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范文

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宏观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定义 特点 区别 联系

微观与宏观,顾名思义,宏观就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微观就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世界存在宏观与微观,当然,在经济学中也会存在宏观与微观。从整体上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宏观经济学;而从局部的深层次上研究某种经济现象的科学,我们则称之为微观经济学。

具体的来说,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它阐述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个体根据什么和什么样做出经济决策,例如:消费者怎样做出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决策;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关系怎样作出的决策;劳动力所有者怎样决定劳动流向与劳动流量等等。

而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种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变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它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没有通胀和缩退)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这表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有: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等。

当然,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此,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并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一般来说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价格下降,需求量会增加,而它们的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价格上升,供给量会增加。这就是说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

但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这就决定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因而由此决定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是个体商品(包括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成交量。不仅如此,而且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一般形态,看起来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形态都差不多地向下倾斜和向上倾斜。

其中,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相比较,它在理论面貌和研究方法上有如下一些主要特点:1.以个量分析为基本方法、2.以边际分析为主要工具、3.以均衡状态为分析依托、4.以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5.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6.以理论多元化为发展特色。而宏观经济学也有如下几个特点:1.研究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2.其核心理论是收入决定理论或就业理论、3.其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和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方法、4.它是个体理性与总体非理性的矛盾、5.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层次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开放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

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微观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它对于微观经济现象的众多说明和对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阐述无疑是有价值的。在解释微观经济现象或偷袭微观经济问题过程中,人们没有必要实际上也不可能绕过人类已存的思想认识或研究成果。当然,它也只是提供了分析的逻辑和框架,并不能直接代替对问题的解决。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提供的是理论基础,那么,宏观经济学则是为了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而两者之间,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而对于区别,1.它们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或规律,从总量上分析问题。2.其次,它们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当然,它们的研究方法与基本假设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用个例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个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4.对于基本假设,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而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5.最后,它们的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也是不同的。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等。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等。

参考文献:

第2篇: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范文

关键词:微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28-01

一、《微宏观经济学》及其特征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包括的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并根据价格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当市场上某商品供大于求时,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其价格下降。相反,供不应求,则价格上升。二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上去,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三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去,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四是厂商均衡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如何决策。五是分配理论。研究按照什么原则来分配。六是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理论。研究微观经济政微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杨金磊

(枣庄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 枣庄 277000)策有利于弥补公共物品、垄断性商品等价格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缺陷。

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包括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国民收入理论。研究包括长短期的宏观经济学决定。即长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水平及失业问题;短期的AD-AS模型。二是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三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原因。四是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微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及经济政策存有较大区别。但是,二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相互补充。即微观经济是假定资源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假定资源配置的条件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同时,二者共同组成西方经济的理论体系。二是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中,微观是研究个体行为,而宏观则是研究总体行为。因此,微观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三是《微宏经济学》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西方经济学是在社会制度的背景下,来具体分析问题。因此,二者研究方法属于实证研究领域。

二、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分析

对于初学者来说,《微宏观经济学》较为抽象且不易理解。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教学方法原因。

首先,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缺乏理性认识是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所谓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则是对任何观点都要怀疑的。同时,需要用逻辑的精确性去怀疑。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从宏观层面上看,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小,课程安排较为集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相反,大学阶段教学环境相对宽泛,课程安排比较分散,教学方法多元化。从微观层面上看,过去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经济学思想。另外,对于高中应试教学为主,向大学以自我学习为主的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再加上,课程的抽象、理论性强、难以理解更是让入学新生学习西方经济学难上加难。因此,入学新生无法形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而缺乏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理解缺乏是学习困难的关键原因。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因此,学习经济学必须从正确的理解假设条件开始。诸如:在学习《微宏观经济学》之前必须理解基本假设。一是“经济人”假设。把人的本性假设为利己的,企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完备信息”假设。在“完备信息”条件下,人们拥有做出决策的一切信息。三是“完备市场”假设。在“完备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充分。四是资源稀缺性假设。正是因为人类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性,才有必要深入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再者,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模型重视不够是学习困难的直接原因。经济学模型是深刻认识和理解原型问题而对其所作出的一种抽象和升华的概括。尤其是通过经济学模型来分析经济问题,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更加简化、更加利于理解。因此,重视经济学模型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

另外,教学方法陈旧,理论介绍过于枯燥乏味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困难的又一直接原因。

三、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方法

当前,针对二批本科学生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惑。笔者认为,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专业老师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首先,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一是适时开展相关经济学讲座。尤其是结合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其现状及原因。二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言简意赅、通俗的语言讲解尤为重要。三是采取案例教学,并将典型案例融入经济学理论当中。

其次,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出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二是注重通过适时反问,来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重视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再者,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一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经济学的基本结构。经济学研究不仅是关于生产、成本、价格、供求等方面,也不单是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问题。而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规律的社会学科。二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另外,要求老师必须采取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取“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看清全过程及各种逻辑关系。同时,还要多注重激励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多激励、多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的过程中注重眼神、肢体语言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亚钧.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3篇: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范文

关键词 金融危机;宏观经济;政策反思

中图分类号 F8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9)04-0053-05

金融危机的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对全球经济冲击之深、其走势之不确定都堪称百年不遇。我国经济所受到的外部冲击也超过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危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正确的视角审视危机、以科学的方法应对危机并认真总结危机应对的政策效果,是摆在每位经济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经济稳定向好,但反转未至

目前各国经济发展有好有坏,有的从危机中恢复得快一些,有的恢复得慢一些,有的刚渡过一个危机又滑入另一个危机,总的来看,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相比全球经济疲软,我国经济在政策刺激下显示出一些好的迹象。但考虑到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开放发展,已经积累了一些市场经济的弊端,即便没有金融危机冲击也要进行自我调整。断言我国经济已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迅速反转,为时尚早。

首先。我国经济关键指标离健康还很远。到2009年5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5.9%,已经连续7个月下滑,现10年来最大跌幅。出口在GDP中所占比重从2008年的32%降为2009年第1季度的25%,出口对GDP增速贡献率为负。我国目前外需不足而内需又历来较弱,投资拉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政府主导型的投资能量虽已得到部分释放,但民间投资仍然不足,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带动效应不明显。如浙江省1―4月全省限额以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30.9%。而民间投资仅增长7.9%,社会投资未明显启动。虽然消费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36%骤升到2009年第1季度的45%,但在缺乏社会保障、房价高企、居民预防性储蓄较高、社会失业加重的情况下,被动式增长的消费缺乏拉动经济持久增长的底气。与此同时,我国工业生产在低点徘徊。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指标并不乐观。而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物流指标2009年第1季度同比、环比增幅均为负值,即便剔除2008年同期雪灾因素后,同比降幅仍达30%,公路、铁路、水运下降尤为明显。

其次,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已经出现。在财政大量投资和信贷巨量投放的推动下,虽然国民经济的部分领域出现好转,但我国已经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虽然CPI指数同比连续4个月为负,但2008年我国处在明显通胀期,考虑到翘尾因素,目前相对2007年已经是通胀了,预计下半年CPI指数也会揭示出明显通胀。与此同时,随着财政收入下滑和财政支出增加,我国的财政压力也相应增大。

短期来看,我国部分经济领域,如金融、钢铁、建材、水泥和房地产等似乎已经明显复苏,但短期复苏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实质性复苏仍待斟酌。应当看到,为迎接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做好坚实准备,理顺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失衡的国内外经济结构才是最为关键的。

二、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反思

我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是经济结构失衡,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困难和维护社会稳定。如何既能确保就业,又不继续加深结构失衡,实现“近期保增长、远期调结构”的总体经济政策目标,需要有一个政策衔接机制。目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尚未着力于对这种内在衔接机制的深度考量,地方重复建设问题、就业问题开始露头。应当看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支点是保就业、保企业,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GDP增长率,更非单纯的大兴土木。

(一)货币政策反思――增强预见性、科学性和配套性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的三大目标,内在矛盾一直存在。在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稳定性,而非短期的相机抉择,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增强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配套性。

在2006-2008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周期。2007年连续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2008年上半年连续5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期美国次贷危机却愈演愈烈,“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其金融机构已经浮现流动性危机。但人民银行仍向外界坚称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动摇,实施严格的信贷规模管理,过紧的信贷政策加剧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雷曼兄弟破产倒闭之后,人民银行才重启新一轮的宽松货币政策,4个月内存款准备金下调了4次、存贷款利率下调了5次。这种集中而猛烈的货币政策调整引起信贷投放大增,助推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今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连续3个月增长超过25%,余额达到了54.82万亿元,信贷投放继续猛涨,仅第1季度信贷投放新增就达4.6万亿,达到2008年一年贷款新增量。按常理,企业受危机冲击,负债意愿会降低,而政府类项目由于2008年紧缩政策,新开工项目较少,社会实际资金需求应不足,无法承接如此规模的贷款。但2009年1―5月份信贷市场却硬生生接下了5.84万亿元的贷款,同比多增3.72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就占到了49%。市场的此种反常行为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货币政策的反复性导致了公众预期的错判,尤其是对通胀预期的提前到来,使部分企业和银行担心信贷宽松政策突变,提前把本该分数年投放的贷款一步到位;二是地方政府“保增长”压力很大,GDP考核模式没有根本改变,面对未来预期不明朗的经济形势,地方政府投资拉动意愿强烈,政府类融资平台不顾债务承载负荷,大量储备资金。这两种内在动因表明,在信贷政策扭曲下,市场的心理预期犹如惊弓之鸟。此外,信贷集中投放可能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配置的“马太效应”。商业银行为了避险竞相将贷款投向具有政府背景的客户,导致其信贷集中度畸高。带有“指标性”烙印的贷款一方面促使信贷资金于投向分布上出现分化,最需要资金的弱势产业和弱势企业资金获得并不容易;而另一方面,信贷增长在品种分布上也出现分化,商业银行在缺乏项目的情况下,为了完成贷款投放任务,放松对票据融资的审核,仅2009年前5个月,票据融资新增就达到1.69万亿元,占总贷款新增的29%。

我国货币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存在的上述问题平添了我们对远期可能蕴藏风险的担忧。一方面,信贷市场潜在风险加大,信贷集中投放会导致政府负债空间大幅收窄,其承担的高成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强行负债则会严重透支政府后期财力。另一方面,政策转向的潜在风险也在加大,银行与政府之间博弈的结果是信贷资金堆积于政府项目,造成信贷投放猛烈的假象,一旦引起通胀预期。央行不得不适度紧缩货币政策,则可能催生银行大量不良资产。这种风险预期又进一步固化

了信贷市场负债主体的“层级化”结构:政府类客户一大企业集团一中小企业一弱势客户,这不利于经济结构优化。

(二)财政政策反思――增强前瞻性和配套性,重视结构优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二元经济”体,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财政投资还非常不足。“扩内需、保增长”可以转变一下视角,从解决“二元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开始,避免进一步加剧经济失衡,重点解决好财力分配与切人点问题,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配套性。

从中央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看,当前的民生投入仍然比重较低,欠账较多,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支持。以制度变革推动发展。中央2009年财政预算与2008年各方面基本比例类似,增加较大的是为保灾区重建的农林水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比例有所下调,医疗、卫生、社保等关切居民生活的财政支出增加总量1343亿元,其中713亿元是建设投资,而非体制性改革投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比例远低于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这表明我国财政投资中存在重建设投资、轻体制改革投资的问题,社会保障包袱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缺乏藏富于民的政策力度。我国的高储蓄率是基于低保障基础而产生的,这个储蓄本质上并非居民手中的现实消费能力,而是对未来教育、医疗、养老等的自我保险,具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制度和结构特征。目前转变的方向就是以国家社会保障逐步替代这种居民自我保险,将预防性积蓄转化为真正的消费能力。

当前政府直接和隐性负债过高,财政风险较大,财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仍较为滞后。从中央财政角度看,国有大型银行和央企的负债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政府隐性负债;从地方财政看,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也大部分是政府隐性负债。有观点认为我国中央财政赤字率保持在国际警戒线以内(GDP的3%),较西方国家不高,因此风险可控。但实际上,我国地方政府隐性负债较大,高财政赤字风险不容忽视。根据财政部测算,到2007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达4万多亿元,其中直接债务占80%,担保性债务占20%,隐性债务则无法统计。如果我们仅以地方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来估测一下隐性负债,则这个数字于2009年第1季度就可达到两万亿,再加上高校和公路建设等贷款,那么地方政府性或准政府性负债更大,可占我国GDP的20%以上,这对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的危险。

地方财政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导向下,投资配套压力很大,难以完全承担起当前投资拉动政策的任务要求。根据中央检查组的检查,至2009年4月28日,第二批新增1300亿投资中,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仅30.7%,个别省份地方配套资金甚至不足10%。社会投资没有跟进、地方财政下降、政府收入减少是影响配套的三大原因。我国经济未来发展压力还很大,改革、发展以及结构性调整的任务还很重,金融危机下一步走向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财政政策运用上需要留有余地,避免因为短期大幅财政支出,反而加紧税收征收力度,打击企业经营动力,造成“涸泽而渔”的不利局面。要使有限的财政资源发挥出最大效果,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要更加精细化。改变粗放型投入,加强集约化管理,将财政政策预期与市场预期以及最后的政策效果紧密结合起来。在制定财政政策之前就要对政策效果和市场反应进行科学评估,测算重点受益领域和受益强度,政策执行一段时期后,要及时评估其效果是否与调控目标相一致,并作相应的阶段性调整。

(三)对外经济政策反思――引导外资、改善贸易结构、建立新国际经济循环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外向型企业受到冲击,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大量倒闭。我国参与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国有企业占全年进出口的比重大幅上升,相反外商投资企业则明显下滑。这表明我国长期以来以外资为主的对外加工贸易经济,在抵御外部冲击方面的能力较弱。

对此,首先要反思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招商引资到底要引什么?中国经济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是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造成国内产业布局加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轨道,影响自身产业升级与制度改革进程。如果采用GNP来衡量经济增长,剔除30%的外资企业贡献后,外贸依存度将会下降到40%左右,经济增长速度则会较GDP指标下降2个百分点,我国并没有那么快的发展速度。故从对外经济角度看,调节我国经济结构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改变引入外商投资泛滥的政策,对外资有甄别有选择,限制或拒绝在战略行业和产能过剩领域的外商投资。

我国出口导向战略所施行的鼓励贸易顺差政策同样需要加以反思,贸易顺差真是越多越好么?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并呈加速增长之势,2000-2007年期间年均增速达到40.62%,远远大于1994―2000年期间的28.31%的水平。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长期推行吸引外资、鼓励“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政策,使得生产性外资输入持续增加;二是廉价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地方性税收补贴政策,造成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低价竞争战略,创造大量出口外汇;三是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贸易品生产相对过剩和公共品供给不足,国民储蓄超过国内投资,是导致大量贸易顺差的内生性动力。因此,当前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如果继续推行,将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难以发生根本改变,这无疑增加了产业模式改革转变的难度,会将劳动就业能力与国民财富增长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从对外经济运行的地理布局与产业循环看。当前的贸易政策存在不对等、不匹配与不可持续问题。简单讲,我国外贸出口40%以上面向西方发达消费国家。而对亚洲传统贸易区、新兴市场和贸易国家则主要表现为进口为主,平等双向循环贸易关系并没有建立,这与跨国公司全球化布局、产业结构内在特征和资源要素禀赋密切相关。解决此问题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是与资源国开展立体经贸往来。建立起生产国与资源国之间全方位的双向贸易内循环体系,加大工业制成品在资源国的消费;二是加强外向型企业管理,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引入外资的战略管理,增加外资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契合度,支持国内部分资源消耗型企业“走出去”,实现资源属地化发展。通过与战略经贸国之间货币互换等高端领域合作完善新的内循环体系。

三、一些政策建议

目前,中美两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显现出一定效果。美国银行业通过压力测试,金融市场伤口正在愈合,地产价格下滑趋势减缓,居民消费能力反弹;中国国内信贷资金充裕,投资力度较大,国内消费逐步发展,部分产业明显复苏,宏观经济指标回暖迹象日益增多。然而。我国的产能相对国内需求仍然过剩,若长期缺乏外需,而结构调整和欠账补缺又未能实现,国内经济就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不良贷款上

升、失业严重等诸多困难。

目前,我国尚处于发达国家“建设、产业、消费”发展路径的前半部分,即“建设”阶段的中后期和“产业”阶段的中期,“消费”仍处于初期阶段。立足当前国情,本文从财政支持、“走出去”战略、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服务体系和城市化5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充分实现“近期保增长、远期调结构”的总体经济政策目标有所助益。

第一,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对冲作用,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支持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和消费。目前,应通过以下渠道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建设资金来源:一是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加大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对弱势群体适当倾斜;二是建立国有资本运行管理新体系,委托国资委和中央汇金进行国有资本(涵盖金融和实业)资产管理,收益优先分配给全国社保基金(改组成具有覆盖全民保障的投资管理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长期资源有效配置,根本上解决内需制约;三是把城市化进程中储备的土地分为经营性土地和保障性土地,后者专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或将土地升值纳入地方社会保障体系中,以解决地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二,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对金融危机从被动防御到积极应对,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贸易平衡的双重目标。首先,国家要做好海外投资的长远规划,建立海外能源、资源和战略产业的海外市场,企业间根据国家战略规划和自身业务目标建立起有效协调机制,借助行业协会作用,联合对外谈判,增强议价能力,避免恶性竞争。其次,政府、国企、民企应通过政府协议和企业并购的互动模式安排,形成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再次,企业应有系统性战略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制定战略规划和应对策略。例如,中铝、五矿、华菱三家在澳洲铁矿市场的并购行动在酝酿前期没有通气,缺乏协作机制,给当地政府造成倾巢而出的印象。反而延缓了资源整合进程。

第三,金融危机对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挑战。我国可以从人民币的边贸化、区域化和国际化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全球性计价、结算和储藏功能,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2009年1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19537.41亿美元。黄金储备1054吨,人民币从1998年以来一直坚挺,在周边国家中树立了信心。这为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力支撑了人民币的边贸化,人民币逐渐成为一些国家(如蒙古、越南、柬埔寨、老挝、俄罗斯)的交易结算货币。在部分亚洲国家(如柬埔寨),人民币已经成为储备货币,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第五大货币区。从当前实践看,货币互换和贷款换石油(或资源)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有效举措,我国已经同阿根廷、白俄罗斯、韩国等6国签订了共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一步应通过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的现实路径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适当时机和适当范围内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多边国际贸易与投资中的储备货币。

第四,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好我国金融的两个失衡问题。一是解决金融系统内部结构的失衡,加快参与主体的市场化改革,鼓励不同金融市场平衡发展,政策性机构和商业性机构自主发挥作用。我国的金融体系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密切相关,带有浓重的政府印迹,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步骤改革,尤其是银行决策与运行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实现市场化主体建设目标,避免重回行政管理老路。二是解决金融国内外发展的失衡,提升服务国际化的能力,支持我国“走出去”战略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自信心和把握时机的能力。我国拥有世界瞩目的贸易量,但是对应的避险手段非常不足,缺乏积极有效的政策调控手段和金融市场工具,有必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本国金融体系的创新,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第4篇: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范文

宏观调控体系是指为了保证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与之配套的各种执行措施。这里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经济法,具体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金融法、财政法、产业政策法等。可见,经济法是由一系列的子法系组成的,涉及到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为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手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所以,离开了经济法,宏观调控体系将是有名无实。

二、宏观调控功能是经济法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通常我们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经济管理、运营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我国经济管理中产生的重要经济关系——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就属于经济法的调整范畴。国家根据经济法来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市场经济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而且反应了经济法在市场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法指导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执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实现体现了经济法的作用,可见,宏观调控功能是经济法的主要功能之一。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开始摆脱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不成熟、经验缺乏,再加上计划经济的阴影仍然存在,导致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主要是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对法律手段认识不足。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普遍遭受来自国外大型企业的威胁,因此,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经济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重要任务。首先,经济法对宏观经济具有监控作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有一国经济出现问题,全球经济都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所以这种环境下,各国面临的经济风险也增大了,如何有效的控制风险是各国都在思考的问题。其中,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不断健全和完善经济法律法规,使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从而保证经济有序、平稳的运行。根据这一原理,我国近些年出台了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比如金融法、会计法、财政法、证券法等,实现了对国民经济的有效监控。在全球金融危机之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而我国因为有着经济法的监控,政府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保证了我国遭受的经济损失最小。

其次,经济法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保证作用。市场经济调控的一个弊端就是,以利益为中心,许多商家为了争夺市场不择手段,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性。还有些商家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投机取巧、偷工减料,导致了产品质量不合格,例如假奶粉、假鸡蛋事件等,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必须通过制定完善的经济法来规范市场的运行,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进行严惩,对于恶意竞争、不正当交易的商家给予法律制裁。为了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还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再次,经济法能较好地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说明,经济法是一个完整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经济法律法规,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已经以大国的身份加入了全球经济,为了和世界经济接轨,首先必须完善法律体系,弥补法律漏洞;其次,根据不断发展的现实要求,调整陈旧的法律条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并且任务繁重,因此,坚持不断拼搏、不断奋斗的精神,同时要求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建立一步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制定经济法律法规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执行不到位,违反法律法规无人追究责任,那么经济法律法规就形同虚设了。加强司法力度,首先,健全司法机构,严格规范经济案件的审判流程,保证审判结果公平、公正;其次,提高司法人员整体素质,包括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其专业能力、加强其法律意识,保证司法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再次,加大惩罚力度,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司法机构要给予严格的惩罚或处罚四、运用经济法纠正“市场失灵”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可以自主的进行资源分配,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实行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市场调节存在着很多弊端,它缺乏理性,只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节,无法考虑社会的实际情况。换句话说,市场调节容易出现“失灵”现象,具体表现在:无法恢复正常的调节功能,造成经济恶性循环;资源分配不合理,容易出现垄断现象;不能及时调节或者盲目调节;出现不正当竞争,市场调节不起作用。市场失灵后,就无法再靠市场自身调节来使经济恢复正轨,必须通过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才能引导市场经济走上正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希望达到的效果是,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三大手段,来调节市场经济中的不正当交易、不公平竞争等,引导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从而实现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等目标。三大调控手段的地位是不同的,根据其重要性,我们认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最常用、最重要的。行政手段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主要是辅助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应用。经济政策是宏观调控目标的反映,指导着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的实施。

我国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其中货币政策在经济调控手段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国家召开的各种经济会议中以及制定的各种经济文件中,政府反复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指出央行应该保证货币供应和需求的均衡,实现币值稳定的目标。如果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央行应及时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法律法规,例如银行法、证券法、投资法等。这些金融法律法规在促进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是保证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政策的另一大政策便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是指政府给予社会的各种补贴、福利、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财政收入是指社会经济组织或个人向国家缴纳的税款。比如,政府降低个人所得税、增加转移支付以鼓励社会消费和投资。为了保证政府财政政策的推行,必须要有相关的财政法律法规作保障,财政法律法规在经济法律法规中占据较高的比例,可见,财政法律法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健全我国税收制度、合理进行收支分配、缩短贫富差距。宏观调控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需要一定社会经济条件和法律氛围,因此,财政法、产业政策法、税法、银行法、投资法等法律法规所形成的法律体系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经济立法固然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司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国各级别的经济司法机构,不断丰富和调整经济审判的相关步骤和程序。

三、结语

第5篇: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范文

    学习环境的定义比较宽泛,众人对其界定不一。通过文献查阅发现以下两种观点较为合适:一是何克抗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其中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认知工具和学习空间,人际关系包括师生、生生人际交往[1];二是李奇的观点,他根据加涅关于教学设计的原理将学习环境定义为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创设不同的学习内部条件并相应安排学习的外部条件。通过对定义的描述发现,学习环境设计的要素包括:内部条件 (人际交往等) 和外部条件 (资料、工具、空间等)。林军来在 《基于 Moodle 平台的协作学习环境构建与实践探索》 一文中,将协作学习环境分为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2]。郭宁在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一文中把混合式学习环境分为物环境、软件环境和人文环境[3]。移动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属于学习的范畴,因而对其环境的分析可以参照相关学习环境的要素内容。但是,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有其特殊性,在环境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例如硬件环境是在移动技术或服务支持下形成的等等。参照上述分析,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环境总体可以归纳为“二大四小”环境。其中,“二大”主要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四小”主要指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指活动本身为促进学习者提供的内部条件,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指活动进程中借以辅助学习者开展活动的外部条件,它包括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模型设计

    依据环境设计要与活动特点相符合的原则,同时结合设计要素的分析,本研究设计出一个适合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的环境模型。该模型构建活动环境的规则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步步细化环境内容,并融入到具体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中。如图 1 所示,整个模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宏观层面的环境构建,第二部分是微观层面的环境构建。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把握设计环境的方向,该模型根据“移动、协作”两大特点,将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学习者与教师在活动环境中开展具体的协作。在微观层面上主要是分解、细化每个环境构建内容。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指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包括软件和资源环境,硬件环境包括手机和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外部环境主要指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空间环境包括交流、共享和知识管理空间,人文环境包括规则、策略和心理环境。

    三、内部环境设计

    内部环境主要指活动本身为促进学习者提供的内部设施条件,它是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只有构建好内部环境,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内部环境是活动环境的必备要素,合理构建它的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内部环境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软件环境设计和硬件环境设计。

    1. 软件环境设计

    软件环境是用以支持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所提供的内在设施条件,对它进行设计主要从软件和资源两个方面着手。

    (1) 软件设计

    软件是活动的辅助手段,学习者借助软件的功能进行协作。本次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所选择的软件工具是“QQ+ 飞信”,以 QQ 学习工具集为主,飞信为辅。QQ 学习工具集的作用是提供各项功能,实现效能工具、信息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认知工具、评价工具的要求,借以帮助学习者完成活动目标。飞信的作用是当手机或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上 QQ 不在线时,利用飞信实现及时通信的功能,保证协作学习的顺利进行。由于多数学习者对这两个软件的功能很熟悉,在具体活动中教师没有必要介绍它们的操作,只需要引导学习者合理使用它们,避免工具成为摆设或出现迷航现象。

    (2) 资源设计

    资源是活动环境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主要指在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中活动主题所需要的内容和材料。从资源的呈现形式分,移动协作资源可以呈现为短信形式、网页形式和下载存储形式[4];从资源的承载形式分,移动协作资源可以呈现为文本形式、图形形式、音频形式、视频形式和动画形式。具体到本研究,活动重点在于协作,根据活动主题和部分条件限制因素,本次活动选取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主要是短信形式、网页形式和协作形式,同时结合文本等各种形式呈现资源。首先,短信形式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设计。这类形式的资源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通过短信传递与活动相关的内容,一般用作通知或提醒等等,它的特点是形式单一、内容精练、操作方便。具体行为是:教师设计活动主题后,通过飞信将活动重要要素内容 (主题、活动安排、完成活动的时间等) 发至每个学习者的手机上,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在协作小组内,根据小组活动计划,组长通过飞信通知组员讨论时间和内容进度安排,保证协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短信形式的资源设计时文字尽量言简意赅,学习者不需要翻页即可对提醒内容一目了然。其次,网页形式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设计。这类形式的资源主要是以浏览网页的形式查找活动资源,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利于学习者多角度获取活动所需的资料。具体行为是:协作小组通过浏览网页查看或下载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 (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 或自己寻找相关资料。需要注意的是,网页形式的资源设计时教师应该尽量少提供现成的资源,这样才能充分锻炼学习者查找、甄别资源有用性的能力。最后,协作形式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设计。这类形式的资源主要是通过协作小组内组员间的交流总结出的信息,这类资源不需要预先设计,它只需要学习者参与活动、积极交流并分享自己的资源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协作形式的资源设计需要学习者的共同努力,因此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和培养学习者协作的兴趣、能力,保证资源的流动性。

    2. 硬件环境设计

    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所涉及的硬件环境主要指在移动技术或服务支持下学习者参与活动所使用的硬件设备。硬件是支持移动协作学习软件的载体,也称之为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普通手机、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MP3 或 MP4、PDA 等。移动终端设备多种多样,可以选择的范围也很多。通常而言,移动终端设备的选择需要综合以下几方面因素:

    (1) 以活动任务和需求为出发点,立足于活动本身

    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任务和活动需求不同,选择的工具也会有所不同。根据活动任务不同,选择合适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果是概念学习类任务,它仅需要知识的查找与罗列,没有过多复杂的操作,在协作中可以选择简单易携带的工具,例如普通手机、MP3或 MP4、智能手机。如果是问题解决类任务,它比概念学习类任务过程复杂一些,在协作中应该选择支持复杂程序或工作的工具,例如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PDA。如果是作品设计类任务,它涉及作品的设计与开发,对设备的要求更高,在协作中可以选择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PDA。如果是移动技术应用任务,所有的移动设备都可以参与协作学习活动中。

    (2) 依据学习者具体拥有的设备条件,立足于实际

    参照问卷调查的结果,如图 2 所示,在 143 名研究生中 83.22%拥有笔记本电脑,48.25%拥有普通手机,40.56%拥有智能手机,52.45%拥有 MP3 或MP4,0.7%拥有 PDA。数据表明,大多数研究生目前拥有的移动设备是笔记本电脑、手机、MP3 或MP4,因此这几种设备应该成为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工具的首选。

    (3) 依据网络条件,立足于网络

    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活动要求学习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在任意时间与地点自由进行协作学习,因此,对于移动协作学习而言,无线网络环境是先决条件。随着无线校园网的建成,对师生来说,使用无线网络如同有线网络一样方便。所以移动终端设备的选择要考虑网络条件,协作应该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进行。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在本次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工具的设计中,以最小代价为原则,最终选择的硬件(移动终端设备) 是具有上网功能的手机和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硬件设备是软件设备的载体,它承担着支持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角色。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和学习者要关注硬件设备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硬件设备的优势,进而有效辅助学习活动。

    四、外部环境设计

    外部环境主要指活动进程中借以辅助学习者开展活动的外部条件,它是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开展的保障。外部环境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空间环境设计和人文环境设计。

    1. 空间环境设计

    空间环境是活动开展的场所,移动协作学习所涉及的主要活动是协作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最后实现知识共享。因此,对于空间环境的设计主要从交流空间、共享空间和知识管理空间三个方面着手。

    (1) 交流空间设计

    交流空间是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的主要场所,其它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所以重点是对于该空间的设计。在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中,交流分为个人交流和小组交流。个人交流的形式是一对一、有针对性的交流。小组交流的形式是协作组内组员之间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因此,交流空间的设计是个人交流空间和小组交流空间的结合设计。具体到本研究,个人交流空间主要建立在 QQ 好友聊天和 QQ邮箱功能上,小组交流空间主要建立在 QQ 群聊天、讨论组聊天功能上,学习者通过手机或电脑在交流空间内使用这些功能进行无障碍讨论。这样的功能空间建立既操作简单,又方便实用,有利于尽快进入协作学习状态中。

    (2) 共享空间设计

    共享空间的作用是将教师和学习者的资源放于该空间内,每个人都能查看并下载这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该空间的设计主要关注共享功能的实现。具体到本研究,共享空间选择的是 QQ 空间。它的功能是当自己或是好友更新内容时,自己或好友可以第一时间接受、查看并转载到自己的空间内,同时群共享功能可以让师生自由上传、下载资料,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

第6篇: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范文

经济增长:“旧蜜月”难抵“新伤痛”

(一)“旧蜜月”

所谓“旧蜜月”,是指依照过去的经验来判断,2014年中国经济似乎至少有两大希望:一是改革,二是美国复苏。

从改革来讲,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了市场所关切的所有关键问题的改革蓝图。依照过去的“甜蜜”经验,“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如果这些改革措施能够迅速落实到位,无疑会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但是,全面的改革需要时间,无法做到一步到位,其作用更加类似于需要持续服用方能慢慢见效的“培本固原药”,短期内已无法重现如1992年“春天的故事”中那种经济增长火山般喷发的场景。

从美国复苏来看,2013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速经季度调整后环比折年率达到4.1%,进入2000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区间;从时间序列来观察,2013年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各季度增速持续回升的一年。从分项来看,私人投资和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力,并且拉动力持续加大,增长显示出较强的可持续性。同样,依照过去的经验:美国经济,特别是消费的增加,似乎预示着2014年中国出口可能迎来曙光(见图1)。但这种基于2000-2010年间的“甜蜜”记忆,对于现在来说并不可靠。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估的情况下,美国进口的增加并不会自动让中国出口多分一杯羹,在本轮危机后,中国出口与美国消费的关系已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实际上这种情形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样高估的1997至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也曾出现过。这两段时期所出现的美国消费需求与中国出口之间的缺口,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估,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相对竞争对手偏贵,由此丢失了订单。

(二)“新伤痛”

在目前的“双高”(高利率、高汇率)和2014年稳健货币政策导向下(其中隐含一个非常重要的假定是2014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会贬值),预计明年的“三驾马车”很难上行。

首先,消费缺乏动力。从社会消费品名义增速来看,1994年以来走出了一个“反转N”型轨迹:1994-1998年下行,1999-2008年上行,2009年到2013年下行;即使剔除影响较大的零售物价因素后,这种大趋势仍然没有改变。而从目前看来,甚至看不到能够拉抬明年消费的力量:房地产限购可能影响装修、家具、家电等;蔓延全国的雾霾意味着采取汽车限牌、限行的城市会增加,从而影响汽车消费;“八项规定”仍会继续执行等等。这就意味着,如果明年零售物价不显著上行,消费若能维稳已属不易;而从M1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关系来看(见图1),很可能明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还会有所下行。

图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与M1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CEIC,兴业银行

(编者注:图例分别改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M1同比增速(领先1年)”)ytd改为ytd(年初以来变动幅度)

其次,投资缺乏有效支撑。在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最大的三项是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而这三项投资在明年都缺乏能够维持现状的有效支撑。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对社会融资总量的变化相当敏感,而2013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利率的持续上升,将压制明年社会融资的增速。从与社会融资相适应的情况来看,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和商品房销售(一般领先房地产投资两个季度)都还显著偏高,这意味着这两类投资未来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对于制造业投资来说,2013年的出口状况对于明年制造业投资有相当大的影响,2013年出口疲弱,无法为明年制造业投资提供支撑。

最后,出口难以复苏。出口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量,即给定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不变,海外经济复苏会使中国自然分享到出口增长的好处;二是价,即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若中国出口产品比竞争对手贵,即便其他经济体需求增加,中国也难以1:1地分享到出口增长的好处,未来我国出口仍将面临下行压力。

通货膨胀:政策周期换档

(一)PPI:难出通缩

我国PPI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综合指数(CRB)同比变化保持着较好的一致性。CRB的变化与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之间关系密切,而与全球发达经济体增速的关系并不紧密。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2014年将是全球发达经济体加速发展的一年,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估计与2013年大致持平。这就意味着,明年CRB不仅缺乏明确的上涨动力,反倒还可能因为美元反弹而承受压力,这种判断也与近30年来CRB的周期变化规律不谋而合。

(二)CPI:压力不大

对于明年CPI的判断,首先要适应新的政策周期。我国CPI环比变化一般领先CPI同比变化6个月(主要是统计技术决定的)。因此,前瞻性地分析CPI同比变化,重点是应该分析CPI环比变化。市场主流依然沉浸在我国CPI的运行大致以40个月左右为一个周期的认识中,这主要是根据过去10年的经验得出的,而这恰是上一届政府执政的10年。的确,图2的虚线框部分显示,2003-2013年间CPI显示出一个完美的“M”型,即两个CPI升降的小周期。但如果观察1995年以来的CPI环比数据,就会发现这种规律其实并不总是有效:在1995-2002年的7年间则是一个“V”型。这显示出中国的CPI存在明显的政治周期,而目前正处于新一届政府的换挡期。这意味着,对于未来CPI走势的判断,需要从过去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逐步适应新周期。

图2 CPI环比趋势变化

(编者注:Yoy改为同比)

资料来源:CEIC,兴业银行

宏观政策:中性偏紧

(一)中性

从设定主要政策的预期目标来看,预计仍与2013年基本一致,以体现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体来说,预计新增信贷10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总量19万亿元,M2增速为13%,年度预算赤字2.1%。

(二)偏紧

偏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量稳速紧”。由于上述稳定性更多体现在“量”上而不是“速”上,比如信贷比上年增加1万亿元,社会融资比上年增加1.5至2.0万亿元,都与2013年的状况基本相当,但由此计算得到的信贷增速、社会融资增速却是微幅下降的。二是监管政策的变化。2014年可能出现的政策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一是对地方政府融资管控政策的调整;二是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调整;三是对银行同业资产监管政策的调整。其中任何一项调整,都只会使宏观经济政策更“紧”,而不是放“松”。

从货币政策来看,在常规方面,预计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增加仍会是明年货币市场的特征;随着美联储的退出,我国央行也可能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改革方面,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CD)的常态化发行和进一步向居民和企业扩张、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预计会成为明年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内容;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幅度、加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日间波动幅度,可能成为明年完善汇率机制的内容,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财政政策来看,在常态化政策方面,结构性减税政策会继续推进,特别是“营改增”会继续扩围;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会继续推进;在改革方面,需关注三中全会强调的财政改革措施的推出节奏,特别是地方债管理新规的出台。

第7篇: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范文

关键词:宏微观经济学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宏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涉及到经济中的方方面面,不仅理论内容深,而且实践性强,初学此课程者不容易理解掌握。改革开放以来,宏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得到普及,管理类、财经类等专业已将其列为基础理论课。

自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之后,双语教学已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迅速推广和运用。就我国而言,双语教学就是指教师用中、英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向学习者传授学科知识。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要求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课件;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采用英文出题和答题;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的50%以上。

《宏微观经济学》采用双语教学尤其重要,因为它主要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在跨国公司、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从事与国际经贸和管理相关的工作,其性质使得他们必须更多地使用英语,否则将无法胜任工作。不仅如此,英语的掌握还将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所以,英语就显得特别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他们大多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但其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仍相当低下,绝大多数学生不能顺利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缺少足够的阅读量二是缺少英语交流机会。如果实施宏微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将会使这一情形有所改善。

二、教学实践

1.教材选用

教材是决定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优劣的重要因素。现行的经济学教材可大致分三种模式:一是主要传授经济学最基本能思想。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著的《经济学》和格利高里・曼昆著的《经济学原理》。二是属于中级经济学,主要运用基本的几何知识和初级高等数学讲述经济学的思想。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平狄克和鲁宾菲尔德合著的《微观经济学》、范里安著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三是高级经济学。例如:Andreu Mascolell、Miehaeld.Whinston、JerryR.Greea合著的《微观经济学》。

由于宏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主要是针对的是对于经管类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考虑到大一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英语应用能力仍然有局限,本课程选用了属于初级经济学类别的教材――世界三大出版业巨头Thomson公司出版的Microeconomicsh Today和Macroconomics for Today,国内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在美国上百所大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经济与金融经典人门教材”。它结合了中西方教材的优点:逻辑严谨而又案例丰富,语言深入浅出。作为原版教材,它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英语锻炼的机会。

2.教学方法

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指出: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显然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与一般课程不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或者分析工具。学了经济学就要达到这样一种目的,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不同,作为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它专注于因果关系和行为反应的揭示,使其具有极强原理性。经济学的整个分析工具或方法也正是通过一个个经济学原理展现出来的,所以国外教师非常注重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一般都会在教科书的开篇或者新学期的第一次授课中将重点经济学原理列举出来。

针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本人在讲授宏微观经济双语教学做了以下的教学安排。首先,对经济学原理的介绍。通过对教材上原理的详细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对经济学原理有个基本认识和理解,为理解案例打下―个基础。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要从抽象到具体。课堂重视案例分析,让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使学生体现了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思考方法是如何来分析具体问题的。最后,对经济学原理的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本人对所讲的原理进行一个归纳和小结,包括对疑点、难点、重点的强调,包括对原理的高度概括。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教学,学生对原理的认识相应也经历了一个了解一理解――深化的过程,有助于将原理内化到自己的脑海中,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了经济学的趣味性。与其他许多枯燥的学科不同,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经济学按用Samuelson的说法,天生就是一个有着无多魅力的“睡美人”。本人主要先通过引入ABC的经济案例节目,从美国的经济问题引申到中国的经济问题,如房价泡沫、教育高收费和环境污染、中国的经济增长等,同时还进一步将经济学理论和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去找寻蕴涵在食堂、课堂、寝室、图书馆和运动场等学习生活场合中的大量经济学事例,向学生讲授身边的经济学,使学生感到经济学可亲可爱、可触可感。通过这些教学,强调了经济学的应用性,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激发了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在注重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注意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本着双语教学的落脚点是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在此同时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这一教学目标,在宏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用英文讲授,重点、难点知识再用案例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授课过程中使用英文时要循序渐进,尽量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保证学生在反复的练习和沉浸式的英语氛围中学到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整个课程进程中,英文比例保持在80%以上,极大强化学生的英文思维能力。

3.教学反映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这门课评价很高,评分达到了96分,普遍反映: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课堂互动气氛良好,英语英语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05、06工管双语班的同学,不少同学在大一就通过了六级考试,有的同学甚至在六级考试中取得了600多分的高分。他们说,通过宏微观经济学双语课程,对英语的提高,远远高于大学英语课对英语的提高。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对我校双语教学推广有很大的作用,促进我校在教学过程中把英语授课的教学方式推广发扬。

三、经验总结

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为学生提供日伸说英语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且同时有利于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外语水平的提高,这是本人双语教学实践中最深刻的体会。

下面总结了从事双语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1.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双语等习热情

只有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才能确立与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和身心成熟度相符合的双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又不会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是情感关注的重点。师生间所建立的真切交流、帮助学生即时发现问题、排除困难的措施、教师给予的赞同与认可等均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提高双语课程的学习效率。热情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克服对外语的畏惧心理,使每个学生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双语课程的学习中来。

2.重视教学工具的质量和多样性

教材尽量选用高质量的外文原版教材可以让学生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采用多媒体授课,讲课的时候尽量多采用国内外最新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以增大双语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同时还要不断积极地探索各种教学方法。

3.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重视语言文化的交融

双语教学应以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为目的。不是为设双语课而设双语课。不同的语言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不断地发展变化。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带有西方语系国家的文化烙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向学生传达不同的文化信息,并去粗取精,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从最初感知到逐渐接受,这样才能确保学科知识的增长和外语水平的提高同步。

第8篇: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范文

关键词:宏观审慎 资本率 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理论概述

(一)微观审慎监管

在金融危机之前的监管主要是基于微观审慎视角的,这次的金融危机反映出其具有很多监管不充分之处。

对于银行的传统微观审慎监管是基于以下逻辑的:银行利用不会令其遭遇撤资的政府担保存款来融资,此时损失由纳税人来承担,这使银行经理倾向于承担过量风险。资本管制的目标就是促使银行能够将损失内部化,从而保护存款保险积极并且减轻道德风险。因此,如果存款承保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降低到一个低水平时,微观审慎管制即发挥了作用。

但是微观审慎监管存在一定的缺陷:当管理者利用微观审慎原则引导出现问题的银行恢复其资本比率时,管理者并不在意银行是通过分子还是分母调整――即筹集新资本还是缩减资产。

当我们考虑的是单个因为特定原因陷入困境的银行时,这样对调整方式并不在意的监管是合理的。如果此银行选择缩减它的资产,其他金融机构可以买入。事实上,这样的资产缩减可以视为是优胜劣汰,市场份额由弱势机构转移到强势机构。然而,如果大部分金融系统都陷入困境,大量机构同时进行资产缩减会给经济带来更大的危害。

(二)宏观审慎原则

简单来说,宏观审慎方法是:当多家金融机构受到冲击时,控制由过量的资产负债表缩减带来的社会成本。

当进行宏观审慎监管时,需要明白两个问题。第一,多家金融机构同时缩减资产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是什么?第二,为什么金融机构不将这些成本内部化?或者说,为什么当其所持股票贬值时,为什么它们更愿意减持资产而不是筹集新资本?为什么它们不事前建立充足的资本缓冲,这样不用进行筹资或者减持资产?

大规模的资产减持有两个主要的影响:信用紧缩和廉价出售。如果银行通过削减新贷款来减少资产,则企业由于信用更昂贵而减少投资和雇佣数量,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大多数银行没有减持资产而是抛出同种低流动性证券,这些证券的价格会大幅度下降,这就是被Shleifer 和 Vishny 称为“fire sale”的廉价出售行为。而且,廉价出售效应和信用紧缩效用是紧密联系的(Diamond and Rajan,2009;Shleifer and Vishny, 2010;Stein,2010a),廉价出售的实际成本也表现为未来信用紧缩的加剧。

当经济危机开始出现时,资金由于“债务积压”(Myers,1977)会出现流动缓慢的现象。一旦当银行陷入巨大的困境并且其债务价值受损,即使是为了具有正的净现值的投资对象,银行也不愿意筹集新资本。这是因为其创造的大部分价值都被优先债权人所占有。在出现债务积压问题的情况下,银行考虑到股东的利益,更倾向于通过缩减资产来调整资本率,即使筹集新资本更有利于社会利益。

总体来说,基于fire-sale和credit-crunch的模型显示金融机构有以下强烈的倾向:第一,当危机出现时,银行更愿意缩减资产而不是再融资;第二,银行在危机发生前持有资金缓冲不足,因此提高了危机发生和系统性的资产负债表收缩的可能性。因此,宏观审慎管制的目标在于平衡这两种倾向。

二、宏观审慎管制的工具

有两种方法可以阻止银行缩减资产:第一,银行可以筹集新资本来弥补损失;第二,银行可以降低资本/资产比率。宏观审慎工具都是通过这两方面来进行调整的。

(一)随时间变化的资本要求

防止资产负债表缩水可以直观地通过制定随时间变化的资本要求,银行被要求在经济繁荣时期保持比经济衰退时期更高的资本充足率。在这样的规则下,银行可以在出现困难时通过减少缓冲资金来继续运营,而且面临较少的资产减持压力。Kashyap and Stein (2004)认为当政策制定者意在将福利函数最大化时,随时间变化的资本要求是一个优选方案。

设计此机制有一个难题,当经济萧条时,监管情况下的资本要求对银行的约束力并不强。当银行资产的风险增大时,市场通过拒绝融资于实力不强的机构而给银行以更大的考验。所以,为了达到有意义的时变资本率,经济繁荣时管制的最小资本率必须在实质上超过经济衰退时市场赋予的标准。IMF(2010)估计美国银行从2007年到2010年的累计信用损失大概是资产的7%,如果经济萧条时期资本充足率的市场标准是8%,那么在经济繁荣时期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的最小标准应该是15%。

(二)更高质量的资本

传统意义上,管理者最注重的资本指标是一级资本占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一级资本包括普通权益和优先股,因此当衡量是否满足资本管制要求时,权益和优先股用同样的方式来计量。从微观审慎的角度来看,这样很合理。如果只是为了避免银行破产导致存款保险承保者遭受损失,只要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持有者的清偿权在存款承保人之后即可。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许多投资者和监管者开始讨论银行的资本质量问题,并且讨论了普通股是如何在资本质量上优于优先股的。尽管从微观审慎的角度来看两者是没有分别的,但是从更注重动态、全局的宏观审慎角度来看,两者的区别对待是很自然合理的。普通股之所以在再筹资过程中比优先股的质量更高,是因为它的清偿地位次于优先股,这样会更少受到债务积压问题的影响。

当处于困境中的银行面对快速融资的目标时,监管者应该要求资本要求中的大多数都为普通权益。

(三)对债务期限的管制

从近期的金融危机中,监管者意识到没有足够重视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之间的差异。尽管被政府保险的存款在危机开始时不容易被挤兑,但是对于大规模资金来说不尽然。事实上,大规模资金的挤兑――拒绝回购协议和商业票据的债务人延缓贷款偿还――在北岩银行、雷曼兄弟等的破产中起了重要作用(Shin,2009;Gorton and Metrick,2010;Duffie,2010)。

监管金融机构对于短期负债的使用是基于以下两个观点的:第一,短期债务债权人在挤兑时比同量的长期债务能给银行带来更大的冲击。第二,在存在市场范围的廉价出售时,对债务期限的选择具有外部性作用。当一家银行选择短期负债来进行大部分的融资时,它没能在金融危机中将其内部化,无法对短期负债延缓偿付会促使银行变卖资产,这种廉价出售会对持有同样资产的机构产生负面效应,间接增加了其成本。

宏观审慎监管方法主要涉及在经济繁荣时期提高对金融机构的资本要求。如果从一个长期、平稳发展的角度来看,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资本要求可能会对贷款的成本产生长期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很小。

三、金融改革

2010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在Basel III中针对银行监管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强调了金融机构保持较多资本及更高质量的资本的重要性,在这方面,Basel III也同样重视。它将普通权益量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小比重从2%提高到7%。尽管这个比重应该更高,但是Basel III的要求表明其正向正确的方向探索。

资本金政策的主要不足是实施的过程很缓慢,预计到2019年1月新的资本要求才能完全有效,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要求银行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高的资本率要求,银行会通过缩减资产负债表而不是筹集新的外部资本来实现,这样又会导致长远的信用紧缩。在过渡阶段,监管机构应该强制要求银行筹集新的美元股票权益,同时不能给它们进行缩减资产的选择。美国于2009年进行的压力测试表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如果将其应用在过渡期间会使资本要求落实的更快而且对信用供给的负面影响很小。

我们同样讨论时变资本要求的有效性。Basel 委员会提出一个位于0到2.5%之间的逆周期缓冲,具体的数量则针对各国不同情况给出。Basel 委员会在报告中给出:“逆周期缓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更有效的宏观审慎目标,即在信贷增长过量的时期保护银行部门,对于任何银行来说,这种缓冲的生效条件是由整个系统范围的风险增加导致了过量的信贷增长。”这条规定在大体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如何具体衡量“信贷增长过量时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Basel III 中的某些改革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比如,对于债务期限问题,Basel 委员会引入了“net stable funding ratio”测试,要求金融机构的资本结构包含一定量的长期融资,并且其中应有期限超过一年的权益和负债。然而,关于这条规则的设计和校准的细节问题还没有完全落实,从2012年开始“观察期”直到2018年才正式引入这条标准。可以说委员会的确认识到了债务期限管制的重要性,但是具体的执行还需要很长一段路。

最后,在Dodd-Frank法案和Basel III 中都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弱点――没有全面地认真对待影子银行系统的重要性。如前文所述,如果从宏观审慎角度出发,金融监管的目标不仅仅是保护由政府保险的储蓄,而是减轻在整个金融系统内由过量短期借贷引起的廉价出售和信用紧缩效应。

尽管对银行较高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可以帮助其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但是考虑到金融服务领域竞争的激烈性,这很容易使金融中介将其一部分份额转入影子银行领域。比如,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贷款被证券化,并且这部分证券会被大部分高杠杆率的投资者持有(比如对冲基金),这些投资者不受针对银行的资本管制。如果这样,受监管的银行也许更安全,但是整个金融系统则不尽然。

为了确保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就必须确保政策的制定能涉及到各个领域,避免导致产生意想不到的破坏后果。因此应该在管理影子银行部门和其他金融系统部门上具有一致性。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且需要各种各样的特定工具。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监管的执行程度。在美国和欧洲,宏观审慎已经被分别授权予FSOC和European System Risk Board。这两个机构都由许多监管部门组成,其是否能有效执行或者引起权限之争还是个待解的问题。不过在判断监管系统是否存在不足上,这些委员会会起关键作用并能合理地进行处理,就像在影子银行问题上。

参考文献:

[1]Diamond, Douglas W., and Raghuram G. Rajan, 2009, “Fear of Fire Sales and the Credit Freez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orking Paper

[2]Gorton, Gary B., 2010, Slapped by the Invisible Hand: The Panic of 2007(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Gorton, Gary B., and Andrew Metrick, 2010,“Securitized Banking and the Run on Repo”, Yale ICF Working Paper 09-14

[4]Kashyap, Anil K, and Jeremy C. Stein, 2004, “Cycl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Basel-II Capital Standards,” (with Anil Kashyap),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Economic Perspectives, 28 Q1, 18-31

[5]Shin, Hyun Song, 2009,“Reflections on Northern Rock: The Bank Run that Heralde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3,101-119

第9篇: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专业技术能力;审计风险

一、由大数据引起的微观专业技术能力思考

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宏观经济风险管理和审计人员的微观专业技术能力有着密切的辩证关系,进而会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审计风险之间内在联系的变化。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高校需要用新的处理模式来大幅度提升经济管理上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以有效管理海量的、高增长率的信息资产;另一方面,这种大数据海量信息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依托云计算来掌控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以及虚拟化技术的现代信息处理能力。如果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掌握大数据处理能力,就能在实施财务审计工作中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反之,就有可能加大审计风险。针对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所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在一次全国高校内部审计专题培训班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前副会长王光远教授作“适应新环境的内部审计文化”专题讲座时,归纳性地总结了高校内部审计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计风险:(1)内部审计本身不健全、不合理;(2)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3)学校各部门间的牵制、反弹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4)教职员工不愿改变现状的心理或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状况而产生对内部审计的抵触心理;(5)内部审计的效果难以短期显现而影响内部审计人员信心的建立;(6)内部审计人员本身技术能力不足;(7)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性不佳。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当前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此,笔者仅就内部审计人员本身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及其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当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现状、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结合大数据理念,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二、大数据下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审计风险关系变化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降临,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变化。2004年,国家并施行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近年来,各高校陆续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高校内部的自我约束,保障了学校的合法经济利益,发挥了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经济卫士”作用,增强了学校内部控制的力度。但是,随着高校改革的日益深化,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已涉及到学校所有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事项,为此,对高校内部审计要求进一步提高的同时,高校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了。

所谓高校审计风险,是指在反映高校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执行,或者内部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所产生的风险。高校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完善、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定位不准确、审计程序和审计工作方式方法不当等,在这些原因中,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高校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包括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所需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素养、工作责任心等,可归纳为: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高度的思想责任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除了思想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外,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是衡量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如果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就容易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即:由于专业技术能力的低下,有可能在实施审计中对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会计报表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活动发表不恰当的审计结论,以及由此对内部审计部门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及损失。这种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失误”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误受风险。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由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欠缺,将错误的被审事项误认为正确,对于存在重大错报的事项误认为不存在,从而错误地接受风险。二是误拒风险。与误受风险正好相反,由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欠缺,把正确或无重大错误的被审事项误认为错误,从而错误地拒绝风险。三是漏审风险。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由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欠缺,漏掉一些关键性的审计程序,或者忽略某些重要的审计证据,出现审计“盲点”,从而掩盖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可见,即使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没有问题,专业技术能力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越高,审计风险越小;反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越低,审计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