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

第1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一、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精心选取活动主题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跃跃欲试”,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学校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必经之地,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我班开展了“我是小编辑”的综合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每组推荐出一名组长担任总编,其他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然后在总编的协调下,按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自拟栏目,自己写稿、编辑、排版、设计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完,力求做到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进行办报合作实践。在办手抄报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发挥创新潜能,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他们设计的手抄报整个版面中,还根据各自小报的特点,配上精美的图画,使手抄报展示出引人入胜的魅力。编辑手抄小报既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动手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更陶冶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立足家庭生活,丰富实践内容

1.收看时事新闻。现代社会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信息的时代。学会收集、整理信息,可以使学生耳聪目明、头脑灵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了让学生在这方面得到锻炼,我要求学生在家里,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上等多种信息渠道收集信息,择其重要的两三条新闻,写在“每日信息”摘录本里。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收集、整理信息的活动中来,不但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提高了阅读和习作的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养成了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好习惯。

2.收集谚语农言。群众的语言是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谚语、歇后语、成语在劳动中被广泛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虚心地向自己的长辈学习,收集这些生动的语言。把“农”语收集到自己的摘录本上,下面是学生收集的一些本地农谚:“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并且注意引导学生将这些语言运用到习作中去内化吸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得学生的习作也富有淳朴的“农”味。

3.体验生产劳动。根据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学生家庭特点,要求学生多参与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例如,在学习《叶》专题时,教师就要求学生到茶园采集茶叶标本,利用学校实验室的显微镜观察叶形状和它的病害情况,再通过到图书室或上网等形式查阅、收集资料,对症下药,在茶农的帮助下到茶园实地预防病害,帮助茶农除草、施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传统的农活,同时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三、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1.建立劳动基地。为了更好地完成劳动实践任务,提高实践教育的实效。我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十分重视校外劳动基地的建设。我班与淮河村蔬菜种植基地挂钩,建立了学农劳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基地参观、劳动,开展了《关于淮河村大棚蔬菜种植的研究》,写出研究报告。通过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大棚蔬菜种植的基本知识,学会了简单的蔬菜种植技术,使学生在活动中体味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喜悦。

2.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是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校在淮河之畔,河面漂浮物较多,污染比较严重,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原因,提出治理对策。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拟出调查提纲。其次,沿河进行观察、访问,并作好记录。再次,对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最后,交流调查结果。学生通过调查交流,归纳总结出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本次调查活动,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懂得让他们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探索阶段性成果。

“形势政策”课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感性的特点,采用一些恰当的实践教学形式,可以让大学生在实际境况中感受历史和现实,通过白己动手来弄懂基本道理,这既满足了青年人的好奇心,也克服了他们好高鹜远、不善动手的缺点,其教学效果往往比单纯的理论灌输要好得多。在所调查的学生中,98%以上的学生希望形势政策教育紧密结合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给予他们切实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技能训练。因此,在强化形势政策理论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实践行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自主发展、取得成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很强,教学内容是大学生非常关注的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所以,仅就授课内容来讲,“形与政策”课是可以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的,具有开展实践教学的便利条件。但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单调的教学方式(局限于空洞的理论说教),造成了大学生普遍对该课程感到厌倦,使“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理论灌输突出,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大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已在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在实践教学部分比较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经费严重不足,无法保障外出实践教师的报酬、学生的交通、宣传等必需费用,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开展。第二,学生安全问题,外出实践,各种意外情况难以预料,加之老师偏少、学生偏多,管理难度大,老师们不敢也不愿背负起这个沉重的责任,能不去就不去。

2.“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

在教育的过程,学生应该成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体。但事实上,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把自己的思想单向传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思想规范体系,学生的话语权被忽略,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矩,惟命是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形势政策教育的“容器”,学生作为一种主体性存在却在教育过程中消失了,成为没有自主体能力的客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应与学生形成教学相长的有机互动,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培育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成为积极思考、善于实践的主体。

二、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中问题的对策分析

1.精选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的主体性

“形势与政策”课不同于政策理论学,它不需要完整地阐述有关政策的理论,而是以重点分析国际国内重要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该课程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广,课时有限,因此不应当也不可能全面介绍各种形势。应根据教育部每年下达的教学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关注什么和什么与他们相关,积极而灵活地把握现实工作的重点、焦点和难点,掌握学生的思想热点和兴奋点,坚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有针对性地分析某一方面或某一范围的形势,阐明相关的政策,重点突出、分析深入、资料翔实,从而使学生在对具体形势与政策的正确认识中逐步确立形势观和政策观。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适当的课堂提问,让师生互相提问。对于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可以变课堂的讲授为学生的讨论、辩论等形式,讨论结束后,教师及时点评总结。在讨论中允许不同意见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形的控制和引导,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师生也可以课后通过QQ、博客进行问题探讨。这样,通过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

2.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性

第3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一、社会实践在“三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命运的宠儿,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具有聪明才智、富于创新、敢想敢干、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群体。但当下的大学生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优越,属于“抱大的一代”,进入学校以后遵循“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式校园生活,对现实社会了解不足,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狂妄炫耀,强调个人发展,忽视集体和协作精神的现象普遍,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顾一切,孤注一掷,有的甚至用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作代价,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现代大学生由于入学前的应试需要,活动范围囿于家庭和学校之间,对国情、社情、民情知之甚少,让他们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本校门,融入社会,亲身体验社会生活,了解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之明白一个人活着,总要想到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做点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考虑怎样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不断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感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的生命科学系学生汪良俊,当他得知自己的脊髓有可能和千里之外的一白血病青年患者配对时,不顾家人的反对,不惜借钱三次到省城抽血化验、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省在校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普洱市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其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受到社会好评。当有人问他躺在病床上有何感想时,他说:“生命不容等待,我不想因为我的犹豫不决而让一个年轻的生命离开人世!”,正如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杜巍教授在汪良俊先进事迹座谈会上所说的:“用生命呵护生命,让生命维护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这是对生命真谛的最好诠释。”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二)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增强生存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科学管理自己,认真审视自己,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研究、校园消防安全逃生演练、防震避险演练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有效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三)有利于大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设计社会实践方案、开展社会实践、分析整理资料、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人民群众解决现实问题,在为社会服务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优势,肯定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自觉实现理论知识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转换。通过对不同阶层民众生活的体验,使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组成的复合体。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正确处理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变化,竞争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心理承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对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许多误区,如期望值过高,脱离现实;重短期利益,缺少长远发展计划;重自我价值实现,缺少创业精神;自我意识强,不能把握自己;听天由命,不求进取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只能凭借书本知识生搬硬套,缺少理性分析,片面判断。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克服择业心理误区,在实践中亲自感受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学习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优秀品质和建设祖国的过硬本领。学会客观评判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了解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增强择业的针对性、可行性。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情感倾向进行客观分析、检验,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和提高,寻找最佳结合点。

(五)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比较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面对不断变化的对象,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活跃,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敢于开拓、敢于创新。

(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要同各种各样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容易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合作;如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实践活动现场正好成为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最佳环境。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它是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向社会、深入实际,识国情、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活动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校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紧扣时代脉搏,拓展实践领域和社会服务项目,创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服务社会又实现个体成长、成才的目标。

(一)建立健全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三生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倍受关注。为了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持久、规范、有效地进行下去,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之中统一领导、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绿色家园协会,开展绿色环保宣传、禁毒防艾、节能节水宣传;通过法律协会进行普法宣传、消费者权益宣传;通过音乐协会开展文艺下乡活动;通过学生会、团委、青年志愿者等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讲、文化宣传下乡、支教扶贫、义务献血、走访敬老院、孤儿院、“大学生西部服务计划”、“区校共建”社区服务等活动;利用毕业实习开展顶岗置换中小学老师进行培训丰富社会实践载体。另一方面发挥“三生教育”研究室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围绕“三生教育”的目标,确定社会实践活动选题,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根据就近原则,学生按地区、或专业自愿组合,在责任教师指导下深入城镇、社区、乡村、厂矿、军营、学校开展文化服务、勤工助学、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区援助、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自己的价值,感悟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

第4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

公民,即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及其与国家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自我觉悟,是一个国家过渡到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公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的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认识到自己是作为国家的主体和的保护者而存在的。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公民责任意识是指公民在遇到有关危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放弃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的意识。公民意识教育是指以现代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而实施的各项教育活动的集合体,其核心是要使受教育者正确地认识、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以发展国家和社会为己任。大学生是国家公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建设强有力的接班人,他们是具有高觉悟、高能力和高报负的社会人群,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09年10月24日,发生在湖北长江边上的3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舍身救人的事迹,使这一群体所凸显出的公民意识和责任再次感动国人,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如有些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差,对大学生活、同学关系、社会活动持冷漠的态度,表现出死气沉沉、缺乏集体感;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对学习漠不关心,沉迷于网络游戏,忽视学习的重要性;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从大学生的实际来看,没有一个大学生愿意违反校纪校规,他们都希望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之所以会有不良行为产生,根本的原因是自控能力不强。以旷课为例,没有哪一个学生愿意为此受到纪律处分,但实际上几乎都有被处分的人。分析其原因,无外乎有这么几个方面:不能按时作息早上不能按时起床,过于沉湎于上网而忽视了上课的时间,对教师的水平不满意而不愿去上课等等。

从目前来看,大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相对较高,但其道德行为水平相对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很低,尤其是当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积极追求个人的利益,表现出很大的功利心;在不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上却显得冷漠,漠不关心。

当代中国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成员中的文化精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应有的要求还有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差距。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成为高校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总理曾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上勉励大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他希望大学生能经常仰望星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实践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将理论传授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悟,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自觉按照公民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因此,深化公民意识教育,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更能增强大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大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第5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勤工助学;贫困生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以公办高校的品牌、师资、管理等优质教育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及其资金兴办的新型高校,是普通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教发[2003]8号文)。自1999年诞生至2007年,独立学院的发展规模已经从只有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举办的仅几十所院校达到了318所,承担了全国将近1/3的本科生培养任务,已经名副其实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的办学力量。

但是在这种新形式下,贫困生问题则显得异常突出。高校的收费标准由1989年的100多元,增加到2008年的4500-5000元,以及独立学院的13000元,收费标准的急剧上涨,给中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带来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特别是独立学院四年来的学费。所以助学解困问题成为贫困大学生和独立学院所共同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独立学院可以借鉴普通高校普遍建立的“六位一体”(即奖、贷、减、免、补、勤)的贫困生助学体系,为各种类型的贫困生提供强有力的资助保障,尤其是勤工助学这一形式,让贫困生能通过自身的劳动缓解生活困难和精神困乏问题,并逐渐成为高校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

二、独立学院勤工助学的现实意义

(一)解决贫困生经济压力,树立学习生活自信心

独立学院中的贫困生随本三批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额学费的实行而逐年增加,他们主要来自农村、边远山区、苏北地区、多子女上学、城市双下岗职工、父母离异、单亲、重病户、突遇天灾人祸等家庭,尽管如此,“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使这样的家庭为了孩子能上大学读本科受好的教育,承受着严重的经济负担。贫困给这些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而勤工助学则不但能缓解过重的经济负担,还能使得他们转移注意力,安心学习,没有后顾之忧,并在工作中获取满足感、成就感,使他们树立自信,坚韧他们自强不息的品格,度过生活难关,顺利完成学业,这也是贫困生家庭最大的希望。

(二)获取更多课外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结构

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本一、本二的学生相比,在知识体系、文化课程等基础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薄弱。若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也就是在实践中汲取营养,补充学识。这种补充主要体现在“优化知识结构”、“延伸知识领域”和“升华知识层次”三个方面,纯理论化的课程教育不能涵盖所有的社会学知识,也提不起学生多大兴趣,而且在知识体系急剧变化的时代,最新、最生动的知识难以及时编人教材,而勤工助学活动恰好能够使大学生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去认识这些知识,反而能够弥补独立学院学生的不足,使他们学的更灵活,更深入,并将所学知识和个人实践融于社会实践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素质教育目的。

(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设计规划大学生活

与中学教育相比,大学的学习生活更自由,课余时间也相对较多,这就需要同学们能够更多的自主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但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自律、自控性较差,在大学这样一个没有班主任天天盯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会失去学习的重心,忽略自学的重要性,而将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泡网吧,打游戏,逛街和交朋友等娱乐活动上,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知道自己的课余时间将会用来参加勤工助学,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为了学习不落后,反而能够抓紧时间,合理安排好学习生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他们与同龄的学生相比,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不虚度光阴,珍惜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制订学习计划,学习目的明确。又由于尝试了不少勤工助学岗位,而知道自己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意见》认为:“倡导和组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合法报酬,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勤工助学活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作用。现在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比较少,有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做事缺乏条理性;有的学生胆子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沟通能力差;有的学生知识面窄,尤其缺乏社会知识和经验,理解能力差;有的学生自身娇气,不愿干脏活、累活,身体素质也比较差;有的学生因家庭贫困有自卑的心理,抬不起头,不愿与人交流;有的学生因独立学院高额的学费,形成无形的压力,他们怕被视为花钱买分数,担心被其他学生瞧不起而产生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等等,这些都不利于他们成长。学生若参与各种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可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改变自己,获得面对困难和笑对人生的勇气,懂得劳动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学习机会,而且通过实践在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接受事物的能力和自立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另外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参与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增加毕业文凭含金量、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对社会来说,独立学院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情,人们对独立学院还不是很认同,甚至有些地区在公务员或特殊岗位录用时居然明确限制独立学院的学生。如何提高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应成为他们这四年来努力解决的问题。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标准不单是看学习成绩,也注重非智力因素。包括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勤工助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较之其他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更接近现实、接近社会的特点。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道德观念、合作精神等得到全面而真实的反映和提高。而这些,都是如今用人单位所看中的。那么,在无形中,提高了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换句话说,勤工助学活动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了基础。

三、当前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存在的问题

(一)勤工助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规范,秩序混乱

目前,尽管关于高校勤工助学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已经出台,但独立学院在组织管理上没有专门的领导

机构,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勤工助学工作无章可循,缺少监督,对贫困生的审核也不够严格,仅仅靠所谓的“民主推贫”以及学生手中的贫困证明来进行选择,更不要说信息反馈制度、奖惩制度的建立了,从而导致勤工助学的整体效益较差,无法朝着以开发大学生实践教育市场为导向、满足大学生实践需要为宗旨的方向发展。

(二)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有限,供不应求

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勤工助学活动之中,不仅仅是贫困生们想减轻家庭负担,面对高额学费,一种内疚感也使得不少大学生想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获取合法报酬,争取自行解决生活甚至学习费用。而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勤工助学工作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锻炼品格毅力。他们不再满足于书本的理论知识,力求通过实践认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且他们渴望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他们意识到校园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社会才是最终的栖息地,这些学生向往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就使得想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数越来越多,而学校能提供适合同学们参加的勤工助学岗位毕竟是有限的,且随着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继续发展的余地是越来越小,勤工助学岗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勤工助学岗位层次较低,劳务居多

现在独立学院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层次较低,基本上停留在劳务型上,智力性不足,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技能联系甚少。独立学院校内的岗位一般是校园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图书馆管理、收发校内信件、报纸、计算机机房值班等,这些岗位虽然能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但技术含量不高,并且与所学专业不匹配,很难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也无法体现勤工助学的实质意义。勤工助学向高层次、智力型方向发展势在必行。

(四)勤工助学资金金额严重不足,渠道单一

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规定,各高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10%的经费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而对于独立学院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虽然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逐步认可。但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勤工助学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还很不够,独立学院也并没有利用其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吸引社会上有识之士或单位设立各种勤工助学基金来帮助学院勤工助学活动的发展。

产生这四个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独立学院没有把勤工助学活动作为一种成才方式来认识,没有与独立学院的育人工作紧密联系,而更多的仅仅只是考虑贫困生的实际问题。

四、开展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借鉴普通高校之经验,建立健全独立学院勤工助学管理体系,实现独立学院勤工助学规范化

独立学院勤工助学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关键点在于独立学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总结普通高校勤工助学经验,尽快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服务体系。

首先,学院领导要注重成立勤工助学管理中心领导小组,以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为指导,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勤工助学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勤工助学管理机构的职责、岗位内容、考核标准、审批程序等,制定学生申请参加勤工助学的程序、学习情况,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效果和奖惩等要求,使勤工助学工作规范操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既能保证勤工助学任务的完成,又能达到培养教育的目的。

其次是要管理手段现代化。建立勤工助学网站,使勤工助学向信息化、网路化方向发展。建立贫困生基本档案,将学生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家庭现状及学生现状等都录入数据库,根据其专业、年级、特长、贫困程度等分别加以管理,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勤工助学工作种类,采取不同的解困途径。通过网络,可以使更多的人直接参与到勤工助学工作中去,各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单位组织,也可以将详细的资料和要求展示出来,更有助于向社会化发展。

(二)结合独立学院学生之特点,努力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实现独立学院勤工助学专业化

独立学院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不要把勤工助学简简单单地理解为单纯的劳动形式,要在“劳务型”的助学岗位上,朝“管理型”“知识型”的助学岗位上发展。独立学院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见多识广、特长突出、交际能力较强,但自信心略显不足的特点。所以独立学院可以将勤工助学与社会实践、课余科技活动、教师科研工作、专业实习相结合,利用母体资源,和母体学校的学生一起竞争上岗。原则上低年级的学生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以劳务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为主,主要培养他们自主能力、社会意识和劳动观念。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依据各自所学专业,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比如,助研、助教、助管、教学信息员、科研助理、学生工作助理、就业市场和毕业生质量调查、学校网管等,侧重对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自信。

(三)利用民办机制之优势,建立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基金,实现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实体化

“民办机制”是独立学院实施高效管理和高效宣传的核心,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提供独立学院必须重视教育规律又重视市场规律的动因。独立学院作为采用民办机制的新型大学,其灵活的办学模式吸引了更多国外知名企业的参与和国外优秀人才的加入。从独立学院资金筹集到建立健全来看,相比较公办高校与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而言,独立学院得到了更多方面的关注与支持,从而呈现了优势多元化。独立学院则可通过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或个人在独立学院设立勤工助学学生专项基金,并做到专款专用。

第6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等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许多高校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做法。本文参考其他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重点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分流培养”模式分析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当前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许多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必须获得多少创新学分,方可顺利毕业。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竞技化的趋向,以赛促教。2007年教育部表示,要重点资助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竞赛,有的高校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是展示自身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尖子”,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竞赛化”。而这些,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以上情况,关键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不要急功近利,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二、河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的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确立的目标是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思路,并逐步探讨实施配套措施,取得实效。

2009年河南师范大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坚持走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全面推进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本科生的质量。为了增加人才培养和社会的符合度,学校开设“教学实验班”开设“研究型人才培育班”以培养考研意向的学生;开设“应用型人才强化班”以培养就业面向企业方向的人才,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安排师生开展相应教学和实践活动,突出实践、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作用,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都在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

“教学实验班”主要培养面向中学教师方向的学生。该类型的实验班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担任班主任,重点培养同学们的教师技能,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比赛、竞赛,全面为同学们选择教师职业打下基础。教学实验班学生一直在省内的师范生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1名学生在第三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国家级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荣获三等奖,2名学生荣获优秀奖。为给学生搭建更好地就业平台,进一步拓宽师资型人才就业渠道,营造良好的招生就业环境,学校积极联系省内河南省10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形成协作共同体,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为师范生培养和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实现了“量身定做”和“按需打造”,更加适应中学对教师的职业要求。

对于“研究型人才培育班”的同学的培养,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单位等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平台和创新教育制度。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导师培训团,全校600多位教师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每年学校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大学生创新竞赛基金。河南师范大学已建立起包含国家级、校级、院级三个级别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体系。同时推行早期创新意识和思维培养、中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后期科研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引导模式。该校学生参与三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的大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61.9%,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各学院聘请专家做学术报告和学科前沿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和科研训练,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应用型人才强化班”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型人才,社会需要就是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方向。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需要应用型型的人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河南师范大学从2010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前两年半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四则进行一年的实习,目前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企业主动要我们的实习生,且还给学生生活补贴,彻底改变了以前由于实习时间短,学生对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刚刚有所了解,实习就结束;很多单位不敢让学生走向讲台或生产一线,怕会因此打乱其教学或生产秩序的现象。2011年学校筹备建立与高新技术企业的“1+100”协作共同体,教务处牵头,科研处、研究生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参与,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为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实习生的同时,也引导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将来工作打下基础,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教学分流”缓解了长期以来学子不能兼顾考研、就业等不同需求的教学模式的困扰。发展方向中有实习环节的同学,实习期由传统的一两个月延长为一学期,甚至一年。倾向于考研的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的状态中来,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校方及实习单位的资源。进行实习的学生则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不至于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中走马观花,使实习流于形式。“教学分流”同时也分析了学校的培养方向,分清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力图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素质技能相对称,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结构相协调,为给学生找出路、给学校谋发展、给社会创福祉做出新的贡献。

三、对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般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培养制度等构成要素。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具有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模式的量变、渐变到模式的质变、突变,只要是把事情做得更好、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都属于创新范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是构成要素的完善、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以及模式变革的价值实现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要素完善是基础,关系优化是重点,价值实现即成效显现是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比如:专业设置调整或专业口径拓宽会影响课程体系重组,进而影响教学内容改革;而教学方法改革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组织和评价标准修订。当然,这些变化应当带来积极的效果,否则就谈不上创新,或者说缺乏创新的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管是渐变还是突变,毕竟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必然遇到来自文化观念、组织结构、利害关系等的阻力。这既是对教育改革者的信念、意志和应变能力的考验,也要求对改革的重点、目标、方式尽可能预先做出慎重考虑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王志欣,欧阳杰.在学分制中增加创新学分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6).

[3]曹胜利.学者论点: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价值观[N].中国教育,2008-03—20(15).

第7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一)缺乏“好”习惯养成

首先,缺乏规范的生活好习惯。具体表现为:宿舍脏乱差的现象严重、就寝时间随意、通宵上网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大学生不吃早餐,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还有一部分学生吸烟酗酒的习惯严重;部分学生经常光顾网吧、KTV、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无节制地沉迷其中。其次,缺乏文明的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公共场合出口成“脏”,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在食堂打饭或购物插队;在教室的桌椅上随意涂鸦,在教学楼内随意大声喧哗,部分大学生在图书馆的公共图书上任意撕页,上课接听手机,考试找人替考或替他人考试,践踏草坪等等。最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能够主动学习,有理想、有抱负,做好人生规划,不断充实自己。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无理想、无追求,表现为:首先,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其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不知道自己“学什么”。还有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考试经常不及格。好习惯养成缺乏的原因。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能主动解决问题,不能勇于面对失败,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高考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了,认为没有必要继续前进,于是学习态度散漫。“60分万岁”成为了学习目标。

(二)缺乏责任意识,集体观念淡漠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大学生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自我能力、竞争力提升的时候,却忽视了国家利益,忽视了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把自己的个人得失和利益放在首位。大部分大学生的“三观”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且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受到社会上其他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变化,忽视集体利益。凡事在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上产生偏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受到追崇,强调个人利益,凡事只考虑个人发展。

二、以养成教育为基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注重管理育人,规范养成管理育人就是通过一定规章制度的管理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通过外在约束的作用养成良好习惯,健康成长以达到育人的目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是管理育人的关键,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标准和前提,管理过程即是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大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行为,都应被宿舍、教室管理制度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所包含。同时,更要引起关注的是,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特点出发,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去制定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等。对于已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做到有章必循。

(二)适时抓住教育契机,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紧抓一切教育契机,适时对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首先是抓住几个关键期,新生入学的军训以及入学教育就是大学生进入养成教育角色的第一个关键期,在军训的过程中,让新生感受到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培养和彰显大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意识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增强国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可以说,新生军训为其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另外,紧抓特殊纪念日这个教育契机,开展养成教育,纪念日不仅简单是历史的见证,而且会带来意外的教育效果,比如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母亲节等,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使学生们在感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集体活动本身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思想,增进友情、关心集体、帮助他人等高尚品德的实际锻炼契机。

(三)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强化养成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每天处于教室、餐厅和寝室的时间最多,因此可以把这三个场所作为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地。首先,通过高雅文明的教室文化,对大学生逐步进行渗透,对他们时刻进行熏陶,为创建文明、和谐的学习氛围,陶冶情操,以形成养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其次,学生食堂文化建设。在就餐时学生自觉排队,维持良好秩序,餐后自觉将餐具送至餐具回收处,保持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等等,在就餐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再者,寝室文化建设。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寝室就是大学生生活和娱乐的“小社会”,直接影响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环境育人的过程中,寝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有益的寝室文化,在大学生间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谐的文化理念。

(四)“树榜样、立典型”,示范养成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并运用正面典型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感召学生,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学生。这是我们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主要做法,比如说女教师、司机和警卫战士等“最美”人物的出现,以及其它许多好人好事的显现,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上闪光的一面。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示范带动作用,除了社会上出现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以外,还应该树立大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如某高校的“实践•成才”报告团,选取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生活中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学生代表。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示范作用。通过以上做法使大学生无形中接受心灵净化,发挥养成教育的作用。

(五)加强行为训练,实践养成引导大学生参加讲学、营销、志愿服务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养成教育的实践属性,使大学生的优良行为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并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为大学生养成教育搭建成长平台。在活动中,关注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参与校园文化的活动中不断的锻炼自我。在社会实践平台建设中,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认知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可以通过深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广泛开展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扎实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等一系列活动,来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

三、结语

第8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人的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社会生产和分配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5-0022-06

社会学知识告诉我们,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直到目前为止,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极大地破坏着家庭关系,打破了社会良好的自然结构,但就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家庭作为社会最稳固的细胞,仍然承担着稳定社会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非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家庭对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更加显著。可以说,就社会稳定发展而言,人类至今还找不到比家庭更好的社会细胞。同样,从人的发展经济学角度看,要做好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工作,家庭也是最理想的社会单元。特别是对婴幼儿、未成年人、有生理缺陷的社会成员、有疾病的社会成员、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家庭的管理能力是任何社会组织、政府机构都不可能有的。至于对个人事业失意(甚至失败)、感情挫折、精神受伤的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更是无能为力,这种情况下,家庭的作用更显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社会破坏家庭关系以利于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做法,不利于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反人类的性质。

一、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的地位

(一)家庭保障是人生存和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种保障

社会生产和分配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分为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保障、社会(或政府)保障和家庭保障。在这三种保障中,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保障解决的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问题,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则是解决怎样利用社会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对社会成员实施保障的问题。人生存和发展最终体现为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而对社会成员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更多情况下是在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家庭中进行的,也是以家庭为单位保障最有效,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对于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来说,家庭保障是最重要的一种保障。

在私人资本主导社会生产和分配的社会,资本收益最大化、极端个人主义会极力反对家庭,极尽破坏家庭之能事,他们甚至用个人的发展、个性的张扬来代替人的发展。然而,他们往往忽略了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阶段性、整体性、全面性,过多关注一个人的最佳劳动力年龄段对资本最大化收益的贡献,过多关注那些能够为资本带来利润的能力。如当一个人还是一个婴幼儿(更早期是胎儿)、一个人未成年的时候,他(或她)的生存和发展靠谁来保障?至于有生理缺陷的社会成员,有疾病的社会成员,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个人事业失意(甚至失败)、感情挫折、精神受伤的社会成员,他们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更是特别需要做好的。所有这些,政府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是很难像家庭那样细致周到地去做的。资本主义公共管理学在理论上认为政府可以提供好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无法提供成功有效的案例。一个人处于最佳劳动力阶段的时间不多,社会中具有能够为资本带来利润能力的人也不多,即社会中参与市场经济即时运行体系的人只占全体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一个人作为劳动力载体参与市场经济即时运行体系的时间也有限。在市场经济即时运行体系外,还有大量的人,这些人政府机构如何保障他们?一个人处于最佳劳动力阶段之外的时间也很多,在他(或她)不处于最佳劳动力阶段,谁来保障他们?以资本收益最大化为原则的经济学是不管不顾的。

(二)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长期被经济学理论忽略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要通过分化家庭关系来强化个人主义从而确保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运行顺畅,在其经济理论中排斥家庭对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进行保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没有或不提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是由西方经济学所主张的思想观念所决定的。从自由市场经济的主张来看,客观上需要蔑视家庭关系的存在,需要解构家庭对个人自由的约束,需要消弭家庭关系对资本权力的抗拒能力。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在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福利问题上遭遇挑战,其中的原因之一,与家庭被破坏之后无法很好地承担社会保障功能有关。一个国家对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大部分功能本应该通过社会分配转由家庭来承担,家庭关系被破坏之后,原来可以由家庭承担的功能,不得不全部由政府机构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来承担,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造成政府的社会行政管理机构膨胀,另一方面也使得政府权力难以长久地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以至于无法应对社会公众对政府失职的责难。

按理,社会主义国家是重视家庭关系的,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也并没有把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看作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专门论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得到确证。那么,号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学教科书,这些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盛行下在各类高校并不受欢迎,它们大多是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杂糅的教科书,不但不关注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为了迎合社会功利性的需要,还弱化了劳动者权益以及由劳动者收益来解决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保障问题。把就业难推给市场,把分配不公看作是由市场来决定劳动力价值的结果。一些号称是真学者、学术明星的名流,还公然宣称老百姓买房难、读书难、看病难、养老难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甚至有学者向学生灌输:学生毕业即失业、硕士博士找不到工作,对经济发展有好处。

我们认为,作为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最重要内容的家庭保障,必须被经济学关注,并把它纳入经济学理论,由经济学进行理论解释,使之能够正确地指导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实践。

(三)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是社会生产和分配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劳动者参加社会生产,同时参与社会分配。在现实社会中,尽管存在西方经济学要解构家庭关系的情况,但绝大部分的劳动者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其目的都是作为家庭主要成员,要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得到收益,用以保障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写道:“一个人总是要靠他的劳动来生活,因而他的工资至少必须能维持其生活。在大多数的场合,它们还应该多少多一点儿,否则他将不可能养家。”这里的“养家”,根据《国富论》的上下文意,起码可以理解为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收入要能够保障家庭成员的生存。即如亚当・斯密所说的:“为了供养一个家庭,丈夫和妻子的劳动加在一起,即使是最低等的普通劳动其所得也必须能够多于他们必须的生活费。”这正是社会生产和分配中,必须有劳动者份额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社会生产和分配必须把劳动者收入进而把劳动者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视为重要内容,还有社会生产可持续进行的保障问题,劳动者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保障中要包含有对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保障,也就包含有对社会生产、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劳动力保障。

(四)社会生产和分配需要解决好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

由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不但是劳动者个人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保障问题,更重要的还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包括扩大再生产),进而是社会生产(包括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劳动力保障,因此,社会生产和分配必须做好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

在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工作中做好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最为紧要的是在社会分配中,留足劳动者报酬这一块资金。怎样才算是留足劳动者报酬,经济学中没有现成的理论,更没有具体要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采用的办法是基本工资加实物分配,如朝鲜、古巴,家庭日常生活费用以劳动工资形式支付,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家庭保障的费用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分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用的分配办法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的做法差不多。如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都实行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辖晋州市的周家庄乡,采用的是按工分计酬、对村民进行福利补贴的办法,解决村民家庭日常生活和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家庭保障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分田单干、后来又恢复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则实行以供给为主、工资为辅的分配方式,村民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保障问题全部由村集体给予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物质不丰富,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做起来比较困难;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年后,物质已经相对丰富,由于社会分配关系受到私人资本参与主导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影响,社会分配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乃至于出现一些家庭需要国家救助,一些家庭则存在严重的买房难、读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这就是说,在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是社会生产的发展不足以让社会分配留足资金来解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之后,社会生产已经有能力但社会分配却没有留足资金,以至于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

二、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基本内容

(一)个人劳动力及劳动力使用保障

个人劳动力及劳动力使用保障是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保障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社会生产的劳动力保障的核心内容。

个人劳动力保障体现在劳动力生产(包括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保障方面。我们知道,就社会生产而言,劳动力生产(包括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包含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生产(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全社会的劳动力生产(包括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个方面。全社会的劳动力生产(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最终也要体现为家庭个体成员个人的劳动力生产(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个人劳动力的生产,指家庭成员个人作为劳动力个体,其劳动能力在家庭和社会中形成、保持和扩大、提高。社会劳动力生产,则包含家庭成员人口的增加。这些增加的人口的劳动能力的形成、保持和扩大、提高,也体现为家庭成员个人作为劳动力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进行劳动力生产。

一个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保持、扩大、提高以及劳动能力的丧失,整个过程与他(她)作为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一生生活相一致,他(或她)作为家庭成员的全部生活、成长(包括衰退)所需费用,等于他(或她)劳动力生产成本中由家庭支付的部分,亦即是他(或她)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部分。这部分家庭保障资金数量的大小,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家庭最基本的住房保障,计算的时候是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造房子的成本一致的,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保障可能花3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了;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土地、建筑材料、劳动力价格等由市场决定,一套同样地段、同样户型、同样质量的100平方米住房,市场商品价可能需要90万元人民币。那么,对于家庭住房保障来说,同样是保障100平方米的住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保障资金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资金就有87万元人民币的差价,即市场经济体制下家庭住房保障资金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家庭住房保障资金的30倍。与家庭住房保障的情况一样,其他家庭保障的资金也因经济体制的不同而不同,其比例关系与住房价差的比例也大体相当。比如,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人完成大专3年学业的家庭支出是600元人民币,市场经济体制下起码需要3万元人民币,比例为1比50;计划经济体制下读2年高中家庭教育保障资金120元,市场经济体制下读完2年高中的家庭教育保障资金起码也得1-2万元,比例是1比100。从纯经济学角度说,花3万元还是花90万元解决100平方米住房、花600元还是花3万元完成3年大专学业、花120元还是花1-2万元读2年高中,就保障的结果而言,这其中不存在哪一个更好、哪一个更坏的伦理价值判断问题,它只是花的钱多少而已,保障的结果一样。不一样的是,钱南谁出?谁能出得起?社会分配是怎样在分给劳动者劳动成果时考虑这些家庭保障问题的解决?细心的读者还会注意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钱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钱,货币价值(含金量)不一样,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出这些钱,怎样才出得起这些钱?

劳动力使用保障体现在劳动力能使用和有可用的地方。通常的说法是能就业和有就业,另一种表述是具备参加生产劳动的条件和能够实际参加生产劳动。劳动力能使用、具备参加生产劳动的条件,不等同于已经使用、已经就业、已经参加到生产劳动中去,这主要指的是就业前、参加生产劳动前的培训(特别是安全培训)。当然,劳动力使用的保障最重要的是有就业、能够实际参加生产劳动,成为社会生产的参与者。成为社会生产的实际参与者,就有直接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有了收入,其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才会有资金来保障。

从劳动力使用保障来看,它要求社会生产和分配能够确保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能够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并从中得到家庭保障的物质基础(包括资金)。在这个意义上说,失业是不被容许的,至少长期失业、长期找不到工作不被允许。一些经济学如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建立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是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但这种竞争机制需要有人长期不能就业或失业,对于这些长期不能就业或失业的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以及其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必须有补救的办法。然而,对于数额巨大的家庭保障资金而言,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从来也都是管顾不到位的。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之后,对这方面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到位,更不用说在实际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中解决了。如中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理论设计中是用包含在劳动报酬中的住房资金分配替代住房实物分配,但实际的劳动报酬中到底包不包含有住房资金,我们可以从拿到手的工资收入来推算,从房价飙升速度和幅度来看,谁的工资收入能与之同步?而那些找不到工作、长期失业人员的“住房分配资金”又如何解决呢?当然,住房也只不过是人生存和发展众多家庭保障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把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中的每一项家庭保障都考虑进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

(二)个人衣食住行保障

个人衣食住行保障所需费用最终都要计算到劳动力生产(包括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成本中去,是家庭保障中最基本的内容。一个家庭成员从出生到死亡,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花费,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额。这里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一个家庭成员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之前和丧失劳动能力之后,他(或她)衣食住行的费用,全都需要家庭给予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分配与其说是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还不如说是对劳动者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进行保障。用工者、劳动者本人以及政府监管机构,在涉及决定劳动报酬的数量和使用的事项时,必须牢牢记住,这不是给个人的报酬,是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资金。如国家税务机关在决定个人所得税时,需要考虑劳动者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保障,根据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真实水平来确定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

(三)个人的身心健康保障

个人身心健康指家庭成员个人生理、心理的健康,对家庭成员个人身心健康的家庭保障,主要是家庭成员个人参加各种有利于个人生理心理健康有益的体育运动、文化娱乐和其他社会活动的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休息养生保障等。当然,个人身心健康保障的费用最终也会纳入社会生产中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予以结算。正因为这样,家庭成员个人身心健康保障应该体现在劳动者报酬之中,在社会分配中给予考虑。

(四)个人的事业基础保障

家庭成员个人事业的基础,会转化为劳动能力,并与劳动质量和数量相关,最终会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因此,家庭成员个人的事业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家庭保障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个人事业基础体现在劳动能力并因此得到较好的劳动报酬,是被社会普遍认可的,但把它看成是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一部分,却很少甚至不被认可。比如,让贫困大学生贷款(数量不少)高价读书,却不考虑他(或她)能否在毕业后找到工作,不考虑他(或她)也是一个家庭保障的承担者,无疑是制度设计者的重大失误。一个社会成员,在未成年或未正式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时,自己尚需要别人供养,却要花沉重的代价去进行个人事业基础建设,这对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对社会成员事业发展有何好处?这其中的机理是值得反思的。

(五)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保障

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的保障,一般认为以社会保障为主,即在社会保障项目下留足资金给予保障。现实中还是在家庭保障中所花费的更多。原因是作为行为能力受限的家庭成员,其个人衣食住行和个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所花费的比其他成员要多,而所有这些,社会保障中往往是不予考虑的。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也有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时比其他成员的花费还要大。

三、社会成员能够就业和有经济收入是家庭保障的根本问题

(一)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的劳动收入

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主要体现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家庭成员获得劳动报酬。也就是说,家庭成员中能够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可以就业并因此获得劳动报酬,才是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关键问题。如果家庭成员无人就业,表明这个家庭与社会生产和分配体系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也就意味着这个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将会出现困难。由此可见,国家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必须把让本国人人都有就业当作首要的经济指标,当作国家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其根本任务都是要使人民群众能够当家做主,而当家做主最重要的是能够像主人一样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并因此获得应有的社会分配。

作为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家庭成员的劳动收入,在不同的经济体制机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形式:(1)现金分配;(2)现金加实物分配。无论是现金分配还是现金加实物分配,它们不存在社会形态、经济体制机制方面的差别。社会主义可以这样做,资本主义也可以。计划经济体制机制下可以这样做,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下也可以这样做。对于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而言,重要的是所获得的社会分配量,是不是足以让社会中的各个家庭在与之相应的支付水平上使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得到保障。现实中,我们可能找不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人的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得到相对较为满意解决的例子。但我们可以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后,一些坚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的农村,通过采取现金加实物分配,或低工资加供给制分配,很好地解决了村民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最著名的是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该村实行的就是给参加村集体劳动的村民发低工资,以供给制方式给全村村民解决绝大部分(衣物除外)家庭保障问题。河北省石家庄市辖晋州市周家庄乡,采取的则是现金加福利补贴的形式来很好地解决了村民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在,幼有所教、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未参加劳动的青少年都能够接受充分教育和自主学习劳动技能;凡能够参加生产劳动的,不管男、女、壮、老、弱、残,只要个人愿意,村集体都会安排其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在里,劳动成果能够有效地用于保障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存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周家庄乡能够很好地解决村民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问题,取决于它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农村集体共有)制,与它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无关。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有可能是解决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最好的途径。

(二)靠非劳动收入对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进行保障的家庭不多

在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中,有一种资金来源比较特别,它不是通过劳动收入得来,因此,叫做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一般指的是投资、股票、股份、房地产、专利、著作权等收入。应该说,这种收入是有其正当性的,且其主要也是由劳动收入变换而来,来源大多可以追溯至原初的劳动收入。然而,现实中,完全靠非劳动收入来解决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保障问题的家庭极少。如果一定要绝对化来说,应该不存在完全依靠非劳动收入对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进行保障的家庭。

四、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的落实

(一)完善包含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内容在内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理论

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问题,随着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成为显学,以及经济学的式微,已逐步淡出经济学教科书。这种情况在中国高等学校的经济学讲台更为严重。在中国高等学校的经济学教科书里,很难看到经济学的生产和分配理论中论及生产和分配与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关系。一些管理学教科书有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强调,但管理学教科书认为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更应该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购买公共服务产品,再提供给社会成员大众,从而使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得到保障。鉴于此,要使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得到落实,当务之急是要在经济学理论中完善包含有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内容在内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理论。这就意味着必须改造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让社会生产和分配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成为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并使之能够用于指导经济实践。

(二)确立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思想

对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在我们很多人的思想中,考虑最多的就是靠家庭成员挣工资来养家糊口、送子女读书,靠家庭成员种养换钱来养家活口和筹钱让孩子能够多读点书。一般不会把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与社会生产和分配联系起来,不会把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看作是社会生产和分配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个八零后或九零后,他(或她)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父母要花几万乃至几十万元人民币才能让他(或她)完成学业,更不会想到自己在城市中需要数十年不吃不喝才买得起一套像样的住房,都应该是由社会生产和分配来解决的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而不是仅靠家庭成员或者自己个人的力量来解决的问题。实际上,绝大多数家庭、绝大多数人仅靠自身的力量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因此才出现“新三座大山”“新六座大山”这样的社会问题。当然,只是一些平头百姓、话语权很小的人把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当作社会生产和分配的主要内容来看,对于问题的解决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国家最高决策层、各级地方政府决策层都能够与老百姓一样,意识到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密切关系,真正确立有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解决好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的思想。

(三)建立基于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社会生产和分配制度

确立了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解决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的思想,那也只不过是有了建立基于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社会生产和分配制度的思想基础而已。当然,制度的思想基础也是极其重要的,没有制度的思想基础,任何制度都建立不起来。我们一些人很热衷于提所谓的“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需要些什么样的材料?“顶层设计”基于怎样的思想基础?好像不是非常清楚。比如,社会主义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其顶层设计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些热衷于要给中国发展进行所谓“顶层设计”的人似乎并不知道,中国顶层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思想,是坚持把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思想,而不是市场经济思想,不是把市场看作是“天”的思想,不是要使中国的混合经济最终私有化的思想。市场经济在中国,只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经济体制,它不应该、也不能凌驾于社会主义思想之上。它只能服务于社会主义,为人民谋福利,绝不能凌驾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之上。

有了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解决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正确的思想基础,就应该按照制度建立的规范程序,尽快把基于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制度建立起来。

第9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例如:绝对值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新课导入时,设计在车站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收取相同的车费,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考虑其距离而不考虑其方向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引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

二、精心编制习题,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在方程的教学中,可对学生介绍储蓄、保险、股票、债券等知识。例1:王先生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一年期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税后实得利息43.92元,已知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和为3.24%,求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利率税=利息金额×20%);

在学习不等式内容时,可引导学生解决有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物价的上涨与下跌等应用问题,例2:星火化工厂计划用甲、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50件,已知每生产1件A产品需甲种原料9千克和乙种原料3千克;每生产一件B产品需甲种原料4千克和乙种原料10千克,现有甲、乙两种原料360千克和290千克,请你利用这些原料,设计出生产A、B两种产品的几种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编发展题,然后从中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全体学生解答,逐步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三、挖掘教材潜力,培养应用意识

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几何知识,应用题和统计知识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编成数学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实际应用的本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说出该内容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之处,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例如,统计教学一章,教师事前布置学生统计班级同学近视情况,通过表格的形式分析得出“频率分布表”的概念,然后着重强调统计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老师只需稍微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基本步骤就自然印象深刻了。再如,每次测验后都要计算全班总分和平均分,以及比较男女生成绩的稳定性等。此时,解决一些有关“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的题目就不在话下了。同时,学生掌握了统计知识后就可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应用意识也得到了锻炼。另外实际应用在概率领域也尤为明显,对以下数学问题就习以为常了。

例如:甲、乙两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射手甲击中环数8,9,10的概率分别为0.2,0.6,0.2;射手乙击中环数8,9,10的概率分别为0.4,0.2,0.24。用击中环数的期望与方差比较两名射手的射击水平。

四、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提出构造问题

数学问题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习题”外,又有新的广度和深度,过去,由于我们忽略了“问题”的独特的教育价值,使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相脱离,学生难以用其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比较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及算术平均数的大小,是一道普通的习题。若将题目转化为:二人相约每次都一起去买水果,并规定不管价格如何甲每次都买l千克,乙每次都买1元钱的,问哪种购物方式最划算?此问题的解决同样是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但在寻找这一解题途径的过程中需要解答者判断与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因而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应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