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商平台财务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奥运营销从来是大企业的舞台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展一百多年来,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曲折,现已成为每四年一届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会。而奥运赞助活动及奥运赞助商,也伴随奥运一同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奥运营销从来是大企业的舞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奥运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奥运市场开发完全由私人组织担当,并创下了2.2亿美元的收入。之后从1985年开始,国际奥委会正式推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即TOP计划),旨在吸引全球各行业精英企业加盟。能够参与“TOP计划”将可以使企业及品牌在几十天内迅速达到全球家喻户晓。比如,韩国三星电子就是通过加入奥运会合作伙伴计划而迅速由一个韩国默默无闻的三流小企业一夜成为国际名牌。但参加“TOP计划”的代价也确实不斐并且竞争激烈。1984年,企业赞助奥运会的门槛最低不得少于400万美元,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TOP计划的11个成员赞助费平均为4000万美元。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价格又涨到了5500万美元,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TOP级赞助费用已经达到平均每个企业7873万美元。
目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TOP全球赞助商有可口可乐、维萨、松下、柯达、三星、联想、通用电气、麦当劳、欧米伽、源讯、中宏保险。纵观历届奥运赞助商,活跃其中的都是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三星、通用电器等。由于巨额的门槛费,很难看到中小企业的身影。奥运营销,中小企业路在何方?
二、中小企业奥运营销误区
对于急于利用奥运会这个平台传播自己品牌的中小企业,在实际的策划和传播过程中,容易走入一些误区,企业要想成功策划奥运相关的活动,必须要避开雷区。
1、法律误区
一些非奥运赞助商企业,对奥运标志使用的相关法律知识了解不够,这就容易在广告、促销等活动中不小心触到雷区。对于非赞助企业不得用下列方式利用奥林匹克标志:(1)将奥林匹克标志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之上;(2)将奥林匹克标志用于服务项目中;(3)将奥林匹克标志用于广告宣传、商业展览、营业性演出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4)销售、进口、出口含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商品;(5)制造或销售奥林匹克标志;(6)可能使人认为行为人与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之间有赞助或者其他支持关系而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其他行为。中小企业在进行奥运营销策划之前,就要对相关法律知识很好的了解,以免引起法律纠纷。
2、财务误区
对中国企业而言,奥运会是一个提升品牌形象和号召力的绝佳平台,利用它不仅能发展国内业务,还可以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但企业若盲目追捧,非量力而行,不能实际考虑企业自身定位、实力和战略目标,则会使之陷入困境。一般而言,除了前期的巨额赞助费用以外,还需要3-5倍于赞助费的后期赞助推广费用,一般占到整个企业营销预算的80%左右,前期的巨大投入一旦失败,中小企业可能一撅不振。对于大多数第一次赞助奥运会的中小企业而言,做好财务计划,有效地规避风险,是重中之重。施乐1994年加入国际奥委会TOP计划,而到了2003年却因陷入经营困境被迫退出,没有进行很好的财务计划,借助奥运并没给施乐带来成功。
3、战略误区
搭上了奥运的顺风车并不一定就等于一定前途光明,还要有好的营销战略计划做支持。企业开展奥运营销应有长远规划,把奥运会纳入企业营销战略、成为品牌建设的有机部分,企业通过对奥运会进行前、中、后逐期递增的炒作,在短期内可以充分吸引消费者,迅速提高销售额,扩大市场占有率。但从较长一段时间看,随着奥运会的结束,品牌也会随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企业在进行奥运营销时要有自己长期的规划,要注意把握奥运精神与自身品牌的有效契合点,根据自身品牌核心价值选择企业独特的目标受众、广告诉求、传播渠道,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只有将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到品牌文化当中,形成固有联系,才能对消费者形成持久的影响力。有很多国际知名企业获得了奥运会的赞助权,但没有更好的营销手段相配合,导致损兵折将。2004年雅典奥运会,赞助商恒康保险集团也是因为没有得力的营销手段配合,导致观众对它几乎一无所知,巨额的赞助费用全部打了水漂。
三、中小企业奥运营销的策略
对中小企业而言,资金、人力、物力有限,在奥运营销投入上不能像一些大企业投入巨大,但只要把握机会、创新策划就有机会分享奥运带来的勃勃商机。
1、埋伏营销
没有拿到奥运赞助资格的企业,在品牌营销中,不能提2008,不能提北京,不能提奥运,但可以引诱消费者建立一个和奥运之间的联系。企业可以模仿奥运赞助商的一些赞助活动,如果活动设计的巧妙,消费者可能产生这样的感觉,以为这些企业也是奥运会赞助商,而企业的营销目的就很容易达到了,这就需要企业具有创意的策划。作为非奥运赞助商而言,李宁的策划可圈可点。今年4月,李宁宣布与央视五套结成合作伙伴,为所有奥运会的主持人和解说员提供服装。当中国运动员身着官方赞助商阿迪达斯的运动服登上领奖台时,央视的解说员却身着李宁提供的服装,面对着镜头前的观众。
2、整合营销
目前国内奥运营销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临近奥运会开幕的时候,一定是个信息爆炸的阶段。中小企业要整合奥运资源,可以采取一系列相关的营销活动,从公益、文化、热点等多个角度,运用广告、促销、公关、网络等多手段,达到整合的功效,力争在一定时间或空间内形成一个品牌沟通的,产生轰动效应。提升品牌知名度就要树立整合传播观念,因此,在营销表现与传播途径及营销配套活动等方面要不断推陈出新。新浪启动“我的2008,世界睁大眼睛看”,这场历时一年的大型活动,将整合全站主力频道和包括博客、相册、论坛在内的社区产品联动,构筑全民参与的2008奥运活动平台。
3、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可以通过大量鼓励消费者参与奥运场外互动活动,强调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给消费者带来真切的奥运参与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每届奥运会期间,就有很多非奥运赞助商大打“体验牌”,如在奥运场馆外设立体验专区,在通往赛场的地铁,车站等地发放赠品,借奥运的氛围让消费者强烈感受到产品带来的喜悦。2006年6月,蒙牛与央视体育频道共同打造的一档体育娱乐节目《城市之间》,让人们在简单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到体育的无穷魅力。蒙牛《城市之间》现场没有奥运两字,但活动体现了“全民健身,奥运同行”的理念,也让蒙牛的形象大增。
4、文化营销
一直以来,奥林匹克所传承的“更高、更强、更快”理念也被奥运赞助商企业所追求。历届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还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奥运会具有多种人文的特点;高贵的、世界性的、现代的、多元文化的、有活力的。借助奥运会,企业可以自然而有效地传达这些价值观,发展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今年4月,华硕电脑与中国登山协会正式结为合作伙伴,由华硕电脑与中国登山协会共同招募的环保志愿者组成绿色使者队伍,与传递奥运圣火的登山队队员一起为珠峰进行垃圾清理及回收工作。这次绿色登山活动体现了“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行销和绿色服务”等绿色奥运的元素,与奥运有机地衔接在一起。
5、机会营销
奥运每个阶段都有机会的出现,快速、巧妙地利用机会,是奥运营销的必要举措。企业要积极寻找进入奥运市场的机会,一些奥运场馆建设项目、场馆配套设施、奥运健康饮食、健身产品等产品需求都会大增,对有眼光的企业而言都是良好的机会。把握奥运商机,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大大提升企业知名度。浙江均瑶集团、贝发集团在争取到奥运吉祥物生产权以后,企业的系列产品市场需求猛增,这跟借助奥运平台宣传是密不可分的。一些更小的企业只要细心挖掘,同样可以得益于奥运。北京地图发行商就根据奥运会情况随时推出新版旅游图与交通图,缩短了销售周期,使销售量大大提高。一些外语学校与辅导班也抓住了奥运会带来的英语热,推出“奥运实用英语200句”等。
6、终端营销
中小企业在重视奥运营销策划的同时,更要注重终端的建设,在奥运期间随着产品需求的大增,如果没有健全的零售终端,消费者不能有效便利的获得产品,企业的前期努力就会泡汤。刚刚拿到北京2008供应商入场券的奥康集团,非常注重终端营销网络的建设。其国内网点由5000家增加到8000家,海外营销也由原先5国扩展到10多个国家。
市场的机会是需要我们创造的,奥运也是我们大家的奥运,那些等待市场机会的人永远也等不到市场机会,只有主动去创造市场机会才有可能取胜。中国中小企业借助有创意的奥运连接,不需要把大量宝贵的资金放在奥运资格申请上,而是放下来运用在奥运营销创意上,将自己的行业特点结合奥运元素并能为消费者带来实际的利益,那么你的奥运营销就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闫炎.把握奥运营销,打造世界品牌 [J].时代财贸, 2007(11).
[2]陶冉.文化领跑奥运营销[J].经济师.2007(10).
零售行业面临消费复苏缓慢、渠道竞争激烈等难题,行业景气度仍在低位运行。为实现新发展,零售行业加快转型探索,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商纷纷开始了线上线下全渠道打通的尝试,对与企业生存密切相关的各类利益相关者来说,如何了解和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数据信息,尤其是在此甚础上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找出企业的优劣势以及各类潜在危机和风险以便做出正确决策就变得至关重要。苏宁作为零售行业转型的先行者,过去五年一直在积极探索传统零售企业转型互联网零售企业的方法路径,2013年苏宁进入了转型提速的深化阶段,更名“苏宁云商”,全面转型“云商”发展模式,明确了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以苏宁云商为研究对象能更有代表性的展现电子商务这种营销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苏宁云商集团2005年至2013年的财务报告,将苏宁云商集团在开启电子商务平台前后年份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对比,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几个方面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总结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找出不足,提出建议。
二、盈利能力分析基本理论
(一)财务分析涵义
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信息及有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会计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从而为财务计划、决策、监督和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
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财务分析是利用企业财务信息,对企业的整体与局部、历史与未来、短期与长远进行比较,以揭示企业现实价值和预测企业未来价值为目的的分析与评价。狭义的财务分析是指借助企业财务报表及一系列财务指标,以历史财务信息为基础,以揭示企业现实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分析。
(二)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
1.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表示企业每1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形成企业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净利率的最初基础,如果销售毛利率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弥补各项期间费用支出或弥补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通过本指标可预测企业盈利能力。
2.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3. 总资产净利润率
总资产净利润率反映的是企业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是考察全部资产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总额×100%
总资产净利润率指标表明企业每占用1元的资产平均能获得多少利润。该指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果和达到的盈利水平,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该指标越大,表明总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盈利水平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三、苏宁云商盈利能力分析诊断
(一)销售毛利率分析
通过观察苏宁易购上线的2009年前后销售毛利率的变化,发现自2009年之后,销售毛利率维持在17%左右,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2005年到2011年,每年的毛利率都有所增长,但2012年、2012年毛利率接连下降。到2013年,更是跌出了保持了近五年的17%以上的水平。
再观察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可以看到其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增加的幅度非常大,几近翻倍。但计算可知,2013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了7.05%,同时成本也增加了10.38%。虽然销售收入连年大幅度增加,但其增幅低于销售成本的增幅。所以其销售毛利率呈降低的趋势。总体上苏宁云商的盈利能力一般。
在传统家电产品方面,公司加强传统优势品类如冰箱、空调器产品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公司规模采购的优势,加大让价幅度,让利消费者,毛利率一定程度下降的同时,销售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在通讯、数码及IT产品方面,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对数码产品市场带来影响,数码产品市场销售有所下滑;公司推动通讯产品在市场、品牌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增速有所放缓。公司进一步在加强与运营商合作,佣金收入有所提高。
在生活、百货类产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明确了百货、图书、家居等品类的经营策略,以开放平台经营的方式,提升客户体验。整合红孩子、并购品牌,加强母婴、化妆品产品供应链建设,销售提升较快,短期内公司以低价策略建立在此类商品上的竞争优势,毛利率暂时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销售净利率分析
读表可观察得出从2005年开始至2011年,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一直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在电子商务平台开启后一度维持在5%以上,可见其获利能力较好,但是在2012年之后,销售净利率迅速下降,到了2013年更是不足0.1%,通过查阅企业绩效标准,2012年批发和零售行业标准销售净利率为10.7%,说明苏宁云商的产品销售收入净额的获利能力较差。销售净利率的降低幅度远远低于毛利率的降低幅度,说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明显增加。2013年销售费用率从2012年的12.01%增加到12.10%,管理费用率从2012年的2.39%增加到2.67%。
查阅报表可以看出费用增加的原因“报告期内,可比店面同比销售下降,而租金、人员等费用相对刚性,此外为提升苏宁易购品牌形象及市场份额,公司加大了宣传、促销推广力度,相关投入增加,使得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另公司银行借款增加带来利息支出有所增加以及消费刷卡比例上升,财务费用率也有所上升。”毛利下降,三项费用增长,营业收入虽然增长,但基数过大,增长率不高,不及营业成本的增长率,导致净利润下降,从而导致销售净利率近两年下降。
(三)总资产净利润率分析
从表可3以看到,总资产净利润率从2007年开始有下降的趋势,在2012年下降到了3.6859%,到了2013年,低到了0.1317%。细分至净利润与总资产要素,我们可以看到总资产从2005年至2013年一直在高速增长,公司规模扩大,但净利润从2005年至2011年增长了之后,开始下降,特别是2013年,净利润下降幅度非常大。从总资产利润率方面来看,苏宁云商的盈利能力有所欠缺,资产利用效率有限。
(四)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化趋势同销售净利率相似,都是在2012年开始下降,在2013年降幅很大。而2012年成本费用利润率行业标准为3.4%,苏宁云商的成本费用控制在2011年之前都控制的很好,但在2012年开始,控制水准下滑。
主要原因是由于利润总额在连续七年的高增长之后,出现下降的趋势。2013 年外部环境不甚乐观,且公司处于探索建立新型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过程,加大了在市场推广、人员储备、物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因此利润有一定的亏损。其盈利能力需要加强。
四、苏宁云商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总结与对策
(一)苏宁云商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总结
苏宁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表明苏宁云商在涉足电子商务的2009年以来,短期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总体仍处于一个健康稳定的水平。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苏宁云商将销售重心开始转向网络端,因此苏宁云商的实体门店从之前的每年增加300多家转变为负增长,然而苏宁云商关店裁员,发展网络业务的行为带来的就是短期内盈利能力的下降。同时,国内有相对于苏宁云商更成熟的网上商城比如说京东商城,其对苏宁的狙击以及竞争优势巨大,可见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苏宁云商盈利能力将会有小幅度的提升,但是不会有太大的改观。但短期低迷之后,其盈利能力应当会有所提升,其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也会体现。
2013年外部环境不甚乐观,苏宁云商各项发展能力指标有所变差,但总资产仍在高速增加,主要是基数大,增加的绝对值是很大的。公司积极应对加快转型进程,探索建立新型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加大在市场推广、人员储备、物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进行超前储备,短期来看对公司运营效益带来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体验和降低企业成本,为公司实现互联网零售转型奠定基础。所以总体而言成长性较好,有很大发展潜力。
公司加快代垫财政补贴款的收回,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随着线上业务的较快发展,商品品类的不断丰富,包括在母婴、日用、化妆、百货、图书等品类拓展,销售网络覆盖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但销售规模的扩大还需要此类业务的逐步专业化、提升成熟度,与此同时公司物流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滞后,使得库存周转天数有所增加;随着公司物流布局的不断完善,运作能力的加强,销售规模提升,存货周转能够加快;由于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有所放缓,而公司自建店面、物流基地规模较快增长,使得流动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有所增加。营运能力保持较好的水平。
(二)苏宁云商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
三项费用的控制方面,加强人员的绩效管理,以提高绩效水平;加强新开店管理,控制店面成本,注重店面经营质量提高,充分发挥规模采购优势,有效控制投入成本。加快调整或关闭绩效较差店面,优化门店结构。
不断巩固物流平台及运营能力,提高研发速度和效率。加快物流基地的建设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同时还将充分发挥全渠道优势,推广门店自提业务,并加强供应链优化实现本地采购以减少长途费用,有效地控制配送费用。
进一步加强资产运营指标的管理,合理规划,提高资产、资金效率;实体网络建设方面积极优化布局,全面建设互联网化的门店。
1. 公司介绍:
1项目名称:
2项目场地:网上销售
3法律形式:个体工商户
2. 管理者及其组织:
店铺运营总监(策划)1名,客服人员若干名,网络美工1-2名,财务管理1名,库房配送1-3名
3. 主要产品和业务范围:
1主要产品:高档休闲皮鞋(副服装箱包)
2销售对象:以青年上班族男女为主,追求时尚休闲的学生群体以及网购爱好者。
3产品特色:以独特、简约、使用、休闲的设计风格,融合历史的积淀和时尚的潮流,形成
了自己的卓尔不群的独特气质,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欢,被认为是时尚运维与都市休闲的完美融合的典范,传达出“ ”品牌的强大包容力和生命力。
4. 市场概貌: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大环境及其成果运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居民消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国家战略角度上说,电子商务已经足以承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5.营销策略:
在讲究便利、快捷的今天,个人用户通过互联网购买所需要的物品、支付金钱,企业用户进行商务宣传、业务拓展,成为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用户的选择,品牌的追求也成为了一种时尚。这就要凭网站的良好信誉、口碑,这些信誉与口碑最终也就落实到该网站的品牌。因为品牌不仅是网站在商场上拚杀的利器,也是网站业绩、形象和信誉的象征。
6. 销售计划:
② 度创新;
②以科学管理赢得竞争优势;
③实施cs(客户满意)战略,营造品牌优势;
④创品牌,树形象;
⑤不断强化服务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创优质、高效、安全、快捷服务。
6. 财务计划:
1启动资本:15万人民币
2后期投资:后期根据店铺经营情况,适当加大推广费用及各项促销活动费用。
3资本来源:银行贷款;合伙投资。
二、公司介绍
1. 本公司所创建的项目名称为“ 鞋类旗舰店”。
2. 公司理念:
系列产品精选优质牛皮,凭借精细的剪裁和考究的制作工艺,以极富时代感的色彩和抽象的线条赋予了品牌深邃的内涵和张扬的个性。独特创新的设计思维、优质的产品品质、完整的产品结构和鲜明的品牌形象,配合强劲的品牌战略推广和营销决策,成就了在中国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并全力打造个性鞋品典范。
3. 品牌文化
真实——只有真实,才有价值。实事求是,坦诚相待。
简约——简约是一种品味,是一种大气。
时尚——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不随波逐流。
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青春在运动中焕发。
快乐——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快乐工作,工作快乐。
4. 经营战略:
凭借强大的产品特色、生产、营销力量与产品终端优势,积极推动品牌传播的不断深入,成就了在中国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并全力打造个性鞋品典范,在新一轮的品牌提升中再创佳绩,向国际化品牌迈进。
5. 战略目标:
第一年提升月销售额达3万人民币并保持这一水平,年销售额达30万。第二年保持月销售额5万元人民币,年销售额达75万元人民币.之后每年在保持之前的业绩小同步增长。最总实现自己的品牌文化,拥有固定消费人群,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
三、项目分析与市场预测
1. 背景分析: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新”的特点。“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三新”是指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电子商务产业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电子商务在我国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和城乡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形成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发展态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群中的普及化,以及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进程的推进和国家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视,网络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改变国人的消费模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会进行网上购物。“xx”末,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信用服务、电子支付、现代物流和电子认证等支撑体系加快完善。围绕电子商务信息、交易和技术等的服务企业不断涌现,“xx”末,已达到2.5万家。电子商务信息和交易平台正在向专业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为电子商务的诚信交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项目需求分析:
目前商业服务业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商业服务业态,就是实体店铺业态模式,如家乐福、零售店等;另一种是最近15年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商业服务业态,就是网店业态模式。这两种业态模式各有优劣。实体店铺的优势在于便利和服务有保障,劣势在于成本太高,费时费力;网店模式的优势在于方便、成本低,劣势在于服务周期长、服务保障低。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电子商务对促进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经济转型和价值创造的贡献潜力尚未充分显现。
3. 运行依据:
截止到201x年6月,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B2B交易额达3.4万亿,同比增长15.25%。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7542亿元,同比增长47.3%。截止到201x年6月,我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5%,增速同比上升。我国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11400家,同比增长4%,增速同比趋缓。201x年上半年中国B2B子商务服务商的营收规模为93.8亿元,同比增长25.9%,受企业电子商务规模的拓展,B2B服务商因此受益。国内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用户规模(包括同一企业在不同 平台上注册但不包括在同一平台上重复注册)已经突破1800万。
截至201x年底,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5亿元,同比增135%,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有四:一是手机用户数量和用手机上网用户数量攀升;二是廉价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大量普及;三是上网速度、无线宽带、资费下调;四是传统电商沉淀,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移动电子商务凭借其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效补充,开拓出了一片广阔的新蓝海。移动电子商务市场需要更多创新性产品加入,进而不断完善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4. 创业机会: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从发展趋势来看,它的外延在不断扩散,以金融产品、旅游产品、精品消费为代表的物流电子商务将成为整个市场的重要补充力量。201x年,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已经将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纳入“xx”规划的范畴之内,未来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将得到更多政策资源的支持。目前,我国正着手推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国家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先后批准了17个电子商务试点,覆盖了多个行业、地区、企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各个行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和一些个体户,应该牢牢把握这个契机,实现产品利益的最大化。中国电子商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平台与服务上获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从作为本地化电商平台,却在行业的发展中蓄势待发,201x年,我国电子商务行业投资额将达到48.1亿美元。
四、产品(服务)介绍
1. 服务介绍:
系列产品精选优质牛皮,凭借精细的剪裁和考究的制作工艺,以极富时代感的色彩和抽象的线条赋予了品牌深邃的内涵和张扬的个性。独特创新的设计思维、优质的产品品质、完整的产品结构和鲜明的品牌形象。
2. 主要产品介绍:高档休闲皮鞋
3. 特色服务:线上促销价格远远低于线下店铺价格(期间省去商、运输费用的等,厂家直销),店
铺产品更新速度快于线下店铺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款式的最新信息。
五、人员及组织构架
1. 组织构架:
2. 各岗位人员所具备能力和职责:
(一)运营总监
1、负责网店整体规划、营销、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经营性工作;
2、负责网店日常改版策划、上架、推广、销售、售后服务等经营与管理工作;
3、负责网店日常维护,保证网店的正常运作,优化店铺及商品排名;
4、负责执行与配合公司相关营销活动,策划店铺促销活动方案;
5、负责收集市场和行业信息,提供有效应对方案;
6、制定销售计划,带领团队完成销售业绩目标;
7、客户关系维护,处理相关客户投诉及纠纷问题。
8、负责协助运营总监完成工作;
9、负责其主要论坛的优化工作;
10、负责对每天销售的货品的数据分析;
11、负责网店的帮派沟通协调工作。
(二)客服人员
1、通过在线聊天工具,负责在淘宝上和顾客沟通,解答顾客对产品和购买服务的疑问;
2、产品数据在线维护管理,登陆销售系统内部处理定单的完成,制作快递单,整理货物等;
3、客户关系维护工作,在线沟通解答顾客咨询,引导用户在商城上顺利的购买,促成交易;
4、负责客户疑难订单的追踪和查件,处理评价、投诉等。
(三)配送人员
1、负责网店备货和物资的验收、入库、码放、保管、盘点、对账等工作;
2、负责保持仓库内货品和环境的清洁、整齐和卫生工作;
3、按发货单正确执行商品包装工作,准时准确完成包装任务;
4、准确在网店后台输入发货单号,更改发货状态,对问题件能及时处理。
(四)网店美工
1、负责网店产品上传宝贝的文字编辑及上传宝贝的相关工作,图片拍摄制作。
2、根据主题需要完成店铺进行整体的美化(公告栏和促销栏图片设计)。
3、根据文字需求完成网页平面设计,完成网页html编辑。
4、产品拍摄图片的美化、编辑排版;
(五)财务人员
1、负责网店销售与资金到账的管理;
2、负责网店与快递公司业务费用的管理;
3、负责网店日常运营财务方面的处理;
(六)策划
1、负责不定期策划淘宝商城营销活动;
2、负责产品的文案描述。
3、策划并制定网络店铺及产品推广方案(包括淘宝推广、SEO、论坛推广、博客营销、旺旺
推广等)等营销工作;
4、研究竞争对手的推广方案,向运营经理提出推广建议;
5、负责对店铺与标题关键字策略优化、橱窗推荐、搜索引擎营销、淘宝直通车、淘宝客等推广工作。
六、营销策略
1. 相比我们的优势有:
【关键词】 会计 信息化 发展
Abstract: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eve-lop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today's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digital and network. It is open,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lligent, et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前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诸领域及其各个层面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会计信息化是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已无法适应和涵盖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这一客观现实的情况下,由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根本性变革,它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上升发展的新的阶段。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具有账务处理职能集中化的特点,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的实质是在新的会计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建立起以“集成”与“互动”为特征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集成”是指对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互动”是指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相互影响,他们互为主动关系。
1.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1.1会计软件研发阶段
这阶段是我国企业会计化的起步阶段。该阶段的会计软件没有从整个会计系统完整功能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而只是从用户对单个功能的需要出发边试验边设计和开发软件。主要内容是用计算机模拟和代替人工操作,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业务,从而减少会计人员日常的繁重工作,增强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2核算型会计软件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不断摸索和实践,核算型会计软件日趋成熟,核算型会计软件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基本成型。核算型会计软件包括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和汇总等模块的划分已被广泛接受,核算型会计软件商品化水到渠成,财务软件公司也相继涌现。1994年财政部相继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又推进了我国核算型会计软件及其商品化的进一步发展。
1.3管理型会计软件阶段
在企业中,财务会计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与企业的其他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据统计,企业管理的70%与会计有关。企业通过财务计划、分析对企业管理各部门进行指导、监督和控制。因此,处于企业管理系统中心位置的会计系统仅具有会计核算功能是远远不够的。
而核算型会计系统几乎是一个仅供财务部门使用的封闭系统,与其它模块缺乏交流功能,不具备适应各种管理分析要求的功能,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于是,在核算型会计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会计的计划、分析和控制等功能,如:财务计划、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等,并且引进了更科学、复杂的计算方法,产生了管理型会计系统。
2.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2.1促进会计系统全面发展
会计信息化要实现会计业务事前预测决策,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分析评估的全面信息化,这将全面影响包括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以及政府对会计的管理等所有会计领域,是对会计进行系统全面的发展。
2.2促进会计功能全面覆盖
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进行会计核算,还包括会计监督和控制、会计预测和决策、并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
2.3促进会计技术全面提升
会计信息化不仅要采用计算机技术,而且,更要以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2.4集成、共享性和开放性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集成技术,使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成为可能,这里的信息集成性包括三个层面:首先,在会计部门内部实现信息集成,即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集成,协调和解决会计信息真实性和相关性的矛盾;其次,在企业内部实现财务和业务一体化,即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集成,使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能够真正融合在一起;最后,是在企业间的信息集成,形成企业或组织与外部关系人(如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财政、审计等)的相互授权的信息共享。会计信息系统必将日趋开放,会计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现象,提高了组织的适应能力和管理水平。
2.5实时动态性
会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按信息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本身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时间上的实时动态性。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事前财务及业务的预测和决策,计划本身就是动态的。可以将本期的财务及业务计划是根据前一会计期间的分析结果和市场状况由会计信息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实时调整、动态制订的。事中财务及业务数据的采集是实时动态的,并随时与事前制订的财务和业务计划相比较,以监督和控制事前决策或计划的执行。例如企业外部的数据(发票、订单等)和企业内部的数据(入库单、产量记录)一旦发生就实时存入相应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等待处理。事后财务及业务数据的处理更是动态和实时的。例如财务及业务数据一经传入就会立即转入相应的处理程序,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更新、分析等一系列运算操作,以保证信息动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6处理、输出信息的多元性和智能性
进入会计信息化阶段后,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会计系统不再是简单模拟手工的系统,而是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既可以按既定的月、季、年来提供会计信息,也可以随机快速地生成需要的会计信息,既可提供历史信息,也可提供当前信息和未来信息(如预定成本、目标利润等);还可以提供图形化信息(直方图、折线图等)以及语音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既可以提供货币的,也可以提供非货币的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更体现了多元化和智能性,如折旧计提的方法不仅可采用直线法,也可同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其它方法进行试算来比较差异。
结束语
随着世界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在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从而增强决策有用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斌.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08.07.
1.CCSN竞争对手分析
尽管CCSN是首家进入中国零售商业专一于第三方商业数据交换的应用服务商,下列类型的公司仍可能在未来与CCSN形成竞争:
·商业MIS软件集成商:
它们是国内主要大中型零售商业内部MIS系统、POS-ERP技术应用的提供商。所有公司基本都提供商业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商业内部销售前台到后台管理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这些服务绝大多数并不解决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交换与自动化应用;即使提供这样的应用方案,即为零售商建立与上游供应伙伴的在线采购平台,但这需要零售商大量的投入与零售商自己运营维护,投资成本较高,这是与CCSN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型。目前国内代表性的MIS软件集成商大约30余家。
·零售商自建的网络平台:
国内的部分大型零售商业自建了与自身供应商之间在线采购与自动补货的专用网络平台,如上海一百、中国百盛、北京翠微等。我们相信这类平台由于零售企业自身的专用性,从而不可能成为开放的、公共的、权威的收费应用平台;相对于企业自身采购的规模而言,由于国内零售商的规模小且分散,不可能全部自建这样的网络平台与供应商保持联系。
·电信、Internet接入和企业网站服务商(ISP)
电信部门或相关Internet接入服务公司拥有高速带宽接入Internet干道,他们一般均为企业提供域名、主机托管、运营维护等服务,同时也提供网站建设、数据库开发、主页设计等增值服务,如中国新网(ChinaDNS)、万网(Net)、世纪互联等服务商,它们是企业快速上网服务(CCSN Quick-EC)的最主要竞争者。CCSN的优势在于拥有中国最具代表性和最大规模的零售商业社区,从而对目标用户在CCSN框架下建设网站形成吸引力,另一方面CCSN能将用户的网站与利用CCSN平台获得的应用服务紧密集成,同时还可以利用 CCSN平台进行低成本的定向推广用户网站。
·Internet 通用B2B平台提供商(目录,搜索引擎,公告板等)
国内的 8848、阿里巴巴(Alibaba)、中国商品交易中心(CCEC)等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平台,是CCSN商品电子目录服务与信息内容服务的最直接竞争者。但是由于它们的平台用户是免费获得这些服务的,用户自由与更改商品内容与供求信息,所以目录与平台上的信息通常不准确、不完整、不能直接交易,而且用户很难对这种平台产生依赖性,转手率高,且转手成本低,用户往往要离开平台私下成交,因此平台提供商向这些服务收取费用很困难。CCSN将利用零售商与其现有的供应商在CCSN商业数据交换平台上产生的企业信息、商品信息、交易信息,从而形成相应的CCSN目录服务与信息内容服务,确保信息与内容来源可靠、真实、即时性、完整与可交易,保证目录与信息内容的高质量。
·商业供应链应用服务提供商(ASP)
为商业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软件或基于Internet的托管平台。它们基本上是托管思路,不同的零售商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CCSN商业模型所定义的第三方、专一于零售商业、通用的公共交换与交易平台。CCSN的优势在于行业平台应用的整合性,并力图创建该行业未来在线经营的规则,同时提供这样开放的平台供行业用户使用。这些供应链应用服务提供商正尝试进入国内零售商业市场,几乎还没有获得真正的试点用户;而且这种应用服务将会面临大量的传统IT厂商的激烈竞争。
·零售业在线采购与B2B平台:
一些大型企业正在筹备中的B2B型网站,也是CCSN未来竞争对手。他们主要采取收购一些商业MIS软件商。联合政府一些有影响力的资源,拟全面进军中国零售商业B2B应用服务市场。
CCSN正在进行中的区域试点案例已得到用户的积极反馈,我们可以迅速建立该领域的Internet+EDI+CA等多种技术应用的商业数据交换平台,确立先动优势,从而构成对手进入该市场的较高成本,即形成一个高壁垒的领域;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具竞争力的较低定价和战略利益共享计划迅速扩张,确立份额优势,使对手从市场收取费用困难,确保CCSN成为该领域市场的主导者。利用扩散模型,树立起一两家成功典范,成为CCSN向外拓展业务,开发新市场的成功案例。 公司名称技术、工艺现有的客户群数据交换平台收入模型行业的认知度(点)财务状况市场销售能力CCSN新的,自己开发的,具有行业经验家和超市 – 同时由零售商提供供应商是的 – 核心技术YES, + 建设初始对零售商和供应商免费商业领域供应链疲软的低 A新的,自己开发的, 具有行业经验物美、京客隆、天客隆—几供应商是的对零售商/供应商全部免费,并给部分店铺提供PC机商业领域供应链10.5 Mio USD好的状况高(物美本身就是他的客户) B应用第三方技术支持以百货业为主:NO目前全免商业领域香港私人提供资金。(短期、少量的资金)80%的人员集中于市场开展 C商业MIS软件商,以此为核心的技术扩充使用其软件的零售商NOMIS许可证(平台目前免费)/year 100 USD商业领域MIS不清楚比较强的D网站交易系统提供商(ARIBA平台软件)没有专门的零售商NO目前全免IT领域强B2C,非B2B 提供者
竞争对手分析结论:
从竞争对手分析中可看出,目前A公司被视为CCSN真正的竞争对手; B公司和 C公司则要么更加专注于销售MIS产品,要么专注于建立用于交流目的的平台,未能对CCSN构成战略威胁。上述其它各厂商与CCSN技术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CCSN尚不能构成威胁。
2.CCSN竞争优势分析
·背景优势:CCSN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直接参与、政府行业主管的支持和在商业流通领域多年的经验,在中国主要零售商业界大力宣传并推广CCSN的产品与服务,拓展有价值的市场(内外资大型超市),并取得了客户的信赖。
·品牌名称:对目标用户而言,CCSN的品牌名称“中国商业服务网”代表一种权威的、可信赖的、政府背景的、整合全国行业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对经营而言,品牌名称突出通过合理的价格、本地化、全方位的服务帮助用户实现商业现代化的使命。从而给竞争者的品牌建立与被认可带来困难。
·技术开发的规模经济:在新技术应用面前目标用户将更相信成熟的技术与成功的经验。CCSN将成为中国零售商业最好的公共商业数据交换中心与最大的在线采购平台。在技术开发与实现领域,CCSN拥有专用的自主版权的CA认证系统、中国首批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开发的骨干团队、全球领先的GE EXPRES、ORECAL等电子数据交换软件商的技术战略合作伙伴支持。与竞争者相比CCSN的技术实现更经济、更成熟。
·渠道拓展的规模经济:CCSN将充分利用依托国家国内贸易局商业网点建设中心的背景,利用商业网点中心与目标市场用户的成熟关系,获得比竞争者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推广CCSN并发展用户。
·营销与销售的专一定位:CCSN专一于中国零售商业提供第三方公共的商业数据交换平台,并发展为在线电子化采购与交易平台及提供相应增值服务。CCSN将在营销与销售上集中持续改善这种服务,并日益专业化。
·技术的优势: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直接满足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需要,更容易适应实际的要求。 内部环境优势劣势·有电子数据交换(EDI/DataExchange)技术方面具丰富经验的专家
·有国内长期从事商业流通领域高层管理的物流专家
·有Oracel数据库专家
·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DIO)的技术支持
·与美国GE公司的战略合作,加强了技术优势
·对电子商务的深刻理解
·已有研制出的产品并在试运行中
·有重点明晰的业务目标
·有深厚的政府背景并可获得实质性的项目支持和推广
·缺少现金和流动性
·无“付费” 客户
·无过硬的品牌
·营销和销售能力较弱
·未与零售商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外部环境机会威胁·从经济上看,近年来国家宏观经济面向好,经济运行状况良好,GDP增长平稳,人均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趋于好转,企业家信心指数上升,再加上国家鼓励消费,扩大内需政策,拉动了零售商业的发展。
·从科技上看,国家积极推行科技发展战略以及IT业、网络业的蓬勃发展,刺激了国内商业流通领域的变革,商业自动化成为国家“九五”计划的重点。
·中国即将加入WTO对国内商业的冲击,国外商业巨头抢滩国内市场,同业竞争的加剧,使中国商业流通领域进行结构性调整,并在营销和管理手段上引进先进科技成为必然。
·目前没有“大型的老牌的商家 (零售或商品供应商)”做这一类业务
·许多零售商/供应商有对第三方服务的迫切需求
·零售商(超市)电子化、信息化系统较为健全,POS机广为应用
·市场上有得到更好的资金支持的竞争者 (chinastores, bs829, etc.)
·失去 先动优势
·国际零售商建立起了他们自己的交换平台
·为电子商务泡沫种子募集风险资金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
·与传统的MIS购买方式相比,市场对进入ASP模式感到很勉强
·有些竞争者与客户有更持久的联系(MIS销售商)
2.CCSN目标定位分析
市场结构的吸引力和公司目标、资源的一致性成为CCSN选定最佳目标市场的主要标准。
首先,公司根据细分市场的有效性,即可衡量性、足量性、可接近性、差异性和行动可能性,来确定有效的细分市场。
其次,对确定的有效的不同细分市场的结构吸引力加以分析比较,其中包括市场规模容量、成长性、盈利率、风险性及竞争强度等,从而发现一个最有吸引力的市场。
再次,将公司的业务优势和劣势分别排序出来,将开发各细分市场所需资源全部列出,从中又发现公司最能体现或发挥其优势的市场,也就是成功率高的市场。
再其次,绘制“通用电气公司矩阵图”,即可很直观地发现一个市场吸引力大、成长性高、业务优势显著、成功机率高的目标市场。
CCSN是提供第三方电子数据交换(EDI)服务的公司,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市场细分采用了以下步骤:
1)公司考察了想要为之服务的最终使用市场:商业零售业市场、汽车市场、家电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选定了商业零售业市场。对商业零售业市场又进行细分:超市、百货商场、便利店,对这三类业态进行市场结构与公司业务优势比较分析,最后选定了商业零售业态中的超级市场作为CCSN的目标客户市场。然后确定最有吸引力的产品市场:电子数据交换(EDI)平台(实现供应链优化管理)、E-MarketPlace、ASP、BTOB。公司经调研分析,决定选择电子数据交换平台为目标产品市场;然后确定了公司想要为之服务的目标客户为大型超市、仓储超市、连锁超市,其中外资经营和私营、股份制结构的大型、连锁超市是CCSN的目标客户。
2)对采用电子数据交换,实施供应链优化管理的外资、私营和股份制的大型、连锁超市进行微观市场细分。一是,多店式连锁经营,有可观供应商数量的大型超市(能带来规模效应,获取可观的经济收益,是CCSN的主要利润客户);二是,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提供的技术或服务的关注度不很高,仅想从中获取一定的折扣或利润(这是CCSN第二位的利润获得群体);三是,管理层有强烈的企业信息化意识和供应链优化管理需求,但对价格和服务较敏感,多店式连锁经营的大中型超市(能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动周围一批企业,成为CCSN的示范,是CCSN应重点争取的客户)。
3.CCSN目标市场分析
目标市场估计基础:商品生产供应商市场在各个城市的商品供应商数量与城市的规模、消费水平有很大相关性。因此供应商总量规模在计算时要考虑他们的重合交集部分。根据经验与调查:
一家大中型百货商厦的供应商数量平均在2000家-4000家
一家大中型超市(连锁)的供应商数量平均在800-2000家之间
目标市场规模、成长情况与采购交易额预计
潜在用户数量估计(2000-2004年)
1)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百货商厦:超过500家,以每家商厦有2000家供应商计,10%的市场将有10万供应商。
2)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连锁企业(超市、专业店):1000家以上,且每年以近30%的速度增长,预计第5年将发展到3000家以上。以每家商厦有800家供应商计,10%的市场将有40000家供应商。
3)年销售额5000万-1亿的百货商厦:1500家,以每家1000个供应商计,5%的市场将会有75000家供应商。
4)商品生产供应商:160万家,其中为目标零售商的现有供应伙伴预计为60万家。
5)商品分销商:大量分布于全球。
潜在用户采购交易额估计(单位RMB亿元)
1)大中型百货商厦采购额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达9000亿元
2)连锁企业采购额:2000年连锁企业销售额预计为818亿,预计4年后销售额达到2336亿元(1997-1999增幅为77%,假设1999-2004 增幅降为30%(参照美国连锁商业销售额增长幅度约为30%)。按销售额的80%折算采购交易额,即2004年将达到1800亿。
市场分析结论
根据国内商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在短时间内无法创立出超大规模的商业企业,并且企业的销售规模也不值得投资建立自己的商品采购网络,因此建立起社会化的、有影响力的公共采购和配送体系,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已经是整个流通领域的一个显见的需求。国内诸多的商业企业,在微利经营和落后的采购手段、落后的管理方式下,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建立自己的快速采购和配送体系,他们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么自己出钱建立网络,改进管理;要么借助社会的力量,在较少的投入下快速建立自己的采购体系。目前在国际资本即将大举进入中国的商业领域之际,大多数的企业都已经意识到自身的危机和弱点,期待得到一个规范的、公正的、技术和服务完整的商业服务机构的支持和帮助,CCSN正是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六. CCSN营销策略及行动方案
1.CCSN产品策略
根据通用电气公司模式,市场吸引力——竞争能力组合,来分析公司每项业务的市场吸引力和获胜所具备的业务优势,从而决定公司业务发展方向以及应锁定的市场。从分析中可得出以下结论:
·取消有悖于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成长率低的产品,只集中于或围绕于电子数据交换(EDI)所开展的业务,这是最能代表公司技术优势并有市场潜力的未来的明星。
·减少或取消与内容管理相关的集中于运行和提供于电子市场(e-MarketPlace)平台的一切活动。按照现有的模型,只有个别的零售商/供应商信息是相关的,而这一信息已经被电子交换(e-Xchange)产品理念所涵盖。电子市场(e-MarketPlace)对于目前的零售市场环境仍不具应用前景,实际操作性差,但未来外部各项配套设施齐备后,将可能成为趋势,故现阶段属于问号产品,不鼓励发展,应更集中专注于其核心业务——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所以应取消电子市场平台战略和弱化ICP业务,仅集中于目录功能和电子索引(e-index)。
·原有的企业快速上网计划(Quick EC)业务,即为企业提供自主创建网站、并提供主页空间和域名,由于此项业务各家网络公司都在争食着,而且利薄,无法带来更多的财务收入,但未来可以作为CCSN的核心业务的增值部分或客户服务的支撑业务。所以目前应减少或维持对这项业务的投入,或者与其它经营此项业务的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当客户有需求时,由她们提供网站建设服务。
(1).CCSN产品及特点
CCSN提供以下产品及服务:
·第三方数据交换平台
为企业建立自己业务关系专用网络的基本产品,功能包括:
a.支持多种标准EDI报文和XML数据交换文件,同时为用户设计了更简单的专用报文格式,并可实现各种报文间的转换。
b.完善的伙伴关系管理和报文控制。
c.安全、可靠的交换平台管理。
d.可以控制的用户数量和管理(标准500个用户数)。
e.支持多种通讯协议。
f.支持实时交换与非实时交换。
g.支持SSL层提供的安全协议。
h.支持网上安全认证。
i.报文状态的跟踪。
·CA安全认证产品
·企业快速上网计划
CCSN针对不同的供应商提供四种不同的供应商应用产品
1).WEB型在线销售管理产品
为只有单台计算机没有任何销售及商品管理软件的企业而设计。使其快速地建立网上的销售管理系统,直接同采购方实现商业数据交换及在线的数据管理。功能包括:
推销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系统。
2).单机销售信息管理产品
为使用CCSN提供的销售管理软件的企业而设计。用于处理网上的数据交换和销售业务管理。可进行在线及离线的数据管理。功能包括:
数据传输、销售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系统、系统维护
3).企业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产品
由“单机销售信息管理”产品同第三方开发的供应商内部进、销、存管理系统集成的一个企业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产品,用于还没有MIS系统的供应商的需要。内部管理包括:
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房管理、客户管理、财务和统计分析等。
4).系统型接口模块
为已经有先进的局域网络,完善的MIS/ERP系统的现代化的生产供应商而设计,使其局域网与CCSN的零售商单证交换系统连接,实现与零售商或批发商的数据交换。CCSN提供的接口可用于SAP,J.D.E,ORACLE,BAAN,PeopleSoft 等多种ERP系统。
根据上述产品,CCSN为商业企业的应用提供了具体解决方案
零售商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分销商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供应商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CCSN提供的商业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零售商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CCSN零售商单证交换系统通过实现与商业贸易伙伴关系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自动处理业务单证的交换和及时的业务联系,使零售企业的后台供应链管理得到整合及优化。CCSN零售商单证交换系统可提供以下功能:
整合采购业务单证交换功能
使企业实现网络的销存信息交换,补单的自动分发和交互式处理,到货单核对处理,退货处理,商品变更单交换及新产品推荐。
零售商MIS/ERP连接模块
连锁店各个卖场内部数据汇总单证处理
可实现网络销存信息汇总,补货产品汇总,到货单汇总,统计数据汇总。
CA安全认证模块
用户办公室-----基于WEB的交互式业务数据处理
提供网络补单确认查询,推荐产品查询,供应商产品查询,业务洽谈,企业信息与管理,单证交换状态跟踪查询。
结算-----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处理
可进行网络对帐数据处理,付款确认,委托支付。
·分销商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供应商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CCSN产品及服务特点:
·不改变零售商和供应商现有管理模式和业务操作流程
·零售商/供应商内部MIS系统与CCSN网络数据独立运营
·改进零售商系统与外部供应商企业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实现外部数据传输的电子化,有效促进零售商及其供应商企业的E-生产力发展
·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整合零售商各分店的外部资源
·安全、稳定、可靠的信息接入和网络运营(24*7)
·一对多和多对多的网络通信联络
·提供不同单证标准的格式转换接口
(2).CCSN产品定价策略
CCSN产品收费项目有:系统安装费(包括交换地址设置费、端口软件费、单证制作费)、月租金(业务单证交换费、资源占用费、技术支持费、营运维护费),另对供应商加收信息费。
从客户反馈情况表明,零售商和供应商对CCSN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完全相同,零售商对价格较为敏感,是因为零售商的系统安装费相对于供应商要高出许多,而且每月的平台服务费不低,在短期内可能会对零售商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当然长期来说,取得的收益和带来的效益是颇巨的。再从供应商的收费情况来看,虽然供应商收费标准定的较低,但假若与零售商相关联的供应商都能加盟(平均一家零售商有1000家供应商),其产生的规模效应,将是巨大的。所以供应商是否上网应用CCSN系统,有多少数量的供应商,直接影响着的CCSN的发展。
从价格体系中可看出,关键变量是销售量的变化,销售量的变化会同时引起单位变动成本与价格的同时变化,因此对该变量的计算结果是,零售商用户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成本与价格便随之下降4.76%,供应商用户每增加100户,变动成本与价格也随之下降4.76%。
收取供应商的月租金,是CCSN的盈利点。由于商业企业中尤其是大型超市业态中,零售商是主体,对于供应商而言,有完全的市场控制力。基于此,可以以优惠的价格吸引零售商应用CCSN数据交换系统,从而带动其上千家众多的供应商同样应用CCSN系统。 在产品定价方面,采取了灵活多变的价格策略。
对供应商的定价方案,是根据CCSN为供应商提供的不同服务而有所不同。在系统安装费中供应商客户端模块共分四大类:WEB版、单机版、MIS版和电子供应接口模块。对这四种模块收取高低不等的系统安装费。月租金和信息费也是在供应商愿意承受的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实施,大约200-300元/月。
为了吸引和积极鼓励零售商应用CCSN系统,CCSN还将信息费总额按60%返还给零售商,实现资源共享、双赢。
2.市场发展策略
以发展零售商用户为先期行动重点,充分利用目前商品流通领域的买方市场这种大环境为市场开发战略。通过零售商带动供应商进入CCSN平台,实现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换。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平台服务的全部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在此期间达到拥有零售商用户35家,供应商用户8750家的目标;到2005年实现零售商用户60家,供应商用户21000家的战略目标。
第一阶段:
·以超级市场作为进入市场的切入点
·通过零售商的加盟,带进供应商
·在北京选择3-4家大型超级市场,实施市场导入计划
·利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DIO)及GE ECXpress的支持和影响,主攻几个信誉好、有影响力,内部管理系统先进的外商投资的商业企业,以带动整个行业。大商场MIS/ERP系统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联盟
第二阶段:
·在获得追加融资后,在其它商业发达地区拓展业务
·向全国大中城市全面市场渗透,并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采用集中差异化战略,为零售商、供应商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高效能的产品升级服务。
(1). 市场开发计划
2001年目标及战略:
目标:4个大型零售商及1100个供应商
市场战略:
·以销售零售商单证交换系统为主,附带销售相关模块
·重点销售对象是超级市场,通过零售商的加入带进供应商。对零售商实施灵活的价格和付款方式以换取其合作。对供应商制定合理的月租金,以获取最大收入。对零售商以直销为主,辅以战略联盟销售。对供应商要最大限度地获得零售商的支持或通过零售商进行销售
2002目标及战略
目标:20个零售商及5800个供应商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零售商420354560供应商1100580087501350021000
(2). 战略合作计划
·建立合资企业项目(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
营销协议:
1)借助合资方技术上的优势和品牌优势
2)将CCSN产品与合资方软件产品集成
3)相互推荐客户,实现本地化运作;
4)成为合资方软件产品的独家
5)分担营销费用(行业研讨会、展览会)
·与安全软件公司合作
满足客户对安全的需要,确保客户在CCSN数据交换平台上进行交易的安全可靠。根据客户需要向其推荐使用安全认证(CA)产品。
·与MIS软件开发商结盟
以现有定位为基础,一个与现有MIS软件开发商之间的重要的伙伴关系计划将会增加CCSN与零售商签约的机会。为实现与这些软件开发商的合作,必须建立起佣金制度。
(3). 服务支持与培训计划
优质、周到的服务支持与完善的培训计划,是CCSN产品被市场接受与认可的重要保障。CCSN为零售商与供应商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各异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培训、指导和技术支持。 具体方案见下表: 项目目的对象时间形式服务支持为零售商和供应商用户提供各类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1、商业企业IT管理部门
2、企业实际操作者短期
长期1、上门免费软件安装、调试
2、定期系统维护
3、在线答疑
4、在线技术指导
5、在线技术讲座
6、咨询热线培训1、提高商业企业用户高层管理者信息化、电子化管理意识
2、使商业企业实际操作者能熟练运用CCSN数据交换系统,尽快胜任新技术、新岗位的需要。1、零售商/供应商中高层管理者
2、企业实际操作者短期
长期1、点到点上门培训(对大客户)
2、组织培训班进行专题培训
3、在线培训(文字、音频、视频)
4、在线研讨会
(4). 公关宣传策略
·目标:增加受众对CCSN的认识度,使供应链管理理念深植人心
A) 定期举办新闻会
B) 在行业会议上公开演讲
在零售业及IT贸易展览会、研讨会上演讲,以树立“零售业专家”的公司形象,
C)组织专题培训班
·目标:建立CEO的:专家“身份,领导层之间的接触
A)公司CEO在与各种行业相关的会议上至少每月讲话1次,提高媒体曝光率,获得更好更多的口碑。
B) 深入企业,拜访客户,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
·目标:树立CCSN商业流通领域供应链优化管理先锋的形象
A)投放纸媒体广告
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众或商业、经济类专业媒体上投放广告
B)发行CCSN的出版物
月刊或半月刊,报道CCSN商业客户实施电子化供应链管理后取得的收益;国内外供应链管理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中国的商业自动化发展现状;CCSN商业客户市场动向等。
C)参加贸易会展
公司将有选择地参加地方和国家的各类会展。
D) 积极加入行业组织和协会
参加与公司相关的一些组织。这一活动将在本行业内提升对CCSN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并且能获取更多的社会关系和市场机会。 七. 财务计划
1. 财务损益表(略)
2.融资策略
o贷款
银行贷款
抵押,担保
o融资伙伴
风险资本
战略投资商 八. 总结
通过SWOT分析,可清晰地发现,在外部,CCSN面临着一个绝佳的市场发展机会,商业流通领域正面临着同业和国外零售巨头强大而激烈的竞争压力,采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业已成为商业企业最迫切的需求。这对CCSN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从内部优势来看,CCSN有着众多具丰富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方面经验的专家,有联合国和中国外经贸部的支持,产品和技术上有着绝对的优势。这是其它竞争者难以企及和望其项背的。同时CCSN也面临着许多压力和困惑。一方面,可能遭遇有雄厚资金支持,目标市场极为相近的竞争对手——A公司的打击。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缺口较大,短期债务较高,可能会影响其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
供应链是指一个企业与其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此向前直到最初的供应商,以及与其销售商、销售商的销售商,按此向后直到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网链。供应链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价值增值链,能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因此,供应链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市场渠道各层之间的一个联接,是控制供应链中从原材料通过各制造和分销层,直到最终用户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技术。供应链管理也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强调供应链上各参与成员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它把不同企业的目标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给客户增值。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个系统的费用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在于采用系统方法来进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还包括以下问题: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战略供应商和用户伙伴关系管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管理、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企业间资金管理、内部与交互信息流管理等。
2基于供应链的财务管理重点
供应链中的财务问题,应该说是以物流为载体的资金流问题。财务供应链与物流供应链是同时发生的,不过前者表现为资金流,后者表现为物料流动。财务应该涉及在公司控制下的有关资本投资、借款、利润等方面的决策。人们研究了公司财务计划优化模型、资产负债优化模型、跨国公司财务规划模型、金融流量模型等等。基于供应链的竞争财务管理是一种与环境变迁相适应的、动态的、战略的财务管理,它要求企业结合网络信息经济发展的现状,以IT为基础选择适合本企业创新发展的财务竞争战略,从供应链发展的趋势中把握方向,确立其持久的竞争优势。
由于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全面性和连续性特征,规定了它在各种供应链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基于供应链思想的企业管理仍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它将呈现出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形成的重心前移,如制造企业产品的75%的成本因素已在产品研发阶段确定,这样,以事后管理为主的现行财务管理系统就难以达到优化控制整体供应链系统的目的。
(2)现行财务管理系统难以满足多目标要求,从而使得企业再造(BPR)、增值管理、企业资源规划(ERP)以及现金流量管理(CashflowManagement)等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3)现行财务管理系统建立的基准点是“短期的”(1~12个月)。它反映的是企业短期的收益、成本,这种将固定成本简单作短期化处理,淹没了大量企业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4)现行财务管理系统与现代管理观念相抵触,比如与“零缺陷”的管理潮流相抵触等。
(5)供应链各节点的财务信息不准确。
(6)供应链诊断和改进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的支持。
供应链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使现行财务管理系统面临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重构财务管理体系,即借助于信息技术(IT)、电子数据交换(EDI)、产品数据交换(PDI)、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发展,创建以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财务管理体系。
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财务管理系统
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循环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循环系统,但它们又是密不可分的。物流循环和资金流循环相互配比,信息流的前期形成基础来源于物流和资金流,这“三流”保持者互动促进和互动修正的关系。基于供应链的财务管理系统在开发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三流”循环的成分,以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企业要把这样复杂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时准确地集成起来,光靠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是很难做到的。资金占用不明,成本构成不清,消耗定额不准,考核、决策无依据等问题,使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无法满足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要求。面向供应链的财务管理系统,应以基于Web平台的文本信息处理手段为依托,从企业的日常业务入手,面向未来,面向控制,从而实现基于价值的管理。
供应链架构下的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系统、企业控制系统和信息决策系统。
3.1财务会计系统
企业财务会计系统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严格遵循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科学、快捷的处理技术和手段,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财务会计系统能支持重组后的业务流程,系统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并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形成无缝集成。从而使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加强对资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企业财务会计系统包括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报表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等。其中,现金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分别用以处理企业的现金、存款、票据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的核算与折旧等业务,并生成凭证,这些凭证与总账管理系统相集成,可以直接在总账中进行查询。应付/收款管理系统对业务、结算、坏账、合同、分析等业务进行管理。
报表系统对总账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类调整、汇总,按照一定的表格形式编制会计报表,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有关方面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财务分析系统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解释,揭示报表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它们的变动趋势与金额,从而提高报表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管理会计系统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针对企业性质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管理与控制,它主要有决策和控制两部分组成,其中决策包括销售预测、销售定价、产品生产、成本和投资决策,控制包括全面预算、存货控制和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系统通过责任中心的定义,根据财务会计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确立预算方案,制订预算审批流程,明确责任预算编制内容,进行责任预算的编制、审核、审批。实现对责任中心的控制、分析和绩效考核。此系统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出发点以销售预算为主导,进而延伸到生产成本和现金收支等其他方面的预算,最后编制预计财务报表。在此系统中,预算的每一部分都紧密围绕企业的目标利润来制定,从而保证目标利润得以实现,同时提高企业在预算期内经营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会计系统中的销售预算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各种财务预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生产预算则为材料供应、人力支出、制造费用和现金收支预算及各种财务预计报表提供依据。最后,各项预算的数据经过处理编制成各种财务预计报表,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3.2企业控制系统
企业控制系统是指采取人工和自动化相结合的措施,保护财务管理系统,确保资料的准确可靠和系统的正常运行。此系统把管理软件和Internet有机地连接起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异地数据实时快速传递,是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及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桥梁,为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同时,它采取网络安全保护性措施,防止传输数据外漏。控制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整个数据库,也可以明细到具体的业务凭证,这样,总部可以很方便地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并实现各部门往来业务的自动抵消和分类管理。
3.3企业信息决策系统
供应链中信息的作用和价值,直接对于供应链绩效产生作用。信息作用和价值主要问题是成本和效益优化分析。信息决策系统是一种建立在集成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之上的信息处理和决策系统,它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复杂的决策问题,辅助中高层决策者决定活动的,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人机交互系统。近年来,微机的普及和应用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信息存储、查询、数据处理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的发展更是以极低的消耗,完成了以往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才能完成的工作。企业的领导阶层在做出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时,必须对现有的及以往的企业发展状况做一番全面的了解。企业信息决策系统的作用就是对各种报表和那些看似整齐但却不能及时反映实际状况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使其成为对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依据。同时,信息决策系统还要满足领导阶层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现阶段企业的信息决策系统大多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内层的核心信息系统,一是围绕在其外部的数据库。内层信息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主要记录企业中所有与资源流动有关的信息资料,提供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会计信息资料。外层数据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中各层管理人员,它可以由这些管理者根据需求自行安排信息种类,其范围可以随着各层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而扩大或缩小,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管理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JamesC.VanHorne,JohnM.WachowiczJr.财务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冯巧根.财务范式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3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管控;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逐步向国有企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如何加强资金管控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管理模式上,通过动态上保持良好的造血功能机制,静态上做好企业的财务计划,合理安排资金调度,避免因短贷长投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实现“动态中求平衡,平衡中求发展”。同时,以资金网络控制系统为载体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国有企业财务集权和分权管理的矛盾,提高资金集中管理的运行效率和质量,有效地整合了国有企业的财务资源,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经营决策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一、当前国有企业资金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由于规模比较大,一般内部下设多级法人,其分支机构在地域分布上的分散性,资金不能集中控制与合理调配。一方面资金大量分散沉淀在众多商业银行;而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在资金运用上存在很大缺口,被迫向当地银行大量贷款,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体现就是国有企业内部银行存款和贷款大量并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各个子公司之间缺乏交流,资金管理往往是事后的、静态的,国有企业内部没能形成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控制系统,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传递渠道不畅,财务数据、资金结算、投融资管理集中不起来,致使国有企业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生产经营相关信息,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
2.投资不当,将资金投向失误的风险,偏离国有企业的目标,资金贸然投向不可行、不成熟、陈旧和将要淘汰的项目,投向市场上滞销、落后的产品上,投资回报未卜而大量占压资金,难以维持收支平衡,导致财务危机;投资规模过大的风险,投资前景不明,资金投放失控、规模过大,出现规模不经济,造成负债经营的负债率过高,出现沉重的债务负担,压垮财务;投资时机不当的风险,投资背时、贻误商机,资金的时间价值遭贬,直接影响投资报酬率;投资收益背离的风险,实际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要求,危及国有企业整体目标实现的期望值。
3.债权债务管理不到位,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对现代企业制度认识不够深入,在资金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债权债务上呆、坏、死账多,金额大、形成原因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解决难度大,赊账长期处于高位运行,严重影响着企业资金的周转,导致财务陷入困境。虽然自2012年以来我国加大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但对应收账款还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性约束,进而导致企业信用政策缺乏科学依据,未能有效运用。
4.管理人员、财务人员金融、投资、证券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缺乏,理财观念滞后、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速度明显滞后于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成为国有企业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障碍。
二、如何优化国有企业资金管理
1.放大思维,拓宽融资渠道获取资金,优化资金筹措的方法的组合:(1)利用交易信用方式;(2)获取银行短期融资;(3)发行商业本票;(4)出售交易票据;(5)应收票据贴现;(6)吸收社会游资;(7)获得供销商的特别融资;(8)客户预付货款;(9)财政资金;(10)申请专案贷款。以及财政资金、鼓励私人投资、风险投资、租赁融资、金融租赁等。通过多种资金组合,不但可以拓宽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而且可以通过优化长短期时间以及筹集资金的渠道,不但可以降低资金的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控制资金的风险。企业无论选择哪一种筹资渠道,都应兼顾资金来源属性,同时加强对资金风险的有效控制能力,摆正自己在融资活动中的位置,保持良好信誉,依法保障出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增加出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减少筹资的困难。
2.强化子公司流动资金管理,盘活资产,加速应收账款管理,优化资产结构,解决资产占用上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充分发挥自有资金作用,是优化筹资的最基础工作。创新物资管理,提高物资采购、储备环节资金运行效率,利用电子商务打破时空界限,以信息化为前提,建立虚拟国有企业,及时准确掌握各供应方库存,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运行效率,能够做到一分钱办几分钱的事。创新作业过程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作业过程资金运行效率。企业中普遍存在现场管理乱,库存较多,质量管理不精细,成本高,交货时间长等现象。现代作业管理采取准时生产方式、持续地降低在制品库存,实现生产同步化,推行标准化作业,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重点放在提高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压缩库存占用上,缩短交货期,会大大地提高企业竞争地位,加速资金周转,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创新营销管理,加速资金回笼,以诚信为基础,以顾客忠诚为纽带,建立同盟合作资金,降低经营风险,确保资金按期回笼。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公司努力通过市场信息,尽最大的可能了解顾客的需要、需求、偏好、购买方式,并利用该信息指导所有决策。
3.打造资金风险控制体系。对国有企业实行资金统一管理,必须注重风险防范,加强监管,逐级落实资金风险防范责任制。从完善资金管理的制度建设入手,制定《资金管理办法》、《信贷管理细则》、《担保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资金管理规章制度,为资金风险控制提供了操作依据和制度保障。落实资金风险控制责任。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专门落实国有企业资金风险控制工作,层层审批国有企业各项贷款、担保等重大资金事项,从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对风险进行预控。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纳入到了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制度化轨道。严格控制非生产经营性资金的对外支付。各单位的对外支付非生产经营性资金,必须经过国有企业主要领导的审批。同时加强企业管理者资金管理的意识,不断规范企业的资金管理行为,树立现金为王的思想,不断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艳.国有企业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实践教学
课题来源:武汉市教育局课题“基于能力视角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1313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收录日期:2014年6月3日
一、明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必然要求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但相当一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着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等问题,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在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往人才培养定位是按照理论和学历教育层次进行的分类,通过分类将大学分为研究型为主的学术教育,技术型的高职高专教育,所谓应用型则介于研究型和技术型大学之间,简单理解为理论和技能各占一半的教育。从全球竞争力排名位居前列的国家特别是实体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来看,高等教育结构基本上是“二八结构”,即20%学术型创新型人才在实验室、科学院从事基础性研究,80%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的创新岗位。如瑞士18%是学术型人才,82%是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德国20%是学术型,80%是技术技能型和应用型,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结构。我国正相反,不少地方高校定位于学科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造成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既低于985高校,也低于高职院校,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简单将学历教育层次进行划分,没有把应用型本科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考虑,相反应用型技术大学应真正成为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各种资源,力争在地方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经管类专业,在地方经济建设、现代企业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实践能力又是衡量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部分。但在制订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的现象,通过把人才培养定位为能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及相关研究工作的人才。而应用型本科要求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不突出,实践教学不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对接,没有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分阶段开设实践课程,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
基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突出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就是要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机融合起来,协调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关系、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关系、课堂实验和校外实训的关系。以构建主义教育理念,注意分阶段开设相关实践课程:
1、第一阶段为专业基础实验阶段。学生初入职场,所从事的工作一般为专业基础性工作,从事工作内容为简单、单一工作,如出纳岗位、会计岗位。随着工作年限、经验的累积逐步走上财务管理岗位。针对这一现实,在基础实验阶段以会计、出纳岗位工作内容为依据,开设相关岗位实验模块,如凭证处理、电算化操作等课程。
2、第二阶段为校内综合实验阶段。财务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考虑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和公司制度的主要特征,以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以财务决策为核心方法,围绕公司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运用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和风险报酬等基本理财观念,全面阐述财务计划、财务决策与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等方法的应用,并着重对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营运管理等三大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重点内容,校内综合实验,开设如证券投资实验、项目投资实验等实验,以满足学生综合专业知识的需要。
3、第三阶段为校外顶岗实训阶段。校外顶岗实训能让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强化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岗位操作水平,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方式给学生创造实训岗位,学生可以通过校外顶岗实训实现岗位认知、岗位流程、岗位内容、岗位标准等学习,为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打下基础。
4、第四阶段为毕业实习阶段。毕业实习阶段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报告)的工作,要求学生能运用四年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对岗位的要求,相对独立完成工作并进行一定科学研究,能体现出学生专业水平、技能水平、科研水平。
5、第五阶段为课外素质培养阶段。课外素质培养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重要环节,通过军事训练、技能比赛、暑期实践、社会调查、第二课堂、专家讲座等来实现,塑造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人格。
三、教学方法创新,全仿真全岗位实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项实验部分占财务管理本科实验主要部分,课程实验与综合实验存在内容交叉,同时在综合实验中以案例教学和模拟练习为主,学生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资料完成对某项实训内容的掌握,模拟的效果不理想,只能说是模仿,与真实岗位的实训相距较远。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实验建设中构建全真岗位虚拟企业财务综合实验平台(VBSE),VBSE以课程的理念,颠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托用友集团真实的ERP管理数据流,用企业培训的形式,展开全新的教学平台建设。让学生摆脱传统的理论教学及单一的教学实训模式,打造出一门让学生“动”中“学”,“学”中“做”,在环境中体验,在对抗中思考,在行动中认知,在组织中协同的新型实训教学课程。课程中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及管理。通过对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中典型单位、部门与岗位的系统模拟,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岗前实训,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社会内部不同组织、不同职位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培养学生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解决大学生校内实习问题。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信息化也正逐步替代传统的管理,向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转化。作为未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除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应熟悉运用财务管理电算化的技术,同时还要熟练运用Excel软件在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投资决策、流动资金管理、筹资决策、利润管理和财务预测和财务计划中的应用,以符合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目标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学生具备基本科研能力,而社会对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评价系统的不完善,使得大学里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矛盾日渐突出。从事科研的教师不直接从事本科教学工作,教学内容体现不了学科发展和科研成果,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教学与科学研究虽同属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但其对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不同的时间效应,其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社会对其认同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成果比教学的成果来得直接,教师个人对成果所做的贡献也相对比较明显,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教学的成果则需要通过所培养的人才间接体现出来。由于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教师个人在成果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难以体现。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撰写科研论文。因此,鼓励科研上富有学术成果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既能使他们以最新的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反过来他们又能在教学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宽广的思路。在学生实践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强化学生在完成相关专业实践、顶岗实习、模拟实验、毕业设计后的总结、归纳、分析、撰写能力训练,同时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相关实验的实用性,注重科研与实验相结合。尽量从实验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现实案例,体现科研素材和内容上的真实性、应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创新校企合作,共建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实验室模拟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实验室模拟实验又有其不足的地方,与现实的工作条件存在差异,许多实验中的模拟项目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现实中的环境又不会像教科书那样去设置,从而影响学生综合解决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虽然到企业进行实习面临困难较多,如资金不足、指导老师缺乏等,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践教学又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实习效果,如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与企业定期召开见面会,及时分析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调整,以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要求。
在实习基地的管理上,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又有许多资源上的优势,学校可以创新合作形式,以解决企业的困难。例如,为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学生实习因泄密给企业带来损失,学校可与企业签订有保密条件的实习协议,一旦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泄密情况,损失可由学校负责,以解决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时的困扰,也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保障。可进行订单培养,根据企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现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零距离对接,减少实习环节。只有通过创新与企业合作模式,发挥地方在应用型本科建设中的作用,建立新型的校外实习基础创建及合作形式,才能将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有效结合,形成真实或仿真的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六、双师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层次高、业务精、专业全面的教学团队
要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师既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长期以来,高校在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没有参加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从授课老师的来源上,许多教师过去是从事财务和会计方面教学和研究的,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对这部分教师存在专业转向的问题。提高和完善适应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把教学能力和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建设的目标。引进企事业单位中学历职称高、经验丰富的高级会计师和财务主管来校任教或兼课,同时鼓励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将职业资格认证作为强化教师财务管理实践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与此同时,实验教师队伍存在不足现象,由于条件所限,一个实验老师管理多个实验,没有专职实验室老师,而实验教师是实现实验教学的基础配置。教师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操作规程不清楚,导致学生对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也是漠然置之。由于专业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整体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严重不足,使实践教学课程虽然已开设,但并未取得预想的效果。我国许多高等院校把从事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归为“非教学人员”,有些专职实验教师担任的教学任务只是所谓的“实验准备”,其课时不到理论课教师的三分之一,甚至实训课不给实验专职教师计算工作量,这使许多有能力的教师,不愿意到实践教学岗位任教。学校在实验教师的培养上,要通过政策如相应制定业务考核、工作量和技术等级晋升等办法,为实验教师提供各种机会参加培训、考察、进修、交流等活动,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高,引导一部分专业业务理论教师转岗到实验教师岗位,来确保实验课的有效开设。
主要参考文献:
[1]许艳惠,魏巍.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
从海尔案例看SSC雏形:管理业务的内部市场化整合
海尔集团1998年之前的金字塔型事业部制曾为集团多元化战略立下汗马功劳。这种模式要求各生产事业部既负责核心的研发、生产,也要包揽相对非核心的财务、人力资源等全部流程。但随着组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总部遥控一大批各自为政的事业部变得越来越困难,许多独立各处的“小流程”粗放而臃肿,从材料采购到销售回款,总部很难及时掌握所需财务信息。于是1999年海尔开始打破等级结构、将小流程整合为由市场链连接的大流程,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把原来分属于各个事业部的营销、采购、财务全部分离出来,整合成立了商流推进本部、海外推进本部、物流推进本部和资金流推进本部,实现海尔的统一营销、统一采购、统一资金结算与财务管理。例如整合成立的海尔资金流推进本部,将原来隶属于集团内部各单位的分散的财务人员、资金、财务信息平台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由资金流推进本部统一管理,从源头上解决原来各财务部门之间相互割裂的问题,实现了现金流的一体化和财务资源的集成共享。同时还解决了原先各单位各自对银行、分供方和商场进行担保等问题。资金流推进本部成为海尔进入国际化战略实施阶段的财务集成芯片。资金流推进本部按照会计委派制的思路将财务人员委派到集团内部各单位提供理财服务,并与被服务单位签订财务服务合同,形成内部市场链关系。海尔为其专门设计了类似市场价格机制的“索酬(S)、索赔(S)和跳闸(T)”规定。财务人员为服务单位提供了增值的理财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时,才能索酬,否则,就要被索赔。财务人员的工作效果由被服务单位确认,由资金流推进本部统一考核,实现了财务既相对独立又和业务流程融为一体,将原来直线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转变成平行的水平流程网络结构,优化了管理资源和市场资源的配置,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从结构层次上提高了职能管理系统的效率和柔性。
资金流推进本部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各业务单元推行财务与业务信息全面集成共享,也因此得以将全面预算各项指标细化到每个部门、每天、每人、每个产品甚至型号,并引入国际标杆作为编制依据,保证各项预算目标的国际竞争力;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将结果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分析差异并向业务单元提供专业建议,使之可以及时地将有价值的信息转化为改进的决策和行动,进一步提升海尔在成本、费用等方面的国际优势。这种准“共享财务”运作,让财务管理直接体现出价值、有力地支持了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按照海尔的最终构想,重组后各业务单元间是平行的市场服务关系。各个推进本部成熟后同样可以成为独立经营的法人,可以到外部市场为海尔赚钱。由此分析看来,虽然海尔没将推进本部冠以SSC之名,但已然顺应现实需要具备了共享服务的本质(资料来源:苏慧文《海尔管理革命:市场链与业务流程再造》,载《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第1期和王曙光、王艳《从海尔SBU看企业内部市场化及考核激励安排》,载《财会通讯》2004年第10期)。
其实SSC诞生至今已经近30年了,福特公司是公认的第一家建立SSC的企业――上世纪80年代初它在欧洲成立了提供财务服务的共享中心。时至今日,美国《财富》500强中86%的企业、欧洲半数以上的跨国公司都已经或正在建立SSC;在亚洲,其概念虽然引入较晚,但很多大企业的组织流程改进实质上已自觉采用了它的思路,足见其魅力之大。
从SSC的定义和实际操作分析,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存在于内部,主要为企业内部业务单元提供跨组织、跨地区的专业支持服务;2.依据市场机制独立运营、服务收费,业务成熟后可与外部供应商竞争来让内部顾客选择;3.内部业务单元不再分别设立后台支持机构,它们统一“共享”SSC的服务。需要强调的是,SSC相对独立而且可以与外部服务商竞争,尽管也有合理的利润追求,但是从集团角度看,SSC的首要目的还是服务整体、提升企业经营效率,而非着重自我赢利,这与建立一般的子公司或利润中心有所区别。
根据运行的现实,可分辨出SSC的不同模式。例如:依据服务对象划分为只对集团内部客户服务的内向型SSC和同时面向内外市场的外向型SSC;依据服务内容可分为提供日常操作的基础职能型(如财务账款处理、集中结算服务等)SSC和提供高层次财务管理服务的战略支持型(如报表分析、理财规划等)SSC;依据组织形式可分为实体型SSC(有形地存在于企业中且SSC的所有机构集中办公)、虚拟型SSC(运行全面电子化、网络化,机构分设在不同地点,网上进行工作沟通)和混合型SSC(主要机构集中,其余机构分散、用网络与主体相连);依据发展成熟度可分为简单集中的初级型SSC、客户导向的市场型SSC和追求利润的独立型SSC等等。
SSC与外包的比较优势:保持控制、业务衔接、“节流”不忘“开源”
在国外,把财务处理交给外部供应商的管理外包与内部自建SSC几乎同时成为流行的选择,二者也的确有很多共通之处:都要在内部先集中财务,都模糊了组织边界,都强调“服务共享”为顾客分担非核心业务……而国内,似乎BPO先一步火起来,这固然是因为其具有广泛适用性,但不可否认,BPO短期迅速降低成本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一些企业“回避问题”、“急功近利”的思维。不过近来发现,越来越多的成熟或是新兴企业开始将SSC作为运营模式的新探索(如中英人寿保险等)。
公司的组织运行包括很多后台支持业务,财务管理历来归为此类。这类业务的模式演进大致如图1的过程。
图1中几种模式产生动因不同、组织架构互异导致了各自相对的优劣,适用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并存、分别针对不同业务(见表1)。而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
企业集团现在较普遍的问题是:随着规模扩大、业务类型和管理层级增加,采用传统的分散或简单集中所引起的资源浪费、组织惰性等“大企业病”也被逐渐放大,严重毁损着企业的核心价值,所以人们更多地将目光转向更高效的BPO、SSC。
相对来说,SSC的选择具有特殊意义:
首先,这是适应财务管理向专业化、决策支持功能转型的需要。通常企业财务作为后台职能,希望对其通过整合可以达到最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带来最高回报,以目前趋势来说就是希望财务部门的工作不仅仅是低附加值的记账核算,更重要的是转到更高价值的决策支持上来;而且现在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面临“大企业病”也要求可以有一个财务集权控制而又不损失效率的模式。所以仅简单合并重复性的日常工作是不够的,只有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业务流程,更为专业、高效、透明地提供服务才能满足战略、组织的需要。例如海尔案例中,资金流推进本部对集团国际化战略的支持以及前文对SSC的特点、比较优势的分析,可以证明SSC更能胜任促进转型这一任务。
其次,样本示范标志着“共享服务”时代的到来。国际上相关研究表明,采用SSC模式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和人员精简率均可达到25%。众多跨国公司已从自建SSC中获利丰厚,典型的如GE前印度共享服务中心(现在的GECIS)在为集团服务的过程中逐渐成熟,集团将其60%的股份对外售出使之步入社会化经营,收回投资的同时得到了极高的溢价收入;现在该中心已对外提供服务而成功转型为全球知名的BPO提供商,为GE继续创造高额回报。此外,落户中国的拜耳共享服务事业部、惠普在大连建成的SSC,以及国内本土企业中像海尔一样的先行者也不在少数,它们在尝试中总结了一些SSC中国化的经验,享受到初步的成果,进一步激起共享服务理论探讨与实际运用的热潮。
财务外包是彻底的市场模式,企业把业务连同相关资产、人员转移给外部服务供应商,由外部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按协议提供标准化服务。其对企业最大的诱惑就是它可以使企业部分固定成本变为可变成本(管理费用),降低经营风险、迅速减少支出:比如不必雇佣全职员工、不必提供固定办公场所、利用外包商技术减少继续投资等;另外引入外部市场力量也防止了服务供应方因垄断而产生的组织惰性。所以很多笃信“不应保留低附加值业务”的企业认为这是一劳永逸的选择。的确,对于那些战略地位不高、又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业务,BPO很有吸引力。但是财务管理毕竟掌控着关乎企业命脉的资金流,从财务计划、定价策略到信用关系、预算考核,无一不触及企业战略、商业机密,简单地通过外包委托外人存在潜在风险。以下风险将限制财务部门的外包:1.运行中企业内外信息偏差、管理理念冲突带来额外的交易费用使外包成本出现较大波动,不具备持续节约的潜力――因此削弱了BPO最明显的成本优势。2.外包业务与组织的核心业务协调困难――财务必须渗透到核心业务流程才可能保证反映的信息真实和有价值。外包商往往因身份尴尬无法介入内部流程。3.极易失去对外包业务的控制权――这是BPO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外包商毕竟完全处于集团外部,甚至可能是其他利益组织的成员,虽然通过事前选择、明确签订合同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问题,但完全契约是不存在的,根本上还是得依靠外包方的职业道德和内部防范制度;当然也可以双方建立利益协同关系,可这种关联越紧密,对外包方也就越可能产生依赖性。4.商业机密外泄――即使是被认为相对安全的应收、应付账款处理也会涉及客户信息、供应商关系等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一旦外泄,后果严重。
这些风险最终可能导致BPO成为一种权宜之计只适应某些业务、某段时间而非长期战略。对比来看SSC,它是将财务职能在内部进行市场化整合,一方面吸收了其他几种模式的长处,如分散式的个性化服务,简单集中的规模效益,统一流程,BPO的聚焦核心业务、服务专业化。另一方面也创造出独有的价值,尤其是部分弥补了BPO的不足:1.SSC带来的成本节约、效率提高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将财务职能在SSC中提升为核心经营、为原来的成本中心设计利益机制并逐步使之扩大为专业化的事业部,与效率最高的外包商展开竞争,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刺激财务部门不断创新、主动采用最佳财务处理规范、挖掘新的成本控制点和更有效的管理工具――这才是持续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准的根本驱动。2.衔接核心业务,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运行集成。SSC比外包商拥有身份优势,作为内部价值链上的伙伴,它与业务单元可以明确责任、风险共担;并且可以接近企业战略、业务计划、行动目标和几乎所有内部信息,利于将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相得益彰,如海尔案例中资金流推进本部进行的全面预算细化。3.保持对共享业务的基本控制,并通过合理平台架构加速企业标准化进程――本质上SSC仍是企业的利润中心,隶属于集团整体战略规划之中,母公司可以及时了解情况,通过对其的业绩激励来把握方向、减少波动,所以业务控制风险低于BPO;而且通过SSC建立起标准化的服务平台,统一规范不同业务单元所采用的流程,可以减少标准执行偏差及各业务单元可能的暗箱操作。4.“节流”不忘“开源”――当SSC逐步成熟面向外部客户时,相当于为企业培养了新的利润增长点,额外的投资回报甚至可以用来投入核心业务,直接提升企业价值。如此对比看来,建立SSC是一种长远战略考虑,比BPO更具有生命力。
在中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组织中建立SSC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原因如下:1.信息技术的支持。我国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建设,众多大中型企业的ERP系统已有初步运行经验,并且在这些方面的投入能保持一定的连贯性。这为SSC的创建提供了技术保证。2.企业规模、资源投入。尽管SSC对企业规模有底限要求,多应用于如GE、美国运通、海尔之类的大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公司就不能从中获益。“只要一个公司拥有多重业务,且每个业务单元都需要建立各自的财务体系,那它就可以尝试推行共享服务系统。当你只需要拥有一个的时候,你为什么要重复建设呢?”(GE亚太全球业务服务总经理吉利安语)所以只要变通出适合自己的类型,SSC或者说SSC所体现的服务共享精神就有广泛推行的可能。
企业集团导入SSC的关键成功因素
国外调查表明,多数组织实施SSC的过程都花费了1到2年的时间,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德国SAP建立亚太区SSC竟用了6年。实施中主要面临的风险包括:最初的自我评估,共享业务的选择;高额的初始投资,较长的盈亏平衡期;制定新规则(保证企业内部实体间的市场交易公平、透明);冲击原有体制、企业文化(由行政等级变为交易伙伴――对这种转变一开始的抵制会降低效率);SSC成熟后的控制等等。针对这些风险,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那些成功建立
SSC的企业选择的路径也不全相同,所以在这里只提出几个共性的关键因素。
(一)SSC适应何种企业、何种业务
SSC其实是很灵活的框架,诞生之初只适合业务多元、实力雄厚而又组织臃肿需要“瘦身”的大型企业,共享的也基本上只是如记账、应付工资等非核心、大批量的操作业务。但是发展到现在,很多中型企业通过将SSC变型最终也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型,可共享的业务也扩展到资金管理、财务分析、改进建议等战略支持领域。所以有关财务型SSC的适应性,只有一个大概原则,凡具备以下条件均可考虑建立,集团内部共性财务机构重复建设且运行成本与效率失衡,母公司拥有“统一安排”的控制权,有实力支持到盈亏平衡,集团内部有一定信息化基础。
至于可拿出来共享的财务业务,一般是先划出宽泛的潜力共享范围,再结合战略、业务单元实际分阶段选择。现在主要的模型都将财务清晰定位为企业价值创造与保护,财务工作需要满足: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决策者管理者提供多方位支持(包括战略方法、业务执行、监督)、进行有效控制和风险管理、为供应商及客户等价值链各方提供高效服务。所以与上述相关的财务服务,只要具备标准化、大批量或专业要求高的特点都可以划入“财务共享潜力区域”。图2展示了截止2005年欧洲SSC的业务范围及影响力预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不过,选择财权共享的范围涉及到集团内部敏感的利益划分,为减轻试行的内部阻力,减少运作风险,起步阶段应先选择某些日常操作业务(如编制账目),确保SSC全力以赴塑造形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信心、教育内部客户,又循序渐进、提高了成功率。而共享范围的界定可以不断修正,时机成熟再加入更高层次的服务(咨询、决策支持类)。
(二)用渐进、管理层承诺、沟通应对组织变革引起的抵制
共享服务将内部关系市场化,由此带来一系列转变:由“经营上级”到“经营客户”,由“完成任务”到“追求效率”,由“铁饭碗”变成与第三方竞争……不可避免地可能会导致裁员、分权、改变业绩考评方式等等,各种显性、隐性的抵制都带来巨大阻力、降低效率。这种风险不太可能完全避免,但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控制可以有效降低。
第一,控制速度、逐渐渗透。几乎所有成功运行SSC的企业都是如此。这里的速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范围扩展。从某一地区、某个领域试起,试点成熟后再推广;这样一方面积累经验,另外也有示范作用(海尔是先选择空调事业部试点)。二是指模式发展。最初SSC应该是最基础的,起步阶段可能更多表现出集中化特点:暂时由母公司指令推行而不引入外包商竞争(初创期未必有竞争力),至于服务收费可以先采取按成本以管理费用分摊的方式,之后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模型直到最终市场化运作;所以最初计划必须结合整体考虑,让SSC的结构可以适应更大范围的组织,可以根据日后企业盈利和增长战略来调整报告关系、激励措施和流程。另外,实施初期母公司必须目光长远,必要时可以牺牲眼前利益多给子公司(业务单元)一些优惠,以减轻其抵触心理,直到目标实现。
第二,高层承诺、领导变革。作为企业高层,首先要明确通过SSC究竟要得到些什么、如何设计方案、为保证实施又承诺如何投入资源,并且把这些准确及时地传达下去,由于会涉及跨组织、跨区域管理,所以需要得到企业最高层的支持,尤其是熟悉企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CFO,用容易理解的财务语言来阐明推动这场变革的意义与过程,及时监控SSC的财务状况。
第三,展现前景,反复沟通,决策、执行透明化。抵制主要源于丧失既得利益和担忧未来变化。针对前者,可以通过细致地沟通使各业务单元明白协同合作的重要、理解SSC未来带给他们的新利益,同时注重引导部分高管改变“SSC在削减自己权利”的观点,转向“SSC是我的理财专家”;考虑后者,必须让整个整合过程透明化,及时公布计划、规则,提供成本开支信息和财产清算资料等,在涉及资源转移过程中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