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团活动
德育功能“五个一”工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88-02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作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环节的学生社团活动正以多彩缤纷的态势影响着职业学校学生的精神生活及课余生活。笔者对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德育功能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针对发挥学生社团活动德育功能的“五个一”工程,使社团德育工作更具有连续性,构建了分阶段进行的德育工作新体系,把学生社团活动的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锻炼功能统一起来,实现方法、手段、载体的创新,切实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发挥社团德育功能找到了有效途径。
一、“五个一”工程的内涵及做法
社团实践活动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平台和载体,活动是德育功能的外化形式,开展活动必须以德育的功能和目标为指导方针,根据社团的类别、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校园文化特点氛围,分层次分阶段安排和设计活动。
(一)“五个一”工程的内涵。“五个一”工程的内涵:每周一活动、每月一考核、每季一交流、每学期一评比、每年一总结。每周一活动指每周社团至少开展一次活动,使整个校园呈现“团团有活动,人人得锻炼”的文化氛围。每月一考核指每月对社团活动和成员进行一次考核。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社团成员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得到提高,社团凝聚力增强。考核切实提高社团负责人和成员的素质,发现问题和不足,提高社团活动的管理水平和影响力。每季一交流指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交流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交流培训,负责人统一思想,思路清晰,方法科学,能力提升,为开展好社团活动提供思想和能力保障。每学期一评比指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评比活动,诸如优秀社团、优秀社员、最具活力社员等评选活动,树立品牌社团,让后进的社团看到优秀社团的长处,在身边的成员中找到学习的榜样,真正让成员找到差距。每年一总结指通过社团的全方面总结,明确方向,提高社团成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五个一”工程的做法。学生社团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考虑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尽量从参与性、可操作性、新颖性、趣味性等方面着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排除不利的、干扰的因素。
1 每周一活动。每个社团根据工作计划和活动的实施方案独立开展特色活动。比如,书画协会负责人带领书画协会成员,通过书画活动,互相学习和交流,了解我国的独有艺术,感受书画的神韵及博大精深,在活动中既丰富知识,修心养性,又增强民族自豪感。英语协会开展“英语角”活动,组织学生早晨或傍晚到英语角朗读和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志愿者服务队在校园内一块闲置空地开辟“集体农场”,让同学们自己种植蔬菜和花草,让这些从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种植农作物劳动的学生增长了见识,收获了劳动的喜悦与快乐。
2 每月一考核。学校团委每月在社团中开展一次考核活动。采用打分量化的方式,从社团负责人、成员、活动内容过程效果、日常管理、创新与特色等方面进行考核。
3 每季一交流。具体为学习交流培训。分社团负责人学习交流培训和社团成员学习交流培训两个层次。首先是社团负责人的学习交流培训。这一培训主要由学校团委组织开展,根据每个季度的情况决定学习培训的内容。社团负责人经过换届选举刚上任时,学习培训的内容是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社团的章程和管理办法,以树立管理理念,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和目标;学习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走出学校进行校际学习交流,学习品牌社团经验,向先进的社团学习,进行业务能力培训;针对社团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专门召开分析会,互相讨论交流,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培训管理能力。
其次是社团内部成员的学习交流培训。根据社团一个季度以来的情况和社团成员的表现,确定学习交流培训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平时,成员一起参加活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哪位同学表现优秀,哪位同学表现落后,大家心中都很清楚。每个季度为社团成员搭建学习交流培训的平台,让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感想、体会和收获,取长补短,提高认识,分享快乐,增进团结。
4 每学期一评比。一个学期在社团中开展一次综合评比活动。根据社团的综合情况和活动的德育功能制定评比的内容,从成员的综合素质、活动的数量质量、德育功能(包括道德品质、个性特长、协作交际能力)、社团管理、持续发展情况、品牌作用等方面进行量化打分,在全校的社团中评出优秀社团。同时,在每个社团内根据德能勤绩方面的条件,开展评选优秀社员活动,并进行表彰奖励。
通过这种评比,能在比较短的时间(一个学期)内及时反映社团的全面情况、日常管理工作和育人作用,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增强社团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在社团之间和成员之间营造一种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和超先进的良好氛围。每学期评比的优秀社团和个人,作为一种荣誉,将激励其他同学。
5 每年一总结。每个社团对一年来开展的活动情况和所有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征求成员的意见或建议,集思广益,形成观点和纲要,提炼出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使一年的总结成为下一年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提高工作的前瞻性。
二、相关讨论
近年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不断探索和实践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通过加强社团建设,形成了独特的、符合中职学校社团实际的“五个一”工程。“五个一”工程是发挥社团德育功能的前提和保障,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创新,构建了发挥社团德育功能的长效机制。
(一)“五个一”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五个一”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将社团活动和日常管理纳入了科学的管理体系。每隔一定时间安排一个主题内容,突出社团工作的连续性和常规化,构建分阶段进行的社团德育工作新体系。
1 合理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开展社团活动要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不能太频繁,也不能太少,既不能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也不能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无所事事”。还要从有利于管理和方便组织活动出发,适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生活实际,增强活动操作性和可接受性。“五个一”工程的实施,逐项合理分工,深入开展,每隔一定时间都有主题的活动,活动一考核一交流一评比一总结递进开展,促进了社团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把德育方针和育人目标贯穿在“五个一”工程之中。
2 功能性与成就感并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考虑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尽量从参与性、可操作性、新颖性、趣味性等方面着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排除不利因素。按照寓教于乐、寓教于动的活动育人要求,让社团成员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找到自信,或感受失败的痛苦,磨炼意志,使成员的各方面素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使社团的德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3 连续性与长效性渗透。“五个一”工程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考核,季季有交流,期期有评比,年年有总结,考虑到了社团成员的层次性,从普通的成员到负责人,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形成一个工作模式和体系,实现了德育工作的连续性、长效性。品质的养成和能力的形成不是通过一次会议或一个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培养过程,在社团制订工作计划和策划活动时,要确定教育主题内容,然后列入社团工作日常安排,提前告知社团成员时间及要求,使德育工作连续性、常规化。
(二)“五个一”工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新理念。学生社团活动以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把学生社团活动的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锻炼功能统一起来,实现方法、手段、载体的创新。
1 提高活动质量。通过加大社团活动重心下移,让学生亲力亲为,以提高成员的道德品质和能力为核心,增加学生体验,亲身感受、感知、感化,使育人活动经常化、模式化。
2 扩大活动平台。从多方面多角度组织活动、学习、考核、评比,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参加管理,提高能力,使学生社团成为学生参加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和交流范围、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平台,成为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有效载体,实现方法、手段、载体的创新。
小编为你们整理了一些关于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希望你们喜欢这些的范文。谢谢观赏。
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
2021年,学生处在党委、校长室的领导下,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突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深入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狠抓德育队伍建设与培训,落实常规管理,大力开展德育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被评为“岳阳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和“法治征文”活动被评为优秀组织奖,10级英语1班__同学作为__市学生代表赴京受奖,涌现出一批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标兵,先进集体等典型个人和群体,有江杰雄、黄丽娟、龙娟、章莉被评为岳阳市“优秀班主任”,有刘依、卓海龙、杨望等12位同学被评为岳阳市“德育标兵”,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喜人的局面。
20__年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成绩,但问题也不少,集中表现在:班主任队伍参差不齐,工作积极性不高,班级常规管理不到位,学生行为礼仪、卫生习惯差,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厌学情绪浓,个别班级学生流失严重。2021年,学生科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响应校长室的号召,以校长室提出的“翻开教育教学改革新篇章、打造国家改革与示范校新品牌”办学思想为指引,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为铸造学校德育品牌,创建国家改革与示范校而继续努力奋斗。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要求》,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为依据,不断完善“三全”德育模式,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一切以学生利益为出发点,关心爱护学生,服务学生,大力开展德育活动,加强法纪教育、礼仪、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做好德育课题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和研究,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最终达到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三、工作目标
1、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99%。
2、犯罪率为零。
3、安全事故率为零。
4、班主任100%参加德育工作研讨,100%进行培训。
5、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学生干部队伍。
6、立足全国德育实验基地学校,进一步探索与完善“三全”德育模式,铸造学校德育品牌。
7、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构建具有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校园文化,打造有职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8、全面融入课改,改革学生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多元、开放、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
四、工作措施
1、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建设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参与德育的功能,。
2、认真抓好德育队伍建设(班主任、学生干部、校外辅导员),加大培训力度,请德育专家、企业老总来校讲课,以《班主任培训大课堂》为基础,着力推进班主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班主任队伍基本素质与能力。
3、创新手段,大力开展内容丰富、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主题教育,突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卫生、爱生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4、以国家改革与示范校创建为契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2021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快推行校园文化企业化,营造“仿真式”的职场环境,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适应社会、适应市场,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5、树立一批学生德育典型和干部典型,搞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优化德育队伍,全期评选十名十佳班主任。
聘请校外辅导员(或企业家)来校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协助抓好业余党校的培训班工作。
6、进一步落实德育常规,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对现有的德育常规评价方案、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7、大力开展德育活动。
本期学生科继续推行“主题活动月”制度,学生科牵头,专业组具体实施,每月定好主题,每周安排好活动内容以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为平台,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目标,分四条主线开展好德育活动,做到每次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材料、有成效。
8、加强校园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安全保卫工作,突出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预防事故发生,是学生科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本学年度将进一步强化安全措施,大力开展学生自救自护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与培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开展法制知识讲座,搞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合好校园周边关系,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大力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好心理咨询室,让心理辅导进课表,确保校园秩序稳定。
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区教委、进修学院及学校少先队对德育提出的要求,围绕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树立“素质教育,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德育课程、校园文化、班级管理、德育活动等德育主阵地的作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重点,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主题活动月”为载体,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着力打造一支能力较强的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并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
2、通过过各种渠道,加强德育教育的科研力度。
提高我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三、工作要点:
(一)强化育人意识,致力德育队伍建设。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格局,推进家校联系,从而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一方面积极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和“预约家访”活动,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家访,促进家校的了解和交流,把学校的关怀送到家,把家长的建议带回校,把家教的方法送到家,把学生的情况带回校。
(二)进一步细化常规管理工作,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上下工夫。
本学期要以十七大的召开为契机,开展“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人人是形象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教育系列实践活动。重点是文明交通教育活动,倡导遵守社会公德,培养文明习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视科普工作,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引导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少年。
(三)认真组织主题月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1、民族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结合教师节、中秋节、建队日、国庆节、元旦节、11.27等重大节日及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同时结合“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人人是形象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法制教育系列活动。
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并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参考教材,利用午会、班会活动等形式,利用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宣传、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增强自护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对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落实对后进生的帮扶提高工作,建立后进生档案。
以全国、省、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试行)》和学校2007年度工作计划,适应两个转变,即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办学层次提高的转变,以规范和实效为抓手,以规范养成教育和“三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和进行德育改革为重点,以完善德育网络、健全德育制度、建好德育队伍、创新德育形式和方法为保证,以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根本,大力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初步树立我校德育工作品牌。
二、工作目标
1、切实做好德育常规工作,狠抓学生文明行为特别是校园文明行为养成训练,为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行为,构建德育体系。
3、形成更加完善的德育二级管理体制。
4、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突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5、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改革班主任任用和考核办法,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
6、重启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7、按市教育局要求,推行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重点的“双制”(成长导师制、成长伙伴制)改革,在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管理格局上取得新的突破。
8、适应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办学层次升格为高职校的新情况,学习、探索德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重点工作
(一)、切实做好德育常规,夯实德育工作基础
1、全面落实《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按照市教育局“三个规范”执行情况检查反馈,从组织管理、教育内容、制度建设、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健全德育管理机制,实现我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继续以“争做文明人”活动为抓手,抓实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将良好文明行为作为良好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之一,使注重日常文明语言、行为、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3、加强对广播操、服装、发型、仪容仪表、日常行为的检查,及时通报和处理,展示我校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进一步健全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德育工作行为
1、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课堂常规管理、活动管理、生活管理、实习管理、安全管理、社团管理、奖惩管理、班集体考核、档案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德育制度建设,统一学校德育工作要求,规范德育工作行为。
2、建立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考核与奖励制度、学生单项奖励制度(对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技能实习、劳动卫生、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要求进步。
3、根据《省中职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修订《违纪学生处分条例》,明确学工处和专业系(部)的处理权限,按照教育优先、严格程序、严肃校纪、兼顾发展、维护权益的原则,做好对违纪学生的教育、转化和处理工作,并在对重点帮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取得新进展。
(三)、合理划分德育管理职责,完善德育二级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学工处和专业系(部)的德育管理职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点。
(四)、探索德育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改革,构建德育体系,初步树立我校德育品牌
1、围绕构建“文明、爱岗、敬业”德育新体系总体目标,构建德育体系,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管理格局,实现我校德育工作的序列化、科学化和校本化。
2、推行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重点的“双制”改革,同时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每一名任课教师都要担任学生的“导师”,结合职业学校特点,导师的工作除了进行个性化、亲情化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以外,还要进行专业指导、学法指导、“三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3、完善我校《德育课改革方案》,合理设置课程,明确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德育课德育主渠道作用。
4、适应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探索有效的德育方法、途径;适应我校升格为高职校的转变,学习、探索高职校德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分层德育管理的尝试。
5、学工处、教务处、实习就业处、专业系(部)等部门要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增强教育合力,注重把教学和专业实践实习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渠道和重要载体。
(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一支责任心强、乐于奉献、讲求方法、管理高效的班主任工作队伍
1、继续开展以“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宿舍、走进学生家庭”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工作“三走进”活动,加强对班主任落实活动方案的检查。
2、加强班主任常规工作检查,督促班主任落实学校要求;改革班主任任用和考核办法,适当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
3、启用《班主任工作手册》,指导班主任认真记录,规范班主任工作行为。
(六)、抓好重点德育活动,渗透德育要求
1、组织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进行活动内容的拓展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将广播操比赛及一些小型体育比赛纳入,成为校园文化节。
2、协助学校开展“校园大讲堂”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3、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组织以“三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评比活动。
四、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
1、召开教育干事、班主任工作例会,布置报到及开学工作;
2、组织开学典礼,进行常规教育;
3、开展学雷锋活动;
4、启动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
5、协助学校做好高职校迎验工作。
四月:
1、组织清明祭扫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做好省教育厅“三个规范”检查准备工作;
3、拟订校园文化节活动方案,举行文化节开幕式;
4、组织广播操训练与比赛活动;
5、协助学校组织开展“校园大讲堂”活动。
五月:
1、协调团委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竞赛;
2、按文化节活动方案开展活动;
3、制定有关德育管理制度。
六月:
1、举行文化节闭幕式;
2、评选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3、总结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情况,进行表彰;
4、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或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5、召开县区学生会议,动员学生进行招生宣传。
七月:
1、做好学期结束工作,收缴各种材料;
2、积极参与学校的招生工作;
3、组织结业典礼,布置暑期活动意见;
4、筹备建军80周年慰问共建部队活动,落实2007级新生军训事宜。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师;职业适应性
职业适应性是个体对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的适应过程和适应结果,是人和职业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过程;职业适应性包括学习和技能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职业意识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及职业环境适应性等五个方面。职业适应性反映了劳动者个体与所从事职业之间通过不断磨合达到和谐的过程和结果,是劳动者适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师是学校实施德育教学,培养学生德育养成的主要承担者,因此,研究德育教师的职业适应性对于丰富和发展德育教师的研究领域,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此,笔者进行了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市属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了60名德育教师为本次的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笔者上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从中国知网、优秀硕博论文库中检索十四年来有关德育教师及职业适应性的相关文章十余篇,还参考了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论等方面的书籍,从而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查阅网上有关职业适应性的问卷,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实际对其进行修改,然后,就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请教了本领域的专家。同时,用重测法(选20名德育教师)进行重测,得到了相关系数为R=0.85,表明调查问卷有很好的信度。问卷采取集中发放、统一回收的方式进行,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也是100%。
(3)访问法。访问了广州市属中职学校的部分德育教师。
(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借助计算机使用excel和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5)逻辑分析法。在分析文献、数据资料及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分类与比较、归纳及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学习及技能适应性。
学习及技能适应性所包含的项目为学习主动性、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及技能掌握完成情况等,具体是指个体是否有意识或已经开始为职业生涯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学习和锻炼,当面临学习内容拓宽或改变时,能否具有快速适应职业生活所需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发展出新的学习能力,以胜任当前工作的需要。
通过调查得知,在回答“你是否有很强的知识寻求热情和学习动力”问题时,回答非常符合的占3.3%,比较符合的占13.3%,回答一般的占20%,不符合和很不符合的共占63.4%。这说明大多数德育教师没有很强的知识寻求热情和学习动力。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还得知,女德育教师在这一方面比男德育教师稍弱些。而在学习和实践中,有80%的德育教师没有制定具体的计划,然后认真执行;而对于“短时间内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对我来说很容易”这一问题,有90%的教师表示符合,这说明德育教师头脑灵活,接收新鲜事物快,为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德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断创新,相互交叉,需要德育教师掌握一定量的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没有学习动力是不行的,通过访谈得知,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德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以及女德育教师比男德育教师要多承担家务及教育子女所致。
2. 人际关系适应性。
人际关系适应性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活工作中,是否可以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是否具备能被职业环境所接纳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是否具备较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等。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德育教师是否能和学生、同事及学校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具体调查结果见表一。
由调查表可以看出,德育教师能和同事、学生很好地相处,有比较融洽的关系,但和学校领导的关系没有前两者融洽。这可能与德育教师为争取自己的利益和学校领导间存在小矛盾有一定的关系。通过笔者进一步分析得知,女德育教师的人际关系比男德育教师要好,具体结果见表二。
3. 职业心态适应性。
职业心态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变时,能否积极地调整心理和行为表现,以符合新的职业角色的要求。通过调查得知,工作10年以下和工作20以上的德育教师在选择“我有一定的抱负,并相信自己可以有所作为”和“做大部分事情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激情”及“即使受到不公平待遇,我也基本上能保持心情平静”等问卷问题时选一般以上的分别占73.3%、77.7%和66.6%;而工作年限在11~20年的德育教师在回答上述问题时,选一般以上的分别占40%、53.3%和33.3%,明显比前两者低,这说明这一工作年限段的德育教师职业心态适应性没有工作10年以下和工作20以上的德育教师好。而在回答“即使面对压力和困难时,自己通常都能冷静思考,从容不迫”这一问题时,三者没有显著差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工作年限在10年以内的德育教师,他们从专业学校毕业以后,投身到德育教师这一行业,还有很大的新鲜感,有冲劲;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的德育教师大多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上可以独挡一面,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负责人或在职称方面有所突破;而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20年以下的德育教师一方面度过了从学校到职场转变的新鲜期,另一方面正在为职称的事着想,由于自身的条件没有达到职称的要求,而产生职业心态的不适应性。
4. 职业选择适应性。
职业选择适应性是指个体能否结合对自身素质和就业环境的认识,对自己的工作有较清晰的职业认知度和职业准备程度。通过调查得知,在所调查的对象中,有8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个性特点适合作德育教师这一工作,这为德育教师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91.6%的教师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85%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内容和责任都非常了解,但在“我会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关注自己的职业相关信息”一选项中,只有8名教师会这样做。随着科技的进步,德育方面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发展,教师若不关注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信息,就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很多德育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很好的信息氛围,没有创设良好的渠道,所以,笔者认为学校有必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指导和建设。
5. 职业环境适应性。
职业环境适应性是指个体对职业环境的认同度,能否在情感上认可,接纳职业环境,具备在新环境中的自我快速调试适应能力。从调查中可知,德育教师在“我了解并能接受在职场的处事原则及规则”这项的得分比其他几项都低,通过和德育教师交谈得知,有的学校没有很好地落实有关上级的文件精神。如上级有关部门经常组织德育方面的活动或比赛,但是到了学校就打折扣,往往以学校活动经费不足为由,不批准参加活动或比赛,这样,学校就没有为德育教师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但在选项“我通常能够比较快地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德育教师的得分普遍比较高,这显示了广州市市属德育教师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强的,说明他们不顾个人得失,以学生为中心,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影响德育教师的职业适应性因素
对制约德育教师职业适应性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措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提高德育教师的适应性。
从调查表三中可以看出,影响德育教师职业适应性排在第一位的是工作本身带来的不适应。笔者和部分德育教师交谈得知,广州市市属中职学校德育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平均周课时为16节,还要组织课外德育活动,不少德育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量如此之大,使大多数德育教师觉得十分疲惫。原因之二是所学的知识落后于实际应用需要,由于很多新兴事物进入课堂,德育教师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东西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要,使他们感觉自己胜任当前的工作感到吃力。排在第二位的是单位相关因素的不适应。在这方面,德育教师反映比较强烈的是对单位的制度或管理方式的不满意,从调查中得知,很多学校德育教师所在的部门为组,上级领导为部,德育教师在学校最高的职务为组长,上受部长领导,而部长是由非德育专业的教师担任,这一直接的后果让德育教师感受在单位的发展前景不乐观。排在第三、四位的是个人主观心理不适应和对客观物质条件的不适应。
四、建议
(1)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德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帮助德育教师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加强对女德育教师的“传” “帮” “带”,提高德育教师的学习及技能适应性。
(2)在处理内部矛盾时,学校领导要想德育教师所想,急德育教师所急,设身处地地为德育教师办实事,提高双方的融洽程度。
(3)加强对德育教师职业心态的辅导,特别是工作年限在11~20年之间的德育教师,在评定职称方面为德育教师开绿灯。
(4)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氛围,建立多渠道,让更多的德育教师了解相关的职业信息。
(5)提高和改善德育教师的工作待遇,建议学校把德育组改为德育部,由德育专业的教师担任部长,提高德育教师的环境适应性。
(作者单位: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学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请笑纳!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1这次培训共开课十一次,历时一年。每一次为我们讲课的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和优秀工作者。我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认真参加培训,从不缺课。每次培训都认真做好记录,培训结束后及时整理笔记。按要求完成作业,认真复习积极备考,最终通过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考试,成为一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这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更深入的认识了自我,面对工作有了更多的信心。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更为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成为一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我所在的学校里有很多中职生,他们正处在心理上的转型期,有些学生心理成长的很好,在迈向社会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和力量,而也有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得不到成长,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思想、行为上的不成熟,常常让老师、家长头疼不已。中职生迫切需要有人走进他们的心灵,给予他们心理指导。但是由于师资条件有限,任课教师负责教授各种文化课和专业课,多的是知识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和学生心灵沟通较少。班主任工作繁忙,一个人面对几十个学生,精力有限。有些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物质上的关心较多,而对孩子心理上的关注较为欠缺。我希望自己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帮助中职生重新认识自己,进而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看着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态、满怀信心走向工作岗位,作为一名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多看书,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因为要想为别人提供帮助,首先自己内心要够强大。我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希望通过我的帮助,学生能以更加积极,良好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并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而我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2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节与工作,按照教育局本学期教育工作的要点的要求提出的,学校要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进一步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__教师节的重要讲话,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心育阵地作用,扎实地开展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并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以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班主任和健康教师为组员的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开学前,学校行政就心理健康教育召开专项研究会议,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并将此纳入学校行政工作计划之内。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校领导经常给以具体的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学工委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直接分管部门,对班主任、家长、生活教师等进行了指导与培训,并给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
2、心理健康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实处,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认真做好工作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解决的对策。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定期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做报告,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机制,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逐步形成在校长领导下,分管干部负责,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同时学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用严谨和健全的制度规范我们的行为。
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隐私保密制度》《心理教育工作是制度》。
二、做好心理辅导室工作
(1)安排好咨询室的值班工作。学校安排专兼职教师在心理咨询师值班,认真做好心理咨询记录
(2)加强了宣传教育,引导好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有问题时能轻松走进咨询室。
(3)热情接待好每一位来访者,在保证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及时与有问题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4、抓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
(1)开办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广播栏目,对教师和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每周广播一至二次)。
(2)开办校园网站上的“心理健康”专栏。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的途径
一是通过校本心理健康的通识培训讲座,加强对教师进行心理知识辅导,引导老师要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中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努力、快乐的工作,保护好学生的心灵,把握学生的思想波动;二是通过聘请专职心理教师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知识讲座,让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学生当中,逐步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主题班会、学法指导月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重视课堂主渠道建设。重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式的集体教育,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主题班会课。各班辅导员及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做好了心理健康档案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及时做好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档案,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档案的整理工作,通过规范档案的管理,为提高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3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大队部工作的具体要求。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4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使命。为此,我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提高老师的辅导技巧。
学校还聘请讲师团老师来我校作心理讲座,老师们受益匪浅。我校利用班主任会议对班主任进行题为《欣赏与赞美的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平时推荐一些文章印发给老师进行学习,帮助老师掌握一些辅导技巧,帮助班主任上好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二、扎实工作,拓宽渠道,加强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辅导在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学期,我校在个别心理辅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巨大的成效:
1、坚持实行了辅导员工作制度,心理辅导员值班时间:周一至周五12:00-12:50
15:50-16:40为面对面咨询时间.
2、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张贴海报,课堂上促进,校园广播,班主任工作等让学生特别是初一新生能尽快了解心理咨询的时间、地点、方式。
3、增加了心理咨询的方式,不仅有个别面询还有电话咨询。
通过宣传和拓宽心理咨询渠道,本学期来咨询的学生与以往相比有上升的趋势:共接听电话12个,接待来咨询的学生15人次,在来咨询的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初三学生,来咨询的问题主要是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这也说明了我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对心理问题的回避转变为能积极主动寻求心理上的帮助。
4、做好个别辅导的同时,针对初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实际,我校在2019年3月20日举办了以“信念”为内容的团体心理辅导,给初三学生把好学习考试心理关,使学生能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初三,面对考试。
2019年5月18日又邀请专家李仁奎老师给初一、初二学生做了题为“用爱成就未来”的讲座, 给家长们带来了家庭教育的启示,也解开了现实教育中的一些困惑,学生深受感动,效果非常好。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等途径,努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心语广播站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
我校每天坚持大课间活动,学校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各年级定期交换器材进行活动,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同时也缓解了学习压力。
3.分年级开展心理讲座,教育效果更佳。
本学年分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初一年级主题:如何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初二年级主题:善于与人交往 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初三年级主题:知己知彼,成足在胸。
4.通过手抄报评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5月份举办了心理健康小报评比活动,组织初一年级及初二年级收看电影《我与世界不一样》并要求写观后感,校园网上挂出“心理调适”系列内容,发放心理健康小知识资料等,均对学生有所帮助。
四、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应和家长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2月份,学校开展教育进社区活动,给我们的家长进行讲座,并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提高我们家长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不足:如心理健康教育课还需要加强、改进,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还要进一步转变,我们仍然有部分班主任、集体备课组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重视还很不够。今后我们要继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特别是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5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德育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途径,是德育的一部分,是在新形势下对德育工作的改进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下面就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建制建网
许多看似道德品质的问题,其实质未必是品德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心理问题。我校一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制度、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
1.成立领导小组。
由校长任组长,由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和德育处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2.制定落实制度。
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辅导老师工作守则》、《心理辅导教师道德守则》、《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等,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计划、活动到检查指导等各个环节,环环落实,避免因教育教学工作繁忙而出现心理健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保证时间、保证地点、保证经费、做好台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层次、多元化的有效管理机制。
3.注重队伍建设。
班主任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兼职人员,我们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每学期一次的班主任研讨会,就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交流、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任课教师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后援团,学校每学期都邀请专家、教授为全体教师举办普及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专题讲座。目前我校有2名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多名教师取得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
二、全员教育,分层辅导
我校心理教育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分层教育。
1.初一新生一入学就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碰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在入学教育期间就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与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利用每周的心理选修课,运用自编教材,综合各家之长,从中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心理知识,增加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针对初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特点,通过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大众传播媒介(校刊、宣传橱窗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情感教育,以指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期望与生活态度,增强自律、自控能力,发展自尊、自爱的个性,增加心理稳定性。
3.针对初三学生时间紧,压力大的现状,通过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大众传播媒介(校刊、宣传橱窗等)进行如何放松应试紧张心理的指导,邀请演讲团为初三学子加油鼓劲,邀请苏大心理专家为初三全体学生开设了一次题为《自信、从容,走向成功》的心理辅导讲座,每年举行中考百日宣誓。
针对各个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各班自行开展不同的心理主题活动,收效显著。
4.心理咨询室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在保密的原则下,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对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特别有效,在学校心理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三、开展活动,形成特色
1.注重全方位渗透。
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把心理辅导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比如语文课,语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同时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在写周记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珍视生命。从周记中还能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及早实施必要的辅导与干预。
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目前每天上午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和下午的阳光体育活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它能增强体质、磨练意志、训练肢体的协调性和大脑反映的灵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调节身心、促进健康。
每学期举办的读书征文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优秀的名人故事、古典名著的过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培养健康高尚的情趣。我们还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学校网站宣传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宣传教育。
2.发挥同伴互助作用。
我们从本学年起开始在各班评选班级心理委员,让这些自身充满阳光的少年,开展班内“同伴心理互助”,倾听同学心声,协助老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带动周围伙伴阳光地学习、生活。
3.整合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在学校内部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外,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为此坚持办好家长学校,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讲座使家长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促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心理。另外,我们积极利用社会教育中,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逐步形成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辅导网络。
四、强化科研,初见成效
为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我们参与和承担苏州市立项课题《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工作,多篇论文在各种评比中获奖。
五、成果与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校领导和老师的心中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逐渐形成了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整合的良好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和影响,拟确定每年的5月举办为期一周时间的“心理健康周”。每年定一个主题,以“广泛参与、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简朴隆重、注重实效”为活动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营造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作;校系两级管理
一、充分认识高职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高职校实施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是主动适应学校二级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发挥各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的主体作用,形成特色的需要;是适应学校规模迅速扩张,提高学生管理效率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适应学生工作特点,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实施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有利于校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在“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强化学校层面的宏观有效管理能力。也有利于下移管理重心,加大各系管理自,进一步理顺校、系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生工作百花齐放、充满活力的新局面。
二、当前学生工作二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许多高职校在表面上非常重视体制改革,但对新形势、新体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却研究不力,学生工作也是如此。在校系二级管理中,校级管理职能部门是学生工作处,如何整合管理资源,发挥管理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这是摆在高职学校管理者面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当前,在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模式的运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校级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职责不清;二是校级管理内容的制定脱离管理实际,有形式主义倾向,落实过程中系部有抵触情绪;三是因缺乏宏观指导,系部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和规范以及统一的管理制度;四是由于职责不清,校级管理缺乏计划性和实效性;五是缺乏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六是学校各处室与系部之间、系部与系部之间,在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协调。面对上述问题,我校学生工作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中摸索出新的思路。
三、明确目标与职责,理顺学生工作二级管理关系
1.明确目标
通过实施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突破长期以来的学校层面学生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的管理模式,实现系拥有责、权、利相一致的关系,改变学校管理过多、过死的现象,把日常管理的权限以及过程管理下放到系部,以增加系部学生工作的权力与活力,形成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充满生机的运行机制,使校级层面的管理模式由全面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使校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从事务性管理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制订规章制度,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并加强质量监控和指导系部开展工作。通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学校整体学生工作的水平,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校级层面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第一,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第二,充分重视文明校风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加强班级建设,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对教职工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第三,突出德育教育的生活性和生成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第四,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创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2.明确职责
在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模式下,学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在政策制定、机构设置、人员安排、措施确定方法等各方面更强调统一管理;系部学生工作主要是如何贯彻落实学校的决策部署,担负着执行的任务。但要体现系部的工作特点,校系之间的管理关系就不能简单沿袭老体制下的校、系关系,应该在保证学校实现宏观控制的前提下,让系部拥有一定自,保持相对独立性。在职责上,校级学生管理工作第一要根据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学生工作规划、计划和政策;第二要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三要组织好必要的检查和督查工作;同时应根据各系和广大学生的共同需要建立一系列直接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和指导机构,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系部学生工作则要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系部学生的特点、专业特色和学生工作的实际,制定出适合本系部实际的学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校应尊重基层,依靠和相信基层,在加强宏观指导的同时,充分下放各种审批权和决定权,切不可事无巨细,干预太多,否则既会影响宏观控制,又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理顺校系二级管理的关系,凡属于学校一级部门的职能不能强加于系部,同时系部的职能也不能随意上推,明确每一级的工作职能、职责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首要前提。
在我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过程中校、系的工作职责就有比较明确的划分:如学校职能部门职责为负责起草学校有关学生思想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订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代表学校履行对各系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的指导、协调、监控、评价和服务职能;负责组织对系部学生工作的考核评比,不定期地检查各系学生的管理工作,按时向学校党委汇报、向各系部通报检查评比结果;负责学生报到注册、学籍管理、学生证件管理、学生名册统计报表、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毕业鉴定的组织工作;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统筹安排、全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学校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及学生保险理赔工作;负责学校大型学生集体活动的组织部署;负责校级及校级以上学生评优和表彰工作,处理严重违纪学生(留校察看以上)及跨系违纪事件,并对其处分进行审批;负责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工作,对寝室卫生和纪律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并及时向系部反馈;负责组织、指导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委负责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工作;为系部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并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系部学生工作职责为负责本系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本系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卫生及文明习惯等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结合本系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本系所设专业的岗位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负责本系学生的报到、缴费、注册、入学教育、日常考核、奖惩、操行评定、毕业鉴定工作,以及本系违纪学生记过及以下处分的审批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预防和处理本系学生各种突发事件并及时上报;负责本系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工作,建立特困生档案,组织本系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负责本系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指导本系团总支和学生会开展工作;负责本系班主任的管理、考核工作;做好本系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实施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手段
1.加强管理
制定全校德育工作计划是校级管理必须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我校制定的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完善“一项制度”,即主题班会制度。主题班会推行“模拟扮演式、专题演讲式、讨论辩论式”等形式。(2)启动“四项工程”,即法制、心理、安全教育工程、名班主任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创建优秀班级工程。(3)开展“主题月”活动。即3月份为“志愿服务月”、4月份为“革命传统教育月”、5月份为“缤纷红五月”、6月份为“安全教育月”、9月份为“新生教育月”、10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月”,11月份为“感恩活动月”、12月份为“民族精神教育月”,同时实行大型活动校园化,中型活动届次化,小型活动系部化、班级化的活动模式。
另外,要建立并完善系部学生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系部学生管理效果评价办法”由学生工作处负责制定并组织落实。评价办法要遵循“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随机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具体评价指标是:(1)资料查验,内容包括班级管理、考核的原始资料、结果,德育教育计划的落实情况、各种资料、记录、班主任手册等;(2)违纪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系部学生管理进行检查,记录违纪次数并评分;(3)卫生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系部教室、卫生区、宿舍进行检查、记录、评分;(4)安全责任事故率,记录统计周期内系部所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次数并评分;(5)公物完好率,对系部使用的桌椅、门窗、电教设备、宿舍家具、公共设施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分;(6)民意测验,组成评议小组,对各系部学生管理状况进行民主测评。
2.加强指导
为使系部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校级管理部门要重点做好三项指导工作:
第一,指导系部建立学生管理网络,统一建立“四线”、“三结合”学生管理网络。“四线”:一是以学生处为主,由校领导、学生处成员组成检查督导管理线;二是以各系部为主,由系主任、支部书记、学管人员、团总支组成的育人管理线;三是以系部为主,由各专业教研室人员、任课教师组成育人渗透管理线;四是以系学生会为主,由学生会成员、班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学生自我管理线。“三结合”: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以上各线相互交织,才能构成立体化的校系二级学生管理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为各项学生工作计划的落实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指导系部建立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班级量化考核办法》由系部组织实施,考核内容由纪律、宿舍卫生、教学楼卫生、早操出勤率、晚自习到课率、第二课堂六项组成。采取日检查记录、周统计分析、月公布总结、期终汇总表彰的工作程序。(1)纪律,由系部专业育人管理线成员、值班人员负责检查、考核,值班人员要认真填写“值班纪律检查表”,交系部学管人员汇总;(2)宿舍卫生,由公寓管理人员、学生会生活部成员负责检查、考核,每天至少检查一次,结果当天公布,定期评出优劣宿舍;(3)教学楼卫生,由学生“自我管理线”成员负责检查,每天检查一次,检查人员认真填写教学楼卫生检查记录表;(4)早操出勤率,由学生“自我管理线”成员负责检查统计;(5)晚自习到课率,由值班学生进行检查统计;(6)第二课堂,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提供第二课堂活动成绩。这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氛围,使管理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管理效果。
第三,指导系部实行“学生在校表现综合评价办法”,如我校实行的德育学分。为全面评价学生在校表现,加强系风、班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增强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学生在校表现综合评价办法”。评价内容分为测评和量化考核两项,由班级管理线成员班主任、班级干部组织实施。每学期依照评价结果排出学生的名次,确定评价等级,综合评价结果分数和等级记入学生管理档案,作为评优、奖学金发放、就业推荐、毕业生档案填写的依据。
3.加强服务
校级管理部门应密切协调系部与系部、系部与学校职能处室之间的工作关系。各系部教学任务重,许多工作诸如主题班会课的设计、操作程序等,校级管理部门应帮助提供规范材料样本,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此外,校级学生管理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管理一线调查研究,帮助系部解决实际困难,设身处地为系部着想,遇困难不推诿、不扯皮,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推动德育工作计划的落实,进一步提高高职校学生二级管理工作的实效。
总之,做好做实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对加大系部管理自,增强系部的活力,充分调动和发挥系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促进高职校学生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学生工作百花齐放、充满活力的局面具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方飞虎.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认识与思考
[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2] 刘锁娣.浅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体制[J].常
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关键词: 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要求 建立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根本,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原则。建立综合组织教育评价体系的目的则是促使学校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推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作为规范化的教学教育管理方式,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生力军的摇篮,在复杂的社会分工中无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教育教学中推行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既能有效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能有效推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要求
在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时,学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对评价体系的各项要求和方法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学校现状,建立适合本校的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作用是改进和提升,核心思想是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健康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评价体系的要求,保证体系的动态适用性。包括以下方面: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好的教学目标具有可预期性、层次性、可行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对课堂教学具有定向、激励等作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是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宜,分层设计,满足不同状态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树立全员发展,但不求一致;全体提高,但不求同步;全部合格,但不求划一的思想;二是要在设计教学目标、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把握好基础课程、专业设置和德育工作的内在联系,使教学和教育能同步发展,形成一定的延续性和关联性。
(二)切实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育工作最活跃的主体部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最终要通过它来实现。优化教学过程,就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既定教学目标对教学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使教学功能得到增强和发挥,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学生素质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逐步推行分层教学,体现出全员参与性,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切实帮助;二是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动态性与规范性的关系。教师要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努力把握教学节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和创造空间,使课堂教学活而不乱,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是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灌输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和学习艺术,做到备课备学法,讲课讲学法,将学习的主动性转移到学生身上,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四是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知识结论与学习过程的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呈现给学生知识的结构、前后的联系及重难点提示,通过知识的掌握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改革课内外教学必然要借助于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优化教学手段,就是在充分挖掘传统技术手段作用的基础上,突出现代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改变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一是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性质、特点,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合理、适度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借助各种教学媒介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努力探索形式多样、各具特点的整合模式,依托无限的网络资源,以图、文、声、像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得授课内容丰富而生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形象直观、交互式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三是把教学手段拓展成为学生的学习手段,变成学生的一种认知工具,着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营造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对探究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四)推行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评价无处不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言行或者一个微小的眼神都是对学生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起着极为重要的调控和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一是要在科学的评价理念指导之下,以促进学生“增值”为中心,将单一的分数评价转化为内容具体的诊断反馈,形成一整套能够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办法。二是要讲究评价艺术,引导学生向积极方向发展。课堂教学中,既不简单地否定,又不一味地表扬;指出学生不足时,既让学生知道不足在哪里,又要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把握好评价的最佳时机,既让学生有一个充分思考的时间,又将丰富的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三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充分达到自身的最佳发展水平。
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体系自身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体系是否按计划运行,判定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二、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的保障
由于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涉及学校教学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在其实施过程中需要完成很多工作,因此,必须充分准备,合理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并做出资源保证。
1.明确职责
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最高管理者的责任,并在工作计划中明确评价体系是校务管理重要事项之一,把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纳入到学校管理决策中,切实保证为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及有关活动提供支持,并保证履行职责。
根据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特点,对于各层级和各岗位的人员要建立文件化岗位职责,并明确全体人员工作过程中承担的不同职责,包括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实施、控制和提升。
2.配备必要的资源
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可有效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改善教师工作绩效。为保证达到实施体系的目的,学校必须提供体系建设所需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等各个方面。
在建立和保持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过程中,为保证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学校建立专门的机构和明确专门的人员负责体系建立和维护。
(二)初始评审
初始评审是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一是学习研究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法规,把握方向;二是了解学校目前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现状,理清思路;三是广泛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供理论依据。
初始评审主要内容如下:
1.为建立适合本校自身健康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学校应通过初始评审过程,全面掌握本校开展素质教育工作现状,为学校持续改进综合素质教育绩效确定基准。初始评审的工作过程要规范化。
2.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要求,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对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
3.对现有的或计划的实施项目进行效能评估和价值评价,确定现有措施或计划采取的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
4.对本校所有现行的教学和教育及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程序进行清理。
5.对现有的教育资源情况是否满足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评价。
为保证初始评审的充分性和准确性,初始评审的各项工作都要进行有效组织,要成立初始评审工作专门组织。
(三)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形成
依据初始评审的结果,根据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实施要求,使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控制及评价等程序性工作形成正式文件,以确保所建立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得到充分理解和有效遵守。
要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二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三是把自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
1.评价内容
(1)学生素质评价的量化标准。“素质”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内容,它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行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文化课标准单立)等诸多方面。对素质的评价是建立在教育教学标准的基础上,为便于操作就不能复杂繁琐,不应抽象化,应体现在具体事件上。
(2)专业课评价的量化标准。专业课评价取有代表性的且易于测试的科目。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可以参考其他评价体系设定等级标准。
(3)身体素质的评价。身体素质评价包括两部分,即不但考查健康状况,而且要强调有无锻炼习惯,因为这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
2.评价办法
评价办法是与评价的功能、目的紧密相连的,要将结果和过程并重。因此选择评价方式和办法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1)素质评价办法。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在自我总结评价后,听取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对每个学生具体的评价,按素质评价量化标准,由同学和班主任综合评分。
(2)专业课评价办法。专业课考试命题原则是属达标性测试,覆盖知识面不小于70%,难度不超过教材中的练习题难度。统一标准答案同班级专业老师交叉阅卷,计百分制。
(3)身体素质的评价办法。定期体检,健康情况由健康体检决定,由校医如实填写。突出项目及有无锻炼身体习惯,由体育教师如实填写。
3.建立评价专卷
专卷内有综合成绩表,有历年班主任记录的主要信息;班主任综合有关教师、同学意见写的评语。评语以素质评价内容为纲,侧重突出部分填写。还要对个别突出方面内容进行表述,并以此作为推荐选拔时的辅助参考。被选拔人群中素质、文化课、身体素质三项相近,则要参考评语。
(四)全员培训
为保证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能够在整体教学工作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使全体教职员工能够接受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管理思想,理解评价体系的所有要求。
为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意识,确保有能力胜任其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应对全体教员实施必要的培训,保证让大家了解本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意义和评价体系的规范,切实保证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落实贯彻。
培训的对象应包括在校全体教职员工。
(五)审核和评审
为对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保证能够持续适用于学校的健康管理,应对综合素质教育实施审核和管理评审。为确保综合素质教育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学校要定期对综合素质教育体系进行评审。
评审工作应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由学校组织专门评价委员会(校领导、中层领导、专职教师、专职班主任及学生会主席等),通过座谈会结合定期考核进行评价。评价目的是为了检查总结各专业、年级组、各班级及每位教师推行素质教育成果、经验和问题,以利今后的改进。先由参评对象就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陈述后,对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评审团共同按学校评估量化标准逐条打分,取平均值。结果由评审团签字归档,做到公正、公开、民主、透明。
(六)改进和提高
1.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综合素质教育绩效监测与测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所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进行分析,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导致不符合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包括:确定造成不符合的成因、分析原因并采取具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为确保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学校应通过培训或交流的方式,使全员了解有关要求,并对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检查。
2.体系保持和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