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范文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

第1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范文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中职学校学生生源大部分为成绩不理想而未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经历了因学习成绩不佳而带来的各种挫折。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希望通过中职学校的学习早日进入社会,以扶持家庭。中职学校学生有其鲜明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经历过挫折,更懂得珍惜。中职学校的学生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社会,经过在社会上的磨炼,他们更加珍惜友情。那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读中职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他们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希望通过学习改变现状,这样的学生对自己的老师通常有着深厚的感激之情,与教师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中职生大多由于成绩不佳或缺乏学习动力才选择中职学校作为走入社会前的过渡期,因此对学校缺乏认同感,普遍缺乏自信心,求学目的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由于中职学校的专业性较强,更易产生压力和厌学情绪,进一步挫伤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是自控自律能力较差,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养成。中职生大多处于14~18岁的青春叛逆期,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我评价不客观,缺乏社会责任感。表现在行动上,往往纪律观念淡薄,自制能力较差。中职生发生旷课、早恋、打架、沉迷网络、抽烟喝酒、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现象的频率较高,个别学生甚至曾经有过违法乱纪被公安机关处理的不良记录,少数学生把社会上的不良习性和风气带进了校园,更影响了其他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是个性发展不成熟,心理问题较多。现阶段,来自单亲家庭的中职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家庭状况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影响。由于年龄小、成长过程遭遇挫折等多重因素,中职生易产生自卑感,而过分的自卑又衍生出过于敏感的自尊保护心理,可能会因为一个眼神、一句话大动肝火,甚至不惜暴力相向。出现心理问题时,他们倾向于自我压抑和逃避问题,不愿承认更不愿沟通,致使问题更加严重,难以解决。

五是辨别力差,容易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职生因知识水平有限,社会阅历较浅,对社会现象只看表面,极容易跟随社会潮流。但因缺乏深层次思考的能力,容易迷失自我。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现状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均强调制度约束,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但是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有时又会出现酌情处理的情况,导致制度执行不统一。教育者的指导思想、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都有待改进。

首先,多采用制度约束式管理模式。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主要采取制度约束的方式进行管理。制度约束式管理模式强调纪律性和规范性,注重共性教育,以减少和避免违纪现象为主要目标,主张严管,采取“堵”、“压”为主的硬性管理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其次,中职学校教育者的教育指导思想需要改变。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较低,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技术工人,而对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素质提高并无过多的关注,只要不违规、不违纪就可以了。在全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到职业技术院校进行深造的上升通道已经打通,社会已经为中职生提供了向上发展的良好平台。因此,中职学校的教育者应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在原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培养人才的探索,帮助学生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有所作为:从培养具备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转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从培养单一的合格劳动者转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再次,学生管理制度要健全。中职学校的制度管理多集中在告诉学生应该或不该做什么,如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制度等。中职学校在生源不足、招生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下,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因担心生源流失,有宽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严格执行制度的情况发生,致使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威性逐渐降低。同时,还存在约束性制度较全、较规范,但缺乏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机制、体制的情况。

复次,学生管理水平要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事务多且繁琐,在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基本上由学生科全面负责,未能建立起各部门联动的管理体制。中职学校很少建立起合理的激励机制,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和进修机会较少,导致个人的能力水平停留在某一个层次,而没有实现职业发展和个人提升。

最后,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手段要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手机成为学生最经常使用的工具,中职学校因担心学生过多使用手机而影响学习和休息而限制学生使用手机。但是,此方式无法限制青年人对新技术的追逐。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青年人的需求和特点,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在学生关注的领域占领学生思想阵地的前沿,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动。

“服务育人”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应强化“服务育人”的基本理念,建立起制度育人与全员育人相结合,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教育方式相结合的“三结合”育人新模式。

(一)深入开展教师成长与规划设计

中职学校很少有自己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缺少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很少考虑对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帮助教师完成专业发展,提升技术水平,使得部分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得过且过,不求进步,导致学校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中职学校应借鉴示范校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深入思考自己的办学定位,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出教师培养计划,帮助教师成长。要探索建立引导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制度和机制,激励教师将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教师的岗位责任感和自豪感,提高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帮助他们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

(二)搞好学生工作,加强学校的“服务育人”宣传,让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服务理念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校知名度 要建设好学校网站,向全社会宣传学校的工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中,让他们参与网站管理与信息,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升学校网站的吸引力。

打造品牌,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要整合学校资源,在教学环节、学生管理环节打造学校的品牌。如我校就抓住中职示范校建设的机遇,引进了心理测试系统,开发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承担了牙克石市团市委组织的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该活动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要抓住新生入学、毕业季、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军训、“学雷锋”活动、专业应用能力竞赛、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的开展,将学生教育和管理理念融入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开展初中对口校建设工作,实现提前对接 生源数量影响中职学校的生存,生源质量制约中职学校的发展,优质生源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保障。因此,在中职学校招生存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中职学校与初中学校进行对口校建设,对于中职学校和初中学校均是有益的探索。中职学校参与初中学校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初中学校提高实践类活动的水平,帮助初中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吸引没有升高中愿望的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吸引他们到对口中职学校进行学习。

(三)强化过程服务,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现全员育人

完善制度建设,以健全的制度为学生发展服务 中职学校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并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科学、严谨、易行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行为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在管理上,要落实到课堂、宿舍、自习室、实践基地、操场、食堂等校园里的每一个场所,并要严格确保令行禁止;在服务上,要建立学生表彰、扶持的各项具体机制,多争取社会资源,争取在校内设立更多专项奖学金,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成就感。

开展职业规划指导,以专业指导引导学生发展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最担心的就是出现突发事件或恶性事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要将职业规划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相关课外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而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当学生有了明确的自我发展方向后,就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为实现自己更远大的目标而努力。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 中职学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新媒体平台无空间时间限制、快捷高效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手机,通过QQ群、飞信群、微博微信公共平台等方式及时学校日常通知和动态信息,展示学校活动和学生风采。使学生通过观察身边榜样的言行,找到可以模仿、借鉴的对象,从而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同时,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高效便捷的服务和沟通系统,为学生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热情的服务。

整合资源,实现全员育人 (1)学校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关心关注学生权益,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听取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和建议,了解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对合理诉求给予及时关注和解决,对不合理诉求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各项措施。(2)要开设家长课堂。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家长知识水平不高,不具备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念和想法会对子女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中职学校要邀请家长参加家长课堂的学习,给家长讲述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避免问题的发生,以及出了问题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同时要倾听家长的心声,建立学生家庭情况档案,根据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发挥家长在教育引导方面的作用,共同帮助学生成长。(3)改变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学生科承担的现状,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帮助全体教师认识到学生管理是所有部门、所有教师共同的责任,在教学、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渗透育人理念,充分调动学校各个部门、任课教师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集决策机制、评估机制和反馈机制为一体的全员育人网络,整合资源,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做好“出口”规划,拓展就业渠道,为学生成才服务

合理规划,建立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视野拓展基地 学校要与企业、高职院校联系,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参观学习、实践锻炼提供必要的场所。对一年级的学生,可为其提供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参观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尽早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前景,组织学生到对口高职院校参观,让他们了解中职毕业后继续求学的生活和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职业规划意向。对二年级的学生,则可使其参与到企业的专业操作训练当中,进行初步的专业体验。同时,要引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让年轻人引导年轻人,鼓励中职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 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这对中职学校而言是非常好的机遇。中职学校负责就业的教师要走出去,与相应企业进行接洽,建 立“订单式”培养机制,在教学大纲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制定、招生宣传等各个方面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要在达成“订单式”培养协议的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将三年级学生的实习安排在将来可能就业的企业顶岗实习。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将学校的育人理念贯彻到校外实践中去,同时,通过校外力量对学生情况的及时反馈,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使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优势地位,中职学校必须转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建立新型管理模式。在“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指导下,为学生提供合理、有效、优质的服务,通过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就业的典型示范作用,吸引学生到中职学校学习,将中职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郝爱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

[2]杨玲.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3(8).

[3]何妙.浅析“以人为本”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6).

第2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 学生管理 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25-02

目前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现今我国作为工业大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大,使得中等职业学校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所以很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被培养了出来,这些人才得到了大量的机会并成为各大制造公司和企业争相吸纳的对象。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无疑是学生管理的工作,学校管理水平制约着学校里面人才的质量以及我国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所以学校有必要对学生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延续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也是学校办学能力的直接体现。但因种种原因过去没有重视这些问题,从而使得各大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导致在方案和政策出台实施的时候,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对学生管理工作不太重视,因此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不太显著。学生管理目前仍存在“难教育学生”这种看法。很大一部分管理者认为对学生的管理仅仅依靠学校的行为规范就可以了,依然停留在只要学生在学校不犯任何错误就万事大吉的观念,对学生的行为不加任何干涉,很少为学生的“三观”和身心素质提供教育管理意义上的引导。这种在管理意识和理念上的错误认知导致大部分中职院校管理队伍不健全,管理者的水平不达标,甚至有些中职院校是由外聘社会人员担当管理者。这些问题表明了中职学生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 中职学生管理问题的现状

随着教育的不断探索,我国的很多教育专家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总结了大量详细统一的关于我国中职学生该如何管理的科研成果,在对该如何改进管理方法和观念方面给出了值得参考借鉴的观点和看法。纵观国内的中职学校,可以看出我国中职学生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占主导位置,对学生非常重视和尊重。其次,注重情感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关注师生关系。最后,开始管理主体的转化,从以教师为主体管理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管理,重视学生对自我的管理和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1.1 中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首先,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差,招生相对困难,因此中职学校对学生考试成绩不设限定,更不要说对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考察了。中职学校中有未毕业的初中学生,甚至有一些因为违法乱纪被公安机关拘留过的学生,这些个别的学生会把社会的坏风气带到校园里。学校很难管理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该部分学生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降低了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几乎全部来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基本上没有文化基础,父母忽视了他们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培训。由于成绩不好,高考无望,家长送孩子报名参加职业院校只是希望孩子在某一行有一技之长。甚至一些家长也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因为工作繁忙,所以将孩子送到中等职业学校,只为了让学校照顾他们的孩子,对于孩子是否学习技术,父母不关心。许多原因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懒惰、懈怠,混日子,不认真学习。最后,留守少年和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中职院校的学生中占很大比例。70%的中职学生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有的几年才见一次面,孩子独自被老人代管。老一辈的管教方式多是溺爱,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和放任,基本上不能给予精神层面的关爱和学习上的引导。由于年龄较大的差距,“代沟”是非常明显的,相互之间难以沟通。此外,老一辈的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加之老人年岁已高,身体不好,精力非常有限,再加上孩子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制力差,监督和激励不足,容易失去学习动力。而父母离异的这部分学生大多孤僻自卑,也有一部分学生有着复仇的叛逆心理,性情暴躁,不理会老师的教诲,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社会责任的转移,这成为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题。

1.2 学校管理方面

首先,学校教育设备不完善。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专业的社会人才和高质量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它是一种高中教育,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高考,同样,完善的教育和教学资源都集中在高中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高中教育占政府教育总投资的15%,而中职教育仅为2%。不同的社会关注度必然会影响投资的方向和力度。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设备有限的条件下,管理单位的经费、学生的难度要大于高中教育管理。其次,自我控制力不强。中职教育位于教育与工作职场的交界处,决定了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在教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大量进行相应技能的培训和锻炼,在保证过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达到标准的职业要求。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教师讲解,更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或日常生活中关注时事,更多地学习,但学生在课堂上普遍不活跃,下课到处跑的问题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最后,中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道路建设和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同的,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是以研发人才为主、技术人才为辅的模式。具体的培训模式决定了教师的水平,对高中教师的最低要求为大学毕业生,但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可以是相当有经验的工人。资源配置最终取决于社会关注和社会价值。

2 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建议

从上面可以看出,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卑的问题,至少是有不自信的心理。因此,要管理和教育这个阶段的学生,首先要接受他们,接受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在接受他们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他们;其次,需要制定更加科W、严谨、容易施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充分利用;再次,要以极大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最后,必须有一个优秀的教师管理团队,利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来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性格。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重要性并因人而异。教师的爱、责任感和个人魅力比他们在教育中的知识水平更重要。老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原谅学生们犯的错误。对于学生的逃课现象,如果教师采取严厉的措施,可能影响不大,但如果允许做一些公益的事情,如义务劳动等,效果会更好。很多时候,学生的缺点转化为优点,是通过做一些公益的事情发生改变的,是受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影响的。因此,教师要注意批评和教育的策略,尽可能不要批评学生,不要联系他们过去的不良行为。批评的同时也让他们解释,但有一点,老师应该坚持原则,不能受学生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是不容易的,是要注重方式方法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是国家、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谢崇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5):86-87.

[2] 范文莉.2008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 蔡少雄.2013以生为本,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10):64-65.

第3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美术教育 学生综合能力

中职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培养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开展有益的校园活动

学校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保证。首先,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督促力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管理考核制度,开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专题讲座和座谈会,召开素质教学工作研讨会,不断修正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辅导员及任课老师的培训,完善教育考核方案,提高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充分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学校要重视学生自身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成立相关学生管理组织,在学校必要管理的前提下,把管理权放手给学生,这种做法让学生在参与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与师生进行沟通交流,学校也可以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学校和学生共同进步。另外,让学生参与到日常的学校管理中,将教师的被动教育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接受,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最后,学校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在学校设立专门的社团活动场地,团委设立专门的社团活动指导中心,制订社团活动工作活动方案,并提供相应发展经费作为支持;开展多项目、多方面的评比竞赛,创造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平台,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表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乐趣;同时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开展感恩活动和诚信活动、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学生感恩生活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美术周等一系列形式活泼的活动展示学生的风采。

二、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美术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改变教学理念的同时,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实践技术相结合,提高美术教育质量,教师也要改变旧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时在一旁加以辅导,把原来的教师灌输性学习变为学生自主实际操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在课程教学方面也要进行合理调整,选取贴近社会现实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更加贴近社会,有利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有更娴熟的功力,教师合理的课程安排对此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加自由顺畅地学习,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美术教育在培养美术人才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所以学生的综合发展更为重要,教师要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把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教育计入学校的学分制教育体系中,并以一定的学分督促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建立全方位素质发展的测评机制,公正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将评测成绩与学生的在校评奖评优资格挂钩,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加强学生自我能力培养

中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构建方案,要根据其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全面提高中职美术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首先,要激发主体创造力,绘画是一门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和视觉性的学科,同时带有很强的概括性;美术的第一步是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下一步才是描绘,要在生活中寻找素材,贴近自然,要注重学生求异能力的培养,对于两个特征造型类似的事物能够找出其细微的差异,关注细节,绘画的关键所在就是事物的不同之处;同时要培养美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美术是直观性很强的艺术,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可以借鉴电视、网络、录像等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验美的存在。其次,美术可以说是一种技术活动,二者之间存在很大联系,中职美术教学在所有的科目中是最具有技术特征的科目之一,因此要强化技能创造效果,培养兴趣,进行技能训练,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营造合适的氛围和审美环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同时选材贴近生活。在美术教育中,教育者与学生不是灌输者与被灌输者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关系,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保护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绘画的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进行指导,展开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艺术教育。最后,要培养审美情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在美术创造中使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对美的欣赏、评析,进而引发联想,扩宽审美意识的范围,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对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让学生在自身实践中为艺术形象的创造探索新方法。

总之,美术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在美术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在中职美术教育中,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技能,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第4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范文

一、中职学校管理的的目标

中职学校管理中越来越强调为人民更好地服务,真正做到学校的办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学生,培养新一代的优秀人才。在党对学校管理的领导下,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首要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办学所带来的社会的效益,中职学校管理只有把社会的效益上升到办学的新高度,才有可能从本质上保证学校管理的办学质量,学校的管理工作才可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做到这点中职学校才可能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新型的优秀人才。

二、学校管理的“三个面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学校管理有了新的要求。学校的教育应将不断地给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作为宗旨和目标,教师要对学生因材施教,面向每一个学生,而各级的教学领导则要面向每一个教师,了解教师在各个阶段的需求。

1.面向社会

中职学校管理要为社会输送综合性的优秀人才,扮演培育人才的角色。学校要面向各个阶段的各个领域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社会对稀缺人才的需求。

2.面向每一个学生

中职学校管理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和教师培养的中心也是围绕着学生的,学生的培养方案的设计决定着人才的未来是否能顺利地向社会输送。因此,学生的培养计划是很重要的。教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在培养学生上可以采用学分制或是学年制。学生的教学方案的制定要以学生的实际的水平、学习的接受能力作为基础,教学方案的制定不能随意性。学校在制订教学的培养计划要结合最新的学科成果,不断革新,知识体系的构建要全面。

3.校领导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

中职教学管理中学校的校领导要对每一个老师提供全面服务,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老师可以按时完成教学的指标、提高教学的质量。

做到上面的三点,中职学校的教育的管理体系才能够更加完善,学校的办学才可能被更多的人所认可。

三、制度管理的“三个坚持”

中职学校管理中体系完善的学校的制度对于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很重要,很多的家长都是冲着学校的制度的完善度、学科的设计情况、学校的知名度来给学生选择学校的。所以中职学校只有在制度上有保证,学校的办学才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为此办好一所学校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呢?

1.坚持机制的建设

建立有效的学校的监督控制机制,也就是不仅让学校和教师有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发挥社会的力量让更多社会人士、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监控。日常坚持量化的评估机制,使教学质量的评估更加合理。

2.坚持权责协调一致

在学校的管理中,各个角色的权利和职责都有明确的制度的规定,让每个人都各司其责,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质量,发挥各方的最大的活力。

3.坚持办学质量的提高

在学校的管理中我们不仅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监督体系的完善,同时最关键的教学的质量情况。我们要把学校建设成一个真正社会社会发展的单位。可以通过不断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科研成果、新的教学观念等来提高我们的办学质量。

四、中职教学管理中在未来的发展

1.强调责任心

教师在中职管理中起着传道者的作用。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知识时应是负责任的,把正确的知识理念传授给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就是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而现今,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习惯不良,问题纷繁、学校管理不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担起学生校期间的负责人的角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对学生全面的负责任,把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宗旨。教师要制定全面的教学方案,每天教师都要认真做好备课,力争使自己讲的课有条理,教好自己所课任的学科。面对学生在日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把问题滞留到第二天再来处理,教学上要尽可能地彰显民主,听取学生的建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对待学生多宽容,多些耐心。平时中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多些鼓励和赞赏。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也要跟上,对于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培养要有详细的工作安排,要抓好班级的纪律,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要多关心学生,平时多关注自己在管理中是否存在着不足,并对不足及时归正。

2.学校管理体制的规范

中职学校管理上,要扮演好社会性的角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的人才教师和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要求是很必要的。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入学条件要有一定的限定要求,不能一概照单全收。若生源的质量不好,对于学校管理的效果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要对学生择优入取,生源的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学校要制订一套完善的学校招生管理计划。对于教师而言,引入先进的博士、留学博士近来已经成为中职学校管理中的招人才的最新跟风动向,但是好多优秀人才招进来并不能很好利用,编制上跟不上是中职学校教师管理的弱项。中职学校针对这一项要和教育部协调好人才编制的机制,不断完善学校人才管理的机制。让这些千辛万苦引进来的人才能够安心在学校工作,给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总结

中职学校管理上还需要从多方面去研究和考虑,要不断提高学校的服务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希望上面的几点研究对于更好地提高中职学校管理的服务质量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兴顺.做卓越的教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2]李琴.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3]顾勤芳.教育中的心灵沟通[J].中学课程辅导,2010,(8):97-98.

第5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范文

中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仅直接影响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将决定着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师培训途径当中,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中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也是职业学校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此举对于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职教师而言,进入企业实践大有裨益:其一,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意识产生新的认识;其二,更新教育观念。更清晰地认识到,当前中职教育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境,中职学校必须把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其三,提升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通过深入工作岗位第一线,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其四,丰富教学案例,为教学增加许多新的内容和案例,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实际。因此,学校应鼓励并帮助教师在总结教学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实践方案,带着问题、任务或项目去企业实践。

但是,从当前的具体实施过程来看,无论是职教管理部门和企业,还是学校和教师自身,面对教师进企业实践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加强管理,探索长效机制,才能促进学校、教师、企业的多方共赢。

摘要: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是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通过对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形式、内容、管理办法和实施步骤,以及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鼓励措施等各方面进行阐述,其目的在于探讨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更趋合理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技能水平;实践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019-02

一、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意义

1. 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教师到企业实践是当前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职称评审的一项重要指标。中职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评审,增加了教师到社会实践方面的考评内容和权重,要求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掌握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对于创新和完善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 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中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许多教师从师范院校来到职业学校,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普教观念浓,动手能力不强,致使师资队伍出现较严重的问题。如何培养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师?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让教师在企业的实际岗位锻炼一段时间,让他们了解企业,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同时,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形式及内容

学校可根据各教学科室教师进企业实践的年度计划,结合教学、教研、教改和学生管理等实际情况,利用寒暑假或脱产进行。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一,教师到企业一线亲自操作。实践内容包括到企业生产现场考察观摩、了解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或者在企业的生产培训岗位上操作演练、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其二,带学生到企业实践,教师参与管理。学校选派相关专业教师与学生一起下到企业,教师在做好学生实习管理和指导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①带队教师负责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思想、实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完成社会实践的相关工作;②配合实践单位,加强学生实习安全教育,努力培养实习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并提高职业道德,帮助实习学生完成实习任务;③做好学生社会实践的考勤,开展学生实践考评工作,督促学生填写《学生社会实践周志》、《学生社会实践总结鉴定》等资料,总结后上报学校相关部门。

三、管理方法和实施步骤

1. 管理方法。

(1)学校各教学科室应在每年年末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教研教改等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专业教师到企业的实践计划,包括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地点、具体的实践目标和考核办法等相关事宜。

(2)采用部门推荐和个人申请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拟安排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应填写《教师企业实践申请表》,根据实践要求详细填写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计划和预期成果。

(3)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实践单位的有关制度和纪律,如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或因个人原因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者,由个人承担相应责任。

(4)实践结束后,由学校的考核小组对教师提交的实践成果进行考核、评比,考核结果分别存入教师档案。

(5)各教学科室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到企业实践教师的过程管理,如实地或电话查访、组织阶段汇报等。相关部门对实践教师进行不定期抽查,以确保实践效果和实践目标的完成。

2. 实施步骤。首先,学校针对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定相关文件。如《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学生社会实践带队教师管理办法》等,指导思想是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标,结合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和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机制的需要,使学校对带队教师的管理更加规范,从而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观和质量观;其次,按照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在学期末,要求各教学科室的教师填写《教师从事教学及其他相关活动意愿调查表》,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因工作量不足而造成收入减少的情况。另外,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时期加大专任教师参与教研教改、企业实践、行业联系力度,加强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意愿调查表的选项内容应包括:服从学校教学安排,参与社会培训等相关工作;参与协助招办招生和毕业生安置工作;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参与企业实习学生管理等,由学校相关部门做好此项工作的汇总统计。然后,各教学科室根据在校学生人数和学校教学计划统一安排,结合教师填写意愿表,上报富余教师名单到相关科室进行汇总。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制订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与企业沟通好实践的形式、内容、时间、地点,做好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选派和管理指导工作。

四、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鼓励措施

激发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帮助专业教师制订实践方案,提高实践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中职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与职称挂钩,必将大大激发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1. 选派到企业实践的教师,学校正常发工资并享受相关待遇,每月给予一定生活补助。

2. 对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评定职称时累计学时,实践情况将作为职务聘任、考核、晋级和评优的重要指标。

五、探索长效机制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中职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2年必须有2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中职学校要制定教师定期到企业的实践制度,按照《意见》要求,专业教师每2年必须有2个月到对口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新的专业教师上岗前必须安排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地或校内实训场所进行专业实践锻炼,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聘任上岗。学校要积极为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提供帮助,为其联系企业,提供对口实训场所,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的工艺流程和组织等,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劳动技能和素质,增强本职工作能力。

中职学校要制订并不断完善专业教师到企业的实践计划。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校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组织实施专业教师的实践活动,制订并具体落实其学年(学期)轮训计划,保障实践的时间和质量。

除此以外,还应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经费来源和相关待遇,鼓励并帮助教师在总结平时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方案,让教师带着问题、任务或项目去企业实践,以提高实践的目的性。由于教师亲自参与实践方案的制订过程,所有问题均来自教学一线,切合教师需求,因而在企业实践中必将认真对待,积极行动,这将大大提高实践的有效性。

第6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中高职三二分段 问题 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省教育厅从2010年起选取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职院校对应,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以下简称“中高职三二分段”)培养技能型人才招生试点工作。“中高职三二分段”指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统筹安排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连贯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经过三年中职学段学习,取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历证书,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经高职院校自主组织选拔考核招入高职院校对应专业学习。学生经过高职学段学习,取得相应专业的专科毕业证书和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高素质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高职与中职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通过衔接促进中职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作为一类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有责任承担就业、升学双重任务,既要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实用性人才,又要为高一级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但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就业服务,不能重升学轻就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功能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深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着重培养与专业有关的管理知识和技巧,使之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内容重复

目前高职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部分来自中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主要以高中毕业生为参考,即假定高职新生没有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中高职目前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衔接的教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教学内容,这会导致高职阶段教学内容与中职阶段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在高职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很普遍的情况,即中职生源学生认为老师讲课内容与中职没有两样,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他们对专业感到钝化,还会导致以后就业时眼高手低。

2.技能训练不足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由于发展时间比高职院校长,有完善的实训设备,有较多数量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少高职院校无论是设备、师资,还是实训时间、实训内容,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中职毕业生都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高职仍然按照高中毕业生那样去培养他们,中职生源学生会认为来高职学习用处不大。因此,高职教育没有体现出职业性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比不过本科生,技能比不过中职生。

三、中高职衔接的思路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

中高职三二分段由高职院校负责牵头组织中职学校共同制定定位准确、连贯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学校主要从事职业基础教育,包括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则是在中职基础上的全面提高,包括文化基础的提高。专业理论的加深和专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中职学校按照统一连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实施前三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考试,确保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负责实施后两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克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课程衔接质量,凸显职业教学的特色,以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

2.课程衔接

专业的衔接最终要通过课程的衔接来实现。在课程目标衔接上,要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人格化目标优化整合。在课程内容衔接上,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3.改革考试招生方式

高职学段的转段招生选拔考核由高职院校会同对口中职学校自主组织,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就业服务,不能重升学轻就业,因此转段招生选拔考核要有一定的导向性,不能变成一个小高考,更不能变成应试教育。考核方式由中、高职对口院校协商确定,考核内容包括综合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探索过程考核和综合评价,突出专业技能。

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要推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办学、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以职业教育理念为先导,确立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和品牌理念;转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单向思维模式,树立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寻求与用人单位合作,对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人才需要方为出发点,摒弃了以学校为中心的传统理念,以社会需求为中心,进行自我调整、主动适应。

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生产带动实训,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操作训练,降低教学成本,同时培养和锻炼了教师、开发实训教材、调整课程体系,促进产教结合和工学结合的落实。

校内实习工厂模拟企业运作方式,以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按企业体制设置相关部门,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企业运转方式,就能感受企业的生产、管理,并参照企业的考核标准或由企业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岗位意识、安全意识、团队精神、操作技能、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将考评结果记入学生的学习档案,使“校内工学结合”出实效。同时对准备建设的专业实训场所直接进行工厂化建设,建议标准可参考现有企业标准。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产学结合,校企共建”的原则,真正实现“产学互惠三方受益”。首先,企业通过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认识、了解人才的状况,为储备和招聘人才打下基础,同时缓解劳动力紧缺的压力。其次,学校获得企业提供的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结合专业改革与教学改革,及时调整学生培养目标,增设就业岗前专业辅导强化训练,让学生向社会需求靠拢。最后,学生通过工读结合,顶岗工作,提高全面素质和技术技能,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学校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和人力资源,达到学生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目的。

2.采取两个培养途径

(1)订单定向培养

“订单”式培养由于岗位预先确定,因此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通过在学期间的企业生产实训,可缩短新招录员工的适应期,学校也可减少物质投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根据企业不同需求构建的全新课程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融合。

(2)顶岗实习培养

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在学生入学时确定虚拟订单,并预留一定的调整空间,所有课程原则上在一年半年内完成。第四学期按照企业岗位的需要灵活地安排综合训练内容,集中进行岗前培训,然后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拓展职业能力,完成从学生到准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

3.解决两个突出问题

(1)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标准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建立与职业岗位标准相符合,与职业技能取证相衔接,与生产性实践相对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对职业岗位指向明确的核心课程包和集教材、教学课件、实训项目、课程指导等内容的立体化课程教学包及教学资源库。通过聘请名家、培养骨干、增加兼职等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其适应课程体系的要求。同时,按照技能培养的要求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地点要求也纳入课程标准。

(2)评价体系

推行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必须打破单纯以课堂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建立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元考核的开放性评价体系。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实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人才评价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更加有效的结合。要将能力训练、知识学习、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注重以人为本、校企参与,体现人才评价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开放性的学生评价体系应成为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关于2010年开展职业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通知[Z].粤教职函[2010]63号.

[2]苏敏.关于建立健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3):4-8.

[3]吴金林,石一民.从高职教育角度看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12):117-120.

[4]刘荣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调查与政策评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6,(31):29-31.

第7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范文

1.1一般资料

我校中职学制是四年制,为初中毕业后生源,2008年—2012年我校5届中职学生入学年龄及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女生为主,学生入学成绩(以南通市生源为例)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前1周第1次模拟考试合格率(即各门考试均达及格线的学生比例)情况见表1,5届中职学生入学成绩及第1次模拟考试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从学生管理软件分别统计2008届~2012届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学生人数、入学成绩,待每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网上公布后,进行学生考试成绩录入。本研究依据每届所录入的执业护士考试成绩,对5届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进行比较,并分别从学生管理、护生考前状况、考前辅导方法等方面分析,验证我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方案的有效性。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校5届中职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70.00%、83.05%、97.28%、97.29%和97.89%,组间2008届和2009届与其他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届、2011届、2012届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我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2008届、2009届、2010届的通过率逐年增高,差异显著(P<0.05);2010届、2011届、2012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定于97%以上,无差异,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3.1加强护生考前班级管理

通过多年考前辅导实践,越来越注意学生管理工作在复习迎考阶段的重要性,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护生虽然知道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性,但由于中职护生年龄较小,青春期阶段心理状态不稳定,自律性差,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较弱以及刚从医院实习回校等因素,造成护生不能安心复习。所以在复习迎考阶段,各班班主任及辅导员必须深入班级加强管理,了解护生考前状态,关心、鼓励护生,调整好护生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复习,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3.2调整护生考前整体状态

3.2.1考前状态

由于用人单位招聘已真正实施“双证”就业模式,所以虽然很多毕业生在考前就找好了工作单位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但在协议中往往有一条款,即护生不能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协议将自动作废,从而使毕业生面临就业的严峻形势。因此,无论是护生本人、家长,还是学校,都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给予高度重视,这都会对护生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紧张心理。适当的紧张心理有利于护生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但过度紧张往往会使护生产生焦虑,记忆力减退,复习停滞不前。

3.2.2心理调整

在整个复习迎考阶段,组成由班主任、督导为主的班级管理团队,扎根班级,与护生进行广泛交流,关心护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调整好心理状态,全身心投入复习;安排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对全体护生进行1次心理调节知识讲座,使护生获得缓解压力的方法;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全天开放心理访谈室,开展心理门诊,缓解护生考前心理压力,必要时,邀请护生家长来校共同疏导,调整心理状态,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有研究报道,开展考前心理辅导,可降低护生的考试焦虑水平[2]。

3.3制定科学的考前辅导方案

从2009年起我校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考前辅导方案[1],之后不断根据每年辅导情况及出现的问题,逐步改进、完善该方案,2011年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法及形式进行了重大改革,我校在时间上未作调整,但在辅导策略上进行了适当调整,重点突出护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取得较好效果。

3.3.1整体方案

2009年我们对应考护生进行了为期1个半月的集中复习辅导,实践后发现时间紧,只能完成一轮系统复习,虽然护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2008年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护生及社会需要。2010年后调整为2个半月的集中复习辅导。首先护生实习结束后返校进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动员,说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性,并安排1次模拟考试,了解护生实习阶段学习情况;寒假结束提前2d到校,安排1次模拟考试,了解护生寒假期间复习情况,开始为期1个半月(6周)的系统复习,中(高)职课时安排分别是内科、外科、护理基础各64(56)学时,儿科和妇产科护理各40(36)学时;后1个月(4周)通过习题串讲;在整个复习期间安排6次~8次模拟考试。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而有效的辅导方案,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3.2辅导形式

除2008年以护生自主复习为主,结合短期集中辅导外,2009年后则采取分期辅导、评价分层、循环辅导、自主复习、网络辅导、个别辅导等方法,具体过程如下。①分期辅导:前6周系统复习,紧扣执业护士考试大纲,重点内容讲精讲透,使护生的原有知识得到巩固,疑点和难点得到化解,复习思路得到理顺;后4周串讲试题,通过试题讲解相关知识点,突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整个辅导过程中着重培养护生灵活应用的能力。②分层辅导:系统复习结束后进行一轮模拟考试,并结合先前2次模拟考试成绩,对全体护生进行分层,一般分为3个班(为了便于管理,原则上以后不再进行分班)。通过分班便于开展分层辅导,有利于辅导教师针对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接受能力的护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开展分层辅导,尤其是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是提高学校整体通过率的关键所在。③循环辅导:通过试题精讲、知识拓展、模拟考试、试卷点评等方式进行循环辅导。具体为精讲重点和难点、精讲试题,训练解题技巧,提高分析能力;知识拓展,巩固相关知识,提高应用能力;模拟考试(模拟试卷可通过校内辅导老师出题组卷、外校交换试卷、试题库随机抽卷等形式完成),了解复习进度,营造考场氛围,提高应考能力;试卷点评主要针对高差错题进行点评讲解,找出前阶段复习存在的盲点,消除共性问题,并根据护生的复习及心理状况,适时调整辅导形式。第10周后进行毕业考试、护生自主复习、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护生心理调整等。④自主复习:主要针对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的护生。在自主复习期间,班主任要加强管理,辅导教师要进班进行答疑,解决护生存在的问题,使其顺利通过考试。⑤网络辅导:对自主复习的护生也可同时开展网络辅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但在选择网络辅导课程时,一定要把握优质资源。⑥个别辅导:对学困生尤其是多次模拟考试成绩排名在后的护生,班主任及辅导教师应及时与其交流,了解影响学习的因素,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不同原因进行对症处理,同时也便于合理安排辅导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对因找工作不能按时上课的护生也应进行课外个别辅导。

4小结

第8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职院校 学生干部 管理 措施

2016年,关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数的调查报告显示,中专、大专学生人数占到国内高等人才总数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并逐步呈现出大众化趋势。从国内刚开始实施职业教育到现在,大约60年的时间里,我国已逐步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不断发展和过渡。

在职业教育领域,学生干部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管理者,为教师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同时,学生干部也在大量的学生工作中实现了向组织者或领导者过渡,实现了自我成长和为学生服务的双重目标。随着现代教育对管理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学生干部在管理和培养方面呈现出与传统模式的不同,教育工作者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发现,学生干部群体的管理工作也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现代学生干部培养的各种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情况调查研究

1.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采用的方式是问卷调查,调查学校是天津市某职业技术学院,调查的重点对象是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和学生干部管理教师。

2.调研步骤及内容

第一,通过对普通学生的调查来研究学生对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学生干部的选拔意见和对学生干部自我约束能力满意程度等内容。第二,通过对学生干部的调查来研究学生干部在活动组织、竞选方面,学校对学生干部的管理教育与培训、评估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内容。第三,通过走访学校中学生干部管理教师,采访当前对学生干部的管理情况,收集管理教师对当前中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具体建议。

3.调研结果分析与探究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分析在计算各题得分的同时还需对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第一,调查发现,现代职业院校中学生干部管理的组织机构比较完善,通过跟调研学院学生管理人员访谈发现,该院校在学生干部组织结构方面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例如,各学院学生会、党支部、团支部等,以班级为单位还建立了社团、班委等学生干部机构。不同组织分别细化了其内部组织结构,并制定了不同人员的职务和权限等,能够有效地促进各机构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学生干部的选拔方法与标准情况如表1所示。学生干部的选拔方式如表2所示。调查发现,被调研的职业院校在学生干部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但仍存在某些细节性问题。

第三,对被调研学院学生干部培养频次的调查情况如表3所示。在跟院系管理教师访谈中发现,各学院党委和团委及时对学生干部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培训,对学生干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提供了指导,同时,也有效地帮助学生干部形成了正确的政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在学生干部的团队意识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四,学生干部的合理考核和监督机制的构建。从监督考核制度方面来看,被调研学校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考核机制,例如,学校建立了学生干部考核规章制度、优秀学生干部评估实施细则等,这些规章制度能够很好地约束、督促学生干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对学生干部的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发现,被调查学院在学生干部考核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从整体上来看,被调研学院对学生干部的定期考核达到了80.4%,不定期考核达到了55.7%;通过对具体考评工作的研究发现,75.2%的学生干部赞同该考评体系的公正性。由此可见,在被调研学院,的学生干部考评和监督工作在学生管理中得到了顺利实施和落实。

二、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尽管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被调研学院的许多学生干部管理工作都做得比较到位,但数据分析发现,83.1%的学生反映,完善学生干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同时,66.7%的学生对当前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不满意。由此可见,被调查学校在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中仍然有做得不够规范、不够科学的地方,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该学校的各级领导对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该学校在学生干部选拔方面的做法存在不科学的问题:一是学生干部的选拔方式不够规范。二是学生干部的选拔存在不公平的因素。三是学生干部的选拔不合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干部选拔方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在学生干部选拔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级、性别和专业等在学生干部中表现不均衡,导致61.4%的学生干部对此产生不满;在各类学生组织机构中,团队成员的性格组成、意志情况等不能形成互补,在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中,该项内容未被列入学生干部的选拔标准内,所以这样组成的学生干部团队,通常都存在不同的缺陷,长期观察就能发现,这样的学生干部团队很难发挥出全面的学生管理效果。

第三,该学校在学生干部监督考核制度建设方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监管工作很难在学生干部中得到实施。大约48%的学生表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难对学生干部做到突出的监督。同时,大约40%的学生表示,学校和教师都缺乏对学生干部的良好监督。当监督机制不能很好地实施时,学生干部就会缺少了管理方面的压力,并会造成不作为的情况,造成了许多中职院校出现了摆设性的学生干部。

三、学生干部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觉悟

想法决定出路。因此,只有通过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觉悟,才能有效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学生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职学院必须全面提高对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站在全方位的角度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必须及时制定各类学生干部交流活动方案,关心、爱护学生干部,实现对学生干部的培养。通过全面了解学生干部当前处理各种问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帮助学生干部处理他们感觉棘手的难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通过全面加强对学生干部所遇到问题的探究,为学生干部即将踏入社会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

2.构建全面的学生干部选拔制度

在学生干部的选拔方面,通过全面构建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实现学生干部的选拔。在选拔优秀学生干部时,必须做好各方面的把关,进而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管理人才。具体来讲,主要通过确立适当的选拔标准和原则,并按照规定实施选拔。

3.构建全面的学生干部培养途径

全面培养学生干部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所需要的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干部实现自己的角色,较好地完成管理任务。中职学院可通过如下方式培养学生干部。

第一,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修养和品德素质,具体可以从加强思想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素质、提高学生干部的学习能力、完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加大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第二,完善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具体包括在培训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针对遇到的某一类突发问题,通过模拟场景,实现对学生培养干部能力的培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实地调研,让学生干部感受到课堂之外的理论知识。

4.构建透明化的学生干部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是完成学生干部考核的关键环节,监管机制的内容是否透明、全面,直接关系到能否全方位实现对学生干部工作实践,进而关系到能否提高学生干部今后步入社会的工作能力。所以,构建透明化的学生干部监管机制是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必全面建设监管的内容与方法,完善对学生干部的监管机制。

四、小结

中职院校的学生干部作为学校教育的精英群体,不但能推动学校各项措施的落实,还能有效促进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在现代中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基于对中职院校的问卷调查,发现了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包括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重视程度不足、干部选拔机制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对中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笔者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和探讨,能够为今后中职院校的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武如飞.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以苏州国际教育园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第9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企业管理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中职学校教学工作都以提倡“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场地模拟企业现场进行教学,学生管理也要跟企业对接,但利用现在学校执行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条例》对学生进行管理,与企业用人要求的一定差距,显现出了弊端。借鉴成熟的企业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学生更愿意接受。

二、按照企业建立好组织机构

全班同学公开竞聘一名总经理(兼班长),行政主管一名,由任课老师推荐一名技术总监,下设四个部门经理(兼寝室长),每个部门设两个班组(6人),一个班组设一名技术主管(任课老师推荐),部门人员双向选择,自由组合。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所谓团队意识,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同时按照班级配制好班干部队伍(班长和寝室长兼任),两套班子根据自己的职责进行考核,形成一个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让学生在“做学生”的同时感受“员工”的角色。

三、如何到班级考核计算工资

按4S店工资标准,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奖金100元,在部门、学生会和任课老师的考核中合格,计发基本工资,为班级争得荣誉计发奖金,考核中有扣分,则扣基本工资,工资每月一公布,工资只计算不发放,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表现,在现实工作中能获得的真实报酬,以便学生找到原因,改正不良习惯,避免到企业再犯错。

四、将“6S”管理制度细化到学生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

1.整理、整顿:将教室、寝室统一规划,用黄色胶带划好区域或者用标签确定好区域,在教室内劳动工具、体育用品等要摆放在教室后面靠内的角落,摆放整齐有规律,雨具统一放在椅子下面;学生课桌横竖成线,离开座位时,椅子随手横放在桌下靠左;教师讲课桌上面除计算机、鲜花、茶杯外不能放置任何其他物品,且物品摆放整齐、美观;学生课桌内、外物品摆放整齐,有规律,学习用品要分门别类,放学后走读生的桌内要清空;黑板原则上教师下课后保持干净;教室内班训、奖状、学习专栏、学校通知等的张贴要整齐、美观,要营造能体现班级、专业特色的教室文化;宿舍桌子上物品、床上物品、床下物品、洗刷用品、衣物、暖瓶等物品要根据季节、温度变化及时清理。床上除被褥、床单、枕头外不能放置其他物品,比如玩具等;床下用来放置鞋子,洗刷用品要统一放在洗刷间,暖瓶统一放在房间内书桌下面,衣物和其他小物品放在衣柜内,较大的箱子统一放在自己睡的床下面。床上被子叠齐,统一方位放置,枕头放在被子旁边内侧;床下鞋子每人只能放置3双(含拖鞋)且按统一方向,成一线排开;衣物放入指定的衣柜内,毛巾晾在指定位置,牙杯、牙膏、牙刷按规范放置;宿舍内劳动工具要统一放置;学生上课时宿舍桌子上除放置一些花瓶等装饰性物品外,不能放置其他任何物品。2.清扫、清洁:制定班级卫生制度,由各小组轮流安排值日生对教室、寝室和公共区进行打扫和保洁,学生下课后必须清洁课桌及课桌下区域的卫生,始终保持教室干净整洁,及时清除垃圾,垃圾桶每天清洗一次,地面每周拖洗一次;对寝室地面(包括桌下床底地面)清扫干净,垃圾装入袋中并及时倾倒,玻璃窗明亮干净,门、窗框上无明显灰尘的整洁状态,厕所必须每天清洗,达到无刺激异味。3.素养:每位学生要注重文明礼仪,在行为规范、仪容仪表都要养成以上良好的习惯。做到不穿拖鞋进入教学区,不得有举止粗暴、口出脏言的行为,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作业认真完成,同学间互帮互教有团队精神等。4.安全:每时每刻都要有安全第一的观念,防患于未然。班级建立学习、生活和实训安全教育制度,做到安全天天讲、月月讲、开学、放假都要讲。5.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每周星期三下午全体干部到各部门(寝室)交叉检查寝室内务及卫生情况,劳动委员每天检查教室及公共区卫生情况,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三下午举行“挑刺会”,会上先由各部门经理总结本部门执行“6S”管理的情况,然后由其他部门的干部根据检查情况指出不足,每个干部必须发言,最少也要挑一条不足,部门经理和小组长收集好意见,逐条进行答复,并当场作出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时期,并由提出问题的干部检查整改效果。整改不达标则继续整改并上报总经理扣发基本工资。

五、结束语

本人连续担任汽修班班主任,从一年级开始我试探性的利用汽车4S店执行的6S管理制度对我们班进行管理,学生感觉新鲜,执行起来效果好,两年来我班的班风、学风得到了任课教师的好评,学生就业后,对用人单位的回访,用人单位评价很高。班级并不是真正的公司,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借鉴公司的管理模式,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公司管理的知识,又要熟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

参考文献:

[1]焦小龙.中职学校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制度构成[J].成功,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