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

第1篇: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风电融资

一、风电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主要依赖火电。“十五”期间,我国提出了能源结构调整战略,积极推进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供应,改变过渡依赖煤炭能源的局面。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风电与火电相比,不仅节能节水无污染,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大有好处。2005年我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后,我国风电产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期。2008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15.3万千瓦,2009年容量达到2200万千瓦,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2位。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届时,风电将成为火电、水电以外的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而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第一大国。

二、风电项目目前融资方式及存在问题

(一)风电融资成本偏高

风电的融资成本主要是贷款利息。由于风电的固定资产投入比例较大,资金运转周期较长,一般为6-10年,造成风电项目建成后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形成的贷款利息较高,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

(二)风电生产缺乏优惠信贷政策支持,融资相对较难

虽然风电属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但目前仍执行一般竞争性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率,贷期相对较短,而且缺乏优惠信贷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对风电项目的贷款要求必须有第三方进行连带责任担保,使风电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三)风电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风险高

风电项目目前至少80%资金靠债务融资,资本金仅20%。大规模的债务融资不仅导致风电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贷款过度集中,资金链非常脆弱,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而且影响企业再筹资能力,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融资方式的优化、融资渠道的拓宽已经势在必行。

三、风电项目融资方式的优化

(一)采用BOT项目融资模式

BOT即英文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移交)的缩写,代表着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项目融资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用于基础设施、能源、公用设施、石油和矿产开采等大中型项目的一种重要筹资手段。它不是以项目业主的信用或者项目有形资产的价值作为担保获得贷款,而是依赖项目本身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现金流量作为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它将项目的资产而不是业主的其他资产作为借入资金的抵押。项目融资是“通过项目融资”,而非“为了项目而融资”。

1.BOT项目融资模式特点。BOT项目融资与传统意义上的贷款相比,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项目融资中的项目主办人一般都是专为项目而成立的专设公司,只投入自己的部分资产,并将项目资产与其他财产分开,项目公司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公司。贷款人(债权者)仅着眼于该项目的收益向项目公司贷款,而不是向项目主办人贷款。二是项目融资中的贷款人仅依赖于项目投产后所取得的收益及项目资产作为还款来源,即使项目的日后收益不足以还清贷款,项目主办人也不承担从其所有资产及收益中偿还全部贷款的义务。总之,项目融资的最重要特点,就是项目主办人将原来应承担的还债义务,部分转移到该项目身上,即将原来由借款人承担的风险部分地转移。

2.BOT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缺点。优点:一是扩大借债能力。项目主建人的偿还能力不作为项目贷款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否发放贷款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来决定。借进的款项不在主建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主借人的资信不会受到影响。二是降低建设成本,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三是充分利用项目财务收益状况的弹性,减少资本金支出,实现“小投入做大项目”或“借鸡下蛋”。四是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减轻借款方的债务负担,转移特定的风险给放贷方(有限追索权),极小化项目发起人的财务风险。缺点:对项目发起人而言,基础设施融资成本较高,投资额大,融资期长、收益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合同文件繁多、复杂,有时融资杠杆能力不足,母公司仍需承担部分风险(有限追索权)。

(二)ABS资产证券化融资

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意为资产证券化)是项目融资的新方式。ABS融资是原始权益人将其特定资产产生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稳定的可预期收入转让给特殊用途公司(SPV),由SPV将这部分可预期收入证券化后,在国际国内证券市场上融资,给投资者带来预期收益的一种新型项目融资方式。

1.ABS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特点。ABS资产证券化融资有两个特点:一是ABS融资方式实质上是“公司负债型融资”。由于ABS能够以企业本身较低的信用级别换得高信用级别,与银行贷款相比,不仅节省融资成本,且能使非上市公司寻求到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二是ABS发起人出售的是资产的预期收入,而不是增加新的负债,因此既获得了资金,又没有增加负债率,也不改变原股东结构。

2.ABS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优缺点。优点:一是门槛较低。企业只要拥有产权清晰的资产,该资产又能够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现金流历史记录完整,就可以以该资产为支撑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二是效率较高。通过破产隔离,资产证券化变成资产信用融资,即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与发起人或是SPV本身的信用没有关系,只与相对独立的这部分资产有关。投资者只需根据这部分资产状况来决定投资与否,避免了对一个庞大企业全面的经营、财务分析,投资决策更加简便,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三是内容灵活。资产证券化可以做相对灵活的设计:融资的期限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利率也可以有较多选择,甚至可以在发行时给出票面利率区间,与投资者协商而定。四是成本较低。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成本包括资金占用费(票面利率)和筹资费用(根据现行标准测算,年成本约1%)两个方面。只要达到一定规模,这些成本要显著低于股票和贷款融资,也略低于债券融资。五是时间更短。资产证券化受国家支持,只需证监会审批,时间仅需要两个月到半年;而债券发行需向发改委审批额度,证监会批准,审批时间长达9个月到一年。六是资金用途不受限制。资产证券化融入的资金,在法律上没有用途限制,可用于偿还利率较高的银行贷款。这一点和债券融资也有很大区别。七是不改变资产所有权。目前资产证券化模式下,企业出售未来一定时间的现金收益权,但实物资产所有权不改变。八是能改善资本结构。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融入的资金不是公司负债而是收入,能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资信评级。缺点:由于我国信用评级的不完善和我国法律环境存在的缺陷,可能会加大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

(三)采用PPP融资模式

PPP融资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民营合伙制模式)”,是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项目的监督者和合作者,它强调的是优势互补、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

1.PPP融资模式的特点。PPP融资模式不仅意味着从私人部门融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纳税人实现“货币的价值”,或者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PPP融资模式主要有5个特点。一是私人部门在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一个项目时通常更有效率,能够按时按质完成,并且更容易创新;二是伙伴关系能够使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各司所长;三是私人部门合作者通常会关联到经济中的相关项目,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四是能够使项目准确地为公众提供其真正所需要的服务;五是由于投入了资金,私人参与者保证项目在经济上的有效性,而政府则为保证公众利益而服务。

第2篇: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融资成本 融资风险 融资方式 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79-02

一、基本概念

融资方式即企业融资的渠道,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以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形成的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外部融资是指从企业外部获得资金,它按照融资中产权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权益性融资主要指股票融资,它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权获得企业的红利,但无权撤退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被视为企业的永久性资本。债务性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商业信用等,它构成企业的负债,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但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它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根源。

融资成本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实质上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企业融资成本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即资金筹集费和资金使用费。资金筹集费是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资金使用费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如股票融资向股东支付股息、红利,发行债券和借款支付的利息,使用租入资产支付的租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融资成本的含义仅仅只是企业融资的财务成本,或称显性成本。

除了财务成本外,企业融资还存在机会成本,或称隐性成本。每一种资金可以有多种用途,将一种资金使用于某一种用途,就放弃了用于其他各种用途的“机会”,也就放弃了在这些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收益,这些收益中的最高值就是机会成本。我们在分析企业融资成本时,机会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分析企业自有资金的成本时,机会成本是关键。

风险,一般泛指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财务的角度来说,风险就是企业无法达到预期报酬,或企业未来价值损失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人们如果能对未来情况作出准确估计,则无风险。对未来情况估计的精确程度越高,风险就越小;反之,风险越大。企业融资风险不过是一般风险的更具体的风险形态,它是指由于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而带来的企业未来价值损失的可能性。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如股权融资的风险是企业控制权的改变或丧失;而债务融资的风险主要是破产风险,即企业无法支付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

二、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

1.留存收益融资。留存收益是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

优点: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可以保证公司对资本的最低需要。作为公司内部融资是无偿使用的,没有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支付多少,视公司有无盈利和经营需要而定,因此筹资风险较小。不需考虑筹资费用。

缺点:留存收益融资成本较高。公司留存收益可以视同普通股股东对企业的再投资,其资本成本则表现为投资机会成本。因此,从留存收益中取得的报酬,至少应该不少于股东在其他可供选择的同样风险的投资机会上取得的报酬。公司留存收益不像债券利息那样可以作为费用在税前列支,因而不具有抵税作用。过多的留存收益会减少股利支付,会引起一些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的反对。

2.股权融资。主要指普通股融资,即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无特别权利的股票来筹集资金。

优点:与留存收益一样,普通股筹资没有偿还期限,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公司可以循环再循环的不断利用,筹资风险较小。普通股筹资的资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反映了公司实力,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高,并可一定程度地抵销通货膨胀的影响(通常在通货膨胀期间,不动产升值时,普通股也随之升值),因此普通股筹资容易吸收资金。

缺点:普通股的融资成本最高。与留存收益一样,普通股的资本成本也表现为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不具有抵税作用。普通股的发行程序复杂、审批期长,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相对其他融资要高。普通股的融资风险主要来自于股权结构改变而导致的企业控制权变化,严重时会出现企业控制权的丧失。如在股权相对较集中的情况下,股东采取“以手投票”的方式行使股东权时,股权结构的改变会导致企业决策机制和经营战略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原有股东的利益受影响;在股权相对分散的情况下,小股东采取“以脚投票”的方式行使股东权时,会促发证券市场上的“恶意收购”,这不但会使企业原有股东利益受影响,还会使企业的现有经营者的利益也会面临极大的危险。在普通股融资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会在很大程度上受证券市场股价波动的影响,从而带来企业经营风险。

3.银行贷款融资。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与债券融资相比,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点:手续简单,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大。借款时企业与银行直接交涉,有关条件可以谈判确定;用款期间发生变动,亦可与银行再协商。融资成本较低。借款利率一般低于权益利率和债券利率,且借款属于直接筹资,筹资费用有无较小。

缺点:长期借款的限制性条款较多,制约着借款的使用。短期借款要在短期内归还,特别是在带有诸多附加条件的情况下,更使筹资风险加剧。

4.债券融资。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有权按期收回约定的本息。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优先于股东享有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企业债券与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让。

优点:与银行贷款融资相比,债券融资筹资对象广,市场大。与权益筹资相比,债券筹资筹资成本低,不会改变企业的控制权。

缺点:与银行贷款融资相比,债券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与权益筹资相比,债券筹资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筹资风险大。

5.商业信用融资。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商业信用的形式主要有: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和应付票据。

优点:方便及时,容易取得。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商业信用是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形势,且无需正式办理筹资手续。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使用不带息票据,商业信用没有筹资成本。

缺点: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若企业长期欠账不还,则会信誉恶化,日后招致苛刻的信誉条件。

三、融资方式的选择策略

1.遵循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的优序理论。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优序理论”,企业融资的首选是企业的内部资金,主要是指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在内部融资不足时,再进行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时,先选择低风险类型的债务融资,后选择发行新的股票。

采用这种顺序选择融资方式的原因有以下三点:内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风险最小、使用灵活自主,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负债比率尤其是高风险债务比率的提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易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一些公司将筹集的股权资金投向自身并不熟悉且投资收益率并不高的项目,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随意改变其招股说明书上的资金用途,并且不能保证改变用途后的资金使用的获利能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没有较大提升的前景下,进行新的股权融资会稀释企业的经营业绩,降低每股收益。此外,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趋向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股权再融资的门槛会提高,再融资成本会增加。比如,2008年8月22日,证监会就再融资公司的分红出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的分红比例,要求《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确定的再融资公司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同时,随着投资者的不断成熟,对企业股票的选择也会趋向理性,可能导致股权融资方式没有以前那样畅通了。

目前,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是将发行股票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其次考虑债务融资,最后是内部融资。这种融资顺序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务杠杆作用弱化,助推股权融资偏好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者就不同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做过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配股融资对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呈负相关性,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对企业息税前利润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性。配股融资对企业息税前利润呈负相关性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中配股资金的相当部分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归还贷款,甚至存入银行获利息。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要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在资产负债率并不高的情况下,这种用高成本资金代替低成本资金的行为,并不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较明显的表现为对负债融资到期还本付息这种硬约束的厌恶。

这些现象说明,我国企业在选择企业融资方式时,并没有很好地权衡融资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融资的效率不高。有的企业甚至是根本没有融资成本和风险的意识,只要能暂时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毫不在乎融资成本与风险。因此企业很容易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影响资本的效率和收益状况,甚至造成成本浪费,使企业发展非常不利。

2.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并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

(1)考虑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在经济增速较快时期,企业为了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需要筹集资金用于增加固定资产、存货、人员等,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融资方式获得所需资金;在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降低,一般应逐渐收缩债务融资规模,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

(2)考虑融资成本。由于不同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资金成本,为了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取得所需资金,企业自然应分析和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的高低,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融资方式及融资组合。融资成本越低,融资收益越好。

(3)考虑融资风险。不同融资方式的风险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债务融资方式因其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因此可能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融资风险较大。而股权融资方式由于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因而融资风险小。企业若采用了债务筹资方式,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一旦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及每股收益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美国几大投资银行的相继破产,就是与滥用财务杠杆、无视融资方式的风险控制有关。因此,企业务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程度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4)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总的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好,变现能力越强,就越有能力承担财务风险。当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大于债务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负债越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对企业发展及权益资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当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上升、发展前景良好时,债务筹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当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财务状况每况愈下,发展前景欠佳时期,企业应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以规避财务风险。当然,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股本扩张能力的企业,若有条件通过新发或增发股票方式筹集资金,则可用股权融资或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两者兼而有之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5)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若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进出行业也比较容易,且整个行业的获利能力呈下降趋势时,则应考虑用股权融资,慎用债务融资。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低,进出行业也较困难,且企业的销售利润在未来几年能快速增长时,则可考虑增加负债比例,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6)考虑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高的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慢,要求有较多的权益资金等长期资金做后盾;而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高的企业,其资金周转速度快,可以较多地依赖流动负债筹集资金。

为保持较佳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应降低负债比例,改用股权筹资;资产负债率较低、财务较保守的企业,在遇合适投资机会时,可适度加大负债,分享财务杠杆利益,完善资本结构。

(7)考虑企业的控制权。发行普通股会稀释企业的控制权,可能使控制权旁落他人,而债务筹资一般不影响或很少影响控制权问题。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选择融资方式。

(8)考虑利率、税率的变动。如果目前利率较低,但预测以后可能上升,那么企业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筹集资金,从而在若干年内将利率固定在较低的水平上。反之,若目前利率较高,企业可通过流动负债或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规避财务风险。

就税率来说,由于企业利用债务资金可以获得减税利益,因此,所得税税率越高,债务筹资的减税利益就越多。此时,企业可优先考虑债务融资;反之,债务筹资的减税利益就越少。此时,企业可考虑股权融资。

总而言之,各种融资方式都有相应的融资成本和风险,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全面分析和权衡融资成本与风险的关系,综合考虑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多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使企业融资成本最低、融资风险最小的融资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国芬.略论企业融资的风险防控[J].价格月刊,2006(7)

2.林毅夫.中小企业融资出路在何方[J].科技创业,2004(7)

3.刘淑莲.企业融资方式与结构[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李勇.初探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最大化关系[J].上海会计,2006(1)

5.郝蔡志,荣高媛.试论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渠道的选择[J].经济师,2007(9)

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第3篇: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股权质押融资 分类 优缺点

自2013年6月24日,券商股权质押融资开启以来,在一个月间便开展了49笔股票质押融资业务,质押股数12.56亿股,质押股票市值约94亿元。股权质押融资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就中小企业股权质押,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大股东股权质押三个类别的股权质押融资,分别就起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

(一)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优势

1.依托产权市场平台,股权质押融资平台方便快捷。产权交易市场作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级资本市场层次,帮助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有着明确股权、股权托管、定价、价格发现、信息披露、融资中介的综合智能。

2.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为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及时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相继制定下发了有关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利用股权进行质押融资的优惠政策。例如,吉林省人民政府为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及时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下发了《关于规范开展企业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吉林省股权质押融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创造了条件。

(二)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劣势及风险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盈利不稳定所带来了股权价值波动性风险,中小企业诚信问题也带来了欺诈风险。除此之外,机制建设不足和产权交易市场滞后导致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难和股权变现难的风险。

二、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

我国的股票质押融资主要有两种模式: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和个人股票质押融资。

(一)证券公司股票质押

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券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作质押,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优点。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是除国债回购和同业拆借两大券商资金来源外的又一渠道,进一步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架起一座资金融通的桥梁。

(2)现行模式从控制银行风险的角度出发,除规定了质押率的上限、设定警戒线和平仓线以外,还规定在质押期内出质股票不能自由流动。这大大降低了股东“变相套现”和“掏空公司”的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其投资于上市券商的风险可以得到降低。

2.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缺点。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但这种质押贷款模式仅适用于机构投资者,且被质押的股票缺乏流动性,手续烦琐,不能满足市场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融资要求。

(2)银行若开展此项业务须在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并应有专门机构动态监控、代为管理出质股票,对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拥有专业人才要求较高。

(3)尽管与其他担保品相比,上市公司流通股票是一种风险较小的质物,但银行需花费大量精力进行风险控制。

(4)证券公司出质的股票在质押期内不能自由流动,这种限制虽然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忽视了券商希望质押股票能够自由流动的内在要求。

(二)个人股票质押贷款

1.个人股票质押优点。

(1)个人股票质押贷款模式能够满足市场众多投资者的融资要求,它充分发挥了银行和券商的比较优势。

(2)银行无须新增硬件设施,也不必到证券公司办理出质登记和注销手续、到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现有条件即可满足业务需要。

(3)证券公司在这种模式中与银行的关系是委托型,充分发挥了证券公司的比较优势。证券公司作为借贷双方的中介人,有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有齐全的交易监控设施,比银行更能够对市场的走势进行敏锐的把握和对质押股票进行实时监控。

(4)出质人用于质押的股票在平仓线上可自由流动,当股票价格上涨到出质人的心理价位时,能及时出售质押股票,保证了出质人的获利机会。

2.个人股票质押缺点。该模式比较突出的风险是由于出质人质押的股票虽然可以流通,但是是由证券公司代表银行监督股价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券商不认真履行三方协议,同出质人串通,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损害贷方银行的利益。特别是证券公司在对出质股票资格审查和风险审查中如不认真履行职责,在目前中国股市波动大、股票市值虚增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三、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法人股质押融资

大股东由于融资的需要而将所持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给债权人,以此作为获取资金的一种手段,或者,大股东要为其他单位提供借款担保而将上市公司股权拿出去做质押保证。

(一)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优点

上市公司股权已经成为了大股东资金融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大股东偏好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原因在于:对于大股东来说,其拥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是可用来抵债或质押的优质资产。商业银行一般也希望接受透明度高、可兑现性强的上市公司股权为质押标的物。

(二)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缺点

1.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剥离上市时,已将优良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了,其盈利能力已经较弱,资产负债率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再质押借款,必然导致负债率的进一步上升和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一旦借款运用不当导致其偿债能力丧失,必然通过股权的纽带牵连到上市公司。

2.大股东法人股质押给市场的信号往往是大股东抑或上市公司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会影响投资者预期,导致股价下挫。

3.大股东的过度杠杆化可能引发市场对大股东不良财务行为的猜测,大股东凭其控股地位而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操纵,这种操纵不会是过去(至少是5年以前)那种裸式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如果能那样的话,大股东就不会借股权质押之名而兜这一大圈子),而可能是通过关联交易、产品转移定价等手段,尤其是借战略调整之名而行经营控制之实,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

4.大量高比例股权被大股东质押出去后,有相当可能性存在着这些股权被冻结、拍卖,进而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的危险。控股权的转移会引起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的变动,从而引起上市公司的动荡。

5.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降低了公司价值。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显示,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其公司价值越低。股权质押具有经济后果性。

6.许多被质押股权是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我国金融业的分立体制不允许商业银行以向企业投资的方式实现质权,银行必须拍卖所取得的上市公司股权,这就会使相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再次变更,使原本基于对公司资信(质押股权被拍卖前)的了解和对公司前景的看好才向公司投资的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

第4篇: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受托代销商品在财务报告中的列示是指“受托代销商品”和“代销商品款”在财务报告中的列报。目前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不列示。在1993年《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受托代销商品”和“代销商品款”均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在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受托代销商品”包含在“存货”项目中,同时“代销商品款”作为“存货”的扣除,实质也是不列示。这样处理有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正确计算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不足之处是丢失部分会计信息,特别是对受托代销业务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将可能不充分、不完整。第二种意见是在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两边同时列示。在1998年开始实施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要求“受托代销商品”列入资产负债表资产下的“存货”项目,“代销商品款”则在流动负债下单独设一项目――“代销商品款”列示。这样处理的优缺点与第一种意见的优缺点正好相反。第三种意见是附注列示。该观点认为,受托代销商品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理由是代销商品不在受托方资产负债表予以反映,可能导致代销商品成为一种合法的免费的表外筹资方式,这种表外筹资将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而将受托代销商品和代销商品款在受托方的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受托代销商品应在资产负债表单独列示是指将“受托代销商品”与“存货”并列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代销商品款”作为一单独项目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项目中,理由如下:

(1)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关于资产、负债的定义。根据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符合上述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受托代销商品对受托方而言,不拥有所有权,但受托方实质控制,有权销售,同时受托代销商品是一种低风险的销售方式,可以为受托方带来稳定的经济利益。显然它符合资产的定义,也符合确认条件,因此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符合《基本准则》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代销商品款是核算企业接受代销商品的货款,受托方收到代销商品并入库后,受托方对商品负有管理和销售的责任,保管中对短缺和毁损商品负有赔偿责任,售后返还货款的责任,对未售完的商品予以退回的责任。显然代销商品款符合负债的定义,也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因此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2)受托代销商品和代销商品款应单独列示。受托代销商品在法律上不属于受托企业的资产,为与企业自有资产(存货)相区分,应将“受托代销商品”与“存货”并列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代销商品款”作为一单独项目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项目中。这样处理虽然有虚增企业资产和负债之嫌,但能充分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并且更有利于计算有关偿债能力指标。

(3)受托代销业务的大小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企业的信誉和融资能力。当受托代销业务成为企业日常业务,或受托代销业务金额较大时(通过单项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收入总额的比重确定),按照重要性原则,更应该单独列示。

二、受托代销商品账务处理

受托代销商品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实物代销;二是收取手续费。实物代销是指受托方根据市场状况,自行制定商品实际售价销售受托代销商品,赚取售价与接收价之间的差价。收取手续费的受托代销是指受托方按委托方指定的售价销售受托代销商品,受托方只收取委托方的手续费。对受托方受托代销商品的账务处理有两种意见,一是收到代销商品时的分录应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二是应按含税价格入账。对受托代销商品,不管是在资产负债表左右单独列示,还是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内部抵扣或附注列示,笔者认为,在收到代销商品时,核算金额应不含增值税,以便于与其他正常情况下存货(现购赊购商品)的口径保持一致,即不含进项税额。

[例]甲批发企业以实物代销方式,某月代乙企业代销A商品100件,100件A商品不含税接收价为20000元,甲企业当月按每件不含税价240元销售了75件。则甲企业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收到代销商品

借:受托代销商品――乙企业

20000

贷:代销商品款――乙企业

20000

(2)本月销售75件(增值税率为17%),向乙企业发出“代销清单”

借:银行存款

210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60

(3)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乙企业

15000

(4)收到委托方开出的增值税发票

借:代销商品款

1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0

贷:应付账款――乙企业

第5篇: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第二节 风险分析

第三章 企业筹资方式

第一节 企业筹资概述

第二节 权益资金的筹集

第三节 负债资金的筹集

第四章 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

第一节 资金成本

第二节 杠杆原理

第三节 资金结构

第五章 投资概述

第一节 投资的含义与种类

第二节 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

第三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六章 项目投资

第一节 项目投资概述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其计算

第三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第七章 证券投资

第一节 证券投资概述

第二节 债券投资

第三节 股票投资

第四节 基金投资

第八章 营运资金

第一节 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节 现金

第三节 应收账款

第四节 存货

第九章 利润分配

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

第二节 股利政策

第三节 利润分配程序与方案

第四节 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第十章 财务预算

第一节 财务预算的含义与体系

第二节 预算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财务预算的编制

第十一章 财务控制

第一节 财务控制的含义与体系

第二节 财务控制的要素与方式

第三节 责任中心

第四节 责任预算、责任报告与业绩考核

第五节 责任结算与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节 财务分析的方法

第三节 财务指标分析

第四节 财务综合分析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基本要求]

(一)掌握财务、财务管理的概念;

(二)掌握财务活动、财务关系的含义与类型;

(三)掌握财务管理的金融环境;

(四)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

(五)熟悉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

(六)了解财务管理的环节。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二、财务活动

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筹资活动,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

(二)投资活动,企业投资可以分为两类: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

前者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和对外投放资金的过程,后者仅指对外投资。

(三)资金营运活动,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付活动。

(四)分配活动,广义的分配是指企业对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

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净利润的分配。

三、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就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包括: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的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3)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4)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5)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强制和无偿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

一、财务管理环境的概念

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

二、经济环境

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等。

三、法律环境

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形式方面的法规和税收法规。

企业组织形式主要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形式。

税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征纳关系及其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税法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计税依据、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法律责任等。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四、金融环境

财务管理的金融环境主要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利率四个方面。

(一)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各种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

(二)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它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具有法律效力。金融工具一般具有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四个基本特征。

金融工具按其期限不同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前者主要有商业票据、国库券(国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后者主要是股票和债券等。

(三)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含义与要素

金融市场是办理各种票据、有价证券、外汇和金融衍生品买卖,以及同业之间进行货币借贷的场所。

金融市场的要素主要有:市场主体、金融工具、交易价格和组织形式。

2.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期限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即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按证券交易的方式和次数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即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或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3)按金融工具的属性分为基础性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四)利率

1.利率的类型

利率也称利息率,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

利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2)按利率与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的关系,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3)按利率形成机制不同,分为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

2.利率的一般计算公式

利率通常由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和风险收益率三部分构成。利率的一般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是指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不断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为补偿其购买力损失而要求提高的利率;风险收益率包括违约风险收益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和期限风险收益率。其中,违约风险收益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债务人无法按时还本付息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债务人流动不好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期限风险收益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偿债期长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

财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要达到的目的。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种: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是假定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这个目标的主要缺点有:

(1)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2)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4)可能导致短期行为。

(二)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净利润与资本额的比率。每股利润是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这一目标的优点是便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之间的比较。其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这一目标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

(2)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3)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4)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在于,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或股东则希望经营者以较小的享受成本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为了协调这一矛盾,通常可以采用解聘、接收、激励等措施。

解聘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所有者对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未能使企业价值达最大,就解聘经营者。为此,经营者会因为害怕被解聘而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接收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如果经营者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业价值提高,该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相应经营者也会被解聘。为此,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接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价。

激励是指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激励有两种基本方式:

(1)“股票选择权“方式。它是允许经营者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当股票的价格越高于固定价格时,经营者所得的报酬就越多。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大的股票涨价益处,就必然主动采取能够提高股价的行动;

(2)“绩效股“形式。它是公司运用每股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视其业绩大小经营者数量不等的股票作为报酬。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未能达到规定目标时,经营者将部分丧失原先持有“绩效股“。这种方式使经营者不仅为了多得“绩效股“而不断采取措施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而且为了使每股市价最大化,也采取各种措施使股票市价稳定上升。

(二)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1)所有者可能未经债权人同意,要求经营者投资于比债权人约定的风险高的项目,这会增大偿债的风险。

(2)所有者或股东未征得现有债权人同意,而要求经营者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致使旧债券或老债的价值降低。

为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上述矛盾,通常可采用的方式有:限制性借债、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等。

限制性借债是指在借款合同中加入某些限制性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借款的担保条款和借款的信用条件等。

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是指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仅和不给予公司增加放款,从而保护自身的权益。

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

二、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按照财务管理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未来财务活动的内容及指标所进行的具体规划。

四、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所施加的影响或进行的调节。

五、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根据核算资料,运用有关指标和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

[基本要求]

(一)掌握终值与现值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二)掌握年金终值与年金现值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三)掌握折现率、期间和利率的推算方法;

(四)掌握风险的类别和衡量方法;掌握期望值、方差、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的计算;

(五)掌握风险收益的含义与计算;

(六)熟悉风险对策;

(七)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八)了解风险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差额。通常情况下,它相当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这是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终值与现值

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现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俗称本利和,通常记作F。

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通常记作P。

单利计息方式下,利息的计算公式为:I=P·i·n

单利计息方式下,终值的计算公式为:F=P·(1+i·n)

单利现值与单利终值互为逆运算,其计算公式为:

P=F/(1+i·n)

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F=P·(1+i)n

式中(1+i)n简称“复利终值系数“,记作(F/P,i,n)。

复利现值与复利终值互为逆运算,其计算公式为:P=F·(1+i)-n

式中(1+i)-n简称“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

三、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次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通常记作A。

年金按其每次收付款项发生的时点不同,可以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类型。

(一)普通年金

普通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为后付年金。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分式称作“年金终值系数“,记作(F/A,i,n)。

偿债基金是指为了在约定的未来一定时点清偿某笔债务或积聚一定数额的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提取的存款准备金。

偿债基金与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分式称作“偿债基金系数“,记作(A/F,i,n),等于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分式称作“年金现值系数“,记作(P/A,i,n)。

年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约定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资本或清偿所欠债务的金额。

年资本回收额与年金现值互为逆运算,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分式称作“资本回收系数“,记作(A/P,i,n),等于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

(二)即付年金

即付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先付年金。即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的不同。

即付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为:F=A·[(F/A,i,n+1)-1]

即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A·[(P/A,i,n-1)+1]

(三)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发生时间与第一期无关,而是隔若干期(m)后才开始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其计算公式主要有:

P=A·(P/A,i,n)·(P/F,i,m)

P=A·[(P/A,i,m+n)-(P/A,i,m)]

P=A·(F/A,i,n)·(P/F,i,n+m)

(四)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收付的特种年金。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即期限趋于无穷的普通年金。其计算公式为:P=A/i

四、折现率、期间和利率的推算

(一)折现率的推算

对于一次性收付款项,根据其复利终值或现值的计算公式可得出折现率的计算公式为:

永续年金的折现率可以通过其现值计算公式求得:i=A/P

若所求的折现率为i,对应的年金现值系数为α;i1、i2分别为与i相邻的两个折现率,且i1

,则

普通年金折现率的推算公式为:

即付年金折现率的推算可以参照普通年金折现率的推算方法。

(二)期间的推算

若所求的折现期间为n,对应的年金现值系数为、n1、n2分别为相邻的两个折现期间,且n1

(三)利率的换算

当每年复利次数超过一次时,这时的年利率叫作名义利率,而每年只复利一次的利率才是实际利率。

将名义利率调整为实际利率的换算公式为:

i=(1+r/m)m-1

式中:i为实际利率;r为名义利率;m为每年复利次数。

第二节 风险分析

一、风险的概念与类别

(一)风险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风险是对企业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三个要素所构成。

(二)风险的类别

1.按照风险损害的对象,可分为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2.按照风险导致的后果,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3.按照风险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4.按照风险能否被分散,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5.按照风险的起源与影响,可分为基本风险与特定风险(或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企业特定风险又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风险衡量

(一)概率

概率是用百分数或小数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及出现结果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将随机事件各种可能的结果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同时列出各种结果出现的相应概率,这一完整的描述称为概率分布。概率分布可分为离散型分布与连续型分布两种类型。

(二)期望值

期望值是一个概率分布中的所有可能结果,以各自相对应的概率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

(三)离散程度

离散程度是用以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表示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主要有方差、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等。

1.方差

方差是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与期望值之间的离散程度的一个数值,其计算公式为:

2.标准离差

标准离差是反映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结果对期望值的偏离程度的一个数值。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是以绝对数来衡量待决策方案的风险,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风险越大;相反,标准离差越小,风险越小。标准离差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绝对数,只适用于相同期望值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

3.标准差率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与期望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是以相对数来衡量待决策方案的风险,一般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相反,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标准离差率指标的适用范围较广,尤其适用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

三、风险收益率

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的收益率。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和标准离差率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RR=b·V

式中:RR为风险收益率;b为风险价值系数;V为标准离差率。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投资的总收益率(R)为:

R=RF+RR=RF+b·V

上式中,R为投资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其中无风险收益率RF可用加上通货膨胀溢价的时间价值来确定。在财务管理实务中,一般把短期政府债券(如短期国库券)的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

四、风险对策

(一)规避风险

当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收益予以抵消时,应当放弃该项目,以规避风险。例如,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放弃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投资项目。

(二)减少风险

减少风险主要有两方面意思:一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减少风险的常用方法有:进行准确的预测;对决策进行多方案优选和相机替代;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政策信息;在发展新产品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多品种的投资以分散风险。

(三)转移风险

对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的项目,企业应以一定代价,采取某种方式转移风险。如向保险公司投保;采取合资、联营、联合开发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通过技术转让、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

(四)接受风险

接受风险包括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两种。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第三章 企业筹资方式

[基本要求]

(一)掌握筹资的分类;掌握筹资的渠道与方式;

(二)掌握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的销售额比率法、直线回归法和高低点法;

(三)掌握吸收直接投资的含义和优缺点;

(四)掌握普通股的含义、特征与分类、普通股的价值与价格,普通股的权利,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五)掌握优先股的性质、动机与分类、优先股的权利和优缺点;

(六)掌握认股权证的含义、特征、种类、要素、价值与作用;

(七)掌握银行借款的种类、与借款有关的信用条件、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和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八)掌握债券的含义与特征、债券的基本要素、债券的种类、债券的发行与偿还、债券筹资的优缺点;掌握可转换债券的性质、基本要素和优缺点;

(九)掌握融资租赁的含义、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融资租赁的形式与程序、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

(十)掌握商业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条件、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利用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缺点;

(十一)掌握杠杆收购的含义、利用杠杆收购筹资的特点;

(十二)熟悉筹资的含义与动机;

(十三)熟悉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与出资方式;

(十四)熟悉银行借款的程序;

(十五)熟悉普通股的发行与上市要求;

(十六)了解筹资的基本原则;

(十七)了解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定性预测法。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企业筹资概述

一、企业筹资的含义与动机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

企业筹资的动机可分为四类:设立筹资、扩张筹资、偿债筹资和混合筹资。

二、筹资的分类

1.按照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分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

2.按照是否通过金融机构,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

3.按照资金的取得方式不同,分为内源筹资和外源筹资。

4.按照筹资的结果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得以反映,分为表内筹资和表外筹资。

5.按照所筹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分为短期资金筹集与长期资金筹集。

三、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

筹资渠道是指客观存在的筹措资金的来源方向与通道。我国企业目前的筹资渠道主要包括:

(1)银行信贷资金;

(2)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3)其他企业资金;

(4)居民个人资金;

(5)国家财政资金;

(6)企业自留资金。

筹资方式是指可供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选用的具体筹资形式,主要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向银行借款、利用商业信用、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利用留存收益和杠杆收购等。

四、筹资原则

企业筹资必须遵循“规模适当、筹措及时、来源合理和方式经济“等基本原则。

五、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

企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可以采用定性预测法、比率预测法和资金习性预测法。

(一)定性预测法

定性预测法是指利用直观的资料,依靠个人的经验和主观分析、判断能力,对未来资金需要量作出预测。

(二)比率预测法

比率预测法是依据有关财务比率与资金需要量之间的关系预测资金需要量的方法。常用的比率预测法是销售额比率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A为随销售变化的资产(变动资产);B为随销售变化的负债(变动负债);S1为基期销售额;S2为预测期销售额;ΔS为销售的变动额;P为销售净利率;E为收益留存比率;为单位销售额所需的资产数量,即变动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为单位销售额所产生的自然负债数量,即变动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三)资金习性预测法

资金习性预测法是根据资金习性预测未来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所谓资金习性,是指资金变动与产销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按照资金习性可将资金分为不变资金、变动资金和半变动资金。

资金习性预测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资金占用总额同产销量的关系来预测资金需要量;另一种是采用先分项后汇总的方式预测资金需要量。

设产销量为自变量x,资金占用量为因变量y,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y=a+bx

式中:a为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变动资金,其数值可采用高低点法或回归直线法求得。

高低点法的计算公式为:

a=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最高销售收入

或:a

=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最低销售收入

回归直线法的计算公式为:

或:

式中,yi为第i期的资金占用量;xi为第i期的产销量。

第二节 权益资金的筹集

一、吸收直接投资

(一)吸收直接投资的含义与种类

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包括:吸收国家投资、吸收法人投资和吸收个人投资。

(二)吸收直接投资中的出资方式

吸收直接投资中的出资方式主要包括:以现金出资、以实物出资、以工业产权出资和以土地使用权出资等。

(三)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

缺点:资金成本较高;容易分散企业控制权。

二、发行普通股

(一)股票的含义、特征与分类

1.股票的含义与特征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利的一种可转让的书面凭证。股票作为一种筹资工具,具有法定性、收益性、风险性、参与性、无限期性、可转让性和价格波动性等特点。

2.股票的分类

按股东权利和义务的不同,可将股票分为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按股票票面是否记名,可将股票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按股票票面有无金额,可将股票分为有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按股票发行时间的先后,可将股票分为始发股和新发股;按发行对象和上市地区,可将股票分为A股、B股、H股和N股等。

(二)股票价值、股票价格与股价指数

1.股票价值

股票的价值有票面价值、账面价值、清算价值和市场价值。

2.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股票价格就是股票交易价格。广义的股票价格则包括股票的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两种形式。股票交易价格具有事先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性特点。

3.股价指数

股价指数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得出的数值。他是用以表示多种股票平均价格水平及其变动并衡量股市行情的指标。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有简单算术平均法、综合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加权综合法等。

(三)普通股股东的权利

普通股股东的权利包括:

(1)公司管理权,包括投票权、查账权和阻止越权经营的权利;

(2)分享盈余权;

(3)出让股份权;

(4)优先认股权;

(5)剩余财产要求权。

(四)股票发行

1.股票发行条件

股票发行分为新设发行、改组发行和增资发行等形式。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必须符合《证券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的发行条件。

2.股票发行程序

股票发行的基本程序如下:作出新股发行决议;做好新股发行准备;提出发行股票申请;提交有关机构审核;签署股票承销协议;公布招股说明书;按规定程序招股;认股人缴纳股款;向认股人交割股票等。

3.股票发行价格

股票的发行价格有等价、时价和中间价。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行股票不准折价发行。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市盈率法、净资产倍率法、竞价确定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等。

(五)股票上市

股票上市指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经批准在证券交易所进行挂牌交易。

公司股票上市的好处主要有:

(1)有助于改善财务状况;

(2)便于利用股票收购其他公司;

(3)利用股票市场客观评价企业;

(4)利用股票可激励职员;

(5)提高公司知名度,吸引更多顾客。

公司股票上市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1)使公司失去隐私权;

(2)限制经理人员操作的自由度;

(3)公开上市需要很高的费用。

(六)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

(1)没有固定利息负担;

(2)没有固定到期日,也不用偿还;

(3)筹资风险小;

(4)能提高公司的信誉;

(5)筹资限制少。

缺点:

(1)资金成本较高;

(2)容易分散控制权。

三、发行优先股

(一)优先股的性质

优先股是一种特别股票,它虽然属于自有资金但却兼有债券的某些性质。

(二)发行优先股的动机

企业发行优先股的动机包括:防止股权分散化;调剂现金余缺;改善资本结构;维持举债能力。

(三)优先股的种类

按不同标准,可对优先股作不同分类。

1.按股利能否累积,可分为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

累积优先股是指在任何营业年度内未支付的股利可累积起来,由以后营业年度的盈利-

起支付的优先股股票。一般而言,一个公司只有把所欠的优先股股利全部支付以后,才能支付普通股股利。

非累积优先股是仅按当年利润分取股利。如果本年度的盈利不足以支付全部优先股股利,对所积欠的部分,公司不予累积计算,优先股股东也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后年度中予以补发。

2.按是否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可分位可转换优先股与不可转换优先股

可转换优先股是股东可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把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的股票。转换的比例是事先确

定的,其数值大小取决于优先股与普通股的现行价格。

不可转换优先股是指不能转换成普通股的股票。不可转换优先股只能获得固定股利报酬,而不能获得

转换收益。

3.按能否参与剩余利润分配,可分为参与优先股和非参与优先股

参与优先股是指不仅能取得固定股利,还有权与普通股一同参与利润分配的股票。根据参与利润分配

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全部参与分配的优先股和部分参与分配的优先股。前者表现为优先股股东有权与普通股股东共同等额分享本期剩余利润,后者则表现为优先股股东有权按规定额度与普通股股东共同参与利润分配,超过规定额度部分的利润,归普通股股东所有。

非参与优先股是指不能参与剩余利润分配,只能取得固定股利的优先股。

4.按是否有赎回优先股票的权利,可分为可赎回优先股和不可赎回优先股

可赎回优先股又称为可收回优先股,是指股份公司可以按一定价格收回的优先股票。在发行这种股票时,一般都附有收回条款,并规定了赎回该股票的价格。此价格一般略高于股票的面值。至于是否收回,在什么时候收回,则由发行股票的公司来决定。

不可赎回优先股是指不能收回的优先股股票。因为优先股都有固定股利,所以,不可赎回优先股一经发行,便会成为一项永久性的财务负担。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优先股均是可赎回优先股。

(四)优先股的权利

优先股股东的权利包括:优先分配股利权;优先分配剩余财产权;部分管理权。

(五)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没有固定到日期,不用偿还本金;股利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弹性;有利于提高公司信誉。

缺点:筹资成本高;筹资限制多;财务负担重。

四、发行认股权证

(一)认股权证的含义与特点

认股权证是由股份公司发行的,能够按特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内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股票的选择权凭证。

认股权证的特点:

(1)认股权证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手段,对于公司发行新债券或优先股股票具有促销作用。

(2)持有人在认股之前,既不拥有债权也不拥有股权,只拥有股票认购权。

(3)用认股权证购买普通股票,其价格一般低于市价。

(二)认股权证的种类

1.按允许购买的期限长短,分为长期认股权证与短期认股权证。

2.按认股权证的发行方式不同,分为单独发行认股权证与附带发行认股权证。

(三)认股权证的基本要素

认股权证的基本要素包括:

(1)认购数量;

(2)认购价格;

(3)认购期限;

(4)赎回条款。

(四)认股权证的价值

认股权证的价值有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之分。其理论价值可用下式计算:

认股权证理论价值=(普通股市场价格-普通股认购价格)×认股权证换股比率

影响认股权证理论价值的主要因素有:

(1)换股比率;

(2)普通股市价;

(3)执行价格;

(4)剩余有效期间。

认股权证的实际价值是认股权证在证券市场上的市场价格或售价。认股权证的实际价值大于理论价值的部分称为超理论价值的溢价。

(五)认股权证的作用

1.为公司筹集额外现金。

2.促进其他筹资方式的运用。

第三节 负债资金的筹集

负债资金的筹集主要包括向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利用商业信用和杠杆收购等。

一、向银行借款

(一)银行借款的分类

按不同标准可将银行借款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借款;信用借款、担保借款和票据贴现;政策性银行借款和商业银行借款。

(二)银行借款筹资的程序

银行借款筹资的一般程序是:企业提出借款申请,填写《借款申请书》;银行审查借款申请;双方签订借款合同;企业取得贷款;企业还本付息。

(三)与银行借款有关的信用条件

银行发放贷款时,往往涉及以下信用条款:

1.信贷额度

信贷额度亦即贷款限额,是借款人与银行在协议中规定的允许借款人借款的最高限额。如借款人超过规定限额继续向银行借款,银行则停止办理。此外,如果企业信誉恶化,即使银行曾经同意按信贷额提供贷款,企业也可能因银行终止放贷而得不到借款。

2.周转信贷协定

周转信贷协定是银行从法律上承诺向企业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在协定的有效期内,只要企业借款总额未超过最高限额,银行必须满足企业任何时候提出的借款要求。企业享用周转协定,通常要对贷款限额的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

3.补偿性余额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的一定百分比(通常为10%~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补偿性余额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损失;但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4.借款抵押

银行向财务风险较大、信誉不好的企业发放贷款,往往需要有抵押品担保,以减少自己蒙受损失的风险。借款的抵押品通常是借款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股票、债券以及房屋等。银行接受抵押品后,将根据抵押品的账面价值决定贷款金额,一般为抵押品账面价值的30%至50%。这一比率的高低取决于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和银行的风险偏好。抵押借款的资金成本通常高于非抵押借款,这是因为银行主要向信誉好的客户提供非抵押贷款,而将抵押贷款视为一种风险贷款,因而收取较高的利息;此外,银行管理抵押贷款比管理非抵押贷款更为困难,为此往往另外收取手续费。企业取得抵押借款还会限制其抵押财产的使用和将来的借款能力。

5.偿还条件

无论何种借款,一般都会规定还款的期限。根据我国金融制度的规定,贷款到期后仍无能力偿还的,视为逾期贷款,银行要照章加收逾期罚息。贷款的偿还有到期一次偿还和在贷款期内定期等额偿还两种方式。一般来说,企业不希望采用后种方式,因为这会提高贷款的实际利率;而银行则不希望采用前种方式,因为这会加重企业还款时的财务负担,增加企业的拒付风险,同时会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6.以实际交易为贷款条件

当企业发生经营性临时资金需求,向银行申请贷款以求解决时,银行则以企业将要进行的实际交易为贷款基础,单独立项,单独审批,最后做出决定并确定贷款的相应条件和信用保证。如某承包商因完成某项承包任务缺少资金而向银行借款,当他收到委托承包者付款时,立即归还此笔借款。对这种一次性借款,银行要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经营情况进行个别评价,然后才能确定贷款的利息率、期限和数量。

(四)银行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

1.利随本清法

利随本清法又称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借款的名义利率等于其实际利率。

2.贴现法

贴现法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再偿还全部本金的一种计息方法。贴现法的实际贷款利率公式为:

(五)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好。

缺点:财务风险较大;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额有限。

二、发行公司债券

(一)债券的含义与特征

债券是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

公司债券与股票的区别有:

(1)债券是债务凭证,股票是所有权凭证;

(2)债券是固定收益证券,股票多为变动收益证券;

(3)债券风险较小,股票风险较大;

(4)债券到期必须还本付息,股票一般不退还股本;

(5)债券在剩余财产分配中优先于股票。

(二)债券的基本要素

债券的基本要素包括面值、票面利率、债券期限和发行价格等。

(三)债券的的种类

债券可按以下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有无抵押担保分类

按有无抵押担保,可将债券分为信用债券、抵押债券和担保债券。

(1)信用债券。信用债券包括无担保债券和附属信用债券。无担保债券是仅凭债券发行者的信用发行的、没有抵押品作抵押或担保人作担保的债券;附属信用债券是对债券发行者的普通资产和收益拥有次级要求权的信用债券。企业发行信用债券往往有许多限制条件,这些限制条件中最重要的称为反抵押条款,即禁止企业将其财产抵押给其他债权人。由于这种债券没有具体财产做抵押,因此,只有历史悠久,信誉良好的公司才能发行这种债券。

(2)抵押债券。抵押债券是指以一定抵押品作抵押而发行的债券。当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债券时,债权人可将抵押品拍卖以获取资金。抵押债券按抵押物品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动产抵押债券、设备抵押债券和证券抵押债券。

(3)担保债券。担保债券是指由一定保证人作担保而发行的债券。当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债券时,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偿还。保证人应是符合《担保法》的企业法人,且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净资产不能抵于被保证人拟发行债券的本息;

②近三年连续盈利,且有良好的业绩前景;

③不涉及改组、解散等事宜或重大诉讼案件;④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2.按债券是否记名分类

根据债券的票面上是否记名,可以将债券分成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1)记名债券,是指在券面上注明债权人姓名或名称,同时在发行公司的债权人名册上进行登记的债券。转让记名债券时,除要交付债券外,还要在债券上背书和在公司债权人名册上更换债权人姓名或名称。投资者须凭印鉴领取本息。这种债券的优点是比较安全,缺点是转让时手续复杂。

(2)无记名债券,是指债券票面未注明债权人姓名或名称,也不用在债权人名册上登记债权人姓名或名称的债券。无记名债券在转让同时随即生效,无需背书,因而比较方便。

3.债券的其他分类

除按上述几种标准分类外,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债券,这些债券主要有:

(1)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按规定的价格或一定比例,由持有人自由地选择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

(2)零票面利率债券。零票面利率债券是指票面利率为零或票面上不标明利息,按面值折价出售,到期按面值归还本金的债券。债券的面值与买价的差异就是投资人的收益。

(3)浮动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是指利息率随基本利率(一般是国库券利率或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变动而变动的债券。发行浮动利率债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

(4)收益债券。收益债券是指在企业不盈利时,可暂时不付利息,而到获利时支付累积利息的债券。

(四)债券的发行

1.债券的发行条件

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符合《公司法》、《证券法》规定的有关条件。

2.债券的发行价格

债券的发行价格有三种:等价、折价和溢价。在按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情况下,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如果企业发行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则其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债券发行价格=M·(1+i2·n)·(P/F,i1,n)

式中:M为票面金额;n为债券期限;i1为市场利率;i2为票面利率。

(五)债券的还本付息

1.债券的偿还

债券偿还时间按其实际发生与规定的到期日之间的关系,分为到期偿还、提前偿还与滞后偿还三类。

(1)到期偿还

到期偿还是指当债券到期后还清债券所载明的义务,又包括分批偿还和一次偿还两种。

(2)提前偿还

提前偿还又称提前赎回或收回,是指在债券尚未到期之前就予以偿还。只有在企业发行债券的契约中明确规定了有关允许提前偿还的条款,企业才可以进行此项操作。提前偿还所支付的价格通常要高于债券的面值,并随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浙下降。具有提前偿还条款的债券可使企业融资有较大的弹性。当企业资金有结余时,可提前赎回债券;当预测利率下降时,也可提前赎回债券,而后以较低的利率来发行新债券。

赎回有三种形式:强制性赎回、通知赎回和选择性赎回。

①强制性赎回,又有偿债基金和赎债基金两种形式。

偿债基金主要是为分期偿还未到期债券而设。它要求发行人在债券到期前陆续偿还债务,因而缩短了债务的有效期限,同时分散了还本付息的压力,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违约的风险。但另一方面,在市场看好时(如市场价格高于面值),强制性赎回使投资人遭受损失,举债公司要给予补偿,通常的办法是提高赎回价格。

赎债基金同样是举债人为提前偿还债券设立的基金,与偿债基金不同的是,赎债基金是债券持有人强制举债公司收回债券。赎债基金只能从二级市场上购回自己的债券,其主要任务是支持自己的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

②通知赎回是指举债公司在到期日前准备赎回债券时,要提前一段时间向债券持有人发出赎债通知,告知赎回债券的日期和条件。债券持有人的这种权利称为提前售回优先权。

③选择性赎回是指举债公司有选择债券到期前赎回全部或部分债券的权利。选择性赎回的利息率略高于其他同类债券。

通知赎回中对于债券持有人,还有一种提前售回选择权,指债券持有人有权选择在债券到期前某一或某几个指定日期、按指定价格把债券售回举债公司,这和选择性赎回的选择主体正好相反。

(3)滞后偿还

债券在到期日之后偿还叫滞后偿还。这种偿还条款一般在发行时便定立,主要是给予持有人延长持有债券的选择权。滞后偿还有转期和转换两种形式。

①转期:指将较早到期的债券换成到期日较晚的债券,实际上是将债务的期限延长。常用的办法有两种:直接以新债券兑换旧债券;用发行新债券得到的资金来赎回旧债券。

②转换:通常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债券可以按一定的条件转换成本公司的股票。

2.债券的付息

债券的付息主要表现在利息率的确定、付息频率和付息方式三个方面。利息率的确定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形式。债券付息频率主要有按年付息、按半年付息、按季付息或按月付息和一次性付息(利随本清、贴现发行)五种。付息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现金、支票或汇款的方式;一种是息票债券的方式。

(六)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相对股票筹资而言,债券筹资的优点有:资金成本较低;保证控制权;具有财务杠杆作用。缺点:筹资风险高;限制条件多;筹资额有限。

(七)可转换债券

1.可转换债券的性质

可转换债券赋予持有者一种特殊的选择权,即按事先约定在一定时间内将其转换为公司股票的选择权,在转换权行使之前属于公司的债务资本,权利行使之后则成为发行公司的所有权资本。

2.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

(1)基准股票。又称相关股票,即可转换债券的标的物,一般是发行公司的普通股。

(2)票面利率。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债券,因为其持有人有一种特殊的选择权。

(3)转换价格。转换价格是指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期内转换成普通股的每股价格。转换价格一般高于发行当时相关股票价格的10%~30%,在转换期内,随着股票分割或股利分配要调整其转换价格。

(4)转换比率。转换比率是指每份可转换债券可转换成普通股的股数。

(5)转换期限。转换期限是指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的起始日至结束日。一般有两种规定:一种是发行公司制定一个特定的转换期限;另一种是不限制转换的具体期限。

3.可转换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

(1)可转换为普通股,有利于稳定股票市价;

(2)利率低于普通债券,可节约利息支出;

(3)可增强筹资灵活性。

缺点:

(1)若股价低迷,面临兑付债券本金的压力;

(2)存在回售风险。

三、融资租赁

(一)融资租赁的含义

租赁是指出租人在承租人给予一定收益的条件下,授予承租人在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和使用财产权利的一种契约性行为。

融资租赁也称为资本租赁或财务租赁,是区别于经营租赁的一种长期租赁形式。

(二)融资租赁的形式

融资租赁包括售后租回、直接租赁和杠杆租赁三种形式。

1.售后租回,是指企业根据协议,将某资产卖给出租人,再将其租回使用。采用这种租赁形式,出售资产的企业可得到相当于售价的一笔资金,同时仍然可以使用资产。当然,在此期间,该企业要支付租金,并失去了财产所有权。从事售后租回的出租人为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

2.直接租赁,是指承租人直接向出租人租入所需要的资产,并付出租金。直接租赁的出租人主要是制造厂商、租赁公司。

3.杠杆租赁。此种租赁方式涉及承租人、出租人和资金出借者三方当事人。从承租人的角度来看,这种租赁与其他租赁形式并无区别,同样是按合同的规定,在基本租赁期内定期支付定额租金,取得资产的使用权。但对出租人却不同,出租人只出购买资产所需的部分资金(如30%),作为自己的投资;另外以该资产作为担保向资金出借者借入其余资金(如70%)。因此,它既是出租人又是借款人,同时拥有对资产的所有权,既收取租金又要偿付债务。如果出租人不能按期偿还借款,那么资产的所有权就要转归资金出借者。

(三)融资租赁的程序

融资租赁的程序是:

(1)选择租赁公司;

(2)办理租赁委托;

(3)签订购货协议;

(4)签订租赁合同;

(5)办理验货与投保;

(6)支付租金;

(7)处理租赁期满的设备。

(四)融资租赁的租金

1.融资租赁租金的构成

融资租赁租金包括设备价款和租息两部分,租息又可分为租赁公司的融资成本、租赁手续费等。

2.融资租赁租金的支付形式

租金通常采用分次支付的方式,具体类型有:

(1)按支付间隔期的长短,可以分为年付、半年付、季付和月付等方式。

(2)按支付时期先后,可以分为先付租金和后付租金两种。

(3)按每期支付金额,可以分为等额支付和不等额支付两种。

3.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方法

(1)后付租金的计算。根据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公式,可得出后付租金方式下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数额的计算公式:A=P/(P/A,i,n)

(2)先付租金的计算。根据即付年金的现值公式,可得出先付等额租金的计算公式:

A=P/[(P/A,i,n-1)+1]

(五)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融资速度快;限制条款少;设备淘汰风险小;财务风险小;税收负担轻等。

缺点:资金成本较高,固定租金负担重。

四、利用商业信用

(一)商业信用的含义与形式

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其形式主要有赊购商品、预收货款和商业汇票。

(二)商业信用条件

商业信用条件是销货人对付款时间和现金折扣所作的具体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预收货款;延期付款,但不涉及现金折扣;延期付款,但早付款可享受现金折扣。

(三)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

如果购货方放弃现金折扣,就可能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四)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缺点

采用商业信用筹资非常方便,而且筹资成本相对较低,限制条件较少,但其期限一般较短。

五、杠杆收购筹资

(一)杠杆收购筹资的含义

杠杆收购筹资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筹资活动。

(二)杠杆收购筹资的优缺点

杠杆收购筹资的特点:

(1)杠杆收购筹资的财务杠杆比率非常高;

(2)以杠杆筹资方式进行企业兼并、改组,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

(3)对于银行而言,贷款的安全性保障程度高;

(4)筹资企业利用杠杆收购筹资有时还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益,即所收购企业的资产增值;

(5)杠杆收购可以充分调动参股者的积极性,提高投资者的收益能力。

第四章 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

[基本要求]

(一)掌握个别资金成本的一般计算公式、掌握债券成本、银行借款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方法;

(二)掌握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和资金边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三)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计量方法;

(四)掌握资金结构理论;

(五)掌握最优资金结构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比较资金成本法、公司价值分析法;

(六)熟悉成本按习性分类的方法;

(七)熟悉资金结构的调整;

(八)熟悉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九)熟悉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以及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十)了解资金成本的概念与作用;

(十一)了解资金结构的概念;

(十二)了解影响资金结构的因素。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资金成本

一、资金成本的概念与作用

(一)资金成本的概念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用资费用筹资费用和两部分。

用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因使用资金而付出的费用,如股利和利息。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过程中为获取资金而付出的费用,如证券发行费。

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二)资金成本的作用

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

(1)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重要因素;

(2)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基本依据;

(3)资金成本是企业选用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

(4)资金成本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主要参数。

资金成本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

(1)在利用净现值指标进行投资决策时,常以资金成本作为折现率;

(2)在利用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决策时,一般以资金成本作为基准收益率。

二、个别资金成本

个别资金成本是指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包括债券成本、银行借款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前二者可统称为负债资金成本,后三者统称为权益资金成本。

1.债券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2.银行借款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3.优先股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4.普通股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三种:股利折现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无风险利率加风险溢价法。

在每年股利固定的情况下,采用股利折现模型计算普通股成本的公式为:

在股利增长率固定的情况下,采用股利折现模型计算普通股成本的公式为:

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普通股成本的公式为:

Kc=Rf+β·(Rm-Rf)

式中:Kc为普通股成本;Rf为无风险利率;β为某公司股票收益相对于市场投资组合期望收益率的变动幅度。

用无风险利率加风险溢价法计算普通股股票筹资的资金成本公式为:

Kc=Rf+Rp

式中,Rp为风险溢价。

5.

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需分普通股股利固定和普通股股利逐年固定增长两种情况:

在普通股股利固定的情况下,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在普通股股利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指分别以各种资金成本为基础,以各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为权数计算出来的综合资金成本。它是综合反映资金成本总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四、资金的边际成本

资金的边际成本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

计算确定资金边际成本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确定最优资金结构;

(2)确定各种方式的资金成本;

(3)计算筹资总额分界点;

(4)计算资金的边际成本。

第二节 杠杆原理

一、杠杆效应的含义

财务中的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三种形式。

二、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

(一)成本习性及分类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如产量、销量或产销量)之间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成本按习性可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属于固定成本的主要有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单位固定成本将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浙变小。

固定成本还可进一步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两类:

(1)约束性固定成本,属于企业“经营能力“成本,是企业为维持一定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如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长期租赁费等。企业的经营能力一经形成,在短期内很难有重大改变,因而这部分成本具有很大的约束性。

(2)酌量性固定成本,属于企业“经营方针“成本,是企业根据经营方针确定的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成本,如广告费、与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

应当指出的是,固定成本总额只是在一定时期和业务量的一定范围(通常称为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都属于变动成本,但产品单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将保持不变。

与固定成本相同,变动成本也存在相关范围。

3.混合成本

有些成本虽然也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成同比例变动,这类成本称为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按其与业务量的关系又可分为半变动成本和半固定成本。

(1)半变动成本。它通常有一个初始量,类似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产量的增长而增长,又类似于变动成本。

(2)半固定成本。这类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呈阶梯型增长,产量在一定限度内,这种成本不变,当产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后,这种成本就跳跃到一个新水平。

总成本习性模型为:y=a+bx

其中,y指总成本,a指固定成本,b指单位变动成本,x指业务量(如产销量,这里假定产量与销量相等,下同)。

(二)边际贡献及其计算

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计算公式为: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单位边际贡献×产销量

(三)息税前利润及其计算

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支付利息和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三、经营杠杆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二)经营杠杆的计量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三)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其关系可表示为:

四、财务杠杆

(一)财务杠杆的含义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为:

对于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五、复合杠杆

(一)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二)复合杠杆的计量

对复合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或复合杠杆度。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其计算公式为:

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三)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由于复合杠杆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复合风险。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

第三节 资金结构

一、资金结构概述

(一)资金结构的概念

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金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金结构是指长期资金结构;广义的资金结构是指全部资金(包括长期资金、短期资金)的结构。本章所指资金结构是指狭义的资金结构。

(二)影响资金结构的因素

影响资金结构的因素包括:

(1)企业财务状况;

(2)企业资产结构;

(3)企业产品销售情况;

(4)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

(5)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

(6)行业因素;

(7)所得税税率的高低;

(8)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等。

(三)资金结构理论

资金结构理论包括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传统折衷理论、MM理论、平衡理论、理论和等级筹资理论等。

1.净收益理论

该理论认为,由于债务成本一般较低,所以,负债程度越高,综合资金成本越低,企业价值越大。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将达到最大。

2.净营业收益理论

该理论认为,资金结构与企业的价值无关,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关键要素是企业的净营业收益。不论企业的财务杠杆程度如何,其整体的资金成本不变,因而不存在最佳资金结构。

3.传统折衷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尽管会导致权益成本上升,但在一定范围内并不会完全抵消利用成本较低的债务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会使综合资金成本下降、企业价值上升;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综合资金成本又会上升。综合资金成本由下降变为上升的转折点,资金结构达到最优。

4.MM理论

MM理论认为,在没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的价值不受有无负债及负债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存在所得税及税额庇护利益,企业价值会随负债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股东也可获得更多好处。于是,负债越多,企业价值也会越大。

5.平衡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负债程度较低时,企业价值因税额庇护利益的存在会随负债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当负债达到一定界限时,负债税额庇护利益开始为财务危机成本所抵消。当边际负债税额庇护利益等于边际财务危机成本时,企业价值最大,资金结构最优。

6.理论

理论认为,债权筹资能够促使经理多努力工作,少个人享受,并且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从而降低由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成本;但是,负债筹资可能导致另一种成本,即企业接受债权人监督而产生的成本。均衡的企业所有权结构是由股权成本和债权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来决定的。

7.等级筹资理论

由于企业所得税的节税利益,负债筹资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即负债越多,企业价值增加越多,这是负债的第一种效应;但是,财务危机成本期望值的现值和成本的现值会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即负债越多,企业价值减少额越大,这是负债的第二种效应。由于上述两种效应相抵消,企业应适度负债。最后,由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企业需要保留一定的负债容量以便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来临时可发行债券,避免以太高的成本发行新股。

从成熟的证券市场来看,企业的筹资优序模式首先是内部筹资,其次是借款、发行债券、可转换债券,最后是发行新股筹资。

二、最佳资金结构的确定

最佳资金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确定最佳资金结构的方法有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比较资金成本法和公司价值分析法。

(一)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又称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EBIT-EPS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资金结构与每股利润之间的关系,计算各种筹资方案的每股利润的无差别点,进而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的方法。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处的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处的息税前利润;I1,I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的年利息;D1,D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的优先股股利;N1,N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的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如公司没有发行优先股,上式可简化为:

这种方法只考虑了资金结构对每股利润的影响,并假定每股利润最大,股票价格也就最高。最佳资金结构亦即每股利润最大的资金结构。

(二)比较资金成本法

比较资金成本法,是通过计算各方案加权平均的资金成本,并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最佳资金结构的方法。最佳资金结构亦即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资金结构。

(三)公司价值分析法

公司价值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资金结构下公司的市场总价值来确定最佳资金结构的方法。最佳资金结构亦即公司市场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

公司的市场总价值=股票的总价值+债券的价值

为简化起见,假定债券的市场价值等于其面值。股票市场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五、资金结构的调整

企业调整资金结构的方法有:

(一)存量调整

其方法主要有:债转股、股转债;增发新股偿还债务;调整现有负债结构;调整权益资金结构。

(二)增量调整

其主要途径是从外部取得增量资本,如发行新债、举借新贷款、进行融资租赁、发行新股票等。

(三)减量调整

其主要途径有提前归还借款,收回发行在外的可提前收回债券,股票回购减少公司股本,进行企业分立等。

第五章

[基本要求]

(一)掌握投资的含义与动机

(二)掌握企业投资的种类及各类投资的主要特征

(三)掌握投资收益的类型和必要投资收益的计算公式

(四)掌握由两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总风险的计算及评价;掌握投资组合的总风险的构成内容及其在风险分散中的变动规律

(五)掌握投资组合的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的计算

(六)熟悉导致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七)熟悉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计算方法;熟悉投资组合风险的分散化的意义及方法

(八)了解投机与投资的关系;了解投机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九)了解投资风险和投资组合的定义;了解协方差和相关系数在投资组合风险分析中的作用

(十)了解单项资产的系数的意义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投资的含义与种类

一、投资的定义

投资是指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使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机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等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从特定企业角度看,投资就是企业为获取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

二、投资的动机

企业投资的动机包括行为动机、经济动机和战略动机三个层次;按其功能可以划分为获利动机、扩张动机、分散风险动机和控制动机等类型。

三、投机与投资的关系

投机是一种承担特殊风险获取特殊收益的行为。

投机是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两者的目的基本一致;两者的未来收益都带有不确定性,都包含有风险因素,都要承担本金损失的危险。

投机与投资在行为期限的长短、利益着眼点、承担风险的大小和交易的方式等方面有所区别。

在经济生活中,投机能起到导向、平衡、动力、保护等积极作用。

过度投机或违法投机存在不利于社会安定、造成市场混乱和形成泡沫经济等消极作用。

四、投资的分类

(一)按照投入行为的介入程度不同,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二)按照投资对象的不同,分为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

(三)按照投入的领域不同,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四)按经营目标的不同,分为盈利性投资和政策性投资;

(五)按照投资的方向不同,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六)按照投资的内容不同,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房地产投资、有价证券投资、期货与期权投资、信托投资、保险投资等多种形式。

第二节

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

一、投资风险的含义

投资风险是指由于投资活动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使得实际投资出现不利结果的可能性。

导致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投资成本的不确定性、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因金融市场变化所导致的购买力风险和利率风险、政治风险和自然灾害,以及投资决策失误等多个方面。

二、投资收益的含义

投资收益又称投资报酬,是指投资者从投资中获取的补偿,包括:期望投资收益、实际投资收益、无风险收益和必要投资收益等类型。其中,期望投资收益是指在投资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按估计的各种可能收益水平及其发生的概率计算的加权平均数;实际投资收益则是指特定投资项目具体实施之后,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真实收益,又称真实投资收益;无风险收益等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通货膨胀补贴(又称通货膨胀贴水)之和;必要投资收益等于无风险收益与风险收益之和,计算公式如下: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资金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贴(率)+风险收益(率)

三、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的计算

投资者同时以两个或两个以上资产作为投资对象而发生的投资,就是投资组合。如果同时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价证券作为投资对象,称为证券组合。

(一)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就是组成投资组合的各种投资项目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其权数等于各种投资项目在整个投资组合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其公式为:

式中,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Wj为投资于第j项资产的资金占总投资额的比例;为投资于第j项资产的期望收益率;m为投资组合中不同投资项目的总数。

(二)两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风险

1.协方差

协方差是一个用于测量投资组合中某一具体投资项目相对于另一投资项目风险的统计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Cov(R1,R2)为投资于两种资产收益率的协方差,R1i为在第i种投资结构下投资于第一种资产的投资收益率,为投资于第一种资产的期望投资收益率,R2i为在第i种投资结构下投资于第二种资产的投资收益率,R2为投资于第二种资产的期望投资收益率,n为不同投资组合的种类数。

当协方差为正值时,表示两种资产的收益率呈同方向变动;协方差为负值时,表示两种资产的收益率呈相反方向变化。

2.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协方差与两个投资方案投资收益标准差之积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第一种和第二种投资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投资于第一种资产和投资于第二种资产的收益率的标准离差。

相关系数总是在-1到+1之间的范围内变动,-1代表完全负相关,+1代表完全正相关,0则表示不相关。

3.两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总风险

投资组合的总风险由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方差和标准离差来衡量。由两种资产组合而成的投资组合收益率方差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VP为投资组合的方差,W1,W2分别为第一、二项资产在总投资额中所占的比重。

由两种资产组合而成的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标准离差

的计算公式为:

不论投资组合中两项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如何,只要投资比例不变,各项资产的期望收益率不变,则该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就不变。

(三)多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风险及其分散化

投资组合的总风险由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两部分内容所构成。

非系统风险(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某一种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通过分散投资,非系统性风险能够被降低,如果分散充分有效的话,这种风险就能被完全消除。非系统风险的具体构成内容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部分。

系统风险(不可分散风险)是指市场收益率整体变化所引起的市场上所有资产的收益率的变动性,它是由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因而又称为市场风险。系统风险是影响所有资产的风险,因而不能被分散掉。

第三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系数

(一)单项资产的系数

单项资产的系数是指可以反映单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上全部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之间变动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即单项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对市场组合平均风险的影响程度,也称为系统风险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系数还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Cov(R1,R2)为单个资产i资产与市场资产组合的协方差(表示该资产对系统风险的影响),Rm为当全部资产作为一个市场投资组合的方差(即该市场的系统风险)。

当=1时,表示该单项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呈相同比例的变化,其风险情况与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情况一致;如果>1,说明该单项资产的风险大于整个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如果<1,说明该单项资产的风险程度小于整个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

(二)投资组合的系数

对于投资组合来说,其系统风险程度也可以用系数来衡量。投资组合的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投资组合的系数受到单项资产的系数和各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两个因素的影响。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内容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

在特定条件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式中,E(Ri)为第i种资产或第i种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

为第i种资产或第i种投资组合的系数,Rm为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

单项资产或特定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受到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和系数三个因素的影响。

2.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的计算

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也受到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和投资组合的系数三个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风险收益率与投资组合的系数成正比,系数越大,风险收益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投资组合的系数推算

在已知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E(Rp),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Rm和无风险收益率RF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出特定投资组合的系数,计算公式为:

(二)建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依据的假定条件

建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定条件有:

(1)在市场中存在许多投资者;

(2)所有投资者都计划只在一个周期内持有资产;

(3)投资者只能交易公开交易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等),并假定投资者可以不受限制地以固定的无风险利率借贷;

(4)市场环境不存在摩擦;

第6篇: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企业 筹资风险 风险控制

筹资风险即在筹资活动中,企业因受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影响,或者在筹资来源结构、期限结构、币种结构等因素作用下,而产生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筹资风险类型

根据成因的不同,现代企业筹资风险被划分为此三大类别。

现金性筹资风险即在特定时点上,企业因现金流量出现负数所导致无法按期支付债务的风险,从本质上来讲,此种风险实则是一种因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与债务的还款期限之间不相匹配所造成的支付风险。再加上由于受到会计处理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影响,使得企业当期收入大于支出时,并不意味着企业出现现金流入,则现金性筹资风险和企业收支是否盈余并无直接、必然的关系。那么,企业现金预算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等情况,便是现金性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所在,至于企业在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的数量结构上所采用不恰当的安排,则也是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遭遇现金性筹资风险的另一原因。

收支性筹资风险即在收不抵支或净收益减少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企业收不抵支即相当于其经营亏损以及净资产总量减少,进而必须承担不合理性费用,换言之,企业经营不善,致使营业利润难以支付到期利息费用,则公司股东收益消失,乃至股东权益不得不用以支付债务本息,或者企业陷入破产倒闭的境地。具体而言,企业经营中所承担不合理性举债费用主要在于企业负债规模过大、利息费用支出过高,使企业财务杠杆系数猛增;筹资方式选取不恰当,造成企业额外筹资费用增加、应得利益减少、筹资风险增大;资本结构失当,使企业收益受损、筹资风险增大。则理财不当导致的支付风险和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营业利润下降、净资产总量减少等局面,共同诱发了收支性筹资风险。

外部环境影响性筹资风险即在国家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金融市场波动、利率、汇率的走势等因素影响下,企业所面临的筹资风险。此种风险,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二、现代企业实施筹资风险控制的现存问题

首先,在筹资方式的选择上,目前国内企业所选筹资方式种类较多,比如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发行债券、发行股票以及商业信用等,不同的筹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缺点,这对企业来说,其必须总体把握、深入分析、理性决策、综合使用筹资方式,才能够真正规避、弱化筹资风险。一般情况下,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其性质属于负债筹资,即企业必须固定时间内偿还固定的利息及本金,则企业必然在还本付息时还须担负相应的资金压力;发行股票属于权益筹资,其优点在于无需增加企业负债即能筹得大量资金、降低资金成本,但缺点则在于企业决策层会丧失一定的掌控作用,甚至会因所持股份减少而失去自身控股权;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筹资方式则不在企业常用的筹资方式行列。那么,在实际运用中,多数企业会因为对不同筹资方式缺乏必要性了解,使得内部资金成本过高、企业应得利润锐减,最终有碍于企业的正常资金周转,并诱发较大的筹资风险。

其次,在资本结构设置上,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侧重于负债筹资,则其资本结构上主要以负债部分居多、权益部分较少,这势必会增加企业风险、弱化企业偿付能力以及合理利用资金能力。虽然负债筹资从理论上能够增加企业财务杠杆利益,未上市企业也能以上市发行股票的方式筹得资金,任何方式下的筹资都同时会带来相应的风险。但目前看来,多数企业在选取筹资方式时并未进行相关分析,使得资金筹资时对自身资本结构毫无判断,对某种筹资方式使用后会作用于企业自身资本结构的影响更加缺少应有的判断,或者说是企业筹资前未经必性筹资决策分析,则致使企业资本结构常会出现其诸多不合理现象。

最后,银行贷款控制乏力。负债筹资是绝大多数企业通常采取的筹资方式,银行贷款又是最主要的负债筹资类型,则银行贷款始终是国内企业筹集资金的有力手段。但目前来看,国内企业在以银行贷款方式筹措资金时或者是贷款规模过大或者是贷款利息率过高,前者会造成企业向从银行贷款过多,则远远超出自身偿付能力而形成极大的还款压力,后者则会因为银行贷款利息率决定着该项筹资的资金成本,而在利息率升高、资金成本变大的情况下,企业担负着极大的付息压力和较高的财务风险。

三、现代企业筹资风险控制完善的有效措施

优化资本结构。现代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应该是其在能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使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其中,最大筹资风险以负债比例表示,即当企业仅有权益资本而无债务资本时,即使没有筹资风险,但只要总资本成本较高,则其收益便不能最大化;当债务资本过多时,即使企业总资本成本有效降低、收益明显增加,其筹资风险仍旧随之加大。从这一意义上分析,现代企业应权衡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使内部具有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恰当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相互配合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提高资产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及债务总额共同决定着现代企业的偿还能力,则企业应按照自身经营所需和企业生产实际特点,确定流动资产规模,或者以有效措施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在具体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企业应合理地设定理想性现金余额,并提升资产质量,同时要强化内部管理,稳步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

革新风险观念。风险和收益并存,这是现代企业在其经营管理中应树立的正确风险观念,只有强化风险意识,才能促进企业自身承受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时,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总可能会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的偏离,则为了能够更好地预防、规避筹资风险,企业便须未雨绸缪,以比较分析的方法认真分析风险成因、衡量风险的程度,并选取择最佳方案,以较小的风险获得较大的效益。唯有如此,企业才得以保持自身优势,努力化解财务风险,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恰当选取融资策略。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如果有资金需求,企业最宜选取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策略,即内源融资为先、外源融资在后,外部融资时债务融资为先、股权融资在后。企业自有资本的充足情况,是现代企业盈利能力强弱、获得现金能力高低的最佳体现,则企业自有资本越充足,其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各种财务风险的能力即越强,而且自有资本增加时,企业筹资弹性也会增大。所以,在我国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会遇到越来越多的融资方式,企业只有恰当选取融资方式,合理确定融资规模,才真正有可能把握住绝佳的融资和发展机会。

四、企业筹资风险控制与投资风险相对的案例分析

企业筹资成本费用过高是由于债务规模过大,债务利率过高引起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如果决策失误,管理措施不当,则促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三联商社就是一个反面的教材,银行利率不定期的提高,引起三联商社筹资成本费用提高,导致筹资风险控制失当。2003年7月18日,三联商社通过重组郑百文借壳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流通业专业家电连锁上市公司。虽然赶在了连锁企业的最前面,但三联集团却是在巨大的时间、金钱代价下,完成重组郑百文这个资本难题。但是当三联集团想要卖出持股变现时,三联商社的股价却开始逐月下跌。三联商社上市后,业绩持续下降,公司公布的2006年度年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下降95.1%,通过上例可以看出企业的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相对。

由此可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本是现代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目的,但如果企业进行的项目投资无法达到预期效益和效果,并对企业获利水平及偿债能力带来风险性影响,则企业筹资行为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相反,若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则投资有效,进而使企业得以实现其经营目标。那么,企业筹资过程应该是管理者实践投资渠道拓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者须谨着重实行外投资决策控制和分析,并对重大投资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否则,盲目性投资只会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总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必须将筹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置于首要环节和关键位置。

参考文献:

[1]傅晓敏. 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 青海社会科学,2008;5

[2]吕智娟. 防范企业筹资风险的策略研究. 才可研究,2009;8

[3]卢南峰.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及其控制. 财会通讯,2008;9

[4]赵西梅.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应对筹资风险. 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第7篇: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一、我国房地产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股权融资方式

1. 海外公开市场股权融资

在国内公开市场中,暂停了房地产的股权融资,此种背景下,部分房地产企业依托于自身强大的实力及市场影响力,将股权融资发展至海外公开市场,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如万科A,经过投资额的增加,使南联地产的持有股量提升至80.36%,业界认为,万科的此项举动最终目的在于融资,股权收购完成后,借壳上市举动也实际完成。基于万科的行动发现,房地产采取海外公开市场股权融资的方式可行性比较强,不过,具体操作时,将所在交易所的融资条件为满足为首要条件,其次,还需要对资金转移问题做出妥善的解决。

2. 项目股权融资

此种融资方式是指房地产以具体项目为基础,采取建立项目公司的方式,吸引投资者,完成融资,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房地产行业广泛的采用项目股权融资方式,但在前期时,由于比较难协调股东间的利益,导致项目进展受到影响,使此种融资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债权融资方式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房地产行业基本无法在公开市场中发债,因此,本节所阐述的债权融资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银行贷款。拆迁贷款、开发贷款、其他抵质押贷款为银行目前可为房地产行业提供的贷款,每种贷款都具有非常严格的贷款要求,只有符合条件才能申请贷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也增加了融资的难度;第二,海外市场公开发行债券。现阶段,香港市场、新加坡市场等为主要的房地产债权发行市场,但在海外市场公开发行债券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第三,民间借贷。个人、企业、小贷公司等均为房地产行业融资的对象,主要的融资方式为债券,相对来说,民间借贷获得金额比较少,却具有非常高的风险。

(三)可股权可债权融资方式

此种方式是指房地产行业融资时,投资者的投资方式既可以是股权,也可以使债权,或者是夹层。第一,信托资金。对于房地产需求的资金,通过信托公司来获得,从资金来源上看,信托资金包含单一式和集中式两种,单一式是指投资者为一个人,而集中式是指投资者经信托公司公开募集;第二,私募地产基金。此种融资方式中,资金募集对象为市场定对象,人数通常在50人以内,资金募集者为专业组织,资金募集方式为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公司,最终,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行业中,房地产行业完成融资。

二、我国房地产融资方式的选择与调整

(一)融资方式的选择

通过分析各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之后发现,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中,我国房地产融资时,将逐渐的向着多元化的方式发展,但在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不过,银行贷款并未为唯一的融资渠道,会同时结合其他的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与信托资金相结合、银行贷款与项目股权融资相结合等。房地产行业应充分的认识到,无论选择何种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都需要经历成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为不断的提升金融意识水平、经济水平、房地产行业水平等。现阶段,从现状来看,房地产行业融资时比较理性的选择为银行贷款与信托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或银行贷款与房地产投资基金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做出科学的调整,以能有效地解决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需求。

(二)融资方式的调整

房地产行业采取上述两种结合方式融资时,亟需调整的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改进银行贷款内部的运作机制。对于银行贷款来说,主要包含两种内在运作系统,一种为资产业务,另一种为负债业务,而从运作机理方面看,实现资产业务的前提条件为负债业务,负债业务的归属为资产业务,同时,在这两项业务中,资产业务的被动状态并非一直持续,贷款债权抵押后,可以发生转化,互动于负债业务。目前,我国银行贷款的这两项业务之间的互动尚未形成,运行时依然采取旧的方式,导致矛盾、混乱、风险均存在于银行信贷融资中。因此,开展调整工作时,首要的任务即为实现这两项业务间的互动,在国际方面,其经验为经由二级市场,证券化抵押贷款债权,促进与负债的互动。具体到房地产领域中,抵押贷款证券化属于资产证券化的类型之一,是指金融机构通过转化自身的不动产贷款债权,变为能够转让的,由投资者购买,最终实现资金在二级市场中融通。证券化之后,房地产采取间接方式融资时,存短贷长的矛盾能够被有效的解决,与此同时,前文所述的风险也能够有效的避免。

第二,投资基金法应尽早的颁布实施。房地产行业融资过程中,如采用投资基金方式,由于此种融资方式并无相应的法律法规可以依据,因此融资风险性非常高,非常容易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此外,国外经过多年实践,其经验也可显示出,在工业化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要想实现有效的融资,应采取的方式即为投资基金。纵观学者关于基金融资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以及运作机理均证实了这一点。从微观方面看,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来源相对稳定的为信托公司,通过与信托公司的合作,保证房地产企业运行时的资金充足,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我国在制定投资基金法时,应以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尤其美国房地产行业基金融资的发展经验,同时,还应与我国的现状、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等相结合,保证投资基金法制定的科学性与完善性,同时,还应促进投资基金法的尽早实施,以将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从法律方面妥善的解决,最终,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良好发展。

第8篇: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股权融资 留存收益融资 债务融资 净资产利润率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现状及分类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现状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政府已经将争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课题。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的发展和资金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产业资本只有和金融资本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因此,研究企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就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的背景下逐步拓宽,多种创新性的融资渠道独立于传统的融资渠道脱颖而出,为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分类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1.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留存收益转化为投资的过程[1]。内部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外部融资。外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外部融资又可分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

每种融资方法和渠道都有着自身的优缺点,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产业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从而发挥产业与资本的协同效应,让企业快速的做大做强。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选择分析

山东省于2012年公布了第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100家,其中属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的有43家企业。根据资料的是否可获得,我们选择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43家企业中的22家上市公司2009~2011三年的融资情况。

由表1可知,股权融资不断上涨,但上涨最慢标准差变化最小;留存收益较股权融资上升快,而且,公司之间差异也相对较大;债务融资最多,占公司总融资量的60%左右,而且上涨最快,越来越成为公司主要融资方式,原因在于,虽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机制的缺陷导致上市公司主观上偏好股权融资,但由于证券制度设计对股权融资的限制,如上市公司要实行增配股需要满足前3年的盈利业绩要求等.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很多时候只能选择进行债务融资。由数据可知2009~2011,标准差上涨约一倍,表明,虽然债务融资已经成为主要融资渠道,但是公司之间债务融资有较大差异。故如表2,对债务融资做进一步研究。

由表2可知,将债务融资分为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债务融资。短期融资主要是商业信用融资,其次为短期借款,然后是交易性金融负债融资。长期债务融资主要来自长期借款,其2010年最低,2011年略有上升;其次为应付债券,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3倍,再次为预计负债,2010年最高;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及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占比例比较小,其中专项应付款上升速度最快,长期应付款次之,而递延所得税负债变化不大。

三、公司盈利能力对融资渠道的影响分析

融资渠道的选择通常与公司的现有盈利状况密切相关,所以,我们需研究公司的盈利状况对融资渠道的影响。

(一)样本和变量选择

1.样本选择。为了更好的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选择影响因素,对如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22家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研究,选取2009~2011三个会计年度数据,探究盈利能力对融资渠道选择的影响。

2.变量选择。我们选择的研究变量定义如下:(1)盈利能力(x):用净资产利润率表示,净资产利润率(即净资产盈利率)=净利润*2/(本年期初净资产+本年期末净资产)。(2)股权融资量(y1):本文以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权融资量表示股权融资量。(3)留存收益融资量(y2):留存收益的增加代表公司新增内部融资量,即公司经过一年的生产经营活动支付各种成本费用和股利后所能留给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量。(4)债务融资量(y3):表示公司新增债务融资的数量,包括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债务融资。

(二)提出假设

(三)回归检验分析

由表3可知:

第一,股权融资量的回归系数所对应p=0.333>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假设1成立,即没有足够证据表明盈利能力对股权融资呈正相关影响。

第二,留存收益融资量与净资产利润率的p=0.008

第三,债务融资量与净资产收益率的p=0.016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结构相对合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平均债务融资约占60%。股权融资约占20%,内部融资约占20%,与Baker和Wurgler对美国证券市场的研究结果相比(美国公司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分别为15%和50%多)[2],两者在融资比例上差别不大,但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显示出债务融资比例较高的特征。同时,代表融资结构的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本负债率三年来均在下降,资产负债率在40%到50%之间,长期资本负债率更小,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对较低;负债融资,特别是长期负债融资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融资中所占比例非常少,这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相一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于起步成长期,资金前期投入需求大,技术成熟度低,资产规模小,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弱,致使银企间资金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公司虽然偏好于股权融资。但由于股权融资的限制.债务融资仍然是公司融资的主要渠道。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盈利能力对留存收益、债权融资影响显著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盈利能力对留存收益融资和债权融资均产生显著影响,盈利能力对股权融资的影响不大。这与之前《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6期盈利能力对融资结构的影响[3]有一定差异。该文中结论是:公司盈利能力对留存收益融资和股权融资均产生显著影响,盈利能力对债务融资的影响不大。这应该是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企业的差异性决定的。虽然企业偏好留存收益融资,但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内部结构的限制,盈利能力对内部融资的影响被削弱,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于起步成长期,资金前期投入需求大,技术成熟度低,资产规模小,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弱,盈利能力就成为影响债权融资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陆正飞.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一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3,(10).

[2]Baker,Wurgler.Market Timing and Capital Structure[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2,(1).

[3]高强.盈利能力对融资结构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0(16).

[4]路英.关于加快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3).

[5]廖波,李梅芳,肖长廷.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及其财务状况研究[J].商业会计,2012,(08).

第9篇:企业负债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上市钢铁企业;偿债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066-03

一、企业偿债能力及评价指标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也可以说是用企业资产和经营过程创造的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它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

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反映企业可以在短期内转变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的流动负债的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可根据资产负债率等来分析,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该指标值越小,说明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和负债经营能力。本文选取这三个指标衡量上市钢铁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短期偿债能力现状

按国际惯例,速动比率为1较适宜,只要不遇到收款困难,偿还流动负债的变现能力就强,企业不会有偿债压力,如果速动比率越大,企业的偿债安全系数越高。从2011年度情况来看,速动比率的30个样本年度平均值为0.506。只有杭钢股份、新兴铸管的速动比率超过1,远高于样本平均值,接近行业最佳值,有较好的短期偿债能力,其余28家钢铁企业的速动比率都小于1,山东钢铁的速动比率最低,为0.12,速动比率急剧下降,偿债的风险很大。从钢铁企业2011年度速动比率同比增长率来看,大部分企业的增长率为负数,久立特材、首钢股份、韶钢松山、鞍钢股份、重庆钢铁、山东钢铁共6家企业的速动比率下降幅度超过了20%。在这30家企业中只有12家企业的速动比率有一定的增长,增长率超过50%的只有杭钢股份、攀钢钒钛、柳钢股份3家企业,攀钢钒钛的增长率为116.67%,但其速动比率只为0.52,流动比率低于1,表明该企业在较低水平的基础上增长,短期偿债能力还是较弱,速动比率排名第十三位。总体来看,上市钢铁企业的速动比率较低,远低于最佳比率,样本的30家企业其速动比率就有16家低于这30个样本在本年度的速动比率均值。

通常认为流动比率指标的下限为1,当生产企业的流动比率为2时,其流动资产足以偿还短期债务,偿债能力比较强。由表1可知,只有10家企业的流动比率等于或大于1,变现能力较强,其中只有6家企业的流动比率呈上升趋势,但还是离最佳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有20家上市钢铁企业的流动比率小于1,现金流较小,短期偿债能力存在风险,因而短期偿债压力非常大。从流动比率增长来看,30家企业中有17家企业是负增长,流动比率急剧下降,流动资产不能及时变现。总体而言,钢铁行业短期偿债能力不理想。

三、长期偿债能力现状

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国际上认为,企业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30%左右比较稳妥。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在进行负债经营时,资产负债率的适用标准越来越来难把握。对于债权人来说该比例越低越好,资产负债率过大,风险就会越大,大于100%,表明企业资不抵债,有破产的风险。一般认为钢铁行业的资产负债率警戒线为60%。从表2可以看出,2008—2011年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持续偏高,且负债水平几乎都是处于上涨的趋势,到了2011年度,30家钢铁企业当中就有20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60%的警戒线,且有逐渐递增的趋势,只有大冶特钢、久立特材、鞍钢股份、宝钢股份、首钢股份等10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小于60%,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债务风险可控,有较强的长期偿债能力和较合理的资本结构。2011年度30家钢铁企业中就有久立特材、鞍钢股份、宝钢股份等19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上升,财务风险较大,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破产的风险,本钢板材有一定的铁矿石自给能力,但其负债水平还是有所增高,偿债能力减弱,其他企业的偿债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ST广钢在近四年当中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到2011年度竟高达105.6381%,企业已资不抵债,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总体来说,钢铁行业举债规模大幅上升,大部分企业发行更多的短期融资券和债券,并向银行借款,负债率普遍上升,财务风险在增加,长期偿债能力较弱。

四、提高上市钢铁企业偿债能力对策建议

1.适度负债经营

经营者注重负债的同时也要注重偿债。适度负债是必要的,但负债到什么程度才不会对钢铁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是企业经营者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果企业举债过度,企业就极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甚至使企业破产倒闭,最终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在西方国家,一般认为企业负债经营时,其负债比率不应该超过50%,2011年度中国钢铁企业除了大冶特钢、久立特钢和鞍钢股份的负债水平小于50%外,其余的27家企业4年中每年的负债率几乎都超过50%。这样会使投资者对其投资或债权的安全性存在怀疑而不进行投资,也会让实际债权人产生债权不能保证的危机感。因此,中国钢铁企业举债必须适当。

2.优化资本结构

中国上市钢铁企业,其举债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形式有银行借款、公司债券、商业信用等,其负债资金是企业依法筹借、使用、并按期还本付息的资金,企业只具有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如何选择筹资方式,降低风险,从而改变其资本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如债券筹资的资本成本低,可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使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增加,保证股票控制权,可利用财务杠杆利益,但财务风险同时也会加大。要是合理科学地利用举债资金,经营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利用财务杠杆取得较大的收益。因而钢铁企业可以事先制订合理的计划,分析各种举债方式的优缺点,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即需要借款多少,负债的期限长短以及钢铁企业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特点等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降低风险。

3.控制经营成本

2011年钢材价格急剧上涨,企业经营成本相应增加,负债水平有所提升,大部分上市钢铁企业负债率过高,这样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因而企业要提高偿债能力,在当前形势下可以缩小规模,放缓扩张的步伐,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进行技术改造,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利用余能做到电力自给,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经营活动,以实现提升偿债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勇,弓剑伟,荆新.财务管理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0.

[2] 谢志华.财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4-120.

[3] 马月青.钢铁企业偿债能力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8).

[4] 王富强,马燕.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5,(6).

[5] 苌景州,王丽.资产负债率与企业偿债能力分析[J].中国城市金融,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