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范文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

第1篇: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范文

导语:时值3月,早春时节,又一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展开他们人生中的另一个篇章。作为家长。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大。从教他说话,供他读书。直到把他送到了大学那个神圣的殿堂。简直费尽了心思。此刻面对长大的孩子。即将走上社会的关键时候。家长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虽然我们无法预知他们的未来,但是我们将借鉴前人的经验。避免孩子在即将面向未来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不幸。

事件A:

进了拘留所,才知道自己不懂法

孩子自述:我叫安楠,2008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省某大学艺术专业,家在双鸭山市。父母都是老师。2008年7月1日,是我正式从学校毕业的日子,从老师的手里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自己解放了。读了十几年的书,我彻底厌倦了上课、考试的日子,工作以后就可以摆脱家长的束缚,摆脱学校的管教了。

当晚我和同班要好的六个同学聚在一起吃“散伙饭”。毕业了。各奔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聚。面对离别。大家都很惆怅,我们喝了很多酒,回忆初相识的那个时候,回忆校园里开心的往事……当时酒劲上来了我们都很兴奋,说话的声音很大。由于饭店的包间都是拿屏风挡住的。不隔音。隔壁突然有人喊了一句:“你们吃饭小点儿声说话!”在兴头上的我们听了这句话挺不爽的,我的好友李亮问了句:“你谁呀?管我们。”当时还骂了句粗话。随后又继续说着。不到一分钟,过来个男的说:“你们能不能小点儿声?”他语气很不耐烦,看着这个破坏了我们的气氛的人。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冲动,一个酒瓶子就砸过去了。看出事了,隔壁的人也都冲了过来,我们打成了一团。

后来警察来了,我们都被带到了公安局。我们六个人中有两个同学受了伤。被我们打的那两个人头部受伤也住进了医院。然而进了拘留所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我在拘留所呆了15天,在那里吃不好睡不了,出来的时候瘦了5公斤。还好只是给对方造成轻伤。没被判刑,只做了经济赔偿。但是,我们这几个同学在公安局都有案底了。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无知,还以为打了架挨顿批评就完事了。进了拘留所才知道自己不懂法。本来顺利毕业挺高兴的,结果这件事弄得家里气氛很紧张,虽然爸爸妈妈对我和以前一样,但是,因为那次打架让我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我现在还整天无所事事。心里觉得特别愧疚和自责。

家长自述:安楠小的时候经常打架,每次我们都只是批评一下,给挨打的小朋友赔礼道歉就算了。中学的时候我们也一直认为青春期的小伙子打架是很平常的事。我们一直把他当小孩子看,导致他法律意识淡薄。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我们才意识到他已经是24岁的成年人了,要对自己的社会行为负全部的责任了。我几次去拘留所看他,他都恳求我想办法把他弄出去,看着他难受的样子,我心里也很难受。但我想这次是对他的教训,也是对我们家长的教训。庆幸的是,这次只是造成对方的轻伤,如果不是有人及时报警。我想后果可能不堪设想。现在面对失落的他,我只能给他时间,我能看出来他对上次的事懊悔不已。作为家长我们也很后悔,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给他更多的行为教育。

本刊观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虽然即将踏入社会。可是他们仍然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依然表现得非常任性、冲动。男孩子在叛逆的青春期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应该教育他们懂得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不能把生活中的任性带到社会这个大家庭里面来。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青少年在家长创造的没有挫折的环境下成长。造成了易冲动、任性妄为的性格。他们法律意识淡薄,做事不记后果。作为家长一定要强化自身和孩子的法制观念,因为增强法律意识,才能避免孩子因为无知犯下大错而追悔莫及。

事件B:

出门在外,才知道想像和现实的区别

孩子自述:我叫王琪,2007年6月毕业于吉林省某大学会计专业,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大学毕业后我到长春市一家药品销售公司面试,老板说第一个月试用期1000元,如果表现得好,第二月会将工资提高到1300元并正式录用,当时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能在毕业的时候顺利地找到一份对应本专业的工作,我已经很满意了。

第二天上班,我找老板签临时合同。老板答复我,试用期短不用签合同。我平时和公司的销售人员聊天,才知道自己竟然是公司中学历最高的,令我更诧异的是,公司里所有的员工都没有与公司签订合同,他们竟觉得这样很正常。公司的账很好做,闲暇时我很注重业务方面知识的学习。我发现这些东西很简单,只要学会如何向客户推销解释产品就可以了。由于公司大多数人都是跑业务的,经常外出。一天来了一个客户,销售人员都不在,我就给他详细介绍了产品,没想到她很感兴趣。随即签了一个大单子。

没几天,老板对我说,她觉得我很聪明、学历又高,做会计不合适,问我想不想去广州的总公司试一试。我回家跟父母商量,母亲不同意,她觉得做销售与我所学专业完全不同,而且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不安全,家人很不放心。可是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仔细询问了老板在那边的薪水之后我决定去。老板许诺我在那边的工资底薪是2500。加上业务提成会达到5000以上,面对这么大的诱惑,我带着满满的信心去了广州。

下了火车来到公司,才知道没有地方住,公司当初承诺的住处就是公司的会议桌子。由于我没有经验,所以只能给我别人工资的一半,并承诺三个月之后我会和其他销售人员的底薪拉齐。还称因为我的薪水不断变化,所以合同没法签。老板还教育我不要总看底薪,销售人员应该把精力放在提成上。来到这里的第二天我就感觉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我想走,可是我带着家人的期望出来,不能稍有不顺心就打退堂鼓,我告诉自己咬牙坚持,也许一切慢慢都会改变,况且我本来就是个没经验的毕业生。

一直到一个多月之后才发了工资,最令人气愤的是,只给了我1000元,当我问老板原因的时候,老板矢口否认当初承诺的高薪。竟然轻蔑地说:“你想什么呢?你什么经验都没有,我凭什么给你那么高的工资?你来我这儿学习我的产品,我应该收你的学费。不信你去别的公司看看,没经验的员工都是要交押金的。”

那天我气得发抖,回到住处,脆弱地哭了。我来公司半个月,就把所有的产品知识都学会了,我的成绩有目共睹。甚至每次公司来新业务的时候都是我给他们讲产品知识,培训新的业务员。为什么把我的劳动看得如此分文不值?第二天我抱着一丝希望再一次找到老板,希望从现在开始签订正式合同,仍然没有得到认同。当天我就辞职回家了。

家长自述:王琪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家 人的身边,在亲人的庇护下长大,没有社会实践经验,起初我们并不赞同她做这份工作,但后来我们考虑到,这次对她来说算是一次锻炼,在没有受到伤害的前提下,她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给刚刚踏入社会的她一点儿挫折,避免她在求职的过程中不切实际,盲目追求。希望她在今后的求职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有目的、脚踏实地、努力地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其实,作为家长的我们当时并没有阻止王琪去广州的做法是错误的,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一切负责,尤其在女孩子的工作上更是要正确指导,女孩子在异地工作一定要找一个有亲戚或者有父母朋友居住的城市,如果当时王琪在广州和我们失去联系,那将是我们家长后悔一辈子的事情。

本刊观点:像王琪这样大学毕业的时候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并没有一味地在找工作的时候寻求高薪水、高职位的做法是对的。如果王琪在本职工作上努力工作,而不是因为一次偶然就肯定了自己,不听父母的劝告,也许就不会发生以后的事情。另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凡是产生劳动关系的,双方均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包括临时用工。大中专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平时应当注意学习《劳动法》等法律知识,具备保护自己的知识和手段,避免一些单位利用大家急于找工作而不注重劳动细节的心理,损害学生的利益。同时本刊建议,大家一方面应当按照具体的法律法规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临时劳动合同,写明相关事宜,另一方面,还应当尽量多地保留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的凭证,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事件C:

一心想创业,光有热心还不够

孩子自述:我是刘吴,2006年的毕业生,毕业后在一家复合地板公司做业务员,被公司派到西南地区跑销售。在云贵,我接触到很多千万资产的老板,他们也没什么文化,但是仍然可以把生意做得很大,看到这些我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2007年,辞职在家的一个多月里,我全身心投入在网上找项目。我发现很多小区里都有地下车库,可以在车主不用车的时候帮他们洗车。我认定社区汽车美容是个商机。虽然父母强烈反对,但我还是从家里借了3万元钱,和一个好朋友一同创业。之前从没做过洗车工作,对汽车的了解也不多,面对客户的提问,回答通常很不专业,而且不知道该如何留住客户,1个多月时间,只开发了七八个客户。这种状况持续到去年10月,我们实在撑不下去了,最终放弃。后来发现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的公司,但人家的服务不仅专业,而且规章制度齐全,所以运行状况良好。谈起心得,我们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是根本不了解市场,也没有经过成熟的规划,就是凭着冲动做事。现在想想,自己创业并不是那么简单。比如想做餐馆,可以先去做传菜工、迎宾人员,多了解、多实践,只有准备充分一些,胜算才更大一些。创业并不像找工作那样,让用人单位满意就行,自己创业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比找工作要难得多。

家长自述:如今回头看,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因为自己没有走上创业之路而感觉惋惜。然而二十几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社会需求的变化,今日的创业需要承担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而且现在的孩子。对于家长的忠告很不以为然,这让我们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告是对的,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希望刘吴的经验是对毕业生的一个忠告:脚踏实地的做事,务实工作。做事光有热情是不够的,需要你的经验、学识和智慧。家长们也一定要给孩子把好最后一道关。孩子的盲目和冲动是错误的,家长的娇惯也是错误的。在刘吴创业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本来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做项目的前景,也参与到他的创业中来。然而我们却将自己身置度外,总是希望孩子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反而浪费了他的宝贵时间,让我们辛苦积攒的积蓄打了水漂。

本刊观点:据不完全统计,创业企业的失败率达70%,而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仅为2%~3%,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大学生由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盲目、思想单一而导致成功比率小之又小。而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失败后,又重新回到人才市场去找工作。大学生创业应该鼓励,但并不是找不到好工作才考虑创业,而应该从开始就要下定自己创业的决心。很多同学咨询如何创业,但大部分人连商业计划书都没有。即使有,也是过多描述项目前景,对具体如何操作想得很少。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社会经验少,对市场、对顾客都不太了解。创业首先要选择有商业价值的点子。盈利是最终的目标;其次要有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将各个时期的任务及目的清晰化:再次是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保证资金运作顺畅:还要营造比较好的氛围,如取得家人支持、广交朋友;最后,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