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环境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税务管理;前景
一、背景介绍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云空间开始逐步进入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是我们赋予这个大数据时代新的代名词。大数据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当然,对于传统的税务管理,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税务从古至今就是一个不断传承又不断更新的名词。在现代社会科技大潮的到来,税务管理也紧随潮流进入了一个新的进程。毋庸置疑,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税务管理始终是一个国家调节税收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进行征税的重要框架依据。互联网环境下的税务管理,是传统与现代技术的时代性融合,更说明了税务管理技术与制度将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税务管理的改革方向
互联网+环境下许多问题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税务管理更是需要融合新形势下的各种情况进行更新变革,总体来说,税务管理的变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有的变革趋势有以下几点。
(一)体系优化
税务管理体系是税务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税务工作的合理运行。一个完善的体系应当包含健全的法律法规依据、合理的部门设置、拥有一定知识水平和素质的执业人员及科学技术手段。而我们所提到的税务体系优化也将应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首先是法律法规方面,对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下的商务平台,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相应的交易行为规范。由于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网络交易纳税制度,今后应不断规范网络交易的纳税行为,避免出现利用互联网空子逃税漏税的现象发生。对于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是规范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商务行为的重要举措。从现实情况来看,网购的群体不仅仅限于年轻人,销售群体的扩大会使交易量迅速增长,甚至很多跨国交易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确认。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网络平台销售征纳税管理系统,这就需要税务部门在未来的发展中,引进相应的互联网人才,而不是单纯地财会管理类人才来应对形式的变化。对于现有的税务工作人员,则可以不断更新观念、进行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我国税务管理的技术硬件也面临着大数据环境下的变革,只有开发自己专门的电脑系统,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海量信息。而这些软件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更要及时的更新换代。作为传统的税务部门,可以通过与专业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专门的软件。
(二)风险控制
现阶段税务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在互联网的大量数据下,会发生数据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该问题可能会导致税收流失、甚至使不法人员利用互联网漏洞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危害社会安全。关于数据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有三大部分:(1)征税部门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各种商务交易平台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络购物,而这种虚拟平台的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交易的隐蔽化。在网络平台上的交易如果继续沿用旧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将会失去对网络交易的控制及监管。(2)征税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的信息不再是单纯地文件记录,更多的是记录在相应的信息系统中,但这些部门相互独立,使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并不能实现互通,这也会导致税收部门并不能得到纳税人全部的信息,从而导致风险发生。(3)部门内部信息不对称。由于税务部门涉及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各自管辖内容不同,虽然目前我国正在改善信息共享问题,但就目前来说,数据共享仍然是各税务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在部门内部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重叠、遗漏等风险问题。
(三)微观数据调整
之前,研究搜集的税务数据都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做出的相应政策也是以宏观为基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宏观数据为基础的分析报告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需要,并且对于微观数据的获取也更为方便,因此,对于税务研究的分析可以由宏观逐渐向微观发展,通过具有特性的企业情况,对其微观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对其进行量化控制,从而科学有效地进行税务管理。
三、改革前景
在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从本文上述三大方面对税务管理进行更新变革对实际工作来讲,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可以指导未来的税务管理工作。现阶段,首要应解决的问题则是完善法律法规,使其适应时代和现实的发展需要。同时针对迅速发展的网络商务平台交易,税务管理工作更要及时跟进,较快符合现阶段的税务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开,沈昱池.大数据———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推进器[J].税务研究,2015(01).
[2]谢波峰.大数据时代税收微观数据体系的构建[J].税务研究,2015(01).
[3]黄俊杰.基于WebGIS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4]王向东,王文汇等.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税收征管模式转型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研究,2014(08).
一、引言
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毋庸赘言,毁誉参半。互联网在我们生活各处皆有体现,经过信息革命的洗礼,世界发生巨变,生活更倾向于智能化和虚拟信息化。互联网+是互联网生产要素充分被利用的表现,将互联网充分利用于各个行业。此时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运用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网络时代信息的轰炸对学生思维观念影响明显,网络流行词汇网络暴力等等都对高职学生管理造成较大冲击。而我们都知道网络的发展势在必行并且展开十分迅速,对于老式德育也在进行挑战,高职院校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应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和进行, 这是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二、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通俗来讲就是互联网+其他产业,目的是利用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完美融合。互联网可以和其他行业相连构成新的经营模式,算得上是知识社会互联网形式的演进。我国许多成功企业家认为互联网+将会成为产业经营主流,总理也比较看好它的发展。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互联网+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各行业还在进行试探和尝试,都希望“互联网+”模式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根据互联网+的“大量”特点,其模式也是和传统产业相对立。
三、互联网+下的产物
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产物有很多。针对生产模式而言,互联网+工业的形势比较多用,企业采用互联网来改进产品研发和生产方式。通过远程操控达到数据采集和分析回馈,对于云计算、物联网的改造非常频繁。针对日常生活而言,互联网+利用得非常多,就如我们出行,滴滴打车,针对传统打车而言比较方便省时。对出行的人而言,在出行前就先联系好车,计算好时间,提高出行效率;对于司机而言可以不用主动寻找客源,快速确定有需要的客户,避免走空等现象发生,在此过程中司机还利用到导航系统,这也是互联网+带来的极大便利。当我们去购物时,比较不愿意带现金,比较繁琐还有就是在出行途中带大量现金不安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支付宝、微信等付款方式。对于购票,不管是电影票,汽车票,还是火车票,甚至飞机票都可以用支付宝或是相关支付方式购票。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掌控生活。对于医疗,现在有掌上医生,微信挂号等,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针对教育而言,远程教学是我们运用于此领域最多的了,通常对于自己想要学的课程有没有时间上的许可,这时我们利用网上视频就可以打破空间打破时间的界限进行学习。更是打破传统上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配合要求,学习不再是一个教室一个班级进行了。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我们的自学能力,接近了我们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互联网在我国政治领域的发展更是惊人,将公共事务接入微信,一方面便捷执政加强执行效力,一方面加大公共参与力度和监督。以上就是互联网+的主要产物,多方面地对生活进行影响,对生活质量进行快速提高。
四、互联网+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一)有利的一面
在高职学校中,其学生结构有其特殊性,知识掌握相对本科生而言可能比较薄弱,但可通过网络对知识进行学习弥补相应的短板。互联网+学习是当前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比较灵活,教学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不同于过去死记硬背的知识摄取渠道。特别通过图像和声音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习资料的寻找,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的方式,加大检索内容和覆盖范围,学校和学校间还能进行学习资源的共享,方便了高职学生对于知识信息的利用率。在互联网学习中人是占主导地位,从学习出发点来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大学生中很多人利用“互联网+”挣钱和创业,这对大学生来说是项比较有意义的尝试,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有益,掌握前沿动态。最简单的就是开淘宝店,在网上进行产品销售。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锻炼对资源分配的能力。
(二)弊端
网络信息泛滥,高职学生对于网络和信息的滥用,不能很好地分辨真时和虚假信息并且做出正确反映。自制力不强容易沉浸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言情小说,现在科技发达,3D技术不仅运用于电影、广告,还有网络游戏,其逼真程度,视觉冲击达到可以以假乱真的程度,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容易把虚拟的网络暴力运用于日常生活,还分不清虚拟还是现实,结果危害自身及他人生及财产。第二点,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文化体系的冲击,消解民族精神,怀疑党的执政,出现现象。最后,长期互联网+的环境会对高职教育中德育产生严重的冲击,网络文化偏向于野蛮和粗暴,极端思想和消极人生态度传播迅速,还有低俗文化的流传,长期以往的氛围渲染下,容易养成跟风行为和卑劣人格。
网络的流行之下,大家交友模式较之过去有极大的不同之处,以前我们的交友是面对面地进行问好和自我介绍,在网络下的交友是虚拟的,压根不知道跟你聊天那人的情况。但宅男宅女的时代,大家不大愿意外出,网上交友便非常流行于我们生活之中。但生活不能一直是虚拟的,我们总有走出家门离开电脑正常对人交流的时候,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大部分的人忘记该怎么和别人交流。真正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传输信息,通过举止和仪态感染他人和透露自己修养。以后走入社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交流能力障碍会阻碍高职学生后期发展。
对学习的影响。互联网+知识产业。学术造假影响使得学生依赖网络来完成作业,拾人牙慧,无法对知识理念技术研究进行创新。对于自制力差的人来讲,容易陷入学习歧途,多年学习下收获不多。还有对于大学生甚至整个90、00后都出现过的问题就是上课玩手机。
五、优化管理的探索
在互联网+模式下,怎样利用好互联网对学生进行管理,怎样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在网络影响下的学生又怎么进行管理?
虽然上述我们表达了互联网+对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好处,但也对她带来的弊端进行痛斥。高职学校学生管理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时怎么进行优化管理,对此不得不直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学校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资料进行管理,电子资料容量大体积小,便于调取和管理,这是对互联网最简单的使用。对于网络信息混乱对学生错误引导的情况,学校不可能对网络使用进行杜绝,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生活和互联网对接融合,网络不再仅仅是一项工具,一项技术,很多时候是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无法拔除。那么学校只能对学生正确使用和认知网络知识进行引导,在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下,这样的软管理也是教育要求。一方面传输学生网络正确使用的好处。另一方面明确网络带给我们的危害,多方宣传和知识普及。对于高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这个年纪比较懵懂,好奇心却比较重,情感比较脆弱,对于网络文化的冲击很难抵制,对于学校的管理常有抵制心理,盲目自我和盲目相信比较严重。这些给学校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对于这种网络形成的困局,一方面网络很难抵制一方面要照顾学生情绪,投鼠忌器,学校的管理力度很难把握。利用网络的功能来管理学生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动态监督,用网络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多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兴趣爱好,把时间精力分散出去不一味地沉浸于网络,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学习和生活。
六、结语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 财务管理 网络经济
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其强大的信息和服务功能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全球经济网络化、数字化逐步形成,这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企业经营管理全面创新发挥了推动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自身能否快速跟上新技术、适应网络经济的挑战。在互联网经济的强烈冲击下,企业只有及时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网络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
一、 互联网经济对财务管理变革带来的挑战
所谓“互联网经济”,是指利用网络技术产生区别于过去经常出现的经济周期的传统经济。互联网经济的出现,刺激了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在适应这种新经济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先以创新意识认识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1、支付手段电子化是财务管理模式变革的基础。电子货币是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必要条件,电子货币不仅能提高结算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使资金流转和物资流转得到协调一致,从而降低资金成本。银行可以进行电子转账, 避免了企业间交易中资金或单据的人为传递,提高了传递速度,减少了传递的人为接触性,并且安全性更高。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众多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许多企业做生意的方式,因而被认为是金融领域里的一场革命,电子货币的出现为互联网经济的运行注入了剂。
2、财务管理重点转移是财务管理模式的外在条件。在互联网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是否能够获胜。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产品销售已不再局限于实地交易,而是在虚拟环境中一步到位做到销售。比如,著名的淘宝、当当、阿里巴巴等网络商店的兴起,随着网络交易发展而逐步完善的物流供应系统等等无一证明了实体销售条件已没办法满足互联网经济时代公众的购物需求。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进行联络和销售产品,全球信息网是就是企业的销售柜台, 是知识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 经济资源中智能因素的认定将比无形资产更加困难。
3、风险内涵与范围的扩大对财务管理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交易的无地域性和无纸化使管理更加复杂,作为数据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很容易被不留痕迹的篡改、删除,既而成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极限的控制都开始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下的主要交易手段,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必须一体化,电子单据、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击的点增多。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如何征税、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数字签名的确认、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出现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的风险是难以防范和规避的。
二、互联网经济时代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
1、财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
互联网经济时代,电子商务高度发达,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均采用数字信息,并通过网络来实现。业务数据通过网络程序自动实现会计核算,产生各种支持决策信息并反馈到相关决策者。决策者通过网络向相关业务节点决策信息,网络程序根据决策信息自动修订业务规则,业务人员只能按照规则在网络中完成新的业务。由于网络信息传递速度快,业务发生受到实时监控,因而可及时将决策信息发送到业务规则,实现实时动态化管理。
2、财务管理职能向决策层和业务层分解
在网络型组织结构的企业中,节点和节点之间密集的多边联系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许多中间环节,高层决策者能直接对底层员工进行管理,财务信息的采集完全由业务节点完成,财务信息的加工由网络程序完成,财务监控由决策者通过网络程序实施。
3、财务管理与业务、决策一体化
传统的财务管理反映的是决策者、财务机构、业务部门三者之间的关系,决策信息通过财务部门实施对业务的监控,业务部门的信息主要通过财务部门加工提供给决策者。在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职能向决策层和业务层分解,财务资料时刻处于高级管理人员控制之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虚拟结算,几乎可以即刻发现市场情况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决策者财务机构和业务部门有机的、动态的一体化。
4、财务管理组织结构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
传统的财务管理部门是介于管理层和业务层之间、具有独立的物质利益的经济组织实体,是有形的且相对稳定的。在网络型组织结构的企业,一方面,财务人员工作职能将分散到业务层和决策层中间去,财务信息的处理由程序来完成,传统的财务部门必然萎缩,职能分解,部分传统的财务管理机构将被网络虚拟的财务机构所代替;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益推广,将不断出现网上虚拟公司这样的企业形式,而这些虚拟公司往往只是一种动态的、短期的战略联盟,合作目标完成后迅速解散,从而使财务主体显得虚拟化。
三、新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应对措施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要适应当前互联网经济环境,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变革: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预警系统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行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作好防范措施。
通过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预先告知经营者、投资者企业组织内部财务运行体系隐藏的问题,并为企业经营者该如何解决问题提供了方向,从而使企业把有限的财务资源用于最需要或最能产生经营成果的地方。财务预警系统主要有六大功能,分别是信息收集功能、监测功能、预报功能、诊断功能、治疗功能和健身功能。通过这些功能预警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减小损失的发生并能逐渐对曾经发生过的问题形成免疫系统。
2、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特点要求企业实施财务虚拟管理。财务虚拟管理就是以企业的核心功能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对各虚拟化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协调性的财务管理。虚拟企业的中层经理的监督与协调功能被计算机网络所取代,企业的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财务虚拟管理是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横向管理,可去掉很多中间环节,使价值的产生与确认直接相对应。财务虚拟管理还包括对通过网络进行虚拟经营、虚拟交易所产生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管理。财务虚拟管理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且全面创新的、以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的一种财务管理策略,所以又是财务柔性管理、财务再生管理和网络财务管理等技术方法的综合。
3、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实现财务管理模式向集中化变革
过去,企业缺乏支持集中式管理的技术手段,企业的发展受到物理地域的限制,许多大型企业不得不采取分散管理。由于监管信息反馈滞后,从而导致对下属机构控制不力、企业出现危机的例子屡见不鲜。互联网的出现,小企业变成了“大企业”,桌面管理转化成非桌面化的网络方式,这使得集中式管理成为可能,尤其是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为整合企业财务资源,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监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互联网经济时代是一个高度重视管理的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财务管理主体需要不断地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审视和评估,并根据其所处的具体财务管理环境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献英.试论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企业经济,2004;11
[2]薛清彦.当今网络经济下传统财务管理的滞后与创新.价值工程,2007;05
[3]梁君.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现代企业,2007;04
[4]李慧楠.信息时代的网络财务管理.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05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创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企业要保证人才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必须将它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键因素是企业竞争的胜利。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改革,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人才,从而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理论知识概述
1.1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指的是企业管理者通过使用组织的知识、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和方法、思想和其他资源设计、创造、为消费者、社会的新变化带来的影响,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由企业的人才创造的。没有强大的团队组织,就无法掌握更多的资源,就不能创造新的价值,更不要说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指基于企业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在最新前沿科技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路或新方法,使企业人力资本增值更快速、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1.2互联网管理思维
互联网管理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思维,它由技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心理的革命性变化,以经济为主体的思维不再主线,而是立体的。这种管理思维模式对经济和社会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互联网+”的时代是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之间交流的一种桥梁,也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一种媒介,也就是所谓的“零距离”时代。因此,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迫使企业和各职能部门必须对市场、客户、产品、企业价值链进行研究,并应对整个企业生态系统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所以企业要互联网思维来管理人力资源,跟随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2.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效探索“互联网+”时代,才能改变和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并分析了其工作特点,然后总结了传统人力资源的困境,为下一章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相关的参考和依据。
2.1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介绍
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工作任务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往往依据相关国家政策法规和企业规章,通过网络在人才市场招聘、收集信息、企业人事信息调查、人员实地调查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保证企业员工的规范和合理利益。
2.2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信息收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特征,人力资源专员倾向于有针对性的根据公司的要求,以及规划收集相关人员信息,结合企业人事信息和人员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收集外部市场信息的时代特点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良好的信息基础,公司招聘、人事管理和人事规划调整工作结构可以有效地支持。
人才招聘与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也是最基本的特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常使用网站进行招聘、发送和接收邮件的简历、人才招聘等形式的电话沟通,以及在企业人员培训、管理中经常采用的技术讲座、培训课程、宣传材料、印刷等形式。人事信息数据库管理和外部连接是另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2.3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
首先,传统的招聘方式往往通过电视广告、报纸招聘信息和个人电脑方式。但这些方法存在着几个大的弊端:信息渠道的传播范围有限、信息传播速度慢、招聘成本高。这不仅会导致不能迅速招聘人才,也会浪费招聘成本。
其次,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相对落后。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习惯性的邀请专家和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种方式不仅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严重限制,有的员工专业基础不牢固,培训效率低。
最后,绩效考核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能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帮助企业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然而,以往绩效考核体系的缺失,使得很多有能力的员工因心理失衡而选择移动到另一个企业,随之带来岗位信息的流失,使企业效益受到影响。
3.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3.1通过互联网进行人员招聘工作
招聘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来传播信息招聘信息,采用这种招聘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打破传统的报纸、电视广告等形式的限制,也可以保证招聘到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同时,企业内部人才流失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在网上招聘信息,可以让求职者快速地看到公司的招聘信息,以最短的时间联系公司,并有效地提高了企业人事部门在招聘人才的工作效率,有效地节约了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的成本。
3.2开设互联网培训课程
大多数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使每一个员工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往往组织定期的内部员工培训,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培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仅不能达到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目的,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因此,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有效地改变内部员工培训计划和内容,将面向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远程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培训计划的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也可以扩大培训内容,改变培养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的培训时间和地点比较方便,员工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减少培训的阻力。此外,员工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和企业的培训内容相关的文献,为即将到来的培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既能提高培训的效率,又能促进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
3.3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考核模式
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代表了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也代表着企业的阶段性业绩。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思想的不断进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这使得传统的评价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绩效考核体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必然趋势。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和收集的信息平台,自然包含了各种新型的用于企业绩效评估的系统。因此,企业相关的管理者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互联网上寻求新的绩效考核方式,找到符合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评价体系,经过调整后直接使用。
3.4建立人力共享的信息数据库
企业经营者要适应“互联网+”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挑战,必须充分认识到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是前提,广泛有效的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全面了解员工信息的大数据管理,随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给企业营造了新的发展方式。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工作,其工作水平对实现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为应对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积极开展资源技术的共享与传输,更新企业的运作模式,建立企业的沟通平台,进一步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给企业带来机遇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面临发展的压力时,企业需要从本质出发,不断创新改革财务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落后
在互?网时代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配合企业的决策协调发展,实现财务与信息的共享,使企业内外资源得到充分调配。目前,仍有不少企业独立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等工作,使企业的决策与市场发展脱轨,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陈旧,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跟不上生产经营的脚步,使企业的发展与现金流向出现偏差,降低企业的信誉度,造成资信低下等问题。财务部门的相对独立使财务工作在进行分析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难以达到企业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下,越来越多行业的新业态不断出现,面对如此现状,企业还继续顺应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去工作的话,就会失去其他业务部门的支持,严重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短缺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都需要不断创新,财务管理创新旨在创建信息化自动财务管理平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要实现企业财务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大量具有专业财务管理知识以及应变沟通能力的复合型财会人才,但这种专业人才并不多见,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中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短缺是一项重要问题。
(三)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困难不仅是管理模式的陈旧,同时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受互联网开放性的影响,企业如果依然因循守旧采取传统财务模式继续工作,必然阻碍企业的有效发展,使企业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脚步。企业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没有安全防卫的保障,企业的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威胁,随时可能遭到一些软件的攻击,导致黑客入侵等情况的发生,对企业各项数据的安全性造成巨大影响,核心数据的泄露,给企业带来的是致命的危险,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对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产生极大危害。
三、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策略
(一)实施动态型财务管理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采取动态型财务管理模式,全程动态监测企业的财务活动,改变传统的静态形式工作,使财务工作得到更加全面的监控。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企业能够更好的顺应发展潮流,实现内部运作与外部利益有效沟通,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所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使财务管理顺应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发展,及时传递财务工作信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实时处理,科学审批,对企业经营信息实施动态型财务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二)培养财务管理的高端人才
对于企业而言,拥有复合型财会人才是企业市场竞争中得到有利地位的重要因素。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流程,使财会人员不受制于繁杂的会计信息处理流程,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分析与控制而不是仅限于对信息的记录。对企业财务人员开展互联网技术的培训工作,进而提升财务人员创新能力与工作水平。把经济和财会理论与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全面分析市场需求,建立健全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策略。通过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使财务人员扩大知识面,开阔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开发企业,结合实际处境,综合分析企业运行状况,积极扩展业务范围,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使财务管理人员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采取财务核算与运行决策一体化管理机制
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职能单一的监督与财务核算功能,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企业对品牌越来越重视,更加关注文化专利及商品标志等无形资产。因此,传统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势在必行,对传统财务工作的职能进行拓展,不断促进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企业需采取财务核算与运行决策一体化管理机制,确保财务管理的科学有效。
(四)树立财务管理互联网化的创新理念
互联网在企业财务管理的推广,需要管理者的支持和员工的接受,所以,企业需要全面树立财务管理互联网化的创新理念。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培训,树立起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流程控制为重点的创新型财务管理互联网化理念。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工作,其重点是在资金以及财务方面,财务管理的互联网化与信息化可以有效促进管理制度的运行。因此,在全范围内推行财务管理互联网化的创新理念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互联网;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发展趋势
1.理解个人知识管理
简单来讲,个人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选择、组织、交流、共享和创新的知识能力过程,是基于构建与开发个人知识库基础上的一套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整个过程涉及知识的获取与组织、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利用与创新。综合各种看法,定义个人知识管理:是运用一系列的工具和技巧,对个人在口常生活中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存储、检索、共享和创新的方法。经概括,个人知识管理有7项核心技能:信息检索、信息评价/评估、组织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信息安全和信息协作。
笔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可划分槲南坠芾砉ぞ摺⒆利深度分析工具、思维导图、云端笔记和网络资料管理工具、社会性网络工具等几类工具。
2.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以及用户需求描述
2.1 web2.0及其对个人知识管理的影响
Web2.0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为了区别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的内容而定义为第二代互联网。第二代互联网的兴起,给网络信息的生产、组织、传播与利用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给个人知识管理效率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契机,Web2. 0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强大工具。
2.2 web3.0及其对个人知识管理的影响
当今中国正在逐步迈入web3.0时代。简单地说,Web3.0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阶段,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智能过滤器和多元化需求满足平台。每个人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即时、有效地对外广播各种信息,接受者可以方便地、有选择性地接收这些信息,最终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互联网服务。相比web2.0时代,web3.0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更加强调“人性化、智能化”。Web2.0的发展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开放的舞台;web3.0则在其基础之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Web3. 0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丰富、有效的技术与平台。具体表现在:1 ) Web3.0可以真正地实现智能检索”,从而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 2)Web3.0个人智能终端的普适化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Blog记录、表达感想与见解,及时保存一些感触和思考,从而使用户实现自我超越。用户可以通过Web3.0提供的Blog及网摘等平台建立自组织学习研究共同体,通过各种互动与反馈功能,可以方便地寻求志同道合者,增强交流与沟通能力。3) Web3.0向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自主的学习平台,用户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在协作探究中不断挖掘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价值增值。
2.3用户需求描述
当前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的主要竞争对手是office软件与传统纸质知识管理工具。与这两种工具比起来,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还具有许多难以企及的不足。这也是用户在使用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时的需求,有如下几点:
一、编辑功能不全面。常见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通常只能实现十几种基本的编辑功能,从编辑功能上看还远远不能替代office。
二、没有演示模式。为了便于受众接收和理解信息,Office系统中提供了PPT组件,井通过演示将信息传达给受众。而目前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还没有演示功能,或者不能对演示文稿进行编辑。
三、非行业标准格式。在纸张输出方面,doc和pdf格式的文件都可以做到所见即所得,与打印机等纸张输出设备形成了良好的对接。但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各种格式的文件之间互相不兼容,没有统一的格式。
四、不是最快捷的记录零散信息的方式。据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纸质笔记本仍然是最快捷的记录零散信息的方式。知识管理软件在人机交互方面还不能做到完全的自然交互;由于多样方式的选择打断了人们对于要记录的内容本身的持续性思考。
五、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随着当下笔记本产品设计和材料的发展,各种风格定位的纸质笔记本产品琳琅满目,数字化知识管理软件的定位以管理工具为主,所以许多人都使用同一套系统,无论视觉形象还是使用方式都是统一的,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
3.互联网环境下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发展趋势
一、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情景化趋势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明显,并且实现语义检索,最终会更加广泛地嵌入人们的生活。
二、Web 2. 0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工具呈现社会化特征,支持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大部分工具都支持协作或者建立自己圈子进行即时交流,对于工具开发商,也开始注重Web 3. 0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开发。
三、工具的功能呈现一体化的特征,而不再仅仅具有某一项功能。混搭(mashup)社会性知识管理工具的兴起,将各种应用程序集成于一个平台,使各种操作便捷化。
四、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能力加强。知识管理工具在保存和管理知识的同时,支持对知识的分析和挖掘,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用户对知识进行更好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五、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将拥有更加强大的编辑能力,并且可能会逐渐产生行业标准格式。用户将享受能够实现灵活编辑、共享与无限云存储的知识管理软件。
六、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在未来会为实现良好触感,为实现外形设计与使用功能的个性化设置而努力。
Web3.0可通过精准、智能化的服务,为个人的知识利用与创新构建完备的平台。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必将为迎合用户需求而不断变革,本文希望能够总结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发展新产品、知识用户更好地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提供意见参考。
参考文献:
[1]田梅.Web3.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图书馆学研究,2011,23:55-58.
[2]陈力行.论个人知识管理[J].情报科学,2005,07:1072-1075.
[3]林子.数字化笔记本的现状及未来设计趋势探讨[D].北京印刷学院,2013.
作者简介:
0引言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利用互联网将各种物与物的信息传感设备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可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它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环境保护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典型领域,物联网的应用将成为推动环境管理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环保产业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而且深远的意义。
1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2];2005年《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2008年3月,在苏黎世举行了全球首个国际物联网会议,探讨了“物联网”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与如何将“物联网”推进发展到下个阶段;2009年,奥巴马就职后,对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给予了积极响应,此后,物联网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在我国,2009年8月24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赴台首次发表公开演讲,提出了“物联网”理念;2009年11月1日,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应用机构在内的40余家单位联合成立了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期望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协作、创新与联动,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
2物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体系的结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构成。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组成,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网络层由各种网络组成,是物联网的驮载网,具有“载波”作用,主要功能是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负责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事实上,物联网是互联网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和扩展,互联网可以作为物联网传输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物联网可实现任何人、任何物体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任何路径、网络以及任何设备的链接。因此,物联网的相关属性包括集中、内容、收集、计算、通讯以及场景的连通性,这些属性表现的是人们与物体之间或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无缝连接。
3物联网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对于物联网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突破与创新意义。环境自动监控是在污染源的合适点位上安装各种自动监测仪器、仪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通过各种通讯信道与环境监控中心的通信服务器相连,实现在线实时通讯。这样,传感器感知的点位的环境状态就可以被源源不断地送到环保部门,并存储在海量数据库服务器上,以供环保信息化中心的各种应用系统使用。环境自动监控是对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比照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构成要素,可以发现,环境自动监控中的环境自动监测设备就是感知层,用于收集相关污染源的监测信息;而传输自动监测数据的环保专网就是传输层,支持环境信息在环保部门间的传递;各类业务系统是应用层,可为各类用户提供所需的服务和交互界面。
4环保物联网的研究进展
目前,全球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国外已有较早开展物联网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例如,美国环保局为国家和欧洲环保机构以及污染控制部门开发的BASINS系统,就集成了整个美国的流域数据、流域分析和水质分析软件,可为用户提供一个简明的、将点源和面源统一起来的流域管理工具;美国同时还部署了用于实时监测城市环境污染数据的“CitySense”监测系统和用于监测大鸭岛海鸟栖息情况的生态监测系统;世界银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援助开发了工业污染预测系统PIPs,该系统可在利用工业调查信息的基础上,估计污染强度,从而预测国家、地区、城市或项目的工业污染;澳大利亚有用于监测蟾蜍分布情况的生态监测系统;日本也开发了SAPIENS环境综合分析信息系统等。
我国的环保物联网建设经历了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的建设等不同历史阶段,起初是由各类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而构成的,随后,随着污染物自动监控体系的建立则日趋成熟。“十一五”期间,我国大规模开展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的建设,对重点污染源的废气和废水排放进行自动监控,同时,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网络的建设,大大推动了环境监测自动化的进程。“十二五”期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我国的环保物联网将进入一轮新的发展。
在全国环境自动监控大发展的背景下,秉承以科技创新推动环境管理进步的思想,引入了当前最先进的3G移动通信技术、3S空间信息管理技术,同时采用“云计算”理念,将传统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空间信息等高新技术进行集成,建立了环保物联网,为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模拟等提供决策支持平台。环保物联网的建立,加大了环境监测范围,加强了环境监测管理力度,有效提高了环保部门的科学决策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5结语
【?P键词】互联网+;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Keywords】interne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42-03
1 引言
2015年至今,席卷而来的“互联网+”浪潮,一方面给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助于环境会计改进其传统的信息披露模式,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节奏;另一方面,也给其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互联网+”环境下,网络的透明性和及时性,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传统的环境信息披露观念已然被淘汰[1]。
2 “互联网+”下释放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信号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信息数据的共享和公开透明。随着互联网和环境会计的跨领域的融合,互联网这个强大的搜索引擎,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技术信息条件,成为加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程的助推剂。
传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及其过程的周期性,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思维、理念以及模式上的创新[2]。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投资者对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需求更迅速更及时更全面,同时对其披露的信息的效率和质量也更加注重,这就要求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形式可以多样但要规范,速度应及时但要真实准确,范围可以缩小但要全面。“互联网+”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的信息流将是自然、经济、社会资源、伦理和文化集合的系统,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3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晚,理论和实践欠缺,目前还处于摸索和探寻阶段,还没有形成与本国环境会计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披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条路上,我们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对于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以及环境成本和收益方面计量标准和核算方法还不完全统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准则不完善并且也未对其做出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粉饰环境会计信息的相关内容,出具不规范不全面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会计报告来误导广大投资者。
企业内部环境会计部门和其他的财务部门联系不紧密,造成环境相关的信息偏离管理部门所得到的数据,而地方政府部门由于缺乏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对企业出具的报告信息的环境监督和检测力度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这就造成了各个地方各行其是,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失真。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审计的部门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重点是对上市公司或者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审计。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已经占据了中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现实是其相关的环境会计审计工作一片空白,止步不前。
4 “互联网+”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
“互联网+”的提出以及发展,使“互联网+会计”步入一个新的时代阶段。同时期环境问题一直位居新闻热点,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获取环境会计信息,改善环境成为了各国经济体的关注重点。
从我国社会层面讲,互联网技术是物联网赖以构建的基础,而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需要。“互联网+”时代,国家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更迅速更及时,相较于传统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周期性,运用“互联网+”将使政府管理机构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全社会的环境会计信息,了解现阶段环境现状,制定应对环境问题的对策,防患未然[3]。另外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包含了自然资源环境的指标,这也需要微观主体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就从现状和政策方面体现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从企业内部层面讲,互联网发展带来了“爆炸式”信息内容,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构建内容充分的模块化环境信息披露形式,高效便捷地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一是企业内部管理发展的需要,也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会计利益关系人做出决策的标准。各利益相关者通过查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了解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4]。企业和各利益相关者使用互联网平台或获取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实质上是双方利益的制衡与博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
5 “互联网+”视角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难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呈现双面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难题也越来越多。论文主要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体角度讨论在此背景面临的难题。
5.1 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的安全性
“互联网+”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依赖是计算机端对数据的自动输入和输出管理和系统对相关信息数据存储。如果遇到计算机硬件损坏或者内置存储保存不当,重要信息将会丢失;如果系统在向互联网数据库传输数据时,遭受非法拦截或是信息恶意篡改,将会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严重时如果不法分子利用病毒入侵,企业的损失将难以挽回。
5.2 环境会计人员的素质
环境会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短,对于其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还不透彻,基本的框架结构和发展模式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由于之前部分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忽视,所以对环境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于财务会计人员要求就低。但是“互联网+”视角下,对于环境会计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还要培养创新会计思维模式,提高互联网技术水平。
5.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关于环境保护出台的法律法规多,但是针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却十分欠缺。企业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基本是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标准迁移而来。在“互联网+”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在报告时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可能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和有效性,出现投机行为。各利益相关者在互联网数据库获取企业相关数据信息时,可能遇到虚假的环境会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和惩戒机制,企业的欺骗行为难以杜绝,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难以保全。
5.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格式
传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下,内容单一,格式简单,不能直观形象地反映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同时也不利于投资者获取准确信息,做出决策。“互联网+”下,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多样,潜在需求也不相同,这就迫使企业要具备出具不同格式信息披露报告的能力,由于环境保护地位的日趋重要性,各部门和各投资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要求更全面,更具体[5]。
5.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性
首先,“互联网+”下,数据信息共享,公开透明,信息使用者通过在数据库中筛选条件获取信息,这就要求企业一定要立足自身,披露环境发展现状,不能杜撰编造,否则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将使企业发展难以为继。其次就是数据的有效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周期性,但是在互联网平台就要求企业及时披露遇到的环境问题,不能滞后该事件造成影响的时间,否则就会造成数据失真,影响投资者权益,承担法律责任。
6 “互联网+”视角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和“互联网+”的在各领域地深入,解决互联网飞速发展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难题,迫在眉睫。
6.1 加大技术投入,定期更新设备,优化完善系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的安全性??题归根结底是企业技术能力达不到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企业要加强对设备和系统安全性能的监测和维护,准备多套方案,应对突发状况,定期完善系统的防火墙,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6.2 引进专业型人才,加强对环境会计人员的培训
我国环境会计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专业型人才缺口大,相关的职业道德准则对环境会计人员的素质没有明确的要求,这不利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就要求企业要重视人才培训。
6.3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机制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监督力度弱,给了一些企业可乘之机,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面,不真实,误导各利益相关者。这就要求法律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维权的依据。“互联网+”信息和成果由全民共享,相关部门可以调动民众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形成全面的监督网。
6.4 丰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
“互联网+”环境下,环境会计信息更公开透明,信息使用者群体庞大,企业要注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格式的多样和规范,丰富内容,力求全面反映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吸引潜在的投资群体,促进自身发展。
6.5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据艾瑞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201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同比增长50.6%。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移动应用的市场需求。移动应用是指运行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实现事务处理和信息访问。由于移动通信网独特的定位能力和庞大的用户基数,移动应用具有很强的移动性和用户相关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单一的用户体验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丰富的移动应用种类、较高的服务质量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才是锁定用户的有效方式。Mashup作为Web2.0下的新兴数据集成技术,通过聚合分散数据源上的数据生成新应用。基于Mashup技术的移动应用利用移动运营商的技术和平台,将互联网与移动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内容和应用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满足用户泛在化和一体化的需求,并为用户创造额外的个性化服务。随着移动设备硬件技术的提高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成熟,基于Mashup技术的移动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2 相关研究
2.1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目前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主要有J2ME、BREW和.NetCF。J2ME(Java2MicroEdition)是专门用于移动设备的Java应用开发架构,可以使用户离线使用下载的各种程序,提高运营商的网络流量。J2ME基于Java语言,移植性和跨平台使用较好,由于是通过Java虚拟机方式运行,所以系统资源占用较大。BREW(BinaryRuntimeEnvironmentforWireless)是美国高通公司开发的为无线设备提供从开发、配置、到计费管理的一套完整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BREW通过与芯片、操作系统等底层结构的紧耦合提高运行效率,但是受限于平台的封闭性,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NETCF(.NETCompactFramework)是微软公司,NET框架下专门用于移动应用开发的子集,支持多种语言(C/C++、C#、VB)。NETCF允许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共享数据,其兼容性和继承性很强,但实时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有一些移动应用开发框架是在J2ME的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式。例如移动应用框架引入规则引擎,可以有效改善由于大量逻辑判断出现而导致系统效率下降的问题;移动应用框架引入分层模式,可以实现功能的有效划分,提高常用组件的重复使用率,但是容易增加移动应用系统的复杂性。
2.2 移动应用和Mashup结合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日益开放的数据和APIs,Mashup技术能够更好地聚合资源,提供快速的应用生成方式,丰富应用种类,改善用户体验。其优势主要集中在:(1)应用开发更方便,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提供者开放API,用户加入到开发者的队列中,降低开发成本;(2)构建应用的集成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快速满足由于情景变化而产生的服务需求;(3)采用松散耦合的方式集成信息以创建新应用,从而提高Mashup应用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移动Mashup应用是指运用Mashup技术将互联网与移动网络上的信息和服务整合生成适用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基于位置的移动Mashup应用可以给用户提供实时的位置信息;结合移动通信网的通信能力、QoS保障方式,移动Mashup应用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同时,借助移动通信网的运营管理能力和业务支撑能力,移动Mashup应用可运营、可管理、可计费,促进了未来开放移动应用的形成。
2.3 移动Mashup应用的研究现状
目前的移动Mashup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移动Mashup应用的发展方向、开发架构解决方案、面临的挑战和相关的建议。文献分析个人和企业用户的移动Mashup应用使用环境,主要研究新兴的语义技术和开放的移动平台对移动Mashup应用发展的影响,以及移动Mashup应用所面临的法律政策和开发技术的挑战。基于SOA的移动Mashup应用开发平台研究认为有效的服务管理框架是保障QoS的核心,文献将移动Mashup应用开发平台分为五个部分:应用开发环境、访问层、安全策略控制、Mashup服务运行支持模块和应用执行环境,同时在执行环境中加入移动Mashup应用服务管理框架,实现资源和动态服务的有效融合。
在移动Mashup应用方面,文献提出跨平台操作的移动Mashup应用解决方案,将移动Mashup应用开发分为三个模块:应用开发端、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应用开发端的Mashup编辑器聚合WebAPIs创建客户定制的移动Mashup应用,服务器端生成Mashup服务目录,用户根据目录订阅移动Mashup应用。文献[8]研究基于情景感知的企业移动Mashup应用,它将移动Mashup应用开发架构从上而下分为客户层、服务器层和数据提供层,通过聚合来自于互联网和位置传感器(例如GPS)的数据,系统创建适用于用户当前环境的移动Mashup应用。
3 移动Mashup应用开发架构
如上所述,目前的移动Mashup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在移动Mashup应用开发架构方面尚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文献提出的移动Mashup应用开发架构,同时结合文献中所提出的面向移动互联网的Mashup业务架构,将移动Mashup应用开发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细分和完善。
3.1 移动Mashup应用开发架构
通过对目前的移动应用开发框架、移动业务运营模式和移动Mashup应用的研究分析,结合考虑以下因素:面对网络能力和信息资源的开放,要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在创建移动Mashup应用时,要注重用户体验以及应用的可持续性;接入Web2.0网站来获取更多的数据;充分利用移动运营商的运营支撑能力和数据去扩展移动Mashup应用。本文构建的移动Mashup应用开发架构如图1所示:
开发架构由三部分组成,数据源、移动通信网和移动Mashup应用开发平台。数据主要来源于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Mashup技术具有开放性,为了更好地保障移动运营商数据库中用户信息的隐私和安全,开发架构运用数据分析对用户信息进行处理后再开放使用;通过开放的API和RSS/ATOM等技术获取互联网上的应用能力与内容数据。
移动通信网接入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开放能力、运营能力和基础设施,移动Mashup应用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移动通信网的日趋开放。目前移动运营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基于标准的Parlay×架构、OSA/Parlay和基于WebServiceSOAP/Rest接口,开放SMS、MMS、WAP、定位等能力,供开发者开发移动Mashup应用。
移动Mashup应用开发平台是移动Mashup应用开发
架构的主体部分,负责给开发者提供在线Mashup开发平台,给用户提供移动Mashup应用下载,同时负责移动Mashup应用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和性能监测。移动Mashup应用开发平台有五个模块:Mashup应用生成环境、Mashup应用执行环境、Mashup应用运营管理、访问层和安全策略控制模块。下面具体阐述各个模块的功能:
(1)Mashup应用生成环境主要有Mashup应用编辑器、用户环境管理、应用功能过滤和权限验证等功能。Mashup应用编辑器给开发者提供在线移动Mashup应用开发工具;用户环境管理是针对具体的操作系统进行开发管理,从而提高移动Mashup应用的兼容性;应用功能过滤可以避免开发者重复开发应用,提高应用的可重用性;权限验证是对开发者调用API和获取用户数据的许可权限进行验证,确保被访问用户数据的安全。
(2)Mashup应用执行环境包括应用执行监测、服务性能监测和数据分析。应用执行监测主要是监测移动Mashup应用的执行状态,收集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和记录;服务性能监测的功能是了解已应用的实时状态;数据分析是对在应用执行监测和服务性能监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
(3)Mashup应用运营管理模块是构建可运营管理的移动Mashup应用的关键部分,该模块主要有六个功能:服务注册、内容检测、服务目录、计费结算、客户管理和鉴权。服务注册是提高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已有服务进行注册,系统生成服务目录;内容检测是审核来自于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数据内容和应用能力的合法性,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客户管理是对移动Mashup应用用户的管理,包括用户注册、购买应用和使用反馈等业务管理;鉴权是对移动Mashup应用使用的权限管理,包括用户身份鉴权和应用鉴权,用户身份鉴权是对用户登录账户、使用和账户余额的验证,应用鉴权是对用户可访问的应用功能的级别审核;计费结算功能将在后文3.2中详细阐述。
(4)访问层的主要功能是访问控制、协议转换、路由选择和网关接入等。实现应用逻辑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能力的接入、调用和验证,同时负责不同平台与数据源之间的协议转换和数据格式转换,提高移动Mashup应用的稳健性。
(5)安全策略控制模块是保障用户数据和移动通信核心网络的安全,负责在移动Mashup应用开发、、调用等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内容版权管理、数据来源和隐私保护等。
3.2 计费模式
计费模式是未来面向移动互联网的Mashup应用的重要问题,Mashup的开放性使得传统互联网上Mashup应用快速发展,但是也导致Mashup应用难以计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Mashup应用的进一步发展。面对开放的数据使用,移动Mashup应用可以利用移动运营商已有的计费支持方式,分别对用户数据、API和Mashup应用计费来保证移动Mashup应用生命周期中参与各方的利益。本文提出的计费模式如图2所示:
移动运营商对使用用户数据和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的使用者收费,API计费分为向API调用者收费和对外调用API进行付费,以及向用户收费,同时具有与开发者结算的功能。从图2可以看出,应用开发者有两个途径获取所需数据:①访问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数据库获取数据,②直接从内容和数据提供商处获取,然后将开发的移动Mashup应用,移动运营商根据应用开发者调用的数据流量和应用的下载情况计费结算。用户根据需求下载移动应用,也可以直接定制个性化移动应用,移动运营商根据不同的需求计费。最后,所得利润按达成比例在移动运营商、内容数据提供商和应用开发者之间分成。
4 移动Mashup应用开发架构的优越性
本文提出的基于Mashup的移动应用开发架构,运用开放的Mashup技术获取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上的数据,使得移动应用开发迅速、种类丰富,提升用户体验,保障服务应用质量,提供稳健的移动Mashup应用。同时,由移动运营商来提供用户数据,保证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用户可以作为开发者在移动Mashup应用开发平台上注册,投入到感兴趣的移动Mashup应用开发中,在用户响应方面更加灵活;由于用户对自身投入精力的应用有更高的忠诚度,尤其是在平等接入的条件下,因而可以减少运营商的推广成本。
本文提出的鉴权体系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是位于Mashup应用生成环境的权限验证,通过对应用开发者的权限验证,保障用户数据和APIs的安全;另一个是位于Mashup应用运营管理模块的鉴权模块,主要是针对移动Mashup应用的使用验证,是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完善的鉴权体系不仅是信息数据的有效保障,更是网络资源开放情况下确保核心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
缺少合理的计费方式一直是传统互联网Mashup应用发展的阻碍因素,本文结合移动运营商的计费能力提出具体的移动Mashup应用计费模式,以促进移动Mashup应用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完备的移动Mashup应用开发架构才能保证用户数据和核心网络的安全可靠,才能有效地运营和管理移动Mashup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