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

第1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用地性质置换等方面入手,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提出一种以经济发展为引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使其与城市经济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1 问题与矛盾

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每年的6月7日设立为“世界文化遗产日”,其意义是明确“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或自然风景不仅属于它所在的国家,也属于全人类”。2006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并决定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随着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并在法律地位上予以明确。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曾经被片面地理解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限制,致使很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片区成为城市发展难以逾越的“门槛”,曾一度影响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报工作。这种状况尤其在发展相对缓慢的中西部地区还持续存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起飞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从2005--2008年开始酝酿并初步提出了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空问规划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乡统筹发展,为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更加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对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不得不面临着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两个方面的难题。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往往是一些中小城市,经济实力薄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科学地结合起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中西部地区众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科学思路,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要素,从经济、旅游、城市规划等多角度思考,提出一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并以四川省三台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用以分析所述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三台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与价值认识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绵阳市东南部、涪江中上游,为绵阳市辖县,距绵阳市中区57km,距成都市153kin,以县西三台山得名。三台县于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县古为郡县,是古国文化发源地。自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自古享有“蜀川重镇、剑南名都”之称。境内沿江平川、浅丘绵延,溪流纵横,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具有山水之利的半山区县,既是人文荟萃的文物之邦,又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历史上李白、杜甫、薛涛等诗词文人均在此汇聚,并留有名篇佳作。

三台县主要有4个历史文化片区,分别是古城墙南门片区、大佛寺片区、琴泉寺及北塔寺片区、东山公园及东山大佛寺片区。该4个片区大多依山就势,坐落在县城的凤凰山、牛头山、三台山、蟠龙山上,构成了县城“山水城”的城市骨架。但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并缺乏及时的保护规划,致使以上历史文化片区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部分山体形态被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建设吞噬,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此种状况已经引起了文人名士的关注。作家舒乙认为,三台古城墙年代久远、质量高,城墙的材质超过北京古城墙,并就三台的保护事宜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提案。本文就其重要的历史街区进行概要说明。

2.1古城墙和南门片区

2.1.1概况与价值

古城墙和南门片区内大量的清代民居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现在的古城墙文风厚重,于清乾隆32年至35年(公元l767—1769年)由知县徐世楹在明嘉靖墙楼的基础上培修复建而成,现仍保留下南城门楼和东城门门洞,是目前国内少数保存完整的石砌古城墙之一,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规划保护区。东门至北门段和南门至老西门段的部份城墙保存完好,城墙总长约2km。南门城墙高6m、厚9.8m;城墙用长1.2m,高、宽0.3—0.35m的条石垒砌,门洞为纵联式券拱。南门城楼为木结构抬梁式,重檐歇山顶,九架梁前后单双步梁分心用9柱、面阔5间、进深8间。南门片区现状为大量成片相联的古民居院落,受北方建筑营造法式影响,形成多进院和几个多进院落并列住宅,以及“四水归堂”,“一颗印”式住宅,其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具有北方明清代建筑风格,富有古城韵味。

2.1.2主要问题

城墙被开有断口10处,搭建若干处,均因经济发展而又缺乏保护规划所至。同时,该片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差,导致民居院落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增加了改造的周期与成本。此外,城墙周边的城市用地性质不合理,大量的工业用地给城墙和民居的保护带来了环境、交通等诸多问题。

2.2大佛寺片区

2.2.1概况与价值

该片区位于三台县潼川镇南河路蟠龙山腰,是县城山水形态的重要构成节点。大佛寺内造像凿建于元大德五年,距今有700多年历史,坐东南朝西北,高8.3m,肩宽3.8m,为“说法像”。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发现此佛,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修建大佛寺,其佛教文化影响力大、交通区位好、城市地标功能强。大佛殿的大佛是绵阳市唯一、全省少有的元代佛教造像,在研究元代佛教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佛殿为九脊歇山式木结构,造型独特,气势恢弘。

2.2.2主要问题

周边用地性质复杂,建筑风格不和谐,景区被城区严重屏蔽,缺少“透气”的空间,影响了大佛寺片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2.3琴泉寺及北塔片区

2.3.1概况与价值

琴泉寺始建于北周,唐初按星象落座建殿,文人荟萃。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等人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石刻碑,阴刻、楷书,文物价值较高。北塔位于琴泉寺北侧的北塔山顶,清嘉庆十八年修建,现保存完好。随着城市的向北拓展,可与琴泉寺片区携手打造城市北部的城市公园。

2.3.2主要问题

该片区位于城市西侧,处于城市发展的,受城市发展冲击较少,但是随着近年来城市用地的快速拓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前沿,同样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

2.4东山公园及东山大佛寺片区

2.4.1概况与价值

该片区主要包括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东山公园始建于唐代,李白、杜甫、薛涛等文人墨客都曾于此驻足作赋,因有“东林晚钟”之景而有“小寒山寺”之称。东山大佛位于东山观音寺,沿涪江东岸山崖而建,面对涪江,自然景观优良。内有坐式佛像高14m,历史悠久,为唐代所造。唐人侯圭《东山观音寺记》对其就有描述。该片区位于城郊涪江东岸,人文历史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条件好,为城市的景观骨架节点。

2.4.2主要问题

东塔年久失修,人文历史遗迹保护力度不够,周边建筑不和谐,缺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如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东山大佛景点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发展空间较小。

3.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的保护思路与模式

城市经济发展并非意味着城市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城市的全面发展包含了城市经济在内的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居住环境、投资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作者从旅游学、经济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进行了多角度综合思考,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发展为主导,以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点,以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以最终达到科学合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思路,为城市的游憩空间、文化旅游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

3.1保护思路提出的研究基础

经济发展战略——支撑作用:深入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与旅游经济对接、与文化经济对接和与休闲经济对接,并据此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如本次案例中古城墙及南门片区与凯江滨水区的协调发展。

历史文化资源战略——激活作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将其与城市的其他资源进行整合,以文化为主线进行挖掘、包装,将单个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展示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种城市节庆活动引导城市经济发展,真正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使其转变为经济资源,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旅游发展战略——引导作用:当前,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高度上重新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旅游价值,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依托历史文化遗产自身的影响力并结合城市节庆活动,有效地开展旅游文化活动,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城市品位战略——提升作用: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引导,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将其融人到城市公园、文化商业街区的建设中[。如本案例则可以从宏观的城市用地性质调整,到局部的传统商业街区建设、滨水空间建设,大大提升三台县的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需求较强的休闲文化空间与场所。

3.2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3.2.1基本思路

基于前述研究,以全方位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思路:①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现时的城市资源考虑。跳出传统思路,突破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静态资源进行孤立地保护,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资源之间的关系_6j。②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依托资源考虑,通过公共空间建设来提升城市形象。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用地性质调整、景观建设,为历史文化遗产从用地布局、保护思路、利用方式等方面“松绑”,真正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得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发展全面化的良好效果。

3.2.2保护模式

根据以上保护思路,提出以“经济旅游、城市节庆、城市文化公园、滨水区等公共空间为前导,以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城市用地性质调整为支持的历史文化保护模式”,见图l。图1中简明地介绍了既能有效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又能充分发挥其城市公共资源的优势,合理保护与利用,真正使其成为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

4 重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方案

4.1保护理念与原则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和提出的保护模式,围绕“保护古城,发展经济,旁山依水,北进南拓,两翼,山水其问”的总体理念,从保护“山、水、城”的城市格局,提升古城形象,强化古城特色,有序开展旅游,拓展新区功能,疏解环境压力等方面,并按照下列原则制定保护方案:文化遗产保护优先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资源价值最大化整合原则;特色化、人性化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4.2保护范畴与内容

保护范畴与内容主要是:①遵照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确定各个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及其特点(表1),从物质层面确定保护的实体内容。这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研究。②从保护“山、水、城”城市形态的层面,保护城市的视觉通廊。位于城市山体制高点上的寺塔之间,以及各点与城楼之间的视觉通廊是三台县的主要景观视廊,应将其作为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保护。③从风貌环境层面,保护城墙、院落、建筑的周边环境,对建筑高度、色彩、形态等方面提出保护要求。

4.3保护方法

划定保护分区:根据具体地段的实际条件,确定分级保护区,提出控制要求,包括建筑的限高、色彩、形态等。视觉环境保护:视觉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位于城市各个制高点上寺塔之间的视觉通廊,各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色彩。通过建筑高度的限制、用地性质的控制,保护古城墙的风貌环境,保护建筑、山体形成的空间层次。

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依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年代定量分值(表2、表3),按一定权重标准,确定本次规划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每一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式。主要是:①保护——保护原样,以求真实反映历史遗存。对规划保护区和风貌典型、质量较好的传统民居采取保护措施,可进行修缮或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修旧如故,以存其真。②改善——指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原有结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配备市政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③重建——对传统风貌影响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改建的措施,以保障与传统风貌的协调。④保留——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建的建筑,砖混结构,造型与质量较好,同时与传统风貌环境冲突不大,采取保留,维持现状。⑤整饬——对质量较好但风貌较差建筑的立面进行整治,包括降低高度、屋顶平改坡、改变外墙和屋顶色彩等。⑥拆除——指对违章搭建或原先没有以后增建的,破坏院落空间环境的建筑应予拆除。

4.4用地布局及道路交通调整

要保护好古城的结构和布局,必须对现有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用地性质进行调整与控制。调整沿城墙周边的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沿城墙留出绿化带和开敞的空间。按照保护规划控制护城河周边用地项目的要求,将污染严重或影响古城风貌的豆豉厂、印染厂等几个工厂在近期内搬迁至新工业区。根据三台县总体规划的人口规模及每人的用地指标,在城内和城外布置必要的居住用地减少城内居住密度与人口数量,改善居住环境。

4.5主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方案

4.5.1古城墙及南门片区

①保护内容。主要有古城墙、南门城楼、东城门。南门片区现有街道的格局,民居院落,建筑风貌、色彩和高度,保护现有街道与凯江及对岸山体的视觉关系(图2、图3,见封三和封四)。②保护措施。对现有墙体进行整治和修复,恢复历史原貌;对城墙两侧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调整;拆除沿城墙搭建的构筑物,整治周围环境;保留方家街、下南街和南外街的现有格局及其与南门城楼的关系;保护南门片区现有的民居院落形式、建筑风貌。③利用策略。在整治保护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在古城墙两侧各留出10—20m保护带,规划布置绿化带、游步道等,通过不同景观塑造表达三台的历史演变过程,尤其是打造在三台历史上积淀厚重的盛唐文化;将南城门、东城门作为重要节点打造,使其成为具有文化性、观赏性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景点;对南门片区的民居院落进行整体保护开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功能更新和居住条件改善,结合旅游开发,以适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条集商业、旅游、餐饮、民俗等为一体的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将外南街与凯江交汇处作为重要景观节点,恢复当年川北古码头的繁盛景象,通过南门片区的综合保护开发,带动凯江沿线的城市滨水空间建设,促进三台县的城市经营。

4.5.2大佛寺片区

①保护内容。蟠龙山山体形态、山体制高点和现有的建筑群落,保护大佛寺与南城门楼、牛头山等的视觉轴线通廊。②保护措施。加大对大佛寺重点建筑的保护力度,包括经费投入和技术指导;调整周边用地性质,将工业厂房移出大佛寺的保护协调区;控制周边建筑高度和建筑风貌,周边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大佛寺的高度;明确保护蟠龙山山体及其保护范围,不得继续破坏现有的山体形态,严禁在山体西侧后部进行取土等损害山体的破坏行为;保护大佛寺与南城门楼、牛头山等视觉轴线通廊,在视觉轴线上不得布置高层建筑,使大佛寺融入城市整体景观系统中。③利用策略。结合佛教文化,对现有建筑群落进行布局完善,在功能上进行充实,形成食宿、休闲、佛事等若干个功能区,将其打造成三台县的民俗佛教文化公园;在蟠龙山麓至南河路之间,规划大佛寺广场,满足香客、游人的停留和礼佛朝拜用品的出售,同时为城市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4.5.3琴泉寺北塔片区

①保护内容。现有建筑群、摩崖石刻、甘露泉、北塔、名人文化遗迹等文物古迹,保护现有建筑平面格局与建筑轮廓,保护北塔的城市制高点及其周边山体的自然景观。②保护措施。研究发掘琴泉寺按星象落座建殿的布置格局,科学划定琴泉寺和北塔寺的保护范围,保护现存历史文物和建筑;对北塔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塔体及其周围建筑进行修葺维护,在未来开发中可适当扩大北塔寺规模;加强琴泉寺和北塔寺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围绕道路、市政设施、绿化及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琴泉寺和北塔寺的通达性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性。③利用策略。充分发掘琴泉寺唐代禅宗祖庭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展示琴泉寺的“佛教文化”、“名人文化”、“诗词文化”、“摩崖文化”,形成与东山公园呼应的城市文化公园;按照高耸建筑物的观赏要求保护北塔的城市视觉通廊,使其成为西北侧城市的制高点;结合北坝新区城市中心的建设,打造新城的城市坐标和城市景观轴线;整体联合打造城北新的景点,提升新城的自然环境品味和历史文化底蕴。

4.5.4东山公园片区

①保护内容。东山的山体轮廓,东塔的制高点,自然景观、历史建筑、历史遗迹、摩崖石刻;东山大佛、东山观音寺以及沿涪江的滨江景观;保护三台城东“山、水、城”的自然格局。②保护措施。重点维护培修东塔、临川阁、故池、薛涛塑像、碑林、苏公泉、流杯池等文物及景点;保护现有东山公园内包括古树名木在内的植被;保护东山公园滨江景观,不得在滨江一侧进行破坏性和永久性的建筑活动;清理东山公园周边不协调的因素,尤其是大门附近现代风格的建筑;东山公园周边的用地开发,严格进行高度控制,其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东塔高度的1/2。③利用策略。对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小明湖进行整体考虑,在朝拜、休闲等功能达到互补;突出东山公园的休闲功能,明确东山大佛的朝拜功能;在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之间适当位置配套社会停车场,满足香客、游人朝拜的需要;在涪江大桥东侧设置东山大佛寺山门。

第2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关键词:工业文化遗产;城市建设;历史文化

1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们对于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度不够

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工业文化遗址就是一些已经失去价值的陈旧不堪的废弃厂房和机械,其存留下来的意义并不是太大,而且,随着城市发展的高速化,城市当中土地资源呈现出高度紧缺的状态,而对于工业文化遗址的保护则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因此对其保护和维护就更缺乏一定正确的认识和积极性。

1.2国家相关法律构建还不够健全

现如今,对于城市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并没有一定的方案以及整体的保护策略和相关措施,受到一些体制的限制和约束,对这方面进行保护通常会缺乏一定的依据,而且没有科学的评估体系以及相关参考数据能够有效的予以保护、实施,管理体制各自为政,保护标准各行其是,管理模式五花八门。

1.3城市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

在城市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对工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该保留什么,怎样保留,怎样与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统一起来,都导致了它与城市规划的不协调、不搭调,形成了“保护性破坏”。

1.4市场化程度相对较弱

有些地方只看见了对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却看不见合理利用和市场化运作。这其实也反映出改造后的工业文化遗产如何与我国的文化传统,老百姓的文化素质、精神需求、生活习惯等相适应的问题。

2工业遗产保护所具有的价值体现

2.1是工业遗产所具有的历史价值的见证

工业遗产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经历长时间的历史积累、发展逐渐存留下来的最为悠久的文化体现,彰显了历史时期对于城市发展所具有的文脉内涵,是当时社会发展、演变以及技术水平进行展现的主要物质载体。人们所创造出的工业文化遗产充分记录了工业文明时期的发展历程,对这些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能够有效的对历史文明进行延续和传承,从而真正体现出这些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2.2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遗址艺术价值

工业遗产所表现出的特点能够凸显一个城市的肌理特征,而在其原有的空间规划、建筑以及构建方式等方面同样也会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体现。工业时代所具有的高效率以及简单化的特点,进而形成了一种大规模生产的主要特征,构建出了具有特殊特点的城市文化体系,而这种体系则是城市发展历史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最为先进的艺术特点以及造型特点,并且具有很高的利用率,有些工业遗产还成为了当时城市构建当中最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这些通过历史文明遗留下来的,带有鲜明特征的文化遗址承载了时代前行过程中厚重的历史感,其所表现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优美的构建特点以及均衡的设计理念,都在其方方面面表现出极强的艺术价值,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能够更好的对这些文化遗址当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不断的发扬和拓展,从而让人们领略到历史文化当中最为优美而又厚重的艺术特点。

3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对现代城市发展的作用

3.1工业文化遗产的文脉特征能够促进现代城市的发展和规划

文脉是一个城市发展情况下所存在的重要语境。从对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文脉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也就是对这些文化遗址所遗留下来的规划层面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理念,而在进行新城市建设和规划当中,其所表现的与文化遗址之间存在的文脉关系如何,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环境应当具有的价值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新城市在构建形式上就是对文化遗产中所表现的语汇进行延续,在工业文化遗产周围对新城市建筑以及其他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应当与遗留下来的文化体系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整个地区具有可识别性和历史文脉传承性,形成有工厂特色的城市形象。

3.2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促进城市文脉复兴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也随之不断增加,怎样去凸显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对城市的个性特点进行展现,成为了一个城市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所在。单霁翔曾指出:“一座城市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如能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重视自身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弘扬,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就能成功建设一座未来的理想城市。”依据英国的一项文化对英国城市复兴贡献的数据报告显示,历史文化遗产能够有效的对城市文脉进行复兴和促进。在这个报告当中,通过一些数据和案例对这方面的信息予以了证实:文化对于社会物质、经济发展以及环境都有着良好的效益,是促进城市复兴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现如今,对于城市文脉的延续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复兴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核心所在。通过对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对城市的发展形态具有深刻的影响。对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也就是对其历史价值进行延续,而这些同样是对城市文脉进行保护的关键所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可实现以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为特点的文化经济繁荣点。因此,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不是局部而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文化新增长点。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工业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的适宜性再利用以及城市特色的营造,使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向东,于富业.阜新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名城,2011(4).

[2]秦伟.铁西,百年工业文化的传承[J].装备制造,2010(6).

[3]刘永涛.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艺术建设[J].理论界,2010(7).

[4]赵晓荣.人类学视野下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J].天津社会科学,2010(5).

[5]程萍.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J].理论与现代化,2010(6).

第3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相辅相成、和谐共处的。城镇化建设应该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依托,同时,注重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加快促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 文化遗产; 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城镇化文明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碰撞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不断聚集到城镇,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是近年来我国致力于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衡量我国走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

标志之一。但是,在当前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随着各地一座座城市水泥森林拔地而起,而很多地方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开始在城镇化中失去印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收获了日渐丰盛

的物质财富,但我们也都明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难以估量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巨大成本为代价的。一些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迷失了方向,逐渐失去了当地本该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城镇

化进程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并非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如能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二者是可以相辅相成、和谐共处的。

河南省以中原崛起为契机,使本省的城镇化水平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省会郑州市重点发展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从而增强了对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郑州市完善了城镇

化体系,加强了本市的文化景观建设。例如,按期建成并投用世界客属文化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

2013年12月28号,郑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郑州市从此步入地铁时代。起初,郑州地铁二号线原设计路线途经被誉为“郑州最后的四合院”郭家大院,这意味着“郑州最后的四合院”郭家

大院即将拆迁,这是一个城镇化文明与文化遗迹严重碰撞的典型案例,从而引发了各方的广泛关注。被誉为“郑州最后的四合院”的郭家大院始建于明朝,因为地铁2号线要途经此处,所以郭家大院不得

已要拆迁。众所周知,郑州是一座有着三千六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不能因为城市发展而毁掉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郑州虽然是一座现代商业城市,但也要有些文化底蕴。郑州现有的文物古迹

中,最缺少的就是像郭家大院这种近现代民居。最终,地铁2号线的原建方案作出调整,从而使郭家大院得以保全。

郭家大院最终得以妥善保存,但它也留给我们诸多思索。比如,城镇化进程是否必然要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城镇化进程能否恰当的处理好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在以后的城镇化进程中又能否妥善

处理好类似于郭家大院这种案例?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郭家大院事例虽属个案,但以小见大,事实上可以反映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在处理城镇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中,有的地方重经济轻文化、重开发轻遗产、重建设轻保护的思维依然存在,城镇化进程中毁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时有发生。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是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些地方的城镇化发展规划没有考虑到当地剩存的历史文化遗迹,城镇化发展没有制定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纲要。比如,一些有价值的历史古建筑、文化遗址尚

未被列为文物,没有得到系统保护,损毁破坏的风险较大。

二、是模糊对历史文化遗迹的认定标准。由于对一些文物的评定标准不明确,这就导致一些历史文化遗迹被当做无用物而被人为地毁灭和破坏。比如,一些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古村落在城镇

化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甚至,一些古村名、古镇名和古街名则完全消失。实际上,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应该尽可能多的保留下来。

以郑州市为例,郑州是我国古都之一,全市共有一万多处文物点。郑州最具代表性的是商代文化,不过郑州现在拥有浓郁的商业文化,而对历史悠久的商代文化还挖掘不够,能否把古代文化与现代

社会恰当结合,赋予现代社会厚重的商代文化,或者赋予商代文化浓郁的现代气息,这是值得我们去深究的一个课题。另外,主要体现商代文化内涵的商城遗址保护和开发的力度还不够。如果能在城镇

化进程中打好商城遗址这张牌,对其做好适当的发掘和利用,使其成为郑州的一张新名片。那么,“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1]郑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将会更加深厚。

城镇化进程中保护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却漠然无视,对西方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盲目模仿,从而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形式雷同。与此同时,优秀民族文化印迹却逐渐消失殆尽。我

认为,城镇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建筑物群应该彰显本地文化特色。首先,重视建造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比如,以拉萨市为例,该地把富有藏式风格的民族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在旧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开发上。其次,重视宣传

和弘扬本地方特有的文化遗址。比如,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都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看到它们就容易使人想到拉萨。再次,新型城镇化必须保存本地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

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比如,江西省婺源县在城镇化进程中,完整保存其徽派民居建筑,极大增强了城市特色。

二、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必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

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起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其次,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比

如,自治区对藏戏的保护,使藏戏得以传承和不断发扬光大。再次,促进特色文化的发展。比如,拉萨市独具民族特色文化的雪顿节,每一年的定期举行扩大了雪顿节的文化影响力和增添了拉萨市

的城市魅力。

三、切实做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对历史特色建筑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使这些文化遗产从源头上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其次,要从总体上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名街

的保护规划,使其能在城镇化发展中更好地传承历史,成为新城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总之,城镇化进程既能使居民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也要保留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镇名、古村名和古街名

,使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弘扬。再次,文化遗产本身也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这样其形式和内容才会适应城镇化进程,适应现代化,文化本身才会持久长存。

四、把文化遗产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动力。当今世界,文化早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我国一些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目标,一些城市以文化资源为依托走上了文化强

市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4]城镇化进程与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其实并不矛盾,文化

遗产完全可以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李文杰:《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深化改革决定 公报(全文)

第4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关键词:遗产; 旅游; 态度; 价值; 开发

中图分类号 F 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12)-06-0032-10

遗产是历史遗留经过社会价值体系筛选的产物(Ashworth,Tunbridge,1999),主要表现为建筑、艺术、景区景点、物质文物以及能够反映历史遗产的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等(Butler,1997),具有重要经济、社会、政治和科学意义。“遗产资本化”(Heritagization)是遗产被用于实现特定目标的社会进程,这一目标通常包括谋求广泛的文化认同。Poria和Ashworth(2009)认为,遗产资本化主要关乎如何使用“过去”,遗产旅游开发是遗产资本化的当代形式,其最终产物,包括遗产展示、遗产解说甚至遗产毁灭。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将遗产旅游(Heritage Tourism)定义为“深度接触其他国家或地区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等方面的旅游”(戴伦·蒂莫西,斯蒂芬·博伊德,2007)。Poria等(2003)认为,遗产旅游是旅游者对一系列有形或无形要素展示空间的体验活动,在此过程中,这些要素被游客作为个人遗产的一部分加以认知。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旅游者的遗产态度和价值认知提出:“遗产旅游”是指旅游者对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等一系列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展示空间的体验活动,在此过程中,旅游者能够明确识别上述要素所带有的遗产特征,旅游者对遗产特征的识别不仅指向自我,同时也可能指向他人,而遗产旅游则包含上述两类旅游活动。

在遗产旅游中,一方面,旅游者基于对自我、社会与文化的再认识,形成各种形式的文化认同(Chen,Kerstetter,1999),使得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旅游者遗产态度成为遗产旅游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遗产价值涉及美学、历史、宗教、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徐嵩龄,2003),这与相对单一的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取向有着天然冲突,也使得旅游者对遗产的价值认知成为亟待分析的重要问题。不少研究者认为,遗产旅游在塑造地方感、提升认同等方面有重要意义(Ballesteros,Ramírez,2007),遗产旅游有助于增强国家意识(Park,2010)和促进民族团结(Bandyopadhyay,Morais,2008),甚至能在民族复兴中担当重任(徐嵩龄,2007)。作为一种根植于民间的文化交流方式,遗产旅游有助于在不同社会群体(种族、民族、社会群体、文化群体等)之间消除成见、谋求理解、达成共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Poria等(2003)也曾指出,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其遗产旅游体验息息相关,那些将遗产地(全部或部分)视为其个人遗产的旅游者,其旅游行为显著区别于其他旅游者,因此,可根据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划分遗产旅游者的基本类型。该研究结论隐含着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的重视,其基本假设是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遗产旅游行为之间有重要关联,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遗产旅游行为。小众化遗产旅游活动早已有之,2003年,McCain和Ray提出legacy tourism的概念,认为legacy tourist是全体遗产旅游者中的一个细分群体,相比普通遗产旅游者来说,这类旅游者与遗产之间存在更为紧密的私人联系,是“个体化”的遗产旅游者。近期,伴随网络经济和“长尾需求”崛起,遗产价值中的个人层面显得越发重要,在遗产旅游中,不同旅游者对遗产价值的认知情况客观上存在差异,分析旅游者的遗产价值认知,有助于从开发、保护、体验等不同层面满足日趋多元的遗产旅游需求。

庄志民(2005)提出“羊角模式”,从时间向度解析遗产旅游价值取向,对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那么,是否还有其他向度可供解析旅游中的遗产价值?遗产旅游开发又应如何将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和遗产价值认知加以综合考虑?基于这一课题,本文尝试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案例,根据对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中“旅游博客”原创文本的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CA)和语义网络分析(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SNA),挖掘旅游者对该遗产旅游地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提出一个由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及其遗产价值认知所构成的遗产旅游体验模式,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战略框架。

1 研究对象: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南宋《平江图》相比较,它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街区内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各类文保(控保)建筑52处,以及众多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古城墙遗址。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曾生活于此,区域内的居民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作为苏州古城历史街区保护的代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曾获得2005年联合国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2009年,平江路荣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社联合中国文物报社举办的评选,2009。。

2 数据来源:旅游博客原创文本分析

互联网现已成为泛旅游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近期一些研究(朱峰,吕镇,2006;肖亮,赵黎明,2009;戴光全,陈欣,2009)分别对旅游网站内容、在线评论文本、网络旅游摄影等信息加以内容分析,为旅游形象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及游客心理分析等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研究数据。作为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博客(Blog)通常由个人管理,集合了相对丰富的文字、图像、链接、媒体等信息,并专注于特定话题评论、记叙个人经历或抒发个人情感。旅游博客由旅游者所提供的网络日志构成,其主要形式为文字游记、旅行影像、旅游评论及其组合等,与社会调查等数据来源相比,旅游博客所反馈信息更真实、更客观,现已成为旅游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数据来源。与微博、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等其他社交网络服务相比,旅游博客在描述旅游体验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种优势尤其体现在旅游博客能够更为系统地表达旅游体验中的深层认知和个人情感。

旅游博客反映着一个旅游者目的地体验中的方方面面。在大量旅游网站中,旅游博客的原创文字能够更忠实、更系统地反映出作为旅游者的博主博主:对博客管理、使用者的简称。在旅游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是旅游者主体感知、观念与体验研究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质性资料。本文根据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搜索引擎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相关原创博客文章加以采集,以资开展相关研究。研究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关键词,经谷歌博客搜索http:∥.hk/blogsearch?hl=zh-CN,耗时0.59秒后获得搜索结果共1320条。研究随后对这28页搜索结果加以人工筛选,在全部网页中析出原创博文共58篇(占4.39%),合计95727字,篇均1650余字。这些原创博文忠实反映出作为旅游者的博主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体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文化遗产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

大量研究表明,内容分析法在处理海量信息特别是数字文本方面极具价值。目前,该领域多数研究倾向于根据对网络信息及数字文本的统计情况来验证假设并得到相关结论,事实上,基础领域研究尚无证据表明语言统计特征与语言结构、语言类型之间存在必然关联(刘海涛,2009),因此,试图通过文本的简单统计特征来揭示海量信息背后的现象和意义,有时是一厢情愿的。Pan等(2007)研究将内容分析法与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解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认为随着信息技术进步、旅游博客数量增加,旅游博客监测将成为为目的地评估服务质量、提高营销效益的途径。事实上,语义网络分析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由于语义网络是一种介于句法和概念网络之间的中间层,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将有助于发现认知网络的某些特征(刘海涛,2009)。因此,采用语义网络分析原创博文以探索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是完全适用的。

为避免研究架构上的片面性,本文在对旅游博客原创文本的内容分析中,除了进行常规的词频统计外,还对文本进行语义网络分析,以挖掘旅游者原创博文中所隐含的个人遗产态度和遗产价值认知。在预处理中,研究者采用ROST Word Parser软件对58篇原创博文进行中文分词和词频分析,在去掉“的”“对于”等虚词后,提取前100个关键词如下(见表1)。

提取后的关键词虽然较好覆盖了全部58篇关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创旅游博文的关键信息,但研究仍很难从庞杂的词汇中直接解析出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或遗产价值认知状况。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它们之间语义网络关系,以进一步挖掘这些词汇背后所表达的真实涵义。研究采用ROSTCM6软件“语义网络分析”模块,进行处理所形成的语义网络图如下(见图1)。

语义网络分析结果所反馈信息十分丰富,本文根据研究需要,仅按照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遗产价值认知两大维度从中析出若干语义路径,作为全文研究的关键数据来源。

3 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遗产价值认知

3.1 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

在旅游博客的原创文本中,关于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的典型表述有:

我已经站在这条自宋以来延续千年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门口了。

走进这里,你仿佛走进了1000年前的宋史,眼前闪现出的是这座千年姑苏城古往今来的城市生活映像。

我慢慢移动着脚步,沿着石板铺就的巷道,一路细细端详着,想要去追寻那已经渐去渐远的历史。透过眼前的城河、城墙、水巷、小桥、旧式民居、牌坊、古井、古树、园林、会馆、古街巷、寺观所构成的一幅幅生动的立体画卷,将我的思绪带入历史,走进传统的古巷记忆深处。

古老的街屋,陈年古色的木窗木门掩盖不住岁月的沧桑,岁月的痕迹一一刻画在木纹之间,书写下平江路的前世今生。

平江历史街区是不断发展的“活”的历史地段,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仍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平江路是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传统是怀旧的,但是现代人怀旧的同时需要现代化的生活。

平江路的街道两旁,随处可见茶室、咖啡会所、画廊、书屋、琴室和紫砂器具,古老与现代就这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古街独有的韵味。

沿街不少老宅实已充作饭店、酒吧、画廊、艺术会所,只是外表并不张扬,悄悄掩隐在木制门板之下,乍看起来与普通民居并无二致,只有从格外精致的雕花门廊上可以窥出些端倪,这里古代与现代就这样奇妙地共处一街。

有媒体称古老的苏州是个双面绣,俺看这平江路是最鲜活的“双面绣”,古典中渗透着时尚,传统中不乏现代元素。

走进平江路老街,漫步在河边的石板路上,仿佛一下子从喧嚣的现代回到了恬静的过去,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那闲坐的老人、偶尔摇过的小船、河边洗衣的妇女、三三两两的行人、坐在茶馆里闲聊的茶客,处处都散发出一种悠闲、轻松和宁静,让人感觉无比惬意。

顿时,一切都安静下来了。暗暗的灯光,依依的垂柳,古老的石桥,静静的流水,仿佛真回到了八百年前。

平江路,是属于老百姓的,也是属于旅游者的。

研究根据语义网络分析结果,解析旅游博客原创文本中的语义路径,以探索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在语义网络分析图中,分离出关于遗产个人态度的若干语义路径如下:

从上述语义网络分析结果中发现,旅游者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个人态度集中体现在从“历史/古老/宋代/传统”到“现代/至今”,以及由“平江”所连接的“居民”与“游客”等若干方面。其中,“历史/古老/宋代/传统”可归结为旅游者较陌生的“过去”,“居民”则可以指代有别于旅游者本身的他人,而“现代/至今”可归结为旅游者所熟知的“当下”,“游客”则是旅游者群体的自我称谓。可见,在遗产旅游中,旅游者并非只是根据遗产地的某些特征将遗产简单识别为“自我”遗产或“他者”遗产,而是分别从“自我”和“他者”的角度共同入手来认识遗产、形成其个人遗产态度,也就是说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处于“他者”与“自我”的连续关系之中。

3.2 遗产旅游者的价值认知

在旅游博客的原创文本中,关于旅游者遗产价值认知的典型表述有:

2009年,平江路入选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0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审核。同年,入选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经典案例。

平江路……是一座活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

平江路,延续了自唐宋以来800多年未变的城坊格局,是苏州古城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历史街区,集中体现了苏州古城的建筑特色。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城内古桥最集中的区域。

平江路最能体现苏州前街后河的典型风貌。

在地道的苏州人心目中,却是“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赫赫有名,可是我们这些个地道苏州人却还没真正去领略她的风情,于是决定……

我还是偏爱平江路,因为我感觉它比较符合苏州‘小家碧玉、清静无为’的历史情怀。

平江路,一条由小桥、流水、人家串起的苏州古城记忆的长廊。

平江路,是古城历史、经济、文化的载体,苏州人把它看成古城的缩影。

漫步平江路,总是觉得相见恨晚,又不忍离去。浓缩着苏州特色的石桥、流水、垂柳丝;处处洋溢着小资味道的沿河老屋翻修后开成的咖啡吧、小店;空气中隐约传来的丝竹声,这里的一切都吸引着我。

平江路上的市井生活气息,宛若苏州城传统生活的掠影,为我们展现出另一道无边的风景。

平江路不是游人的街,它是老百姓的路,到平江路不是来游玩,是要来体会、了解苏州百姓的生活,平江路的居民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处处散发出娇美幽雅的苏州美人的气息。

知道苏州平江路是在一次驴友的聚会上,一帮酷爱紫砂和古玩的朋友谈起在平江路淘宝的经历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还有去过那里多次的美眉都说平江路的小店太有个性了,饰品、小吃、茶楼、咖啡、奶茶等等都是她们的最爱,苏州当地的朋友也说平江路是最有苏州特点的地方,是苏州城的缩影。

研究采用类似方法,在语义网络分析结果中解析旅游者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关键语义路径如下:

其中,“历史、文化、名街”分别与“中国”语义相联系,除以上三个词汇外,“江南、旅游、完整、特色、保存、多年、水巷、河道、古街、并行、格局、古城、保留、保护、街区、建筑、风貌、老街、人家”分别与“苏州”语义相联系,与“平江”语义相互联系的词汇则进一步扩展至“地方、小桥、古井、石板、粉墙、黛瓦、整治、房子、江河、气息、街道、街巷、小巷、小桥流水”。从语义网络分析结果来看,旅游者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价值认知包括中国、苏州和平江三个层面,而随着描述语境不断缩小,旅游者对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知变得更加具体、多元。具体来看,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价值认知中,旅游者在“中国”层面的认知偏向于概念化、大众化,而其在“平江”这一地方层面的遗产价值认知则呈现出具体化、小众化趋势。由此可见,遗产旅游者的价值认知包含其对遗产大众价值认知和其对遗产小众(个体)价值认知两个基本方面,由于遗产的大众价值与其小众(个体)价值同样无法分割,可以认为,旅游者的遗产价值认知处于“大众”与“个体”的连续关系之中。

4 遗产旅游“态度-价值”体验模式

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及其对遗产价值的认知是导致其遗产旅游体验差异的重要因素,遗产旅游体验存在于由“自我”与“他者”、“个体”与“大众”所构成的连续框架之中。

一方面,在遗产旅游中,旅游者的“高峰体验”往往产生于“当代”与“历史”的强烈对比中;而对于旅游者而言,所谓的“当代”或“历史”,其本质都是用来表明旅游者主体与遗产客体间的文化距离。在遗产旅游地,旅游者所熟知的“当代”元素帮助旅游者完成近“自我”端的遗产旅游体验,而相对陌生的“历史”元素则帮助旅游者获得近“他者”端的遗产旅游体验,两者缺一不可。因此,遗产旅游体验中的“当代”或“历史”正体现出旅游者对遗产所持的“自我”或“他者”态度。另一方面,作为某种集体记忆的承载,遗产价值被从多个层面加以解读。伴随着全球化与地方化的激烈角逐,遗产的“大众”价值将直接与其“全球”价值挂钩;相应的,遗产的“个体”价值则将更多地与其“地方”价值相联系。因此,遗产旅游体验中的“全球”或“地方”正是旅游者对遗产“个体”价值或“大众”价值认知结果的具体呈现。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提出遗产旅游“态度-价值”体验模式如下(见图2):

5 遗产旅游开发框架: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案例

遗产旅游开发的目标是要在文化全球化认同和遗产地域化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遗产旅游景观,逐渐形成一个连接遗产精神与当代价值,关联全球意义与地域特色的遗产旅游意象合围,为旅游者提供高度异质、高度认同、充满奇幻、充满意蕴的遗产旅游体验。

以遗产旅游“态度-价值”体验模式为导向,遗产旅游开发战略框架包含4个基本方面(见图3):

建立遗产精神与当代价值之间的意义联系,寻求遗产价值的全球认同;强化文化遗产的历史独特性,增强遗产体验中的新奇感;突出遗产中的典型历史片断,增强遗产在地方文化中的神秘感;重建遗产与其归属群体间的意义关联,延续遗产精神的地域传承。形成全球意义与地方特色、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四者兼备的遗产旅游产品。

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是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的先导性试验工程,经过近十年发展,现已处于游客快速增长期。目前,平江路有限的产业要素与旅游者多元的体验需求之间矛盾日渐突出,旅游开发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大众化的产业体系越来越难以应对长尾化的细分需求;二是原真性的苏州风情正被日益增多的旅游者所冲淡;三是地方传统文化面临全球化浪潮冲击;四是一些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中面临保护难题。

根据前述开发理论框架,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深度开发提供四大战略(见图3):

(1) 在物质环境得到较好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完善非物质环境要素,营造极富原真性的精神空间,推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走向世界文化遗产;

(2) 在现有历史文化街区中,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东方典型人文景观,使之成为一张世界级的东方城市名片;

(3) 挖掘古城文脉,围绕苏州标志性历史人物及其事迹打造旅游体验产品,使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成为苏州古城的经典历史记忆;

(4) 增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的相互融合,使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当代苏州精神的传承载体,使之成为“活着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Ashworth G J,Tunbridge J E.Old cities,new pasts:Heritage planning in selected cities of Central Europe[J].GeoJournal,1999,49:105-116.

[2] Bandyopadhyay R,Morais D B,Chick G.Religion and identity in India’s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35(3):790-808.

[3] Ballesteros E R,Ramírez M H.Identity and community——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heritage tourism in Southern 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677-687.

[4] Butler R W.The Destination Life Cycle:Implications for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and Attractivity[M].Cite from:Nuryanti W.Tourism and Heritage Management,1997:44-53.

[5] Chen P,Kerstetter D.International students’ image of rural Pennsylvania as a travel destin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9,37(3):256-266.

[6] McCain G,Ray N M.Legacy tourism:The search for personal meaning in heritage travel[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6):713-717.

[7] Park H Y.Heritage tourism:Emotional journeys into nationhoo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7(1):116-135.

[8] Pan B,MacLaurin T,Crotts J C.Travel blog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destination marketing[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7,46(1):35-45.

[9] Poria Y,Ashworth G.Heritage tourism:Current resource for conflic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3):522-525.

[10] Poria Y,Butler R,Airey D.The core of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1):38-254.

[11] 戴光全,陈欣.旅游者摄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7):71-77.

[12] 戴伦·J·蒂莫西,斯蒂芬·W·博伊德.遗产旅游[M].程尽能,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3] 刘海涛.汉语语义网络的统计特性[J].科学通报,2009(14):2060-2064.

[14] 肖亮,赵黎明.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基于两岸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3):75-81.

[15] 徐嵩龄.我国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J].旅游学刊,2007(6):48-52.

[16] 徐嵩龄.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黄山模式评价及其更新(下)[J].旅游学刊,2003(2):52-58.

第5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关键词:点状历史文化资源 ;评价; 分类

Abstract:Historical heritage are precious nonrenewable resources for city, and giving them suitable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s the premise for further protection and reuse.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oint historical heritage in Nanj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system for historical heritage from approach, assessment factor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Key words:Point Historical Heritage;Evaluation;Class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3-51(5)

1前言

南京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400多年的建城史和500多年的建都史。漫长的历史进程为南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遗存。为了有效地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南京市从2006年-2008年间对全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摸家底”,共普查出历史文化资源点2000余处,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些普查出的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大、类型多、年代跨度大、现存质量良莠不齐、文化价值可比性差,不同的价值取向常常会形成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理性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各项因素,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统一标尺的价值认定和理性评价。所谓理性评价,即结合南京市实际,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来进行综合评定。

2007年开始,南京市开展了《南京历史文化资源评估体系研究》,该评价体系包括点状、线状、面状以及混合遗产四类,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点状资源评价体系的建构。入选资源的年代截止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本次点状评估对象包括现存的尚未列入法定保护的历史建筑(群)、近现代建筑(群)、构筑物,以及古遗址,古、近代墓葬(群)等。

2相关案例研究

2.1木构与砖混建筑的评估

2000年,查群在《建筑学报》上发表《建筑遗产可利用性评估》一文,针对我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和砖构建筑提出了可利用性的评估权重问卷表(表1、表2)。该评估表设置了结构安全性、环境状况、功能状况、道路状况和情感因素五大类指标,并紧扣“木构”和“砖混”的结构特征,在结构安全性一级指标下设置了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的二级指标因子,如木构建筑评估表,设置了“檩”和“斗拱”等。

2.2民国建筑的评估

2004~2006年期间,南京大学建研所丁沃沃教授主持的“南京城市特色构成及表达策略研究”课题中,在对南京现存民国建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评估指标体系。按照权值大小关系,其设定指标包括:开放程度、建筑形式、建筑规模、外观质量、建筑功能、历史意义6项(表3)。该评估体系针对特定时期的建筑遗产而展开,采取了单级指标、分级打分的设定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3加拿大建筑遗产的评估

1970年代起,加拿大环境部为保护建筑遗产确立了统一评估体系、评估程序、评估标准及相对稳定的评估人员:该体系设立了5项指标20项因子,评估人员则包括三大类:政府主管机构工作人员、建筑历史学者及其它技术人员、建筑物的使用者代表或是使用单位上级部门代表。该评估体系的应用对象主要为建筑遗产,设定的两级、五项指标和四级分值,兼顾了历史、环境、实用等多方价值,评估较为全面系统;相对稳定的受过训练的评估人员确保了建筑评估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4案例总结

总体而言,这些评估体系都采取了以公众参与、现场调查为基础的定量评估模式,在评估框架的设定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可以看到,评估目的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各级指标和因子,并影响到最后的得分和排序。例如查群的木构与砖混建筑的评估目的在于评估建筑的可利用性,因此其评估体系中建筑结构安全性和功能状况所占比重较大;丁沃沃的民国建筑评估是从城市特色塑造角度进行,因此建筑形式指标、外观质量指标和开放程度指标所占比重较大;相对而言,加拿大的建筑遗产评估是以全面保护各种类型的建筑遗产为目的,其指标和因子的设定考虑范围更广、更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3南京市点状历史文化资源分类评价体系的建立

3.1原则与思路

3.1.1全面保护、整体保护

在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库工作的基础上,对调查出来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估。弥补现行保护规划体系的不足,对未列入法定保护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评估和保护。

3.1.2合理分类、科学分级

运用系统因子评估方法,确定资源的分类标准、分级标准、评估标准,通过计算得出分类型不同级别的保护对象体系。

3.1.3标准多元、措施多元

与规划编制工作和规划管理工作相衔接,提出标准多元的保护名录,在注重城市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多元保护措施。

3.2因子与权重设定

南京市点状历史文化资源涉及面较广,包括各个时期的建筑、构筑物、古墓葬等多种类型。因此,在因子遴选上,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遗产设定适宜的一级指标体系及权重,并将一级指标分解成具有针对性的二级因子。例如: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评估共分为4项指标15项因子(表4),古遗址、古、近代墓葬(群)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评估共分为5项指标14项因子(表5)。两者比较,在一级指标中前者的建筑艺术与科学价值比重较大,而后者的历史价值所占比重更大,且特别添加了情感价值指标。在二级指标中,前者设定了与建筑相关的因子,如是否著名建筑师设计、建筑的再利用转换和发掘新功能的修缮成本等。

3.3级别设定

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得出的每一个点状资源的评价结果,按照其价值高低分为三级:一级,总分≥75分,为重要点状历史文化资源;二级, 总分74~50分,为一般点状历史文化资源;三级,总分49分以下,为其它点状历史文化资源。

在分级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与保护要求,规划对策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吻合并弥补法规遗漏之处,同时与规划管理相衔接。

3.3.1重要点状历史文化资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对外公布名录,建立档案,竖立标志,原则上不得灭失。其中重要近现代建筑按照《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进行保护。一旦条件成熟也可以升级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3.3.2一般点状历史文化资源

实行规划控制管理。应作为城市历史信息,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记载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控制,一般不得灭失。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保留、局部保留和迁建等方式进行保护。鼓励对一般文物古迹进行多种方式的积极利用,可以结合现代生活需要进行必要的维修改善和整治改造。

3.3.3其它点状历史文化资源

可不予保护。鼓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历史信息牌、铺地变化、绿化小品等多种形式,提示历史信息。

3.4工作方法

3.4.1观察法与访谈法相结合

根据不同的因子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法,例如:建筑风貌、设计水准、连续性等因子以观察法为主,人物事件、建设年代等则以访谈为主。

3.4.2事先预评与事后补评相结合

部分因子可以在调研之前,结合地形底图等相关资料预先完成评估(如可达性与格局影响度),不但容易从宏观方面把握整体情况,还可减少现场评估的工作量;还有部分因子一时难以在现场评估,如建筑物的情感价值,可采取“现场记录,事后补评”的方式。

4结语

《南京历史文化资源评估体系研究》是《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9)》的一项专项研究,由南京市规划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历史系共同完成。本次评估体系的建构在概念上基于对国家和国际最新关于保护文件的理解,廓清了“文物”和“遗产”的概念,分清了法定遗产和非法定遗产的界限,特别重视对非法定保护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的评估与保护,并通过设定切合实际的指标因子体系加强了历史文化资源评估的可操作性。根据本评估体系,南京市目前已经完成了历史文化资源的评估工作,并初步建立起分级、分类的保护名录,确定了重要点状历史文化资源509处(历史建筑314处、古墓葬与古遗址195处),一般点状历史文化资源697处,并纳入正在修编中的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查群.建筑遗产可利用性评估[J].建筑学报,2000(11).

[2]陈伟.南京民国建筑的分布结构及其生存策略[J].南方建筑,2006(10).

第6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巷 城市空间保护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背景

城市空间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建筑、文化、经济、政治相互重叠和交叉的结果。老街巷承载着城市空间的变化的印记,记录着不同历史时代的建筑、文化、经济特色。

保护城市的特色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首要目标。而如今城市的过度建设,将城市的历史脚印一再重建,导致城市同质化严重。如何有效的对历史文化街巷进行保护更新是多年来热议的话题。

世界各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的保护都有严格的要求。随着遗产保护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保护”的内涵现在已经拓展成为一个很大的概念。总体来说,“保护”是指对建筑遗产及其历史环境的控制、改善和修复,可以理解为“为降低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衰败的速度而对变化进行的动态管理”。

我们在对成都历史文化街巷的调查中,选择了最具成都特色,同时又常被人们所遗忘的十一街最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考证,对其做保护更新的规划建议。

2 十一街概况

十一街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致民路,这是一条总长不足200米的小街巷,现在是一片老式民居,住着几十户“老成都”。这片老民居是明朝天启年间就存在的老鬼庙,也就是当地居民俗称的“猫猫庙”。在二十世纪中期,住户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十一街进行自建,“猫猫庙”失去了庙宇的功能和结构,主要作为民居使用。

图1十一街区位图 图2十一街俯视图

表2-1十一街信息概况表

表2-2十一街建筑文化遗产的类型定位表

3 十一街的保护价值

根据“遗产”的定义和分类,我们可以将十一街纳入文化遗产的范畴,但由于其规模较小,现状建筑环境不佳,未被评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常常被人忽略。正是由于人们对这片街区的疏忽,让我们得以在喧闹的城市中心还能找到这一片承载着老成都记忆的净土。

十一街是承载着老成都集体生活记忆的现存的为数不多的街区之一,它保存着传统的川西民居建筑,记录了解放初期的集体生活方式,并一直被使用至今。虽然其规模不大,但仍具有较大的保护价值和意义。

3.1历史价值

遗产的历史价值是由遗产的基本属性之一的时间属性所赋予的,是遗产因经历了时间而产生或者说获得的价值。

从物质的层面来讲,十一街见证了解放初期,成都的居住建筑形式,以及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从非物质的层面来看,十一街记录了那段历史时期内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习惯和风尚等。这种生活方式被成都人民所热爱,并被牢记,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化记忆。

3.2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见证着建筑遗产在它被创造产生、使用延续的历史事件中人们的审美情趣、艺术观念和风尚,以及时代的精神特质。

十一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传统的建筑形式,有着历史记号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物品,以及传统的街巷、天井、院落空间。它生趣盎然地记录着数十年在这个街巷中发生的事情,见证着人们对这些空间的改造和运用。

3.3 传统文化价值

蜿蜒的街巷,古老的建筑,通透的天井,正是这些记录了传统的成都,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正是这样的十一街将成都的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并期待着人们前往细细研究。

3.4 教育价值

对于遗产的保护必然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其可以生动地将历史生活展现在我们后代的眼前,将传统的文化传递给后生。

4 保护更新目标与原则

4.1 保护更新目标

强化城市印象,增加城市内涵,保留传统文化,维护历史建筑,保存传统街巷,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丰富场地文化,提升场地价值。

4.2 规划理念

十一街是成都市内仅存的有着浓郁老成都风貌的建筑群之一,其蜿蜒的小巷,静谧的院落,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其最大的价值。十一街的保护与更新,我们将在尊重历史建筑,尊重民俗文化,保存老成都记忆的基础之上,对其建筑进行修复改造。

本次规划的理念是“保存民俗文化瑰宝,打造传统记忆名巷”。拟对十一街的历史建筑进行归类分级保护修复,将其历史文化价值完整的展现出来;并对当前环境进行必要的整理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民俗文化内容,打造出承载众多传统老成都记忆的名巷。

4.3 保护原则

对十一街的保护,应尊重历史,在保护传统街道空间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环境质量。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行保护更新:

(1)保护历史建筑,传承民俗记忆

对十一街的历史建筑进行修复,保护有价值的遗迹,恢复完善传统街道空间和川西民居小院,将老成都民俗生活记忆完整的保存下来。

(2)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十一街的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善,这也是导致这片区域的保护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该片区的生活质量,才能带动十一街的发展,给居民们提供更好的环境。

(3)尊重场地文化,提升场地价值

对十一街的保护,必须建立在尊重场地文化的基础之上。十一街除了有猫猫庙的历史之外,还记录了近一百年来,老成都生活的痕迹。因此,我们还应尊重十一街的民俗文化,应利用其老成都的标志提升场地的价值。

5 保护更新措施

老成都记忆遗珠――“十一街区”改造规划根据其文化理念和功能布局,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片区:入口景观区、民俗记忆区、艺术作坊区、休闲娱乐区、居民安置区。

5.1入口景观区

场地最北面是十一街的入口区域,有着最具成都特色的街巷老茶馆。入口大道西侧的一排两层高川西民居,将作为老成都茶文化的展示区。保留修复原建筑,对居住环境较差的二楼空间进行重新设计,保留原有的茶铺子功能,让其变成不仅受老人欢迎的休闲地,同时也受年轻人喜爱的聚会点。

5.2 民俗记忆区

民俗记忆区以现存的“猫猫庙”山门、大殿、二殿为序列依次展开。在保护“猫猫庙”建筑遗产的基础之上,修复和改造建筑。在保留川西穿斗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强建筑内部设施和街巷基础设施的建设,丰富建筑的使用功能。营造老成都民俗文化记忆的氛围,保留传统街巷的韵味,丰富街巷空间,突出老成都市井文化。

保存较好的前殿、大殿和后殿建筑可规划为民俗博物馆、川剧茶馆和国学堂。对这两栋建筑的内部构架进行梳理修复,形成展示序列。内部空间进行保留,做简单的分割,形成展示空间,对老成都民俗文化进行展示。大殿中间可设置观剧台,周围布置茶座,品茶交谈,欣赏传统川剧的魅力。后殿作为少年宫的国学堂,为周围小朋友传播国学的魅力。

民俗文化展示区的街巷空间保留十一街特有的历史空间痕迹,对其景观环境进行整理。街巷中融入传统成都民俗文化符号和小品,结合现代材料和设计手法,丰富街巷空间效果。并提高基础设施的效率,保留传统排水系统的同时,增加雨洪排水系统。

5.3 艺术作坊区

艺术作坊区主要是一些书画小社和手工艺制作坊的聚集地。四川有名震世界的锦绣,可以将此类传统艺术保留展示,增加街巷的艺术氛围。并提供一些铺面给各类艺术协会,在此进行创作。还可以为紧邻十一街的四川音乐学院的师生们提供一些场所进行民乐展示和训练,提升场地的艺术感。

5.4 休闲餐饮区

休闲餐饮区主要是由十一街原有的住户建筑组成,对其建筑空间进行梳理。保留具有传统川西民居的天井小院,以及蜿蜒的街巷空间。改善院落内部环境,强化成都民俗风情,将其改造为特色主题餐厅或者民俗旅馆。

6 实施步骤

通过对其他优秀案例的实施方案研究,我们针对十一街的保护与更新做出了一下实施步骤。应紧密结合居民的利益和想法,尊重场地精神文化,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各方面力量的聚集下,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对十一街的保护更新,才能将老成都记忆进行传承,才能让老街巷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7 总结

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呈现出多样的空间形态,保存着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现代生活方式和居住理念对历史街巷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街巷空间、建筑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销毁着城市的历史足迹。对历史文化街巷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亟需我们去探索研究,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持续发展。本文总结了十一街的保护价值与保护措施,并对保护更新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为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街巷保护与更新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松,建筑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保护文化遗产相关国际的启示,城市建筑,2006(12);

[2] 袁庭栋,成都街巷志,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4-1;

[3] 张乃健 洪惠群,历史街区保护性更新研究――以佛山“岭南天地”为例,中国名城,2013(03);

[4] 赵夏,解读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传统街巷保护,中国文物报,2014-05-30;

第7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这厚重的历史积淀,无疑是我们民族的先辈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同时这也是留给我们的一付重担。因为,保护的责任是那么重大,而保护工作的分量又是那么异乎寻常地沉重。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项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当迅速,从2003年启动至今不到5年的时间,全国就已经确定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总数达1028个,并认定了代表性传承人777人。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更多的项目正在运作中,更多的发现正在进行中,更多的认识正在形成中,更多的经验也正在积累中。

笔者有幸参加了本地的这项工作,并经历了从起始阶段到现在的过程,其间对许多具体问题进行过相对深入的思考,并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比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界定,我们就应该根据以下三个突出特征,综合地去进行把握。

一、传承性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唇齿间倾谈的、纸页上流淌的、精神意识层面跳跃着的“活态”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文化是由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构成,而文化的进化是传承和积累的结果。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化同样也是通过传承和积累来实现,其细致周密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过传递实现传承,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沉淀达到积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自我选择、对文明的自主抉择。应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种群民族、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群众,世代沿袭所传承的结果。其传承过程,生动地保留并表现了这些人群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并形成了对当时的社会形式、自然环境和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的反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依靠冗繁的传承载体和庞大的传承群体。其中,传承载体重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传承群体离不开人们之间所依靠的“口传心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性的传承,包括礼俗仪式、岁时节令和社祭庙会等,主要是依靠群体性传承或者是家庭性传承而构成的传承链传承至今。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和民间知识等文化,一般是由传承人代代相袭而传承延续。一个优秀的传承人,既传承了先人的文化遗产,又以过人的聪慧,按照当时社会发展的节拍推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他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起着重要的链接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离不开人的因素,传承人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直接面对的是传承人的保护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其提供生存和发展延续传统文化的环境和土壤,才能实现当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标。

二、“活态”显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习惯的“活态”显现,它保持了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示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存在,既与相关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产生这种文化的土壤和背景,包括民族和地域的独特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审美原则和风俗习惯有关。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通过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得以延续的“活态”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我国古老的羌民族文化就是典型的活态案例。

第8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关键词:舟山普陀山 申遗 申遗标准 申遗之路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是:G127 文献标识码:A

“海隅一舟,文脉邈古,学府丛立,后人为傲。”舟山――这颗镶嵌在东海之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以“海上仙境”而为人所熟知。然而就是这个历史底蕴深厚、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海上仙境”,却数次与世界文化遗产失之交臂,实在令人扼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秉承着孔子“见贤思齐焉”的学习精神,向已经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前辈”们取经,不断挖掘自身文化潜力,拓宽发展渠道,向世人展示舟山所蕴含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在人类整个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影响。

笔者将从与时俱进的申遗标准、舟山・普陀山与已成功申遗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一、与时俱进的申遗标准

申遗成功后不仅为当地带来不可限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有环境效益,有益于当地社会发展的福利更是源源不断。因此,申报世界遗产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近年来,由于各国申报世界遗产的竞争日益激烈,申遗标准也是水涨船高,日渐严苛。为了能在申遗之路上少走弯路,必须“对症下药”。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4类。《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

“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文化景观遗产”是世界遗产中的一种类型,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文化景观,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

“自然遗产”是指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早期复合遗产的登录名单当中,有先被登录为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之后也被评价为另一种遗产,因而成为复合遗产。依据世界遗产公约之主旨,复合遗产是指兼具自然与文化之美的代表。

世界遗产种类繁多,每一种遗产都有其具体的标准,我们要明确其定位,避免走弯路。因此,在认真学习有关世界遗产申报标准的基础上,科学确定舟山申报遗产的种类显得尤为重要。

二、舟山普陀山与杭州西湖之对比

杭州西湖作为文化景观类型遗产于2011年成功入录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通过世界遗产价值专题研究、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定标准分析,以及世界范围同类遗产的对比分析,“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突出普遍价值体现为:是“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的作品,在9-20世纪世界景观设计史和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拥有杰出、重要的地位和持久、广泛的影响,是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是世界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价值承载要素为分布于3 322.88hm2范围内的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1]

“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如果说西湖是中国古典山水美学结合的典范,那么普陀山无愧为“山海”相得益彰的绝境。普陀山自古以来就被奉为“海天佛国”,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享此盛誉除了因为当地浓厚的佛教历史文化底蕴之外,广袤无垠的大海也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海中紫雾蓬莱岛,安期子乔去何早”。虚无缥缈的人间仙境无疑增添了佛教的空灵之感。普陀山山小、谷小,绰约多姿的海岸景观皆以精巧取胜。历史上的寺、庵、蓬以追求观音文化为目的,“巧于布置,因山就势”,皆以相应的尺度融入自然,不露声色中深谙中国古典山水美学原理。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佛教圣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普陀山的得名源于佛典。自唐代佛教传入本山后,历宋、元、明、清直至今日,千余年间,虽然几经沧桑劫难,但屡废屡兴,逐渐形成了现在别具一格、底蕴深厚的普陀山佛教文化。普陀山寺院建筑是明、清时期的典型作品,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发展到最成熟阶段的产物。建筑群利用山间盆地的特色而呈下沉式之布局,因山就势,曲径通幽,含而不露,最具深山古刹的意趣。其中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讲究,代表了普陀山佛寺的文化特征,是中国清初寺庙建筑群的典型。其中普济、法雨两寺是现存江南最大的清代皇家式建筑群。普陀山文化景观价值要素为深山古寺充分利用了普陀山优越的风景地貌,因地制宜地造就了肃穆的宗教空间和绚丽多姿的园林空间,并依托其得天独厚的浩渺海景烘托渲染了佛教空灵深远之意境,具有高度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普陀山是了解中国古典佛教寺庙的重要窗口,是历代佛教文化变迁的见证,是当之无愧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典范”。

三、舟山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之比较

同样位列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是中国第一个成功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案例。保护和延续遗产地核心价值的具体手段是保护价值载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遗产中心给予五台山真实性、完整性的综合评价是:景观的视觉完整性取决于山景和森林的保存,以便使不可分割的寺庙和山岳能与相关联的宗教完美共生……所有的特征比如寺庙群 、体现文化交流的特有建筑、建筑与山体景观的关系、西北部的森林美景朝圣线路和寺庙内的艺术杰作,都清楚地反映了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而保护这种价值则首先要认识到其价值载体区别于单纯自然或文化遗产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非单纯文物建筑性,它是建筑群与山林环境的共生体;其二单纯物质性,它是山寺与“活着”的佛教文化的共生体,是山、林、寺、田、佛、众的共生体。[2]

认识到这两个重要特征之后,我们可以对优化普陀山管理系统进行反思。对于非单纯文物建筑性方面,要求佛教寺庙建筑群与山、海、田、林等自然要素整合保护。在现有普陀当地保护框架下,主要有“文物保护规划”及“风景名胜区规划”两种法定规划(以下简称“”)作为支撑,分别由文物局系统和建设部系统组织编制。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文物局系统主要侧重在寺庙建筑本身等物质性遗产保护上,文物保护规划很难在大范围内触碰环境保护。所幸,风景名胜区规划上,普陀当地在自然环境要素保护和社区协调方面已积累大量经验。所以,普陀山当务之急是在“”的基础上,重新制定针对普陀文化景观价值的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在非单纯物质性方面,集中体现在生生不息的活态遗产上。在普陀山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中,除了寺庙、海景、摩崖石刻、山林等物质性遗存之外,还有一些活态的遗产需要我们去挖掘、守护。如渗透在佛教活动中宗教文化内涵的延续;如何面对日益浮躁的社会风气与佛家清净的矛盾;如何管理寺庙、山林、民居之间的关系等等。持续性文化景观强调的是,“它在当地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由此可见,文化景观遗产有别于凝固在历史某个时段的文物遗产,它是一种不断进化、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的遗产,时展的印记若隐若现。普陀山文化景观遗产与当地自然人文等外在因素天长日久的磨合下,日益显现出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光芒。当然,这种不断进化、更新的尺度是应该受到严格的监测和控制的,这也成为文化景观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既要正视文化的发展,又要将这种变化界定在可控制的范内,以便从管理上予以适度的干预,使文化景观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变质地延续传承下去。

四、结束语

舟山普陀山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景观遗产是人与自然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任何时刻,我们都不能割裂人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关系,而如何维持双方的关系使之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的平衡状态,则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游客感知和态度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唐卡(ThangKa)是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美术,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所谓唐卡即为卷轴画。在《藏汉大辞典》和《历史文化词典》中,唐卡被定义为“卷轴画,画有图像的布或纸,可用轴卷成一束者”;“唐卡指流行于藏区的一种宗教卷轴画,通常绘于布帛与丝绢之上,是地方绘画的主要形式之一”[1]。唐卡以表现藏传佛教为主,题材涉及社会历史、生活习俗、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和藏医藏药等,被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随着旅游业的大发展,欣赏唐卡、购买唐卡成为旅游活动内容之一。但是,游客在走马观花的旅游过程中,难以对唐卡的艺术魅力,历史、文化和宗教内涵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利用旅游这一方便之门,提高游客对唐卡鉴赏能力和传承、保护意识,是目前学界十分关注并积极探讨的问题。

1 有关唐卡的研究综述

在笔者掌握的有关唐卡的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唐卡以及唐卡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研究。

1.1 唐卡的起源与特点研究

谢继胜从唐卡语源、唐卡与汉幡的关系两个方面,探讨唐卡的起源[2]。黄春和从汉文文献、藏文文献、现存早起唐卡和印度布画的比较、从宗教修行看唐卡和印度布画的关系,对唐卡的来源进行研究[3]。叶星生不仅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唐卡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2],而且对唐卡的起源和形制,以及唐卡的题材和特点进行了分析[6,7]。关却呼尼玛从线条、色彩、构图、画面整体等方面,对唐卡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研究[4]。宁世群从唐卡中的佛像、构图、人物造型、线条等方面对唐卡的宗教特点进行了研究[5]。

1.2 唐卡的价值和保护研究

张小燕从宗教艺术作品的两大基本属性(宗教性、艺术性)出发,分析了唐卡的宗教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8]。康・格桑益希从唐卡的宗教传播功能、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探讨了唐卡的保护[9]。胡海燕等以勉萨派唐卡为例探讨了唐卡保护的模式[10]。杨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运用“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分析得出唐卡保护的内容和基本框架[11]。

1.3 唐卡在旅游中的作用研究

不少学者肯定了唐卡和旅游的互动关系,明确了它们之间相互的促进作用。梁玉金认为:唐卡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马多尚等从民族文化艺术与旅游互动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12,13]。王亚欣在分析唐卡的积极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唐卡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14]。杨桂红等从宗教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上,提出应开发不同档次的唐卡,着重体现唐卡艺术性和宗教性的结合[15]。马雨睛等在总结热贡唐卡在产业链、监管融资以及人才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法和对策[16]。胡海燕等通过对勉萨派唐卡的调研,认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坚持走精品道路[10]。

1.4 唐卡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研究

吕海荣以热贡唐卡艺术产品为例,提出必须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艺术产品开发和合理利用、发展地域经济(旅游业)三者的关系[17]。凡建秋提出应传承唐卡技艺,保护唐卡的文化内涵,淡化唐卡艺术的商业属性[18]。

尽管学者们对唐卡已有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多从唐卡本身的特点出发进行定性的分析和阐述,缺乏从游客出发,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视角,对唐卡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2 案例区、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数据的获得

本文选择的拉萨作为案例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2012年7月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哲蚌寺等主要景点周围,随机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回答问卷、回收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10份,有效问卷202份。采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Alpha信度系数法,通过计算克朗巴哈信度系数(Cronbach’α)①,得出结果为0.730,大于0.7,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从受访者的身份特征来看,被调查游客以女性偏多,占55.9%;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15岁~44岁的占87.1%;民族以汉族和藏族为主,汉族占45.5%,藏族只占38.1%;学历层次比较高,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占54.4%;职业以学生、经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分别占21.3%、13.9%和18.3%;客源地以非藏区略多,占52.5%(表1)。

3 游客对唐卡感知状况及分析

为了获得游客对唐卡的感知,从唐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的艺术特点、唐卡的价值、唐卡的游客吸引力、购买唐卡的动机等方面,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唐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不高。在被调查的202位游客中,知道唐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客仅占一半多。这反映出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不够,宣传的方法过于单一。在百度新闻中,输入“唐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3730篇相关信息;输入唐卡和“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仅获得788篇相关信息。在百度视频中输入“唐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92条结果;输入“唐卡”和“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获得2条结果。

第二,对唐卡画面的象征意义不够了解。调查发现,占53.0%的游客对唐卡画面的象征意义不清楚或不了解(表2)。唐卡具有以直观形式表现复杂文化内涵的特点。一方面,唐卡的题材以宗教为主。“作为唐卡范本的绘画……是绘在布帛上的一种宗教画。这种绘画常常用作宗教仪式,宣扬教义,信徒用以积累善业公德(如擦擦tsha-tsha)”[1]。唐卡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侧重于表现各种神灵,旨在演示佛教基本教义内容,图解佛理,是宗教膜拜艺术的典范[19]。另一方面,唐卡是通过画面讲故事和表现人物的传统民间美术[5]。由此可见,唐卡是在藏民族文化底色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渲染而成的艺术珍品,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鉴赏力,很难理解画面背后的象征意义。

第三,对唐卡价值的认知度比较高。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游客对唐卡价值认知依次为宗教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和纪念价值(表3)。这是因为唐卡的题材以宗教类型为主。在众多的唐卡店和唐卡画室内,陈列的多是佛像、菩萨、度母、护法神、坛城等。这样很自然地使游客获得对唐卡宗教价值的感知。但是,游客对唐卡所要表达的敬佛、拜佛、积善祈愿的宗教用途;方便礼佛和讲经释法的宗教传播功能;绘制中遵循“三经一疏”②的宗教规范等深层次的内容并不了解。游客对唐卡的收藏价值的感知与近年兴起的唐卡收藏热有关。市场经济的大范围参与,导致人们对唐卡经济价值、收藏价值的认知不断提高,甚至有人称唐卡为挂在墙上的“股票”。比如,原来预估价位8000万港元的巨幅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次秀唐卡,就最终以3.48亿港元的拍卖价格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世界拍卖的最高纪录[20]。

收藏热在扩大唐卡影响的同时,也引发过度商业化问题。“过去,绘制唐卡要先焚香沐浴,念经祈祷,静心入画。而现在心态和目的都变了,变得极不严肃、极不老实,甚至流水作业,一人面对多幅唐卡,同时绘制某一部分,剩余部分又转入其他人完成。而师傅只画最重要的部分。还有颜料上,以前的矿物质颜料由珠宝、 珊瑚、绿松石研制而成,色泽持久,常年保持鲜艳不掉色;而现在许多新唐卡绘制时常常混入廉价的广告粉,而导致大批量低劣、粗俗、廉价的唐卡进入市场,大大降低了唐卡的质量和神圣的形象”[21]。第三,唐卡作为极具特色的艺术品,对游客极易产生视觉冲击力。但是,唐卡在构图上的严谨,线条的细腻,色彩的渲染,颜料的考究,画工的精湛,画面的整体美等,绝非一般游客可以鉴赏和审美的。第四,唐卡的纪念价值偏低,是由于唐卡的宗教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过于显现以及与一般的旅游纪念品相比,唐卡的价格不菲有关。

第四,对唐卡艺术美感的认知差异大。游客对唐卡艺术美感认知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色彩、画面、材料、画工,四个方面所占百分比相差不大(表4)。对唐卡艺术美的感知,一方面取决于唐卡本身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取决于鉴赏者审美水平和审美偏好。唐卡设色浓重,对比强烈。色彩的审美是第一性的,唐卡的色彩不仅是艺术美感的展示,更是藏民族性格的外显。“(唐卡)在色彩的运用上多用单色、间色、大红、金色作画,自由地增减配合,巧妙地大胆应用,使整个画面在不调和中求得和谐统一,显出热烈明快,金碧辉煌,非常华丽的艺术效果。这种色彩的多运用构成的整个艺术色调正是藏民族勇敢坚强、智慧勤劳、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所形成的审美情趣的艺术表现”[4]。其次,以宗教题材为主,画面以佛为中心。“在唐卡的中心通常是一尊大佛像,称为主尊像,而把一段故事,从唐卡的左上角开始围绕主尊像,顺时针布满一周”[5]。唐卡用材考究,“颜料是用矿物或植物茎等加工而成,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矿物颜料有事情、石绿、中黄、红、黑、黄、白等,这些颜料建工全是手工操作,过程慢而复杂,但颜料纯度高、质量稳定、覆盖力强,画面效果厚重艳丽,因唐卡的色彩保存千年不变”[5]。绘制唐卡最关键的是勾线条和上色。一个唐卡画师的培养,光打线条这一道工序,要学7年,上色要学4年③。对唐卡画工的鉴赏并非一般游客能达到的艺术水准。

4 游客对保护和传承唐卡的措施的认同及分析

4.1 游客对“多元参与”的保护模式表示赞同

为了获得游客对“多元参与”模式的态度,从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画师、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唐卡的传承和保护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提高唐卡的旅游吸引力等方面,设计问题对游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4.1.1 游客对保护措施都给予较高的认同

目前对唐卡传承和保护采取的是政府主导、传承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参与”模式,游客对此给予高度认同,对各项措施认同度的平均值都较高,在3.78-4.05之间(表5)。

4.1.2 对保护、传承中人的力量给予很高的认同

传承人和画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主体。游客对开设培训班、发挥传承人的作用、提高画师的素质三个方面的措施给予更高认同,平均值分别为:4.05、4.04和4.04(表5)。这说明游客对唐卡传承中,对“人”的作用更为重视。在传承的真实语境中,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情,掌握独特的技艺和行业信仰,所以作为主体极其重要;画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者,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认识的程度,决定着他们的态度和决心,因此画师的素质是关键。

4.1.3 对政府的主导作用给予肯定

调查发现游客对政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提高传承人的津贴、为唐卡的商业化提供条件、在中小学中开始唐卡兴趣课等措施给予了肯定,平均值分别为3.78、3.89、3.87、3.88(表6)。这说明,游客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主导作用给予认同。这是因为政府不仅颁布和实施了相关的法律政策,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而且能够整合人力、财力和知识领域等多方力量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

4.2 对提高唐卡旅游吸引力的方法表示赞同,但有分歧

为了提高游客对唐卡的了解和鉴赏力,强化保护意识,我们在问卷中提出增强唐卡旅游吸引力的方法:第一,针对观光游的特点,通过增加导游的讲解,出版有关光盘、书籍、杂志,提高游客对唐卡的认识和理解。第二,针对体验游游客的特点,开设唐卡绘制观摩室,增强游客对唐卡的绘制方法、绘制过程的了解;增设唐卡专卖店,提高游客对唐卡的鉴赏和辨别能力。第三,针对唐卡艺术有特殊需求的游客,开发唐卡艺术文化专项游产品,满足深度了解唐卡艺术的历史文化,掌握唐卡创作的基本方法,提高唐卡艺术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的需求。第四,针对传统唐卡画面突出宗教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提出增加反映传统故事和新生活的题材。第五针对唐卡作为旅游纪念品价格比较高,提出采用现代印刷方法和现代绘画材料、画技。游客对上述方法的态度如下:

第一,游客对提高唐卡旅游吸引力的辅助措施表示赞同。游客对提高唐卡旅游吸引力的方法认同度都比较高,平均值在3.66-4.06之间(表6),特别是游客对发行光盘、出版相关书籍和杂志,开设唐卡绘制观摩室,开发唐卡专项旅游,增加反映新生活的内容等的赞同度更高,平均值均在4.04以上。这表明:第一,对唐卡的宣传不够,宣传方式比较单一。游客希望借助相关媒体扩大对唐卡艺术的宣传,提高知名度;第二,由于唐卡旅游以观光为主,不能满足游客对唐卡深层次的消费需求。增强唐卡艺术的展示方式,开发体验和专项旅游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第三,尽管传统唐卡具有很高宗教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但是由于游客构成的复杂性,导致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层次性。因此,在唐卡画面设计中兼顾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开放性。

第二,游客对改变唐卡的传统形式有较大分歧。从调研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尽管游客对批量印刷唐卡画和采用化学颜料绘制唐卡的认同度也比较高,但是标准差比较大,分别为1.110和1.096(表6)。这说明,在能否批量印刷唐卡画和采用化学颜料绘制唐卡的问题上,游客间的分歧比较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特点等认识和理解不够,导致在如何保护唐卡的原真性问题上认识不够清晰;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国旅游纪念品价格普遍比较低廉,较之它们唐卡比较昂贵,一些游客希望以此降低唐卡的价格。

5 结论

第一,旅游为唐卡的“活化”提供动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指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和传承性的特点。把唐卡艺术纳入到大众旅游消费中,不仅有助于扩大唐卡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而且使唐卡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宗教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起藏民族以及全体中华民族对唐卡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唤起人们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为唐卡的传承和保护获得资金。

第二,唐卡提升了旅游的品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和智慧才能的文化产品。唐卡不仅拥有强烈的艺术美感和感染力,而且包含着丰厚的思想内涵。唐卡的艺术美是画师对历史、文化、宗教的认识、评价,把自己的内心感受、思想倾向、爱与憎的情感态度,甚至自己的意志、冲动等熔铸于画面之中。因此,一幅好的唐卡是画师思想、情操的外现,是民族精神、文化精髓的展演。但是,从游客对唐卡的感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游客对唐卡的认识、理解和鉴赏仍都处在相对肤浅的层面。为此,如何使游在获得感官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享受的同时,在思想和精神上获得启发和教育,为工作、生活集聚正能量,是唐卡旅游面临的最现实和重大的问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第三,“动态本真”是唐卡旅游遵守的原则。《威尼斯》十分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本真性”,《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和《关于本真性的奈良文件》中把“本真性”视作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原则。与此同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它是靠人的语言和行为来表达;另一方面,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变异和创新。为此,唐卡旅游应以“保护性开发”理论为指导。对唐卡形制,颜料、技法等保持不变;宗教题材的唐卡,应严格依照宗教的规范和程序。对传统唐卡所表达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思想等,应结合当代的文化需求,做出科学、合理、恰当解读,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为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求和艺术审美要求,适当增加反映当代文明的艺术题材和画面内容。

参考文献:

[1] 叶星生. 唐卡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色[J]. 艺术评论, 2008(6):13-22.

[2] 谢继胜. 唐卡起源考[J]. 中国藏学, 1996(4):101-120.

[3] 黄春和. 唐卡来源初探[J].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3(00). 12-27.

[4] 关却呼尼玛. 唐卡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J]. 艺术研究, 2009(3):25-31.

[5] 宁世群. 唐卡的宗教特点[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1):47-52.

[6] 叶星生. 唐卡[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2.

[7] 叶星生. 唐卡的起源与形制[J]. 收藏, 2014(23):111-115.

[8] 张小燕. 试论宗教艺术作品的价值――以热贡唐卡艺术、无锡灵山胜境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4(6):108-114.

[9] 康・格桑益希. 唐卡审美功能的变异发展初探――以当代“多吉画派”唐卡为例[J]. 中国藏学, 2013(3):144-150.

[10] 胡海燕, 巴桑吉巴. 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运作模式研究[J].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14-20.

[11] 杨昆.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唐卡的保护――基于“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J]. 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3(3):41-44.

[12] 梁玉金. 保护和开发青海农村文化资源探析――以湟中县鲁沙尔镇的民间手工制造业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 2009(3):79-81.

[13] 马多尚, 卿雪华.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7(1):26-33.

[14] 王亚欣. 藏传佛教文化的旅游价值探析[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1(1):15-19.

[15] 杨桂红, 陈劲松. 滇西北香格里拉松赞林寺宗教旅游商品开发设计[J]. 经济问题探索, 2000(5):119-121.

[16] 马雨婧, 魏婷. 热贡唐卡艺术市场发展状况及对策初探[J]. 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 2014(2):115-127.

[17] 吕海荣.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关系―以热贡唐卡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 2009(4):69-71.

[18] 凡建秋. 艺术产业化背景下的唐卡发展空间考量[J]. 青藏高原论坛:社会科学版, 2014(4):87-92.

[19] 马志华. 唐卡背后的宗教与民俗[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6(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