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机械行业现状范文

电子机械行业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机械行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机械行业现状

第1篇:电子机械行业现状范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单单涉及到了仪器仪表,电子机械等相关领域的工作内容,还与教育、生产、科研等领域的内容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一项综合性的问题,必须做好横向联合,同时通过加强基础性生产的方式,以达到促进机电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目的。从石油化工工程机械的角度上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感技术的应用:传感器作为信息传递的最主要媒介之一,能够利用传感器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同时还可将检测得到的数据资料转换为反馈控制信号。因此,传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需要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关键内容之一并深化发展。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提高传感技术对信号处理,信号放大,信号检测,参数调整,以及参数显示等内容的精确性,促进其抗干扰能力,精确性,以及灵敏性的提升,以支持自修正以及自诊断功能的实现;第二,接口技术的应用:接口技术主要是指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机械设备内部相关构成部分与模块的连接关系。根据石油化工工程机械的一般特点来看,接口技术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电-机械接口,电气-气动接口,液压接口。电气-电子接口等;第三,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在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升级必须依赖于信息处理设备实现,对微机装置的应用更是非常重要的。在石油化工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行实践中,为了使机械硬件的动作响应速度更加理想,就需要发挥信息处理部门对信息的高速处理功能,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以及抗干扰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尝试以人机接口为基础,通过图像或声音载体实现智能化转型。

2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措施分析

当前,石油机械工程所涉及到的行业领域是非常多元且复杂的,无论是在海洋环境还是在陆地环境下,无论是地面工作区域还是地下工作区域,无论是精密性仪器还是大型机械设备,都需要通过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式达到提高机械设备综合运行性能的目的。同时,石油机械工程建设运行中潜在着非常多的危险性因素,再加上能源消耗量较大,劳动效率较低,因此必须通过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式,对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以促进其整体运行水平的提升。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求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需要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到石油化工工程中对机械设备进行机电一体化改造的重要意义:在石油化工领域中实施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促进相关机械设备性能的改变,实现对组成系统的扩展,包括计算机,动力系统,驱动系统,执行机构,以及传感器这五个方面的。以达到优化设备整体运行效率的目的;第二,需要对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动向进行及时了解与关注:石油化工领域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了解,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以分析业内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趋势,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或成熟的经验;第三,需要做好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于石油化工工程而言,机械设备作业多需要在野外环境下开展。由于野外环境的变化性因素众多,再加上石油机械的工艺过程比较复杂,因此此类机械往往精度要求较低。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分析并统计石油机械行业存在的薄弱之处以及优势所在,充分了解矛盾最为突出的产品,将其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最主要产品;第四,需要做好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规划工作:以石油化工工程为立足点,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能够使机电部门,仪表部门,以及电子部门等协调一致发展。为了能够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选择普及率较高且成本较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作为切入点,从而分阶段分步骤的改造现有设备;第五,需要进一步强调石油化工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可行性:结合已有的实践工作经验来看,为了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关键在于遵循试点推广的基本思路,紧紧扣住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这一中心问题,以促进其经济效果的良性发挥。结合当前本领域的发展现状来看,认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从长距离输油管线自动化管理,石油化工设备,钻井作业设备,转油站设备,泵站设备等角度入手,配合研究相应的程序控制方案,以促进其一体化技术的长效发展。

3结束语

第2篇:电子机械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而且趋饱和的市场,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4)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特点是: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3 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根本性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跨国公司,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机械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建立零部件的加工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原材料调配、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四种重要趋势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1)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融合。在机械制造业的许多领域,电子控制和软件技术变得同机械工程同等重要。德国格第巴赫机械制造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为大型玻璃制造厂生产玻璃处理系统的公司,目前该公司的软件控制装置、电子机械装置占据了其产值的1/3。

(2)机械制造业服务性思维。在从电梯到工厂设备等的各个领域,生产厂家的利润增加已不再是因为按固定规格生产产品,而是要求制造厂家能按用户的要求生产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特殊的需求。

(3)机械制造业全球产品开发。企业的产品开发,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面向开放的公共平台和社会资源。如美国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惠而浦公司,对由2000名工程师组成的全球产品开发小组进行改组,以集思广益开发新产品,缩短某些产品的开发时间。

(4)机械制造业更新生产策略。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振兴我国机械制造业,把我国的机械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国际市场,并牢固地占有国际市场,有必要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认清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特点以及我国机械制造工程师应掌握高新技术的主要方向。

4 21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

第3篇:电子机械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青浦工业园;绿色工业区;资源节约;规划编制

Abstract: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Qingpu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process and profile, on the Qingpu Industrial Park as an important industry Qingpu District strong point to green building industrial zones as the goal, the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economy-oriented, to build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The concentration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rea by a series of work, and issues related to an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Key words:Qingpu industrial park; green industrial area; resource conserva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9-0111-03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郊区工作会议的精神,在上海周边发展市级工业试点园区,明确其产业导向,降低用地成本,增强发展后劲;要求高起点规划,创造高效能的设施和高效益产出,同时形成地区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青浦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即为其中之一,并确定以电子信息、现代纺织、生物医药,精密机电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园区为上海九大“市级工业园区”之一,成立于1995年11月,座落于上海城市西部郊区被称为“绿色青浦”和“上海后花园”的青浦区。和谐的社会、优美的环境、发展快速的经济以及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园区的创建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园区从最初的16.16km2的规划控制范围扩大到2003年调整规划后的56.2 km2,经历了各方相当大的进步和调整。现在回头总结一下规划调整的过程和碰到的问题,希望对类似的区域规划编制有所裨益。

1区位范围

园区规划控制范围为:A16公路(北)――油墩港――山泾港――老通波塘(东)――沪青平公路(南)――油墩港――上达河――青赵公路(西),总用地面积61.5 km2。其中工业园区用地面积56.2 km2,区域道路面积1.4 km2,林地及其他用地面积3.9 km2。(见图1)

规划区位于青浦城区北部,紧临城区,处城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园区所在地交通十分便捷。高速公路同三国道(A30)及市级主干道北青公路和区级主干道外青松公路在工业园区中心通过,并在高速公路交汇处设有互通式立交。园区北侧有正在筹建中的A16苏沪高速公路,园区南侧有318国道和已建成的A9沪青平高速公路。目前园区内通过漕盈路、外青松公路、华青路、胜利路等区级道路与青浦城区保持紧密联系。通过上述这些道路,青浦工业园区车辆无论是出入市中心还是外省市都可谓四通八达,得天独厚。

2规划历程

2003年以前,园区规划开发面积为16.16 km2,是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城市化萌芽阶段,结合当时青浦镇区的扩展而同步设置在城区北侧的一块全新工业集聚区。规划范围内原状基本上为农村村落和大片农田。16.16 km2内有外青松公路和省际公路苏虹公路(机场路)和北青公路纵横贯穿,就当时周边的开发形势来说,交通可达性优势明显。园区同时在规划范围内构建了棋盘式道路交通网络。在当时,将园区和青浦区的扩展部分(也称新城区)结合起来作规划上的统筹考量,合称为青浦新城。这样的规划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前瞻性,所以到2003年园区扩展到56.2 km2的时候,继续延续了这一思路,园区继续向北和向东扩展。向北并入了一个原来镇里的工业开发小区(屯南工业区)和自然乡镇(大盈镇),一直到正在筹建的苏沪高速公路(A16),作为园区北边界;向东将两个镇(赵巷镇和重固镇)的现状工业区整合起来。现在总的规划控制面积为56.2hm2。(见表1、图2)

3开发现状

园区内(包括出口加工区)现有企业1500多家,其中较成规模的约991家,已投产的约840家,在建、待建企业约151家。园区内企业的产业类型主要为:新型建材、工程设备和机械加工、精密机电制造、现代纺织和纺织新材料、电子机械和电子信息。从产业集聚优势的特色来看,世界印刷和印刷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当纳利、海德堡等落户园区,印刷和印刷机械产业链正在悄然形成。(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园区企业主要分布于中南片和东片地区。各地块的开发程度有所不同,其中中南片区开发程度最高,开发率达88.1%;东片区开发率为75%;西北和中北片中有较多企业为原大盈镇和香花桥社区的一些小企业,开发程度较低;青浦出口加工区处于开发的初步阶段。整个园区工业用地的平均开发率约为56.4%。

4整合经验

2003年,园区在调整规划范围后,花了很大的代价将原来自成一套的开发小区的路网、雨污水等市政设施整合修补,只是至今效果还是不甚理想。

原来的镇级工业小区,分别依附北青公路和318国道等主要公路的交通优势进行开发。在遍地开花式的工业开发初期,曾经作出过一定的历史贡献。但是到今天大规模的城市化阶段,其局限性就愈见明显。当初的道路线型和走向选择,往往只就各镇所选址和控制的工业开发范围来考虑。同时基于基建资金投入总量的有限,以“滚动开发”的理念、以对投资项目的配套为目标,不断地以“摊大饼”式推向纵深。与今天的工业园区开发模式相比较,则有很大的局限性:

4.1缺少明确的产业引导,形成不了一定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在今天倡导以生态工业来引导并形成循环经济、以城市土地再开发为目标的工业化改造过程看来,困难重重举步难艰。事实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形成产业规模,对于降低成本、快速反应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等等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4.2缺乏系统的基础设施。镇级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往往围绕项目的开发建设,道路是一段段地施工,给排水管也是一段段地延伸,开发一个配套一个。在当时的资金情况下,每年的投入不大,换来的财税回报却是可观,并启动了一方经济。但开发越到后期就越发现瓶颈,越堵越严重,改造代价相当大,有时甚至得不偿失。

4.3部分项目选址不合理。镇级工业小区开发初期的特点是,只要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有项目就上,谁先来谁先用,建设好一块再开发一块。到了今天,不同项目之间交叉影响很大。从交通动线、客货运输、供应能力、环保要求,到更高层次的主要道路建筑立面、城市天际轮廓线等等远景目标,已经不能简单轻松地予以调整和满足要求了。

所以,经济要发展,城市要拓展,一定要强化规划先行的意识。随着《城乡规划法》的正式实施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借鉴先进地区的开发经验,不再“摸石头过河”,有效控制经济力和社会力的驱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国家最终迈入世界强国的必然选择。

5思考与展望

园区的规划布局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园区总体规划布局的不足之一,是将作为成片动迁基地的居住小区,设置在整个工业园区的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在一个远离主要城市发展带位置,全新地划出一块地,来创造一个类似卫星城的新居住区,虽然靠近原来的一个现状小市镇,但没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各方面的配套(主要是商业,供应能力,教育设施等等)都需要重新规划和全面建设。在各种管线的扩容和延伸都费了很大的投入以后,换来的却是人气的涣散和发展精力的分化,特别是对于处在城市化大开发时期的青浦,无论是主城区还是工业区可能都需要将有限的发展能力更加地聚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