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污水管理办法范文

城市污水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污水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污水管理办法

第1篇:城市污水管理办法范文

各区、县劳动局、税务局,各局、总公司,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

最近有些单位在贯彻、落实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税务局《关于〈北京市建立健全城镇集体企业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的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劳险发字〔1992〕106号文件,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时,就该文件的适用范围提出了问题。经研究现将对此问题的解释通知如下:

《暂行办法》只适用于北京市城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系统所属企业和北京地区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暂行办法》中所讲“五七”职工是指北京市城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系统所属企业和北京地区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按有关规定已经办理退养手续并按月领取退养费的职工以及现在仍在上述系统所属企业工作的具有“五七”身份的职工,不包括市属企事业家属“五七”生产、服务单位的在职职工以及这些单位退休退养及一次性领取退职退养生活费的人员。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请认真检查贯彻京劳险发字〔1992〕106号文件情况,严格按文件规定执行。

第2篇:城市污水管理办法范文

关健词:污水处理;处理现状;技术动态;

1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解决城市污水的净化问题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有较快发展。国家适时调整政策,规定在城市政府担保还贷条件下,准许使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和设备供应商的优惠贷款,因此,推动了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兴建。“八五”期间,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经历了一个发展时期。

2 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2.1工艺技术

目前我国新建及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工艺中,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法仍为主流,占90%以上,其余则为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生物膜法及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净化法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传统上废水的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的去除对象是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物质。化学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生物法指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技术。生物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呈溶解态和胶态的有机物,与物理和化学法相比,生物处理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碳、硫、氮、磷等污染物质方面,存在许多优越之处。

总的说来,传统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无论在设计理论和实际运行管理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我国在污水处理新技术、污水再生利用新技术、污泥处理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外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AB法、氧化沟法、A/O 工艺、A2/O 工艺、SBR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均得到应用。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在过去只注重去除有机物发展为具有除磷脱氮功能。国外一些先进、高效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也进入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

随着我国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修订后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l996)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出水氮、磷的要求提高,使得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考虑氮磷的去除问题。由此开发了改良A2/O工艺和回流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并已开始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从工程规模上看,一批大型污水处理厂的相继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2规划布局

目前,大型集中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污水处理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效益。大型污水处理厂在单位水量投资和运行费方面较小型污水处理厂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污水处理厂规模的增加,单位污水量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会下降。

3 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趋势 .

3.1 技术动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1997年,全国城市污水年排放量达到35l亿m3,而污水处理率只有25.84%,其中集中处理率仅为13.65%。因此提高处理率以及处理的技术成了当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当务之急。

随着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的发展,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废水水质处理越来越复杂,需要研究开发新的废水处理生物技术。另外,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进一步寻求能够高效除去生物难降解物质和氮磷营养物质也要求研究开发新的废水处理生物技术。

3.1.1技术动态

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对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流程和技术进行革新,使之更为经济合理;研究开发可以代替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流程和技术;研究开发目标为城市废水回用的处理流程和技术,由此开发了许多废水处理的新工艺,如吸附生物降解(AB)工艺,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膜分离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等。

3.2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情况来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有向小型化、分散化发展的趋势,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越来越重视处理后污水的再生利用;另一个因素是随着污水处理厂的普及,一些小城镇和远离城镇的别墅区和渡假村也都开始兴建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促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3.2.1 污水资源化使污水处理厂向小型、分散化发展

污水处理厂布局充分考虑了现有污水管道系统、污水回用、用地条件等因素,贯彻了污水处理厂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污水处理与回用相结合的原则。

3.2.2 污水处理厂的普及促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大中城市污水处理普及率逐步提高。一些小城镇、工业开发区、别墅区和度假村等也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站。

3.2.3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是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处理厂规划方案,可以降低污水管道和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并有利于污水的回用和排放。在编制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处理厂规模要考虑大中小相结合

大型集中污水处理厂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且来水水质稳定,易于日常运行管理。但处理厂过于集中,必然造成污水管道工程量加大,整个污水系统的初期投资较高,实施困难。因此,污水处理厂布局应因地制宜,规模大、中、小相结合。

(2)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上要考虑上中下游相结合

在传统的处理厂布局规划中,一般都将处理厂安排在城市的下游,这样可以使尽可能多的污水自流进入处理厂。

(3)污水处理厂布局上要考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根据城市的特点综合考虑现状污水管道系统、处理厂用地条件、污水排放与回用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

(4)应充分考虑污水回用的需求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北方缺水城市在编制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时一定要将污水回用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3.3管理体制与相关政策

3.3.1管理体制

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体制是依据国务院各部门分工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管理体制,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镇级分设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独立工矿企业单位的水污染处理设施由各自行政部门管理,但业务、技术上受同级城市环保、建设部门的指导。相关部门责任如下:

(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查。

(2)建设部负责建设行政管理。有关供水的水资源调配、水污染防护和治理、饮水卫生与健康,分别由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协同管理。

(3)水利部门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用水源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江河湖库的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

3.3.2相关政策法规

为推动产业发展,政府先后实施颁发了《城市排水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

为确保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进一步控制超标污水进入排水设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排水设施的损坏,制定了相应运行管理标准和《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城市排水监测工作管理规定》,同时为加大对污水的监测力度,建立了《国家城市排水监测网》,并对监测网的成员单位进行了国家级城市排水监测计量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报告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全国开始征收排污费和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明确要求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做到专款专用于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运行和建设。

(1)规划目标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城市污水处理规划要求:到20l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40%,城镇人口总量将从现在的3~8亿增加到6~7亿,城镇需水量将从目前的858亿m3 增加到l290亿m3 。污水处理率城镇不低于50%,城市不低于60%,重点城市不低于70%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规划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规划目标主要包括水源保护目标、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和污水再生利用目标三个方面。

(2)政策体制改革

①管理体制:基于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工业管理与法律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逐步完善;政府、企业的职能和作用正在重新定位,机构正在重组;近几年还颁布了《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管理办法》、《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法规政策。

②运营机制:供水与排水开始走向一体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建设、运营机制。

③投资: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体制,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④污水处理费及水价政策:《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对城市供水价格的概念、组成、制定原则、制定程序及主管部门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第3篇:城市污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笔者所在的南京市的分别由自来水公司、城建、电力、广电、电讯等多个部门自行建设和管理的地下管线包含供水、排水、燃气、供电、电信、有线电视等若干大类。每一个单位、每一座建筑和每一户居民都被这些地下管线的建设和使用范围所覆盖。地面建设的日益现代化已经与滞后的地下管线建设、形成鲜明的反差,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受阻碍,城市景观也受到直接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也被其严重阻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安全。

不齐备的城市地下管线各种详尽资料;不完善的地下管线普查情况;多变的城市地下管线多变的相对位置;不明确的规划设计条件这些都问题都应该是必须解决的管理的具体问题。

二、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对策

(一)同步建设道路施工中的管线及二次开挖道路的避免

将各地下管线铺设完后再修路对于新建道路来说应该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但这纯属理想状态。其他管线不是条件不成熟就是道路施工工期不允许,也就只有排水管线基本上能保证与道路同步建设,其他的大部分不能提前铺设,这就给道路的二次开挖埋下了隐患。道路一旦开工就形成一次人力物力消耗,未雨绸缪永远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召开一次协调会,召集所有相关单位,将其列入管线综合建设计划中;不断协调、沟通各相关各部门,做到有限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管线合理布置;借鉴国外及国内某些大城市利用综合管沟;做好管线间的水平间距控制同时兼顾垂直间距,若管线在高程上相碰,则遵守“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支管让干管”的原则。这都是为了尽量减少道路的二次开挖比较有效的办法。

(二)档案管理

工程立项的同时进行工程建档,二者同步进行;工程实施的同时就开始收集各种工程资料、不断整理,二者同步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的同时进行工程项目验收,二者同步进行,不能事后补,走形式。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要做到以上3 个同步才能改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不能够及时归档的问题,才能够达到完整、安全、齐全、准确的要求。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要因地制宜地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地方性或者说地方特色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动态管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运用先进科技技术,建立具有实用性、先进性、操作简单、数据生成更新快速方便、兼容性好等特点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管理维护要用技术熟练和过硬的技术人员,并积极实施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加强技术应用学习,加快人才培养,以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三)规划编制管理地下管线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各管线建设单位编制各综合管线的专项规划。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幅度和范围目前来说还不够广,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管线资料的地理信息维护系统仍然需要继续建立完善。

(四)地下管线的日常管理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的设计规划要加强审查,各相关管理部门关系要理顺并协调好维护好,分工要协调,管线的审查内容、审查阶段属于哪个部门要权责明确,审图等内容既不能够重复也不能够有所遗漏。定线和竣工测量制度严格执行,管线建设的批后管理要加强并加强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6 号)新建管线工程的竣工情况及时掌握,要求建设方提供准确和翔实的竣工资料对城市新建工程进行规划竣工验收时必须严格把关,对于资料内容,竣工资料深度等达不到规划要求的坚决不予验收。

(五)地下管线管理的制度建设

1、明确专人负责地下管线的开挖审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分工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由于对从事市政管理人员要求熟悉了解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等多方面知识,要求较高,但目前的从业人员大多达不到这样高的要求且多为交通土建、给排水、土木工程等对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缺乏全方面的了解的土建行业人员,如不予培训学习基本无力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

2、有法可依,依法行事建立健全法规。对新建管线的规划审批和监督工作联合规划建设监察部门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各种违章的管线工程建设,对于与法规相违背的依法严肃查处。

3、地下空间的有偿使用逐步推进。多数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基本处于无偿状态但是地下空间资源属国有资源。规范地下空间的开发在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该考虑通过经济杠杆来实现,当前存在的无序无偿状况应该通过实行地下空间的有偿使用来遏制和避免,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三、3 种道路形式的管位布置

(一)16 m 宽道路

由于雨、污水管管径较大且埋深较深,故将其布置于车行道下,将雨水管定位于离道路中心线东、北侧2 . 0 m 的位置,而污水管设置于离道路中心线西、南侧2 .0 m 的位置。给水管管径小、埋深浅且是压力管道,检修频率高,一般设于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下且便于消火栓的设置,因此将给水管布置于东(北)侧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主要考虑人行道宽度)。电力管线通常布置在东(北)侧人行道下。由于通讯公司较多,又有各自的电信管,若各走各的管位势必使管线综合规划与管理更为复杂。既然电讯管及有线电视管线均为传输信号之用,埋深均较浅,因此将所有电讯管和有线电视做成小管沟形式,设计综合电讯管沟前,各电信及有线电视主管部门应协调好资金、管理等有关事项,并预测各部门所需孔数,规划将联合通信布置于西(南)侧人行道下。燃气管线通常布置在道路西(南)侧人行道下或非机动车道下。16 m 道路燃气管及电力管沟均设于非机动车道下,为了避免燃气管泄漏与电火花接触引起火灾,此两种管线应设在不同侧。

(二)35 m宽道路

通常不会将雨、污水管设置于快车道下,而一般敷设于非机动车道下,其缘由在于下水管易阻塞且需常常清通而影响交通,若将雨水管分两根设于慢车道下又会带来雨、污水管的间隔问题。依照《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检验规程》( D B J 0 8 -2 2 0 - 9 6 ) 中的同沟槽施工办法,通常在4.5 m的慢车道才可牵强安排下雨、污管线。电讯管沟深通常为1 .3 m,因而将燃气管、给水管覆土控制在1 .4 m左右,按“大道埋大管”准则,35m宽道路的雨、污水管均为主干管, 因而笔者以为为了后期清淤不影响交通应将雨水管道安排在非机动车道下,污水管道敷设在中分带下。燃气管和通信管道布置在道路西(南)侧,给水管和电力管布置在道路东(北)侧。

(三)50 m宽道路

这种道路通常为景观道路,两旁建筑物需退让道路红线一定距离,而将该规模用作绿化带。但考虑到日后市政管线的维修和管理,通常会把市政管线布置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而不把管线布置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内。《标准》需求这种道路的给水、排水采用双管线安置。将排水管道全部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可以避免后期沉降对机动车行车产生影响。

结语

地面建设的日益现代化已经与滞后的地下管线建设、形成鲜明的反差,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受阻碍,城市景观也受到直接影响。必须加强对地下综合管线的规划管理工作,每种城市市政管线在施工前均应严格履行建设报批程序,保证地下管线建设服从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按照规划实施,这样我们的城市家园才能健康发展、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新尧.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设计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9)

第4篇:城市污水管理办法范文

一、工作原则、范围和目标

本着统一管理、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严格保护、防止污染、节约资源、集中整治、注重实效的原则,依照《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一是对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敷设区域(东至济菏高速公路,西至窑头村,南至苏庄山口,北至平安北路)的所有自备井进行全面清查,除因特殊需要,经批准保留(安装取水计量仪表)外,一律予以封闭。二是将城市规划五大片区范围内,凡是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废水的单位和个人的自备井进行清查,对其取水井口安装取水计量仪表。严格落实取水许可证制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取用地下水资源的行为,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合理开发,有序利用。

二、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关停封闭自备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督查组、执法组和宣传组。综合组由区水务局牵头,自来水服务中心参加,负责自备井的调查摸底、受理举报、信息汇总反馈,查处非法取水,制定实施封井技术措施。督查组由区监察局牵头,负责对封闭自备井工作进展完成情况进行监察和督查。执法组由区公安分局牵头,执法局参加,负责清查和封井工作中的秩序维护工作。水质化验组由区卫生局负责,对自备井饮用水进行化验,确定是否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凡不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一律封闭。宣传组由区广电局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及时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三、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阶段(2012年5月8日至6月8日)

1、区政府召开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封井工作,区政府封井工作的通告,通过宣传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摸底调查,把自备井的数量、井位、井径、井深、井主等进行登记,并报领导小组研究、确定需关停封闭的自备井。

(二)封井阶段(6月9日至7月10日)

1、由区清查封闭自备井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封井名单,下达封井通知书。

2、由区自来水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与自备井户主按照接水管理办法制定供水方案。5月9日前经批准、办证开采的自备井,因特殊情况不能拆除的,由自来水服务中心安装水表,按流量计量交纳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对无批准手续,无序乱采的自备井,严格封井。

3、自备井单位和个人在接到封井通知10日内,自行拆除取水设备,由专业封井人员按技术措施实施封井,并当场填写封井卡,拍照存档。对拒不自动拆除取水设备的,由相关部门实施强行封井。

(三)检查验收阶段(7月11日至8月30日)

区清查封闭自备井工作领导小组对封井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工作中坚持一井、一卡、一照片,验收人员签字后存档管理。

四、职责分工

封闭城市自备井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相关单位要密切协作,尽职尽责,全力以赴搞好此次封井工作。

(一)区水务局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自备井的取水许可、清查、封闭及打井市场的管理工作。

(二)区自来水服务中心要采取先供水、后封井的方式。在封井前,对需封闭自备井的单位和个人制定供水方案,签定供用水协议,以保证用户正常用水。对保留的自备井安装取水计量仪表,由区水务局和区自来水服务中心依法分别征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

(三)区水务局、自来水服务中心要认真实施封井技术措施,落实封井工作任务,加强对封闭后自备井的检查和治理。严禁擅自启用已封闭井和非法凿井,对非法凿井和私自启用已封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同时,对自备井实行一井一册,建立档案。

第5篇:城市污水管理办法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统筹推进和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向镇村延伸,镇街供排水设施逐步配套完善,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此同时,镇级供排水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无资质经营、自来水定价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管理和供排水事业健康长远发展。为切实理顺规范镇级供排水管理工作,推动镇级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科学、规范运营,有效保障镇域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现就理顺规范镇级供排水管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镇级供排水行业管理。市水利局作为全市城镇供排水管理的行政主体,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依法将镇级供排水纳入全市格局,实施一体化管理。在市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履行镇级供排水管理职责的过程中,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全力协助配合,认真做好各自辖域内供排水管理的具体工作。

二、依法规范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经营行为。凡通过公共管网从事公共供水和污水处理的企业,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供水企业要依法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取水许可证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许可证等必需证件;污水处理企业须依法办理污水处理运营资质及污水处理特许经营许可证等证件。市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全市镇级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的规范经营管理,加强技术指导服务,通过采取培训上岗、定期学习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为我市镇级供排水规范运行提供人员保障和技术支撑。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加强监管,确保镇级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依法规范运营。

三、合理确定镇级自来水价格标准。市物价部门要根据镇级供水企业的产权性质、经营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认真做好供水企业运行成本测算,充分考虑区域用排水量、居民承受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审慎灵活地制订镇街自来水价格标准,并召集供水企业和用排水户举行价格听证会。镇级自来水价格确定后,要严格执行新价格标准。

四、加强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镇级自来水价格确定后,各镇(街道)要按照《市镇级污水处理厂和镇域污水处理费管理试行办法》要求,将每月计征自来水价中的污水处理费上缴市财政。市财政部门要设立各镇(街道)污水处理费专户,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按程序将污水处理费拨付至相关镇(街道),用于镇级污水处理企业的运转和配套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并联合审计等部门跟踪做好污水处理费的使用监督工作。

第6篇:城市污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城市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7-0073-02

0 引言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设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这是全国存在的共性问题,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增加约40%,远低于污水处理厂97%的增长率。建设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目前为42%,预计2010年年底将达到45%。业内人士呼吁,已经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亟待提高对污水的处理率,而污水处理率的提高与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城市污水管网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影响十分重要。

1 城市污水的组成

城市污水为城市下水道系统收集到的各种污水,通常由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降水径流等3部分组成,是一种混合污水。

生活污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排水,经由居住区、公共场所(饭店、宾馆、影剧院、体育场、医院、机关、学校、商场、车站等)和工厂的厨房、卫生间、浴室及洗衣房等生活设施排出。生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约占60%,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无机污染物约占40%,如泥沙和杂物等。此外还含有洗涤剂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

工业废水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由于使用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不同,工业废水的成分有很大差异。常见的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废水有:造纸废水、酿造废水、生物制药废水、煤气洗涤废水、印染废水、农药废水、制革废水、毛纺废水、电镀废水、油漆废水、化工废水、炼油废水等。工业废水是城市污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降雨径流是由城市降雨或冰雪融化水形成的。初期降雨和冰雪融化水的污染也较严重,若能纳入城市污水管道加以处理,是一种理想的安排。对于分别敷设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的城市,降雨径流汇人雨水管道而得不到处理;对于采用雨污合流排水管道的城市,虽然可以使一部分初雨径流与城市污水一同加以处理,但雨量较大时由于超过截流干管的输送能力或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大量的雨污混合水出现溢流,造成了对水体更严重的污染。

2城市污水管网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影响

城市污水厂的运行管理,同其他行业的运行管理一样,是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工作的总称,是企业各种管理活动(例如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三产”管理)的一部分,是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城市污水厂的运行管理,指从接纳原污水至净化处理排出“达标”污水的全过程的管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整个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做好节约水资源工作的重要部分。尽管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工作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近十年来,随着国家管理力度的加大和大量资金的投入,建设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厂。现实的状况是,很多污水处理厂没能很好地运行起来,尤其工业污水的处理设施,这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运行管理工作没有搞好。

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今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还要投资建设大批污水厂,城市污水处理事业需要一大批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一定法规意识,肯于奉献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他们钻研技术、勤于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节能降耗,使污水厂运行起来并运行好。

而污水处理厂的良好运行管理,离不开城市污水管网的普及建设。

,

城市污水管网是污水处理厂收集污水的专门管网,根据《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市污水管网只能接人达标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雨水应排人城市雨水管网。城市污水管网犹如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旦造成堵塞,后果不堪设想。有些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比较差,主要是由于城市污水管网作用发挥不充分。有些城市由于旧城区管网复杂,一些住户在房屋装修时,私自改变管网作用,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及时跟上管道建设,一些地方还未实现雨污分流,致使相当部分的生活污水经雨水管直接排入内河。同时,部分污水管道设计不尽合理。在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市区污水管道中,有的管道设计由于没有考虑到所在区域生活用水的迅猛增长,污水管道的口径偏小(如有些市区繁华地段的管道口径仅为300mm),造成局部地段堵塞、淤积,管道通水不畅,影响污水的集中收集。同时由于污水管道口径偏小,也给运行后的维护造成很大的不便。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会造成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超标排放,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极差,城市内河淤泥大量沉积。既影响了城市化进程,也影响了群众的生活。

例如,某市由于连接新区的主干管网工程建设涉及穿越铁路,旧城与污水厂之间的污水主干管网工程穿越城区繁华路段,地形复杂、地下岩层多等情况的影响,建设进度相对缓慢,致使新区和旧城区的污水无法按时进入污水处理厂,目前每天进厂污水量仅为2万m3左右。远未达到上级部门下达的污水处理率70%的要求,严重影响减排效应,受到通报批评。

3 加快城市污水管网,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3.1 完善领导机制

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污水管网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现场查勘项目建设情况,督促进度,形成完善的工作框架。

3.2 明确任务时限

将污水管网建设任务进行分解,明确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采用倒计时管理,形成每10天一报的沟通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同时,加强宣传交流。及时总结各地工作经验,开通污水管网减排网站,创造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平台,网站访问人次不断增长。

3.3 建立奖惩机制

拟定《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考核奖惩暂行规定》,提出总体要求,明确考核范围、对象、内容、程序和标准,目前正征求意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

3.4 确保已建管网泵站正常运行

为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资金的调拨必须和实际消耗的电费挂起钩来,保证已建设的管网泵站正常运行。

4 结论

城市管网配套建设不完善,导致很多污水处理厂的面对“缺水”尴尬。因此,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实现污水全处理,借此改善水质。同时,要新改扩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做到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这也是问题亟待解决的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极为重要,值得大力关注。

参考文献

[1]周雹,设计大型污水厂的几点体会[J],中国给水排水,2002(1):141-143。

[2]涂兆林,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市政技术,2007(2):155-157。

第7篇:城市污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产业化 思路和政策 暂行规定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计划以及国务院提出的目标要求,“十五”期间,我省将建设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大量资金,单靠政府投入不能满足需要,同时,我国加入WTO后,必须开放城市建设投资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

因此,改革城市污水处理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为此,福建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推进全省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的总体构想,福建省建设厅在这一构想指导下,积极探索承担了政策研究和制订的具体工作,省政府于今年十月九日正式颁布了《福建省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暂行规定》。

按照建设部城建司的要求,在此我将《暂行规定》的内容和起草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向大会作个简单的汇报交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由于产业化这项工作仅仅是改革中一种的尝试,政策制定中还有不完善之处,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教。

一、出台《暂行规定》的背景和意义

福建省城市污水处理事业总体上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集中体现在:

一是城市污水处理率偏低。2000年底我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仅22.2%,与全国平均水平34.2%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二是城市污水处理投资和运行体制僵化。在现有体制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全部由政府承担,单一的投资渠道造成的资金紧缺制约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缺乏竞争的垄断式的经营体制形成了敞口花钱、效率低下、投资运行成本偏高等种种无法克服的弊端。

三是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不足。目前福建省有福州等七个城市开征污水处理费,最高为0.45元/吨(福州市),大部分为0.25元/吨,最低为0.15元/吨,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范围小,总体标准偏低,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不足以以补偿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

为改变城市污水设施落后的状况,福建省“十五”计划提出了,到2005年全省设市城市至少应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5%以上的目标要求,根据测算,需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60万吨,厂网投资及运行费用共需58亿元。如果这些资金全部由政府承担,政府财政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如何使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健康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在这一形势下,福建省政府提出了在全省实施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其实质就是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参与。实施污水处理产业化其目的意义:

一是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投融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导各种经济成分投入城市污水处理行业,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是把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面推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改进管理,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提高污水处理行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和投资效益,减轻各方面的负担;

三是通过收费,强化全民的环保意识,利用价格杠杆,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减少污水排放,减轻污水处理压力;

四是通过产业化后大规模的建设,促进与污水处理相关的设计、施工、机电制造等行业的发展,扩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五是减轻财政负担,把政府的有限资金从污水处理产业中可以进入市场竞争的部分退出,用在不宜进入市场方面,简单地理解就是把建设污水处理厂部分资金省下,用于污水管网的建设,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六是通过推进产业化,有效治理城市污水,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实现我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

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研究主要围绕我省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目标,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提出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明确实行产业化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保障,确定产业化中市场竞争机制的基本要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由于缺乏成熟经验可借鉴,因此,该政策仅作为暂行规定,今后随着产业化工作的逐步推开,我们将适时对政策进行修改,使之不断完善。下面我就对《暂行规定》的有关内容作一介绍:

(一)污水处理产业化的指导思想

要转变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必须由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的观念,解放思想,采用一切有利于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办法,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的积极参与,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污水处理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

(二)污水处理产业化的原则

现阶段,福建省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暂按厂网分开的原则推行,即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要推向市场,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城市污水管网的投资仍主要由政府承担,但运营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主要理由是:根据我省目前情况,若厂网共同推向市场,一是势必要提高收费标准,造成居民负担过重;二是由于污水管网的建设、维护、调度和运行涉及面广,协调工作量大,非一般企业所能承担,由政府负责比较合适;三是投资方面,由于管网建设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投资难以把握,会影响投资者信心。

(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模式

1、对新建城市污水厂,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投资和运营主体。鼓励采用BOT方式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其项目资本金应占总投资的30%以上,经营期限不超过20年。

2、对现有污水厂,应全部改制成市场化运作的独立企业法人,有条件的可实行经营权转让或资产评估拍卖。鼓励具备运营条件的各类企业通过招投标方式独资或合资承包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获得城市污水处理厂承包运营资格的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其注册资本按不同处理规模有不同要求,最低为150万元,经营期限一般为5-8年。

(四)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

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具有较多政府行为特征,具体收费标准由当地政府提出,经省物价主管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在当地财政部门设立专户,独立核算,按合同约定支付给通过公开招投标取得投资或运营资格的业主。污水处理运营费用因客观原因而发生变化时,当地政府和投资运营业主可进行协商合理调整。

(五)投资回报

为了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项目投资回报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当地政府可按略高于同期银行长期贷款利率的标准设定投资回报率,并测算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费用,作为向社会投资者招标标底的上限,连同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其它条件向社会公开,政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最经济的项目投资者和运营商。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给投资者一个明确、权威的投资引导信息,吸引投资。另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地方政府因经验不足或急于建设,盲目对投资者承诺过于优惠的投资条件,避免今后居民企业交费负担过重,或因无法兑现诺言而留下纠纷的隐患。

(六)土地、电价政策

城市污水厂用地采取行政划拨方式,降低土地成本。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用电也给予优惠,其电价按城市非居民照明用电标准执行。按城市非居民照明用电标准每度0.4元测算,污水处理成本每吨可降低0.07元。

(七)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融资渠道

城市污水处理厂部分实施产业化后,政府仍要承担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为加快污水管网的建设,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污水的有效收集,该政策规定了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融资渠道:一是允许收费权抵押贷款;二是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补助,2002年和2003年每年各安排资金2000万元;三是省计委计划内资金补助,按新增日处理规模每万吨补助资金100万元;四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上缴的地方收益部分用于管网建设和维护。

(八)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的经济测算和分析

1、污水处理费测算

根据测算,要满足2005年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5%的目标,全省平均城市污水处理费每吨要0.54元(物价部门测算为每吨0.52元),就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折旧、还本付息和合理回报的需要,考虑到产业化核心是收费,明确平均收费标准,能使政府有信心,对投资企业有吸引力,有利于产业化的实施,因此在《暂行规定》中规定了现阶段设市城市污水处理费标准可按0.5元/吨左右收取,同时规划在“十五”期间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市、县要尽快开征污水处理费。

2、投资效益分析

按我省现有污水厂造价和运行成本测算,在投资效益分析中设定项目总投资年回报率7%,折旧按固定资产率6%提取(折旧年限16年,残值率4%),12年还本付息(含建设期2年),运行期20年,项目总投资中资本金与融资比例为30:70,得出资本金内部收益率10.18%(含税)。由于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回收和资本回报是政府承诺,保证付予,因而风险较低,这样的投资回报对投资者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

3、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造价测算

根据福建省已建和在建污水厂的建设投资情况,全省城市污水厂的平均建设投资约1500-2000元/吨。在产业化后,通过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政府给予土地、电价等方面优惠,估算可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厂内部分的建设投资控制在1200元/吨以内。

转贴于

三、实施污水处理产业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管网建设滞后。据测算,到2005年全省要满足新增日处理160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配套管网建设共需投资约25亿元,而同时,由于受城市地形地质条件、规划布局及新建、改建等诸多因素影响,管网建设复杂,建设工期长,因此,可能会出现管网建设滞后于污水厂建设,导致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污水收集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影响投资者利益。对此,我们考虑:一是在《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中做相关规定,在污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同时投资者也要承担一定风险;二是省政府已明确了污水管网建设的融资渠道,各地政府必须尽快开始建设污水管网。

2、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不足支付投资企业。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确定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各地在测算污水处理费时,当地政府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居民的承受能力;二是由于污水处理费的审批权在省里,由于各地污水处理率不同,势必污水处理费标准也不同,考虑地区平衡,省里在审批污水处理费时可能调整收费标准。以上二个方面因素都可能导致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不足支付污水厂的运营费用,对此,《暂行规定》中规定了"各级政府要将征收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污水管网建设和建立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补偿基金,用于补偿污水处理收费支付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费用的不足部?quot;。

3、市场主体的培育问题。要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必须有众多的市场投资主体。污水处理业的发展有其特殊性,首先它要受政府规划的约束,不像一般竞争性产品的生产具有较大的选择范围和弹性;其次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且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在我国尚属于新兴的行业,目前福建省还处在起步阶段,虽未有成功的例子,但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和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扩大,市场竞争环境必将将逐步成熟。因此,投资福建省的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前景看好。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有志于污水处理行业的企业到福建参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宣传、报导、讨论水污染、污水处理及其收费问题,提高各级政府、老百姓、投资方对污水处理事业及产业化发展必要性的认识,明确三个行为主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污水处理实施产业化后,其运营费用要通过收取的污水处理费来支付,而收费又是全社会比较敏感的问题,因此,要强化"谁污染,谁付费"的环保意识,并取得全社会的共识,为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和征收污水处理费创造良好的氛围。

2、制定相关配套措施

《福建省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暂行规定》出台后,为加强对这面工作的指导、规范市场秩序,相关部门还要根据省政府文件制定配套措施,主要有《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污水处理运营企业管理办法》、《污水排放监控办法》等。

3、开展污水处理产业化试点工作

(1)确定晋江市污水处理厂作为新建污水厂的产业化试点。该项目规模4万吨/日,现已完成工程立项和可行性研究,并通过上网招商,目前晋江市有关部门正在与一些投资企业进行商谈。

(2)确定安溪县污水厂作为县级试点。安溪县作为福建省晋江流域的上游城市,其污水处理实施产业化有一定代表性,该工程规模4万吨/日,已完成立项,初步确定由福建某一集团以BOT方式投资和运营,并签订了投资协议书。

(3)选择漳州污水厂作为已建污水厂的产业化试点,实行承包经营或资产评估拍卖。该工程规模10万吨/日,采用澳大利亚政府贷款,2000年5月开始试运行,由于管网不配套,目前处理能力还达不到设计要求,污泥消化部分正在建设(现污泥处理采用浓缩脱水),现漳州市有关部门正在与一些香港投资企业商谈。

4、召开污水处理产业化推介会

第8篇:城市污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污水排放;治理;再生水回用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161-2

0 前言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北部,南与济南市隔黄河相望,西北部与河北省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为界,西南与聊城市为邻,东与济南、滨州两地市接壤。东西宽200km,南北长175km,总面积10356km2。德州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527.2mm,降雨75%以上集中在汛期(6-9月)。

1 德州市污水排放现状

1.1 德州市的污水排放量较高

污水排放量即通过排污口排出的污水量,通常以每日或每年排出的数量表示。2009年全市重点调查企业369个,工业排放总量12717万t,达标排放量12717万t,达标率100%,其中排入污水处理厂1884万t。

1.2 德州城区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

据估计,目前只有约60%左右的城市污水进入管网,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严重污染,尽管废污水达标排放率较高,但污水收集系统建设进展相对滞缓,跟不上德州城区污水整治的步调。

1.3 污水处理率低

据统计,德州市工业污染源经过治理达标排放率仅为35%。城区中部地区的污水通过管渠进入宣惠河,西部漳卫南运河以西及以东的部分污水排入漳卫南运河,德城区漳卫南运河两岸排入南运河的污水通过河底管网汇集,经泵站加压,通过输水渠道引入德州市漳卫南运河治理与改排工程,日处理能力5万t,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活污水直排江河造成大多数流经城市(镇)的河沟的水质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1.4 工农业生活排污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

工农业生活大量排污严重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可利用水量锐减,据2000-2004年水质资料综合分析,在评价的十个河段中除有时部分河干外,各站均为超v类水。

1.5 运行资金和污水收集能力有限

2004年全市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25万t,受运行资金和污水收集能力的限制,现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尚跟不上用水规模的迅速扩张,管网、污泥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处理设施的负荷率低。2004年污水处理回用量为1915万m3,仅达到处理能力的17.5%,现状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河道干旱缺水时少量用于农灌,估计年利量0.19亿m3。

2 治理污水达标排放的实施方案

2.1 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

实行用水与排放总量控制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水功能区水域纳污总量控制入河排污口管理等制度,严格控制工农业污染物的排放,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和收集能力。

2.2 规范污水处理费和排污费的征收

充分利用经济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杠杆,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制定污水处理费和排污费,调整回用水价格,促进污水处理和回用。严格按照德政办[2006]24号《德州市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计征污水处理费。修订完善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提高水资源费标准,针对不同用水对象实施差异化水价政策,实行阶梯式水资源费,制定更严格的收费标准。

2.3 发展污水集中处理再生利用技术

根据城市污水来源规模,尽可能按照“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原则,城市排水管网的总体布置应与污水处理设施、再生利用与最终排放设施的设置相结合,使总体费用降低,得到总体优化的方案。合理采用相应的再生水处理技术和输配技术发展污水集中处理再生利用技术,城市排水规划宜考虑将所有污水集中到一个污水处理厂。

2.4 严格使用再生水的新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

为鼓励使用再生用水,将使用再生水作为适合使用再生水的新建设项目的审批条件之一,纳入建设管理的审批程序,为调动经营者和农户的积极性,对农业再生水回用要在水价格上给予政策性补贴。

2.5 深度处理工农业污水

不允许新建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原有的企业污水必须达标排放,一、二级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取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它是将二级处理出水再进一步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便有效去除污水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杂质。农业确定生产安全规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严禁使用有公害农药,设立污水处理回用专项基金,用于深度处理设施和回用管网建设。

3 治理成效

3.1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再回用工程建设

将德州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达标废水回用于工业及生态环境并为岔河补水,将漳卫新河改排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达标废水用于农业和漳卫新河补水,进一步完善全市水系网络,使城市绿地灌溉能够采用经过处理的景观用水。改造已成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使其出水水质满足回用的要求,实现分质供水,生态和环境用水主要由再生水提供。

3.2 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

2004德州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目前处理能力达25万t,年处理生活生产污水量达4094万t;2010年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2座,庆云县建成2万t/日,武城县建成3万t/日,乐陵市、夏津县、宁津县、临邑县分别建成4万t/日污水处理厂,禹城市、齐河县、陵县分别建成5万t/日污水处理厂,平原县建成6万t/日污水处理厂,德城区建成10万t/日的污水处理厂2座。全市污水处理厂月处理能力达62万,预计:污水处理回用率将达到58%,年再生水回用11388万m3。

3.3 点源治理整顿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对全市各单位污水排放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并做全面监测,加强点源治理使其达标排放,实行点源治理整顿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制度,在污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实行清污分流,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

3.4 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废水利用率

对我市电力、化工、冶金、食品、造纸等行业发展外排废水回用和“零排放“技术,更新改造水处理系统设备,推广冷凝水、反冲洗等节水技术,提高废水处理回用率。华能德州电厂等单位,加大技改力度,先后投资几亿元,建成厂内污水建成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基本实现工业污水的零排放,效果十分明显。

3.5 建设生活节水示范区

生活节水重点在城市,应按城市生活节水标准规划发展,并由城市向市镇推进。通过强化管理,建设和推广节水设施,逐步使用水定额得到控制,并使总用水增长率逐步降低。充分利用德州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的污水,应用于环境卫生小区,绿化、生活杂用等。

第9篇:城市污水管理办法范文

地下同网 增加利用

所谓共同沟,是建设在道路地面以下的隧道,两侧依次排列着许多粗细不同、颜色分明、用途不一的水、电、气、热力、电信等各类市政管线,中间有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顶部有照明设备,两侧底部还有一条排水沟。整个共同沟建成以后,每隔一段距离留有一个操作井,管线安装、检修、故障排除等工作全部在隧道内部进行。

由于共同沟将各类管线集中设置在一条隧道内,消除了通讯、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布下的道道蛛网及地面上竖立的电线杆、高压塔等,避免了路面的反复开挖,降低了路面的维护保养费用,确保了道路交通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道路的附属设施集中设置于共同沟内,使得道路的地下空间得到综合利用,腾出了大量宝贵的地面空间,增强了道路空间的有效利用,并且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创造良好的市民生活环境。

投入巨大 建设受阻

近几年,广州也在探路共同沟。位于广州大学城中环路地下的共同沟是广东第一条综合管廊,全长约18公里,主干管长约10公里,沟宽7米,高2.8米。但该条共同沟并没有把雨水管、污水管和燃气管道纳入其中。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的共同沟也没有将污水管和雨水管放进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资金问题。有关工程人员解释,放置雨污水管道需要一定的坡度要求,如果路段没有坡度就必须增加泵房或者整条管道需要进一步深埋,并添加更多辅助设施,这样会增加成本。

有城建专家表示,目前所有管线进“沟”在技术上都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经济问题,成本太高。成都、青岛等地的共同沟每公里造价达到了5000万元和3000万元,“在深圳全面推行共同沟,每公里的造价过亿。”深圳市政设计研究院测量物探部部长民说。

政府管理 发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