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实践的类型范文

劳动实践的类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的类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实践的类型

第1篇:劳动实践的类型范文

我个人认为,劳动教育和其他主题教育一样,贵在激发学生内需。学校劳动教育如果能很好地根植于学生的校园生活,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中,学生就能在日常化的实践体验中逐步理解并认同“劳动”的意义,即“劳动”对于“我(们)”、“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成长”的作用,从而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案例所及“校园除草”这样的劳动任务,或者说想以此展开的劳动教育有两个具体的操作思路:

1.设立劳动小岗位,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可能。

从学校层面讲,教学班以外的公共区域的管理,既可以设置专门的校级岗位,面向全校学生招聘,又可以根据就近原则(近班级所在位置,近学生能力所及)分配给各个班级,纳入班级劳动小岗位统一管理。无论是校级岗位,还是班级岗位,我们都可以按照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实践岗位评价岗位轮换这样的运作过程,丰富并提升那些不被人们重视的学校、班级日常劳动的育人价值。

劳动岗位设置,可以从学生生活的具体维护和建设需要出发,从发挥学生才能、弥补其不足的角度出发,鼓励由学生提出、策划各种类型的劳动岗位,自主地设计劳动岗位的职责,确立合理的劳动岗位目标,让劳动岗位的产生与设置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主地建构生活的过程。劳动岗位的名称不求统一,可以个性化命名,像“黑板美容师”、“桌椅小排长”、“护绿小天使”等,不仅岗位名称与岗位内容相关度高,而且富有童真稚趣,岗位竞聘时往往会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

劳动岗位的竞聘,要提前公布岗位职责和人数,以供学生对照选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自主选择有兴趣的劳动岗位,包括适合自己且能胜任的岗位,也包括挑战自我、希望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我的岗位。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度给予指导,但不要替代学生选择,更无需扮演“任务分配者”的角色。因为是“我要做”,比起“任务分配”可以少许多“很难做到公平”的自责。

学生新接手一份劳动岗位工作,会因为自身能力、个性和岗位间的差异等呈现出不同状态。作为教师,除了耐心等待学生的实践、体验与发展,还需要时时给予帮助、引领和纠偏,而不仅仅只是“监督落实”。特别是对于那些“娇生惯养,根本不会劳动;由于体质问题,劳动能力比较欠缺;好溜尖耍滑,会投机取巧”的学生,更要在尊重学生发展差异的同时进行分类指导。

前两类学生,初次承担劳动岗位工作往往会感到有困难,老师一定要对他们充满期待,并给予手把手的指导,及时肯定他们在劳动岗位工作中的点滴进步,因为这份岗位工作能否做下来,不仅影响他们对劳动的快乐体验,还会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立。对于第三类学生,可以通过目标引领,鼓励创造和多元评价来激发他们参与劳动实践锻炼的内需。

另外,劳动岗位的定期轮换,不仅可以丰富每个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在不同角色的动态流动中得以发展,也是追求“劳动中的公平”的一个有效举措。

2.组建劳动项目组,为学生创设协作互助的时空。

劳动教育,除了自主选择劳动岗位、定期轮换来尽可能追求“劳动中的公平”,我们还可以通过劳动项目组的建设,来促进学生差异资源的积极转化。

这样的项目组一般说来,有三种类型:

一是把小干部培养与劳动岗位进行横向沟通,组建项目组。例如:纪律委员――课间小巡警、绿化小卫士;生活委员――餐厅小卫士、水电节能员;劳动委员――黑板美容师、桌椅小排长、地面清洁员……项目组“组阁”时,由班委、队委担当项目组的组长,项目组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即为班委、队委的管理内容,这样既可以明确小干部的职责,在相对稳定的较小范围内培养其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又可以通过评价项目组工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

二是通过“一岗多人”来组建劳动项目组。例如:黑板美容师项目组、桌椅小排长项目组、地面清洁员项目组等,因为组内成员劳动内容和要求相同,最能实现“同伴互助”“以老带新”,学生便于相互比照,容易找到同伴比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便于发现自己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如果能加入“岗位小能手”之类的评比,还能促进学生的争先积极性。

三是同一天从事岗位工作的同学组成劳动项目组。这种类型的劳动项目组,对于开展劳动教育会呈现出更多、更丰富的资源。因为评价指向“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劳动岗位工作做好,项目组才算完成劳动任务”,所以利于强化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2篇:劳动实践的类型范文

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状况分析

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群体就业的影响研究

人口流动、结构变迁与劳动报酬比例变动——兼论U型转变的实现条件

我国人力资源科技张力现状及其追赶

企业知识创造及其类型探讨

用工结构短缺、经济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浙江的调查

我国延长退休年龄的探究:基于人力资本的研究视角

西方国家工人合作制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变迁、特点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基于收入分配的视角

《劳动经济评论》投稿体例

山东大学成立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第三届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关于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变动的研究

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状况分析

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群体就业的影响研究

人口流动、结构变迁与劳动报酬比例变动——兼论U型转变的实现条件

我国人力资源科技张力现状及其追赶

企业知识创造及其类型探讨

用工结构短缺、经济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浙江的调查

我国延长退休年龄的探究:基于人力资本的研究视角

西方国家工人合作制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变迁、特点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基于收入分配的视角

山东大学成立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第三届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劳资关系的理论演变及其结构分析——对经典理论与中国实践的双重解读

公平与效率视野下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

我国经济转型、经济发展与劳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西方企业雇员利润分享计划研究

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发展历史及其基本特征

英美劳动关系比较研究

人力资本与居民收入差距——基于1997~2004年分省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与资源型经济关系: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

就业特征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及其成因

工资分解方法之述评

从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看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成效

构建中国充分就业模型理论框架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关联机制实证分析

资本有机构成变动及其与要素收入关系研究

西方国家的劳资合伙制经济与利润分成

人口结构转变与收入不平等:一个文献综述

中日韩人口和就业结构发展及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

中国沿海地区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以浙江省为例

中国货币政策影响就业规模与质量的实证研究

我国劳动关系发展趋势研究

破解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困境:提振人力资本投资

适于浙江外贸转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与创新

第3篇:劳动实践的类型范文

[关键词]劳动关系;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99-02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是劳动关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职业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此课程是根据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将要从事的“劳动关系管理”岗位的需要而设置的。2010年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表明,虽然不同类型单位对劳动关系专业人才能力要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劳动法律法规的应用能力与沟通与协调能力是所有类型组织均十分看重的核心素质与能力。“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的开设,对劳动关系专业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尝试,通过相应的实践训练活动,把单一的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主动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学堂”,变成师生共同研讨的“论坛”,把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教学论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之中,运用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之中。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

1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劳动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当前社会对劳动关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实际运作能力。如何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劳动关系专业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从具体的教学方面来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相对独立、并行不悖而又相辅相成的教育过程,就“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这门课程而言,实践教学的意义高于单纯的理论阐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勇于创新能力。21世纪高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优化的结构。因此,探讨构建一个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培养学生劳动关系管理实战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对目前劳动关系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对完善劳动关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理念,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机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的开设,是根据劳动关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要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并且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培养教师重视实践教学的理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劳动关系管理实训实践教学是劳动关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劳动关系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探索和研究更加适合实践教学需求的教学策略是劳动关系专业实践教学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瓶颈。在目前教学实践中,很多非劳动关系专业也开设了劳动关系管理的相关课程,而且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并应用相关的知识及技能,所以,劳动关系管理实训实践教学研究的成果对其他专业的劳动关系管理实践教学同样适用,对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三,可以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劳动关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合,有助于学生更快的消化理论知识,不仅对“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这一门课程,同时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及应用推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近年来,各高等院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投入大量财力用于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然而,真正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具有“双师型”特质的教师数量还是很有限的,并且如何将项目实施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有待研究。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对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教学现状及分析

在具体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主要从学生开展相关实践课程及社会需求两方面分别进行。一方面,通过与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相关专业实验环节在教学实施中所遇到的现实情况,深入地了解大家对“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专业研讨会,深入到企事业单位调研,共同探讨研究本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总结出当前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劳动关系专业仍偏重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较为薄弱。据调查,毕业学生们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感到自己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客观地说,这些年来,实践教学的环节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整个教学计划的设置中仍有80%以上的是课堂教学,学生实践锻炼的时间偏少,也无法获取更为有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导致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难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适应。

第二,实践教学手段单一,理论联系实际较少。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良好锻炼,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践教学的手段偏于单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受到师资、实验经费、实验设施等软硬件条件的局限,导致实践教学手段无法全面展开,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比较单一,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实践当中,造成理论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在针对企事业单位的调研中,笔者发现目前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实际需求不符。

第三,实验设施不够完备,实验教学内容相对单薄。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想方设法地改善教学方法,但仍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实践教学的手段显得形单影只,不能全方位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高质量的提高。另外,是由于实验设施不够完备,现有的实验设施不能充分满足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3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教学改革的建议

作为新设立的单独实验课程,本课程围绕劳动关系管理涉及的工作任务,以劳动法律法规的应用及人力资源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职业岗位工作领域的要求来确定课程,注重发挥相关知识对技能的支撑作用,并兼顾学生技能素质的拓展,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因此,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重新设计实验教学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理论教学效果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机统一。

3.1 要实现实验任务的系统化与条理化

由于劳动关系管理课程本身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能力与素质要求体现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会部门及劳动行政部门的不同岗位之中。在设计教学大纲过程中,要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作过程及主要工作环节,明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进行梳理与分类,实现实验任务的系统化与条理化。

3.2 要注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过程的组织环节需要与实际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在进行大量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因此,要打破传统学科教材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把知识、技能、态度贯穿于各项目训练系统中,通过情景、过程、模拟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教师将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研讨,根据能力与素质培养要求系统地分析与整理工作任务,设计完善的教学过程,并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情景、学时、基本目标及考核评价方式等。

3.3 要创新实验教学平台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接,使学生能够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方位地感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在这方面,有部分高职院校尝试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家委员会,这样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见习等实习活动,保障实践教学地顺利推进,而且还可以随时聘请相关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或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交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此外,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辅以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工具等网络信息通信工具,搭建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平台,同时,在实验课程实施过程中随时聘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专题座谈、答疑、研讨或针对性评价,使学生与专业人员之间形成有效互动。

3.4 要确立以工作能力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体系

要改变以往侧重考核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难度、深度为重点的教学效果评价导向。取而代之的是以职业能力和素质为考核重点,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实施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以及在情景模拟与流程环节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考核评价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更加注重劳动法律法规及人力资源综合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成云.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与改革[J].北京:中国集体经济,2009(9).

[2]方妙英.案例教学法在“劳动关系理论与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0(2).

[3]竹文君.“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问题探讨[J].南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童丽.互动模式在《劳动法》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7).

[5]常凯.中国劳资关系嬗变[J].就业与保障,2011(3).

第4篇:劳动实践的类型范文

[摘 要] 文章认为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位重要,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从宏观教学规划和微观教学方案的实施,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类群“三大模块”提供有效可行的实践教学支持体系。以此为依据开展的实践教学成为专业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 实习见习 社会调查

一、地方院校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地方院校主要是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与培养精英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相对而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精英型大学教育转向大众化的大学教育,为地方院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他们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力量,成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基层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往往在社会基层从事各种基础性工作,直接面向社会大众因而深深融入民众之中,他们必将代表社会群体的整体素质,从而体现民族整体素质与特征,而应用型人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展现着技术进步的时代特征。因此,构建适合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模式的创新十分重要。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特征,应该是培养既有学科综合、文理并蓄、视野开阔、理论基础宽厚,专业特色鲜明,富有科学精神、富有人文素养、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运用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而上述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除了构建理论教学完成课程体系和完成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必须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方案中的比例和分量,才能真正实现上述目标。为此,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应突出体现了实践性教学,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与实践现状

目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从两个大的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从实践教学本身出发,结合本专业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进行归类,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学科特点对实践教学进行描述,构建学科建设基础上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便于区分,我们把第一种研究成为狭义上的研究,第二种研究成为广义上的研究。

1.在狭义研究上,一些研究者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三种类型。陈淑君中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分类化管理,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管理流程 、管理方法和技巧。(3)综合性实验课程。但是对这三个方面内涵的描述尤其是对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界定有很大差异。夏艳玲认为基础实践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Internet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课程。而李艳荣则认为专业认知实践教育、专业文献综述训练、形势与政策教育、军训与国防教育等课程。

另一些研究者根据课内课外的标准,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种类型。如杜毅把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1)是融入课堂的实践教学,包括讨论式教学、观摩式教学等;(2)是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包括到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社区基层组织以及公共福利部门进行实地参观和实习,或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社会调查等。周慧文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课堂教学包括模拟仿真实验,课程实训等。校园实践教学,是指有教学计划,对学生有明确要求的校园实践活动。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蒋蔷则将实践课程分为(1)模拟实习课程。包括建立模拟社会保险服务大厅该大厅是一个面向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和社会保险业务电子化建设的集开发、研究、实验、培训于一体的实验基地。建立模拟法庭,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模拟实习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2)集中实践课程。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集中实践课程。

2.广义上的研究,也就是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的角度来对实践教学进行定位与规划。

实践教学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对专业建设的科学定位。即有什么样的专业建设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比如,褚福灵(2003)认为首先应照本专业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定位,设计成劳动管理职位和社会保障管理职位两大类别,相应地实践教学划分为(1)劳动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关系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组织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劳动人事软件操作职位模拟实习等模块。(2)社会保障职位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医疗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失业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工伤与生育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职位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职位模拟实习等模块。(3)集中实践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个主要部分。毕业实习即社会实践,将学生安排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或者相关岗位顶岗值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成果总结,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理论和技能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以毕业论文或社会调查的形式,就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某一方面的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际运作设计。

李贺平[8]等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划分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三大部分组成,因此,在教学实践设计及实施中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展开。 就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课程而言,通过课程实习应使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劳动力市场政策, 劳动关系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习应涵盖人力资源的规划与招聘, 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培训、工作绩效考核与奖惩、工作分析等内容, 培养学生熟悉管理环节,进行人力资源诊断;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实习应着眼于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劳动就业, 劳动合同、工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内容, 使学生了解现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状况, 存在的问题和立法完善方向, 劳动监察管理的要领等等;社会保障理论课程实习,主要研究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关系、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主要类型及其发展变迁、社会保障的理论流派等方面,了解我国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状况,熟悉现行社会保障政策等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实验, 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拨付,保值增殖模拟实验, 财务核算及其信息系统维护、开发等。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实际开展的现状

应该说现在各个高校已经普遍重视实践教学,能够按照教学的具体要求管理实践教学,这对于完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标,提高学生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如实习中学生的分散性,考核中有些项目很难量化,主要以定性为主,加上长期形成的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思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开展还存在很多不足,表现在:

(1)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2)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3)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

(4)实践基地建设问题。由于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5)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首先是实验内容安排的随意性,其次是实验教学时间安排的随意性。

(6)经费投入不足。院校中尤其是新成立的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室设备少,一些模拟实验无法开展。实践教学一般都要外出,由于经费不足,难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类实践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操作能力训练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关键的实践项目仅停留在“认识状态”,而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掌握”。

三、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选择

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包括地方院校根据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社会实践的需要,搞好专业规划和专业发展战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实践教学,教学实践过程结束后,评价实践效果。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构成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包括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的必须实践环节;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课程实践内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技能的训练上;如学生基本的政务礼仪训练,主要掌握政务礼仪的基本技能和交往技巧;其他必须的各种能力,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管理能力等,主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实践训练完成。

第二部分是集中实践,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在不同的学期和不同的课程中进行安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

(1)课程大作业与学年论文:主干课程如社会学、社会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等安排课程大作业;安排学年论文,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写好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2)见习、实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分别安排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认识实习安排主要参观社会保险办理流程、社会保险实务,了解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了解民政部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工作状态,见习主要目的是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毕业实习主要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是专业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最后环节,一般安排9周时间。

(3)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

第三部分,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主要集中在寒暑期进行专业课程实习和社会调查研究。

以上实践教学的三大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在宏观的层面整体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为模式的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新机制。

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根据地方院校师资力量和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可以形成实践内容三大模块专业方向:人力资源模块;社会保险模块;社会工作模块。三大模块实习集群的形成,为学生全面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社会实践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模式的建立,为确保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协调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新活动评价体系

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的有机整体。因此,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评价机制。适合地方院校、特色鲜明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评价新体系。应分别建立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指标和评价办法。包括课程设计评价体系;实习、见习评价体系;社会调查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等级设置,一般设置五个等级;评价标准根据五大等级要求分别制定,评价过程严格集体评价程序,评价教师签名等。根据各类实践教学性质的不同,设置的评价标准也不大相同。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单独规定(参照河南城建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相关规定,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具体要求。)(成绩评价参考附件资料,各种实习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毕业实习、论文任务书)

要实现“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新模式,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机制,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条件,为实现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良好的必备基础。需要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主要通过征订著名院校的实践教学教材,自编实践教学使用教材。

实验室建设,文科实验室建设主要应体现现代社会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需要。现场仿真环境建设,如建设社会保险中心模拟现场;专业实验室群建设,特色实验室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满足三大模块方向建设目标的实现,不同课程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综合实习的需要。人力资源、劳动关系方向,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职业介绍中心;社会保险方向主要选择,社会保险中心,社区、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民政部门、住房建设部门、住房公积金、慈善部门和各级各类工会等等;社会工作方向主要选择的实习单位应该有社区、国家其他各类基层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妇联等社会公益性组织、慈善组织、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服务的场所等等

发展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与全国同类型院校的经验交流,不断实现和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地方院校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建立适合地方院校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吸取兄弟院校成功经验,与各级各类院校进行经验交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新体系。

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方式与作用

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主要目的是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以提高思想意识和个体素质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以提高思想认识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形式包括组织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和指导下,根据课程教育和以上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素质教育的相关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参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劳动就业职业介绍中心” “社会保险中心”;民政部门的“爱心超市”“儿童福利院”“老人福利院”等,深入社区, 参观社区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重心下移后的工作情况。了解其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参观具有标本意义的村镇或者社区,调查国情民情乡情,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考察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和老百姓的满意度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根据教学要求,在学生回校后写出心得体会。

2、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根据提高学生能力和教育教学需要,有组织地让大学生参与服务当地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学生参与社区社会保险材料的整理、建档;参与民政部门的相关工作;社会保险中心的相关工作。在整个活动和实践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宣传了学校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提升了学校和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学生在寒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我国社会保障政策还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促进了社会的认知等。

3、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该类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形式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到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的工作岗位见习和实习;或协助劳动与社会保障有关部门或协助地方政府、社区等部门开展劳动与社会宝宝长的相关工作;或紧紧围绕专业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系列社会调查研究等,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创新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基本方式,作为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经历的研究创新体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调查研究在目的方式等方面又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有很大不同。从目的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查研究性创新活动不仅注重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知识的内化与外化,所谓内化是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使之成为自己已有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外化是把已经掌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从方式来看,该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研究依托实践,倡导以社会实践为主导,从而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4、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作用

在构建社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相一致的作用。通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环节更加科学与完善,成为教学环节不可分割组成部分。并通过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促进本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丰富本专业教学资源的支持系统,增强学生专业发展竞争力。

通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更加科学的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从事本行业的职业素质、职业素养和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开阔眼界,增强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能力培养,主要突出4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可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二是职业素质。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三是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四是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在实践教学教学环节中,有利于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情感实践观念,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富有爱心、同情心、责任感,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富有人文情怀的应用型人才。

障专业的特殊性就是与弱势群体交往多,通过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把知识转化为信念,培养大学生一定的道德觉悟,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而后对事物会形成一定的看法和价值观。这样大学生就能在实践活动中创设一个有利于沟通、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情境,能互相交流认识,体验情感,分享彼此的成果,从而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在接触的人群中形成对特定人群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五、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特点

具体来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作用的独特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教学过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主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教学环节则强调学生参与现实生活,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并逐步实现从专业理论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它在保证大学生获得系统基础知识及提高大学生认识水平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2、功效的特殊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平行存在,自成体系,在教学体系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育人功能上,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是实施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基础,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反过来又促进传统的理论课课堂教学环节的发展。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共同构成完备的教学体系。从这个层面讲,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弥补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发挥不了的特殊功效。

3、方式的综合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一种功能型综合教学过程。这里所说的功能型综合教学过程,主要是与结构型综合教学过程相区别,它是指把知识看成是促进综合经验增长的一种资源,注重学习主体在探究活动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灵活地理解与运用知识。它不像结构型综合教学过程那样强调教学过程领域内知识结构的重组,而是要打破纯粹的理论教学环节的结构。在实践教学环节的价值目标追求上,它并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学生能根据现实需求把各种知识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灵活地运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以大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它紧密结合生活实践,集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融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展开多方面的联系,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游离其外。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不仅指适应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的系统性,而且还包含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系统性,即体现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 .商场现代化.2010(6).总第614期

2、夏艳玲,劳动保障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劳动保障世界.

3、李燕荣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育教学研究.2009(10)

4、杜毅. 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三峡高教研究.2010.

5、周慧文.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10)

6、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科教文汇.2009(7)

第5篇:劳动实践的类型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学;策划

作者简介:许高炎(1940―),曾任南京市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0-0042-04

备课与上课,这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是直接承担培养人才的重任,而课堂教学对培养人才来说又很重要,是主渠道。那么如何备好课、上好课呢?随着职教深入发展,对备课与上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备好课、上好课的关键是做好“教学策划”。“教学策划”是职教备课的内容,又是上好课的基础。本文叙述了“教学策划”的引进与发展;阐述了“教学策划”的含义与缘由;分析了“教学策划”的特点与原则;研究了“教学策划”的调研实践与分析综合的内容;小结了“教学策划”优化以务实为导向的教学。

一、教学策划的引进与发展

(一)策划领域的引进

策划主要应用在经济领域,如房地产策划、营销策划、品牌策划、广告策划、公关策划、企业策划、招商策划、活动策划,等等。策是主意,划是设计,策划即谋划。引进到教学中来,就叫教学策划。

(二)教学策划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职教发展三十年,从职教教学实践来看,有三种类型:一是教材型;二是学生型;三是策划型。

1.教材型

教材型是以课程教材为依据,吃透教材,明确课程目的、地位与作用,掌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制订课程教学计划;课前进行课堂教学准备,写出教案与备课笔记,制定课堂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教材型基本属于普教传统的教学类型。

2.学生型

随着职教大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与特点,进行了针对性地教学。实践教学的结果,要求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上课堂,这就产生了学生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教研管理部门指导教学,要求教师以“说课”的形式说明课堂备课情况。教学管理部门以学生为依据,制订不同课程计划,提出ABC不同要求,分层次进行教学。学生型产生于职教的大发展阶段。

3.策划型

随着职教深入发展,就业出路是一个严峻问题。职业市场的变化实践,仅备教材、备学生是不够的,还要对职业市场、职业岗位实践调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方面进行谋划,创新教法,优化教学。因此,就产生了对教学的高层次要求――教学策划类型。策划型产生于职教的深入发展阶段。

二、教学策划的含义与缘由

(一)教学策划的含义

经济策划是谋划推销,使人乐意接受产品。教学策划是谋划教学内容,学生乐意接受,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需要人才。高职教学策划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调研职业实践、职业教具、职教教材、职教学生,进行职业分析综合、课程分析综合、教学分析综合,谋划制订课程计划,编写上课教案,实施优化以务实为导向的教学。因此,备课与上课的内涵丰富了,外延扩大了。笔者认为,高职教师要进行教学策划,学校教学与研究管理部门也要进行教学策划,要形成一个这方面的职业教研管理系统。

(二)高职教学策划的必要性

1.适应市场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要

市场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是肯干、会干、能干。肯干是态度好,会干是会做事,能干是能力强。教学策划强调优化以务实为导向,强调要实践要干事。培养务实人才,行业部门需要。

2.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在职业技术岗位上会干能干,能以熟练的动作方式从事职业活动。教学策划的内容是物化的技术、内化的技术、物化与内化的知识体系,强调技术实践。培养技术务实人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3.高职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对教师备课与上课进行教学策划的要求,实际上提供了教师直接参与高职课改和教改的平台,也是把改革落实到培养务实人才的关键。高职教学改革需要广大教师参与,策划教学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4.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2006年5月10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高等教育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重点放在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上。高职实施教学策划,优化以务实为导向的教学,有利培养技术务实人才,有利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策划的特点与原则

(一)教学策划的特点

1.目标性

任何一种策划的目标,都是明确的。高职教学策划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为达到目标进行教学策划。

2.务实性

任何一种策划的基础,都是从实际出发谋划去干的。高职教学策划是以职业实践、职业教具、职教学生、职教教材等四项调研实践为依据,是从实践出发而谋划的。

3.综合性

任何一种策划的方法,都是统一各个方面的因素,运用综合方法进行的。高职教学策划综合的因素是三个方面:一是职业分析综合;二是课程分析综合分析;三是教学分析综合。

(二)教学策划的基本原则

高职实施教学策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1种理论,树立两个观点,反映三项特点。

1.坚持“实践”理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坚持从感知切入,以务实为导向,提升到理性认识;坚持主体实践,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树立“主体与形成”两个观点

树立以客观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学从学生出发;树立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树立主体观。树立知识、技术、素质三者形成要素结合;树立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拓展深化;树立培养务实人才的过程形成观。

3.反映“目标、务实与综合”职业教育的3项特点

反映高职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办成事达到目标进行策划;反映以四项调研实践为依据,以务实为导向进行谋划;反映职业、课程、教学3个方面的分析综合。

四、教学策划的调研实践

(一)调研职业实践

1.走访职业市场

职业近2000种,根据专业选择,走访职业岗位。高职专业涵盖的职业大体有如下4种类型:一是分工明确责任型,如高科技流水线上的熟练操作人员;二是自主综合型,如小组团队自主生产、营销产品的人员;三是技能高移型,如数控机床的产品加工并编程的人员;四是技术手段多样型,如现代科技产品的维修工,不仅需要“老马识途”般靠感觉经验,还需要使用现代科技工具,如使用计算机,等等。

2.职业工作实践

调研职业岗位工作实践的人物事:一是职业岗位工作要做什么事?包含过程、程序、技术工艺、技能,以及劳动涵盖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点。二是职业岗位工作要做的事,涉及到哪些东西,如何使用?包含机器设备、劳动工具、使用材料、劳动产品。三是职业岗位工作做事要涉及上下左右哪些人员,如何才能把事做好其状况与经验是什么?包含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行为规则、职业道德、实践经验。

(二)调研职教教材

1.吃透课程教材

调研高职同一课程的不同教材,吃透全国统一或省级统一的高职课程教材,有地位作用、体系结构、目标任务:一是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是什么,作用是什么?二是课程内容体系是什么,知识结构是什么?三是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任务是什么?

2.研究增删取舍

调研职业实践,研究调整增删取舍,其原因是:一是滞后性,统一编写的课程教材周期性较长,或多或少滞后职业市场的发展,或多或少滞后职业工作实践的发展;二是地方性,高职普遍使用全国教材,而我国地区广大,自然、经济、风俗等情况差别也大,高职一般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带有地方色彩,有其特殊的内容;三是高职课程教材未必都是精品,需要广大教师进一步完善。

(三)调研职教学生

1.了解高职学生特点

研究教育对象的特点是教学针对性的切入点。高职学生特点是什么?根据某学院调查,其学生群体的特点是:一是应试理论知识与能力相对较差;二是评价自我的心理、知识与方法不太足;三是技术技能学习、实践能力和素质方面有潜能与优势。各个高职院学生群体状况不尽相同,应提倡走出系科办公室,到学生中去了解。

2.把握班级学生水平

同一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群体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学生群体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应把握学生群体水平是:一是知识基础;二是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状况。

(四)调研职业教具

职业教具是指可替代或类似或可说明职业岗位上使用的设备、机具、材料,进行教学的教具。走访系科内、学院内外了解、寻找,研究如何运用职业教具,在教学中感性切入,理论与实际结合。

五、教学策划的分析综合

(一)职业分析综合

调研职业实践后进行选择、体现、结构方面的分析综合,具体是:

(1)走访职业岗位,高职专业涵盖的职业大体有4种类型,所学专业课程属于哪一类型,或者兼而有之?

(2)调研职业工作岗位实践的人事物3方面内容中,在课程中具体体现哪些方面,如体体现?

(3)以走访职业市场,调研职业实践为基础,以高职教材为参考,充分利用职业教具为导向切入点,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明确非学科的务实的课程知识、技术结构或其思路。

(二)课程分析综合

调研高职课程教材后从高职课程特性对其进行分析综合。高职精品课程主要特性是综合、应用、差异、开发,具体是:

(1)综合。高职精品课程,应根据不同职业工作内容、要求,对课程进行知识间分析整合、理论分析整合、技术分析整合等。

(2)应用。高职精品课程,应与普通高校课程相区别,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校课程,它们应向两类型各自的优势方向发展。高职精品课程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处置或实施上,充分反映了其技术应用的特性。

(3)差异。明确高职生源在知识、能力、道德方面有较大差异,毕业学校有性质不同的普校与职校的差异,因此作为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内容的高职精品课程,应因教育对象差异而具有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

(4)开发。高职精品课程,是按“有教无类、人人有才”的教育观,重视高职生学习主体个性特点, 具有人性化的挖掘个体潜能,在研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研发教育对象的主观精神世界内容上有职业教育的特色。编制的课程计划在时空上也留有余地。

(三)教学分析综合

调研职教学生后,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编写课前实施教案。

1.制订课程计划

根据明确的课程实际知识、技术结构或其思路,制订课程计划,具体是:

第一,谋划主要项目内容或其思路,综合制订课程教学计划。

第二,课程的内容与过程,认知与践行,听讲与行动,以务实为导向,分析综合使二者合一,确定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2.编写实施教案

从高职教学内容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4要素编写教案内容。对高职“有价值取向”4要素的认识与分析至关重要,具体是:

第一,知识。教育类型与层次不同,知识定位不一样。高职知识定位是务实、必须、够用,是“事物是什么”、“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第二,技术。技术是掌握能做某件事的技能,也能做一系列事、一个系统的事。高职技术定位是技术应用,包含物化的各种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工具、材料、设备,及其使用;包含内化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工艺、方法、制度;包含物化和内化的知识体系。

第三,能力。能力是完成活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进行活动和行为的效率和效果。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外化为人的各种本领。以心理活动为基础,高职培养能力目标定位是职业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绪能力、职业实践能力。

第四,素质。素质是内化的综合品质,是内隐的稳定特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高职显形与隐形课程都有培养素质的具体目标定位。高职课程素质目标定位是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做人素质。

六、教学策划的实施与处置――优化以务实为导向的教学

改革开放后职教发展三十年,各地区都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笔者认为,这些成功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是: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必有优法。优化以务实为导向的教学,提高了职业教育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如: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等。笔者把其归类为4大项:

(1)师生互动。谈话交流法、点评总结法、讨论启发法、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认识过程的形成观。

(2)感知切入。实物直观、演示实验、模象直观、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感知切入,并提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坚持辩证的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认识论。

(3)主体践行。模拟教学、参观访问、生产实习、项目教学、学生实验,在教学中学生是践行主体,坚持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实践论。

(4)过程阶段。四段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演练六项程序法,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认识事物、掌握应用知识、形成技能的学习规律,坚持学行结合、逐步深化分段进行的过程观。

本文概括内容如下一览表。

高职教学策划一览表

参考文献:

[1]杨金土.以史为鉴谈高职的人才培养规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第6篇:劳动实践的类型范文

关键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双重属性的教育活动。研究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是指在学校培养方案的要求下,研究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1]。目前,社会实践已经成为研究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还有利于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应用创新能力[2]。国家历来对社会实践非常重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明确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中强调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第十七条明确提出:“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及、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实践是将知识转换成能力的唯一途径,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对所学理论进行检验和运用,实现从“知识人”到“能力人”的转化[3]。本文结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现状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自编问卷,在文献查阅和研究生访谈的基础上,从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获得社会实践的途径、对实践单位的满意程度、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几个方面自编研究生社会实践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生社会实践状况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全体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星),共回收有效问卷143份,其中男生65人,女生78人,以下将对问卷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一)研究生对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和动机

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49.65%的研究生认为非常重要,38.46%的研究生认为比较重要,11.89%的研究生认为一般重要,没有研究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要。而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了解目标行业(39.86%)、发现自己的不足(36.36%)、结交朋友(8.39%)、赚钱(7.69%)、证明自己(4.2%)、其他(3.5%)。可见,研究生群体非常重视社会实践,且动机水平较高,绝大部分学生想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和目标行业,并根据行业需求来完善自身的能力。

(二)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

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多选)”这一问题,教师介绍占83.92%,自己联系占64.34%,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推荐占53.15%,朋友介绍占51.75%,人才市场和大众传媒分别占41.96%和35.66%。由此可见,教师推荐和自己联系是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此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推荐和朋友介绍也占了较大比重。

(三)理想的实践单位类型和对实践单位的满意程度

对于“对现在参与实践活动单位的满意程度”这一问题,12.06%的研究生选择非常满意,34.75%的研究生选择比较满意,44.68%的研究生选择基本满意,8.51%的研究生选择不满意。对于“研究生最想去的社会实践单位类型中(多选)”这一问题,86.01%的研究生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单位,4.2%的研究生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实践单位,53.15%的研究生选择学校机关单位,67.13%的研究生选择企业单位,12.59%的研究生选择其他。以上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研究生对参与过的社会实践单位较为满意,且大多数研究生喜欢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践单位,且在企业类型上比较偏向选择企业单位。

(四)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对于“你认为研究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困难在于”,联系实践单位占39.86%,资金投入不足占16.78%,确定实践团项目占14.69%,组建实践团队占14.69%,政策保障不足占13.29%,没有困难占0.7%。对于“什么因素会让您想要放弃实践活动(多选)”,单位氛围占65.03%,时间问题占61.54%,酬劳问题占46.15%,交通问题占42.66%,心理因素占24.48%,其他占11.19%。可见,研究生普遍认为在社会实践中存在困难,其中联系实践单位的困难最大。此外,实践单位的氛围和时间问题是影响研究生是否会放弃实践活动的主要因素。

二、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一)从研究生自身角度提出的建议

本次问卷的最后一题是开放式问题,即让研究生针对社会实践现状对学校提出建议。本文将研究生们的建议整理并总结为如下几方面。第一,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由于研究生一年级下学期的课程较多,尤其是专业硕士的课程非常多,导致专业硕士用来进行社会实践的时间相对较少,且专业硕士相较学术型硕士更需要专业社会实践。此外,研究生反映若能加长参与实践的时间,则学到的东西会更多、更完善。第二,加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视和支持。有研究生反映,目前部分导师还存在重学术科研而轻社会实践的想法,这部分导师要求研究生在毕业前都要留在实验室不断地做实验,并且不赞同研究生在读期间外出参与实践活动,因此,导师的不支持也是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阻碍。第三,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并重,即在学校或者导师安排、推荐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希望能考虑研究生个人的发展规划与岗位倾向性,不要一鞭子把研究生赶到同一个岗位上实习,也不要把研究生派到繁琐又无益的岗位上。第四,对研究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即希望学校和导师能更加关心和关注研究生的实践活动,多了解学生的意愿,并尽可能帮助实践方向不明确、职业规划不明确的研究生,以促使其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从学校管理角度提出的对策

除了问卷调查中研究生们提出的建议外,结合研究生访谈,还应从学校管理角度提出相应对策。第一,做好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研究生缺乏求职和工作经验,加上社会实践能力不足,一部分研究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利于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因此,各高校要在研究生入学后,就加强对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整个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第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增加实践性课程,将支持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上升到建立规章制度的层面,并完善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学分制度,增加实践性课程。第三,进一步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使各个学科都有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并积极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岗位实践基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增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第四,鼓励研究生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即研究生要加强自身在社会实践中的参与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尽快完善和目标岗位相关的能力。第五,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目前,部分高校对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考核仅限于研究生在实践结束后提交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这对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考核是片面化的,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潜能,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研究生社会实践评估体系,以保证研究生社会实践在具体实施中不走样、不变形。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研究生对社会实践比较重视,且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较强,获得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也比较多;少部分研究生对实践单位不满意;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存在困难。针对研究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几点意见,以期有助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乐生,张瑾.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4):98-99.

[2]陈闻,杨丽媛.论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01-104.

[3]吴刚,高留才.高校实践育人内涵的多维解读[J].教育探索,2013,(8):13-15.

第7篇:劳动实践的类型范文

所谓培训是指组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工作的实际需要,采取合适的形式,对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并最终实现组织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连续性活动。人力资源培训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来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实现组织目标,关注的是现在和未来。

二、培训的类型

培训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按培训对象的不同,分为新员工培训和在职员工培训;二是按培训形式的不同,分为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三是按培训性质的不同分为传授型培训和改善型培训;四是按照培训内容的不同,分为知识性培训、技能性培训和态度性培训等。

三、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培训对于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培训有助于组织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

培训的激励作用远大于保健功能,组织通过培训,向员工灌输组织的价值观,使员工在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感悟,这些感悟与工作中的体验相结合,给人以精神上的激励,这使得培训不仅具有拓展知识,提高技能的作用,而且具有鼓舞自信心、激发工作热情的功效。因此,通过组织的培训,员工可逐步理解并接受组织的价值观,并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及团队精神。

2.培训有助于员工潜能的开发,是达到人与事相匹配的有效途径

培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岗位培训,其中岗位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被视为岗位培训的重要目标,是将组织战略目标与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不断使员工的潜能发挥出来。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组织越来越精简,人员越来越精干,组织形式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式发展,这就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原来需要几个人完成的工作或看管的机器,现在可能只要一个人完成,这就对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训的内涵是对员工潜在能力的开发,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补足、技能的训练,其目的是促进员工全面、充分地发展,通过培训不仅提高员工岗位工作能力,增强工作信心,促进员工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及习惯的调整,从而给企业带来无穷无尽的活力。

3.培训是保障员工绩效改善的重要措施

员工的绩效单纯靠提级、物质刺激得到的改变是不可持续的。培训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它不是在消极地约束人的行为,而是在积极地引导人的行为。当员工工作绩效不佳、素质能力低于工作要求时,如果通过培训使员工工作绩效改善,那就是通过行为目标和方式的改进而塑造了员工的合理行为。企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重要的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行有效激励。企业培训作为激励手段之一,通过为各类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能够丰富各岗位员工的专业知识,增强员工的业务技能,改善员工工作态度,使之取得更好的绩效。员工在获得工作满足感后,可激发出更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赢得更大效益。通过培训,企业全体员工可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每个员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在岗位的管理者,就能从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改进工作绩效,从而在个体效率提高之后达到组织效率的提高。

4.培训是建立学习型企业,拓展员工发展通道的最佳手段

第8篇:劳动实践的类型范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2012年暑假,我院团总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在全院同学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暑假前夕,XX院团总支向全院广大同学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同学们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以认真的姿态对待此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分为分散活动和集体组织两种。共派出淄博幸运风企业帮扶小分队和青岛兴田帮扶小分队两支小分队参加此次实践活动。

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分为:开展便民服务,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对山东济南、莱芜等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义务劳动,帮助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文艺下乡,学院学生会组成文艺队伍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市场信息,紧抓时尚脉搏,以市场需求带动专业学习的兴趣;企业帮扶,以小分队的组织形式到实习基地实地考察、学习,使学生走出校园,了解服装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序,学以致用。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暑期返校后,全院学生通过写社会实践总结,相互交流经验和教训,使我院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层次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我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上报校团委。

四、经验和收获

学院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实践的心得体会,使每位同学能够总结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同时也能从其他同学的实践中学得经验。通过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报告,看到了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心理,达到了服务劳动人民,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青年学生自身素质的实践目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个假期过得比以往更充实,更有意义,并表示,以后的假期会继续寻找这样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假期生活更丰富。事实证明,社会实践活动是顺应时展需要,符合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有更大的突破,拓宽渠道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加强与地方的联系与合作,使社会实践工作保证连贯性与持续性。

第9篇:劳动实践的类型范文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