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级里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个个跃跃欲试,似乎是该他们大显身手了,他们在比赛中拼尽了全力,为班级争光,即使他们没有获得好的名次,但他们还是值得我们佩服。
在班级中,有许多的同学在旁玩耍。可他们却看不见近在咫尺的小纸团,那可怜的小纸团无法会到它该到的地方,被同学们给踢来踢去,这时,有人急速地跑过来又把纸团给踢到了边上,可同学们却没有意思去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去,小纸团便露宿去走廊上。忽然一个身影跑了过来,轻轻地弯下腰将纸团捡了起来,大步走向班级的垃圾桶前,把纸团扔进了垃圾桶,就慢慢地走开了。
他回到了班级后,看见了有一位同学遇到了麻烦,便主动去帮忙,为他解决难题,还主动帮助其他遇到困难的同学。
一天,我在看一张报纸,上面有篇叫《年的故事》,我就开始细致的看了起来。
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经常祸害人类,玉帝看见它这样子,将它打入天牢里。过了一段时间,玉帝看见它这么苦苦哀求,就规定让它在每年的正月初一下凡一次,但是它还是恶习不改,继续祸害人类。这次正月初一前一天晚上,人们都去山上去躲避年,但是有一位老婆婆不怕,有一个人叫她赶快走,她就是不听劝告,那个人只好走了。到了正月初一,年去祸害人类,但走到老婆婆这一户时,老婆婆已经贴好春联了,年有点害怕,这时候,老婆婆扔出一个鞭炮,年被吓的落荒而逃,原来,年怕火光、红色的东西和巨响,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老婆婆,就每次到了正月初一,人们就挂灯笼,放鞭炮,贴对联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我们和祖国的缘分更近一点!
三年级:张芮嘉
关键词故事情感管理课程实践
曾听过北京师范大学于丹老师讲《和尚和公差》的故事。故事虽短却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让人深受启发。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公差押解一个和尚到某地。公差的上司对他说:“每天上路前数一数这4件东西在不在――盘缠、公文、和尚、我。若都在,上路!”于是,公差每次上路前都不忘数这4件东西。有一天,和尚和公差喝起了酒,当公差醉倒的时候,和尚把公差剃成了光头后逃跑了。第二天,公差醒来准备上路,开始数:盘缠,在!公文,在!和尚,和尚?公差一摸脑门,哦,和尚也在。那么,我呢?我不见了……笑过之后冷静一想,生活、学习中的我们是不是也会像那公差一样,迷失自我呢?这就是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
故事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个大舞台,它包含着人生哲理,蕴含着生活的思想和态度,所以我想说:用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个性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我将“编故事,讲故事,写故事”融入学习,作为班本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
在语文教材中会出现童话、寓言等类型的故事,故事里蕴含着的做人道理,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对学生思想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们向孩子讲述关于传统美德的故事,坚信这些故事所凝聚的教育意义一定会使孩子受益终身。生动的故事远比生硬的大道理说教更有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故事的选择
如果学生爱说谎话,那我就讲述诚实守信的故事;如果学生动力不足,那我就讲述励志故事……故事的类别有很多种:可以是童话,可以是寓言,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桩感人小事。
1.生活中的故事。有一次,学生中午休息午餐时,我看到有些人吃两口或者一口不吃就把饭菜直接倒掉。想到近期电视节目正播出的一个真实的纪录片:贵州山区孩子艰辛的求学之路。他们上学的路途遥远,而且没有代步工具。天没亮时,就开始翻山越岭步行去学校,因为必须赶在鸡鸣之前到达。中午,他们需要自己在学校的空地上搭灶烧饭。就此我写了一个故事“露天午餐”,让我的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正是有着良好生活条件却不懂得珍惜的学生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2.传统美德故事。“黄香温席”“吴猛饱蚊”“王祥以德报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传统美德故事,在现在这个时代仍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但是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孩子们却并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要什么就必须有什么,是在家人百依百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会觉得“我”的要求都是应该的,大人都要听我。这是家长们不愿看到的,孩子什么时候会更懂事?会意识到应该体谅父母呢?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是一个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的故事。故事中人物有的机智、有的好学、有的勇敢、有的正直,让读者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的真善美品质。其中的精华仍然适合作为学生班本课程的内容。
3.课文故事。对课文故事进行加工,将其中的主人公改名,地点更换,故事情节不变,学生会有新奇感,同时会收到额外的教育效果。
二.讲故事的方式
对于班主任精心创编出来的故事,一定要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设计足够的紧张和趣味元素来吸引学生。把故事讲好的秘诀在于讲故事的人,他要能把故事里的感动传递给听故事的人,我从其中摸索出了一定的方法。讲好故事不只是一种技术活儿,更是一门有章可循的艺术。
1.情节跌宕、声形俱备。讲好故事的技巧并不能难,一定要做到――生动。反对死记硬背、草草读过的方式,不选用没有悬念、没有情境渲染、没有曲折情节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学生听起来不会期待,更没有听下去的兴趣。讲故事的时候,教师要把自己当作演员,对情境的渲染做到身临其境的程度,加上戏剧化、艺术化的语言,使学生情感投入其中,这样才会被故事的情节感动,这时教育的目的也就水到渠成了。
转型期:偷桃情节的“被借用”与向蟠桃会故事系统的靠拢
自唐代开始,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就现存史料来看,东方朔偷桃故事在唐传奇和宋话本中却难觅踪迹,这个故事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文人诗词中的典故和类书中所纂集史料的一部分。如唐代韩偓《自负》“人许风流自负才,偷桃三度到瑶台。至今衣领胭脂在,曾被谪仙痛咬来。”[7]291宋代柳永《巫山一段云》“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人间三度见河清,一番碧桃成。金母忍将轻摘,留宴鳌峰真客。红狵闲卧吠斜阳,方朔敢偷尝。”[8]81朱敦儒《如梦令》“一夜蟠桃吹坼,刚道有人偷折。幸自没踪由,无奈蝶蜂胡说。胡说,胡说,方朔不须耳热。”[9]261在这个时期,偷桃的东方朔以其风流多才、洒脱不羁而为许多文人所欣羡,从而成为诗词中常用的典故之一。如上文所述,在这个故事的早期阶段,东方朔偷桃是与汉武帝故事和西王母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魏晋以后,道教将这个故事吸纳到自己的仙话系统,甚至将西王母夜会汉武帝解释成为传道,使这个故事带有了浓重的道教色彩。唐末五代以后,道教逐渐趋于世俗化和平民化,神仙信仰发生了动摇,原本那种炼丹服食,飞升成仙,远离人间烟火的教义已渐渐不再符合现实社会的现状,外丹道衰落,内丹道崛起,道教相较于前代开始更多地关注现世人生。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汉武帝故事系统中求仙主题的逐渐淡化,事有两说的偷桃故事也随之失去了其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演变为类书和文人诗词中的典故。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偷桃故事的“被借用”《,西游记》中的猴行者偷桃的本事其实正是东方朔偷桃。取经故事中的偷桃情节其实早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就已经产生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行者曰:‘我八百岁时,到此中偷桃吃了,至今二万七千岁,不曾来也。’法师曰:‘愿今日蟠桃结实,可偷三五个吃。’猴行者曰:‘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至今肋下尚痛。我今定是不敢偷吃也’法师曰:‘何不去偷一颗?’猴行者曰:‘此桃种一根,千年始生,三千年方见一花,万年结一子,子万年始熟。若人吃一颗,享年三千岁。’”[10]31在这里,偷王母桃的主角已经不是东方朔而是完全虚构出来的猴行者。关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年代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以王国维为代表的一种观点认为是南宋人所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可能早在晚唐、五代就已成书,实是唐、五代寺院俗讲的底本。”[11]不论是晚唐抑或是宋代,偷桃故事被取经故事借用后产生巨大影响,随之使人们的认知固定化,则是不争的事实,直到现在,人们提到偷桃之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孙悟空而非东方朔。与汉武帝求仙主题逐渐淡化相对应的则是以王母为主角的蟠桃会主题的兴起,这使得后来的东方朔偷桃故事进入蟠桃会故事系统成为可能。“蟠桃”之名当来自于《山海经》桃木屈蟠三千里之记载,唐代类书《艺文类聚》中有这样一则记载:“东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曰蟠桃。”[12]1467魏晋时期所说的仙桃在这里已经称之为“蟠桃”了。宋代刘辰翁有“袖有蟠桃为君寿”之词,可见蟠桃祝寿在宋代就已经是一种习俗了。所谓蟠桃会故事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王母仙桃可以使人长生的美好想象与《穆天子传》中瑶池会故事的结合,可以说是人民群众的自发创造,后世戏剧和小说作品对于王母蟠桃会故事的一再渲染和不断演绎使它家喻户晓,成为了明清以来流传最广泛的故事之一。蟠桃会故事与寿庆主题相结合并且在戏剧作品中被广为传唱当是自宋元时始,并且在明清时期达到繁盛。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二载《王母蟠桃会》一剧,称:“按此类寿庆戏剧,数见不鲜,宋官本杂剧即有《宴瑶池爨》,金、元院本有《王母祝寿》一本,《蟠桃会》一本,《瑶池会》一本。元钟嗣成、明朱有燉俱有《蟠桃会》杂剧,情节亦皆类似。”[13]24《王母蟠桃会》今已佚,不知著者,《录鬼簿续编》著录为《宴瑶池王母蟠桃会》简称《蟠桃会》。近人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卷三十一对其有简要介绍:“不知谁作。大旨取富贵神仙福禄寿考之意,喜筵吉席,随地相宜,可供演唱。借陈抟生日东方朔偷桃祝寿为名,所云抟子秉忠为司谏,孙一凤为状元,夫人郑氏,秉忠妻欧阳氏,一凤妻赵氏,皆增出。”[14]1467这似乎意味着东方朔偷桃故事已经与庆寿主题相结合并且进入了蟠桃会的故事系统,但是《曲海总目提要》的一大问题就是疏于考证,由此此番故事内容提要也并不一定信实。欧阳修有乐府《圣节五方老人祝圣寿文》一组,其中涉及东方朔之桃,此时已经将东方朔偷桃之事与寿庆主题相联系,而宋元时期寿庆与蟠桃会主题的结合又是当时的潮流,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自宋代开始,东方朔偷桃故事已经在向蟠桃会故事系统靠拢了。此阶段是东方朔偷桃故事发展中的过渡期,一方面由于汉武帝求仙主题的淡化和偷桃情节被取经故事借用,使得旧时事有两说的偷桃故事一时间陷入了沉寂,另一方面蟠桃会故事与寿庆主题的结合为东方朔偷桃故事新一轮的繁盛提供了契机。
繁盛期:进入蟠桃会故事系统和表现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中日故事;俗语;十二生肖;背景;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从古时候就开始有着文化交流,因此相互之间也受到了彼此文化的影响,从而也产生了许多文化上相似的地方,而故事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来讲,即使是地理上相距甚远的两个国家,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故事类型。也就更不用说中日两国之间地理位置如此近,很容易就能够想象的到两国故事之间一定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了。但是,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文化虽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即使是同样的一个汉字也有不同的意思。因此,中日两国的故事也有做比较的必要性。所以,本论文决定研究中日两国相同的分类,即动物故事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动物故事部分中取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接近的十二生肖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便能够使研究更方便地进行。
“故事”(昔話)的形式特点比较
首先解释一下“故事”这一个概念在两国之间有什么区别。
日本著名国语辞典《広辞苑》对于“昔話”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i:
(民俗学口传文艺之一。与具体的事物紧密相连的传说不同,主要以幻想的世界为内容,一般会以“很久很久”等句式作为开头。民间故事。)
而日本民俗学家稻田浩二的《日本故事通观》ii中对于“故事”这一概念是这样解释的:
(以语言为传播手段的艺术形象有两种,分别是文学和口传文艺。故事是一次性的口传文艺,即使说话的人一样,但是严密地说,即使讲同样一个故事内容也会有不同。但是说话人每次讲述故事都会给予故事一种新的一次性的文艺特征,但是故事类型,则可以说是指民族或者人类共同的文艺素群。)
上述看法帮助我们把握了日文中“昔話”一词的内涵。那么在中国文化中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应当是什么?在参考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日汉大辞典》后,得出其中文翻译为“传说”或“故事”。上海字典出版社的《现代汉语大辞典》iii中,对传说和故事是这样解释的:
传说: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或某种说法。
故事:(1)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2)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实践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而在《中国民間故事集成(江蘇卷)》中对“民间故事”是这样定义的iv: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所使用的“民间故事”这个名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其中有神话、传说,还有其他各种样式的故事,如动物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寓言,以及某些民族或地区特有的口头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等等。
“故事”(昔話)的内容比较——以十二生肖故事为例
两国都流传着具有代表性的十二种动物的故事、俗语等,即十二生肖故事。中日两国的十二生肖都是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但其中的羊日本所指的是山羊,而中国指的是绵羊;另外,日本所称的猴是猿猴,而不是中国的猴子。还有,日本以前没有家猪,只有野猪,与中国所称的猪也有不同。经过对资料的研究以及分析,可以得出关于十二生肖来源的一些异同点。
十二生肖的来源:
相同点:
1. 故事主线相同
2. 都会补充说明猫为何不是十二生肖
不同点:
1. 日本故事当中只含糊交代了神,而中国故事当中单独指出是玉皇大帝
2. 在中国还有其他关于十二生肖来源的说法
3. 关于猫为何没有进入十二生肖的说法虽然都是因为老鼠的原因,但是具体的情节有所不同。
进一步,通过对相关语料(包括以十二生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俗语)的分析,可将十二生肖动物的特点总结如下:
动物名
相同点
不同点
鼠
大体上关于老鼠的形象都是一致的。虽然老鼠是十二生肖的老大,但是依然是总会引起大乱,对农业有害的形象。而且讲述老鼠跟猫之间的故事有很多。
在中国某些地方有关于老鼠的特别的节日。另外, 关于老鼠为什么会位居十二生肖首位的说法也各有不同。
牛
牛的大体形象是一致的。都是个大迟钝。
日本喜欢用牛毛做比喻,而中国则侧重于其性格憨厚、勤奋。中国还有在某些节日将牛作为特定的祭品。
虎
老虎的大致形象是一致的。是令人畏惧的、代表了威严的形象。同时在某些故事中也会出现老虎报恩之类的故事。
日本没有老虎,所以关于老虎的故事很少。另外,在动物故事当中的“老虎”,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狼”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兔
都喜欢将兔说为是嫦娥的化身。也有时候会用于负面的比喻。
在日本有许许多多关于兔的俗语,而中国相对少。另外在中国则大多数强调兔子纯洁的形象。
龙
都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
由于龙是中国原创的幻想的动物,因此在日本很少有关于龙的故事。另外,在动物故事当中的“龙”,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蛇”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蛇
大体形象是一致的。都常用语负面形象。对农业有害。
在动物故事当中的“龙”,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蛇”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马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温顺的,跟人和神和睦相处的。在古时候都作为交通工具。
在日本的故事当中,会出现负面形象的马。而在中国则有关于马的特定的节日。
羊
都作为牲畜。
在日本关于羊的故事很少。在中国,特别是少数民族有许多关于羊的节日,有时候会将羊作为特定的祭品。
猴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喜欢捣乱的动物之一。在故事当中关于猴子的故事特别多,而且形象生动。
在日本所指的是猿猴,而中国所指的是猴子。
鸡
都作为牲畜。也作为食用和祭品。通过鸡鸣知道时间。
在日本故事当中鸡的形象较为生动活泼,而中国的则需进一步考察。
狗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衷心、报恩。关于狗的俗语和成语也很多。并且有时候都会出现“恶狗”的形象。
在中国有哮天犬等将狗神化的形象,而日本没有。
猪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体大迟钝。也由于其体大,常被用作丰富的形象比喻。
在中国很早以前就将猪作为牲畜,而日本则说的是野猪。
对上述异同 点的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首先,关于故事的定义以及分类,两国都将其定义为具有口头讲述的,从古传今的特征。另外,也都将动物故事作为单独的类别研究。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其故事主线一致,并且都会附加说明为何猫没有进入十二生肖当中。在十二种动物里,除了龙、羊、猪以外,其大体形象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日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历史交流源远流长,因此文化相同之处也就很多。包括故事以及俗语方面。
另外,由于地理上还是有些差距,各种动物形象上还是有些具体的差距。这在以上的论述中都分别提到了。而当中的龙、羊、猪则区别很大。有的是由于生态上不存在,而像龙则是由于是中国原创的所以日本关于这方面的论述相对少。但是日本都会取与之相对应的最相似的动物作为十二生肖。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在少数民族中会出现关于某样动物的特定节日,而日本则没有。这明显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了。
但是,在张巨武的《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v这一论文中,作者提出,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类似地,日语和汉语也一样,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是跟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的,并且我认为,从对动物的比喻中可以看出,人们与此动物的情感色彩。
从生活地域上看,前文提到的虎、羊、猴、猪,因为地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中日对于此三种生肖的对应动物有所不同。在日本是不存在老虎的,因此关于老虎的故事则非常少,可以推测是从中国传入的,因此有很多比喻意义都是类似的。而羊、猴、猪则是因为地理原因,所以日本中指的羊是山羊,而中国是绵羊;日本指的是猿猴,中国指的是猴子;日本指的是野猪,中国指的是家猪。
从生活习性上看,前文提到的,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有许多关于某种动物特有的节日,特别是鼠、牛、羊更是作为少数民族节日当定的祭品。另外龙,作为中国古代图腾的象征,也是中国独创的幻想的动物形象,在日本则很少有关于龙的故事以及俗语,当然即使有也可以推测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在列举出来的故事以及俗语当中,许多动物的形象是一致的,或者有些同样的故事类型却发生在别的动物身上,这就是刚才提到的对等性当中的“完全对等性”以及“部分对等性”。比如,关于十二生肖为何会是这十二种动物,关于猫为何没有被选为十二生肖,参考上述的表格也可以看到,在故事当中大体形象一致的动物很多。另外,像俗语当中,俗语中老鼠的形象是危害人间,相当于危害国家的小偷一样,这与中国农业文化当中的老鼠形象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中日文化中,动物在语言以及故事中是具有对等性的。而像老虎,在本文中不能罗列出来,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国有名的民间故事《虎外婆》,在日本居然有很多个版本,包括“狼外婆”、“熊外婆”等,其中的故事主线是一致的,但是动物形象却有了改变。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可以翻阅《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以及《日本故事通观》作对比。这说明了中日文化的部分对等性。
另外,从研究当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与中国自然观的不同。比如关于老虎的故事当中,《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当中的如《义虎》、《老虎报恩》等故事中描述的是老虎由于受到了人类的恩惠,从而给人类带去食物甚至是新娘等,然后从此与人类一起过上幸福生活。在日本也有类似的故事,如在《日本故事通观》中的《狼的报恩》,但是根据不同县,其故事具体情节是不同的,当中有大部分县的故事结局并不是狼和人类和谐生活在一起,而是人类要求狼回到自己所属于的自然界当中去。
结论
综上所述,从十二生肖动物的俗语以及故事等中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之间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由于这些背景的不同,反映出了两国之间不同的语言、故事、民俗以及自然观。作为日语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认清两国之间文化的差异,并且能够具体地分析,从而得出两国文化上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稻田浩二,「日本故事通观,同朋舍,1988年;
关敬吾,「日本故事大成,角川书店,1984年;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1998年12月第一版;
张巨武,《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八卷第四期;
法院 企业 文化故事样稿-真情女法官:
厉莉:真情女法官
4月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病房内,厉莉和小颖再一次见面了,看着厉莉手中那袋不似平常那样鲜艳的淡红色血液,小颖握着厉莉的手微微地颤抖着,已无法言语的她在纸上费力地写下了一行字“姐,你疼吗”,在看到那七扭八歪却满含深情话语的瞬间,厉莉隐忍已久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地滑落脸畔。事情还要从八年前说起。那是,厉莉刚刚大学毕业,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憧憬,她来到首钢集团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那时中华骨髓库正在重新组建,厉莉工作的地点距离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不过几步之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路过血液中心,那里正在做有关捐献干细胞的宣传,宣传板上“白血病”的字眼唤起了厉莉记忆深处尘封的印迹。白血病,象厉莉这个年龄的女孩,最早知道这个词,应该都是源于日本的电视连续剧《血疑》,山口百惠扮演的杏子得的就是这种病。然而,对于一个当时才几岁的孩童来说,远在异国他乡的生死绝恋并不会在她心里产生多大的震撼。但是,一个表姐的离去,却让年幼的厉莉深刻地懂得了,这个词和绝望有关。厉莉的表姐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白衬衫蓝裙子红领巾马尾辫,总会让人想到让我们荡起双桨那首歌。这样一个鲜活美丽的生命,却在12岁那年因为白血病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世的时候七窍流血,她的妈妈肝肠寸断。表姐的名字里也有“莉莉”两个字,所以每当她的妈妈见到厉莉时都忍不住泪流满面。这个可怕的疾病因此在年幼的厉莉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关乎痛苦、泪水和绝望的记忆。从红十字血液中心回到家后,厉莉赶紧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屏幕上弹出的页面正是中华干细胞库对于白血病的介绍,一个个白血病患者期盼的眼神、与病魔顽强抗争的信心和勇气,一个个捐献者对生命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诠释,都深深地震撼着她。经过慎重的考虑,厉莉于初郑重地来到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签署了捐献登记表,留下自己的血样,成为了中华干细胞库的一名志愿捐献者。既然选择了作一枚希望的火种,就不能轻易放弃燃烧。虽然没有对任何人提起,但厉莉心中却早已把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当成了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她始终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是白血病患者的一份光明和希望。由于非血缘关系的骨髓配型成功率极低,只有几万、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分之一,在几年的时间里,厉莉一直没有接到中华干细胞库的任何通知。她每天照常地上班、下班、学习,为实现自己下一步的目标——考取法律硕士研究生积蓄着力量。,厉莉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她的母校辽宁大学,在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当背着行囊回到久别的校园时,厉莉顾不上收拾整理、顾不上和家人朋友联系、顾不上和新同学联络感情,而是在第一时间拨通了中华干细胞库的电话,告知了自己变更后的联系方式。她的心中一刻也没有淡忘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正是这份知行践诺的责任感成就了一位苦苦等待捐献的白血病患者。4月的一个下午,正准备去上课的厉莉接到了中华干细胞库的电话,她和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当时电话那端的工作人员给了厉莉两天的时间,让她考虑一下是否愿意捐献。站在教学楼前,厉莉难耐心情的激动,其实早在六年前在登记表上签下名字的那刻起,厉莉就在等待着,等待配型成功,等待采集捐献,等待伸出自己的双手为素未谋面的患者延续生命中的那缕阳光。这个很久以前的约定即将实现,这个承载了生命命题的允诺也即将兑现。当天晚上,厉莉拨通了中华骨髓库的电话告知愿意继续捐献,听着工作人员关于同意捐献后没有反悔余地的解释,厉莉平静地说到,“您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做好这件事,绝对不会背弃我当初的诺言。”于是在那段日子里,厉莉开始忙碌了起来,高分辨率检测、程序繁琐的体检、身体调养、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不出现任何意外状况,她是在保护生的希望,是在积蓄生命得以延续、传递的血脉和力量。5个月后,厉莉走进了采集室,新婚的丈夫陪在她的身边。经过两天的动员剂注射后,厉莉的血液经过分离成功提取出了所需的300cc造血干细胞。那次的移植非常成功,在一系列痛苦的排异反应之后,上海白血病女孩的血液指标达到了正常。在经过长达十个月的休养之后,她终于再次走进了校园,回到了她熟悉的课堂继续学业,一位16岁少女的花季青春得以继续绽放。第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厉莉和受捐者小颖通过书信逐渐有了联系,小女孩消沉时,她不住地鼓励开导;小女孩取得成绩时,她由衷地分享喜悦;小女孩诉说心事时,她耐心地倾听询问。厉莉不仅赋予了小女孩生的机遇,也赋予了她生的希望、生的勇气和生的力量。9月,厉莉挥别培育了自己7年的母校,带着多年憧憬得以实现的兴奋和期待,成为了房山区人民法院的一名干警,向着成为一名人民法官的目标不断靠近。那一刻,千里之外却血脉相连的厉莉和小颖约定,对于即将面对的新的人生,一定要用感恩的心去认真经营。原本以为日子可以这样温暖而平静的走过,但命运似乎想用更多的磨难来考验这个坚强而上进的女孩儿。今年3月,就在小颖满怀信心备战中考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她的病复发了。蹦蹦跳跳去医院做例行检查的她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那个病房。病情发展得十分迅速,不久医生就下达了病危通知。小颖的父母在别无选择之际拨通了厉莉的电话,电话那边他们尽力压抑的抽泣和语无伦次的焦灼,不断地提醒着厉莉命运的残酷,挽救小颖的唯一机会,就是第二次进行移植手术。在医学界现有资料中,二次捐献的案例极为少见,对于捐献所造成的影响至今仍然无法完全预期。而这次再捐献以后,厉莉和丈夫养育宝宝的
计划不得不再次顺延,厉莉原本就不太强壮的身体又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恢复调养。可是想到病床上痛苦挣扎的小颖,想到自己的拒绝会使那略带俏皮的甜美笑容永远定格于一幅黑白照片,厉莉不忍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承诺。纵使知道自己的承诺已于两年前兑现,纵使了解世人不会对自己的拒绝有所责难,但是当小颖的生命只系于一线希望的时候,厉莉所能做的就是再一次伸出援手,再一次不计后果、毫无保留的付出。厉莉顾不得通知父母,和丈夫一起直接飞到了上海。小颖病情危急,对于一个正以分秒倒计时的生命而言,任何时间上的耽搁都是致命并无法挽回的。于是,免除了正常捐献繁琐冗长的检查程序,厉莉只是简单地做了心电图和血常规,就伸出了自己的手臂。注射了两天动员剂后,淋巴细胞被大量释放到了外周血液中,可动员剂的副作用也随之而来,浑身上下难耐的疼痛,连动一下都觉得困难,厉莉不得不靠服用止疼片来勉强支撑。既便如此,在4月7日厉莉依然坚定地走进了采集室,在全身的血液循环了四遍以后,100毫升的淋巴细胞终于被完全分离出来时,厉莉已经筋疲力尽了,但她仍婉拒了医生让她入住特护病房休息的提议,将这珍贵的血液亲手送到了小颖的病床前。病榻上的小颖由于口腔大面积溃烂,已经完全不能说话了,两行热泪流过她苍白的脸颊。厉莉紧紧地握住小颖的手,看着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流入小颖的身体,她要用自己的血液浇灌小颖继续绽放、继续灿烂的生命之花。“血脉能化作奇迹,生命是命题。你一丝的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此时此刻,去年5·12那首《生死不离》的歌词竟如此巧合于厉莉和小颖的情境。愿相通的血脉真的能化作奇迹,去解开眼前这道关于生命的命题。事后,厉莉面对媒体采访时,曾坦然地表示“整个事件对于我来说,就是做了一件自己喜欢而且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小颖的生命再次焕发生机给我带来的幸福感,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无法比拟的”。厉莉就是这样,时刻惦记着他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在她看来捐献时分离淋巴细胞所带来的强烈不适、浑身疼痛无力;捐献后长久的疲累倦怠和抵抗力下降;原本的生育计划不得不推迟两年,届时33岁的她将成为高龄产妇都不算什么,“只要孩子能够平安康复,其他的事情可以慢慢来”。工作中的厉莉也同样无私奉献,一心付出。厉莉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经过上海媒体的报道,引起了房山法院干警们的高度关注,大家在震撼和感动的同时,也关心着厉莉的身体恢复情况。然而,在面对干警代表的看望、慰问时,厉莉却更多地想着工作、想着分担了她工作的同事,“真正应该感谢的是分担了我工作的同事,他们才是付出了辛劳和汗水的人”。这是厉莉刚从上海返回的下午,距离捐献骨髓不到48小时,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她恪尽职守、勤勉尽责的高尚情操,道出了她爱岗敬业、处处为人的可贵品质。在得知需要再次捐献干细胞后,厉莉决定即刻启程前往上海。当时正值清明节放假期间,为尽量减少对工作的影响,厉莉回到假期无人的办公室,处理好手头待办的工作,并将自己柜子的钥匙、需要分发的案卷列表放在了办公桌上。“万一我回来的晚,工作也不会被耽误”,她心里念念不忘的始终是工作。厉莉身边的同事曾这样评价她,“她这个人真的太闪光了,对别人从来都是不求回馈的一心付出,跟她在一起心灵能够得到净化”。坚守对他人的承诺,坚守对社会的责任,坚守对生命的关切和热爱,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真诚地享受着奉献和付出的快乐,厉莉用她的一言一行深刻诠释了新时期政法工作者一心为公、甘于奉献的杰出品质。她秉持着这份爱心、这份责任,在不断前行的路上,将爱和信仰之花浇灌得愈发灿烂辉煌。
(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中学贵州盘县561600)
【摘要】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净化心灵,但更重要的是,还需提供更多的从知到行的实践机会。因此,在课外阅读以后,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课外阅读独特的教育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 课外阅读;活动指导;故事会
我市六枝特区岩脚乡第一中学开展的“五化三园”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市级示范性学校,其成功经验在全市学习推广。基于此,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加大力度掀起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新。于是乎,各方面、各领域轰轰烈烈行动了起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重要场所的图书馆,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如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讲演比赛、智力竞赛、作文竞赛、手抄报评展、读书心得等,让学生在较大范围参与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风采,把课外阅读活动推向一个较高层次。
作为图书馆的主要负责人及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常常需要对活动给以指导。下面我从图书馆组织的诸多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就如何开展“故事会”活动的指导,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希冀抛砖引玉。
首先,指导学生选材。故事会可以举办成“专题故事会”,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笑话故事”、“幽默故事”等。 参加讲故事的同学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自身条件选好材料,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与自己性格又比较接近的故事。譬如个性活跃、情绪容易激动的学生可选“童话故事”、“科幻故事”;个性沉稳、情绪控制力强的同学可讲“幽默故事”、“笑话故事”; 女同学比较适合讲想像丰富、可娓娓叙述的故事;富有激情、情节紧张的故事,比较适合男学生讲。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有教育意义、事件比较集中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层次清楚的故事。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加深对原材料的理解。讲故事前必须把握故事中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语言特点,深刻理解故事的主题,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人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用恰如其分的语调、语气、神态、动作表达好故事的内容。
再次,指导学生处理材料。讲故事是艺术的再创造,书面的文字要变成可供口头讲述的语言,必须要进行加工改造,过于书面化的语言要改成口语,表述效果就要好得多。故事中有些属于提示语性质的语言,如提示动作、神态、语气的语言,可直接用某种相应的动作、神态、语气来表达。
其四,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指导讲故事的学生多想想,故事中哪几个人物是主要角色,这些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点;如果有几个人物同时出现,这些人物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他们所占的方位是怎么样的,譬如面朝左,用苍老沙哑的低音讲话,这就是老爷爷,在对小孙女说什么;转个身,面朝右,抬起头,用稚嫩清脆的语音讲话,这就是孙女儿在对老爷爷讲。只要善于运用不同的语言、语调、姿势、动作,就能使听众知道这话是谁说的。
其五,指导学生的动作。讲故事时如果不配合适当的表情动作,是没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故告诉学生,说话时配合表情动作,这样做有助于感情的表达。但是,动作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要手舞足蹈,也不要说一句配合上一个乃至几个动作,动作要自然、准确、优美,语言的配合要协调。
最后,指导学生上场。讲故事给听众听,讲故事的人要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学会控制场面的本领。在这方面,要告诉故事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上台后别忙着先讲,先环视会场,脸上带着微笑,轻轻点头向听众致意,当听众已安静下来,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候,再开始讲故事。
第二,眼睛不要看着天花板或窗外,要看着听众的脸,要经常扫视会场,神态要显得自然亲切。
第三,要注意听众神态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方式。
总之,像在举办故事会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通过指导学生讲故事,甚至于讲自己编写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我校的“五化三园”活动彰显其风采。
参考文献
[关键词]舞蹈诗 黎族故事 3D影像技术 舞美设计 文化
大型原创舞蹈诗《黎族故事》是海南省歌舞团继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黄道婆》成功创作并取得优异成就之后,又一部反映黎族题材的艺术力作。《黎族故事》以海南岛上黎族祖先传说为线,以四千多年前黎族先民渡海迁徙海南岛的情、景、梦为魂,通过歌、舞、诗、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了海南黎族人民自强不息、勇敢向上的精神。尤其是黎族先民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发展历程,抒写了一曲黎族儿女勤劳、智慧、团结奋斗、开创家园的生命赞歌。该剧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一举夺得包括最高奖――剧目金奖在内的11项大奖,创下了海南省参加历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纪录。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导、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奖剧目《黄道婆》的编剧、执行导演彭煜翔任总编导,舞美设计由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2000年度、2003年度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专业设计“学会奖”,中国第二届舞美设计大展舞美设计金奖获得者张继文担纲。
一、黎族文化的独特性
舞蹈诗《黎族故事》表现的是黎族人民的历史及其民族性格,大量的黎族文化元素透过这台晚会的精彩演绎传递给观众,并让观众获得精神上的。《黎族故事》中的每一个符号,都代表着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黎族人民的鼻萧图腾则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一种属性。黎族的刀耕火种是人类在追求幸福生活中的一个进程,这里面有一定的形式感,但这种形式感又区别了别的民族。因为刀耕火种这种元素只有海南岛才有,是其他地区无法可比的。同时,黎族织锦的绚丽也是其他民族无可复制的。这种种因素都使《黎族故事》有着鲜活的独特性。该剧由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韵》、《黎之情》和尾声共六个部分组成。在这里,“源”、“魂”、“韵”、“情”――是创作者们提炼出的四个主题词以概括晚会的主题,有画龙点睛之妙。每一幕又进而根据各自的主题词开发出具有较高表现意图的具体内容来供创作者们尽情发挥,因而从全部四幕内容来看,该剧有着尽可能多地涵盖和传达出黎族人民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从而较为全面而细致地展示出黎族人民的民族特点和文化气质,同时又让观众从这台舞剧十分具体而集中的表达中,获得了对黎族更为清晰的认识,为观众提供了全面认识黎族文化及其人民生活的认识功能。剧目以黎族文化贯穿始终,通过“渡海迁徙”、“鹿回头”、“夫妻树”等黎族优美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在剧中浓墨重彩的刻画,运用精妙的舞美设计,结合演员的精彩演出,向观众传递出或悲壮或凄美的浓烈感彩。展示了世世代代黎族同胞不断追求文明、创造灿烂文化的艰辛历程。
二、虚实结合的3D舞美时空渲染
在艺术上,舞蹈诗《黎族故事》在舞蹈、音乐、服装、舞台呈现等各个环节上,均呈现出十分鲜活的观赏效果。全剧不仅使黎族的织锦、民族乐器等得到了充分表现,树皮衣、船型屋等黎族所独有的文化,也集合黎族同胞的劳动、丰收、祭祀、爱情等最具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场景,将黎族的先祖来源、刀耕火种、黎锦纺织,以及奔放的爱情等原生态文化,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在舞美设计上,整台舞蹈诗《黎族故事》运用虚实结合的3D影像技术,将LED视频和舞美布景综合起来,真实布景与虚拟景象相融合,通过舞美效果、高科技手段的支持,舞台处理得非常干净而达意。不断升升降降的画幕景片,把特定的时空渲染得非常生动,给人以十分出奇的视觉效果。完美的舞美设计,将黎族祖先的“迁徙”、“恩山”、“耕魂”、“取火”、“夫妻树”等表现得十分传神,使舞美与演员表演构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契合,形成舞美设计与演员共同参与表演的有机整体,将黎族独有的民俗文化得以原汁原味的呈现,更让观众与黎族传统艺术形成心灵上的互动,与古老的文化充分对话。
三、黎族文化在3D舞美设计中的再现
3D影像技术能给舞台空间的营造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其产生的震撼视觉奇观是传统舞美设计所无法企及的。《黎族故事》的舞美设计并非在招摇地炫耀3D技术,而是创造性地把LED视频和舞美布景等结合起来,形成真景和虚景相互融合的逼真视觉设计,在灯光的作用下,呈现出3D般的舞台效果。在舞美设计上,这种润物细无声地陪衬着舞台的各种意境而运用的3D影像技术,不仅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艺术态度,给人以较高的文化享受感,而且其宁静的艺术心态也传达出舞美设计师所具有的良好素质。整台晚会虽然升升降降的画幕略嫌过多,但每道景片的设计都透露出舞美设计师强烈的表达意图和符合特定环境的文化气质。在“迁徙”片段中,舞台被设计成一艘大船,LED大屏幕影像配合各种景幕的表演,时而是波涛汹涌的海面,时而是随波起伏的船体,影像空间随剧情自然转换,让观众如临其境。在“鹿回头”片段里,大屏幕出现宁静的夜空、皎洁月光、波光粼粼的海面,与舞台上的椰树、岩石等布景相结合,把黎族小伙和神鹿的爱情传说映衬得唯美浪漫,意境悠远。给人以一种灵动的视觉空间感受,让观众沉醉其中。
该剧气势恢宏,舞美唯美动人,于古朴厚重中不失时尚气息,令人耳目一新,集中展现了海南黎族艺术精华。设计师在创作中选取黎族历史和文化中颇能凸显该民族富于文化象征性的内容予以艺术化的表现,在舞台呈现上干净而写意,在艺术情感上真实而饱满,丰富的民族意象,伴随着优美的歌,凭借着快乐的舞,为黎族人民书写了一曲自强不息、明朗健康的赞歌。大量的黎族文化元素透过这台晚会的精彩演绎传递给观众,表现的是黎族人民的历史及其民族性格,并能让观众获得精神上的。在“黎锦”场面,伴着《织月亮》的优美歌曲,一群身穿艳丽服装的黎族妇女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这时,巨大黎锦从天幕直坠地面,色彩鲜艳夺目,为观众们展示了黎族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再现了手法多样的织锦绝技,让更多的观众感受了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舞美设计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人物、表现故事环境、创造情调气氛甚至揭示剧目思想等方面,3D舞美设计可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导演彭煜翔在舞剧编排过程中,一直强调《黎族故事》应还原原汁原味的黎族文化。在演出中无论是舞台的纵深层次、结构设计、实体背景、3D影像技术的运用、道具服装等都很好地贯穿了这一理念。基于这一理念,主创人员为获取舞美、音乐、舞蹈等创作第一手素材,多次深入到三亚、保亭、五指山、陵水、乐东、琼中等黎族聚居地进行采风,向当地黎族百姓学习、交流,深入挖掘黎族原始创作材料,才能较好地将黎族文化原汁原味的呈现在舞台之上。
参考文献:
[1]窦程.将计算机引入舞台美术的应用[J].当代戏剧,2005,(2).
[2]范国志.影剧院舞台音响系统“技术到艺术”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初探[J].现代电影技术,2006,(8).
[3]沈尧定.舞台美术设计实践与技巧.[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1
【关键词】民间故事;活态传承;创意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47-02
民间故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重大的传承价值。民间故事的传承作为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需要遵循活态传承的原则,将群众的主体参与意识与政府的引导管理结合起来,贯彻“保护中利用”的原则。为了使活态传承具备更深厚的受众基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价值,需要积极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寻找与产业嫁接的可能性,发挥“非遗”项目在文化产业与商业营销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民间故事的活态传承提供新的可能性。本文拟研究民间故事活态传承的必要性和传承的路径,以闽南民间故事为例,探讨民间故事中创意元素产业价值实现的方法和路径等问题。
一、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的现状
(一)闽南民间故事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闽南民间故事在民族文化共同体中有着鲜明的闽南文化特色,用国际通行的AT分类法进行故事类型与口头程式研究,还能看出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域外文化的影响印记,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典范代表之一。故事以民间的立场宣扬传统文化和美德,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如妈祖、神医大道公吴、何氏九仙等神话形象和相关故事程式,作为孝道、忠义、乐善好施、保境安民等传统道德的化身,千百年来感化形塑着闽南人的精神空间,并伴随闽南人的足迹辐射东南亚乃至全球。闽南文化兼具内陆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征,有对田园生活与和谐家庭关系的推崇,又有以航海和远洋渔业生活为语境的外向型文化的特征。
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闽南文化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土壤正逐渐缩小,活态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持闽南文化的生命力和鲜活度,是文化生态保护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保护的特殊性和相对优势
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相比,民间故事以日常语言讲述日常故事,经过文字的整理和保存,具有较少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接受障碍,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让更多的受众认可接受;又具有亲产业性,民间故事的人物、情节和素材能够成为创意元素,变身为品牌形象代言以及影视作品。民间故事多具有长久积累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辨识度,具备在当代传播的可能性,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意素材资源和激发灵感的源泉,具有潜在的产业化应用价值。
民间故事是一种叙事文学,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化生态构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往往具有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贴近生活的态度和观念,并内化为民族文化心理传统的一部分。一些经典形象和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能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将之嫁接、转化和重新阐释,通过与特定的文化品牌和产业品牌结合,成为文化标识乃至文化品牌,这将是民间故事重新焕发生机并获得活态传承的一种可行而高效的途径。
二、活态传承的原则和路径
活态传承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保护方式,区别于以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展览馆式的场所展示型保护,以及用音像、视频、汇演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献记录式保护,也与旅游休闲、演艺等商业开发式的利用有明显区别。民间故事的活态传承原则是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保证传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活态传承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传承保护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使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载体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通过活态形式获得传承和发扬、保护文化多样性,活态传承的成果体现为传承项目的日常化和鲜活性。
首先是活态传承的对象选择。文化成果要能经受文化传承主体的考验,受众接受又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而变动。技术进步和娱乐方式的更新使得手工艺类和表演类等项目仅能依赖特定人群的怀旧和复古心态支撑。民间故事如果延续口耳相传、茶馆讲古等传统方式,无法吸引当代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不能算是真正的活态传承,若借助传媒的号召力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边际效应延伸,营造一种时尚风潮,则有可能成为活态传承的典范。
文化活态传承的价值和命运取决于它的效用和价值,活态传承意味着变革和适应,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来源是契合时代需求和精神风貌。随着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如果不能积极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远离了受众需求,将会被无情淘汰、被人们所舍弃。而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正是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
借助现代技术和营销手段,依托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力量,可降低文化项目传承的难度。有些项目的传承要求较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去学习和掌握,要想实现保护和传承的目标,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进,以降低传承的成本和准入门槛,使其重新获得简便快捷而又喜闻乐见的优势,迅速获得受众支持从而避免被边缘化乃至消亡的命运。
其次是活态传承的路径选择。保护与利用民间故事不能仅仅以遗产保护的形式进行标本式的陈列,尤其是一些表演性质较强的综合艺术门类,不能完全以静态的形式保存,不仅需要有传承人延续其生命,还需要有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并将之重新鲜活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传承主体的规模要求和受众认可程度较低,仅仅是在一些代表性传承人那里获得单线的延续,这样保护对象就仅具备标本意义,徒具典籍价值,成为一种见证和象征。目前,对闽南民间故事的研究仍然是闽南“非遗”保护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在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上均不如南音、舞蹈和戏曲等,亟需加强传承和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并在文化生态保护和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层面上展开研究,以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进行活态传承。
闽南民间故事创意元素产业化应用的具体领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闽南民间故事包含的创意元素适用于广告创意产业、影视动漫产业等对故事性需求强烈、注重鉴识度和美誉度的文化产业部门;还可将创意元素打造成知名文化品牌,与服装、鞋帽等产业品牌有机结合,形成独具泉州特色的品牌文化,这不仅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发展动力,还可为泉州产业经济转型和社会文化全面发展提供契机。
闽南民间故事包含多种优秀元素,其蕴含的价值是多元化的,因而对其保护和利用的路径也应是多层次的。
一是突出社会效益,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同时突出闽南文化特色,通过传承和保护助推闽南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二是闽南文化的品牌化,一些著名的民间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具有高美誉度和知名度,从中萃取和提炼创意元素并打造成文化品牌,用于广告制作、助力产业品牌构建,并制作成动漫作品和影视作品,将有助于闽南文化产业的兴盛和文化品牌的崛起。三是经典传承的活态化,一些经典民间故事的受众群体已经开始萎缩,面临传承的考验,原因并不是其自身的艺术品质发生了变化,而是缺乏媒介因素的支持。民间文学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在于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面向最广泛受众的亲和力,如果单纯凭借政府层面的保护,或者以学术研究的形式将之进行保护和传承,则无异于失去了所赖以生存的土壤。以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形式,扩大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当民间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成为特色鲜明的标识物乃至于树立为文化品牌时,打造产业品牌和为文化产业部门提供创意自然会水到渠成。因此,积极利用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和方兴未艾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为闽南民间故事的活态传承提供有效的路径和渠道。
三、结语
活态传承意味着文化遗产的存续状态良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保持鲜活性和话语权。闽南民间故事的活态传承,一是要保护传承人,作为口头表述和表演性的文化门类,需要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来进行归类和整理;二是通过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整体生态的全面系统保护,为活态传承创造良好环境;三是要明确传承和保护的目标及其路径,以保护传统文化原生态为目标,以产业性保护开发为途径,并注重受众群体的培养。
只有通过活态传承才能真正保护文化遗产并发挥其时代价值,使文化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民间故事在众多“非遗”项目中具有亲和力和易传播性,与传统民俗、曲艺、民间音乐和舞蹈等门类相比,因其娱乐性和通俗性强,在当代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所受的传承阻力相对较少。因其故事性强、情节明白晓畅、人物生动突出,尤其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和部门。
包括民间故事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需要立足于文化对象的特征及价值来考虑,使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公共文化空间中具有一席之地,并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闽南民间故事的优秀创意元素应用于相关产业,如:与泉州的轻纺制造等优势产业有机结合,借助故事创意元素的知名度增进产品的品牌认同和美誉度;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相关文化产业,将创意元素提升为文化品牌,使其与产业品牌相互促进,形成泉州的特色品牌文化。
参考文献:
[1]Julian Steward,潘 艳,陈洪波译.文化生态学[J].南方文物,2007,(2):34-36.
[2]林枫,范正义.闽南文化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委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4]黄少萍.闽南文化研究[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5]马建华.文化生态保护的理念与方法[J].福建艺术,2011,(5).
[6]杨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学透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10).
[7]郑渺渺.民间叙事与精神追求――闽南民间故事中的民间信仰[J].文艺争鸣,2006,(5).
[8]马建华.闽南文化述略[J].艺苑,2012,(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