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儿美学教育范文

少儿美学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儿美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儿美学教育

第1篇:少儿美学教育范文

现在初高中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都是较差的。因为表达能力弱,尤其是在人前,所以说话做事都是畏手畏脚的。少儿舞蹈训练可以培养一个孩子的自信心。舞蹈训练是多方面的,培养孩子在舞蹈中认知喜怒哀乐。比如在今天的舞蹈课堂上老师布置一个这样的任务,你是一个愤怒的小鸟,要求是不单单要表现出愤怒还要表现出你是一只小鸟。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大胆的去表演,让孩子们不怯场,表现能力强。在舞蹈的练习中是离不开音乐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例如悲伤,快乐,愤怒等,在舞蹈课堂上有这样一个单元,就是老师放因为你去即兴表演,老师放的因为节奏感很强孩子们可能就会有大幅度的动作情绪会激烈,如果放的因为是婉转凄凉孩子们就会表现一种悲伤地心情。通过长时间的音乐熏陶,慢慢的对音乐有了感情有了把握,孩子们通过动作,姿态,表情和对音乐的理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可以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让孩子在舞蹈和音乐当中提升自己的艺术表演。

二、逻辑的培养

舞蹈的训练是有很强的逻辑性,比如在跳一支舞之前,老师会告诉孩子们怎么去准备怎么去表演,在开始前是什么样的动作和情感,发展中和舞蹈的又是不一样的表现力,在结束时有需要怎样的表演。如果少儿可以把一支有准备、发展、、结束的舞蹈可以学习下来,在孩子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让孩子具备很强的逻辑感和层次感,进一步可以培养孩子在处理事务上的能力,和对事物的看法。

三、为专业舞者做铺垫

舞蹈的学习不是两三个月就可以在舞台上上翩翩起舞的。俗话说的好“欲速则不达”。学习舞蹈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提到这有可以看出少儿舞蹈在学习基本功的时候是非常枯燥的,从而磨练孩子毅力和耐心。以为从小学习舞蹈的孩子,会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底,有很强的技术技巧,有专业的舞蹈表演。会和一般半道出家的舞者有从根本上的区别,比如有没有大膝盖,从小学习舞蹈的孩子老师在他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会帮他压膝盖,会提醒他压膝盖的重要性怎样自己能更好的去压,这样成长起来的舞者会有一个很好的条件。从小培养的舞者会很有可能成为一名专业的舞者。

四、结论

第2篇:少儿美学教育范文

现代心理学证明,人的心理有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本我和超我存在于潜意识,自我是主导人们社会行为的显意识。自我通常虚伪而拘谨,本我及超我真实而洒脱。艺术家只有在释放本我解放天性的心理状态下,才能进入自由奔放的创作状态,才能创造出不同流俗的优秀作品。一个总是将本我深藏不露,自我禁锢自己天性的人,不可能成为艺术家。人们公认的一个事实是,优秀艺术家都是性情中人。再次,解放天性是舞蹈艺术的潜在活力。

舞蹈是风格化的人体动作之动律及其造型,是肉身与心灵的生命律动,是最原始最纯真的造型艺术,是人类天性最直观最激情的审美表现。因此,如果不把学生潜在的天性解放出来,无拘无束地张扬起来,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那就谈不到什么舞蹈艺术,更谈不到成功的舞蹈教学。只有引导学生解放天性,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学生才能心理放松,同时身体放松,动作放松,行云流水,充满激情,全身心沉浸在舞蹈之中,从而创造出纯粹的舞蹈美。

审美把握是灵魂少儿民族舞教学,要以兴趣法则为前提,以解放天性为关键。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以审美把握为灵魂。舞蹈艺术技术性很强,通过规范化的形体动作训练,练就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这当然是少儿民族舞教学的基础,教师和学生都要为此下苦功夫。但作为高水平的少儿民族舞蹈教育,不仅是技术训练,更是审美培养。我们要培育的人才,是善于鉴赏与创造舞蹈艺术美的舞蹈艺术家,而不是只会手舞足蹈的舞蹈匠人。

第3篇:少儿美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舞蹈;作用

        一、少儿舞蹈教学对少年儿童智力方面的作用

        “美学工作要从娃娃抓起”,少年儿童通过舞蹈美,真实地感受生活,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生活,在美的神韵中升华一种对善良美德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今天,舞蹈已经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百年大计!

1.舞蹈教学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力。  

舞蹈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年龄跨度大。小到学龄前儿童(4~5岁的娃娃),大到12~13岁的小学生。二是训练时间短,间歇时间长。通常每星期活动一次,每次活动也就两、三个小时,是否学会、记住,时隔五天再来上课是否还会跳,很大程度上要靠孩子的记忆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启发和鼓励她们,培养她们的兴趣,诱发她们的参与意识,使学员的大脑经常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提高记忆能力的作用。据我的了解和观察,凡是舞蹈跳得好的孩子,在学校也往往都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这说明舞蹈这种特殊的锻炼方式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是很有好处的。 

2.舞蹈教学可以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为了避免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除了在教室里上课外,还要常常给孩子们留课下作业,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从游戏中、从舞蹈中启发她们的想像。例如让她们用肢体语言去模仿表现白云、小溪、开火车的姿态、吹泡泡及各种小动物姿态等等,她们天真无邪的情感与动作往往为我们创作儿童舞蹈奠定了基础。这样老师教得开心,学员玩的尽兴,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内容。 

二、少儿舞蹈教育心理方面的作用

1.通过少儿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少儿的情操,培养少儿对美的追求。少儿舞蹈教育是通过优美的音乐、优美的旋律、优美的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塑造出了优美的舞蹈形象。少儿在学习、训练表演的过程中会受到美的教育,尤其是一些健康向上的少儿舞蹈节目,都具有十分丰富而且符合少儿思想特点和少儿通过训练、表演,展示思想教育内涵。别人自己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2.少儿舞蹈教育是培养儿童团队精神的一种好形式。少儿舞蹈教育一般是一种集体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等方面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这种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有助于培养少儿严格的纪律观念,有助于培养少儿的团结意识、协作配合意识、荣誉观念及团队意识。目前,少儿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城市少儿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少儿缺乏团队意识。因此,通过少儿舞蹈这种教育形式,对少儿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3.少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少儿的吃苦精神,磨炼少儿的坚强意志。少儿舞蹈教育是通过少儿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对于教育和受教育者,都是艰苦的。受教育的少儿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受到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的教育。 

4.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审美感觉,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因此,在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发挥少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外形与内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三、少儿舞蹈可使少儿形成匀称的优美体形

1.在舞蹈训练中,总是要求小运动员要充分展开四肢,动作舒展,身体向上拔立,所以促使了端骨与骨干之间的软骨生长,使少儿个子涨高,四肢变得修长。各种基本素质联习,又使其韧带 肌肉发育平衡。更好得形成脊柱的生理弯曲,但不难看出,少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练习,可促使其形成四肢修长 匀称的优美体形。

2.少儿舞蹈可预防“少儿肥胖症”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儿常常由于营养过剩,活动少造成肥胖,体重主要包括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组织的重量,在少儿的生长发育时期,前面的非脂肪重量在少儿体重所在比例差异不大,体重的增长主要是脂肪的增多儿造成的,所以说通过训练能抑制脂肪过多增长,即少儿舞蹈训练能预防“少儿肥胖症”

3.少儿舞蹈练习能纠正不良的身体姿势

通过训练可以纠正含胸弯背、 探脖子等不良姿势,对于有的x型腿和o型腿的少儿,坚持训练可使其腿形有所改观。具体方法如下:

(1)含胸弯背的纠正训练方法

有些小朋友由于平时不注意坐立姿势,往往很容易有含胸弯背的毛病,这些毛病,只要家长及早发觉并督促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可矫正的。家长除了给小朋友做形体方面的练习外,还要经常地提醒小朋友养成挺胸立背的习惯,并可作一些矫正的补充练习。

(2)双手扶墙压肩胛带练习 预备动作:双手举过头顶,比肩略宽,扶住墙壁。手不动,上身尽量向前压,同时把胸部挺起,凹腰。这个练习要经常做,养成挺胸立背的习惯。

(3)下腰掰膀子 预备动作:小朋友伏卧地上,直膝绷脚,双手夹头伸直,另一人站立其身后。小朋友双臂夹头伸直抬起上身下后腰,另一人抓住其双臂往下轻压。注意肩关节放松,不要憋气。然后回到预备姿态。

(4)伸臂掰膀子练习 预备动作:双脚平开直立,两手交叉上举,掌心朝上。两臂伸直用力往后掰,同时立起后跟,胸部向前挺。然后下后跟回到预备姿态。要求:反复做16次。呼吸:向后掰膀子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4.舞蹈训练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

通过训练可以使其力量、速度、柔韧、爆发力、灵巧和柔韧性得以提高,活动技能也有明显进步,表现在节奏感、模仿能力和表演能力等方面。此外还可以使身体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得以增强,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少儿健康成长。

总之,舞蹈教学对各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是自然而然的,对儿童智力的促进与开发和身体的生长发育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小就不拘泥某一方面的专业学习,发展创新,鼓励她们求新求异,增强欣赏能力以及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孙福媛.奥尔夫教学在中国儿童舞蹈基础教育中的应用[j] 舞蹈,1995,(4)

第4篇:少儿美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课外 少儿 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9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艺术素质测评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近30年来,校外美术教育市场越来越大,家长们从最初满足孩子的爱好上升到科学地培养孩子美学素养的愿景。

一 正确认识少儿美术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少儿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能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还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只有在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感悟美术、接受美术,才能真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精髓。美术学习对于少儿审美力、鉴赏力、创造力、想象力、感受力的提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造美术作品的过程会使少儿掌握表达情绪、诠释事物的另外一种方法,美术教育能影响少儿一生。

二 理性分析课外少儿美术教育中的问题

在少儿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教育机构和家长在认识上的误区、美术教学选择内容的偏差,都会导致少儿的美术学习道路越来越窄,对美术的兴趣越来越淡。

第一,教育机构存在的危机。当前很多课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因为不是公立学校计划招生,在保证教学环境、师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要面临招生的巨大压力,存在危机感和效益的直接压力令很多教育机构不能坚持办学,办学大环境的混乱给少儿美术教育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二,教育机构自身师资、课程内容等软实力欠缺。课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却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日益完善的教学环境做支撑,往往没多久就因经营惨淡直至倒闭,给家长在教育机构的选择上带来困惑,令社会对课外少儿美术教育失去信心。

第三,家长盲目跟风的不坚定性。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将年轻的父母们推向儿童教育的误区,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未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一技之长,并不重视孩子的自身特点与愿望,在选择课外教育机构的过程中盲目草率,这样的学习往往虎头蛇尾,没有计划性和持续性。

第四,双方急于求成的功利性。在少儿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往往追求速成,而评价少儿是否获益往往是孤立地、单纯地看他们画得像不像,而不是美不美,更不是儿童是否快乐,这就把妙趣横生、激发孩子灵感的美术课上得死板、枯燥,令人生烦。

三 深入探究课外少儿美术教学对策

第一,学习初期的兴趣培养。“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对美的追求与创造是人的天性,我们人人都是美的追求者,人人都可以成为美的创造者。新《美术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就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行了说明,“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二,启蒙阶段的自由引导。孩子开始学画最好的年龄为4~6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点、线非常敏感,他们的画面里也主要以这两种方式来表达。这个时候学习美术的需求是更多地接触画面、形象、颜色,简单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开发少儿的想象力、专注力;要从少儿心理的角度出发,通过他们对颜色、画面的选择与构建来发掘他们的潜力。

第三,进阶期间的“像与不像”。我们发现,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家长和孩子都认为该“见到成效了”,该“画得像了”,他们在一张画面中更专注的是对“形”的要求。从少儿生理与心理发育方面来看,这个要求是正常的,7~10岁的少儿,不仅有了完整的思维方式,而且手脑的配合已经完全协调了,他们已经可以理解并把形状画得相对准确了。

但是,单纯将这一阶段的问题围绕像与不像展开,则是得不偿失的。很多孩子拿着范画一笔一笔地照着画,挣扎于像与不像之间,非常焦灼痛苦。教师应鼓励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加入自己的主观想象,只要能抓住所画对象的主要特征就完全可以了。这一阶段最好的课程内容应以他们喜爱的卡通画、线描画为主,通过对点、线、面、体的全面认识与运用,完成对美术进阶阶段的培训目标。

第四,学会欣赏。家长是孩子作品的第一欣赏者,学会欣赏孩子的作品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正如前文所述,如果单纯以相似度来评价少儿的画,我们就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孩子的手脑局限起来,将孩子的思维禁锢起来,他们无法完全掌握教师要求的“技巧”,不明白教师为何而生气,在不断地否定与自我否定之后,慢慢开始排斥、厌烦美术。

第5篇:少儿美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少儿;中国画;教学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物质生活进一步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家长对孩子的培养选项也增加了,很多孩子参加了各种兴趣班,中国画也在其中。文章探讨中国画教师怎样让学生喜欢中国画,从小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

一、了解中国画知识,增强学习兴趣

中国画是历史悠久的一项中国传统文化,简称“国画”。中国画创作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中国画是我国独具民族风格的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创作的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中国画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教师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熟悉毛笔的性能,熟练掌握用笔的正、侧、卧、逆、散的不同方法和效果,学会简单的调色方法。通过玩墨、玩笔,让学生发现侧锋、中锋会产生不同的笔迹,墨加水量的不同会产生浓墨、湿墨等不同效果。学习用笔、用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画法表现出来。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透彻地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教学内容。在初学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水果、蔬菜、动物等,力求把深奥的理论形象化,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的工具与他们以往常用的绘画工具是不同的,画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浓厚兴趣。

二、熟悉笔墨从写意画开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学中国画的学生需要的基本国画工具有:一支大号羊毫斗笔,一支中号的羊毫毛笔,一支大白云,一支小白云,一支大叶筋,一支小叶筋。墨分油烟和松烟两种,一般选用一得阁的书画墨汁。中国画颜料有锡管装的,一般直接买专用的国画颜料。调色碟可以选择花瓣形陶瓷的。洗笔的容器以比碗口大一点的为宜,选择陶瓷的为好。镇纸是压在画纸边缘的重物,使画纸不随笔而移动,镇纸要有分量,铜、铁、石块都可以。试笔纸用来预试墨色的深浅,调试笔中的水分。在少儿中国画教学中,通过写意画创作训练让学生接触笔墨、熟悉文房四宝、探索笔墨意境,是非常适合的教学形式。少儿中国画教学主要分写意画和工笔画两种。写意画历史久远,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和欣赏者。写意画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对象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画者的感情。写意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少儿中国画教学中,创作应主张神似,注重用墨,对形似、水分等方面的要求较低,强调学生的个性发挥。所以,少儿中国画从写意画开始是非常适宜的。

三、循序渐进助长学习信心

著名画家米罗曾说:“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教师要在教学导入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阐述自身的看法,进行讨论,让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中国画十分讲究形式美,要求画面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中国画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欣赏、感受、体验为线索,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各种技法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举一反三的形式,从梅、兰、竹、菊入手,由此推及其他花卉,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练习中,让学生多了解物体的特点、形成的环境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再采用示范跟画、临摹、写生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一同讨论墨色、笔法和构图,逐步增强学生学习国画的信心。练习中,教师要反复示范调颜料时的用水量,这样学生才能了解用水的标准并运用于创作实践。熟能生巧,对水分的掌握需要学生多体会、多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课前准备新颖的课程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中国画教学中提高艺术素养,不断增强学生学习中国画的信心。

结语

少儿学习中国画只有长久地坚持,才能将中国画独特的文化精髓、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融为一体的艺术体系融入生活。让学生尽早接受中国画的基础教育,为他们今后更好地理解中国悠久的艺术文化和美学成就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第6篇:少儿美学教育范文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首先,美育包含了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远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从美育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方面的教育。由于艺术教育有其独特的语言和功效,故而在美育过程中有其他美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在观念上将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在实践上要么重“艺”轻“美”;要么重“美”轻“艺”。这个观念一方面将美育的任务缩小到艺术教育范围,导致忽视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在提高人的素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无形中割裂了美育各门类教育的联系,甚至在艺术教育中有重“艺”轻“美”的倾向,淡化甚至削弱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这一美育重要功能,使学校艺术教育无法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重“美”轻“艺”,首先否定了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独特地位,其次,使美育流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歪曲了形式美的作用,以至走向了抽象的不可感知、“泛美”的泥潭,使其范畴的界定模糊,并使美育失去了独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将把美育排除在教育方针之外,或名存实亡。

由于审美教育解决的是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美育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以整体的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五种感官的形成是从古到今的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那样,可以感受美的音乐的耳朵,美术的眼睛以及其他综合艺术感知力,体现的并非是一种对声的知觉能力,而是“证实自己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官。这种“本质力量”的真正体现,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指导社会实践,提出其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美的理想和最终目的美育实践。

就美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在美育实践中的关系来说,它们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美育的前提下,三者是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从概念的界定讲,美育包含了艺术教育、技能教育,艺术教育包含了技能教育。但是,反过来讲,艺术教育并不就是美育。技能教育也不就是艺术教育。这是可以从实践中领会得到的。认为讲美育,就不讲艺术教育和技能教育了,这是一种误解。反过来以为技能教育、艺术教育就是美育,则是一种曲解。总之,关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分和联系,可以从内容与实施的范围、素质教育与艺能教育的区别、一定的审美价值取向这三个方面来把握。

二、美育与技能教育

从概念的区分来讲,艺术教育包含了技能教育却又不同于技能教育。其一,在艺术实践上,富有艺术魄力的音乐表现和缺乏感染力的匠人式的技能炫耀显然是不同的。在艺术教育中,仅仅掌握了娴熟的艺术技巧并不是艺术教育的完成,只有当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赋予艺术的表现形式以生命,才算是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这是就艺术表现与技能的区别而言。其二,艺术教育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其中包括与音乐的审美鉴赏密切相关的各种音乐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知识,这些对音乐风格的理解以及表现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音乐和绘画之所以从一开始就占据了艺术教育的几乎全部位置,不仅在于这两门视听艺术在各类艺术中的代表性,也在于其技能训练要比于其他艺术,具有更容易投入教学分析训练的实用操作特点。这也是学校艺术为什么很容易局限于“双基训练”的客观原因。

艺术教育要注意技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这是通向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这不是很危险吗?这不会陷入以汉斯立克为代表的西方“自律论”美学思想的泥潭吗?只要以美育为大前提、强化美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审美价值取向,肯定美育在包括德育在内的各育中的存在,加强艺术教育在美育实践中与各育间的互渗关系,不但可以普及美育,而且可以使美育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黄河大合唱》这种艺术精品的形式不是源自西方吗?其中艺术的技术含量不高吗?如果只重“美”而轻“艺”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如果人类只有审美的能力而没有立美的创造力,美育的结果是人人都是“钟子期”,而“俞伯牙”不复存在。所以在美育实践的前提下,技术的训练始终是必要的。音乐本身就是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技术训练在艺术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也是美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技术训练本身也包含着发现艺术美构成的规律,以及对形式美的体验和表达。从技术训练的内容看,它必然是以中外优秀的作品为材料,再现这种作品的过程就是二度创作的过程,亦是审美的过程,必然以技术作为支持。有人以为技术的训练必然导致艺术教育的机械重复,甚至减弱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确有这种现象出现。但不要忘记哪位艺术家的成功,不是从最基础技术训练开始,达芬奇从画蛋起步,莫扎特从弹奏音阶开始,都说明艺术的表达和构建,必须通过艺术特有的语汇的有序表述方可建立。总之,技术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音乐教育至美育的具体措施

1.普及合唱、乐器合奏教育,让立美主体在表演再创造的过程中,把握人类先进的审美意识与对象化的手段之结合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如:少儿合唱团、少儿乐队的组织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少儿的音乐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及多种器官协调运动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少儿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群体协作水平。当然,有教育意义的典范模式的应用,也有利于道德的教化,以及对真理追求的信心和毅力的培养。

2.音乐与体态运动的结合。这既包括音乐与艺术体操的结合、民族歌舞的复兴,音乐诗朗诵的发展,也包括外国流行的律动的推广,交谊舞和现代舞的发展,它实现了人类的实践器官对审美进行把握的能力。这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身心状态的主动性、纪律性、协作性、规范性的协和均衡地自由发展。

3.音乐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相结合。音乐史中告诉我们,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要与诗密切结合。让学生自度曲难度较大,但可以让学生把熟悉的旋律同中外优秀的诗篇,以风格的不同分类,形成填词歌曲较容易。在创作排演舞剧、话剧、歌剧时,也可把本民族的戏剧、民歌吸收其中。让学生听音乐,根据其音乐对本体产生的意象以绘画或诗歌的方式予以表达。

4.以美的音响环境、正确的鉴赏方法,培养主体高尚的丰富的审美趣味,发展主体感悟音乐美的听觉敏感性,构建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7篇:少儿美学教育范文

一、少儿舞蹈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思想道德品质包括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倾向、理想、道德情操等,它好比人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主宰,决定了人行动的目的和方向。少儿舞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起着模范作用,这就要求少儿舞蹈教师自身应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饱满的工作热情,不断钻研的进取精神,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崇高的职业道德,光明磊落的人格。把培养学生放在首位,无私奉献,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甘为人梯的精神。所以首先应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少儿舞蹈教师应具备综合的文化素质

当今舞蹈的实践者们,包括编导、演员、教、学人员,在艺术实践中都深切感受到不仅应有扎实的人文艺术知识,而且,自然科学知识也同样重要。舞蹈是追求和诠释美的艺术,是以肢体语言阐释美的意蕴与境界,通过节奏的变化与律动的和谐,在空间的流动转移中引发人们的联想与美感。是以人体自身为主体来呈示和表现对美的感悟与理解,彰显出美的意境,这正是舞蹈的美学本质,也是舞蹈美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之美的特质所在。这就要求少儿舞蹈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各类舞蹈基本功、技能技巧训练之外,还应该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各方面下功夫。作为少儿舞蹈教师,面对渴求得到更多知识的学生,没有多方面的爱好和渊博的知识是不能胜任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舞蹈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的文化素质。

1 艺术修养。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是为满足人们主观与情感的需求,把握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所谓艺术修养,是人们选择一种或几种艺术门类,经过从小扎实的、长期的训练和培养,所能掌握的、有一定标准化的技能技艺。同时艺术修养又是综合的修养,因为各艺术门类之间互相交融,互相渗透,既有独特性,又有共同性,所以要想掌握好一门艺术,也要能融会贯通好其他艺术。

2 人文底蕴。少儿舞蹈教师要具有更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应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讲解起舞蹈作品就会生动而丰富;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精神和生活,各种不同文化背景和民间地域的特色。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个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态,还需要认识和理解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内涵,深邃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文化的支撑点,任何一种艺术要长期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支撑点,牢固的文化根基。

三、少儿舞蹈教师应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技术是教师职业素质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少儿舞蹈老师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1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需要运用语言工具,依靠语言手段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要求教师把知识的内容、思想、情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我们少儿舞蹈教师讲课要适合学生的年龄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通俗易懂,并且要规范、准确、清楚,对低龄学生要用孩子们的语言,在表达时带有感彩效果会更好。在表达时要掌握好语速,在教授关键动作或理论时,有些字句不妨着重强调,在表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时最好有停顿,留些时间让学生思考、消化和交流。同时,少儿舞蹈教师在教学中的嗓音一定要清晰洪亮,因为舞蹈教室一般面积较大,学生分布较散,要使每一个学生听清教师讲课的内容,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响亮的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动作到。

2 持续的终身学习。作为一名当代的少儿舞蹈教要有强大的汲取心知的能力,要有新的思想,无限的创意和不竭的建议,要在教学中发现更多更有利用价值的信息,不断的运用在教学上,充实教材,去粗取精,形成有创新意识的功能完善的教材,给学生一种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善于与同行交流教学中的问题,广采博收,谦虚好学,使自己的教学和舞蹈作品出成果出精品。

3 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较强组织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职业素质。舞蹈本身是一门多彩的艺术形式,舞蹈教学需要有艺术氛围的营造,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最短的时间找到舞蹈要表达的内容,就需要舞蹈教师在课前用大量的时间认真备好课,按照教材设计好教学内容,把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一步一步推行下去,用准确的语言带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领悟舞蹈的动作与技能。

4 过硬的专业技能技巧。少儿舞蹈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所具有的舞蹈本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对舞蹈教师而言,其职业要求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这是舞蹈教师专业素质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篇:少儿美学教育范文

大众文化作为当代文化发展的主要形态之一,正在深刻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生取向。分析了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并探讨了少儿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大众文化;未成年人;图书馆由于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冲击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的迅速传播,不但丰富了大众的休闲与娱乐生活,也极大地影响着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等闲视之。

1大众文化的崛起

为都市人提供了新的文化生活空间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时尚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娱乐影视、广告、电脑游戏等无疑属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具有通俗性、消费性、娱乐性、商业性、产业性等特征。大众文化的崛起和发展为都市人创造了新的文化空间,为工作繁忙的人们所追求休闲提供了文化快餐,它在扩大和改变人际间的交往范围与方式、丰富人的精神活动内容并不断使其多样化、新颖化等方面,有着其他文化所不能取代的功能。但我们也要看到,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文化的发展。为了盈利,大众文化追逐时尚,追逐潮流,满足并不断刺激人们的感官与消费欲望,不断消解着人们对崇高与理想的追求,一句话,大众文化只注重功利。大众文化的商业追求往往把娱乐消遣推向极致,导致大众文化的竞相追逐竞相复制,把文化推向单调平庸,也把大众推向单调平庸。实际上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的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着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大众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塑造与引导,往往能形成一定的时尚和潮流,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引导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大众文化中一些低俗消极的观念,对理想、信念的消解,对消费享乐的追逐越来越明显地侵蚀着大众的心灵。

2大众文化正在悄然改变着未成年人的道德观

大众文化同样也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和丰富多样的生活内容,而且大众文化的引领作用在未成年人中更加突出。未成年人是大众传媒最热心的追随者,大众文化的潮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追逐与喜好,同时也在悄然地改变着他们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2.1记忆缺省的一代当代未成年人具有记忆缺省的特点。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因特网。他们天然具有历史缺省的特点。至于他们掌握的一点古代史知识,也常常被现在大量的古装戏搅得似是而非。记忆的缺省往往使他们正义感和是非观念不够强烈,记忆缺省也往往带来了信仰的缺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更加崇拜自由和个性,过去的英雄们变得遥远而陌生。在英雄退场后,明星取而代之成为未成年人行为的楷模。大众文化塑造了许多明星一夜成名的神话,使许多未成年人趋之若鹜,很多人都在做着明星梦,这种对明星的追逐,往往使未成年人们好高骛远,不肯脚踏实地,人生观带有投机、冒险的色彩,更具功利性和世俗性,甚至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同时,未成年人对明星的崇拜也往往使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受到明星的影响,而这些明星并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中许多人的私生活和道德观念也有极大的缺陷,盲目追星使得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出现倾斜。

2.2追求个性的一代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未成年人,他们的主体意识及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未成年人对大众文化的追求体现了未成年人对自我对个性的关注,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一种进步。反映了未成年人希望“我就是我”,有自己的运动,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时尚方式,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能够从学业、从家长老师的谆谆教导中逃离出来,能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但对时尚文化的盲目追求又使他们陷入一种怪圈:他们渴望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这种所谓的与众不同往往脱离不了大众文化塑造的理想生活模式。因此,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未成年人容易被“幻觉文化”引导,其实他们的人生观和人生追求是极为模糊的。大众文化不需要理解者,只需要追求者,模式化的生产和复制也不可能带给未成年人真正意义上的独创性和个性的极大解放。而一味地追求个性也往往会使未成年人忽视一些行为应有的规范,内心冷漠,逐渐坠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

2.3追求消费的一代未成年人追逐着大众文化象征的时尚和流行,名牌商品、时尚物品、流行色彩在未成年人的举手投足中展现出来。未成年人对于时尚和流行的追逐是通过消费行为来实现的,未成年人是当前市场上众多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大众文化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它通过各种广告和流行文化诱导着人们消费的欲望。追求时尚是当代未成年人流行的消费方式。现代广告对未成年人的消费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未成年人所表现出现来的炫耀消费、追求时尚、时尚个性化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广告往往能抓住未成年人的心理,从消费方式、消费观念入手,打造自己的品牌,使未成年人在消费行为上往往追波逐潮,而将传统意义上的实惠、耐用、节俭抛在了脑后。理想主义的消失,道德的冷漠感,使很多未成年人成了追逐物质的一代。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欲的满足以追求世俗的幸福。吃西餐、穿名牌、购物已成了未成年人流行的生活方式。

2.4网上冲浪的一代目前,网络新闻、文学、影视、游戏、音乐、视频、博客、微博、QQ等为网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交流和娱乐方式。但我国网络文化的内容普遍存在一种大众化和通俗化的倾向,以满足娱乐需求为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多次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多数的网民将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的目的,但休闲娱乐已经成为继获取信息之后的第二大目的,并且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未成年人是接触网络最多的人群,他们是信息化浪潮的弄潮儿,网络已经渗透到未成年人的生活之中。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沟通,网络生存方式已经是生活方式的一种。但网络文化有它的两面性,既为未成年人开阔视野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给他们的思想价值和道德伦理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因此,如何依托网络使这块阵地真正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平台和重要手段,是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3大众文化时代少儿图书馆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越来越突出的影响,我们对大众文化的评价必须立足于客观现实,因为我们可以批判大众文化,却难以拒绝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未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辩证地分析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清醒地看到大众文化既有起负面作用的糟粕,但也有正面作用的良品。公共图书馆作为当代大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应以社会教育与信息传播为其主要职能,以传承优秀文明为已任。因此,少儿图书馆要主动引导未成年人大众文化,充分运用大众文化中许多对思想道德建设有益的形式、内容和方法,扩展阵地,更新方法。把正面的教育和为未成年人所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形式统一起来,把大众文化活动更多地引入少儿图书馆空间,使少儿图书馆的文化功能集约化。

3.1传统文化渗透载体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与大众文化相比之下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传统文化知识和常识缺乏,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同时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严重冲击着我国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信仰、节日、服饰、习俗正在被“挤兑”。一些未成年人对端午、中秋、清明等民族传统的节日日趋淡漠,而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趋之若鹜即是明证。图书馆在继承、发扬、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少儿图书馆要引导未成年人辩证认识外来文化,增强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性和信心。要积极组织举办各种有关传统文化的讲座、报告会、学习班、展览、讨论等活动。如可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前,通过展板介绍、播放视频或请读者参加等形式,让未成年人了解节日的来由及各地特色。以此调动广大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浓厚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里,潜移默化地影响未成年人的言行和思想。

3.2审美教育陶冶载体苏霍姆林斯基曾赞叹:“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少儿图书馆要通过开设美学、文学、艺术作品赏析等讲座,让未成年人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赏析中领悟美学精神、激发审美情感;通过美术、摄影、设计等艺术展演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审美愉悦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启迪想像力与创造力;要推荐优秀的电影、电视、音乐等作品,组织未成年人观看,交流观赏心得,使未成年人在互动情境体验中提高审美情趣、审美修养、审美品位。少儿图书馆要通过各类艺术兴趣文化活动熏陶未成年人心灵,使之审美的境界自由翱翔,渐次领悟艺术的神韵,怡养高雅情趣,为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发展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我馆举办的“马良杯”少儿书法大赛于1986年创办,现已由原来的一家鞍山少儿图书馆扩大至辽南三市(鞍山市、辽阳市、营口市),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成为深受鞍山地区广大未成年人喜爱的文化品牌活动,吸引了上万名少儿书法爱好者,参与人数及影响力不断扩大。

3.3优秀网站引导载体如今的未成年人早已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和娱乐,而目前我们的教育对网络文化的建构重视不够,或仅关注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化层面的上网规约、教导和信息技术教育层面的技术、知识传授。为此,我们要为他们创建一种网络表现生活的方式,让未成年人的心灵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表现自己,并体验自己的存在。一是通过网络载体和未成年人进行交流、讨论,及时了解未成年人的时尚动态,适时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用时尚文化的形式传播先进文化的内容,可以开设新闻热点、学习释疑、流行时尚、生活帮手、心理咨询等内容,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情感、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让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三是让未成年人在时尚文化的把玩中健康中成长。网络文化是人与网络交往的中介,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文化构建应以文化的方式凸显网络技术的美妙可爱、凸显对未成年人的关怀,既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又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实现人与网络的和谐共生。

3.4互动参与活动载体互动参与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性质,给每位未成年人展示个性与创造力的机会。调查发现未成年人非常乐于参加公共文化机构组织的各类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特别是互动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因此,少儿图书馆可针对不同未成年人群体,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其文化娱乐教育职能。通过特定活动,把兴趣爱好相近的未成年人吸引在一起,以他们喜欢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如为了培养未成年人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唤起孩子们对民间剪纸的热爱,鞍山市少儿图书馆联合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基地铁西区新陶小学,聘请了剪纸文化遗产第三传人77岁的杨慧春老人,现场教孩子们中国传统剪纸。80多名孩子和家长把少儿图书馆活动场地坐得满满的,孩子们挥动着小剪子在老师手把手耐心细致的指导下,一幅幅各式各样的窗花、可爱的蝴蝶、红彤彤的双喜字、美丽的凤凰……活灵活现的在孩子们剪刀下生成,最后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展板上一起拍照留念,将本次剪纸活动推向。

4结语

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已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大众文化使未成年人生活中时尚、流行、消费的比重增加。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这一代未成年人有了自己的流行话语,追求自己的流行时尚,崇拜自己的流行偶像,推崇一切符合自己个性的新事物。因此,少儿图书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功能,不应当仅仅是传统和道德教化,而还应包括艺术等诸多方面,从大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中吸取有益的元素,帮助每一个未成年人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主旋律的教育生动活泼起来。

参考文献:

[1]陈琦,邓娜.青少年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探究[J].图书馆论坛,2014(4).

[2]陶丽珍.国内儿童娱乐倾向与互联网的关系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1(9).

[3]邱香.论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J].青少年导刊,2008(2).

[4]林仁贞.图书馆大众文化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图书馆学刊,2007(2).

第9篇:少儿美学教育范文

摘要 在体操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科学选材已成为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根本保障。所谓科学选材,就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将应选者的天才因素测试出来,并根据测定结构分析预期其未来的竞技能力,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降低淘汰率的保证。可以说,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

关键词 北京市 少儿体操 运动员 研究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对于教练员来说,选材工作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应付比赛还是培养人才?我个人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下一名合格的教练员都不能忘了它的主要职责,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近几年来,选材工作已引起普遍重视。在体操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科学选材已成为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根本保障。所谓科学选材,就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将应选者的天才因素测试出来,并根据测定结构分析预期其未来的竞技能力,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降低淘汰率的保证。可以说,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二战后科学选材开始得到发展,世界各国对运动员选材工作的研究都很重视,我国也是如此,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尚需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少儿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应注重被选者身体形态、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但是飞速发展的现代竞技体操对运动员自身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运动能力和心理因素已成为运动员能否成为尖子选手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市少儿体操运动员选材方法的现状调查,找出当前选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供各级体操学校及教练员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北京市各城区体操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外有关体操选材和体育测量、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期刊、杂志、书籍等文献资料,全面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

2.专家访谈法

就少儿体操选材的相关问题向有关专家、老师和教练员请教。证实本研究的可行性,对测试指标进行筛选,并对本研究的测试步骤进行了探讨,进一步了解有关选材的问题,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

3.问卷调查法

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在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选材指标及测量方法的问卷调查表,分别向城区的体操有关专家、老师和教练员发放问卷,对指标进行选择和筛选。

4.数理统计法

用SPSS11.0软件和EXCEL对测试指标和测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规模缩小

从全国情况看,从事体操训练的少儿体操运动员的人数在逐渐下降,特别是接受体操早期专门化训练的运动员人数减少较快。第一,取得优异成绩的难度越来越大,使得许多运动员产生望尘莫及的畏惧心理,放弃了专业的体操训练;第二,随着体操动作难度的加大,在给人们带来观赏性的同时,训练会更加刻苦,周期会更长,危险性也不断增大,许多家长不愿让子女去从事体操专业化的训练;第三,各省市出于全运会发展战略的考虑,加大了对项目投入的调整力度,体操作为有些省市的劣势项目,首当其冲被砍掉,人为地减少了体操人口。第四,有些家长担心从事专门化训练会影响孩子文化课的学习,不愿意让孩子从事训练。因此,如何尽可能地阻止后备人才培养萎缩的势头,自从事体操训练的人数,使本地区的体操队伍保持稳定,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观念陈旧,缺乏创新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许多教练员选材依然停留在以身体形态,遗传因素为主要参考指标的低层次水平上,没有体现出现代体操发展对运动员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要求,通过对当今奥运会及世界冠军选手的分析看,身体形态和遗传因素只能作为从事体操专业训练的基础条件,而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才是决定其训练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

当前体操项目中出现的高难度动作和难度连接是对运动员自身运动天赋的考验,运动员不具备完成高难度动作的能力和应有的心理素质,即使具有完美的身体形态,也无成为优秀的奥运选手,因此,作为从事少儿体操训练的教练员必须不断进行学习,及时了解世界体操的发展趋势、发现和培养一批运动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少儿体操运动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奥运会及世界冠军。

(三)盲目性大

通过访问和调查发现,许多教练员在选材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另外,调查也发现,选材的渠道单一,难度增大也是导致选材盲目性的重要因素。在选材中,教练员能遇到愿意从事体操训练的被选对象已很不易,只要通过目测没有发现有明显的缺陷,通常都会选入试训,即使在试训中,教练员也只是根据自己所具有的相关选材经验,来判断其是否适合练体操,在考虑遗传因素方面,只是通过与家长见面,判断孩子今后的身高,这些工作只是初级选材中很小的一部分内容,教练员要学会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针对性的选材,减少盲目性,提高选材的成功率。

四、少儿体操运动员选材对策

(一)拓宽选材渠道

为了改善体操后备力量培养不足的问题,西安市少儿体校已在其它省市尝试建立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互利合作的形式充分利用其它省市的人才资源。同时,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逐渐拓宽选材的渠道,改善选材环境。另外,某些地方还尝试与临近幼儿园合作,成立业余体操俱乐部及业余体校,并加强文化课的教育和教学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地从事体操训练的儿童,以发掘更多的体操人才。

特殊能力决定着运动员未来发展动作难度的潜力,如具有良好的身体翻转,空中定位及时空判断能力的运动员,可以更容易和高质量地完成多周翻转均高难度动作。因此,这些特殊能力是决定运动员能否成为优秀选手的关键。对于被试者的测试,通常可以通过玩蹦床、跳弹板、旋转实验等方法进行观察测试,这些测试方法简便易行,教练员完全可以在运动员初选试训阶段通过这些测试进行评价。

(二)强化活泼及活泼偏内向型运动员的选材

体操运动员要求的心理素质最注重心理的稳定性,训练的自觉性,情绪的控制力和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等,根据儿童的特点,在选择中观察被试者的心理特征,应按兴奋一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郁型4种类型进行区分。调查表时,当前体操教练员在选材中注重对活泼型和安静型选手的选拔。活泼型的特点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具有外向型;安静型的特点为稳定安静,反应较慢,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向性。通过对部分中国奥运选手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表明,活泼外向型和活泼偏内向型个性的运动员占绝大多数。因此,在初级选材中教练员不妨以此为标准,对被试者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试。形态是体操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内容、体操项目要求运动员的形态既要符合美学又要符合体操动作的力学特点,但是对美学和力学的要求有时会相互矛盾,所以应使两者尽量趋于统一或相互补偿。

身体发育和形态特点主要是指身高、体重、围度、身体各部分形态和比例,出生年龄和生物学年龄,这些数据可以用一定的仪器得到或通过一些计算公式得出结果,他们可直接反映被试者的身体形态。同时,教练员也可凭借丰富的经验观察孩子要求:1.五官端正,身材比例匀称。膝、踝、肘、腕关节不宜过大。肩关节要能2.身高处于同龄组儿童的中下水平。体重较轻。3.躯干较短,四肢稍长,上肢较长更为重要。4.颈略长、锁骨、肩胛骨外观平正。切忌端肩,扣胸,不能有鸡胸。5.脊柱有正常生理弯曲度,无侧弯。6.腿直,无明显“O”型及“X”型。跟腱清晰,足弓较高。7.肌肉细长,皮下脂肪少。

(三)注重遗传因素

人体的生长发育、身体表态和运动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研究证明,选材在遗传因素上应考虑遗传度,皮纹和遗传疾病三方面的因素,所谓遗传度,是指某一定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归于遗传因素,多大比例归于环境因素,凡以性状为主的,其遗传度就高,以环境为主的,遗传度就低,有研究表明:人体身体形态的遗传度在77%-92%之间,神经系统功能(强度,灵活性,均衡性)的遗传度在90%,运动能力的遗传度在93%,绝对力量为35%,相对力量为64%,柔韧性为70%,凡遗传度,后天因素就不能或很难改变。因此,在体操运动员选材中要对选材对象的父母进行身高、体重、四肢比例、运动能力、个性特征及疾病等各项指标的了解、观察和测试,以提高选材的可靠性与准确程度。

(四)加强教练员素质的培养

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竞技规则的不断修改,这些对教练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要求教练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体操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时刻跟上体操发展的步伐。同时要求教练员要提高政治、管理、科研等自身素质,及良好的社交素质。要敢于抛弃过时的观念,不断接受新思想、尝试新办法,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追求来优化选材工作。

参考文献:

[1] 尹博.男子体操运动员选材理论和评定方法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4):22-23.

[2] 腾青,等.体操运动员的气质特征与选材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7(6):34-35.

[3] 宫恩明,孙娜娜,等.浅析少儿体操运动员的选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4):25-26.

[4] 虞明蔚,黄超群,等.优秀少年体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与选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4):11-12.

[5] 刘邦华.对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选材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6(1):12-13.

[6] 郭秀文.中国竞技体操选材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