经济管理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多的局限。传统的伦理道德管理思想往往强调个体对整体的服从,弱化被管理者的合理合法的个人权利和利益,容易使被管理者丧失改革创新的能力,只注重一味的服从,直至麻痹和麻醉,从而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弱化了经济管理的效果。伦理纲常固然能够让企业的价值观得到广泛认可,减少了管理的阻碍,但是同样的也会导致人们思想的束缚,造成管理工作的刻板、形式化,减少了企业的活力,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二)重农抑商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
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典型的经济管理思想。这种经济管理思想是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初期对封建社会的经济管理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作为制度政策而言,重农抑商随着封建社会的退出历史舞台而逐步的被摒弃使用。但是做为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而言,重农抑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经济管理思想使得我国长期以来都坚持“农本”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广大的农民择业视野狭窄,安于现状,不敢追求商业中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然而事实上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国家积极支持和鼓励创新。在当今的经济管理实践中,重农抑商的管理思想往往能够让管理者从反面意识到商业发展的重要性,经济管理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不断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固步自封,坚持已有的观念,要懂得与时俱进,寻找增强经济管理效率的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家国同构的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影响
家国同构的经济管理思想主要是以亲缘为核心,能够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减少管理中的摩擦,而且集中统一的管理思想有利于实现经济管理的宏观理念、全局理念,使得经济管理能够更加全面,统筹规划。这样的管理思想在当今的经济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小的家族式的企业,企业内部的和谐度较高,凝聚力较强,如果家族成员之间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往往能够迅速的发展壮大。家庭的和睦能够影响到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小家的富贵能够促使国家这个大家的繁荣发展。
但是家国同构的这种经济管理思想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必不可少的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金字塔式的垂直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管理层级众多,不利于管理信息的传达,在当今的经济管理实践中往往更倾向于平面化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得管理信息迅速的传达并得到执行;其次,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往往具有排外性,通常这样的企业注重血缘关系,企业的管理层通常是关系比较亲近的关系,在管理层的安排上不尽合理,往往会出现管理者不能适应管理职位的现象,而且金字塔顶部的管理者通常具有独断的色彩,使得管理决策不能很好地达到最优;再者,家族式企业的排外性往往不利于企业吸收新知识、人才等新的软实力资源,容易封闭管理,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经济发展的变化,故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经济管理者的启示
企业的经济管理者在企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成功与否有很大一部分与管理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中可以看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有道德约束的意识,从自身素养以及企业的道德责任角度出发,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开展管理工作,从而不仅能够使管理者更容易得到认可和接受,所指定的管理决策得到更好的执行,而且可以为企业建立更为振奋人心和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得到更多社会大众的认可,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故而,企业管理者高道德标准的管理素养所展现出的管理魅力能够让自身和企业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另一方面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发展中,还可以看到,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也是生产力要素中的重要资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能够使管理战略更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对企业的成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要为企业培养储备人才,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企业的管理者队伍,建设一批具有高文化、高技能、高标准的现代化的管理人才队伍。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经济管理理念的启示
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理性发展的核心理念,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从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中,可以看出,企业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经济管理理念。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的基本要素,任何生产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都需要借助劳动力的力量,故而劳动力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是企业生产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产能,促进发展的关键。故而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应该注重劳动力的需求和需要,即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只有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对人的关心和关注,能够让员工增强存在感和尊重感,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和支持度,更好的融入企业中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主人公意识,自觉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中去,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支持和贡献。所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让企业建设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尤其在当今人才流动频繁、复杂的情况下,更能为企业培养大批的具有高忠诚度的员工,降低员工流动性,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才招聘、培养和维护成本,同时也能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增加企业的无形财富,促进企业快速的发展。
(三)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经济战略管理的启示
企业的管理战略是关于企业全局性、方向性、长远性的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故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往往是经过较高层次的管理者经过反复的调研、探讨得到的结果。在当今的经济管理中,战略管理也总结出了不少的战略管理模式和方法。从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中,可以看到对于企业的战略管理要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根据企业管理者素质、能力的不同,肯定会出现管理层级,一个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具有统筹意义上的集权的管理层,以便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全局性的管理规划。但是企业的这一管理层需要恰当的把握好度,不能过分的集权,需要根据企业规模和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能够明确分工,也能够使战略管理得到更快更好地实现。
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时要懂得创新和与时俱进。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每天社会都在发生着变化,这需要企业的战略管理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无论是思想还是思维方式上都要把握时展的脉搏,使企业制定的管理战略能够让企业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都具有前瞻性和正确的指导性,保持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不能够总是停留在过去的经验和总结中,对于过去企业发展中所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做到借鉴但不能盲目的照搬,没有自己的创新力。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只有创新才能够让企业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企业前进发展的方向性、指导性的战略管理策略也一定要与时俱进,体现出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小芳.试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贾成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10)
3.陈勇勤.小农经济[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4.杨春伟.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实践的影响研究[J].北方经贸,2013(4)
5.江智连.儒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2)
6.何梦笔.正确把握和理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安排[J].经济研究,2007(6)
7.任雪浩.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报,1998(1)
8.林斌.发挥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加强经济管理实践创新[J].现代营销,2012(7)
【关键字】高管股票期权,管理者防御,激励效应
1. 背景和文献综述
股票期权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辉瑞公司(Pfizer Inc.)在1952首次为全体员工引入避税期权计划,在20世纪60年代正式出现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机制被引入到实践中,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使用了股票期权对高管进行激励的制度安排;90年代,日本、新加坡、香港地区、台湾和其他受欧美影响的亚洲国家开始实施股权激励的实践,期权激励机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在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背景下,由于国有企业的天然的产权不够明确等特点,激励问题是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探索激励机制中许多年,但效果不尽人意。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企业在政策不规范的背景下,创造性地运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形成了上海模式、武汉模式和北京模式。
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成功消除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同时也消除了这两类股票之间的价格差异,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扫清了障碍。2006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同年,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陆续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行提供了制度依据。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上市企业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也迈开步伐。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股票期权安排数量显著,特别是从2010至2015年。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有助于使经营者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从而降低成本。此外,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有助于公司继续吸引和稳定人才,它体现了人力资本产权的价值。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授予高管一定股票期权。
据赵晗莹[1],股票期权激励可以提高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公告后,短期中存在正的超额收益,这表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有积极的期望,但公司的长期市场价值不受影响。Sun,Cahan和Emanuel[2]的研究强有力地证据表明,未来的盈利表现与股票期权相关的。Brisley[3]则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能够平衡管理者的风险动机的角度来研究股票期权机制的作用,由于管理者能从公司的业绩提升中获益,他们有动机进行适度的冒险并避免过度冒险。
2. 研究方法和实证结论
2.1 变量选择和模型建立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包括两种效应。Jensen和Meckling[4]认为,当经理层持有本公司的股份较少时,在股权分散的所有制结构下,股东不能对经理人的非价值最大化行为采取抵制行动,经理人可以通过控制公司资产获取私人利益。股票期权有助于使得经理人的目标与公司股东的目标相一致,由此带来了激励效应,并且经理人持股越多,经理人和股东目标的一致性程度越高。
Morck、Shleifer和Vishny[5]检验了内部人股票所有权和公司绩效(托宾Q)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即随着内部人持股比例的增加,托宾Q值先升后降。表明经理层持股比例超过某一水平时,市场对经理人的约束力减弱,此时经理人的地位会非常牢固,使其追求非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导致企业价值的减损。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每股收益和Tobin Q值来衡量公司业绩情况,这两个变量将作为我们的被解释变量。本文主要研究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将会根据样本是否进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进行单变量分析,而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我们使用的解释变量包括股票期权包括的认股数量占总股本比重、是否执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两个,我们的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为了反映非线性关系,我们在方程中加入了二次项。
2.2 实证结果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wind,我们采用的数据包括2006-2013年间公布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361家公司,共391个样本。在我们的样本中,由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大部分计划的期限包括4年(包括计划公告当年)的业绩要求,我们对公司公告激励计划的当年和之后的3年的业绩进行了研究。
首先,我们进行了单变量的分析,我们的样本中,包括的237个已经执行的和154个未执行的。我们对样本的EPS、Tobin Q的均值进行了比较,见表3。我们可以看出,执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公告当年和之后的三年中,EPS和Tobin Q都显著高于未执行激励计划的公司。
按照方程(1)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股权激励计划对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和Tobin Q值都具有显著影响。当因变量为EPS时,激励计划宣告当年和后两年的系数都显著,而在第三年的影响不显著。当因变量为Tobin Q值时,由于Tobin Q计算式中包括了公司市值,因此反映了二级市场的运行状况,二级市场通常具有一定的后性,上表中可以看出激励计划宣告后第三年,解释变量的系数仍然显著。
在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apply*option的系数为正,而apply*option^2的系数为负,因而股票期权所包含的认股数量占总股本比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双重的,包括正负两个方向,呈现出“U”型曲线形态。表明当认股数量比重较高时,负向的影响将占据主要地位,公司高管将追求非股东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激励计划的作用将被削弱。回归结果显示,当被解释变量为EPS时,apply*option的系数约为apply*option^2系数的7.5倍,当解释变量为Tobin Q时,apply*option的系数约为apply*option^2系数的10倍。因此当认股比重高于10%时,激励计划对EPS、Tobin Q总体影响都为负;而比重在7.5%-10%之间时,激励计划对EPS影响总体为负面,而对Tobin Q影响为正;当比重低于7.5%时,激励计划对EPS、Tobin Q的影响以正面为主。
3. 小结
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高管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发现,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即存在正面的和负面的两种影响。当股票期权激励包含的认股数量占总股本比重较小时,正面影响占据主导地位,而当股票期权激励包含的认股数量占总股本比重较小时,负面影响将占主导地位,此时,股票期权激励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晗莹. 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的效应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D].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 2013.
[2]Jerry Sun, Steven F. Cahan, and David Emanuel. Compensation Committee Governance Quality,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tock Option Grants, and Future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9, 33(8): 1507-1519.
[3]Neil Brisley.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Early Exercise Provisions and Risk-taking Incentive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6, 61(5): 2487-2509.
[4]Michael C. Jensen, William H.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3(4): 305-360.
[5]Morck R, Shleifer A, Vishny R W.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86, 5(4):1441-1453.
一、企业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整合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者与基层骨干缺少交流
目前,企业中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是,很多基层党员认为自己是老同志,觉得自己在思想政治方面觉悟很高,不需要企业开展这方面的教育,缺少责任心,当管理者下达任务时,通常执行得很缓慢。所以,在进行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整合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与基层骨干进行沟通,首先让他们认识到这项任务实施的必要,这样他们才能与管理者通力合作。
企业作为一个个体,如果想正常运转,实现盈利,需要各个部门的精诚合作。同样,为了实现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结合,企业高层管理者与基层的沟通必不可少。管理者向基层下达工作任务容易,然而,落实并且坚持干下去着实很难。一个好的管理者懂得建立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因为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这层关系。因此,要实现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整合,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与基层骨干达成共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丢掉管理者的架势,积极听取基层工作者的意见。这样两者开展工作时,效率才会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管理不会受到基层党风建设影响。
(二)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优势
我国目前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对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也不关注企业文化,他们只专注于生产,认为提高效率就可以了,从而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不断扩展到工作领域,使企业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作用不明显,起不到围绕生产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经营的作用。因此,为了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落实党建思想政治的工作,应当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对自身的发展有全面的规划,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让各部门的配合井然有序,这样才能在生产管理的同时,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打造企业党建品牌,树立企业形象。
(三)基层骨干人员在党建思想工作方面缺乏创新
企业基层领导干部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对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早已思维定式,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与企业生产、管理关系不大,能够用来传达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仅仅是书本。
二、企业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整合的措施
(一)首先,理清企业内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状况
在这个社会发展迅速的新时期,企业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承担更多责任。首先,应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对企业管理者、党员、基层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这些人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员工看到了企业核心人物的转变,就会去学习,也要适应新常态发展潮流。其次,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员工才能了解到它的地位,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对于企业中的党员,一定要让这些党员意识到自身责任,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个人,也同时代表了企业的形象。
(二)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积极为员工处理各种矛盾
企业是员工的另一个家,所以企业发展的立足点就是让员工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都应向这个方向发展,创造出既顺应企业的发展,又能够处理员工矛盾的管理机制,企业对员工的关心不应该仅表现在生产效率方面,还应该关注每个员工的生活,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工会的作用,为员工创造更便利的条件,这样才能吸引员工参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切实地体会到家的温暖,在这样的氛围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才能互惠互利,有效地开展。
(三)将企业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优秀员工相结合
通常,企业选择优秀员工的标准就是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人,会受到表扬,也正是在这样的制度下,才使得员工更注重本职工作,忽视思想教育与企业文化。企业应该培养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者与骨干员工之间的默契,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者的本职,但思想教育面向的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如果没有管理者的协调,骨干员工的积极参加,很难落实并执行。因此,为了更好地将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结合,必须使企业优秀员工与基层工作者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形成优良的作风,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学习思想政治方面表现好的员工,应给予嘉奖。这样做会很大程度上激励员工。
关键词:组织绩效;精益;信息化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两位工程师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首创了“精益化生产”(Lean Production)的生产方式。80年代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Jones于《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在具体的生产形式的基础上,“精益思想”于1996年由James P· Womack和Daniel T. Jones共同提出。实质上,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就是要求企业找到最佳的方法确立提供给顾客的价值最大化的哲学,它要求在所有的系统过程中持续剔除所有形式的浪费。在精益化的生产过程中,改进流程所采取的每个行动都是经过根据系统的总目标进行计划、贯彻并评估的。如今,精益思想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其不仅体现在生产方面,而且体现在包括质量管理、维护、评估等一系列流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结合企业文化的精益绩效管理思想。不论公司的规模大小、技术水平或职员的专业化技能水平的高低,这套思想可以应用在任何经济模式下,任何制造业或服务业公司中。
一、当前企业信息化的情况
对企业来说,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求推动企业系统的改进。自从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了第一套 MRPII 软件以来,管理软件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已经历了近20年从起步、探索到成熟的风雨历程。ERP/MRPII系统作为在发达的工业国家普遍采用的管理手段,有助于规范我国企业的管理运作制度,并提供了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辅助手段,大大改善了企业原先低效与混乱的运行状况。ERP在调动企业内外可用资源的能力上有着绝对的优势,而且由于IT技术的迅速提高,ERP在实现方面更是体现出准确、快速、信息易集中和便于决策等优点。
我国政府已经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推动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但我国目前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效果很不平衡,这主要是很多企业不结合自身的组织特点盲目引用高科技软件所导致的问题。企业实施的很多信息技术的项目和信息系统往往存在一对固有的矛盾: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持续有效贯彻商务策略,而一次性装入的固定的生产管理工具却根本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很多的商务流程重组、系统变革项目的失败都是因为事先没有系统地应用较好的项目开发方法。所以,企业的管理也应形成一种更成熟的观念,就是通过精益生产、需求拉动方式来实现生产的运行,形成流动生产,与此相适应,完整的绩效管理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二、精益绩效管理
绩效分为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组织绩效。
传统的绩效管理侧重于绩效评估,即强调在公司现有的业务模式下对企业绩效的产出进行鉴定,并在这种后馈评价的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并调整设定下一评估周期的绩效目标,评估标准一般参照年初提出的企业目标规划。这种考评方式在绩效目标的设定标准上存在主观性较大的问题。同时,对绩效产出结果而非过程的考评,容易造成为了实现企业设定的目标,忽视管理过程均衡性等问题。
精益绩效管理(Lean Performance Management)不同于企业一般的绩效评估,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而是管理者和员工就工作目标与如何高效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对于企业信息化来说,盲目引入高科技软件并在事后进行绩效评估并不是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法,我们知道,单纯的绩效评估仅仅反映过去的绩效,采用秋后算帐的形式,只关注工作的结果;而有效的绩效管理从一开始便有计划地展开,更强调未来绩效的提审,注重工作结果的同时不偏废工作过程,从而能够解决问题,有效地实现系统优化。
精益绩效管理是基于精益思想的绩效管理体系,它是站在股东和客户角度上的一种价值增值的思考过程,作用于当前的流程,使得流程优化并且使信息技术在商务活动中灵活运用。这种新思想的原理主要是:系统变革面向流程思考(考虑做什么先于思考怎样做);流程质量决定产品质量;每个流程都有其相对应的流程标准;流程负责人是技术专家也是优秀的管理者;下一级流程是当前流程的客户;以客户价值最大化为己任;对流程数据的评估推动流程的持续改进。对价值流的态度方面,要求明确产品的价值;识别每种产品的价值流;毫无中断地实现价值流;以客户的需求拉动价值流的实现;不断改善,追求完美。
这一思想基于流程,以团队开发作为系统变革的基础。精益绩效管理的目标体系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导出,围绕组织流程开展的。它针对流程设定目标或关键绩效指标(KPI),层层映射下去,激励每位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组织或职位的目标。通过绩效管理过程,绩效目标体系落实到了管理者和员工身上。然后就是建立统一、完备的绩效评估制度,最后成立由公司各层负责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管理监督绩效实施情况,形成有效的绩效组织责任体系。
三、在现代企业中贯彻精益绩效管理
由于精益绩效管理作用于现存的流程,它使得流程优化并且使高新技术在商务活动中灵活运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贯彻精益绩效管理思想的团队对其全程负责。企业想合理实施信息化,标准的精益绩效实施步骤是:项目筹划——部署管理策略——绩效分析——制定计划并进行流程改进——按照精益绩效管理思想持续改进。
1. 筹划项目。(1)精益绩效项目需要高水平的管理人员,系统变革需要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撑。(2)对当前企业进行精益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筹划。设计一些精益绩效评估检验单可以帮助管理团队分析公司成功实现精益绩效项目的可能性,分为四个方面:①公司意愿(公司希望信息化的程度;当前所处行业位置;其他供选方案;各种技术和管理思想可能实施的力度);②公司精益信息化的机会(价值增值流程分析;分析组织实现流程跨越不同职能和不同部门的机会;分析各种流程精益信息化的潜力);③公司精益信息化的能力(领导者能力;他们能否贯彻精益思想所需的特质;管理层具不具备完成精益绩效所需的条件);④精益绩效项目的约束条件(公司贯彻传统生产体系的程度;不支持精益思想的人员;因为变革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经过评估,并且综合评估结果显示支持开展精益绩效项目后,公司才能依照下面的步骤展开行动。(3)为精益绩效项目做准备(初步指定项目团队;设计一个试验流程并给出一段试验期;对人员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提供所需的支持)。
2. 部署管理策略。在精益绩效方法体系中,由企业商务方针和战略驱动管理策略的部署。精益项目策略需要结合商务计划和战略计划中出现的商务策略和系统策略,它由管理层确认并层层贯彻下去,项目目标是由管理者和精益绩效团队成员根据企业与市场环境结合各种知识分析得出的。
3. 绩效分析。项目团队还需要观察并收集数据以及员工或客户的意见,所有这些输入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将数据分析与管理策略部署结合,可以依次寻找流程问题的根本原因。问题出在哪一块结构就寻求哪一块的负责人,如果项目跨流程、跨领域,一般情况下就需要确定主要流程和辅助流程,将流程与流程的结构与关系描述清楚再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
4. 制定精益绩效计划并实施流程改进。企业挑选合适的负责人组成项目的指导委员会,他们来自于企业的各个部门、供应商和主要客户,在精益项目中承担各种角色。指导委员会互相交流业务方针、项目策略和项目目标,确认项目的远景规划;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指导委员会会议需要定期召开。
项目团队直接向指导委员会负责,它是公司管理层、项目管理层和各部门交流的平台,负责具体的开发、培训工作,层层部署任务并协调各项业务活动且认真监控负责的流程。
指导委员会传达他们对项目的期望,特别是对于企业信息化这种类型的管理项目,他们希望能削减多余的工作量和无用的业务流程;实施唯一的、备有证明文件的业务流程;指定流程标准,这里的流程标准包括了工作流程图、工作指令、培训内容和必要的QS/ISO文件。除了建立基于流程的性能评估外,还必须为制造和财务业务奠定一个稳定的信息基础。
指导委员会和项目团队的沟通很重要,保证信息的有效畅通。项目团队要准备随时反映项目进度安排的简图;建立渠道维持项目的有效沟通;使项目按计划开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项目最合适的组织方式并不能一次确定,于是需要不断地管理更新其组织结构;密切维护流程的质量;定期向指导委员会报告进度。
5. 持续改进精益绩效。当前的工作跨入另一个阶段时,采用计划——执行——检验——实施(PDCA)循环将可以继续提高企业的绩效。活跃的市场经济给了企业发展的压力和动力,科学的企业环境建立起来以后,以此为基础的维持改进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管理者们在变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逊色于技术专家,项目团队结合技术和管理上的精英,追求的是持续的精益文化,而不仅仅是一些孤立的、暂时的成功。
持续改进已经成为企业维持生命的一种方式,组织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自上而下的方针配置和自下而上的连续改进。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员工创新的激励政策对于持续改进的文化能否融于企业文化很关键,这种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动力结合外部环境决定了企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徐伟.绩效体系设计——战略导向设计方法.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