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冷链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冷链物流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冷链物流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第1篇:冷链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一、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一)冷链物流企业整体水平不高。目前,正规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物流公司规模大的不多,现有的冷链服务提供商大多为小企业,其资金、设施、运作经验以及管理运作水平都有待提高,一些企业以价格来竞争,无利润地来进行投资和扩大规模。优质优价的机制仍没有形成,冷链物流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二)各自为政,缺乏资源的有效整合。冷链物流服务价格相对较高,多数企业各自为政,物流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并没有使用整体成本的概念,比较注重单价成本,而没有考虑如何通过使用合格和优质的物流服务来减少货物的损失。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经销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

(三)违规操作,市场不规范。由于冷链物流缺乏服务标准,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使得物流企业违规有了可乘之机。有些物流企业并不能保证冷链物流的全程温度控制,商品质量难以保障。冷藏车制冷达不到要求,普通车运输冷藏商品,超载或同行间恶意竞争相互压价,一些冷藏车生产厂做出的冷藏车在技术上并不符合冷藏车的要求,或者有些运输只是做个保温箱,里面放一些冰块,这种运输的温度控制、卫生等条件都很难得到保证。

(四)人才相对缺乏。由于冷链的复杂性,懂得冷链技术和管理,冷藏物流操作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不足。但是,他们在各自成长的过程中,大多积累了一定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尤其是现有很多小型的冷链物流企业是由原有的小型冷藏产品的制造企业剥离出来的,因此都或多或少拥有了一定的冷链资源和特定的客户群。

二、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机遇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冷链物流目前在国内几乎尚未建立。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铁路冷藏运输车辆仅占铁路运输车辆总量的2%,而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在这些生鲜农产品中,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5%、30%、40%。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与之对应的是,国外蔬菜冷运链覆盖在90%以上,肉类、活禽类的冷运链覆盖则达1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冷链食品的消费需求也逐年提高,初级农产品、各类水产品、速冻食品、包装熟食、奶制品、花卉等物品的仓储和配送过程都需要冷藏或冷冻,相关的冷链物流运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消费者对冷链的旺盛需求与我国落后的冷链物流现状之间的矛盾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冷链物流体系,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政策的扶持。2009年2月25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将物流业作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强调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和食品的冷链物流体系;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确定了农产品冷链建设的七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了工程,是国家在冷链物流方面鼓励的重点投资领域,其中之一就是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根据我国生鲜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格局,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力争到2015年在中央及地方企业中形成30~50家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集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冷链物流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策略

(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供应链的基础。物流系统要做到准时交货、降低库存费用,运输环节的货车、装卸环节的起重机、仓储环节的传送带以及土地、厂房等硬件设施是保证作业流程顺利进行的基础。由于维持冷链物流的低温环境需要冷藏车、冷冻车等硬件设备,因此在冷链物流供应链环节,冷藏车、冷冻车等基础设施成为冷链物流企业的立身之本,在奶制品、肉制品等产品物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整合资源,实现规模经济。位于供应链中间的冷链物流企业,要想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就必须要进行资源的整合。比如,对销售商的业务进行整合,利用冷链中生鲜食品季节性强的特点,有意识地选择季节上互补的销售商,让运输工具的配备和调动与之相适应,有效降低成本;为实现冷链物流业务的规模化,利用地域互补性,采用联盟的整合方式拓展冷链物流业务,达到规模效应;由于冷链物流的低温特点,物流企业单独建立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而且回收期较长。而因为冷链食品的特点相同,社会整个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

(三)制定合适的客户服务目标。冷链物流在实施过程中的条件特殊,使得物流成本相对于普通物流来说要高出许多。冷链物流企业要想生存壮大,就需要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来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决定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关键,因此制定合适的客户服务目标至关重要。首先,订单的处理效率要高。冷藏品保质时间较短,所以对时间的控制是整个冷链物流运营中决定物流服务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订单处理的速度越快,冷链产品的价值期就越长,给客户创造的利润就越大;其次,冷藏产品在运输及仓储过程中极易发生损失,所以专业化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要注意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服务的可靠性;再次,柔性的冷链服务。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要使物流服务具有柔性化和个性化,根据需要对客户企业的产品、市场策略等采取个性化的服务。

(四)发展科技创新,建立完善系统。由于冷链物流实施过程中,时间是关键因素,而且冷链储运对象对湿度及温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对冷链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对于减少企业运营风险、优化运营绩效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在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方面,要建立一套适合冷链物流且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优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物流设备的信息化方面,要大力发展条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温度湿度的红外遥感控制等信息技术及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五)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企业管理。当前,国内冷链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对冷链发展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认识不足的员工甚至管理人员,要维持冷链的正常发展,适应国际冷链市场竞争的需要,就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其中,对高级物流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毕竟先进的冷链物流运作是需要高级物流人才做后盾的。只有人的素质提升了,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才有望提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企业自身的管理及物流专业教育的努力。

第2篇:冷链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2016年冷链运输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运营的冷藏车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4.2~5.2米长的冷藏车,每月每台收费1万元,月收入3万元,使用率70%~90%,油耗每百公里为14升,公里数为8000~12000。车辆管理分为企业车辆承担一部分,社会车辆承担另一部分。结账期为30~60天,运输每公里价格为4.5元,保险费用为1.2万元,一年的维护费用在1.8万~2万元之间,制冷机组油耗为10%。以上为车辆整体成本分析。

第二类是7.6~9.6米长的冷藏车,每月盈亏点为3万元,月收入可达到6万元,使用率达到75%,油耗每百公里为25升。账期为30~60天,运费价格每公里为7.2~7.5元,其他的保养费用等则相差不多。

第三类是车长在11.5~15米之间的车辆,属于体积较大的冷藏车型,每月盈亏点达到4.5万元,月收入达到10万元,年使用率达到90%,油耗为30~40%。

另外,车长4米的车辆在完成同城配送的空驶率为60%左右,以商超配送为主。车长7米多的车辆,配送范围为400公里。车长为十几米的车辆,以从事干线运输为主,实际使用率较高。

冷藏运输业务包括城市配送、干线运输、零担配送,其中零担配送的利润最高。冷链行业在干线、城配、仓配一体化方面发展较为明显。但从零担角度分析,市场空间大,缺少龙头企业整合市场,行业缺乏排头兵。

2016年冷链仓储现状分析

中国冷链联盟2016年对全国的1000家冷链物流企业(冷库容量在5000吨以上)进行统计,它们的冷库容量总共为3000万吨。对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的各大区进行统计,除华东地区冷库增长下降,其余大区冷库均呈增长趋势,冷库容量整体增长率在15.6%左右,与去年28%的增长速度相比呈显著下降趋势。在30个省市冷库数量排名中,山东省排第一位,拥有冷库360万个,集中度最高;上海拥有冷库301万个;江苏拥有冷库约276万个。

经过近几年发展,冷库物流布局也在发生变化。抽样调研350家企业的冷库,对它们的温区库容进行比较,用于储存肉类的低温库数量较多,冷链物流在沿海地区比较发达,用于储藏蔬菜、水果的高温库数量少,产地存储库有待推进和建设。

此外,冷库温区结构存在供需失衡,-18℃的库最多,价格最昂贵,竞争也最激烈。

第3篇:冷链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物流

1.冷链物流的定义和特点

1.1冷链物流定义。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产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之前的各个环节中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是随着制冷技术的进步、物流的发展而兴起,它是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1.2冷链物流的特点。(1)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技术含量高。(2)商品全程温度控制。(3)冷链物流过程中也有流通加工。

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1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市场潜力大,冷链物流需求增速加快。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冷冻食品由于方便、卫生,需求增大,冷冻食品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使得冷链物流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特殊商品,如药品的保存环境也是需要低温的,这使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我国的肉类、速冻食品、冷饮、水产品、蔬果等对冷链的需求巨大。可见,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增速加快。

(2)冷链物流过程逐步规范,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流通领域中的食品质量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冷链标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政府不断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冷链物流业。 《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11年上海市《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食品冷链物流的地方标准,2011年,深圳了《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促进了我国冷链物流过程逐步规范。

(3)食品和药品安全备受关注。食品、药品安全与冷链物流息息相关,大部分食品、药品的储藏、保存、流通都需要特定的低温环境及冷藏设备,目前食品、药品物流过程的保鲜、保质已成为众多生产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冷链物流水平的提高也成为食品、药品企业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核心。

(4)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我国的冷链物流技术正在逐步推广。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发展迅速,生鲜农产品的低温控制技术、肉类屠宰企业从屠宰、分割加工、冷却成熟等环节的全程低温控制技术等冷链处理技术正广泛推广,冷链物流技术能够不断发展,为冷链物流业提供技术支撑。

2.2目前国内冷链物流主要发展模式

(1)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与原产地的“一条龙”冷链物流模式。是指产品经销商与产品原产地联成一体,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运、配送和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业运作模式。

(2)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是指通过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配送,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形成了大型零售商独自兼营以配送环节为主的冷链物流模式。

(3)以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自营模式。是指以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自营模式,是指物流公司整合自有物流资源,建立多个销售终端,进而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向原料供应商的延伸,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自营冷链物流模式。

(4)以冷库仓储服务为主体的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冷链服务的业务模式,能够通过全程监控冷链物流,整合冷链产品供应链的方式。

(5)国际化大企业参股、收购的外资企业,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抢占市场资源。

这五种发展模式基本构成我国冷链物流基本体系,也为构建基础性、公共性、社会性的冷链物流供应链平台奠定基础。

3.我国冷链物流未来的发展

3.1建立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利于对冷链产品的质量实施过程性的监督和控制,保障质量也节约了整体成本。并建立监管机构,对于行业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管,也提高冷链物流标准的执行力。

3.2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从政策上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并应推进冷链物流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援助等手段,加强冷链物流的保障体系建设。

3.3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发展。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发展的具体做法如下:(1)大力推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冷链物流业的升级提供技术的支撑;(2)加大冷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物质上促进冷链技术的发展;(3)构建全国范围内的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平台。

3.4 加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与冷链物流业相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人才起了主导的作用。加强对于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冷链物流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3.5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我国冷链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参与冷链物流业的程度低。加强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升级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国家应构建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使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范,健康地发展。(2)企业自身应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冷链技术推广;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不断改善客服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革.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

第4篇:冷链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U695.2+91文献标识码:A

1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是为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减少食品损耗,将易腐、生鲜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使各个物流环节处于完全低温环境并实施全程温控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具有两个特殊性:一是对象的特殊性,冷链物流的对象是容易腐烂变质的生鲜食品;二是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冷链物流的储运和作业环境必须限制在适宜的低温坏境下,必须严格遵循“3T”原则,即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冷链的储藏与流通的时间、温度和产品耐藏性。冷链物流把易腐、生鲜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等各种问题集中起来考虑,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项低温系统工程。

2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前景光明,但总体上来看,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就是和国内的其它产品的物流相比也处于相对滞后的水平。

2.1硬件基础发展迅速,但仍不能满足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

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设施情况决定了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冷链运输设备、各种规模的冷库、冷冻冷藏装置等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在汽车冷藏车辆方面,目前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在铁路冷藏车辆方面,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 970辆,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冷库方面,我国商用冷库及冷藏库面积约为

1 000多万平方米、冷冻冷藏能力达1 500多万吨(中国冷链年鉴)。截止2009年6月,中国的冷藏能力大约能满足食品总产量的20%至25%,这与能满足食品总产量的70%至80%的发达国家冷藏能力相比,差距很大。而硬件设施的建设及购置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和规模。

2.2软件水平稳步提高,但离发达国家仍有一定距离

近年来,我国在冷藏专业技术、信息技术、组织技术(战略联盟)等冷链物流所涉及的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运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运用了仓储管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信息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生鲜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信息,掌握供应链中冷冻冷藏产品的数量及位置,进行及时地提货和补货,从而提高冷链物流的作业效率与管理水平。

然而,我国冷链物流中的信息化只处于起步阶段,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往往造成冷链流通的盲目性。部分省市虽然开始建设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但该信息平台中的信息并不全面,造成本应多边共赢的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2.3冷链物流未成规模,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通常,社会物流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效率的标志,比率越低,表明物流效率越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25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7.8%,这一指标与2005年的18.5%相比,虽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早在2002年美国这一比例就仅为9%,为我国的一半左右。因此,我国物流费用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物流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在我国物流业总体效率不高的背景下,冷链物流在物流业仍处于未成规模、效率偏下的水平。

此外,因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各地区冷链物流发展也很不平衡,冷链体系建设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沿海地区。冷链物流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些区域已经出现了冷链物流联盟,冷链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规模呈逐渐增加和扩大的趋势。

2.4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在我国尚没有一家专业的全国性的第三方低温物流公司,现有冷链物流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实力较弱,经营规模较小,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冷链物流仍以自营物流为主,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滞后。因此,大多数易腐食品的物流都是由生产商、加工商和零售商自己操作,极大地妨碍了冷链市场的成本效益,也阻碍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3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冷链物流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制冷技术,国外的制冷技术发展比较早,也比较迅速。

20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食品冷链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目前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易腐食品物流过程的冷藏率已达100%,冷藏食品的销售量(以价值量)占食品销售总量的50%,并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国外的冷链物流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3.1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意识强

发达国家把产后贮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30%用于生产,7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率为60%,而日本则大于70%。欧、美、日等国食品冷藏运输率均达到80%~90%,日本果蔬在流通过程中有98%通过冷链,果蔬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蔬菜水果低温物流更为典型,产品从田间收获后到消费者的冰箱一直在低温环境中流通,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3.2制定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有专门机构管理

国外发达国家对冷链物流行业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对有些食品还专门制定了行业标准,对保鲜物流系统中的各阶段做出具体的温控规定,并对各种运输工具也有专门的规定,包括容器和托盘等。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运作管理,使得冷链物流处于国家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实践表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对保证冷链物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完善

国外冷冻设备比较先进,各种制冷机和速冻设备齐全。冷藏运输主要有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和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其中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是冷藏运输的发展方向。冷藏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可实现“门到门”的现代化运输方法,即处于流通中间环节的冷库预冷间的“门”到处于流通末段环节零售商冷库的“门”。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2005年全球食品冷藏能力达到10亿立方英尺,其中冷藏集装箱能力超过60%。

3.4冷链物流技术先进

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冷链物流技术的研究与运用,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主要应用的技术有气调技术、微生物控制技术、预冷技术和冷库自动化技术等,与此同时,还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的冷链物流管理系统,以促进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和精益化管理。

3.5冷链物流人才充足

国外对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在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同时还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所有行业的物流从业人员都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上述专业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

4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目前还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物流国九条》等一系列政府文件的出台,政府对冷链物流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冷链物流不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情,而是已经列入政府工程,这必将预示着我国的冷链物流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笔者认为我国冷链物流将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4.1向现代冷链物流模式体系方向发展

随着国家系列促进冷链物流发展法规、政策的出台,冷链物流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将向构建完整、高效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方向发展。在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弹性激励与刚性约束下,必将出现政府宏观指导、统筹规划,企业热情参与,从而有效降低供应链物流的总成本,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供应链一体化的现代冷链物流新模式。

4.2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将会明显提高

在未来的冷链物流领域里,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冷库设施建设、冷库技术水平提高和冷藏车辆多元化发展等方面。一批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冷藏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建立,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将快速发展,果品蔬菜恒温气调库迅速发展,低温库比例将进一步增加。铁路冷藏车将定位于深冷、高品质货物的中长途运输以及低附加值冷藏货物的长距离运输,将会使用机冷车、气调保鲜车和适应大批量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等装备。在公路冷藏车将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是小吨位、针对短途和小批量运输的,主要满足城市配送中心的需要;另一种是大容量、大吨位的,主要满足长途运输的需要。

4.3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将会盛行

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可以使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不仅能够提供冷藏运输、冷藏仓储、冷藏加工等,还能为冷链物流需求方提供高效率和完备的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冷链物流的全程监控,具备整合冷链物流供应链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冷链物流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形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冷链物流链,提升冷链物流核心企业的系统运筹能力和竞争力,实现第三方物流的规模化和网络化,以满足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的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纵向整合供、销商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或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实现整合效应,推动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5结束语

冷链物流已经在我国物流市场中快速发展,尽管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物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现代化冷链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我国冷链物流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叶海燕.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3):38.

[2] 周月超. 冷藏食品物流发展的内在动因与机制探析[J]. 物流技术,2006(12):97-98.

[3] 方昕. 中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11):56.

[4] 丁声俊. 积极发展我国生鲜品“冷链”物流[J]. 中国粮食经济,2007(9):37-39.

[5] 鲍长生. 冷链物流运营管理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 阎君. 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 张连军. 浅析我国食品冷藏物流的现状及对策[J]. 物流技术,2006(1):103-104.

[8] 张倩. 国外农产品物流业现状[J]. 世界农业,2004(11):11-13.

第5篇:冷链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青海省旅游产业研究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青海藏毯产业现状分析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信阳旅游产业研究 基于SCP范式下的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基于SCP框架的茶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现状和对策研究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三江源地区特色畜牧产业研究 基于专利分析的宁夏清真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SCP框架的我国物流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基于SCP范式框架下的上海房地产业分析 基于SCP框架的我国石油产业现状分析 基于SCP框架的山西省煤炭产业组织分析 基于SCP模式的煤炭产业分析 基于SCP的山西煤炭产业分析 经济型酒店产业的SCP框架分析 基于SCP分析范式的漳州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SCP范式分析的我国电影产业研究 基于SCP框架上海经济型酒店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房地产业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传媒产业融合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05-16.

[5]田晓娟.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回族研究,2013(4):44-49.

[6]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吴晓东(1990-),男,汉族,山东日照人,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研究方向:青海经济。

第6篇:冷链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乳制品;乳制品冷链物流;第三方

一、乳制品背景

据了解,在一般的情形下,当生产企业生产出来了鲜奶,是都要送到乳制品厂进行加工的,这是因为鲜奶是属于对于新鲜度要求特别严格的一种商品,它需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或者运输不当,便都会造成鲜奶的变质,这也就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为了保证这些奶制品的质量,也就必须对运输这一关提高要求。我们都知道鲜奶不能再常温下放置,因为一旦在常温下放置,便会导致鲜奶的变质,因此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在奶制品的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全程都在低温的环境下进行。说完了运输需要的环境,就来说说运输所需要的车辆,奶制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因此用来运输的车辆自然也是奶制品专用的奶罐车,为了保证奶制品质量,运输的容器必须消毒,并且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为了保证鲜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还要保证为运输容器密封。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为了缩短运输时间,更好的保证鲜奶质量,最好是不要在中途停留。也正是因为这样,专业的奶类企业都希望由本企业来亲自进行运输,不希望交由其他企业来运输。即使外包给其他企业,也大多是将部分区域外包。

乳制品冷链物流的内涵:

乳制品冷链物流是指原产地牛奶在通过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的全过程中,以冷冻 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始终保持乳品所要求的低温条件的物流(王小丽,2009)。据了解,在我国,牛奶的生产到加工要在24小时内完成以保持新鲜度,整个过程都要在低温的条件下完成,有专门的冷藏设备,据统计,我国生产企业已生产建设大、中、小型冷藏装配库约800座,室内装配式冷库约2.5万套(座)。(孙忠宇,程有凯,冷库现状及冷库节能途径[J]节能,2007(7)53-54)

二、乳制品物流的基本状况与乳制品冷链物流体系构成

基本状况:

由于乳制品对于运输,温度等的特殊要求,使得在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供应链中,乳制品企业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乳制品企业在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供应链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乳制品的温控需求不一样,保质期不同,种类也不同,这些决定了乳制品生产企业对整体供应链有着不同的控制程度。具体说来,乳制品的保质期越短,企业对全程的物流控制越强。随着科技技术的革新和企业对于产品的不断创新,这就为了乳制品保质期的延长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也就为乳制品生产企业能够跨地区的运输与经营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也正是由于乳制品的生产企业对于产品的全程物流控制相应的减弱,使得专业化的乳制品冷链物流企业应运而生。

体系构成:

第一步是奶牛养殖场中,选择优等奶牛,饲料、养殖环境等。

第二步是对奶牛进行挤奶,并且迅速预冷至4℃左右。

第三步用冷藏车运输,温度保持在0-4℃。

第四步乳制品生产工厂全程冷链生产及储存。

第五步进行冷藏或者冷冻运输。

第六步通过冷链物流中心进行运输。

第七步物流配送环境冷藏运输车,冰冻运输车。

第八步冷藏或冰冻环境销售。

第九步消费者购买后在家中冰箱中保存。

从第二步开始至末端消费者,冷链就始终作为重点贯穿于其中。也就进一步的说明了冷链物流在乳制品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将冷链物流做好,才能保证好乳制品的质量,也就才能使得乳制品行业蓬勃发展。因此,了解了乳制品的整个过程,也就便于找出其中的问题进而找出方法解决。

三、乳制品冷链物流的特征

所谓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易腐物品在生产、加工制作、贮藏运输、配送、销售等到消费者前等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乳业冷链物流按产品的温度控制要求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常温液态奶, 二是巴氏奶、 酸奶等乳制品的保鲜冷链物流, 最后是冰淇淋等冷饮乳品的冷冻冷链物流。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如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均要求在低温条件和特定的冷藏技术和手环。对于乳制品要求更高,对于不同的乳制品有不同的低温条件,不同的运输工具,和不同的冷藏环境和手段等。

四、乳制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1.与常温的物流相比,冷链物流要比常温物流的投资大很多,包括冷藏车,冷藏设备等。

2.因为乳制品的保质期通常都比较短,因此乳制品更注重的是时效性,这就要求了在乳制品的生产、运输乃至销售等整个过程,更要具有组织的协调性。

3.乳制品冷链物流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的能耗控制,所以有效控制运作成本很重要。

五、我国乳制品冷链物流问题分析

1.由于冷链物流的成本太高,乳制品企业不愿意进行过多投入。乳制品的冷链物流是从奶制品的获取、生产、运输、再到销售的整个过程都是需要在低温的冷链环境下进行。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实现全程的冷链物流。主要原因是乳制品的运输是靠专门的冷藏车进行运输,而这种冷藏车本身的造价高,油耗量大,据了解,在价格上:冷藏车价格以五十铃为例子,3吨的冷藏车价格大约是18万元,而同样为3吨的常温车却只要9万元。在油耗上,冷藏车也大大高于常温车。冷藏运输的车辆一般的成本都是普通车辆的2-3倍。铁路冷藏运输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全国总运行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冷藏运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苏玲利,李宏,2007《城市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商场现代化36期,第18页)。正因如此,某些乳制品企业为了本企业的自身利润,不想投入过多的成本,是整个乳制品行业物流水品落后的原因之一。

2.乳制品企业完整而独立的冷链物流还不完善。现在乳制品企业从采购、生产、运输、配送、销售等过程能够自行独立完成一条龙服务的企业少之又少,经常会出现断链的情况,各地虽有冷库和冷藏车辆,但都是服务功能单一,范围小,规模不大,没有办法提供能够满足市场的综合服务。

3.乳制品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缺少专业的第三方物流。现在的物流行业里,乳制品冷链物流企业很少,能够提供高服务水平的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因为很少有物流企业是从乳制品冷链物流起家的,大多是一般物流转型而来,或者是乳制品物流只是其物流业务之一。因此第三方专业的乳制品冷链物流企业很少。专业的乳制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缺乏还有其他原因,第一,是乳制品冷链物流专业性太高,需要专门的冷藏车和冷藏技术,也就是所谓的进入门槛太高;第二是乳制品的要求高,有特殊的温度和技术要求,保质期短,车辆要求严格。除此之外,第三方物流的信息系统还不健全,这也大大影响了乳制品的质量,因此很少有企业能够保证乳制品在整个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也就使得乳制品企业不能够放心的将产品交到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手中。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乳制品企业的发展。

4.乳制品行业没有整体的规划与整合,没有统一的标准。现在我国乳制品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各个乳制品企业之间相对独立封闭,呈现繁杂无序的状态,供应链之间缺乏协调,重销售,轻生产和加工。这种整体规划的欠缺极大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乳制品行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乳制品冷藏监管的力度不够,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混乱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5.乳制品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现在的乳制品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的不高,由于有的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可能没有高的职业素养,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是很强,似乎成为了每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的主要原因。对于乳制品这种非常温的产品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要求就会比一般产品要更高,因此,在乳制品冷链物流这种工作来说,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六、我国乳制品企业冷链物流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首先,应从政府开始着手,政府应该加大对冷藏车企业的支持,给予政策或者资金上的支持,一次来带动乳制品企业的发展。 其次,政府应该投资建设公共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让各个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可以共享信息,从而减少冷藏车的空载率,提高整个冷链物流的效率,降低成本。再次,乳制品企业要认识到,没有投入就没有收获,要想在整个乳制品行业里有力的竞争,就要有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品质,争取消费者,也就是即加大对冷库等配套设施,冷藏车的使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后,乳制品企业还要加强软件设施的的投入,建设冷链物流的信息系统,有效监控乳制品的运输,装卸,同时对于各种冷藏车和冷库进行全面动态监控,以提高乳制品的质量。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为乳制品冷链准确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沟通、交流与控制。

2.建立完善独立的冷链物流链条。乳制品的自身特点就是从生产到销售都是要在低温冷藏的环境下进行,若某一环节出现断链现象就会影响产品质量。为保证产品质量,乳制品企业必须建立一条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链条,并在发展中不断进行完善,将强对整个冷链物流的监控和管理。

3.重点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我们知道,有很多的冷链物流公司都不是开始成立之时就是冷链物流企业,而是慢慢的由开始的一般物流公司转型发展而成冷链物流公司,也是因为这样,导致了很多的乳制品企业不放心将自己的产品交与这些物流企业的手中,甚至有很多乳制品企业宁愿自己来承担物流运送这一部分,也不外包给其他物流公司。这就更加限制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加速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要着力培育一些有实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需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建设。政府要大力支持如减少税收,给予购买冷藏车的价格补贴等。第三方冷链物流应该加强建设物流信,供服务。

4.注重整体规划与整合,建立完善乳制品冷链物流标准和监管机制。国家的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有利于整个乳制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乳制品冷链标准并纳入乳制品市场准入制度中,让所有企业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执行。建立建立有效监管制度,由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员工和社会共同进行监督。更加注重整体规划与整合,深刻了解要想整个企业快速发展,就要做好每一步的发展,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销售等,都是同等重要的。

5.开发乳制品行业从业的资格证书。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免费培训。为了更好的提高乳制品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政府或者相关部门可以启用一个有关于乳制品行业资格证书,由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来进行专门的培训,这样有了专门的培训,获得了相应学位证书的人员才可上岗,以此来提高员工素质,使得乳制品从业人员更好的服务,间接地提高乳制品质量。

七、意义

作为一个消费者,无论我们是在哪里购买的乳制品,大型商场,超市,或者是小型便利店,我们在购买时不仅要想产品是否造假,是否过期,还要想到这个产品是如何从生产厂家运输到零售终端的,因为一个产品即使生产出来的再好,但是如果因为运输或者储存不当问题而造成了不新鲜,都会影响产品本身的价值和营养,小则口感不佳,大则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隐藏在本后的供应链是我们消费者所不知道的。为了确保乳制品的安全,乳制品这类商品都是需要在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下对商品进行完整而又全程的温度控制,因此有一条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乳制品安全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因此对冷链物流的要求特别高,所以我们要加强乳制品冷链物流的建设与管理,才能使乳制品行业蓬勃发展。

八、结束语与展望

冷链物流现在在我国还尚处于开始的阶段, 乳制品企业冷链物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企业通过加大设备资金投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培养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等努力,相信我国的乳制品冷链物流终会走上正轨,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孙红葡.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物流技术.2009年.

[2]王小丽.我国奶制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江苏商论.2009年12期.

[3]霍青梅.乳制品行业呼唤全程冷链物流建设.物流技术与应用.2008年8期.

[4]彭丽霞.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第7篇:冷链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 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247-01

在产品流通中,农产品流通,有着不同于其它类型的产品流通的特点。下面,以我国农产品流通为例,对这些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从更深的层面分析问题和探讨问题的解决之道。

1 农产品流通的一般特点

(1)农产品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兴衰。

这个是基本适用于各国的一般性规律。农产品受季节、气候、保鲜等因素影响较大,往往不能够顺利进入市场,损害农民利益和市场利益。

(2)我国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分散性严重影响农产品流通。

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现状和经营现状的重要特点是单位规模普遍较小,尤其是生产现状,而经营现状也是普遍以个体式家庭式的小零售商为主。这样,相对其他商品如电子产品,流通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就大的多,为解决此类问题而建立的中间单位,在解决了部分流通问题后却又增加了成本问题。

(3)在农产品流通中对于保鲜环节要求较高。

农产品中,易腐难储之物较多,这就对储存保鲜等方面的设施技术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这方面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因有系统化的冷链物流,易腐果蔬类从采摘到售出,其中损耗率不超过2%,而在我国,在流通中的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中,损失率在25%至30%,流通效益难以保证。

2 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与流通体制的历史演变

农产品流通方式是与当时体制有着密切关系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流通方式。因此,在总结分析了农产品流通的一般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革进程与现状进行分析,才能够较为可观地分析问题之所在。

自1953年至1977年,这一时期的农产品流通体制主要特点为统一计划购销,政府严禁农产品自由交易,以统购统销方式解决农产品供求,这样使得农产品流通的一些元素可以集中运用,如运输可以集约化,农产品流通效率较高,但生产效率不高。自1978年至1997年,由统购统销期向市场调节期的过渡,市场调节作用逐渐上升,农产品的流通方式在经营方面开始出现分散性,在运输方面逐渐向一家一户发展,在出售方面逐渐向个体店摊发展,同时在保鲜物流等根本技术方面没有实现突破,但政府仍需要不时介入市场,统一收购集中出售。自1998年至今,我国农产品流通初步适应了市场的要求,由于物流运输体系的逐渐进步和物流保鲜技术的逐渐运用,农产品流通中的一些元素逐渐向集约、高效、损耗降低等方面发展,但是,生产经营方面的分散性没有根本扭转。

3 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

如今,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基本可以概括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市场载体为农贸市场。农产品的基本流通方式是主要是农产品集散交易,其次是现货交易,不过仅仅在一些特色农业区比较常见;其次是批发市场。农产品经营的主体和经营流程可以表示为:农民―― 商贩―― 中介经销―― 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流通客体以原始产品、简单加工产品为主。农产品流通的物流方式逐渐比较依赖于中间商,农产品到农贸市场之间,有农产品收购商、农产品批发商,或者有其一,而后一般是到达零售商,最后才是消费者,这种多环节的过长流通渠道使得流通链上游和流通链下游获利较少,中间环节获利较多。综合而言,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有如下四种:农户、小贩、批发商,到终端;农户、加工企业、批发商,到终端;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批发商(为不确定因素),到终端;农户(或农业合作社),到超市终端。流通效率最高的是最后一种,其次是第三种,前两种效率较低。

4 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创新突破的关键点

综上所述,农产品流通要最大限度地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以农产品统一加工、配送的企业介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生产经营分散化、效率低的问题。其次,要最大限度地缩减流通环节,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等多种对接方式各种灵活机动的对接方式,提升流通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费用。再次,要提升农户在农产品生产出售等方面的组织程度和合作程度,把传统流通环节中的一些问题就地解决,等于是农产品出产之后直接跨越传统流通环节,无疑可以提升农产品流通绩效。最后,政府要以法律规制适度介入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产品流通朝新兴电子商务方面发展,这也是一种推动创新的宏观举措。

5 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策略探究

5.1 引导农户提升的农产品组织化生产经营程度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可以就地解决传统流通环节中的一些问题,农产品出产之后直接跨越传统流通环节,无疑可以提升农产品流通绩效。具体可以借助于如下方式:发展并改革农业合作社,通过设置专业金融机构、扩大银行业务范围等方式,扶持农产品出产地的加工配送企业,对原有供销合作社进行新型改造,借助于协议方式,组织农民深度市场,利用物理、信息等技术,参与农产品加工配送,直接形成附加值,并实现生产规模化,运用现代商业模式打造全方位的本土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品牌。

5.2 政府要加强制度支持、政策帮扶和宏观调控

政府要对农产品流通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人才为农产品流通基层单位提供一系列支持,加强农产品流通中的冷链物流建设,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冷链设施;政府要担负起农产品流通中基本硬件设施的建设费用,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大力建设农产品物流环节中的道路设施,强化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的政策执行力,加强农产品流通储备设施建设;政府还应加大支持农产品流通的信息网络建设管理,遏止虚假信息,倡导并引领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政府要建立健全支持农产品流通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形成协议合作模式,约束主体行为,反垄断、反区域封锁,打击乱收费之行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阳.“农超对接”流通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探析[J].中州学刊,2011(4):79-81.

[2] 张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2):60-61.

[3] 喻占元.中外农产品物流比较及发展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09(2):22-26.

第8篇:冷链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013-01

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和政府亟待解决重大课题。大连市农产品价格与本省其他城市的农产品价格相比较高,一方面是城市总体消费水平较高,更重要的是农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成本增加,最终到达消费市场时价格较高。

目前,大连市农产品的主要供给形式是:直销型(农户与消费者在农贸市场直接进行农产品买卖)、契约型(农户与从事农产品贸易的公司签订合同,由公司代替农户进入交易市场)、联盟型(由农户和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产品加工商组成战略联盟进入交易市场)。这几种传统的农产品物流形式,其成本下降空间较小。为进一步降低农产品供给价格,采用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就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1 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介绍

现有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包括以下几种:P to C(Peasant to Consumer)、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 B to C(Business to Consumer)、B to G to C(Business to Government to Consumer)。

P to C农产品物流模式是指生产者(农户)与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所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B to B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是指由生产者(农户)联盟或农产品收购公司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B to C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是指由生产者(农户)联盟或农产品收购公司与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所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B to G to C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是指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向生产者(农户)、农户联盟或农产品收购公司收购农产品,将收购的信息发送到电子商务平台上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通过政府收购的信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与生产者(农户)、农户联盟或农产品收购公司所进行贸易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

2 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2.1 P to C物流模式

P to C物流模式的优势为: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及时有效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减少了物流的中间环节。农产品从生产者直接送达消费者,减少物流环节和批发、零售等营销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和营销成本;确保送达消费者的农产品新鲜安全。

P to C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P to C农产品物流模式是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但其本身是一个处于发展期的新兴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因此运用P to C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农产品运输过程中保质、保鲜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借助冷藏仓库可以提高冷链的水平,但生产者本身没有能力启动整个冷链系统,如果通过外力协助启动冷链系统又势必会增加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

2.2 B to B模式

B to B模式的优势为:生产者组成统一的联盟或由农产品收购公司进行统一收购,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且稳定的货源,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于标准化、批量化的要求;可以组建生产者联盟或成立农产品收购公司,使用先进的运输和储藏设备,启动冷链系统,实现农产品的保质、保鲜,顺利运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双方都是拥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交易安全方面有一定的保证。

B to B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冷链物流正处在发展阶段,冷藏运输、存储技术和设备都不是十分完善;必须实现成立生产者联盟或农产品收购公司。

2.3 B to C模式

B to C模式的优势为:主体是生产者联盟或农产品收购公司,消费者更加愿意在信誉较好、生产规模大的企业购买这种时效性较强的农产品;其主体在冷链系统的运用和农产品种类的选择上都具有极大的自主性。

B to C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供应方的拥有量较大,但需求方的消化量较少,将会造成农产品积压而变质损坏。

2.4 B to G to C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

B to G to C模式的优势为:交易更加安全,可以吸引更多的交易对象,增加贸易数量;有利于农产品的优化配置;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得到保证,节省了交易时间和成本。

B to G to C模式的不足之处体现在:虽然政府具备监管和控制的职能,但是其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行政机构又由于其采购量的庞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某些农产品质量的不合格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与其他模式相比,B to G to C模式以政府作为中介,借助政府的信誉和实力,无论是对于生产者(农户)、农户联盟还是农产品收购公司来说都是销售的保障。同时由于政府的采购行为都是大批量的,相对于生产者、农户联盟或农产品收购公司而言,可以使自己的营销之路稳定又可以减少存货量。以政府作为中介,能够充分利用政府的监督和控制职能,使农产品能够以最适合的温度,保证其最佳的品质到达消费者手中。

3 结论

目前,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在大连市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绝大部分的消费者是从农产品零售商那里购买农产品。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部门的努力,大连市已经具备发展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的条件。从现有农产品物流模式特点和发展趋势来看,大连市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将会以B to G to C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为主,在B to G to C的框架内发展B to G和G to C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并逐渐向B to B和P to C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模式演进。

参考文献

[1]江小云.浅谈电子商务下的现代物流[J].电脑与电信,2007(3):141-143.

第9篇:冷链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配送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128-02

1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性

所谓农产品电子商务就是指借助互联网的实时交流和连接功能实现农产品的生产、营销、流通一体化功能。在这种模式下,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能在网络中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原材料、产品需求等信息,同时还能进行产品的展示、订购等事项。但是农产品保鲜的独特要求,致使农产品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及时、快捷”的要求更高,从而致使物流配送体系的落实和完善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更为重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相对其他一般性商品而言,在物流配送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

1.1 消费者对网售农产品质量要求高

从消费者网上购物需要分析,人们在网络上购买农产品,要么是方便快捷,要么是价格便宜,但是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保质要求比一般性商品高得多,如果快递到手的产品溃烂无法食用或是有瑕疵影响食欲,那么即使价格再便宜也是无人购买的。因此,农产品网上销售的一大难点就是如何让消费者确认产品质量产生信任。这一方面固然在于农产品品牌的塑造,更为关键的是保证网售农产品的高质量,只有保证从采摘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通畅与安全保质,才能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1.2 农产品物流配送对冷链技术和设备要求高

农产品具有易变质的自然属性,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储藏、包装、配送就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尤其是生鲜食品对仓储条件要求苛刻,需要不同温区,这些都导致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需要很高的物流配送水平,同时需要做好对农产品的保鲜、防疫措施,保证农产品配送到顾客手中是新鲜的。因此,在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中拥有良好的配送技术与设备才是硬道理,这就要求开展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企业,不管是农产品电商企业自身还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必须充分重视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1.3 农产品配送点分散致使配送线路难以规划

现阶段网上购买农产品主要以家庭为单位,配送点较多增加了配送的难度。与传统的向超市和农贸市场大量配送方式相比,以家庭为主的配送形式路线较多,分散在城市各个社区,配送路线难以及时掌握,从而增加了对农产品配送的难度。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配送路线、保证满足客户需求也成为难点。

1.4 网售农产品时效性强致使物流成本难以控制

电子商务与传统经销方式相比,建设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但网上零售模式的物流配送成本却是一大阻碍因素。现阶段,我国大量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的解决之道都是采取第三方物流,多是委托专业快递公司予以发货。但是农产品的保质期限较短,如果物流配送不能及时送达就会使农产品变质,降低消费者的满意感,因而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就需要采用特定技术对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进行保鲜处理,这必然带来配送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目前网购农产品的消费者有很大一部分是上班族,其收货时间受到一定限制,这也影响到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的控制。

2 我国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现状分析

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在其电子商务活动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物流配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亦然。

除此之外,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农产品运输环节的控制尚存在对应风险,对食品的监测体系尚不够完善,检测力度不强,因而导致农产品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这就使得农产品电商还必须特别重视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电商方面试水的有顺丰速递公司的“顺丰优选”、中国邮政速递的“邮乐购”和一些如天猫、京东之流的电商大鳄,比较而言做得最为成功的还是“顺丰优选”。纵观“顺丰优选”的成功之道,准确的战略定位、质量管控、品牌塑造之外,高效快速保质的物流配送功不可没。这得益于“顺丰优选”建立的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采取产地直采直供模式,取消中间环节,实现“从地头/枝头到舌头”的闭环供应链。该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①产品预售:顾客下单后才开始采摘,完全按需采摘,完全实现零库存售卖;

②快速物流:产品24小时内通过顺丰航空极快物流直达消费者手中;

③低温控制:全程冷链而非冷藏,充分保证产品新鲜度;

④采购优势:顺丰依托在全网布局,顺丰速运各地的员工,可帮助顺丰优选深入原产地进行选品直接与供应商接洽,与地方政府的双赢合作也使优质产品的选购得到有力支持和协助。

2.2 存在的问题

尽管以顺丰优选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在农产品电商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在配送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导致农产品到客户手中并不满意,主要产生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2.1 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设施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农产品电商物流通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相对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人们进行不断的创新完善。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从整体上来说,还有着条块分割、多头经营的管理模式,导致在物流配送过程中没有科学有效的配送制度,电子商务公司各部门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战略方案,从而导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在物流配送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2.2.2 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率较低

现阶段电子商务公司的物流配送服务并不仅仅包含对农产品的存储、运输、包装等这些基本内容,还包含了配送过程中一些其他的服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都是由传统的运输而形成的,要将农产品完好无损地配送出去就需要配备更高级的配送车辆,从而保证农产品到客户手中的新鲜度。

据调查显示,一些公司在配送过程中拥有自己的大型车辆,公司冷库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而有一些公司缺乏自有冷藏车辆,没有足够的冷冻冷藏仓库堆放农产品,这在当今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极大反差。这表明现今农产品电子商务缺少冷链车辆、仓库只是一种结构的失衡,总量上并不缺少。因此,公司在配送过程中想要降低配送成本就需要将公司资源共享,进行不断的招商。

2.2.3 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网络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配送方式有以下几种:公司自己建立配送网络系统,并独立进行产品配送。这对公司业务数量有着一定的要求,从而使公司盈利;电子商业公司将物流配送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

现阶段电子商务公司要想自己建立一个对应的社会配送系统,一些公司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因此,公司在配送过程中交给第三方进行。但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之间的经营理念并不相同,所以很容易导致出现一些消费不满意的电子商务农产品,而且还会发生配送不及时、送货地址错误、忘记送货等问题。

3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的有效对策

3.1 完善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设施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应该重视对农产品物流配送制度的建设,并不断完善网络物流信息,加强对冷链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使电商企业的配送设施与网络管理结合到一起,比如农产品等级标准、配送过程中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负责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企业还需要在各高速公路、码头港口、航空基地等建立对应的网络设施,建设过程中电子商务公司需要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注重物品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标准化等,从而确保农产品顺利的配送到顾客手中,比如设立企业的条形码、EDI等。

3.2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完整农产品配送方案

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农产品物流配送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有效的配送方案,从而有效的控制公司经营成本,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同时,电子商务企业还应选择良好的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保证优质农产品的获得。一些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企业因为自身客观原因不能及时建立自有物流配送网络,还有一些公司则反复建立物流配送系统,这只会造成资金浪费和重复建设带来的社会不良影响。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在农产品电商发展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对应的物流配送系统以促进公司业务增长。

3.3 根据对应的配送点进行农产品配送,提高配送效率

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会因为气候、季节、地区等不同因素影响,导致物流配送效率不同。因此,在配送农产品时应建立多个物流配送点,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配送,保证产品的质量完好,提升电子商务企业的配送效率。

3.4 依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实施农产品的物流配送

农产品具有时令性较轻、类型较多、数量较大、地区限制明显等主要特点,因此在配送过程中有着很高的要求。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超强的经济实力,有着先进的物流配送设备,有着先进、高效的物流配送管理技术,电子商务企业将农产品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可以有效的保证农产品及时的送达消费者。

其次,第三方物流公司还可以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将多种物流进行统一,集成较大的物流配送规模实施配送,以达成规模效益。同时,第三方物流公司在配送时还可以有效的对农产品进行定时跟踪、查询,从而更好的保证农产品的新鲜与运输要求的特点,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专业的配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4 结 语

总之,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电商市场对物流配送的需求非常大,同时对物流配送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各物流配送公司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致力冷链物流研究做好农产品配送,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刘大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分析[J].江苏农村经济,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