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范文

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第1篇: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阈;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对策建议

公共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在发挥重要社会功能和作用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并排放了大量的废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不断加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实现绿色生态健康发展,节能减排已成为公共交通运输领域的一大重要任务和课题。这就要求公共交通部门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从低碳经济的发展视角出发,来努力提升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从而积极探索公共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道路。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1999年,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在著作――《生态经济革命――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骤》中,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其后不久,这一概念逐步被政府所认可和吸收,在2003年被编入英国能源白皮书,为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开启高能效、低排放的“新工业革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启示。我国最早在2007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明确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政府主张,提出若干设想,并在其后在许多地方开始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和试验。比如,珠海提出申请要建立中国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上海拟定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山东省淄博市提出“加快建立低碳循环型生产模式,实现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具有“三低”(也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特点的生态型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通过发展观念改变、创新低碳技术和制度,从而研发低碳产品和提供低碳服务,有效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清洁能源的消费结构,在实现经济增长和同时尽最大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经济社会活动的低碳化,实现最终创造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和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清洁、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涉及社会生产模式、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关乎国家权益和发展前途的一场全球性革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二、低碳经济与公共交通运输的密切联系

(一)我国公共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已经建起比较完善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公共汽车、火车、轻轨、高铁、地铁、轮船、飞机等,几乎应有尽有,在方便人民群众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公共交通运输体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最为常见的公交车最容易成为人们投诉的焦点。一方面,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乘坐公交车尤其是上下班途中乘车拥挤现象还普遍存在,使得人们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还存在一些不便;另一方面,公共交通设施陈旧、公交车性能差、公家车道被挤占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公共交通运输秩序还比较混乱。此外,公共交通的运行状况还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出行和运输需要,存在晚点等现象。

(二)低碳经济与公共交通运输发展密切联系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时代的新课题。作为能源和资源消耗比较大的公共交通事业,其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理念的程度⒅苯佑跋旌途龆ㄗ诺吞季济发展的成效。因此,低碳经济与公共交通运输发展紧密相连。此外,基于低碳经济视阈来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事业,还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降低公共交通运输成本,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三、当前我国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规划运营线路存在不合理现象

由于历史和体制机制的原因,以前我国许多城市的交通规划都比较随意,大多都是根据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对居民出行需要考虑不周,加之对水、电、气和工、农、商、学等各部门沟通不够,城市交通规划不合理,造成出行速度和运输质量不高,主要干道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停车场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从而使公共交通能源消耗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二)公共交通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实现有效、有序的公共交通管理,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是重要保障。由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行业分割等原因,当前我国关于公共交通运输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之间还存在协调性不强、反映滞后等问题。这就使得当前的法律制度只能从主观行业和方向进行规范管理,而难以实现综合协调以解决各种问题,这就为一些公交司机等人员违规运输、不守秩序、浪费资源等提供了“越轨”空间。

(三)公共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有待提升

在公共交通管理中,科学技术是重要支撑。由于私家汽车的大量兴起,许多城市对公共交通信息网络的设置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从而导致许多公共交通运输问题的产生。当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已成为交通管理体系的重要科技发展方向,对促进公共交通运输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我国一些城市大力从国外引入各种类型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加大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自主研发力度,开发了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等信息化系统,但到多数城市还存在着公共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到位等问题,不利于公共交通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低碳经济视阈下加强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科学规划公共交通路线

要增强规划意识和战略意识,积极建立现代公共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具体实际,加强对公共交通线路的科学规划。一方面,要本着利于群众出行的原则,加强综合协调和科学控制,努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公交车、地铁等不同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提升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便捷性。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调控政策,规划好公交车专用车道,对私家车进行一定路权限制,有效治理私家车挤占公交线路问题,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此外,还要做好公交线路与水、电、气和工、学、商等部门的协调,减少和避免相关因素对公共交通运输的干扰和影响。

(二)完善公共交通管理法规制度

要结合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具体实际,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公共交通法律法规和行业制度规范,为实现有效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大公共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交车司机等人员的规范行车、安全行车意识教育和宣传力度,防患于未然,减少和避免因为主观因素而影响公共交通效率或造成公共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能,从整体上提高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和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出行质量。

(三)提升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建设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有效的公共交通管理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现代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要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努力完善公共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即实现对公共交通车辆性能、能耗的不断改进和及时监测,又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有效管理,切实提升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建设水平。

(四)大力发展低碳公共交通工具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执行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汽车产品燃料消耗量申报和公示制度;严格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适当提高排放标准,继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公布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推进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化。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有效衔接。

四、结束语

公共交通\输对于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低碳经济在探索发展中对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带来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践行发展新理念的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者要树立低碳经济思维和视角,切实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为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水平进行新的探索,不断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事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霞.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2011(10).

[2]金绮丽.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16).

[3]马凤军.浅谈低碳经济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

[4]陈伯浩.论低碳经济视阈下交通运输发展之路[J].质量探索,2016(06).

[5]李荣华.低碳经济下交通运输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

第2篇: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范文

(一)按照“三抓、三提、三增、三树”的队伍建设思路,努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到位的交警队伍。

抓班子建设。按照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高效型、团结型、廉洁型领导班子的要求,继续强化大队班子、大队二级班子的建设工作,增强班子的团结与活力,发挥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作风建设。以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队伍工作作风、纪律作风、生活作风养成教育和整顿,进一步培养队伍爱岗敬业、严守纪律、善于服务、积极拼搏的团队精神,促进大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抓制度建设。巩固队伍正规化建设成果,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全大队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严格绩效考核,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促进各项公安交通管理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三抓”,要达到三提、三增、三树立的效果。一是提高民警的政治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树立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思想;二是提高民警的业务水平,增强规范化执法能力,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三是提高民警的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工作能力,树立服务群众、便民利民思想。

(二)强化警务保障,加强廉政建设,坚持从优待警。

进一步落实健全从优待警、关爱民警、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工作制度,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基本的警务保障和警务装备,保护民警合法权益,维护民警正常执法权益。围绕中心工作和重要警务部署,切实加强警务督察工作,重点对民警执法过程、执法程序开展督察,努力营造正常的执法环境,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按照廉政建设工作要求,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共产程》,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推进“云岭先锋工程”建设,按照“五好五带头”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大队工作业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认真落实“”制度,不断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对非党业务骨干的培育,发展壮大党员队伍。

二、加强建设,全面提升全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水平

(一)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科技应用水平。抓好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调研工作和单警科技装备的配备工作,狠抓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这个重点。结合我县实际,先期做好交通监控设备的设置调研,从着力解决县城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秩序问题,解决云保线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工作计划隐患入手,不断推动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交警队信息平台的应用为重点,完善机动车登记、驾驶证管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信息等业务的采集、录入、运用;完成标准化信息采集系统及大、中队的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加强对web网站相关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

第3篇: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安全重要性;人机料法环;两项重要工作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工程类型越来越多,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呈现出许多大跨度桥梁,跨线、跨江工程非常普遍,地质复杂、长度与日俱增的隧道比比皆是,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安全风险越来越高,新型、大型机械设备日新月异。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作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既是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机构监督管理的重点,也是施工企业维持生产经营活动的命脉,更是项目顺利施工的前提,“安全第一”的理念不容置疑。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建设环境下,做好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工作。这里把众多的安全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引用质量管理的五环要点,归纳为“人机料法环”五个环节,将众多的内容简单化,便于在工作中作为提纲性参考。

1.安全管理主要环节

1.1人

人是任何工作的主导性因素,安全管理更不例外。《安全生产法》从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出发,从对各从业单位法人和从业人员的责任职责、从业要求、权利义务、法律责任都进行了明确。施工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在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基本条件,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1.1人员资质要求、教育培训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统称安全管理的“三类人员”,“三类人员”持证上岗是各个层面进行安全管理必须具备的人员资质条件。对于操作工人需进行进场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教育等教育培训。各类人员每年或每培训周期还需按照规定学时进行安全培训,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对人员培训有较为全面的规定。1.1.2安全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安全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对施工现场减少安全隐患,防止出现安全事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和使用好权利可以知晓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可以拒绝违规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危急情况下妥善撤离是减少安全隐患的主动因素。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安全生产管理和合理使用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履行各级教育培训,增加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发现不安全因素能够及时报告和处理是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的关键。1.1.3特种作业人员要求国家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符合法定的要求条件下经专门的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持证上岗,主要有电工、爆破工、电焊工、架子工、司炉工、起重工、塔吊司机及指挥人员等。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必须从特种作业人员入场管理着手,从资料审核、教育培训、安全交底和技能考核等几个方面开展安全管控工作,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1]。

1.2机

主要是指机制和机会,安全生产责任制等重要制度的落实需要在现有体制下,采用灵活的机制才能得以实现,从小的方面可以采取激励机制,从大的方面说,建设单位组织的“劳动立功竞赛”考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平安工地”考核既是一种促进安全生产的检查载体,也是一种促进安全生产的考核机制。施工单位通过激励机制和“劳动立功竞赛”、“平安工地”考核评价机制相结合,促进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执法大检查工作,执法大检查是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对施工单位定期进行的“国考”,要利用大检查的契机,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上台阶。在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中,“劳动立功竞赛”、“平安工地”、“执法大检查”都是评分的基础,通过加强这几项工作的管理,能促进和保持企业信用等级的提高和稳定,可以为企业信用评价加分添彩,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开创广阔的前景。

1.3料

这里强调安全管理工作内业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内业资料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台账。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台帐是施工企业的一项基本工作,是企业规范管理的需要,更是事故调查分析的需要。内业资料作用主要有再现工作开展情况、工作经验积累[2]。安全管理台账的整理要按照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交通质检机构安全管理台账的通知》进行,统一用表和填写,统一台账存放及建档,要求安排专人管理,每年的安全台账在次年一月底前要求装订成册并存档。生产资料在这里主要是指安全生产经费,是做为落实安全施工措施,购置和更新安全防护用具,做为不可竞争性专项费用,根据实际发生、经过验收原则进行计量支付[3]。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安全生产经费及时、足额的投入,并重点做好安全经费计量工作,在做好安全生产经费计划的基础上,注意收集好安全生产投入的凭证、票据和记录,及时进行经费使用签证确认。有足够的安全经费投入是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及时有效的资金回笼是再投入的先决条件和安全生产经费使用良性循环的基础。

1.4法

1.4.1法律法规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规范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完善和逐级细化,从管理层面上讲,主要有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规范性文件等,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和适用范围进行依照参考。1.4.2专项方案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对项目总体安全风险评估,对承建合同段进行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再依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列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清单[4],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作为指导项目安全专项方案编制的基础,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需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并附相关安全验算书,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析工程除按照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编写,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报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机构进行审批外,还需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还需经建设单位审查批准。上述安全专项方案经批准后,需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管理人员、专职安全人员、操作工人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专职安全员和专职管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监理[5]监督专项方案的实施。专项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如有较大调整,必须重新履行审批程序。1.4.3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主要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等,要做到规范管理,要求对特种设备的生产、安装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并应当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并按规定进行登记和备案。特种设备还应当进行定期检验,检验标志同样要求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1.5环符合环境的条件

事物才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枝繁叶茂。安全管理工作也要依据环境来开展,并创造出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要同标化工地建设和文明施工相结合,提高安全工作的标准化,要把质安文化进工地和企业文化相结合,按照《关于印发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规定的通知》、《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进行工地的布置和规划。适应环境,强调不能忽视地方性文件,地方性文件一般都是对上位文件的细化或者补充,下位的要求一般会高于上位,比如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教育方面,浙江省丽水市交通运输局就将施工作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调整为岗前教育的方式[6],这样更加行之有效且符合交通建设工程实际。对于邻近既有铁路、跨越铁路、公路和跨越航道等施工项目必须和相关管理单位进行联系,按照相关行业的规定进行的安全方案的审查、评估和审批。

2.两个重要的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常常被大家忽视的两个重要的工作是应急预案的编制、救援演练和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原因来自于觉得不会也不希望出现不好的生产安全事件,这种愿望是对的,但是做法不可取,必须认真对待。制定和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7],应急预案要按照实际进行认真编制和演练,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对危险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才有适用意义。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现场条件适时组织演练,通过认真的演练可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配合协调意识、紧急处置意识等,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提高救援反应速度和有序处理现场情况奠定基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是在发生对应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的行动,及时汇报现场情况,为增加救援力量,妥善处置事故赢得时机。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网络自媒体时代,不能有出现事故隐瞒不报,私下处理的思想。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等都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事故报告和调查工作的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至刑事责任的规定。

3.结论

“安全第一”还体现在同项目质量、进度、效益、信誉管理目标的关系上,安全的操作环境,是作业人员正常施工的保证,是完成质量合格产品的前提;工程项目安全顺利实施也是各节点目标实现的前提;同时安全生产无事故,对施工企业而言也是获得良好效益的前提,更是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信誉的根本,安全管理还要树立起工程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三位一体的大安全概念[8]。安全管理工作从纵向上讲,需认真贯彻国家、部门、省市各级管理单位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保持政令畅通,履行好规定程序和动作,环环相扣才能落地生根;从横向上讲,要经常向其他项目、单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加强沟通交流,创新出有企业特色的自选动作,处理好安全同质量、进度、效益的矛盾统一关系,协调发展,横向环环相连形成有机整体,纵横交织,构筑安全大网,保障交通工程建设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徐长生.浅谈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人的管理[J].市政技术,2016增刊(1)(4月)第34卷:37-41.

[2]汤洪文.谈交通工程安全台账管理[J].才智,2008(12):265-266.

[3]温向阳,张胜军..交通建设工程各阶段安全生产经费研究与探索[J].浙江建筑,2008,25卷(7):72-75.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F0-201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5]吕志勇.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7(1):17-20.

[6]丽水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丽水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汇编[M].丽水:内部刊物.2014.

[7]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第4篇: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交通机电工程 安全风险管理 存在的问题 解决措施

交通机电工程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成果和安全事故并存。因此,在进行交通机电工程的建设中,要求我们要格外重视安全风险管理,因此,对于交通机电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要放在施工的首要地位,要认清交通机电工程的特点,深刻地认识到目前交通机电工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要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使得交通机电工程更加完善,这样交通机电工程建设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当前我国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现实情况

我国当前交通工程施工建设近年来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发展的质量却并不是很好,因为我国的交通机电工程起步较晚,而且各种施工设备并不是很先进,导致我国的交通机电工程还有很大的一块空白需要填补。另外,交通机电工程施工是一件庞大而复杂的事情,需要各个部门的互相协调,也需要多个体系的融会贯通。尽管当前我国的交通机电工程施工的发展虽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但是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此外,对于交通机电工程中出现的各种事故的处理也没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因此,事故的后续的处理缺乏一些有用的指导。其实,在我国交通机电工程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关于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并没有做到相应的跟进,缺乏法律法规的有利规范。这些都是我国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建设的现状,发展和风险同在。

二、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建设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对一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管理的预测,而且还要进行统筹规划。另外,由于施工作业量大,需要的施工人员也十分庞大,因此,如何高效安全地管理施工人员也是一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事。在交通机电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还不充分,对于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组织安排、人员管理、速度控制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跟进等,任何一个项目都不能出错,一旦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那么整个施工建设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而这些方面,一旦出现疏忽,又是极易出错,产生安全事故的。

2、对于我国当前的交通机电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认识了解还不够充分,很少有人会做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而且对于如何准确判断安全风险还不过关,由于我国交通机电工程发展得还不完善,因此风险预测和判定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关于风险预测这方面还有待进行研究和分析。

3、交通机电施工工程需要较多的施工人员,但是,大多数从事机电工程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于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突发现象还不能进行合理安全的处理,因此,加大对机电工程的施工人员的教育管理是安全施工的重要方面。

4、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还不充分,关于交通机电工程施工的组织十分松散,没有严谨的施工态度以及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以至于在交通机电施工时,不时有安全事故发生,酿成了不少的惨剧。此外,国家关于规范交通机电施工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还不完善,制度存在空缺。

三、关于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关于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求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不仅是施工人员责任意识的培养,更是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想要保持施工的安全高效,就必须拥有强烈的安全 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时时刻刻将安全放在心上,任何时刻都不能掉以轻心。此外,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还要明确责任负责人,要加强组织安排以及人员管理,对于人命关天的施工大事环节要提前做好详细的风险预测,这方面可以借鉴以前发生的问题的经验和教训,一定要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在明确了风险之后,接着就要进行正确的用人安排,对于风险性较大,可操作性较高的施工项目,一定要派遣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老员工负责,当然,优秀的老员工带领新生力量,合理搭配的工作才是最合适的。

2、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风险的评估和预测是很重要的一环。由于风险是潜在的,所以预测时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时刻考虑到风险的存在,风险可大可小,而且是难以确定的,因此在进行机电工程施工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决不能在安全性上有任何疏忽。利用以往施工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以往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的原因,做到防范于未然。此外,在进行施工前,还得认真检查好所需的工具和机器,一定要排查出问题的所在,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交通机电工程施工,由于是室外工作,因此,一定得考虑到天气状况。绝不能在极端天气下进行机电施工作业,不应当为了赶进度或者是追求高效率而忽视重要的安全风险管理。

3、由于大多数的交通机电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数人文化程度较低,而且参与施工的人员众多,一旦管理安排不当,就极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在安排施工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前一定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工作技能的培训,还要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规则,在进行施工时要完全依据规定来,万万不能在施工时太过随意,也不能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操作。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倒也不必完全依靠强压手段,还可以对培训方法进行创新,可以举办一些有趣却又能培养大家能力的活动,以此来增强大家的凝聚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这样的方式可能更易于让大家接受,所取得的效果也应该会更好。此外,还可以强调企业文化的建立,让施工人员找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以及强大的自豪感,交通机电的施工人员更能将安全放在心上,更能将企业当成自己的心爱之物来维护。另外,对于施工人员所使用的工具以及防护装备要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检查,避免出现工具遗失而耽误工作进程的事件,更不能出现人为的安全事故。

4、在交通机电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风险管理还有十分重要的几点内容。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安排,进行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然后还需要进行资料的整理,因为交通机电工程不仅仅是一项实践性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需要整理的细致的系统性工作。对于组织和培训工作人员要有高效的办法,但培训的方法绝不能一成不变,太过僵硬死板亦或是太随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关于交通机电工程施工,风险都是潜在而且是极有可能会发生的,因此,在无法规避风险的时候要学会削弱风险,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实在无法规避时要能够接受或嫁接风险,接受最小的风险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嫁接风险可将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当然,提前做好施工中风险的预测和防控,是降低风险的比较好的方法,让风险不会发生,比风险产生后再进行处理的结果会好得多。

结语:做好交通机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分析和研究,对于交通机电施工工程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合理的预测,对于交通机电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作出紧急的应急补救措施,使得交通机电施工工程的发展具有理论的支撑以及实践的经验。这样,我国的交通机电施工工程才会发展繁荣,而我国的交通事业也才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鲁文斌.浅析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J].科学时代,2014(12):149-150.

第5篇: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北京;东京;公共交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群、都市圈渐成城市空间发展新趋势。随之而来的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纵观世界,与中国发展条件较为相似且公共交通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当属日本无疑,而东京最为典型。

一、东京城市交通概况

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太平洋岛国,面积仅有37.8万km?,在1.23亿人口中,有80%居住在城市。首都东京人口约4090万,是日本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日本最大的交通枢纽,全国高速铁路干线的汇合点。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由东京首都圈、东京交通圈、东京都、东京区部4部分组成的东京大都市。北京的城市规模远远小于东京。北京和东京交通圈面积相当,而北京的人口只占东京交通圈的一半,因此北京的人口密度远远不如东京交通圈大,然而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比东京更严重,主要是由于70%的人口集中在五环内,然而城市交通无法满足其需求。

东京轨道交通根据服务区域分为三大系统:

1、服务于城市化地区(主要是区部)的地铁系统。地铁系统由13条线路组成,其中,环线1条,放射线12条,总长度约290公里,运营时速30~35公里,站距1公里左右。主要覆盖东京都建成区,即区部。

2、服务于近郊区(山手线外一都三县地区)的私营铁路系统。私营铁路以国铁JR环线山手线为终点,向辐射,由20家私营铁路公司运营管理,长度接近1000公里,运营时速40~45公里,站距2公里左右,覆盖于东京首都交通圈外的其他地区。

3、服务于首都圈的国铁JR系统。国家铁路JR承担了东京首都圈内市际间及市内的交通出行,总长度近900公里。JR由两条环线及若干放射线组成,以东京站为中心向首都圈其他地区辐射。JR市际铁路站间距5~6公里,运营时速50~60公里;JR的新干线站距30~50公里,运营时速120~130公里。

二、东京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法

(一)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

1、高效发达的区域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在东京首都圈内,由17条国铁JR线(新干线)、13条私营铁路系统构成的巨大的铁路及轨道交通网络骨架维系着东京首都圈、东京交通圈城市带,利用轨道交通和铁路的快速和大容量,整个区域交通系统年运送乘客约158.5亿人次。外部和城际市民通过区域公共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进入东京都和区部城市中心或山手环线的综合换乘枢纽.然后利用东京都和区部的地铁系统及地面公共交通到达城市各个片区.满足了大量乘客的需求。

2、方便快捷的中心地区地铁线网及地面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地铁线路系统由13条线路组成,其中环线1条(也称山手环线,有内环和外环之分),绕东京区部市中心运行,连接东京市的东京、上野、池袋、新宿、涩谷、品川等32个综合枢纽站:放射线12条,主要覆盖东京都区部,总里程超过280公里。

城市道路中划出了大量公共汽车专用道,保障地面公交体系的优先权,也确保了地面公交的发达、快捷、准确和高效。地面公共交通系统以公共汽车、出租车为主,与轨道交通站点、城市交通枢纽、对外交通枢纽衔接紧密,换乘距离短,服务水平高,分布密度大,指示清晰。

(二)完善细致的各类公共交通管理设施

清晰、合理、完善、精细的交通标志、标线,让地面上任何车辆都能够沿着指引路线顺利通过。提高了行车效率。东京具有相当先进和完善的智能交通管理设施,东京的交通信号采用了智能化设计实现了交通信号中心协调自动适应控制,同时,系统还提供以电话、手机、传真等形式的交通信息查询功能。

三、对北京公共交通管理体制的建议

政府在公共交通行业的主要职能包括规划、协调、立法、监管、政策引导及服务。

(一)建立统一协调的“大交通”的理念

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统一、强有力的交通指挥体系。市交通委员会应在立足国内现实、借鉴吸收国内外大中城市交通行政管理经验基础上,确立北京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强化市交通委综合协调工作的力度和权限,把地面常规公交、地铁等部门整合起来。

(二)管理机构、中间机构和运营企业共同发展公共交通

把管理机构和运营企业分离开来,双方通过招投标,缔结委托合同,同时引入中间协调机构,共同管理和运营城市公共交通事务。

(三)制定整合协调的政策法规

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倡导、支持和协调,如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市场竞争政策、公交补贴政策等。为了使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并在北京城市交通中占据主体或基础地位,使有限的交通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必须对公共交通实行优惠和优先政策。

参考文献:

[1] 郝瑶.巴黎、伦敦、纽约和东京四大城市的交通政策发展动向.首都经济杂志[J].2002,9

[2] 张壮云.城市公共交通优先体系建设.城市[J].2007,11

第6篇: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交通工程;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1、交通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交通工程是将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

交通工程具有三个明显特点:(1)交通工程具有复杂性,交通工程的建设周期长,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工艺技术复杂,耗资巨大,这就使得交通工程建设过程极为复杂。(2)交通工程具有公共性,每个人都对交通工程产品具有使用权,不属于某个个体。(3)交通工程具有商品性,交通工程的卖方是负责建设的各个单位,买方是使用该交通工程产品的每个公民。

2、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2.1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严抓材料管理和使用,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要达到最佳组合,完全阶段施工任务。首先指定专人进行材料设备管理,对于到场材料,全部清点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其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

2.2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工程所使用材料、成品、半成品应完全符合国家现行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齐全,需复试检测的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取样送检合格才允许使用。材料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3、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交通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决定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是影响整个项目的工程进度和工程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意识到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但就目前的工程现况而言,很多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完全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存在侥幸的心理。根据多数事故的调查显示,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是造成交通工程施工现场事故的重要原因。

3.2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在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施工管理、监督力度不足及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在进行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不能充分联系,导致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存在差异,使工程存在安全事故隐患,这是由于不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的体现。另外,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系统的施工管理体系,对一些违规、违章操作没有做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因此导致不可杜绝违规违章的操作现象发生,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合理的、正确的计划,安全措施没有制定好,比较死板单一,它们的计划非常笼统,有的甚至施工方案也不符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可以说工程安全措施计划得非常不到位,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

(2)在交通工程中排水工程时关键的环节。有的交通工程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排水方案,同时操作过程中有多处违规现象,直接导致交通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3)交通工程的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较多,直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控制、监督到每个人。所以在有的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个别施工人员的粗心和违章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及现场安全隐患的发生。

3.3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在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同时施工工序相应的复杂,而在具体的施工操作过程中,所用的原材料不能逐个检查,采用的是抽检的方式,抽检的结果是可能会使一些有问题的施工材料遗漏,因此,在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导致施工质量很难符合工程的质量目标。部分不合格的检测产品若应用于工程中,会导致工程项目的不合格,从而使工程返工、维修,耽误了施工进度,同时也消耗更多的人力、财力及物力。

4、加强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4.1提高交通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更是尤为重要,所以必须要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其中对施工人员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交通工程施工单位对施工员工要明确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其内容应包括施工安全的生产制度、劳动人员的保护意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国家要求的相关规范标准要求;二是施工企业须对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主要有工程施工项目的操作规程、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现场的不确定因素、施工班组的安全生产要求、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各个施工工序的操作规程,同时应及时对易发生事故的位置进行培训,对施工工具、机械器材要摆放整齐。

4.2提高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意识

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相关规范的现场管理方法来提高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意识,建立一套科学、标准、规范的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和较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程序。要确定落实贯彻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工程质量的管理意义,会使交通工程降低施工安全、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项目的质量。要切实做到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提高施工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职业感,保证施工人员充分发挥施工现场管理方法,控制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违规违章操作,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者,只有如此,才能彻底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是工程的施工效率得到提高,预防施工安全事故与工程质量发生的隐患,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4.3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对于施工所用的材料,应按施工进度进行进场,并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摆放。在施工使用前,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未合格的不许进入施工现场;堆放材料时,应按材料种类和数量进行登记,依据施工进度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避免材料的遗失和浪费。

结束语

在交通工程现场施工时,往往会往生种种质量原因,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做好交通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要做好交通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就要针对目前已经存在的问题分析没有做好管理的原因,再找出相应的对策。只有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做好交通工程现场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第7篇: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范文

目前我国交通工程不仅具有较长的施工期而且各个工程也比较复杂非常容易收到各种环境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我们的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有效确保工程质量。本文以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为研究对象,对交通工程的涵义、工程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一、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出现的问题

1.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我们只有确保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拥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然而在我们具体的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相关管理人员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一些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往往存有侥幸心理,出现偷工减料等不合理现象,对施工安全没有加以重视,从而产生了许多后续的的安全隐患,最终致使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2.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监督体系。我们要想实现交通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工程施工管理监督体系。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大多是因施工现场管理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而产生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事先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致使人员和相关物资在各个施工现场无法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配,严重阻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致使施工期延长。有关人员在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的时候,监督人员对一些违规、违章操作发现不及时,也没有及时加以解决,从而埋下了一些安全隐患。3.材料管理出现的问题。在我们的施工材料管理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材料的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肯定会促使工程项目的不合格,从而使工程返工、维修,耽误了施工进度。此外,我们还需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管理,如有的材料不能被雨水淋到,一旦管理不善,就会致使材料变质无法被继续使用。

二、优化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我们首先要建立和完善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机制,确保实现透明化的监管,促使监管的效率最大化。相关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督施工单位的各项招标工作,避免施工单位与机构之间出现行为空间的现象。要积极预防监督中的各种腐败现象的出现,要高度关注防腐问题,应做到:大力优化投资项目的招标管理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招投标制度;不断完善群众的投诉及举报工作。2.提高员工的思想安全意识。在新员工入职时,要重视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进行科学的技术培训工作,来保证能够从施工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教育,确保其达到合格之后,才可以正式上岗工作。此外,也不能忽视对在职老员工的培养教育工作,必须要确保每一个员工都拥有较强的安全保护意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相关安全操作规范来进行,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对于需要换岗的员工要及时做好记录,保障所有员工能够对班组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劳动纪律、设备的科学使用熟练掌握,特别是一些极易发生事故的环节要高度重视加以教育。 3.对交通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进行科学管理。我们要对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科学管理,相关材料的进场要按照现场的具体进度进行。材料的堆放地点要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将其放于事先安排好的场地。材料在进场之前,要加强质量检验,通过抽检与全检相结合的方法,防止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对于材料的存放,通过专门仓库的设置,减少堆放过程中的违规堆放等现象的发生。对于到场的材料,及时做好数量和种类的统计和登记,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和相关材料的出库单合理进行发放及使用,防止出现材料的丢失及浪费。4.加强质量控制管理。首先,我们要在施工前做好安全管理控制,主要是对原材料、机械设备、设计等方面加以严格控制。一方面,我们要对所采购的各种原材料进行监测,采购时选用资质良好的厂家,并对实际采购入场的原材料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来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另一方面,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考察施工场地,对施工路段下的管道线高度重视,确保设计的施工方案合理、科学。此外还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检查,避免机械故障的发生。其次,我们要做好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管理,对各个关键点加强控制,来确保安全管理的实现。再次,我们要根据总的计划目标对实际的工程进程及时进行跟踪,才能有效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最后,我们要做好竣工后的安全控制,通过验收来进行有效管理,针对一些不合格工程,防止被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把相关的各个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工程中,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交通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针对目前我国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要进行科学分析,并及时进行解决。我们要不断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陶欢.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3(03).

[2]贾敏.解析如何完善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2).

第8篇: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范文

摘 要 交通运输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行业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产业已成为现代世界的支柱产业之一。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伴随着交通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当代自动化控制手段也日趋完善,而计算机作为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交通管理的各日常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能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在档案事务性管理的基础上向应用平台和系统规划建设发展,调整“促增长、扩内需”的经济结构。本文就从实际出发,浅谈了计算机在中国交通运输管理统计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交通运输 计算机 管理体制

一、交通运输管理统计工作中的重难点

1.计算机的应用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而且交通运输管理统计部门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不能及时更新。此外,交通部门内部也存在着计算机应用落后的状况,使本应该能动态合成的精准统计数据不能够准确和及时地被掌握,从而限制了计算机在其统计工作方面的应用。

2.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不能将统计方法恰当的应用到计算机领域中,统计工作缺少和交通系统内的相关部门配合与交流,计算机技术之应用也未采用更加专业的统计的方法或对统计软件的理解不是十分透彻,就造成了计算机不能在统计工作中正常应用的影响。

3.统计与计算机复合型的人才缺乏,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能在统计工作得到拓展,也就制约了其统计工作的发展。

4.工作人员和管理部门交通运输的统计与计算机的应用脱节。 主要是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对较晚,而且相关机构对于在交通运输管理统计的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的积极作用不能有很好的认识,这造成了应用滞后且困难。

5.信息管理的系统功能应用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特别是在一些高级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其调度职能则更多的体现出静态管理,而及时有效的动态的监控功能则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应用。

6.系统的整合和信息的交互之间存在着一定冲突,多年来各地及各级交通管理的部门,分散引进或者独立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由于数据格式和开发模型以及应用架构等存在着部分差异,导致了系统间数据交换出现了困难,难以真正地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化、共享化。

7.决策支持与信息来源匮乏以及知识管理之间的冲突,这主要指的是目前信息的重要来源统计报表制度,也已经无法完全跟上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发展,交通管理迫切地需要更加具有全面精确实时的数据和构造更合理的科学决策来支持系统。

二、完善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管理统计工作的建议

1.坚持科学发展观

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的中心思路,并且坚持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发展路线,使之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所以交通部门应该在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科学处理好其涉及的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对于长远与当前和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和取舍,从而保障好信息化建设中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加快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步伐

交通部门电子政务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的运输行业发展龙头,其主管部门应该深入挖掘出信息资源的可利用形式,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相对完整的电子政务体系。首先,应该抓住这一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努力推进信息化的基础性建设进程,从而构建出省、市级网络的管理中心,有效地贯通各个领导部门和基层站所之间的内部网,进一步实现好网际互联和行业数据的交换。此外,丰富网站的政策信息的宣传,同时推动信息服务的平台建设,并且及时地公布出政府职能信息和资信管理信息等等企业或者个人所急需的信息资源,做到将监管职能更好的融入细致服务,切实地实现政府职能之服务性转变。

3.利用多种手段,促进信息系统的整合

信息系统整合的涵义分为两方面即系统的硬件互联互通和数据信息共享,由于交通部门的体制条块化已成为影响到基础网络的互联互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相关的主管部门应该首先通过行政的协调或者完善信息化的标准制度等方式来实现网络整合,并且编制相关的规范标准,适时地加以修订和推广,积极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另外,在信息采集和交换上应该结合实际的工作流程,并严格制定、落实相应的制度,从而保证信息流转渠道通畅和采集、交换的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同时继续关注并且加快信息化管理的梯队建设,把内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和外部专业的人才招考相互结合,并且分批次和分层次的实现信息化队伍的建设,使其高效化和规范化。

4.建立健全的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管理新体制就要充分地运用法律和经济以及行政手段,通过立法不断地调整现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理顺交通管理中的种种关系,并充分考虑中国自身的特点,制订并完善管理办法。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发展形势,依靠法制,在实践中建立更加完备的法律体制,逐步地实现科学管理,促进其不断发展。

三、结语

交通运输管理正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不断前进,传统的统计方法已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只有发展好数字交通才能成为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持续高效的推动力。在交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将目光投向信息专业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上,扎实且有力地实现交通运输的信息化监管。

参考文献:

[1]明小梅,石树舒.浅谈计算机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11(14).

第9篇: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道路交通;公安交通管理;实验教学;协同合作

一、前言

新阶段,在以“科技强警”为发展方向的我国公安现代化执法趋势的强劲推动下,大量高科技设备和手段不断被引入,公安道路交通安全执法质量具有了高速提升的机遇。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安全执法任务日益繁重,公安交管人员也迫切地需要拥有运用先进技术及对道路安全高效管理的能力。因此,突破既有道路交通公安管理的一些定式,从新的视角、新的途径、新的领域来组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改造管理模式、提升传统安全执法水平、创新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方法已成为我国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实践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工作。道路交通管理实验是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实践的集中抽象和二次发展,它不仅要如实反映实践的真实内容,还要超前预见并体现出实践的发展方向。因而,自我改革和自我创新始终是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实验教学的内在要求。通过对我国既有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实验教学工作现状的调研,虽然各院校从场地设施、实验资金、设备仪器、师资教材和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撑。但是,目前道路交通管理实验教学的发展水平,与培养符合我国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实践的管理人才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甚至有些脱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实验教学体系不够独立、完善和先进,过度依附于课堂教学体系,缺乏与当前交通管理实践的联系,实验平台技术水平不够先进;第二是实验教学项目之间分散化、孤立化,没有体现出公安道路交通管理过程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第三是实验教学信息化含量还不够高,特别是基于先进监控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实验训练内容还没有突出体现;第四是实验教学总学时偏少,教学任务中认知类实验教学、课程实验类教学安排比例偏高,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时间不足;第五是实验成果的评判标准参差不齐,许多实验依然因循既有经验和主观意见;第六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亟待加强;第七是公安院校实验教学与公安交通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之间衔接不畅,脱节的现象不断。我国一直重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而实验教学改革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从培养高素质公安交通管理人才的战略目标出发,大力提高既有道路交通公安管理实验教学水平,已成为摆在公安院校和执法单位前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如何有效履行新时期我国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实验教学的历史使命,如何构建完善、先进的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实验教学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实践的现状和未来,对我国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就此命题进行认真研究和探索。

二、创新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实验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制定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公安交通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必须秉持六个“统一”的教学理念:把深化交通管理理论研究、教学与实验教学工作统一起来,学研相长,互相促进;把实验教学培养方案与公安道路安全执法人才素质标准统一起来,实现公安院校育人方式与公安执法人才需求的良好对接;把一般培养和特殊培养统一起来,使学生在完成认知实验和普通设计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到高水平、创造性的综合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中;把增强学生个人实验素质培养与提高团队整体实验协作素质培养统一起来,推动学生们在道路交通管理过程中的相互协作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把常态反应能力培养和非常态应变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专注、信心、判断力、意志力和耐力;把严肃游戏的教育技术理念与实验教学项目设计和实验教学成绩评估统一起来,借鉴电脑游戏的规律性和设计原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构建多要素、多目标、多层次、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统筹考虑“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基础要素演练与综合集中演练、基础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关系。按照“统一筹划、分层设计,理念超前、技术先进,结构稳定、灵活拓展”的思路,从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实验教学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多要素、多目标、多层次、综合性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宽设精练,全面地设置应对不同层次实验要求的各类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实现实验教学内容与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实践和道路交通运输工程的密切联系,完成产、研、训的有机结合。将公安交通管理创新性实验引入到实验教学体系中,建立以综合性、复杂性、信息化、主控化、游戏化为特征、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考核机制和实验教学模式。(2)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打造先进的特色平台在保持既有资源质量和效能的同时,积极导入资金,围绕分层次、模块化的公安交通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来进行实验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整合,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出支持不同级别实验、反映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实际、体现最先进实验技术以及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协同化运行机制的公安交通管理实验教学特色平台。(3)创新实验教学评估方法拓展既有交通管理实验教学项目评估工作的作用,使其由最终反馈环节变为实验全程控制,改变当前各个实验项目评估工作之间相对孤立、评估体系不统一、评估的反馈作用不明显的不足,创新实验教学科学评估方法。

三、构建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实验教学体系

公安交通管理实验体系,必须要适应多样化的公安交通管理任务、团结协作需求、学生素质结构更新、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生成模式转变及科学评估机制的新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和严肃性。1.实验教学体系按照实验教学体系设计思路,根据道路交通工程安全执法学科的特点和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构建了“三层次、五平台、多模块”的公安交通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认知验证型实验,其目的在于满足公安交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认知验证型实验。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形成基本专业概念,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的相关领域的基本运作方式和技术流程,熟悉道路交通运输系统设备,了解公安交通管理基本运作流程。综合设计型实验从强化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素质训练和技能培养角度出发,能够将专业方向的所有课程和专业要求融合在一起。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目前主流的工程实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并以此为起点,通过解决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来提升学生综合性的道路交通公安执法素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研究创新型实验,是为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公安交通管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计的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理解的深度、广度和综合程度。2.实验教学体系特点为提高学生的综合执法能力和道路交通科学管理素养,需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发展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保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基于此构建的协同创新的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分层实验教学。以认知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三个层次为主线,实现对学生“基础实验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创新型能力”的培养。(2)体系覆盖全面。覆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各个方向领域,并辐射到相关专业。(3)自主、兴趣、创新。通过体现严肃游戏设计理念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可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层面的实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公安交通管理实验教学改革,是我国道路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和公安交通执法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创新型实验交通体系,融入了实战需求的实验教学理念,以学生实验综合能力提高为主体,通过分层次的协同实验模块设置,培养综合创新型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管满泉.完善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7,(07):41-44.

[2]张勇刚,丁立.论面向道路交通安全驾驶模拟系统研究[J].政法学刊,2009,(04):105-107.

[3]石臣鹏.公安院校交通技术实验室建设刍议———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2,(05):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