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教育品牌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业电商;区域品牌;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品牌是用以区别某个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其他同类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名称或标识.而区域品牌是指某个特定区域内一群生产者使用相同的品牌,如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荔浦芋头等.区域品牌建设的前提必须要有某一特定产业或产品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的区域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一个稳定的、持续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竞争集合体.品牌营销中,“光环效应”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的区域品牌有助于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近年来,农业电商得到了长足发展,2015年,农产品的网络零售额达到1 505亿元,但只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2.47%,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0.5%,因此,农业电商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电商平台相对于其他农产品交易平台而言,具有价格透明但品质差异化不明显且不好品质标准难以量化等特点,如何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摆在农业电商经营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建设区域品牌来实现农产品的品质差异化从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2农业电商区域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在电商平台上,对于同类农产品有大量的卖家和大量的买家,并且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卖家知道自己出售的农产品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优质”和“劣质”两大类,用P代表买家愿意支付的价格或者实际成交价,VG代表优质商品给买家带来的效用, VB代表劣质商品给买家带来的效用,毫无疑问VG>VB;用CG代表卖家生产优质商品的成本,CB代表卖家生产劣质商品的成本,且CG>CB.于是可以得到买卖双方的收益矩阵,如图1所示.
由于VG>VB, 则有VG-P>VB-P,即优质的农产品可以给买家提供更大的效用.而对于卖家来说,由于CG>CB,因此P-CG
3农业电商同一区域品牌内交易双方的
博弈分析
3.1模型的假设
随着区域品牌的形成与推广,买家对该品牌商品的认识逐渐深入,买卖双方所拥有的信息越来越趋向于对称,因此采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双价二手车模型”来分析在区域品牌建立后的买卖双方的博弈.为便于分析,对模型做如下假设:
1)有多个供给同一区域品牌农产品的卖家,并且他们供应的农产品大致可分为“优质”和“劣质”两大类,在电商平台上,买家对于产品品质的判断除了受到区域品牌“晕轮效应”的影响以外,还受到卖家提供的图片及详情描述以及其他买家评价的影响,一般来说,“优质”商品由于成本较高、评价较好而要求较高的价格,而“劣质”商品则有可能卖低价也有可能卖高价(通过“刷评价”、“刷销量”等手段伪装成优质商品).用PH表示商品卖高价,用PL表示商品卖低价,仍然用VG代表优质商品给买家带来的效用, VB代表劣质商品给买家带来的效用,毫无疑问VG>VB;用CG代表卖家生产优质商品的成本,CB代表卖家生产劣质商品的成本,且CG>CB.
2)再假设,只有当商品为“劣质”而卖家又想卖高价时,卖家才会对商品进行伪装,即“以次充好”,用C表示卖家伪装劣质商品所需要花费的成本.
为使分析简化,假设下列不等式成立:
VG-PH>VB-PL>0>VB-PH.(1)
亦即买家花高价买到优质商品的消费者剩余大于花低价买劣质商品的消费者剩余,因为这两种结果起码是“物有所值”的,因此这两种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均大于0,但是如果用高价买到了劣质产品,此时买家会觉得非常不值得,因此此时消费者剩余小于0.当然对于买家来说,最理想的结果是用低价买到了优质商品,此时买家的得益比用高价买到优质商品还要大一些,即可以进一步假设VG-PL>VG-PH.在电商平台,有时候卖家为了迅速打开市场,也有可能会进行一些亏本的促销等活动,因此这种情况也是可能出现的,只是相对其他而言概率较小.
在上述假设的前提下,可以得到买卖双方的交易模型,其中8个终端的数组第一
而无论卖家是要高价还是低价,买家选择不买的得益都是0,所以对买家而言,选择买是相对于不买的绝对上策.
再看卖家的策略,给定买家的判断和选择,当产品为优质产品时,因为PH>PL,所以卖家此时应该要高价;当产品为劣质产品时,因为PL>0>PH-CB-C,所以卖家会要低价.亦即,优质产品卖高价、劣质产品卖低价是唯一符合序列理性的卖家策略.
再逆推回去分析买家的判断,当卖家采取前述策略时,买家的判断是完全合理的.这样前述策略组合和判断就通过了完美贝叶斯均衡的检验,这时的市场类型为市场完全成功的类型,也是市场均衡中最有效率的一种.
3.2.2当C接近于0,甚至C=0时
此时卖家的伪装成本非常之低廉甚至完全不需要成本就可以以次充好,此时显然不会有卖家选择卖低价,价格的高低完全不能证明商品的优劣,如果再满足:
pG(VG-PH)+pB(VB-PH)
即买家选择买的期望得益小于0,则买家必然会选择“不买”,这时卖家根本卖不出去产品,即市场完全处于瘫痪状态,最后的结果是卖家全部退出市场,即使是优质商品,也不再有人相信和购买,“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的遭遇即证明了这一点,一旦买家对某个品牌或者某种产品完全失去信任以后,市场认可度完全崩塌,此时的市场类型属于市场完全失败的类型,“这样的区域品牌就会被完全否认”. [3]
4农业电商区域品牌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4.1提高劣质产品的“伪装成本”,使市场实现完全成功
从前述博弈分析中,发现卖家是否选择“以次充好”主要取决于以次充好的伪装成本C的大小,当C足够大时,“若该成本高到超出商品的价格(单一价格或优质品价值的高价),则劣质品卖方的欺骗行为将变得无利可图,从而会自动放弃以次充好的打算,将其劣质品撤出市场或老老实实卖与商品价值相符的低价”[4],而要有效地提高劣质商品的伪装成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力:
4.1.1政府及区域品牌行会方面
区域品牌当地政府或者行会,应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惩处力度,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卖家一旦被查获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即提高卖家的违法成本,即卖家对伪装成本C的期望值就会提高,结果将会实现市场均衡的类型的改善和市场效率的提高.
4.1.2电商平台方面
电商平台也应加强对卖家品质方面的监管.以阿里巴巴为例,目前对于天猫卖家,阿里巴巴有严格的质量抽检体系,一旦抽检品质不合格,卖家将面临着扣分、罚款等处罚,如果是销售假冒品牌产品,卖家将直接面临着扣除48分、罚款5万~10万元不等的处罚,店铺也将被关闭,在如此高昂的违规成本之下,天猫平台的商品相对还是比较有保障;但是对于淘宝卖家,并没有类似的抽检体系,而淘宝卖家的违规成本最多就是消保保证金1000元,相对低廉的违规成本,导致目前淘宝市场仍然鱼龙混杂,还是有不少淘宝卖家以次充好,铤而走险.因此,电商平台应该建立全方位的、无差别的抽检制度,从而改善市场秩序,以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1.3区域品牌卖家方面
尤其是诚信经营的卖家,可以通过在区域品牌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商品品牌或者企业品牌的方式,给买家提供更优质的商品、更好的服务,从而建立自己的品牌忠诚度和美誉度.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主动加入天猫平台等门槛较高的电商品牌来提高自己的违法违规成本,并且通过包退、包换、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运费险等方式给买家提供退货退款保证,一旦产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卖家都将支付相对昂贵的代价.而由于有退货退款保证及运费险等服务,买家就算高价买到了劣质产品,也不会有任何损失.此时卖家如果以次充好高价卖出劣质商品的后果必然是遭到买家索赔或者退货,反而要蒙受损失,因此还不如劣质商品卖低价合算,即使伪装成本为0,卖家也不会选择以次充好.即此时,市场将实现一个市场完全成功的完美贝叶斯均衡,即:
①卖家对优质产品要高价,对劣质产品要低价;
②买家选择购买卖家出售的产品;
③买家判断:
p(G|H)=1,p(B|H)=0,p(G|L)=0,p(B|L)=1.(6)
4.2量化农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使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
区域品牌的当地政府或者行会,可以专门针对该区域品牌农产品的特点,制定量化的、易操作的评价标准体系,并且通过电商平台向消费者推送评价体系的具体参数,从而使买家对产品品质拥有更多、更完美的信息,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鉴别能力.
4.3提高产品质量,使区域品牌名牌化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之源,也是提高农产品电商区域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和保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手段如聚划算、淘金币、淘抢购、直通车、钻石展位等,通过线上线下的合作互动,通过媒体的宣传等,逐步提高农业电商区域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完整系统的品牌营销策划和包装,打造统一的r业区域品牌形象,并且扶持一批优质卖家成为区域品牌龙头,使区域品牌成为区域名牌.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王丰阁.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的策略――基于“智猪博弈模型”[J].当代经济,2014(15):88.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品牌塑造 内涵建设 办学特色
当前,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部部长助理、教育管理干部学院院长顾海良认为在持续的生源下降面前,质量差的高校倒闭是不可避免的,高校应该未雨绸缪。面对生存危机,高校要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就必须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塑造品牌、苦练内功,以优质的教育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求生存与持续发展。
一、塑品牌,树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确立竞争优势,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品牌的定义告诉我们,品牌是区别于竞争者,代表独特的属性、价值、文化和个性的一个复杂的象征,是一种对社会的承诺和质量的保证,是全面整合资源所确立的竞争优势。学校品牌是教育质量的保证,是优质的教育服务,是校园文化的结晶,是学校的象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学校办学市场化的背景下,高校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品牌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有着自身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筑风格、自然环境等形成的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是高校管理者需要细心经营和培育的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如何有效地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目标,恰当定位,使学校形象塑造、校园文化、办学质量、各种资源与环境等更好地支撑学校品牌,使学校良性、可持续地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
一个好的品牌,既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最佳体现,又是学校特色的形象化展示。因此,加强高校品牌建设、树立学校形象,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发展、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提升高校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抢占声誉高地,落实学校发展战略的需要。高校通过品牌策划,整合资源,统一行动,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品牌建设,一方面可以增强师生员工的品牌意识和文化认同感,使之成为常态性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可以不断扩大高校的知名度、提高办学的美誉度、增强公众的信任度、争取师生的追随度,最终成为社会知名的教育品牌,从根本上化解高校生存的危机。
二、抓质量,练内功,走内涵发展之路,是塑造高校品牌的保证
2010年中国青年报进行的调查显示,75.0%的人认为“功利主义”是目前国内大学存在的最严重问题,72.2%的人认为我国高校“行政化色彩明显”是目前大学存在的第二大问题。目前大学存在的其他问题还包括: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70.9%),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严重(61.0%),缺乏创新人才(55.8%),学术评价标准有问题(53.2%),缺乏一流的教育家(50.2%),管理不透明(48.6%)等。对于如何改进大学教育,调查中,69.9%的人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61.5%的人认为要重构大学文化,58.8%的人赞成取消大学行政级别,36.2%的人认为应该从全球引进一流的教育人才,36.2%的人认为应该建立大学理事会,32.7%的人支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20.5%的人认为还需完善硬件设施。
“近几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生巨大变化。大陆高教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教育产业化’为特点的‘’,使人认为大学‘已经没有了’。”纵观今天的中国大学,也许更像是一个个规模宏大的培训机构或者说更像一座座门庭显赫、高楼林立的工厂,其内涵却与大学本身的职能渐行渐远。大学的职能是什么?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是大学的核心职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人才培养与学校品牌建设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实施品牌战略,就是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
首先,教育质量是打造学校品牌的基础。品牌学校是学校中的佼佼者,是以优质的教育质量保证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质量是学校品牌的生命,是学校获得荣誉、取信于社会的保证。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质量,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品牌大学。
其次,品牌个性乃是品牌价值的核心,提升品牌价值就必须塑造出鲜明的品牌个性。对于高校品牌而言,品牌个性就是办学特色。教育部高教司刘志鹏副司长说:“办学特色是分层次的,从较高要求上看,特色应是学校的传统或长期积累下来的,能对教学工作起基础作用,其自身形成了传统或制度,对人才培养起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且得到学校公认的经验或做法。”我国高校经过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教育产业化”为特点的“”之后,完成了第一阶段以规模和校园建设为主的发展任务,现在必须开始向提高质量和向内涵发展的第二阶段的转变。面对大学的众多问题,当前解决的办法就是尽最大的可能去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也就是大学必须回归其基本功能:教学、研究与服务。高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与研究并重,并将教学和研究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从而带动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发展,才能重塑高校的形象,保证学校的品牌建设顺利进行。
三、明目标,妥定位,依托本色,发挥优势,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品牌是学校的生命,良好的品牌信誉是学校宝贵的无形资产,它不仅体现出一所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而且应该是学校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目标。一个好的品牌,既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最佳体现,又是学校特色的形象化展示。树立高校品牌成为高校在竞争态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存法则。目前,我国高校品牌塑造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目标不明,整体定位、品牌塑造上都存在问题。品牌形象趋同、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不明显。二是品牌定位反复无常、飘忽多变。很多学校品牌定位缺乏科学性、连贯性和稳定性。三是高校品牌塑造统筹不规范、机制不健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塑造学校品牌就是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要浪费资源去搞什么大而全,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宣称自己在所有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品牌形象有四大要素:一是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二是坚守;三是创新发展;四是进行品牌管理。
首先,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灵魂,确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过程的起点。高校唯有确定目标,恰当定位,彰显个性,才能突出自身特色。高校的办学特色是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学校办学目标的定位,就决定了学校的本色,根据学校的定位,再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发展目标确定了,就必须依托本色、发挥优势,通过不断的改革促进学校的发展以实现预定的目标,与此同时,办出一批能够支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的特色专业,也就逐步形成了学校自身本色鲜明的办学特色。
其次,坚守是支撑品牌塑造的关键。作为一个品牌,不是短暂的、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历史沉淀。高校的品牌只能成长于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其办学质量、特色和成果逐步得到公众的认可,社会和企业对其在教学和服务的各个方面的承诺产生信任,积累良好的信誉后才会成为一个教育品牌。否则名气再大而无实力,那也不是真正的品牌,不能形成品牌的竞争力。
再次,科研创新和科学管理是确保品牌竞争力的源泉。科研作为高校的三大任务之一,对于高校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高校的科研实力、科研水平、科研成果直接体现和标志着高校的办学实力。缺乏科研力量,没有科研创新,建设高校品牌便无从谈起。制定以科研创新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力战略是高校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任何品牌都有一个科学的内部管理环境。高校只有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形成了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确立了高校稳定的运行模式,品牌才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迅速成长。
最后,学校品牌战略发展应注意品牌的整体策划,注重品牌的维护和管理。在品牌建设中应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要加强领导,做好统筹规划,设立专门机构,完善内部管理,扎实推进品牌建设工作。中国高校可以学习企业组织,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组织内部管理,使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化、体系化和法制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确保质量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学生和家长的信赖,使社会和受教育者放心。
二是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自身办学特色”为根本,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各单位、各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品牌建设工作。教学质量、学生素质是学校品牌的核心和根本。学生是学校品牌的基本要素,教学质量是教育品牌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就是学校的品牌。打造学校品牌要始终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遵循教育规律,把运用市场机制办学和遵循教育规律培养人才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高内涵的文化品牌是塑造品牌的核心。品牌竞争的背后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一个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来自于品牌所代表的产品的内在质量和性能。高校品牌的灵魂是其文化,校园文化与学校品牌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是要强化形象设计与推介,开展媒体宣传与大型文化活动。实施CI战略,通过一系列统一化、整体化、全方位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的运用,反复植入,在社会公众中造成强烈印象,一方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强化学校的文化价值、增进内部团结和凝聚力。
五是要加强公关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知名度。社区、家长参与,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互动是打造学校品牌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学校品牌必须敞开门打造。教育在积极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也必须广泛地吸引社会的参与。学校品牌打造的方向、目标和阶段性进展应该及时与社区、学生家长等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当学生家长和社区把学校当作可托付的朋友时,学校品牌才会越来越牢固。
>> 小学数学教学中电子白板应用研究 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幼儿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 应用电子白板的互动教学 电子白板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白板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浅谈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白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议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应用 生物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 浅谈电子白板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白板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07,29.
[2]专题教育社区建设指南(2013年)[EB/OL]http:///zcwjian/index.jhtml.
[3]王珠珠.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数字资源中心建设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0).
[4]曾祥翊.专题教育社区的概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
[5]张燕.社区教育学习品牌及构建策略基于余姚社区教育学院“四先贤文化”学习品牌建设的实践当代继续教育[J].当代继续教育,2014(3).
[6]曾雅,孟麟,王秀敏,张大鹏.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4).
[7]徐金雷.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3(1).
[8]毛丽萍,陈千帆.温州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和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13(16).
[9]沈光辉,吴盛雄,熊月林.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4(1).
[10]范建波.我国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时代(下半月),2013(3).
[11]宋亦芳.论我国社区数字化学习的形成与发展[J].职教论坛,2013(9).
[12]宋诚英.广州社区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构建[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2).
[13]汪国新.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与运行[J].中国成人教育,2012(1).
如我校虽是一所有50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20世纪初就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经过改扩建,教育装备达到了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标准,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仅仅是教育的“硬”环境,更是教育“软”实力。因此,无论将教育视作一种投资行为还是消费行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品质、建设教育品牌就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足教育的迫切要求。所以,学校必须优化教育品牌的塑造策略。
一、内化理念提炼品牌精髓
郑金洲教授认为,培育教育品牌“首先需要关注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文化管理中探索品牌的形成,在品牌的培育中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先进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是学校整体良好形象的外在表现和丰厚内蕴。笔者认为,从文化之根生发出来的教育理念才会被全校师生所认同。因此,学校的品牌个性、办学思想的提炼必须与学校的文化传统相契合。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领导不能“一拍脑袋”就定论,而应引领全校教师追溯历史,研习家谱,寻找办学以来的理论积淀并进行实践反思,既要用心诠释,更要创新实践。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办学思想既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又体现时代特征和具有独特凝聚力。我校在提炼办学理念过程中,通过“个人献策、征求意见、集体鉴评”等民主开放的形式,确立了“创造适合师生成长的生命乐园”的办学理念和“日新”校训,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灵魂和师生群体的精神归属。在诠释时,老师们赋予其生命发展的丰富内涵,即要让每一个学生感到校园的温馨、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要让每一位老师感受到耕耘的希望、收获的喜悦和奉献的价值。为更好地宣传办学思想,学校通过营造校园环境文化解读办学理念,达到内容与形式、主题与材料的高度统一。如走廊、墙报、橱窗、电子显示屏、温馨提示、人文设施等均围绕办学思想的精神而设计,体现办学思想的某一个侧面,使师生、家长看到的、读到的、摸到的、甚至感应到的,均是办学思想和校训精神的力量和光华。但办学理念切忌文本化、口号化、物表化。实践办学理念,更是积累和提升教育教学智慧的艰苦过程,学校领导应引领每一个成员倾情投入全面、全程、全向的教育活动,充分肯定每一位教师教改实践的新思路、新办法;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新感悟,以促进学校的新发展。
如果师生们对办学思想有了认知度,就会产生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家长和社区也会将学校当作可托付的朋友,这无疑会广泛吸引社会的支持与参与,不断增强培育学校品牌的可信度和忠诚度。
二、实化师训熔炼品牌实力
品牌实质上是一种承诺,学校创建品牌的过程是全校教师孜孜不倦地实践共同承诺的过程。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成功品牌的文化策略。
品牌建设需要名师,名师从何而来?学校要引领老师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可以形成为品牌的“潜质”,并不断创新师训策略。在当下普遍提倡校本的时候,我校明晰了“校级启动、夯实基础、分层联动、提升档次”的教师培训思路,采用“专业引领、个别指导;建立机制、激活内驱;以校为本,研训结合”的师训方式,加强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横向沟通,形成研修协作体,以体现校本培训的合作性。为促进教师分层发展,我们在教师“人格”阶段,夯实青蓝工程;在教师“升格”阶段,设计达标工程;在教师“风格”阶段,实施名师工程,从而深化教师培训的层次性。中青年教师是品牌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中间开展“一学一写”和“二上三评”活动是校本师训的良策。“一学一写”是引导教师研读三类书:夯实精神底蕴书,提升教学理论书,课题引领专业书。做到读思结合,读研相融,联系实际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和反思。“二上三评”是上好家常课和教研课,开展评课堂教学设计、评教学案例反思和评教改科研成效活动。校本研修从“外饰”到“内蕴”的回归,为的是促进教师的“发展自觉”。只有不断增强团队合作凝聚力,课题研究研发力,教改实践创新力,才能丰富学校品牌创建的人力资源。
三、强化质量冶炼品牌根基
教育质量是品牌学校的根基,教学品质是维系品牌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陈小娅指出:要鼓励和表彰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学校和教师。品牌学校不仅把“学业优秀”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师生的“投入”远远大于“产出”,那就算不上“品牌学校”。我校持续多年进行“小学生课堂学习投入与产出比”的教改实验,在教案、教法、学法、作业设计四个层面的研究中,着力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拓展课堂空间的宽度、提升课堂空间的高度、增大课堂空间的密度、强化课堂空间自由度,努力建构符合素质教育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各科教师努力做到备课关注学情,课堂关注主体,作业关注差异,辅导激励自信,考核改进评价,活动强化实践。只有通过有效教学的探索实践,才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活以前曾被分数排名遮蔽的“人的价值”,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做学习的主人,逐渐养成“乐学、善学”的优良学风,保证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亮化特色锤炼品牌形象
找准位置、凸现个性、亮化特色是普通学校成长为名校的三部曲。学校最终靠什么来打动家长、吸引学生?学校的核心价值怎样体现?笔者认为,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教育资源、竞争态势、发展空间进行综合分析,找准创建特色教育的切入点。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北京 100102)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以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的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为例,探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建设与品牌建设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并指出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重点难点,旨在将专业特色和品牌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会计专业。
关键词 :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特色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130-05
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会计专业特色及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国内,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专业特色及品牌建设的内涵研究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的研究,一部分业内专家认为,专业特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征,培养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素质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有较高社会声誉。强调内涵建设的专家则结合专业建设中的普遍现象,总结出专业特色应具有三个特征:独特性、优质性、发展性,并据此提出专业特色建设的内涵: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思路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素质好,教学与科研水平高;教学设施精良,实践教学条件好;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有保证,社会声誉高。有专家学者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的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与时俱进的专业发展理念、稳定互助的产学合作机制、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品牌专业的内涵,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不同学者的界定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品牌专业是指其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高,在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受到广泛欢迎的专业。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品牌专业,一般是指专业条件、建设水平、改革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整体达到一流水平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上知名度高、竞争优势强并受到广泛欢迎的专业。
(二)关于专业特色及品牌建设的内容研究
有学者认为,专业特色可体现在不同层面:(1)体现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2)体现在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上。(3)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4)体现在专业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甘娅丽通过专业建设的常规性分析总结出会计专业建设的六要素,即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管理方法等,并提出专业特色建设六要素基本架构和闭路循环管理体系。李翠莲、喻穹认为,还应将“充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专业特色建设的内容。黄世秀从品牌专业建设方面提出几项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专业建设规划;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创新教学;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特色,加大品牌专业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加强品牌专业的宣传等。
(三)关于专业特色及品牌建设的策略研究
有学者认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2)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专业建设创新。(3)分类培养与岗位就业紧密结合,加强教学模式改革。(4)充实完善实训设施,加强实践教学改革。(5)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学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分四步走:学习研究——思考规划——投入实践——总结提炼。刘沂蒙在《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特色化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师资队伍为先、专业带头人为重、外部市场为导、教学条件为要、学风建设为基、特色方案为本”的方针。关于如何进行品牌、专业特色建设,有学者提出以下战略:(1)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战略要有明确定位与目标。(2)将研究教学型理念贯穿于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始终。(3)建设一支科学、合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4)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5)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有学者认为,要创建品牌、特色专业,首先必须有一流的培养方案,一流的培养方案必须有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支撑;为了有效地实施方案,还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管理制度,包括一流的师资、实践条件、优质课程资源和实施办法等。
(四)关于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
有学者总结目前国外高职课程体系的几种模式:(1)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2)模块式技能培训模式,又可分为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CBE模式(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和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模式(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3)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即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模式。(4)以美国社区学院教育为代表的合作教育模式。(5)以印度为代表的遵循企业技术路线来开发专业课程的NIIT(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模式。刘晓红认为,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属于知识本位型,而国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属于能力本位型。欧阳丽君对国内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后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一般分成普通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块,沿袭“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体系和布局本质上还属于学科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
目前,虽然国内各职业院校都在专业特色和品牌建设上进行着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甚至有的院校有的专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能在国内乃至国际享有自己独有的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的院校及专业还是凤毛麟角。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在专业特色和品牌建设上集中优势,重点突破,早立项,早实施,早出成果,必将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建设中走在前列,形成自己的专业品牌风格。
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
建设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过程中, 专业是重要的载体, 办学特色正是通过特色专业来实现的。抓好专业特色建设、精品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质量的专业特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和特色办学的重要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有反映教育特色的精品专业。尽管目前有许多专家学者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设性理论,但如何打造和建设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品牌,创立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学说,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考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当前状况下,结合许多高校品牌建设实践,在理论上分析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1)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内涵建设、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特色立校的总体方针为专业品牌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具有特色的专业品牌建设研究必然会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最终也会有助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2)会计专业特色建设,优势在于我们有条件在发挥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将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专业特色转化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价值。而具有优秀教学质量的品牌建设可以在提高专业影响力的同时吸引更多高品质的生源和社会资源,锁定更多的用人单位到高等职业院校选拔人才。
(二)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近年来各职业院校竞争激烈,普通高校和民办院校的扩招也给我们带来潜在的生源危机。所以,尽早地进行专业特色与品牌价值研究,有助于化解专业乃至学院发展过程中的潜在危机,对于学院品牌建设必将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劳动力市场上,只有真正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在日益残酷的就业竞争中才能凸显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优势,转变企业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树立新形势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良好形象。
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按照各级院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精神,围绕会计专业建设现状,总结归纳目前会计专业建设中的特色之处,发现会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研究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炼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构建品牌价值 在实践育人过程中,体现校企融合、实践育人、就业导向的培养模式,成为会计专业的特色,而品牌建设需要的恰恰就是上述特色和独创性,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化和凝练,从而有效地树立起自身的专业品牌。
在课程体系方面,结合会计工作岗位群开发专业课程,成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 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对会计岗位群进行深度分析基础上开发的若干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一套强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校内学习阶段阶梯状递进。如在会计系会计专业课堂上,按业务流程设计教学内容,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使教师享受到一种成就感。能够与企业业务流程接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的课程内容,必然成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
形成性考核方式有助于品牌价值的提升 会计专业课程考核亟待创新,只有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考核方式,才能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针对青年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我们精心设计了各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能力通关考核,可以是三级、五级、若干级。这样,学生如果一次没有通过,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此举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一次次能力过关中找到自信,职业能力稳步提升,学生反响热烈。具有特色的考核方式促进了专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第二部分:在充分分析会计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品牌建设,研究具有特色的会计专业品牌建设的目标、特征、内容及举措,从而提升专业影响力。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仅仅侧重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同时要注重专业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影响力,不但要提高专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还要尽可能地扩大专业的影响力,让准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和需要聘用毕业生的企业充分了解这个专业的实力,使会计专业成为我院提高竞争力的品牌。
(二)基本思路
第一步:首先,对国内外相关专业建设和品牌建设做深入细致的调研,然后,结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国内国际对比、分析、研究。
第二步:开展专业调研活动。结合各级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方案,总结提炼出会计专业的特色,作为品牌建设的价值支撑。
第三步:借鉴国内外会计专业特色及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针对目前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的优劣势, 在专业建设环节中找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本质特征,以明确特色会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完善会计专业的特色建设方案。结合自身优势和院系资源,制定本专业品牌的内涵。实施精品战略, 形成师资品牌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形成实训基地品牌特色;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会计课程品牌特色。以1~2门成熟的会计核心课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突破口,以教学团队的方式打造精品课程,借以提升专业知名度。
第四步:归纳、汇总包括调查问卷在内的调研成果,做进一步的研讨。然后,由项目组成员进行分工整理,结合专家意见,在会计专业内部展开研讨、论证,完成专业品牌建设定位工作,形成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品牌建设方案,并做可行性分析。
第五步:根据上面的研究结果,总结项目调研报告的结论,从学院、系部、学生和企业等的角度,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就选题研读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及其专业设置方面的代表性理论著作,借助CNKI中国知网平台,搜集整理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工具书、重要会议论文、年鉴、专著、报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辅以google等学术搜索引擎,获取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源,为本研究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比较研究法 专业特色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为了比较直观地说明专业特色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作用,课题组对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为准确地归纳出专业特色。
调查研究法 本项目主要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围绕品牌专业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内容,对高校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状况进行访谈,旨在发现可借鉴的内容。
案例研究法 课题组收集国内多家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建设案例资料,并运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剖析,归纳出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的普遍规律。
访谈法 通过对北京市重点行业的典型企业财务相关岗位人员,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在校生、毕业生、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相关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岗位需求状况、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要求等相关信息,在访谈中总结出各方的具体观点。
系统分析法 将学生、高等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等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系统内部的多方主体,研究系统的机构层次及关系。
具体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见图1。
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
研究的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重点难点
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重点难点是:(1)如何将本专业的特色及优势转化为一种品牌价值。(2)针对本专业的优势如何创立特色中的品牌。(3)如何通过品牌建设促进专业建设的水平和速度。
(二)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基本观点
我们认为: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永远是稀缺资源;要建成会计特色专业品牌,就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要注重品牌的内涵建设 我们将会计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为:建成符合区域经济特点,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管理理念、先进教学方法、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深度的专业课程开发和良好的会计人才输出体系的特色专业。我们认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特色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凸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建。(2)以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3)以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为重点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4)以解决教改中重点问题为能力导向的教学团队建设。(5)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教学资源库建设。(6)科学高效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7)以教学质量工程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8)体现民族特色、区域特点、行业特征的专业文化建设。因此,结合上述八个方面,我们初步构建了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即“特色引领型”的专业特征。
二要开展品牌的外延建设 (1)积极开展广泛的社会活动、特色工程,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外宣传力度。(2)对于已开的定向班适度控制生源,变粗放型教育为集约型教育。(3)彰显会计文化教育,强调素质教育,有计划地进行品牌推广。
(三)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专业品牌建设提倡精品课程做加法、小班教学做减法、校企合作做乘法、教学资源做除法。正如企业的品牌建设需要有拳头产品一样,学校专业建设也需要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作支撑。过去,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及申报主要靠个人的力量,而我们提倡靠团队的力量创建会计专业课程的院级精品课程、市级精品课程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这会有助于专业品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正如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分工就越细一样,职业教育越发展,市场对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就越强烈。所以,适度分层教学、适度减少与实践脱节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将有限的教学学时让给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包括实验室、校企合作在内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将企业的利益、学生及家长的需求、教师的利益与国家、学校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促进品牌建设的凝聚力。
第二,以专业系部为平台,争取更多项目资金的支持,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鼓励教师主持院校级重点项目,从而获取广泛的资金支持。同时,作为一项立体化工程来建设,在全方位开展专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专业品牌价值。只有树立一流的品牌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考量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唯有获得来自行业企业、培养对象的认可和欢迎,才能真正树立起品牌形象,专业才能办出特色。
第三,在职业教育领域,将创新工程引入一个专业的特色与品牌建设中,要在一定时期内结出丰硕的果实,不仅需要对自身的困境与逆境、优势与劣势有审慎的自省,同时也离不开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创新工具、离不开对于行业发展潮流与趋势的观察与洞见。
参考文献:
[1]邓姣.成人教育会计专业特色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2]姜韵宜.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思考[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
[3]伍玉娟.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建设浅探——四川省工业贸易学校个案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4]甘娅丽.高职高专特色会计专业建设探析——以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5]何玉英,蔡秀勇,白安义,刘世荣,韩宗强,闻乐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品牌、特色建设的研究[J].经济师,2007(4).
[6]陈洁.会计专业特色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特色建设为例[J].金融经济,2010(7).
[7]袁红萍,涂瑛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07(4).
[8]杨寿康.浅论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
[9]刘英.浅谈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1(2).
[10]刘晓红.国内外高职课程体系模式比较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
[11]欧阳丽君.国内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比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
[12]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13]李杰,孙娜娜,李镇,陶秋燕.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体系及其借鉴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4]胡玲敏.经济转型升级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特色建设[J].会计之友,2010(9).
[15]何玉英,蔡秀勇,白安义,刘世荣,韩宗强,李书建.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品牌与特色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
[16]黎铁新.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高教论坛,2007,7(5).
[17]黄东星.论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J].南昌高专学报,2008(6).
[18]杨杰.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途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3).
[19]李翠莲,喻穹.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20]黄月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方式[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3).
1.加强新闻宣传,把握舆论主动。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重大项目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工作,主动策划宣传,组织专题采访,积极配合媒体做好采写报道,形成舆论声势。完善舆情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区、街道和医疗(保健)机构舆情应急响应机制,加强舆情监测和舆情应对。加强舆论监督,发挥舆情管理信息系统作用,落实舆情监测、研!判、督办、落实、反馈、建档等功能的信息化。整合宣传资源,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加强正面声音表达和引导。
2.加强社会宣传,营造有利环境。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开设宣传栏目,加强卫生计生政策和“关爱女孩”等工作宣传,配合市办好《幸福人生》和《鹏程人口》栏目。大力宣传卫生计生系统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深入挖掘长期坚守在工作一线、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贡献的医务人员和计生干部,宣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认真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做好调整生育政策的宣传工作,宣传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长期性、迫切性和必要性,宣传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广大群众的巨大贡献。宣传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尊重规律,避免夸大其词,不搞“高大全”。
3.加强优生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市民热点及需求,做好《爱__ 爱健康》、《疾控在线》、《优生优育知多D》等栏目宣传,围绕“戒烟”、“疫苗接种”、“科学育儿”、“优生优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等话题,在@健康__、@健康__政务微博开展微访谈,多渠道、多形式普及科学的健康知识;加大健康素养的宣传力度,扩大“万人万步”活动的影响面,培育健康理念和行为,普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4.优化宣传资源,促进卫生计生文化繁荣发展。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评选活动,组织创作有影响力的卫生计生题材文化艺术精品。
5. 创建宣教活动品牌。积极整合机构、群团组织、社会的力量,搭建平台,学会借力,“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做好“健康公益月”等品牌建设,发挥宣传教育的协调统领和典型示范作用。
6.深入开展优生知识百场宣讲活动。组织区级“优生健康宣讲团”到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优生健康、科学育儿知识巡讲活动。挑选精品课程作为示范课程推广。加强督导,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7.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新闻。完善新闻制度,及时将重大政策措施、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及工作成效等,通过媒体采访、政务信息、召开新闻会、情况介绍会、媒体沟通会以及网络互动、发表声明、谈话等方式向社会。
一、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在提升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加强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三级管理机制和三级管理网络队伍,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阵地建设和资源配置,更好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
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三馆合一”工程土建全部完工;区群众艺术馆开工建设;区博物馆规划选址落地。改建和新建4家社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梅陇、颛桥两个镇的社区文化中心,改建吴泾镇和马桥镇的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面达标。加强357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室管理工作,继续实施50个村、居委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文化功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开放大中学校、区属单位的文化活动设施,使社区居民享用更多的文化设施资源。
2、健全文化管理机制。完善文化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健全区群众文化指导服务中心(区群众艺术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镇、街道文化站)、村(居委)文化活动室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加强三级文化阵地规范化管理。按照《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标准》要求,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健全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和文化服务员考核制度。启动文化培训服务工程。对全区文化站长、社区文化中心的业务干部、文化活动室服务员,组织全面业务培训,加强艺术教育和队伍素质建设。
3、完善文化资源配送机制。按照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满足群众文化权益和艺术需求的要求,整合市、区两级文化活动和服务资源,形成包括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影视唱片、专业辅导为主体内容的“菜单式”文化服务项目资源库。实施“百千万”文化资源配送工程,组织“家门口的高雅艺术享受”活动,将100场高雅艺术演出、5000份文化产品、20000场数字电影送到基层村镇街道,融入到全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形成“基层点菜、区里配菜、按需送菜”的菜单式宣传服务配送机制,将文化服务、培训、讲座和产品配送到各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点,为镇、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提供文化资源和配送文化产品。
二、开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活动
围绕建设和谐文化目标,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组织文化活动,努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创新,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1、组织文化活动,塑造文化品牌。以推动合唱、踢踏舞两大品牌建设为重点,建立组织机构,落实专职人员,重点扶持少儿和中青年队伍。设立合唱节专门组织机构,有计划引进著名指挥,重点培育高水准、有全国影响力的教师、公务员、大学生、职工、社区少儿等特色合唱团,开展群众性合唱普及教育活动,举办合唱展示周活动,拓展合唱活动的影响力。探索踢踏舞的活动形式和展示魅力,组织长三角踢踏舞展示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风尚为目标,组织开展“庆奥运迎世博,建设文明家园”系列文化展示活动。开展“一镇一品牌,一街一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努力发展地区特色文化样式,做好扶持指导。加强文化交流,组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的民俗文化活动。
2、创新文化体制,扶持团队建设。花力气抓好文艺创作工作,积极扶持文化创作,培植与挖掘文化创作人才。发挥社会力量作用,通过委托、竞赛、购买等形式,大力推进艺术作品创作和创新,组织优秀节目参加比赛和巡演。加强基层文艺团体建设,重点培育和扶持50个特色文化团队。充分发挥基层文化辅导员、公共文化服务员等人员的作用,抓好特色艺术团队辅导、考核工作。以图书馆新馆建成和服务网络平台的拓展为契机,作好职位、功能、人员、技术、服务功能全方面准备,力争把图书馆建成具有现代化特征、符合国家标准、拥有丰富馆藏资源、高效服务机制和精干队伍的地区图书馆。开展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完善全区公共图书馆资源“一卡通”,实现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向村、居委文化活动室延伸。充分发挥区博物馆和张充仁纪念馆的文化服务功能,举办弘扬中华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展示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接待展出等各类文化服务。
3、挖掘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挖掘与确认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级名录,并申报一批市级和国家级项目。落实国家级、市级项目保护规划,整理研究出版研究资料,明确项目责任人和传承要求。加大区2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力度,推进马桥荷巷桥古镇、浦江召楼古宅的保护工作,充实调整博物馆工作及馆藏品收集与馆藏内容,建设七宝皮影馆。
三、提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水平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广播电视全面改版为契机,提升广播电视宣传的水平;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传输,营造区良好的舆论氛围。
1、紧紧围绕中心,完成重大宣传任务。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重点做好我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共创和谐、关注民生等方面的宣传。以建设“区的实力媒体、市民的贴心媒体”为目标,对电视台的频道栏目实行全面改版。在专栏设立、栏目优化、品牌确立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内容,增强观众参与和互动,加大广播直播推进力度,提高广电节目收听收视率。积极参加市以上及中央各类节目评奖活动,增加广播、电视新闻在市台及中央电视台播出条数,扩大对外宣传影响。
2、加强广播电视管理,确保安全传输。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宣传监督管理机制,巩固扩大广播电视的公信力、影响力。把净化荧屏声屏、坚决抵制低俗之风作为宣传管理工作的重点。强化广告节目和娱乐类节目的监管,确保舆论导向正确。认真落实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播出系统干部职工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我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开展新闻行业行风评议工作,加大对镇广电站的业务指导和考核,促进广电工作有序开展。
3、加快事业发展,优化体制机制。实施环网和宽带信息网进农村工程,解决500家贫困户安装有线电视,实现全区有线电视全覆盖。逐步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紧紧抓住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开展数字电视发展工作的调查研究,制定区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规划,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高清晰数字电视节目,做好基础服务。按照职能定位、管办分离、职责分清要求,探索有线中心企业化运作的机制。在区职能部门指导下稳妥做好体制改革工作。
四、大力推进文化市场和产业建设
全面落实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要求,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围绕区重点项目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推进全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设。
1、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有效监管。实施“文化环保工程”,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以强化网吧监管为突破口,做好文化市场管理的深化整顿。继续完善“受理、勘验、审批、听证”分离制度和听证程序,探索总结文化市场行政事务向社区延伸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区文化分类市场违法警示记录系统,发挥社会监督员队伍和行业协会作用,推进文化市场管理的全面规范。
2、创新服务手段,推动产业发展。制定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扶持和优质服务。充分挖掘我区的文化底蕴、城市个性和独特的魅力,打造城市文化和生态商务区特色风情,启动文化公园建设。挖掘民俗文化传统和项目,做大做强七宝镇文化品牌。组织上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做好前期资源准备和项目储备。结合区域规划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引进大型文化企业,积极培育文化产业集群。
五、做好党的建设和素质建设工程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提高局和基层班子的整体能力、加快人才队伍培养、深化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文广从业人员队伍。
1、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党员管理和支部建设,健全“双结对”主题实践活动和“双关爱”、“双联系”活动机制,完善“”、民主生活会等制度。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学习贯彻精神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政治学习任务,坚持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制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打造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有计划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以及广电台、有线电视中心、离退休党支部改选工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抓好工、青、妇的各项工作。
2、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着重抓好干部队伍、专业人才、业务骨干三支队伍的建设。加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有计划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轮岗交流和基层领导班子调整和优化工作,加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培养管理使用,推进正高及专业岗位设置、聘任工作,落实公务员招聘和专业人才引进、录用工作。全面落实单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组织开展广电、群文、图书、文博等专业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文化、广电专业职业资格管理。
3、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效能建设。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积极探索行政效能满意度测评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有线电视窗口单位、新闻单位和服务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充实调整文化市场、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网络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监督员作用,深化“收件回执”制度,扩大“收件回执”事项范围,做好行政审批事项向社区延伸。加强内部规范管理的督促检查。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为重点,推进并完善“局务公开、台务公开,馆务公开”等工作制度,严格内部管理,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学习型机关、节约型机关、平安单位创建活动。
宜兴农商行始终坚持以产品服务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品牌形象建设的助推器,通过企业识别系统的全面打造,一次又一次的诠释着“因我而宜、因你而兴”的服务宗旨,更使得“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社区”的品牌标签深入人心。截止2012年12月末,该行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284.02亿元和206.5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32.22亿元和27.47亿元,资产总额达360亿元,比年初增加46亿元,增长14.65%。该行还先后荣获了 “中国十大品牌中小银行”、“江苏省小企业信贷服务先进单位”、“无锡市中小企业金融优质服务首善银行” 等荣誉称号,品牌建设成果已逐步显现。
一、由表及里,CIS建设开启进化之门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是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达体系最终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它由视觉识别系统(VI)、行为识别系统(BI)及理念识别系统(MI)三部分组成。该行以组建农商行为契机,聘请银行品牌设计顾问,对其品牌形象、广告宣传、管理系统等进行规范设计,通过特色化的企业标识、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及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开始了农商行品牌建设的探索之路。
(一)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
品牌形象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经营积累的过程,首先在视觉形象上必须具有一致性与代表性,让受众在长期接触过程中形成品牌形象沉淀,从而加深对品牌的认知。企业标志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的核心元素,宜兴农商行行标,通过篆刻艺术的运用,既融“宜兴”二字于其中,又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将宜兴紫砂壶以及其他颇具代表性的本地文化意象凝为一炉。既突出了商业银行的行业特色,又彰显了该行扎根宜兴大地,服务宜兴百姓的一贯追求,并在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将该行的整体形象传达给银行内部职工与外部大众,使其对该行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达到形成良好形象和品牌营销的目的。在网点建设方面,该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合理规划业务流程,增强网点服务功能和工作效率。通过规范设计和建设标准,在注重保持形象标识、广告载体、宣传口径一致性的同时,逐步统一网点装修色调、服务设备等硬件设施,在公众面前树立鲜明、统一、规范的农商银行形象。
(二)行为识别系统(BI)塑造
如果说VI设计是获得客户对银行品牌认同的开始,那BI塑造则是将这种认同感不断强化和巩固的过程。服务是银行业的立行之本,在银行产品竞争同质化与客户需求多样化的双重影响下,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要求已经不是单纯的规范统一,更多的体现在对情感化、细节化和个性化等方面的多层次需求上。为此,该行从不断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入手,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措施,以完善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及服务态度为目标,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一方面以 “BI种子教官训练营”的形式,着重对近年来入行的新员工进行强化培训,通过服务理念、服务原则、环境规范、礼仪规范、服务规范及客户满意七方面内容的讲解与演练,帮助一线员工重新审视优质服务的内涵与要求,并对照自身不足,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完善,真正形成以点带面、协同共进的良好格局。另一方面,结合全行业务技能竞赛与员工持证上岗考试的开展,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着力培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该行于去年十月举行了有史以来范围最广、参考人数最多的一次员工持证上岗考试,全行136位中层管理及747名普通职工均参与其中,本次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行职工对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学习热情,切实有效的将考核激励转变为银行服务质量提升的强有力手段。
(三)理念识别系统(MI)融合
MI是CIS整套体系中的灵魂与枢纽,VI设计与BI塑造最终需要理念的牵引来达到完整的融合。该行依托外部机构的专业化指导,通过个别访谈、小组座谈、封闭式问卷、暗访等多种调研形式,收集中高层管理者、内部职工、外部客户等群体对农商行品牌形象、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和服务体验的感知信息,并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引发受访者对该行品牌建设的深入思考与开拓性建议,找准各类群体对农商行品牌认知的共同点和差异处,从而有的放矢的制定品牌形象战略,与此同时,借助“MI策略营”、创先争优、“十佳”评比等多种方式,丰富对农商行服务理念、宗旨、原则等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解释,明晰企业愿景,帮助员工在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之间找寻耦合点,充分发挥理念识别系统在指导员工行为塑造与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二、自上而下,文化淬炼构筑成长之基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银行品牌形象的建设与内部企业文化的铸炼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内部员工的行为,并藉此向外部客户传达产品和服务中所蕴含的品牌内涵,以求同时获得来自内部的归属感与外部的认同感。
(一)加强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
该行从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等三个关键环节入手,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切实把党员干部塑造成为企业文化示范者及传播者的角色,引领职工队伍步入品牌建设的正确轨道。
(二)围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工作目标,加强对员工的综合培训
年初由各部、室根据条线业务需要,提出培训内容,由人力资源部制订培训计划,以轮训的形式,学习金融理论、业务知识、安全保卫、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充分运用软、硬件资源,增强培训效果。在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电教室、在线考试系统等培训设施的基础上,在各部门内选拔具备扎实业务知识与良好沟通能力的员工,作为内部讲师参与到各条线的培训活动中,努力将隐性知识成果转化为共享资源。
(三)致力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该行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积极投身宜兴公益事业,尽力回报社会。无偿献血、社区互助、爱心捐助中处处可见农商行人的身影,定期走访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参与“结对帮扶”惠民工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点点滴滴向大众展示了农商行品牌内涵的另一层含义,它不仅是以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推动自身发展的现代化企业,更是与宜兴百姓同根共生的贴心伙伴。
三、从内至外,服务创新铺就特色之路
品牌建设的成果最终需要借助产品和服务的特点让客户获得优于他行的消费感受,从而在二次选择的过程中,将农商行作为首选对象,品牌影响力在循环往复的服务过程中逐步加强,最终在客户群体中培育起极高的忠诚度。宜兴农商行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始终将创新作为业务突破与服务提升的有力手段,加深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的品牌烙印。
(一)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特点,相继推出应收账款、商标权、专利权及林权等抵质押贷款品种
电线电缆、环保产业是宜兴的两大支柱产业,其年销售额分别达700亿元和400亿元,其产业链的上下游小微企业大都依附于核心规模企业,由于行业内结算方式的固有特点,应收账款成为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规模型企业大都实力雄厚、信誉良好,此类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极高,经过反复的调查论证,该行尝试发放“1+N”模式下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即以一家优质规模企业为核心,将其上下游中小企业客户作为贷款发放的对象。去年以来,该行共计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2000多万元,其中,对华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发放的500万元贷款,更开创了该行应收账款质押跨地域确认的先河。宜兴市高拓高分子有限公司是一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生产的CR薄膜产品,打破了美国杜邦公司的市场垄断地位,目前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由于该公司正处于初创期,可供抵押资产较少,担保资源缺乏。该行针对企业获得的发明专利已形成产业化规模的实际,建议用其专利所有权作为质押物,并多次和人民银行无锡中心支行、无锡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于去年4月份,向其发放宜兴市第一笔60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该企业去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呈现了经济下行期逆势而上的良好态势。
(二)充分融合内外部资源,以合作创新强化支农扶微实力
“530”企业是无锡地区特有的以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该行加强与江苏省宜兴经济开发区合作,开办“科贷通”业务,对经开发区认可并由开发区投资担保公司担保的12家“530”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4050万元,支持其初创期的发展壮大,这些企业发展情况良好,已成为该行稳定的客户群体。该行还与宜兴市供销总社、华惠三农贷款担保公司三方签约,开办“富民通”农业专业合作社贷款,积极支持合作社及其社内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已对3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4265万元。与此同时,该行与团市委和上级人民银行合作,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建设活动,并对108户50万元以下的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贷款实行基准利率,帮助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目前,全行累计发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10.98亿元,创建青年信用示范户402户,授信总额3亿元。
(三)千方百计提升办贷效率
对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贷款到期,不搞压力测试,不中途无理由抽贷,对符合条件的临时性贷款,尽量做到随到随办。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流程,审批天数从5天缩短到2天;对黄金客户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如对某黄金客户新增5000万授信,从受理、审批,到放贷仅用时3天。同时,充分发挥决策链短的优势,省略转贷管理中的冗余环节,做到当天还贷,当天办理转贷。要求支行客户经理至少提前半个月通知客户贷款到期的时间、金额,以便广大小微企业客户及早安排还贷资金,防止因短期资金周转问题和续保问题出现贷款逾期,影响客户信用记录,真正将农商行高效运转、决策灵活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品牌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上下协力,围绕既定的品牌战略目标,循序渐进的稳固品牌建设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环境与竞争对手的变化,不断完善优化品牌营销策略,在与时俱进中寻求新的蜕变与突破。
创始人:贾军
业务: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
市场份额:到2006年5月,全国拥有140家早期教育中心,全国早期教育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品牌路径:拒绝无中生有的炒作。锁定客户,简约营销,在服务中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品牌塑造。
创始人、董事长贾军:“到东方爱婴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这件事情做透了。”
东方爱婴给营销人的最大启示是,在过度营销、消费者注意力被频频争夺的时代,依然能够找到简单高效的营销手段。
找到客户,锁定客户,以追求极致的态度服务客户。品牌建设中,手比嘴更直接、更有效。
广告预算低,品牌认知度高――这是令多少企业老总心驰神往却又力难从心的境界。
北京东方爱婴早期教育连锁机构,却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这样一段传奇。
仅用7年时间,东方爱婴从当初的一家店面,发展到现在全国80多个城市140多家连锁加盟店的规模,营业收入达1.4亿元,并仍在快速增长,预计年底将达到200家店面。
品牌影响力是支撑连锁店扩张的首要因素,但东方爱婴在品牌建设上投入的资金却很有限。在创业初期,东方爱婴基本上没有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现金。即使在资金充裕的今天,每年也只有区区100万元。
但这丝毫不影响东方爱婴的品牌认知度。2004年,东方爱婴被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2003、2004、2005年连续3年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为中国特许经营奖,优秀特许经营管理奖。同期入选的还有肯德基这样的知名品牌,这在早期教育行业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成就;2005年,在《北京青年报》、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2005北京公众满意的教育品牌年度测评中,东方爱婴分别排在了“公众满意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学前品牌机构领军人物”两个排行榜的首位。在早期教育市场,东方爱婴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牢牢占据了市场第一的位置。
“第一”策略,品牌自己会说话
营销界有一个有名的研究,美国一家研究机构跟踪25个行业领导品牌从1923年以来的变化,结果至今为止,只有3个品牌失去了领导地位,其余的22个品牌近80年来一直稳居第一。
这意味着,“当第一”本身就是一种营销策略。消费者很难具备专家般的鉴别能力,也没有更多的消费经验可供依循,领导品牌将是他们的选择依据。
军事战略家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必须在决定性的地点把尽可能多的军队投入战斗。”贾军对此深有体会,“务必投入120%的努力,以争取领导地位。”
当一个品牌处于领导地位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消费者在下次购买时通常还会选择这个品牌。因此,获取领导地位,将是一个公司最为宝贵也是最具持续竞争力的战略。消费者通常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坚信品质最好的产品。
品牌就像飞机航行一样,刚起飞时,你必须用110%的动力,才能离地升空。但当它到达三万英尺高空时,你只需70%的动力就能保持每小时600英里的高速飞行。问题是,如何让品牌获取起飞一瞬间的足够动力呢?
“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圈定一个边界,你也可以做成单项冠军。在东方爱婴创业之初,市场上已经诞生过一些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各大幼儿园更是天然的竞争对手。东方爱婴如何脱颖而出呢?
贾军经过调研发现,孩子身体能力的50%都是在0~3岁形成,在美国有近3000个针对0~3岁幼儿的训练中心,但在中国这个领域还是空白。于是,问题有了答案。
当东方爱婴的业务刚刚开始时,贾军就被公司赋予了使命:成为中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市场的领导者。
作为0~3岁早期教育行业的开创者,东方爱婴反复强化自己的第一品牌形象,自始至终没有给跟随者超越的机会。当新妈妈想到早期教育时,“东方爱婴”就成为率先出现在她们脑海的字眼。
一位营销专家评价说:“这就足够了,东方爱婴‘第一策略’的成功,意味着竞争对手注定都将生活在东方爱婴的阴影之中,无从逃遁。”
“第一”战略指引下,东方爱婴继续发力。“麦当劳在北京从1家~64家店用了8年时间;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个500家用了15年时间;而东方爱婴第一个200家,我相信不会用到10年的时间。”贾军肯定地说:“第一个100家我们用了六年,第二个100家最多三年。我们去年是116家,到今年5月1号还不到五个月,我们已经有136家了,增加了20家店,也就是说4个月内增加了20家店。如果按照这个规模,我们今年确保增加40家店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两年。明年年底我们将有200家店的规模。”
融合公关:在服务中贩卖口碑
4月,南京,某苏宁家电卖场内,“周岁宝宝爬行大赛”正在进行。几名还不会走路的宝宝正在比谁爬得快,别看胖胖的小家伙们姿势还不标准,但说不定他们中就会诞生另一个刘翔。
5月,济南,一场“庆六一亲子博客”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比赛自消息之日起,采取网友投票和专家评选相结合的方式,设立各类奖项,奖品由东方爱婴早期教育中心提供。家长并非为竞赛,只是有心记录孩子成长、记录个人育子经验。
事实上,在东方爱婴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里,类似的活动常年都有。这些活动,既完善了对客户的服务,又推广了东方爱婴的品牌。
“东方爱婴现在每年新增家庭20万个,其中53%是靠口碑传播吸引来的。”贾军介绍说:“东方爱婴的品牌战略有一个3P战略,顾客心目中的首选(Preference),物有所值(Price To Value),近在眼前(Place Nearby)。客观上的效果是,分店越开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顾客亲自体验,天天都有几百个孩子在东方爱婴上课,这个是最好的品牌推广。”
“品牌与非品牌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在于未来十年或者五年以后不断创造价值的能力,这个空间远远超过今天东方爱婴目前的招生规模。”贾军说:“孩子在这里受到了教育和熏陶,就要去购买我们的玩具,继而对品牌产生好感,不仅消费了我们的课程,还消费了我们的玩具、图书。东方爱婴的品牌将会伴随他们的成长,这笔无形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东方爱婴会在不久的将来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花小钱做大品牌的七个高招
口碑传播是早期教育机构建立品牌的基石,除此之外,东方爱婴还采用了七个“高招”来扩大影响,所有这些策略的共同特点就是:花费不多甚至还能盈利,但品牌宣传的效果要远胜于硬广告。
1、精准投放,省钱高效
专业性和地域性是东方爱婴选择平面媒体宣传的两大原则,东方爱婴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可能带来直接影响的媒体上――专业杂志和DM杂志。目前国内所有的母婴杂志如《妈咪宝贝》、《父母》、《母子健康》等,每期都会有东方爱婴的宣传。另外在中心城市的当地报纸上也会有定期的广告宣传。
2、善用互联网
东方爱婴利用自己权威早期教育专家的地位,在“新浪・亲子中心”设有独家专栏,平时有公司研发中心的专家在线答疑,贾军每月作一期现场视频和在线答疑。东方爱婴还悉心建设公司的网站社区,运用韦基百科的理念,不断扩大自己网站的影响力和参与度,使东方爱婴网站成为同行业中人气最旺的网站。目前“东方爱婴”在Google上搜索的词条在130万左右,而排名第二的同行业竞争对手仅有40万左右,东方爱婴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3、出版图书和音像资料,既赚钱又扬名
东方爱婴出版的图书,销售收入已经超过500万。今年公司计划出版图书36种,目前已经出版了10种。今后还会保证每年500万美元(图书零售销售总额)的图书出版规模。
辅之图书,还有配套的CD出版。目前东方爱婴出版的CD也已经销售15万张了。孩子在接受东方爱婴教育的同时还购买了东方爱婴的文化产品,并从中获益,这无形之中也提升了它的品牌价值。
4、制作早期教育电视节目,以专业化赢得声誉
“一个创业的故事讲了7年,也该结束了。”贾军笑着对《成功营销》说道。如今的贾军已经完完全全和东方爱婴联系在了一起。对于结束草创期进入发展阶段的东方爱婴来说,贾军温婉亲和的东方母亲和早期教育专家的形象,更适合这个品牌的推广。为此东方爱婴与专业电视制作公司合作,出品了一档名为《育婴先锋》的电视栏目,目前已在国内23家电视台播出,到今年6月底将增加到45家电视台,其中包括中央教育一套。 电视节目开播的同时还会带动相关广告的招商,这无疑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妙招。
5、“强强联手,品牌联盟”
东方爱婴已经和美赞臣、惠氏和帮宝适等国际婴幼儿用品知名品牌联合推出系列活动,在促销的过程中进行东方爱婴的现场咨询和服务活动。这种资源互补相得益彰的做法,再次给东方爱婴创造了品牌影响力。
6、“社区好邻居”活动-润物细无声式的营销
东方爱婴在其所处的大型社区里,定期组织很多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公益的,一方面会传递一些公益活动的主题,另一方面也会把他们的教育理念现场传递给目标受众。这样既推广了品牌的知名度,又以亲子形象和居家形象让更多的家长对品牌本身产生好感。
7、参加国际组织,树立权威性和行业领先地位
东方爱婴是国际上最权威的孕期保健组织――美国的Lamaze在中国的唯一指定机构,贾军和东方爱婴还获得了亚洲唯一的Lamaze杰出贡献奖。从孕期开始,东方爱婴就向年轻的父母提供服务,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同时,东方爱婴还是国际上最权威的早期教育机构――美国PAT在中国的唯一合作机构。开展这两个国际合作项目,使东方爱婴在年轻人普遍“崇洋”的今天,让他们对自己的品牌增加了极大的信任。
快评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薛旭
东方爱婴最大的特色在于跳出了营销学中传统的五种传播手段(广告、公关、人员推广、自由覆盖、现场促销)的束缚,选择了客户推广,辅以培训推广和教育推广手段,操作模式非常符合婴幼儿母亲的喜好和选择倾向。由于独生子女更受重视,年轻一代父母更加积极获取育儿知识,而主要途径是口碑传播和培训教育传播,东方爱婴大量出版图书加上顾客之间的口口相传,从而准确地抓住了这个特定的消费市场。
东方爱婴的成功案例也再次印证了现代营销的本质――专注消费者。更有效地增加消费价值,品牌价值也自然得到公众认可,进而使“不花一分钱也能做营销”的神话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