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非观、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社会,认知生活,培养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感悟能力,从而将自己的认知、体验、感悟渗透在生活中。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呢?
一、课内外结合,寓道德于生活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春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学生的世界不仅精彩,而且充满童真。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老师讲的相矛盾的现象,进而产生许多困惑。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实现品德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儿童的世界,听一听他们说的,看一看他们做的,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和行为实践以及间接获得经验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生活的人。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室,应扩展到家庭社会和其他生活空间。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二、活用教材,理论联系生活
传统的书本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仓库,却缺乏情感的体验。我们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和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心灵体验。我们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投入活动。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例如:在《购物ABC》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购物的乐趣及购物中需注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购物,亲自体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总结了一些购物的经验。他们也认识了一些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活动中是主动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构建正确道德标准
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去认识。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会遭受挫折,例如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坐公共汽车时不拥挤,给老弱残病的人让座。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也会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残病的人视而不见,这些让学生产生了困惑。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亲自去体验,感受人们的评价,构建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走进社会,知行合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再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也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中的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在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的同时,我们也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 活动前,我向学生提出调查活动的目标:①查找有关反映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故事、传说、资料。②以“走进远古时代”为主题,全班将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故事进行表演、交流。③出示图片,刀更火种,人拉犁,车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时怎样一步一步进步的,也可以以此为研讨主题,让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探究。④让学生结合本地情况,了解本地人们还有那些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经验总结。⑤学生以小组或自由结合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所调查和查找的资料,共同研讨应怎样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试四食文化,推荐哪些食品,讲解那些食品中的事故等。⑥查找中西方食文化进行比较;活动中,学生置身与具体的场景,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有的学生试着用石块敲打制作石器工具;用木棍试着模仿古人钻木取火;用一些旧牛皮纸,报纸等试着做远古人类穿的衣服等;有的当“小记者”与周边居民进行“焦点访谈”;有的当“摄影记者”,拍下了一张张照片,进行分析。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缩短了大社会与小课堂的距离,缩短了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认识的距离。活动后,学生们纷纷就自己的调查活动进行了汇报,展示交流自己经过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收获,既与同学分享,也让大家互相学习。
三、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它是具有独立形态的综合性课程和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及经验课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是特定的和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个人的学习、生活和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是个人、社会、自然的综合,一方面需要对以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体现了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另一方面也需要多种能力的综合和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去解决以综合形态呈现在学生前的各种问题。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和对当前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地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在“做”、“考察”、“调查”、“实验”、“研讨”、“探究”、“设计”、“展示”、“服务”、“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中完成的。这些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成为学生的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的多少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都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的、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而且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具体的活动主题更是多种多样,其活动的结果呈现也是百花齐放的。就同一主题而言,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主题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及成果表达也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点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4、创新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特殊需要,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体验,并对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生成和建购。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扬光大。
5、探究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6、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二、课程实施中六种基本课型
1、定课题、拟方案课。主题确定后,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围绕主题讨论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从中筛选和确定子课题;然后根据研究兴趣,划分活动小组,并讨论和拟订活动实施方案。如《风筝》根据老师的主题设计思路,组织学生看多媒体,初步认识感知风筝,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想探究的问题,整合提升成为活动主题――《风筝》。对学生提出的不同小课题进行合并归类或者修正,形成以下主要研究问题:风筝的来历,风筝的种类,风筝的作用,制作风筝的材料等。根据爱好确定研究小组,组内共同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完成任务分工。
活动方案中一般包括小组名称、组员名单、指导教师、活动步骤、活动分工、预期成果、成果表达方式等内容。
2、活动方法指导课。针对形成的活动专题,教师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如何去开展活动,如何进行采访,如何写调查表,怎样进行分工与和作等。多在三、四年级上此类型的课。
3、社区服务实践课。根据活动主题,依照自我设计的活动方案,参与实践活动,经历、感悟、体验、探索方案的实施价值。学生分小组按研究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有的上网搜集有关风筝的来历,有的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搜集有关风筝的种类,有的走访调查身边的人,了解制作风筝的材料及方法,并对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对资料进行整理,合作完成组内任务。老师参与并指导学生活动。
4、展示交流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成果,用各种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展示交流课主要是让学生口头发表实践活动的成果。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汇报形式分组展示汇报探究成果。程序是:各组推选一名主汇报人进行汇报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讲解,同时进行师生评价。有的组同学撰写了研究小论文《风筝的发展》,有的同学采用现场放风筝的形式等,全体同学参与到交流汇报、评价中。
5、技术实践课。学生根据活动主题和子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劳动技术的作品设计和制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技术设计,构思作品图纸,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准备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作品的制作。
6、成果展示汇报课。活动基本结束后,引导学生将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书面的文字材料(活动过程记录、采访调查资料、活动感想及反思等)、图片及实物资料等进行交流展示,引导评价。 总结时根据汇报评价情况对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完善,个人撰写活动总结与反思,确定后续研究的内容。
荷兰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天生好动,活动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是学生保持积极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在积极的感知中尝试、感悟学习材料的相互联系,从而有效地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一、让学生开展课堂操作活动——在活动中感悟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指出:儿童天生就喜欢活动,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操作活动的机会,如圈一圈、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分一分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数学联系。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看能摆出几个正方形,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操作起来。再让学生用8根小棒摆三角形,摆完后问学生:“你用8根小棒摆出了几个三角形?”学生说“摆了两个”,然后教师引问:“8根小棒都摆完了吗?”学生说“还余2根。”用算式表示8÷3=2(个),余2根,然后导入新课。把小棒的根数一根一根地增加,让学生摆几次,导出多个有余数和没余数的除法算式。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不断感悟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之间的关系,真正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和余数变化规律。这比教师示范给出结论要好得多,学生感受的知识要亲切得多、深刻得多。
二、让学生进行猜想和估计——在联想中感悟
估算和猜想一样能激起学生的主动感悟,每个学生有好奇性、好胜心。猜想和估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优化认识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猜想过程是学生综合处理信息,从中不断反省自悟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反思的猜想情境,从中感悟事物间的数学联系。
如二年级“比多(比少)求和”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开展猜点子的游戏。第一层次,理解两个量之间比多(比少)的关系,教师出示一张明牌5点,和一张暗牌,并告诉学生,暗牌是比明牌多2点,猜暗牌是几点,并要求写出算式。学生猜后,教师翻开暗牌给学生看答案,稍停片刻继续出题,调换明暗牌关系叙述或换成比少关系叙述。第二层次,把问题换成明牌暗牌共有几点,并写出算式。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千万注意不要让学生回答为什么或你是怎么想的之类的问题,也应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要给学生努力成功的信心,只要学生思考便就是在感悟。这时学生的思维主动积极,思考量大又有深度。
三、进行开放性练习——在练习中感悟
因为开放性练习题给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情境,积极参与多向的思维活动,在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感悟数学规律。如第九册小数的乘法教学时让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把125×8=1000,移动因数中小数点的位置,使结果等于1或等于10或等于0.1的算式,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结果写算式,比一比哪个组写得又对又多。学生通过练习发现结果相等的算式有很多个,从这些不同的算式中使学生领悟到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两个因数小数点移动变化规律。这些规律是比较复杂的抽象的知识,但学生通过开放性的练习,理解思路是清晰的、明白的,尽管有些知识不能言表,但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数感。
当然,强化性的练习、重复的练习也能让学生有所感悟,也能发展学生的悟性,但这是在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的,是让少数人得到发展的教学方式。
四、创设生活情境——在模仿中感悟
生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大课堂,一个人的大部分知识是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中,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成功行为和经验,并在自己的行动中不断地模仿、尝试感悟到的。所以教师要经常创设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切身的体验去感受数量间的关系。
如“折扣问题”的教学时,我改变了课本中的例题,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的问题:小商品商场内一个摊主在卖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他在这件衣服下挂着这样一句话“打九折出售”,如果让你去买,你打算怎样买?于是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一位学生说“我向他讨价还价,他说打九折,我还他八折。”我当作摊主跟他说:“成交!原价要100元,你该付多少钱?”大家忙着给他算出80元。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去买,先问原价是多少?然后再讨价还价。”这位学生就精明多了,我告诉她每件60元,让他买,她还要让原价再低点,于给她一个原价50元,让她算出自己该付的钱。还有学生还了原价还折数,有的提出既还原价,又还折数,还掉现价零钱部分。我分别让他们算出自己要付的现价。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觉到自己该怎么买才便宜,悟出了原价、折数和现价之间的关系,更领会了数学问题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不知不觉地学会并懂得这种数学方法。
五、设计实践问题——在体验中感悟
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把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把自己作为实践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主体,从对问题的设计、改进和完善中感悟数量关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是“再创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
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后,让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学校搞基建有500块砖要搬到工地,由四班和六班两个班完成,四班有48人,六班有50人。请你设计一个分配劳动任务的方案。于是学生中出现了多种思路,(1)按1:1平均分。(2)按人数的比例分即25:24,有人补充欠合理,还有2块多余,应该让六班同学来搬。(3)六年级年纪大理应多搬所以按3:2分。(4)按2:1分比较合理……从不同的设计中学生领悟到不同的比,分配到不同的结果,感受到比的变化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同时给数学问题带上了一层浓浓的感彩。
感悟作为一种学生认识活动的过程,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通过感悟得到的知识比其他方法获得数学知识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通过感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方法,是一个人的数学灵感,但它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活动。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文章提出了一些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促进;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
《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作了如下界定:“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 。”充分体现知识探究,价值养成和能力发展的综合育人过程。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加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必须在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激发与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情景交融之中领悟教学要求,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主体互动—自主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模式,从而达到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就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促进儿童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谈谈我的看法:
1品德与社会课要以情感人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中情感教育非常重要,情感可以感染所有的人,同样教师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变有所提高。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充分利用教材和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使自己的情感和教材与学生的情感相容,教师入境入情,带来学生的心动情发,去感染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起道德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概念,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学习中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如,我再给三年级上《真正的朋友》这一课时,我让一位同学讲《难忘的八个字》的故事后,好多学生都被那位老师对一位残疾学生挚爱之情感动,所以说“以情感人”是心灵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大门的活动,教师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想说就说。这样的师生互动才能提高课堂质量,才能达到以情感人的教学效果。
2品德与社会课是要以生活中相关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案例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一节成功的品德社会课,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穿插相关的生活情境与社会案例,以此来渲染课堂气氛与学生达成共鸣,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产生情境体验。如在上《小心受骗》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讲述了三鹿奶粉事件以假乱真欺骗无辜的婴儿,最终毁掉了企业,使几千职工下岗失业给社会好多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还讲述身边亲人被那些不法分子用电话骗走了家里的钱的真人真事,就是他们的不小心,上了坏人的当,受了骗,才给家庭带来了金济负担。所以适宜的教学情境是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运用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领其情,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能力。
3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还应该运用美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道德情操的陶冶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我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着力刻画、揭示人的灵魂美——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的美。我在上三年级《画画我自己》这一课时,让学生照着镜子夸自己,说说自己美在哪里,一位脸被烫伤的小女孩对着镜子说我的外表很丑,但我的心灵很美,所以老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我。又如我给三年级上《我是一个小帮手》这一课时,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在家、在校都会帮家里、班上做些什么事?劳动后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启发学生领悟劳动的来之不易,激发了孩子们对劳动者心灵美的敬佩之情。此外,我还经常运用艺术的手段,如唱歌、跳舞、绘画、听音乐等来熏陶孩子的心灵,强化道德意识,做到情理交融。孩子们边歌边舞,陶醉在美的旋律之中,积极的、健康的、高尚的、美好的道德情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陶冶之下,逐渐在孩子身上形成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如果没有美育的渗透,是决不会取得成功的。
4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要以孩子的生活为基础
因为孩子的品德和社会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儿童不断成长的历程中,他们通过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段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做一名教师,要从学生的“以学定教,顺学
而导”组织教学活动,处处树立榜样,以榜样为力量,以榜样为镜子,以榜样为旗帜。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教师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坐标,带动学生积极健康快乐成长。如何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形象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作用,我认为,首先要做到列举的事例要生动感人。如学到《老师,亲爱的老师》一课时让大家讲讲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诲人不倦”;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故事。再说说我们眼中的老师的工作,演一演我是小老师。同时在介绍榜样人物的精神之后,总要联系班级实际表扬一个或几个先进同学,哪怕是点滴的闪光思想或微不足道的榜样行为,都抓住不放加以宣扬。这样容易使道德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和模仿。最后,要做到讲述榜样人物动人的事迹与分析榜样人物闪光的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总是先模仿榜样人物的外部的行为表现,再体会其内心思想,先从机械式的模仿再到独创性的模仿。教师应让孩子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来构建孩子的道德。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行为上模仿,培养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的道德行为。使他们的生活学习行为同时得到提高。
总之,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使《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思品课堂,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与生活体验间建立一种彼此密切的联系,使教学内容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真正达到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从而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不仅是思品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师所要追求的教学境界。
杜俊: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老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使课堂融入更多的“多彩的生活”,即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都要以生活为中心,实现来源生活——活化教学——回归生活。唯有如此,方能构建起高效的思品课堂。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就要进行教学前构思——备课体现生活化,预设展现生活化。就这一点,哪位教师先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李世红:我理解的备课体现生活化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从学生生活中寻找课堂教学的素材,捕捉生活实际,进行精妙的加工整合,这是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的载体。如我在进行九年级《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一课的教学时,针对目前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粒粒皆辛苦”只知道吃穿要名牌,相互送礼要档次,在学校食堂就餐,包子馒头吃一半扔一半,饭菜吃两口就倒掉的现象,我组织班里的摄影爱好者跟踪拍摄学生每日就餐、生日宴请的情况,并拍下父母在夏日炎炎的农田里挥汗如雨的劳动场景,课前将拍到的画面进行一定的加工、整合,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望着一片狼藉的饭桌,再看看辛劳的父母,倍感惭愧。我抓住这一教学契机组织讨论: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气氛热烈。课后,我欣喜地发现,生活中的攀比现象明显减少,学习上的竞赛正积极展开。
黄爱琴:李老师在教学前构思中巧妙地挖掘加工整合教学资源,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我认为课前构思我们还不要忘记联系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做到联系生活立体化的同时,教学预设展现生活化。我在讲九年级《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一课时,设计了如下问题:调查857农场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我们学校及我们自己家中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存在的原因有哪些?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857农场因我而美丽,我能为农场精神文明建设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与农场具体问题的结合,在学生调查反馈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内容的学习,促进知识的迁移,达到了明理、启思、慎行、悟德的目的。
杜俊:的确,课前构思中充分挖掘教材已有资源,对已有的资源作切合实际的适当的加工整合重组,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材的利用率,而且也为学生的知行融合搭起一座桥梁。但是,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课堂才是真正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平台。那么,审思我们的教学过程,各位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注重课堂生成重现生活化这一问题又是如何把握的呢?
赵熙秋:我认为要想让教学中洋溢生活的气息,要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要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加强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讲《两代人对话》这一课时,我将这样的社会现象推向课堂,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帮忙做家务,便试着拿奖金做“杠杆”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一次两次还灵验,可以后就麻烦了,不给奖金就不干,给少了还不愿意干。家长们都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懂事。针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我将思品课设计成一堂辩论课,孩子们观点大体有3种。第一种认为主动承担家务既可以体现孝敬父母,也可以培养与父母的感情,所以他们认为向父母索要奖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二种认为家长以奖金做“杠杆”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有助于从小培养我们的理财观,培养我们对劳动的兴趣。第三种认为家长的奖励不应该是物质的,而应以精神奖励为主,比如可以陪孩子旅游等。这样的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更为有效,我针对这3种情况,进行适时引导,让他们真正明白这件事情没有对与错之分,不管有无奖惩我们都要积极主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减轻负担,用自己的劳动成就人生。可见超越课堂、走向生活、实现教学资源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才能体现教育的实用性。
陈立红:赵老师采用辩论赛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不是被动和灌输知识,而是一种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选择,去行动,突显教育效果。其实,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借助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喜闻乐见的生活化的活动,如情境表演、辩论赛、社会调查、记者采访、出谋划策等形式更有助于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还能让学生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
杜俊:针对刚才两位老师的做法,我觉得生活化的课堂中,也不要忽略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尊重,更不要忽略学生品德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须要通过连续性、渐进性、系统性的教学行为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黄爱琴:说到连续性、系统性的教学行为,我认为,一节课的课尾不能戛然而止,而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记得讲《难报三春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我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来一次问卷调查,但安排在课前还是在课后一直犹豫不决,我把想法发到网上和大家研讨,最后很多同事都认为放在课后更能使学生切身感受父母的辛苦。
这份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
“爸爸妈妈每天早晨几点起床?“起床后干了哪些活? ”“春天种地时爸爸妈妈几点起床?”“爸爸妈妈在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难?”“爸妈最大的烦恼是什么?”“爸爸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我们农场的学生家长多数是种水田的,春育秧,夏洒药,秋收割,冬打粮。特别是春天育秧,家长们大多早晨两三点起床,每天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才回家。学生在调查父母的工作情况后,体味了父母的辛苦与难处,课上汇报中他们深深反思自己的言行,避免了以往那种要面子的攀比心理,我进一步疏导教育,水到渠成地为布置下一步“用行动感动父母”的实践作业奠定了情感基础。
李世红:黄老师在《难报三春晖》一课中恰当地将课堂向生活实践中延伸,让我想起那句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认为大家在打造生活化课堂时,不要忽略了思品课的主旨体验和实践,不要忘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杜俊:李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我们构建 “生活化”课堂应该是 “感悟(创设情境)—体验(合作探究)—明理(活动小结)—导行(拓展延伸)”的教学过程。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导行,布置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延伸课堂教学,形成辐射力,才能真正实现思品课的知行统一。
陈立红:杜老师说“导行”,让我想起我们在学习《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一课后,我们团队的同事们相互借鉴,我采取的方式是号召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借助“帮困结对”“赈灾助学”等活动实施教育,通过“献一份爱心”“做一日劳动”等体验活动,将课堂教育渗透到社区、家庭,鼓励学生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爱心与责任”转化为自觉行动,人人身体力行、有责任感、有爱心。在爱心结对活动中,学生们淳朴的同情心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有的把结对学生接到家里一起学习生活一段时间,有的送去学习用品和书籍,还有的甚至利用假期体验生活,他们经常互通书信,切磋交流学习心得。在互帮互爱的交流中,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了提升,这比简单的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杜俊: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教研论坛暂时告一段落,刚才大家研讨中所谈的各自的生活化思品课堂三思的做法与体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究、丰富、完善。最后,请各位老师用精练的语言分享一下本次研讨中你的收获与感悟。
李世红:构建生活化课堂应有3种境界:教学设备合理安排与使用的场境,师生交流的情境,营造民主和谐氛围的心境。
赵喜秋: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体现“三适”即:适应课标,适度选材,适合教学目标。
黄爱琴:教学过程中的“三精”更能体现生活化课堂的有效性。即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对课堂动态生成的精当把握,精致教学中的剖解点拔,都会提升学习效果。
陈立红:生活化课堂要我们教学效果追求“三度”:教师知识宽度,学生参与厚度, 师生交流中达到解放学生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时间的温度。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枯燥无味,它将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有力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把视觉、听觉调动起来,集中注意力,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讲究语言艺术,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教师教学和与学生沟通的重要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语言艺术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教学语言水平高,语言正确精练,严谨流畅,幽默含蓄,会深深地吸引学生。因此,教师在讲课时,既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又要注意语音的快慢、强弱,音调的变化等。例如在讲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强语气,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当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强化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跟着老师的表情、跟着老师的步伐,跟着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走下去,提升他们的学习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引用名言、典故,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在政治教学中,利用名言警句、故事、典故等来说明某些基本知识点时,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往往在这个时候,我都能感觉到学生的眼睛会齐刷刷地看着我,注意力无疑全集中在我讲述的内容上。在教学“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时,我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和蜀国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由学生体会对待挫折的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和作用。
四、创设教学情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所谓创设情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景,使学生处于特定情境之中,获得表象,从而自然感悟其中的情与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味的讲授说教,容易使学生厌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思想目标的统一。例如,在教学法律常识时,让学生设立模拟法庭,学生兴趣很高,注意力高度调动起来,踊跃参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制观念。 五、理论联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并不是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而是纯粹的政治理论容易使学生厌倦,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选取材料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选取典型性、时代性强的材料,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促使其积极思考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时,联系到刚刚发生的5.12四川大地震,地震中虽然有不少学生遇难,但也有许多同学成功脱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紧接着适时提出问题,这些同学为什么能够脱险,主要原因是什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巧用突发事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一、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给学生提供一个五彩斑斓的阅读时空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种现象,学生在课余读一些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废寝忘食,甚至于在课堂上偷看。这就使不少老师困惑不解:为什么语文课进行文本分析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很难投入,甚至厌恶、害怕呢?为什么学生看了那些书籍后,能眉飞色舞地与同学交流,而课堂上分析到语段,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不愿意回答,即使勉强回答,也是语言干涩,很难达到教者预设的答案?同样是阅读,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其实,只要我们静心反思,就会发现,学生在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过程中,没有课堂上老师预设的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悦、自由,是一种主动感悟与赏析。这个过程是愉悦的、兴奋的、快乐的。
课程标准提倡扩展阅读面,扩大阅读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的确,阅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對不可能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而自主阅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当然,自主阅读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结合语文素养的形成,适当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要从语文课时中划出一定比例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这些作品,从而打破传统观点中语文课一定是分析讲授课的观点。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_定的指导,建议(而不是强求一律)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對作品作适当的评价。在学生广泛涉猎和阅读的基础上,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或学校的读书报告会、文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那些喜欢读书、读书量大的同学在活动中崭露头角,获得成功的快乐,并因此去影响其他同学。
当然,我们无法回避一个现实:现行中考高考仍然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每个学生都要过这一关。但是,笔者二十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证明,自主阅读不但不会影响中高考的语文考试成绩,反而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学底蕴,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笔者的学生中考语文成绩遥遥领先于同学校、同地区的其他教师。
二、赏为主、析为辅的课堂阅读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多年来,语文课总是以教师讲析、师生同析、学生分析的教学手法为主,这样的语文课,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精神倦怠,课堂氛围沉闷,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变成了令师生恐惧的“木乃伊”。
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三个维度之一,远远超越了原有的“语文能力”的范畴。这一维度的形成,绝對不是對文章字词句篇的物理性分析所能实现的,要重视学生對文本的阅读感受,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包含着的浓烈的情感色彩,使之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對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内容、理性思考等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文本的赏读是达成这一目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在读与赏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陶醉于文章精彩的文字、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之中,—方面又有发表自我见解、独特体验的机会,愉悦之情定会油然而生。当然,仅仅停留于“赏”的层面上是不够的。教者要从感性阅读出发,逐步加强理性成分,适当引导学生對文本进行理性分析,向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理性分析文本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文本精髓,获得更大更多的阅读。
三、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對文本的独特体验,使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成功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它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特别强调阅读主体的个性体验,其中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有多处:“自己的积累”,“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学生之所以在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时能进入如痴如醉的忘我境界,主要是因为他對文本有自己独特的、与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体验。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者总是将学生的阅读行为纳入教学设计所预设的轨道中,逼迫学生就教者设计的题目反复“探讨”“分析”“归纳”“总结”,以达成教师备课时拟定的“答案”,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而产生的對文本的个性体验就会被否定和抹杀,其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被束缚到一个固定的框架中,这是一种真正的痛苦。
真正的快乐阅读应当建立在这样的层面上:学生的阅读行为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他们具有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权利,具有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和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权利,具有作为平等一员参与课堂教学、陈述自己或修正他人观点的权利,具有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而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等不公平评价、待遇的自由和权利。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同时,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张扬个性,尊重独特体验,不是言过其实地對学生大加褒奖,更不是鼓励学生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胡说海吹。问题的回答应当基于一个基本的标准,即文字所蕴涵的最基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對学生答案中的个性化、合理的感悟应给予充分肯定,對牵强附会、不合情理的部分应给予纠正。對阅读理解有困难的作品,教师应当给予适度的点拨,提供一定的辅助资料。
四、合作与探究结合,给学生搭建和谐协作、共同进步的快乐舞台
因此,近几年每学期开学,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笔者都留出几节课作为活动课时间,内容包括展示、知识竞赛、辩论,还有观影活动。通过多次尝试发现,紧扣教材教学目标而使用影像资料,会使思品课更为灵动,更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影视资料与思想品德课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呢?就做过的尝试,笔者谈谈思想品德课上对影视资料有效运用的一些做法、想法。
一、案例:由《街头日记》探讨教育之美
以人教版八上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的第一框题――《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为例。笔者在备课时选择了一部以真实故事改编的美国影片《街头日记》(又译作自由作家),期望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力量。
选定电影之后,首先做了指导工作。“因希望而接近,因信任而改变”――这是选择这部电影时,给学生的宣传语。同时进行简单剧情介绍。
在学生看完电影之后,笔者做了一个话题分享:
①片中学生羁骜不驯的原因有哪些?艾琳老师做了哪些尝试?你喜欢哪一种?
②你最喜欢电影中的哪些镜头和台词?为什么?
③你看完这部电影,有怎样的感受?(一句话或微博影评)
④至今为止,你喜欢的老师有多少?喜欢的理由(或者老师的特色)?
⑤你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地位重要吗?为什么?
⑥请你课后做一个小调查,了解你的老师在课堂的背后做了哪些事?
所有话题的设置,都围绕课本,紧扣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电影这一媒介,收获自己的体验,通过自己的体验再收获教学目标。对比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主讲“老师是一伟大的职业,老师有金子般闪闪发亮的心……”这一类说教型教学方式,“捕捉影像”进思想品德课课堂则更让学生有新鲜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体验。由影视资料带入情境,引导学生从间接到直接体验感悟,进而影响灵动课堂,“教育之美、教师之美”,已经不再是枯燥的说教。影片中的教育教师的美和现实教育教师的美会自然在学生心里接轨,这种美无须强制说服,这一系列的过程是自然而实在。契合新课标中“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要求。
在经过多次尝试后,笔者发现,利用影视资料进思想品德课堂,最直接的感悟是:改变了思想品德课的枯燥乏味沉闷,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较大的帮助,对重点、难点的突破事半功倍。从最终的效果上来看,影视资料的使用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和感悟书本知识,延伸课堂到课外。
二、原则:引影视资料遵循教学之本
1.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观影活动不得太随意,选择的影视资料要能针对某一或某几个知识点。如《风雨哈佛路》展示奋斗之美,针对初一教材的“自强、挫折以及坚强”、初二教材的“与父母的关系”等知识点。《可可西里》展现捍卫之美,针对初一教材的“珍爱生命”、初二教材的“维护生命健康、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等知识点。影视资源的运用只有服从、服务于教学目标,有针对地解决教学问题,才能避免教学中使用影视资源的盲目性、随意性。
2.时代性
时代性是指教师在选择影视资料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生活的时代与环境。我国有很多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但在选择影片时还是需要关注时代性。以《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为例。最先考虑的有《凤凰琴》《美丽的大脚》等优秀的国产电影。但教学中未用,原因在于毕竟学生年龄比较小,知识和经验不足以让他们理解那些优秀教师的举动。就像一个故事:爷爷告诉孙子,当年没有饭吃。孙子充满同情且不解地说,你可以吃麦当劳的呀!时代相近,理解更易。当一部影视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影视作品中人、事的理解,甚至不能公正客观地作出评价。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经验与历练的增强,学生会理解《凤凰琴》《美丽的大脚》等优秀影片的内涵,会感悟到教师在艰苦环境里的对教育的坚守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适宜性
适宜性是指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程度、身心健康等。仍以《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为例。对比这几部优秀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蒙娜丽莎的微笑》《死亡诗社》《心灵捕手》,这几部都是关于教育的电影,都展示教师对职业的坚守,对教育的追求。显然《放牛班的春天》最能引起共鸣,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程度。《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死亡诗社》都是反传统教育,前者是在传统教育中追寻教育理想,后者是被压迫的反抗传统教育的悲情课堂。笔者个人认为这两部电影从年龄特点上看,更适合教师看。而《心灵捕手》更多的是心灵的导航,影片中有大量的心理学引导片段以及专业心理学术语。如果没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而言,只能大概了解一个“问题天才”的转变,看到的就只是热闹,看不到的心灵导航的过程。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对学生认知程度有点高了。另外,《心灵捕手》有不同的翻译版本,笔者曾看过一翻译版本,内有大量不文明语言及不适合学生观看的镜头。因此,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但要选择适合的电影,还要选择适合的版本。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学会选取剪切影视片断等技术。只有教师去把关、审核,才能给学生真正有帮助的、健康的影视作品。
4.指导性
指导性是指在观影前教师要对影片的时代背景、主题、影片本身的影响以及影片中出现的学生可能不懂或未知的领域进行是适当介绍。观影指导到位,对学生理解影视资料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目的也会实现,即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品德课中理论性较强的重点和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感悟性
感悟性是指对影视资料的感悟以及由其延伸到课本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感悟。新课标指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形式主义。感悟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一句话影评(以最精炼的语言,来描摹观影的感受)、口头影评(也包括话题分享)、微博影评(主要在字数上有要求,150字、200字等)等。
例如:在《街头日记》中,话题分享的过程,让笔者和学生都很享受,节选部分影评:
(1)一句话影评:
生1:教书有方,育人有道!
生2:教育,远不止于课堂!
生3:教育,改变的力量!
(2)微博影评:
生1:因为真实,所以动容。艾琳老师的心路历程包括了勇敢、包容、善良、真诚……也包含了困惑、失望、难过,甚至害怕。但,没有退缩,这是全电影的闪光点。
生2:狭小的日记,却是思维的广阔空间。拯救自己的灵魂,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但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力量。日记,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尊重与交流。
而学生谈到之前喜欢的老师,每一位老师的形象都被描摹的栩栩如生。在深情中分享人生体验,在体验中升华教学目标。之后的实践操作,笔者没有做过多要求,但是收获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
生1: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了某老师备一节课花费的时间:准备资料、课堂教学设计、备课笔记整理、课件制作、视频选择及剪接、作业布置、课堂延伸等花费的时间比一节课长了好几倍。结论:讲台前45分钟,讲台下可是几倍的功夫。珍惜老师的劳动、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