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早教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我们坚持以服务于家长的主导思想,以促进婴幼儿发展为本指导思想,根据家长的需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提高家长科学养育能力,开启潜能,使宝宝健康活泼的成长,使0-3岁散居婴幼儿受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同时也不忘提高我们老师的早教指导能力。
二、现状分析:
1、上学期参加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这足以看出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了,从参加活动的孩子的月龄来看,小月龄的孩子人数也在逐步增加,因此本学期设计游戏时对月龄段的考虑应该再仔细些。
2、从每次陪同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家庭成员来看,其中奶奶占多数,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早教指导员应该给不同的家庭成员提供不同的指导内容、指导方法。
3、由于我园的新教师占多数,因此在活动中的指导能力还不够,本学期有必要继续组织新教师学习《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使她们更好的了解这月龄段的孩子,以便能在活动中更好地进行指导。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继续做好亲子活动的宣传工作。利用发邀请涵、到相应街道贴通知等形式,提早让家长们知道我们的活动,并能安排时间带孩子来参加。
2、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调整,提高早教工作的有效性,使早教工作更科学化、合理化,以适合家长的需要。
3、继续完善0-3岁的婴幼儿动态发展档案的建立。
4、继续丰富游戏内容与形式,对于小月龄的孩子我们更多创设机会让家长的互动游戏,而大月龄的孩子则以丰富的游戏形式使其进一步感受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5、继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习婴幼儿知识,掌握与婴幼儿家长沟通的技巧,提高教养水平,提升工作的责任感,把工作做到细、做到位、做扎实。。
6、利用我园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邀请0-3岁的孩子一起来参加,如:“夏雨幼儿园六一节活动”等活动,使他们更加熟悉幼儿园、更加喜欢幼儿园。
四、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夏雨幼儿园早教指导站的工作计划。
2、开展早教指导活动。
四月份:
1、开展早教指导活动。
2、组织教师学习《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五月份:
1、邀请0-3岁的孩子参观我园的“艺术节活动”的展示作品。
2、向家长发放科学育儿知识。
六月份:
1、向家长发放科学育儿知识。
2、早教指导工作小结。
幼儿园早教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根据《xxxx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xx教基[xx]48号)的要求,积极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依托家庭、社区,对所在社区0-3岁婴幼儿的教养者进行指导服务为宗旨,以提升社区0-3岁儿童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促进儿童早期身心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进一步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扩大幼儿园早期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运用丰富多样的早教指导形式对辖区内0—3岁的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开展早期教养指导活动,切实提高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的受教育率,促进0-3岁早期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工作目标
1、宣传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有效促进社会对0-3岁儿童早期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基本知识的了解,全面提高全县0-3岁儿童家长或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水平。
2、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服务活动,使家长更乐于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帮助家长掌握0—3早期教育的科学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育儿经验。
3、加强早教师资力量的培训,培养和建设从事0-3岁儿童早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设计、组织、开展早教指导工作的能力。
三、工作措施
1、组织广大幼教工作者认真学习、执行《xxxx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原则、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方式,不断提高早教育儿理论水平与指导能力。
幼儿期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期,有关幼儿个体发展,身心发展习惯等都有很大影响,比如:个性的发展,与同伴友好的交往、语言学习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等等。所以在幼儿教育的阶段,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加以引导与支持。同幼儿成为好朋友,形成互主体的师生关系。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二、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的指出了: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不管是公办的还是私立的幼儿园都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地理、社会、人文情况进行不同的具有特色的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的关键期,并对幼儿实施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是每个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该阶段的儿童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幼儿时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期。儿童早期教育对儿童人格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个时期的幼儿个性慢慢开始发展,并且也具有很强塑造性。但这个时期的幼儿,他们的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完成,孩子们的自我评价主要依靠成人主观的自我评价,而不是根据具体的事实,通常情况下,孩子们会高估自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隐藏。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并加以引导,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发展,有同伴友好相处,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对幼儿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幼儿时期是养成习惯的重要期。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这句话说明了幼儿教育对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阶段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准则,知道有事请教老师,饭前便后洗手,遵守社会行为规则,能够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当中,能够为他们坚实社会的基础。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与人相处,适应社会的发展。如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同伴友好相处,对人有礼貌等等? .
3.幼儿时期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期。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给年幼的孩子起到促进作用,启发幼儿,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开发幼儿多元的潜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幼儿的优点得到发挥,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时期大脑迅速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智力与教育同时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有密切的联系。父母、老师对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施以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为以后幼儿在学习生涯和工作中都能起到积极地作用,实现其人生价值。
4.幼儿时期是形成兴趣的重要期。培根说过,伟大的人物的事迹激励年轻人远比所有的教育,带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性格、气质、能力和道德品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幼儿产生影响。同时父母对孩子学习兴趣有正确的培养,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对幼儿进行培养。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的的环境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人的学习兴趣是对知识的向往,并且在幼儿阶段表现比较明显。在行动的反馈过程中,是学习的需要,动机,愿望得到提高。这就是学习兴趣产生。俗话说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同样,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应该知道如何找到孩子的兴趣,激发兴趣,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关键词:成长;早期教育;正确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01-02
在现实中,有些教师和家长把传授知识作为幼儿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家长把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幼儿园则把考察幼儿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这些家长和教师没有认识到幼儿阶段的个性和谐发展对幼儿一生发展的影响,更没有意识到,在幼儿阶段过分强制的知识技能的训练,牺牲的是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付出的是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高代价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点是以儿童发展为本,处处体现了幼儿教育要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最重要基础:发展幼儿对自己、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正确的早期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早期教育对幼儿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的意义
幼儿的早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而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龄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这种影响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早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世界上的一些成功人士认为自己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学会与人分享、合作,助人为乐、学会宽容、诚实。相反,如果幼儿在早期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及人格品质,后续阶段的社会化就会出现困难。据一些研究表明,早期行为、性格发展不良的儿童,在学龄阶段更难适应学校生活,他们交往困难、厌学、逃学、纪律问题和少年犯罪率更高,成年时期更容易出现情绪、交往障碍和行为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走上犯罪的岐途。
幼儿社会性、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园是一所省级幼儿园,最近几年来,在普及学前教育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做了很多的投入。我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个体素质。我园的幼儿教育已经从重知识教育、智力开发发展到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了与家长达到共识,我们经常开展有意义的亲子游戏活动,举办有关素质教育的家长讲座,使家长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明白和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才是正确的。以前,大部分的家长接出孩子后,总喜欢问:你今天学到什么了?而现在,大部分的家长则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开不开心,与小朋友相处得怎么样等等。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用爱心与他人交朋友,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懂得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关心爱护比自己年幼的朋友,懂得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等。培养幼儿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孩子懂得最基本的常识,懂礼貌,不任性,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等优良个性品质,也是广大家长的心愿。在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上,我园遵循的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原则,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早期教育对幼儿的认知发展的意义
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时期是学前期,这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虽然处于学前期的幼儿发展变化迅速,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这种发展特点只是说明了婴幼儿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要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响。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过于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和适宜的学前教育的缺乏,会造成儿童的认知方面的落后。据报载:最近,广东有位父亲采取与众不同的早教措施――圈养式早教。他把女儿西西留在家中,请了个有幼教经历的小女孩作为女儿西西的家庭教师。开始学习的内容是识字。3岁左右的孩子便识字800多个。接下来学习写字、组词造句写日记。西西的主要教材是小学课本,学了四个月后,便学完了一年级的两册课本,掌握的词汇已远远超过一年级的要求。西西的父亲认为,由于他重视对女儿进行智力方面的教育,反而忽略了对女儿的爱心教育,很少看到女儿会怜悯幼小的生命。同时还忽视了培养西西的动手能力,玩橡皮泥、堆积木、玩球类,这些很需要手脚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项目,西西做得比同龄人要差。西西父亲还说,女儿非常任性,而我们却采取姑息态度,这对她良好习惯的养成起了非常负面的影响,虽然快5岁了,每餐饭基本上都要大人喂才能完成,吃饭时也跳来跳去,一刻也不能安静。这位父亲的填鸭式的早教方式无疑是拔苗助长,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单纯对儿童进行机械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内在的学习动机,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而且会使幼儿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我园致力于幼儿“在认知、语言和思维操作等方面发展得更好”。我们杜绝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把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强加到幼儿园孩子身上,因为我们知道,儿童大脑中的神经键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孩子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不可能来自被动式的说教,对孩子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我们开设了“娃娃家”、“音乐角”、“认知区”、“科学实验区”、“美工操作区”及角色游戏区域。走廊上挂着孩子和家人的照片,墙上贴着美丽的图片,玩具柜里摆着孩子从家里带来的私人玩具……在生成主题活动中,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轻松愉快地探索着生物界的小昆虫,自然界的自然现象,憧憬着有朝一日到海底世界遨游……在科学活动中,孩子们的小实验做完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意犹末尽。美国“发展适宜性教育”的研究成功表明,适宜的、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学前教育能够积极地促进儿童的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性、学习动机、求知欲、自我效能感等的发展。因此,正如美国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组织1999年的研究指出的:早期教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儿童将来的认知、语言和智力发展水平;成人对儿童恰当的关爱、支持、鼓励和引导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日后认知与智力的发展。
三、早期教育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儿在经过小班、中班、大班这几个阶段后,摆在他们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去上小学。如何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做准备呢?其实,在大班阶段,我们就已做好社会适应能力、前读书学习、前数学学习等方面的准备。而注意力的培养较小班中班而言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幼儿阶段的注意是无意注意,这种注意主要靠环境中新奇、有趣的事物引起。而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他们学习时需要依靠自己意志的努力。如果幼儿注意的水平比较低,上学后要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因而,在大力发展幼儿的无意注意的同时,我们逐步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并在活动中训练幼儿的专注能力。
有少部分家长认为,我们幼儿园不教孩子识字,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上小学在学习上跟不上,因而要求老师最好能教一些小学的知识。我园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愿望,把握分寸,简单教幼儿学些拼音中的韵母,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等等,有目的地做好知识点的衔接。但这并不是要求大班幼儿学习多少小学的知识,使他们占有知识方面的优势,在起跑线上比别人先起跑;而是通过给幼儿一些零星的知识点,引起幼儿更大的学习兴趣,产生更强烈的上学愿望,在他们真正上小学时能与新教师产生更好的“认识共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除了智力方面的衔接,非智力方面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单止要把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输送出去,更重要的是要把有良好品质的孩子输送出去,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丽娟 胡娟 洪秀敏.论学前教育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03,(1).
[2]姚伟.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以儿童发展为本[J].早期教育,2002,(3).
[关键词]早期教育;家庭需求;0-3岁婴幼儿: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6-0043-04
建立并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教服务机构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上海市在国内率先整合多方力量,初步形成以社区为依托,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向家庭辐射的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机制与网络。作为一项公共事务,上海市早期教育服务具有依托行政机构自上而下管理的特点,推广和执行力度较强。但因为是初创的事业,也面临积极性不够、资金缺乏、服务能力有限等困境。本研究试图从0-3岁婴幼儿家庭对早期教育服务的需求与期望出发,由下而上地考察上海市的早教服务,以期为完善早教服务提供有益参考。
一、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调查工具为自编问卷。调查对象为上海市徐汇、浦东、青浦等共8个区县的0~3岁婴幼儿家庭。共回收有效问卷574份,以父辈家长填写为主(占62.9%)。被调查家庭婴幼儿男女比率分别为47.9%和52.1%,其中独生子女占86.2%,非独生子女占13.8%。
二、调查结果
1 婴幼儿家庭有早教需求,但真正接受早教机构服务的还不多
调查表明,目前上海市婴幼儿家长普遍意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对此有一定需求,比如96.2%的家长表示愿意参加各类早教活动,75.4%的家长希望能够就近参与早教活动,11%的家长表示会积极寻找优秀的早教机构。然而,调查发现,需求和实际存在一定差距,被调查的家庭真正接受早教机构服务的并不多:目前0-3岁婴幼儿大多散养在家中,77%的婴幼儿完全在家接受照料,仅12.2%的会在双休日参加亲子教育课程,3%的进入半日制托班,7.8%的进入全日制托班。
2 婴幼儿家长缺乏早教知识,家庭内开展早期教育活动存在困难
调查显示,54.5%的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在家庭内开展早教”,对婴幼儿的发展特点“不了解”“不清楚”的超过半数(53.1%),有的家长表示“以前说孩子不好教,现在是根本不会教”。郊区婴幼儿家庭更缺乏早教知识和经验,63%的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在家庭内开展早教”,41.5%的家长“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感到困惑,无法理解和有效引导”,另有30%的家长表示,“对照同龄孩子的发展水平。为自己孩子的发展感到焦虑”。2010年上海市妇联儿童部和上海市亲子教育研究中心公布的《亲子教育研究报告》提到,上海约80%的父母并不清楚该如何获取科学的育儿知识。
调查表明,家庭内开展早教也存在不少困难。11.1%的家长表示“工作太忙,育儿心有余而力不足”;37.3%的家长表示“让祖辈带养,安心放手”;20.6%的家长表示“有空就参与育儿”;仅28.9%的家长表示“回家后,就陪伴孩子”。虽然近八成的被调查家长表示“早教主导人是父辈家长”,但真正完全承担起早教责任的父辈家长并不多,隔代教养现象十分普遍。原因有二,一是父辈家长工作较忙,时间有限;二是很多父辈家长对承担教育责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将此责任交付给他人。16.6%的家长认为早教的关键是“早教老师”,16.1%的认为是“专家”,17.8%的认为是“孩子本人的配合”,仅49.5%的认为早教的关键是“父辈家长(主要照料人)”。
3 社区早教资源不够丰富,可利用率和普及程度不高
调查表明,上海市社区早教资源不够丰富。所在社区附近“有托幼机构”的有54.2%,“有早教服务机构或指导中心”的有41.6%。由于公办早教机构容纳度与服务能力有限、民办早教机构费用昂贵等原因,不少家庭附近虽有早教机构,却没有享受早教服务。可以说,上海市0-3岁婴幼儿家庭可用的、合适的早教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进一步访谈得知,有限的社区早教资源的可利用率和普及程度也不高,仅有55.1%的家长曾带孩子参加过社区/街道早教中心的活动,其他参加过的早教活动要么是附近民办早教机构组织的,要么是附近幼儿园组织的。另有25.4%的家长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机构组织的早教活动。
目前早教市场的高收费也是导致早教服务难以普及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家长对早教服务中的托管服务、亲子活动/课程以及以儿童学习/游戏为主的课程等趋之若鹜,但八成家长表示能接受的早教费用低于60元/小时,这与目前上海市社区早教机构50-100元/小时、民办早教机构100-150元/小时的收费标准存在明显差距。许多普通收入家庭只能对早教机构望而却步。
4 家庭、社区中缺乏适合婴幼儿活动的专门场所
家庭与社区是0-3岁婴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然而,上海市家庭中适合婴幼儿活动的环境与资源有限,社区中适合0-3岁婴幼儿活动的专门场所或公共设施(除了早教机构)也几乎没有。
调查表明,有43.6%的家长表示允许婴幼儿任意探索家庭的环境,21.8%的家长为婴幼儿开辟了游戏活动区域,仅6.1%的家长为婴幼儿提供了独立的儿童房间/游戏室,尚有28.4%的家长表示家里没有婴幼儿专用的活动空间。因为家庭居住空间有限,上海市区的婴幼儿比郊区的婴幼儿更缺乏专门的活动场所。
社区缺乏供婴幼儿嬉戏的场所是被调查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占46.2%),仅41.8%的家长表示社区附近有儿童游乐设施或场所,如滑梯、广场等,但现有的游乐设施基本不符合0-3岁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访谈得知,目前上海市0-3岁婴幼儿家庭经常去活动的地方主要是社区中心绿地(占49%,但各类宠物的活动使绿地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健身区(占45.6%,但成人健身器材对婴幼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公园(占39.7%)和儿童游乐场所(占38.7%,但现有的游乐设备基本不适合3岁以下婴幼儿使用)。
三、讨论与分析
1 现有的早教资源难以满足民众对早教服务的迫切需求
根据近年来的人口统计及预测,2007~2017年,上海市每年有近50万0-3岁婴幼儿。截至2007年。上海市18个区县建立了社区早教指导服务中心,下设412个早教指导站(点),并依靠托幼园所建立了面向社区、服务家庭的早教服务平
台。从0~3岁婴幼儿数量与早教机构数量的配比情况看,上海市0-3岁婴幼儿家庭可以利用的早教资源还是相当缺乏的。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完全依托幼儿园开展早期教育指导工作可能面临无法落实的困境。一是由于近年来生育高峰的到来、非户籍人口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等原因,入园难、入托难已是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幼儿园首先要解决的是3~6岁儿童入园问题,因此,无法保证18个月~3岁的婴幼儿入托。换句话说,对在园幼儿趋于饱和、资源紧缺的幼儿园来说,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服务会显得有心无何彩平:从家庭需求看上海市0~3岁早教服务力。2010年10月,上海市人大没有通过上海市妇联史秋琴代表提出的“关于幼儿园招生向下延伸至18个月的建议”,原因就是持续多年的高出生率导致现有的托幼机构远远满足不了众多家庭的入托需求。
2 父辈家长职责不明,改变家长观念成当务之急
调查显示,祖辈家长是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的主力军。目前,上海的许多社区已形成了一个个颇具规模的“祖父母一孩子圈”:祖辈家长带着孙辈玩耍,难得见到年轻父母的身影。有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父母(占54.6%)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足3小时,而子女渴求父母多陪伴玩耍的比率高达85.9%。
在西方发达国家,学前教育阶段父母是主要责任人,早教服务机构起辅助父母教育子女的作用。而在我国,家长更注重早教机构对孩子的影响。早期教育应提前到3岁之前的观念普及之后,不少家长只是期待能够选择到合适的早教机构来托管孩子,或者期待在早教机构实现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的目的。大部分家长有意无意地把早期教育的责任人认定为早教机构及教师。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家长(尤其是父辈家长)的早教观念,帮助家长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应承担的早教职责。
3 依托社区提供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是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早教机构基本上都是以社区为依托,面向儿童、家庭提供各种服务的。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教育、文化、娱乐设施以及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幼儿家长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如美国的早教班通常是由社区举办的,参加人员可能就是十来个邻居。而且,美国的社区、公共绿地、商场等大多有免费儿童乐园、沙坑之类的供儿童玩耍的场所。在英国,很多社区专门建立了“社区玩具图书馆”,以0~5岁儿童为服务对象,并把家长也纳入教育指导范围。在日本,社区的幼儿教育设施很丰富,有专门为儿童设立的儿童馆、儿童咨询所、保健所与保健中心等。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传统的大家庭转变为核心家庭,原来与工作单位挂钩得到的一些福利和服务已经消失,社区的概念则被日益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逐渐扩大,社区资源的利用也受到居民关注。家庭与社区的关系日益密切。调查表明,大部分家长愿意就近选择早教指导服务(占75.4%),超过六成的家长首先选择“社区儿童活动中心”。从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开展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教服务是可行的,也是一种趋势。
四、关于建立并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教服务网络的几点思考
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教服务网络,是希望以此促进儿童的发展,满足家庭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最终实现多方受益的社区公共福利服务目标。目前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机构在功能定位上与“以社区为基础”尚有差距,早教服务现状与客观需求也有一定落差。有鉴于此,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立并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教服务网络的思考。
1 政府要重视早期教育服务,将早教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的工作职责范围
目前,我国尚缺乏以社区为依托的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专项政策,托幼机构、街道、社区等服务于家庭和儿童的职能部门只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政策,难以打破壁垒建立以社区为依托、家庭为基础、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早期综合服务模式。
因此,政府非常有必要制定关于社区早教服务的相关政策,比如出台一些经费支持亲职福利和配套服务的政策,从而减轻家庭育儿压力,促进早教事业发展。政府应将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纳入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将早教服务列为社区服务内容,给予人力、物力支持;将早教服务(包括服务内容、服务场地等)纳入文明社区创建的考核指标,以促使早教服务落到实处;要求社区免费开放已有早教资源,扩大受惠面。
政府还应协调教育等行政部门研究和制定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质量标准,建立早教服务工作评估督导制度,如制定早教指导覆盖率、家长满意度、社区早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等,以规范早教服务市场,保障婴幼儿家庭的切身利益,促进早教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2 社区要整合多方资源。因地制宜地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早教服务
目前,上海市各区县的早教服务是由教育局、妇联、卫生局和人口计生委四个部门联合开展的,虽然各区县的合作模式不尽相同,但最终落脚点主要还是社区。因此,社区早教资源的可利用率和早教服务内容的丰富性是婴幼儿家庭更为关注的问题。
社区可以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早教资源(如社区早教服务中心、幼教机构)和已有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等),在所提供的为民服务项目中增设早教服务内容。相较于社会上的其他公共机构或服务场所,社区早教中心或幼儿园的软硬件最适合0-3岁婴幼儿。社区幼儿园、早教服务中心若能适时对外开放,对婴幼儿家庭来说将是非常有力的支持,也能强有力地改变目前早教指导流于形式的局面。另外,社区可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早教服务,如提供早教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开展育儿沙龙活动,鼓励婴幼儿家长相互交流经验;邀请托幼机构专业工作者定期开展早教指导活动,等等。
3 调动家长积极性,提高其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因地制宜开展早教活动
关键词 托幼一体化 学前教育 整体化教育 必要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 托幼一体化的含义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托幼一体化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托幼一体化”就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统一管理主体和教育管理模式;也有人认为“托幼一体化”就是将幼儿园和托儿所形成统一的建设规划。事实上,幼儿园托儿所的办学规模在托幼园所设点布局的调整下逐步扩大,然而社会对0~3岁阶段婴幼儿的入托需求总量却呈现下降趋势,导致很多挂牌为托儿所的实体实际上已经成为只招收3~6岁阶段婴幼儿为主附设托班的幼儿园。考虑到社会就近入托的需要,对于只针对0~3岁儿童为主要招收对象的托班设点布局不能过分集中,因此将0~3岁阶段的婴幼儿招收与幼儿园作为一个整体合为统一的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实行托幼一体化体系的整体化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价值取向是为了重视0~3岁阶段儿童潜力的开发和科学教养,尊重早期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整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从而为早期婴幼儿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 托幼一体化的必要性
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提出后,引起了全国各地教育机构和教育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探索。其实,托、幼的年龄划分是人为的,因为我国教育历史的影响,0~3岁婴幼儿的教养和3~6岁婴幼儿的教养是由两种教养机构承担的,导致两个阶段的婴幼儿教育发生脱离的现象。下面主要从婴幼儿自主调节能力的发展以及教育角度的发展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托幼一体化的必要性:(1)婴幼儿的托龄、幼龄的发展过程应该是相对完整的,从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过程来分析,主要包括情绪调节、行为调节和注意调节三个发展阶段,是从遗传的影响和经验的吸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没有能力到可以胜任的转变过程,从完全依赖他人到自己来管理的渐变过程,最终发展到自己获取必要的能力来管理自己的过程。(2)从教育的角度分析,由于0~3岁阶段婴幼儿和3~6岁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限制和教育组织机构和形式的不同,0岁-6岁的儿童教育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实质性的制度化体系,托儿所阶段和幼儿园阶段教育应该实现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的一体化,深入、系统地研究契合婴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的教育模式,制定合理的托幼教育目标、内容和进程,从而使儿童能够从内心接受与个人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真正实现托儿所阶段和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自然的衔接和过渡,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3 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基本关系
(1)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实行0~6岁早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儿童的劳动力而是为婴幼儿以后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早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生活的过程,年龄越小,教育和生活的联系就越密切,如果早期教育仅仅是重视3~6岁儿童的教育而忽视0~3岁阶段的教育,就会扭曲儿童健康成长的正常的生活轨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早期教育可以成为儿童自己的生活,应充分了解儿童生活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需求和潜力,有利于其生命成长的教育。
(2)家庭和机构的关系。家庭是儿童重要的生活场所,其给予儿童的安全感和依赖感是教育机构无法企及的,无论是0~3岁的儿童还是3~6岁的儿童,家庭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无可代替的,在接受教育后,儿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教育机构,因此实现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就是建立家庭和机构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机制,通过家庭和机构的协作配合可以使早期教育体系更加完整。
(3)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政府是实现家庭和教育机构之间协作配合的催化剂,政府的公共政策会影响父母、儿童、家庭以及开展教育工作人员的一切生活和工作,而优质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形成和人的最初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政府应该针对0岁~6岁儿童发展的多层次需求来制定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公共政策,从而达到学前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协调统一,全面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4)儿童和父母的关系。父母是儿童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和蔼可亲的父母和温暖的家庭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0~3岁的儿童来说,家庭是他们活动的中心,幼儿园或早教中心只是辅助场所,让儿童进入全日制的托幼机构也是不得已的选择,父母和儿童分离的时间太长,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是3岁前儿童教育的核心。0~3岁儿童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 对整体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4.1 整体构建教育目标
0~6岁是一个人开始自己人生的初始阶段,也是儿童发展直觉行为思维的阶段,也是儿童的身体、智力、感知和社会性逐步产生发展相对较完整的年龄阶段,因此实施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手段非常重要。托幼一体化的建立方针是要综合考虑0~6岁阶段儿童的整体发展,不仅仅要考虑3~6岁的儿童处于准备学习的阶段,同时也应该注意到0~3岁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各方面发展开发潜力优势和能力的阶段,0~3岁和3~6岁不同阶段的儿童各自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托龄阶段和幼龄阶段教育的分层,完全扭曲了儿童身心发展的正常规律,因此在建立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充分考虑两个阶段儿童的不同发展需求,既不能将0~3岁和3~6岁两个不同阶段教育分开,也不应该把0~3岁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混合到3~6岁的教育目标中,其次应该有目的计划整体教育方案,以0~6岁儿童未来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长久发展为教育的准备起点,注意给儿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目前对0~3岁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研究是托幼一体化教育的重点研究对象,因为3~6岁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的研究比较多,教育方案和课程内容相对来说较为成熟,而对0岁~3岁阶段的儿童教育的研究比较缺乏,还未研究出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和课程内容。目前针对托幼一体化教育的整体建设目标,主要是要对0~3岁儿童阶段的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案和教育内容策略的研究,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教育人员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针对性培训。
4.2 完善托幼一体化教育机构
世界儿童基金会的西里尔·达莱斯曾指出,为了促进儿童在早期教育中更好地发展,必须强调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在婴幼儿的潜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家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无法替代的,当然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对儿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托幼一体化教育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协调组织家庭、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作用。其中社会机构的类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艺术馆、博物馆以及公园等公共设施对0~6岁的儿童而言,都具有教育和娱乐休闲生活的双重意义,均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良好场所;而教育机构是专门为了实现儿童学前教育的正规教育的场所,通过教师的宣教可以对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中间的桥梁作用,及早呼吁立法机构制定《早期教育法》,通过国家对0~6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视,从而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为发展早期教育服务的良好机制,同时还应该督促政府对早期教育综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4.3 提高托幼一体化教育人员的素质
托幼一体化的工作人员是决定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关键,应该严格制定早期教育的师资准入以及资格准入制度,严禁一切违背儿童生命健康成长规律的机构和教育行为,从而提高早期教育的质量。未来从事托幼一体化的教育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教师、咨询人员、保育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四个方面的人员结构,其中教师肯定是直接负责儿童的教育课程,咨询人员主要是面对儿童的家长,负责家长的疑问解答以及向家长反映儿童在托幼所的具体情况,保育人员主要负责儿童的护理和养育,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管理人员就负责托幼所的主体发展方向。每个层次的工作人员都有其不同的岗位职责,为了更好地促进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必须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实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托班的专任教师应该选择有当过母亲的经验的工作人员,按1:4~1:3的比例来配置保教人员,教师应该从教育者的角度考虑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应该具备基本的保育常识,和保育员共同参加一些保健、保育的岗前培训后才能上岗。
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早前教育已经成为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教育人员最关心的话题,打造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在我国掀起很大的热潮,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托幼一体化的实质以及重要性,通过各方力量的相互协调配合,促进托幼一体化的全面实施开展,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莫里森,著.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王全志,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50.
提高农村幼儿入园率
幼儿园应担当起幼教宣传员的角色,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宣传幼儿园的任务。采取入户宣传、集市路口挂宣传横幅、散发宣传单等形式,让广大的农村幼教干部、幼儿教师及家长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观念,提高对幼儿教育重要价值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农村幼儿教育才能成为农村群众自己的事业并得以长足发展。
抓好幼儿园示范建设
农村幼教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每个县要有计划地推动三至五个示范性幼儿园建设,扶持一批办学方向端正、管理严格、教育质量好并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成为示范性幼儿园。同时,要明确幼儿园培养目标,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体现优质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涵。示范性幼儿园要参加本地区各类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协助教育部门做好保育、教育业务管理工作,形成以示范幼儿园为中心,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
多渠道筹措幼教经费
资金不足是限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政府作为学前教育的主体,应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制订合理的收费标准,可以采取补助、奖励、倾斜政策相结合的办法。比如按照幼儿园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和幼儿人数给予适当补助,安排专项资金对年度幼教先进乡镇、村和优秀幼儿园予以奖励,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园,减免幼儿园征地和租地费用,免除幼儿接送专车营运费用,对教师进行免费业务培训等。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到农村办园,形成多渠道、多模式发展幼教事业的格局。
培训合格的农村幼师队伍
首先,幼儿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学识和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完善和提高自己。其次,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对农村幼师的管理和培训制度,实行整体联动农村幼教师资专业发展培训体制,努力提高农村幼教的福利待遇,改善农村幼教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让所有到农村地区执教的幼教人员都能安心任教,增加农村幼师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引导农村幼师及时了解幼教动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更新教育观念,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早期教育不应变成早期摧残,幼儿的童年需要捍卫。如何回到儿童、回到本原、回到基本理论,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是需要所有学前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各级各类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尤其是要关注最基层、需要最迫切、最缺乏专业性的教师的培训;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有关幼儿师范院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师范院校本身的培养门槛,避免把不合格的师资输送到农村幼儿园去,切实保证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这些举措是避免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根本途径。
近日,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探索发展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模式和经验,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选择部分地(市)先行开展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
此次试点工作内容以发展公益性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为目标,重点在早期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总结经验。
试点以地(市)为单位申报,经地(市)人民政府同意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原则上每个省(区、市)不超过两个。申报试点的地(市)应当在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有一定工作基础,对开展试点工作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当地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在85%以上。教育和卫生部门有较好的沟通和合作基础。(来源:教育部网站)
岁-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
教育部研究制定的《3岁-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南》旨在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岁~4岁、4岁~5岁、5岁~6岁3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指南》强调,应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指南》还指出,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来源:《人民日报》)
教教育部启动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5月19日,教育部在京举行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指出,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去年“六一”前夕,总书记到湖北十堰市柳林幼儿园考察,亲笔题词:“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题词要求,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加强科学保教,确保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教育部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教育理念,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宣传月的各项活动组织好、实施好。一是强化主题,突出科学保教。二是创新形式,注重宣传实效。三是常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
关于早教老师培训心得一
幼儿园处于孩子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否则,还真容易被孩子的不听话气坏呢。小朋友喜欢的老师长头发的,可以梳辫子、漂亮的、年轻的、知识多、懂科学的、有本事的。
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个小时都得目不转睛地跟着孩子,必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下班时间还要给孩子做教具、备课、布置环境,周末还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自己的业余时间非常少。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对幼儿园来说是1/400,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还是教育教学上都要精益求精。
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的教育也会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点。比如:小班宝宝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他们的思维必须依据形象生动的参照物,并且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小白兔,红萝卜是他们易于理解的,而抽象数字1、2、3的实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会使用孩子易懂易于模仿的语言,使用简单不会让孩子混淆的概念,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等等。
幼儿园教师就像百宝箱,什么知识都要通晓一二,要有较强的综合艺术素质,包括对色彩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感觉能力,包括穿着,怎么样穿着得体,让小朋友喜欢又符合教师的身份,这些都是幼教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有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幼教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对小朋友说话要简练,听得懂同时注意层次性。对家长的建议要有指导意义,对孩子的评价措辞要准确、委婉。
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理解、爱和尊重是与孩子沟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再有,爱和尊重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肯定与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对他们的自然发展表示尊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精神与物质环境,我们的总园长朱敏女士就提出过这样的教育思想“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中体验到了无尽的爱和自由,这对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铺垫辉煌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的游戏、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游戏和生活中不断出现在幼儿面前的真实问题情景使他们不断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不断地面临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总是将教育生活化———让孩子不知不觉地会了,让环境问题化———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了。这种说法看似简单,其实对老师的观察、分析、提炼、创设能力则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支持幼儿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幼儿将经验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
幼儿教师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只要会唱歌跳舞就可以了,作为幼教必须要有事业心、爱心、责任心。幼教是通往儿童心灵世界的桥梁,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师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注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同时我觉得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应必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是发展的眼光和未来社会意识。因为我们现在教育的孩子是为未来世界服务的,那么我们就要用未来社会的眼光、标准培养教育我们今天的孩子。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一个环境资源匮乏、竞争激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
在幼儿园时期,我们就要树立孩子的环境意识,通过各种活动、情景让孩子们懂得节约资源、珍惜资源、如何将资源再利用。我们的教育要多元化、开放化,要使幼儿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与他人交流。
关于早教老师培训心得二
本以为可以放假了,谁知单位又给予我一项新的任务,去学习早教,是应该来学一学,毕竟大学期间学的是3-6岁幼儿的教育,而忽视了0-3岁的,要作一名称职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对孩子们了解的越多越好。
我很高兴单位能给予我这次机会,同时也认真的学了四天,的确自己在早教方面欠缺的还很多,以下就说说学习中的一些小体会吧!最初我认为早教就是父母在幼儿生活上给予更好的照顾就可以了,等宝宝懂事了再教育也不迟,其实不然,大多数的年轻家长对幼儿0-3岁的教育知识不了解,从而不能给幼儿适时适度的学习机会而失去了教育幼儿的关键期。
例如:孩子早期的三翻、六坐、八爬,这些大部分家长知道,但是在其中如何正确的对待幼儿关键期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的家庭父母老人包办代替的越来越多,从而使幼儿失去了许多自主学戏的机会,父母正确育儿态度和观念的培养才是重点,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早教中还有一些技能、教育策略要注意那就是游戏学习和沟通的结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多和孩子做互动,多交流、多游戏给孩子,更要让孩子多接触真实的环境,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来丰富他的感知、从而提高思维和理解的能力。
家长幼儿正确的教育方法,宝宝生_玩,爱游戏,那就让他玩能通过游戏能让孩子感知周围的世界、感知社会、在幼儿和玩耍中幼儿的动作、语言等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寓教于玩”是一个很好的育儿方法哦!
关于早教老师培训心得三
20__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早期教育师资培训。敏妮老师朴实的着装、风趣的语言以及她那丰富的经验,就如一泓清泉,浸润了一颗颗饥渴的心灵,让我们对早期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晚上,静坐灯下,回味着培训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梳理、总结,让这几天的收获成为我们即将远航的指南。
敏妮老师无私的讲解帮助我重新建构了自己对早期教育这个专业的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亲子游戏的重要性、亲子游戏的设计原则及方法、综合课程以及主题式课程的活动分类、亲子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等等。
0-3岁的婴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小主人们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具体到了每个月,要做一名合格的亲子教师,最基础的便是熟知、熟记每个月龄段的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只有做到这一点,亲子教师在设计活动课时才有依据。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总认为一名亲子教师只要顺利的组织好一节活动课便可以了,敏妮老师的引领让我对亲子教师、亲子游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游戏可以说是亲子活动的全部,对于0-3岁的婴幼儿,他们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动作、语言能力的发展,思维、情绪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我们都可以通过亲子活动的设计、实施来培养,这对于亲子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设计亲子活动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宝宝们的能力及兴趣,游戏的设计要简单而富有动感,不应有太多的规定与限制;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在每一节亲子活动开始时和宝宝们玩他们熟悉又喜欢的游戏是非常有必要的,亲子教师不能经常转换游戏,而要尽量做到一个游戏分时间、分层次来设计,让同一个游戏充满不同的挑战,这会让游戏的价值最大化。
这次培训让我对家长在活动中的价值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亲子活动中家长的参与是尤为重要的。由于宝宝们还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所以他们喜欢模仿,对于新的事物,家长若能以身作则参与到游戏中来,可以更大程度的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另外,家长的参与也是亲子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面对这样一个教育群体,亲子教师不仅要熟知每个年龄段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不断地学习、汲取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才有能力面对、解决宝宝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这个学习的过程无疑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有力的保障。
短短两天的培训,我不仅接受到了早期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通过互动、交流,我感受到了来自敏妮老师的那种对工作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学会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社会,心存感恩会让生活、工作有源源不竭的幸福之动力!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关爱。孩子的成长倾注了他们太多的心血和爱,父母们用爱心一点一滴浇灌着孩子们的成长。本人从事儿童教育30多年,谈到儿童教育,谈不上什么成功之处,只是有几点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从小培养儿童养成好习惯
幼儿时期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大院里,那么长大后他就会比住在楼上与邻居一年见不上几次面的人更擅长交际。优良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幼时所接受的思想灌输对他的成长是具有决定性的。 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幼儿时期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儿童幼年期从各方面来说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受益匪浅。可见培养幼儿养成好的习惯那就得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而且,幼儿比较听话,好训练,培养各种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就得抓住幼儿教育,对儿童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为儿童日后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要丰富儿童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儿童该上学了才考虑这个问题,到时候就是亡羊补牢。父母有时会感到,虽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识,但是却不了解怎样进行早期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整个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认识。一些家长常会说:“当我的儿童进入学校,他就会开始学习……”其实,家长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人生头几年,儿童会因好奇心的驱使去学习、探索,并反复练习直到成功地掌握某一技能。但后来当儿童进入学校后,由于学校规范的管理,教学内容的限定,儿童可能会发觉学习非常乏味、枯燥而且不自由。这时,父母就要想办法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了。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儿童技能的发展状况,为他安排适当的活动,即进行必要的外部刺激,帮助他找到兴趣点,以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当然,不能使用太困难或太简单的活动和玩具。不要逼着儿童去追求成功,而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愉快。儿童需要从小就储存知识信息,构建学习的潜能。未来的学习是建立在早期学习基础之上的。如果你的儿童充满好奇,喜欢探索,他将会发现以后的学习很容易,也很有趣。同时不要因为儿童自身的某些原因而放任儿童。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异乎寻常的影响力。
三、正确把握孩子们的思想动态
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功。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将是儿童一生的财富。好习惯必须从幼小就开始培养。有时幼儿时期的教育也决定着长大后的命运。正所谓:“3岁看到老。”早期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很好的帮助,它可以使幼儿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让幼儿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领悟各种道理。幼儿在幼儿园里也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通过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指导,幼儿可以更好地学习并通过与幼儿园里许多幼儿的交流,去培养幼儿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幼儿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与此同时,儿童的进步,父母们要给予及时的表扬。有错误要严肃批评,但表扬的方式要以精神奖励为主。千万不能说买某玩具或进超市选购,这种物质上的奖励容易给儿童造成很多不良习惯。
四、加强与幼儿园老师的交流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