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考试制度的弊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考试制度的弊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考试制度的弊端

第1篇: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大学考试制度 理念 弊端 对策 教育社会学

关于我国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影响,近10年来人们对此业已多有批评和分析。这里拟基于以往人们的研究和教育社会学的视角,进一步揭示当前我国大学考试制度的弊端并提出若干相应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大学考试制度的弊端分析

考试制度的功能障碍与偏差。概括而言,当前我国大学考试制度的功能障碍与偏差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考试本体功能的缺失与弱化现象。一般意义上,大学考试表现为教育的几大本体:总结,指在教学活动的结果形成后进行对教学活动的结果的评价;反馈,通过考试以得到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师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导向,通过考试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校考试通常只作为总结一门课程的教与学的依据,其本体很难真正得到发挥。①甚至早就有论者提出,在我国高校,还没有一套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制度”的大学考试制度,考试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机的联系,②考试进行得如何,几乎全凭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的自觉性与责任心,甚至由于没有严格、科学的制度加以保障和监督,导致助长了少数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这也是在高校中出现考试作弊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考试本体功能偏移或混淆的现象。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考试不仅承载教育的本体功能,还往往承载了社会控制功能,考试充当了社会筛选的工具、社会维持的手段。这方面的功能往往会抑制考试本体功能的实现。这突出地表现为考试往往成为了其他方面高等教育评价的“配角”,充当了迎接各种检查评估的“支撑材料”,成为了选拔学生并对学生进行社会分流的手段(如各类大学评估、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选拔保送研究生等)。学校在关注考试形式上的规范、考试成绩表面的风光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忽视了考试的教育本体诉求。

三是考试的功能被异化,即考试的实际作用已经失去了其服务教育的初衷,客观上发挥了其他的“作用”。如学校和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因举办各种形式的考试而获得种种经济利益、教师因对具体科目考试的控制权力而获得所谓制度的权威进而因此忽视自身专业权威与感召权威的提升、导致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师的权力滥用,这些“作用”,事实上损害了考试的本体诉求。相对而言,第二、三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其归之于教育社会学所关注的所谓教育的“隐蔽负功能”,或称“负向隐”③这是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现象。

四是考试的功能被反转,即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负功能现象。这是由于学校教育人员的教育理念偏差、考试制度与运行方式失当,或者由于个别教育人员的职业伦理的欠缺,使得考试不仅无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造成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损害。这属于“错误教育的负功能”。④如高校考试中的不公平现象比较严重,概括起来,主要有:因虚假分(或作弊)导致用功与不用功无差别,因印象分的存在而导致努力后的变化不显示,由于教师的好人思想而产生的人情分,由于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好恶分等。其他如因不合理的考试造成学生的身心损害、学生利用制度的缺陷从事考试舞弊进而影响到品德发展、在一些学校存在的教育人员以考试要挟学生等现象均属于此种情况。

总之,上述现象从根本上来看,不利于考试的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辨证统一与协调实现,特别是导致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和当今高校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冲突,⑤向社会输出的仍然是一批批的传统型人才,传统的考试制度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考试制度理念与教育应然诉求的背离。考试属于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但审视学校教育评价现状,不难发现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存在严重的管理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倾向,这些倾向遮蔽了教育评价的本真追求,制约了教育评价促进人发展的目的,成为学校教育评价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⑥如在功利主义价值观支配下,过分夸大分数的重要性,加剧了学生对学业成绩的功利化倾向,助长了学生的投机行为。⑦同时,在当前高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条件下,只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这是一种“去个性化”的考试制度,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抑制学生的情感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趋于“同化”,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⑧

考试内容的唯“书”不唯“实”。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而不应是唯一的教学内容,也不宜把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和变成教学内容的重复。但在大学考试中,考试内容往往复制了中小学的应试模式,局限于教材的死记硬背。与之相关的一个现象是,不论在教学中还是在考试过程中,高校教师、考试人员只是名义上的“在场”教育者,而实质上是“缺场”的。因为教师往往只是教材的复述者、“传声筒”,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知识建构,在场的只是教材上的所谓“法定知识”,即便有些教师有自己的“师定知识”、“师创知识”,在整体上也只是教材“法定知识”的附庸,无法逾越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所确定的“法定知识”的大框框,至于“生创知识”,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发现,在带有强烈应试味道的考试中难以有一席之地。这些现象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考试运行管理方式的程式化。这方面人们一致的批评是,由于追求管理的便捷与效率,长期以来,高校的考试形式和方法往往以闭卷考试为主,其他方式少;偏重理论、忽视技能操作和实践应用;看重标准化,忽视个性差异;甚至命题过程也机械套用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使用如双向细目表将知识进行了精细分割;追求评分标准的精确化、目标唯量化等,导致学生厌考、惧考、甚至厌学。另外,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高校中的考试多数集中在期末,多数学科没有期中考试。很少有教师主动将考试结果是否应符合教学与培养目标的情况反馈给学生,出于评估工作的需要所做的试卷分析等“事后”工作其实也往往流于形式。教学管理部门组织考试关心的是考试秩序的规范、考试结果作为学籍管理的依据,试卷的抽查关注的也只是试卷形式的规范,而很少将对各门课程考试情况的分析与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

当前我国大学考试制度弊端的应对措施

更新考试观念,树立科学的考试功能观。要认识到,考试既是一种教育评价的工具也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高校学业考试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应有利于全面评价和改进教学质量,不能停留在片面评定学生优劣的工具性水平上。不能把考试当成教学的目的,或滥用考试的作用。要科学分析考试成绩所反映出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与能力发展程度。必须正确处理好考试成绩与评优、评奖之间的联系,优秀与否应由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来决定,而不能仅根据一两次的学业考试成绩来决定。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有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够站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高度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各方面知识、踏实积累经验。

变革考试内容,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考试的真正主体。要从“知识本位”的考试观转向“能力本位”、“创造本位”的考试观,考试内容应当在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更注重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不应局限于课本和教学大纲,要注重考察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心理素质与学科素养。考试内容也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的“法定知识”,要能够给教师的“师定知识”、“师创知识”和学生的“生创知识”以必要的空间。

变革考试形式,实现考试方式的多元化、弹性化。一是要从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出发,打破考试模式的单一化局面。将闭卷考试开卷、半开卷考试合理结合;注意考试具体方式如笔试、口试、答辩方式、课程论文等的有机结合;注重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操作实践、成果交流等的有机结合;注意终结性期末考试,平时形成性考试的结合,有效发挥考试的诊断、调节、激励作用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思维、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此外,还应重视建立科学命题制度、采用科学评分制度、合理实行教考分离、加强试题库建设、建立灵活的信息反馈系统等。

总之,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呼唤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考试制度应主动推进变革,以顺应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注释

①王金兰,傅国华:“高校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初探”,《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②秦臻:“大学考试制度刍议”,《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9年第2期。

③④张人杰主编:《大教育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6页。

⑤⑧孙银莲:“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第2篇: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导游;资格考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07-02

现行的导游资格考试制度自1989年开始实施以来,为中国旅游业导游的选拔和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现行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导致出现了导游员队伍迅速膨胀,行业竞争加剧,旅游教育低水平扩张等一系列问题。在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甚至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导游行业乃至整个旅游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改革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已成为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一、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者素质的提高,现行导游资格考试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这对于导游人才的选拔乃至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无疑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格考试门槛过低。1999年起实施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颁发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在高中教育几乎已经普及的今天,对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考生学历要求是高中以及中专以上学历,这使得导游员选拔考试变成几乎没有学历限制的考试。门槛的降低,使得各种年龄、各种学历、各种层次的人员都可以参加导游考试。年龄最小的考生18岁,最大的达73岁;学历最低的是高中,最高的是硕士;行业跨度大,工商各界、研究所、高校、公务员均有人报名。报考人数激增导致导游队伍扩张、导游行业竞争激烈。据统计,全国共有70多万人通过了导游资格考试,有53万人拿到了导游证。另一方面,在现行的导游资格考试制度下,不论是大学生还是中专生,最后进入旅游行业的凭证都是导游资格证。这严重地打击了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项考试制度面前,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广博的知识积累无法得以体现。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的旅游专业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本科招生也呈现下滑的趋势。而在面临就业选择时,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转行,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也只是暂时留在业内,伺机跳槽。而这项陈旧的考试制度所造成的不公平,也排斥了许多高素质、高学历人才进入旅游行业,导游员队伍整体水平也因此无法得到较大的改善。

2.考试教材缺乏深度。一名合格的导游员应该具有非常宽广的知识面,了解历史、地理、宗教、民族、民俗风情、风物特产、园林建筑、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熟悉各著名景区、景点的自然文化历史背景,并善于将风景名胜与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名人逸事等有机联系在一起。而且要具备娴熟的导游讲解技能,语言生动、文明,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然而从各地的导游资格考试教材来看,体现这方面能力的导游基础知识部分尽管涉及内容较广,但往往缺乏深度。这使得考生只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对于今后的导游讲解工作意义不大。另外,教材频繁更换,部分存在内容结构不尽合理、表述欠科学甚至错别字过多的问题。导游资格考试的指定教材是教师进行考前辅导、学生进行考前复习的依据,又是考试命题和评分的依据,同时也是将来导游讲解的依据,应具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但是,教材出现的上述诸多问题使其权威性大打折扣,也使辅导教师和广大考生无所适从。

3.考试内容过于简单。导游资格考试相对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准入考试的专业化程度明显偏低。在中国各省市组织的导游资格考试中,所规定的考试科目除现场导游外,笔试科目主要有:《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知识》和《旅游政策法规》。尽管考试内容涉及面很宽,但浅显易懂,缺乏深度。而各省市旅游局指定或推荐教材的做法,则进一步降低了考试难度。导游资格考试题型基本都是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为主,缺少主观性题目。题型的固定使得考生只为应付考试而背诵考点,完全可以通过突击复习取得资格证。但是这些拥有较强记忆力、善于应付考试、取得高分的考生在实际带团过程中却未必能表现出出色的带团能力。旅行社的主力导游应是那些综合素质较强的考生。这就反映出现行导游资格考试制度中考试内容、考题形式、选拔人才的趋向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弊端。考题形式的固定只能选拔适应应试教育的考生,不利于选拔具有较高文化、能力、思想素质的导游人才。

4.考试培训以应试为重点。当前各地导游考试培训以应付考试为重点,以考试通过率为目标。培训时教学重点在于猜题、压题和考点的讲解。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部分重点讲解,而要求熟悉和了解的部分则一带而过,至于实用技能培训部分由于属于提高层次而不是资格考试的重点,也不必进行深入讲解。这种以应试为重点的培训方式对真正提高导游技能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在以资格考试为中心的旅游教育中,实用主义思想泛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旅游院校大行其道。通过考试,获取导游资格证成为许多院校办学和学生学习的最高宗旨。相当多的旅游专业在设定培养目标、编写教学大纲、设置教学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一切以考试为中心。部分学校甚至把当地旅游局指定的考试辅导资料直接作为教材。

二、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制度的对策

1.提高导游准入门槛。伴随着旅游的大众化,游客的品位也在不断提高,对导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导游队伍已成为旅游市场的急需。旅游行业应提高进入的门槛,至少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应该鼓励旅游专业学生报考导游资格考试,从而实现导游队伍学历层次、知识层次的整体提升。对于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缺乏基本职业素养的非旅游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应适当增加考试内容,加试其他相关科目,提高考试难度。但对于少量行业紧缺人才,如小语种导游、复合型导游、专家型导游可以放宽考试限制。此外,在考试资格上,可做适当区分,如高学历导游报考中高级导游所需年限可比低学历导游适当缩短。同时,在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向高层次、高学历人才适当倾斜。通过适当的区别对待,可以鼓励导游员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同时,也能留住并吸引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加入到导游员队伍中。报考门槛的提高,会直接提升导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这对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统一考试标准。目前,导游资格考试由各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组织实施,试卷的命题和教材也是由各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去执行汇编,各省级旅游局可根据本地特点,自行命题、考试和评卷。尽管国家统一制定考试大纲,但在试题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出现地区性、时间性的标准不统一。建议建立国家级标准试题库,题型设置应多样化,采用计算机命题,在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的内容调整等方面,要结合导游员的职业特点,突出考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的旅游教育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既统一了标准,也避免了各省之间的不平衡,更能体现公平公正。同时,各地旅游局原则上应只提供考试大纲,而不能组织编写并指定或推荐培训教材。

3.强调对导游综合素质的考查。一个合格的导游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较好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而这些素质不是仅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就可以考查出来的。考试成绩的好坏并不能说明能力的高低和综合素质的优劣。而在目前的导游资格考试制度下,考生只要取得了资格证,就意味着拥有了当导游的资格。这种制度忽视了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造成导游队伍良莠不齐,为以后导游服务工作的开展埋下了很多隐患。因此,要打造一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导游员队伍,有必要弱化导游资格考试的中心地位,只能把它作为行业调控的指挥棒。在资格考试成绩评定时,可以结合考生的学历背景、在校表现。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旅游行业储备素质高、能力强、品行好的优秀导游,改变导游人员整体素质低下的现状。

4.培训内容要注重实际应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导游资格考试培训工作,应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更加实际,更适应导游工作的需要,以提高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导游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很难通过标准化试题的形式来考查。培训工作应该选择有丰富带团经验的人员,直接传授更加实用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程序。这样,教师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培训方式,不再只是讲解某个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而是直接具体就地区情况、景区情况、导游带团技能等方面把经验、技巧传授给未来的导游员。要积极探索课堂培训以外的其他培训方式,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鼓励各院校加强旅游学科建设,对已设立导游专业的,要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突出特色,加快培养市场紧缺的导游人才。导游职业院校要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对实用技能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在培养合格的导游人员、提高导游队伍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导游资格考试机制日显落后。而导游员是旅游行业所特有的一支队伍,是窗口行业的窗口。要强化导游队伍素质,首先要抓入口,不断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坚持考试内容与导游从业实践的结合,在源头选拔上坚持重基础、重能力、重职业素质,以适应竞争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韩玉灵.旅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3篇: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高校 美术专业 专业考试 考试制度 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90-02

近年来,高校艺术专业学生越来越多,而我国教育体制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以地方招生情况为标准,而没有建立统一的招生考试指标,这就导致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美术专业招生考试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招生考试是一项十分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变革,一套成功的变革方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可行性。美术考试制度改变和创新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既要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学力,全面帮助每一个具有艺术天分的学生健康成长。

1 目前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考试模式分析

1.1 自主招生考试

艺术专业招生一直都是坚持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的形式,高校依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在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结合高校自身制定的招生政策,按照一定的招生计划进行择优选拔录取,接受社会监督的招生制度。这种招生制度具有一定的统一性,高校在学生高考前对考生进行自主选拔,每一位入选学生还要经过全国统一考试,成绩达到生源所在地与试点高校同批录取控制分数,才可能被高校录取。自主招生考试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能让学生在系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系统和抽象性思维。但是这种招生模式有一个弊端就是注重学生高考成绩,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发挥,很多时候由于这种应试教育,导致艺术专业学生缺乏一种艺术的思维。所以,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能将传统的考试模式和现代化考试模式结合起来,全面考核每一个美术专业的学生,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艺术天分,成为被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

1.2 高考分阶段考试

这种形式是指美术学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美术基本功的养成其主要在于每日不断的练习和培养,最终才能形成有能力艺术知识分子。美术专业考试制度改革实行自高一起分阶段考试的方式,高一主要是几个图形、高二就是石膏像与静物等,高三就是人头像和自由创作等方面。每一个阶段性的考试都不相同,而在高中阶段实行这种阶段式的考试,更加适合与录取少部分具有扎实功底的绘画天赋学生。目前高校美术专业招生中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重点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对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以及得失,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学生要准确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能进一步明确努力评定,让家长能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传统高效美术课堂主要是采用课堂教学,班级授课这种形式,但是,很对时候由于学生比较少,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激情比较低。我国美术专业考试制度经过多番改革和创新,已经在逐渐走向完善和健全的道路上,但是,针对目前考试制度中还是存在的一些不足,教研室与专业课程教师还要进一步研究分析,构建科学的考试体系。

2 新形势下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统一性

我国一直对于美术专业学生实行一种地方制的考试模式,从专业招生开始就体现这种差异性。在我国艺术专业考试中,不同民族学生会有不一样的考试要求,并且对不同民族的学生考核指标也不相同。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我国政策都非常宽松,在招生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学生能享受一些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中可以享受加分的奖励。但是这种制度能保障一些学生的权益,但是,不具备统一性,也会影响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对于不能享受优惠政策的学生来讲,是一种不公平对待。这种考试制度存在的缺陷就是不具备一个统一性,导致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尤其是在专业课程考试方面,对学生考试考核方面侧重点不同,很多学生的艺术天分没有被充分挖掘。

2.2 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考试主要实行一种教考结合的模式,这种形式严重缺乏公平和公开性,教师既是教学主体,同时还是考试评价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很容易没学生的考试成绩所吸引,而忽视学生的日常表现,或者教师容易带有色的眼睛来看待每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考试试卷。导致教师最终评定的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偏见,因此,目前实行的考试制度还不能体现美术专业考试的一种公平公正性,这个问题值得教育者们思考,同时教师也要积极主动思考这些问题,发现目前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3 新形势下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改革创新方向

3.1 常规考试与非常规考试相结合

美术专业学生从学习基础造型进入高校,必须要参加一次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考试,即高考。高考虽然属于一种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考核注重最终成绩,这种考试形式存在一定弊端,使得艺术专业学生会缺乏一种艺术情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美术专业考试要注重日常中的一些非常规性考试,教师要在常规考试期间添加一些飞常规考试,在专业当中增加一定量的短期考试题目,以这种模式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课的拓展学习,让学生能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非常规性的考试成绩记录到学生日常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绘制的优秀作品进行点评,给予学生奖励,增加学生创作的信心。但是,教师一定不能丢弃常规考试,一般常规考试模式能帮助学生有条理进行学习,传统考试模式能培养学生迅速造型、形象记忆等方面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好处。坚持常规考试与非常规考试相结合,这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有利的考试模式,艺术专业学生不仅能系统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面发展。

3.2 实践课程管理考试模式创新

美术专业的实践课程是学生走出课堂,真正体验社会生活,从自己日常生活中获取丰富的绘画素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艺术专业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多给与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拥有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和心灵。美术作品源自于生活,反映绘画者对自己所见所感,一件美好的事物在人们心中往往会留下不同的印象,学生只有走出课堂,回归到自然生活中,才能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美好,为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对于实践课成绩的考核,教师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并且教师要明确开展实践课的目的,很多时候教师将实践课简单的看成一种外出游玩,没有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而是以学生安全为标准,将实践课程变相发展为一种猎奇式的旅游。因此,学校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专业教师必须在实践课之前事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从学生学习情况、身体状况以及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了解实践课目的地的基本情况,规定相应的各种实践目标,让学生在出发前能清楚知道本次实践课的目的,实践的成果以汇报展览和撰写实践报告的形式呈现,以教研室为单位对学生创作作品进行打分,对单元实践的成果进行总体评价。通过这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能提高实践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和学生也能充分实践课,促进师生关系发展,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3 做好考试后总结和评估工作

考试总结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懂得利用总结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不管是单元考试还是学期中或学期末考试,教师都需要进行总结。通过考试总结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能不断进步,进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帮助学生能以非常优秀的成绩通过考试,让学生能真正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接受知识,锻炼自己的技能,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积极与教师和学生探讨,并且改进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考试总结与分析,能不断总结经验,教师能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准确掌握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通过成绩分析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且能在以后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向前,尤其是要重视后进生的培养和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教师一定要注重表扬学生的个性,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和学习精神,根据学生个性不同而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每次单元考试之后,教师就要进行工作和考试总结,完成善后工作,这是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依据。

教师在进行考试后总结时,一定要考虑单元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主要包括重点、难点以及进度风方面的重要考核,先看到比较理想的部分,对于考试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还要从优秀中找出学生之间的差异;其次,将参加考试的学生分的考试成绩分为不同等级,将学生不同考试成绩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直观的看自己成绩;最后,教师还要和学生一起总结,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能接受自己的考试成绩,比较准确和全面的认识自己,并且教师要尽量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听取学生的心声,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总结效果,实现总结工作的实际价值。

3.4 实行美术学科“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

传统是考试与评分都结合在一起,高校的教研室是高校美术教学以及管理的最基层单位,其职能是具体负责每门课程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以及研究和总结等。因此,要全面完善考试制度,必须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研室要对教师进行监督,教师不能直接对学生进行评定,将学生定位,而是要通过考试检测学生每一学科的成绩,促进教师有效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考分离”制度是美术专业考试制度创新和改革的最终结果,有助于实现规范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美术专业课实性“教考分离”这种考试制度能有效避免任课教师一人评定,造成考试评估结果的不公平和公正的结果。教考分离是一种集中评分模式,由教研室工作人员与教师共同对学生的考试试卷进行评分,避免教师从主观臆断方式评定一个学生的成绩和表现。通过集中考核和评价能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能达到总结、协调以及改进等有效的教研目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最终希望能推进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的不断创新,完善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最终能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且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社会培养全面型的艺术专业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艺术类招生考试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我国针对目前招生现状,结合自身国情和地方特色,不断进行招生考试模式探究和创新,希望不断完善我国艺术类专业学生考试制度。目前,随着我国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已经取得一些成就,考试内容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将考试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考试模式和考试指标的边和和调整,有利于更多具有天赋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未来,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考试制度改革还将不断深入,必定最终能将我国美术专业考试制度推广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 陈凯.刍议高校美术专业毕业创作的指导[J].教育探究,2008(3):22-24.

[2] 阮毅.简谈色彩写生多元化教学[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48-151.

[3] 黄辉.简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作业的存处[J].职业教育研究,2008(6):128-129.

[4] 黄红屏.试论中职美术专业的艺术实践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0):149-150.

[5] 杨晨光.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103-104.

[6] 常晓君.师范院校通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合理设置与有效教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5-146.

[7] 邱凤香,张红红,杨家安.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17-18,30.

[8] 易鸽.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1):56-57.

第4篇: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考试改革

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模式是在新形势下对学校和学生提出的一种新要求,是指学生在高职学院里既学习专业理论和普通教育课程又在工作岗位上接受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工学结合模式”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能熟悉工作和社会。

1.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考核方法,在对职业技能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这种考试方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特点和专业学科特点,制定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考试由学校和企业单位共同举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以学校教育教学特点为出发点,打破常规的考试模式,设置出一套切合学生实际的考试制度。

2.高职院校的考试制度现状

传统的考试是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评价学生的好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传统考试采用的闭卷形式是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方法,但这种考试在“工学结合”模式背景下存在许多弊端。

“工学结合”的模式并不是要彻底地抛弃传统的考试模式,而是通过考试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职业道德等综合素养。这正是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体现。高职院校要把考试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过程的手段区分开来,传统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完全不契合。

高职院校的考试制度是以学生的卷面分数作为学生能力的表现。这种考试制度是在学校内举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校教师所指定的考试题目,按分数的高低排名。学生分数越高,能力就越强。学生的总体成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试卷成绩,二是平时表现,也就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作业、考勤情况等,试卷成绩一般所占比重较大,约为百分之七十,平时表现占百分之三十,加起来得出学生的学期总成绩。这种传统模式过于依赖书本,不注重实践,所以高职学校要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尝试。

“工学结合”的形式是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教育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在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方面的分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资源共享。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应该把考试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知道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

3.实施“工学结合”的措施

3.1改革传统考试方式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运用多种考核方式,比如开卷考试、实验考试、口试、小组合作考查等。例如一些试验性较强的专业,可以在考试时让学生随机抽取一个项目在实验室进行自主操作,教师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评定分数。

3.2建立新型现代化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由学校考试单方面决定,要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而最终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也不是由学校决定的。考试要分为学校的理论考试和企业的实践考试两种。基础理论考试由学校老师根据卷面成绩判定,在企业培训期间,其实习成绩应该由实习的企业负责,如何考试,怎样评分都应该交由企业指导老师决定。企业指导老师除了对学生在技术水平上进行考核之外,还要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考核。有的高职院校在寒暑假期间,由专门的企业指导老师带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到两个月的实习,这种实习并不是平时在学校里的实验课,而是把学生当做正式的企业员工来看待,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来工作,听从企业分配,服从企业领导,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在实习结束时,企业要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给予评价,颁发合格证书,并且发放跟劳动量成正比例的工资。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工作带来的乐趣,对于职业技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也会为以后的学校学习提供更大的动力。

3.3职业资格鉴定与基础理论考核两手抓

为了充分反映“工学结合”模式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对人才的派样要严格按照就业制度,加强高等职业鉴于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学生毕业之后拥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学校应该根据国家要求,建立专门的鉴定职业技能小组,学校和企业同时设立,相互联系沟通,根据各学科特点和岗位职能,按照行业的相关标准,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些学校在学生拿到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书之后就不再参加期末考试,这也是不合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砖,但真理是实践的必要前提,在学习技能的同时要有基础理论做支撑,理论与实践两手抓,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教育与职业相衔接,发挥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时的优势作用。

“工学结合”模式是实现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结合的重要桥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转变以往的传统考核方法,建立全新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把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考核方法的优势,为培养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5篇: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高校;考试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考试这一教学环节在教学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对学生来说,通过考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及积极探索者,实现对知识由“学会”转变成“会学”、进而“会用”。对教师来说,是检查教学效果、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促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模式。由于高校的许多专业课程都是闭卷考试的模式,考试内容书本化,创新实践能力考核不足等,造成一些学生平时不看书,课后也没有复习的习惯,还存在着课程结束由教师圈定重点,学生背思考题,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现象。这样,就忽略了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教师及管理人员也忽视了对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因此,必须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参加考试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考试形式单一,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现行考试方式大都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对于开卷、半开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注重笔试,理论考核内容多,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少,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即使有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个部分,考试成绩一般也占总成绩的70%以上,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以下,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还有可能滋长投机心理和浮躁作风。同时,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很难涵盖全部教学内容,考试知识覆盖面窄,考察点代表性差。因此,以这样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不科学、不公正的,也很难据此评价教学效果。

(二)考试内容片面,疏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在考试的内容上,当前高等教育考试大多侧重于学生识记方面的考核,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而素质教育要求考试内容应全面覆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整体素质,有利于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现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现行考试内容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察,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造成普遍存在的“划范围、圈重点”。考试题型中,客观性试题比例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少,使得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很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样的考试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

(三)考试管理落后,考试中充斥着许多不公平现象。目前,虽然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加强考试管理,但考试管理的受重视程度仍不够,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即使制定了一定的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有制度也难以得到贯彻和实施。比如,很多课程任课教师从出题、阅卷到登录分数包干,或者是虽推行了教考分离,但制度落实不到位,这就严重降低了考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另外,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补考、缓考制度的管理也不够严格。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的的完全实现,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建设,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建议

(一)要坚持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在考试形式上,要摒弃过去一刀切的考试模式,应该结合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采用多样性的考试形式。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口试、笔试、小论文、小设计、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文献综述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避免学生的单纯记忆,提高学生对考试的兴趣。这样既能引导师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各门课程的具体考试形式,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应用程度来确定课程的考核方式。比如,公共基础课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就可以采取以闭卷为主的考核方式,因为这些课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学习要求的重点在于掌握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专业基础课,往往对于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理工科类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报告等考试形式,文科类的课程可以采取撰写论文、口试等形式。总之,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性质来确定,绝对不能采取统一形式。

(二)要坚持考试内容的灵活性。考试内容要突出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与发展趋势。不应只考一些有着标准答案的题目,还应有一些“活”题,即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鼓励学生动脑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教授本课程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知识,还要注意本课程目前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在考试中予以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而不是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知识或局限在老师的课堂讲授。另外,在考试试卷的评阅上,也应该考虑学生对试卷解答的理解。对于客观题的批阅,试题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可以称之为标准答案。而对于主观题,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的眼光评判学生的答案,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而不局限于抄笔记和背笔记。因此,主观题的答案至多也只能称之为参考答案,相反,对学生所做解答新颖独到的还应给以高分。

(三)要坚持考试管理的科学规范性。高等学校考试制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考试的管理一定要跟上,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首先,在考试前应坚决杜绝透题、漏题现象。高校中普遍存在考前划重点的现象,老师的这种行为使得学生平时不看书,只要在考前突击一下就能取得高分。这不仅使学生对考试的意义产生误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其次,在考试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并且严格监考、巡考,防止学生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成绩;最后,在考试后的阅卷环节,应尽量减少人工阅卷的主观性,杜绝“人情分”,保证评价的公正性。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祝遵宏.我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建议[J].经济师,2005.10.

第6篇: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提要: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目前高校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高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建议。

考试这一教学环节在教学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对学生来说,通过考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及积极探索者,实现对知识由“学会”转变成“会学”、进而“会用”。对教师来说,是检查教学效果、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促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模式。由于高校的许多专业课程都是闭卷考试的模式,考试内容书本化,创新实践能力考核不足等,造成一些学生平时不看书,课后也没有复习的习惯,还存在着课程结束由教师圈定重点,学生背思考题,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现象。这样,就忽略了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教师及管理人员也忽视了对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因此,必须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参加考试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考试形式单一,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现行考试方式大都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对于开卷、半开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注重笔试,理论考核内容多,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少,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即使有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个部分,考试成绩一般也占总成绩的70%以上,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以下,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还有可能滋长投机心理和浮躁作风。同时,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很难涵盖全部教学内容,考试知识覆盖面窄,考察点代表性差。因此,以这样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不科学、不公正的,也很难据此评价教学效果。

(二)考试内容片面,疏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在考试的内容上,当前高等教育考试大多侧重于学生识记方面的考核,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而素质教育要求考试内容应全面覆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整体素质,有利于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现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现行考试内容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察,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造成普遍存在的“划范围、圈重点”。考试题型中,客观性试题比例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少,使得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很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样的考试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

(三)考试管理落后,考试中充斥着许多不公平现象。目前,虽然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加强考试管理,但考试管理的受重视程度仍不够,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即使制定了一定的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有制度也难以得到贯彻和实施。比如,很多课程任课教师从出题、阅卷到登录分数包干,或者是虽推行了教考分离,但制度落实不到位,这就严重降低了考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另外,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补考、缓考制度的管理也不够严格。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的的完全实现,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建设,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建议

(一)要坚持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在考试形式上,要摒弃过去一刀切的考试模式,应该结合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采用多样性的考试形式。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口试、笔试、小论文、小设计、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文献综述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避免学生的单纯记忆,提高学生对考试的兴趣。这样既能引导师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各门课程的具体考试形式,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应用程度来确定课程的考核方式。比如,公共基础课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就可以采取以闭卷为主的考核方式,因为这些课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学习要求的重点在于掌握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专业基础课,往往对于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理工科类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报告等考试形式,文科类的课程可以采取撰写论文、口试等形式。总之,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性质来确定,绝对不能采取统一形式。

(二)要坚持考试内容的灵活性。考试内容要突出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与发展趋势。不应只考一些有着标准答案的题目,还应有一些“活”题,即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鼓励学生动脑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教授本课程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知识,还要注意本课程目前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在考试中予以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而不是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知识或局限在老师的课堂讲授。另外,在考试试卷的评阅上,也应该考虑学生对试卷解答的理解。对于客观题的批阅,试题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可以称之为标准答案。而对于主观题,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的眼光评判学生的答案,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而不局限于抄笔记和背笔记。因此,主观题的答案至多也只能称之为参考答案,相反,对学生所做解答新颖独到的还应给以高分。

主要参考文献:

[1]祝遵宏.我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建议[J].经济师,2005.10.

第7篇: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考试制度;考试改革;创新人才

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考试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辩证地看,考试是一柄双刃剑。科学合理的、鼓励创新的、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造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不科学、不合理、束缚学生思想的、僵化的考试制度则会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因此,积极开展考试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一轮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高等院校的考试制度已势在必行。

一、高校现行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考试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是高中考试制度的延续,其导向功能发生偏差,考试制度存在许多弊端。

(一)对考试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

1.注重过程的组织和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忽略了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高校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更充分地发挥其反馈功能,既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也有教师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教授、解惑的回应。现行的考试虽然也要求教师进行考试情况分析但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分析缺乏重视,不能把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反馈给学生。

2.考试制度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现行的考试制度只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创造力的培养。考试是评价人才的标尺,有什么样的考试导向,就会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我们的人才培养还达不到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从表面上看是培养模式的问题,但深入分析,考试制度缺乏时代特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考试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1.期末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学习成绩。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期末一次性考试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限制,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全过程。一张试卷要涵盖一个学期的知识量,并且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反映出自己获取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出卷的教师和应考的学生以巨大的压力。一次性闭卷笔试难以体现不同性质课程的特点,难以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核学生除记忆和简单推理之外的技能,又易造成“一考定成败”,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不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考试方式固定,高校现行的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这种单一、缺乏弹性的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单调、惧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且使其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受到限制。

3.考试计分方式不科学。目前高校大多采用百分制,教师阅卷只注重判分,不重视试卷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反馈及改进教学。同时,由于考试成绩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升级、毕业、获得学位,而且是学生获得奖学金、评优甚至找工作的主要依据,这种只以分数为依据的做法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使学生只重分数不重能力。

(三)考试内容陈腐,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长期以来,高校考试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而任课教师往往只根据指定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和对知识体系的全盘考虑。考前教师就教材划范围、定重点的现象比较普遍。

1.考试内容偏窄,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并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降低。

2.考试题型不合理。题型的选择被限定在有限的传统题型范围内,限制了选择合适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限制了考试内容及形式设计上的创新。在大多数考试中,使用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名词解释等客观题的比例大,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试题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风建设

试题的质量决定考试的质量,高质量的试题是实行高质量考试的前提。试题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四项: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其中最重要的是难度和区分度。作为一套高质量的试题,除应符合命题的基本要求外,从考试的目的来看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以便测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掌握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程度和水平,同时,应能区别出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亦即能测出每个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差异。然而,现时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五)教师自由空间小,不利于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考”

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传授知识外,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良素质。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他们在思维中提高,在质疑中思维。然而,现行的考试制度对此却有很多限制。

1.教学大纲对教师的限制。同一门课程由若干不同教师授课,要求一套完全符合教学大纲的试卷,导致教师授课没有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特色的发挥。理想的状态是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授课,但又不受教学大纲的局限,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把自己最优秀的学识和思维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2.统一考试、单一考试的限制。高校的考试一般都采取期末一次考试并且采用一套试卷。这种做法一是限制了教师根据所教授的学生的特点进行题目设计,二是试卷设计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其潜能,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很大限制。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考试题目。不同能力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应对应不同的题目,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各种不同能力。

二、关于中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绝不能“一卷定终身”,应以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本质。然而,看一看我们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现,几乎到处都是“单一标准”和“整齐划一”,人才的多样化、人才成长模式的多样化与管理培养模式的单一化、标准化形成鲜明的反差。我们喜欢强调“全面发展”,而往往忽视或没有呵护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喜欢说“塑造学生”,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塑造学生”,而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和环境;我们喜欢统一学生的思维,喜欢制造“标准答案”,而不喜欢甚至不容忍学生对我们的观点提出批评。所有这些不仅印刻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而且处处体现在我们的管理和培养模式中,体现在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即考试中。这些思想和制度限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要想在考试制度设计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张扬,使这个“指挥棒”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指挥”功能,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改革考试制度。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为培养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

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科学的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体现考试的教育功能。两种考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不一样,但都以考试为手段来实现各自不同的目的。显然,在当今社会,知识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趋势。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考试观,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

1.树立考试不是为了获得学期成绩,而是作为前期学习效果的总结的观念。学生在一个阶段学习后,通过考试进行自我衡量、自我提高,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尚未掌握的部分及时补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作为下一阶段学习的起跑线。

2.树立考试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结束,而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的观念。通过考试,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疏忽和缺陷,并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出学生在前期学习中的不足,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指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索。

3.建立考试后的信息反馈机制。考试管理部门要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加以研究,并将有关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促进以后教学活动的发展,同时在制度上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考后的试卷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明确考试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考试目标的制定应本着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1.考试目标应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要想人才多样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根本的是要尊重人的个性。理想的考试应对每一位学生都设计考试标准和模式,适应每位学生素质的发展。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缺乏个性,千人一面,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2.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它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考试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从而调节教学双方向教学目标迈进。

(三)针对课程特点,丰富考试形式

目前我们的考试还主要是单一的书面考试,在考试的评价上过分依赖考试成绩,尽管现在尝试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但由于缺乏科学严格的形成性考核办法,形成性考核的信度有待提高,因而不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改革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标准入手。

1.要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大学课程考试基本测试形式通常可采用以下六种:(1)闭卷考试,具有适合多人同时考试,效率高,测试环境比较容易控制,题型多、覆盖面大等特点;(2)开卷考试,重点不在考核被试者对知识的记忆,而在于考核被试者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也包括学习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3)口试,最大特点是应试者在提问范围和所创设的考试环境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抒发见解,可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口试对应试者学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像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和个性特征等,均能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检测;(4)成果性考试,如综合文献调研报告、设计项目训练、作品展示等,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研能力,同时能有效考查学生查阅资料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操作合作考试,能够较好地考核学生涉及动作技能领域的实践能力与素质,增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协作,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测试手段;(6)计算机及网上考试,不但可以用于对学生认知领域的考核,还可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信息化社会、开放教育的今天,应大力开发和利用这种考试方法。

2.改进考试评价标准,使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实践上来看,目前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制度建设,增强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严格形成性考核的控制与监督,充分发挥形成性考核的导向作用,最终实现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目的。

3.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课程考试分阶段进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再出若干个综合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以开卷的形式考试。教师在学生完成章节小论文之后,安排论文回顾,总结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作解答或在学生中开展讨论,鼓励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通过写小论文的形式厘清概念,逐步消化所学知识,学会查阅资料,增强实际写作能力,同时不再以一次性考试决定成绩,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最终将考试变成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可以通过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课堂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以此获取教学信息,引导学生的学习向能力培养方向发展。(四)紧扣时代脉搏,更新考试内容

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以发展能力为主,培养和考察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鼓励老师在考试命题和评分标准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力求开放性和人性化。

1.命题要突出能力考核,要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个人思考。大学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寻求教育的相当大的自由度和自,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2.命题要体现开放性。考试的命题要着重从培养目标的全局出发,要反映出课程教学的目的,而不是课堂教过的和教材中存在的内容。其开放性体现在:(1)试题的内容开放,教师主要是构建好问题情境,根据培养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试题答案开放,无标准答案,学生可根据试题的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3)答题方法的开放,允许学生采取各种有效的答题方法,鼓励创造性思维。开放性、个性化的考试设计对教师的教学会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对课程有熟练的掌握并有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还要把握清楚,做到既“因材施教”,又“因材施考”。

第8篇: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考试 思考 改革 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关平整个民族的荣辱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自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申奥的成功等等,一系列大事的背后无不体现着文化支撑的力量。如果说教育是传承中国古老文明的纽带,那么考试则是检验文化传承的试金石。在众多的教育中又数高等教育最贴近人们的生活,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近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知识经济时代的凸显,目前现有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亟待改革。

1 我国大学当前考试存在的问题

1.1 考试环境对考试功能的制约

所谓考试环境主要指人的意识环境,大致包括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以及每个人对考试概念的理解等等。考试的概念与人才的需求紧密相连,二者唇齿相依,就目前来看,众多高校都是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严进宽出,对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要求不到位,造成人才在社会上呈现出学历第一的不良趋势,这些都是因高校只重视考试结果,而忽略素质教育,轻视考试命题过程中的科学性而造成的。

1.2 形式单一

闭卷考试依然是众多高校中最流行的考试模式,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吁改革,可是至今并没有脱离他的束缚,数以万计的老师仍然凭借一纸试卷来判定学生的优、良、中、差,使学生疲干奔命,而忽略了实用性,造成毕业后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恶果。

1.3 内容教条

教学内容的模式化主要体现在题型的设计和出题人的设计思路上,考试的内容来源于课本,而且部分院校还存在考前划复习重点的习惯,为了轻松过关,学生在考试时常采取死记硬背而不求甚解。

2 我国大学考试改革对策

2.1 转变考试观念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大,以往死气沉沉的应试教育观念,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常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亟待打破常规,破陈出新,采用“严进严出”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充分发挥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考试更加的科学化、人性化,从而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

2.2 形式多样化发展

首先,应当增加日常考试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的比例,重视考试评价过程中的科学性和人性化,改变以往期末一局定输赢的垄断局面,形成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其次,打破单一、死板的期终考试模式。使考试的样式呈现出多元化,例如闭卷、开卷、阶段性论文、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问题情况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都可以运用到高校的考试制度中,另外,在命题的过程中给命题老师们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根据不同科目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老师授课方法的差异,有各个任课老师自己决定考试的计划。

2.3 考试内容应丰富灵活

各科教师应该在新学期开学前将教学和考试大纲,教学以及考试范围和考试的方式以及评分标准等相关的东西向学生公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重点、难点。

同时,教师在考试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一个综合分析、比较、理解的过程,命题的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要有一定的覆盖面,题型设计要多样化,重点考察学生们的综合分析能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独立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对我国大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

现行大学考试制度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在推行过程中确实也产生了许多的弊端。因此,我们对高校大学制度的基本命题是不能取消,但必须改革。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增加选择性,扩大自

增加大学考试的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考试的科目、内容、层次、时间、机制等方面具有更大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3.2 推进考试与社会接轨

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作为教育重要环节的考试亦是如此,我们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思路,对高校考试进行产业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教育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3.3 加强系统性和整体性

大学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问题导向的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制定一个“一揽子”的改革方案,对高校考试和招生制度进行系统改革。

第9篇: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两宋科举制度;防止作弊;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发掘人才、选拔人才为朝廷所用的选贤制度,起源于隋朝大业年间,在唐展成型。在两宋时代,科举选拔制度更加完备。宋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实力;经济上施行租佃制,使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在文教事业方面,宋朝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并大力倡导发展文教工作;由于这个时期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科举制度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也使得宋朝的科举制度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而本文也重点讨论探究宋朝科举考试制度的新特点。

1.以任用考试代替资格考试

早在隋唐年间,当时的科举制度只是资格考试,士子中榜后仅仅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并不会直接授予官职。如果想做官必须在国子监深造之后再由吏部考核任用。考核不合格者需再等三年才有资格再次参加吏部考核。实际上吏部考核的限制名类繁多,大多数寒门弟子都无法通过吏部考核,因而常年不能做官。比如唐宋家之一的韩愈,因多次参加吏部考核不过而沦为一介布衣数年之久。

两宋时期科举考试取消了吏部考核,士子只要中榜就能获得御赐的名衔,之后便可顺利步入仕途。宋太宗赵光义称帝时期,士子通过殿试取得进士称谓,以三甲放榜;宋真宗年间再细分成三甲五等,但凡及第以上,无需参加吏部组织的考核,就可以授予官职。随着历史的发展,及第被授予的官职越来越高。当初太祖时期授予官职的等级相对较低。如开宝八年仅仅授予当年新科状元王嗣宗司理参军的官职,主要是管理地方的狱讼勘鞠事务。而到了太宗兴国年间,当时的一、二等进士和九经通常能取得将作监丞、大理寺评事或者各州通判之类的官职(1)。这些进士步入仕途几年之后最高能官居一品宰相的高位。通过史书查证:两宋时期共有133位宰相,其中通过科举制度入官的竟有123位之多。总之,宋朝将科举考试以任用考试代替资格考试,可以为皇帝笼络一大批士子,囤积人力资源,达到人尽其才,这一特点也被后世沿用。

2.限制士族子弟与庶族子弟竞争,取消针对门第出身的限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荐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意味着选拔官员的权利始终被当时的门阀士族所掌握。他们在政治上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因此庶族地主家的弟子很难步入仕途。到了隋唐时期,门阀士族阶级已经衰落,实施科举考试制度,使得寒门弟子也有了做官的机会,这无疑是进步的。但是这个制度很不完善,存在一些弊端漏洞,士族阶级仍然有权力去左右科举考试的公平性。通过史料查证,唐朝共有宰相369人,有98人属于名门大族。(2)这说明唐朝仍然有将近三成的宰相出身于士族地主。他们把持朝野,控制仕途,这使得科举考试制度仍然被控制在士族手中。

宋朝的统治者采取多种措施来限制士族与庶族的竞争。雍熙二年的科举考试,宰相李之子宗谔参加考试并中榜,太宗赵光义在殿试时义正言辞的喝斥道:“此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有私也!皆罢之。”(3)并且多次告戒主考官,要求选贤任能,“当务选擢寒俊”(4),不能屈于权贵,行私舞弊。以至于士族大家“各以所亲为请”,真宗时期,科举考试“无得以下第亲族宾客求赐科名。”(5)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大量的庶族弟子凭借自身的能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

除此之外,宋朝的君王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取消了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太宗时期,朝廷诏书明确规定各行各业均可参加科举考试。(6)这使得前朝前代一直与仕途无缘的工商杂类子弟以及边关各地的士子也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南宋时期,甚至有屠夫参加科举考试的奇闻,只要有能力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被授予官职。这意味着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基本上没有了出身门第的限制。据此可知,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面向整个地主阶级、甚至面向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以及工商杂类人员,这结束了士族大家长期把持仕途的局面,也就削弱了社会各领域中血统门第关系的作用,这也会激励大众百姓读书应举,改变人生,彰显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

选官范围扩大,取消门第限制,使得科举考试向所有人开放。这种变化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经历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两宋时期的士族地主势力完全没落。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租佃制盛行,土地自由买卖,使得庶族地主势力快速发展,工商业者的地位极大提高。他们想通过科举考试以提高自己政治地位的政治愿望愈来愈强烈。2、宋朝的统治者希望通过科考来笼络大量庶族子弟参与朝政,这样可以遏制世族势力的肆意发展,加强中央集权,为宋王朝的世袭统治打下结实的基础。

3.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急速增长

唐代科举取士名额很有限,每年至多有六七十人中榜,高宗咸亨四年录取人数最多,也仅仅有79人。到了两宋时期,情况却大不同,据史料记载,两宋科举取士人数十分庞大:北宋的科举考试,开科考试达81榜,取士人数方面,有史可考的正奏名进士大一万九千五百九十五人,诸科一万六千三百六十六人,共计三万五千九百六十一人;特奏名(7)人员有一万陆仟零叁拾伍人;正、特奏名人员共计五万一千九百九十六人。南宋科举考试开科49榜,取士人数方面,有史可考的正奏名进士两万三千一百九十八人(其中明法科两人);特奏名进士一万九千零八十七人,正、特奏名人员共计四万两千两百八十五人。通过其他途径,譬如武举、童子举等科目选为进士的人数也有好几千人。也就是说,两宋时期参加科举考试取士约十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七人,年平均中榜人数约为三百六十一人,这个人数几乎是唐代取士人数的五倍,是元朝的三十倍,而明代取士人数每年也平均不足百人,清朝则每年取士人数仅仅将近百人(8)。

两宋科举取士人数迅速增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原因:客观方面,北宋建国之初,疆域骤然广大,行政机构增多,各地官员相对匮乏。开宝年间,“诸道幕职,州、县官阙八百余员”(9)。直到宋真宗时期“州县多阙员”。所以只能依靠扩大科举考试取士人数,收罗大量人才,才能填补各级行政机构的人员空缺。主观方面,唐末之后五代十国社会混乱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朝廷由武人掌控,武人缺乏封建伦理纲常教育,经常出现专断篡位之事,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武人出身,因篡位而夺权,故不信任武将,重文轻武,也就依赖增加科举考试取士人数来选拔文官参与朝政。

4.士子的综合素质大幅提高

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这样不仅为统治阶层笼络了大量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综合素质较前代大幅提高,其中有些士子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有道是“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10)纵观我国整个历史,两宋人才济济名副其实。北宋人才从真宗至神宗几朝最为强盛。仅仅宋仁宗一朝就有千古风流人物几十人,他们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浓厚的一笔。如晏殊、范仲淹、包拯、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苏氏三父子等,既包括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的政治家,也包括满腹经纶,见多识广,留名百世的文学家、思想家。仁宗在位的40年,各行各业涌现出如此之多的人才,这都与当时相对完善的科举考试制度密不可分。这些历史人物虽然出身不同,贫富贵贱也有差异,但是他们都是通过参加科举中榜而步入仕途的。南宋时期的人才数量与北宋相比虽然略逊一筹,但相比其他各朝各代亦是人才汇集,他们同样都是通过科举而步入仕途的,如岳飞、韩世忠、朱熹、陆游、辛弃疾等,民族英雄文天祥更是状元出生,他们都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

5.考试的防止工作更为严密

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并不完善,尤其是现象更为严重,几乎达到作弊泛滥的程度。如果继续放任这种行为任意发生而不加以严惩,科举考试将失去其选贤任能的最根本意义。鉴于此,两宋时期的统治者都很重视科举考试的防止工作,并实施了很多防止作弊的措施。

宋代防止考官与士子作弊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锁院制度。隋唐五代时期,考官接到监考命令后,不需即刻入闱锁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收取贿赂,接受请托,这使得科举考试丧失公平,民怨载道。宋太宗时期下诏明确规定,参与科举考试的官员一经任命立即锁宿,以防舞弊。真宗时期两次下诏,扩大了适用锁院制度的官员范围,要求所有参与考试的大小官员都适用锁院制度。(11)第二,封弥制度。封弥制度也称为糊名制,早在唐代已经运用。宋朝的封弥制度更加完善,按照规定,考试士子的姓名,籍贯都要被糊住,甚至考官定的等第也要被糊住。根据史料查证,宋代最早在殿试实行封弥制度,然后逐步推广到省试糊名,最后才普及到州郡发解试糊名。第三,誊录制度。又称之为誊录法,主要是为了防止阅卷官员辨认出考生的字迹而影响考试的公平性。誊录法最早在真宗景德二年的殿试实行,景德四年颁布诏书,形成定制。祥符八年朝廷设置誊录院,专门负责誊录之事。后来普及到省试进而陆续推广到各级考试。

由于宋朝实施严格的防止作弊制度,相对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保证了科举取士人才的质量,这种严格的制度同样是宋朝科举的一个鲜明特点,并被后世所沿用发展。直到今日,宋代的封弥制度依然被广泛运用在全国各行各业的考试中,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于选拔人才的公平性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6.强调中央集权制对于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

南北两宋统治者都在政治上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着重强调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在封建制度中的地位。科举考试服务于政治,所以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或多或少都会渗透中央集权制度。具体的做法是限制缩小考官的权力,然后把最终的科举取士决定权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早在隋唐时代,科举考试的考官们手中权力过大,甚至可以认为他们对未来官员的选拔具有决定权,这无疑会威胁到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不能有效地形成中央集权。而宋朝统治者必须去消除威胁,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

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以下几个做法,一是废除前朝的公荐制度。这使得封建时期官员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失去了基础。杜绝了士子做官一心二用,心中只有“恩师”没有朝廷的隐患。二是更改了殿试的定制。宋太祖于开宝五年首次举行宋代的殿试,之后几乎全部殿试都是有皇帝亲自参与决定。这样使得选拔官员的决定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里,这意味着所有的中榜士子都将成为皇帝的门生,扩大了皇帝的人事权。而这种定制被后世沿用数百年,直到清末废除科举,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注释:

(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五.

(2)(宋)欧阳修《新唐书》卷75.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9.

(7)所谓“特奏名”是一种特殊照顾的名额,应举士子如数举不中,经皇帝同意后,仍可赐给出身,与正奏名者享受同等待遇,以示对举子的恩宠和对其应试积极性的鼓励.

(8)(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

(9)(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一五.

(10)(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3.见原《杭州大学学报》,98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