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血压的防控措施范文

高血压的防控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的防控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血压的防控措施

第1篇:高血压的防控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村高血压病人 高血压 难以控制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512-01

为了减轻高血压病人并发症的发生,原则上要将血压降到患者能耐受的最低水平,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m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g,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水平为收缩压140~150mmg,舒张压90mmg但不低于65~70mmg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由于各地区之间生活环境不同,发病率也不相同,2013年重庆市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是24.5%,大多数为农村患者,因为受如下主观和客观原因的限制,导致血压难以控制和维持。

1 血压难以控制的原因

1.1主观原因

1.1.1农民的健康意识淡薄 在农村,高血压患者多数都是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文化水平低,多数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对高血压病的知识缺乏了解,出现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一般不会到医院就医,所以难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自觉症状一旦减轻,就会擅自停药,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难以消化接受。

1.1.2不良的生活习惯 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多数农村人每年都会喂养1----2头大肥猪,用于腌制腊肉, 供一家几口全年享用,造成长期进食高盐饮食,有的甚至认为要

多吃盐才有力气。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更是毫无节制的大吃大喝,部分高血压患者还有吃烟酗酒的习惯,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往往被当着耳边风,不以为然,在社区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高血压病人重视药物治疗,按时按量服药,但是对于饮食的辅助治疗难以接受,认为:吃得就是福,饮食治疗没有意义,导致饮食失调、药物疗效降低,致使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盐、高脂、高胆固醇、暴饮暴食,吸烟喝酒)难以控制,血压反复升降,导致心、脑、肾的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1.1.3遵医行为差 部分患者不了解自己的合并症,不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毒副作用,根据自己的自觉症状,随意的停药、减药、加大药量、联合用,于是就在自己认可的药店自行购买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导致了用药不合理,增加了靶器官的损害的程度。

1. 2客观因素

1.2.1医疗资源的缺乏 在基层医疗机构,注重的还是临床治疗,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人员配备不足,难以实现也预防为主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农民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了农民对慢性病的认知不足。

1.2.2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较差 部分基层临床医生,对高血压病的知识掌握不全,用药不精,有的甚至听从高血压病人的安排,自购药品,不给病人测量血压,不了解病人的合并症,做不到合理用药。更谈不上健康教育。

1.2.3受政策的限制 我国大多数农村都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改善了农村的医疗条件,提高了农民的医疗水平,但是,在基础药物目录里,高血压药物品种单一,难以达到理想的联合用药状态。

1.2.4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温饱问题已解决,但是经济基础仍然很差,绝大部分人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固定收入,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意味着必须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经济难以支撑,服药的连续性中断,血压的波动大,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2 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下:

2.1 扩大和稳定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员队伍,让农民人人享有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的平等权利。

2.2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能力,以便能全方位的为农民提供各个方面的健康教育,也满足农民健康服务的需求。

2.3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对高血压的认知能力,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性,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争取用最优化的治疗方案获取最大

的健康效益。

2.4 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尊重患者,对患者做到细心看病,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针对个体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产生依从性,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

第2篇:高血压的防控措施范文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3.092

Evaluation of effect by community hypertensi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DU Yu-mei.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handong Dongying City Hekou District Liu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Dongying 2572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clinical effect by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 for community hypertension, and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effective measure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follow-up and study with complete health tracking dat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the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comprehensive measure for hypertension control,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intervention, except for treatment during disease onset.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total morbidity rate as 20.00%,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total morbidity rate as 38.33%. The difference of total morbidity rat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Community hypertensi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Clinical effect

高血菏且恢忠蕴逖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 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肾、脑和血管)的损害。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1]。据资料显示, 我国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为18.8%, 全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临床定义:若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非同日3次检查, 发现收缩压≥140 mm Hg

(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者即视为高血压患者[2-4]。高血压使得患者血压波动大, 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后颈部疼痛、后枕部或颞部搏动感, 或可有神经症状, 后期可伴随多种并发症, 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 影响正常生活[3]。本次课题采用综合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防治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整理本社区2014年6月~2016年7月的120例高血压高危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干预组中男33例, 女27例, 年龄28~65岁, 平均年龄(39.50±8.63)岁, 26例有高血压病史, 34例无高血压病史。对照组中男34例, 女26例, 年龄28~65岁, 平均年龄(39.61±8.82)岁, 23例有高血压病史, 37例无高血压病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5] ①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 若检查发现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者即视为高血压患者;②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或正在服用高血压药物, 而血压仍

1. 3 方法 干预组患者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工作, 包括药物预防、生活干预和心理干预三方面:①药物预防:对已有高血压体征的患者进行临床常用剂量的降压药物调控血压, 对暂时未出现高血压体征的患者进行密切关注, 监控血压变化情况;②生活干预: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保证每日身体运动量, 戒烟戒酒, 低钠饮食, 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蔬菜, 避免过多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按时服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增强体质;③心理干预:对所选人群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健康知识教育, 普及医学常识, 培养合理的膳食和生活作息习惯。对照组不做高血压的干预措施, 仅在患者出现高血压病发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1. 4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高血压发病率, 已患高血压的患者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未患高血压的患者观察患病率, 对所有患者观察分析治疗效果。

1. 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范围内, 或收缩压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范围内, 或收缩压下降10~19 mm Hg;无效:血压下降不明显或未达到上述两个范围内的患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高血压发病率比较 干预组研究期间有5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病, 发病率为19.23%, 有7例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病, 发病率为20.59%, 干预组总发病率为20.00%;对照组研究期间有12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病, 发病率为52.17%, 有11例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病, 发病率为29.73%, 对照组总发病率为38.33%。两组患者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效果发现,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56.5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患病人员普遍的一种疾病。另外, 高血压是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其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 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 因此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6]。临床治疗中,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主要是调控血压, 降低靶器官损害,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研究表示, 综合干预措施对于社区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8]。在本次课题研究中, 主要应用了三方面的干预措施, 即药物干预、生活干预和心理干预, 对所选人群进行全方位的干预防治[9]。有资料表示,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情志调节, 能够增强心理情志对外界刺激的调节和承受能力, 维护健康心态, 从而有效规避“情志致病”这一危险因子, 保持机体内环境协调和顺, 达到防止血压升高的目的[10-12]。此外, 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的医学基础知识普及和日常用药的讲解, 能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习惯的正确性, 从而降低发病率, 提高身体素质[13-15]。

综上所述, 采用综合措施防治社^高血压, 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且发病后治疗有效率高, 可有效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萍萍, 李应东. 中医药在我国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地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8):905-908.

[2] 邱华丽, 潘晓彦. 高血压病防治研究现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2):210-212.

[3] 王玉琼, 杨进春, 郭蕊, 等. 农村社区病房高血压防治体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3):97-98.

[4] 蔡理荣, 陈兴亮, 卢卫国.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对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影响. 新医学, 2013, 44(12):836-839.

[5] 马龙, 周英武, 刘如秀. 论情志养生对高血压病防治的意义. 吉林中医药, 2013, 33(7):649-651.

[6] 韦柳丽, 韦美前. 高血压病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与展望.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1):204-206, 213.

[7] 赵堂亮. 临床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思路及方法. 中国医刊, 2010, 45(4):26-27.

[8] 李茂达. 社区高血压病防治. 医药前沿, 2013(26):323-324.

[9] 洪春荣, 王艳, 张霞, 等. 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效果评价. 河北医药, 2011, 33(6):925-926.

[10] 毛志莲. 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5):36-37.

[11] 任珲. 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效果评价.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2015(2):273-274.

[12] 沈芳英. 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及效果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24):5708-5709.

[13] 吴丽芳, 钱文珍, 夏秀清. 农村社区高血压病防控效果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1):134-135.

[14] 李安乐, 邵月琴, 袁红, 等. 社区高血压防控政策的发展.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8):597-599.

第3篇:高血压的防控措施范文

关键词 怒江 卫生 诊断

社区基本情况

怒江地区总人口数约38 000人。常住户籍10 300户,其中男19 800人,女18 200人。>60岁老人4000人。0~7岁儿童1300人;育龄妇女10 570人。经统计显示,>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10%,

社区高危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20~50岁人群主要危险因素: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心理不稳定,部分人士有抑郁障碍。活动少,易患颈椎病、腰椎病等。对医学知识缺乏,不懂自我保健。

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社区环境、社区资源等调查,发现影响社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有环境污染、居民健康行为意识差、饮食不合理、人口“老龄化”。

社区主要疾病分析及干预措施

第4篇:高血压的防控措施范文

关键词:家庭血压;远程监测数据;血压变异度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纵观我国高血压现状见表1~3。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 2007年;15~69岁50717人;东部: 9省3市,即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中部: 9省(区)即黑龙江、吉林、内蒙、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部: 9个省(区),它们是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四川、云南、贵州。

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为15岁以上人群。资料来源:JNC VI;陶寿淇等,中国高血压杂志 1995。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处于低水平!

如何预防、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已不单单是医生的职责,需要我们个人、家庭、社会共同参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高血压传统诊断"金标准"的诊室血压已不能反映高血压患者真实的血压水平及心血管风险,诊室外血压测量成为诊室血压的重要补充,其中家庭血压监测是诊室外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高血压防治的基本单位,加强对每个家庭高血压患者的教育,进行有效的综合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随着电子血压计的广泛使用,家庭血压监测逐渐普及。正确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提高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可靠的血压信息,对指导临床医师用药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现有的美国、欧洲、日本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关于血压正常值的标准尚不完全一致,欧洲心脏病协会(ESH)建议的正常界点为130/80mmHg,而日本高血压学会建议125/80mmHg为正常,125/75mmHg为完全正常,但家庭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的标准相同,均为≥135/85mmHg。我国家庭血压监测刚刚起步,地区差异明显,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家庭血压监测使用较多,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家庭血压监测的普及还需要一定时间,尚无相关方面的数据调查结果。现有条件下,推荐家庭血压≥135/85mmHg时诊断高血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社区高血压患者196例,年龄31~91岁,平均年龄57.45岁,男112例,女84例,60岁以上94例,60岁以下102例。

1.2方法 首先教会家庭血压测量方法,采用苏州亿通提供的"居家健康管理远程监测系统",并采用苏州亿通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LS802-G型3G血压计(此血压计通过ESH(欧洲高血压学会)认证),对196例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数据进行分析,对家庭晨峰血压的监测,监测家庭血压的平均值X、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等指标, 研究这些指标对高血压控制的作用与意义。

2 结果与讨论

2.1依从性 测量次数小于10次,23例,定为依从性差,大于10次小于30次57例,定为依从性一般,大于等于30次以上116例定为依从性好,见表4。

2.2控制率 平均收缩压大于等于135或舒张压大于等于85为控制不理想,共66例,控制理想者达66.3%。其中依从性差的患者控制不理想11例,平均年龄60.63,控制理想率:52.17%。依从性一般的患者控制不理想15例,平均年龄57.08,控制理想率:73.68%。依从性好的患者控制不理想42例,平均年龄57.73,控制理想率:63.79%,见表5。

由4、5两张数据看:依从性一般者控制理想率最高,依从性差的患者,控制理想率相对低一点,这也与年龄层次有关,依从性一般的患者年龄层次最低。

2.3血压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通常用特定时间段测量的血压读数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来表示,SBP和DBP的变异性以三个指标表示: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独立于均值的变异(VIM)。

笔者监测了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两项数据,结果显示:60岁以下患者收缩压平均SD:11.47,舒张压平均SD:7.48,收缩压平均CV:8.66%,舒张压平均CV:9.39%。60岁以上收缩压平均SD :12.17,舒张压平均SD:7.24,收缩压平均CV:9.42%,舒张压平均CV:9.90%,见表6。

老年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主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积极控制老年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高于年轻高血压患者,符合老年高血压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年轻患者。

2.4晨峰高血压常计算06: 00~10: 00血压最高值和夜间血压均值之差,若收缩压晨峰值≥55 mmHg,即为异常升高。监测者中133例患者测到早晨06: 00~10: 00血压,随机血压平均值为130/76mmHg,早晨血压平均值133/79 mmHg,60岁以上65例,随机血压平均值为133/75 mmHg,早晨血压平均值137/78 mmHg,60岁以下68例,随机血压平均值为128/78 mmHg,早晨血压平均值130/80 mmHg, 50岁以下34例,随机血压平均值为128/79 mmHg,早晨血压平均值128/80 mmHg, 70岁以上18例,随机血压平均值为134/72 mmHg,早晨血压平均值139/76 mmHg,见表7。

各年龄组早晨血压均值均高于随机血压均值,且随着年龄层次的升高,早晨血压与随机血压均值之差也升高。虽没有监测到夜间平均血压值,但由此数据可见,个体家庭血压的监测可以反映患者晨峰血压数据,由此可以尽早监测到危险因素的存在。

3 总结

家庭自测血压应作为高血压防控措施之一,提高家庭血压测量率可以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家庭自测血压可以作为长时血压变异性(BPV)的监测手段。家庭血压(HBPM)虽然不像24h动态血压(ABPM)一样可以测量睡眠/工作期间BP,或计算短时BPV,它却有可能测量每日间BPV,从而成为计算长时BPV的一种方法。但相信随着电子血压计技术的完善,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家庭血压监测,会使夜间睡眠血压监测成为现实。到时家庭血压监测也可计算短时血压变异性(BPV),有助于医生和患者及时发现危险因素,从而进一步加大高血压防控力度。

参考文献:

第5篇:高血压的防控措施范文

卫生部、诺华制药:联手行动防治高血压

前不久,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和新闻办公室于第十个全国高血压日当天召开了“从观念到行动――全国高血压日十年回顾”座谈会。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齐小秋在座谈会上积极倡导全民积极参与高血压防治工作。据了解,这次座谈会是今年高血压大众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其他活动还包括王府井步行街专家义诊,功能社区高血压调查活动、功能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及媒体专题宣传教育节目等。

立足今天,回顾过去,近年来,卫生部在高血压防治方面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加强大众的高血压防治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004年底诺华公司全球总裁在北京受到总理接见时,提出希望对中国的高血压防治进行支持,温总理表示支持和鼓励。2006年8月,“卫生部―诺华高血压预防控制教育项目”得以于2006年8月在北京正式启动。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琼丽女士介绍说,这个项目通过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对患者和公众进行认知高血压的宣传教育,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提高医务人员专业能力,使医务人员能有效应用《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加强对高血压疾病的控制;二是提升高血压患者的认知率、治疗依从性和控制率、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从而共同降低社会经济负担和患者医疗费用。据了解,整个项目为期2年,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全额出资,跟科技发展中心共同开展和实施这个项目。

在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该项目在北京、上海、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10个城市建立了高血压预防控制培训中心,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基层和社区医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给当地带来了新思想、新学术,初步计算受益的患者超过千万名。项目开展期间共举行了将近120多场全国巡展,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全国70个城市一共组织召开了1 53场培训会,除了、青海、内蒙古以外,整个培训活动涉及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受培训的医生一共达到了21500人。同时,对公众进行以提高高血压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也在此期间频频展升。

黄琼丽女士表示,这样大规模广泛深入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基层医疗水平,从而有助于改善目前医疗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活动采取卫生部领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形式,解决了基层医疗知识水平不高等相关问题,收效很大。

阜外医院的白冰冰医生作为“卫生部―诺华高血压预防控制教育项目”的参与者与受益者,谈起自己的体会来,热情洋溢。她觉得,这次培训活动的每一次讲课都有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实践方法传授给大家,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大提高了临床医生的心血管和高血压方面的诊治水平。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且发病率越来越低,控病率仅为6.1%。作为医务人员,我也见到很多由于高血压病得不到控制而痛苦不堪的患者。有一些患者因为高血压引发了心脑血管的发病,我感到无奈而痛心,如果做为医护人员的我们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使病人更早得到全面控制和有效治疗,结果也许会不一样。

同时,像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疾病,社区医疗非常重要,如果广大的居民可以在基层社区的医疗机构得到相应的防治和治疗措施,将是高血压患者的福音。基层医院医生的能力,以及他们所能覆盖的人群多少,直接决定着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诊治的水平。

关注特殊人群 防治高血压

谈到具体的高血压疾病,参加此次培训的高血压疾病诊疗专家强调,高血压疾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儿童,青春期少年,妇女等特殊人群也要加强高血压疾病防治意识。

高血压病因不明,但临床医学表明,高血压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日常摄入食盐多者发病率高、肥胖者发病率高。同时,高血压发病率还与遗传有关,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都容易发生高血压,因此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近年来,随着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健康检查的普及,发现儿童高血压发病率不低,应该引起人们重视。而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正常血压已接近成年人。如在安静状态时,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青春期高血压。青春期高血压一般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据医学家观察,青春期轻度高血压虽然在相当长时间内无任何自觉症状,但它能在机体内慢慢地破坏血管、心脏、肾脏和大脑。对青春期高血压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由于青春期高血压的发生是暂时性的,过了青春期,心血管系统发育迅速趋于平衡,血压就会恢复正常。因此一般不主张过早应用降压药物,但必须通过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达到使血压恢复正常的目的。

此外都市白领一族和妇女也要加强高血压的防治意识。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导致肾上腺素过多分泌,引起血管收缩,最终导致高血压;而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导致高血压。临床医学证明,病情进展迅速,常伴有视网膜病变的恶性高血压病,常常“袭击”年轻人。患病者常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心慌、气短、体重减轻等临床表现。

妇女与男性相比,有不同的生理特征。所以,也常发生一些特有病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病多发生于妊娠24周与产后两周,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会出现抽风、昏迷而威胁母子生命,因此要注意预防。预防工作关键在于做好孕期保健工作,了解妊娠前和早孕时血压水平。

高血压健康知识补充站

健康膳食 远离高血压

10月8日高血压日当天,在卫生部全国高血压日十年回顾座谈会上公布的“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促进行动”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功能社区劳动力人群的高血压患病中38.6%就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此次调查从今年5月17日开始,历时近5个月,主要调查了北京市机关单位等功能社区的劳动力人群。

饮食对于人们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食更是重要至极。中西医一致认为,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改善膳食结构,合理膳食

是完全可以预防高血压的。

首先,在日常饮食中减少钠盐摄入,临床上经证实人们若食进过多的钠盐,可以因钠分子浓度的增加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血管腔变细,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加;同时,由于血管内水量的相应增加使血容量增加,直接加重了心脏和肾脏的工作负担,从而使血压升高。WHO建议每人每日食量不超过6g。其实,肉类如鸡、鸭、牛、羊和一些蔬菜本身都已含有钠盐,烹饪时人们又习惯地加入各种调味品,如酱油、食盐、豆酱、辣酱等,都含大量的盐分,使菜肴内的盐量更高。所以人们应该尽量食用清淡的食物,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以减少盐分的摄食。

其次,避免进食高热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三高”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容易致动脉粥样硬化,故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对高血压防治不利。长期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贝类、乌贼鱼、动物脂肪等,可形成高脂蛋白血症,促使脂质沉积,加重高血压。应当适量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1克以内。可常吃豆腐及豆制品、瘦肉、鱼、鸡等。

第三,主食宜多吃粗粮、杂粮如糙米、玉米。烹饪中宜多用红糖、少用或不用绵白糖、白砂糖。烹调食物应采用植物性食油如花生油、葵花油。因其含较多的不饱和性脂肪,对预防高血压及脑血管的硬化及破裂有一定好处,不过,当植物性食油经过长时间的加热时,其不饱和脂肪会因高热的影响,起化学反应变成对人体有害的饱和脂肪,譬如用来炸油条、炸鸡、煎葱油饼所用的植物油,由于重复的加热作用,终已变成对血管不利的饱和脂肪。故高血压者也不宜多食煎炸食品。

第四,注意补充钾和钙。中国膳食低钾低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其次,还应多吃蔬菜和水果。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较低的血压,其降压的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物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

最后,远离饮酒。烟酒都会促进血管的粥样硬化,所以吸烟和嗜酒者应尽早把烟,酒戒掉。饮酒还会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建议男性如果饮酒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少于20~30g,女性则应少于10~15g。

除了合理膳食外,要预防高血压,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应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减少心脏工作量。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每周跑步1小时或更长时间可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42%:每天快走3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18%并可使患中风的风险降低11%。减重的速度可因人而异,但首次减重最好达到减轻5公斤以增强减重信心,以后再根据自觉症状和有关指标决定进一步减重的速度和目标。

高血压急症病人:及时治疗最重要

高血压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但对于高血压急症病人,要当机立断采取相应治疗。高血压急症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如生气、动怒),使血压突然升高,病情急剧变化,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以及由于高血压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并发症,此时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可能危及生命的一种紧急状态。

第6篇:高血压的防控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自我护理;指导;护士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流行最广泛的心血管疾病, 也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一大危险因素。[1]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指导, 共同努力将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2007年1 月至2008 年1 月, 笔者对本院10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家庭指导, 使他们能够完全做到自我观察、自我用药、自我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护理措施

1.1稳定情绪

耐心向患者讲述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加强自我克制能力。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 减少家属的应激、焦虑情绪, 为患者营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 在患者焦虑、烦躁时能给予关心、理解, 避免其情绪激动, 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以达到降压的效果。

1.2自测血压

教会家属和患者自己测量血压,并掌握注意事项及记录方法。每天在同一时间、姿势、手臂、血压计及温度适宜的室内安静30分钟后,测血压3次,取平均值,准确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1.3合理饮食

高血压患者饮食以清淡少盐为宜,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正常摄入,适当摄入一些粗纤维食物,以防止便秘。戒烟、限酒,使患者逐步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达到稳定降压目的。

1.4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能够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体重。运动项目根据自己的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散步、慢跑、气功、做体操、打太极拳等,坚持适度的运动,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1.5合理用药

告知患者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服药,严格掌握剂量、用法,了解各类降压药的副作用,学会自我观察,一旦情况有变,及时与医院联系。积极与医师配合, 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用量及种类, 为安全而有效降压提供基本保证。

1.6方面指导

叮嘱患者忌猛躺、猛座、猛蹲、猛站,持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应注意,清晨起床要慢慢坐起,以免发生昏厥。

1.7定期复诊

病人出院时,留下患者的通讯地址,1个月进行一次电话回访,了解病人的病情、用药、血压控制情况等,给予指导和帮助。1个月门诊复检1次,每季度进行1次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肌酐、血尿酸、心电图检查 ,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2效果评价

人的自我护理行为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患者是通过护士的传授获得所缺乏的知识和技术的。因此,护士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以阐述、示范的形式为自护有缺陷的患者做好补偿服务。

对每个患者的自我护理工作并不是护士单独完成的,还需要患者、家属的配合,由于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心理、社会背景不同,所以对自护要求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护士要根据患者病情、治疗原则、家庭情况以及心理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内容和计划,以取得自我护理的满意效果。

高血压病的治疗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压,并且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2]因此,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医护人员要走向社会、社区、家庭,深入普及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长期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从而降低致残率、致死率。

参考文献

[1]陈爱萍、楮德发等.住院高血压患者遵医用药和生活方式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60.

[2]姜小鹰、张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07

第7篇:高血压的防控措施范文

【关键词】居民死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320-02

不达意为了解龙陵县居民病伤死因情况,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本县2007-2009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死亡资料来源于各县、乡医疗机构(死因监测点医院),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上报的《死亡报告卡》,所有上报资料经调查核实。标准人口资料采用县统计局提供的真实数据。

1.2方法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统计分类标准(ICD-10),按国家卫统表统计归类对上报的死亡病例进行编码、分类审核,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

2.1 死亡情况 龙陵县2007-2009年报告死亡4182人,3年死亡率分别为4.81‰、4.97‰、5.24‰,年平均死亡率为5.01‰,男性死亡率2.85‰,女性死亡率2.16‰。

2.2 死因分类按照国际通行的死亡归类法,将导致死亡的17类疾病分成3大类,第1类是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第2类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3类为损伤和中毒[1]。2007-2009年报告死亡个案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3631例,损伤和中毒404例,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147例,死亡率分别为4.35‰、0.48‰、0.18‰,分别占全死因的86.82%、9.66%、3.52%。

2.3 死因顺位2007-2009年居民死因前五位依次为:特发性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损伤和中毒。在全死因中所占比例依次为17.07%、16.02%、14.35%、13.01%、9.66%,合计占全死因的70.11%。见表1

2.4 主要死因

2.4.1特发性高血压是构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0.86‰,居全死因首位,随年龄增加而明显上升,死亡集中在65岁以上年龄组,占高血压死亡的74.93%。

2.4.2 呼吸系统疾病居全死因第二位,死亡率为0.80‰。以下呼吸道慢性疾病为主,占82.98%,其中以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最多,死亡率为0.59‰,占呼吸道疾病死因的73.28%。

2.4.3心脏病居全死因的第三位,死亡率为0.72‰,死亡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心脏病死亡以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为主,占心脏病死亡的53.17%,死亡率分别为0.23‰、0.14‰、0.12‰。

2.4.4 脑血管疾病居全死因第四位,死亡率为0.65‰,脑血管疾病死亡主要以脑出血、脑梗死和高血压脑病为主,分别占脑血管疾病的49.45%、27.57%和13.97%。

2.4.5损伤和中毒居全死因的第五位,死亡率为0.48‰。其中交通事故占首位,死亡率0.14‰、其次是自杀,死亡率0.09‰、意外跌落,死亡率0.06‰。以上死因分别占损伤和中毒死亡的29.70%、18.07%和12.13%。

3 讨论与分析

3.1 2007-2009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表明,引起龙陵县居民死亡原因构成比顺位前五位依次为特发性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损伤和中毒。而国家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内地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排序显示:农村居民前五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我县属农村地区,95%以上的居民生活在山区农村,与全国居民死亡原因比较有一定差异,可能与地区差别和居民生活习性相关。

3.2 我县居民死亡的疾病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占全死因的86.82%。这因我县是贫困山区,居民受经济、交通和医疗救治等到条件的限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就医率低,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所致。

3.3 损伤和中毒占居民总死亡的9.66%,是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死因,直接影响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值。在损伤和中毒死因中,男性死亡283例,女性死亡121例,男女之比为2.34:1,男性死亡明显高于女性,死亡集中在青壮年( 15岁组至55岁组死亡288例,占损伤和中毒死亡的71.29%),这与青壮年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充当的主要角色密切相关,由于社会活动频繁,遭遇遇外的可能性较大。损伤和中毒是一种非疾病性的社会问题,以危害健康人群为主,且突发性较强,死亡率较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2],尤其应做好占死亡顺位1、2位的交通事故和自杀的干预工作。

3.4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龙陵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之一,加强和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对提高龙陵县居民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今后要结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执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和方案,广泛开展以健康促进为主的综合防治工作[3],落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监测和报告,筛查高危人群,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马文军,许燕君,张玉润。广东省居民死亡模式和疾病负担研究,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9

第8篇:高血压的防控措施范文

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综合干预组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家庭医生责任制,评估并分析其服药依从性、降压达标率及相关知识掌握率;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诊疗措施。

结果:综合干预后,健康教育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降压达标率及高血压知识掌握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

结论:合理的社区干预方式可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降压达标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关键词:高血压 社区 干预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80-01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2010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高血压是遗传因素、复杂的社会环境应激因素、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心理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除外遗传因素,其他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国内外的高血压防治经验皆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本中心于2013年对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了解,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降压达标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6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综合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综合干预组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0~76岁,平均(57.3±4.8)岁;平均病史(7.9±3.2)年。常规治疗组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1-73岁,平均(56.3±4.1)岁:平均病史(8.7±3.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服药依从性等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1.2 干预方法。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诊疗措施,综合干预组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干预:①健康教育形式,采用板报、科普资料、座谈会、病友会等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如高血压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生活方式干预(低盐低脂膳食、增加体育锻炼、禁烟限酒、控制体重、心理辅导)、用药指导(降压药服用时间、剂量、注意事项等);②家庭医生责任制,建立健康档案,每月定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连续、有效的高血压诊疗及健康教育服务,并对患者进行跟踪服务。

1.3 干预前和干预半年后分别评估患者血压、服药依从性及高血压知识掌握率。血压达标标准: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0岁)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为达标。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0岁)伴有血糖异常或肾脏病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为达标,一般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为达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知识掌握人数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综合干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3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发生率最高的流行病之一。高血压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许多高血压患者具有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等“三不”特点。因此,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降低高血压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医务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血压社区干预是指在社区人群中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整个人群的 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降低危险因素,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最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多途径的健康教育可以让其认识到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意义及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的可控性,从而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控制血压[2]。国内外不少研究表明,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社区血压控制率有良好的效果,而王秋英[3]等的研究也提示了家庭医生责任制相关的高血压管理使高血压患者对于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的血压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本研究表明,进行综合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明显提高,从而延缓或降低远期可能的并发症,进一步提升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高峰,阿丽娅・买买提热依木.我国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方法及效果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509-511

第9篇:高血压的防控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20例高血压患者,所选患者均与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沟通障碍、精神异常、合并肿瘤疾病等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110例)和研究组(110例),对照组男59例,女51例,年龄为42-79(66.3±9.5)岁,其中61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49例在初中及以下;研究组男58例,女52例,年龄为43-78(66.4±9.6)岁,其中63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47例在初中及以下;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高血压分级管理,以患者高血压危险分级情况为依据,开展定期随访指导,主要涉及到用药保健、疾病知识等内容,并对患者开展集中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①在项目开展之前,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性疾病管理医生联系患者,对患者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意愿进行了解,并对相关情况进行记录。②对自愿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患者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③针对组内成员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培训活动,首先将高血压自我管理指南发放给患者,并对其说明自我管理的理念和作用,同时向患者说明高血压相关知识,如发生原因、影响因素、防控措施等。其次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增强自信心,对待担忧、紧张以及生气等情绪如何有效处理,同时对患者低落情绪管理方法进行指导,并传授患者放松技巧、疲劳管理方法、与人沟通技巧等。最后在饮食及运动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并戒烟戒酒,对自身体重进行控制。在运动方面,应嘱患者注意合理锻炼,特别是老年患者,应控制运动量和时间,应以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日常生活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关行动计划。另外在用药方面,应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方法等,避免出现漏服或增减剂量等问题,对于上述内容,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培训,持续开展6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稍缓,但注意保证培训质量,并且在2个月内结束所有健康教育活动。④在自我管理小组中选择一位有号召力且活跃的患者担任组长一职,负责预约和组织每次活动,并负责协调等工作。健康服务中心安排一名医务人员专门负责一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为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所选患者均随访6个月,记录管理前后的血压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管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现阶段,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通常是以分级管理为主,此种管理方式对控制血压有一定效果,但因此种方式仅为单向管理,即医生对患者的管理,且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而医疗卫生人员不足,所以很难广泛推广,这也使得在高血压管理期间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是患者忽视高血压导致的不良影响,遵医行为差,放任疾病发展[2]。另一方面患者完全依赖医生,认为药物可有效控制血压,因此忽视自身健康行为的管理。针对现阶段高血压防治现状,临床建议开展综合防治措施,对患者、家属进行充分调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共同参与。自我管理指的是患者根据医务人员的指导,承担部分治疗性或预防性活动,此种健康管理模式关键在于医患双方的协同工作,以达到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3]。组织高血压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帮助患者树立治疗自信心,同时可以利用患者之间的分享和学习,使其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进行灵活掌握,以端正的态度面对疾病,并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本身作为一种干预方式,每位患者均可参与,医生通过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方式,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相关知识,并通过改变患者不良生活行为和方式,减少疾病风险,进而对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4]。

相关热门标签