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外营销推广方式范文

海外营销推广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外营销推广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外营销推广方式

第1篇:海外营销推广方式范文

按照运营模式可划分为跨境C2C、第三方B2C、自营B2C、自营B2C+第三方B2C以及垂直自营五类,目前进口跨境电商们大部分采取海外直邮与保税进口两种模式,仅交纳行邮税。

据全球领先的智能化营销服务机构Webpower了解,目前运营有进口业务的电商有: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亚马逊海外购、网易考拉海购、洋码头、聚美优品的聚美极速免税店、唯品会全球特卖、蜜芽宝贝(更名为蜜牙)、1号店的1号海购、中粮我买网、寺库网、蜜淘、顺丰海淘等。那么,这些知名的电商们又是如何推广营销进口业务及产品的呢?

一、如何吸引和获得更多潜在客户?

聚美优品、唯品会、蜜牙宝贝等主营有进口业务的电商们偏好利用SEO、网络广告等推广营销,利用抵用券、专享红包等吸引用户注册或下载APP,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注册,绑定用户成为注册会员。唯品会提供给用户多种注册选择方式,利用邮件和短信为营销做铺垫。

二、进口关税在降,还继续价格战?

对于购买海外商品,价格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价格战”也是进口跨境电商们营销的主要战术。可喜的是,国务院批准对部分日用消费品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6月1日起,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护肤品、西装、短统靴、纸尿裤等产品的进口关税,平均降幅超过50%。其中,西装、毛皮服装等的进口关税将由14%-23%降低到7%-10%,短统靴、运动鞋等的进口关税由22%-24%降低到12%,纸尿裤的进口关税由7.5%降低到2%,护肤品的进口关税由5%降低到2%,共计14类商品进口关税税率大幅下调。这对于消费者和进口跨境电商们来说,是一利好消息,但是根据我国海关部门规定,货物通关进口过程中,除了关税外,还需要以商品的不同类别代征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所以,单纯依靠“价格”变动调整来带动营销销售可能依然势微。

三、EDM案例:亚马逊海外购VS京东全球购

1.“亚马逊海外购”商店是亚马逊为方便中国消费者而特别推出“海外购”中文海外购物服务,包括服饰、鞋靴、母婴、美妆、玩具、个护健康、户外及运动、电子、家居、厨具等品类国际选品,涵盖热销品牌,其称在售商品均100%来自美国亚马逊,在对顾客的营销诉求点上标榜:纯正海外购、实时国际价、跨境及时到、客服本地化,充分利用了其全球商品采购及配送网络优势。

2.京东全球购自营旗舰店推出特色“国家馆”,让用户可以根据全球区域国家喜好挑选产品。把正品保证、全球直供、售后无忧、总有新奇,作为打动客户的营销诉求点。

3.亚马逊VS京东:日常价格促销推广邮件

亚马逊具有完善的全球电子邮件营销体系,在国内和国外都非常注重邮件营销,其邮件营销涉及日常促销推广、售后服务、顾客消费体验改善等客户销售过程,并且基于客户、数据、渠道之间的大数据营销应用也使其走在了精准个性化营销的前沿。了解亚马逊全球邮件营销的秘密,请关注全球领先的智能化会员营销机构Webpower官方微信(微信号:webpowerasia),或登录webpowerchina.com,查询前沿营销视野文章《邮件营销解密:为什么一些品牌比你更幸运?》。

京东一直向用户发送产品、促销优惠以及服务的电子邮件,经过多年营销积累,也开始尝试根据用户的购物、浏览习惯向用户个性化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商品邮件,并通过在电子邮件中提供高价值商品为用户营造惊喜,以提升邮件营销用户体验,让电子邮件成为与用户长期沟通的渠道。

4.亚马逊VS京东:巧妙创意专题邮件

对于邮件营销的创意包装是考验营销人员功力的最好证明,在日常邮件营销中,如何围绕产品服务,利用节日、文化、热点突发事件等资源因素巧借力、妙整合,创建激发用户需求、吸引用户眼球的电子邮件,可以为电子邮件时不时带来一些井喷的效果,成为全年营销中的亮点。亚马逊的全球尖货TOP榜专题邮件、京东的情人节定制鲜花专题邮件,都是很好创意思路。了解如何创意策划高回报率邮件营销专题及进行全渠道营销推广,请登录webpowerchina.com,或直接拨打400 118 1598.

四、进口跨境电商,营销机遇在哪里?

第2篇:海外营销推广方式范文

中国家电行业最艰难时刻已经到来。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经济危机削弱消费信心、竞争激烈导致利润下滑,从来没有一刻,中国这几大家电巨头感觉到如此萧萧寒意。在2009年来势汹汹的危机困境中,家电巨头们开始进行不同方式的突围——创维将宝押在家电下乡的内需工程之上,长虹继续推进“大家电”的整合策略,而TCL除了进军家电下乡工程外,更是将眼光瞄准了亚运营销,期望通过体育营销的策略,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海外市场拓展打下基础。

第二轮的海外营销潮流到来

3月11日,由亚奥理事会、广州亚组委联合主办的大型迎亚运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亚洲之路”在科威特正式启航。启航仪式上,广州2010年亚运会合作伙伴、“亚洲之路”主要赞助商之一TCL集团向亚奥理事会和广州亚组委赠送了多媒体和空调科技产品,用于装备重访“海上丝绸之路”的 “阔阔真公主号”海船。

为这次亚运营销,TCL投入了巨大的资源:赞助费用超过8000万,并必须拿出2-3倍的费用来进行宣传推广。TCL如此看重亚运营销有深刻的现实背景:亚运营销是奥运之后,中国最重大社会公共体育赛事,具有极高的关注力价值。其次,亚运是在广州举办,而TCL是广东的企业,两者的文化与风格具有很高的吻合度,同时亚洲市场也是TCL海外市场的重点,所以以亚运为营销平台,扩大品牌在亚洲的影响力,提升消费者的认知度,这正是TCL看重此次亚运营销的原因。

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家电企业一直进行海外营销以及市场拓展的尝试,在进军欧盟、美国市场方面,也正在积累经验。在这10年中,“走出去”的口号虽然被企业高喊,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企业都能真正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有些企业在“走出去”之初雄心勃勃,未几就知难而退、浅尝辄止、甚至一败涂地。

而从2008年开始,中国家电企业开始了第二轮的海外营销的新浪潮,康佳、海信、长虹通过海外设厂、建立更多合资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拓展。而国际化步伐最早的TCL选择了亚运营销的方式,对亚洲市场进行全面进军。集中资源发展重点海外市场,让TCL品牌业务首先在主要新兴国家市场建立起竞争优势,应该成是TCL集团2009年海外市场策略的最重要部分。

广州2010年亚运会和“亚洲之路”大型路演活动无疑给TCL旗下各相关产业创造了难得的海外营销平台和发展机会。

三星的成功能否被复制

借助国际化的体育赛事一举成名的韩国三星电子一直诸多中国企业的学习标杆。

原本默默无闻的三星电子,在赞助奥运会开始国际化的体育营销之后,知名度、美誉度、市场份额、品牌价值上均取得了巨大提升,跻身世界一流品牌行列。

赞助1988年汉城奥运会当年,三星收入增长27%,其后三四年间均保持高速增长;1997年三星电子花费5000万美元成为TOP赞助商,2000年悉尼奥运会当年其收入大增36%;2004年三星电子继续赞助TOP,当年收入增长26%。

无数中国电子消费企业期望能够成为下一个三星——借助国际化的体育营销平台,迅速拉升知名度与影响力,实现跳跃性的增长,这是联想的梦想,也是TCL的目标。

当然,三星的成功绝不仅仅靠奥运营销。如果三星没有过硬的研发设计能力,没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没有团队的合作和睿智的指挥者,没有合理的均衡体制作为牢固的基础,也没有借助国际体育赛事快速崛起的可能。

在过去十年时间,TCL一直通过体育营销的策略迅速提升知名度:1996年,TCL与时处低谷的中国女排的合作,成立TCL郎平排球基金会;1998年,TCL赞助了中国排球协会。2002年开始,TCL连续4届赞助高尔夫欧巡赛。

随着国际化进程,TCL的体育赞助范围也扩大到了海外:在澳大利亚TCL赞助当地热门的赛马、棒球和橄榄球赛;在泰国,分别赞助围棋比赛和06年男足世界杯赛事转播;在印度,TCL成为板球比赛赞助商。2007年,TCL正式赞助中国国家女子网球队,成为TCL国家女子网球队首席赞助商,并组织以“网动生活 网动08”为主题的一系列推广活动。2008年11月,TCL赞助广州亚运会,成为广州2010年亚运会合作伙伴。

在中国家电行业中,TCL是对体育营销投入最多的公司——三星同样是韩国消费电子行业中对体育营销投入资源最多的企业。体育营销给TCL所带来益处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中国家电企业中,TCL是海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家电品牌之一,自2005年起,海外营业收入超过中国本土市场营业收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体育营销策略助TCL向着成为中国三星的梦想不断迈进,虽然中间还有不小的距离要跨越。

中国企业体育营销之路应该如何走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中国企业的体育营销热情点燃了到最高点。中国企业体育营销热,称是上中国企业营销方式的一种转变,也是中国企业迈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然而,中国企业对体育营销的尝试也并非每每成功。2004年的一场“龙马之战”——七匹狼公司花了400万元的赞助费以换取皇马足球队能够穿上自己品牌的衣服,但最后还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而与七匹狼一样的中国企业,在体育营销中吃亏的情况屡屡可见。

对于奥运营销战略,三星电子的看法是不要期待一次奥运就能把品牌提升到什么程度。奥运会的赞助应该是跟品牌的长期策略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应在一个长期的品牌策略指导之下或者是作为支撑之下,来开展这个与奥运相关的活动,而不是为了奥运而奥运,赞助奥运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方向,但不是最终目的,它应该只是一种手段。

第3篇:海外营销推广方式范文

关键词:壹号土猪;海外营销发展战略;SWTO分析;建议

1.研究的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养猪大国”,生产规模最大,生猪存栏数、出栏数和猪肉产量接近世界的一半。但中国并没有成为世界猪肉出口大国,出口量不足世界猪肉出口量2%,这与肉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本文选取壹号土猪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发展自己的跨国经营核心竞争力,制定合理的海外营销发展战略,走国际化的道路,以期其他猪肉生产企业可以从中有所启迪。

2.壹号土猪产品的营销发展现状分析

2.1 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广东天地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以“壹号土猪”为主导品牌,集育种研发、养殖生产、鲜肉销售于一体,采取“公司+基地+专业户+连锁店”全产业链管理模式。目前,壹号土猪已成为广州猪肉第一品牌,壹号土猪更是以每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高速成长,赢得超过百万级忠实消费者的厚爱,年销售额超过5个亿,成为当之无愧的细分行业领导者。

2.2 壹号土猪产品的营销发展模式

(1)上游产业。公司+农户+基地:值得注意的风险是农户可能违约。壹号土猪的应对方式是,对于敢于违约的农户,坚决不放过,杀一儆百。在每次找合作农户的时候,都会进行诚信教育,给农户展示违约者的下场。壹号土猪会坚决地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权,并且把判决书的复印件和违约者锒铛入狱的照片做成诚信教育的材料分发给农户。

(2)中游产业。壹号土猪没有自己的屠宰场,需要租用国家定点屠宰场进行屠宰加工,热鲜肉经过产地检疫、宰前检疫、宰后检疫三道检疫关口,确保加工出来的壹号土猪热鲜肉健康、安全、卫生。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只要管理好中游产业,便可以依托中游形成批发渠道。

(3)下游产业。配送:①提高员工对于物流配送成本的认识;②构建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统;③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④建立一套规范的KPI绩效指标评估体系;⑤加大公共关系力度(主要市场准入公关)。

3.壹号土猪海外营销发展SWTO分析

3.1 优势(Strength)

①生产标准化程度高,形成了相关的质量体系。壹号土猪具有严格的出栏规定和饲养说明,建立了自己的验收方式,保证了产品的品质。②连锁经营,销售渠道成熟。壹号土猪采用连锁经营的销售模式,并且拥有大批销售经验丰富的员工,到现在已经建立了比较有效、统一的销售网络。③产品差异化,拥有品牌优势。壹号土猪通过营销及媒体公关等手段将壹号土猪全面包装成为高端猪肉品牌,建立了相当好的品牌基础,为企业未来的战略指明了方向。

3.2 劣势(Weakness)

①纵向一体化战略存在风险。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延长了新技术引进的时间,而不同阶段的生产能力差异,也会导致价值链的不平衡。②易于模仿。猪肉市场进入壁垒较低,且竞争者猪肉价格较低,使得品牌忠诚度低的顾客流失削弱其竞争优势。③养殖户分散经营,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由于养殖户养殖较为分散,养殖过程难于进行统一管理控制,导致品质难以统一,无法发挥品牌共享的优势。

3.3 机会(Opportunity)

①猪肉行业受到社会及国家的关注。07年,08年各项财政扶持,09年出台政策,成立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绿色和健康的保证。②国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国家的支持给土猪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后盾,一个有力的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土猪进军地域市场的一系列费用和阻碍。

3.4 威胁(Threat)

①土猪市场进人壁垒低,大量新进入者涌人市场。由于壹号土猪产品辨识度低,易于模仿,市场上涌现了一大批类似的土猪肉销售企业,如“瑶土猪”,“五戒土猪”等。②生猪饲料价格上涨等导致的成本上升。壹号土猪出栏周期长,饲养水平要求高,饲料价格的上涨对壹号土猪造成了冲击,压缩了土猪的利润空间。

4.壹号土猪海外营销发展战略建议

4.1 细分海外市场,确定目标市场

壹号土猪属于高端肉制品出口,所瞄准的目标市场只能是发达国家中的部分猪肉进口国,如韩国、日本、俄罗斯、墨西哥、乌克兰、德国等国家。由于欧盟、美国、加拿大等传统猪肉出品大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明显的产品优势使得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在短期内坚不可摧,因而,壹号土猪可以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推出不同的肉类产品,鲜冻猪肉、土猪腊肠的产品类别需要进一步细化,以便凭借优质肉品和精细化服务逐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4.2 分析市场进入难度,选择最佳进入方式

在市场进入难度方面,发达国家市场营销倾向于绿色健康食品,这主要源于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高,饮食观念先进,崇尚健康与环保的消费方式;在技术要求方面,发达国家经常通过“环保例外权”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设置贸易壁垒,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障碍重重。可见,壹号土猪最佳海外市场进入方式为直接出口、间接出口,或出售特许经营权,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市场操作难度及有效管控市场风险。

4.3 成立海外营销部,加强组织人员管理

壹号土猪开展海外营销业务,需要有专门的海外营销部门来开拓市场,维护关系、促成成交、收集分析和传递市场信息。因此,壹号土猪必须成立专门海外营销部负责肉制品营销,且需要公司总部包括财力、管理、货源供应等方面强有力的支持,该部门设置要求精简高效,部门人员配置应严格遵守以事定人、以岗定人的原则,按照海外业务状况及需要科学增减与完善。同时,公司还要通过建立健全壹号土猪海外营销规章制度,强化部门、各分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实现壹号土猪海外营销发展战略平稳快速推进。

4.4 组建海外销售网络,提高渠道营销控制

壹号土猪在营销过程中,为快速占领海外潜在肉制品市场,扩大产品销售量,在面向国外超市、餐馆、商贩供应肉制品的同时,应积极在海外国家或地区寻找有一定实力、守信誉的优质商或分销商,科学构建绿色营销渠道,拓展企业在国外肉制品市场的推广销售,通常情况下仅设有一级渠道,渠道简短、环节畅通,耗费降低,效率也更高。这种渠道营销方式,既可以降低公司营销成本,也节省了支付商的佣金。同时,也充分利用了海外商或分销商优质的分销渠道资源和人力资源。

4.5 实施公关营销,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壹号土猪海外公共关系的对象涉及当地政府、商会组织和传播媒介,这区别于企业在国内开展营销推广,主要源于国外农业品在海外市场销售往往受到自当地政府和农协的打压,特别是当地政府官员时常制定政策和立法保护本土农产品销售而限至国外同类产品。壹号土猪海外营销部要想获得稳固的当地市场份额,必须通过公关手段维护好与当地部门的关系,熟知他们的行政意图,尽量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与此同时,还要适时投入到当地的公益活动中,积极树立壹号土猪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以便产品营销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结语

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制定壹号土猪海外市场营销发展战略,必须在预见性地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笔者希望通过壹号土猪海外市场营销战略分析,能对正在从事其他肉类产品海外营销活动的企业和个人起到一些参考借鉴意义。(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东海校区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勇坚.加快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J].全球化,2014(10):84-97.

第4篇:海外营销推广方式范文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的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从历史和其它国家的经验来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民营企业获取新的发展机遇的重要途径。目前,浙江省是国内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比较早,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的省份之一。因此,本文通过评析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力图为我国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一些启示。

一、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者中,中央企业及单位仅占5.6%,各省市的投资者占了94.4%。其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黑龙江六省一市的境内投资者数量占总数的70.2%;浙江省的境内投资者数量最多,占22%;七成的私营企业投资者来自浙江、福建两省。从设立境外企业数量看,中央企业和单位占19.6%,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北京、福建、上海、河南、黑龙江七省两市的境外企业数量占境外企业总数的六成,其中浙江省是中国拥有境外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此外,根据浙江省外经贸厅课题组的《浙江境外投资创业现状的调查》,截至2003年底,浙江省经审批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1382家,位居全国首位;投资遍及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额6.09亿美元,其中我方投资额4.45亿美元,每年带动出口15亿美元。浙江省企业境外投资的领域除一般性贸易投资外,投资项目涉及轻纺、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筑、专业市场等行业。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到1999年之前,主要是通过在境外窗口公司设立分支机构,了解海外市场。1999年,浙江省提出了“两个推动”,即推动本省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到境外投资,积极开展加工贸易;推动省内商品专业市场到境外设立分市场,开展跨国经营。此后,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受政府推动,开始加速发展。现阶段,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全面推进时期,投资规模、企业数量、涉及行业领域、投资方式都在不断发展。

二、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评析

(一)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块状经济”专指以制造业为主体,具有产业集群特征,富有浙江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态。“块状经济”表现为以某一行业的骨干企业作为龙头,以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家庭工厂配套协作为基础,在某一区域内形成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和现代化生产的企业群体。绍兴的轻纺、领带、袜业,宁波的服装、机电、塑料,嘉兴的皮革、建材,温州的皮鞋、低压电器,萧山的汽车配件和永康的小五金等,都是浙江省具有鲜明特色的“块状经济”。

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浙江省民营企业也通过实施“块状经济”,采取集群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创造“走出去”的整体竞争优势。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就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兴建的海外工业园区,其中既包括浙江省民营企业投资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如华立集团与泰国安美德集团在泰国东部海岸创立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康奈集团牵头建设的俄罗斯乌苏里斯克远东康吉工业园等;也包括民营企业自发到国外开办的工业园,如越美集团投资的越美(尼日利亚)纺织工业园等。

单个民营企业势单力孤,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约,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跨国经营难度很大。而采取集群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作;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和服务共用;增强对外谈判能力,节约采购成本;降低海外投资风险,避免恶性竞争。海外工业园区的建立,可为民营企业实现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提供与运营服务的平台。

(二)开展境外生产加工

浙江省的传统优势行业,如机械、轻工、纺织服装、建材冶金和电子等,普遍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同时面临着国内需求饱和,需求层次升级和出口产品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的双重困境。因此,浙江省的民营企业纷纷通过开展境外生产加工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为在国内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产品寻找海外市场并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同时带动国内技术、设备、零部件和劳务的输出。例如,浙江省平湖茉织华实业集团投资250万美元在约旦创办织衣厂,1999年获得批准,当年就派出250名中方员工,并出口了220万美元的设备和材料。宁波海天机械公司已在土耳其、加拿大、墨西哥等多个国家设立了境外加工企业,已成为亚洲举足轻重的塑料机械生产商。

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兴建生产加工企业,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和原产地的多样化,减轻国内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转移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的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开展境外生产加工,可以有效地规避贸易壁垒,缓解贸易摩擦,并且利用东道国提供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此外,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还可以借助发达国家给予东道国的外贸优惠条件进入第三国市场。

(三)构建海外营销网络

浙江省的民营企业为实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空间,积极构建海外营销网络,形式包括海外销售办事处、贸易公司、连锁店、贸易中心等。其中,最具有浙江特色的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商品专业市场和海外商城。而一些在国内已具有品牌优势的浙江省民营企业,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营销网络,推广自主品牌。例如,康奈集团从2001年开始,就在意大利、法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康奈皮鞋专卖店(柜)。此外,通过实施海外并购,也可以获得外方企业已有的成熟销售网络。例如,万向集团曾经以代工方式,借助美国舍勒公司的销售渠道进入北美市场,后期万向集团通过并购经营陷入困境的舍勒公司,得以直接掌控舍勒公司的市场网络。另据报道,到2012年,浙江省要在境外建设50个省内优势行业的地区营销总部,重点扶持100家龙头企业建设营销网络,其功能主要是自主品牌推广、营销接单、售后服务和物流配送。

商品专业市场和海外商城已成为浙江省民营企业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桥头堡,降低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和风险;通过构建海外销售网络,推广自主品牌,则可以占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及其销售网络,可以利用已有的成熟销售网络,迅速打开国际市场,改变民营企业以往从事贴牌业务的代加工地位,并获取定价权。地区营销总部虽然是由龙头企业承建的,但也能带动相关配套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

(四)设立境外研发机构

为积极利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2001年,华立集团为进入通信高端业务,动用巨资收购了飞利浦的CDMA研发机构,并且拥有了在美国、加拿大的CDMA的实验室和境外创新团队。尽管这一并购未能实现预期收益,但它却开创了我国民营企业从事境外研发的先河。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浙江省民营企业主要还是少数行业龙头企业,如万向集团,康奈集团、奥康集团等,主要方式是并购海外企业或其技术部门,新建独立研发机构和设立合资境外研发机构等。

浙江省民营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主要目的无疑在于获取技术、服务于市场需求,提升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此外,投资于海外研发机构,利用国外的技术和人才,还可以提升浙江省传统制造行业的创新能力。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浙江省的许多民营企业主要还是依靠成本优势,而发达国家的一些同类企业虽然经营陷入困境,却仍拥有完整的研发团队。通过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将海外技术资源与浙江省的制造能力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传统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

(五)实施海外并购

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也在逐步升级,一些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实施海外并购。万向集团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不仅获得了被收购方的专利技术,提升了制造能力及产品档次,而且还获得了品牌和销售渠道。纳爱斯集团通过收购获得多家香港日化企业的知名品牌,为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德国自动裁床设备制造企业Bullmdr和Topcut,一举跻身世界缝纫机中高端领域,并缩短了进入欧美市场的通道。

现阶段,民营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人才缺乏,研发水平低、没有知名品牌,单纯依靠低成本优势,而实施海外并购,是民营企业实现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海外并购,可以获取有效的人力资源和国际知名品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此外,实施海外并购还可以减少投资成本,借助现成的经营网络和社会关系,迅速打开国际市场,降低管理难度和经营风险。

三、几点启示

中国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虽然浙江省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比较早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同样遭受到了很多挫折与失败,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汲取。从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来看,民营企业同样具备从事跨国经营的条件与能力,选择什么样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则应遵循以下一些主要原则:

第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民营企业虽然不具备跨国公司那样的垄断优势,但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等方面已具备了可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发挥的比较优势。例如,相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浙江省民营企业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通过开展境外生产加工,就充分利用了民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适用技术。对于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凭借资金优势、过硬技术和知名品牌,实施海外并购和自主品牌推广,就在发挥比较优势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这些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集群式规模化发展。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有限,承受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能力不强,而采取集群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则可以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并降低风险。浙江省民营企业通过创办并依托海外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就有效地增强了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通过建立境外商品专业市场和海外商城,则为浙江民营企业“抱团”走向国际市场搭建了平台,并加速了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第三,循序渐进地逐步推进。为避免盲目性和降低风险,民营企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是从设立境外贸易窗口开始,先熟悉国际市场,再到开展境外生产加工、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和设立境外研发机构等实体性投资,乃至实施海外并购。这种循序渐进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有利于民营企业逐步积累跨国经营的经验,从而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率。

第四,注重培育国际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仅仅依靠低成本优势,已经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也与我国努力寻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相违背。因此,民营企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注重培育国际竞争力。浙江省民营企业通过设立境外研发机构、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和实施海外并购等方式,学习和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广自主品牌,就有效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并提升了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民营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得失,结合企业的自身特征和发展战略,细致分析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认真评估各种风险,积极而谨慎地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最终实现民营企业成功“走出去”。

参考文献:

[1]章鹏,徐滢,张勤. 企业对外投资的“双轨模式”――基于浙江企业的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8) .

第5篇:海外营销推广方式范文

关键词:某某公司海外市场战略营销

近年来,战略营销理论开始传入中国,个别中国企业逐渐接受战略营销理论和理念,并在实践中大胆运用。本文希望从某某公司企业实际和行业现状出发,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某某公司战略营销的总体思路,并以此为中心思想,对公司品牌建设、战略联盟、海外营销组织、海外营销渠道、营销计划等主题进行建议,希望能借此提高某某公司对海外市场战略营销的认识和重视,从而对提高某某公司全球竞争力有所帮助。

一、某某公司背景介绍

某某公司(浙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抢吐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自动化与信息技术产品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工程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是首批“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之一,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国家高新软件园重点骨干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某某公司以某某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为技术依托,利用某某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致力于工业IT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某某公司已经拥有了完整的过程自动化产品体系,主要包括WebFieldJX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ECS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GCS系列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InPlant企业整体解决方案、PIMS生产信息管理系统、ERP软件及系统集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石化、冶金、电力、造纸等流程工业企业,以及智能交通、水处理及教育领域等公共事业部门,已经为超过6000多家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从工厂类自动化到非工厂类自动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某某公司的技术和产品

工业自动化行业中,某某公司作为自动化硬件、软件制造商及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拥有完整的过程自动化产品体系,并已经为超过6000家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过程行业用户提供了产品与工业自动化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某某公司已经形成三大类五个型一号的产品体系,见表1。过程自动化是某某公司的核心业务,主要产品包括WebFieldJX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ECS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GCS系列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一与产品,ESP-Suite企业增效解决方案,PIMS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以及ERP软件及系统集成等。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及对流程工业的深刻理解,某某公司提出了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概念—InPlant(Intelligent-Plant)。据美国ARC公司调查,应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提高19,2%、劳动生产率提高13.5%、产量提高11.5%。

三、某某公司海外市场战略营销具体举措

某某公司争取在3—5年内从通过战略营销实现从国内自控行业的第一梯队发展成为全球自控行业的第一梯队,为此需要对公司的品牌建设、战略联盟、组织变革、海外市场营销渠道构建、及营销计划制定等五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1.品牌建设。菲利普·科特勒将品牌所表达的意义分为六层: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其中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因此品牌已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起点、要素、细胞和载体,成为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实力的象征,谁拥有为社会所公认的强势品牌,谁就拥有市场,谁就会取得竞争优势。

在高新技术市场环境下,拥有强大的品牌比在传统消费品市场中更为重要。强大的品牌是高新技术产品高质、可靠的象征和标志。

根据多国调查显示,某某公司品牌仅处在全国知名阶段,尚不具备全球闻名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世界范围内品牌知名度还远远落后于业内的跨国公司。现阶段,某某公司的工作重心是产品销售,销售部门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而负责市场开拓、广告宣传、品牌建设等活动的市场部在公司架构中地位不高且结构不完整、功能不完善,这与当前一些跨国企业纷纷以市场部为中心,其他职能部门围绕市场部开展工作的做法是相反的。某某公司必须意识到建设强势品牌是赢得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进军全球自控市场第一梯队的必经之路,也是实施战略营销的第一步和有力保障。因此,品牌建设对于某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具有紧迫的战略意义。

2.战略联盟。在拓展海外市场中,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实力往往比国内对手更为强劲,竞争威胁更大。我国企业目前整体实力较弱,同时在海外市场上普遍处于开拓初期,面临各种障碍,包括目标市场中现有企业的过激反应以及贸易、资金、技术方面的壁垒,如果采用单兵作战的方式自己开拓市场或相互拆台抢夺对方市场,势必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或者“共损”局面的出现。

相反,如果与同行企业结成同盟共同开拓某个海外市场,实行技术研发、市场渠道、商标与品牌等资源的共享,将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作用,相应降低每一家企业分摊的市场开拓成本.同时面对实力强大的买方,战略联盟会使每家企业的议价能力加强。因此在全球工控市场已被国际知名公司占据大半江山的现实面前,某某公司正确的战略举措应当是树立合作的竞争观,跟国内外知名公司建立战略联盟,通过利用这些公司的国外客户和渠道优势、经营理念优势、品牌优势、成熟的管理体系和人才优势等诸多竞争优势,加速公司海外市场的拓展进程。

3.组织变革。当前,某某公司为开拓海外市场,已经设立海外部,为适应公司战略营销需要,某某公司海外部的组织形式应该进行适当变革,变革的路线将是海外部—国际事业部—全球营销中心。

海外部。某某公司现已按垂直化管理原则,设置专业职能部门—海外部。该部门由部门经理和部门员工组成,专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具体负责海外营销各种服务,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而发展实践中,海外部是刚刚开展海外市场业务的公司必经之路,便于集中管理。

国际事业部。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某某公司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与当地在自动化控制领域颇有声望的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分销体系,对各个地区、各个商分别进行渠道管理、价格管理和销售管理的需要十分迫切,但现行的垂直化管理体系已经逐渐不适应某某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进程,某某公司海外市场战略营销客观要求对海外部的组织形式进行变革。某某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经营活动现状是:在对某一国家出口产品的同时,在另一个国家建立商制度,而在第三个国家设立办事处,又在第四个国家开办合营企业,在第五个国家设立子公司。这样某某公司需要按照事业部原则,专门设立一个国际事业部,专门处理公司的国际业务活动。国际事业部由该部的总经理领导,负责制订其目标和预算,并负责目标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发展。国际事业部的职能人员包括有市场营销、工程服务、财务计划、合同管理与进出口后勤服务等方面的专家,他们为下属各经营单位制订计划,并提供服务。

经营单位的设置可按下面三个原则中的一种或几种来考虑。它们可以是地理区域性的组织机构,由分别主管不同地区的业务主管对主管国际事业部的总经理负责。这些地区业务主管负责管理承担地区业务的销售人员、商和经销商。经营单位也可以是按产品大类设置组织机构,每个经营单位由一名业务主管负责,主管每个大类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业务主管可以向公司职能部门的地区专家征询有关各不同地区的专门知识。最后,经营单位还可以是一些国际子公司,每个子公司由一名经理主管,各子公司经理向主管国际事业部的总经理负责。全球营销中心。随着海外事业的发展,某某公司将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公司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设备生产、人才、资金等资源配置和客户关系管理,并提供后勤供给保障。此时,某某公司的全球营销职能将游离出来,依托单独设立的全球营销中心进行管理,全球营销中心是独立的公司法人。全球营销中心总裁对某某公司最高负责人和执行委员会负责,下属区域经理们受过全球经营方面的训练。经理人员可从其他国家聘任;零部件及其他原材料可以向任何价格最低的地方采购。

4.海外渠道构建未来几年内,为了加快海外市场拓展进程,根据某某公司的战略营销思路,某某公司应通过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构建海外营销网络。

间接出口间接出口是指某某公司利用本国另一商业组织,如借助利用国内各大设计院、各大成套公司、各大进出口公司的项目资源、营销网络和市场经验进入海外市场,在这种方式下,销售方式与国内市场大致相同间接出口是某某公司现阶段可用资源少、自身出口组织不健全、海外市场信息了解不充分情况下,交易成本最低、市场经营风险最小的出口贸易方式。

直接出口直接出口的主要形式是直接接受国外公司的订货及参加国外工程投标,这要求某某公司对海外目标市场了解充分,掌握丰富的市场信息某某公司可以通过在当地建立办事处,甚至创办合资公司,深人市场调研,充分挖掘用户信息,进行直接出口。

某某公司进人海外市场,与国外用户、官方机构直接、正面接触的最简单、最直接、低风险形式是开设国外办事处、代表处,它既可以作为企业商品与服务出口的延伸服务工作,如了解、研究当地市场,办理有关出口事宜,提供售后服务;也可以作为某某公司推进海外市场进人的实质性、前瞻性步骤,使某某公司可以通过了解当地的经营环境、经营条件,积累在当地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为某某公司进一步增加对当地市场的投入做准备。建立办事处还可以作为某某公司学习竞争者、研究竞争者、模仿竞争者、监控竞争者的有效手段。

海外商和经销商。某某公司在本国自建分销渠道,对产品定价、产品选择、营销方案、市场信息等方面有绝对的控制权和知情权,能够很好的制定和实施营销战略然而在国外自建分销渠道,不但资本需求量较大,而且要充分了解当地市场,还要配有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渠道维护成本也相当高,同时又需尽力规避由立法、惯例、政治因素造成的海外市场进人壁垒,与当地商或经销商结成战略联盟是解决前述难题的有效方法这一战略要求某某公司在海外目标市场寻求具有强大营销能力和在市场定位方面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作为其在当地的商或经销商,将该合作作为进人新产品市场进行扩张的手段,因此正确的选择海外商和经销商对某某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营销计划制定。营销计划必须与企业战略营销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应将所有的管理职能都融入到营销计划制定过程中,将顾客置于计划的中心地位,并使企业的定位策略能够与目标市场相互协调。

某某公司较为完善的海外营销计划包括定价、促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产品开发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将所有的管理职能都融人到营销计划制定过程中,讲求系统化管理,整体配置企业所有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强调协调与统一,不仅仅使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也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以实现营销资源整合。

四、结论分析

本文从战略营销角度,结合某某公司企业实际,提出某某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运用战略营销进行市场开拓,保持企业长久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基本观点总结如下:

1.传统营销围绕营销产品、分销、价格、推广展开,也就是著名的4P营销组合。战略营销包括这些策略变量,但在某些重要的战略方面超越了传统营销的范围。战略营销是关于营销的一种新思维和实践方式,具有目标的长期性、营销的战略性、手段的综合性、行动的计划性、结果的深远性和竞争导向性的特征。

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WTO背景下,某某公司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通过全球营销向海外市场发展实现市场多元化,成为某某公司的现实选择,但由于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某某公司现阶段开拓海外市场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传统的营销理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推进出口的客观需求,国际营销理论和方法上理应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应用。理论研究表明,战略营销正是符合某某公司在WTO框架下适应全球化市场竞争要求的国际先进营销理论和方法,因此某某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中,借鉴和实施战略营销就具有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6篇:海外营销推广方式范文

【关键词】进出口现状电影产业贸易模式比较优势偏好相似

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不含农村市场)达到43.41亿元,较2007年增长10.14亿元,增幅达30.48%。加上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含票房收入)25.28亿元和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广告收入15.64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到84.33亿元,比2007年增长17.07亿元,增幅达25.38%,创下了辉煌的历史新高(中国电影网,2009)。从数字上看,中国电影产业的确取得非常快的进步,国产电影的出口收入甚至超过进口影片在国内的票房,但是如果将其换算成美元,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如一部美国电影的国内票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跨国化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影视产业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力已经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目前美、英、日等国家的影视产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而我国国产电影的全年总产值换算成一个企业的年产值都不会排入世界500强,所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仅1%,虽然票房收入在全球市场由2002年的0.5%上升到了2006年的1.3%,但所占份额仍是微乎其微,与美国等影视强国的差距甚远。

一、我国电影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进出口贸易差额分析

如表1所示,2007年,我国电影、音像出口3.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3倍:进口1.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实现顺差1.6亿美元。2000-2007年期间,我国电影、音像出口年均增长61%,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仍仅为0.26%:电影、音像进口年均增长22.4%,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始终在0.1%-0.2%之间波动,变化不大。虽然在2006年从逆差转为顺差,但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是我国电影最主要的出口地区,然而香港与大陆近几年来电影合作非常密切。一些大型、知名的电影产品已经很难区分地域,如将此因素排除,中国电影进出口差额应还是处于逆差。

(二)对外贸易国别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电影、音像出口市场仍然集中在美国和中国香港,两者占比分别为1/3以上和1/4以上。进口方面,中国香港代替欧盟成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其次为美国,欧盟和东盟分列第三和第四,电影、音像顺差主要来自美国和韩国。2007年中国电影、音像出口市场仍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美国和瑞士,三者占比超过了80%:进口方面,美国取代中国香港成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其次是欧盟和中国香港,电影、音像顺差主要来自中国香港、瑞士和美国。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电影产品的非中文出口地主要是以欧美为主,不是以与中华文化相近的亚洲市场为主。

(三)行业竞争力分析

根据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7到2007年,我国电影和音像的出口总值从0.44亿美元增长到1.6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几乎为零上升到0.3%,在整个服务贸易十二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一,其行业竞争指数(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lvePower lndex。即TC指数),从1997年至2005年均为负数,至2006年也仅为0.08%(如表2所示)。这种局面不仅与中国稳居世界第二的贸易大国身份极不相符,更与中国文化大国的形象格格不入。

二、我国电影目前对外贸易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生产和文化产品贸易实践基本是以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各国在生产产品时要根据自己国家的资源优势进行生产,然后各国再进行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这个理论对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电影产品的消费是具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一旦与接受地区的欣赏习惯产生差距,“文化贴现”将使欣赏和接受活动失败。所以比较优势理论只考虑商品之间的生产会因为投入要素区别产生的差异来指导国家间的电影贸易,而忽略了电影产品的消费的特征,无法促进我国电影产业达到贸易扩大的局面,反而会因为出口类型单一、海外市场定位不清等限制电影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的问题。

(一)出口电影产品类型单一、缺乏创新

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中国功夫一直就是比较受欢迎的电影元素,中国电影要想在海外市场获得比较高的回报,功夫是不能少的,2005年,《功夫》、《十面埋伏》、《无极》、《七剑》四部古装功夫影片的海外票房高达157434万元,占到当年全部海外收入的95.4%:而2006年《霍元甲》、《夜宴》、《宝贝计划》、《墨攻》、《无极=》5部功夫题材影片的境外收入达到95794万元,占全年全部海外收入的83%(朱玉卿,2008)。这种出口模式正是利用我国电影产品的比较优势,能够在短时间获得比较大的回报,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电影制作为了迎合海外市场的喜好,蜂拥而上拍摄大量的质量参差不齐的功夫片。对于一个需要良好竞争力的电影产业来说,这是非常不利于中国电影贸易发展的。相比之下,一个有成熟的电影产业机制的国家是不会局限于一、两种类型的电影,在好莱坞电影排行榜上科幻、惊悚、恐怖、灾难、动画、喜剧等类型配套齐全,相对而言,中国电影类型则显得十分的单一,这说明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不强,主要体现就是创新能力是非常不足的。电影产品的创新性就像给各国电影产品打上标签一样,如果一个国家电影产品缺少这样的创新往往很难在世界电影贸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长此以往国际电影市场的更是会失去该国电影产品的新鲜感和认可。

(二)缺乏清晰的国际市场定位

虽然中国电影这几年不乏在海外发展成功的作品,比如《英雄》、《赤壁》等都是很好的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和某些西方的思想观念,这样既符合国际市场的观影需求。又能激发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心。的确可以使中国电影获得更多认同。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更多小制作的文艺片都只能在欧美小型院线放映或者只能以音像租赁或电视播放与观众见面。更多的电影出口是通过各种电影节获奖出售版权才能取得相应的海外收入。从总体而言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整体进入了欧洲主流电影市场。一些电影所获得的成功更多是个别现象。而值得注意在亚 洲市场中国电影却有着相对更好的票房和受众,不仅商业大片能在院线及时上映,而且一些表现亲情爱情,节奏舒缓、画面优美的中国文艺片也可以进入主流院线,还可以在音像和电视市场上播放。比如像《那人那山那狗》在国内市场根本没有在院线上映,但是却可以在日本通过艺术院线获得10亿日元(约850万美元)的高票房收入。获得巨大成功。所以,中国电影出口目标市场定位如果不能以文化相近的亚洲市场为主而一直以欧美市场为主,就会使中国电影在产业转型期将失去中国独有的艺术内涵,更有可能将相对容易获得的海外市场拱手与人。

亚洲电影后起之秀韩国就有非常有清晰的海外市场定位,电影出口以亚洲和日本为中心,2005年出口的影片79.4%集中于日本,以商业片居多,而在欧洲地区则主要发行金基德等导演的艺术片。因此中国电影产品需要通过细分市场策略为海外市场提供差异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的观影习惯和审美趣味,才有可能获得更广泛的受众。更大的海外市场。

(三)海外发行渠道单一,盈利能力不足

同时,中国电影贸易目前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比较低,竞争力相对也比较弱,等这些存在的问题与海外发行不力有很大关系。总体而言,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能够吸引国际片商注意,走向国际市场的机会也并不多。

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第一,通过电影节,这部分的电影主要是通过在电影节上获奖吸引海外的,这也是中国电影最早能够被国外片商注意的主要原因,不少中国的导演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被世界电影所认可,形成了一定的海外影响力,比如张艺谋、陈凯歌及近年的贾樟柯,第二、通过:“北京放映”这种展映会来宣传并销售中国优秀的电影,“北京放映”作为国内唯一邀请并接待境外电影采购商和国际电影节选片人来华集中选购和选看中国影片的大型国际活动,已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但毕竟这种方式需要外商到中国来选片,时间和地点相对比较局限,而且能够进入展映的电影数量也是有限的。第三、目前最有效也最值得推广的。就是以合拍片为主完全按照国际上流行的商业运作模式进入海外国家主流院线。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放国外(包括港台地区)电影进八中国内地拍片以来,合拍片就成为中国电影进入海外市场的最有效途径,因为大部分合拍电影是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大范围合作模式,因而具有更广阔的拓展前景。很多合拍影片如《集结号》、《投名状》和《梅兰芳》由于这些影片在投拍时已经按其投资结构分割了全球版权,提前进入海外市场,所以能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国际主流电影的放映市场。

但是由于渠道控制和市场经验方面的不足。很多中国影片是以低价卖断版权方式交由国外发行中介企业销售影片,产品出口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虽然海外资金的进入能够帮助影片进入海外市场,但是拍片内容和形式受到限制,更何况海外资金能够投资影片是十分少的,而且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一些大型制作,中小型影片通过这种台拍进入海外市场获得成功的并不多见。上述三种渠道都是各有利弊,但是能获得海外资金的大制作相对影片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这样就能参加各种影展并获得政府的推广,这样就使少数电影在这些渠道会重复宣传及营销,占用资源。

(四)中国电影产业本身未形成规模经济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

2007年,共有70个国家和地区向IMF报告个人、文化、娱乐服务进口数据,总额为294.2亿美元。美国文化贸易出口额为150.43亿,占全球出口贸易的39.7%,为全球第一,进口只有14.4亿美元,占全球的4.9%,居全球第八,文化贸易顺差高达135亿美元,其电影、电视制作及相关的录音带、音乐占美国出口额的第一位,电影产业成为美国获得巨大贸易收入的吸金行业。全世界放映的电影中80%是好莱坞制作的。而美国国内市场上外国电影的市场份额仅为1%,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电影制作在美国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发育成熟的电影国内市场和产业机制,产业规模经济形成了美国电影市场自然的贸易壁垒,同时也形成了电影产业在海外市场的强大国际竞争力。

我国电影产业贸易目前这种模式的也正是因为我国电影产业的规模经济还未形成。无法形成成熟有规模的国内市场,资源、人才和相关的配套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虽有电影制片企业200家左右,但大多数规模较小且不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条件,更没有形成几个在行业内制作能力超群的企业,即便像中影这样的国企其制作能力相对于国际影视大鳄来说仍相距甚远。其次中国院线也存在数量多规模小,跨省院线延伸能力不强,省内院线仍然存在地域垄断的现状。虽然至2008年底,全国院线公司范围内新增影院118家,总数达到1545家,全国银幕总数达到4097块,但以美国的3.6万块银幕作参照,中国应该有十几万块银幕才能达到人均需求,而且电影院线的设立过于集中在繁华的商业中心,不仅是广大农村,甚至像城市中的大型居民社区、大学校园都变成是电影的盲区,导致市场的严重被分割、院线高票价垄断,一种平民消费的文化变成奢侈品,院线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属于中寡占型和中集中度产业结构(高铖,2007),这样的体制也限制了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因为中国电影产业目前还存在地域限制和行业经营的限制。也不存在一个令其发挥优势的政策环境,所以难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好莱坞电影工业就是~个非常典型的外部规模经济,其地域性非常强,在洛杉矶不大的地区大概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电影制作公司。地方性灵活的专业人才劳动市场和可供短期租赁的设备市场,为这一行业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中国电影制作分布全国不同地区,一段时间各个城市纷纷建设各种影视基地,除了在北京怀柔和浙江横店形成比较大规模,其他地方影视基地根本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也无法获得相应的经济效应,这样就很难形成产业集群和地域性优势,严重地阻碍了行业规模的形成,导致人员分散,资源浪费。综上所叙,中国电影实力还不具备在国际市场有与发达国家抗衡的竞争力,只有电影产业发展完善具备足够的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才能真正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巴曙松,2005)。

三、我国电影贸易新模式的策略选择

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上数据显示在全球文化贸易中占主要地位的国家主要是欧美的发达国家,进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所占份额居高不下,而且总是由这几个国家占据前五位位置,仅仅只是位置会稍许变化,2007年在全球文化贸易中排名前二十位的国家出口总额所占比重达到93.7%。进口总额所占比重达到91.6%,几乎已经垄断全球文化贸易。这种出口和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的现象,属于典型的产业内贸易。中国电影要想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大的 市场份额,就必须根据电影这种文化产品的特性调整贸易发展模式,依据偏好相似理论(staffan B等,1961)制定相应的贸易发展政策。

偏好相似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消费的需求的质和量都会提高,对先进的资本设备需要越高。因此两国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两国间贸易范围可能最大。反之,两国贸易则会存在障碍(李怀亮,2005)。因此,这种产业的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所以根据需求偏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因此根据相似偏好理论确定中国电影贸易模式首要就是实现规模经济。扩大国内市场,然后选择偏好相似的相邻国家进行贸易,逐渐延伸到世界其他国家,并运用多渠道的海外发行了提高产品盈利空间。

(一)实现电影产业的规模经济以加强其国际竞争力

首先,鼓励国内电影公司进行收购或合并,优化并扩大中国电影产业规模。中国电影企业如果能通过兼并或收购。制片企业可以扬长避短,资源可得到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集中观众与市场,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影片的制作和发行效率,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无不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发展而威的。目前政府需要尽快调整政策。提供优惠条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影院建设,采用数字电影技术,降低电影院投资成本。增加中低档电影院数量,不仅仅在大中型城市上推广学生院线、小区院线,而且城镇以及农村更要加大推广流动影院等,让普通大众也能够享受电影娱乐。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把电影放映市场分成高、中、低三层结构分布:积极推广统一品牌、统一供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院线制等电影现代流通方式。以资产或契约联结形式紧密整合,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规模经营,以不同形式进行资本结构改造,并积极探索院线经营规律、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用于创建精品院线。中国电影企业还必须多次整合和发展,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

其次,电影产业的管理部门应认识目前中国影视制作散兵游勇的现状应尽早改善。运用政府的政策推动效应着重发展几个地方的影视制作基地,给予这些地方的影视制作企业以较大政策扶持,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落户该基地,目前北京怀柔及浙江横店已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根据我国自身地域辽阔、文化多元化的特点还可以在西部及南部选择适合地点形成相应的影视制作基地,这样囊括中国东南西北各个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的影视基地形成四大影视基地可以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外部规模经济。

(二)以东亚文化圈为主要海外目标市场促进中国电影的出口

中国电影产业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营造根据地,先要打赢家门口的战争。将中国电影的目标市场分为三部分,首先。亚洲地区和人口应该成为我国影视产品进入国外市场的第一受众目标。先利用文化亲和力,以韩国、日本等亚洲汉文化消费圈为主。然后辐射到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其次是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以及受到华语文化影响的其他人口,这些都是中国电影产品的潜在消费者。最后才是欧美市场,毕竟目前欧美文化是国际市场的主流文化,中国电影想要很快的获得一席之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重要的是慢慢的东方文化的渗透,逐渐让他们接受东方式的叙事方式和含蓄的表达。通过目标市场的细分,电影制作时考虑海外市场时以东亚文化圈为主要目标市场,这样的市场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化贴现”,更能在保留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拍出国内与国外观众更有共鸣的电影,不仅扩大海外市场,而且也促进中国独有的东方文化类型电影的发展(李怀亮,2003)。

(三)建立多层次的海外发行渠道。学习先进的海外营销模式

要想提高中国影片在海外的能见度,提升知名度,最后走向海外目标市场,这需要提高政府对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的重视和支持,虽然中国政府借鉴国际发行公司的成功经验于2004组建了年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简称“海推”),建立中国电影走向海外的宣传推广和销售服务的国家级平台,但毕竟建立的时间还比较短,虽然这也是很有效的渠道,但短时间也还不能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政府还是不够的,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电影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海外发行渠道,一些大型的电影制片公司可以通过与国外知名院线联营,利用自己丰富,优秀的影片资源与国外建立分账式发行方式,打破原有的卖断版权的方式,建立自有的营销渠道,提高盈利空间,例如中影集团、华谊兄弟和保利博纳等大型企业都可以建立这样的发行渠道。而其他具有较为明显的文艺色彩的电影则可以继续利用影展和“北京放映”这种方式提高影片的能见度,扩大影响力。进军海外市场。一些大型商业片进入海外市场合拍片依然是不二选择,这种方式已经被证明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海外发行方式。当然需要继续加以利用,多多争取海外资金,成为海外市场的中国电影的领头羊。

同时中国电影需要好好学习的是好莱坞的电影营销模式,这种银幕营销和非银幕营销同时进行、互为支持的营销方法具体表现为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这“五位一体”的营销构架。有资料表明。美国电影业总收入中约20%是从影院的票房收入中获得的,而有约80%则是由非银幕营销所得,也就意味着非银幕营销的成功更能决定电影营销的成功与否。《哈里波特》是好莱坞电影营销的一个成功典型案例,它通过电影的成功人气,在市场上推出与哈里波特有关的一系列衍生商品,如书籍、玩具、游戏、糖果、服装等,这些衍生商品所得的收入远远多于电影的票房的所得。中国电影企业应该从好莱坞的电影营销成功中认识到,单一的票房收入已不再是电影收入的惟一主线。中国电影的营销模式有必要向非票房营销转移。比如《英雄》、《卧虎藏龙》等影片完全可以利用在海外市场比较成功的势头开发出一系列的衍生产品,但是他们没能把握住机会,而目前在日本大获成功的《赤壁》就延续成功势头已经开发出玩偶系列。

第7篇:海外营销推广方式范文

海欢网App页面

据海欢网官方介绍,海欢卖家版通过限数发送邀请码的方式,优先邀请部分用户成为海欢卖家。用户成为卖家后,可以将所有海欢网的商品通过后台一键导入到卖家店铺(卖家不能自己上传商品),再将店铺或者店铺商品分享到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

了解到,海欢卖家通过分享的方式把商品发送至朋友圈,其朋友再通过连接产生购买后,海欢卖家就可获取佣金分成。至于发货、物流配送以及售后等环节,都将由海欢负责,卖家则只需要负责前端的营销推广。

海欢卖家店铺

第8篇:海外营销推广方式范文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及的特约研究员,我从《2010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看到截止6月底,海外代购的市场买卖规模到达了78.2亿元,并有望在2010年底到达110.3亿元。化装品和奶粉是最主要的海外代购品,其中化装品所占比为28%,奶粉所占比为17%。

或许对于中国乳业来说,无论是一线的蒙牛和伊利,还是二线的圣元、光明,仅仅将网络营销停留在对对手的攻击来试图获得传播和提升某个品类在线下传统渠道的销售和赢得竞争已经显得过于初级且得不偿失。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营”和“销”已经摆上了各家乳业巨头的案头,毕竟对于传播更为广泛的网络来说,这是不容忽视的。

虽然现在我们看到的似乎都是乳业在网络营销或者公关上见不得光的一面,实际上我的了解到他们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这些尝试包括伊利、蒙牛和中粮集团这三家在开心网上的营销活动,诸如伊利的“黄金牧场”、中粮悦活的“种植大赛”,蒙牛在“争车位和奴隶买卖”的游戏植入都使得整个营销活动创新意味十足,同时获得了品牌提升和销售提升的双重效益。这样的网络营销活动在许多网站被广泛运用,这些在我看来,均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只是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努力为何被埋没在一次又一次的负面传播中?通过对于好与坏的对比,在本文我们就来一场网络“营”与“销”的思考。

网络营销实际上对于传统的市场营销来说仍然需要遵守一定的营销规则,这些规则包括经典的4P营销理论,后来又加入另外2P,即政治关系和公共关系营销,在网络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关系被放大,之后在局势无法控制之后政治(政府)关系介入,随之变性成为构成社会影响的事件。从这里看出,只有平衡6P营销在网络中的运用,网络营销活动才能够变成持续的为品牌、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受益的方式。

首先来看看网络的“营”,这实际上是结合6P中的促销(Promotion)、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和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的3P因素,这里考虑的更多是将品牌或某一产品传播出去,例如蒙牛的儿童星牛奶、中粮集团的悦活果汁,通过灵活对这3P的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效的效果。

一、促销(Promotion)

在网络的世界里,免费和打折是永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吸引力在网民传播中不容力量巨大。通过论坛、贴吧、SNS和微博等网络传播渠道让品牌的促销信息传播出去只是WEB1.0的做法,这个做法带来的只能是企业主自己一厢情愿的单相传播。只有结合这些网络WEB2.0媒体平台的特性,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你的促销主题才能够真正被主动传播,在这个P中,你需要根据网络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促销策略。例如针对论坛和贴吧的盖楼(回贴)来进行抽奖即可使得主贴被放置在顶部的位置;针对SNS的加好友推荐数量则可以让你的促销活动充满人情味而不显得过度商业化;针对微博的转发数量发放折扣券则让传播变得无处不在。

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

说到公共关系这一P估计也是目前乳业网络的“营”中争议最大的部分,实际上这本不是公共关系的错,毕竟公共关系的出现仅是使得品牌在传播上更立体和生动,不再是生硬的商业化的4P来进行,试图通过公共关系的手段与品牌的目标群体进行更好地对话和沟通。

对于网民来说,匿名的形式和易于监测使得公共关系的传播变幻莫测。这就正如刀本身如果是在厨师手里,就成为做一餐好菜的工具,而到了罪犯的手里则成为一把凶器。对于变幻莫测的网络来说,网络公共的地位实际上更重要,这个重要在于时时监测网民对于品牌的舆情导向,利用公共关系手段使得网民能够正确认识品牌或企业的各种行为。这也是乳业本身对于网络公关的态度所决定,如果试图通过恶性公共来“制造事件”获得网民的眼球进行传播,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毕竟乳业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有非常大的不同,一是这是一个传统的行业,更应该注重商业规则;二是其拥有实物的产品,这些产品对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网络公关一旦出现危机,直接导致消费者对全行业认知被破坏。

三、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

这里说到的政治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些政府性的行为来进行网络“营”的动作,这些包括网络募捐、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民情事件等,乳业与民生本就息息相关,和政府在网络上的相关行为是可以有很好的结合点,通过这些结合点来经营品牌和企业形象,可以逐步走出负面的影响,重新获得新的公信力甚至是一些同情,以在政权事件的影响结合网络的形式进一步快速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对于这类网络营销比较著名的是王老吉的一亿元四川地震的募捐,包括后续跟进的封杀王老吉的论坛草根式的口碑营销活动——《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使得整个王老吉品牌形象、企业形象及产品销量都在非常短的时间(一个月)得到极大的促进。这实际就是政治权力(也可以说是公益营销)这一P的运用,值得整个乳业借鉴。

仅仅是将以上的3P深入和灵活应用,能够给乳业带来的只是通过网络的形式带来品牌的传播和认知,如果想要通过网络的品牌带来真正的“销”,还需要在另外3P上下下功夫。这3P即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和渠道(Place),这些“销”的实现也就是乳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这方面是许多乳业企业所欠缺的,那么如何在该3P的基础上达成“销”的目的,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一、产品(Product)

对于许多公司来说,最早认为建立一个网站就是网络营销,后来以为建立一个B2C商城就是电子商务,不管是什么产品,都一股脑放到B2C商城上去,认为消费者需要的是更丰富的产品,而没有仔细去考虑这种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企业的产品网络销售。通过一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家乳业公司不同的产品结构收入:

从伊利的产品构成看,2009年上半年液体奶实现收入77.73亿元,冷饮收入21.17亿元,奶粉及奶制品的营业收入21.2亿元。不过,奶粉的营业利润率为40.71%,高于冷饮的33.41%,总体来看,液态奶收入仍然占了一大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伊利的销售费用为17.99亿元,相比去年的16.41亿元,增加了9.63%,业内认为伊利上半年采取了积极的促销策略。

伊利是业内产业布局最完善的企业,相比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基本依靠液态奶,伊利是液态奶、冷饮、奶粉三条腿走路。有数据显示,三鹿倒下后,伊利迅速抢占奶粉市场,市场份额已从之前的不到10%上升至13%。

而光明乳业在三聚氰胺一事后的战略布局上也有惊喜,2010年年初即表示,正式将原本非主营的奶粉业务纳入公司的支柱业务之列。按照光明乳业2009年全年73.59亿元的主营收入规模,在奶粉的收入上需达到20亿元以上,才能算是真正的支柱产品,而去年光明乳业在奶粉的收入上只有2.5亿元左右。三元和蒙牛则在2010年也纷纷加大奶粉品类的发展力度,从这些数据表明,在产品结构发展上,乳业中被视为支柱产品的奶粉显然与电子商务的快供应链模式及物流限制,再到结合奶粉产品的保质期,综合这些因素,在产品这一P上奶粉无疑成为网络销售首选,其次是干奶的奶制品,最后才是整箱的液态奶,但仍需要选择保质期较长的(按照物流配送最少需要15天以上时间)。

另外对于乳业企业来说,由于定制的便利,还可以根据网络特点制定定制型的产品进行销售。

二、价格(Price)

在网络上销售是不是就一定要使得价格更加低?实际上这是许多品牌企业头疼的问题,不仅仅是乳业企业。在我对于电子商务近8年的运营推广经验来看,低于线下的价格当然能够在网络销售中势如破竹,获得不俗的销售业绩。可对于厂家来说,在网络价格的制定上,仍然需要有更多的考虑,毕竟厂家在线下是通过经销商、商,与KA商场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如果仅仅是想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使得线下销量不高的某一乳制品品类获得业绩增长,那么可以完成可以逐步收回这些经销商\商在该品类的销售权或者以补贴的方式来进行,毕竟网络销售的成本优势和品牌传播范围更明显,对于乳业企业来说,平衡利益可以通过更多方式来进行。

三、渠道(Place)

说到渠道,乳业企业必定认为自己身经百战,如何掌控和管理渠道具有丰富的经验。可是现在乳业企业在网络销售中为什么没有能够有突出表现?实际上除了前面的2P之外,复合渠道的构建显得有些弱势。对于网络渠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

1、直营渠道:企业建立的独立B2C商城、在第三方平台(淘宝、拍拍等)自己开的店都属于直营渠道,这样的渠道需要投入专业的人力进行,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建立的B2C商城和第三方渠道在运营上还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消费人群,其复杂程度相比来说是较高的,企业如果没有很好的准备和投入,轻易不要进行直营渠道的建立。例如中粮的我买网就属于该类直营渠道,目前所知对于我买网在软件、硬件和人力的投入已经是几个亿的投入。但直营渠道的好处在于能够自己掌控渠道,并且在产品扩展上更加灵活(第三方渠道会有些限制),甚至还能图谋乳业垂直电商平台的建立,可以通过该方式销售所有乳业品牌商品。

2、代运营渠道:这种渠道最常见是淘宝店的代运营,通过类似“淘拍档”这样的公司,乳业企业完全可以授权拥有丰富第三方代运营经验的企业来管理自己这个渠道,使得渠道的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这种方式目前在许多品牌已经越来越常见,事实证明该方式也是渠道构建中相对较快速的。

3、进驻渠道:通过进驻像京东商城、当当商城、红孩子商城的方式来拓展网络渠道就类似乳业在线下和KA商场的合作类似,乳业企业只需要提供强有力的商品支持,就能够以最短时间进驻网络渠道销售商品。当然,由于这些渠道的销售模式决定了如果没有更好的推广资金投入,在这些渠道上的销量并不是那么乐观,现在中国B2C商城还未真正进入搜索阶段,销量更大的仍然是被推广上首页的商品,这就类似线下的“堆头”,如果乳业企业想要在这些平台获得好的销量,那就要想办法使自己的产品能够被推广到首页,在网络上展现属于自己的堆头。另外则是结合前面提到的3P,通过联合这些进驻渠道商城通过网络公关和促销的手段,制造“网络事件”来提升品牌在这个渠道的认知,从而通过后续的搜索带动持续的销量提升。

这三类渠道目前的情况还是经销商和商在完成,乳业企业还未能真正参与进来。一方面或许是乳业企业没有足够重视,仍然沉浸在前面提到的3P的网络“营”的层面;另一方面是乳业企业还没有想清楚如何构建网络渠道来进行“销”。无论是哪种情况,乳业情况都要清楚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且渠道为王,如果因为经销商\商掌控了网络渠道,未来受制的仍然是乳业品牌,他们当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在各品牌中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对于网络“销”的规范和规划是摆在乳业企业面前可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乳业的网络营和销要想在现在的网络形象中实现突围,需要将这6P结合使用,并在这个结合中开展电子商务,联合包括网络媒体、渠道商城来构建立体的网络营销体系,而不仅仅粗暴地依赖单一的网络公关来传播品牌!应该通过搜索引擎、SNS/论坛、微博等网络营销工具依托6P的营销及电子商务手段以立体传播的方式来达成网络的“营”与“销”。

搜索引擎:由于GOOGLE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使得百度占据超过了70%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在这样的格局下,如何利用好百度就显得犹为重要。百度的凤巢系统、百度联盟系统、阿拉丁开放平台、框计算、百度知道、百度百科和百度文库都可以给整个乳业企业带来更好的营销效果,特别是后面三个百度产品,基本是零成本投入即可获得较好的推广效果。而对于权重最高的竞价排名系统,乳品本身产品系列较少,可以设立专职人员进行时时监控和设置关键字来进行,每天出具花费报告,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了解消费者对于哪类商品搜索量较大,另一方面能够清楚知道网络费用的使用,还有这些费用的使用是用于品牌宣传还是产品销售也将一目了然,其次还要辅于SEO技术免费做长尾(非热门)关键字来推广,而这一切的使用也将成为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SNS/论坛:这两类营销工具的使用目前两业巨头基本上是通过网络公关公司来进行,虽然几次网络公关事件导致乳业企业在这两大工具的使用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其它乳业企业在这两类工具的运用上需要有更巧妙的方式。这里介绍几种实践过的方法供参考:

1、产品植入:在SNS或论坛的游戏或功能里植入相应的产品,例如玩家角色口渴时可以通过喝植入的酸酸乳奶制饮品;

2、奖品赞助:通过SNS或论坛的活动提供相应的奖品赞助,不过这些赞助的奖品不能随便就获得,必须达到一定条件,获得产品的难度的同时增加奖品在活动中的提及率和关注度;

3、激励用户邀请好友:以激励用户邀请好友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分享为主题,在增加互动的同时,使得传播本身具有更大的可信度;

4、持续的日志分享:利用SNS/论坛的日志功能持续来自企业和产品的日志,只是这样分享不能过于官方,而要通过更为娱乐性的方式来进行。

微博营销:这种营销方式许多乳业企业多少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以负面为主,认为微博不可控。我和蒙牛负责推广的朋友聊过,他认为微博营销公司是持审慎的态度,究其原因是认为微博的转发功能不可控,另外就是字数过少,许多事情说不明白。而我经过8个月的实践,目前粉丝近万的经验来看,微博是互动性最强且最利于与消费者沟通和建立信任的平台。

第9篇:海外营销推广方式范文

1.1市场营销相关理论解析

(1)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理论是指通过对公司的供应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使其在客户享有一个独特的位置而采取的行动。具体指通过企业选择合适的产品、适合的价值,特定的客户并且更优于其他市场竞争者。定位的最后结果是寻找到一个差异化的市场,为目标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其定位目标是通过心理阐述消费者为什么购买这个产品。市场定位实质是客户根据一些重要的属性认识和感受到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差别,即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相对于竞争产品的地位。

(2)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作为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是指企业在行业分析、客户分析、竞争分析、市场分析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明确企业以何种产品,向哪些客户,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进而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1.2B2C网站的概念和模式

B2C电子商务指的是企业以互联网为媒介,直接为消费者提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其中比较多的垂直型的网站是在某一细分市场进行经营的,整合了产品的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使网站成为满足消费者某一特定的需求而设计的,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该产品销售单一体系交易平台,在此顾客可以享受更为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2、我国小额B2C外贸电子商务发展优势综述

外贸B2C营销方式就是把中国的工厂和海外的消费者距离大大缩短,打通了从生产到消费产业链。外贸B2C销售具体实施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的产品直接通过网络销售给终端消费者;另一种是通过网络进行小额的产品的批发,销售给零售商们。其具体销售行为一般分为6个过程,国内生产商、国内出口商、海外进口商、海外批发商、外国零售商、终端消费者。外贸B2C的营销模式让这6个过程简化为从1直接到5或者到6。可见这一简化过程后的模式对于国内中小型生产企业而言不仅可以缩短产品流通环节,缩短销售成本,还可以让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订单通过外贸B2C平台汇集到一起,集中进行跨境运输,降低跨国物流成本。而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可以有更多的产品选择,通过外贸B2C方便快捷的选取价格低廉、质量上乘中国制造的产品;而对于外贸B2C平台而言,通过信息技术设计的网站,缩短了制造商和消费者的距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为买和卖方都节省了成本的同时赚取利润,可见通过B2C电子商务开展外贸活动的营销模式发展前景良好。

3、小额B2C外贸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透视

3.1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潜在风险较高

由于B2C电子商务简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同时也承担了从1到6所有环节的风险。电子商务本身就与传统交易方式不同,是在网络虚拟世界开展的,而对外贸易涉及到多个国家,多个操作环节,安全问题是交易双方最关心的问题;其次由于没有统一的基于B2C的国际监管法律法规标准,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和漏洞。例如:小额的对外贸易多是集中物流,由快递公司负责报关,企业无法提供报关合法凭证、货款结算多是通过个人收汇,无法办理外汇核销手续;企业对外贸易金额不透明,很多中小企业可以不要难过申报纳税,同样无法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无法办理退税手续。由于B2C网站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的支持,企业需要利用各种应用软件,构建商务系统,对外贸易涉及到海关、银行、商检多个部门,且电子商务系统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特别对于畅销的产品很容易出现仿冒产品,由于涉及不同的国家,法律对于知识产权的界定有所不同,当消费者受到欺骗时,维权较为困难,导致海外消费者对我国企业存在不信任感。同时,由于海外市场不稳定,消费终端市场变化莫测,国际市场容易受政治因素的干扰也都也加大了B2C网站风险,另外,还有各种不可预知的多种潜在危险,都限制了我国小额B2C外贸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3.2外贸人才严重缺乏,且流动性强

电子商务涉及到信息、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而与其他种类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相比小额B2C外贸电子商务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更多。首先,要求外贸人才要具有综合性,专业的专业计算机和营销知识;其次要求熟练掌握多种语言,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国家的小语种也要有所了解;再次,要满足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贸易习惯。外贸专业人才在我国是很少的,特别是能够掌握多行业知晓整个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更是鲜有。特别是对外贸易中的物流这一关键环节上,能够担任外贸物流的人才也是十分紧缺的,物流类人才目前全国缺口达600多万,无法满足外贸行业的需求,这都限制了我国小额B2C外贸电子商务应用。3.3国际物流成本较高对外贸易中,产品的输送主要依赖昂贵的航空运输,占据了高达15%的成本,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额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我国B2C外贸电子商务物流方式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国际物流,虽然较为安全,速度够快,但运输成本高昂;其次,外包给国内专门的出口贸易物流公司进行运输,由于我国目前B2C外贸60%是小企业小额经营,运输成本也较高;第三海外租建仓库的方式,通过集中大规模的发货,到了海外仓储地再集中发货,但是,由于要租借国外的仓储,需要聘请到海外人员进行管理,还需要建设投资,国外的劳动力成本是远高于国内的。这种方式对于大型的企业较为实用,而对于处于初始阶段的小额B2C对外贸易不适用。

4、对促进中国小额B2C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选项

4.1优化小额B2C外贸电子商务环境

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小额外贸电子商务生命力薄弱的很大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有关外贸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缺失。当前,外贸电子商务的运行多参考的是《电子商务示范法》和有关出口贸易政策和法规。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形式,外贸电子商务产业链运作方式和国内电子商务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亟需我国起草并专门的法律规定,来有效维护国内外电子商务市场秩序,打击不法行为,降低小额外贸电子商务的风险,增加海外顾客对我国供应商的信任。另外,政府部门之间要制定适合我国目前小额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鼓励政策,通过在技术、资金、物流、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来解决小额外贸电子务面临的困境,比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商作为主导,构建由海关、税务、银行、认证机构、保险等多力机构参与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电子商务服务商,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在物流时给集中化、规模化,统一化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供简便快捷的通关渠道,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国际化进程。

4.2加强对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

人才的缺乏极大的限制我国小额B2C的发展,由于B2C外贸电子商务运作方式的特殊性和操作环节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外贸电子商务团队每一个人都能独立完成B2C对外贸易。因此,需要加强对外贸电子商务整个团队专业水平的培养,特别是团队人员的业务能力、公关能力和语言能力需要进行重点培养。国家应该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制定各种政策鼓励高校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大对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高素质、高水平的营销专业人才展开针对性、长久性的培养,调整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来参与到外贸电子商务工作。

4.3小型外贸企业企业利用B2C电子商务,大力开展品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