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

第1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乃至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正在推动这个社会进入一个完全信息化的时代。同样,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更是使人们对传统教育思想有了更多的新的认识。今年来许多国家都从各国的国情出发,开展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为适应科学技术信息化和综合化的趋势,进行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适应新五年规划中科学技术、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对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简单认识。

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素质教育

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和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膨胀、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文化变迁、地域差异等都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当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它不仅对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我们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促进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思想讲究的是一种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以考试成绩定学生的优劣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学而优则士”考试成绩决定一切,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它所带来的“高分低能”等弊端是人所共知的。正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教育思想明确提出了“以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的观点,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教育的宗旨。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教育的全体性

现代教育史面向全体教育者的教育。这主要包括两个反面的内容:一是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免费论文下载。

2、教育的主题性

主体性事现代教育的技术和灵魂。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三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教育的发展性,

发展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科研、潜能和个性的发展;二是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应试教育最为人们所批评的一个突出的发面就是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而素质教育就是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促进条件。

目前,“合格加特长”以成为一种公认的素质教育模式,它的理论依据就是MI(multi --intelligerce)理论,即多重智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即创造新成果的潜力。每个人都至少有7中智力:语言符号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这七种基本智力既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每个正常的人都拥有这七种智力,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不相同,因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一个人是否聪明,而在于他在哪方面聪明。因此,教育者要首先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然后采取多种措施去发展他它强化它。这需要教师做到,“以学为本、以学行教”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引导思维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加强训练。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生,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某方面哪怕极小方面的特长生,

4、教育的全面性,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教育者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三方面的素质应当全面发展;二是教育主要是“为人生打基础或做准备的教育”,所以,受教育者素质培养的基础性整体性必须受到特别重视。

基础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的教育,注重点应当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主张“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拥有全面素质为基础,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就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人。

5、教育的开放性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育涉及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内容要宽,应有相应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二是教育要突破校内、课堂内和书本内的局限,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教育内容、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 目的。

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依赖具体的教学活动来执行,凡是能在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来指导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说是一种现代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实际就是现代教育方式的具体体现。素质教学活动的实质,就是构建一个与素质教育宗旨相吻合的教学活动即管理体系,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的情景中,自觉地将人类社会文化的精华内化为自我发展的精神养料,促使他们的个性潜能、整体素质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素质教学模式的特征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

(1)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学生;

(2)教学目标――发展整体素质;

(3)教学关系――民主合作互助;

(4)教学过程――主动生动活泼;

(5)教学方法――启发内化转化;

(6)教学环境――和谐愉快共振;

所以教育思想应当尽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使教师的教学能够体现素质教学的实质,所以,素质教学的特征内涵为参照,自觉地改革教学教法,使之能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宗旨。

二、现代教育技术要为素质教育服务

根据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定义:所谓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

两个运用:1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2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两个优化:1是优化教学资源;2是优化教学过程,级探索如何为教学构建有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与学习空间,探索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融现代教学技术媒体与其中的教学方法、结构或模式。

五个操作: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由此可见,对教育技术媒体的应用是现在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在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当前,对教育技术媒体正朝着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方向发展,利用计算机把包括图文、声像的各种教学内容以联想的方式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使学习者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从而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使学习者可以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从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并非是指单纯的物质技术,它更重要的是指设计和运用教育技术的现代思想观念和方式,离开了恰当的思想或方法,技术的运用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相反会带来比不用更为消极的后果,例如,如果我们仅仅把现在教育技术嫁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必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应试教育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教育技术不仅不能发挥其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反而成为强化传统教育模式的手段,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教育现代化点缀。因此确立教育技术包括物质技术和思想方法的观念,特别是强调教育技术运用的思想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

教学技术实践的指导思想应当是系统教学设计思想,也就是说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来整体的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方法、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免费论文下载。

1、充分开发、组合利用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或学习的弓箭,使教育拜托课本中心、学校中心和教师中心的约束,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徜徉在丰富的学习资源海洋里,拥有一片自由的学习空间。

2、突破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使学习信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和声音的或者多种表现形式混合味一体的形式。这将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表现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善,教材表现力的提高将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加有效。

3、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媒体创设的个别教学的环境下,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地努力都有可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媒体能起到“迫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5、改善学生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这主要在于多媒体能以自己的信息表现优势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用“时间”跳接技术显现事物或时间发展变化过程,有效的提示事物或事件的实质。

6、充分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纠正传统教育中偏左脑的教育倾向,使左右脑的潜能得到平衡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教学技术实践时,首先拥有系统的教学观念,把教育技术媒体当做一个要素纳入到整体的教学系统中来考虑,彻底摒弃教学技术就是单纯考虑使用媒体的狭窄的教学技术观念;其次是必须实行教学设计,即事先周密的考虑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过程展开或运作的操作程序,使教学活动有章可循。

总之,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探索和教育技术的实践,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活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世纪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服务。探索教育现代化、探索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第2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1.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对图形可以进行伸、缩、移、旋、切、拼、补等变换,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内容形象化,增强其表现力,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得到刺激,以使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和尝试,对数学对象进行多重表征,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我在《点的轨迹》的教学中,利用平面几何画板制作出动态的点的运动课件,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理解了点的轨迹的基本概念,也深刻地理解了书中所要掌握的五种基本的点的轨迹。

二、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1.网络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

利用互联网学生可以超出书本,搜索很多有关的教学趣闻、教学趣事等教学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页一页地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2.网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碰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问题,一般只能和自己的同事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合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许多的教育论坛、教育博客网站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在教育论坛上,两个远隔千里互不相识的老师可以对同一个教育问题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合作,或者一个老师碰到什么问题可以在论坛上,请教远隔千里之外互不相识的老师。网络除了相互交流,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之间传递教案、试卷、课件等资料,这样节省了教师们的时间,也减轻了教师们的工作负担。

3.网络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传统的家庭作业,学生必须在家自己独立完成,碰到什么问题,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就不能完成作业,且浪费大量的时间。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论坛、教育博客或者个人主页为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一些流行的视频聊天软件,如QQ软件,不但可以通过聊天在线答疑,且利用摄像头,学生可以将作业的过程展现给老师,老师可以马上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此外,通过学生比较喜欢的在线聊天可以减小师生之间的障碍,比传统的谈心效果更好。所以,网络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网络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学生在互联网上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共同完成作业,这就体现了一种合作精神。不过,在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前,教师和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

第3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教育,是人类通过传递文化、增进知识、培养品德、促进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是人类社会生存、延续的基本条件,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作为推动社会进步重要一环的教育,自然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更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没有和谐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学生健康的发展。

一、 教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人类学(Educational anthropology)是应用人类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的一门介于教育学与人类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渗透百科、博取诸家、熔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文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于一炉,其主张主张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把握教育的本质和功能,考察教育的成败得失,以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的教育政策,进一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倡导从人类发展的宏观高度来把握现代教育的本质,打破那种囿于教育本位、以教育论教育的陈陋状况,从人类历史发展上提供了二个全方位考察教育与人的发展的新方法和新维度,促进了传统教育的更新和现代教育的进化。

西方教育人类学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即以美国为首的文化教育人类学和以西欧为中心的哲学教育人类学。二者有着不同的研究重点和方法。人类学研究贯穿和突出的是“文化”的主题,它的重要使命之一是探究人类文化的本源,尤其强调注重人的知、情、意、人格等方面的研究,而师生关系则是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跟随父母流入到工作地读书的流动儿童队伍也日益庞大。而由于文化背景、成长经历等的差异,使得这一部分儿童与流入地的老师在很多方面上存在着交流沟通的障碍。而如何融洽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交流与沟通,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教育人类学视角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和谐思想,乃中华文化精神中具代表性之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二字最早出现在《管子》中:“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能伤之。”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倡导“和为贵”,孟子强调“天人合一”,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究流动儿童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并透过各种师生关系的表象,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影响因素,对于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师生关系是对教育情境中的人――教师和学生关系的界定。任何对于教育的完整的关照都离不开对师生关系的审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正以更多的表现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看,师生关系是动态的文化特质,在文化传承和个性发展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随着新型市场经济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发生动态的更新。然而,当前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却仍旧受到传统“主从式”师生关系的制约,师生间互动缺乏、隔膜显著。尤其是对流动儿童教育而言更是如此。流动儿童背井离乡,跟随父母从家乡(或者另一个流入地)流入到现在居住和就读的地方,对这里的一切大多比较陌生,因此很难尽快的融入到这一新的社会环境中来,从而影响到了他们的个人发展。因此,只有破除旧式的“主从式”的师生关系,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待师生关系,通过文化的传播交流来构建新兴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利于促进流动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人类学通过师生关系的理论建构,深层次分析制约师生关系的文化因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建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首先,学校要倡导多元文化教育。传统教育理论中单一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停留于主、客二体

的争辩之中,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这种主客对立的思维束缚,教学中所存在的师生关系不平等、对立、冲突等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传统教育追求统一化、总体化模式,忽视了流动儿童自身所独具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从而导致了对他们个人发展中多样性和个体性的压制。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休伊特在研究美国各种移民以及一些土著族群的教育问题时,就提出要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学校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要打破二元对立的僵化模式,不是人为地压制某一类型的文化,让各种文化都平等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作为文化具体体现的个体―教师或学生就能够共融共生,师生关系就会和谐统一。其次,要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教育人类学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不能以一种文化为标准去评价另一种文化。在教育研究或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言人,不能盲目地以一种既定的文化标准去要求学生,教师只有真正地树立平等的文化观,才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做到人格上和感情上的平等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引导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参考文献:

[1] 李翔龙.从“流动儿童”到“新市民子女”――身份之变对保障新市民子女受教育权益的意义[J].才智,2011,(4):324.

[2] 吴晓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0(2):89―99.

第4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运用

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辅助课堂教学这个领域中被广泛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手段,而且一些软件它们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很受师生的欢迎。

一、构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发挥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功能

1. 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均是实验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理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理、化、生课堂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如人意。而采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2. 运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虚拟实验室,发挥学生自主探索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的理科实验室,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许多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了诸多限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有些实验材料的选用和实验产物的排出,有悖现代环保意识。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网络虚拟实验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件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学生可通过鼠标的点击及拖动操作,进行虚拟实验。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理科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自主模拟实验,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构建探索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探索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依托由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地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生物教学中的《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课题,克隆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是与高中生物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和滥用的问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这一研究性课题旨在提高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未来的思想意识,并在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养。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为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服务。

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可通过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物理课件库下载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打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的目的。

四、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了解学科发展形势,及时把握教学动态。理科学科发展较快,通过Internet网络中的权威网站查看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可以做到紧跟形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理科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从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第5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

【摘要题】理论探讨

人性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归属,有不同的人性观就会有不同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只有把握人性的本原,才能真正构筑解放人性的教育。因而,反思人性的本原何在,是探寻教育起点的哲学前提。

一、人性的“力”:教育建构的生命起点

传统的教育起点观,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把知识和道德视为教育起点,使人的发展丧失了生命的根基,人性的“力”在教育中无以生长。教育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起点,以生命优先的原则重新构筑教育的人性基础。

(一)知识论与道德论的教育起点观

教育的起点是指教育以什么样的人性假设为理论构筑与实践操作的前提。由于对人性的本原有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教育起点观。(1)知识论的教育起点观。这是理性主义的教育起点观,他们将理性视为人的本性,教育就是为了培育人的理性能力,求知是理性能力的最高表现。理性主义的教育以培养知识人为目的,以知识的传递与学习为基础,建构整个教育的逻辑与体系。从知识出发的教育起点观,源于以知识为美德的古代希腊,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都把理性知识的获得作为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在漫长的中世纪时期,知识为信仰所代替,知识在教育中逐渐处于次要位置;直到近代科学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类奇迹,知识又重新走上教育的统治地位,赫尔巴特和斯宾塞的主知主义教育是知识论教育的典型代表;到现代社会,由于知识与权力的联姻,使知识成了影响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力量,培养知识人再一次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2)道德论的教育起点观。在这种起点观看来,“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教育实践从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注: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0.)教育过程与道德修养过程是完全一致的,把教育工作视为人类一项杰出的道德事业。道德论的起点观认为,“道德性”是人性的本质,教育应以人的道德本性为基础,把培养道德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和理想。道德崇拜是一种古老的人性传统,尤其是中国古代社会,道德本位不仅是一种社会哲学,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哲学。道德论的思想往往持有社会乌托邦的理想,试图通过教育寻求人的道德本性,实现人类道德大同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由于脱离人的生活事实,往往流产于教育家的梦想之中。道德论的代表人物,往往是一些空想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理想家欧文、自然主义者卢梭,一生都矢志于通过教育改善人的道德灵魂,然而,面对无情的现实,他们的理想无法逃出悲哀的结局。

在教育的发展史中,以上两种不同的教育起点观,曾各自借用不同的人性解说批判对方的教育论点。科学主义的重要代表斯宾塞,以实用主义为武器,从批判教育的“装饰性”,反对近代教育中的绅士价值观开始,极力主张科学教育。在他眼中,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传授实用知识,因为,实用知识是人获得美好生活的第一源泉。虽然他并未否定教育的道德价值,但他将道德教育视为从属于知识教育的副产品,这实际喻示着一种知识论的教育世界观。后来兴起的实证主义教育思潮则直接否定教育的道德价值,在他们看来,道德价值的模糊,带来了教育的混乱与低效,教育根本不应涉及价值问题,教育只是一系列的行为训练与理性分析,道德与价值因其不可度量性而被排除在教育活动之外。同样,道德论也曾对知识论提出尖锐的批判。卢俊从自然主义的态度出发,批判知识论教育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戕害,把知识论教育观视为实现其教育理想的主要敌人。在他眼中,正是作为文明象征的人类知识败坏了儿童的自然精神。

(二)力量论的教育起点观:生命优先的原则

在对传统起点观的批判中,产生了第三种起点观,即力量人性论的教育起点观。从本体的意义上说,人自身是非客观的存在,他的属性具有无限多样的丰富性,人性就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现与完善。在力量论看来,生命首先不是被评判的价值对象,而是一种有待展开的人性力量。力量论的代表是一批生命论哲学家。叔本华将生命的本质视为力量的冲动,认为力量就是生命意志,是生命克服一切阻力,保存自我,努力向上的一种力,这种力是先于人的一切存在的本质。美国哲学家蒂里希认为,力量是“生命在自我超越的运动中,克服内外阻力的那么一种自我肯定。”(注:蒂里希.蒂里希选集(上)[M].上海:三联书店,1999.316.)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更为具体地讨论了生命的力量形式,他认为人的一切都是无限发展和不断变迁着的一种生命之流,这种变迁的生命之流展现着生命的生存意志,因而,生命的本质就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教育家福禄贝尔写到,“力就其内在的本质来说,是唯一的独立存在的,……作为向外表现的力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原因,是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最终原因。”(注:福禄贝尔.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3.)这一观点表明,力量是人性的本原。在这些生命论哲学家的思想中,生命是一种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力”,它从根本上不同于知识论或道德论哲学,将人视为某种不变的客观存在。

在力量论的教育起点观看来,无论是从人的理性本质出发,还是从人的道德本质出发,都不能真正促进人性的自由发展。因为理性与道德只有在生命的自我确认中,才能成为一种“为我”的存在,从而获得丰富的人性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2.)只有以个体丰富的生命体验为前提,“才能使个体生命向世界保持良好的积极开放的态度,使个体乐于与周遭世界进行活泼丰富、富于爱心的交流,使个体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充满感动、激情和想象,这些都是追求真、善、美的内在基础”。(注: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Z].1999,教育基本理论年会交流论文.)因而,教育首先应考虑生命的原初存在,在生命之“力”能够自由生长的前提下,才能讨论知识与道德的问题。美国伦理学家居友也认为:“生命首先要能够维持存在,才谈得上生命的运动,才有其道德可言。”(注: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74.)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尖锐批判过那种离开生命前提进行的道德陶冶,他说,“善与恶只有在人对它的生命意义和自我存在的深切体验中才能区分,……善和恶一旦被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来描述和建构就必然会走向人性的反面。”(注:方朝晖.重建价值主体[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102.)因此,力量论的教育起点观,把生命的“原始力量”视为教育的人性基础,认为教育必须坚持生命优先的原则,从原始的生命力出发,才能为生命创造更多的可能。

生命力量论的教育起点观,基于独特的人性的假设,把生命之“力”看作人性的本原,将生命视为超越于一切客观规则的存在,因而坚决反对任何脱离人性本原的教育假设。在他们看来,知识论与道德论教育起点观的错误,就在于否定教育的生命前提,在于用可能性的、有待培育的知识与道德力量取代生命运动本身,从而使生命陶冶的过程变为一种强制性的生命控制。

二、起点与追求:起于生命,达于精神

教育从原始生命力出发,是否就停留于原始生命力?这是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生命的本质是力量,但原始生命力只是生命的原初形态,作为人的生命,还有更高的形式。国内学者高清海说:“人在本能生命之上还有一个‘超生命的生命’、‘主宰生命的生命’。”“人的生存恰恰是为了对本能生命的突破、对有限生命的超越。”(注: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16-17.)人的理性、思维、道德、价值、精神,等等,是人的生命力量的更高形式。从哲学研究看,生命的两种境界,始终是哲学争论的焦点。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人性的力量就被看作人性的本质,但他们对力量的理解有着浓厚的理性色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把理性生命视为力量的根本,他们批判人的感性生命力,反对人性的丰富性。而到了尼采以后,非理性主义哲学又走向希腊哲学的反面,彻底否定人的理性生命。在尼采看来,人性的魅力在于人的力量意志,人因为生命冲动才永具活力,才能不断超越自身,获得更好的生命。另一位生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生命进化论,认为生命冲动才是人类进化的根本原因。20世纪著名宗教哲学家蒂利希在书中写到:“存在就是使一切存在物成为其所是的那种力量”(注:P·蒂利希.存在的勇气[M].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88.2.)。而存在主义哲学家罗洛·梅则直接提出“原始生命力”这一概念,认为人的原始生命力是人创造一切美好生活的源泉。

在我们看来,无论是理性力量观,还是生命力量观,都具有哲学的片面性。在理性力量观那里,理性反思失去生命的源泉。因为理性能力只有在活生生的生命体验中才能获得反思的无限源泉,离开了人的感性生命,任何理性力量都是毫无意义的。相反,生命力量观又过分张扬感性力量的盲目冲动,使生命失去规范和疏导。生命的感性力量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只有在理性的引导下才能富有建设性,才能成为创造性的力量。理性的力和感性的力,是人性不可分割的两种生命形式,任何分割都是对生命的伤害。教育应以人的生命活力为起点,但又不能止步于原始生命力。因而,基于生命本原的教育,既要克服理性主义对人的外在塑造,又要反对生命论对原始生命力的过分夸张。教育应基于生命活力的原初创造性,进而企盼由人的生命冲动向精神创造的追求。

起于生命,达于精神的教育应追求什么样的境界呢?从生命的整体性与生成性看,我们认为,有三个基本向度。

1.爱的教育:追求生命的活力。爱是人原初生命的直接体现,爱是生命的推动力,是生命行动的力量。美国哲学家蒂里希非常深刻地说:“若没有推动每一件存在着的事物超向另一件存在着的事物的爱,存在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在人对于爱的体验中,生命的本性才变得明显”。(注:蒂里希.蒂里希选集(上)[M].上海:三联书店,1999.308.)对生命的爱、对世界的爱、对他人的爱,是创造力的源泉,因为人有了爱,人才会给予这个世界,奉献于他人。因为有对生命的爱,人才会积极地献身于自己的劳动和创造,才会追求智慧和道德。从生命之“力”出发的教育,之所以追求爱的理想,寻求教育中的情感世界和情感表达,是因为爱与情感体现了生命力量观的基本思想。教育追求爱的理想,以爱为教育的重要价值,是教育表达生命之力的基本方式。爱的本质是原始的感性生命力的“理性”运动,它不仅是一种原始活力。爱只有在与他人无限的精神交流中,在不息的生命经验中才能获得。因而,爱的教育,不仅讲述爱的智慧,而是以爱待人,创造爱的精神,提供爱的机会,肯定爱的价值,使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爱,给予爱,最终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爱的能力。

2.信仰的教育:追求生命的力量。意志与信仰是生命之“力”的核心,也是生命之“力”的升华。意志寻求生命的理性之根,并对感性生命实行理性规范,意志发展的高级形态就是理性信仰。信仰源于对原始生命的理性态度,它是人内心深处对终极真理的无限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永恒确信。信仰建立在人对自我存在的自由掌握之上;它不服从于任何一种外在客观性,能时刻使人回到本原中发现自身,在其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给人以不可摧毁的希望,让人形成一种敢于承担一切的力量,形成自己的精神中枢。从生命出发的教育,之所以重视人的意志和信仰的教育,是因为人自身的精神独立,是对人“超生命”存在的确证。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说:“人的本质既不是我的容易腐烂的肉体,也不是我的感官欲望,而是我的道德与的才能。”(注: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11.)这种信仰的获得,不是对外在价值规范的皈依,而是基于生命的创造性活动中所产生的自我超越的坚定信念。教育过程中的信仰陶冶,不仅依赖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丰富的精神资源,还要有将学生推入“诱惑”之中的勇气,让他们在生活的创造、追求、尝试和冒险中建立自己内心的信念。

3.智慧的教育:追求生命的境界。智慧是生命发展的理性力量,没有智慧的生命只会沦于盲目的冲动,而迷失自身发展的方向。智慧不单纯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征服外部世界的知性能力,而是一种能进行生命反思的力量,智慧是生命的精神化。生命在智慧中获得灵魂和力量,有了智慧,人才能怀疑和批判,才能把握真实的自我,才能向世界无限开放。智慧不能在知识传递中实现,智慧需要超越既定的知识边界,进行永无止境的追问与探索才能获得。智慧的教育只能在启迪和批判中进行,只能通过与世界的对话与交往而产生。智慧的教育力求避免把教育与知识灌输及智力训练相混淆,在智慧教育中,知识教育不是单纯的传递和灌输,也不是严格的智力训练,而是把知识视为精神自由活动的条件和对象,把智力活动作为精神愉悦的内容。教育目的不再是既定的知识体系,而是对有限知识的无穷追问与怀疑,在知识的学习中实现从“知性”到“智慧”的飞跃。

爱、信仰与智慧是教育追求生命本原的三个向度,也是教育引导人从“原初生命”出发,向更高精神境界发展的结果。同时,从生命本身来说,这三者又密不可分,“没有信仰和爱的智慧、实践或职业能力,乃是动乱的无尽源泉,这种动乱致命地影响着人类才能的自然发展,但由极不理智的爱和极端僵死的信仰所铸成的大错也是难以想象的。”(注: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25.)因而,基于生命本原的教育,既不能止步于浅表的知识技能教育,也不能放任于生命的盲目冲动,而是在对生命的整体观照中哺育人性的内在力量,以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生命的存在之根与生活的现实之力。

三、教育建构:基于生命力的教育思考

教育从人的生命力开始,并不意味着对生命本能的放纵,而是使人真正走向“精神生存”的人生境界。这是在自我超越中向着自由迈进的过程,它超越客观知识和社会价值对人的限定,使人获得最终把握自己的精神力量。这种超越是对生命的反思,在教育中,它绵延于人的一生,表现在与世界的无限交往中,隐藏于个体深邃的精神世界里。它既不能被中断,也不能由个体孤立的活动而获得,更不能由外部给予和强加。从这一追求出发,教育应该有两个层次的建构:从生命出发,指向于教育的生活构建;从理性出发,指向于教育的精神构建。

(一)生命起点:教育的生活构建

教育面向两个世界,一个是科学世界,一个是生活世界。从人的理性出发,教育必然走向科学世界,从生命出发,教育必然走向生活世界。教育的两个世界来自于两个不同的人性假设,同时也反映两个不同的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活是生命的基础和展开形式,离开生活就没有任何生命生长的基础。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发现了生命的自由本质,而杜威和陶行知则发现了生命自由生长的基础,这就是教育的生活本质。生命没有不变的永恒本质,人只存在于流动的生命之中,生命只能作为运动的历程来体验。只有在不断追问生命意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认识生命,只有在开放的生活世界中才能不断扩大生命的视野,也只有在与生活的无限交往中生命才能不断生长。教育从生命出发,就必须向生活开放。在生命的视野中,教育不应是单纯的科学世界,也应是学生生命发展的生活世界。

传统教育之所以死死守护教育的科学世界,是因为把人的理性视为教育的出发点,因此,批判传统教育,首先应改变传统教育的逻辑起点,使教育能真正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面向开放的社会生活。哲学家罗蒂认为,科学的逻辑阻碍了人的生活可能,阻碍了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不仅在于“它消除了世上还有新事物的可能,消除了诗意的而非仅只是思考的人类生活的可能”(注: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上海:三联书店,1987.338.),更在于它消解了人的生成的可能性,使人陷入物化的危险处境。教育的生活世界观,将教育视为生命的生成活动,将学校视为人生命成长的生活世界。如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但长期以来,班级只是作为管理和教学的单位,而不是作为学生的生活单位,这样的班级教育观,不能承担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责任。从生命教育观看,班级首先是生命发展的场所,必须进行生命意义的转换。(注:甘剑梅.班级:一个可能的生命世界[J].现代教育论丛,2001(1).)生命教育观打破教育的知识建构和道德建构模式,不以知识的逻辑体系和道德的规范系统为教育建构的依据,而是以学生生活作为建构教育的基本线索。

教育的生活建构,不是彻底否定科学世界的教育价值,而是要为科学世界寻找生命的根基,并摆脱科学世界对生命发展的压迫,使科学世界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条件,为学校科学教育确立合法性。同时,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生活世界的含义,使教育真正回归日常性社会生活。在教育理论中,关于生活世界有两种解释,一种指向于非日常性的精神生活,一种指向于日常性的社会生活。从生活实践来看,人不仅有非日常性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有日常性的社会生活。这说明生活世界并非纯粹精神性的生活,而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因此,在教育的生活构建中,必须从两种生活世界的层面上回归生活,尤其是回归真正的、现实的、普通人的生活世界,对于学生来说,主要存在于他的家庭关爱、社区活动、朋友交往、学校学习等日常生活之中。如果把生活世界仅仅理解为纯粹的精神生活,那实际等于又回到知识论或道德论的教育起点观上。如学校让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从事艺术活动和高雅文化,并把这些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却忽视学生在家庭生活、同伴活动和个人消遣中,究竟怎样玩、怎样交往、怎样照顾父母、怎样过节过生日,等等,学校很少将这些活动纳入正规教育的视野加以关照。同样,如果把生活世界仅仅理解为单纯的日常感性生活,那教育就永远达不到精神提升的高度。

(二)理想追求:教育的精神构建

力量起点观认为,教育应从原初生命开始,通过知识和道德的学习,最终培育人生命的精神力量。因而,从原初生命出发,追求教育的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理想追求。人的精神力量不是自然延续的进化过程,也不是遗传的本能,它不能直接从日常经验中获得。人的精神力量,深藏于人内心生活的深处,必须在后天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通过艰苦的努力去挖掘、唤醒、培植方能获得。生命的原初力量不能自发完成向精神力量的超越,教育的培育是生命活力实现精神超越的桥梁。罗洛·梅指出:“人性是一棵树,它需要按照使之成为一个生物的内在活力倾向而在各方面生长、发展。”(注:罗洛·梅.罗洛·梅文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531.)正如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一样,人性的生长需要教育的照料,这种照料只有通过对学生的生命关怀,通过体察学生的内心生活,才能促使学生生命发生灵魂的转向。因而,只有那种既能体现学生生命成长,又能体现外在规导的教育,才能真正哺育学生的精神生命。由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主持的国家生活德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其中以家庭、社区、学校为中心,建立学校德育的内容和形式,而不是以社会政治、历史发展和学校规范为线索。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在与父母交往、与同伴交往、与教师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道德问题,作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主题。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生活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前提,但在这一前提下,学校的教育规训又始终体现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传统的教育起点观与生命力量论的教育起点观,寻求共同的教育终点,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道德、有理性的人。然而,因为追求目标的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传统教育直接企及人的精神目标,而生命教育论却让生命在自我成长中培育精神力量。传统的教育起点观,因为放弃生命的自我成长,而使生命的原始力量与生命的精神力量相对立。在与生命冲动的对抗中,传统教育中的知识和道德成为外化于生命的暴力。教育不能绕过生命,只有在生命的“力”的引导下,一切外在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因而,传统教育首先要改变的,可能不是教育的理想,而是寻求理想的出发点和方式。

第6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

【关键词】教师伦理;惩戒教育;有效应用

近年来,随着各类对学生侵权、伤害事件频频曝光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赏识教育”、“快乐教育”、“师生平等”等理念纷纷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甚至出现“无批评式教育”的论调。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不乏滥用维权“武器”与教师抗衡的学生,如若教师选择放任其自由,而不行使相应的惩戒措施,那么最终将导致师生错位的局面的出现。

一、关于惩戒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惩戒”一词的解释是:“通过处罚来警戒。” [1]在学校教育领域中,“惩戒”是指:“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目的。” [2] 然而,很多人对“惩戒”这一概念是陌生的,故而出现了将它与“体罚“混同的错误理念。诚然,就词义来看,两者的差异不大,“体罚”在学校教育领域是指:“施加惩罚使学生身心感受到痛苦,以促使其避免痛苦,改正错误。” [3]但是,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故而,反应在效果上可以看出,惩戒使学生悔改的同时增加了教师的威信,也增进了师生情谊;而体罚则是使学生被动的改正错误,却进而触发了学生的叛逆心理,甚至会触发更为严重的违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惩戒是教师维护教育活动正常秩序,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正当权力,而体罚却是一种与师德格格不入的违法行为。

二、关于教师惩戒教育的现状

目前,教师惩戒教育缺失现象非常突出,许多老师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采取的是不作为的态度,惩戒教育处于“搁浅”状态。其具体表现和教师伦理层面的原因主要有:

(一)、推行赏识教育,片面排斥惩戒教育。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本身就存在着对惩戒教育的误解,并将它与赏识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应该通过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通过适当提醒,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惩戒教育是违背赏识教育原则的。

(二)、以教育“精英”为己任,放弃对部分学困生的“转化教育” [4]。这出自教师本身的伦理缺陷,一味追求“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了本该遵从的公平对待的原则。所谓“精英”自然无需用到惩戒措施,而对学困生的忽视无疑是自主的放弃了惩戒教育。

(三)、为守法、守制而弱化惩戒教育。《教师法》第八条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义务,其中就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此

(四)、转移惩戒权力以“避嫌”。这主要与整个社会非理性的教育观和市场经济下异化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

三、教师伦理视角下惩戒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惩戒教育的存在在教师伦理角度看是可以得到支持和佐证的。可以说,惩戒教育是教育的伦理要求之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传统教育伦理要求层面

1、中国的传统教育伦理要求。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的规训,讲求“严师出高徒”。诚然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惩戒往往伴随着体罚,即“有辱性”的惩戒。但是不可否认传统师道的伦理要求中惩戒占有很重的地位,虽然不可为现实所沿用,但是必然有其借鉴意义。

2、外国的传统教育伦理要求。17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指出:“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来开始,就是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 [5]夸美纽斯无疑是反对体罚这种极端的惩罚形式的,但是他同样重视合理的惩罚,认为这是无可争辩的。此外向来提倡尊重儿童的杜威也曾有这样的论断:“儿童必须接受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也必须接受有关服从的教育。” [6]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7]故而,就外国教育传统来说,对于惩戒保持着较为一致的赞同观点。

(二)、现代教育伦理要求层面。现代教育理念讲求和谐,尤为注重师生伦理关系的和谐。《教师法》、《教育法》等各项法律保证了学生与教师处于同等地位,改变了传统师生交流中教师占有较高话语权的状况。但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天平向学生倾斜的状况。

(三)、社会现实要求层面。中国现实社会中一直存在着迫使教师放弃惩戒教育的舆论,并随社会发展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然而,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就学生来说,教师惩戒的丧失使其没有得到全面的教育,学生的是非观没有得到正确引导,无论是对学生自身还是对整个教育界来说对不是什么幸事。故而,为了完善教育体系,惩戒是不可被抛弃的。

四、惩戒教育的有效应用形式

惩戒与赏识一样,本身并不具有教育性,故而要把握度的问题。惩戒的滥用会导致极为负面的教育效果,这也正是如此之多人误解惩戒教育的原因所在。要达到惩戒的有效教育作用,在教学应用中需要考虑诸多要素。

(一)、惩戒应当被应用于道德领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于教师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看到需要责备、毫不留情的东西。教育过程一个很大的缺点,就在于许多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去同孩子的淘气、恶作剧作斗争。值得去责备的却是那种播下利己主义种子的行为以及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精神世界的行为。”[8]因此,教师在运用惩戒教育时必须明确的一件事是,惩戒的目的在于纠正学生道德品质上的误区,例如责任心的缺失、是非观的模糊等。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由好奇、求知等天性引发的淘气、恶作剧并不在惩戒的范围内,这是孩子个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并不属于道德领域,不应有所压抑。

(二)、惩戒的公正性。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可以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求公正,是每个教师道德上的规范。体现在惩戒上也是如此。其一、对惩戒的受体一视同仁。并不考虑到学生的成绩、家境等因素,同错同罚,不出特例。其二、对惩戒力度的把握要公准。小错微罚,大错严惩。做到错误和惩戒力度的对等。

(三)、惩戒教育和赏识教育并行模式。古语有“赏罚分明”之说,运用在教育理念上也应当如是。在大力推行赏识教育的当下,如能尝试将惩戒和赏识合理的结合起来,开创“惩戒―赏识”教育,不仅能有效的克服赏识教育的弊端,也能够凸显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行业的推陈出新性。当学生有所进步是给予鼓励,在其作出错误判断是予以纠正和适度惩戒,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实现惩戒教育时应当注意以上几点,则人们对于惩戒教育的看法才能得到转变。此外,教师本身也应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当做是师德的一部分,才能做到积极有效的将惩戒教育实施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M].商务印书馆,1994:163.

[2]劳凯声.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76.

[3]劳凯声,郑新蓉.规矩与方圆:教育管理与法律[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268.

[4]张宏.中学惩戒教育缺失现状和对策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147.

[5](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98.

[6]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01.

第7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

当代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投资和开发,甚至认为智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孩子的一切,把智商看作是孩子成才的唯一条件。而过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自信”、“自主、“毅力”、“兴趣”、“与人合作”等非智力范畴的情商对孩子学习的巨大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相当多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障碍,初中生约为13.7%,高中生约为18.8%。可以说,学生的自主能力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关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值得探讨的心理问题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呢?

一、转变教育思想,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主体教育论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已经习惯于做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顺从老师的乖孩子,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按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乖孩子已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例如,改革班干部选举办法。以前,班干部通常由老师指定,或老师提名学生选,或者直接由学生无记名投票产生,虽然后面两者也属民主选举,但学生头脑中有一种定势,即老师经常表扬的一定是好学生,是班干部,形成了每年选出的班干部总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好学生。在实践中,笔者采取了学生竞选的形式,只要自认为哪个职位适合你即可参加竞选,每个候选人进行一周左右的实际工作,展示自己才华,然后由学生投票决定正式人选。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一些成绩不太优秀但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使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注重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与能力。

二、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增强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一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提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大有作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愈加认识到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因为现代社会,信息广,变化大,机遇多,节奏快。生活的海洋越广阔,风浪就越大;成功的机遇越多,受挫折的次数就越多。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能承受打击或经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消极悲观、忧郁,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

在教育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要学生明白“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而这些不如意仅仅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小小的绊脚石。应该正视挫折、驾驭挫折、化解挫折,而最终才能战胜挫折 。可在学校或班级开展挫折教育讲座,开设心理咨询室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挫折心理;号召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参与者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涩,使之身心得到锻炼,增强竞争和拼搏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挫折教育情景,寓挫折教育于日常教育工作中,培养他们驾驭挫折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白在挫折和不幸面前,如果我们轻易放弃,就将一事无成。诺贝尔说:“坚忍不拔的勇气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唯有备足资本,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参与平等竞争,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三、培养顽强意志,帮助树立远大志向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创造性活动是长久而艰辛的过程,这种活动成功与否除了智力因素外,常常取决于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没有毅力,有没有志向。一个人“常立志”,还是“立常志”,反映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强弱。立志就是人们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与自己的主观条件确定自己奋斗目标。志向能激发人的热情,增强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和决心。立志能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使人的志向与实际的活动密切统一起来。但光有志向是不够的,要想成功,不仅要下定决心确定目标,而且要有达到目标的信心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恒心。古人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决心越大,信心越足,恒心越持久,就越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所以,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是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第8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 家校互动 高职院校 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11-02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升,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新的内容及要求,如何有效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的专业的培训基地,基于现代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质量提升,对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好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现代教育内涵、结合实际,积极拓展网络教育渠道及紧跟时代,努力提升育人效率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以后高职院校的网络环境下家校协同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新型教育内涵

学校与家庭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它对一个人知识水平、个性观念、习惯养成及综合能力的养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与教育作用。由于受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人的思想停留在传统教育层面上,看不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也不了解学校与家庭结合教育的重要意义,看不到现代信息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观念造成的冲击力,对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能用新的举措来对待,严重制约着教育水平提升。要从多方面转变思想,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一)转变管理者层面的思想意识

教育管理者的意识及水平直接决定者学校管理整体状况,是学校管理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领导层面要充分认识到新的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的变化,尤其是网络信息发展对社会、学校及学生的管理所带来的新挑战,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环境下家校联手教育重要意义,积极采用新的教育管理手段,努力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实际加强分析研究,多方论证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促进自身提升的管理措施,如加强现代网络环境的基础建设,制订基于网络环境中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在实践中加强落实,为促进学生新型教育管理保驾护航。

(二)转变教师层面的思想意识

学生的思想教育随着社会、科技水平提升等影响发生变化,作为教育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一方面,要充分到现代教育对高职学生管理产生新的变化,通过培训学习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提升教师管理水平,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学生的思想随之发生相应转变,要有针对性加强多向教育管理,如家校联手等方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现代网络环境对教育的有利因素,积极结合网络强大的资源优势,积极与家长、学校有机结合,积极开拓新的教育渠道,注重双向教育,真正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高效落到实处。

(三)转变家长层面的思想观念

家长的思想观念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学习,从根本上转变学校教育的唯一性观念,认识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教育的有力要素,积极与学校做好配合,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尤其要加强现代网络环境中学生教育的方法,主动与学校加强联系沟通,二者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结合实际,积极开拓网络教育渠道

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网络信息化的普及,也让现代网络科技走进千家万户,一方面较好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提升了学习、工作及生活的效率,w现了现代网络资源的高效、快捷、丰富等优势。在看到网络资源带来新的便利同时,也要看到网络资源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因素,如涉黄、涉暴等不良内容严重威胁着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不当极易让学生发生思想滑坡,甚至走向歧途。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优势,结合学生实际积极进行多向有效管理。

(一)积极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在学校、教师、家长思想观念充分发生转变后,积极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协同管理措施,首先通过网络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利用学校网站、教育管理平台、家庭网页设置等,创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让学生无论在教室、宿舍、校园还是假期家庭中,都能置身于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健康成长及下一步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其次是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分层辅导,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及个性特长,通过设置兴趣小组将学生进行分组教育,如网络阅读、网络绘画、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小组等,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积极进行相关活动,定期将学生活动情况通过网络发送给家长,让家长给以评价。同时也能对个别出现不良倾向学生及时发现与处理。还可以利用网络让家长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要简单问学生学习,通过加强家长培训,提升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水平,让学生无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交流中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及学习的快乐,增强内心愉悦感。

(二)采用多种网络沟通形式

现代网络资源以其丰富的内容、强大的功能及多样的形式,为家校联手教育提供了保障,要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加大协同教育管理力度。

1.利用微信网络通信技术。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免费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教师可以建立家长微信交流群与学生微信群,及时将一些相关的教育活动信息传送到家长或学生手中,无需用再多付费,非常方便实用。

2.利用QQ通信。QQ通信软件大家一定比较熟悉,它具有强大的文本、图像及视频传输功能,还具有免费的语音、视频交流功能,在生活中人们使用率比较高,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具体实际加强资源优势运用。如进行家长、学生、老师之间的视频通话,通过视频效果增强教育的力度,还可以将相关的学生视频、家长视频等等进行多向传递,促进教育力量的整体提升。

三、紧跟时代,充分利用综合性教育平台

现代网络教育资源中,除了用上述独立交流软件进行家校合作,还有一些综合性教育平台,它不仅具有独立软件的功能,还集成了它不具备的其他综合教育性优势,如互动板块、空间功能及综合等,教育平台作为一种功能大、任务多大及兼容性强的集体化网络,在家校联手方面具有较强的整体优势,为综合性教育水平提升奠定的基础。如教育一体化平台、家校互动平台、现代教育平台、橙果果教育平台等,在教育管理实践中要结合具体实际,有针对性选择恰当的方式,努力提升教育管理的育人效率。下面以橙果果家校教育平台为例作简要说明。橙果果教育平台不仅具有以上的信息传输功能,还具的强大的资源保存、展示等优势,要结合平台中的家长互动、学习展台、特色资源、综合活动等板块功能,积极开展家校网络育人功用。通过家长互动功能,将学校的相关教育活动及时向家长汇报,并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与学校教师加强联系,共同进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展台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将学生的作业放置于板块空间中,学生可不定时进行查阅,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巩固训练,将学习成果通过网络提交,教师将学生作业进行网络批阅并及时,让学生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总结与提升。还可以利用其中的特色资源,让学生从中结合优秀课堂视频、优秀试题、案例、学习指导及作业展示等,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学习,克服传统课堂学习的固定化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培养,更好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练与提升。

现代网络技术为新型教育提供技术保障,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采取家校协同教育等多向教育方式,共同促进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子贵.“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2015(5)

[2]黄国华.网络环境下的家校联系初探[J].师道・教研,2013(6)

[3]徐文转.教育新常态下推进家校协同教育发展研究[J].皖台基础教育论坛交流,2015(11)

第9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

传统美德小学教育意义传统美德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流传下来的,不仅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小学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德教育不仅与现有的文化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更是现代教育的基础和对现代教育的升华。换句话说,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着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融入适量的传统美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弘扬民族伦理道德的需要,同时也是塑造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必要之举。

一、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动力源泉

在我国有关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越来越无法忍受,强烈地要求教育模式从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逐步地向素质教育转轨。目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一般都会包括对学生四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即简单的劳动技能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恰恰为这种素质教育提供了完备的教学教材。例如,传统美德中的刻苦勤奋、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以及简单的常规礼仪等都可以作为目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换句话说,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也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的教育,才有可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型人才。作为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主要阵地的各个学校,尤其是进行基础教育的小学学校应该重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在小学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让学生从小就受到优秀文化和精神的熏陶,为后期的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道德和精神基础。试想,一个俗不可耐、满嘴脏话的学生群体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承担起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担的,一个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是不能够在创新社会价值过程中很好的发挥合作精神的。一个不具备奉献精神的人,又怎么能够承担起驾驭渊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呢!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没有实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小学基础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符合跨世纪对素质型人才的要求的条件,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中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是推动教学前进的动力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重点,一直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并作为一条重要的主线贯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爱国主义为人们在抵御外来侵略、艰苦奋斗、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汇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说,没有爱国主义的支撑,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当今和平的时代,也许有人认为爱国主义的作用已经很小了,而且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纵观古今,众多的英雄模范、志士仁人、艺术家、科学家、改革家等无不都是在内心深处藏着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拥有高尚的报国志向,否则他们很难成就一番伟业。拥有爱国主义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鹊而高翔”,不是只顾眼前的个人小利,而是胸怀远大的大我情怀。现在,人们几乎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也都听说过甚至会讲有关岳飞“精宗报国”的故事,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实质已经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扎下了根。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爱国主义依旧需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依旧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被不断的提及和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渗透进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古代故事“苏武牧羊”、现代故事“林则徐”以及郑成功、邓世昌等故事和事迹的宣传教,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道德。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开展传统美德的教育不仅能够增加他们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也能够增进他们从小对国家的爱护情怀,并通过对他们爱国主义的激发不断形成学生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三、对勤俭节约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

传统美德教育中有很多有关学会珍惜、懂得勤俭节约的内容,如“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说明成功往往是由人们勤劳节俭所成就的,而失败往往是由于过于奢侈浪费。即使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有关勤俭节约的品质仍然值得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大大超过了从前,但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人民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全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和奋斗。勤俭节约就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试想如果社会中浪费之风盛行,必然会降低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对资源紧缺的今天带了更大的危害。现在,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懂得勤俭节约,随便浪费的现象屡屡出现,因此很有必要在小学课程中进行传统勤俭节约的美德教育,让学生自己体会节约的乐趣,去亲身感受节约所带来的益处,并在学习中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四、结语

有关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可谓是一件“艺术品”的成就过程,只有经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和精心雕琢,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此外,有关传统美德的教育更是一个大型的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单纯的传授和引导,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用心去领悟和感受。传统美德教育工作,不仅是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每个教育一线的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在教育工作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每一次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机会,一方面,为小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学校教学秩序的维护和教育管理的有效开展,是一件既有利于学生又有利于教育者以及学校的双赢工程。

参考文献:

[1]王丽.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创建和谐文明校园[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选集[C].2011.

[2]张颖.浅谈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3.1.

[3]吴秀枝.浅谈当代中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失落性及其对策[J].西江教育论丛,2003,(02):7-9.

[4]王凯.传统美德教育促进现代班级管理效果分析[J].语数外学习,2012,(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