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范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第1篇: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范文

由于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医院中生物医学工程的作用和能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多数医院设备科(器械科、仪器室等)的功能只是局限于仓库保管、医疗物资的采购、设备的维修等一些被动工作。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的存在和发展。

1历史遗留的体制问题

各家医院的生物医学工程科室名称不一,有的叫设备科、仪器室、医工处等。各家医院该部门的职能也不同,有的只负责采购医疗设备,有的还负责采购冰箱等生活用品;有的负责维修,有的不负责维修;有的隶属于医务处,有的隶属于后勤保障处等。名称和职能各式各样,都是按照各家医院的习惯和流程来工作,最终限制了这个学科的发展。在日常管理中,很多医院只重视医疗设备的采购,忽略了维修和管理,忽视了医院的软硬件结合等问题,使这个部门成了一个纯采购部门。

2人员编制的问题

我国医院最初建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时,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多是电工、钳工等维修工人。随着医院的发展,后来从事该项工作人员很多都是本科生,但是由于体制的问题很多人因得不到晋升和提高,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3现代化医院中生物医学工程面临的新问题

很多大医院都意识到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同医生和护士等技术人员一样得到了晋升,但是由于很多大型设备厂商将售后服务(含维修保养等)作为一项重要收入,使生物医学工程又陷入了一个低谷。

改变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措施

以我院器材处为例探讨改变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措施。

1改变观念、工作模式、明确职责

现在医疗、护理、医学工程作为现代医院三大部门的观念还没有形成,医疗、护理仍是医院工作的两个重头戏,而器材科、设备科或物资科仅仅是购买物品、发放耗材的机关性质的职能科室,医学工程学科的应有职能几乎得不到体现。为了医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更好的发展必需改变这种传统观念,强化管理意识,参与医院发展工作。我院器材处的改变除了设备的招标组织、论证、采购、安装、验收、档案管理等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5]:在用设备的质量检查、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估;医疗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监管和保证;预防性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医疗设备的医学计量及维修后的计量与性能测试等。(1)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根据计量管理要求,大多数医疗设备都要进行计量检定、维护(有的甚至是强制执行)。准确可靠的医疗设备可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因此,我们要求在设备进行安装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计量检测,医院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计量管理制度,并由工程技术人员专人负责。(2)安全性能测试。如①插头标准不同:目前国内很多购置的医疗设备都是进口品牌,在采购的过程往往只关注技术和价格,忽略了不同国家的插头标准不同,因此除了在采购时特意提出插头标准的要求外,在到货安装时需要进行核对查看,如不一致需要进行替换。我们将插头标准要求详细列明在招标文件范本中;②安全等级不同:医院在使用医疗器械时,对电击安全有着严格控制的等级要求。在电击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决不能使用防电击安全等级低的医疗设备,这一点也需要生物医学工程人员的把关和负责;③新设备的干扰:新设备进行安装时需要考虑是否对现有设备造成影响,需要医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人员监督设备厂家的安装工程师进行测试,如果造成影响需要分开使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3)医疗设备的保养。①静态保养:购置情况、价格等资料;②动态保养:设备的使用、消耗,故障等运行情况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定期维护方案,由被动维修变为主动维修,最终上升为改善维修。(4)新设备功能的临床合理应用。新设备引进时都要对临床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但有一些功能由于不常使用,平时操作较少,偶尔使用时不恰当的操作会引发设备故障,这时就需要生物医学工程人员来扮演“临床工程师”的角色[6]。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职能,生物医学工程人员要积极参与设备使用的培训和常用故障的排除。(5)售后服务的协调。售后服务不只是设备损坏的即时修理,还包括日常的保养维护。可以通过让公司的工程师增加回访次数来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积极学习排除故障的方法,使生物医学工程人员掌握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从而方便临床医疗的使用。

2改变现有设备的管理体制,使医疗设备效能最大化

现在很多大型医院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都已达几亿元,但大多医院都是重采购、轻管理,使医院耗重资购买的医疗设备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使用率下降或闲置损坏。我院针对此项弊端采用了租赁制,有的设备不再归属各个科室,而由医院统一管理,科室根据实际临床需要进行租赁,对科室进行成本核算,这样避免了同一种设备(例如呼吸机、输液泵、注射泵等)在有的科室闲置,有的科室不够用的现象[7]。

3加强人才培养,健全体制,提高学科地位

为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我院通过各种培训(器材处内部培训和对临床医疗设备的使用培训)、业务讲座、进修等途径,提高生物医学工程队伍的业务技能。同时,通过调整人才梯队、整合岗位编制、岗位轮换等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生物医学工程人员队伍[8-9]。我院器材处现有42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9人、副主任科员及以上17人;设备中心19人、物资中心18人、服务办公室5人,基本能满足我院的需求。为了引起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对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视,除在医学工程学术会议等场合要更多地讨论和呼吁外,还要在全国性医院管理会议上进行反映和呼吁,使生物医学工程人员不再是医疗和护理等一线人员的辅助人员,而是可以与之共同构成三足“鼎立”局面的学科。

第2篇: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范文

关键词:生理学 教学 生物医学工程

一、引言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多学科交叉边缘学科,结合了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的前身是生物医学电子学专业,其建立起源于电生理学。国内众多理工科、医科及综合性院校都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能够理解、阐明并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学原理解决医学问题;能够成功地从事职业实践并继续深造;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高度重视职业及伦理责任。相应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工程类课程和医学类课程等。

其中,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本质,全面介绍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及活动本质的学科,内容详尽,覆盖知识面广。不论对于医科院校还是工科院校,生理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修基础医学课程之一,对于将工科课程与医学知识有机融合起到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生理学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一门有代表性的基础医学课,其课程设置需考虑如何平衡有限学时与广泛的生理学知识点、结合考虑工科院校学生的思维个性、工科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特色等。本文重点讨论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理学的教学问题。

二、生理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授课对象与医学院教材的冲突

目前国内尚无生物医学工程专用的生理学教材,而大多数院校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生理学》教材。首先,该生理学教材原本针对医药卫生专业撰写,有很强的专业性,与生物化学、组织与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众多基础医学课程关联密切,又离不开临床医学课程知识。其次,生理学是一门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学科。再次,生理学课程的系统性非常强,当选择性讲授教材内容时对知识点的取舍需非常慎重。对于缺乏基础医学知识、医学实验技能及实验经验的工科院校学生而言,在有限的学时内完全照搬传统教材是不现实的,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背景与生物医学电子学专业知识的冲突

工科院校中生理学教师多为医学类专业出身,而基于生理学为综合性实验学科,医学背景的教师能将生理学中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背景的概念、理论解释清楚,但是对于生理学中诸多涉及理工科的实验技术及仪器原理却不一定能理解透彻,并阐述清楚。因为没有扎实的工科知识背景和丰富的生理学实验经验,是无法与工科背景的学生良好的互动,从而影响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三、对策分析与讨论

(一)教学大纲及生理学教材的建设

须对生理学的教学大纲内容谨慎斟酌。要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增强疾病与健康管理的内容。第二,结合本院校系的学科特色,增强教学大纲内容与本院校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特色的关联。第三、工科院校的生理学学时安排比较少。例如,重庆大学生理学的理论学时是32个,第三军医大学生理学理论学时是70个。因此建议重点讲特定生理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于未讲授内容,建议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编撰适合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色生理学教材。

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学科特色是电子信息与仪器,所以在具体生理系统原理及介绍中,尽量结合该生理系统的相关医学仪器为例,一方面,应用实例有助于学生更生动地理解该生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另一方面,也能将空洞的生理学理论与后续的医学仪器原理及设计课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医学仪器的设计原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例如,讲授肺在生理状态下的弹时,补充呼吸疾病患者的肺丧失弹性情况做对比;在讲授第五章呼吸调节类型分为自主呼吸与随意呼吸时,强调临床上重症患者在清醒状态与睡眠,麻醉状态下呼吸机的意义;讲授呼吸系统的呼吸运动原理时,结合人工呼吸、简易呼吸机及智能性呼吸机的原理与设计等。

(二)生理学教师应增强仪器及设备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高工科院校生理学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从三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增强生理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派遣其到医药院校生理学教研室旁听生理学精品课程,丰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同时增加生理学教师参加各种生理学实验及新型医疗仪器的使用培训,增强各种医疗仪器原理及操作技能。第二,生理学教师的选拔,要重视医学背景与工科背景的综合。例如,本科为医学专业,研究生阶段为工科背景或者本科为工科背景,研究生阶段为医学专业为佳。第三,通过开展科研项目来训练生理学教师,从而丰富生理学教师的综合专业技能。一个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融汇贯穿了医学问题的发现、生理机制分析及工科技术解决方案的全过程。重庆大学于2012年7月与第三军医大学成立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对两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行相同的培养方案中,医学类课程由第三军医大学教师与重庆大学教师组成联合课程教学组进行授课。

事实上,生理学教师的综合性高素质要求也符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广泛性特征。在本科教育排名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认为:最新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就是使其能继续在研究生、医学以及职业学校中接受教育或在产业领域谋求职业。

(三)加强生理学实验及实验教材的建设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理学教学的建设离不开生理学实验室及实验教材的建设。一方面,生理学的概念和理论来源于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另一方面,生理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上的概念和理论有更加感官、形象的认识,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研室在开展生理学实验的过程中,不具备医药院校的实验条件,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工科院校的特色,充分利用现有的工科院校特有的实验资源。工科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对生理学实验中各种仪器的理解更深刻,仪器操作能力更强,对各种生理信号分析处理水平更高。首先,增强医学仪器在生理学实验设置中的比重。利用学生对强大的虚拟软件的熟悉,通过医学仪器的操作,加强学生对生理系统机制的理解。其次,提高各种生理信号分析处理在实验内容中的比重。充分利用工科学生对数据处理软件的熟悉对生理信号进行深度处理,增强学生对生物医学信号的印象和理解。例如,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理学的设置应该结合本系生物医学电子与仪器的优势,在生理学实验的设置中增强医学电子信号的检测比重,具体表现在增加各种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实验,开展各种生理信号的采集实验。

四、小结

生理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综合性作用。首先,生理学教学需传授给学生丰富复杂的基础医学理论与实验知识,从而训练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与研究中能提出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再次,使学生理解各种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原理,提高学生学习各种医学仪器设计的兴趣。因此,生理学教学的宗旨无论是对教学大纲,还是专业教师以及生理学实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生理学的教学改革研究需要理清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工科院校的特色资源,发挥工科院校的教学优势,准确定位本单位的教学大纲,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丰富生理学实验,最终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成功从事职业实践并继续深造的合格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高莉,刘健,陈强,浅谈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理学的课程建设[J],医学信息,2009,22(10):2007-2009

[2]李小慧,吴建盛,理工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解剖生理学教学的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61—162

第3篇: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范文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校外实践;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88-02

Biomedical Engineering Graduate Training Mode All Aspects: Campus Practice Combined with School Learning//Chang Yu, Zhang Qi, Gao Bin, Gu Kaiyun

Abstract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s the science, engineering, medicine combining cross-discipline which requires knowledge of the structure of postgraduate medical knowledge not only understands but also understands engineering. So the use of off-campus practice and school learning combines all aspects of training mode, students can either reinforce the basis for the medical profession, but also can improve students’ research skills and social skills.

Key word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chool practice; training mode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了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涉及内容广泛、分支众多且发展迅速,一方面,各分支领域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不断提供新的理念和手段;另一方面,也给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带来各种新的挑战。由于该学科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就更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核心。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一校园环境,社会环境更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应该让研究生参与校外医学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形成创新能力 [1]。

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就需要采用校外实践和校内学习相结合的全方面的培养模式,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在医院参加实习,参与动物实验、粒子成像测速(PIV)实验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医学知识,为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奠定医学和实践基础,使学生的研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更加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在校外社会实践中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更有助于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进行校外医院实践的必要性

生物医学工程是理、工、医相结合的综合交叉学科,专业覆盖的知识面非常广,研究生需要在知识结构上既懂医学知识又懂工程技术。所以对于该学科的研究生,应该必备一些基础医学知识,但医学知识的教学却是理工科大学在本科阶段的薄弱环节。

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医学知识教学上有以下特点[2]:

1)理工类院校基础医学知识的教学基础和实验条件远比不上医学院校;

2)理工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入学的前2年所学课程中数学、电学等占了很大比例,而与基础医学知识有关的如生物学等学科则学得很少,这为基础医学知识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3)由于该专业涵盖的知识面广,要求学习的课程比较多,学校安排的基础医学知识教学的学时数有限,而基础医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又很丰富,造成学时数相对不足。

因此,为了弥补学生在本科学习中医学知识方面的不足,为了夯实研究生期间的研究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让研究生去校外医院实践,参加临床实习,参与动物实验、PIV实验,真正意义上实现理、工、医的有机结合,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以后的学习研究建立在校外医院实践的基础之上,使学生的研究更注重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所以采用校外实践与校内学习相结合的全方面培养模式是可行的,更加能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2 在校外医院参加实践,给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益处

在校外医院实践,可以获得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来讲,医学方面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校外医院实践,可以获得很多学生需要具备的医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小组学生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实习,CCU住的都是一些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这个病房实习,可以学习到一些关于心血管方面的知识,了解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症表现,以及一些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小组组织多次医院参观培训,使小组成员在了解人体循环系统之后,在临床上对辅助循环系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辅助循环在临床医学上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要地位。

小组学生还多次在医院参与动物实验,参与动物实验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工作,对实验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为小组成员的课题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实验还可以为小组成员的实验设计提供临床验证,确保实验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小组还长期与医院合作,进行粒子成像测速(PIV)实验,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血液流场,评定血液流场结构参数,测量血液流场的流动特征。让小组成员在医院利用已有资源进行PIV实验,对心血管内血液流动特征的仿真进行验证,增加小组成员课题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在2008—2011年期间,实行校外医院实践与校内学习结合的全方面培养模式,小组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明显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培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校外实践与校内学习的全方面培养模式是非常可行的,不但可以增加小组成员的科研能力,而且能够增加社会实践能力。

在医院实习,可以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在校外医院实践,还可以增加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因为校外的实践不同于在学校的学习,需要接触社会上的各种人,要自己处理和面对一些问题。而且不仅要学习如何和医生、护士以及病人相处融洽,还要学会在适当的时间主动向别人学习。

在校外实践,可以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一般在企业看来,学生的社会工作经历或社会实践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目前,国内生物医学工程的教育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可能会造成学生很难获得就业时所需要的工作经历和社会竞争力。因此,采用这种校外实践与校内学习相结合的全方面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利用一些时间在校外医院参加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学校的课程,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奠定医学和实践基础,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竞争能力。

3 校外医院实践与校内实习相结合进行培养的重要意义

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在校外参加实践结合校内学习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综合的交叉学科,所以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校外医院参加实践,既弥补了工科院校里医学教学资源方面的不足,使学生可以接触到临床,学量的医学知识,为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奠定坚实的医学实践基础,又可以使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走入社会,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而且还能在实践过程中切实了解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发展情况,在临床上的发展进度,在临床医学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对这个专业有一个更清晰、更真实的认识[3]。

总之,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参加校外医院实践,采用校外医院实践与校内学习相结合的全方面培养模式,更有利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袁力,焦红霞.产学研结合教育的理论问题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高等教育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

26(2):27-31.

第4篇: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范文

航技术的进步 、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

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 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着名 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

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 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

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 程的发展。目前,我

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 教学工作

,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发明 “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

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

解剖学向 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

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 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

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 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

的超微细结构 、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

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 )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

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 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

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

术的出现 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

平。即计算机体断层 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

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 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

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

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 提高了诊断准确率[1]。医学

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 clear magnetic resonanc

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 可分辨病理解剖

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 病在

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

断学 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

RI、MRS发展。 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

创造 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

把PET列为十大 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

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 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2]。

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与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介入医学问世 介入医学是一种微创伤的诊疗技术。Dotter和Judkin(1964 年

)是最早使用介入技术治疗疾病的创始人,他们用导管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进行

扩张治 疗取得成功。1967年Margulis首先使用过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

diology),这是医 学文献出现“介入”一词的最早记载。1977年 Gruenzing成功

地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 张术获得成功以后,介入性诊疗技术由于其创伤小

、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而倍受临床欢迎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

展,高精度计算机化影像诊查仪器、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DSA)、射频消融技术以及

高分子(high-polymer)新材料制成的介入技术用的各种导管相 继问世,使介入性

诊疗技术发生了飞速进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心血管、脑血管、 非血管

管腔器官到某些恶性肿瘤等都具有使用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并使诊疗效果明显提高

,患者可减免许多大手术之苦。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视 为与药物诊疗、手术诊疗

并列的临床三大诊疗技术之一,也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称之为20世 纪发展起来的

临床医学新领域--介入医学[3,4]。

人工器官的应用 当人体器官因病伤已不能用常规方法救治时,现代临床医

疗技术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来替代病损器官或补偿其生理功能,人们

称这种装置 为人工器官(artificial organ)。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风湿性心脏

瓣膜病的治疗,除了应 用抗风湿药物、强心药物对症治疗外,对病损的瓣膜很难

修复改善,不少患者因心功能衰竭 死亡。而今天可以应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技

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切开心脏,进行更换人 工瓣膜或进行房、室间隔缺损的修

补,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恢复健康。心外科 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样

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人工心肺机的问世和使用了人工心脏瓣膜、人工 血管等新材

料、

新技术的结果[5]。

第5篇: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范文

1影响因素

科技革命为医学也带来了一次新的变革。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看病模式被时代所淘汰,大量的精尖设备投入到医学实践中。但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医学工程技术部门与医院仪器设备的发展有差距[3]。在实际中,影响医学工程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1规章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发展晚、起步迟,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范围,甚至没有统一的名称。各个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责存在差异,其基本任务都有及时修复仪器设备,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医学工程部门中存在重视培训操作人员,而忽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其成因是采购、论证、管理以及维修的脱节[4]。在签订合同时,医学工程部门往往考虑仪器设备的使用,而忽略了对设备维修方面的考虑,甚至有的设备维修手册都不全。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提高受到供管和维修脱节的制约。

1.2维修设备不全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一般医院购买的大型仪器设备有限,购买的维修配件也相对较少。一旦这些设备出现故障,就需要立即进行维修,以免影响医院的运行[5]。由于缺少元件配件,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挑战大,专业能力和维修速度都会受到影响。

1.3维修方式不先进

当前,医用仪器设备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以高度集成化为发展趋势。传统的维修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维修的要求[6]。例如:要想通过现有的设备,在电路板上更换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很难做到的。受维修工具不全、检测仪器缺乏等因素影响,很多大型医院的维修模式发生了变化,仪器设备的维修也由起初的元件级维修转为板级维修。板级维修大概需要半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维修周期太长,维修价格也很高,大大地提高了维修成本。

1.4技术交流无组织

技术人员的工作繁、杂,没有按专业进行明确的划分,造成技术人员负担重。在工程技术工作的性质上,在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有很多,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分析却鲜有[1]。自21世纪以来,高科技快速发展,医学的发展也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医学的发展要以医学理论和技术为依据,以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为导向。作为一个专门学科,生物医学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扩大的同时意味着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医学能够保持发展步伐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才的管理以及使用中的实际问题。

2对策

2.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素质主要有四个方面基本要求。首先,身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既要有好的专业技术,还要懂一定的医学知识[8]。其次,熟练地掌握本专业仪器设备的用途、性能、操作方式、维修及保养方法是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还要了解有关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再次,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要懂得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最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好的职业操守。即使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也要及时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目前,我国医学工程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差很大,技术水平也存在差异,成分复杂[9]。因此,在学科建设上,要构造和谐氛围,从初级到高级合理地分布人才,还要加强团队思想素质和文化建设,使医学工程人员能够最大程度地为医院建设和发展服务。

2.2优秀人才团队的建立

医疗仪器设备的资产就占医院总资产的50%~70%,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就、高水平的医学工程技术队伍十分必要和迫切。医学工程人员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各级管理部门和医院领导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1)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目前各大医院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继续再教育,能够有助于扩充、更新他们的知识。有些医院,甚至可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国外接受培训,以适应医学工程新技术的发展,与国际医学工程接轨,不断了解、更新、掌握最新科技成果[11]。

(2)有计划地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或者相关的学术人才,能够优化团队建设。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实施考核制度,增加临床工程技术培训。当前,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任务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在促进医院临床工程进步的同时,能够推动整个医疗技术的发展。

2.3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社会地位的提高

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一门学科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有了完善的制度,医疗设备维修部门中的问题才能够被正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社会地位才会得到很大的改观。长期以来对医学工程的不重视严重制约着医疗设备维修部门的建设和发展。目前,由于没有统一的职称晋升标准,相关的培训、考核以及上岗制度尚未建立,医学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困难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医院应该重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立功授赏、晋职、加薪时,要与临床科室的人员一视同仁[13]。在工程技术人员由突出贡献的时候要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努力钻研业务,主动学习新的知识。

3结束语

第6篇: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范文

1临床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1.1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工程应用型人才以医疗设备的全程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影像工程科等为主。通过4年专业学习,学生对于医疗仪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侧重于理论的应用,能够对仪器进行基本的保养、维护和一般性维修;对于仪器的医学应用比较了解,在医生和仪器提供者之间起桥梁作用,承担部分仪器的高效使用、改造等任务。同时也可以成为医学仪器生产厂家的运行、维护、安装、研发等专业技术人才。

1.2专业课程以原理为基础,兼顾应用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5],接受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以下几大类:医学仪器与图像处理类,包括电路、数字图像处理、传感器等;微机原理以及应用类,包括单片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医学信息系统等;医学基础类,包括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包括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医学传感器等。教学以“学为主,教为导”的方法,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教学[6]。授课以原理为基础,不要求复杂的公式推导,但是要有定性的概念,例如超声探头高频低频的应用差别。由于设备更新换代很快,无需纠结于某个特定型号的设备并研究其具体功能,应概括性介绍医学设备的应用。开设理论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与医院合作,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学习,请相关业务人员介绍医疗仪器和系统的软件以及硬件设备,及其实际运行情况,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1.3引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概念,加强学生医疗风险意识在基础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引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概念。表1为制造商对某设备风险的可能性评估。表格左列为危险的可能性分类,首行为危险的严重性分类,阴影区是可用性测试工程师优先考虑的内容。风险分为R1、R2、R3、R4、R5、R6等6个等级。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存在,因此医疗工程人员需要具有医疗风险意识。在教学中,引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医疗环境下多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同时让学生感到学习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工作“有用武之地”。

1.4以研带教,直观认识医疗风险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兼顾研究和应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医疗风险的认识程度。例如,我们对RFID标签在高磁场下应用的安全性进行测评[7-8],通过实验发现,13.56M无源RFID标签作为患者标识,在1.5T磁场下持续使用对自身安全正确使用没有影响,但是其可能影响核磁成像的信号及噪声水平,形成伪影,见图1。由此可见,通过简单的研究发现临床环境中风险因素随时可能被引入。开展创新性研究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临床医学工程专业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择业意向。

2结语

第7篇: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范文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习的现状

现在一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为三到六个月,进行医学影像专业全科学习。学生进入各实习科室后,由教学秘书进行各科室轮转安排,当值的技师指导参与日常的医疗行为。在工作中,发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工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对学生要求不严,临床技师忙于医疗服务,不能系统的讲解仪器的性能、操作等,只能遇到具体的病例具体指导,就会导致学生掌握细枝末节,不能整体掌握仪器的情况出现。2)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影像技术操作,学生学习的热情度不高,组织纪律性不严。3)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对影像技术的综合运用,比较影像学的知识掌握的比较欠缺。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实习前的服务理念培训

实习生在学校接受的是专业知识学习,很少有服务理念,而进入实习医院后,将成为医院员工的一部分,实习生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医院和科室的形象。其中,个人形象、与患者的语言交流、如何接听电话、如何应对常见的投诉或意外情况是培训的关键,是带教的重要部分。我的体会是实习生的服务意识培训要达科室的标准才能进入专业岗位,才能与患者及带教老师交流。

2)严格详细的带教计划

大型综合医院影像科一般X线、CT、超声、MRI等专业岗位。各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实习要求不同,实习生又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实习时间又有三个月、半年,每个实习年度进入影像科的实习生人数也不一样,因此,要使每个实习生能够相对公平地在各专业岗位获得相当的实习机会。即每天进入一个岗位的人数、实习时间、实习教师、实习资源等基本一致,实习前制订严格详细的带教计划十分关键,计划包括《全体实习生年度实习安排总表》和根据总表制订的《每个实习生实习安排及考核表》,总表将每个实习生对应一个唯一编码按照实习时间长短及专业岗位编入表中。保证实习机会的公平和实习秩序。个体表则严格规定了各实习生在各专业岗位的实习次序、进人时间、结束时间、专业组长确认签名、实习评价、备注中的实习要求等,个体表由实习生进入新岗位时交给岗位组长.以保证实习过程的完成和实习效果[1]。

3)实习生进入专业岗位相关的课题组

操作标准化并不意味着影像技术操作不能创新。新指标、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同一疾病不同影像设备的诊断效果研究,疾病扫描参数的变化研究等,这些研究几乎是

无穷无尽的,需要影像技术及实习人员的参与。实习生通过一些简单实用的与专业岗位工作有关的研究的锻炼,一方面能更深入掌握实习知识,另一方面学习到了医学研究的方法。

4)强调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高新技术在影像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CT、MRI、CR、DR等医学影像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些众多的高端仪器里,键面多是英文显示,并且计算机的功能和软件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大学生专业外语和计算机课程比重,提高影像技术人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2]。

5).适当增加到设备科轮转的时间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大型仪器设备的售后维修工作。而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基本都在影像科轮转,掌握大型影像设备的同时对维修技能的培养有所欠缺。实习生到设备科学习,可以全面的了解医院的医疗设备情况,学习小型仪器设备的维修,更好的掌握维修方法,锻炼维修技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6)医院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随着医疗竞争的激烈,医患纠纷的紧张,部分教师感觉到压力很大,少数教师会应付的心理,感觉教学任务,应付完就行了。还存在一些客观因素,比如影像科是按各功能单元划分,磁共振、超声、CT、X线诊断等各成体系,难免造成教师对各单元掌握知识的不全面,造成知识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实行影像科大轮转,可以使教师全面掌握大型影像设备的知识,掌握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二是固定实习带教老师,医院制定实行带教老师培养政策,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面,加强对带教老师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奖励,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热情,增强责任感,带教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总结

第8篇: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范文

本文以生物工程人工生命的科学技术基础为题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重点就材料技术型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以及生物工程人工生命这三者间的相关性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最终对材料技术型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人工工程以及具备改善人体组织器官功能的人工组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生物工程;人工生命;组织工程;人工组织;人工器官

0引言

从广义层面上来说人工生命即为具备有人的生命指征、功能、结构以及外在形象的人工制造系统,是人对于自然生命的一种模拟与拓展。广义上的人工生命是多门学科合并之后的产物。一般认为人工生命学科是由生物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技术所结合而产生出的一门学科。下文将主要就针对材料技术型生物医学工程与组织工程、人工生命间的相关性,以及材料技术型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人工组织及器官展开具体的论述。

1材料技术型生物医学工程

此种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目标即为各类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组织,其中就涵括了组织工程学科。在此方面研究工作中涵括有材料科学、生物科技、化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生物材料也就是对于生物体进行临床诊治以及将其受损组织器官替换下来,亦或是增强人体某一部分功能的材料,因此就必须要求其能够植入到人体当中并不出现排异反应,确保活体细胞可以在此材料之上自然生长。生物材料亦可被视作构成人工组织与器官的核心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在未来一段时期的主流发展趋势,即为给予组织工程的发展提供优势特性显著的活性生物材料,应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特点;亲水特性;性;预防组织粘附特性;抗炎特性;抗凝特性等。以保障活体细胞能够在所制成的人工材料上生长并对病变组织起到良好的改善、恢复效果,使之免疫识别与生物催化性能得以有效提高。依据生物医学材料的属性可将之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种:

(1)无机非金属生物材料。①同人体组织力学间具备良好的相容性,同时还可改善组织生长的材料。②具备人体有机以及无机结构的复合型材料。

(2)金属生物材料。①毒性较低,弹性模量更加符合入骨特点的合金材料。②各种植入人体当中的器械材料,如较为常见的人工关节、种植牙、心脏支架等。③接入性诊治所采用的医疗器械设备如官腔支撑架、引导丝等。

(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①可将血液之中的毒副物质吸出的材料。②能够在临床上应用于免疫性病症治疗的材料。

2组织工程与人工组织

目前临床上所面临的主要医学问题当中主要就包括了组织与器官的衰竭、损伤,而临床上在应对此类问题时所较常采用的措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自体移植。由人体自身的部分组织来对损伤位置进行修复,例如,对面部皮肤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面部手术修复时通常会取其自身大腿位置的皮肤来进行修复损伤组织。

(2)异体移植。例如,某患者在遭遇意外事故时,家属自愿将其身体部分组织如眼角膜、肾脏等组织捐献给有需要的人。然而此种情况时常会出现异体组织的兼容性问题,同时需要被捐助的人员与每年的捐献人数相比差距过大,供体不足情况十分显著。

(3)人工器官。这种方式能够彻底解决供体不足的情况,但是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显著的即异体反应与感染情况十分明显,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接受器官移植后都是应各类感染致死。对此人们也就设想若是能够采用母体细胞以及生物降解材料在人体当中构建起新的组织器官,也就是进行结构组织,代谢组织以及细胞系统的重新建构。目前这一设想已经不再是仅存在于人们脑海之中的假想,而已经走进了现实生活当中,可以预见组织工程的发展必将会促成这一设想的实现。当前,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为:适宜的母体细胞来源;能够为细胞粘附生长提供空间的细胞外基质;可应用在促进细胞组织再生长的因子;以及组织间的相容性。开展组织工程通常会应用以下三种策略:

(1)细胞以及生物材料的杂化体系,例如由小块活体组织将特异细胞分离出来,通过体外扩散增大之后种植于生物相容性较好同时能够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所建立起的多孔支架当中,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将细胞和支架结构置入于患者体内;伴随着组织缺损部位的重新构建,聚合物将会逐渐降解并消失。

(2)仅具备生物降解材料体系,借助于生物生长方式促使细胞成长为多孔支架结构,在通过增殖、分化来产生为相应的组织结构,并且与周边组织相整合。例如采用珊瑚骨加支撑的羟基磷灰石陶瓷,其孔隙架构与人体骨架构极为接近,可被应用在骨组织工程支架中。

(3)细胞体系,经过移植的细胞经由生物过程演变为微结构。

3结束语

总之,从广义性的角度上来说人工生命必须要基于工程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以及生物工程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因而大量的工程、生物以及生物工程均是广义上的人工生命科学技术基础。材料技术型生物医学是工程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材料与人体的各个身体器官。组织工程则是借助于生命科学以及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来探究并开发出具备修复以及改善人体组织器官功能的新型临床应用取代物,也就是人工组织,因而材料技术性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组织工程也便是生物工程人工生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国为,陈国江,涂序彦等.广义人工生命的科学基础(Ⅱ)--生物工程基础[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09).

[2]杜严勇,胡春风.人工生命技术引发的哲学思考——全国人工生命技术的哲学思考研讨会综述[J].哲学分析,2013(03).

第9篇: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范文

1.教材的选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缺乏,各高校使用的多为自编的内部使用教材,教材内容形式单调、选择随意并缺乏科学性,影响教学质量。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是现代工程技术渗透到医学领域形成的一门综合叉学科,其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从事生命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领域极其广泛,不同的高校所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不一样,相应的课程设置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一所高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编写的专业英语教材不一定能够适用于其他高校,导致正式出版的专业英语教材缺乏,很多开设专业英语的高校只能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需求自编内部使用教材。比如,重庆大学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教材[3],但这本书的内容偏重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生物材料这一方向,不适合医学仪器、医学信息、医学物理等其他方向的学生使用。

高校自编的内部教材内容主要是由通过网上或者其他途径获取的英文文献、英文科普知识、英文说明书等组成,教材内容只包含英文文章和专业词汇解释,教材内容形式单一、选择随意并缺乏科学性,影响教学质量。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分为医学仪器和医学物理两个方向,由于这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区别较大,因此为这两个方向选择了不同的教材,教材是根据培养目标需求自编的内部教材。部分医学仪器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在医院及公司承担仪器的安装、维护、维修、培训和开发工作,他们必须具备翻译各种医学仪器英文说明书的能力,为了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医学仪器方向的教材为从网上下载的医学仪器英文说明书。

医学仪器种类繁多,课堂学时有限,且网上的医学仪器英文说明书数量有限,所以只选取了两种仪器维修说明书作为教材。部分医学物理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在医院从事与肿瘤放射治疗有关的工作,他们必须能够熟练阅读相关的英文技术资料,为了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选取了英文专着《RadiationOncologyPhysics:AHandbookforTeachersandStudents》[4]作为教材。该教材详细论述了与肿瘤放射冶疗有关的问题,从核物理基础到吸收剂量;从射线、电子束、近践离冶疗剂量学,质子重离子剂量学,到临床计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从多叶准直器(MultiLeafCollimator,MLC)、CT(computedtomography)模拟、三维冶疗计划系统、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PortalImagingDevice,EPID),到调强适形放射冶疗、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冶疗等最新技术进展;从剂量计算数学模型到正向优化和逆向计划设计;从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原理和时间剂量因子数学模型到TCP(tumorcontrolprobability)、NTCP(normaltissuecomplicationprobability)表述等生物效应与物理剂量分布的转换;从QA(QualityAssurance)到辐射防护等。该教材共有十六章,由于学时有限,只能选取其中的第五、六、七章作为课堂讲授内容。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初步体验了将曾经学到的英文知识用于专业英文资料翻译的过程,掌握了部分专业词汇的意思。但教材选择还不够全面、合理,导致所学知识点不够全面。

2.师资力量。我校承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师为由具有硕士学位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师转化而来,这样的教师优点是懂专业,且长时间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有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翻译能力,但是缺乏英语表达能力,既不了解语言教学规律文秘站:,又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维。专业英语教师自身英语综合实践能力欠缺,期待培训语言方面能力,但目前针对专业英语教师的岗位培训机会少,进修项目难以满足教师需求。

3.教学方法。专业英语教师受到自身擅长阅读、翻译专业资料,但欠缺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使得专业英语授课方式只局限于将英文资料翻译成中文资料的形式。如果教师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一一为学生翻译出来,这样翻译的速度很慢,在课堂上学生也显得很被动,对课堂上所授知识点的印象很淡。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先给出一小节英文资料中专业词汇的中文意思,再让学生自己翻译该节,最后将其中较难、容易引起歧义的句子拿出来请学生翻译,并一起讨论最佳的翻译方法,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虽然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停留在原始阶段、形式单一、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学生的兴趣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学效果不够好。

二、提高我校生物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途径

1.改进教材的编写。由于一本仪器说明书中部分专业词汇会被多次重复使用,很多段落不包含专业词汇,因此,对于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仪器方向的教材,可以将各种仪器说明书中包含专业词汇的句子挑选出来作为教材内容,除去重复使用专业词汇和不使用专业词汇的句子,或者将除去的内容作为课后阅读的题材,使所有常见的医学仪器说明书中的专业词汇都涉及到,而不是只涉及其中的小部分。同样,由于英文专着《Ra-diationOncologyPhysics:AHandbookforTeachersandStudents》中部分专业词汇会被多次重复使用,很多段落不包含专业词汇,因此,对于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方向的教材,可以将该专着中包含专业词汇的句子挑选出来作为教材内容,除去重复使用专业词汇和不使用专业词汇的句子,或者将除去的内容作为课后阅读的题材,使专着中的所有专业词汇都涉及到,而不是只涉及其中的小部分。另外,可以请英语专业的教师对其中较难翻译的句子作具体的讲解,并将教材内容录音,将讲解过程和录音材料作为教材的一部分,以弥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

老师语法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欠缺。这样教材的内容就比较科学,教材形式比较丰富,学生所学知识点会随之较全面,教学质量会随之提高。但是医学仪器英文说明书不容易获取,这为医学仪器教材的编写增加了难度。 2.师资力量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5]对专业英语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在专业英语师资问题上是如此要求的,即专业英语课原则上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专业英语课程的属性要求专业英语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又要有相当的专业素养。根据“专业英语课原则上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这一要求,认为医学仪器方向的专业英语由教过医学仪器课程的教师担任较为合适,因为这些教师熟悉哪些仪器为常用的医学仪器、熟悉医学仪器中的专业术语,这种素质使其能较准确地判断英文资料中哪些词汇为专业词汇及其重要程度,并准确地对这些词汇进行翻译和讲解;认为医学物理方向的专业英语由教过肿瘤放射物理学这门课程或者教过类似课程的教师来担任,因为这些教师通常具有放射治疗的临床操作经验,这种素质使其能准确地判断英文资料中哪些词汇为专业词汇及其重要程度,并准确地对这些词汇进行翻译和讲解。根据“专业英语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这一要求,认为专业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如:设立专业英语教师出国或国内培训专项经费,选派鼓励教师出国,短期强化英语语言能力或参加短期专业知识培训[6];学校应提供专业英语教师参加全国性或全市性的专业英语研讨会的机会,给专业英语教师提供一个彼此交流教学心得体会的机会,并且鼓励语言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进行交流教学,互相交流教学心得[7]。

3.教学方法的改进。专业英语较理想的授课时间为校内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最后一学期,这时学生已经接受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课训练,较容易理解并掌握课堂中的知识。在我校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再加以改进。在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尽量用英文和学生交流,锻炼学生用英文交流的能力。如果教材有配套的英文录音,则将授课过程配以英文录音资料,锻炼学生的英文听力能力。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的穿插几次英语科教视频。比如在讲完有关磁共振成像的课文后,让学生观看有关医学成像的英语科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