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冷链物流应用范文

冷链物流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冷链物流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冷链物流应用

第1篇:冷链物流应用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 医疗行业 应用管理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主要是指冷藏冷冻类药品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药品冷链物流硬件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保温车、冷藏车、冷库容量等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医疗行业的冷链物流缺乏有执行力的监管机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冷链物流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管理做出了分析。

1.我国医疗行业冷链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医疗行业冷链物流管理的现状

医药产品作为关系到民生的商品,在物流运营过程中遵循的主要操作规范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标准1。现今,医疗行业冷链物流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一是自营冷链管理模式。二是医药企业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目前,我国在医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环节已经具有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我国医药产品在储存和运输环节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冷藏冷冻类药品,在其冷链运输过程中,经常发生“断链”的现象,影响了药品的最终使用质量。

1.2我国医疗行业冷链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冷链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医药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构建亟待加强2。其一是在医药冷链物流运营过程中,我国药品的冷链检测还接近于空白;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在努力构建医药行业的冷链物流标准,并已颁布了《GMP》、《GSP》、《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相关条例或者规范,但是关于冷链药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等方面缺乏可操作的统一标准。二是医药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医药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区域性分布较明显。三是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冷链技术应用范围狭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四是医药冷链物流合作机制不健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介入少。五是医药冷链物流人才匮乏。

2.冷链物流在医疗行业中的管理措施

2.1完善医疗行业冷链物流管理的制度和标准

构建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推进医药冷链物流基础标准制定工作,完善医疗行业在冷链物流流程中的操作规范的制定,使医药冷链物流整个流程都有据可依;同时明确医药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参与主体,明确其在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构建中的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物流标准化的制定与执行,使企业能够自觉遵守冷链物流各项标准,协调好各方利益,提升社会医药冷链物流意识。

2.2完善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和信息

我国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中的冷藏技术,运输过程中温度监控技术等还相对缺乏,导致医药产品的冷链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我国的冷藏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水平,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快在冷链技术方面的革新,发展并使用现代化的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如RFID技术、GPS技术等,同时要尽快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为冷藏药品的冷链运输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持。

2.3建立和完善医药产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体系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冷链物流管理主要涉及药品生产、药品流通、医院终端等环节的冷链管理;医药冷链物流安全监控必须要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医药生产、贮存、运输、临床使用等环节建立集成化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实现医药产品安全监控的透明性与可追溯性,实施医药产品冷链物流全程温度控制,跟踪医药产品流向,动态监控冷藏车的使用,连接全国的需求信息和连锁经营网络,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

2.4加快培养医药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

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是一个多学科、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协调好从生产、贮藏、运输、临床应用等各个冷链物流环节的管理。医药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冷链物流运营培养出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的、对冷链物流和医疗行业均有所认识的综合性的物流人才。可以对医药冷链物流员工进行培训,以此保证其能够胜任医疗冷链物流管理的工作,最后还要建立起完善的针对医药冷链物流人才的薪酬福利系统,增强企业对这些专业人才的控制力,减少人才的流失。

3.冷链物流在医疗行业中应用管理评价

医疗行业实施冷链物流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患者需求、保证冷链物资质量品质的前提下,通过对冷链各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使得冷藏药品从原料采购、加工制造、冷库储存、低温运输到冷链销售整个的冷链过程的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对医疗行业冷链物流应用管理的效率进行评价,其评价所要遵循的原则及评价的具体指标和标准就必须以上述医药冷链物流目标作为基础。

平衡计分卡(BSC, Balanced Score Card)是从财务、客户服务、内部管理、学习和成长等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3。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是要建立实现企业战略指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的战略得到有效执行。

4.结论

为了促进我国医疗行业冷链物流事业的发展,保障药品使用安全。应在保障医药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冷链物流的相关技术,构建医药冷链物流管理的服务平台,培养冷链物流管理的相关人才,加快冷链物流的市场化进程,并利用冷链物流的管理评价来反馈管理的合理性、实效性,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医疗行业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实现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降低企业营运成本,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丹荣等援 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疫苗冷链检测系统[J]技术报告,2008,9:38.

第2篇:冷链物流应用范文

[关键词]共同配送;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 F252.8 [文献标识码]B

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果蔬、禽蛋、水产品、速冻食品、乳制品、花卉、药品等领域。从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可以看出这些冷藏冷冻类产品须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才能进行储存、运输、加工等物流环节,这样才能做到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客户满意的配送服务水平。

纵观全球冷链物流的发展,冷链物流虽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当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较为缓慢,在短时期内还很难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配送服务的水平。

一、我国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业界人士。在各种统计数据中,以冷藏车为例,我国冷藏车数量严重不足,保有量大约为3万辆,占货车保有量的0.3%,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我国汽车冷藏运输仅占总汽车运输的20%,而欧洲各国汽车冷藏运输占比则高达60%~80%。

另外,我国铁路冷藏车辆仅有不到2000辆,数量和比重远小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专业的冷藏车。而目前,中国易腐物品在装车时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的,运输这些易腐食品时大多在上面盖一块帆布或塑料布,有时棉被也成了最好的保温材料。因为缺乏专业化的冷藏车辆,无法为冷藏冷冻产品在流通环节提供温度上的保障,极易造成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问题,达不到客户满意的配送服务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冷藏车的耗油量远大于同等马力的普通载货车,若大力发展冷藏车,我国的节能减排任务会更加艰巨。

再以冷库为例,目前美国人均冷库的占有量是0.23立方米,我国是0.034立方米。如果按照美国的资源配置,那我国的冷库资源存量应该在1亿吨左右,即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扩大10倍。从耗能角度讲,1亿吨冷库1年的耗电量就是1亿千瓦时。但我国目前的电能消耗已经超过了美国,GDP却跟美国相去甚远。因此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是造成我国冷链物流落后的重要原因,同时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也遭遇了节能瓶颈制约。

(二)缺乏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我国的冷链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冷链配送的环节上发展缓慢。国内大部分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环节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由于我国中小型生产商和经销商数量多、规模小,物流信息化和专业化程度低,商品容易在物流环节中腐烂变质。而为了保证商品的质量问题,需建立专业的冷链物流中心,但是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的服务性工程,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些生产企业也曾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先后修建了100多座气调贮藏库,但是由于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藏贮存,当面临生产淡季和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耗能状态。大多中小型生产和经销企业因大量的资金投入却得不到及时的回报而陷入困境。

一些中小企业期望通过外包的方式将冷链物流的业务交由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完成,一来企业可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核心业务——产品生产上来,以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二来与社会性专业冷链物流企业结成联盟,可有效利用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优势,完成冷链物流业务。但能提供综合性、全过程、专业化的现代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并不多,目前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以货物、仓储、库存管理和运输为主。很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不具备专业的冷链物流运作体系,也没有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以及足够的冷链运输和储存设备,难以满足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需求。同时,本来就不太完善的物流网络重复建设,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同时造成冷链物流费用过高。

(三)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尚未实现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以食品行业为例,需冷藏冷冻的食品品种繁多,对温度的储存、运输等要求各异。但目前此领域的相关技术规定的缺失是我国冷链物流的又一不足,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质量为目的,所以它比一般常温品对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更大。

目前中国的食品冷链技术还不成熟,同时,冷链标准还不够完善,虽然近几年相继颁布了《冷冻食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藏运输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文件,但在具体的执行标准和硬性文件法规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空白和漏洞。

二、我国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应用

针对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种种不足,如何充分整合资源,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各个物流环节不受损坏,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冷链物流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当前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的规模小、资金不足、信息化和专业化程度低的情况下,必须寻求一种能够适应现有配送实力的冷链配送模式。而发展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已经被认为是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

共同配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配送业务的企业相互合作,对多个用户共同开展配送业务活动的一种物流模式。企业配送的目的就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共同配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配送业务的企业相互合作,自然必须通过周密的计划安排,可以借合作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在信息上和设施设备方面实现共享,这也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共同配送其实就是共享资源的过程,是为适应企业生存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配送模式,它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减少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一)降低物流成本

发展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多家企业之间可以对企业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物流货源的优化配置,将多家企业的零散货物整合成一次性运输,达到冷链物流配送的经济规模。运输企业的规模化可使冷藏冷冻专业车辆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装载效率明显提高,在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商品的腐烂率,保证商品的质量。同时由于资源实现共享,减轻了企业对大量冷藏冷冻设施设备的投资负担和风险。

(二)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由于多家企业需要共同完成配送任务,企业之间需要共建信息系统与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快速反馈,从而带动了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装备在冷链物流领域的运用,自然物流服务水平也就得到相应的提高。

由于RFID技术具有非接触性、耐用性、操作方便、快捷、信息容量大、一卡多用、可重复使用和穿透性等特点,因此可连续记录冷藏冷冻食品对温度变化的数据和相应的时间记录。如将RFID技术引入到冷链物流中,可对冷冻冷藏食品的生鲜度进行实时实地管理,实现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满足客户的需要。

三、减少污染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交通拥挤、环境噪声及车辆尾气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开展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可实现统一管理,将运往同一地区的商品统一运送,大大减少了运输车次,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降低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由于冷链食品的特点相同,整个冷链物流业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

[参考文献]

[1]张月华.新时期我国鲜活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8(4).

[2]姚乐.乳品冷链物流外包运作的探讨[J].物流科技,2008(9).

[3]张庆英,曾毅.冷链物流中心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

[4]李荣融.加强设备管理 为安全生产服务[J].中国设备管理,2001(1).

[5]邹毅峰.食品冷链物流的安全可靠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9.

[6]喻剑.RFID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

第3篇:冷链物流应用范文

1 我国果蔬收货后的主要处理方式

我国果蔬收获后的主要处理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

①在采摘地应季销售。如运到当地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集市、超市等进行销售。

②运到异地反季节销售。如南方的果蔬运到北方进行销售。

③对果蔬加工处理后销售。如加工成净菜、果蔬汁、调味品、罐头及脱水蔬菜等形式进行销售。

④采摘后的果蔬进行贮藏。如利用各种冷藏、保鲜技术使果蔬延长保鲜时间,保持原有风味和营养不丢失。将果蔬销售给高档需求人群或者国外消费者,达到增收创收的目的。

2 我国果蔬的主要贮藏保鲜技术

2.1 传统贮藏保鲜技术

2.1.1 产地贮藏保鲜

产地贮藏是我国的传统方法,如四川的地窖、湖北的山洞贮藏柑橘;山东等地的地窑贮藏苹果等,是一种基本符合贮藏库、土窑洞加机械制冷、简易节能库、复合节能冷库、柑橘改良通风库、苹果常温双相变动气调技术等。

2.1.2 温控贮藏保鲜

①简易贮藏保鲜。简单贮藏方式有埋藏、堆藏、窑藏和通风库贮藏等。这种方法是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创造水果蔬菜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并利用土壤的保温作用,来实现水果蔬菜的保鲜。需要定期通风换气。

②冷藏保鲜。冷藏是现代化水果蔬菜贮藏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采用高于水果蔬菜组织冻结点的较低温度实现水果蔬菜的保鲜。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常年进行贮藏,以保证果品的常年供应。

③控制冰点贮藏保鲜。在冰点湿度下对食品进行保鲜的新方法称为控制冰点贮藏法。运用此方法保存的水果蔬菜新鲜如初,未发现细菌败坏或变质现象,有害微生物繁殖甚微。

2.2 气调贮藏保鲜

气调保鲜技术是一种现代化贮藏理念,它在冰镇储藏的基础上人为控制气体中的氮气、二氧化碳、氧气、乙烯等化学物质的比例、湿度、温度(冰冻临界点以上)及气压通过抑制储藏物呼吸量来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使之处于是近休眠状态,而不是细胞死亡状态。从而能够长时间的保持被储藏物的质地、色泽、口感、营养等基本不变。进而来达到长期保鲜的效果。我们称之气调保鲜技术。

3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气调保鲜技术的应用

在冷链物流运转流程中从食品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是冷链物流最基本的保障。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无论是在综合大卖场、超市还是在传统的菜场购买需要温度控制来保鲜的产品时,除考虑产品是否是货真价实,无假冒伪劣等基本条件之外,更多的可能考虑的是产品的新鲜度(质量),随着当前冷链物流技术的进步,各种良好的保鲜技术层出不穷,气调保鲜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这对当前的冷链物流产品的保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果蔬质量的重视和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气调保鲜技术在冷链物流中逐渐得到应用。其主要保鲜工艺技艺步骤如下:

3.1 贮前准备

①对制冷系统、气调系统、加湿系统等进行检查:贮藏前应着手做好贮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制冷系统、气调系统等是否能正常工作,发现故障及时修理。并且在入贮前3天,开启制冷系统对库房进行梯度降温,达到贮藏要求的温度。

②库房的消毒灭菌:库房的卫生是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库房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贮藏前应进行彻底灭菌,以免其浸染果蔬,引起果蔬病烂。

③原料的采收:最适采收期的确定;把握好果蔬的成熟度和最适采收期的确定,对果蔬气调贮藏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严格要求,采收过早或过迟,都会对果蔬贮藏不利。采收期的确定方法,可采用感观测定、物理测定、化学测定,以及根据日历气象与果蔬生长发育的关系综合判断。

④预冷和整理:收购来的原料,应及时预冷。预冷的目的是迅速除去田间热,使其急速降温,冷却到适宜的温度,以有效地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抑制酶活性和呼吸强度,减少产品的失水和乙烯的释放。

⑤整理:按照贮藏原料质量标准对原料进行严格地挑选,剔除异形、病虫、伤残等果蔬,并按一定质量捆把包装。整理加工可在预冷库进行,工作力求快捷。没有预冷间应在阴凉处进行。

⑥防霉保鲜处理:在预冷阶段,应对入库的原料及时进行灭菌保鲜药物处理,由于原料在田间带有许多真菌和细菌。另外,原料在采收、运输及装卸过程会造成一部分机械损伤,这样就更容易被浸染。如果不有效地进行化学药物处理使病源菌发展受限制,否则就会造成一定贮藏损失。

3.2 贮藏管理

贮藏管理是贮藏效果好坏的关键,贮藏过程中必须调节控制好库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通气循环系统等,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库内温度波动不能超过0.5℃;对相对湿度管理重点是加湿器及监测系统,适时开机增湿,气体成分管理应在封库后迅速降氧,最终使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三者之比达到一个适宜的平衡状态。在贮藏期内,应对原料的感观性状、硬度、总糖含量、失水率、腐烂情况等进行观测,并作好各项记录,总结分析,指导贮藏管理。

3.3 出库销售

出库是贮藏的最后一个环节,何时出库,每次多少,都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由于气调间库门一旦打开后,贮藏环境被破坏,这样会引起果蔬呼吸加快,失水增加等等,因此应做到开一间,销售一间。如暂时发运不走,应将出库的果蔬转入冷库。出库后应进行必要的挑选、分级、包装使果蔬具有良好的外观,提高其产品档次,赢得更大的市场。

气调贮藏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探索、完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在我国,开始实施气调保鲜技术应该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但关键在于需要看成本和其推广的力度,但是相信在未来,这种新的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将会在国内冷链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4 果蔬气调保鲜技术推广的目的和意义

果蔬气调保鲜技术推广的目的和意义可以从健康营养以及经济两个层面来体现:

从健康营养层面来分析,气调贮藏能在适宜低温条件下,通过改变贮藏环境气体成分、相对湿度,最大程度地创造果蔬贮藏最佳环境,其效果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气调保鲜贮藏库属于高温库的范畴,被保鲜的食品不会结冰,保留食品原有的新鲜度和风味不变,营养也不会丢失,且安全环保,无污染;

②气调贮藏营造的低氧、适当CO2浓度能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果蔬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同时抑制病原菌的滋生繁殖,控制某些生理病害的发生。另外,从经济的层面来分析,气调保鲜贮藏技术可以带来三个方面的收益:

1)在相同的保鲜品质和温度条件下,气调保鲜贮藏库的保鲜时间是冷库的3~5倍,有些食品甚至可达数十倍,是冷库所无法比拟的;2)气调保鲜贮藏库运行温度在0~12℃,比普通低温冷库(运行温度-25~-18℃)高18~37℃,在相同的保鲜时间内,气调保鲜贮藏库的电耗远远小于普通冷库;3)清除贮藏环境气体中的乙烯,以抑制其对果蔬的催熟作用,延缓后熟和衰老过程;增加环境气体中的相对湿度,以降低果蔬的蒸腾作用,从而达到果蔬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

第4篇:冷链物流应用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冷链;课程;岗位;

基金项目: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物流管理专业未来五年人才需求情况分析”(编号:JYYB201504)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深层次结构变动等力量综合作用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剧。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步入7万亿俱乐部的经济大省江苏,面临“爬坡过坎”关口的考验,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外向经济需要提升档次,农业需要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关注农业生产,还要关注农业流通,尤其是影响农业流通效率的物流。推动农产品物流发展,冷链专业人才是生力军和主力军。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农业高职院校的排头兵,应结合产业特色和学院优势学科,重新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为江苏、全国培养更多的冷链物流人才。

1.物流管理专业冷链人才需求背景

1.1农业生产平稳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每年约有4亿吨进入流通领域。201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8707万吨,比上年增长2.0%,水产品产量6450万吨,增长4.5%;江苏蔬菜产量5416.971万吨,瓜果555.4563万吨,肉类3794576吨,禽蛋1969679吨,牛奶产量607200吨,生猪出栏3073.6万吨,家禽75739.6吨,水产品518.8万吨,农业生产平稳。

1.2冷链物流需求激增

2014年是我国冷链物流真正快速发展的一年,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顺丰优选等一线电商纷纷高调进军生鲜市场,生鲜电商崛起赋予了冷链产业新的商机;冷链市场达11200万吨左右,较2013年增长了近22%,地域范围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天津、大连、山东、上海、广东、江苏等;全国冷库总量达3320万吨,比2013年增长36.9%。2015年,全国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冷库库容年均增长20%,新增冷藏车4万辆,年均增速32%。

1.3冷链物流人才严重不足

我国开展冷链物流研究和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开设冷链物流专业院校不足15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以快递、国际货代、仓储管理、货物运输等方向为主;部分院校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制冷技术等不同层次专业,可以培养冷链相关人才。全社会冷链物流从业者基本上是从工业品物流或其他工程技术类专业改行,国外优秀人才回国较少,全社会冷链物流人才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企业人才需求,更不要说疫苗等医药冷链物流企业。

1.4涉农院校专业特色明显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南方14个省市唯一以培养农牧科技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学院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设有动物科技、食品科技、水产科技、动物药学、农业物联网、农商管理等10个二级涉农院系,设置46个涉农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14个省级、12个市级及8个院级研究平台或研究所,学院农业特色优势明显。

2.物流管理专业冷链人才需求

2.1 冷链物流典型工作分析

冷链物流是指一些特殊产品需要从原料生产、采购、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中保持全程适度低温,主要产品包括果蔬农产品、肉类、水产品、禽蛋、奶产品、特殊食品及部分医药产品。根据相关产品特点及业务内容,冷链物流不仅要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自然、经济、制冷、冷冻冷藏、生物、保鲜、检验检疫、包装、通讯、定位、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自动识别、物联网、冷链物流追溯、冷藏运输、冷链物流标准等专业知识与技术。结合作业流程及工作任务,冷链物流主要分冷藏冷冻货物采购、冷藏冷冻货物储存、冷藏冷冻货物运输、冷藏冷冻货物销售、冷藏冷冻货物配送、冷藏冷冻货物信息处理等岗位,每个岗位下面包含若干个子岗位,例如,采购岗位需要有自然与经济调研、订单与合同处理、包装、检验检疫等专业岗位人员,冷藏冷冻货物储存岗位需要理货、库管、检验、生物、保鲜、制冷等人员等。

2.2 冷链物流人才技能素质分析

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特点,高职冷链物流教育应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注意能力中的技能培养,但也离不开知识和素质教育,知识与素质是学生提高与发展的基础。冷链物流知识不能仅限于传统物流知识点,还应包括制冷原理及选择、生物保鲜、包装材料、食品营养与质量、特殊品检验检疫、堆码等;冷链物流能力包括冷冻冷藏技术应用、保鲜技术应用、信息及通讯技术应用、冷链物流组织与协调、电商营销、冷链流程优化与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与改进及社会交际能力等;素质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严谨的思维模式等。

2.3 冷链物流人才层次分析

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提高农产品、食品及医药用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冷链物流人才主要包括研究型冷链物流人才、管理型冷链物流人才和操作型冷链物流人才三类。不同类型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定位,选择培养不同层次人才,如研究生和研究型本科教育着重以培养冷链理论研究、冷链技术研发等研究型人才为主,如生物保鲜技术开发员、新型保鲜材料开发员、物流技术和设备研究员等;应用型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培养冷链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类管理人才,如冷库主管、冷链运输调度员、冷链项目主管、配送中心主管等;高职及中职院校培养以冷链物流技术操作的现场作业人员为主,如冷库保管员、收发货员、配货员、品控人员等。

3.江苏农牧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冷链人才培养路径

3.1 明确专业冷链人才培养方向

目前,江苏农牧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储配物流,储配物流涉及仓库管理、配送管理、货运管理等作业内容,涵盖企业有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学习知识点多,特色不明显。新常态经济下,未来五年内,学院可以结合现代农产品流通和本地生物医药产业特点,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学院不仅有畜牧兽医、动物药品、水产、食品技术等特色专业,而且有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关联专业,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可为:面向农业生产与经营企业、药品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培养掌握现代冷链物流技术、保鲜技术、冷库、冷链配送及运输等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物流人才。

3.2确定专业冷链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展冷链人才培养较晚,冷链企业生产与经营处于摸索阶段,冷链技术仍在引进与研发。学院应加强与河南众品、雨润、顺丰优选、国药控股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研究企业物流冷链人才需求,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训、教师顶岗、企业导师进课堂及实验室资源共享等形式;加强与冷链研究机构合作,物流、食品技术、水产技术、药剂等专业老师与科研院所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前沿讲座、科研项目合作,提高学院制冷、食品工程、食品分析等理论与实践水平,形成“学校+企业+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3.3建立专业冷链课程体系

针对冷链物流人才岗位特点和素质要求,结合冷链运作作业过程,设置冷链物流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外,职业技术课中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统计学基础、会计基础、经济学基础、物流基础、经济法;职业技术课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冷藏与速冻技术应用、冷链仓储与配送管理、冷链运输管理、食品及药品工程技术应用、冷链采购管理、冷链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冷链基础技能训练、冷链专项技能训练、冷链综合技能训练及冷链企业顶岗实习等;职业技术课中辅助课程包括食品与药品检测、动植物检验检疫、企业经营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物流英语、素质拓展等;职业拓展课包括ERP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货运与保险、物流与电子商务等。随着技术变化及师资与实训实习条件完善,可以适时对课程体系和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

3.4 配置专业冷链教学资源

江苏农牧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主要有基于供应链实训室、仓储与配送作业实训室、ERP实训室,实习场所主要有动物药品成品库、知名药企成品及辅料立体仓库、知名快运公司,适合药品和消费品仓库管理、货运管理、配送管理实习实训,冷链物流设施欠缺。学院需加大冷藏冷冻、保鲜、温度湿度监控等设施配置,同时面向物流专业开放农业物联网、药品检测、食品技术、动物检验检疫等实验室。加强冷链师资引进与培养,引进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冷链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尤其是制冷人才、生物技术人才、冷链运作人才;不定期将物流管理、食品技术、动植物检验检疫、生物技术等专业相关老师送至冷链研究机构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挂职锻炼,定期召开课程建设专家会议,提高专业整体教学水平。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物流产业发展呈现新特征,不同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优势,错位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应以物流管理冷链人才培养为抓手,结合人才岗位特点与专业技能要求,制定“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人才培养模式,编制职业技术课与职业拓展课相结合的冷链课程体系,配置与整合冷链人才培养的设施设备及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新常态下的江苏农牧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才能转型成功,学院人才职业竞争力才会更强。

参考文献:

[1]刘广海,谢如鹤等.物流管理专业冷链物流特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10期:141-142

[2]兰必近,韦克俭等.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2期:65-69.

[3]初叶萍,红.湖北省应用型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与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年9期:152-155.

[4]阎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5期:24-26.

作者简介:

第5篇:冷链物流应用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陕西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策略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夯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2013年11月9日召开的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低碳经济模式是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具体实践。陕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有着全国领先的农业种植基础及加工能力,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地理标志产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模式在农业物流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都需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为农产业营销提供基础。因此,深入研究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陕西省冷链物流体系优化问题,对于提高陕西省农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低碳农业发展的内涵及国内外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以农业构成的第一产业为主体,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不断深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诸多新的需求,发展低碳农业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所谓低碳农业,既表现在农业的作业方式,也表现在农业的产品结构以及农业的产业形态等层面。例如,通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从而提供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就是低碳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如,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抗病虫害能力和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也是低碳农业在产品结构方面的体现;再如,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产业新形态是低碳农业在产业形态方面的重要体现。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以及低碳农业的政策制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欧盟生态农业条例》和《生态农业法》为欧盟低碳农业提供法律保障,《低碳经济法案》和《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是美国低碳农业的重要法律依据,澳大利亚于2011年颁布的《低碳农业倡议法》规定了农户享有碳排放的交易权以及碳排放的收益权,同时规定政务应以碳排放权交易获得的收益为低碳农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成果推广提供服务。2016年8月,农业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等为指导,制定了《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旨在发挥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补齐资源环境短板、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作用,实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提升,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的总体目标。

二、陕西省农产品发展冷链物流的需求分析

所谓冷链物流,是指在产品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过程中,保证产品始终处于特定低温环境,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损失率的过程。实践中,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受到两方面因素激励,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模式在农产品销售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而通过互联网模式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物流过程,必须通过发展冷链物流的形式保证在运输过程中农产品质量不受到显著影响;另一方面,我国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我国农产品与东盟国家具有较强互补性,中国面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等产品领域,而蔬菜、水果等产品由于较短的产品保质周期,对物流体系特别是冷链物流的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实现需求的不断深化和扩大,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全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果蔬冷链流通率达5%、冷藏运输率达15%,水产品冷链流通率达23%、冷藏运输率达40%。从冷链物流的客户来看,果蔬、农产品位于金字塔最底层,市场最大、需求旺盛。在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下,农产品冷链物流随之快速发展。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但是,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一,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缺乏规模化发展,冷链物流企业小而散,冷链物流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价值不高;第二,由于我国冷链物流的综合管理效率和物流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冷链物流的损耗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不到5%的平均腐损率,冷库、冷藏保温车等冷链物流设备较为短缺;第三,产品冷链流通率低,全程冷链比例不高。陕西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强省,有着全国领先的农业种植基础及加工能力,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如洛川苹果、临潼石榴、火景儿柿子、陕北大枣、周至猕猴桃、镇安板栗等。2015年,全省果园面积达到1865万亩,水果总产量达到1630万吨,果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果业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以猕猴桃为例,陕西省宝鸡市的眉县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猕猴桃之乡,也是国内最早人工栽种猕猴桃的地区之一。2016年,全县猕猴桃总面积达到30万亩,总产量46万吨,总产值29亿元。全县农民户均栽植猕猴桃4.5亩,人均1.16亩。提升现有陕西农产品生鲜品牌价值,打造更多优质品牌,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专业冷链物流的支持。

三、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下陕西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策略

结合陕西省在发展冷链物流领域的需求,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体系应建立多层级冷链物流体系结构,推进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发展,加强境外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建立多渠道冷链物流资金支持:1.建立多层级冷链物流体系结构。冷链物流体系的空间布局结构决定了冷链物流的效率和成本,在农产品出口区域,以出口农产品基地为依托,中心城区(周边)、重点乡镇、生产基地、示范园区梯次配置,全面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中心城区(周边)布局建设综合型或专业型冷链仓储设施,形成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在果蔬生产重点区域布点,建设果蔬保鲜冷库。2.推进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发展。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本质上必须大力推进冷链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陕西省在推进冷链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方面,首先,应坚持本土培育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农产品物流企业,投资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冷链物流设施;其次,为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发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在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方面的引导和激励功能;再次,鼓励区域内冷链物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冷链物流企业通过联合或并购做大做大,发展陕西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3.加强境外冷链物流园区建设。陕西省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居于重要的节点位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陕西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东盟等国家等陕西水果的需求较多。但是,东盟等“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普遍缺失冷链物流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条件,也缺乏对冷链物流产业园区的投资能力。因此,陕西省在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跨境农产品销售业务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冷链物流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4.建立多渠道冷链物流资金支持体系。资本支持是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对于陕西省冷链物流企业小而散的现状,有必要建立多渠道的冷链物流资本支持体系。一方面,在传统金融体系领域内,优先保障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及冷链仓储设施建设用地,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无形资产和动产质押、冷链物流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方式;另一方面,在非银行金融领域,积极通过冷链物流产业投资基金、冷链物流担保和融资租赁等形式建立多渠道的冷链物流资本支持体系。

四、结语

陕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有着全国领先的农业种植基础及加工能力,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地理标志产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模式在农业物流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都需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为农产业营销提供基础。结合陕西省在发展冷链物流领域的需求,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体系应建立多层级冷链物流体系结构,推进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发展,加强境外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建立多渠道冷链物流资金支持。

作者:成志平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照阳,吴迪.后危机时代:循环生产模式—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必然的战略选择[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9):169-173.

第6篇:冷链物流应用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调研;发展战略;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262-0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LIU Qiao1,SHEN Xin2,LIU Li2,HUANG Zhi-peng2

(1.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Heilongjiang,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for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promote the income increase of the peasantry and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the situa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ld cha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fter th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ts main issues were analyzed, the point that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ultry, fruit and vegetable, aquatic products, and processed food cold chain fields was proposed, then the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above areas were describ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nvestig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Heilongjiang province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屠宰、捕捞后,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2010年6月18日颁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冷链建设状况如何?如何建设与“现代物流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黑龙江省如何制定适合省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来指导今后的建设与实践?带着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状与对策”课题组,根据黑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要求与安排,分两个子课题组,深入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七台河、双鸭山、绥化等8个地级市以及甘南、同江等8个县(市)进行了调研。课题组发放“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70份,回收问卷65份,其中有效问卷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6%。课题组除了采取问卷调查外,还采取座谈会、汇报会、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上述县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

同时,课题组受黑龙江省发改委委托,设计了8份调查表,交由全省83个市县发改委协助完成调查,调研涉及农产品生产、消费布局(主要农产品品种,生产基地及市场建设,农产品产量及消费量等)、辖区内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相关情况(现有冷藏冷冻设施、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冷链设施及使用管理现状等)、辖区冷链物流建设存在的问题等。

本研究从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发展环境5个方面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该省发展冷链物流应重点开展的领域以及措施建议。

1 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1.1 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标准化种植水平日益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等多项强制性地方标准得到推广应用,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7 580 hm2,年产量701万t。果园面积达到35 340 hm2,年产量50万t。肉类、禽蛋、乳制品、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87.9万t,649.5万t、101.9万t、38.07万t。目前,全省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获得标识认证的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 60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484万hm2[2]。对黑龙江省蔬菜、水果、肉类、禽蛋、乳制品和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初步测算,分别为4%、3%、10%、13%、95%和1%,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7%、25%、30%、90%和1%,冷链物流的规模正在逐步增长。

1.2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有冷藏库近400座,冷库总容量约为62万t,其中高温冷藏库、低温冷藏库、冻结物冷藏库的比率分别为40%、45%、15%。冷藏运输工具主要是冷藏车,数量为415辆,冷藏容量为22万t[2]。目前冷库大部分是以土建为主,气调库所占的比例不高,冷库规模相对较小,绝大部分库容都在1 000 t以下,1 000 t以上的中型冷库比率约为30%。

1.3 冷链技术逐步推广

绿色农产品基地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思想、GAP(良好农业规范)、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正在努力实施全程低温控制。大型肉类屠宰企业开始运用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从生猪屠宰、分割加工、冷却成熟等环节低温处理起步,基于RFID技术逐渐向储藏、运输和销售环节延伸,向着全程低温控制的方向快速发展。冷库建设中开始运用较为先进的发泡技术,新建冷库结构正在逐步调整为以气调式冷库为主体。

1.4 冷链物流相关企业不断涌现

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拥有冷库的企业有145家,有农产品加工型企业180家,其中肉类、蔬菜、水果、乳制品、禽蛋和水产品加工型企业分别占38.4%、16.1%、17.8%、18.3%、7.2%、2.2%。主要生产加工的农产品集中在肉类、乳制品、蔬菜水果和禽蛋类。全省已经开展冷链运输的规模以上企业为21家,从事冷链物流的人员1 112人,从事冷链运输的机械冷藏车243辆,冷藏船吨位3 t。全省农产品销售中有规模以上农贸批发市场62家,综合性超市农产品专销区80个。

1.5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步完善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专门制定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环境也在逐步完善。黑龙江省高度重视鲜活农产品快速流通通道建设,构建起通往京津等主要城市的农产品绿色通道,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完善“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等,为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提供便利,有力推动了冷链物流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体现,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2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生鲜农产品冷链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黑龙江省大部分农产品仍是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各环节衔接尚不够通畅,缺乏系统化的连贯作业,损耗严重。部分农产品在加工初步环节采用低温处理,而运输和销售环节断链现象严重,全过程冷链的比例过低。冷链物流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3,4]。

2.2 冷链设施设备规模严重不足

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国有冷库大多使用了30年以上。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或低温场所操作。各类冷库的结构并不合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相对较少,果蔬冷库建设还较为落后,产地加工冷库建设也较缓慢。夏秋蔬菜生产旺季供应过剩,冬春淡季自给不足,主要靠从省外调入,恒温保鲜库设施严重不足。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屠宰企业拥有冷藏车的比例还较低,多数运输车辆达不到冷链运输的标准,高温屠宰、高温运输造成的二次污染给肉制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2.3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第三方物流主要以提供货物、库存管理、搬运和定向运输等业务为主,黑龙江省尚未形成具有规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不能提供全面的、综合的、集成的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大量冷链物流服务资源分散于食品、农产品初级加工等领域,资源整合与增值服务能力较弱,致使农产品产后损失较大,附加价值未得到深度挖掘。

2.4 冷链物流技术应用不足,信息化程度低

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冷链物流手段尚未普及,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冷链各环节的企业信息化程度还较低,各环节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和共享,农产品追踪溯源技术的支撑能力尚较弱[5]。

2.5 冷链物流人才严重匮乏

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冷链物流系统和专业培训。省内开设有物流、食品、制冷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极少,专业大学生的有效供给量不足,造成冷链物流人才匮乏。缺乏多层次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3 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重点发展领域及主要任务

3.1 肉禽类冷链

发挥黑龙江省“全国重要猪肉、牛羊肉、禽类产地”的区位优势,建立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产品产地与销售终端无缝对接的冷链物流体系。一是推进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改造屠宰生产流水线及温控设施,提高肉类屠宰加工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强肉类屠宰后产品排酸、预冷等低温初加工设施建设。三是以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为依托,建立产销对接的肉禽类初加工冷链物流基地。四是提高冷却肉销售比例,大力推广冷藏运输车辆和运输全程监控技术,鼓励和支持超市、大卖场及农贸市场等销售终端采用冷柜销售的方式。

3.2 果蔬冷链

黑龙江省应发挥特色果蔬品种多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建立以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集散市场为载体,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果蔬冷链物流体系。

1)加强特色果蔬生产基地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借助黑龙江省果蔬种植的地域优势,大力建设大庆寒地葡萄种植基地、尚志市三莓浆果基地、双城西瓜种植基地、阿城白菜生产基地等特色果蔬生产基地,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果蔬产品品牌,加强果蔬生产基地的冷藏、保鲜、储存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果蔬拣选、保鲜储存和包装等环节,保证黑龙江外销特色果蔬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增加。

2)完善果蔬集散市场冷链网络建设,依托哈达果蔬批发大市场等省内专业果蔬集散市场,建设集交易、冷藏、质检、运输、配送为一体的区域配送型果蔬冷链物流中心。

3)推进果蔬加工企业冷链系统的升级改造。加大投资力度,支持果蔬加工企业加快应用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设施和设备,加强果蔬预冷、保鲜、精深加工和包装环节,完善冷链链条,扩大冷链物流规模。

4)完善果蔬产品的季节性双向冷链体系建设。黑龙江省冬春季节果蔬供应不足,大部分依靠南菜北运。而每年的7~9月份,露地蔬菜和果品产量大、质量优和口感好,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适合北菜南运。借助果蔬种植的季节时间差,加强季节性果蔬产品的销售、预冷、包装、保鲜、冷藏和冷运,大力发展满足黑龙江省果蔬产品季节性调运需要的双向冷链物流体系,保证果蔬产品全年的充足供应。

5)大力培育专业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加大对第三方物流的鼓励扶持,加快整合大型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超企业和果蔬储运企业冷链设施和服务资源,建立从产地到销地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影响力的龙头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企业。

3.3 水产品冷链

着眼于深化水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水产品冷藏比例,建立以大型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市场为支撑的冷链物流体系。一是加大冷链设施投入,鼓励和支持重点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冰鲜、冷冻等冷链设施,引导水产品基地健全速冻、冷藏等冷链设施。二是建立快运网络,针对水产品易腐的特点,积极推广冷藏、冷冻等冷链运输方式,全面提高水产品快速通达能力。三是强化配送功能,依托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市场,加快速冻库、冷藏库、深加工车间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仓储、配送、定制加工等物流业务。

3.4 加工食品冷链

围绕加工食品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产品运输、配送、销售等各环节,建立以龙头食品生产企业为主体,实现产后预冷、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及运输和冷冻销售等功能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一是加强流通加工基地建设,依托浆果、乳制品、速冻蔬菜等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具有分拣、清洗、切分、冷藏等功能的流通加工基地,构建以品牌食品加工流通基地为节点的冷链物流网络。二是积极推进食品加工企业冷链物流业务外包,整合社会冷链物流资源,构建以订单为核心的一体化冷链产品配送模式,全面提高共同配送水平。三是加快改造提升专业市场、连锁超市、大卖场等食品交易平台,完善冷链服务功能,加强食品采购、销售流程控制,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4 结论与探讨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有着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资源优势。在“十二五”期间,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应用为支撑,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优化布局,重点突破,强化特色,科技引领,管理创新,引导和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完善和创新,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不断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增强农产品冷链服务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管理优势和竞争优势,切实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Z].2010.

[2] 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统计年鉴2010[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刘 乔,沈 欣,孙 栩.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价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9):38-41.

第7篇:冷链物流应用范文

1.1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目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政府纷纷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如加拿大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对国家铁路公司补贴、改制和相关政策扶持,使其成为目前北美地区效益最好的铁路冷链物流运输企业。同时建立了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冷链物流体系,形成了与国家经济发展协调的冷链物流网络。

1.2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保证冷链物流质量

冷链物流中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出现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发达国家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制定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有专门机构管理。对涉及到冷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每一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对标签、容器和包装等有关标准以及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允许含量进行规定。由于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冷链物流体系的运作管理,国外冷链物流处于国家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另外,通过严格专业认证制度,实行冷产品市场准入,保证冷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直到最后消费环节的质量。

1.3先进设施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各国冷链物流企业依靠先进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第一,在原材料提供环节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或操作规范,保证冷链物流起点的质量与安全。第二,使用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质期。第三,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对冷链物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国冷链物流的供求网络联结起来,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

2、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第一,国家鼓励大型零售企业自建冷产品配送中心,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推广,并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国家也不断推出绿色食品认证、“菜篮子工程”等各项质量标准和政策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第二,国家出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并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建成相对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都要大幅提高,同时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将大幅降低。还提出了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等八项重点建设工程。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也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第三,目前,有关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将逐步展开,全国范围内的冷链物流标准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类、肉类、禽类、速冻食品、冷饮等需求逐年增加,冷链物流决定了生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冷链物流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2.2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2.1冷链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物流成本高在运输方面,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存在严重不足。公路冷藏车占货运车辆比例仅为0.3%左右;铁路冷藏运输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冷藏运量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由于冷链物流对设备、技术的高要求,加之冷链运输管理的复杂性和低效率性造成我国冷链运输成本过高。在仓储方面,由于制冷技术落后,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冷产品生产和零售企业损失。另外,我国冷库结构不合理,布局分散,利用率不高。大多数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其中也有蔬菜和果品的冷藏,冷库的类型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的冷库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先进设施和技术的引进困难,投资利用率较低,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偏高。2.2.2尚未形成系统的冷链物流体系由于历史、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整体冷链体系还未形成,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十分明显,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能监控冷产品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状况的完整体系,致使冷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我国食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2.3缺乏监管机制、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对我们队冷链物流环节的监督往往只能在各个物流节点的冷藏仓库进行,一般只能检测冷库的温度是否达标。而对于运输过程温度是否达标无法做到很好的监督和检查。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导致冷链物流市场以牺牲冷产品质量为代价的无序的恶性竞争,进而侵犯消费者权益,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危害。目前,国家还没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可供冷链物流参考执行的标准,尤其是在冷链运输的过程中,还没有与此相适应的跟踪监控体系。2.2.4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不到位由于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滞后,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缓慢和信息技术落后,冷链物流的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都难以保证。多数冷产品提供商只能是自行经营,或是部分外包。据统计,企业自营冷链物流占到了物流总量的80%左右,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很难体现,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冷链物流服务很难实现。2.2.5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由于冷链物流技术含量高,作业难度大,比普通物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需要冷链物流人才具备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在冷链物流的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几乎空白,最多也就是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及一些简单的冷链知识。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尤其缺乏懂冷链技术和管理、冷链物流操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3、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3.1强化政府支持,健全冷链物流市场

要建立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首先建设一个规范的冷链物流市场,保证良性竞争。同时要加强冷链物流供应链的整体规划与协调。政府需要加大冷链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方面的支持。制定好行业整体规划行业规范,发挥行业组织沟通协调作用,如通过优惠补贴等鼓励措施,把企业与政府联合起来,共同投资,共同管理,从而进一步健全冷链物流市场。

3.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先进的冷链技术

政府需要加大对冷链物流方面的投入,如建立先进的自动化冷藏库,建设冷链运输网络,加快冷链物流发展。通过RFID技术、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及温度传感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模式。在运输过程中应用多温层技术,满足不同冷产品的不同保湿要求。储藏方面,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冷产品的库存情况,按时提货和补货,提高低温物流的作业效率与管理水平。

3.3加速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体现规模化和专业化优势

由于冷链物流对基础设施、技术和操作要求都很高,成了企业物流的薄弱环节。由于高成本压力和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冷产品供应商愿意选择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体现规模化和专业化优势,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引导更多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充分发挥多种运输方式冷链物流的潜力,发展冷链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

3.4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完善监管机制

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如尽快制定冷链系统技术标准,如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冷链能耗与效率标准、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商品包装标准等。

3.5加强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第8篇:冷链物流应用范文

关键词:水产品;冷链物流;问题与对策

引言

大连濒临渤海,面向黄海,坐拥260个大小岛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水产业与渔业相结合,形成产业链接,近年来在各个部门的支持下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高,质量好,供销国内外。但是在水产品运输环节中,冷链物流方面依旧存在着问题

大连市为了更好地发展水产业,专门建有冷链物流加工园区,是新区规划的重点建设对象,与渔业码头相连接,安装沉箱和水产品加工区,以方便更好地发展水产业,以及冷链物流的运作。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增长速度相当快,这与我国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所谓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建立在现代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之上的,以现代高科技速冻冷藏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主要保证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始终维持一定的冷藏条件,以保障食品或药物的质量,降低需要冷藏冷冻的食品或者药物在运输以及仓储过程中的耗损[1]。冷链物流较多地被应用于加工速冻食品、水产、奶制品、冰淇淋和巧克力等对温度有较高要求的食品中,避免食物的腐坏,另外就是被应用于有一定温度要求的药物保存当中。而水产品冷链物流,顾名思义,自然是指水产品的生产、加工等环节,以冷链技术和信息网络作为技术支持的低温物流形式。

1.水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1恶性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竞争

有市场存在就会有竞争的存在,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就目前的大连水产品冷链物流业来看,在市场竞争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为整个冷链物流市场都带来消极的影响,这就是压低价格的恶性竞争。“价格战”也许是所有商业竞争之间必由之路,但是对于水产品来说,因为本身水产品的成本高,而冷冻、仓储、运输方面又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因此在市场上水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利润空间却很小,而若冷链物流市场以压低价格为手段来企图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商业利润,对整个市场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方面,压低价格之后,利润空间自然减小,获得的利润也相对减少,那么企业必定会在其他环节上减少成本以保证经济效益,这样在水产品的运输和冷冻以及配送等环节上,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整体市场价格的降低,难免会造成冷链物流市场管理的失控,冷链物流中产生一定的水产品的消耗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4]。

1.2冷链物流信息严重滞后

我国在冷链物流运输环节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冷藏冷冻运输车,在大连水产品冷来年物流中较多使用的也是这种运输车,但是由于冷链物流信息的滞后,常常导致货物不能及时被运输出去,或者运输车和货源到达时间存在时间差,影响水产品的质量,也浪费了运输车和水产品资源以及时间,增加了冷链物流的成本[5]。

大连是濒临渤海的城市,水产品行业和渔业发展都比较成熟,鉴于这样的优势,开拓了国内国外的广大的水产市场,这就要求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物流体系来满足巨大的输出输入量。但是从整体的冷链体系来看,水产品独立的冷链物流系统尚未发展完全。大连建有专门的冷链物流工业园区,为的就是使得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园区内功能分区明确,可是还是未能形成独立的水产品的冷链物流,并且存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能在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各个环节保证全程冷链的物流企业较少,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网络也存在着中断现象,未能形成独立完善的体系。

1.3冷链物流技术标准不统一和相关立法缺失,行业团体的协作关系薄弱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相比外国的发展规模处于一个发展较原始的阶段,相当于水产冷冻市场,冷链物流技术的技术标准行业内没有统一的规范,也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条例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依据,市场运营缺乏条理,显得杂乱无章,与国外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3]。在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作为行为规范准则的时候,也就没有行业的约束力,可参考的执行标准,使得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冷链物流也参差不齐,这样的条件下就无法保证其运输过程中完好无损。大连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业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整体上管理要求和相关立法空白,只有一些大型的企业自行制定了标准,而且每个企业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自然在整个市场的监管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鉴于没有大连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缺乏统一的规范,市场竞争压力大,行业内的团体协作关系也相对薄弱,作用不甚明显。从工业园区辐射出的产业关系影响范围较小,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之间也缺乏相应的规划和整合,连贯性差,物流是物品运输的流程,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因此必须互相协调,互相团结,才能在发挥个体作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的发挥集体的作用,这样才能健康有效地推动整个行业和辐射行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4对冷链物流认识不足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各行各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高峰,运输市场也不例外,开放后的中国市场在经济上获得长足发展之外,在技术设备上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引进了不少世界先进的技术。而冷链物流在中国算是新兴的产业,相比理论较为完善和实践经验较足的西方发达国家,国内难免在对其的认识上存在着不足,在实际运输中往往达不到水产品需要的运输标准。但是随着外国投资商抢占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在不清楚冷链物流的情况盲目跟风,在专业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意识比较薄弱,自然降低了竞争力。除了对专业性和服务性的认识上,还有产业链的价值认识上以及对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形势上都缺乏足够的认识[2]。

除此之外,在水产品卫生的监管力度和对食品卫生法规的执行力上也有很大的问题,不能做到“跟踪”管理,很多环节上都可能出现漏洞,质量上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温度标准上的缺失,也令一部分水产品的保存时间被缩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水产品冷链物流相关问题的对策

2.1完善相关法律,统一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

要想建立起健康长效又稳定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是前提条件,只有在统一的标准下,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中,才能使得大连冷链物流市场有序地发展,提高水产品质量和运输服务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独立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形成,为体系的建立提供法律基础。

2.2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

现代信息化水平一路高歌猛进,只有在掌握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才能取得更好地发展成绩,因此,在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在统一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还要实行全程温度控制管理,方便实时掌握信息,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建立起来的信息化冷链物流挂你了系统,对生产、加工、运输、配送以及销售各个环节进行跟踪,随时调配运输车和货物,随时调整温度,对水产品和运输车进行动态的监控,将整个大连的水产品冷链物流都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水产品物流网络,让信息更好地传递,也让市场更加地团结和规范。同时,减少在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

2.3团结协作,加强自律

冷链物流缺乏团结协作,一方面有相关立法缺失和缺乏统一标准的原因,同样也有缺乏龙头企业榜样表率的原因。因此,出台相关的政策,扶持大连水产品冷链物流中的龙头企业,形成核心企业,辐射辐射其他小型企业,起好带头作用,促进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而冷链物流整个市场有竞争有合作,企业之间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共同维护市场秩序,达到大连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有序和高质量、高经济效益的目的[6]。

2.4提高对冷链物流的认识

冷链物流中冷藏和冷冻水产品时,控制温度在整个物流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保持在相应的温度中,水产品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持新鲜和延长保存的时间,而中途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疏忽都有可能使得水产品变质,都会出现卫生安全问题。从供应链的角度认识冷链,充分认识冷链的工作、技术、市场和重要性都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充分认识到冷藏水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

3.结语

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涉及领域广、综合性强、结构较为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大连市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渔业和水产业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因此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本文针对大连水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有利于构建辐射辽东地区、联通国内市场、面向世界的水产品现代物流信息平台,这样就可以带动大连水产和冷链物流的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大连整体的经济水平,使更多的企业在其中受益。(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稼乐,陈坚,朱富强,孟凡勇.发展中的水产品冷藏链技术——金枪鱼冷链物流体系和配送系统[J].制冷,2007,(04):33-37.

[2]朱伟伟.现代水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J].商场现代化,2007,(16):121-122.

[3]张革.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4):22-25.

[4]金淑芳.RFID 技术在水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04):96-98.

第9篇:冷链物流应用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设施 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增长,对于食品的消费观念也逐渐由传统的单一形式逐渐转变为多元化、快捷化的形式。据政府颁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要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次规划明确指出,冷链物流工程是优化农业产业化开发要素配置的重要动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如何实现政府的规划目标,提升企业在冷链物流产业上所发挥的优势,提升社会竞争力,成为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一)冷链物流需求的急剧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食品行业也在逐步的发展中,食品冷链物流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市场,其中发展较快的需求市场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肉制品市场的需求,过内肉制品的加工业市场正在发展时期,需求市场充足,产量与消费量逐渐增长,为冷链物流的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速冻食品的市场需求,速冻技术的发展使得速冻行业得到了发展,现代社会的市场对速冻食品的需求量极高,也是推进冷链物流发展的一方面因素。乳制品市场的需求,乳制品对于物流的温度控制要求极高,而冷链物流完全可以满足。以上3个方面都是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冷链物流发展逐渐规范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企业的发展,多数食品产业与药品产业等逐渐成立自有的冷链物流机制,或者是外包企业的冷链物流,逐渐加强了冷链物流运作过程的监控,同时相关冷链物流技术的标注被推出,通过技术手段与法律法规的推动再加以社会舆论的监督,是冷链物流行业的运作管理逐渐的向规范化发展。冷链物流管理的规范化,能够极大的促进冷链物流事业的发展。

(三)冷链物流企业与技术的发展

国内冷链物流行业逐步的发展,推动了冷链企业的发展。虽然冷链物流企业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国内相对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仍不多见。冷藏车载全球定位系统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冷链物流企业的效率,冷藏车载全球定位系统是冷链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面。冷藏车载全球定位系统的技能是使用多采点智能温度仪与冷藏车载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其作用是能够确切的记录与回传冷藏车厢内的多点温度,是冷藏运输的温度监控能够借助GPS系统在移动通讯与互联网中实现。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一)冷链物流设施不健全

现阶段发展的国内冷链设施设备相对陈旧,冷藏所用库房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多数设备已经超过了使用期限,而且设备的功能也不载能够适合现代商品对冷藏物流的需求。与此同时,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冷藏保温车、冷藏集装箱的储备量低,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现代市场对冷冻食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大幅度的增长速度,与冷链物流设备的发展速度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这样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速度。

(二)冷链物流市场素质不足

国内需要使用冷链物流配送的产品,除了进出口贸易外,多数都是经由生产商与经销商进行完成。冷链物流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相对落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市场占比的包分之五,缺少全国性、具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导者,冷链物流行业的成本与损耗都较高,是多数生产商望而却步,严重阻碍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冷链发展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更新冷链物流设施

对现代国内冷链物流市场的研究,冷链物流设备的更新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现有设备。针对现代国内需求市场的需求特点,需要更多的开发使用冷藏快晕业务的快速冷藏车,其特色是控制范围广、相对灵活、适于销量货物的运输冷车。开发新型的冷藏设备。国内的冷藏运输设备,在冷源的应用、保险基数的开发、设备的可靠性、车体的隔热性能、冷运设备的容量以及现代材料的应用相比世界的水平差距较大。需要提升与先进国家的合作,提高新型冷藏设备的研发水平。

(二)提升人才素质与开展第三方物流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缺乏专业型人才,严重限制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冷链物流人员的技术培训。另外也要加强开展第三方物流。冷冻产品的属性导致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单独企业如果想实现多方位。门对门的配送服务,不符合实际性而且成本过高,所以有必要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力量串联整个物流环节。第三方物流是现代化社会的分工与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将上下游市场的整合,形成适合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先进方式。

从以上对冷链物流发展状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设备滞后的问题、实施人员素质不足的问题、不良竞争导致的行业水平低下问题等等,需要按实际问题进行冷链物流问题的改善。改善的过程中需要推进多种冷链物流模式相结合的发展。例如借助大型食品企业的力量,开展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冷链物流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对各类易腐产品全方位覆盖的冷链物流体系。同时在发展冷链物流产业的过程也需要进行冷链物流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加强冷链物流易腐类产品的宣传力度,是社会群体加深对冷链物流易腐产品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吴汶书,陈久梅.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