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劳动实践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新疆;促进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069-02
随着扩招后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开始逐年加剧。本文从定位于促进就业需求、促进就业供给、促进就业供需匹配三方面的政策入手来对新疆近些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进行概括,重点分析新疆目前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产生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新疆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概况
(一)定位于促进就业的政策
新疆自治区政府实施了基层紧缺人才补充计划、大学生继续升学计划和大学生就业项目拓展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地(州)、县、镇、场支教、支医和扶贫,选拔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实施村村有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建设提供人才;通过高校扩招研究生来使部分即将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继续升学;新增公益性岗位,为登记失业1年以上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鼓励企业招聘少数民族大学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征招高校毕业生入伍,既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又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新途径。2008年,自治区9所高校与昌吉州人事局签订合作协议书,建立校企合作就业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拓宽高校就业渠道,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
(二)定位于促进就业供给的政策
政府和学校实施了南疆四地(州)500名农村中小学双语教师免费特培生计划,在5个地(州)、10个县(市)、20个单位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各院校推行“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利用课余和假期举办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强化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汉语言能力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实施就业援助计划,当年9月1日后仍不能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由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获取就业援助,家庭困难者可接受“一对一”的援助计划。汶川地震后,自治区对地震灾区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按照“优先安排,重点推荐,保障上岗”的原则,帮助灾区学生就业;自治区教育厅对全国地震灾区在新疆高校学习的灾区学生每人发500元补助金,有灾区生源的高校采取发补助金和生活补贴等措施。
(三)促进就业供需匹配的政策
为更好地提供职业指导,完善信息服务,促进就业供需匹配,区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与国家教育部协调有关部委联合举办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网上招聘活动,实行就业服务活动计划,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招聘会,各级公共职介机构和街道、社会劳动保障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和专场招聘活动。自治区学联组织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校友创业报告团,通过邀请就业创业典型作报告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广阔天地建功立业的思想观念。
二、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效果
1.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在自治区现行条件下,对于提升该区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改善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的现状是比较有效的,且没有显著负效应。
2.大学生村官改善了农村队伍的人才结构,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开拓了培养选拔干部的新途径,对新农村的建设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3.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提高了劳动力供需间匹配的效率,提升了大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见习机会,提升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应聘能力。此外,通过实行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优先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双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4.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还是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没有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与再就业难的问题,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不到50%。
5.许多促进政策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落实,主要是由于实施力度不够且政策不配套,以及对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政策与用人单位利益不挂钩,导致政策实施的含金量低。如鼓励企业招聘少数民族大学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计划等。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自治区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财政投入机制不够完善。自治区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资金投入较少,政策的覆盖率不高,且大学生对政策的认知度偏低。由于现阶段自治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所以政府对于劳动力市场政策性的投入主要是保证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等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投入较少,使很多政策的实施效果甚微。
2.大学生就业缺乏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特别是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自治区虽然在各院校推行了创业培训,但全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识还是不够,政策的扶持和财政的资金投入也不多。
3.高校毕业生的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学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现阶段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了解不深不透,就业指导课内容空洞,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就业指导教师不够专业且数量严重不足,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因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对接受就业指导缺乏兴趣,指导的效果不明显。多数高校没有开设正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更缺少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设置的职业指导、职业素养培训。
4.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的组织形式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致使签约率低。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相互沟通较少,使就业信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网上求职是深受大学毕业生欢迎的方式,但自治区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严重滞后。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扩大其覆盖面
目前,自治区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资金投入不足,这样势必会影响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大对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将更多的大学生纳入政策扶持之中。如现已实施的“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计划等还可以扩大名额,加大激励力度,吸引更广泛的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之中。
(二)调整和落实自治区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内容
自治区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内容还比较单一,且缺乏针对性。所以,要针对自治区大学生失业者的构成特点和大学生供需矛盾,调整治理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职业见习、就业援助等改善大学生供给计划,使其更符合用人单位需求,进而提高大学生供需匹配程度。在考量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内容时,不仅要注重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还应关注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步实施。还有,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力度与配套措施上还需加大和完善。
(三)高校要开展就业市场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高校要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增减专业,努力拓宽专业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还要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保证就业指导部门人员、经费的落实,加强与用人单位的长期稳定合作,广泛收集和及时就业信息,完善各项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部门还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认清就业形势,全面开展成才指导、素质指导、求职技巧指导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以积极的进取心态、过硬的知识技能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去参与就业竞争或创业,迎接挑战,获得成功。
(四)建设有地区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
自治区应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应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其中要重点注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培训、求职辅导等服务。最后,各类就业机构应该被赋予明确的职责分工,并在各自的专业化发展中获得更高的协作效率,促进自治区就业服务体系的成熟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6,(4):17-19.
[2] 杨宜勇.实行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EB/OL]・,2007-08-30.
(一)教育引导,激发热情。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年青的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经过学校的课程学习、老师指点、活动引导等创业教育之后,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得到了激发,不少学生能利用学校提供的场所和条件积极投身到创业实践中来。调查数据显示,近五成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愿望。
(二)自主创业,体会艰辛。调查数据显示,在面临就业与创业的选择时,大部分学生因项目、资金、经验等方面存在问题,选择了退缩,只有少部分毅然选择自主创业,且集中在网店、书店、服装店等技术含量较低的项目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不少项目因资金短缺、管理不力、技术滞后等因素难以维计,甚至流产。
(三)创业成功,来之不易。创业需要勇气和胆略,但仅有勇气和胆略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创业项目进行市场分析、合理设计及前景预测,具备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学校毕业后经过几年的历炼,特别是能够持之以恒,具有吃苦耐劳品质的有心人,创业潜能得到了发掘,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时进一步拓展业务,扩大规模,往往成功率较高,亦体会到了创业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研究
(一)转变观念,需要社会舆论支持。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许多人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存有疑虑,或认为大学生创业是不务正业影响学习,进而反对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表明我国目前缺乏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所以应大力宣传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为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做准备,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舆论氛围。
(二)保障有力,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创业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免征登记类、管理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要求各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但从大学生创业的落实情况看,政府的完善空间还很大。
(三)创业教育,需要高等学校给力。学校是创业教育的主要组织者与实施者,应该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培养出能够直面社会、直面市场,明确创业方向、找准创业目标、把握创业机遇、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在创业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毕业生。
1.重视理论教学,培养创业意识。将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而不能仅仅停留在选修课或“第二课堂”层面上,通过有计划地开设《创业基础》、《创业实务》、《商务沟通与交流》等创业类课程,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业基因,普遍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2.注重创业实践,增强感性认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加创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满足大学生的创业愿望,也为了将创业教育引向深入,各高等院校应组建大学生创业园或大学生创业中心,并配备专门老师进行管理和指导,因势利导地将学生引入社会课堂,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身体会创业带来的酸甜苦辣。大学生的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的形成既靠讲,更靠练,甚至还需要经受一些挫折和磨难。只有亲身体会其中的艰辛,才能培养创业者应具备的独立性和坚韧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与实践,大学生容易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看到自己的潜能、优势和不足,这些经验会帮助他们走上成功的创业之路。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加强指导,助其成功,增强其创业信心,不使其幼小信念被扼杀在创业实践的摇篮中。
3.强化团队合作,优化创业计划。一份严谨的、可行的创业计划对创业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创业计划不是单纯的、集中在某一个专业的学生编制,而应该是以实际技术为背景,跨学科的、优势互补的团队智慧的结晶。它应发挥如下的优势:一是实现高校与现实社会的沟通;二是实现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三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科技研发工作;四是“金点子”的来源,一个好的点子可以转化为一个完整的企业。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包括市场调研、选项、立项、可行性论证、未来发展趋势等实际创业的一系列前期工作内容,可称作是纸上谈兵式的“零”风险的创业实践。
4.注重教材编撰,进行师资培训。当前,创业教育正在各高等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因没有成功经验可循,各学校都在积极的探索中,虽然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开设课程门类五花八门,由各院校自行确定,缺少权威指导;二是教材缺乏创业教材,不管是理论部分,还是实践部分,都没有系统编撰,需要高校之间加强沟通,或由权威部门组织编写;三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缺少师资力量,从数量上来说,创业教育老师严重匮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从质量上来说,无论是从专业知识结构上,还是从创业实践能力和经验上,都难以胜任创业教育,不少老师是从就业指导等方面临时改行。创业教育的内容丰富,涉及的学科多,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一些富有成效的做法是“走出去,请进来”,走专兼相结合之路,一是邀请创业教育专家来校对全体创业教育老师进行培训;二是聘请一批有成功创业经历的退休企业家、杰出校友作为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
1.1拓展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
在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途径。作为占职业能力70%的隐性职业素养,其培养的好坏也关系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所需,尽早确定职业目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提升学习创新能力的自觉性,不仅可以增长才干,也能因与社会加强联系,不断增长其社会经验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需基于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理念,探索出更科学、更合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培养模式。
1.2帮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升隐性职业素养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包含着隐性职业素养在内的职业素养是竞争至关重要的内容。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环境,参加具体的劳动和社会生活,并在这过程中转变观念、培养技能、提高个人素质,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和认识现实社会,了解社会各阶层,能促进其不断地调整职业心态,明确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清楚社会对其除了知识储备、显性技能以外的隐性职业素养的需求,从而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1.3为社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尝试
个体隐性职业素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大学生稳定就业和职业顺畅发展的难度加大,使得本就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是“雪上添霜”。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能帮助长期在校园内的大学生逐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锻炼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借力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是缓解未来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力举措。
2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
2.1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根本也是大学生本人。要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对社会或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抑或是惰性使然,不会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隐性职业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对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转变以往压力下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的不良状态。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咨询等措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反馈体系,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行约束;三是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及时总结并反馈实践效果等信息,让参与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激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加大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职业发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向上向善、积极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
2.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建设,增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规范性
健全的制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的根本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规范化,保证社会实践体系中的各主体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责、协调统一,从而促使社会实践的功能有效发挥。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构架。健全的组织机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力与发生机制的关键,是社会实践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组织机制构建要将就业能力培养的有关人员纳入领导架构中,并确定明晰的职责分工。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度。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考核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予以明确规定。三是规范动员过程。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对自身发展成长的作用,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提升的内在要求;也要让就业指导教师认识到指导社会实践符合其职业发展的需求。四是制定科学规范的计划与方案。计划、方案的制定要突出导向性、前瞻性、全面性、操作性和完整性,并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保障。五是健全基地建设制度。通过健全明确的制度确保实践基地的稳定建立,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合理的形式的依据和保证。六是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成立考评小组,对社会实践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评奖评优等激励体系。
关键词:假期生活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210
一、总论
假期是大学生活的具体存在,如何度过假期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一年的寒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等假期累计约18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1.2%[1],而寒暑假累计天数约占总假期的50%。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网上论坛、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假期生活进行了调查。其中,问卷共发放1100份,回收1096份,有效问卷1088份,有效率为98.9%。
二、具体情况
从相关调查数据中可以得知,在校大学生的假期生活现状如下。
<D:\123456\学周刊・上旬刊201602\飞腾\飞腾 接排 2 126-240\关于大学生假期生活的调查研究.tif>
1.留校学习,巩固专业知识,继续深造。近年来,出现了“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现象。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更深层次知识的渴求,更体现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且,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科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知识层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为期末考试所学的知识,而是通过考研、考双学位等多种形式,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假期时间成为了在校大学生努力深造的黄金时段。这在大一大二学生中并不多见,而在大三大四学生中比较普遍,约占调查总人数的21.3%。
2.社会实践拓展视野。马克思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好的真理,没有付诸实践也不能说明什么。大学生代表了文化层次的较高水平且处于成年阶段,思想变得越来越成熟,捕捉事物的眼睛也越来越锐利,所要获得的能力也逐渐表现出需要的紧迫性。假期生活社会实践,是增加社会阅历,拓展视野的绝佳机会。本次调查中约72%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来充实自己,为将来建设祖国而努力着。
3.无所事事,玩游戏,睡觉。著名教育家潘光日先生说过:“学习没有止境,也就不宜有长时间的间断。”假期并不是让人放纵自己无所事事,而是让人脱离固有的教育模式,开始一种全新的、更自由的学习方式。显然,这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白白浪费了假期的宝贵时间。
三、大学生假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但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反思。
1.对假期生活没有具体规划。即使部分学生有规划,但却没有具体的实施。以往调查显示,仅有35.6%的学生是比较有计划地对待假期的。这从大学生对待假期的观念里也可以反映出来,仅44.4%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假期有计划,仅30.2%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假期生活充实忙碌[2]。同样,在本次调查中显示,留校大学生中仅有少数对假期生活进行了合理安排,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而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并无明确目标,而是随心而定。
2.社会实践传统劳动工作多,专业相关岗位较少。调查显示,在社会实践中,在外打工从事普通劳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2.7%,而参加“三下乡”活动和志愿者的人数仅约占总人数的7.9%。问及原因时,多数人说,像这种更能锻炼人的机会太少,竞争太激烈。现如今,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持反对意见,愈来愈多的企业不喜欢接受社会实践人员。据日前TEAM杂志针对国内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已经不愿意接受假期社会实践学生,认为实习生不方便企业管理的有63%,有81%的企业不会为实习生安排补贴[3]。这说明社会相关机制不完善,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不是太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对大学生实训没有起到较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3.除大学生个人主观上不重视外,外界的指导也较少。本次调查中显示,56.8%的学生表示,各大高校对假期生活几乎从来不进行指导;40.3%的学生表示,家长对自己打算如何度过假期几乎从不过问。
四、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建议
假期意味着全面接触社会,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因此,假期的合理有效安排和计划实施,以及学校、社会、企业的正确引导,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1.制定详尽计划,严格实施。对大学生自己而言,假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在假期生活中应有确切的目标,并对此目标做一个详细的规划,然后坚持实施。即使因为什么原因耽搁了,也要及时做调整,保证假期生活的有效性。
2.加强对假期生活的指导。对于学校而
言,应积极引导,通过开展“假期生活如何安排更有意义”“假期实践岗位如何选择”等诸如此类的讲座,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假期存在的意义,更好地选择实践岗位,让汗水流得更有价值。
3.多开设实习位点,给大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对社会和企业而言,社会应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应对大学生多点关爱,建设更多的大学生实践位点,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关企业应多给大学生一些实训的机会,让他们在常规经营中了解公司运营模式,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为之努力拼搏。
五、结语
人生不是为了计较得失而存在,而是为了整个过程而存在。假期不是为了放纵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了潜在蜕变而存在。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不在于你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而在于你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让你成长,有没有让你和你的梦想更近一步。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和祖国的未来,要充分利用各个时间段,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小彦.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概述及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
[2]经素.尹志丽.当代大学生假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3]毛静,徐原久.关于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8(2).
基金项目:本项目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成,获得2015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SRT)项目支持,项目编号为:2015147。
本文的通讯作者为陈亚楠。
作者简介:
“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为此拟投入420亿元资金;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
粤省农村当老师最高可退学费逾两万
如果愿意下基层,今年广东将有12577个农村任教岗位。如在农村任教五年,还可享受“上岗退费”优惠,退还大学四年或三年的学费,最高可退2.4万元。对象包括:省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及暂缓就业的本、专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其中外省生源毕业生须具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外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及暂缓就业的广东生源本、专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据统计,2008年全省共有8800多名高校毕业生申请上岗退费。
粤调研农村就业大学生落户地级市政策
预计今年超过50万名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2月表示,除了已出台的一些政策外,省教育厅正进行调研,希望能根据大学生的实质性需求“度身制定”一些能缓解当前就业难的政策,比如:能不能考虑让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落户所属地级市,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推动理性就业?
大学生半年未就业可领失业救济
近期有媒体称广东省大学生毕业半年未就业可领失业保险,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友君指出,大学生半年内没就业可登记为失业,符合条件者可领失业救济,但并非“领取失业保险金”。刘友君说,失业保险是面对投保人的,大学生还未投保,因此不能马上享受失业保险金,而失业救济申请则可,无需缴费。三年前广东等地陆续建立了大学生失业救济制度,只要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若毕业半年内没找到工作,家庭困难,都可凭证明在当地申请失业救济金,金额一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大学生被纳入城镇居民医保
新医改方案于4月公布,大学生被纳入其中,同时提高了医保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更多的人群将能享受医保带来的医疗费用风险分摊好处。目前多数高校计划内招收的大学生都享受公费医疗,扩招生则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这些保险与大学捆绑,使得“高校成为保险商”。新方案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意味着今后大学生得自己缴费,不再享受公费医疗。
团省委年内建千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共青团广东省委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已经出台,年内将建立1000个以上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解决今年青年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举措,是《整改方案》浓墨重彩的一章:积极创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培训基地、孵化基地,年内计划建立1000个以上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20000个见习岗位;建立200个培训基地,培训30万青少年;建立100个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建立1000名规模的创业导师服务团;建立一批青年信息服务站,强化配套服务,打造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大学生就业制度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刻发展变革,已经实现了从国家计划分配到市场调节,双向选择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就业的形势、环境、范围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国家、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难既造成人才的浪费,也影响学校和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促进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珍贵的人才资本。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式的严峻情况,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同时,学校和全社会都应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逐步由传统的国家“统包统分”转变为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事实,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许多学生在大学时代没有勤劳刻苦学习,整天游手好闲,最后只为混的一张毕业证书,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而大学生普遍对自身将要从事的职业预期太高,大学生以为读了大学后就应该去当国家干部或者有一个固定的铁饭碗,一味追求物质待遇高和地域条件好的就业想法,这些都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另外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事事都要家长帮忙,有些家长对就业看法陈旧,从而导致对子女们的择业定位上有误差,使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越发突出。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专业设置不合理。一方面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与市场需求接轨,整体就业困难。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给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有些高校所设实践操作课程所占比例较少,部分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其次是高校中的就业指导中心通常只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而对就业信息,而对大学生的就业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培养不够,没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三)、用人单位的原因,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期望太高,希望新招的员工能够独挡一面,要求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作为刚在走出校门的大毕业生来说,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实践履历,需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方能施展其才华。但不少用人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只招有实践履历的往届毕业生。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给予的各方面待遇都比较诱人,但毕业生到岗后要么不能按时转正,然后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要么把毕业生安排到一线工作,一干就是半年到一年,使学生对工作失去信心。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所聘岗位和数量等方面明显向男生倾斜。
(四)、社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量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不对称增长的态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供求矛盾尖锐。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6年的64万到2011年的680万,每年几乎增加50万左右,总计约有3000多万大学生(比“十五”期间净增1800多万)将融入到大学生就业大军中,而按照我国年均经济增长保持在7%—8%推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100万人之间,每年近1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二、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
(一)、大学生应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身体素质。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二)、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定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该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而不应该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并且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的真才实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应该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择业时不可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在先就业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是自我价值达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工作奠定基础。
大学生要有到基层就业或自己创业的思想.目前,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国家和部分地方政府相继推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社区民生”、“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这些都是大学生毕业后能够积极选择的。大学生要有开拓创新胆识,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勇敢自主创业。
(四)、大学生要提升职业品质,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在职业行为,工作那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提高大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他们社会化的过程,要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来对就业进行定位,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职业观辩论统一起来。
总之,大学生就业对于国家、高校及其大学生本人是越来越重要,大学生要从自身和现实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就业政策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
参考文献:
【1】代锋,吴克明.弹性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新思路[J].大学教育科学,2008,(6):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10―0046―06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失业的影响
大学生失业有被动型失业和等待型失业两种。前者源于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的“供过于求”;后者源于大学生的工作期望值过高。金融危机对这两类失业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
(一)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的被动型失业
1.金融危机会减少大学生的需求量
劳动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金融危机会通过产出下降来压缩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劳动力的需求。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已回落至9%,出现了4年来的首次个位数增长率,2009年第一季度更是跌落至6.1%。经济加速下滑给就业带来了很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及预测”项目组认为,2009年中国调整后的失业率可能会攀升至9.3%的历史高点。形势的变化会对各类劳动力产生影响,但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严重,因为大学生就业属于新增就业范畴,而周期性失业所冲击的主要对象就是新增就业。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出于对各类人力资源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首先考虑减少新雇员的招聘量,然后再考虑解雇现有雇员。因此新增劳动力是周期性失业的第一波冲击对象。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很多企业都冻结了招聘计划,就大致说明了这一点。
2.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的供给压力
这主要源自金融危机对大学生的非就业通道的挤压。在往年,大学生毕业后有相当部分会选择出国或考研,尤其是选择出国发展的人数连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供给压力。然而,在本轮危机中欧美国家也伤痕累累。大凡经济不景气时,欧美大学生也会回炉充电,读研比例大升,这对申请留学的中国大学生构成激烈竞争。另外,由于经费减少,欧美大学对留学生的资助力度会减少,这又会遏制中国大学生申请留学的动力。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大学生出国可能会遭遇寒流,更多的会选择在国内发展。他们要么加入读研大军,要么加入求职大军;考虑到研究生招生名额的限制,读研人数的增加有限。从出国通道上退出来的毕业生很多会涌入求职通道,从而加剧供给压力。
(二)金融危机会减少大学生的等待型失业
1.金融危机使大学生的工资预期下调
斯蒂格勒在他的开创性论文中曾指出,职业搜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求职者的工资预期,不切实际的工资预期,通常会导致漫长的搜寻过程和等待性失业。世界各国都存在这类问题。比如,美国大学生的工资预期通常比实际高10%。中国似乎更严重,据称,在2002年之前大学生工资预期比实际工资至少高30%,这通常被概括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罪魁祸首。一直以来,人们为如何降低大学生工资预期而绞尽脑汁。殊不知,工资预期来自于市场,劳动市场的内生变化是驱使工资预期做出更现实调整的一剂自然药方。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会自动矫正工资预期。最近一项调查数据表明,近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低迷,大学生对首份工作的工资预期不断降低,最低已逼近1500元,就说明了这一点。
2.工资预期下调有利于减缓等待型失业
发展经济学中的哈里斯一托塔罗模型曾指出,当就业形势转坏时,对工作前景预期的下降,会使农民更加务实,并放弃寻找高收入工作的幻想,更安心于务农工作,结果城乡失业率反而会下降。这个看似奇怪的命题,为人们理解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如果说过去大学生工资预期过高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症结,那么,今天工资预期的下调恰恰会成为消缓这一问题的剂。最近有媒体报道,面对就业市场的低迷,一些大学生已经主动调整心态,放低姿态去应聘一些过去根本不屑一顾的工作,比如,服务员、洗脚工。大量的过去处于沉淀状态的就业岗位会被激活,有助于减少大学生的等待型失业。
总的来看,金融危机既会加剧大学生的被动型失业,也会减缓等待型失业,它对大学生失业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两种失业的比重。一直以来,有人坚称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因为大学生不是就业弱势群体,只要想,他们总能就业。其潜台词是,在大学生的失业中,等待型失业占多数,而被动型失业占少数。按这种逻辑,金融危机反而会减少大学生失业的程度,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局势可能不会这么乐观,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是确实存在的,尽管等待型失业会减少,但不一定能弥补被动型失业的增加,因此,大学生失业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只不过加剧的程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二、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一)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专业错位的矛盾
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高等教育是应产业发展需要而生的,在专业设置上必须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相对应。在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则违背了这一规律。比如,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金融、贸易、经济、管理、法律等热门专业,仅法律专业就有在校生近40万名。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种产业格局要求高校输出大量的生产领域的技术型人才,而高校提供得更多的是服务领域的管理型人才。这种错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中“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在金融危机中将会进一步加剧。众所周知,金融危机对金融、房地产、贸易等产业的创击程度要远远大于其他产业,社会对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也会急速下滑。另一方面,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也会率先精简管理类岗位。总之,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是当前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长线专业。面对就业形势的恶化,很多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很可能要面临改行的无奈选择。
(二)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素质错位的矛盾
目前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主要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模式,只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输出的大学生很难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实现“惊险的一跳”。素质结构失衡可以通过岗前培训等方式来加以矫正,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途径可能被堵塞。因为企业迫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会大幅度减少员工培训的投入。相应地,在人力资源的招募程序中,也会增加对应聘者经验和技能的要求。这样,求职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求职者已有经验和技能状况。这对于经验欠缺、技能匮乏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2008年以来,很多企业减少校园招聘计划,除用人需求减少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用社会招聘来代替校园招聘,以减少应届生的雇佣比例。
(三)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二元分割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主要有两类去向:一是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体制内部门;另一个则是以民营
企业为代表的体制外部门。近年来,政府不断提高公务员工资,国有企业也凭借行政型垄断和政策倾斜,大幅提高职工待遇。与此相反,民营企业的境况一年不如一年,就业上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出现了德尔林格等人所描述的二元分割的情形:体制内部门成为大学生梦寐以求的首要部门;体制外部门则沦为鸡肋般的次级部门。根据明瑟・格莱姆里奇-韦尔奇模型,基于市场力量的二元分割不会带来严重后果,因为劳动者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当就业形势差时,求职者可先委身于次级部门,等就业形势好转时再转入首要部门。但在中国现有的用人制度下,毕业生如果毕业后不能立即进入体制内部门,今后再进入这些部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因此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都很看重,为找到一份体制内工作,往往错失体制外部门的就业机会。现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营企业已普遍感到压力,裁员、降薪行动已经拉开序幕。而体制内部门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可以预见,二元分割所造成的差距很可能会被进一步强化,这将进一步扭曲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并使体制外部门的自愿性失业增加。
(四)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内部的就业差异和不公平
社会资本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研究表明,父母的职业威望、社会层次和经济收入,对毕业生就业去向及薪酬会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政府官员和高收入阶层子女的就业状况就要明显好于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如果把人力资本视作一种后致性因素的话,那么,社会资本则代表了先决性因素,是一种不公平的资源配置机制。自从1974年布迪厄提出社会资本理论以来,许多走后门、托关系的寻租行为都被披上了一层“资本”的外衣,粉饰了其背后不公平的实质。在大学生就业领域,所谓的社会资本所带来的,只能是不公平的加剧及其在代际间的传递。金融危机造成了就业资源尤其是高质量就业资源的匮乏,面对汹涌如潮的毕业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又会上演,对公务员等炙手可热的就业资源的竞争将达到白热化程度。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资源稀缺是催生寻租行为的温床,所以竞争的公平性会遭遇强力瓶颈。强势阶层在这场竞争中,可以继续凭借社会资本的优势来分割优质就业资源,但对于来自社会底层的毕业生来说,没有社会资本的强力支撑,就只能接受市场风潮的荡涤,他们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难点。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治理的战略性调控政策
1.加强并优化宏观调控,将保增长与保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
要从根本上缓解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就必须通过调控政策来遏制经济下滑的势头,通过保增长来保就业。目前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对保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投资方式上,似乎仍在延续1998年的财政投资模式,投资重点仍是以铁路、机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甚至标志性工程,这些项目的就业弹性小,也不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太多岗位。目前,调控政策的另一个问题是与民营企业的减压相脱节,民营企业举步维艰。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场所,2007年吸纳了34.2%的大学生就业。民营企业困境必然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度。当前宏观调控除了要保增长外,更重要地是要发挥对民营经济的扶持作用。
2.反思高等教育扩张模式,调整大学生培养机制
按马丁・特罗的总结,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高等教育扩张也应渐进推进。只有遵循这一规律,高等教育扩张才能获得社会经济支撑,才不会生产出过剩的“产品”。纵览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扩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从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的迈进一般都要经过几十年,而我国只用了四年。这种忽视客观规律的扩张模式必然会招致惩罚。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尚不足25%,大学生就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渐进的扩张模式下,大学生培养模式也要进行调整,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培养环节上沿袭传统的计划模式,而在就业环节上又按市场经济模式运作。这种体制上的错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中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培养模式改革,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以专业设置为例,可以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企业界意见来进行。
3.打破二元分割,减少行政力量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会产生非均衡力量,扭曲大学生对体制外部门、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的评价,降低就业供给的有效性。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地域辽阔、结构繁杂。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多渠道疏散压力,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体制内部门、中心城市以及东部地区,引向体制外部门、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而要矫正他们的择业行为,就必须打破二元分割,缩小部门间的收益差距。要打破二元分割的制约,就必须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干预,减少对体制内部门的保护以及对体制外部门的压制。减少政府干预的另一个议题就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减少户籍对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束缚。毕竟,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加强劳动力的流动性也是缓解就业难题一剂药方。
(二)大学生就业的临时性促进政策
1.调整劳动管制政策,降低大学生雇佣成本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对劳动市场的管制,特别是新《最低工资规定》和《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劳动力成本产生了明显压力。雇佣成本高企不仅危及企业生存,也直接威胁到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最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文,要求各地暂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有利于遏制雇佣成本过快上涨的,但实践中,还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一些专门的政策。比如,可以参照美国经验,对处于见习期的大学生实行豁免条款,允许企业对其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
2.实行灵活的毕业管理制度,平衡大学生供给压力
就业的实现,取决于供求双方的匹配,而我国现行的大学生毕业管理制度是不利于这种匹配的,它很容易造成供求双方在时间上的错位。按现有制度的规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要在7月份统一毕业,因此,毕业生是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抛向社会的,供给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但企业的劳动需求不一定呈周期性变化,即便有周期性,也不一定与大学生的供给周期相吻合,因此结构性失业在所难免,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实施灵活的基于学分的毕业管理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修够学分,大学生可以随时毕业,这样供给压力可以得到稀释。
3.增加公共岗位的供给,并扩大非就业通道
以公务员招考为例,目前一半左右都要求报考者要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实际上把大学生排除在外。政府应根据形势变化,适当放宽限制,增加大学生的报考机会。当前增加公共岗位供给还应注重挖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潜力。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所提供的工作岗位逐年增加,但相对于近600万的毕业生基数,还有很大空间。为提高这些岗位的吸引力,政府应动用财力,加大对这些岗位的补贴力度。美国政府为了增加特殊教育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以豁免贷款的方式来增加实际的岗位补贴,就可以为我国政府提供一定的借鉴。除增加就业岗位的供给外,还可以考虑扩大非就业岗位的供给,以分散就业通道的压力,比如,加大研究生的扩招力度。
4.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做好毕业生培训
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减少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根据国外经验,有效的就业指导应当是全程式的。它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从纵向的维度,它要求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启动就业指导程序,并随着学业推进,有步骤地实施就业规划和辅导。从横向的维度,它要求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内容,比如,就业形势分析、职业分析、应聘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和见习机会等。除就业指导外,对于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政府还应提供必要的就业援助。在日本,对那些一年内仍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政府会提供就业补贴等一揽子援助方案。就业援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做好大学生培训,在金融危机中,很多长线专业的学生将面临改行的选择。对这些学生来说,做好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三)大学生就业治理的保护性政策
1.保护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平等权利,杜绝就业不公平
为防止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性的扩大,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权贵家庭大学生对稀缺就业资源的掠夺,为弱势大学生群体提供庇护机制。保护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需要在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工作,比如,在用人信息的环节,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电子公告牌的方式及时向学生公布,防止信息截留。在招聘环节,则需要规范招聘程序,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
2.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避免就业质量恶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使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雇主逐渐居于强势地位,而大学生趋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格局下,容易滋生侵害大学生劳动权益的行为,比如,聘用中的欺诈行为、恶意解雇行为就时有发生。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顾全大学生就业的大局,可以适当调整劳动管制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纵容雇主的侵权行为。相反,从维系和谐的劳资关系、提高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的角度讲,仍应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
1.1现行法律覆盖面不足大学生实习期间的身份模糊,而我国《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实习生不具备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致使大学实习生处于法律上的“真空地带”,即使受到劳动上的权益侵害也不能用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进行维权。另外《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教学类法规对实习生实习方面的细节没有详细说明和具体安排。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各方面的任务安排不清,致使实习达不到积累有效实践经验的目的;各方责任分工不明,再一次将实习生至于“三不管”的尴尬地位。
1.2校方管理失衡,校方权力过盛大学生实习主要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校方共同组织的实习,第二种是学生个人寻找的实习。就校方组织的实习,往往是校方一手包办,校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规定实习内容。学生只是服从学校安排,进入实习点,学生应有了解实习协议的知情权,但往往校方会忽略学生。校方没有详细的实习标准,实习内容不统一,用人单位严松难定,一旦发生纠纷,实习生离开用人单位,就得不到实习证明与成绩,就使得实习生权益受到侵犯时也会保持沉默。而学生个人寻找的实习,由于多种原因,校方的管理失衡,落实实习不到位,实习协议签订有失公平,实践中该类实习生常常会受到侵权伤害。
1.3实习单位强势权力面对每年日益增长的毕业生,市场人才极度饱和,买方市场强势。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讲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用人单位既担心实习生工作效率不高,承担商业机密被泄露的风险,又担心一旦发生事故需要承担责任。用人单位招收实习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找不到实习,无法完成学校毕业任务,为了得到实习经验与证明,往往会降低标准寻找实习单位,得不到应有的权益。
1.4实习生自我法律保护意识淡薄随着应届毕业生总数地增长,就业压力也逐年成增长的趋势,因此就业单位也随此趋势调整招聘标注。学生们会为了实习工作经验而选择对口专业进行实习,而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又同样的比较困难。一部分学生会跟随学校的安排进入用人单位实习,而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学生往往不清楚,即使权益受到侵害也不知道;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自己寻找用人单位,需要实习的学生多,但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岗位有限,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成为弱势群体,即使权益受到侵害,为了实习工作经验也会忽略或放弃自己应享受的权益。
1.5实习岗位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中政府作为低下就大学生实习及其权益保护方面国家政府没有完善的法律和经济税收方面的支持。除了一些发达城市有相关的地方规定予以支持外,绝大多数城市,政府没有制定相应的支持。面对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有几百万的毕业生需要实习岗位的这一国情下,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法规规定和有效的经济支持,很难保证足够的实习岗位,更不用说大学生实习的质量与相应的权益保护。
2我国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措施与展望
2.1补充完善相关立法完善现行法律制度,把大学生纳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给予处于法律弱势地位的庞大的实习生群体以最可靠的保护。消灭法律上的“真空”地带,使大学生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用劳动合同共同约束实习生与用人单位。这样必能有效地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并且即使有侵权的事情发生也会有合法有效的救济方法,从根本上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补充完善《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教学类法规有关实习生实习方面的细节,使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做到分工明确,各有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制定完善合理的校方管理体系、校方与实习单位签约计划任务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要进入实习单位实习,就实习生管理方面学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面工作,更重要的是落实详细的实习计划任务,与用人单位签订系统的实习安排,并将实习生的权益保护提到日程上来。高校应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明确实习是教学的一部分,从学校的管理层面落实每一位学生的实习工作。开设实习辅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实习内容、实习方向、实习单位等基本信息,对实习中的权益保护进行宣讲,提高学生的法律保护意识。加强学校与学生的联系,在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及用人单位定期进行实习阶段小结,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实习任务,真正做到实习是教学服务的一部分。充分调动起各大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集中对用人单位进行评估,联系,保质保量地提供实习工作岗位。
2.3政府出台企业招聘实习生相关政策,提升实习生市场地位解决每年几百万大学生实习问题,光靠学校单方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有力的支持,使得处于法律弱势地位的实习生,在市场地位上有所提高。在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的时候,这无疑是一有效的解决方法。例如早在2004年北京就出台了《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规定》,对学生实习及实习报酬进行了规定。该《规定》规定,用人单位招录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前,须与学校和学生三方签订《北京高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协议书》,校外用人单位须加盖单位或人事部门公章,并按协议书规定支付学生的劳动报酬,且报酬标准不应低于北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得克扣学生的合法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如果违反协议,给学校或学生造成损失,按规定应予以相应的赔偿。对在勤工助学劳动过程中发生工伤的学生,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有关规定给付一次性费用。德国经济部明确表示,接受实习生的公司可最多获得政府12个月的财政资助,整个扶持就业计划的有效期为2年。如果有公司为缺乏经验的德国年轻人提供12个星期以上的实习期,政府将为每位实习生每月提供192欧元的经济资助,并且帮其交纳102欧元的社会福利金。通过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的财政支持,有效地提供大量的实习岗位,使企业自主积极的招聘实习生,从根本上提高实习生的市场地位,有效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
社会实践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以是校内的,可以是校外的;可以是教学计划内的,可以是教学计划外的。
1.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共同的爱好、特长和需要的基础上,自由地组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发申请成立的、有一定章程和宗旨的群众性组织。依据活动宗旨,学生社团可以分为理论学术类、文艺体育类、社会公益类等多种类型。目前,高校都普遍重视社团在学生成长成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校园中少则有几十,多则有几百个学生社团。有的学校将学生社团纳入到评奖评优和学分制管理之中,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到两个学生社团。通过参与、管理社团,组织、策划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直接审视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定位。社团成员志同道合,和谐融洽,平等自由,可以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社员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社团,从社团成立、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建设,到成员招新、活动策划、经费筹措,主要都是由社员自己完成,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在打造特色活动、创建品牌社团的过程中,社员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也可以得到发展。这些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增强都有利于大学生在求职中增加竞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2.勤工助学。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有校内的,如管理助理岗、文明监督岗、科技服务岗、安全值班岗、后勤服务岗等,也有校外的,如家教、企业兼职等。大学生参加一定形式的勤工助学,让自己提前身处一种“准职业”状态,接受职业环境的熏陶,可以培养劳动观念、组织纪律性、社会责任感以及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秀品德。勤工助学岗位多是临时性工作,这种不稳定性使得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与各种类型的单位和个人接触,这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工作和职场规则,感受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意识。同时,在多次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应聘过程中,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得到锻炼;经过不断的尝试,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估能力也必定会有较大提高,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职业目标定位。
3.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它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之一,既是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可参加的公益活动很多,校内的如清理校园垃圾、清除课桌文化、植树、义务维修等,校外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等。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为社会贡献力量,尽责任,献爱心,提高公民意识,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可以在帮助别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陶冶心灵,累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4.见习实习。见习、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到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工作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使高校课内外的教育活动有机联系、相互贯通、形成整体,是大学生告别学生角色,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桥梁。大学生阶段性地或在毕业前夕集中一段时间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可以提高其对专业的认识,加强专业学习兴趣,形成专业认同感;可以接触实务,提升实践能力,深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可以增加工作经验,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在见习实习中,通过直接接触岗位,了解单位需要,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和岗位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具体社会中,培养实践能力,缩短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社会工作人员的过渡时间,为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
5.假期实践。假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大规模地时间较为集中地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高校寒假一般一个月,暑假近两个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到城市、农村、偏远地区进行各种主题、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大多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每逢寒暑假,都会广泛宣传,发动学生组织成多个实践团队,奔赴大江南北“,上山下乡”,开展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文明宣讲、社会调研、关爱留守儿童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受教育、做贡献,可以增进大学生对国情的认知和对社会的感悟,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磨炼意志,汲取力量,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尝试创业。参加一定形式的创业实践,也是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及早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与校内外各部门、机构打交道,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无论创业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各种能力都会得到飞速提升。高校应当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安排创业教育课程,及时向学生创业信息,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立校园创业科技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创业大赛、企业考察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创业理念,鼓励学生组成创业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立项,参与创业实践;学校要积极联合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等,以多种方式给创业学生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学校还可以聘请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担任创业指导师,进行创业指导和培训。
二、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就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多样,而要使社会实践能够长期、有效、稳定地开展,实现常态化,就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多种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1.建立保障机制。第一,经费保障。经费是暑期“三下乡”、创业尝试等社会实践的基础条件。高校每年的预算都应当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同时,也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大力宣传社会实践,引起社会关注,让政府,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团体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以获得经费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第二,师资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经验丰富的老师的管理和指导。在主题选择、方案设计、技能培训、活动开展、成果整理等各个环节,指导老师承担着独特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给实践学生以精神的鼓励、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使社会实践如期进行,收到预期效果。高校可采用“双导师”制,一方面培养、选派敬业精神强、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学生学校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另一方面聘请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员担任学生社会实践的校外指导老师。第三,基地保障。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场所,是社会实践得以稳定、持续开展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当支持和鼓励院系、专业主动走出去,与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团体、机构、企事业单位取得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各种类型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岗位。第四,法律保障。大学生在参加勤工助学、见习实习的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但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劳动双方地位不平等,大学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被拖欠、克扣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合法权益经常会受到损害。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对劳动法进行修改和完善,给用人单位一种威慑力,约束用人单位的行为,减少用人单位侵权的可能性。高校要加强普法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咨询、经济援助,鼓励权益受侵害的学生通过法律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2.建立激励机制。要想使学生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必须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社会实践课,将社会实践课程化,并使其成为必修课;可将社会实践情况纳入到学生的评奖评优中,作为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的重要参考因素。高校应当逐步完善学生社会实践考评体系,对每个学生实践态度、内容、形式、实践报告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测评,及时进行总结表彰、典型宣传。对学生激励的同时,也需要对指导老师进行考评和激励,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对指导老师的工作业绩给予充分肯定,在先进工作者评选、年度绩效考核、职称评审中,对优秀指导老师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此外,政府还应当制定政策,对接收学生社会实践的用人单位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持和补偿,激发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要注重宣传,让用人单位认识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社会的劳动就业问题做出贡献是自身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