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

第1篇: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关键词】 护理管理; 绩效考核

优质护理服务是目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护理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进程中,良好的护士绩效考核方案,可以刺激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持续、有效、深入的开展[1]。如果不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方案,不仅不利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而且还阻碍了护理专科水平的提升[2]。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科学地评价护理工作绩效是护理管理者一直关注的课题[3]。笔者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中,通过摸索和不断改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士绩效考核方案(以下简称绩效考核),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为三级甲等医院,于2010年3月选择部分病区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2012年7月所有病区全面开展,在开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绩效考核方法,于2011年4月建立了能级对应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方案。分别在心内科2个病区、普外科2个病区作为试点,4个病区总开放床位160张,配备护士76人,其中本科学历64人,大专学历12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37人,护士21人。

1.2 方法

1.2.1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 依据护士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工作年限、工作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设定不同层级的护理岗位,每个岗位制定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根据护士的人员结构情况,划分为四个层次的护理岗位。

专科护士(N1):任职资格,主管护师以上职称、10年以上工作经验、本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岗位职责,护理急危重症患者、技术难度要求高的患者,担当责任组长的角色,有指导下级护士的义务。

高级责任(N2):任职资格,护师职称、5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能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岗位职责,负责病情较重,技术难度要求较高的患者,担任责任组的总责护士,协助组长工作,有指导下级护士的义务。

初级责任(N3):任职资格,护师或护士职称、5年以下工作经验、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岗位职责,负责病情较轻的患者,接受责任组长和总责护士的指导和临时调配,有指导下级护士工作的义务。

助理护士(N4):任职资格,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新上岗护士;岗位职责,在注册护士指导下协助完成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工作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

1.2.2 绩效考核方法 对护士的考核分为两大部分,能级对应考核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挂钩。(1)能级对应考核(占50%):根据护士分层管理的要求,对每一层级的护士依据其工作职责进行考核,其能级对应奖金也是按照其不同层级赋予一定的系数。能级对应系数,N1系数为1.2,N2系数为1.1,N3系数为1.0,N4系数为0.8。计算方法:科室奖金总数乘以50%,得出科室能级对应奖总数,能级对应奖总数/护士总系数=能级奖均数,能级奖均数×每人系数=每人能级对应奖。(2)量化考核(占50%):根据护士工作情况,对每位护士的日常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分为五项,每项10分。①三基考核(10分),护士的三基考核分两部分,即三基理论和技能,病区对护士的三基理论和技能每月各考核一次,护理部考核三基理论和技能每季度各考核一次,根据每位护士考试成绩给予一定的加分和减分。②患者满意度(10分),病区对患者满意度测试每月一次,护理部对患者满意度测试为每一位住院患者一份,对每位护士在满意度测试中,患者表扬和批评的次数均给予加分和减分。③护理质量(10分),依据病区、科和护理部三级质控情况,对每位护士存在的质量缺陷和优点给予不同的减分和加分。④执行规章制度(10分),根据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劳动纪律、仪容仪表、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考核,依据表现不同,给予一定的加分和减分。⑤护理创新(10分),PICC穿刺、学术讲座、参与教学、发表护理论文、申报专利、科研等,根据每位护士的实际参与项目进行加分。计算方法:针对以上五项考核项目,科室制定出积分管理制度和每项考核指标的记分标准,每月由办公室护士统计每位护士所得分值,合计出总分值,科室奖金总数乘以50%,得出科室量化考核奖总数,量化考核奖总数/总分值=分值系数,分值系数×每人总分值=每人量化考核奖。

1.3 评价方法 (1)护士对绩效考核方法的评价。调查护士对绩效考核的看法,以及实施前后的感受,即护士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调查对象: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心内一、心内二、普外二、普外三病区工作的护士,实施前(2011年3月)及实施后半年(2012年12月)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每份调查表100分,96分以上为非常满意,90~95分为满意,89分以下为不满意,90分以均为满意,统计护士对绩效考核的满意率。接受问卷调查的两组护士在年龄、学历、职称、资历结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对象: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心内一、心内二、普外二、普外三病区住院的患者,实施前(2011年3月)及实施后半年(2012年12月)发放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每份调查表100分,96分以上为非常满意,90~95分为满意,89分以下为不满意,90分以上均为满意,统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疾病种类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l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 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的满意率为97.3%,高于实施前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70,P

2.2 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实施绩效考核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8.3%,高于实施前的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28,P

3 讨论

3.1 能级对应考核是评判护士工作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对护理工作贡献高低的一个客观、公正的考核指标。实行按岗设酬,体现个人工作能力,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考核宗旨[4]。同时,此项考核能够充分调动科室骨干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对工作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护士能够充分发挥特长和优点,高层级护士不但能对护理工作起主导作用,而且对低层级的护士起到表率、标杆作用和护理质量的把关作用,使低层级护士在高层级护士的带动和指导下,能够得到迅速、安全地锻炼成长。所以,能级对应考核,能级对应考核有利于各层级护士的成长和提高,使各个层级的护士都能达到人尽其才的作用,此考核方法护士满意。

3.2 量化考核把三基水平、护理质量、执行制度、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创新五项内容纳入绩效考核,将质性指标转变为量化指标进行考核,是对每位护士的全面考核,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量化考核将三基水平、护理质量、执行制度等要素纳入考核内容,是衡量护士完成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技术水平高低以及工作规范性可强弱的可靠指标,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5];绩效考核将护理创新纳入考核标准,增强了护士参与科研教学意识,活跃了护理学术氛围,对参与护理创新的护士给予适当奖励,可以开发护理人员的创造性和提高技术水平的积极性[6];将患者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可以增强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和工作的自觉性,和谐护患关系,这也是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7]。所以,此考核方案在激励护士在不断努力、不断成长的同时,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3 本文所述绩效考核方案虽然未涉及工作量的统计,但却真正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服务理念,即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增加直接护理时数,提高护理实效。在工作量的统计中,耗费大量的人工,工作量大、效率低,并且一些主观数据考评缺乏约束[8]。在本文所述的绩效考核方案中,工作量的大小、工作的难易程度及技术水平高低,已在能级对应的考核项目内体现,所以,不必再进行繁琐的工作量统计。而且,临床观察显示,护士非常厌烦费时、费力、意义甚小的工作量统计。所以,该考核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节约成本,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深受护士欢迎。

3.4 本绩效考核方案中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调动了各个层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9],达到了人尽其才的作用,同时,护士分层管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所以,护士的分层管理是绩效考核的基础,更是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保证[10]。

参考文献

[1]姜天一.追踪方法学评鉴:挑战医院管理的极限[J].中国卫生,2010,20(8):51-53.

[2]马巧焕,褚洪.高校社区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498-499.

[3]王春丽,杨国勇,甘露,等.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做法及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92-93.

[4]魏金梅.浅谈护士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94-295.

[5]董蔷,崔丹,芦桂芝,等.急诊科实施护士绩效考核管理的探索[J].护理学杂志,2011,47(6):33-34.

[6]黄正新.护士绩效考核标准的建立与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3-14.

[7]朱秀琴,黄丽红,郭巧珍,等.责任包干制结合工效挂钩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l0,25(21):20-22.

[8]李秀云,朱秀琴,褚彦,等.医院护理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5):375-377.

[9]皱欣茹.在儿科病房中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58-59.

第2篇: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1.1对象

本科室护士16名,均为女性,年龄18~49岁,平均(29.7±7.7)岁,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5名。护士长不参与考核。

1.2方法

比较2011年~2013年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患者危重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1建立绩效考核方案的意义

本科室自2010年10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积极探索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工作绩效考核指标。自2012年1月起,本科室将考评内容分为四项(德、能、勤、绩),将每项工作完成时间、难易程度及技术风险进行测试与调查,并赋予相应的分值,同时制定相应项目内容的质量标准,通过实行积分考评法实施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年度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评优、外出学习的主要依据。

1.2.2绩效考核方案的建立与实施

1.2.2.1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

根据医院护理部护士考核标准框架,结合本科室护理工作特色,将德、能、勤、绩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制定科室护士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对每项工作内容细化、量化、确定分值,制定百分制绩效考核表。经过全体护士的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修订并一致通过。

1.2.2.2绩效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加减分项目,总分100分。其中,德(10分),内容包括:规范执行、着装、隐瞒差错;能(20分),内容包括:理论操作考试、早会提问、综合能力;勤(10分),内容包括:出勤、劳动纪律、在岗情况、服从安排;绩(60分),内容包括:工作质、工作量。另外还有加减分项目内容包括:有超时工作、满意度、带教、文章奖励、比赛、夜班加分(与工龄挂钩)等。

1.2.2.3考核实施办法

分为4部分:(1)科室成立由护士长负责的4人考核小组,按月考核,每人分管一项主要的考核内容,护士长全程全面监督并不定时参加各项考核工作。(2)当班护士每天记录当天工作量于工作量表上,并由考核小组监督。月末统计工作量总和。根据与平均工作量比较得出个人工作量得分。(3)护士长每天不定期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在问题,登记在绩效考核本内,并登记护士个人的绩效考核表上,与奖金挂钩。每个月护理部、质控科、院感科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对应在当事责任人当月考核中。(4)每月发放一次护理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工作进行评价,在考核中相应项目加减分。(5)每月统计全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总得分一次,最后分统计并制成表格,护士签名确认。

1.2.2.4核算方法

分为以下3个步骤:(1)护理绩效考核分值=德(权重占30%)+能(权重占25%)+勤(权重占25%)+绩(权重占20%)+加减分项目。(2根据护理人员层级不同设置相应的系数:N4:1.0;N3:0.8;N2:0.7;N1:0.5。(3)护士个人奖金=护理单元奖金总额/护理人员总人数岗位系数护士个人月绩效考核分值。

1.2.2.5考核结果反馈

每月底召开持续质量改进会议,护士将每月持续质量改进登记本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1.2.2.6调查工具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采用医院内部设计的调查表,患者满意度由医院职能部门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后当场收回,调查表的每项均赋予不同分值。

1.3观察方法及指标

收集消化科绩效考核管理前(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及绩效考核管理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数据。护理质量数据为本院护理部组织的病房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护士满意度数据主要通过医院护理部对本科护理人员发放自制调查表收集。1.4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2011年~2013年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患者危重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体现了护士层级差别

本科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士分层,不同层级对应不同的绩效薪酬分配系数,在薪酬分配上体现层级差异,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3.2工作量化使护理人员多劳多酬

本科的护理绩效考核实现了护理人员日常所做的护理工作量化,并且在量化打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每个工作项目的复杂程度、技术难度和耗时长短。

3.3质量细化使护理人员优劳优酬

护理绩效薪酬改革的实施,使护理人员薪酬的多少与护理质量紧密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由他控变为自控,护理质量缺陷由2011年的4起下降至2013年的0起,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表1),在动态的绩效考核中体现出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最显著变化是质量奖励增加,质量惩罚减少,护理质量提高,绩效随之提高,体现了护士工作的优劳优酬。

3.4绩效考核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2012年以来,医院始终坚持每月1次由专业部门在住院患者中进行满意度调查。将患者满意度纳入护理人员绩效指标后,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患者投诉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投诉由2011年的13例减少到2013年2例。

3.5绩效考核增加了护士慎独的工作精神

绩效考核前,护理管理规定每班前需要检查无菌物品,清点器械数量,护士工作时走过场,造成下一班检查时可能出现无菌物品过期,器械数量不对等问题。开展绩效考核后,护士长、绩效考核小组成员定时检查每一班工作,存在问题要记录在持续质量控制本上,故护士都能认真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认真做好自查。

3.6考核机制向夜班倾斜

本科考核机制中有夜班加分项目,并且加分的多少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长,使年制长的护士更愿意倒晚班,保证了夜间护理质量与安全,同时也增加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3.7不足及建议

第3篇: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关键词】妇幼保健医院;护理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满意度;离职率

绩效考核是指通过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评估工作行为效果的管理手段,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护士岗位管理的要求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如何正确评价不同护理岗位的绩效是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护理管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课题[2]。我院为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因涉及产儿科,临床工作风险高、工作量大、强度高,导致护理人员离职率较高。为提高护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我院于2014年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采用回顾性对照分析的方法,以我院2014年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前后在院护理人员相关指标为研究对象,我院2013年底统计共有护理人员290名,分为14个临床科室,其中高级职称32名,中级职称86名,初级职称172名;2014年底统计共有护理人员281名,分为14个临床科室,其中高级职称32名,中级职称86名,初级职称163名。并以住院患者及其亲属满意度作为另一项研究指标,2013年共调查住院患者或亲属共914名,2014年共调查住院患者或亲属共946名。1.2考核原则遵循客观、简便、易操作的原则确定相关考核指标,并注重正确把握各指标的权重系数[3]。以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原则,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导向明确原则,鼓励上责任制护理班、夜班、护理危重症患者的高年资护士[4],将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岗位系数、护理层级系数作为考核的关键指标。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赋予其不同的权重,护理质量40分,护理工作量40分,岗位系数10分,护理层级系数10分,以总分100分计算,便于奖金的核算[5]。其他方面,如科研论文、新技术引进奖、科技进步奖以及优秀护士、护理标兵等奖励作为年度考核项目,根据医院的奖惩规定,在年末给予一次性的奖励。1.3考核方法1.3.1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分值参照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表进行打分,以科室为单位。此反馈表由护士长及科室护理质控检查小组人员将每日、每周及每月的质量检查问题做好扣分记录,全院护士均可在所在科室查询、监督、申诉。1.3.2护理工作量护理工作量按照科室的实际护理工作量统计,分为日班(责任制护理班、治疗班、主班)和夜班。夜班系数1.0,责任制护理班0.8,治疗班0.6,主班0.5,再与本项总分40分相乘获得相应分值。1.3.3岗位系数按照病危9分、病重7分,一级护理6分,二级护理5分,三级护理4分,有特殊事件,如新入院、手术、出院各加0.2分。根据各级别护理人数×相应分值之和后再除以总人数得到本项得分。1.3.4护理层级系数分为N1、N2、N3、N4四级,分别对应分值4,6,8,10分。分级标准:①N1级护士能级准入标准:获得中等卫生技术学校及以上护理专业毕业文凭;通过全国卫生*通讯作者:张翠凤作者简介:刘进娣,女,本科,护师。执业技术统一考试;通过医院组织的新进护理人员上岗培训和考试;职称:护士;能力:基础护理+指导下协助完成急救配合、重症护理。②N2级护士能级准入标准:通过护理部N2级别的考核;从事本专科半年以上;职称:3年~8年及以上护士、护师或主管护师(1年~2年);经科室对其临床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等方面考核合格;核心能力:基础护理+重症护理+疾病护理+护生带教。③N3级护士能级准入标准:通过护理部N3的考核;从事本专科1年以上;职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8年及以上主管护师或副主任护师(第1~3年);经科室对其临床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等方面考核合格;核心能力:N2能力+专科护理+岗位教学。④N4级护士能级准入标准:N3任职满5年,从事本专科3年以上;通过护理部N4的考核;职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副主任护师(到岗第4年起)或主任护师;经科室对其临床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等方面考核合格;核心能力:N3能力+岗位教学+护理行政管理+护理科研。1.4统计指标对2013年和2014年全院护理人员离职率、护理质量、护士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①护理人员离职率=当年离职护理人员数/上一年护理总人数。②护理质量按照总分40分制进行。③满意度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通过问卷形式[6],调查人员为第三方,经统一培训后上岗,对患者或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患者调查内容主要为在医院期间的需求和感受,以及对医患沟通、诊疗技术、环境等相关方面的评价。护理人员调查内容主要为护理工作人员对医院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付出与收获等相关方面的评价。问卷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013年调查住院患者或亲属并发放调查问卷共914名,回收调查问卷886份,其中满意797份;调查护理人员并发放调查问卷290份,回收调查问卷290份,其中满意236份。2014年调查住院或亲属并发放调查问卷共946名,回收调查问卷912份,其中满意866份;调查护理人员并发放调查问卷281份,回收调查问卷281份,其中满意252份。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前后护理人员离职率比较2013年离职护理人员39名,离职率为13.4%(39/290);2014年离职护理人员19名,离职率为6.8%(19/281),离职率在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992,P=0.008)。2.2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比较2013年护理质量项分值为(30±3.2)分,2014年年护理质量项分值为(38±1.4)分,实施后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309,P=0.020)。2.3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前后护理人员与患者满意度比较2013年护理人员满意度为81.4%(236/290),患者满意度为90%(797/886);2014年护理人员满意度为89.7%(252/281),患者满意度为95%(866/912),实施后护理人员满意度(χ2=7.915,P=0.005)及患者满意度(χ2=16.187,P=0.000)均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降低离职率护理绩效考核是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规范护理岗位管理、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杠杆[7]。我院为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以产科、新生儿科、儿科为特设专科,风险程度高,患者期望值高,在当前医疗环境大背景下,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前,门急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等高强度、高风险科室护理人员未得到与实际工作强度和风险相匹配的薪酬,护理人员满意度普遍偏低,离职率高。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可以有效体现护理奖金向高强度、高效率、高风险、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倾斜的分配原则,稳定了护理团队,提高了护理人员满意度,降低了离职率。3.2提高护理质量绩效考核方案体现了护士能级、工作强度、工作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士责任感明显增强,服务态度越来越好[8],护理质量必然得到大幅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3.3激发护士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在量化考核时,通过对不同护理工作岗位、工作数量、质量、服务、效率的客观真实反映,为护理人员评先评优、提升个人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激发了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护士工作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正强化为激励手段,激发护士潜能[9],护理价值与自身能力得到体现,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10]。综上所述,在高风险、高强度护理工作的妇幼保健医院中,护理绩效考核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护士的价值,稳定和激励了护理队伍,降低了护理人员离职率,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进娣 徐 虹 张翠凤 朱跟娣 武 玲 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李星梅,郭建新,张翠萍.护理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效果比较及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88-90.

[2]王华芬,王惠琴,宋建平,等.护理绩效独立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262-266.

[3]何红燕,毛春,张继勤,等.运用关键业绩指标法构建护士绩效考核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4):72-74.

[4]鲍凤香,马靓,瞿怀荣,等.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518-521.

[5]董云红,蔡霞,杨英.关键指标法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3):222-223.

[6]邵建祥,陈余清,王洪臣,等.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现状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261-262.

[7]孙爱红,姚雅红.我院护理人员绩效薪酬改革的做法与成就[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1-143.

[8]周敏.护理绩效考核在门诊输液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81-82.

第4篇: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关键词】护理工作量;绩效分配;信息管理平台

1背景资料

传统的护理绩效考核停留在手工笔纸单纯计算护士班次分的阶段,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极不协调,不能将护理工作量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与护士个人绩效挂钩,不利于护理质量管理,同时影响护士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深入展开,卫生部要求各级医院必须建立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相结合科学的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方案,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促进学科发展。量化绩效考核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本质是持续的、渐进的变革,它更注重了管理和环节的质量控制[1]。

为此,自2012年开始,我院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信息资源,综合护理工作量、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以实现护理绩效到个人的科学、准确、精细管理目的。

2研究方法

2.1利用目前医院信息化网络管理的条件,引入权重的概念,将护理工作量化,护理质量考评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评价均纳入信息统计软件中,再依据准确的数据进行绩效分配。绩效奖金构成:个人绩效奖金由工作量奖金、班次分奖金和质控加减奖罚分值三部分组成。

2.2主要护理工作权重表的确定:权重设定者为医院的专家组,专家根据每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所需时间,强度,实施难度,技术性要求等条件,给每项具体的护理工作赋予权重。对于各专家的意见,再通过统计方法处理,从而制定主要护理工作权重表,见下表:

主要护理工作权重

2.3制定考核标准

2.3.1质控加减奖罚指标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的技术水平目的最终为了提高护理质量。[2]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考核标准及护理服务项目内容,按照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及要求,拟出绩效考核质控加减奖罚指标。包括劳动纪律、护理文书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抢救物品管理质量、业务技能考核质量、护理教学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护理差错。

2.3.2考核评价护士长每月总核算每位护士护理工作量,考评护理质量,量化绩效考核,权重侧重于护理工作量大、夜班、技术难度大等方面,并依据对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实施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

3结果

3.1临床应用2012年6月,配合医院实行电子医嘱模式改革和护理工作绩效考核的实施,先后以志愿方式选择6个科室为实验组,我院内分泌、神经外科、骨一科、普一科、血液科、眼科六个病区符合入选条件。再在余下科室选择与实验组工作内容相近的6个科室为对照组。运用构建护理工作量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计算护士月奖的方法与传统的只单纯计算护士班次分来计算护士月奖的方法作对比。

实验组各科制定详细的奖金分配方案后上交护士长会讨论、修订、完善后试行3个月。结果实施新的奖金分配方案后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病人投诉率下降7.3%,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科室护理工作量增长。新的奖金分配方案实施科室与未实施科室护理质量达标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对运用构建护理工作量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计算护士月奖的科室,随机发放无记名问卷调查,96.4%护士对改革后的绩效分配持满意态度。

3.2奖金计算

工作量=操作1*权重1+操作2*权重2+操作3*权重3+操作n*权重n

班次分计算:按班次表统计出每个护士当月不同岗位的班次数,乘上相应的分值即得出个人的分数,再加减奖罚分即得出个人班次分。

绩效奖金构成:个人绩效奖金由工作量奖金(占70%)、班次分奖金(占30%)和质控加减奖罚分值(在班次分内加减)三部分组成。

4讨论

4.1实现信息化管理运用构建护理工作量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计算护士月奖,充分整合医院信息化管理网络,运用护理工作量统计软件,大大提高了护理统计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并借助科学的统计方法,构建成一个强大的后台计算工作量及绩效分配系统。实现护理绩效到个人的科学、准确、精细管理。

4.2护士绩效分配体现公平原则护士绩效分配要体现公平公正。护士如果认为自己的辛勤工作在回报上得到不公平待遇,就会挫伤其工作积极性。利用奖金分配的杠杆激励护理人员努力钻研,刻苦工作,提高工作热情,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在工作中主动关心病人的身心状态和健康,努力为病人解决各种需要明显增加,病人满意度大幅提高,护理缺陷及纠纷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第5篇: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关键词】 护士; 绩效考核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部门的重视。我国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指出,要探索护士分层使用,建立能级对应管理模式[1]。但据相关研究显示,有效实施还需要配套制度的落实[2]。2011年,中国科协对全国护士从业状况的调查显示,49.1%的护士认为薪酬没有体现岗位职责和绩效的差别。2012年颁布的《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应建立并实施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日常工作和表现为重点的护士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奖励、评先树优、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挂钩[3]。在现有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以护士岗位管理、分层使用、责任护士包干患者、分级护理等实际工作为切入点,探讨与之配套的科学的护士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方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笔者对100余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护士绩效考核现状做一综述,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构建科学合理的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方案提供依据。

1 国外护士绩效考核研究现状及启示

绩效管理起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用于制定军人工资的标准,至20世纪广泛受到企业界的重视,以绩效考核作为员工工资和奖励的基础。Murphy在1990年指出,所谓的绩效指的是与一个人在其工作的组织或组织单元的目标相关的一系列行为[4]。美国管理学家Harrington[5]指出,管理是不能模糊描述的,量化管理是第一步,它促使控制并最终实现改进。根据美国2006年的卫生保健绩效标准,主张医院应该使用量化的指标来考核护士绩效,可以增加绩效管理的透明度和客观性,指出只将工作量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太过局限,即使相同的工作量也会产生不同的工作质量。美国护士协会提倡,护理绩效考核系统应综合护士工作的内容、过程和结局各个指标,例如护士每日工作时间,护士的满意度和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等[6]。传统的绩效管理方式灵敏度不高,且费时。Barlett[7]于2009年提出从患者安全、团队合作、护士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护士和医生对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评价等方面来考核护士绩效。此外,还提出应及时对护士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反馈,使其与护士的绩效工资待遇相关,简化了护理绩效管理过程,且起到了更好的激励作用。英国Stone等[8]在2011年对英国一家医院的护士和助产士进行了绩效考核,发现目前尚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的工具,并认为在进行护士绩效反馈时,应尽量少用惩罚性的措施。在新西兰,护士的绩效评价和考核是从职业责任、护理管理、人际关系和行业间的卫生保健和质量提高4个方面,通过各条目的自评与他评来进行的[9]。在澳大利亚,2004年Brown和Benson[10]提出对护士进行绩效管理虽然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励护士提高护理质量,但是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护士的压力和工作量。2010年Takase[11]发现护理绩效管理也是导致护士大量离职的重要因素。Feredy[12]于2006年提出,在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该对绩效考核的结果给予更多积极的反馈,让护士能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看到自己技能和护理水平的提高,从而看到自身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要建立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要全面、代表性强、灵敏度高,绩效管理中要关注护士的压力和离职情况,要建立良好的绩效回馈机制。

2 国内护士绩效考核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及相关概念 我国的绩效管理意识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后,企业逐渐打破“大锅饭”体制,以员工的业绩和贡献来确定报酬,也逐渐形成了绩效考核系统和绩效管理意识。近10年来,绩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有效手段被借鉴到医疗护理管理之中。绩效管理是指通过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来提升绩效目标的持续循环过程,它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13]。绩效考核是根据计划和目标,对员工工作完成情况等做出合适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员工收入、奖励的依据[14]。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管理不仅包括绩效考核,还包含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改进、绩效反馈[15]。护理绩效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绩和贡献,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际应用的体现,是护理人员的个体能力在工作环境中表现出的程度和效果,是与护理工作息息相关的行为表现和效果[16]。护理绩效管理就是针对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行为和结果的管理。

2.2 护士绩效考核研究的领域 目前护士绩效考核研究的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层面开展的针对病房护理单元的绩效考核,如樊落等[16]的“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相关要求,由医院护理部、经济管理处与信息处共同开发的,对医院50多个护理单元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进行数据化、量化管理的科学探索,与医院HIS系统相结合,使考核更具简便、快捷等特点。(2)护理部层面开展的针对护士长的绩效考核,如张华等[17]的“医院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近年来国内同行积极探索护士长管理考评办法,在评价内容、考评办法、考评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力求构建科学、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任期目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3)护士长层面开展的针对科室护理人员个体的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多与科室的绩效工资二次分配相结合,也有与护士的基础工资挂钩,或与护士的评优、晋升、学习、培训等挂钩,以期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理念,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保障。其中医院层面的针对护理单元及护士长的绩效研究,以及与基础工资挂钩的护士绩效考核研究容易受当地政府人事制度以及医院政策等的限制不容易开展,目前研究最多的,也较容易开展的是针对护士个体的与绩效工资挂钩的护士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

2.3 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绩效管理实施的关键和基础。从绩效评价的发展过程看,绩效考核指标已从单一指标发展到多维度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的常用方法有目标管理法、关键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360度绩效考评法(也称多源考评法)、主基二元法、以“量、质、效、技”四维综合计量积分考核法、图解式评估法、以护士个体的临床护理工作量和护理服务质量为主导的护士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法等[18]。多以工作内容、服务态度、质量等作为评价指标。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权重的确定最常采用专家访谈法、Delphi专家函询法等,具有相应的科学性。

杨义等[19]于2009年提出将动态绩效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并且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关联,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各项护理指标的质量。但该管理方法是按照传统的“德、能、勤、绩”4个方面由护士长、医生和患者来实施评价,因评价者的标准不一,主观性太强,需建立客观统一的评价指标。

姜红等[20]于2012年提出科室护士的绩效管理包括工作质量、工作量、班次及加班权重及护士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护士绩效工资直接挂钩。该管理方法考虑到各个科室护士工作的特点不同,对绩效考核的不同环节给予不同的权重。然而,管理方法涉及人员较多,权重标准难以统一,工作量较大,需采用更为客观、简单的方法进行绩效管理。

2012年李燕峰等[21]通过对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不同层次、不同科室的1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专家咨询,构建了由基础绩效、工作量绩效、工作质量与奖罚绩效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临床护士绩效考评指标架构模型,可以更为细致地进行护理绩效管理。然而,工作量绩效中护理项目的确定和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值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以期得到更加科学实用、操作性更强的临床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13年卢晓红等[22]护理工作量的研究,是将护理工作中一些主要的护理工作赋值,按工作量=操作1×权重1+操作2×权重2+操作n×权重n的计算方法进行统计,操作项目的统计依赖于护士掌中宝终端系统的直接提取,易受办公软硬件设施的限制,鉴于很大一部分医院并无此设备,所以要进行每名护士操作项目的手工统计将费时费力,操作性不强,不便于推广应用。另外,《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责任护士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求责任护士要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在现有护理模式下,如果仅从操作项目对护士进行工作量的统计,将不再全面和科学。近来有研究通过计算护士包干患者数和患者护理级别系数得出个人工时累计点数的方法来计算护士个人工作量[23],也有研究通过患者数和护理级别分值不同测算工作量[24]。这些考核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仅凭操作项目统计的不足。但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护士岗位管理、分层使用、能级对应,已成为卫生部护理改革实现护士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重要理念[25],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测算护士工作量时,不同的班次所具有的难易程度和岗位风险也应该考虑进去。另外工作量的统计常因指标复杂、数据不易采集、统计费时费力,以及易受办公软硬件设施限制等而成为护士绩效考核中的难点问题,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量统计模型的研发,提高护士长工作效率。

2.4 绩效计算方案 护理工作是质化与量化的统一,对护士的绩效进行准确、全面、客观地评估,建立合理的绩效计算方案,有利于发挥绩效的正向激励机制,同时也便于建立护理人员本身不断自我激励的心理模式[26]。对于绩效分值大部分研究均采用平衡积分卡的方法,将工作量、工作质量等不同性质的指标按不同权重相加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如方平等[27]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护士工效挂钩的研究”个人绩效=工作量×65%+工作质量×20%+岗位系数×15%,鲍凤香等[28]的“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护士绩效考核分值=(护理工作数量分值+工作质量分值)×职称系数×夜班系数+带教+科研论文+业务讲座及个案查房-护理缺陷-护理并发症等。各部分权重的确定是个难点问题。怎样把量化指标和质性指标更合理的结合起来进行绩效分值的计算,使其更能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5 护士绩效反馈与考核结果的应用 绩效管理作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护士提升绩效水平,并进行与绩效工资等挂钩的物质分配,这只是绩效结果应用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表扬、学习机会、晋升等其他的激励手段,而这些手段的效果往往更持久、示范作用更强。国内护士绩效的应用大多仅限于绩效工资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甚至增加离职率,导致人员流失,回馈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各大医院护理管理正经历着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发展历程。国内各大医院均在探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规范化、体系化的道路上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以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 小结

虽然目前对于护士绩效管理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方法和考核标准,大多都是基于各个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各自对绩效的认识来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理人员起到激励的作用,帮助其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17]。其中医院层面的针对护理单元及护士长的绩效研究,以及与工资挂钩的护士绩效考核研究容易受当地政府人事制度以及医院政策等的限制不容易开展,目前研究最多的,也较容易开展的是针对护士个体的与绩效工资挂钩的护士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考核方法等与现行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不匹配,关键指标不能反映岗位管理、分层使用、责任护士包干患者及分级护理等诸多因素;(2)工作量的考核要么指标太复杂统计难度大,违背了绩效考核指标在操作上的可行性原则,要么指标单一或者不全面,代表性差,如不能体现岗位的风险及难易程度;(3)重考核,轻沟通,考核结果利用不当,回馈机制不完善,使得护士容易产生挫败感或难以发现自身的问题,而不利于其绩效的改善和能力的提高,这些均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在现有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以护士岗位管理、分层使用、责任护士包干患者及分级护理等实际工作为切入点,探讨与之配套的科学的护士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方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2010-01-22.

[2]胡艳丽,魏万宏,胡文勇,等.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对临床护理专业发展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8):111-112.

[3]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S].2012-05-04.

[4]钟理峰,时勘.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南开管理评论,2002,5(3):15-24.

[5] Harrington H J.全面改进管理:下一代绩效改进[M]//刘桂英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2.

[6] Needleman J, hurtzman E, hizer I 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nursing care: state of the science and the current consensus[J]. Medical Care Research and Review,2007,64(2 Suppl):10-43.

[7] Barlett M. Hospital-acquired conditions: a leadership challenge for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improvernent[J]. Nurse Leader, 2009,7(6):26-28.

[8] Stone h, Traynor M, Gould D, et al. The management of poor performance in nursing and midwifery: a case for concern[J].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rnent,2011,12(19):803-809.

[9]孙燕,叶文琴,曹洁.护士绩效研究现状及建立我国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想[J].护理研究,2010,24(3):661-664.

[10] Brown M, Benson J. Managing to overload? Work overload and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cesses[J].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005,30(1):99-124,1059-6011.

[11] Takase M. A concept analysis of turnover intention: implications[J]. Collegian,2010,17(5):3-12.

[12] Feredy J.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feedback in the self-assessment of competence: a research study with nursing clinicians[J]. Collegian,2006,13(1):10-15.

[13]黄霜霞,梁晶清,金晶,等.护理绩效管理模式在输液室的应用与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976-980.

[14]周丽娜,崔晓燕.护理绩效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0,12(293):3678-3679.

[15]饶艳,黄丽华.护士长绩效考核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26(7):93-96.

[16]樊落,齐海燕,席淑华,等.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13-15.

[17]张华,陆皓,孙玉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52-54.

[18]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3.

[19]杨义,解永林,赵莉,等.动态绩效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09,11(4):749-751.

[20]姜红,施海云.护士绩效管理在基层医院门急诊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58-61.

[21]李燕峰,毕越英,陈海花,等.应用Delphi法构建临床护士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460-463.

[22]卢晓红,卢艳萍,刘洪,等.构建护理工作量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4(上):1843-1844.

[23]段霞,陈翠萍,施雁.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的实施及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3):58-60.

[24]徐霞,陈华丽,黄行芝,等.临床护士“四位一体”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护理学杂志,2013,7(28):27-29.

[25]蒋蓉,温贤秀,谢彩霞.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19-422.

[26]俞红丽.护士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71-72.

[27]方平,陈兰英,王冬华,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护士工效挂钩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26-27.

第6篇: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关键词】护理绩效考核;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46―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市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开放病床1700余张,年住院量5万余人次,收集所有需要护士付出劳动的护理工作项目120项作为护理工作量统计初筛内容。

1.2 专家咨询

本次研究咨询专家系某市三级医院的护理专家18名,纳入标准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并且从事护理管理工作8年以上,专业知识丰富,具备整体大局意识,评判性思维能力强,副主任护师以上的护理管理者;其中17名为女性,1名为男性,年龄35-50岁;学历均为本科学历;职务:护理副院长1名,护理部主任1人,副主任1人,护士长15人;工作年限为15-30年。

1.3 方法

1.3.1 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根据护理工作效率、工作量、技术难度、风险、人力配置等因素,构建科学的护理单元绩效考核体系,客观公平地实施护士绩效分配,最大程度上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以稳定护理队伍、提升专业内涵。

1.3.2 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基本方法 ①护理人员再分配奖金:医院将全院护理人员奖金总量的50%由财务科直接发放到各护理单元,另外护理人员奖金总量的50%由护理部进行再分配,其中工作量奖金占60%,工作质量奖金占40%。②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绩效考核:各护理单元当月护理费与注射费之和的5%作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绩效来源。并制定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绩效管理办法及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每月由护理部对全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及评分,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同时建立优质病房管理基金,主要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评先评优。③建立了客观、公正的护理工作评价体系:制定了护理工作评先评优考评细则,同时按照细则多层面评选优秀集体及个人,所有的评先评优均采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由医院对护理进行单独表彰。

1.3.3 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及考核方法

1.3.3.1 护理质量 ①一般考核项目涵盖科室管理 、院感控制、护理安全、护理文书、病人满意度等,合格分均须≥95分,低于1分减绩效的1%;护理部组织了各质量委员会成员每月对全院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分,取各项质量评分的均值与绩效挂钩。②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评方案:每月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质量检查及评分必须≥95分;评分在≥90和

1.3.3.2 护理工作量

首先护理部根据护理工作项目的技术难度、风险系数等因素初步确定其权重系数,拟定护理工作项目量表。各科室护士长采用问卷调查法及头脑风暴法初步组织科内护士讨论。按Likert 5分法分为“完全符合”、“符合”、“比较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5级进行评分。统计结果由专家组应用德菲尔法对各项目内容进行筛选,筛选标准为护理项目符合程度>4.5、变异系数

1.3.4 每月护理单元绩效核算办法:分三项核算,具体如下:

①奖金=当月护理单元护理工作项目总系数×(当月护理人员奖金总量的50%*60%/全院当月护理工作项目系数和)+当月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奖金总量的50%*40%*〔当月护理质量均值*实际护理人数/(当月护理质量均值*实际护理人数之和)〕+当月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奖金总量的50%。

②优质护理绩效=根据当月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按优质护理质量考评方案核算。

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评优评先的绩效每季度发放一次。

当月护理单元绩效=①+② ③每季度末发放。

1.3.5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各项满意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与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后护理质量较前有显著提高,见表1。

3.2 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前后各项满意度的比较

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后各项满意度显著提高。在采用绩效考核前后分别对患者、护士、医生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①对350名住院患者和300名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内容主要涵盖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基础护理等方面。②分别对100名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内容主要有工作环境、排班模式、绩效分配、价值体现等方面。③分别对80名医生进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内容是专业水平、抢救能力、医护配合等方面。实施绩效考核后,这三种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提高。见表2

4 讨论

4.1 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为了能公平、公正、方便实施绩效考核体系,护理部根据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细化了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要求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认真领会绩效考核的内涵所在,明确了各项护理发展的方向,让全体护士都能有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以利于增强护士的绩效意识,同时也利于其个人工作潜能的发挥。对照标准,每位护士都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审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再加上护理部及护士长经常进行检查指导、跟踪督促,以培养护士一切按标准行事,尽可能做好,做到位的良好习惯,从而促使护士不断改进工作。

4.2 实施绩效考核体系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实施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客观、公平的反映各个科室的质量与工作量等业绩,能够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从而使得护士愿意留在临床一线工作,况且这些考核指标与护士晋升晋级、评先评优直接挂钩,有效地激发了护士的专业成就感与责任感,让护士对自己所学的护理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自觉形成一种自我约束机制。由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增强了护士的凝聚力,稳定了护士队伍,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4.3 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后促进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的精髓,即做实基础护理,做精专科护理。那么只有通过绩效考核体系客观的评价专科护理质量,在反馈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促使了专科护理人员不断钻研业务,将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对不足之处加以反思、改进,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专科护理水平,促进专科护理向纵深发展[3]。

4.4 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优化医院服务、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护理水平,增强爱岗敬业的理念,得到了患者的信赖及满意,服务态度明显改善,“以患者满意为中心”的宗旨得到具体化。通过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可以得到不同病人从不同角度的反馈意见,从而能及时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构建科学、实用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供依据,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及完善,使护理改革取得更大的成果,真正实现患者满意。

4.5 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后有利于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护理部就可以通过实施绩效考核体系正确评估各个护理单元的护理工作量及人力资源情况,以正确引导护士正常、合理的流动,为护理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及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会促使科室护士长关注人力成本及工作效率[4]。这样一来,科室护士长在工作量下降,病床使用率低的时候也会主动让出一部分人力去支援工作量较大的科室,以求人力成本最大化利用,最终达到人力资源良性循环的目的。

小结

通过实施绩效考核体系确实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充分调动护士了的积极性,为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在落实过程中如何适时地纠正偏差,及时调整考核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红慧.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的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011.9(10):161-162

[2] 黄荔红,宋斌.运用信息化平台构建护理绩效考核体系[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150-151

[3] 孟静,郭熙,张彦妹.绩效考核在无陪护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4):267-268

[4] 吕菲.护理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杂志.2011.28(5):63-64

第7篇: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医院; 绩效管理; 作用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062- 03

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在制度层面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切实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即强调完善公立医院公益性职能;二是改革公立医院现有的分配制度,建立基于岗位绩效考核的薪酬管理体系,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这两大任务,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既能真正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又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的价值。既有充分的激励作用,又能很好地体现社会公益性方向。因此,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研究是每一个公立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内容。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是医院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一个医院的绩效管理反映其具体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也是构筑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1 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绩效管理体系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发展4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医院的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平衡计分卡是加强医院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使用平衡计分卡进行考核,有利于客观反映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医院绩效与挖掘员工潜力,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医院战略结合,提升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改革和创新公立医院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理顺医院内外部、财务与非财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等诸多平衡关系,能够反映医院综合经营目标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从而起到提高效率、辅助决策的作用。在优化细节、加强执行控制、改善绩效管理水平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利用关键业绩指标(KPI)来提升医院绩效管理的执行力。包括:考核流程、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控制、医护人员的业务特长以及管理制度或人力因素(参见图1)。

1.1 院级管理目标

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在医院营运以及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切实的体现。在综合绩效管理体系构筑中将院级考核指标逐层分解,实现从医院到科室,从科室到个人的各个层级均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的理想局面(参见图2)。

加强对医院中层及以上干部的考核,注重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支持作用。考核中注重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弱化可能增加患者负担以及趋利趋向的经济指标要求,对医务人员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支持基层医院发展、培训下级医务人员等公益性工作,形成量化考核指标,考核注重将从严治院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院级KPI指标体系见表1。

1.2 科室级管理目标

综合绩效管理的指标设计在完成院级(一级)KPI体系后,还需要根据部门不同的职责确定部门级(二级)KPI体系。

1.2.1 绩效考核的主要单元

按照不同的科室类别,分别制定不同的KPI, 主体方案是一致的,方案的细节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而不同。对绩效考核单元中科室按类别划分为:医疗科室、医技科室、护理单元、职能科室、后勤保障科室。其中,医疗科室根据有无手术、有无病房等具体情况又细分为:手术类科室,有病房的非手术类科室,门诊类科室,其他医疗科室。

1.2.2 目标值的设定及权重

依据历史数据的指标值(近3年均值)及当年医保、医改的政策要求,结合年度预算确定本年的KPI指标年度目标值,再依据有关办法制定各月的目标值;考核时允许月目标值以年目标值为轴线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依据其当年战略的倾向与历史数据,结合年度预算制定各项KPI指标权重。

科室级KPI指标体系见表2。

1.3 岗位级管理目标

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确定绩效考核目标的最后一层就是岗位级(三级)KPI。在确定具体的岗位KPI之前,需要明确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职责,也就是需要做岗位分析,制定和建立完整、系统的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说明书。其内容框架主要包括:部门、岗位编号、执行日期、工作概要、请示上报、工作职责、工作标准、资历要求、工作经验、工作态度、工作联系、体能要求等,完成职务规范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岗位级KPI体系包括:患者满意度、培训覆盖率、员工满意度、病案及时处理率、投诉及时处理率、职称晋级情况、医疗设备维修率、工作饱和度、医疗设备回报率、医疗质量指标统计质量、日均门诊量增长率、人均收支结余增长率、医疗质量指标、综合达标率、医疗事故例数等。

2 绩效考核的原则

2.1 公开透明的原则

在考核的制度、方法、标准、程序、责任、结果及应用的各个环节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让职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清楚医院的要求,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开展工作和履行职责。

2.2 分级考核的原则

医院负责制订符合科室实际情况的科室考核方案,考核至科室。科室在医院规定的总原则下,分别制订具有科室特色的职工绩效管理考核方案,考核至职工个人。

2.3 客观公正的原则

无论是医院的科室绩效考核,还是科室的职工绩效考核,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开发应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考核软件,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推测或个人偏见带来的影响,保证考核的结果客观公正。对科室和职工的业绩贡献进行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估,为薪酬发放、晋升晋级、成长平台的搭建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科室和职工的积极性。

2.4 操作简便的原则

绩效管理考核是为了丰富医院管理方法,增加管理手段,客观评估工作中绩效,在操作上应尽量简单明了。使绩效管理成为工作中的工具,不要成为工作中的工作。

2.5 动态管理促进工作发展的原则

绩效管理考核系统指标的设立,与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与近期发展计划相结合,针对医院和科室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定期调整指标,定期调整指标的权重,促进医院和科室的发展,增强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6 绩效管理与分配制度相结合的原则

分配制度的设立,体现在医院整体各项工作中被考核单位承担的任务多少与自身完成的效果如何相结合。最终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成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2.7 加强沟通的原则

在绩效管理考核实施过程中,医院的各级干部和职工应充分参与,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增进各科室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医院整体的运营效率。

3 组织机构与工作流程

3.1 考核的机构

成立相关的职能科室(如:绩效考核办公室),建立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档案和由各科室主任或各方代表组成的综合绩效管理委员会(如:医师代表、护士代表、行政后勤代表、医技代表等),主任由院级领导承担。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有关考核材料由医院各部门提供。

3.2 考核的层级

医院考核科主任或护士长,科主任或护士长考核员工。其中,行政后勤方面的材料,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收集,临床医技科室调查核实由医务科、门诊部、科教科及护理部分别调查核实。核实后的相关材料提交综合绩效管理委员会讨论,委员会根据综合绩效管理方案进行考核。

3.3 考核的流程

搜集绩效考核的相关材料,初步评价,绩效考核面谈,确定相关指标得分,统计分析考核结果,委员会平衡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考核分数统计处理,公布绩效考核结果。按月是绩效考核的基本时间点,每个月的绩效方案应基本一致。在月绩效基础上,可以适当调整相应指标和权重,制定相对独立的季度、年绩效考核与奖励分配办法。

3.4 考核结果的应用

实施绩效考核管理,考核是核心,兑现是关键。一是坚持考核面前人人平等,二是医院与科室严格兑现承诺,按量化考核打分情况核发各科室的奖金。绩效考核结果交由相关部门兑现绩效奖金或由相关职能科室进行处理,记入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档案。

第8篇: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为探索一套能体现医护人员岗位责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升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起开始采用绩效考核的方法对全院医护人员230人进行岗位满意度、薪酬分配公平性、合理性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实行绩效考核分配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有效减少了医疗差错与事故的发生。建立可行的以岗位系数为主的绩效考核制度,能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医院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人力资源情况:云浮市中医院是地级市中医院,现有编制床位302张,开放床位211张。2010年职工303人,床位与工作人员之比1:1.46。医务人员248人,其中医生81人,占医护人员总人数的32.7%;药学33人,占医护人员总人数的13%;护理人员112人,占医护人员总的45.2%;医技人员22人,占医护人员总人数的8.9%。

方法:⑴绩效分配原则:2006年起,云浮市中医院在市内率先以岗位系数为主,经绩效考核后发放绩效奖金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执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采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安全质量和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发放绩效奖金,以绩效拉开收入差距,并以此为导向提高医院的综合素质,促进医院的发展。⑵绩效考核方法:绩效工资的发放,要实行绩效考核分配。科室绩效奖金按照医院绩效考核方案的考核结果为依据发放。考核内容:行政后勤科室以日常工作质量、临床医技科室对行政职能部门管理与服务评价等;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以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安全质量、费用等内容进行考核。为了体现分配与责任、权利和风险相挂钩的原则,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多劳多得,各科室的负责人对绩效奖金要进行2次分配,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具体要求为:30%绩效奖金按岗位系数分配,20%绩效奖金按出勤率计算,50%按个人工作量、工作能力计算。⑶绩效工资:①临床科室绩效工资=科室基础绩效工资×考核达标率-药品超支处罚±成本奖罚。②行政后勤人员绩效工资=全院临床医技药剂科室员工绩效工资的岗位系数每点价值×本人岗位系数×科室考核本人达标率。

医护人员岗位系数,见表2。

结果

云浮市中医院经过6年来的绩效工资分配的改革和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充满活力的内部竞争与激励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敬业、乐业、建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2]。分别于绩效实施前和实施后对医务人员23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见表1。

讨论

通过绩效考核,促使各项工作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对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医院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绩效考核提高了全院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绩效考核突出体现了绩效分配的重要作用: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行,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取酬、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充分发挥了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较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地克服了平均主义[3]。实行绩效考核有效降低了医疗护理差错,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实施绩并效考核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云浮市中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仍有一些不足,但经过6年调整和完善,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并打破以往存在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的现象,解决内部分配方面的不公平性。同时做到在医院薪酬分配体现“人力资源是医院第一资源,是战略资源,是构成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的理念,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纳入分配因素,向关键岗位与优秀人才倾斜,建立起收入与贡献的高度关联。今后将如何把医生组与护士组分开来考核,如何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牛江平.医院绩效与薪酬管理实务[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2-14.

第9篇: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摘要】

绩效考核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介绍绩效考核在当今公立医院中的一些基本做法,绩效考核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医院在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绩效考核公立医院应用探析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6.054

《医院财务制度》第二章对绩效考核提出了明确要求。第十六条规定: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应会同财政部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对医院预算执行、成本控制以及业务工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将结果作为决策和管理层进行综合考核、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

1医院开展绩效管理的做法?

1.1考核目的。以“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新机制为核心;按编定岗,易岗易薪;按照科室类别和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确定各科室的绩效工资总量;依据公开、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结果拉开分配档次,体现优绩优酬。?

1.2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方针政策制定和重大决策;领导层面,由医院院长挂帅、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实施层面,成立由财务、人事、医务、护理、纪检、信息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分配小组,负责方案起草、推进实施及考核。?

1.3考核原则: ①公益性原则。强化政府责任,坚持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岗位职责、公正业绩相挂钩。②客观公正原则。用事实讲话,所有的考核评分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③沟通的原则。主体和考核对象要充分沟通,结果才能公正、合理。④激励原则。考核的结果对于各个岗位的人员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多劳多得,优绩优酬??[1]?。?

1.4制定内部考核方案,根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的不同岗位,不同类别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及考核办法,合理确定岗位系数及分值。考核方案与实施细则须提交职代会或职工会议讨论后,报主管部门和财政局审批后执行,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5严格实施考核,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按月考核到人,对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其岗位或予以辞聘、解聘。考核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肃工作纪律,认真组织实施。?

1.6签订聘任合同,将岗位责任与聘用合同挂钩,做到人岗相适,薪随岗变、职责分明。?

2绩效考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影响绩效考核的原因,包括医院文化,价值观,管理者技术水平,绩效考核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各级人员的执行力。?

2.1固定工资所占比重较大,绩效工资所占比重较小,绩效工资流于形式。现行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所占比重为60%~70%,一般按月发放;基本上属于“大锅饭”性质。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上仅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40%。也就是说,一个职工的全部收入中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是确定的,大约占全部收入的80%以上,能够起激励调节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只占20%不到。因此,从比例分配看,绩效工资很难体现多劳多得和奖优罚劣。?

2.2绩效考核监督与考核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单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其内部管理制度不太健全,即使有些单位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监督机构,事实上却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严格去实施,也不能使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只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检查的一种形式而已。?

2.3科室之间公平性难以把握,缺乏对医院各个科室、部门的分类考核,由于医院内部岗位构成复杂,加之不同类别的岗位人员工作性质、业务开展范围、收入渠道不同而出现收入差距,出现临床科室丰衣足食,后勤医辅科室捉襟见肘的现象,因此挫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2]?。?

2.4同一科室中对关键岗位和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力度不够,在绩效工资改革分配制度中,主要考虑完成程度,不重视对高端培养。?

2.5财政补助不足,医院下达业务指标,形成过度治疗现象。公立医院的宗旨是高效的提供公益医疗服务,但是,在我国财政拨款仅占总收入的7%~8%,其余的必须靠医院自己销售药品和增加检查来实现。部分医院为了追求高效益,对科室和医生下达硬性业务收入指标,把指标列入绩效工资管理体系,使得医生为了完成任务,而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收受患者红包和医药回扣??[3]?。?

2.6医院是一个特殊行业,社会公益性是医院需要考虑的,但是,医院的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是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的,每项服务指标难以确定合适的价值,就难以用简单的成本收入进行衡量。?

2.7没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包括:①许多岗位缺乏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缺乏针对性。②绩效考核指标笼统,缺乏代表性,二级、三级指标设置模糊,未做到客观量化。③工作绩效考核的随意性太强、不客观,容易引发人情考核或领导意志容易产生不公正的结果。 ④缺乏有效的反馈与沟通。⑤绩效考核结果对工作的触动力度不大,未能产生显著的效果。⑥员工对绩效工资缺少认识,往往对自己的工资构成不明所以,对绩效考核的项目业务也不清楚。⑦其它部门相互间配合力度不足。?

3完善绩效考核的对策与建议?

3.1实行按劳分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制定质量及成本控制考核的多种奖金计算办法的分配体系。一是科室内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的各种考核;二是管理科室对各科室生产要素的考核;三是医院绩效领导小组及以上部门的各种考核;四是绩效考核与定岗定编评聘相结合。?

3.2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强化科室绩效二次分配制度。坚决贯彻“小医院,大科室”的管理理念。医院发展的核心是做强做大科室尤其是临床科室的作用。突出科主任作用,科主任负责科内绩效分配。在绩效分配上,倾向于合理有效收入的增加、倾向于工作量增加、倾向于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等方面。?

3.3严格绩效工资总额管理。医院绩效工资的增长应小于医院总体经济效益增长的比例。根据核算,确定绩效工资分配总额,重点落实特殊岗位、优秀人才的倾斜措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氛围。?

3.4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考评制度,严格绩效考评。医院审计处采取全面审计与抽样审计相结合,定期审计与随机审计相结合等方式,组织预算审计,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评,考核结果作为改进内部管理,财务考核以及预算执行负责人的重要绩效考评依据。?

3.5绩效考核与绩效分配有效联动。每月初各职能部门成立考核小组,对上月科室绩效评分,由专门科室汇总,就存在的问题与扣分项目及时与相关部门及科室沟通反馈,并负责受理与被考核科室提出的疑问和申诉。汇总后的结果经领导签字后由财务处核算办按绩效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各科室应得绩效工资总额与每月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紧密挂钩,对不合格者与优秀者均有相应的奖惩兑现机制??[4]?。绩效考核的重点体现在科室工作质量、工作效益上;核算分配方案重点体现在员工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多重评价结果从不同角度影响科室整体绩效分配水平,使之形成绩效考核、核算分配有效联动如同建立了两条并行轨道,使得医院向着高效率、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行。?

3.6重视绩效考核作用。相当多的医院经营管理者“铁饭碗”、“吃皇粮”意识很浓厚,认识不到竞争当中存在的威胁与机会,加上这些管理者大部分出身于临床或医技一线,他们片面关注医疗质量、重视医疗技术改进,缺乏行业概念,不能将医院放在市场发展当中进行动态绩效考核。反之,如在医院发展中,只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医院救死扶伤的本职责任,开大处方、吃拿回扣、中饱私囊等,只能造成社会效益极差的恶果??[5]?。因此,绩效考核要统筹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实施者要对这种现象加大考核的力度,以达到尽量消除不良现象的发生。?

3.7建立更为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创新。绩效工资改革的目的是要真正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既要防止过度医疗,又要保证工作效率。关键要在坚持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改革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也要依靠群众的创新智慧。比如,可以突破或调整绩效工资总量限定的现行政策,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可在核定医护人员工资总额不变的基础上,实行“倒三七开”,即30%工资是固定的,70%用来考核,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以此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又如,应鼓励基层医疗单位拓展业务,收支结余部分50%用于单位事业发展,50%给职工增加绩效工资总量。这部分绩效工资的分配,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综合考核评价,积极探索不直接与药品收入、医疗设备检查收入挂钩的综合考核办法,切断业务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的联系。鼓励基层单位创新,进行更多的改革实践,使改革更加科学,更有成效。?

3.8加强对绩效工资政策的研究,使其更加完善、规范。主要部门要深入基层,对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和第一手资料,对于出现的问题划分不同的类型,凡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调整的实事求是进行调整。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向上反映。要进一步进行顶层设计,既要考虑“公平”,也要考虑“效益”,特别要克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要积极探索合理的激励制约机制,既要防止过度医疗,又要保证工作效率;既要保证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又要保证群众医疗负担不增加。用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尽可能保护各方利益,实现利益和效能的最大化。?

医院绩效考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各部门人员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只有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才能极大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也才能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从而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唐维琪,侯一丹,路莹洁.绩效工资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3):204?

[2]鄂琼,陈英耀.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卫生管理,2007(5):292-293.?

[3]饶丽萍,张玉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2(7):122.?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