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汽车安全分析范文

汽车安全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汽车安全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汽车安全分析

第1篇:汽车安全分析范文

关键词:安全视角 液化气罐车 罐体安全 分析

一、基本结构

1.简体与封头

筒体多采用圆柱形。一方面从筒体承压角度考虑可使应力分布均匀,避免应力集中。另一方面从制造角度考虑可使制造工艺简单,加工方便。一般罐车筒体的厚度不超过20mm,多采用冷卷成型.封头多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可以冲压成形,大直径的封头可以分瓣拼接。

2.接缘

接缘的结构形式,随需要连接附件的结构与要求而异,由于罐车是属于压力低于10MPa的压力容器,其接绦的结构可按GB 150所推荐的接缘形式,绝大多数都采用对接焊凸缘。

3.人孔

为便于罐体的制造、检验与修理,《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要求,罐体上至少设置一个公称直径不小于400mm的人孔。

4.气相管

气相管将罐内液化石油气的气相与外部气相管路连通,通过Dg25球阀在装卸作业中与地面储罐之间保持气相平衡。

5.径向防冲板

为了减少罐车运行和紧急制动时液体对罐体的冲击力,罐内应设置防波板(防冲板)。《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要求:每个防波板的有效面积应大于罐体横断面积的40%,防波板的安装位置,应使上部弓形面积小于罐体横断面积的20%,防波板与罐体的联接应采用牢固的结构,防止产生裂纹和脱落,每个防波段的容积一般不大于3m3第四节 汽车罐车的安全附件及装置

二、安全阀

1.作用及基本要求

1.1罐车用安全阀要求在瞬时超压时能将一部分介质排放卸压,当压力恢复正常后就要求严密封闭,所以最宜采用弹簧式安全阀。

1.2为防止罐车运行时安全阀的外部机械碰撞损坏,安全阀要装于罐体顶部气相空间,且外露于罐体外部的尺寸不得超过150mm。因此必须采用内装式。

1.3具有足够的排放面积和可靠的排放性能,是罐车对安全阀的一项最主要的要求。罐车充装介质的特点,也要求安全阀必须考虑火灾和压力异常时均能够迅速排放?。所以,除应按规定的计算方法来确定足够的排放面积外,在安全阀结构形式上,必须设计成开启动作快回座性能好,开启高度大的全启式。即在结构设计上必须保证安全阀在规定的全启压力下阀瓣能有大于dt/4(at--安全阀的阀座喉径)6

1.4安全阀的开启和回座性能,必须灵敏、准确、可靠,具有良的密封性能。

1.5阀体和其他受压、受力元件,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应考虑振动和冲击载荷的作用,以保证安全阀经久耐用。

1.6安全阀与介质相接触的元件,均应能耐介质、杂质和水的腐蚀。

1.7 安全阀用密封材料要能经受介质的溶胀和腐蚀作用。

三、紧急切断装置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要求,在罐车罐体与液相管、气相管接口处必须分别装设一套内置式紧急切断装置,以便在管道发生大量泄漏时进行紧急止漏。紧急切断装置按规定必须包括内置式紧急切断阀、远控操纵系统和易熔金属自动切断装置3个部分。紧急切断系统的作用;(1)当罐车的装卸球阀发生故障,泄漏已无法控制时,可用紧急切断阀关闭止漏。(2)装卸作业过程中,如发现火灾或管道破裂等意外事故,操作人员已无法靠近阀门箱去关闭装卸阀门时,可以通过远控操作系统关闭紧急切断阀,制止继续泄漏。(3)紧急切断系统内有易熔金属熔断关闭装置。装卸作业时如发生大面积火灾,操作人员已无法靠近罐车关闭阀门时,熔断关闭装置中的易熔合金会因火焰烘烤而熔化,自动关闭紧急切断阀而制止泄漏。(4)罐车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管路和阀门的严重破坏,瞬间大量液化气体外流,操作人员已来不及或无法控制时,紧急切断阀内的过流切断装置;在高速液流的作用下,能自动关闭通路止泄。

四、液面计

液面计是汽车罐车上除安全阀以外的又一重要安全装置。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观测和控制罐车的充装量(容积或液面高度).以保证罐车不致超装和超载,另一方面避免亏装造成经济损失。

五、压力表和温度计

为了监督罐车罐体内介质的温度和压力,汽车罐车上必须装设压力表和温度计,压力表和温度计基本上都装设在阀门箱内。

1.压力表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罐体上必须装设至少一套压力测量装置,其精度不低于1.5级。表盘的极限刻度值应为罐体设计压力的2倍左右。选用的压力测量元件应与罐内介质相适应,其结构应满足振动和腐蚀的要求。在刻度盘上对应于介质温度为50℃时,的饱和蒸气压或最高工作压力处涂以红色标记。

压力表必须安装在从罐体顶部气相空间引出的管子上或气相管上,以测量气相的压力。压力表接管应煨成蛇盘状,避免在压力变化时指针运动受到冲撞,压力表的前方应装设阀门。

压力表应定期到计量部门进行校验,校验周期为至少6个月一次,失灵或损坏的不得使用。

2.温度计

罐车上必须设置一套温度测量装置,以测量介质的液相温度,其测量范围应为一40~+60C,并应在40℃和50℃处涂以红色警戒标记。

罐车上使用的温度计为WTQ(Z)―280型压力式温度计,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应与罐内液相介质相通,以测量液相温度。感温部分应能耐介质腐蚀,温度计应定期到计量部门校验,失灵或损坏的不得继续使用。

六、消除静电装置和消防装置

在装卸作业时,高速运动的液化石油气由于摩擦作用或者是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将会产生数干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电压。如果不及的消除,有可能引起火灾酿成大祸。《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规定,装运易燃、易爆介质的罐车,必须装设可靠的导静电接地装置,罐体、管路、阀门和车辆底盘之间连接处的电阻不应超过10mn。在停车和装卸作业时,必须接地良好。严禁使用接地铁链。装卸操作时,连接罐体和地面设备的接地导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5.5mm2。《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规定,运输易燃、易爆介质的汽车罐车,每侧应有一只5kz以上的干粉灭火器或4ke以上的1211灭火器。此外还要求在汽车罐车发动机的排气管出口处必须带有灭火装置。

参考文献

第2篇:汽车安全分析范文

关键词:汽车客运站;制度;安全管理;安全

对于汽车客运站来说,它交通运输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方便旅客出行的重要场所。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旅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更关系到旅客汽车运行的安全,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能将旅客出行的安全风险给降低下来,尤其在汽车客运的运行中,能让汽车更加有秩序的出行,有效保证了旅客和司乘人员的安全,让旅客体会到更加舒心的乘车感觉。同时,对汽车客运站进行安全管理,更有助于汽车运行的调度,确保汽车客运站做好旅客运输工作。

1 汽车客运站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1 缺少安全认识。在汽车客运站中,多数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好都与车站有着直接关系,尤其是车站硬件设施的配备,有很多汽客运站在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的时候都是走一下形式,并没有将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视性重视起来,安检人员工作也不够仔细,对待危险品检查上也都是采用传统方法,很多危险品都不能检查出来,这让有不法之心的人员有了很大的空间;同时,安全检查网络系统也是长时间不更新,电脑检测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加上管理人员没有对安检工作有所重视,没有安全认识,所以就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1.2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现在人们的出行需求越来越高,外出的旅客也在逐年增加,这也让汽车客运站规模在逐渐扩大,随之增加的还有工作人员数量,有很多客运站聘用的司机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一些交通法规了解的也不够彻底,在利益面前就容易出现超员超载超速等情况,没有安全意识,让安全事故频发。还有一些司机会私自包揽客运生意,将票价要,对发车时间也随意更改,这无疑给旅客的出行带来影响,这些都是客运从业人员没有较高从业素质的体现。

1.3 车站管理不到位。在汽车客运站正常运行过程中,不管是要保证汽车客运的有序性,更要保证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我国汽车客运在近些年的发展比较迅速,但安全管理上还是存在较大漏洞,完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安全管理标准。这其中有很多原因都是客运站自身管理上的问题,管理人员么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在安全管理规定标准上并不严格,安全检查制度也不够完善,加上工作人员的工作班制制定不够明确,从源头上就出现了管理问题,这会让汽车客运站存在较大安全问题,不利于客运站的安全运营。

1.4 安全管理技术低。汽车客运站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存在问题,还和安全监测设备有着直接关系,有些客运站适用的安全检查设备过于陈旧,不能及时更新,所以在检查违禁物品上也没有较高的准确率,加上电脑设备的分辨率低,所以在检查违禁物品上总会有漏洞,这是在技术设备上就没有达到安全管理的要求,没有技术上的保障,降低了汽车客运站的运营安全性。

2 加强客运站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要加强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在制度层面上子以保障,客运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的安全规定,把相关的安全责任问题落实到实处,细化安全管理工作,不要让安全管理只是走于形式,其次,要实行岗位绩效考核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要子以奖励,针对责任意识差的工作人员要子以相应处罚,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2.2 强化教育培训,突出安全素质的提升。汽车客运场站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做到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懂得安全知识,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安全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严把“二关”:一是严把安全工作人员的聘用关,从操作技能、思想道德、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二是严把检查关。要加强日常和定期检查,对违章和违规安全工作人员绝不能心慈手软,要坚决予以处罚或清退,使企业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状态。车站针对自身存在的安全不利因素,严把全体员工的日常教育关。

2.3 强化车站现场安全控制措施。汽车客运站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重大节假日要进行重点检查,把好安全工作人员上岗关、技术关、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先进技术,加强车站的动态管理,确保车站及旅客的人身安全,汽车客运站经营者要认真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管理要求,加强重点部位的防控和查堵切实将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2.4 营运客车出站检查措施。汽车客运站经营者应在出站口设置营运客车出站检查岗位,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清点核对出站客车实际旅客人数;检查车辆安全例检合格通知单、行驶证、道路运输证客运标志牌;检查驾驶证、从业资格证和驾驶员配备人数是否符合要求等。并在营运客车出站记录表中记录,检查人员、驾驶员签字确认。检查符合要求的,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提示后放行车辆出站,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不予放行出站。

2.5 营运客车安全例检措施。汽车客运站要在当日所有客车运营完毕后和次日客车运营前的两个时间段对客车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客车在进站后和出发前的安全,要对客车的运营手续、驾驶员的驾驶证、车上的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做好驾驶员的交接班手续,避免出现安全责任无人负责的状态,确保客车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营,为旅客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结束语

在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其中涵盖了多个方便的管理工作,这其中不光涉及到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还涉及到汽车运行的安全问题,更涉及到汽车客运站营运的安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将汽车客运站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都提高上来,在基础的制度层面将安全管理工作给做好;其次要有效利用科学的管理技术,从源头保障客运站不会进入违禁物品,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汽车出行安全;最后要将司乘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交通法规意识提高上来,确保汽车运行途中的安全。只有将这些工作都落实好才能进一步保证汽车客运站真正将安全管理效果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范洪海.浅谈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9).

[2]谭任绩.公路客运站:四种类型四种模式[J].运输经理世界,2008(05).

[3]张玉川.长途客运站安全管理的思考和建议[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

第3篇:汽车安全分析范文

【关键词】汽车修理;质量;安全;有效措施

0引言

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拥有的汽车数量越来越多。汽车修理中,为确保工程效益,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必要的。同时,汽车修理质量与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修理中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汽车修理效益,提高汽车修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1提高汽车修理质量与安全水平的意义

质量与安全是汽车修理的重要内容,为修理单位重视和关注。同时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做好这些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都是汽车修理的重要内容

质量与安全都是汽车修理的重要内容,统一于汽车修理中。对确保修理质量,提高修理安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修理单位重视和关注。

1.2提高修理质量有利于促进修理安全

完善汽车修理质量管理措施,明确修理人员质量控制责任,有利于落实制度措施,预防质量事故发生,为修理安全创造便利。

1.3确保修理安全生产能促进汽车修理质量提高

建立健全的修理安全制度,明确修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构建有效的安全事故防范机制。有利于保证汽车修理顺利进行,避免安全隐患出现,对提高修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1.4做好这两项工作能提升汽车修理效益

质量与安全是汽车修理不可忽视的内容,为修理单位普遍重视和关注。修理单位应该完善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修理人员职责,让他们有效投入修理中,防止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确保汽车修理效益。

2提高汽车修理质量与安全水平存在的不足

一些修理单位对质量和安全不重视,忽视落实规章制度,影响汽车修理效益提升,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汽车修理质量管理的不足

例如,忽视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未能严格遵循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汽车修理。修理人员质量管理责任淡薄,难以全面规范质量控制工作,容易导致质量缺陷出现。

2.2汽车修理安全生产的不足

对安全管理不重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确,修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或者资金投入不足,影响汽车修理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3提高汽车修理质量与安全水平的有效措施

为弥补实际工作的不足,促进汽车修理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3.1汽车修理质量的改进对策

(1)思想上要重视汽车修理质量管理。需要全员、全方位参与,在人员、资金、物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汽车修理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促进质量目标实现。

(2)完善汽车修理质量管理措施。根据汽车修理基本情况,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单位和部门职责,让他们有效投入汽车修理质量管理工作中。明确各部门质量管理责任,增强修理人员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规定,为汽车修理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共同参与汽车修理质量管理工作。汽车修理质量管理是系统和复杂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和工作人员参与。必须落实责任制,明确修理人员职责,建立质量管理网络,促进汽车修理质量水平提高。

(4)提高汽车修理人员质量控制意识。采取相应措施,通过集中授课学习、观看视频、进修、开展讲座等形式,加强对修理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确保汽车修理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同时还应该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和应对,实现综合治理,预防质量事故发生,提高汽车修理质量管理水平。

3.2汽车修理安全的改进对策

(1)完善汽车修理安全规章制度。汽车修理企业应该总结项目安全管理经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安全管理标准,落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汽车修理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明确汽车修理安全职责。落实安全修理责任制,将安全修理职责明确到部门和个人,确保他们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并在汽车修理每个环节都注重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汽车修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危险源的识别、管理和控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确保汽车修理安全。

(3)加强汽车修理人员的安全培训。采取适当措施对汽车修理人员培训,增强汽车修理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培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讲座、专题学习、安全知识竞赛等。更好规范汽车修理人员的日常行为,让员工全面掌握和运用安全修理标准,遵循各项规范措施,确保汽车修理安全。

(4)加大汽车修理安全的资金投入。为提高汽车修理安全水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资金划拨时加大支持力度,考虑汽车修理安全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保障资金有效落实。另外还要采用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汽车修理活动安全进行。

第4篇:汽车安全分析范文

21世纪,我国的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共享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进入家家户户,为人们的生活带去了便利。互联网覆盖面极广。无论是建筑、教育、新媒体,还是医疗、工业,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互联网。互联网带动了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保证网络安全技术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互联网;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

大数据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了,人们越来越依赖大数据。在商业领域,大数据成为预测行情、找准营销方向点的重要载体;在公共的服务领域,大数据为人们的出行、旅游、健康、环保等方面提供出参考信息;大数据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灵通的消息和服务。但是,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增添了很多危险的因素。在大数据环境下,人们上网、购物、消费的同时也暴露了个人信息。提高网络的安全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

1大数据时代

最早提出大数据的人是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他们认为大数据是一个巨量资料库。大数据具有大量、高速、多样、价值等四个主要特点,大数据以多元的形式将很多信息资源收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实效性特别强的数据组。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大数据需要使用分布式的计算结构时,云计算会帮助大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建立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在人们的意识里,数据就是简单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大数据时代也紧跟着到来。大数据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信息,在工业设备、汽车、电表、机械等方面安装上数码传感器,随着空气、温度、湿度、环境的变化数码传感器会发生变化,随之产生很多的数据信息,将这些数据汇集到一起进行研究处理就形成了数据库,也就是大数据。大数据的产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可以通过数据间的信息变化,设计出适合生产的软件。将大数据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可以节省资源、提高生产效益。企业中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大量消费者的消费状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找到消费者们共同的消费领域,制订精准的营销方案。大数据时代下,一些小型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做服务转型。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的创新之路会走的更顺畅更久远。

2大数据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新兴技术和软件应运而生。互联网的普及是人们出门携带的物品越来越少,甚至有人说拿着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天下。无论是购物,还是吃饭,一个手机APP就可以全部搞定。但是,现在的软件都是实名制的,随着使用的数据软件越多,人们的个人信息就暴露的越全面。近几年,网络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人们的姓名、身份证信息、家庭住址等等,都已经不再是秘密。大数据环境下,人们的个人信息被盗取是最大的问题。在2014年,支付宝前技术员工利用职位便利将20万的支付宝用户信息非法卖给了他人,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信息并不安全,有了防范心理。但是,骗子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轻信网络信息,被骗取了大量钱财。海量数据的安全存储问题大数据环境中的数据存储太多,存储数据的系统无法满足大数据的运用。大数据所带来的存储容量问题、延迟、并发访问、安全问题、成本问题等,对大数据的存储和安全保护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大数据的存储分为结构化存储和非结构化存储。结构化数据的存储中安全防护存在很大的漏洞,诸如物理故障、软件问题、病毒、黑客攻击等因素是威胁数据安全的问题。非结构化数据占大数据总量的80%,在对数据存储进行管理和处理工作中,一般使用NOSQL存储技术。虽然NOSQL存储技术有很大的优点,但是数据的多、杂、乱依然使数据存储工作一团糟。在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储出现了访问控制和隐私管理模式问题、技术漏洞问题、验证安全问题等。

3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措施

出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大数据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的弊端。找到问题的源头后,就应该付出实践去解决问题。通过对数据进行网络安全监控,提高大数据环境的安全性能。网络安全技术是在数据传输中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种技术手段,网络安全技术又分为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结构分析技术以及物理安全分析技术和管理安全分析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中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具有措施有以下几点:

3.1使用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是网络安全技术中的新型系统,主要对数据进行实时的入侵检测,是一种保证数据安全、无病毒的防护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两类,一类基于主机;一类基于网络。机遇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保护重要的服务器,随时监测并可疑连接、非法访问的入侵。基于网络则是用来监控网络主要的路径信息、不良信息。一旦发现入侵现象立马发出警报,并自动采取防护措施。

3.2提高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

“监守自盗”是大数据时代下经常出现的问题,负责保护整理数据的人员成了贩卖数据信息的人。在企业或者媒体平台中,应该对所有的职员进行培训。建立网络数据管理制度,对不遵守制度的人严惩不贷。提高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企业中的数据进行严格保管,不做有损人民利益和企业形象的事情。

4结语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人们的生活每天都有新的变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轻松解决很多事情。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上的阻碍,经济发展的脚步会越来越快的。将来,大数据在教育、消费、电力、能源、交通、健康、金融等全球七大重点领域都会得到全面广泛的应用。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趋势。为保证大数据能够利国利民的进行,国家的网络安全监测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提高网络安全技术,使人们能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元卓,靳小龙,程学旗等.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3,36(06):1125-1138.

[2]李建中,刘显敏.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可用性[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06):1147-1162.

第5篇:汽车安全分析范文

某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业务范围较为齐全的核电专业设计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核反应堆工程、电力工程、环境工程等。该设计公司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核电工程咨询、工程设计,以及在建核电工程和投运电厂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等方面,并设有总体所、反应堆与安全分析所、核岛系统所、常规岛系统所等八个专业设计所。

一直以来,国家相关法规对核电设计文档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比如,核电工程设计文档的高度安全保密性,以及保证所有设计文档50年不受损失等。

为了应对国家法规的要求,实现设计文档的长期安全保管,同时提升所有部门流程化工作效率,该工程设计公司最终决定选择全球领先的内容管理平台EMCDocumentum,实现该核电工程设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目标。

文档数字化的紧迫要求

核电工程设计是一项重大而繁杂的工作,一项普通的设计都会包括核电站厂址分析、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咨询、可行性研究、施工设计、核安全分析等诸多内容。但这只是初期的设计内容,还不包括核电站更新改造时所产生的设计资料。因此,一个核工程设计公司拥有多少设计文档也就不难想像了。

实施EMC Documentum内容管理平台之前,该核工程设计公司面临着文档数字化管理的紧迫问题。

首先,该核工程设计公司绝大部分的文档都没有做过数字化的处理,物理的保存方式使得公司无法控制设计档案丢失和损坏的风险。

并且,业务处理流程也是纸质文件交互传递的方式,所以造成工作效率缓慢和人员成本增加。尽管该核工程设计公司也对少量的设计文档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仍然不能做到真正地共享。

除了公司内部的需求之外,一个大型的核电工程建设中,设计公司需要与业主公司、工程公司、总承建商等进行文档的交付和共享。所以,如果其它合作公司已经实施了内容管理平台,该核工程设计公司必然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信息管理系统。

一个平台管理全部文档

该核工程设计公司提出了统一平台管理所有设计文档的明确目标,通过Documentum内容管理平台,支持公司设计中所有格式文档的安全保存和流程管理。

首先,通过扫描将以往以物理形式存在的各种设计资料进行电子化,同时,规定相应部门的授权人进行流程处理,授权人可以根据平台设定的流程。对生成的电子文档资料进行修改、查询、起草、审批、签发、归档、检索等操作。

这样,不管是项目管理部、经营计划部、质量管理部等职能部门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下获取所需要的内容信息。

此外,除了该核工程设计公司内部设计文档资料之外,外部接收函件同样可以在Documentum平台上按预定流程进行流转和处理。

Documentum内容管理平台对设计文档实现流程管理,这正是该公司建立设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另一目的。通过Documentum可以实现整个工程设计和应用中的管理需求。

例如,文档的收集加工、权限分配、存储共享、查询监控、以及形成报告等重要环节。

以对设计文档应用状况的实时监控为例,通过诸如文本检索和的功能,该设计公司可以有效控制和查询工程设计的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等进展,为各级决策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并且随时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

实现高效共享与合作

该核工程设计公司通过实施Documentum,改变了之前的物理保存和人工处理方式。  这样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收到批量上传的电子文件,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以及工程中文件的交付和跟踪等。

不管是核电厂的总体设计、初步设计、以及与核岛设计相关的文档,都不必再为50年的保存期而担心。

同时,从工程设计流程处理的效率来看,该设计公司可以对文件的范围、归档责任人、计划和实际归档的时间进行跟踪,并可以对未归档的文件进行催交。

值得注意的是,与该设计公司一起参与核电站建设的法国某承包商,文件管理同样采用的是EMCDocumentum平台,相同的内容管理平台有效提升了双方交付与合作的工作效率。

链接

EMC Documentum名列中国内容管理市场第一

2008年10月7日,全球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的领导者EMC公司宣布,在IDC最近公布的《亚太(日本除外)地区内容管理软件市场2008--2012年预测及2007年市场总量》分析报告中,EMC Documentum以接近14.78%的份额,名列2007年中国内容管理市场第一位,第二名的厂商市场份额为9.95%,EMC优势明显。

作为业界领先的内容管理解决方案,EMC Documentum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007年8月,EMC了新一代企业内容管理解决方案一一Documentum 6,将内容管理完全融入企业的面向服务架构(SOA),大大简化了基于Documentum平台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提升了开发和部署效率,并全面优化了企业开发的敏捷性。

2008年7月,EMC进一步推出EMCDocumentum 6.5版企业内容管理解决方案,将Web2.0用户体验和企业级Documentum平台结合,实现了业务敏捷性与IT可控性之间的平衡,以增强的性能、安全性和法规遵从性带给人们新的工作模式。

IDC数据显示,2007年,APEJ(日本除外的亚太)地区内容管理软件市场同比增长了22.29%,达到1.8亿美元,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很多APEJ(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国家存在更高的通胀预期,未来几年里,APEJ内容管理市场有望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从2007年的1.8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77%。

澳大利亚和韩国作为成熟的IT市场,将继续成为该地区内容管理市场的重头。中国和印度紧随其后,在未来几年里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内容管理市场将以17.99%的年复合增长率,超出APEJ地区平均水平。

IDC在2008年上半年针对最终用户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调查的434个用户中,接近60%的用户表示有计划投资内容管理软件。

在2007年的类似调查中,这一比例只有30%多。这一结果表示,内容管理在组织中的优先级大大提高。IDC分析认为,用户渴望投资内容管理解决方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日益增长的法规要求,二是通过内容管理功能更好地优化,自动化纸质业务流程。

第6篇:汽车安全分析范文

[关键词]山区双车道;虚拟现实 ;安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104-01

1 山区双车道公路基本特征分析

1.1 山区双车道公路安全现状分析

山区双车道道路是事故的多发点,引发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主要存在在这如下几种安全隐患:

(1)连续急弯

山区公路最大的特点就是急弯多,而且多为连续急弯,是山区所特有的危险路况,这种路况要求驾驶员应反映速度快、操作灵敏。

(2)连续陡坡路段

车辆在连续陡坡路段上坡行驶时,长时间处于爬坡的状态下,发动机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下,出现动力不足、发动机熄火等危险现象;车辆在连续陡坡路段下坡行驶时,车辆频繁的制动,刹车片过热,降低制动性能,易发生事故。

(3)不良线形组合

道路线形的设计中山区公路受地形、经济等条件的影响,道路线形大多只采用了设计标准的极限值,使得驾驶员难以及时做出判断,不利于行车安全。

(4)视距不良

山区道路,受地形的影响较大,急弯内侧往往有山体遮挡,竖曲线半径较小,导致驾驶员不能看到对方的来车,导致视距不良。

1.2 环境对驾驶员的心理生理的影响

道路组成要素是人、车、路、环境,环境是道路的关键因素,驾驶员通过观察道路环境,获得信息驾驶车辆。道路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驾驶员的驾车的安全,道路的安全性低,驾驶员的心理紧张,安全感不适当的提高,一旦发生突况,驾驶员不易做出正确的行动,易发生事故。

在山区地区,道路线形比较复杂,多急弯、陡坡、车辆少,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对人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急弯陡坡路段上,驾驶员心理是恐惧害怕,担心事故的发生;车辆少,让驾驶员在长时间没有看到对方来车放松警惕,当对方突然来车,驾驶员反应不及时,事故则会发生。

2 汽车驾驶模拟器实验

2.1 实验的目的

山区双车道公路地形复杂,为了研究道路形对驾驶员的影响,反映道路线形的规律,而且,在现实道路上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是不可能的,所以本实验通过虚拟技术即驾驶模拟器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出数据,并分析危险路段下,驾驶员的眼动特性。

选取被试验人带上眼动仪在虚拟的山区双车道公路上进行连续驾驶,分析驾驶员在不同眼动特性。

2.2 实验人员

本实验选取具有驾驶执照的驾驶员,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数据更加准确,如表1: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1 实验方法

模拟驾驶实验是在实验室进行,利用先进的驾驶模拟器进行实验和记录。首先用动态视觉特性仪器测试实验者的动态视觉,记录数据后,针对不同的视觉特性情况,安排实验者进行模拟驾驶,并记录驾驶安全情况。

2.3.2 实验步骤

(1)选择驾龄小于5年的3名驾驶员对其分别编上序号,进行汽车驾驶模拟器的驾驶适应性驾驶,熟悉驾驶模拟器的启动,操作力度,方向盘转向等。

(2)对第一位驾驶员进行汽车驾驶模拟器、眼动仪调试。

(3)正式开始驾驶模拟实验,选取山区双车道公路场景,在晴朗的天气下的连续驾驶

(4)一号驾驶员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打开模拟驾驶器,进行调试,确定机器正常。

(5)一号驾驶员开始在道路上连续行驶,并记录驾驶员的违规记录。

(6)一号驾驶员在设定的路线上驾驶完成后,保存眼动仪上的数据。

(7)二号三号驾驶员分别进行实验,转到步骤二至六,最后导出数据。

3 实验数据分析

在山区双车道道路线形设计的同时,由于外界特殊环境的影响,会有许多不良的线形路段,这里以视距不良路段为例。

视距不良路段在山区道路上是常见的道路线形,山区道路的建设时,多是采用填挖的方式,山区转弯的内侧,往往有树木、山体等遮挡,驾驶员很难看到车辆远处的道路情况,造成视距不良现象。

在视距不良路段,驾驶员的瞳孔面积变化与视距良好的路段的瞳孔面积变化,变化幅度大。

驾驶员在进入视距不良路段时,瞳孔面积逐渐变小,之后又逐渐上升,之后就是瞳孔面积大小变化不稳定。这是因为,驾驶员在进入视距不良路段时,由于还未进入弯道,道路比较缓和平稳,驾驶员的首先要缓和情绪,在100毫秒数据之后,驾驶员开始驶入弯道,驾驶员的瞳孔面积变大,缓和紧张情绪,由于道路前方视距不到100米,驾驶员不知道道路前方的道路情况,担心出现危险情况,所以驾驶员的瞳孔面积变化不稳定。

4 视距不良路段的注意事项

(1)视距不良路段山区道路上弯多且急,经常出现视线盲区,看不清对面有无来车。为此,驾驶人要集中注意力,观察和准确判断对面来车、路旁行人、非机动车和蓄力车等的动向,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为使对面来车提前知道有车临近,应在进入弯道前及时鸣喇叭(夜间用断续灯光),并注意倾听对方是否有鸣喇叭的声音。喇叭不是可鸣可不鸣的,而是必须得鸣,其目的是引起对方车辆和行人的注意,使其在心理上和操作上都有所准备,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注意跟车不要过近,在山区公路上行车时,跟车距离应大于一般水平公路。上坡时前车与后车之基于虚拟现实条件下的山区双车道公路

5 结语

本文针对驾驶员在虚拟山区双车道公路行驶的眼动特性,以理论分析为指导,利用眼动仪、汽车驾驶模拟器等仪器设备,通过实验分析对山区双车道危险道路进行研究驾驶员的瞳孔面积变化、眨眼情况变化、驾驶速度的变化,对驾驶员的紧张情绪进行研究,并提出安全对策。

参考文献

[1] Mark Brackstone,Ben Waterson.Are We Looking Where We are Going An xploratory Examination of Eye Movement in High Speed Driving [C].Proc. of the83r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Washington(U.S.A):2004.

[2] 郭海龙,基于行车安全性的山区高速公路合理路肩宽度研究,西安:长安大学汽车学院,2005.

第7篇:汽车安全分析范文

【关键词】扩展项目;网架式平台搭设;悬吊式作业平台

中图分类号:TU356文献标识码: A

1、平台搭设原因:

由于厂房已经开始生产,部分施工区域下方有设备,所以升降车无法到达,所有施工高度都在7m以上,搭设梯子或者脚手架成本过高,且不利于施工,项目部经过研究讨论后,决定搭设施工作业平台。

2、搭设区域:

曲轴区域缸体区域缸盖区域乳化液站房区域

3、平台搭设的方式

3.1网架式平台搭设:在各区域,由于施工高度都在7m以上,而一期已投入生产,这对与二期施工造成很大的难度,一方面不影响一期的生产,另一方面要确保施工的安全及设备的防护,所以项目部采用搭设网架式作业平台,平台共分为3层,最下方是10号槽钢搭设支架,中间一层采用(250mm*4000mm )木跳板,最上方进行(1200mm*2400mm)竹胶板满铺(对下方有设备的特殊区域进行专用防护:木跳板用塑料布进行全部包裹,防止杂物落入下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杂物落下,平台最上方施工区域用(10000mm*7500mm)防火布L型满铺,预防火灾)。

图1现场施工的区域,地面到网架7米以上全是高空作业图2拐角处网架平台

图3平台上方进行施工 图4对设备上方的平台进行塑料包装保护

图5平台上方铺设防火布及可搭设脚手架图6针对网架平台编写专项方案

3.2、悬吊式作业平台搭设:乳化液区域上方没有钢结构支撑,且施工区域需要在钢结构网架下方,所以采用悬吊挂式作业平台(搭设在网架下方、从下往上搭设),由于次作业平台搭设难度较高,危险性较大,经和业主协商后,由项目部寻找专业的搭架子公司进行作业平台搭设,整个搭设过程有相关工程师全程监督,搭设好以后业主验收合格后方开始进行施工。

图7局部搭设以网架为基础 图8从中间向两边延伸搭设

图9悬挂式平台全景图10针对悬挂式平台编写专项方案

4、平台搭设优点:

4.1 安全性分析:此区域施工高度在7m-8.5m之间,作业风险较高,我们所搭设的平台经过承重分析,载荷计算,符合钢结构的安全因素,且在搭设平台的过程中安全部经过不断分析和改善,搭设好的平台经过业主验收后完全合格。从施工安全分析,平台搭设好以后,我们在平台上统一绑上了生命线,让施工人员可以方便的挂好安全带,从实际和心里上增强了员工安全的可靠性。

4.2 成本方面分析:平台搭设的施工区域包括管道施工(管道支架、循环水、热水、冷却水管道)、电气施工(电气支架、电气桥架、放电缆)和部分保温施工,工程量较大,用时较长,固若采用升降车来进行施工,租赁费用较高,而用移动脚手架现场有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及搭设平台可以节约成本。

4.3施工效率分析:搭设100m的平台需要花费6个人工3天时间,搭设好以后可以保证25人在平台上同时进行作业,若无平台采用升降车进行作业,则需要至少15辆升降车。平台一旦搭设完成,在平台上施工不需要担心下方是否有设备等影响施工,而用升降车进行作业,很多地方需要考虑是否占用人形通道,是否和设备发生冲突等。综上,采用平台搭设提高了施工效率。

第8篇:汽车安全分析范文

关键词:GIS交通安全事故分析安全分析

1引言

交通安全是个复杂的问题,它牵涉到道路条件、设施配置、交通状况、交通管理水平等因素,同时还牵涉到政治、地理环境和人的行为方式等方方面面。在交通安全工程中,这些因素的表征反映是交通事故的数量、道路交通状况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便可以对交通安全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利用计算机对交通安全进行定量分析及制定决策已成为现实。地图作为一种信息表达方式,用概括和简化的可视形式表达客体的分布状况和联系,管理人员通过理解地图符号,结合具体地点的事故数据,就能进行直观的空间思维,寻找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规律。GIS是一组具有图形图像数字化、空间数据管理、查询检索、模型运算和多种输出功能的软件,它比较适于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交通安全问题的研究。

2 GIS的基本功能

GIS是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相结合的一种高新技术,它包含了处理地理信息的各种高级功能,它的基本功能是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GIS依托这些基本功能,利用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等演绎出更多的系统应用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GIS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查询分析和统计、图形交互显示。它与CAD制图系统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着很大区别。CAD虽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但其拓扑关系比较简单,管理和分析大型地理数据库的能力有限;DBMS侧重于非图形数据的优化存储和查询,图形查询、显示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均相对较弱;而GIS却能够对海量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与查询。可见,GIS具有灵活而强大的空间处理功能。

3公路交通安全领域采用的GIS技术

3.1空间分析技术

GIS的奠基人之一Goodchild MF曾指出“地理信息系统真正的功能在于其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空间数据的分析”。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是地理学的精髓,是为解答地理空间问题而进行的数据分析与挖掘。空间分析是集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空间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

空间分析涉及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计算、表达等内容,与一般的数据分析方法不同,它强调事件或参数的时空变化,用户利用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对原始数据模型的观察与实验,可以获得新的信息和知识,并以此作为空间行为的决策依据,空间分析技术分为验证性和探索性两类。空间分析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简单的方法如两个地物之间的空间距离测量,复杂的方法如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空间分析的本质特征包括:

(1)探测空间数据中的模式;

(2)研究空间数据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模型;

(3)提高适合于所有观察模式处理过程的理解;

(4)改进发生地理空间事件的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

3.2动态分段技术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网和通讯线路等线性空间要素分析和建模的工具。由于交通数据和交通模型具有与一般线性要素不同的特性,动态分段技术应用较多,已成为GIS-T的关键技术之一。

动态分段技术是GIS网络分析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1987年由美国的戴维弗莱特首先提出。动态分段技术是用于实现将地理线性要素与现实交通网络中的道路状况、事故等链接起来的动态分析、显示和绘图技术。传统的“弧段-节点”数据模型,存在静态性、属性唯一性、信息分散性和冗余性等不足,无法完好地表达现实世界中线性要素属性中的多重“事件”。动态分段可以有效地解决多重属性线性要素的表达问题,将属性从点、线的拓扑结构中分离出来,通过线性要素的量度来利用现实世界的坐标,把线性参考数据链接到一个有地理坐标参考的网络中,也可称为一种建立在线性特征基础上的数据模型。

4道路交通安全GIS系统

采用道路交通安全GIS系统可以充分利用GIS数据输入和预处理、数据管理以及可视化表达输出的功能满足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的查询和更新要求,并得到实时动态反映城市道路变化的现状,实现对各类设施系统全面高效的管理;利用GIS空间查询和分析的功能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从而帮助管理部门实现交通事故防治、伤亡控制和事故发生地段的交通疏导。GIS系统结合车载通信设备和道路信息显示屏以及交通信号灯的使用,可以预先提醒进入存在事故隐患地带的车辆驾驶者和行人,通过这些交通参与者的主动行为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1系统的结构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GIS系统的主要功能分为3大部分:

(1)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的采集、查询和更新。

(2)交通事故信息的分析与预测。

(3)交通事故的管理。

4.2数据的组织

GIS系统中的信息由能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的地理信息组成,数据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不同类型的数据用于表现交通安全的不同方面,数据的选取满足实用性、有效性、可扩展性的原则。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路网信息,包括道路名称,是否为单行道,路段的速度限制,道路的长度等。

(2)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的方向,车道数和宽度,道路占用情况等。

(3)交通设施信息,包括交叉口,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的位置,公共汽车、电车、地铁车站的位置,显示屏、摄像头等数据采集设施的位置等。

(4)与交通事故相关的信息,包括事故频发地段的位置、地形条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位置、交通事故的属性信息。

4.3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数据的空间分析包括静态和动态的数据分析。静态数据分析指根据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变的固有数据信息进行的分析,例如交通事故的区域分布分析,对某一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特征和发生频率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交通事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可以通过图形或报表的形式输出,提供给交通管理者和交通参与者。

动态数据分析也可称为在线分析,它可以提供更方便、更实际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从而对决策者迅速采取适当的紧急援助方案和交通控制措施,并且通过车载通信设备和道路上的信息显示屏,对进入危险地段的交通参与者提供警示信息。

5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利用GIS技术,通过对道路交通信息的获取、专题信息图层的建立,实现了数据采集和处理,屏幕直观交互操作,动态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交通事故信息的分布与类型分析,辅助控制决策,交通诱导等各种功能,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实时调度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江,傅晓光,贾正锐.适于道路交通安全分析和管理的GIS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OO0.

第9篇:汽车安全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 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智能电网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进入21 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面对目前电力系统已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对电力能源和供电可靠性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具备着自愈、清洁、经济等优点的智能电网成为了今后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必然选择。

1.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即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以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生、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1]。

我国智能电网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的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网”。我国智能电网的基本要求是通过特高压输电,首先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负荷需求,在前期保证输电网环节、变电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并确保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使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环节智能化[2]。

2.智能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以及一系列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颁布,近年来,新能源特别是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截至2009年底,全国风电装机超过20000MW,三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依次为5760、6770、2110MW,总计14640MW[3]。实际运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三北地区风电出力占系统负荷的最大比重分别达到13.3%,4.8%和8.5%,特别是东北地区,风电比重较大,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风电的间歇性、随机性和反调峰特性增加了电网调频的负担。尤其是在冬季,北方有较多供热机组,受供热限制,这类机组出力必须维持在较高水平,难以参加调频。

(2)当前,在运风电机组70%为双馈型和直驱型机组,由于我国现行标准无强制性要求和成本问题,许多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配置不足。当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时,由于机组调节能力的限制,往往引起并网点周边地区电压越限。

(3)目前已经建成投产的风电机组普遍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在电网发生扰动或故障时,往往导致风电机组自行脱网对电网造成二次冲击,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各风电场普遍未建立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无法准确预测风电出力,使电网调度部门难以安排发电计划,这也加剧了电网调频、调压困难,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

2.2 电网运行

近年来,随着500kV以下电网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电网运行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网短路电流水平日益增大。随着系统大量发电机组的投运和500kV.及以下输电线路的不断增加,电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短路电流日益增高,尤其在华东、华北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电网,由于负荷高度集中,网架结构较为紧密,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屡见不鲜,已经成为限制电网发展的重要问题。

(2)电力输送不够灵活,影响电网输电能力。由于我国资源和能源的分布特点,各地区发电和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情况逐渐增多。随负荷增长而不断增大的潮流对有限的通道资源造成巨大的输电压力,由于潮流灵活控制的手段非常有限和缺乏,电网输电通道潮流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设备利用率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电网输电能力的发挥。

(3)电网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不足。在我国负荷高度集中的受电端,电源相对缺乏,电网动态无功支撑能力较弱。负荷中心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不足是电网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

2.3 电网调度控制

随着“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和西北、东北大送端电网的建设,国家电网将呈现出全新的电网形态,电网特性将由区域模式转向全局模式,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将大大提高,这对电网调度驾驭大电网的能力以及电网调度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智能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更先进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支撑整个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但是目前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电网调度计划安排的精细化手段不足。省级及以上调度日前和实时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功能及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等方面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跨区域(大流域)水电优化调度、水火互济和风电场出力预测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

(2)自动化基础薄弱,在线安全分析存在缺陷。厂站实时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得不到有效保证,系统模型和参数的维护与管理不规范,维护工作量大,省级及以上调度在线安全分析的实用化水平不高,应用水平不平衡,存在“短板”效应。

(3)各种应用系统一体化水平低,制约了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整体的发展。现有各应用系统大多是针对不同调度业务要求单独进行设计和定制幵发,造成现有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整体性差、结构不合理、运行维护困难、安全防护和数据共享能力弱,难以实现扩充和升级。

2.4 用户与电网信息双向交互

我国当前电网在与用户进行双向信息交互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电网企业缺乏较先进的与用户进行双向信息交互的技术支持系统。因此,无法处理从用户端收集的海量信息,无法根据业务需要分析生成相应策略,并将用户需要的信息传递给用户。

(2)配电网没有形成具有高速率、大带宽、不间断特性的信息交互通信网。目前,我国中压配电通信网主要用于用电信息采集和较发达地区的配电自动化通信业务;低压配电通信网主要用于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用电信息采集主要应用公网,存在着带宽和安全性的制约。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专网建成率低,严重制约着用电信息采集和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因此,没有强大的配电通信网,就无法高效、安全地传递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信息,也无法实现配网自动化,这些问题客观上制约了智能电网的发展。

(3)终端用户智能电表的应用还处在起歩阶段。目前,我国终端用户的电表大部分仅能显示电量,不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3.智能电网发展对策研究

要有效解决智能电网技术未来发展将面临的问题,实现未来电网发展中的高标准要求,必须加快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把电网打造成坚强的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实现我国电力的可持续发展[4]。智能电网发展对策主要有:

(1)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外延发展和内涵提升并重。首先必须以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要为第一要义,加快电网发展,构筑坚强电网网架,提高安全可靠供电能力。与此同时,着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以外延发展为主,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以改造和完善为主的电网发展形态的明显差异。

(2)满足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需要,供电侧和用电侧并重。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布局很不平衡,随着土地、资源、环保、运力等制约因素的增多和影响程度的增大,必须走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道路。当前电网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要大力提升输配电能力,实现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电力输送,保证大型能源基地电力的高效稳定送出;加强和完善城市和农村配电网建设,实现方便、灵活、快捷的电力供应与服务。同时,结合发展水平,逐歩提高用电互动能力和增值服务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和分散式发展的需要。与欧洲风电和光伏发电分散接入、就地消纳的发展模式不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是集中和分散并重,以集中为主。根据中国国情,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集中开发,需要以大电网为基础,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柔性接入和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同时研究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条件,因地制宜纳入配电网运行,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4)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决定了我国必须依靠集中发电方式提高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从而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通过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友好互动的用户服务,推广低耗节能设备、电动汽车和智能家电等智能设备大规模应用,推动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4.结语

智能电网是21 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我国也开始进入智能电网高速发展时代。由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积极有序的推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具体对策,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苗新,张恺.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策[J].电力建设.2009(06)

[2]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