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如何开展社区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开展社区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开展社区教育

第1篇: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关键词 社区:肺结核病:健康教育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高负担国家,根据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总数为523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总数为134万,肺结核病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因此,对社区居民、肺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全民防治意识,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传播流行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南京市大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江苏省省级示范中心,中心服务人口72834人。中心自成立以来,深入社区,面向居民、结核病患者及家属,大力开展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现总结如下。

1 具体做法

1.1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加大投入,加强医护人员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

中心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任组长,预防保健部部长为副组长,成员由中心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在健康教育模式上,建立了以中心为辐射点,发散至6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再发散至各社区居民,实现全面防治肺结核病。

在经费上保证充足,配置了手提电脑、幻灯仪、便携式耳麦、健康教育视频等设备;每年耗资编印发放35000份肺结核病防治资料(手册),并制作展出多种展板、画报用于宣传。

每半年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每季度开展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交流会,针对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1.2充分利用各种健康教育形式与平台,全范围多角度地开展社区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由中心健康教育科的统一协调,6个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的具体落实,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视频、网络平台、健康教育橱窗、健教讲座、义诊咨询、健康教育园地、院报等途径开展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深入社区、工厂、学校开展肺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活动,将社区内的结核病患者及家属作为重点人群,进行深入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治疗、防护等相关知识指导。

1.3深入社区全面开展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1.3.1对社区居民开展肺结核病健康教育。

在社区内张贴肺结核病防治宣传画;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入户随访的同时,发放肺结核健康教育资料并进行一对一的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普及;充分利用社区讲座、义诊、广场宣传等活动普及肺结核防治知识。

1.3.2对高校、企业、工厂开展肺结核病健康教育

中心邀请权威专家对高校、企业、工厂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鼓励受众定期体检、出现症状及时就诊、戒烟限酒,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防治肺结核病。

1.3.3对社区内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社区结核病督导医生深入患者家庭对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全面的肺结核病防治宣教,围绕规范用药的作用及重要性、药物副作用的观察、治疗期间的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居家隔离的方法、生活饮食起居的注意要点等做重点介绍,并及时反馈,反复强化宣传。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对肺结核病的并发症,树立治疗信心。

2 思考与体会

2.1领导重视、机制健全、经费充足是社区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根本保障。

社区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微小部分,成效慢,耗费大,尤其在面对患者开展工作时还有一定的被感染风险,因此尤其需要领导重视,建立健全机制,充足经费保障,才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让工作开展的更加顺畅和有效。

2.2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健康教育水平是社区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肺结核病的疫情今年来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耐药结核的出现,发病年龄特点的改变、复发结核的大量出现,让结核病的防治进入了一个更加严峻的时期,因此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学会利用新型的传播媒介,如网络、视频、微博等等,熟练运用办公系统,如PPT、word、excel、photoshop等等,才能进行更高效、更科学的健康教育工作。

2.3肺结核病防治全民普及与高危人群的强化健教相结合是社区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全民普及可以全面提高居民对肺结核病的认识,加强居民的卫生防护意识,促进居民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强化健康教育,高危人群主要有:抵抗力弱的老人、容易造成流行的高校、艾滋病、糖尿病及呼吸道疾病感染者、有结核病接触史的人群等等,在各科室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将此类人群通过集中培训、个别宣教等方法进行肺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能有效减少肺结核病的发病率与感染率。

2.4肺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社区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肺结核病患者是所有健康教育人群中的重中之重,这对于控制其传染、促进其早日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肺结核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要贯穿整个治疗的始终。

第2篇: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习化社会;社区教育;家长学校

我县被称为苏北小江南,作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示范县,如何将社区教育实验逐步引向深入,不断推进学习化社会进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政府发动,推进社区教育进程

首先,各级党政领导应将社区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体系框架,政府应制订《发展社区教育规划》,社区教育委员会要正常开展工作,同时以居委会、村委会为单位成立相应的社区教育机构,政府发文,明确职责,下拨经费,正常运转。

其次,建立例会制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每年开2~3次工作会议,研究本年度社区教育计划的制订、目标的落实、总结考评等事项。及时协调处理社区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特别是经费每年要及时下拨到位,以确保社区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再次,落实并建立区域社区教育实验基地,特别是乡镇要本着优化社区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合效益和规模效益,切实加强社区教育基地建设,落实时应注重“典型性”“示范性”“教育性”。

二、社区推动,建立社区教育队伍

一是社区教育干部队伍。俗话说:“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为增强实施实验效果,应逐步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社区工作理论知识及社区教育管理素养的社区教育干部队伍。

二是组建一支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社会工作能力而又热爱社区教育工作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或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老、老干部、老教师和专家、学者、劳模、企业家及知名人士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三是还要建立一支热爱社区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队伍。

三、教育拉动,坚持三个层面

一是学校以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内容,开展青少年德育社会化为形式的社区教育。江苏淮安是的故乡,如开展“淮安儿女爱中华”系列教育活动,举行歌咏比赛、书画摄影展、剪纸艺术展、太极拳比赛、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征文比赛、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建立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二是开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指导家庭教育。学校在已成立的家长学校的基础上,还应选举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征订家长杂志下发,评选优秀家长,开展家教合作专题研究实验,以提高广大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

三是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功能,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延伸,产品升级换代的加快,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成人学校的建设,全力扶持成人教育的培训,特别是苏北地区要向小康社会全面迈进,必须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成人教育应当配合人力资源部门主动承担起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在加大基地建设力度的基础上,按照省市县工作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好各类培训,同时提请政府和部门协调及时组织成建制输出,从而使他们既能学到技能,也能及时就业。

四、社会行动,营造学习化氛围

一是建立“一师一班一生一户”连带教育责任制,切实加强职工(农民)教育,以家长学校为阵地,大面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年培训率达30%以上。

二是在居委会社区和村委会社区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宣传,并组织各类社区教育活动,营造创建学习化社会的良好氛围。

三是大力开展“1124”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一间书房、一台电脑、二份报刊、四百册书),在对广大师生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新型的学习化家庭的表率,使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首先成为学习化榜样。通过教师带动学生,学生影响家长,家长延伸社会,来加速学习化社会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苏俊宏.论成人教育面临的任务与改革的思路框架[J].中国成人教育,

2002,(01).

[2]朱涛.新世纪的困惑:成人教育位置何在[J].中国成人教育,2001,(02).

[3]魏新民.发展学习能力是成人教育的重要任务[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第3篇: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火灾抗御能力,从社区、企业、学校、家庭“四个加大”入手,利用张贴消防宣传图片、设置消防宣传栏、消防警示牌、发放消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资料等措施,定期向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在校学生等对象有计划地开展消防法律法规教育,从而进一步深化消防安全宣传,助推“清剿火患”战役纵深开展。

1、加大对各社区的宣传教育。为不断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全力打造“平安社区”工程。各派出所通过搭建社区消防知识宣传平台,联合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发动“社区消防宣传员”积极参与社区消防安全工作中来,使他们担负起社区住宅楼内的消防宣传及消防巡查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小区内火灾隐患,全面提高社区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同时,以社区义务消防队伍为基础,通过加大对社区义务消防员的消防技能及业务理论培训,让他们担负起日常社区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确保社区消防工作有人抓、社区消防安全有人管、遇上火灾有人上的良好局面。各社区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形式,将消防安全宣传知识编制成宣传单、宣传牌、明白纸、文化演出等形式,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直观易懂的消防宣传。

2、加大对辖区内各企业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为了进一步引导和提升企业单位的安全防范能力,各派出所、社区积极策划组织,广泛开展一系列的消防宣传“进企业”活动。主动邀请社区消防大队面对面对其讲解相关消防知识,组织开展模拟灭火活动,让企业义务消防人员利用身边的消防器材和工具进行现场演练,通过模拟演练体验各种灭火器材、个人防护装备、逃生破拆器材的使用操作,能够熟知各种应急照明灯、指示标志、防(灭)火和应急疏散逃生常识及消防法律法规等,以此提高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有经验丰富的消防专业人员走进企业,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及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和单位特殊工种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具体对电器线路如何防火和相关紧急逃生自救方法、初期火灾扑救及灭火器材的操作等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使企业员工做到“三懂三会”,即懂得本企业火灾危险性;懂得本岗位火灾预防措施;懂得本岗位火灾扑救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利用消火栓扑救初起火灾,从而全面提高单位“四个能力”。

3、加大对各学校的宣传教育。各学校要本着“消防意识需要从小培养,消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服务意识,积极组织消防安全巡回宣讲小组深入到各中小学校,采取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和灭火演练等多种活泼形式,向学生们讲解火灾的基本常识,如何报警,如何处置初起火灾,火场如何逃生,并手把手地教学生们使用灭火器灭火,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逃生技能。使其充分掌握基本的灭火逃生常识,熟练掌握应急措施,切实提高学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各学校年底前要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为学校构建良好的安全环境再吹上一股消防安全知识之风。

4、加大对家庭消防安全教育。在开展消防安全进学校的同时,通过向学生发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消防知识教育宣传单和手册,使该宣传单、消防公约通过学生带给家长,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学习,从而达到“小手拉大手,消防进万家,人人受教育,家庭社会保平安”的目的。同时,各派出所、社区要充分利用消防宣传单、消防案例、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影响力、覆盖面广的特点,大力宣传消防工作动态及消防放律法规和日常防火灭火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教育与警示,真真切切感受到消防安全就在身边。

第4篇: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高校图书馆应该承担起一份责任,将自己的文化渗透播散到周围,使公民从高校图书馆享受到获取信息知识的权力。那么,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向社会开放、为社区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早在20世纪,德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诺德就提出:“图书馆不应该只为特殊阶层服务,应该向一切愿意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开放。”

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对创建文明和谐新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不能只简单地理解为让社区群众走进图书馆借阅文献资料信息,而更重要的是要为社区服务,让图书馆员走进社区、走进群众的生活,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资源优势,创建文明和谐社区。

(一)帮助创建学习型社区,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社区提供服务,不仅仅是让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阅读、查询所需的资料,由于受条件、设施和所存文献资料范围的限制,高校图书馆实际上也不可能完会向社会开放,而是利用自身人力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使高校与社区形成共生存、共发展的互动关系。这样,社区经济发展了、和谐了、安全了,群众文化素养提高了,也能极大地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样,高校图书馆把其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推向社区,不但能普及现代科技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技能,使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居民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学习型社区的创建,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二)促进文明社区创建,构建和谐新社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使市容市貌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是社区也常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如聚众赌博、伪科学、封建迷信等,给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未成年人理想的确立形成很大影响,严重的可以使社会风气恶习化,甚至影响到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高校图书馆通过向社区开放,为社区服务,组织阅读、图片展览,开展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反封建迷信、崇尚科学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形成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文明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构建和谐新社区。

二、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应把握的主要内容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应着重利用人力知识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居民开展教育,服务前要对他们的知识需求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发展的愿望,从需求实际出发,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有利于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活动,使社区文明、和谐地健康发展。就当前形势应着重抓好以下服务内容的落实:

(一)提高生活技能教育服务。要想使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内容能够赢得居民的喜欢,吸引居民积极踊跃参加,必须使所服务的内容贴近居民的生活,能指导居民的生活实践。

1、开展家庭实用技能教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产品、家用电器等服务着家庭的每个生活环节,对这些电器产品的使用、保养、维护等知识也就进入了每个家庭,如微波炉、电磁炉以它的干净、方便特性吸引了很多人,几乎每户居民家中都在使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发生事故,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对于电器的使用、保养、维护常识应作为社区教育的经常性内容,可以开展知识讲座,也可以开展使用经验交流,解答群众疑难,尤其对老年人和接受、记忆能力弱的人要开展经常性的教育与“一对一”服务。

2、开展衣食住行科学常识教育。衣食住行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但这些都有科学性,如果计划不合理,打算不周到,花同样的钱达到的效果可谓相差巨大。因此,对衣食住行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就能极大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居民生活得更健康、更有品位。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便利的条件制作生活科学常识小册子,开展生活小常识讲座,制作板报宣传,让生活在社区的居民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科学生活的知识,把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居民,使生活常识能指导他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开展理性消费、依法消费观念教育。随着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在全社会的分享,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场物质供应又丰富充足,给居民消费也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但是居民如何理智地消费、如何甄别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欺诈性广告以及个别商家设置的消费陷阱,这便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掌握信息资源丰厚的优势,对居民进行理智性消费教育,可以制作辨别真假商品的宣传图板,进行真假产品对照,讲解识别商家在促销过程中可能设置的消费陷阱,提高打击伪劣的能力。

(二)抓好社区家庭凝聚力的培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平面、立体媒体对家庭的影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在逐步减少,邻里互不相识,就连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在逐步减少,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不能只把自己当作高校文化的传播者,而应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延伸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1、在社区开展读书评比和文体比赛活动。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优势,选择一定的课题范围,如如何消除“代沟”、如何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等问题进行探讨,让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借书阅读,探讨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然后选择一定的机会进行交流评比,评选优秀予以奖励,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还可根据社区居民生活特点,联合高校体育专家,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锻炼体魄,陶冶情操,也增进社区家庭与家庭、家庭成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和谐社区的发展。

2、贴近生活,组织专家进行婚姻家庭知识讲座。高校图书馆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有关心理、婚姻家庭方面的专家,就社区居民关心的生活问题,组织有关婚姻家庭、婆媳关系如何处理的讲座,促进夫妻相互理解、正确处理好婆媳关系,以及对子女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让服务更贴近广大居民的生活。

第5篇: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一、创新社区卫生工作机制

我中心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性质,拟定了社区卫生服务考核制度,从组织管理、服务内容、健康教育、基本医疗、慢病管理等方面,每月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并将每次考核成绩纳入年终考评。同时创新全科团队工作模式,每周三以巡回工作的方式,轮流下到各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活动,传播健康知识,逐步让辖区居民认同健康理念,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既病防残。此举受到上级卫生部门领导的赞扬。

二、实施合肥市政府“卫生为民办10件实事”工作方案

根据合肥市政府下发的“卫生为民办10件实事”的文件精神,我们认真学习讨论,拟定了该方案的实施细则。做了如下工作:

1、多次组织全科团队下社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城区居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小油壶和盐勺1000件。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标语并散发宣传单1000份,发放全科优惠卡1000张。

2、到辖区各社居委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宣传登记结婚居民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并做了有关“婚检的重要性”的专题教育讲座。

3、宣传城市低保户居民享受社区医疗服务“三免三减半”政策。

4、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70岁以上老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常规项目体检。上半年为246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做了免费常规项目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6、大力开展《百家千场公民健康素养知识》传播活动,组织全科团队下社区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知识”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健康知识传播;让社区居民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了健康养生知识,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同时还在辖区内开展了爱国卫生和禁烟禁毒宣传活动,禁烟制度上墙。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好评。

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深入社区健康教育既是提高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我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起着先导和造势作用。

按照上级健康教育方面的要求,我中心还积极参与卫生宣教和培训活动,为社区居民和驻地单位创建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四、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我中心在xx年成立之初,半年间突击完成建档达标任务。当年辖区的建档率平均已达到80%。分别为:建设社区的建档率达90%;红期社区的建档率达80%;戴安桥的建档率达70%。今年上半年居民新建和更新档案1638人次。目前正在积极策划,如何采集新划分过来的濉溪东路的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同时研究如何提高已建档案的更新率和利用率。

五、全科医学团队工作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如果说专科医生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么全科医生就是围绕着山峰的山脉,因此,如何将全科医学理念贯穿于社区卫生工作中,做好社区全科和医院专科的互动,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

今年初,我们贯彻落实了省卫生厅下达的“新年送健康,关爱到社区”文件精神,组织全科团队下到各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受到辖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上半年中心全科医学团队实行了团队长负责制,将全科团队公示牌悬挂到每个小区显眼的位置,公布每个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电话号码,随叫随到。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下社区活动方式,定期即:每周三下午南北两个团队合二为一,在各个社区巡回开展工作,每周五下午南北两个团队各自为阵,在自己所管辖的社区巡回开展工作。

每到一个社区,我们就摆开工作台,放上各类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台卡,耐心细致地为辖区居民解疑答惑,变医患关系为朋友关系,工作中我们融入三级预防的理念,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干预疾病的危险因素。做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健康义诊和疾病筛查;三级预防即预防疾病的并发症和残疾。做疾病的管理和康复。通过上述工作,提高辖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疾病的检出率,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及致残率。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不定期活动是平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己调整下社区工作时间,原则上每周必须下社区工作三次。利用“低保人群接待日”、“入户服务工作日”、“特殊需要服务日”三种途径开展便民服务。“低保人群接待日”规定居民可在领取低保金的那天免费享受测血压和面对面的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等多种公共卫生服务。“入户服务工作日”规定每周五下午为责任医生和社区护士入户服务工作日,居民可在自己家中享受到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残疾人康复等一系列服务。“特殊需要服务日”则要求责任医生和社区护士在社区居民遇到棘手的健康问题时,只要一个电话,就要随时提供上门服务。

在探索全科团队工作模式的讨论中,我们还研究了双向转诊的工作方案,向省立友谊医院提出双向转诊合理化建议,拟定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协议、双向转诊卡、双向转诊流程图、双向转诊登记表,为辖区危重病人解决后顾之忧。除了在便民服务上狠下功夫外,我们还将全科医学优惠卡发放到居民手中,让居民有健康问题,就打电话咨询或直接到中心诊治。

经统计上半年全科团队下社区开展各项宣传咨询、健康教育、健康义诊工作达40余次。免费义诊、测血压、健康咨询1603人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六、慢病管理工作

第6篇: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一、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的现状

(一)教师普遍缺乏利用社区资源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课程资源观使教师习惯于将眼光集中于幼儿园现有的资源上,大多数教师更愿意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来搜集课程资源。虽然也有偶尔的“邀请消防叔叔来讲课”等引进来的课程内容,但这些大多是依据幼儿园某些重要规章(如安全教育)因势而开展,并不是教师们充分意识到去如何有效地利用社区中的各类资源。

(二)很多教师不愿意去利用社区资源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幼儿园是其工作的地方,这里才是她最熟悉的社区资源,幼儿园之外对于她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社区各类资源难以控制,这就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多不便。

更令教师担心的是进入社区后的安全问题。教师宁愿选择在幼儿园中开展各类活动,也不愿去利用社区资源。

(三)有意向却不懂如何去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

也有一些教师很想也很愿意去利用社区资源,但很多教师不懂如何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容易出现以下几种不足:

1.社区资源丰富,但抓不住重点。

社区中的资源很丰富,如人力资源中有各种各样的职业:医生、警察、路边的艺人等;环境资源更加丰富:广场、健身房、超市等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地方。面对如此多的资源,教师容易“晕头转向”,导致最后只是尝尝鲜、散散心的结局,并没有使社区资源得到应有的利用。

2.幼儿没有真正成为“参与的小主人”。

在一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的活动中,如“逛超市”、看艺人做糖兔子或者请消防叔叔来灭火等诸多活动都是幼儿们在看、在观察,却没有实际参与其中。蒙台梭利曾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可见,最重要的参与被很多教师忽视了。

3.缺失后续的反思、再利用的过程。

教师在利用社区资源时时间较短,幼儿很大程度上是顺从教师的安排与决定,却没有依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当幼儿对某些事情有浓厚兴趣时,随着活动的结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也戛然而止,很多可以反复利用、利用后再改进、持续开展的社区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二、利用社区资源优化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一)挖掘社区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

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社区是与幼儿生活发生紧密关系的环境,它所包含的一事一物、一草一木都是幼儿课程中最生动的内容。

(二)利用社区人力资源丰富课程实施

1.赢得家长支持,提升家园合作。

幼儿园应当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要鼓励家长不断地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增强他们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发挥其聪明才智,为幼儿园献计献策。教师可以邀请家长根据幼儿在家的表现和活动来发现幼儿的兴趣,当教师认为这些兴趣点为大多数幼儿所拥有并且值得幼儿团体来探究体验时,就可以将这些“小点”发展成为“大点”,带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实幼儿园课程设置;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开展亲子课程,将家长带入到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中,成为幼儿的伙伴。这些都有利于幼儿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也有利于增强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家园合作的开展。

2.依靠社区中的职业人员设置适合幼儿的专业知识课程。

社区中人力资源异常丰富,有警察、医生、消防员、环卫工等等,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将给幼儿园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古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幼儿教师不可能什么都知道,特别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幼儿园可以邀请社区中专业人员来幼儿园中给小朋友开展知识讲座或者上一堂课,如邀请医护人员开展“我讲卫生不生病”的讲座,让幼儿去使用医生的听筒、穿白大褂;请消防员叔叔带上灭火器带幼儿实地演习防火灭火小知识,引导幼儿观看消防叔叔的制服、消防车的装置和使用。这样的课程开展既保证了课程的科学性,丰富了课程实施过程,又让幼儿亲自参与到了活动之中,给幼儿提供大量机会去接触不同职业的人,社会知识和经验得到丰富,社交技能和能力得到提高。

(三)丰富课程评价主体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改进的前提是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真实的观察,需要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获取评价对象的全面信息。

1.家长评价,亲切自然。

幼儿园评价已经改变了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单一现象,幼儿自评、园长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形式结合的评价成为提倡的方式。幼儿园在实施课程或者开发新的课程后,可以邀请家长来体验、评价。

幼儿园鼓励家长参与与评价,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家长眼中理想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从而为幼儿园课程进一步改进提供建议;通过家长评价家园互通,可以更好促进双方的交流。

2.社区人员参与课程评价。

邀请社区人员参与到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中,增加评价主体的多样性。通过社区人员不同的知识构成和视野来看待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就可以跳出幼儿园这个小圈子,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发现问题,可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建议,使幼儿园教育进一步集思广益,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的发展与社会地位和口碑的提高。

社区资源包含丰富,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社区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和完善,进而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和晓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支持幼儿园教育[J].时代教育,2009,(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3]李远秀,杨秀蓉.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06,(21).

第7篇: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校 家庭 社区 教育共同体

随着社会化学习建设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习的范围也不仅局限于校园中,家庭、社区成为学习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在更广阔的领域中融合,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共同体,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具有统一规划、同步发展、融合沟通、共享繁荣的共同体。

我国现阶段在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相互联系较少,沟通不畅。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互动较好,开展了一些活动,促进了彼此的交流。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样的沟通交流形式较少,效果不佳。特别是在一些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学校、家庭间的沟通基本脱节,学校与社区更是处于隔离状态,学校独立于家庭、社区之外。并且现阶段也没有对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造成共同体建设的一些困难。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社会化学习的发展,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不利于对整个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

如何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在我国古代,由家族开办的学堂与现代教育共同体有着一定的联系。学堂一般由家族出资兴办,学生多为本族子弟,校址多在本家族的地域范围,教师也多是本族或本地有声望、有影响力的人物。这就形成了学生不仅在学堂里面学到知识,在各自的家庭中和整个的家族中一样可以接受教育,形成了以学堂、家庭、家族为组成的教育共同体。而当前的教育环境,致使我们的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比较疏远,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甚至对学校教育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如何将三者结合起来,还需要比较深入的实践研究。

第一,要在观念上树立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观念。社区和家长要转变把教育仅仅看成是学校职责的观念,转变学校教育是独立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外的观念,要正确意识到学校教育与社区、家庭教育之间是互相并存、互相补充的共同体关系,三者彼此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只有建立教育共同体,才能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可以成立学校、社区 、家庭协作委员会,以社区为平台,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家长为主要教育者,教师起辅助协调作用,制定出相应的协作委员会章程,育思想,确保教育统筹。

第二,建立社区学校。社区学校有可实现的确切领导,有与本社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方针、政策,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成为实体性单位。但目前我国这种社区学校还比较少,主要集中于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在各地具体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第三,要明确教育共同体的监督、管理机构。建立教育共同体后,对其监督、管理工作就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主管部门或机构,就会导致共同体工作一盘散沙。因此,明确对共同体的监督、管理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监督、管理机构中,要求有学校教育的参与,还要有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力量,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力量。此外,还要有一定的评判标准与考核机制。如在美国,通常监督机构会制定社区关系目标来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及社区的管理人员还要接受考核。我国有一些地区也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工作作为对相关人员的考评内容,但往往不注重成效,流于形式。

第四,可以实行双向开放活动。开展以学校为主,家庭、社区为辅的合作活动,如教师志愿活动、亲子活动、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开展以家庭为主,学校、社区为辅的合作活动,如家长进课堂、家长义务服务、家长沙龙、家教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以社区为主,学校、家庭为辅的合作活动,如社区卫生评比、文明社区创建、慈善义卖等活动。

第五,建立与完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相关政策、法规。应在具体的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关系,三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麻烦。这样,才能使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得到法律保障。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都非常重视这一点。如美国规定公立学校需要对社区的不同机构提供一定服务。台湾规定了学校有参与和推展社区教育的职责。但从整体来看,我们针对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相关法律、政策较少,而且很多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没有具体地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之中。相关部门的一些领导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

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可以推动和谐校园创建各项工作的开展。学校、社区、家庭之间融合互动,利用各种家庭、社区资源,可以强化学校自身建设,扩大教育空间,形成教育合力,优化教育环境。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也更新了社会的教育观念。家长们通过参与学校、社区的活动,对教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也开发拓展了校本课程资源。

学校与社区、家长的互动活动,拓展了学校的课程内容,促进了课程开发。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也促进了学生社会的发展。家长和教师普遍反映经常参加社区活动的孩子在认知、情感、合作和性格等方面都普遍表现优秀。

综上所述,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已经成为社会化学习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沈立,徐玉珍.为智障儿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共同体.

[2] 丁翠.思想理论教育,2011(22).

第8篇: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族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普法工作的成败,肯定了社会的稳定,而当前突出显现的社会上青少年犯罪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工作安定和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由此,我们和平社区把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精神文明,综合治理的规划中,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社区力量,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从源头上遏止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增长势头,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我们和平社区在区政府、天山街道办事处的关怀指导下,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工作,社区党支部形成合力,动员和组织全社区各族居民齐抓共管,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列入支部和居委会目标任务,制定职责,明确责任,支部还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向社区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社区成立辅导站,形成家庭、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网络,组织社区青少年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以宣传为依托,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社区小家平安,社会大家方能平安,大力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和宣传画册进行宣传,组织社区青少年参加“拒绝、崇尚科学”的图片资料展出活动,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动态变化,开展禁毒教育,提高禁毒的能力。

三、坚持教育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注重施教。

1、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聘请离退休和在职的法院,检查院等单位的同志担任咨询员,讲授法制课,如何对“×××”的危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给社区青少年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

2、举办“我的家园”读书作文比赛,少儿手工制作,社区青少年参观列史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社区青少年即受到教育,又充分开拓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3、组织开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讲座,社区长年注重开展工作,把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推向,科学的文化占领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第9篇: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一、高校具有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天然优势

以人们社会生活最基本单位社区为依托的社区教育,是构筑以人的不断完善、发展为目的,将各种教育因素整合在一起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形式。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性与大众性特征决定了其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高校具有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天然优势。(1)高校具有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人才优势。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社区教育服务价值的实现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由于大多数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对社区教育服务属性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到位,甚至出现误解,从而大大降低了社区服务的有效性。社区专门教育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问题。高校丰富的教师资源不仅能够有效满足社区教育与培训工作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智力支持,成为社区教育发展必要的思想库。高校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广阔的学术视野必将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2)高校具有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空间与环境资源优势。

社区教育的特色形成,教育质量的提高都需要社区不断地延伸自身教育服务的实践空间,必须将各种社会教育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寻求多元化的教育实施平台,开发并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高校教育资源的公共性、多元性与社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诉求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基础。大学开放的教育空间环境不仅能够为社区教育的实施提供优质的、广阔的实践平台,而且能够为其教育服务的实施提供丰富的物质与文化性资源。高校通过建立专门的致力于服务社区教育的实践基地,不仅能够弥补社区教育能力的有限性,还可以有效地提升社区教育服务的质量。(3)高校具有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基础。高校是培养各方面人才的摇篮,享有知识“象牙塔”的特殊社会地位,是社会先进文化生成与发展的重要基地。服务社会,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价值引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社会公众同样期待高校能够成为社区教育的公共空间,引领社会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社区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繁荣社会公民文化,传播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方面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二者的有效互动与合作必然会形成优势互补的社区公民教育新模式。

二、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

明确的功能和价值定位是高校社区教育服务实践的逻辑起点。只有理性的认识高校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高校社区教育服务实践才会有实效。笔者认为,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在于拓展高校的教育服务功能,丰富高校的文化内涵,寻求教育先进文化理念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融合平台。

1.拓展高校的教育服务功能长期以来,高校被认为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前沿阵地,高校应有的开放性与社会一直要让位于高校的知识性与技能性教育。为此,北大校长陈佳洱院士在北大百年校庆举办的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为主题的高校校长论坛的演讲中指出:“引导社会向前发展是高校应予完成的使命。”高校应当成为国家的思想库,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为国家和社会服务[3]。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服务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首要价值取向就在于,要实现高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效衔接,将高校的教育服务功能由学校延伸到社区,由正规的学历教育拓展到非正式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效满足我国公民日益增长的社会性教育需求。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应该成为地方社区发展的思想库、引领者,应该成为区域的学术中心、文化中心,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基地。

2.丰富高校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内容社区是一个天然合成的社会文化与习俗,社会知识与教育的集散地,社区因此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竞相争取的社会教育资源与教育空间。高校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依托社区教育的独特资源优势,丰富高校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内容。高校参与到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来,对于增强高校办学的开放性,提升高校的办学品质及社会影响力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校通过参与社区教育与培训,不但可以拓宽教师群体的教育与研究视野,还可以增强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需求之间的契合性。此外,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文化资源也为高校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基础。因此,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构建专门的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不仅能够发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也是体现高校自身价值,培育自身教育特色,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3.寻求教育先进文化理念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融合平台社区是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先进文化理念传播的重要平台,是高校获得社会资本的重要基地。学校社会资本是指学校存在于社会网络关系之中并能够被学校投资和利用以便实现学校目标的社会资源。如何将高校的优秀科研成果以及其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先进理念有效地进行传播,从而为社会公众的生活与生产服务是当代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社区是公众生活与交往的重要场所,因此,社区往往集合了社会公众生产与生活所需的基本资源,社区对社会先进文化理念也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高校与社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交集,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即是有效开发并利用社区的教育需求空间,为自身的科研成果与文化传播寻求更好的社会性平台。

4.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发展模式创新高校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已经被社会所普遍认可,如何增强高校社区教育服务功能的实效性,提升高校以及社区教育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应然功能,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实践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

(1)创办富有地区生态特色的“社区学院”。高校创建专门的以服务社区公民为宗旨的“社区学院”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地方院校已经开始出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将高校的教育功能由正规的学历教育拓展成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休闲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与培训。高校创建的“社区学院”主要应开展如下几方面的社区教育与培训工作:①开展面向社区工作者的专项教育与培训。通过对社区工作者实施职前与职后的教育与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务实性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专职队伍。②开展系列面向社会的社区教育与培训活动。以“社区学院”为中心,利用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进而以高校“社区学院”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龙头,通过运用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等手段开展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的社区教育活动。③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与社区教育研讨会。根据城市社区的现实需求情况,开发多样性的,模块式社区教育课程内容,通过专题讲座和主题报告的形式对社区居民展开相关的教育与培训。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对社区教育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社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通过科研立项,对社区教育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相关的研究成果,提高人们对社区教育的原有认知水平。高校创建以服务社区公民为宗旨的专门的“社区学院”,对于转变以往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传统理念与传统模式,形成一种新型的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相符的社区教育模式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高校与社区合作建设开放的教育与艺术惠民基地。当前,我国公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正在由享受一般的大众性、休闲娱乐教育向享受优质的、个性化社区教育的转变。我国社区教育的供给能力与社区公民的多样性、选择性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突显。从社区教育内容层面来看,我国社区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宣传和文体娱乐两个方面,承担这两项工作任务的是街道居委会,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根本需要。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正确认识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社会价值是十分必要的。高校通过建立专门的致力于服务社区的教育与艺术惠民基地,开展社区艺术教育活动,实施艺术惠民计划。通过对不同层次和具有不同需求的社区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教育,在社区形成居民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积极友善、健康幸福的和谐氛围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惠民工程,也是彰显现代高校大众性与开放性精神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