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的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参加了我村里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几天的活动时间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获得了锻炼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几天的实践活动,使我懂得了一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在炎炎夏日列日当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实践活动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耐性,更重要的是体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到,自己的能力能否得到社会上的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的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苦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在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个正确的目标,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龙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的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是很理想!
多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师生认识上缺位,参与面不广,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自身成长的重要环节。中央和教育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强调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对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指导。然而,一些高校未能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认识偏差。一部分高校未能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轻视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有些教师认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与自身专业教学没有关系,不愿参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许多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是一项硬任务,被动地接受和应付。有些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种认识上的缺位明显表现出学生主体意识的淡薄,未能认识到在社会实践中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重要价值。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实效性差
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工作不到位,缺乏严密监督和评价等原因,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教师由于认识不足、工作繁忙,缺乏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指导,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对社会实践报告结果没有严格要求。一些学生存在明显的走过场,比如开展的社会调查对象数量偏少,甚至有学生在社会实践登记表直接找单位盖章敷衍了事。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国的国情、改革的成果、人民群众生活的深入了解,从而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不利于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2]。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僵化,与学科专业结合不紧密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普遍重视社会调查、家教、参观考察、公益劳动等传统形式,与学科专业结合不紧密,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符合。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不宽、内容不丰富,不利于学生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的选择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要彰显育人的本质和功能。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不完善,经费短缺,缺乏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实践制度是开展和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础。部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领导管理制度、目标导向制度、过程监控制度、激励评价制度等,难以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实效性。部分高校办学经费紧张,加之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资金支持不到位,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总之,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规范的长效保障机制未能建立和形成。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营造师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育人工程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因此,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力量,在全校形成“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3]。高校要彻底改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英模式,避免点上轰轰烈烈、面上鸦雀无声的状况,重视师生全员参与,回归实践育人的本真意蕴,满足广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教师应重视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作为教育主体,大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速其自身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通过实践成长成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价值,发挥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开展好社会实践,提高实效性,进而从根本上规避形式主义倾向。因此,要让学生提高认识,端正社会实践态度,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二)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拓宽社会实践领域
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的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红色之旅”学习参观以及“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文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了具体阐释。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既包括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而高校校园也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舞台,如社团活动中的社会实践、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广泛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良好平台,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挖掘课程学习、校园内外社会实践内容,进一步拓宽社会实践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三)全方位育人,加强与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创业就业相结合
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社会实践要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一是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专业教学相结合。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对大学生来说,要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自己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增强学好专业知识的动力,同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专业发展现状和努力方向,促进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5]。二是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科学研究相结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三是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创业就业相结合。大学生创业就业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方面,学校要优化创业就业环境,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项目,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
(四)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实践长效保障机制
论文摘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令不少家建物质条件变得相对丰厚,加之社会并技信息高度发达,扣今的学生,特别是中考落榜而选择鱿读职业学校的手生,由于长期沉逮于物质享受中,家建又缺乏有效的引手。因此不少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处于迷惘状态,找不到自我,对学习丧失兴趣,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这些缩合素质相对杖低的学生,知果我们中职教学还是采用理论满堂灌的模式,必然导致反效果。本文从根派粉手,揭落当今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并就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工作事项提出我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望能肠教!
1中职学生的现状
目前,就读中职类学校的学生多为考不上理想高中而又想学一技之长的人员。由于知识理论水平、自主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方面上跟高中学生和高职学生有一定距离,因此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学生管理上也相对困难些。主要是学生的思想受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少令人忧虑的状况:思想品质上存在一些不足;道德品质上出现一些偏颇;个性心理的品质表现不容乐观;生活品质方面存有不良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现象:(1)由于学习基础比较差,基本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的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少部分学生甚至厌学,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2)对校纪认识不足,不愿意受学校纪律的约束,以自我为中心,责人严律己宽。(3)学生普遍大胆、开放,自我表现欲强,敢想敢干,不顾后果。(4)攀比、摆阔心理严重。(5)缺乏责任感,欠缺奉献精神,重视“利益”(6)对批评教育有较严重的对抗和敌视情绪,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2参加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思想、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并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真正转变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技能。
2.1社会实践为中职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提供机会
当代学生是幸福的一代,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物质条件宽裕,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长辈视其掌上明珠,什么辛苦的活都不让干,不缺钱,要什么给什么。相对七、八十年代的学生而言,有着天渊之别。然而在物质条件非常丰厚的今天,当代学生唯独缺乏的是对贫穷、勤劳的认识和感受。
2.2社会实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有效手段
思想政治课是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实践锻炼是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实践锻炼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学生提高认识,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现在的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劳动,劳动习惯差,“娇”、“骄”二气严重。为改变这种状况,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我们组织了学生到本区生产企业去参加实践锻炼,不少学生通过劳动锻炼,思想道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3社会实践有利于提升技能
长期以来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单一,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课堂满堂灌,缺乏说服力,缺乏生机和活力。组织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贯穿于实践当中,从社会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吸收了不少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知识,克服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毛病,理论联系实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更好地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 转贴于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路
社会实践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以实践的方式让当代青年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然而,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学校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简单化了。为此,针对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路,笔者提出以下几点。
3.1制定社会实践学分制.推动社会实践日常化、持续化
日常化社会实践要打破时间限制,并设置长期计划,将实践与教学融合在日常教学秩序中。中职学校可将社会实践设置为三部分内容,即:专业实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专业实习按照原有的实习计划和学分计算办法计人学生学分;校园文化活动以学校学生管理机构统计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情况为标准,累计获得学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学校在专业实习以外通过其他方式或途径让学生深人社会,参加社会劳动或志愿服务工作,从而让学生更正面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理解社会。该学分的获取以学校学生管理机构统计为标准。以上三部分学分同时具备方可成为学生毕业的条件。
3.2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中
社会实践活动把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各中职学校应将实践教育作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践活动的管理上要制度化,并将它纳人教学计划,给予必修学分,加强考核。同时还要注重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假期社会实践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制定大纲,编写教程,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规定实践时数、形式、内容和要求,派遣相应老师从中指导,使之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
3 .3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
筹建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建设,是社会实践规范化的前提。按照“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因地制宜建立一些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要多渠道地开辟实践基地,使之网络化、经常化、制度化,方便学生长期持续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反馈检验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主题选择应坚持趣味性的原则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型课程,只有让学生对此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真正主动地参与实践。因此,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就是趣味性。比如,在科学课中有很多关于小动物饲养的内容,这也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来确定活动主题。笔者在教《蜗牛》时先让学生去菜地、花圃里找来蜗牛饲养,并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自己的疑问和发现:蜗牛几天不吃东西为什么饿不死?蜗牛的血液为什么是蓝色的?蜗牛爬行时为什么会留下白色的痕迹?蜗牛的触角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去采访教师、专家,查阅资料,写出自己的研究心得。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饲养,亲自动手实践研究,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发现的问题也更有价值,探究的过程也充满了快乐,体会和收获也更深刻、更丰富。
二、主题选择应坚持多样性的原则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第二部分“课程结构”的第5条作了这样的论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这四个领域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当然还有许多非指定领域的内容可以纳入进来)。这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活动内容选择指明了方向。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上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校内的、身边的内容。可以渗透各学科、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结合生活资源选择主题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学习为基本方式的课程,更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关注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等,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生活资源选择综合实践的主题开展活动。比如,如今汽车已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因此,笔者利用这一资源,开展了《汽车与生活》这一主题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学校门口考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学生观察到了一系列的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汽车的种类有哪些?汽车与环境有什么关系?怎样减少汽车尾气对人体的危害等等。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上以及身边的汽车获得信息,然后进行分析、交流、总结,并向人们发出绿色出行的倡议。这样的主题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
2.结合地方特色和人文特点选择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因此,结合地方特色和人文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更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生活、关注人文。如我们的家乡是闽学鼻祖杨时的故里,也是理学名邦。杨时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的精神广为传扬。为此我校五年级开展了《杨时文化故里传扬》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访问、查阅历史资料,确定了杨时的故事、杨时与理学、杨时诗词欣赏、杨时文化与文明礼仪等多个活动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并通过图片展览与介绍、故事比赛、经典诵读等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开展这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锻炼了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结合社区特色选择主题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社区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生活和文化氛围,充分挖掘社区中蕴含的课程资源设计活动主题。如南词是将乐主要地方戏曲之一,很多社区都有业余南词演出队,经常组织庭院表演。由于南词演唱曲调委婉动听、雅俗共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为此,我校充分挖掘这一资源,开展了《文化奇葩——将乐南词》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制定了详实的计划与活动方案,通过了解南词、学唱南词、庭院表演等形式开展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受到了传统艺术的熏陶。
三、主题选择应坚持实践性的原则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
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具体过程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也可以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活动组织。
(三)、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高中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保护母亲河、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5、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7、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三)、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各位同学要认真填写2009年寒假社会实践表,并以书面形式做好总结并附带证明材料。
入选理由 从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课程设置与要求、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评价、专业师资、实训实习环境等方面对专业教学标准的内容做了具体规定,并对标准制订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相关要求,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主要内容 在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方面,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要建立更加灵活多样、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制度,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在培养目标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与要求方面,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专业技能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要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教学时间安排方面,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1周一般为28学时。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学时。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累计总学时约为1学年。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原则上为1学年。选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在教学评价方面,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在实训实习环境方面,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实训、教研及展示等多项功能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在专业师资方面,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并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出台背景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仍存在专业结构不科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培养目标等问题。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做好中职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教育部出台该意见。
时间 2012年12月7日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课程设置充分体现技能性,以专业能力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
职业教育不同于“学科型”教育,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短暂的试用期后能够快速融入现场、并能独立操作的技术工人。因此制定课程时在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之外,更应该强调的是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性的培训。为此,可以请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和学院专业教师一起探讨课程改革,确定培养目标的就业岗位要求,注重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做到有的放矢,并将岗位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与学期评比和毕业安置结合起来,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技工院校的学制是三年时间,但大多数学生在校时间是两年,有的甚至不足四个学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过硬的操作技能呢?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内容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为着眼点。所以,在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时,不宜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应依据将来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取舍,做到知识结构有序可循,既有目标性也有相融性,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呼应,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合知识,确定基本内容。同时,明确课程中主要内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结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过多地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么做”。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正确运用方法进行操作,或是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激趣引思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遵守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目的,片面强调知识的积累,教学手段单一,学生以通过学期考试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能力被抑制,学习成为一种负担,毫无兴趣可言。这显然不能达到技工教育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所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具、元件、仪表、挂图以及场地等硬件设施,努力营造实际的工作场景,将干巴巴的授课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尝试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将教学重心由“教”转移到“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体验真实的工作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
四、教材的选用
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有特色鲜明的教材作为支撑,教材不仅是教师授课时的主要依据,同时还必须满足学生自学的有关要求。目前,市场上职业院校的教材版本很多,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笔者认为,不同的课程教材也要分别对待,对于专业基础类课程应优先选择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规划教材。专业技术类课程根据教学需要和用工单位的要求选择教材,以满足学生未来工作的要求为首要目的。同时,还可以组织专业资深教师自行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这样,即充实了教学资源,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准,可谓一举两得。
五、创造培训条件,实现专业教师“双师型”的目标
关键词:礼仪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创新
2014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把职业教育的培训目标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对职业技能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用礼仪规范塑造中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形象、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才能造就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礼貌礼节公共课在我校已经推广,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不断改革,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自身的修养及综合素质,达到职业教育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本文就笔者在礼仪课程教学方面的实践进行总结,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创新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与目标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礼仪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个人来说,礼仪是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中职院校学生由于年龄、教育层次、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自身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认识。普及礼仪知识让学生自觉用礼仪规范要求自己,遵守校规校纪,注重言行举止,懂得为人处事的章法,以和谐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塑民族精神的认识,完善人格,提升精神品味。
二、礼仪课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的礼仪课在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灵活、完善,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状况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教师授课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一般是缺乏互动性的“填鸭式”,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精神懈怠,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授的内容无法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与回应,教学效果较差;教师仍拘泥于单纯的理论讲授,忽视实践训练,学生为学理论而学理论,结果是只懂理论,不会运用,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方面。
三、礼仪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创新
3.1课程整体设计
礼仪课教学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课堂延伸至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意识及行为习惯。整体设计包括礼仪课程教学内容;专项礼仪活动;效果评估等方面。
(1)教学内容部分:
其教学内容主要选择学生在校园生活和走向社会所需的最基本的社交礼仪事项及其规范。仪表礼仪模块:主要包括仪容修饰、行为举止、表情神态、常规着装和佩戴饰品等;公共礼仪模块:主要包括校园生活礼仪、餐饮礼仪、商务礼仪、日常礼仪、职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交往礼仪模块:主要包括称谓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电话礼仪、交谈礼仪等。
(2)专项礼仪活动部分:
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弟子规》学习评比活动”、“个人形象魅力大赛”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礼仪的魅力。
(3)效果评估:
素质提高效果评估:主要针对学生的状态、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对2014级常规生从入校阶段(家长)―学习礼貌礼节课程后在校学习、生活(班主任、家长)―实习期间(实习教师、实习单位)测评学生素质及表现,通过信息反馈,评估礼貌礼节课程的教学效果。
3.2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用多元教学方法代替单一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处于活跃、放松的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根据礼仪课程实效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体验―感悟―行动”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课堂组织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的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3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与运用。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发言法、情景互动法、电教教学法、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由于礼仪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列举典型实例,通过学习、研究案例,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与判断力;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讨论发言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在课堂教学上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他们的思考。通过讨论,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达到师生的共鸣。
(3)情景互动法
通过积极的教学活动去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分组演练,学生对这种模拟教学兴致高,积极性大。情景互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动态的礼仪问题进行分析与决策,也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和胆量,巩固和检验学生相应的礼仪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礼仪的自觉性与实际运用礼仪技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电教教学法
礼仪课程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尽可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穿插名家讲座视频,采用光盘结合观摩分析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提升教学效果。
(5)实践活动法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预设 生成 辩证思维
预设是围绕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在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过程;生成是主动选择信息和建构信息的过程,是对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加工。预设与生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就对立而言,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容易被课前细致的预设所束缚,变成机械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
一、预设:挖掘内涵,预想状况
精彩的预设,要探求核心知识,追本溯源,从整体上把握政治知识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衍生,思考学生可能生成的问题和教材知识的前后因果关系与左右联系区别,预设联结的方法与途径。
在高中政治备课中,教学设计更多强调一种粗线条,提倡以版块式的特点呈现,这样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和变动。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就已经对新知识点比较熟悉,我们就可以对复习铺垫这个教学板块一带而过。如果在新课程展开之后,发现学生需要对铺垫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掌握,我们就可以加大对这一板块的教学力度。从全人教育观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功能做出预先的设定。这种设定源于人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需要,然后由这种需要促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功能适应,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形态。
如必修4《社会发展的规律》一课,资产阶级改革背景内容有三点: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三是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学生对三者的关系往往不去理解,不去追问内在的联系。教师通过挖掘知识的“内涵”,引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改革”的理性概念,让学生对应背景内容进行比较学习,促使学生生成新的理论认识。而具体到每一课时主要从宏观上把握,如本课的教学预设片断: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
2.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因: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读名言,说道理: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恩格斯);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问:这两则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在编排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板块特征,单元是构成教材的基本单位,每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综合探究三部分构成。辅助文设“相关链接”、“名言”和“专家点评”这样的块面,在预设时要认真研读。
二、生成:整合知识,碰撞思维
建构主义的评价观主张: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进行知识的重新整合,让学科教育插上翅膀。
整合知识,我们要强化设计科学的导学案,先学后教。导学案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要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先学后导,学生整合知识才有基础。
磁撞思维,零星的思维火花也能点燃对传统的扬弃。如有一次,笔者让学生回答:在激烈的市场中企业怎样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学生讲到其中的一个措施就是企业要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笔者马上抓住了这一细节,并进行引导。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错,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一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某一行业中某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效率,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某一行业的劳动效率;二是企业要使自己在竞争中取胜应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也可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认识,从而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教学。
学生正处于思维的敏捷期,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以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总之,用辩证思维走好“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木”,学生才会激情四溢,睿智流淌,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才是新课改所需要的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魏成桥.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处理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J].教育艺术,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