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字文化教育范文

汉字文化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字文化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字文化教育

第1篇:汉字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汉字教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6)01-0091-03

中华民族的无限魅力,引起了不少外国人对汉语学习的渴求,对外汉语便成为了新世纪的热门学科.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跨文化交际日益普遍的外部环境,还是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社会科学飞速发展的内部动因,都决定了对外汉语不但要提高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而且要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任.

1汉字与汉文化的理论概述

汉字,得名于汉族和汉朝,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至今为止,汉字不仅仅是持续使用最久的文字,更是上古时期各个文字系统中唯一传承到今的文字.“文化”这个词,最先出现在《周易•贲》中,书中说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应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唐代的孔颖达却另有见地,他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实际上就是指文化是文学艺术和礼节风尚等归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著名语言学家古德诺夫曾说:“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点体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重要手段,人们在掌握和使用语言的过程的同时获得整个文化.”[1]由此看来,作为汉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不但具有工具性,也具备传承思想文化的功用.它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观念、人文心理等的动态文化符号,它本身就能够被看作是一种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将中华文化运用到汉字教学当中可谓是一箭双雕,既能高效地完成学习者会认、会读、会写汉字的学习目的,又将中华文化加以传播,何乐而不为.

2文化参与汉字教学的方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可以分3个阶段,即初级、中级、高级.各阶段对教学任务和识字数量的要求都应有所侧重,因而教学方式应该也有所变化.

2.1字形文化结合,培养兴趣

在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汉字教学并不只是关注学习者识字量的问题,同时还是培养学习者对汉字的兴趣的关键时期,是否喜欢学习汉字,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汉字,这将对学习者今后各个阶段的学习都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阶段的汉语教师可以在讲课当中用到“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的造字法,简单举例并在讲解过程中使用基础的文化知识辅助教学.学习者初学汉字,应当从独体字入手,由象形字开始.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作为文字使用,它临摹事物的外形或显著的特征,能够直接让学习者了解字义并对汉字字形产生兴趣、深化记忆.虽然象形字在汉字总数中所占分量不大,但是它却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很多的会意字形声字都是由象形字构成的.所以,掌握好象形字是掌握汉字基本构件所必需的.如:“日”的甲骨文“”,“月”的甲骨文“”和“口”的甲骨文“”,都是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描绘得来的.而象形字“大”其象形字“”,虽为人形,但是却表示抽象的大小概念,这时候可以告诉学习者“天大,地大,人亦大焉,依韵會訂,象人形.”从汉字来源入手,让学生印象深刻.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会意字有两种取象方式,一种是“以形会意”,比如:“休”字,甲骨文就像是一个人倚在树下休息.“益”字,取水从器皿中溢出之态.此类会意字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例如指示字“本”,在“木”下加一短横“-”,特指“木”之根,引申为根本;“上”字甲骨文“”,“下”字甲骨文“”,两个字是由横线“一”和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位置而组成,之后演变成现在的汉字“上”“下”.另一种是“以义会意”,就像“从”“”,两个人在一起,表示二人一起行走,树木较少为“林”“”,树木很多为“森”“”.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习者学习起来非常感兴趣.再比如“王”的古文“”,世人多认为是一个斧头的形状,因古代统治者多用暴力来统治人民,此为象形,而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2]孔子说:“一贯三为王.”[3]他们则认为“王”字是会意产生的汉字,由于学习者处于初级阶段,当这类汉字造字法存在争议的情况下,最好只用一种便于理解的方法进行讲解,可以降低学习者汉字学习的难度,不至于磨灭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兴趣.

2.2汉字结构讲解,文化引导

中级阶段的汉字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字形辨析上,要将汉字书写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点贯穿其中,并进入词语拓展阶段.当识字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区别异同、辨析字形,促进学生书写汉字和认读汉字准确性的提升.所谓“汉字书写能力”包括笔画的形状、笔画的组合关系、结构、部件、笔顺、基础的造字规律等汉字书写的基础知识.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具有归类的作用[4].偏旁分为形旁和声旁.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它的形旁自然而然就担当了表意的角色,拥有相同形旁的汉字,往往具有相同的义类属性.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汉字偏旁分类总结,是学习者对字义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字形,加强结构观念.例如:当我们讲到“江”字的时候,可以告诉学习者,它左边的“氵”旁是由汉字“水”演变而来,是一个形旁,一般具有这个偏旁的汉字大多与“水”有关.然后给学生总结出“海、河、湖、泊”等,并利用中国有关的景色照片让学生对这四个字加以区分.在讲“打”的时候,可以先从“扌”讲起,说明“扌”实为“手”的变形,带此偏旁的多与手有关,等.但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准确了解汉字构成与演变,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例如讲解“股”字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当“月”字旁在汉字左边时,为“肉”的变写,这样的汉字多与“肉”有关,如“胖、肺、肚”等.而“月”字在右时多和天文有关,如“明、朗、朝”等这样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后,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学生会主动地对“月”字旁的汉字含义进行猜测与学习.如果遇到易混淆的偏旁,比如学习者经常分不清“礻”字旁和“衤”字旁,这个时候教师在进行区分时,可以讲到“礻”旁是“示”作偏旁的变形.从“示”的字,一般与神灵有关,像“神”“祈”“祥”.而“衤”旁则是“衣”的变形,带“衤”字偏旁的字都与衣服相关,像“袄”“裤”“袜”等,运用这样的方法教学而非死记硬背频繁抄写,可以从文化层面减少学习者汉字书写的错误率,并且不至于让学生对汉字书写产生恐惧心理.

2.3讲述汉字故事,寓教于乐

最后的高级阶段,也是提高阶段,可以着重讲解基础的汉字学,虽然前几个阶段的过程中都需要文化知识做辅助作用,但是该阶段讲解了系统的汉字文化知识、汉字形声字复杂的表音系统、字理知识以及汉字的文化底蕴等等,由分到总重点分析汉字当中的文化信息,以更好地达到学习者习得目的语的目的.如关于“年”的文化故事:“年”是汉族民间传说的凶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像往年一样,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只见当天,白发老人身穿红衣,在屋门上贴红对联,在屋外放着鞭炮,敲锣打鼓,年兽便逃跑了.所以每年过年的时候要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敲锣打鼓.这样在讲解汉字“年”的同时,也给学生灌输了中国人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等文化习俗,这样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让中国文化得到了传播.再比如这样一个故事:在历史课堂上,老师问一个学生:“屈原是什么人?”“是医生.”学生回答.“胡说!”“怎么胡说呢,书上说他是大夫嘛!”这样有趣的故事既能让学习者知道“大”这个多音字,也能引起学生对屈原这个历史人物进行了解的欲望.还可以使用对联,如: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东西都有;下联: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横竖俱全.这是个拆字联,对冻、洒、切、分等字进行拆分,这样在吸引学习者注意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汉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4多种方式练习,预防枯燥

书法是汉字的形态之美,是汉字的审美艺术化.提到汉字解构文化,必不可少的是书法,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艺术与汉字文化之间存在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让学习者通过练习书法的方式进行书写练习,会让枯燥的写字变得富有乐趣,有助于学习者对汉字笔画和结构的记忆.由初级阶段的临摹,到一点点自主书写,在学习者快乐的学习汉字的同时又传播了中国的书法文化,一箭双雕.还可以让学生从学到的汉字小故事当中进行发展想象,编写汉字小品在课堂进行展示,这样主动的记忆方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猜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这又是一种练习汉字的好方法,例如:二月(打一字)——朋,七人草下躲(打一字)——花,又小又大是什么?(打一字)——尖,这种谜语的编写或是利用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或是利用了汉字形、音、义某一方面的特点,显得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内涵,学习者在猜谜的过程中又一次对汉字结构进行记忆,印象深刻.

3结语

汉字教学,并非以符号识记为主要目的,以强化语言符号为基础表征,其实,归根到底依然是一种文化选择.因此,汉字教学的一个要点就是要把握汉文化的内涵,进行文化的传播,文化教学应该在汉字教学过程当中贯穿始终,并逐渐增强、逐步深入.从而使学习者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深意,学到纯正、地道的汉语,并在获得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完成由汉语言文化的仰慕者到传播者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古德诺夫.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1985:85.

[2]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3.

[3]孙星衍.孔子集语[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56.

第2篇:汉字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汉字 文化意蕴 汉字教学

一、汉字的文化特征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它不仅是书写的文字,而且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1、汉字总数很多,常用字却很少。

从古到今,汉字的总字数已达到80000多个,据资料统计,现代汉语用字在10000左右,国家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汉字7000多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录汉字3500多个。汉字总数虽然很多,但是常用字也就3500多个。认识100个字,日常文章中有30—40%的字可以认识。只要认识1000个常用字,日常文章便有80—90% 的字可以认识。

2、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就可以了解汉字里所要表达的信息。如“家”字,“宀”下一个“豕”字,“豕”在古代是猪的意思,“家”字最早的字形是房里有猪便是家。猪的繁殖力强,而古时候人是最主要的生产力,所以不难看出古人造家的意思便是希望自己家能够人丁兴旺,以生产能力强的猪来象征自己家中的人口兴旺,生活殷实。由此可见我们的先人造字的用心所在了。汉字以字形表意,细细探究,汉字所负载的丰富信息、所包含的深厚内涵令我们回味无穷。

3、汉字构词灵活, 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社会在发展, 语言也随之发展,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往往要使语言中增加一个或几个新词,如果原来的文字不够就要造新的文字。但对汉字来说,现有的汉字足够组成新词,而这些新词的生成过程又不需要学习新的汉字。例如我们学习了电字,可以和别的有意义的汉字组成电话、电灯、电线、电视、电影等等。

4、 汉字自身的特征使其演进为书法艺术。

汉字是最美的,平面型方块体的汉字, 字形本身就是艺术。每一个汉字都是方方正正的。

汉字作为一种艺术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今日,书法已经是提高文化修养、修身养性的途径,甚至已然是国人礼仪的基本要素。然而更令人称道的是,每一个汉字似乎都有精巧的构图、恰当的比例,使这个符号被赋予了太多的艺术内涵。总之,只有中国才能产生这样的书法,它属于汉字,更属于中国文化。

二、汉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汉字教学中文化意识的缺失。

中国人从小学一年级(甚至更早) 就开始学习汉字、使用汉字。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汉字?往往被理解为读写的工具,这是不错的。

语文教学的本身就具有一种工具性,但是现在我们又号召给语文的教学中注入人文的气息。

语文的人文性有一部分又是从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中得来的。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据,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认识汉字的文化意蕴、能从分析汉字的形中解析汉字的义,所以在教学中写字形、讲字义,而没有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写字仅仅是为了巩固字形的认识,而没有看到汉字中所蕴含的汉字文化,也不去揭示这种文化。

2、枯燥的书写练习,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汉字总数很多,学起来难免枯燥、乏味。汉字难认、难写,为了巩固对字形的认识,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写字训练的策略,在教授生字词时的一贯做法是让学生十遍、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地重复书写一个汉字。这种机械式的书写记忆往往让学生不知所写,只是应付了事,更别说对汉字有着什么样的兴趣了。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平淡无奇的讲解,忽视了汉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汉字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使学生学起来感觉更加枯燥乏味。

3、汉字构词灵活,构词能力强, 容易导致错别字的出现。

认识汉字便能认词、造句,学习了几个独立的汉字便能组词造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一个字,在遇到同音字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把这两个字混淆,而胡乱组词造句,造成别字、白字的出现,同音错别字、形近错别字层出不穷。

4、年轻教师的汉字书写水平越来越低, 传统基本功底欠佳,不能起到示范作用。

现在学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年轻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较高,但板书布局凌乱,字体不规范。板书在课堂上可以有很多的闪光点,这需要老师和学生互动才能产生。而且文字存在的形态是意象, 忽视文字的不确定性, 简单以媒体直观形象取代文字意象,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导致了文学含蓄性的消失和学生想象力的弱化。

三、如何解决汉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提高教师的汉字文化意识。

析形解义、因义记形,建立音形义的牢固联系,此法主要适用于单个汉字的教学。汉字以其形表其义,每一个汉字细细品来,都蕴含着一种内涵。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加强中小学教师对汉字文化的认识,使他们懂得所教汉字的文化韵味, 在给学生讲解时, 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形来了解汉字的义,让学生不仅仅是为识字而学习汉字。如此这般,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学起汉字如鱼得水,老师教起来也得心应手,同时我们的汉字文化也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如此两全其美,我们何乐而不为之?

2、掌握汉字规律,把汉字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

知道汉字的高频词,依据汉字的规律进行教学,可以降低学习汉字的难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培养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的应用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汉字的实践性,不要刻意追求汉字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汉字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汉字材料,在大量的汉字教学实践中掌握运用汉字的规则和规律。

3、 强化汉字的艺术性,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汉字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作为唯一一种文字艺术品,我们应该重视汉字的书法艺术,在校园里为学生营造书写的好氛围,将书写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重视。

可以这么说,加强汉字文化的认识是提高学生学习汉字兴趣的基础。应该组织多样化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与书写的兴趣,以更利于增强汉字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第3篇:汉字文化教育范文

一、汉字的文化内涵

(一)汉字的构字文化

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关于其产生有许多传说,如结绳记事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等,这些说法或多或少都与汉字的产生有些渊源,但定然不是唯一来源。“按照汉字字体演变情况,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1]以小篆为界,分古文字和近代文字两个阶段,古文字大都类似一些图画、符号,到了近代文字才渐渐形成了“方块字”。从汉字的结构上看,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指出并说明了“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如“人”字来源于人侧立之形,为象形字;“刃”字,刀上加一点,指示刀刃之处,为指事字,等等。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又将汉字的这六种构形方式称为“四体二用”,也就是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是构字法,而转注、假借是两种用字的逻辑思维。可以说,汉字是一种因形赋义的表意文字,每一个字的构造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演变,从独体字(不能拆分的字)到由部首和偏旁组成的合体字,从偏旁的声符到义符,无不经历了先辈们几千年的推敲和创新。汉字博大的构字文化在令人惊叹的同时也提醒着今人,将构字文化传承,沿着先辈们留下的足迹走下去。

(二)汉字的精神文化

中国人的生活与汉字密不可分,其生活情感,人生态度,生存价值都深深地刻在每一个汉字之中。此外,中国人还将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等融入汉字中,令汉字蕴含了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

“汉民族的先民们,通过对事物的直觉意象,把自己对世界的情感体验用直观地汉字表现出来。”[2]如“姓”,从女从生,反映的是母系氏族的社会现象;“王”字,本义是光的意思,是“旺”的本字,反映的是古人对火的崇敬,等等。这些例子在汉字的海洋中多不胜数,但无一不是融入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在此基础上,汉字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促成了中国人独一无二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字游戏,以灯谜和析字联为代表,为人们表达情感、施展才学提供了许多满含哲理并且富有趣味的平台,使人们能从游戏中体味人生哲理,从智慧中发掘人生价值。

二、影响汉字文化传承的因素

(一)汉字本身的复杂性

“最简单的汉字只有一画,而最繁的多达三十七画以上。”[3]与英文相比,单从笔画的数量上汉字就比字母复杂得多。再从总字数上看,可统计到的汉字就达五万字以上,超过了任何一个拉丁语系国家的语言文字。而且,汉字本身具有灵透的思维,进而组成了各种丰富的词汇,在这些万千词汇中几乎没有两个意思完全相同的词,即使两者词义上非常接近,它们之间还存在着语境、语气等差异。可以说,庞大的词汇量使汉字更为精确、生动,但同时增加了它的复杂性和学习难度。另外,汉字拥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这里面积淀了太多的历史文化信息,数之不尽的成语和典故就是例证。这也就意味着,要实现汉字文化传承,必须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着深刻的了解,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火星文”的出现

根据德国学者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少年期和青春初期,学生开始受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就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烦恼,他们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个时候学生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努力使自己与众不同但又易于随波逐流。于是,“火星文”应时而生,其一大特点就是颠覆传统,大量地使用缩写、符号、错字、古文字,并且任意组合,不守常规,如“1切斗4幻j,b倒挖d!”意思是“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表酱子”代表“不要这样子”等等,其书写简单、另类的特点正迎合了当代初中生追求叛逆的个性,以至于在学生的书写中蔚然成风。可是流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极大的威胁,火星文颠覆了汉字应有的结构,存在着许多废用的简体字,缺少语言文化特征,更没有任何文化底蕴。不仅如此,火星文的过度使用会对青少年的国学认识、历史观、世界观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一些学者还指出,火星文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化感悟能力,酿成真正的“母语危机”。

(三)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有限性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影响到学生认知结构中同化和顺应的完成。就汉字文化传承而言,同化是指学生将新学习的汉字文化纳入脑海中已有的文化系统中,顺应是指原有的文化系统不能使新学习的汉字文化同化时,调整原有的文化系统以适应新的变化。因此,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丰富与否与汉字文化的传承能否顺利进行是紧密相连的。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在山村长大的孩子对与动物和植物相关的字词学得更快,而城市的孩子对于一些难写的谷物字词的学习却困难重重,而且也没有兴趣学习它们的历史渊源。这正是因为山村的孩子将学习到的汉字纳入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能将学到汉字与见过的事物一一对应,个个具象化,但城市孩子因缺乏对相关事物的认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同样,加强汉字文化传承也离不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汉字有关的知识经验能促进汉字文化传承中所遇到问题的表征与解答,有关知识经验不足常常是不能有效接受新知识的重要原因。必要的汉字文化功底、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将有利于实际学习汉字中遇到问题的顺利解决。而初中学生在这一方面由于年龄较小和相关经验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汉字文化传承的有效性。

(四)学习材料的内容、形式与教师的指导之间不相匹配

汉字文化学习材料的内容是广泛的,凡是有关汉字文化的资料都是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所应涉及的,其形式包括书籍、电子信息、民间轶事等等,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适当的内容,以正确的形式进行教学。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提出过“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即“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在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与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4]也就是说,如果选取的汉字文化学习材料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或知识结构,与学生原有知识没有任何联系,而又不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些综合起来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使汉字文化传承波折重重。

此外,在学生处理学习材料时还需要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缺少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无法有效地吸收学习材料中的汉字文化信息。教师的有效指导,应当通过设置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内容,对学生进行总揽全局而又兼顾个别差异的引导,这样才能加快汉字传承的步伐。

以上四种影响因素从课程意义上看,是语文课程中汉字文化涵养化育功能实施的极大阻碍。对教师而言,应从强化学生对汉字的情感体验和提升自身汉字教育水平两方面入手去促进汉字文化的传承,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探索与总结。

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素质教育推进中农村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10YJC880175)部分成果,2010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专业知识发展为向度”(课题批准号:2010316)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瑾.汉字图形化的视觉表现[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李梵.汉字的故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姚金铭.汉字文化思维[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4篇:汉字文化教育范文

跻身于世界性的文化进程之中,在国家飞速发展的同时,企业需要借助其网站、软件等产品对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适应以便更好地走出国门,作为民族符号的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途径。世界范围的汉语学习热潮由来已久,面向母语非汉语者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也在各地得到普及,本文便是以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与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开发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自测系统网站的界面改良设计过程为例,探讨跨文化语境下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用户研究

“文化是一个无法简单描述的复杂概念,它必须被诠释。”[2]设计的跨文化性,可理解为是联结不同国家地域、不同民族人种之间的文化,越过物理距离的界限来完成情感交流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与交互设计本身的意义是十分契合的。

(一)Hofstede文化维度模型

Hofstede教授主持的文化因素对职场工作影响的研究是世界上最全面的文化比较研究之一,他也是国际公认的第一个创造出国家文化维度实证模型的人。从1967年开始,Hofstede基于IBM公司在多个国家收集的员工调查数据,建立了Hofstede文化模型,并先后将六个维度加入其中:

1.权力差距(PDI):代表社会的权利低层阶级对权利分配不均的接受程度与预期值。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DV):这个维度代表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衡量,系数偏高称为个人主义。

3.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MAS):偏向男权主义的社会普遍表现出对于成就、英雄主义、名誉的追求,社会竞争意识更为强烈,而偏向女权主义的社会更有共识取向。

4.不确定规避(UAI):不确定规避维度表示社会成员对不确定性及模糊性的不适程度。

5.长期趋向(LTO):长期趋向维度可以理解为社会对价值、精神美德的追求,并不要求即时的回报。

6.放任与约束(IVR):放任程度较高代表一个社会能够允许相对自由地满足人们享受生活及乐趣的追求,约束程度较高代表社会对需求满足的抑制,并往往通过严格的社会规范来进行调节。

Hofstede文化维度模型自提出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与社会、商业、教育及研究领域,随着近年来交互设计的飞速发展,它也成为了世界各地设计师们的跨文化研究范例。

(二)基于文化因素模型的交互设计研究

Hofstede文化模型给了跨文化语境下交互设计的探索诸多启示,是跨文化用户研究的基础,随着时代的推移,许多设计师与研究人员在交互设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通过对已有概念的反思与改良,取得了更进一步的成果。

英国德比大学设计研究中心的Paula和Stephen对可以为不同文化背景用户共享的系统设计进行讨论得出了目前针对用户文化差异的界面设计的局限性,对文化决定的可用性问题进行了深刻探究[3];Jagne等人通过创建适合本土用户使用情境的文化模型探讨了整合界面设计中文化和社会因素隐喻的新兴需求,提出了整合本领域问题的调查策略模型[4];Andy Smith等提出了通用跨文化网站的开发过程模型,侧重于研究本地网站吸引力审核如何影响设计过程、通过本地用户的文化需求进行网站对比的文化指纹概念、用户评价的相关问题和跨文化团队的发展[5]。

二、汉语水平自测系统交互界面改良设计

(一)任务提出

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与江苏大学合作开发的汉语水平等级评估测试网站是为了让用户能在HSK备考期间掌握自己的汉语水平所在等级而推出的HSK辅助测试系统。本文以这个系统网站的交互界面改良设计为案例,首先以问卷形式对使用过本网站的海外留学生进行用户满意度测试,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1-15题主要就对本系统的整体反应(1-3)、显示(4.字符、5.组织6.屏幕序列)、系统信息(7.提示、8.信息提示)、系统性能(9.速度、10.可靠性)、可用性及用户界面(11.色彩、12.反馈、13.对错误的回应、14.系统消息和报告、15.系统数据库及界面)这五个大类进行用户体验调查,答案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第二部分的第16题为用户对系统的建议。调查最终收得有效问卷62份,由问卷第一部分五个大类的平均得分情况可知,系统性能类别的得分最高,达到了8.4分。但用户对这个自测网站的整体印象评分、界面色彩和错误提示的评分分别是5.4、5.4、5.3,只略微超出了平均分值,说明这三个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第5篇:汉字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书法;绘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对书法和绘画具有独特的情结。书法与绘画不仅是古代文人重要的艺术生活元素,更反映了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众多书画经典作品可谓是人类艺术的瑰宝,也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而服务。书法与绘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辅相成。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以书画为主题畅谈人生,感受人生乐趣,为世人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书”就是书法,是我国汉字的艺术化;“画”就是绘画,这里特指中国画。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两者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的精髓值得我们推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和绘画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和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也逐渐走向国际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汉字最早源自图画,远古时期的人们就利用各种图画表达思想,逐渐演变到后来用毛笔写字和画画。古人通过点和线的粗细、浓淡等变化创造汉字的形状,书法和绘画表现了古代文人刚柔并济的特征。所以,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书画作品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精神。书法和绘画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倾向。我国古代的绘画作品中常常是诗、书、画、印相结合,展示了黑白相间的审美效果。书法和绘画也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途径。传统文化中,书法创作讲究凝神静气,可以培养人们的耐心,帮助人们克服急躁心理。由此可见,书画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1.书法

书法就是汉字的艺术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书法随着历史的演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书体都有独特之处。随着书法的发展,行书、草书等也慢慢兴起。《四体书势》中记载:“汉兴而有草书”,说明了汉代书法的变革,楷书也在汉代渐渐发展。我国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书法家钟繇、王羲之是魏晋书法的杰出代表。其中,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图1)笔法精湛,充分体现了书法的韵律和线性艺术的灵活,这样的书法作品仿佛一幅画卷、一首乐曲,因此王羲之被世人称为“书圣”。

2.绘画

这里的绘画特指中国画。中国画独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画通常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最早的中国画可追溯到周代晚期的人物画。一直到隋唐时期,山水画、花鸟画才逐渐兴盛起来。到了宋朝,各种绘画流派繁荣发展,这也是中国画大发展的时期。元代,地方文人画盛行。明清后期,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也有了很大发展。中国画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风貌,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体系独具一格。

二、书画作品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1.书法的意义与精髓

书法作为汉字的艺术化,其笔法、结体、章法之间都能表现出端庄、古朴的风格。书法的演变历程带动了书法的发展,书法是一种线性艺术,笔画之间就能展现出书法家的风度和情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具有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美,书法经典作品展现了时代的创造性、个体性,也是民族艺术的灵魂。书法扎根于中国人心中,习字需要描红和临帖,学习书法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艺术情操,而且能调心养气。

2.画的意义与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画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化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中国画独特的画、诗、书、印融为一体的艺术体系,充分展示了民族风格与风貌。各种中国画的风格与特点表现出了不同的象征意义。绘画在我国古代是画家心理的寄托,中国画含蓄的写意,表现了我国民族艺术的丰富内涵。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人们能够尽情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对于风景、花鸟的表现,诗与画的结合也是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3.通过学习书画了解传统文化

我国书画艺术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书法的核心元素是汉字,学习书法首先就要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欣赏书法作品,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我国汉字的发展历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逐渐对中国汉字的魅力有新的理解。中国画也是如此。中国画大都与书法结合,教师要从书画同源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书画。学生在学习书法时首先要读帖。我国有众多优秀的书法经典,如《兰亭序》等,作品体现了书法家的艺术气质和中国传统哲学。学习书画作品,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

4.学习书画作品的文化内涵,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书画作品的核心要素是运笔和书写。在学习书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调节身心状态,长久坚持,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奥妙,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许多书画作品中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即“字如其人”,如,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争座位帖》体现了作者不畏强权、勇于斗争、刚正不阿的精神,作品大气、豪迈、严正,充分体现了书法家的节操。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擅长画竹,他笔下的竹子体现出高尚的气节。书画结合在郑板桥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学习这些优秀的书画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约束,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提高人文素养。

三、结语

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为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反映了民族艺术的审美倾向。我国经典书画作品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书画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我国教育部门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杰舜,徐桂兰.琴棋书画:汉族文化印象文学与历史的对话.社会科学家,2012(7).

[2]谷万里.浅论琴棋书画.大舞台,2012(1).

第6篇:汉字文化教育范文

1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意义

我国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明国家,具有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在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发展演进历史中,已经逐步积累规模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并且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教育价值,也因此被全世界各民族人民所世代相传。从实质上来看,传统的文化教育就是思维结晶和意识形态。小学基础语文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是人类文明的闪耀结晶,有着强烈的人文科学特点和社会文化思想。良好的学校语文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表达技巧、人际关系才能和逻辑思考才能。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进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入,就可以有效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从而激活广大小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生处于一个体格和心智都极不完善的阶段,在这阶段所进行的家庭教育,极有可能给他们的长期发展带来深刻长久的影响。他们性格活泼热情,对事物的接受力很强,通过在小学阶段进行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就可以调动学生们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到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和内容,培养学生们继承和宣扬优良传统文化的意识。正因为小学语文教育先天就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增强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主要举措,又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途径,这就适应素质教育发展和培养小学生核心素质所需要的重大变化,也可以说,在可以预料的未来,从学校语文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是教育领域的一种重大变化。

2《新课标》中对传统文化渗透提出的要求

自从一九零五年清政府取消科举制度以后,我国文化落后的现象就被归咎于中国长期以来落后、封闭的传统。而五四以后,西洋文明以倾倒之势席卷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建国后,被认为“旧”的中国传统,更是不断遭受打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全民崇尚西方文明的心态亦导致传统企业文化黯然无色。但直到当下,经济日渐繁荣的我国才逐渐意识到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不应该丢掉自身的文化“根”,而是必须走出一条新文明崛起的道路。尤其在教育方面,这样的思想更需要被作为指导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和科学素养,发扬和培养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激发少数群体的创新性和凝聚力,充分调动积极性的作用,需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汲取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睿智”。由此可见,在义务教育工作阶段新课程背景中也已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当肩负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并应当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借助传承中华文化的力度,培养小学生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丰富爱国精神,让广大小学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修身养德,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继承者与弘扬者。因此,在教学上,新课程标准提出:“教科书要注意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民族基本意识和爱国思想感情”;在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使用问题上,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看,传统文化教育早已作为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3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学校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效果

3.1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性

小学阶段最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这一时期也是帮助其建立优秀品格的关键期。而倘若一个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未能养成优秀的良好习惯与品格,其以后的教育就几乎是徒劳的。所以必须要利用好这时间,对学生的良好习惯与品格加以很好的培养。因为古代先贤们都非常重视自我培养,以为学生只有修好自身,方可“有所作为,治国平天下”。所以在中国优良传统的教育理念里,就非常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品格的养成,对人才的培育也就是对君子精神的培育。乃至在中国优良传统的文化教育中,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与培育学生的君子品格。而尊敬师长、孝敬家长、以礼节为人处事、勤劳刻苦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发展理念的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研习,将促进学校学生重新认识过去,更能带动学校学生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养成优秀的良好习惯与品格。

3.2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部分国内的小学生,都爱吃汉堡薯条,爱过圣诞节,也爱看美国好莱坞大片。认为外国知识远比中国国内的知识更成熟进步,完全否决自己的传统文化。所以更不要提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持的浓厚兴趣,这虽然也与其父母的传统价值观念导向相关,但更多的是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我们,并没有真正给学生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因为学生们没有真正认真理解过,所以也怎会喜爱。但中国的传统文化,绝不只是诗词歌赋,“之乎者也”。我们大不必将小孩训练成个小老先生,也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古代先于西方各国的历史性发明,也告诉学生中国并不落伍。

3.3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首先,人们关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影响着个人对本国的情感。而小学生们对西方文化的“崇洋”,说归根到底是一个关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不信心和不认同感。这很大一部分的因素来自他们的“不自知”。通过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使之体会到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吸引力,归属感也便因此产生。关于自己本国的情感和民族之间团结顺理成章也就加强。其次,自古以来,中国历史就不乏民族爱国主义的优秀诗人、文学家,还有奋力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他们都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优秀作品和鼓舞人心的英雄事迹,而小学生们在学到相关内容的时候当然也就会受到感染,精神为之振奋。民族爱国主义人物的人格情感与气节,也会影响到小学生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民族爱国主义人格情感的养成。

4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4.1集中识字,识写分开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有一条非常优秀的经验:在学生入校前用相当短的时间里(一般是一年上下),集中地教学生认识一批字(大概二千左右)一称为集中识字。集中识字的主要优点,是使小学生在短期内就掌握一种能够应付学习基本读写的识字数量,使学生的基本读写数量和能力都不受自身识字数的影响。如果把识字和写作一起完成,学生们“认一套、懂一套、用一套、写一套。”这样的速率势必会很缓慢,而七八岁的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述能力已经十分丰富,而求知的愿望又最旺盛,所以如果由于识字的速度缓慢而迟迟无法适应学生的读写要求,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读写能力,使得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获得相应的发展。所以古人为克服这种问题,便艰辛地探索出集中培养识字能力的办法,尽量地在一至一年半的时期里,使学生识得二千以内的汉字。识写分开教学是指学生在掌握规定的识字数(约2000)后,再进行书写教学活动,但写字教学内容并不与识字教学内容相同。不要忧虑学生书写能力进展的快慢,因为当学生已经掌握相应的识字量并完成与之相配套的大量读写训练以后,就已经在无形中学会部分文字,并且当写作教学展开的时候,随着识字教学逐步前行,到一定的时间,两条线就自然而然地会交合,并互补、一起前进。古代将识字学习与写作分离实行的主要目的:一是因为不让写作直接影响识字学习速度;二是希望加强书法教学。当代中国知名语文学科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非常提倡集中识字的教学方式,而当下不少杰出的教育家如吉林高等教育学院中国语文基础教育研究所主任王鹏伟先生,对识写分步进行的教学方式,也非常赞赏。但在当代经过较为科学合理统计分析,编制出的一种根据出现频率排序的汉字列表,却发现其中二千个汉字基本可以囊括在人们一般阅读用字的70%。新课标当中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识字数在1600~1800个之间,就今天来看,古代所述:“二千个汉字以内”的学生识字数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并且用集中识字的方式可以使今天的小学生更迅速地学会比新课标所要求更多的汉字,它可以更有效地知识文库2022.04(上)适应学生的阅读需要,发展学生的思想品格。而识写分开的方式,则可以在学习书写的过程中集中发展学生的书写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楷书功底。从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中国小学生对中国传统语文技艺(包括书法)的了解是非常不足的,而且对文字的分类与辨别也是非常模糊的,更不必提他们怎样发展书法书写水平与欣赏水准,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岌岌可危的地方。

4.2传统文化诵读的方法

毕竟小学生的精力有限,理解也是受限的。要防止古时不切实际、死记硬背的素读弊病,必须在遵守素读学习过程中“不求甚解”、但是从“大量累积”的基本原则上来,精选背诵具体内容,让小学生在限定的时期内吸收到的都是古典传统文化,是学生努力后就可以理解的具体内容,是可以诱发学生们记诵浓厚兴趣的具体内容一一典籍中,古代经典无疑是最匹配的。明清时代的蒙学课本正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所应该参考的,因为这种课本不但帮助学生识字,还从字里行间教学生很多事理,内容丰富更能激起小学生的学习浓厚兴趣。比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当中经常出现的“三、百、千”汉字以及《声律启蒙》之类的书籍,因为这种书本朗朗上口,而且文章精美,内容丰富健康。如:“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这样精练的十二个汉字,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将一个学生早起洗漱前和上厕后所应该形成的良好卫生习惯,讲得那么具体。

4.3传统文化引选材为源

4.3.1声律韵语类书籍入蒙学教材现在的小学生,一拿到古诗词教材就头痛,只有几乎极少的小学生,能对出音韵、平仄标准的对子,小学生的文字写作里始终缺乏文采,还有每一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没有几个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诗意的表述,也没有几个学生能运用古代的词藻,写出朗朗上口的诗歌。这当然和学生在儿时并没有进行过韵律类的启蒙有关,因为有学生曾经在这方面吃过亏,不少学生也曾经由于这些启蒙的缺失而导致对古代诗歌掌握的难度和表现的不足,这也的确应该引起教育领域的注意。诗词、对联都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只有对声调、音律、格律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掌握才能,方可达到所谓“吟诗作对”。中国古代声律类的蒙学教科书,正是为适应这一要求而形成的。今天的小学生,倘若不学习声律,试问又如何学得好的诗词歌赋,又何谈写作诗词歌赋。因此,对学生们进行声律类的启蒙是非常紧迫地且符合教育标准的。而且中国古代声律启蒙的书籍内容还包括天象、地形、艺术、鸟兽、人、器物等的空间虚实应对,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声律运用的同时,又像一本微型的百科全书,将世界万物展示给学生。如《笠翁对韵》,其中内容听起来很朗朗上口,再配合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所提出的基本背诵方式,学生是可以很愉快地去完成背诵任务的,利于单词的累积和阅读语感的养成,并在学生今后的古诗词、对联等练习与写作过程中,发挥无师自通的功效。所以,本文认为应当将声律类的图书列入蒙学体系当中,在正式被教育相关部门所使用以前,学校语文老师才能通过自身的能力运用于日常的语文教育当中。4.3.2节日风俗古诗词入教学内容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学校生活密切相关;传统文化的教学还必须是多元化的。但倘若教师能在常规的传统古诗词化课堂教学中融合学生生活,并且进行各种传统文化教育的共同渗透,那就无疑是既得当又省时间的好办法。课后学生还可根据唐代杜牧的作品《清明》进行拓展练习,该词比较简洁,学生也可以自学。还有各个地方或者当地各民族自己的一些节日活动,这都是一个老师们可以考虑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去学和生活有关的东西,让学生们在学诗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其他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

5结论

第7篇:汉字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审美文化 教育

近年来,汉语学习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带着各种目的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但常听到人们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在对汉语教学中也常常可以听到留学生抱怨汉语难学,如:声调复杂,汉字难记难写,语法规则多变,短语俗语丰富难以理解,等等。因此,如何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率就成为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加强汉语语言的审美教育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汉语言的理解与应用,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授课效率,因此,增强对外汉语审美文化教育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审美文化教育是中国学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审美文化教育却是一项常常容易被人忽略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多数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都会认识到,语言是一个交际工具,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汉语,因此教学重点应在汉语语法规则的学习及使用技巧的训练上,而汉语审美文化的修养培养在教学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在许多学校,为了应对学生的深层次文化需求,特别开设了中国文化课、书法课、武术课等,以满足学生对中国进一步的了解,但仅靠艺术课程技巧性的训练来完成审美文化的培养显得力不从心。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看到,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语言传递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作为一个好的学习者,必须懂得欣赏这种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特殊的审美特点,才能激发起学习者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语言课程教学中审美文化修养的培养势在必行。

一、对外汉语教学审美文化教育的特点

首先,从教育对象上来看,成人的审美教育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能动性更强。这是因为,成人学习汉语与幼儿学习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幼儿更注重对语言结构的模仿,在自然的社交环境中赋予语言结构意义,在循环往复的操练中深化对意义的理解,而成人学习语言,更注重自觉能动性,一般都要求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学习掌握语言材料,成人的学习往往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对外汉语教学者应当重视并尊重成人的认知规律,审美教育将会强化这种自主学习动机,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语言规律。

其次,从教学过程来看,对外汉语教学就是跨文化交际的教育过程,语言文化多层次的审美教育更强调教师的教学艺术而不仅仅是教学技术,强化审美教学将会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在丰富的语言材料中,教师带领学生感受语言美,感受语言背后的思想的独特之处,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再次,从教学内容上看,审美文化教学更注重语言规律、内涵的发掘,以及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可通过审美教育,促进学生以中国人的视角观察思考问题,从而产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增强文化领悟力,把握中国人观察问题独特的视角,促进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克服学习中国文化差异带来的厌学心理。

最后,从教学目标上来看,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也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沟通工具,作为以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情感交流的媒介,汉语教师应从深层次的心理感应、文化感受出发,寻找学生的认同之处,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化感受能力,在推广汉语言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

二、对外汉语教育审美文化教育的内容

1.语言逻辑审美

传统的中国哲学认为天地合一,自然界和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自然界和人类都服从同一规律,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形成整体性思维方式;而西方哲学则强调人的个体意识,人依附于自然却独立于自然,因而西方人崇尚个体思维。这种哲学思想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就表现为,汉语的语言交际更重视自我行为对他人对集体产生的影响,更注重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程度,在文章语言的运用上如同中国的园林建筑,更注重布局的和谐统一、文风和文字的协调一致。因此,在逻辑表达上,可以说汉语是重视格调的语言,在写作与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逻辑表达的特点去快速地领略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意图。

2.语言文字审美

作为文化的载体,汉字具有其他民族没有的独特的审美内涵,汉字以其独特的造型功能和长期积淀的审美意趣扮演着文字交流的实用工具和文人审美的表情手段。汉字教学应从这两方面出发,即从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汉字,从汉字书法作品的欣赏来领略深层次的人文精神,这种审美教学与语言教学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树立一个整体的中国语言文化观。

3.语音语调审美

汉语的语音系统很缜密,有“五调”,而且五个声调还有辨义的作用,这是很多语言系统所没有的特点。作为一种很有节律性的语言,汉语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因此,我国的文学传统很讲究文气畅通和声音的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讲求声律的协调和谐。郭绍虞先生(1979)指出,汉语的“语句组织中自然包含了声律的要求。结构严谨、音韵和谐的句子组织,既是语法问题,又是修辞问题”,在汉语的篇章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这一特点,加强朗读审美教学,让学生在音韵的审美中,爱上听汉语、说汉语。

4.礼仪文化审美

礼仪文化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套交往原则。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的传统以儒家文化作为底蕴,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到礼仪并非只是一种技术上的操作,它更是一种文化风格、道德标准,除了课堂知识中对具体语言运用所产生的话语氛围进行的品位鉴赏之外,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意自己的教学形象带给学生的直观印象。作为中华民族礼仪美的发现者与传承者,对外汉语教师更应体现出这种人格魅力、形象魅力,作为文化传承的使者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走进中国,走进汉语。

5.情感心理审美

与欧美国家的直白袒露不同,中国的文化审美更欣赏含蓄婉约的美,反映在情感表达上,汉语的表达更注重运用双关、暗示等表达手段和婉拒、回避等交际手段。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上,汉语的文章逻辑结构常见螺旋式的表达法,对情感心理逻辑的把握,会提高留学生跨文化交际时的领悟能力。

综上所述,与中国本国学生重视德育教化养成的汉语审美教育不同,留学生汉语课的审美教学重点在于加强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从心理基础上帮助学生克服交际困难,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树立综合的审美教育观念非常重要,课程的设计不仅应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而且应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能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汉文化体系的综合语言文化观,这种宏观的整合型的审美教学将能够改善我们的教学效果,在语言技巧的训练上,进一步增强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张丽丽.郭梦秋英汉语篇深层逻辑语义对比分析[M].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李芳兰.浅谈留学生汉语节律感的培养[M].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第8篇:汉字文化教育范文

传统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教育也从古老的传统教育,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是从传统教育发展而来的。古代传统教育的精华以古代先贤总结提炼出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传统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应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应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己任,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弘扬传统文化,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坚持在各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挖掘学科中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地将课程知识、技能与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结合起来,突出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B。

突出语文学科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上的主体作用 开设经典诵读课程,将《三字经》《弟子规》《诗经》等古代经典根据不同学段纳入语文常规教学,通过晨读、欣赏、诵读、午练、暮省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之受到爱国、诚信、友善、文明、礼仪等教育,身心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延伸语文课堂,整合其他课程资源 在发挥语文学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也要齐头并进,创造性地将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使少年儿童能全面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使之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目标的学科。学科涵盖历史、地理等知识,既有古代名人先贤立德修身的事迹,又有爱国志士的故事,具备很强的人文性,为进行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乡土文化等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音体美等学科,同样集知识性、人文性于一体,发掘教材中诸如京剧、剪纸艺术、民族器乐、国画、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以欣赏、感悟、体验、参观等形式,培养少年儿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情感,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

依托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办学软实力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主要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要求学校在“双基”训练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今倡导的素质教育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读书节,以传诵经典为主要内容,通过晨读、集体诵读、说古代先贤名人故事、汇报演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瑰宝的认识。开设写字课,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结构艺术。开展软硬笔书法比赛、汉字听写大赛,培养学生对汉字艺术的感情和美的熏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游园、灯会、收集对联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减少因时代而产生的时空距离。体育节里,在正常项目的设置中适当安排一些诸如跳绳、拔河、太极拳、武术、抖空竹等传统体育活动。艺术节开展曲艺、民族舞蹈、陶艺、艺术绘画、剪纸等传统艺术活动。在整个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渗透友爱、谦让、文明、礼貌、守纪等礼仪教育,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引导作用,既丰富了学生的在校生活,又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教育信息化发展助推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正处于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安徽省作为全国首个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取得了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先进经验。技术上的变革,让教学不拘泥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也让学生的学习更自主,这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技术保障。

目前,各学校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在于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限制少、人际合作便利。教师在教学古学经典时可以随时调取网络上音视频资源,也可以录制微视频上传到空间,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与作业,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学生学习时也可借助网络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写字课上,教师播放着《高山流水》,学生练习临摹。信息技术的革新,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新的时代特征,横亘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鸿沟进一步缩小,传统文化教育不再是源于文献、口头说教、历史遗存和难以实施的。

第9篇:汉字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策略

一、研究背景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宗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而在一些学校的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往往注重字句的积累,轻视文本的人文感悟与文化积淀。如对古文语言文字现象分析“精雕细刻”,字字落实,归纳梳理,知识传授明显,但对文本的文化蕴含则“轻描淡写”,反复强化的也就是字词句的特殊用法,对应考试的方法演练,缺乏文化引领下的品味感悟,学生自然无法品出文章的精彩和深邃,得不到熏陶感染。因此,语文教育在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文化意识、文化人格和文化实践力。作为向学生传递知识与进行文化教育的语文课程,如何发挥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立人的作用,尤其值得面对心智逐步成熟、有一点理性思维、有一定分析能力的高中生的语文教师去深思与实践。正是危机感和责任感促使教师思考如何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并探索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

二、在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及实施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掘文本的文化内蕴,形成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高中古诗文选文中有恣肆、纵横捭阖的秦汉篇章,有情韵飘逸、恢宏豪迈的盛唐文墨,还有情深遒劲、鞭辟入里的宋代风骨,也不乏张扬个性与尽表世俗的元明清佳作,文脉清晰。经典文本所形成的学术文化体系是庞大的,思想是精深的,凝聚的是先辈们的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有的睿智与情趣,渗透着先辈们的人生心路历程和生命意识。教师们应广泛学习,认真钻研,发掘文本的文化内蕴,形成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中国古称“华夏”“华”指“章服之美”“夏”指“礼仪之大”。可以把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分为以“章服”为代表的“形而下文化”和以“礼仪”为代表的“形而上文化”两类。形而下文化,指的是有具体可见外形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雕塑、服装、饰品、用具、手工工艺等器物,也包括必须依托器物或外在活动而存在的节日风俗、人际交往、农业商业经济模式等民族行为习惯。而形而上文化,则是指宗教(儒、释、道等)、哲学、艺术(诗文、音乐、绘画)、价值观等以精神活动为依托的思想成果以及可能需要器物支持,但也可以独立渗透在人们内心中的礼仪、术数、意象象征等民族心理习惯。教学时以此为依托有意识地随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去品味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挖掘文本中孝亲敬长、珍视生命、敢于担当等优良品德。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学生也就没有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发展就会被架空。2.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随文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在教材阅读教学中,以文本的语言、结构与思路分析为切入口,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在思路;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在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对文本深层内涵的理解与感受。例如,在教学《六一居士》时,可以从文化视野中来设计文言文教学课堂,定位在知其文晓其情,懂其人悟其志。教学环节紧扣文本,由文本到文人再到探究感受人文文化。(1)知其文(文章):感受主客问答的形式,体会课文的数字之妙,在文中找出“六五四三二一”各代表什么,并用六个数字串联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兴趣,进而理解作者一心归隐的情志。(2)懂其人(文人):从三贬三号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3)悟其志(文化):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最后实践延伸,布置学生为自己的取一个字号。在随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本入手,认识作者的情感及情感表现手法,但并不拘泥于此,而是引导学生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体会作品深邃或清新或豁达的情怀,以及流淌在文本中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和丰富强烈的人生意识。3.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丰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内容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传统节日意识日渐淡化,民间艺术也面临失传危险,传统文化似乎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历史。校本课程材料“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源流及其诗词鉴赏”,在高一年级每周三的发展性课程中开课,结合课堂的古诗文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古代文人在民族节日中的悲喜忧愁情怀和人生思考,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拓展其文化视野。4.开展活动,注重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和审美体验。(1)认识理解汉文字的造字法,了解字的结构意义,正确认读和书写。开展认字大赛,既认读汉字,也认知汉字构成,对阅读、理解古诗词有帮助。(2)文化常识理解与记忆比赛。将了解趣味与高考备考结合,紧扣文本(文言传记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化常识。(3)古诗词创作大赛。让学生在古诗词艺术技巧鉴赏中,进行传统审美情趣和传统伦理取向(诚、孝、义、忠等)教育,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模式。

三、结束语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实践传统文化教学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是如何以潜在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教与学的心理,影响师生的互动交流、社会交际、学习思维以及待人接物等?面对世界文化浪潮的冲击和多元文化因素的交融,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如何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渗透,形成长久性的策略?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古诗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和优势,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体味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体味特定历史时期特有的思想,学会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关注社会改革与进步。同时,教师只有唤醒传统文化魅力,赋予其现代化之魂,才能让新形势下的语文文化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D].湖南师范大学,1996.

[4]陈弦章.语文教育文化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