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货物运输优化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铁路运输;行包运输;技术;具体手段;
中图分类号:U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当前,铁路行包运输面临着巨大且富有潜力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单铁路货物快运自身就存在诸多问题,更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因此,现亟需寻找出切实有效的技术方法,尽快提升整个行包运输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的扩大铁路运输的市场,这才能巩固和稳定住行包运输在铁路货运运输中的主导地位,才能为经济的增长和物流业的发展添加力量。
一、概述铁路行包运输的基本概念和现存问题
(一)基本概念
一般来说,铁路行包运输指的是以铁路运输网络为依托,以行包专列(特快货物班列和快速货物班列)和行李车为媒介,供给行李运输、包裹运输、快递包裹、快捷货运以及物流等多种具体服务,现已成长为铁路快捷货物运输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受时势的影响,铁路货物快捷运输自然会朝向承重能力大、高速快捷和物流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铁路行包运输的发展道路必然会艰辛但充满光明。
(二)现存问题
由于铁路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铁路旅客列车不断提速,在中间站台逗留的时间愈来愈短,致使施法行包装车困难,中间站的行包始发能力大大减弱,始发和中转行包被迫大量积压,直接影响了铁路行包运输服务水平的发挥。再者,直达列车和高铁、动车组车辆的运用成熟,取消编挂行李车的举措更加加剧了行包运能紧张的程度。
二、有效提高行包运输技术水平的具体手段
(一)规划行包快运通道网络
行包快运通道网络是以行包基站点以及相应的分拨中心为主要网络结点,继而以结点之间的铁路干线为网络边,所建立起的行包快运通道,同时,在快运通道所设计的范围内在各大物流区建立站点,使得行包专列在基地站间的所有工作都可以进行的顺风顺水,便于形成一种由点到面的局势,为优良的运行效果做好铺垫。因此,在选择行包基地站和分拨中心时,应该优先选择物流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做大限度的保证行包快运通道可以发挥自身的辐射作用与货物集散作用,最终实现铁路运输市场扩展的目的。
(二)策划行包专列开行方案
1、选定专列运输量。行包专列在基地站间开行,但是它面对的是整个区域的运输需求,所运输的货物也是区域间的O―D流量,区域内部各个站点的发送量通过普包运输或者公路运输的方式集聚到基地站,再经由专列输送到其他的基地站,随即再交由普包运输或者公路运输输送到指定的区域范畴内的各个站点,从而完成整个货物运输的流动过程。因此,在整个运输流程开始之先,基地站需要知晓所选定区域范围内的各个行包站点的运输量,将其作为专列运量进行确定和部署,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好基础。关于专列运量的确定步骤,可以分为两步:
首先,依据规划好的行包快运通道网络,结合基地站和各分拨中心所在区域内的特征,将区域内所囊括的行包站点的发量汇总到相对来说比较邻近的基地站。但应该注意的是,在选择合适的行包办理站进行运量的汇总时,应该考虑几个因素,比如考虑行包所属的物流区域是否适宜行包运输的物流集散关系,或者具体行包基地站的规划部署,再者是铁路行包专列运输的“三纵四横”方案;其次,可以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法,对基地站与分拨中心的运量状况进行分析预测,得出行包专列运量的O-D分布,将其视为选定行包专列运行方案的输入信息。
2、策划专列开行方案。专列开行方案是在车流径路的基础上确定的专属列车,涵盖了专列的开行种类、开行区段、开行数量以及具体停站情况等等。从某种层次上划分,铁路行包专列运输可分为特快货物班列、快速货物班列两种运输产品,此处主要研讨快速货物班列运行。快速货物班列运行速度较慢,在运输中途需要进行车辆的甩挂工作,单位成本比特快货物班列低,但是其载重量大、运输量大、对时间的限制要求不高,整体上来说是一项特别的运输状况。
关于策划的专列开行方案,这要求快运专列在基地站间开行,所有的快速货物班列错综复杂的分散在行包快运通道网上,共同组建成各大区域范畴内的快运通道。在设计专列开行方案时,对于具有相同车流路径的基地站,可以选取距离最长的两个点建立流量的前提然后通过“区段流量密度图”分析该区段各点间的合计流量与具体组成情况;在此基础数据的支撑下,应该考虑到行包专列的对开问题,尽可能多的减少回空,根据图示的具体情况确定整列开行的专列数目。加之行包运输归属于货物运输,因此应该从运输效益的角度出发,尽量降低运输成本。最后,在确定好所有可以整列开行的快运专列数目后,可依据各路径上的剩余流量,敲定最后快速货物班列开行数目和开行区段。
总的来说,上述方法在建立双方“区段流量密度图”的前提下,完成了专列数目的确定工作和分析工作,无比充分的考虑到了快运专列开行的网络性,以及快运开行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在满足需求基础上还提升了行包快运技术的水平,给铁路运输市场的扩张做好了铺垫。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铁路行包运输是铁路货物快运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自身的组织形式、技术水平与普通的铁路客运运输完全不同,要想提高它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铁路行业自身就必须加强建设,把握住信息时代提供的优质服务,真正发挥出铁路的优势,提升行包快运在整个快运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将其推向铁路货物运输的主力军地位。
参考文献:
[1]王亮.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铁路货物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2]李静.基于现代物流系统的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3]侯朝峰.铁路货物运输资源整合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
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
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20〕66号)和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川交运便〔2021〕63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及时解读改革政策,认真贯彻落实考试制度改革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按期核查并公示驾培机构信息
按照通知要求,2月中旬我局组织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和县区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员对具备条件的驾培机构进行资质核查,对照驾培机构资质条件进行了实地审查。目前,全市提出申请的驾培机构6所,通过核查符合条件5所,并于2021年2月20日将广元市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培训机构信息,通过广元市交通运输局网站、广元交通微信公众号、各驾培机构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向社会进行公示。
二、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改革实施
我局一是及时组织人员深入驾培机构对改革实施方案和《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进行了宣贯,并指导驾培机构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优化培训内容,对教学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学人员在规定学时内的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员负担。二是组织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和驾培机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政策答疑培训,针对所有过渡期进行政策咨询的驾驶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准确的解答。三是督促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和驾培机构针对前期报名驾驶员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类管理,对已报名未参加从业资格考试,或已参加但未通过从业资格考试的学员,按照学员需求优化考试安排,解决3月1日前遗留问题,确保改革过渡期间工作平稳推进,改革政策迅速落地落实。
【关键词】铁路;货物运输;安全;因素
1.铁路货物运输安全因素分析的意义
对于整个铁路运输工作而言,铁路货物运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货运量高低与否关系重大,将会对铁路的长期发展造成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因而铁路货运安全工作不仅具有长期性,同时还具有艰巨性。所以,基于铁路货物运输安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而使铁路货物运输具有更好的安全系数。无论对于铁路而言,还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对铁路货物运输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均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2.影响因素的分析
2.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主要涉及两大部分,一个是职工的工作态度,另外一个是职工的安全教育水平。
2.1.1职工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必须要具备积极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以积极的心态把工作当作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在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让职工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和完成本职工作,从而为铁路货运安全的保障提供有力的保障。
2.1.2职工的安全教育水平。现阶段,我国铁路安全教育体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硬件设施欠缺,缺乏理想的外部支持环境,职工的业务技能以及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教师较少,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在以培训为代表的诸多环节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持。
2.2设备因素
在铁路货运安全的诸多影响因素中,设备因素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相关设备主要有车辆、基础设施、装卸设备等。现阶段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尚存在诸多不足,如货场场库设备陈旧,装卸机械设备落后,计量检测设备问题突出,铁路车种车型多样,且有些车辆技术状态较差等。不良的设备因素给铁路货运安全埋下了隐患。
2.3管理因素
对于铁路货运安全而言,安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保障。现阶段,我国铁路安全管理中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未能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仅仅是制定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文件传达后,也就是应付工作,根本未能深植广大职工心中,宣传教育效果极为有限,对安全问题是否能够吸取教训?是否杜绝能够类似安全问题再次发生?目前,铁路大多采用事后管理模式,即事故出现后,才予以调查、分析,并做相应调整,应当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对策
3.1提高职工素质
通过以培训和技能竞赛为代表的一系列活动,激发职工的学习欲望,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一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危险货物运输、装载加固、货检和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等专业技术培训,做好对专用线企业运输员、托运人、押运员等相关人员的宣传与培训工作。二是严格基本规章和作业标准的落实,强化现场作业控制。针对货运组织改革后人员调整变化情况,优化岗位设置,强化队伍建设,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纳入作业标准,实施常态化管理。
3.2提高设备质量
铁路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有效减少由于设备因素而导致的货运安全。在货物装卸作业过程中,一是严格执行特种设备运用管理制度,严禁设备出现过期或过劳现象。二是严格落实装卸作业标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防止货物超偏载,从而影响货物安全。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货运安全计量检测监控系统作用,进一步深入调研,完善、拓展系统功能,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货运安全监测网络,及时发现问题,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在引入和应用相关技术设备的工作中,要保证资金到位,一方面要将钱花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还要避免无谓的浪费。在引入和应用先进技术,除了重点提高线路质量之外,还应尽可能地提高装载加固的质量要求,构建完善的铁路货运计量安全监测系统。
3.3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在管理铁路货运工作时,应重视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深入现场与职工多做接触,并向他们灌输安全意识,让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而使职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工作。铁路应对当前的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改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应对。进一步提高货运安全基础工作,以强化安全风险动态研判和专项整治为突破,深入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优化安全管理思路和手段,全面加强货运安全基础管理、过程控制、应急处置、文化建设、考核评价工作,构建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货运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确保货运工作安全稳定发展。同时,落实安全预警制度,做好风险研判工作,及时补充修订风险项点和控制措施,加强对货运系统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考核制度力度。
4.关于铁路货物运输装载加固的分析
在影响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诸多因素中,货物装载加固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本文将其单独列出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货运改革的深入以及货运列车的不断提速,给货物装载加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货物装载加固的工作质量,保证铁路货物运输安全,有必要做好以下工作。
4.1严把从业人员素质关
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开展现场演练活动,从而提升货物装载加固的技能水平;二是要制定科学的装载加固方案,并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执行。
4.2充分发挥货运安全检测设备的作用
随着轨道衡、超偏载检测装置、轮重测定仪等新设备的引入和应用,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强化货运安全检测设备建设,一方面对目前的铁路货运计量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做好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应设备的维护管理机制,从而使其稳定、高效运行。
4.3严格落实“装车从严、发站从严”的原则
对车辆进行合理选用是提高货物装载加固质量的关键。在装车之前,应按照相关规定对货车当前的技术状态进行全面且严格的检查,选用符合要求的车种车型和技术状态良好的货车。一旦发现技术状态存在问题,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安全措施不到位的货车,不允许使用。加强装车作业监督检查,落实按方案装车和装车质量签认制度,强化装载加固材料和装置管理,做好篷布苫盖和绳索捆绑。同时做好装载加固安全检查: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按方案装车制度,安全管理及监装卸人员能否按时到位,是否对装载加固装置和材料的质量实行严格控制。二是检查装卸车后、专用线交接检查、挂运前检查是否做好残货和杂物的清理工作,是否采取防止货车空车不空的措施。
关键词 集装箱;运输;加固;装载;研究
中图分类号U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72-03
0 引言
集装箱运输具有降低货物运输成本,便于快速机械化作业,方便组织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绿色环保和安全性相对较高等特点,已经逐渐发展为现代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运输方式,对促进全球贸易繁荣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集装箱在箱型和运输车辆技术革新、运输网络、场站布局优化、运输组织变革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能的进一步释放,集装箱班列客车化开行,铁路集装箱运输将迎来新的春天。
1 问题的提出
集装箱装载和加固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和满载。首先,从交通安全角度来看,在铁路运输中曾发生过集装箱空箱倾翻的行车事故,在航运和汽车运输中也同样发生过类似的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实上,此类事故往往都是由于集装箱装载加固不合理而引起的。其次,从箱内货物安全上来看,我国铁路集装箱发展近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其他运输方式和国外铁路集装箱运输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近10年来,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市场占有率从7%跌至5%,一些高附加值、高精密产品逐渐放弃了铁路集装箱运输,究其原因,主要是货主对铁路运输存在不安全感,担心货物受损。这一方面有铁路装卸设备落后,在集装箱装卸时没有做到轻拿轻放,造成箱损和货损等现象;也有货物包装不良、装载加固不合理,不符合铁路运输要求,在集装箱装卸和运输途中造成货物受损。从UK P&I Club①的一份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因物理损坏造成的货损占25%,其中主要是由于货物包装不良以及装箱时加固方式不当等原因造成;与温度有关的货损占14%,主要是箱型选择及装载方式不当等因素造成。
从满载率来说,合理的装载一方面可以保障货物在运输途中的安全,降低货物破损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集装箱容积的使用率,降低客户运输成本。对于铁路集装箱运输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铁路运能的不断释放,有限的铁路集装箱资源和快速增长的货物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合理的箱内装载方案也可以提高集装箱和运输车辆的周转率和使用率,提高运输效率。
2 现状分析
铁路行车安全是铁路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铁路集装箱运输是铁路运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集装箱装载和加固是集装箱运输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中定型方案有一千多个,对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有着严格的作业标准和详细的管理制度,然而,在关于集装箱箱内货物装载加固的相关技术方面却一直是块空白,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标准和管理制度。各集装箱承运站点在指导或检查客户货物装箱时,基本都是货运装载加固负责人凭借个人经验进行人工判断,经常造成集装箱装载不合理,导致货损、超重、偏载等现象,为铁路运输工作带来重大安全隐患,使客户货物造成重大损失。
近年来,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然而对于其中的关键环节(箱内货物装载加固技术)却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长此以往,必定会阻碍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从当前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是由于货物装箱后,在相应的装载加固力值分析计算方面没有形成可靠的理论依据,由此也无法形成统一的、指导性的以及实用的标准和原则。因此,为了保证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列车运行安全和货物本身安全,提升铁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货物装载加固的技术方法、相关管理制度以及作业标准作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充分吸收、利用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方法,为我国铁路集装箱箱内货物装载加固技术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如何提高集装箱货物运输安全
安全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了安全就没有效益。只有确保了集装箱运输安全,使货物不受损失,才能充分显现集装箱运输快捷、高效的特点,充分体现该运输方式的先进性。
3.1.1 国内铁路集装箱装载和加固研究现状
目前,在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工作中具有指导性的规章主要有两部,分别是《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和《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则》。《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主要对货物在铁路运输车辆上的装载加固要求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中对整车货物装载加固定型方案有一千多个,然而,在关于集装箱内部货物装载加固的相关技术方案上却一直是块空白,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在《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则》中,关于集装箱装载加固方面,也仅规定了集装箱在装车时不能与整车货物同时装运,对于具体的箱内货物装载加固要求没有形成明确的标准。尽管各铁路局针对部分铁路运输车辆的集装箱装载制定了规定,同时也制定了部分规则货物箱内装载加固方法,但是都没有形成统一、正式的规章,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理论依据,没有形成规范和标准。由此各集装箱承运站在受理集装箱运输、涉及装箱方案时,容易产生诸多问题,经常造成集装箱运输发生货损、超偏载现象,使铁路集装箱运输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大大受损,更为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对集装箱装载加固安全问题进行了诸多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同时也开展了一些相关试验,在整车货物装载加固和集装箱受冲击时的结构力学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提高集装箱箱内货物受力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试验相对较少。
3.1.2 国外铁路集装箱装载和加固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铁路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早,因此在集装箱装载和加固上的研究较为深入,相关规定也比较详细,目前我国很多集装箱装载和加固技术主要学习于一些集装箱运输比较发达的国家。
美国的《封闭挂车与集装箱铁路运输货物装载加固规则》,铁路联合会对封闭式集装箱(挂车)提供一个安全的货物装载方法。
美国军队货物运输手册《集装箱货物装载》(第12章),明确界定了集装箱货物装载要达到两个主要目的:充分利用集装箱的容积尽量地多装货物;货物要装载牢固,使之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坏。同时比较详细的规定了装载基本准则。
《美国UP铁路公司多式联运装载规则》对集装箱装载和加固要求、加固材料、最大载重和重量分布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德国《集装箱运输手册》也对集装箱货物装载加固材料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从各种材料的许用应力、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说明,为现场工人的操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另外,国外在集装箱货物装载加固装置方面有很多专利,使装载加固工作更加便利、经济和高效。
3.2 如何合理确定货物在集装箱内的装载方式。
在考虑了集装箱结构承受能力的基本前提下,如何提高集装箱满载率是关系每个货主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以ISO中20英尺通用干货集装箱箱为主,在集装箱箱内货物装载优化方面,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产生了许多装箱优化模型,但涉及集装箱货物装载实际作业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对于现场作业缺乏实际指导意义。铁路货物装箱优化问题即基于铁路货物装运条件,将货物装入集装箱三维空间的优化问题。针对铁路货物装箱优化问题,按研究货物装箱种类的数量不同,可将该问题的现有研究归纳为以下几类:
1) 同类货物的装箱优化问题
同类货物主要指货物的外形和重量以及长、宽、高都相同的货物,它的装箱优化问题比较简单,其优化目标一般从集装箱容积或载重利用率最大这一方面进行考虑。
2)不同尺寸的同类货物的装箱优化问题
不同尺寸的同类货物装箱优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其目标一般是集装箱容积利用率最大,也有少量以集装箱载重量利用率最大为优化目标。
3)不同货物的装箱优化问题
不同货物是指在货物的外形和重量以及长、宽、高并不完全相同,此类货物装箱的第一优化目标是容积利用率最大,第二优化目标是载重量利用率最大,目前对于不同货物的装箱优化问题几乎没有。
在如何提高集装箱容积利用率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了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和递接优化算法等。
3.2.1 国内研究现状
姜义东等提出基于空间分割并采用三叉树的数据结构来处理容器内空间的启发式算法。彭煌等提出了采用复合块的启发式分层搜索算法;黄文奇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限度策略的启发式算法。翟珏等基于货物可任意旋转,运用树搜索策略,提出结合“平面”和“块”概念的混合遗传算法。宫佩珊提出了采用递阶优化算法求解同类货物装箱优化问题,算法在取得较高货物装箱数的同时,能较好满足货物装箱时的装箱约束条件。
3.2.2 国外研究现状
针对货物装箱优化问题, George Jaf首次运用了包含“层”策略的启发式算法来求解。BiSehoff EE和 NowSlandw.B也运用了“层”策略,不过是基于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分层,采用同类货物按层进行装箱,有效的降低了问题的求解难度,提高了空间利用率。PiSinger以货物的体积等价于其价值为前提,构造了将三维装箱优化问题转化为背包问题求解的启发式算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7.
[2]卜雷,袁新江,等.基于遗传算法的集装箱单箱三维装载优化问题[J].中国铁道科学,2004(8).
[3]车德慧.风载荷对货物装载加固强度的影响[J].铁道货运.2007(12):24-28.
[4]卜雷,袁新江,等.基于遗传算法的集装箱单箱三维装载优化问题[J].中国铁道科学,2004(8).
[5]吴强,郭玉华,李笑红.铁路集装箱运输[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6]梁博.铁路集装箱货物装载加固研究[D].中南大学,2010.
[7]George JA.A method for solving container packing of a single size of box Journa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1992,43(4).
[8]Bischoff EE,Marriott MD.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heristics for container loading.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0.
摘要: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培养质量要求,构建课程体系。通过就业岗位调研与需求分析,明确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提出航空港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参照民航运输行业标准,完成课程体系架构。由于重视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开展,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航空港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岗位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卢竹,女,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10-03
当前,民航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行业之一。民航业的高速发展给航空港运输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1]针对基层民航运输、业务人员的人才需求,机场、航空公司、航空货代公司等用人单位通常到高职院校招收航空运输业务人才,从事货运、货代、报关、配载、客货销售等基层工作。高职院校应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高职航空港运输专业应以培养民航运输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培养质量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开展各种专业教育活动,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明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一项复杂、严谨、长期的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高职院校一般会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参与建设与统筹指导相关专业。通过深入机场、航空公司、航空货代公司等用人单位,调查了解了民航运输业的现状和社会对民航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重点调查了相关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设置和能力标准,以及企业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在知识、素质以及能力结构方面的要求,为制订航空港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同时,调研已开设航空港运输专业的高职院校,了解专业开设情况及人才培养情况(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教学资源建设等),为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参考。
通过专业调研分析,确定航空港运输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为以下5类:(1)货运操作员、收运及派送员——负责航空货物的接收、交付及派送;(2)进港操作员、出港操作员——负责航空货物进港、出港装卸作业;(3)货运配载平衡员、舱位/吨位控制员——负责分配货物的舱位资源;(4)货运产品销售员——负责航空货运业务的开拓和销售;(5)国际货运报关员——负责国际航空货运的报关、报检。
经过实地考察、专家咨询、座谈会、对流、网上调研等,了解与民航运输有关的主要岗位(群)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要求,掌握不同岗位对人员数量配备、主要工作任务、工作环境要求和学历要求等的主要情况,确定航空港运输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1)货运操作员、收运及派送员——熟悉航空货物接收、交付作业流程;熟悉航空货物派送作业流程;具有坚韧的工作精神及良好的沟通能力。(2)进港操作员、出港操作员——熟悉航空货物进港和出港作业流程;能够按照货物目的地要求将进港货物进行分拣;能够根据货物属性和运输要求进行打板打箱;按照配载平衡图的要求将待运货物装上飞机;按照要求完成特种货物的包装及装机工作。(3)货运配载平衡员、舱位/吨位控制员——能够合理分配货物的舱位,能控制飞机的重心位置,使飞机重心处于适当范围之内;会制作载重平衡图;能够按照货物缓急程度、属性预留运输舱位;能够协助包舱、包机专员完成协议的实施。(4)货运产品销售员——根据业务目标,能够进行国际、国内航空货运等业务的销售;具有良好的客户沟通与跟进能力;具有区域内客户销售与维护能力;了解本区域内国际国内航空货运市场行情;具有开拓市场或销售渠道的能力。(5)国际货运报关员——熟悉国际、国内航空运输空运机场操作业务流程;能独立进行国际航空进出口运输制单、报关;能够协调与机场海关、检验、检疫及货站等相关部门的关系;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确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一)人才培养目标
在对专业调研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将航空港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民用机场、通航机场,航空公司客运、货运以及相关公司的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具备扎实的航空货物接收与交付、货物进港出港作业、货物配载与平衡、货运市场开发与业务、国际航空货运报关报检等专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有关民航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
(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在专业知识方面,了解民航基本概况;掌握国际国内货物运输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货物及危险品的收运、包装与交付知识;掌握机场货物进港和出港业务流程和内容;掌握航空货代基本业务知识;掌握国际航空货物报关与报检知识。
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运用基本民航运输法律法规处理常见问题;接收、交付国际国内常见货物;办理国际货物的储存及海关报关报检手续;使用货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航空货物的配载业务;开展民航货物运输的市场营销等能力。
在态度素质方面,具有良好的心理与身体素质;能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掌握基本礼仪规范,有进行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素质;能适应不同职业岗位需求,具备一定的国际化交流的素质。
三、完成课程体系架构
参照民航运输行业标准,甄选课程项目,确定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标准、评价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将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和项目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形成航空港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架构专业课程体系
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学习领域课程及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构建航空港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
以胜任民航运输相关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标准为落脚点,以职业能力和任职要求为基础,按实际工作过程分析归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核心课程体系。[3]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根据职业岗位标准,制定核心课程开发计划及课程大纲,并根据就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对核心课程门类和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专业核心课程还必须与职业技能岗位资格鉴定接轨,航空港运输专业所涉及的岗位资格有国际航协IATA/UFTAA的货运员证书、中航协的国内、国际货运证书、中航信的BSP操作员、中国海关的报关员等。因此,根据市场调研和反馈分析,结合职业岗位资格,确定航空港运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航空国内货物运输”、“航空国际货物运输”、“民航货物运输实训”、“飞机配载与平衡”、“航空危险品运输”等课程。
(三)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导,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构建“认知——体验——领悟——历练”多层次的航空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认知岗位环境和要求、体验岗位任务和技能、领悟工作方法和要领、历练职业能力和素质。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每个课程模块教学对应相应的实训内容,在实训中贯穿岗位角色和工作职能训练,做到“讲练结合”,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4]
在各课程的综合实训中,以相关职业岗位的作业流程为导向,以案例或情景任务来设计整个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让学生在仿真的对客情景中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比如,为培养航空港运输基本技能,开设民航服务礼仪、服务沟通技巧、民航运输会计与结算等3项实训项目;为培养航空港运输核心技能,开设空运市场营销、仓储管理、航空国内货物运输、航空国际货物运输、民航货物运输实训、民航旅客运输、航空快递物流实务、报关与报检实务、多式联运、航空危险品运输等10项实训项目。
总之,航空港运输专业必须依照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布科,刘宝树,赵廷渝,等.航空运输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72-73.
[2]夏洪山,高晓云,沈荣华.民航运输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及效果[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0(4):39-41.
[3]林泉.航空港安全检查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3(Z1):85-87.
一个新的货运时代已经展开,国际货运正渗透到国际贸易的每一领域,特别是作为中国一颗商业明珠的大上海,社会分工越加趋于明确,单一的贸易经营者或者单一的运输经营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亲自经营处理每项具体业务,企业需要委托人为其办理一系列商务手续,从而实现各自的目的。国际货运受委托人委托或授权,代办各种国际贸易、运输所需要服务的业务,或作为独立的经营人完成并组织货物运输、保管等业务,因而被认为是国际运输的组织者,也被誉为国际贸易的桥梁和国际货物运输的设计师。
运输的设计师,把握住国贸运输的脉络,纵横全球的物流网络一手在握,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这其中的辛劳与成就感,上海汇升国际货物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敏敏女士深有体会。从1995年在大型跨国企业开创她的事业生涯,到2000年开始涉及国际货运,她凭借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睿智的目光,洞察先机,准确把握市场走势,在中国货运市场中异军突起,一步一个脚印直到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当提及这十余年与货运打交道的风风雨雨,黄敏敏总经理灿然一笑,她说:“国际货运企业现在发展很迅速,而且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不仅可以为国家创造外汇来源,而且对于本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仅对委托人而言,可以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凭借掌握的运输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为委托人节约宝贵的时间;除此之外,还可以起到沟通控制作用,利用广泛的业务关系,发达的服务网络,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保持货物运输关系人之间、货物运输关系人与其他有关企业、部门的有效沟通,对货物进行运输的全过程进行准确跟踪和控制,保证货物安全、及时运抵目的地,顺利办理相关手续;还有就是咨询顾问作用和资金融通作用,可以帮助委托人融通资金,减少资金占压,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这不仅是个人的成就,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时代的前进都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如今,黄敏敏总经理已经在上海汇升国际货物运输有限公司从业七年有余,公司已经逐步被打造成为当地知名的国际货代机构,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黄经理感慨道:“员工是公司巨大力量之所在。汇集专业人才,才能为客户的需求提供真知灼见,为物流方案提供最优化的选择。“她带领着自己的精英团队,一直以来都能为客户找到恰如其分的答案,为客户提供完备的门到门的运输服务,凭借着强有力的价格竞争优势和本地的业务优势,在情势变化中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既专心致志于发挥中国口岸的业务资源的优势,又为客户在全球领域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
今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国铁路实行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拆分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3月14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中国铁路已迈出政企分开的步伐,铁路市场化之路正式开启。
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的市场化改革将对国内物流行业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加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
国际上一般将综合交通运输定义为长途、全程、无缝、连续的运输过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指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部门进行综合调整和统筹,统一规划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防止不同运输方式間过度垄断或竞争,避免交通运输设施重复建设和不合理利用,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最优整合及利用。
但在现阶段,虽然国内的公路、铁路、航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规模总量都已进入世界前列且仍在快速发展,但各种交通方式之間的协调发展问题仍日益凸显。
这种现状的出现多源于国内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由于各交通运输部门的分割管理缺乏协调与合作,每种运输方式只考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不同运输方式間难以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和有效的衔接配套,这不仅降低了交通运输系统的总体效率,还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增加了运输成本。
铁路市场化改革后,将极大地改变国内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如今,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共同归属于一个部门管理,这将加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
而随着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日趋完善,不仅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多式联运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以集装箱海铁联运为例,国际上港口集装箱的海铁联运平均比例能够达到20%,美国能达到40%,印度也有25%,而我国只有2%。这一数据说明,我国在多式联运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間。
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不完善等问题,而多式联运则要求是一种高效率的一站式服务,这就导致国内极度缺乏能够运营多式联运的市场主体。在这一背景之下,正在大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国家部委很有可能在未来出台扶持政策,以培育能够运营多式联运的市场主体。这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将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
提升铁路货运地位
从改革之前的铁道部业务构成来看,虽然铁路货运是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并补贴着客运业务的亏损,但长期以来,铁路货运所处的地位与所做的贡献并不相称。改革之前的铁道部作为国务院的一个下属部门,在发展铁路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到政治因素。所以,在面对有限的铁路路网资源时,铁道部都是优先满足客运的需求,其次才是货运。这种“重客轻货”业务模式下的典型代表就是我国的高速铁路。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已经接近1.3万公里。然而,国内的高速铁路网基本用于客运,暂未开展货运业务。
高速铁路作为比公路运输速度更快、比航空运输成本更低的一种运输方式,理应成为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的首选,尤其是对时間和速度都有较高要求的快递业来说,更是对高速铁路的货运业务有着巨大的需求。
近几年来,受益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的快递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56.9亿件,同比增长54.8%;而与快递业的迅猛发展相比,本应与快递业有着深入融合的高速铁路,除了利用每天开通第一辆客车之前的动检车运输少量快件外,并未因快递业务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与之相配套的货运业务。
铁路市场化改革后,作为独立运营整体的铁路公司虽然仍需要考虑一些政治因素,但经济因素将会逐步成为其考虑的主要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铁路货运的地位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铁路公司有望把更多的路网资源投向铁路货运领域。届时,诸如快递企业希望利用高铁运输快件的愿望可能会得以实现,这也将对快递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优化国内货物运输结构
从广东到黑龙江,跨越数千公里,这其中不少货物依然由公路运输来完成。虽然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但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据相关资料显示,铁路、公路分别承担了我国货物运输总量的9.5%和78%,占货物运输总周转量的16.9%和34.6%。相比较而言,公路运输灵活、在中短途运输方面具有优势,但运价也相对较高:铁路运输在中长途、大批量运输方面极具优势,运价相对较低。
而上述现象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反映出由于国内货物运输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很多更适合铁路运输的货物也由公路运输来承担。这也成为在我国物流总成本中,交通运输成本占据很大比重的原因所在。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4.9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5%。国内货物运输结构的不合理也成为推高我国物流业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由于长期以来铁路运力的不足,货运指标不易申请,业务流程繁琐,不少物流企业往往放弃选择这种途径。
关键词:公路运输;统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公路货物运输的现状
交通运输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物质生产生活以及商品流通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不可或缺的内容。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度位居世界第二,2010年1-10月份,全国公路货运量再创高峰,我国投入的公路建设资金高达4869.9亿元,由此可见公路货物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统计学概述
1.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体系
2.重点调查指标
2.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交通运输统计来讲,作为统计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利用各种科学的方式,进行搜集和整理各种公路数据,同时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经济活动中统计资料的工作,也是有效地加强公路运输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随着公路的发展,越是现代化,就越是需要依靠数据的统计,在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中,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交通运输统计是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揭示和认识公路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在公路的养护过程中以及公路的新建改建的工程施工和具体的使用领域中间,存在很多的我们都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和他们往往没有被认识的必然的联系,这都是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探索的。比如对于公路的发展以及整个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公路的发展方向以及与公路相关的每部分的各种的比例和其社会效果等部分。
其次,交通运输统计能够有力地加强公路的科学管理,编制好公路发展的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计划,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检查这些计划完成的具体情况,交通运输统计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对交通运输的统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加强交通运输部门的内部经济核算机制,从而能够更好的推进经济责任制,充分的调动起各个部门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交通运输统计工作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公路的养护情况和建设的实际过程以及结果。同时,交通运输统计也是能够反映出考核各个交通部门的各个单位的管理好坏以及管理的成果的重要的尺度。对于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来讲是一种更好的责任心的体现。所以,交通运输统计能够有效的保证交通运输部门的行为正确性,有效地做出应有的监督工作。
2.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我国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编制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材料,对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进行监督。交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交通运输的统计需要符合国家统计法对统计基本任务的要求。目前交通运输统计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适合的手段进行统计,对交通行业中可以提供现代化服务的活动进行调查、统计、收集、分析,从而为国家充分的了解交通喊个对国民经济和运输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制定出适合交通行业发展和规划的资料,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依据;为交通行业的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参考。
3.在现场测试与交通中,两个变量之间多数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某种曲线关系,在这类问题的回归分析中,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可以化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曲线回归分析两种情况。
对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问题,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3.1 选择能代表两变量与之间内在关系的函数类型主要是从散点图的分布特征、变化特点——是否具有收敛性等特点,进行选择。在交通统计中不能单纯依靠理论上的推导,还要借鉴以往的经验,才能选出满意的函数类型。
3.2 求出两变量与相关函数中的未知参数欲求非线性函数关系中的未知参数,首先是通过把非线性的函数关系变换成线性函数关系,然后再按线性函数求未知参数的方法求出未知参数,再由参数变换式求得选定的曲线函数的未知参数,从而得到曲线函数回归方程。
3.3 经过剩余标准差分析,感到精度不够理想时,则可另选一种曲线函数按照上述步骤再进行重分析。
若令被测物理量(如位移)为y,观测时间为x,我们设法找出一直线函数式来表示两个变量y与x的关系,即
y=a+bx' (1)
统计数据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三.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的统计数据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别使得公众对于统计的数据产生了疑问,因此这种统计的结果没有很强的公信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交通行业整体发展来看,管理中有很多的漏洞,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完善,那么必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国对交通行业的把控和分析。当前我国使用中的统计指标已经严重滞后交通行业发展,不能真实的对近几年交通行业的发展进行反映,那么对交通行业的现实意义也就不能实现。
产生以上问题的具体原因主要是对统计调查项目的信息整合不足,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交通运输统计没有一套完整和准确的运输工具数据库以及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案,所以严重影响了抽样调查产生数据的准确性,而且我国在交通运输统计方面的管理水平,统计体系等都还不完善,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运输行业的总数据一直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而且各地的运输经营模式不同,导致运输统计的执行标准也不尽相同,严重制约了我国交通行业统计调查的发展。
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提高。
1、完善统计网络,细化统计职责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交通统计网络体系,根据交通运输管理的工作职责,按照交通统计工作的要求及交通统计网络有效运行的需要,明确统计网络、各部门的统计工作职责。
2、强化落实工作责任
交通统计工作是交通运输经济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单位)应正确处理好微观和宏观的关系,强化交通统计工作责任意识,落实交通统计工作责任。各单位应将统计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以确保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统计报告是反映统计工作成果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统计人员劳动成果的体现,更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统计报告制度是交通统计工作的基本保证。统计报告制度既包括了“条”上的统计报告制度,同时也包括了“块”上的统计报告制度。
4、强化统计管理,优化统计手段
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交通统计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全面统计手段已无法适应统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必须不断强化统计管理,优化统计手段。
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改变单一的报表制度,通过抽样的方式结合统计报表的方式来进行统计;还要建立完善的名车库,并完成科学的工程。:
针对遇到的问题,要求统计工作者对于老化的设备负责。
( 1) 在统计范围内的所有从事运输工作的各种车辆,都应该使用。在统计中,要对下去的事情以及各种车辆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货运车辆中的火车,各种私营企业者提供运输车辆含货车、各企事业单位的自用车、乡镇开展货运经营的农用车。
( 2) 在道路运输的众多业务中,例如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物流、信息服务和新兴的 4S 店的经营业户。
( 3) 统计交通运输行业中各种等级公路的经营和收费。
由于当前的机动车管理权属于公安交警、车管、农机、运管等多个部门管理管理,这就导致交通事业发展那中迫切需要建立完整的机动车名录,这个名录是道路运输的依据,而且准确性较高。
四.当前对道路统计中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道路统计中存在的大量问题,结合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对市场变化影响交通道路设施建设进行研究。
( 一) 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统计超过了统计部门职权,始终坚持道路运输统计的行业化方向。
当前,很多交通主管部门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公路、航运等职能部门都进行了指导。由于统计工作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管理范围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存在着重叠和交叉的现象。职能部门收到部门职权的限制,加剧交通行业各个部门的重复现象严重。对于此类情况,我们应该树立“行业化”统计的思想。在道路运输统计中将道路的统计范围扩大到整个行业范围之内而不仅仅限制在部门的职权范围之内。要实行“行业化”统计,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统计部门内部的很多工作叠加问题,还可以为国家解决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还能够促进政府统计的“综合化”、“社会化”。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地位,如何能够整体把握好其发展前景呢?对此来说,交通运输的统计调查就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统计的调查方法的研究就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振江.加强运输指标统计分析,完善、优化运输组织——浅谈公路专业货物运输统计工作[J]. 科技信息. 2007(06)
[2] 梁超强,靳文舟.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抽样方案设计[J]. 交通与计算机. 2007(03) [3] 左庆乐,林旭霞.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思考[J]. 交通企业管理. 2007(06)
[4] 梁超强.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数据处理软件分析与设计[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关键词:未尽职责;健全制度;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TN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124-01
国际货运是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整个国际物流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它是根据货主托运货物的实际情况,为货主设计最优化的运输方案,提供最专业的货代咨询业务,并随时掌握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向货主报告货物在途信息,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涉及到的国家较多、业务主体较多、路程较远、业务流程较长、业务环境较复杂,因此,其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就非常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货代企业认知风险、规避风险就显得异常的重要。
一、未尽职责的风险
在实践过程中,货代企业由于管理不规范,未尽职责,常因自己的过失给托运人造成损失,也将自己陷入困境之中。在实际操作方面的存在的风险主要有:承运人的选择不当;集装箱的选择不当;不能及时收集、掌握运输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特殊货物没有尽到特殊义务;员工工作马虎,操作失误;单据遗失;单据缮制有误等。这些未尽职责的行为都有可能给客户带来损失,导致赔偿风险。
针对货代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风险,货代企业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制定合理规范的业务流程,针对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业务环节进行科学、全面、细致的分析,使业务环节规范化、制度化,并不断完善。根据具体业务情况,分析自身的法律地位,在时限、权限范围内的事项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避免操作失误。
二、垫付费用的风险
目前,货代行业竞争激烈,众多货代企业吸引客户,承揽货源,往往采取垫付运费及其他月结等费用结算方式,待货物运输完成后,再按双方约定的价格及实际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进行结算。在垫付费用的情况下,主要有以下三大风险:
(一)垫付费用,虽然方便了货主,为货代企业争取了尽可能多的客户,但是这点恰被个别货主利用。个别货主常常在前几票业务中积极付款,表现出良好信誉的假象,从而获得货代企业信任之后,在之后的某一大票业务中由货代企业垫付巨额费用后,人去楼空。
(二)双方事先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费用并不确定,而国际货物运输又比较复杂,实际操作中可能会产生很多额外的付费项目,如果公司垫付了相关费用,而客户不认可,则会产生客户拒付费用的纠纷。
(三)垫付费用,需要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如果信誉差的客户不能及时付款,将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特别是货运量比较大时,货代企业如不能顺利收款,营运资金长期被大量占用,损失就会更大。
针对垫付费用所产生的各种风险,货代企业要与客户签订有关垫付运费的合同,随时掌握对方经营状况,并尽可能的预知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针对产生的额外费用,及时与客户沟通。同样,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客户将运费预付,事后结算再开具发票。
三、货主欺诈的风险
个别货主为了逃避海关监管,可能会假报进出口货物的品名以及数量,当货代企业代其报关后,如果海关查验发现货代所申报货物的品名、数量与实际不符,则货代企业会首当其冲遭受海关的调查和处罚。特别是在集装箱货物运输方式下,由于所运货物不便查验,货主可能会在实际出运低值货物的情况下,再去申报高值货物,并与收货人串通,伪造出一套假的结汇单证,当货物到达目的地,通过各种手段骗取无单放货,发货人再凭有效的正本提单向货运人或承运人索要高于出运货物实际价值的赔偿。
针对这种货主欺诈风险,货代企业要对货主的情况进行认真考察,并制定相关的资信等级考查制度,针对不同等级的货主实行不同的对待策略,时刻保持风险警惕,保护自身权益。
四、海运提单中产生的风险
在国际货运市场中,倒签提单、预借提单现象非常普遍,凭各种保函签发已装船清洁提单或无单放货的情况更是普遍,而各承运人为了规避自己的风险,一般在托运人提出上述要求时要求托运人出具保函。但是经常由于托运人远在异地或者托运人的资信不能得到承运人的认可,承运人此时会要求货运企业出具保函或为托运人的保函加盖公章,提供担保,以转嫁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及后果。而货运企业为向货主体现自己优秀的服务质量,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往往会随意地满足了货主的要求,从而承担了作为货代所不应承担的责任。
目前,在国际货运市场中,这种签发保函的情况仍不能避免。但是货代企业一定要对所出具的保函进行严格的审核,慎重对待各种保函的出具,对于不应当或不必要以及可能损害货运企业利益的保函坚决不出,在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的情况下,将由此产生的风险降至最低。
五、法律适用的风险
货代企业在作为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时,由于货物运输可能采取多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的路段也会涉及多个国家,每种运输方式所适用的法律不同,其规定的责任区间、责任限额、责任大小都会不同,而不同国家的具体法律规定也是不同的,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因法律适用问题给货代企业造成相关风险损失。
针对此法律适用风险,货代企业要加强对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学习,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尤其是一些最新出台的法规,货代企业更要加强研究,以免触犯这些规定,招致处罚。
六、货代企业职工个人行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